中唐儒学变革与古文运动嬗递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唐古文运动是一场集师道运动、儒学变革和文体革新三位一体的文化运动。韩愈最早使用“古文”一词,古文运动也以韩愈、柳宗元的成就为最高,而追源溯流,却并不以中唐为限。古文运动的主体有萧颖士、李华、独孤及、梁肃、权德舆、韩愈、李翱、柳宗元等人,他们同时也是中唐儒学变革的主体,又是中唐师道运动的主体。本文在文学史、思想史的交叉视角下,探讨中唐古文运动的发生、发展与嬗递情况,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早期古文运动的发生与演变。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大举崇古兴礼,萧颖士、李华、贾至等人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倡导文章复古,欲以自身的创作发扬三代两汉之王道,这是古文运动发生的最初背景。安史之乱以后,古文运动的内在理路发生嬗递,其变化的重要标志是文道关系的提出。而之所以发生这一变化,是由于安史之乱的时代巨变下儒学自礼乐而道德的转向。
     第二,中唐儒道内涵的演进。儒学自礼乐转向道德之后,贞元元和年间,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向心性论方向拓展。权德舆以佛教思想附会儒典,李翱进一步建立了儒学心性论。而韩愈以仁义为核心,树立了自己系统的道统体系,他的性三品论虽不能与佛教心性论相抗衡,但却代表着中唐时期儒学另一路向的选择,在汉学至宋学的发展史上,同样具有开拓之功。
     第三,韩愈文化群的形成及其要素特征。韩愈继承古文先驱萧颖士、李华、独孤及等人重建师承传统的努力,指引后进,吸引了一大批年轻士子如李翱、皇甫湜等,形成了一个具有特殊思想倾向的文化群体。在政治上,他们排佛老、反藩镇、倡民本。在文学上,韩愈将儒学道德落实于人格修养,真正实现了文道合一和文体的创革,这是他古文创作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四,刘、柳、元、白与古文运动。元和、长庆年间,致力于古文运动的并不限于韩愈一派,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等人也是古文运动重要代表人物。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寓言,元、白的制诰改革在文体发展史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古文运动与骈文发展关系。中唐古文家并没有单纯地反对骈文,而是反对不顾文章内容一味地追求文章的形式,古文家对文体本身的态度实际上是不拘骈散的。不过,古文家提倡文以明道、转变文章功能的努力以及不拘骈散的创作态度,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唐以后骈、散体创作的格局。
     第六,中唐古文家的史学实践与史学思想。萧颖士、柳冕、韩愈、李翱等中唐古文家大多都曾参任史职,他们以史学经世致用,重道德褒贬,体现出难能可的实录精神,这与他们提倡古文、变革儒学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
Ancient prose movement of mid-tang Dynasty is a cultural move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 confucian innovation and ancient prose movement. Han Yu used the word "ancient prose" first. Han Yu and Liu Zongyuan were the leaders of ancient prose movement, but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is not limited to mid-tang Dynasty. Xiao Yingshi, Li Hua, Dugu Ji, Liang Su, Quan Deyu, Han Yu, Li Ao, and Liu Zongyuan are the subject of ancient prose movement, the subject of confucian innovation, and the subject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moral movement. This paper studies on ancient prose movement of Mid-Tang Dynasty under the view of literature and the view of idea, and includes six contents.
     First, the 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ancient prose movement in early stage. In Kaiyuan and Tianbao Period, Emperor Xuanzong of the Tang revivaled the ancient courtesy and music.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time ethos, Xiao Yingshi, Li Hua, Jia Zhi and other authors advocated the ancient prose. This is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of ancient prose movement. After an-shi rebellion,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changed. Ancient prose writers put forward relating the literature and the moral. This is due to confucianism turning from courtesy and music to moral after an-shi rebellion.
     Seco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fucianism in mid-tang dynasty. After the confucianism turning from courtesy and music to moral, it expanded on temperament theory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Buddhism in Zhenyuan and Yuanhe period. Quan Deyu added buddhist thought to the confucianism classics. Li Ao established the temperament theory of the confucianism. Han Yu established his own theory of confucian orthodoxy. Han Yu considered that humanity has three types. This theory can't contend with the Buddhism's temperament theory, but it still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learning history from Han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Third, the formation of Han Yu cultural origi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fter Xiao Yingshi, li Hua, Dugu Ji and other authors, Han Yu guided young people, such as Li Ao, Huangfu Shi and other. They constituted a special cultural origin. In the sphere, they againsted the Buddhism, opposed the military commissioners, and advocatedpeople-oriented. In literature, Han Yu infiltrate confucianist moral to personality training, and then he connected the the literature with the moral successfully.
     Fourth, the relationgship between Liu Yuxi, Liu Zongyuan, Yuan Zhen, Bai Juyi and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Liu Yuxi, Liu Zongyuan, Yuan Zhen and Bai Juyi also are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for Liu Zongyuan's travel notes and fables and for Yuan Zhen's reforming official document.
     Fif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cient prose movement and the parallel prose. The ancient prose writers did not exclude the parallel prose. They only objected the article without content. The ancient prose writers composed the ancient prose also the parallel prose. But, The ancient prose writers advocated connecting the literature with the moral and composed the ancient prose as well and the parallel prose, so that they changed the pattern of the ancient prose and the parallel prose in mid-tang dynasty to a certain extent.
     Sixth,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and the historical thought of the ancient prose writers in mid-tang dynasty. Xiao Yingshi, Liu Mian, Han Yu, Li Ao and other ancient prose writers were mostly historiographer.They practiced the historiography in public affairs, evaluated people with the moral, and had the worshipful spirit of the history. This was consistent with their advocating ancient prose and reforming confucianism.
引文
①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96页。
    ②《全唐文》卷五一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61页。
    ③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卷一三,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①谢保成:《贞观政要集校》卷六,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31页。
    ②谢保成:《贞观政要集校》卷一,第36-37页。
    ③王通:《文中子中说》(阮逸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④王通:《文中子中说》卷一,第3页。
    ①王通:《文中子中说》卷八,第38页。
    ②王通:《文中子中说》卷七,第33页。
    ③王通:《文中子中说》卷二,第9-10页。
    ④王通:《文中子中说》卷二,第9页。
    ⑤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七,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八册,第3260页。
    ⑥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七,第八册,第3262页。
    ①刘晌:《旧唐书》卷七三,第2598页。
    ②《全唐文》卷一七○,第1736页。
    ③《全唐文》卷一七一,第1748页。
    ④《全唐文》卷二一三,第2153页。
    ⑤《全唐文》卷九六,第999页。
    ⑥《全唐文》卷一,第20-21页。
    ①杜佑:《通典》卷七,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2页。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755-6756页。
    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二,第6756页。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八,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77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八,第1491页。
    ③李昉:《文苑英华》卷六四四,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306页。
    ④刘晌:《旧唐书》卷二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92页。
    ⑤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①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9页。
    ②刘昫:《旧唐书》卷二一,第818页。
    ③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六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80页。
    ④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六六,第370页。
    ⑤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八一,第466页。
    ①熊飞:《张九龄集校注》卷十九,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023页。
    ②《全唐文》卷二二一,第2232页。
    ③《全唐文》卷三三三,第3373页。
    ④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7页。
    ⑤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页。
    ⑥《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7页。
    ⑦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第5767页。
    ①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四,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856页。
    ②《全唐文》卷三三三,第3373页。
    ③《全唐文》卷三二二,第3267-3268页。
    ④《全唐文》卷三一六,第3205页。
    ⑤《全唐文》卷三六八,第3736页。
    ⑥ 《全唐诗》卷一五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册,第1588-1589页。
    ⑦《全唐文》卷三二三,第3276页。
    ⑧《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4页。
    ①《全唐文》卷三二二,第3267-3268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七,第1428页。
    ③《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3页。
    ④《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4-1595页。
    ⑤《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1页。
    ⑥《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2页。
    ⑦《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3页。
    ①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载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07页。
    ②裴子野:《雕虫论》,严可均编《全梁文》卷五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75页。
    ③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1页。
    ④魏徵:《隋书》卷六六,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44页。
    ⑤工通:《文中子中说》卷二,第8页。
    ⑥见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4页。
    ①裴子野:《雕虫论》,严可均编《全梁文》卷五三,第575页。
    ②魏徵:《隋书》卷六六,第1544页。
    ③蒋清翊:《王子安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131页。
    ①杨炯:《王子安集原序》,见蒋清翊《王子安集注》卷首,第69页。
    ②祝尚书:《卢照邻集注》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
    ③《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4页。
    ④《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8页。
    ⑤《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6页。
    ⑥《全唐文》卷三六八,第3736页。
    ①《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
    ②刘晌:《旧唐书》卷一八九上,第4942页。
    ①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第5页。
    ②《全唐诗》卷一五三,第1588页。
    ③《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8页。
    ④《全唐文》卷三三七,第3415-3416页。
    ⑤魏收:《魏书》卷八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52页。
    ⑥魏收:《魏书》卷八四,第1852页。
    ⑦《全唐文》卷三一三,第3182页。
    ⑧《全唐文》卷三三七,第3415页。
    ①刘昫:《旧唐书》卷一九○中,第5044页。
    ②《全唐文》卷三三七,第3415页。
    ③《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4页。
    ④《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7页。
    ⑤《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5页。
    ⑥刘晌:《旧唐书》卷一O二,第3174页。
    ⑦《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4页。
    ⑧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九四,第5564-5565页。
    ⑨刘晌:《旧唐书》卷一九○下,第5048-5049页。
    ① 《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5页。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第6876页。
    ①《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8页。
    ②《全唐文》卷三二二,第3262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九四,第5564页。
    ④《全唐文》卷三六八,第3739页。
    ⑤赵璘:《因话录》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0页。
    ⑥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第5775-5776页。
    ⑦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五三,第4854页。
    ①《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4页。
    ②《全唐文》卷三二三,第3275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九四,第5564页。
    ④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九四,第5565页。
    ⑤《全唐文》卷六三九,第6452页。
    ⑥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四三,第4682页。
    ⑦见林宝《元和姓纂》卷五,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99-431页。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九四,第5564-5565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第5768页。
    ③《全唐文》卷三九五,第4016页。
    ④《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4页。
    ⑤《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2页。
    ⑥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卷二七,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36页。
    ⑦《全唐诗》卷二五七,第2872页。
    ①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二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61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四三,第4690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第5770页。
    ④《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3-1594页。
    ⑤《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5页。
    ⑥《全唐诗》卷二五七,第2872页。
    ①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卷十,第223页。
    ②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附录,第456页。
    ③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卷十四,第312页。苍龙为太岁星,元枵与辰为子,指太岁星行次于子之岁。开元二十四年岁次丙子,知为此年。据崔祐甫《独孤及神道碑》独孤及卒于大历十二年五十三岁,则开元二十四年十二岁。
    ④梁肃《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守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公行状》,见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附录,第459页。
    ⑤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卷二十,第429页。
    ①见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附录,第459贞。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三,第7173页。
    ③见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附录,第460页。
    ④《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70-5271页。
    ①《全唐文》卷五二二,第5306页。
    ②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四九,第773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六二,第4993页。
    ④见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附录,第460页。
    ⑤《全唐文》卷五二三,第5326页。
    ⑥《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
    ⑦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三三,第511页。
    ①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5页。
    ②沈垚:《落颿楼文稿》卷八,《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第页。
    ③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94页。
    ④杜佑:《通典》卷十七,第417页。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六三,第5028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468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0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756-2757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724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2页。
    ①王溥:《唐会要》卷七五,第1630页。
    ②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五下,第4820页。
    ③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五下,第4820页。
    ④刘昫:《旧唐书》卷二一,第816-817页。
    ⑤《全唐文》卷六,第70页。
    ⑥刘昫:《旧唐书》卷二八,第1041页。
    ①陈子昂:《陈子昂集》卷九,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3-214页。
    ②《全唐文》卷三○四,第3094页。
    ③《全唐文》卷二八二,第2867页。
    ④ 《全唐文》卷二九七,第3011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十一,第307-308页。
    ⑥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九下,第4964页。
    ①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九下,第4970页。
    ②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九下,第4963页。
    ③刘昫:《旧唐书》卷一O二,第3165页。
    ④《全唐文》卷三二二,第3260-3261页。
    ⑤《全唐文》卷三六八,第3735页。
    ⑥刘昫:《旧唐书》卷一一九,第3431页。
    ①《全唐文》卷三六八,第3736页。
    ②《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3页。
    ③刘昫:《旧唐书》卷一一,第281页。
    ④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五二,第4829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四六,第4736页。
    ⑥《全唐文》卷五一九,第5275页。
    ⑦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卷一八,第123页。
    ①《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70-5271页。
    ② 《全唐文》卷三八O,第3860页。
    ③ 《全唐文》卷三八O,第3860页。
    ④《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2-3213页。
    ⑤陆贽:《陆贽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1页。
    ①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卷一《春秋宗旨议第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
    ②王溥:《唐会要》卷匕六,第1653页。
    ③王溥:《唐会要》卷七六,第1654页。
    ①《全唐文》卷六二七,第6333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五,第3536页。
    ③ 《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4页。
    ④《全唐文》卷三二二,第3267页。
    ⑤ 《全唐文》卷三三三,第3373页。
    ①《全唐诗》卷一五三,第1586页。
    ②《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6页。
    ③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卷一一,第285页。
    ④《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6页。
    ⑤《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0页。
    ⑥《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
    ⑦《全唐文》卷五二二,第5306页。
    ⑧《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0页。
    ①《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
    ②《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6页。
    ③《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9页。
    ④《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9页。
    ⑤《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8页。
    ⑥《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7页。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九九,第5677-5679页。
    ②《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6页。
    ①《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3页。
    ②刘昫:《旧唐书》卷一一九,第3431页。
    ③刘昫:《旧唐书》卷一一九,第3431页。
    ④刘昫:《旧唐书》卷一一九,第3432页。
    ⑤《全唐文》卷三六八,第3736页。
    ①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2页。
    ①刘昫:《旧唐书》卷一八九上,第4941页。
    ②王溥:《唐会要》卷七七,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62页。
    ③刘昫:《旧唐书》卷四,第71页。
    ④皮锡瑞:《经学历史》卷七,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7页。
    ⑤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3页。
    ⑥王溥:《唐会要》卷七五,第1630页。
    ①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三九,第2099-2100页。
    ②《全唐文》卷三七九,第3848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四,第1165-1162页。
    ④杜佑:《通典》卷一五,第356页。
    ⑤《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3页。
    ⑥《全唐文》卷三五五,第3602页。
    ⑦《全唐文》卷六二七,第6332-6333页。
    ⑧杜佑:《通典》卷一五,第357页。
    ⑨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见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第416页。
    ①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一○五,第492页。
    ②赵贞信:《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一,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页。
    ③《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4页。
    ④《全唐文》卷三二三,第3275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九六,第5604页。
    ⑥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九四,第5564页。
    ⑦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第5768页。
    ①《全唐文》卷三六八,第3735页。
    ②《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3页。
    ③刘昫:《旧唐书》卷一一,第281页。
    ④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五一,第4824页。
    ⑤刘晌:《旧唐书》卷一五五,第4122页。
    ⑥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六二,第4993页。
    ⑦《全唐文》卷五二二,第5304页。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三,第5776页。
    ②陆淳:《春秋集传篡例序》,见《全唐文》卷六一八,第6293页。
    ③《全唐文》卷三二三,第3277-3278页。
    ④《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4页。
    ⑤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篡例》卷一《赵氏损益义第五》,第5页。
    ①《全唐文》卷六二七,第6333页。
    ②《全唐文》卷五二二,第5302页。
    ③刘昫:《旧唐书》卷一一九,第3431页。
    ④《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3页。
    ⑤《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3页。
    ⑥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篡例》卷一《春秋宗旨议第一》,第1-2页。
    ①《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0页。
    ②《全唐诗》卷一五四,第1593-1954页。
    ③《全唐文》卷六二七,第6333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1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九,第531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80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8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8-879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80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六八,第5142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392页。
    ⑦《全唐文》卷六二七,第6332页。
    ⑧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8页。
    ①《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201-3202页。
    ②《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202页。
    ③《全唐文》卷五二○,第5268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62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86页。
    ⑥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72页。
    ①以上皆引自《朱子语类》卷一三七,第3272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65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1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301-1302页。
    ③《全唐文》卷六四○,第6466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343页。
    ⑤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第57页。
    ⑥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32页。
    ①《全唐文》卷三二○,第3248页。
    ②《全唐文》卷三一六,第3211页。
    ③赞宁:《宋高僧传》卷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8页。
    ④《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9页。
    ⑤《全唐文》卷六八四,第7000页。
    ①志磐:《佛祖统纪》卷四一,《大正藏》卷49,第379页中。
    ②《全唐文》卷四八O,第4903-4904页。
    ③赞宁:《宋高僧传》卷一一,第250页。
    ④赞宁:《宋高僧传》卷一一,第251-252页。
    ⑤赞宁:《宋高僧传》卷十,第228页。
    ⑥赞宁:《宋高僧传》卷一七,第427页。
    ⑦刘昫:《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56页。
    ①《全唐文》卷七三五,第7594-7595页。
    ②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四,第903页。
    ③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8页。
    ④杨军:《元稹集编年笺注》,第761页。
    ⑤《全唐诗》卷五一○,第5816页。
    ⑥《全唐诗》卷五一○,第5821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二,第1135页。
    ⑧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236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57-59页。
    ③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二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22页。
    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第181页。
    ③《全唐文》卷一七六,第1794-1795页。
    ④《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9页。
    ⑤《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202页。
    ⑥《全唐文》卷五二O,第5368页。
    ⑦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四二,第637页。
    ①《全唐文》卷六一一,第6176页。
    ②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二八,第425页。
    ③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一八,第294页。
    ④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一,第22页。
    ⑤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四五,第689-699页。
    ⑥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一八,第294页。
    ①《全唐文》卷五九八,第6041-6042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161-1162页。
    ②《全唐文》卷六八五,第7015页。
    ③元稹:《元稹集》外集卷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47页。
    ④刘晌:《旧唐书》卷一四八,第4005页。
    ⑤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七,第767页。
    ⑥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四O,第617页。
    ①《全唐文》卷六三四,第6405页。
    ②《全唐文》卷六三六,第6424-6425页。
    ③《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71页。
    ④《全唐文》卷五一九,第5277页。
    ⑤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三二,第495-496页。
    ⑥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四,第903页。
    ⑦《全唐文》卷六三O,第6351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六,第150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六,第460页。
    ③陈鸿坍:《全唐文纪事》卷三九,第504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239页。
    ②《全唐文》卷六八四,第7007-7008页。
    ①见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79页。
    ②文谠:《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影宋本),第2页。
    ③方崧卿:《韩集举正》卷四,四库珍本,第15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65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86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62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65页。
    ③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84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83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717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776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351-2352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28页。
    ①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五,第87-88页。
    ②黄震:《黄氏日钞》卷五九,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08册,第468页。
    ③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卷九,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④《全唐文》卷六八六,第7031-7032页。
    ①何锡光:《樊川文集校注》第六,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572-573页。
    ①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78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118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二,第301页。
    ④陈鸿墀:《全唐文纪事》卷三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04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三,第5776页。
    ⑥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二,第5770页。
    ⑦陈鸿墀:《全唐文纪事》卷三九,第504页。
    ①陈鸿墀:《全唐文纪事》卷三九,第504页。
    ②陈鸿墀:《全唐文纪事》卷三九,第505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730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404页。
    ⑤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十二,第1189页。
    ⑥赵磷:《因话录》卷三,第90页。
    ⑦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三,第5787页
    ①洪兴祖:《韩子年谱》,见吕大防等《韩愈年谱》,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5页。
    ②王溥:《唐会要》卷七六,第1639页。
    ③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第82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15页。
    ⑤《全唐文》卷五四四,第5514页。
    ⑥王定保:《唐摭言》卷七,第81页。
    ①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8页。
    ②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26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215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56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26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00页。
    ⑦《全唐文》卷五四四,第5514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90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91页。
    ③《全唐文》卷六四○,第6466页。
    ④《全唐文》卷六三八,第6446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343页。
    ⑥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84页。
    ⑦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343页。
    ①《全唐文》卷六八四,第7007-7008页。
    ②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84页。
    ③张籍:《张籍诗集》卷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8-99页。
    ④《全唐文》卷六三五,第6417-6418页。
    ⑤《旧唐书》卷一四○,第3832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26页。
    ①《全唐文》卷六三九,第6457页。
    ②刘昫:《旧唐书》卷一六○,第4203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86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14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14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14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14-1515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62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54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15页。
    ①王定保:《唐摭言》卷八,第80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29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89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95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90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26-1527页。
    ⑦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776页。
    ⑧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09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39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56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66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833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六O,第4972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050页。
    ⑦刘昫:《旧唐书》卷一七一,第4454页。
    ①赵磷:《因话录》卷三,第82页。
    ②《全唐文》卷七三五,第7596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62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27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40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29页。
    ⑦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91页。
    ⑧李肇:《唐国史补》卷下,第57页。
    ⑨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七六,第5265页。
    ①赵磷:《因话录》卷三,第82页。
    ②《全唐文》卷七九四,第8326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七六,第5265页。
    ④洪迈:《容斋随笔》卷八,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6页。
    ⑤赵翼:《瓯北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8页
    ⑥钱基博:《韩愈志》,中国书店1988年版,据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第75页。
    ⑦可参考:郝润华《李翱交游考》,《社科纵横》,1994年第2期,页45-46;李光富《韩愈二题》,《成都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页33-36:李商千《“韩门弟子”小考》,《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1期,页98-102;李最欣《李翱是韩愈弟子吗》,《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页134-137等。
    ⑧《全唐文》卷六三五,第6413页。
    ⑨《全唐文》卷六四○,第6466页。
    ①《全唐文》卷六三五,第6415页。
    ②《全唐文》卷六八六,第7026页。
    ③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85页。
    ④《全唐文》卷六八七,第7039页。
    ⑤李肇:《唐国史补》卷,第57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352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239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327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909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65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二三,第4370页。
    ⑥刘昫:《旧唐书》卷八八,第2870页。
    ⑦元稹:《元稹集》卷二八,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4页。
    ⑧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四七,第4758页。
    ①刘昫:《旧唐书》卷一二七,第3580页。
    ②刘昫:《旧唐书》卷一一八,第3417-3418页。
    ③《全唐文》卷五一O,第5183页。
    ④《全唐文》卷五一O,第5183页。
    ①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②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127页。
    ③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二,第202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63页。
    ⑤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第7756页。
    ⑥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第7758页。
    ⑦见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第1442页。
    ①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6-457页。
    ②《全唐文》卷六三四,第6405页。
    ③《全唐文》卷六三四,第6405页。
    ④《全唐文》卷六三七,第6433页。
    ⑤《全唐文》卷六八六,第7025页。
    ⑥《全唐文》卷六八六,第7025页。
    ⑦《全唐文》卷七九四,第8323页。
    ①刘昫:《旧唐书》卷一二,第328页。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七,第7336页。
    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七,第7647页。
    ①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页。
    ②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84页。
    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五,第7588-7589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02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790页。
    ③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甲编卷二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20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122页。
    ①《全唐文》卷六八七,第7038页。
    ②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第1032页。
    ③《全唐文》卷六三九,第6461页。
    ①《全唐文》卷六三九,第6461页。
    ②元稹:《元稹集》卷二八,第333-334页。
    ③陆贽:《陆资集》卷一四,第424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300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98-1599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05-1606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63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52页。
    ④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第119-120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852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23页。
    ⑦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884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596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11页。
    ③《全唐文》卷六八七,第7037页。
    ④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三,第288页。
    ⑤《全唐文》卷六八七,第7038页。
    ⑥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七六,第5263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381-2382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62-2665页。
    ①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54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55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239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258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55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55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910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31页。
    ③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卷一,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29页。
    ⑤苏轼:《苏轼文集》卷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4页。
    ⑥《朱文公文集》卷七十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770页。
    ②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卷二,第280页。
    ③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52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909-1910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3页。
    ③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载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07页。
    ④《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
    ⑤《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8页。
    ⑥ 《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7-5358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一,第578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050-2051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050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40-2641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41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62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00页。
    ⑦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7页。
    ①苏轼:《苏轼文集》四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23-1424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55页。
    ③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中册,第189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790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02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05-1606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98-1599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83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63页。
    ⑤章学诚:《文史通义》
    ⑥见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69页。
    ⑦见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第671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571-2572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895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11页。
    ④《全唐文》卷六八四,第7008页。
    ⑤《全唐文》卷五三八,第5462页。
    ⑥刘昫:《旧唐书》卷一六O,第4204页。
    ⑦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327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一,第569-570页。
    ②《全唐文》卷六三六,第6422页。
    ③章学诚:《文史通义》
    ①洪迈:《容斋随笔》卷四,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2页。
    ②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5页。
    ③吴承学:《“不平则鸣”辩》,载《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06期,第96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64-1465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71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393页。
    ①徐复观:《儒道两家思想在文学中的人格修养问题》,载《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②刘昫:《旧唐书》卷一六O,第4195页。
    ③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09页。
    ④见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第852页。
    ⑤林光朝:《艾轩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原叙》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13-1615页。
    ②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六,见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第905页。
    ③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第36-38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741-2742页。
    ②见吴文治编《韩愈资料汇编》,第606页。
    ③王基伦:《韩柳古文新论》,第43-44页。
    ④姚鼐:《古文辞类纂》序,岳麓书社]988年版,第2页。
    ①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二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0页。
    ②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③见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第1593页。
    ①见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第1593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83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63页。
    ②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韩昌黎集》卷三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770-2771页。
    ②见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第936页。
    ③张裕钊:《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三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02页。
    ⑤见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韩昌黎集》卷三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77-1478页。
    ②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韩昌黎集》卷三
    ③苏轼:《苏轼文集》,第2057页。
    ④章廷华:《论文琐言》
    ⑤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⑥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第22页。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8页。
    ②吴讷:《文章辩体序说》,第53页。
    ③李涂:《文章精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469页。
    ④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韩昌黎集》卷四
    ⑤沈德潜:《唐宋八大家读本》卷六
    ⑥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⑦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卷八
    ①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三,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762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632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810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034-2035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036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800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462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392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571-2572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730页。
    ①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
    ①章士钊:《柳文指要》上卷七,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七,第164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七,第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九,第209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22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六,第463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二,第833页。
    ⑧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第54-56页。
    ⑨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88页。
    ⑩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91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第106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二,第841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八,第193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27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二,第587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六,第693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25页。
    ⑧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三,第857页。
    ⑨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第1071页。
    ⑩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九,第530页。
    11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9页。
    12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08-809页。
    13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十,第246页。
    14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六,第153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六,第156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71页。
    ③陈弱水:《柳宗元与中唐儒家复兴》,见《思想与学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④《全唐文》卷一三,第154页。
    ⑤《全唐文》卷四三,第480-481页。
    ⑥《全唐文》卷四五,第496页。
    ⑦《全唐文》卷四九,第543页。
    ⑧《全唐文》卷五五,第603页。
    ①章士钊:《柳文指要》下卷一,第1011页。
    ②(日本)斋木哲郎:《永贞革新与啖助、陆淳等春秋学派的关系——以大中之说为中心》(曹峰译),见《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50页。
    ③张勇:《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研究》,黄山书社2010年版,第36页。
    ④(日本)斋木哲郎:《永贞革新与啖助、陆淳等春秋学派的关系——以大中之说为中心》,见《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53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22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O,第1053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四,第1265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第564页。
    ③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一,第7页。
    ④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二八,第439页。
    ⑤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三九,第581页。
    ⑥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四七,第738页。
    ⑦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四三,第651页。
    ⑧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一三,第212页。
    ⑨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四五,第693页。
    ⑩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四七,第742页。
    11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一一,第183页。
    12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三一,第481页。
    13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九,第209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780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三,第853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60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第111-112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二,第840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56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第31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85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第35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90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95-96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二,第595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三,第616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82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91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90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70-72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56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780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三,第852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二,第840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三,第852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80页。
    ⑧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一,第277页。
    ⑨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79页。
    ⑩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十,第565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八,第751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71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69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62-663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72-674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六,第150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74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78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83-684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八,第754-755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七,第164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六,第156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六,第159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六,第150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80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五,第671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235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六,第159-160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七,第170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二,第1135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235-1236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212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801-802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二,第294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781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391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221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780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六八,第5132页。
    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九,第7708-7709页。
    ④尚永亮:《柳宗元刘禹锡执著意识的三大特征》,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16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780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780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795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二,第841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九,第514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783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第30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24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22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802页。
    ⑧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14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254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393页。
    ③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18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八,第181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一,第578-579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十一,第277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789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一,第576-577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789-790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265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86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3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29-830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3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二,第607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80-881页。
    ⑥袁津琥:《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0页。
    ⑦袁津琥:《艺概注稿》卷一,第115页。
    ①袁津琥:《艺概注稿》卷一,第116页。
    ②见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第1218页。
    ③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四,第915页。
    ④《全唐文》卷六八七,第7035页。
    ⑤苏明允:《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⑥袁津琥:《艺概注稿》卷一,第121页。
    ⑦袁津琥:《艺概注稿》卷一,第116页。
    ⑧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第59页。
    ①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第75页。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九,第3302-3303页。
    ③苏轼:《苏轼文集》卷五,第158页。
    ④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第71页。
    ⑤刘昫:《旧唐书》卷一六O,第4214页。
    ⑥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六八,第5132页。
    ⑦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6页。
    ⑧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第70页。
    ⑨林光朝:《艾轩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391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六八,第5132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十,第801-802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62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四三,第1199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64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67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69页。
    ②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第120-121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71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64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67页。
    ⑥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65页。
    ⑦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七,第735页。
    ⑧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67页。
    ⑨袁津琥:《艺概注稿》卷一,第116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七,第729-730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66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九,第773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七,第484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十,第561-562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九,第533页。
    ③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九,第534页。
    ④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九,第535页。
    ⑤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九,第535页。
    ①姚铉:《唐文粹序》,见《唐文粹》,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②陈寅恪:《读莺莺传》,见《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17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五,第2547-2548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三八,第2622-2623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第2790-2795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五,第3550-3551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三,第136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一,第43页。
    ②元稹:《元稹集》卷二八,第330页。
    ③元稹:《元稹集》卷五一,第555页。
    ④元稹:《元稹集》卷四十,第442页。
    ①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六,第1061页。
    ②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三,第816页。
    ③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九,第1224-1225页。
    ④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八,第1184-1185页。
    ①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九,第1272-1281页。
    ②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八,第1060页。
    ③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四,第903页。
    ④刘昫:《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60页。
    ⑤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二,第3436页。
    ⑥元稹:《元稹集》卷十,第117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二,第3455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三,第3475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三,第3481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三,第3476页
    ⑤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三,第3486页。
    ⑥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三,第3493-3494页。
    ⑦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四,第3511-3512页。
    ⑧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五,第3540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五,第3537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六五,第3546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五八,第3326-3327页。
    ①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五九,第3368-3369页。
    ②元稹:《元稹集》卷三三,第380页。
    ③元稹:《元稹集》卷二二,第248页。
    ④刘昫:《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33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七四,第5228页。
    ⑥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三,第1532页。
    ①元稹:《元稹集》卷四五,第491页。
    ②元稹:《元稹集》卷四二,第466-467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五十,第2954页。
    ④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二三,第1532页。
    ⑤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七十,第3736页。
    ①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119-120页。
    ②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四五,第2793页。
    ③元稹:《元稹集》卷五一,第554页。
    ④元稹:《元稹集》卷二二,第248页。
    ⑤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4页。
    ⑥刘昫:《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33页。
    ⑦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七四,第5228页。
    ⑧刘麟:《元氏长庆集序》,见元稹《元稹集》附录二《序跋》,第733页。
    ⑨刘昫:《旧唐书》卷一六六,第4360页。
    ①刘昫:《旧唐书》卷一六○,第4215-4216页。
    ②刘昫:《旧唐书》卷一六○,第4203-4204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七六,第5265页。
    ①《全唐文》卷六八四,第7008页。
    ②《全唐文》卷六八七,第7035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342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00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09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731页。
    ⑤《全唐文》卷六三九,第6462页。
    ①《全唐文》卷三二三,第3276页。
    ②《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8页。
    ③《全唐文》卷三一五,第3196页。
    ④《全唐文》卷三三七,第3415页。
    ⑤《全唐文》卷三六八,第3736页。
    ⑥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卷,第页。
    ①《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
    ②《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0页。
    ③《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
    ④《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7页。
    ⑤《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6-5357页。
    ⑥《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8页。
    ⑦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三三,第506页。
    ①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三三,第509-510页。
    ②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三四,第517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55页。
    ④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28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二一,第577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第789-790页。
    ③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卷一六,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061页。
    ④《全唐文》卷六四○,第6466页。
    ⑤《全唐文》卷七四四,第7697页。
    ⑥《全唐文》卷八一三,第8550页。
    ⑦苏轼:《苏轼文集》卷一七,第509页。
    ①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卷,第页。
    ②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四,第873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八,第489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342页。
    ③《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
    ④《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8页。
    ⑤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00页。
    ⑥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27页。
    ⑦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62页。
    ⑧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68页。
    ⑨柳宗元:《柳宗元集》三四,第886页。
    ①《全唐文》卷五一八,第5261页。
    ②《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6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65页。
    ④《全唐文》卷六四○,第6466页。
    ⑤《全唐文》卷七四四,第7697页。
    ⑥《全唐文》卷六三五,第6411-6412页。
    ⑦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910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652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462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822页。
    ①王运熙:《关于唐代古文、骈文的几个问题》,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月,第69页。
    ②见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第1619-1620页。
    ①《全唐文》卷五三八,第5462页。
    ②蒙文通:《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O二,第5768页。
    ①《全唐文》卷三二三,第3278页。
    ②《全唐文》卷三九五,第4017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三二,第4536页。
    ④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三二,第4536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三二,第4536页。
    ⑥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三二,第4539-4540页。
    ⑦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三二,第4541页。
    ①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263页。
    ②刘昫:《旧唐书》卷一六○,第4198页。
    ③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卷,第3190页。
    ④刘昫:《旧唐书》卷一六O,第4205-4206页。
    ⑤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七七,第5280页。
    ⑥刘昫:《旧唐书》卷一六O,第4207页。
    ⑦刘昫:《旧唐书》卷一七一,第4454页。
    ⑧《全唐文》卷三二三,第3277-3278页。
    ①《全唐文》卷三一七,第3214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263页。
    ③《全唐文》卷五二七,第5355-5356页。
    ④《全唐文》卷六三五,第6410-6411页。
    ①《全唐文》卷六三四,第6399-6410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920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2075页。
    ①刘昫:《旧唐书》卷一六○,第4204页。
    ②刘昫:《旧唐书》卷一五九,第4192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四二,第4677页。
    ④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920页。
    ①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三一,第807-809页。
    ①葛兆光:《杜佑与中唐史学》,载《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第9-23页
    ②谢保成:《关于唐代史学地位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第67-74页。
    ③邓志峰:《义法史学与中唐新史学运动》,载《复旦学报》2004年第6期,第29-39页。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O二,第5768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三二,第4536页。
    ③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三二,第4538-4539页。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一,第7768-7769页。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三二,第4541页。
    ②屈守元、常思春:《韩愈文集校注》,第2665页。
    ③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第1583页。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刘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曹明纲:《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曹寅:《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陈克明:《韩愈年谱及诗文系年》,巴蜀书社1999年版
    陈克明:《韩愈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陈弱水、王沉森:《思想与学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弱水:《柳宗元与唐代思想变迁》,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稿》,三联书店2004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4年版
    陈幼石:《韩柳欧苏古文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陈柱:《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再版
    陈子昂:《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啖助、赵匡、陆质:《春秋集传纂例》,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本
    邓国光:《韩愈文统探微》,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版
    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方介:《韩柳新论》,台湾学生书局1999年版
    封演:《封氏闻见记校注》(赵贞信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葛晓音:《唐宋散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葛兆光:《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六世纪到十世纪》,上海古籍出版2008年版
    龚书炽:《唐宋古文运动》,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顾易生:《柳宗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韩愈:《顺宗实录·卓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韩愈:《论语笔解·论语拾遗·论语绝句》,中华书局1985年版
    何锡光:《樊川文集校注》,巴蜀书社2007年版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皇甫湜:《皇甫持正文集》,《四部丛刊》本
    蒋凡:《文章并峙壮乾坤——韩愈柳宗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姜书阁:《骈文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翱:《李文公集》,《四部丛刊》本
    李长之:《韩愈传》,东方出版社2010年版
    李道英:《唐宋古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李道英:《八大家古文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蚄:《文苑英华》,中华书局影印本
    李观:《李元宾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李建华:《唐代山东士族与文学》,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李林甫:《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
    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版
    林纾:《韩柳文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刘国盈:《唐宋古文运动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刘国盈:《韩愈丛考》,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刘国盈:《韩愈评传》,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刘麟生:《中国骈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再版
    刘鹏、李桃:《毗陵集校注》,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刘真伦:《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真伦、岳珍:《韩愈文集汇校笺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
    柳宗元:《柳宗元文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卢宁:《韩柳文学综论》,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陆贽:《陆贽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陆质:《春秋微旨》,《丛书集成初编》本
    陆质:《春秋集传辨疑》,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本
    罗立刚:《史统·道统·文统》,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
    罗联添:《韩愈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
    吕大防:《韩愈年谱》,中华书局1991年版
    吕温:《吕衡州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马起华:《唐韩文公愈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蒙文通:《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欧阳詹:《欧阳行周文集》,《四部丛刊》本
    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
    钱冬父:《唐宋古文运动》,中华书局1980年版
    钱基博:《韩愈志》,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沈垚:《落飘楼文稿》,《丛书集成初编》本
    沈文君:《贾至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
    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孙昌武:《唐宋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孙樵:《唐孙樵集》,《四部丛刊》本
    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版
    王定保:《唐摭言》,中华书局1959年版
    王基伦:《韩柳古文新论》,台湾里仁书局1996年版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王琦:《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本
    王通:《文中子中说》(阮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王锡昌:《唐代古文运动》,燕京大学学位论文,1935年手抄本
    王仲镛:《唐诗纪事校笺》,中华书局2007年版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魏徵:《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吴文治:《柳宗元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
    吴文治:《柳宗元简论》,中华书局1979年版
    吴小林:《唐宋八大家汇评》,齐鲁书社1991年版
    吴小林:《柳宗元散文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谢保成:《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
    谢汉强、陈琼光:《柳宗元研究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谢汉强、区克莎:《柳宗元研究文献集目》,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熊飞:《张九龄集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徐洪兴:《思想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
    严可均:《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颜真卿:《颜真卿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阎琦:《韩昌黎文集注释》,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阎琦、周敏:《韩昌黎文学传论》,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杨国安:《宋代韩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袁本秀:《柳宗元之历史意识与史学文献》,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版
    元结:《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元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赞宁:《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曾子鲁:《韩欧文探胜》,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查屏球:《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查屏球:《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张清华:《韩学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张清华、陈飞:《韩愈与中原文化》,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张勇:《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张跃:《唐代后期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章士钊:《柳文指要》,文汇出版社年版2002年版
    赵磷:《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赵翼:《廿二史劄记》,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
    朱刚:《唐宋四大家道论与文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朱世英:《中国散文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朱熹:《昌黎先生考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祝尚书:《卢照邻集注》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祝尚书:《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