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古文论综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林纾的古文理论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以《春觉斋论文》为文本中心,并联系林纾的其它批评文本,按照系统论与比较论的思路研究林纾古文理论的内容、特色、价值、意义。
     林纾对桐城派古文论有继承与整合之功,撷精取宏于归、方、刘、姚,同时又不拘于桐城义法,“取法乎上”,直接师法于左、史、庄、骚、韩、柳、欧、苏。此外,林纾译介西方小说过程中进行的中西文化比较,是其理论资源与文学视野的拓展。林纾的古文研究拥有丰富精要的成果,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一套周密丰富的理论体系。
     从文体论的角度来说,林纾的《流别论》与《选评古文辞类纂》,主要取源于挚虞《文章流别集》、刘勰《文心雕龙》及姚鼐《古文辞类纂》。林纾继承了《文心雕龙》文体论的范畴与架构,又结合魏晋之后文体的发展,对古代文体分类、源流、功能、语体、风格、创作规则等范畴进行梳理、辨析与更新,并对当时文体发展现状与倾向也有着比较准确的捕捉,是《文心雕龙》后中国古典文体论的佼佼者。
     从艺术论的角度来说,林纾不愧为传统古文艺术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应知八则》探讨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意境、识度、气势、声调、筋脉、风趣、情韵、神味。林纾对意境论的诸种范畴进行深入的探讨,包括意境的内涵、意境的构成、意境的创造、意境的欣赏等有机成分。其中,“意境”是古文艺术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带有本原意义与生成功能;“识度”是意境的炼造,是作品的思想灵魂;“气势”、“声调”、“筋脉”是古文艺术的表现形式;“风趣”、“情韵”、“神味”是古文艺术的审美追求。它们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古文艺术论体系。
     从批评论的角度来说,林纾评点左、孟、庄、骚,评点名家文集,评点各朝文学,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将实例与理论、具体作品与作家批评相结合,是林纾文学思想与文学发展观、文学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
     本文把林纾古文论定位于“中国古文论的集成与终结”。林纾对传统古文理论进行梳理整合,体现出比较鲜明的包容性与实践性的理论倾向。同时,他在并不规范的中西文学比较研究中,借助外来文化之光镀亮了中国传统古文中某些长期被埋没的特质,更新与拓展了中国传统古文研究视域,展示了与桐城派以及他们所敬仰的唐宋诸家截然不同的新气象。在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上,他成为传统文学的终结者和新文学的启蒙者,在中国文学新旧转型过渡期履行了守旧开新的历史使命。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Linshu's theoretical system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s as the main researching project. Basing on Chun Jue Zhai Lun Wen and Linshu's other critique on ancient Chinese pros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ystem and comparison, this dissertation stydies the contect、characteristic、value and signification of Linshu's theory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s.
     In terms of critiques on ancient Chinese proses, Linshu continued the writing merits of those critics such as Gui、Fang、Liu and Yao, who ar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Tongcheng School. Furthermore, he went beyong that. Not rigidly adhering to Yi Fa(main principle held by Tongcheng School advocating that writing shouldn't be devoid of substance and order), Linshu also modeled his writing after that of earlier eminent prose writers such as Han、liu、Ou、Su、Zuo、Shi、Zhuan、Sao. Hence, we may conclude that Linshu successfully carried forward the critiques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s of Tongcheng School. Besides, when translating western novels into Chinese, Linshu made contras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enrich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broadening literature vision. Linshu studied ancient Chinese proses and produced many great works, based on which, he formed a well-conceived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his own characteristic.
     From the aspect of writing style, Linshu's chief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resulting from the study of style contain works Liu Bie Lun and Xuan Ping Gu Wen Ci Lei Zuan. The two works originate from Wen Zhang Liu Bie Ji written by Zhiyu、Wen Xin Diao Long written by Liuxie and Gu Wen Ci Lei Zuan by Yaonai. Carrying on the category and framework of the literary form adopted by Wen Xin Diao Long, combining the style development after the Wei dynasty and the Jin dynasty, Linshu synthesized、classified、discriminated and renewed several basic aspects of writing style of Chinese classics, including groups、origins、functions、styles、rules、reviews and so on. Apart from this, Linshu had a proper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and tendency of writing style. What Linshu did had won himself the title of the outstanding figure on the study of writing style besides Liuxie, writer of Wen Xin Diao Long.
     From the aspect of art, Linshu deserves to be called a comprehensive synthesist of art theory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s. His work Eight Rules talks about some basic points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mood、insight、vigour、tone、humour、venation、sensation and taste. For each point, Linshu gave a detailed account of its concept、origin、evolvement、manifestation、writing technique and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ancient Chinese proses, mood(fundmental element of aesthetics), taste(primary feature of aesthetics and deep internal connotation kept by ancient proses), tone(external expression of taste), the three points make up a rich and well-organized art system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s.
     From the aspect of literary criticism, Linshu made comments on many collected works by literary masters of dynasties, working out a great number of reviews. His reviews feature in the good combinationof cases and theories, particular work and its critique, showing his strong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are the direct embodiment of Linshu's literary thoughts and values.
     This dissertation regards Linshu as the comprehensive synthesizer and finalizer of the theory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s. Linshu's works on ancient proses synthesize previous critiques on ancient proses and bring them and finalize them to their highest development.His work represented relatively strong trend of acceptance and practicability in theory. Meanwhile, in his uncommon compare of Western and Eastern literature, under the light of foreign culture, he aroused some long forgotten characteristic in ancient Chinese proses, refreshed and developed the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proses, showed a new and quite different visage from Tongcheng School and their revered Tang Song literature masters. In the deeper profundit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he became the terminator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the torchbearer of new literature, fulfilled his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great transi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引文
1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2 钱基博.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海.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35页
    3 孙克强.晚清四大家词学集大成论.文艺理论,2006年,第3期:109-116页
    4 陈辽.文化小说:明清集大成.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87-90页
    5 段军.脂砚斋-明清小说创作“真实性”理论的集大成者.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16-19页
    6 聂振斌.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论.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10-17页
    7 曾宪辉.林纾.第1版.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8 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07页
    9 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海德格尔选集.第1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244页
    10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11 寒光.林琴南.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第211页
    12 钱基博.中国现代文学史.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
    13 马其昶.韩柳文研究法·序.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第3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第1页
    14 姚永概.畏庐续集·序.畏庐续集.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1页
    15 胡适.胡适文集·第三卷.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3页
    16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郑振铎文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345页
    17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郑振铎文集·第六卷.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352页
    18 寒光.林琴南.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第220页
    19 毕树棠在.人间世.林琴南传记资料.第1版.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第1页
    20 与龄.林琴南传略.林琴南传记资料.第1版.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第6页
    21 钱基博.中国现代文学史.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22 周振甫.林琴南的文章论.林琴南传记资料.第1版.台湾:天一出版社,1981年:第43页
    23 朱羲胄.春觉斋著述记·第2卷.第1版.上海:海书店,1992年:第6页
    24 陈衍语出自于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第1版.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475页
    25 邵祖恭.林纾.林琴南传记资料.第1版.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第28页
    26 刘绮言.林纾事略.林琴南传记资料.第1版.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第72页
    27 王琼馨.林琴南古文研究.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1984年硕士论文;林淑云.林琴南先生的文章学.台湾国立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系1986年硕士论文;吕立德.林琴南古文理论研究.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89年博士论文
    28 曾宪辉.林纾文论浅说.林纾论文的“取法乎上”--畏庐文论摭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第62-68页.1992年.第2期:67-73页
    29 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96-209页
    30 吕立德.林琴南古文理论研究.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1989年博士论文:第7页
    31 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07页
    32 刘师培.文章源起.刘师培经典文存.第1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0页
    33 吴微.“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3期:第113-118页
    34 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3页
    35 曾宪辉.林纾.第1版.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36 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07页
    37 朱羲胄.林畏庐先生年谱·卷二转引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页
    38 朱羲胄.林畏庐先生年谱·卷一转引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页
    39 谢章铤,字枚如,光绪丁丑年进士,曾官至内阁中书,著有《赌棋山庄诗集》。
    40 陈衍语.转引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页
    41 高梦旦.闽中新乐府·书后.朱羲胄.春觉斋著述记·卷二.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第5页
    42 沈禹钟.甲寅杂志说林之反响.见于寒光.林琴南/.薛绥之 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第1版.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17页
    43 寒光.林琴南.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7页
    44 郭立志.桐城吴先生(汝纶)年谱·卷四影印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725).台北:文海出版社.原37页.全书第325页
    45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
    46 姚永概.畏庐续集·序.林纾.畏庐续集.民国丛书第四编.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1页
    47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31页
    48 周振甫.林琴南的文章论.林琴南传记资料.第1版.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第42页
    49 王济民.林纾与桐城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05-110页
    50 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页
    51 方苞.又书货殖传后.贾文昭编.桐城派文论选.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7页
    52 方苞.书五代史安重诲传后.贾文昭编.桐城派文论选.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3页
    53 姚鼐.与陈硕士书.姚鼐文选.周中明选注.第1版.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8页
    54 方苞.书归震川文集后.贾文昭编.桐城派文论选.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3页
    55 方苞.古文约选序例.贾文昭编.桐城派文论选.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1页
    56 沈廷芳.书方望溪先生传后.方望溪集选.第1版.林纾.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71页
    57 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58 吴汝纶.天演论·序.贾文昭编.桐城派文论选.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01页
    59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钱钟书等著.林纾的翻译.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9页
    60 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61 张僖.畏庐文集·序.林纾.畏庐文集.民国丛书第四编.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1页
    62 马其昶.韩柳文研究法·序.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第3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第1页
    63 方苞.古文约选例.贾文昭编.桐城派文论选.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0页
    64 刘开.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贾文昭编.桐城派文论选.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59页
    65 黄侃说:“此篇大指,示人勿为循俗之文,宜反之于古。其要语曰:‘矫讹翻浅,还宗经诰,斯斟酌乎质文间,而檃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此则彦和之言通变,犹补偏救弊云尔”。黄侃认为《通变》篇的主旨在于“反之于古”,以对当时的文坛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同意纪昀和黄侃的观点,提出:“彦和此篇,既以通变为旨,而章内乃历举古人转相因袭之文,可知通变之道,惟在师古,所谓变者,变世俗之文,非变古昔之法也。”
    66 凡《文心雕龙》引文均引自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7 张僖.畏庐文集·序.林纾.畏庐文集.民国丛书第四编.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第1页
    68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钱钟书等著.林纾的翻译.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8页
    69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闻一多诗文选.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7年:138页
    70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钱钟书等著.林纾的翻译.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6页
    71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72 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4页
    73 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第1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79-95页
    74 张寅德.叙述学研究.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97页
    75 陈平原.“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第92-104页
    76 章太炎.与人论文书.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1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7页
    77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第1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78 林薇选注.林纾选集小说卷·前言.第1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页
    79 鲁迅.《浮士德与城》后记.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第2版.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291页
    80 关爱和.五四之后新文学家对桐城派的再认识.中州学刊,1998年,第1期:第75-80页
    81 吴微.“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3期:第111-118页
    82 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01页
    83 林纾.中国国文读本·宋文第三册.第8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封底页
    84 林纾.中国国文读本·宋文第四册.第8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封底页
    85 林纾.唐荆川集.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封底页
    86 朱羲胄.林畏庐先生学行谱记四种二.民国丛书第四编.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第6页
    87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26页
    88 朱羲胄 春觉斋著述记·卷二.民国丛书第四编.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第6页
    89 张俊才.林纾年谱简编.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1页
    90 吴俊.叙略.琳琴南书话.第1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页
    91 李瑶.论文偶记·小引.刘大櫆.论文偶记.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92 慈波.《文学研究法》:桐城派文章理论的总结.江淮论坛,2007年,第5期:第156-159页。
    93 张玮.文学研究法·序.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4页
    94 曹丕.典论·论文.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8页
    95 萧统.文选·序.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30页
    96 嵇康.琴赋序.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83页
    97 曹丕.典论·论文.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8页
    98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99 归青.曹旭.中国诗学史·魏晋南北朝卷.第1版.上海: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97页
    100 隋书·经籍志四.钦定隋书·第13册·第34-35卷.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第123页.
    101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挚太常集.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114页
    102 笔者所执《古文辞类纂》版本为199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版,全书共七十五卷
    103 刘声木.桐城派渊源/撰述考·卷四.第1版.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第157页
    104 钱子泉.古文辞类纂解题及其读法.第1版.上海:中山书局,1929年:第1页
    105 钱子泉.古文辞类纂解题及其读法.第1版.上海:中山书局,1929年:第1页
    106 徐复观.《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中国文学精神.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19页
    107 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1年:第1740页
    108 钱子泉.古文辞类纂解题及其读法.第1版.上海:中山书局,1929年:第22页
    109 鲁迅.鲁迅选集·第七卷·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第1版.北京: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110 姚鼐.古文辞类纂.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页
    111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112 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07页
    113 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述评.第1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37页
    114 原稿上此字字迹模糊
    115 周振甫.林琴南的文章论.林琴南传记资料.第1版.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第43页
    116 林纾.应知八则.春觉斋论文.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117 王夫之.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72页
    118 王国维.人间词乙稿序.陈鸿祥编著.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第1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31页
    119 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第1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373页
    120 周振甫.林琴南的文章论.林琴南传记资料.第1版.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第43页
    121 苏轼.答张嘉父书.郭预衡.侯光复.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精品全集.第1版.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年:第280页
    122 叶良旋.《春觉斋论文》与当代散文写作教学.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第89-91页
    123 刘大櫆.论文偶记.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8页
    124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一·取势.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一.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8页
    125 颜之推.颜氏家训.第1版.呼和洁特:内蒙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
    126 方东树.昭昧詹言.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127 刘熙载.艺概.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3页
    128 周作人.谈八股文.看云集.第1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7—78页
    129 李东阳.李东阳集.第1版.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72页
    130 杨天宇.礼记注译.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8页
    131 刘大櫆.论文偶记.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132 姚鼐.古文辞类纂.第1版.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133 吴沆著.陈新点校.环溪诗话.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30页
    134 荆浩.笔记法.胡经之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三.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1年:第208页
    135 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通论五古.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136 黄晓红.伏笔、突转和照应在悬念中的运用及其效果.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2期:第16-18页
    137 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第二卷.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97页
    138 袁枚著.随园诗话卷一.第1版.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第4页
    139 袁枚.钱竹初诗序.胡经之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二.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0页
    140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重排本.·第五卷.第1版.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第3页、第6页
    141 贾文昭.中国近代文论类编.第1版.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第176页
    142 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第1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384页
    143 陆时雍.诗镜总论.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144 翁方纲.神韵下.王运熙主编.清代文论选.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597页
    145 宋濂语,林纾于《情韵》中以之为证言
    146 裴启.语林.周楞珈辑注.第1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第89页
    147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10页
    148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1版.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页
    149 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中此文作《答李翊书》
    150 方苞.古文约选序例.贾文昭.桐城派论选.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0页
    151 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第1版.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227页
    152 林云铭.古文析义.转引自孟伟.清人编选的前代古文选本与批评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页
    153 慕容真.选评古文辞类纂·前言.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第1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页
    154 吴家凡编著.曾国藩点评历史人物.第1版.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155 钱大昕.老子新解序.潜研堂文集·卷二十五.钱大昕文集.第1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400页
    156 谭嗣同.仁学.第1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1页
    157 李昱.梁启超晚年《庄子》研究的思想特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68-75页。
    158 方苞.古文约选序例.贾文昭.桐城派文论选.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50页
    159 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第1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9页
    160 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第1版.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7页。
    161 郝岚.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12月:第71-74页
    162 张祝样.刘杰辉.从《巴黎茶花女遗事》看林纾的译笔.戏剧文学,2007年,第3期:101-103页
    163 孔立.林纾和林译小说.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页
    164 胡适.林琴南先生的白话诗.胡适文集·7.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59页
    165 杨联芬.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第1-28页
    166 王韬.漫游随录.第1版.岳麓出版社,1985年:第116页
    167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转引自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第1版.北京:商务出版社,1981年:第47页
    168 陈炳堃.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6页
    169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70 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小说林.1908年第10期.转引自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第1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9页
    171 李定夷.论小说.文学常识.1918年9月.转引自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第1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9页
    172 陈炳堃.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6页
    173 胡适.胡适文集·3.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5页
    174 施蛰存.导言.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一.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4页。原作者注“在此之前,有过西方传教士译述的文学作品。例如《伊索寓言》,在1840年已有中文译本,书名为《意拾蒙引》但都作为教义宣传品,而不认为文学”。
    175 林纾.《英孝子火山报仇录》译余剩语.吴俊标校.林琴南书话.第1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176 施蛰存.题解.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139页
    177 施蛰存.导言.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4页
    178 吴微.“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29-38页
    179 胡适.胡适文集·3.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00页
    180 吴微.“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3期:第111-118页
    181 林娟.在中国文学传统与外国文学资源之间-谈林纾的翻译和创作实践.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182 郑朝宗.评《林纾研究资料》兼论林纾对世界文学的贡献.福建论坛,1984年,第6期:第34页
    183 恩格斯.大陆上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594页
    184 郝岚.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12月:第71-74页
    185 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鲁迅的青年时代.第1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3页
    186 周作人.我学国文的经验.知堂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0页
    187 周作人.林琴南与罗振玉.周作人集外文(1904-1925).第1版: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第624页
    188 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第10卷.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5页
    189 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02页
    190 朱自清.国文教本转引自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第1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5页
    191 苏雪林.林琴南先生,苏雪林散文.第1版.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72页
    192 王宁.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经典重构.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32-40页
    193 郭沫若.我的童年.我的自传.第1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0页
    194 郑朝宗.林纾评传·初版序.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页
    195 杨绛.堂吉诃德·前言.杨绛文集·第五卷.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196 塞万提斯著.刘京胜译.堂吉诃德.第1版.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9-10页
    197 德海涅.堂吉诃德·引言.钱钟书译.海涅文集·批评卷.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422页
    198 魏瀚.闽中新乐府序.林纾.闽中新乐府.福建省图书馆藏书
    199 林纾.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二集.第1版.上海:上海良友总公司,1935年:第80页
    200 林纾.论古文之不宜废引自胡适.致陈独秀信.胡适作品集三·文学改良刍议.第1版.台北:速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30页
    201 严复.与熊如纯论语言文字书.严复学术文化随笔.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
    202 刘半农.复王敬轩.半农杂文.第1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第234页
    203 鲁迅.呐喊自序.呐喊.第1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4页
    204 林纾与新文化阵营论争始末资料参考王枫《“五四”前后的林纾》一文,特此感谢。
    205 林纾.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二集.第1版.上海:上海良友总公司,1935年:第81页
    206 寒光.林琴南.第1版.上海:上海书华书局,1935年:第198页
    207 杨联芬.林纾与新文化.中华读书报,2001年2月21日
    208 陈独秀.转引自寒光.林琴南.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3页
    1,林纾.庄子浅说.第1版.台北:台湾广文书局,1978年
    2,林纾.古文辞类纂.第1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3,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第3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
    4,林纾.春觉斋论文.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5,林纾.畏庐文集 畏庐续集 畏庐三集 畏庐诗存.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
    6,《重订中学国文读本》共八册:林纾.重订中学国文读本.第1册.清文.第1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
    《重订中学国文读本》共八册:林纾.重订中学国文读本.第2册.元明文.第10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
    《重订中学国文读本》共八册:林纾.重订中学国文读本.第3册.宋文.第8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
    《重订中学国文读本》共八册:林纾.重订中学国文读本.第4册.宋文.第8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
    《重订中学国文读本》共八册:林纾.重订中学国文读本.第5册.唐文.第8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
    《重订中学国文读本》共八册:林纾.重订中学国文读本.第6册.唐文.第7版.上海:务印书馆商,1915年
    《重订中学国文读本》共八册:林纾.重订中学国文读本.第7册.六朝文.第8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
    《重订中学国文读本》共八册:林纾.重订中学国文读本.第8册.秦汉三国文.第9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
    7,《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刘子政集(刘向、刘歆).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蔡中郎集(蔡邕).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谯东父子集(曹操、曹丕).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欧孙集选(欧阳詹、孙樵).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刘宾客集选(刘禹锡).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柳河东集(柳宗元).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嘉祐集选(苏洵).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元丰类稿(曾巩).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淮海集选(秦观).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后山文集(陈师道).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虞道园集(虞集).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震川集选(归有光).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唐荆川集选(唐顺之).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汪尧峰集选(汪琬).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林纾选评各家古文集》共十五本:林纾.方望溪集(方苞).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8,林纾.评选船山史论.第1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
    9,林纾.左孟庄骚精华录.第1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10,林纾.左传撷华.第3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11,林纾.修身讲义.第一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
    12,林纾.吕近溪小儿语述义.第1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13,林纾.闽中新乐府.福建省图书馆馆藏本
    14,林纾.作文须知.矣字法·简易国文讲义.上海:中华编译社印行,第2期
    15,林纾.畏庐琐记.第5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16,林纾.畏庐漫录.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
    17,林纾.康南海林琴南尺牍.第1版.上海:文明书局,1922年
    18,曾宪辉.林纾诗文选.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19,曾宪辉.林纾.第1版.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20,吴俊标校.林琴南书话.第1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21,许桂亭选注.铁笔金针--林纾文选.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22,林薇选编.畏庐小品.第1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23,林薇选注.林纾选集.第1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24,李家骥整理.林纾诗文选.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25,朱羲胄.春觉斋著述记 贞文先生学行记 林氏弟子表.民国丛书第四编.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26,张俊才.林纾评传.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7,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第1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28,寒光.林琴南.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
    29,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第1版.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
    30,朱传誉.林琴南传记资料.第1版.台北:台湾天一出版社,1981年
    31,陈绵谷编辑.林纾研究资料选编.福建省文史研究馆,2008年
    32,钱钟书等著.林纾的翻译.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年
    33,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4,孔立.林纾和林译小说.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5,袁枚.袁枚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36,司马迁.司马迁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37,欧阳修.欧阳修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38,曾巩.曾巩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39,侯方域.侯方域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40,方苞.方苞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41,归有光.归有光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42,苏辙.苏辙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43,王安石.王安石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44,戴名世.戴名世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45,韩愈.韩愈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46,苏轼.苏轼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47,袁宏道.袁宏道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48,王运熙、顾易生.清代文论选上下.第1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9,贾文昭.桐城派文选论.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50,柳宗元.柳宗元散文选集.第1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5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2,刘师培.刘师培经典文存.第1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53,姚鼐.姚鼐文选.第1版.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54,郭预衡 侯光复编.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精品全集.第1版.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年
    55,李东阳.李东阳集.第1版.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56,贾文昭.中国近代文论类编.第1版.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
    57,王运熙主编.清代文论选.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58,章太炎.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1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59,曾国藩.曾国藩诗文集.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0,胡适.胡适文集.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61,严复学术文化随笔.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62,钱子泉.古文辞类纂解题及其读法.第1版.南京:中山书局,1929年
    63,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64,姚鼐.古文辞类纂.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65,王国维 陈鸿祥编著.人间词话 人间词注评.第1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66,颜之推.颜氏家训.第1版.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67,方东树.昭昧詹言.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68,刘熙载.艺概.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69,袁枚.随园诗话.第1版.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年
    70,况周颐.蕙风词话.第1版.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7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72,司马迁.史记.第1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7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4,刘大櫆.论文偶记.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75,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76,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7,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8,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第1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
    79,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80,方孝岳.中国散文批评 中国散文概论.第1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81,郭立志.桐城吴先生(汝纶)年谱.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
    82,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第1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83,张俊才.叩问现代的消息--中国近代文学专题研究.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84,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5,郭英惠.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6,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
    87,朱世英.中国散文学通论.第1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88,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第1版.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89,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90,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91,郭预衡.中国散文史.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92,杨国荣.现代化过程中的人文向度.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93,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第1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94,夏晓虹.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第1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95,何晓明.返本与开新--近代中国保守主义新论.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96,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97,郭延礼.中国文学精神近代卷.第1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98,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第1版.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9,郑大华.晚清思想史.第1版.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0,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1,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第1版.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02,王镇远.桐城派.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03,赵建章.桐城派文学思想研究.第1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104,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学思想研究.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5,周中明.桐城派研究.第1版.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6,贾奋然.六朝文体批评研究.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7,李珺平.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8,黄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近代卷.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09,邬国平 王镇远.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清代卷.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10,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1,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迁.第1版.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2,张桂萍.《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第1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113,庄锡华.文化传统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历程.第1版.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14,胡经之.文艺美学论.第1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5,钱钟书.写在人生的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第1版.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16,徐中玉.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一、二.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
    117,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第1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118,朱世英、方遒、刘国华.中国散文学通论.第1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119,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第1版.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0,熊礼汇.明清散文流派论.第1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1,彭亚非.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22,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3,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第1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24,张寅德.叙述学研究.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25,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26,刘声木.桐城派渊源/撰述考.第1版.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
    127,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第1版.上海:上海古典出版社,2003年
    128,钱钟书.谈艺录补订重排本.第1版.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年
    129,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第1版.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30,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第1版.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131,张俊才.林琴南古文的阴柔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3期
    132,张俊才.林纾古文理论述评.江淮论坛,1984年,第3期
    133,张俊才.试论林纾的改良主义思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4期
    134,张俊才.“悠悠百年,自有能辩之者”--重评林纾及五四新旧思潮之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135,曾宪辉.林译小说的地位与影响.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4期
    136,曾宪辉.林纾文论浅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3期
    137,曾宪辉.林纾论文的“取法乎上”--畏庐文论摭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
    138,杨联芬.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
    139,王风.五四前后的林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1期
    140,胡焕龙.一场“唐吉诃德”式的思想论战-林纾与五四文化阵营思想冲突过程再回顾.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41,马兵.林纾的矛盾--兼谈他与“五四”文学先驱者者文学观念的异同.东岳论丛,2003年,第1期
    142,郝岚.林纾的西方观与妇女观.东方论坛,2005年,第3期
    143,韩洪举.林纾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濮阳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44,韩洪举.“林译小说”对中国文学语言演变的贡献.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4期
    145,韩洪举.《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46,苏敬明.陈金山.林琴南:新文化的终结者.厦门文学,2005年,第7期
    147,蒋英豪.林纾与桐城派、改良派及新文学的关系.文史哲,1997年,第1期
    148,李景光.林纾与新文化运动.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4期
    149,林薇.论林纾对近代小说理论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150,林薇.“文生于情,情生于文”--(林纾《苍霞精舍后轩记》赏析).名作欣赏,1983年,第4期
    151,谢飘云.林纾与严复散文、译述之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152,吴微“小说笔法”:林纾古文与“林译小说”的共振与转换.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3期
    153,关爱和.五四之后新文学家对桐城派的再认识.中州学刊,1998年,第1期
    154,黄晓红.伏笔、突转和照应在悬念中的运用及其效果.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2期
    155,李昱.梁启超晚年《庄子》研究的思想特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
    156,张祝祥.刘杰辉,从《巴黎茶花女遗事》看林纾的译笔.戏剧文学,2007年,第3期
    157,郑朝宗.评《林纾研究资料》兼论林纾对世界文学的贡献.福建论坛,1984年,第6期
    158,慈波.《文学研究法》:桐城派文章理论的总结.江淮论坛,2007年,第5期
    159,王济民.林纾与桐城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
    160,陈平原.“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
    161,安安.林纾《春觉斋论文》古文理论探要.内蒙古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2,吕立德.林琴南古文理论研究.国立台湾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89年
    163,林娟.在中国文学传统与外国文学资源之间——谈林纾的翻译和创作实践.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164,胡焕龙.林纾“落伍”问题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65,龚连英.林纾思想文化内涵探析.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