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体观的生成与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唐前文体观。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兴起的背景下,一些学者指出尽管中国古代“体”的含义有多种,但是中国古代“文体”的最为普遍、最为核心的意义乃是指“文章整体”之意,本论文建立在学术界对“文体”含义的还原性理解的基础之上、试图考察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体观念从孕育、生成到繁盛的历史过程。
     本论文主体内容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文体观念在先秦的孕育。本章从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方式出发,论述文类之源在人们的观念里被包容在社会行为整体中,言辞在行为整体中逐渐具有凸显意义。同时,各类言辞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功能的变化中使其朝向类型化发展,以雅言为基础的“辞”在春秋战国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言辞的审美观念的增强。整体思维方式、言辞的类型化发展、人们对言辞技巧的自觉追求、言辞逐渐文本化成为中国古代文体观念重要的孕育条件。
     第二章是文体观念在汉末魏晋的生成与初步发展。本章重要之处在于,细化两汉文体观念渐次生成的过程,将汉末以前的文章繁盛而又文体观念未明晰的阶段定为文体观念的“模糊阶段”:在此阶段文章审美观念有所增长却又受到经学的制约、宗经致用观念下文章类型化观念难以自觉明晰、文章本体范畴观念难以形成、“述而不作”的观念从根本上制约着人们的创作观念是文体观念难以清晰化的困境;汉魏体用思想的明晰、经学松动、文体体现才情的人才观念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文体观念从模糊走向清晰化乃至生成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是文体观念在南北朝的繁盛。本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体观念在人们生活中的深入与繁盛;出现了文体学巨著《文心雕龙》;时代文体观念的日益繁盛,三者是南北朝文体观繁盛的重要表现。
     第四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考察了中国古代文体观念范畴从人文行为整体到文学整体到文章整体的渐次形成过程;二是结合中国古代思维方式考察唐前形成的普遍的文体观念:文体来源于五经的观念、文体的雅俗观念、文体审美的骈俪观念、文体分类的文笔观念、文章类属的多视域观念、文体技巧的非界限性观念。
     在余论中,本论文考察了中国古代文体观念在近现代以来在人们观念中逐步淡退的历程,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现实性思考。
The study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the concept of style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Since the modern times,when the Chinese ancient stylistics rises Since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some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although the word "body" has many meanings in the ancient China, but the most common, the most central of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style" in ancient China is "the whole article ", this paper was built on the meaning of the academic word" style " and return 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ancient China,try to examine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 of the style concept of the ancient China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Pre-Qin Dynasty, when the pioneers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actual needs of life produced a lot of actual things such acts,but in their concept that the words or text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onduct which points to the conduct meaning and not independent.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 of a large number of actual thing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ech"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s, as well as the Chinese nation has been formed from the original early stage of the overall way of thinking, the concept of ancient Chinese style laid the bud and the foundation.
     Although the literati who lived in Han Dynasty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creativity and aesthetic sense for practical writing, the concept of concept had not formed before the end of Han Dynasty, the literati lacked of the concept of the scope of the different article kinds, and constrained by the idea of respecting for the classic, which was 'transmitting without Making-up', the style concept was not formalized, at least it was very vague and unclear. After the end of Han Dynasty, the thought of noumenon and function in philosophy was increasing clar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official ideology was loosing, and by the stimulating of new talent ideas which were showing the talent by articles, the style concept of syncretism of noumenon and function was formalized.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because the link of style and the talent and future of literati was more closely, the summaries of genre style were more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and pay the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 style; Appearing the "Wen Xin Diao Long", which was the masterpiece stylistics, it showed the concept of style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Moreover, the literati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demonstrated their rich stylistic concept of the historical periords by the theoretical summary. Therefore, the Chinese ancient style concept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ushered the era of prosperity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The general remarks expound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tyle concept:because of the concept of the supremacy for ancestor scripture, all kinds of genre and style are attributed to the Five Classics. Thinking by intuitive analogy, people always take the human body than the Style; Thinking by noumenon and function, people always take the Chinese ancient style concept as shown by the spherical body structure; The sense of hierarchy make the Chinese ancient style concept to refinement and the earthliness; In the stylistic aesthetic, art of parallelism become the generally tend to pursue for literati. In the stylistic classification, there is macro summary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Wen" and "Bi";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actical spiritual idea, text-types were different with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 variety of stylistic techniques can be us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articles, and there are not clear boundaries.
     In ancient China, under the unique way of thinking, the Chinese ancient style concept was generated. However, because of intervention of the Western ideas in modern, the Chinese ancient style concept disappeared gradually.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I explored the history of this lost, and make the realistic thinking.
引文
关于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形成背景及其百年来的研究成果,详见本文附录一:《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百年历程》。
    ②如“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教材”系列中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92页。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导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页。
    可参见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文学遗产,2005年第]期。也可参见本论文附录-
    ②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7年,卷四,第86页。
    ③此种观点以北京大学钱忐熙先生与首都师范大学姚爱斌先生为代表。具体参见钱志熙的《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与姚爱斌的《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序》,中华书局,1983年,第2页。
    [瑞士]皮亚杰著、范祖珠译:《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1页
    ①关于中国古代文章含义的变迁,可参考郭绍虞先生的《文学观念与其含义之变迁》,见《郭绍虞说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②[美]韦勒克:《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7页。
    徐复观先生在其长文《〈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中早就看到中国古代大量类书中如欧阳询《艺文类聚》“比类相从”、姚铉《唐文粹》“以类相从”的表述,从而认为中国古代文章是以“类”呼之的。本文受其启发,但觉不如直接从一些古人书名名称上更为一目了然。
    ③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页。姚爱斌先生在《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一文中将二者称为“文类文体”与“个别文体”,与陶东风先生的界定大致相同。
    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2页。
    同上。
    《周易·系辞下传》。
    黄怀信等辑:《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35—637页。
    贾谊:《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38页。
    严可均辑:《全汉文》,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十三卷,第125页。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L海书店,2006年,第146—156页。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4页。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39页。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页。
    《文心雕龙·附会》,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50页。
    ①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文章篇》,中华书局,2007卷四,第267页。
    ②严可均辑:《全梁文》,商务印书馆,2006年,卷二十九,第320页。
    《文心雕龙·附会》,卷九,第651页。
    ④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6年,第40页。
    吴承学:《生命之喻——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人化的批评》,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
    刘安撰、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精神训》,中华书局,1997年,卷七,第220页。
    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7页。
    (?)[瑞士]皮亚杰著、范祖珠译:《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1页。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本论文所使用的“言辞”这一概念包含语言所对应的书面形式。“辞”在先秦可说可写,在本章第三节中有详考。
    [德]卡西尔著、十晓等译:《语言与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69页。
    关于先秦典籍的运用问题,在上世纪20年代顾颉刚先生认为中国历史是层累地造成的,从此掀起了一场疑古之风,学术界纷纷考证先秦各种典籍均为后人伪造之说,详见《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近几十年来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进展与大量出土文献证明,先秦典籍虽有后人传述的可能性,但多以典籍文献为据,是可信可用的。上世纪90年代,李学勤先生著有《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在其导言中通过出土文献证明先秦典籍的可靠性,论之甚详,可参看。
    [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清]王先谦补:《释名》,中华书局,2008年,第132页。
    阮元校刻、郑玄注、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周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卷三十六,第881页。
    孙希旦集解:《礼记集解·曲礼下》,中华书局,2007年,第140页。
    《周礼·秋官·司盟》,卷三十六,第881页。
    桓宽著、王利器注:《盐铁论·诏圣》,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卷十,第608页。
    徐无闻主编:《甲金篆隶大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第151页。
    《十三经注疏·尚书·周书·牧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82页。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7年,第30页。
    《十三经注疏·尚书·周书·洛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17页。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490页。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9年,第2971页。
    《尚书·虞书·舜典》,第126页。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第1000页。
    《尚书·周书·舜典》,第253页。
    [美]安乐哲、罗思文著,余瑾译:《〈论语〉的哲学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
    《全汉文》,卷十三,第126页。
    ①《夏书·益稷》,卷五,第144页。《皋陶谟》与《益稷》本是一篇,这一点学术界早已指出:孔安国《尚书序》:“《益稷》合于《皋陶谟》”。
    ②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文物》,2009年第6期。
    ③《周礼·春官·大师》,卷二十三,第796页。
    ④《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毛诗序》,第271页。
    ⑤《周礼·春官·大师》,卷二十三,第795页。
    章太炎:《国故论衡·辩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朱自清:《朱自清讲诗》,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诗六义原始》东方出版公司,1998年。
    鲁洪生:《从赋比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本义》,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说文解字》,第169页。
    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4年,第5152页。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第254页。
    李孝定主编:《甲骨文字集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第829页。
    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0页。
    11 陈世骧:《陈世骧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12《说文解字》,第181页。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毛诗序》,第271页。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第1429页。
    《说文解字》,第284页。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9年,第1712页。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1714页。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1710页。
    《说文解字》,第48页。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国学整理社,1936年,第389页。
    《说文解字》,第89页。
    《周礼·天官·庖人》,卷四,第661页。
    关于早期“武”字的使用情况,贾晋华《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的常与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2页)一文中有详考。该文对本文对先秦赋体观念的阐释具有直接的启发性。
    杨伯峻注:《左传·宣公十二年》,第744页。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乐记》,卷三十九,第1542页。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毛诗序》,第272页。
    《毛诗正义·毛诗序》,第271页。
    《周礼·春官·大祝》,卷二十五,第808页。
    同上。
    《周礼·春官·大祝》,卷二十五,第808页。
    《周礼·春官·诅祝》,卷二十六,第816页。
    《毛诗正义·鄘风》,第316页。
    《周礼·行人》中对行人出使的全部步骤有细致性描述。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第1479页。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页。 《说文解字》,第58页。
    朱仁夫:《中国古代书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4页
    王镛主编:《中国书法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可以参考李泽厚《美的历程》中“龙飞凤舞”一节中关于远古图腾的相关论述。文物出版社,1981年。
    十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中华书局,1984年,第53—56页。
    《礼记·玉藻》,卷三十,第1484页。
    1《礼记·曲礼上》,卷二,第1241页。
    2[粱]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丽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卷七,第588页。
    3《十三经注疏·周易·系辞上》,卷七,第78页。
    4《十三经注疏·周易·系辞上》,卷七,第76页。
    王先谦集解:《荀子·天论》,中华书局,2006年,卷十一,第308页。
    姜书阁:《骈史文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66页。
    《周礼·秋官·大行人》,卷三十七,第892页。
    以上选十《左传》之文分别出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921页、第16页、第1106页、第456页、第553页、第309页、第445页、第563页、第927页、第541页、第1000页、第895页、第939页、第1060页。
    郑振铎辑:《中国文学研究·陈衍(散体文正名)》,商务印书馆,1927年,第16页。
    江建名:《韵文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页。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2006年,第112页。
    葛晓音:《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阮元:《研经室三集·文言说》,中华书局,1993年,卷二,第605页。
    《文心雕龙·总术》,卷九,第655页。
    这引发本文对学术界争论了多年的赋到底是诗还是散文的争论,如果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赋是韵散观念还没有产生阶段的产物,今人的争论根本不在古人的思考之内。详见本论文附录三:《赋到底是诗还是散文的文体学阐释》。
    [元]脱脱等:《宋史·王安石传》,中华书局,2007年,卷三百二十七,列传八十六,第10550页。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西周书文体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卷一,第143页。
    姜亮夫著:《姜亮夫全集(卷二十一)·唐代以前的散文》,云南出版社,2003年,第537页。
    过常宝:《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人民出版社,2009年。
    郗倩文:《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十册,第5页。
    4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谈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1页。
    《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六,第2287页,宣公十五年何休解诂。
    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东方出版社,2007年。
    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尚书·虞书·舜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4关于此问题,可参见顾祖钊《华夏原始文化与三元文学观念》的第二章《华夏巫术文化和第一个文学观“诗言志”的产生》中有文化学视角的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页。
    ①[清]劳孝兴:《春秋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毛诗·小雅·节南山》,第441页。
    《毛诗·小雅·何人斯》,第455页。
    ④吕不韦编撰、陈奇献校释:《吕氏春秋·古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卷五,第288页。
    袁珂校译:《山海经·大荒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十七卷,第286页。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28页。
    《毛诗·曹风·鳲鸠》,第385页。
    《毛诗·鄘风·相鼠》,第319页。
    《毛诗·齐风·猗嗟》,第355页。
    [法]格拉耐:《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201页-202页。
    《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第1755页。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第1127页。
    《论语·子路上》,卷二十六,第900页。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第1165页。
    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孔子诗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孔了诗论》,第28页。
    《孔了诗论》,第26页。
    《孔了诗论》,第23页。
    ①《孔子诗论》,第16页。
    ②《孔子诗论》,第23页。
    ③《荀子·儒效》,第133页。
    ④《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第1755页。
    ⑤[清]焦循正义:《盂子正义·离娄下》,中华书局,1957年,卷八,第337页。
    ⑥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论语·雍也下》,卷十二,第412页。
    (?)《毛诗正义·毛诗序》,卷一,第270页。
    (?)《盂子·梁惠王下》,卷二,第59页。
    ①逯钦立《先秦诗》将歌、谣、谚均收入其中,其实,在先秦语境下,诗、歌、谣、谚各有其不同的使用语境,详见本论文附录二:《先秦语境下对诗、歌、谣、谚的区分》。
    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的常与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2页。
    王锺陵:《赋体的起源及其内在矛盾》,学术交流,2007年,第11期。
    钱志熙:《赋体起源考——关于“升高能赋”、“瞍赋”的具体所指》,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郗文倩:《从游戏到颂赞——“汉赋源于隐语”说之文体考察》,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左传·宣公十二年》,第744页。关于赋在上古的社会功能意义,贾晋华《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
    赋体》一文对“武”字的探讨直接启发了本文的思路。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乐记》,卷三十九,第1542页。
    《周颂·潜》,第595页。
    《小雅·鱼丽》,第417页。
    《全晋文》,卷七十七,第819页。
    《礼记·月令》,卷十七,第1384页。
    4《毛诗·大雅·烝民》.卷十八,第第568页。
    同上。
    《国语·周语上》,第10页。
    (?)《礼记·曲礼下》,卷五,第1269页。
    《国语·楚语上》,第551页。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华书局,1962年,卷三十,第1755页。
    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礼记·乐记》,卷三十七,第1530页。
    王充著、刘遂盼集解:《论衡·对作》,古籍出版社,1957年,卷二十九,第576页。
    4《全后汉文·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卷五十八,第589页。
    《全晋文·陆云〈九愍〉》,卷一百零一,第1065页。
    (?)[清]刘熙载:《艺概·赋概》,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96页
    彭亚非:《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论语)的哲学诠释》,第182页。
    《(论语)的哲学诠释》,第177页。
    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说文解字》,卷十四,第309页。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4043页。
    徐无闻主编:《甲金篆隶大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第1027页。
    周洁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1975年,第8143页。
    《汉语大字典》,第573页。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9年,第2202页。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9年,第2205页。
    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补》,台北出版社,1982年,第2848页。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巴蜀书社,2001年,754页。
    《论语的哲学诠释》,第174页。
    同上。
    《尚书·周书·毕命》,第245页。
    《礼记·冠义》,卷六十一,第1679页。
    《荀子·正名》,卷十六,第423页。
    《汉书·地理志下》,卷二十八,第1668页。
    《汉书·朱买臣传》,卷六十四,第2791页。
    ④[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校定楚辞序》,中华书局,1987年,第60页。
    《庄子·天下》,卷十,第1069页。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第1191页。
    《论语·宪问上》,卷二十八,第959页。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第1106页。
    4《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华书局,2008年,第418页。
    《礼记·经解》,卷五,第1609页。
    孙希旦集解:《礼记集解·解经》,中华书局,2007年,第1254页。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61页。
    [西汉]刘向辑录:《战国策·赵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769页。
    (?)刘向辑录:《战国策·秦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1页。
    韩非子著、王先谦集解《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2006年,卷一,第22页。
    赵逵夫:《拭止重观,气象壮阔》,《福建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13页。
    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59页。
    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第112页。
    《国语·吴语》,卷十九,第600页。
    《左传·哀公十一年》,第1663页。
    《左传·庄公九年》,第180页。
    [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华书局,1975年,卷三十二,第1486页。
    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394页。
    《左传·成公十三年》,第861页。
    《周礼·秋官·司寇》,卷三十四,第871页。
    钱存训: 《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第4页。
    《战国策·秦策一》,第85页。
    《说文解字》,卷三,第65页。
    《释名·释书契》,卷六,第207页。
    《左传·襄公三年》,第929页。
    《左传·文公十七年》,第625页。
    ③[东汉]蔡邕著:《独断》,中华书局,1985年,卷上,第4页。
    《左传·僖公二十年》,第463页。
    《左传·昭公三年》,第1239页。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第1155页。
    《史记·魏公子列传》,卷七十七,第2380页。
    《说文解字》,卷五,第96页。
    《说文解字》,卷五,第95页。
    《左传·成公二年》,第810页。
    《战国策·齐策四》,第406页。
    ④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第1459页。
    《说文解字》,卷六,第124页。
    《史记·张仪列传》,卷七十,第2281页。
    《说文解字》,卷四,第93页。
    《说文解字》,卷四,第92页。
    (?)《战国策·齐策四》,第398页。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第1504页。
    11《左传·昭公六年》,第1274页。
    12《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第1075页。
    熊十力:《体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9年,第四十二章,第117页。
    《庄子·知北游》,卷七,第741页。
    王琯悬解:《公孙龙子悬解》,中华书局,1996年,卷二,第42页。
    《庄子·知北游》,卷七,第763页。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9页。
    《墨子·大取》,卷十一,第413页。
    《左传·襄公十一年》,第990页。
    《尚书·周书·牧誓》,第183页。
    马非百诠:《管子轻重篇新诠·轻重己》,中华书局,2006年,第743页。
    《左传·哀公十六年》,第1698页。
    ④《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第157页。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三,第172页。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三,第172页。
    (?)《说文解字》,卷十二,第267页。
    (?)《左传·昭公六年》,第1274页。
    (?)《全上古三代文》,卷五,第62页。
    (?)《孟子·滕文公下》,卷三十三,第1144页。
    (?)《论语·季氏》,卷六,第269页。
    《仪礼·聘礼》,卷二十四,第1072页,孔颖达疏引郑玄《论语序》。
    《说文解字》,卷三,第52页。
    《礼记·杂记》,卷四十二,第1561页。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第1093页。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第1108页。
    《战国策·秦策一》,第85页。
    《韩非子·解老》,卷六,第130页。
    《荀子·非相》,第87页。
    《荀子·非相》,第272页。
    [清]孙诒让诂:《墨子闲诂·小取》.中华书局,2001年,第416页。
    《墨子·小取》,第417页。
    《庄子·天下》,卷八,第295页。
    罗根泽:《罗根洋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63页。
    [清]焦循正义:《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57年,第123页。
    《韩非子·亡征》,第110页。
    《庄了·天下》,第295页。
    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9年,第八十一章,第191页。
    《史记·司马相如传》,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五十七,第3063页。
    扬雄著、汪荣宝义疏:《法言·吾子》,中华书局,1996年,卷三,第49页。
    《汉书·杨雄传》,卷八十七,第3575页。
    ④《全后汉文》,卷二十五,第250页。
    《汉书·艺志传》,卷三十第1755页。
    《论衡·定贤篇》,卷二十七,第546页。
    《西京杂记》,卷二,第12页。
    《文心雕龙·淦赋》,卷二,第134页。
    《后汉书·周兴传》,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五,第1537页。
    王充著、刘遂盼集解:《论衡·超奇篇》,古籍出版社,1957年,卷十三,第283页。
    《论衡·超奇》,卷十三,第284页。
    ④《后汉书·胡广传》,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四,第1506页。
    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卷十八,传十三,第863页。
    东观汉记·曹襃传》,卷十五,传十,第621页。
    《后汉书·杜笃传》,卷八十,列传第七十,第2595页。
    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卷十八,传十三,第863页。
    《东观汉记·曹褏传》,卷十五,传十,第621页。
    ②《东观汉记·申屠刚传》,卷十四,传九,第564页。
    ③[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古小说从刊本,卷三,第22页。
    ④严可均辑:《全三国文·曹植〈与杨德祖书〉》,商务印书馆,2006年,卷十六,第159页。
    ⑤《东观汉记·蒋叠传》,卷十九,传十四,第873页。
    “辞”从先秦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对藻饰之文的泛称(直到南朝萧统《文选》中才将辞另设为一类),汉人说“辞赋”就是对赋从文辞藻饰特点的角度的称呼。美丽辞藻都属于“辞”,但不一定是“赋”。这从《史记·屈原列传》的表述就可以看出来: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①赋是显示美丽辞藻的最具典型性的类别,所以汉人“辞赋”连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得与诸侯游士居岁,乃著《子虚之赋》。”《汉书·杨雄传》:“顾尝好辞赋。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商务印书馆,1929年,第179页。
    《汉书艺文志讲疏》,第183页。
    ④《汉书艺文志讲疏》,第188页。
    《汉书艺文志讲疏》,第190页。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卷六,第236页。
    《汉书·食货志上》,卷二十四,第1127页。
    蔡邕:《独断》,卷上,第4页。
    蔡邕:《独断》,卷上,第4—5页。
    《全后汉文》,卷七十四,第751页。
    《全三国文》,卷三十七,第389页。
    《全三国文》,卷三十七,第389页。
    《全三国文》,卷三十七,第389—390页。
    《释名·释书契》,卷六,第200—209页。
    《释名·释典艺》,卷六,第209—219页。
    《释名·释言语》,卷四,第109—134页。
    《释名·释书契》,卷六,第207页。
    《释名·释言语》,卷四,第109页。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卷三十,第1723页。
    ①《全后汉文》,卷二十四,第235页。
    ②《汉书·杨雄传》,卷八十七,第3575页。
    ③[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卷一,第3页。
    ④[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卷八十八,第412页。
    ⑤《文心雕龙·乐府》,卷二,第102页。
    《文心雕龙·乐府》,卷二,第102页。
    《文心雕龙·乐府》,卷二,第103页。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卷三十,第1755页。
    《全后汉文》,卷二十四,第235页。
    《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第1075页。
    《礼记·乐记》,卷三十七,第1530页。
    龚鹏程:《汉代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页。
    《汉书·杨雄传》,卷八十七,传五十七,第3585页。
    《论衡·对作》,卷二十九,第576页。
    《全三国文·曹丕〈答卞兰教〉》,卷七,第61页。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日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427页。
    《后汉书·樊宏传附樊准传》,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二,第1126页。
    《后汉书·儒林列传》,卷七十九,列传第六十九,第2547页。
    《后汉书·灵帝纪》,卷八,第341页,“始置鸿都门学生”下引李贤注。
    《后汉书·蔡邕传》,卷六十,列传第五十,第1992页。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五十七,汉纪第四十九,第1847页。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卷一,第2页,裴松之注引《曹瞒传》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卷一,第54页,
    《论衡·佚文》,卷二十,第411页。
    《诗·大雅·江汉》,卷十八,第574页。
    黄怀信等辑:《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35—637页。
    《论衡·超奇》,卷十三,第280页。
    《全三国文》,卷八,第82页。
    《全三国文》,卷七,第66页。
    《论衡·超奇》,卷十三,第285页。
    《论衡·书解》,卷二十八,第561页。
    《全后汉文》,卷四,第35页。
    [东汉]王符: 《潜夫论·实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2页。
    [魏]许劭: 《人物志·材理篇》,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47页。
    !魏]许劭: 《人物志·九征篇》,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10页。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华书局,2003年,第五十二卷,第907页。
    ①《全三国文》,卷七,第66页。
    ②《世说新语·文学》,卷上,第138页。
    ③《全三国文·曹丕〈又与吴质书〉》,卷七,第66页。
    ④关于六朝文章与人才观念的关系,林童照《六朝人才观念与文学》中有详论,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⑤《全三国文·曹植〈与杨德祖书〉》,卷十六,第159页。
    王弼注、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1980年,下篇,《老子》第三十八章注,第94页。
    《全晋文》,卷三十三,第330页。
    《全晋文》,卷三十三,第328页。
    徐十著、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徐干〈中论·务本〉》,中华书局,2006年,第308页。
    《中论·修本》,第268页。
    《全三国文》,卷四十五,第480页。
    《全三国文》,卷四十八,第501页。
    刘劭:《人物志·九征篇》, 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9—10页。
    《全三国文》,卷八,第83页。
    《全三国文》,卷八,第82—84页。
    《全三国文·曹丕〈与王朗书〉》,卷七,第67页。
    (?)《全三国文》,卷十六,第160页。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83年,卷十七,第239页,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
    《全晋文》,卷九十七,第1024页。
    《全晋文》,卷九十七,第1024—1025页。
    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08页。
    《全晋文》,卷九十七.第1025页。
    《全晋文》,卷九十七,第1026页。
    杨伯峻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华书局,2008年,第1106页。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2006年,第300页。
    《文心雕龙·总术》,卷九,第655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99年,卷上,第128页。
    ②《世说新语·文学》,卷上,第138页。
    ③《世说新语·文学》,卷上,第144页。
    ④《世说新语·文学》,卷上,第144页。
    ⑤《世说新语·文学》,卷上第144页。
    ⑥《世说新语·文学》,卷上,第144页。
    ⑦《世说新语·文学》,卷上,第143页。
    ⑧《世说新语·文学》,卷上,第144页。
    《三国志··魏志·裴潜传》,卷二十三,第673页,裴松之注引《文章序录》。
    《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卷四十二,第591页,李善注引挚虞《文章志》。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卷四十二,第593页,李善注引挚虞《文章志》。
    (?)《全晋文》,卷一百零五,第1113页。
    《全晋文》,卷一百零五,第1115页。
    《全晋文·陆云〈与兄平原书〉(书之十三)》,卷一百零二,第1075页。
    4《全晋文》,卷一百零二,第1076页。
    《全晋文》,卷一百零二,第1080页。
    《全晋文》,卷一百零二,第1081页。
    《全三国文·曹植〈与杨德祖书〉》,卷十六,第159页。
    ④同上。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296页。
    《全三国文·曹丕〈与吴质书〉》,卷七,第66页。
    《全晋文》,卷一百零二,第1082页。
    姜亮夫先生有著名的南北文化异同论,参见其《三楚所传古史与齐鲁三晋异同辨》,姜亮夫著、林家骊师编选:《国学从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4页。
    《全后汉文》,卷二十四,第235页。 《文心雕龙·明诗》,卷二,第67页。
    关于两晋大力创作四言诗,提高诗的地位的问题,张朝富《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巴蜀书社,2008年)一书有详细论述,第295—354页。
    《全晋文》,卷七十七,第820页。
    《全晋文》,卷四十六,第474页。
    《全晋文》,卷四十六,第473页。
    《全晋文》,卷五十二,第560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挚虞传》,中华书局,1974年,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第1427页。
    ②同上。
    ③《全晋文》,卷七十七,第819页。
    《全晋文》,卷七十七,第820页。
    《全晋文》,卷七十七,第821页。
    [唐]魏徵等:《隋书·经籍志四》,中华书局,1973年,卷三十五,第1081页。
    《全梁文》,卷六十第672页。
    《全梁文》,卷二十第221页。
    《全梁文》,卷二十第221页。
    《全隋文》,卷九,第89页。
    《全梁文·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卷二十,第216页。
    徐陵编、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序》,中华书局,2004年,第13页。
    沈约:《宋书·范哗传》,中华书局,2003年,卷六十九,列传第二十九,第1829—1830页。
    《全宋文》,卷三十六,第358页。
    (?)《南齐书·张融传》,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二,第729页。
    (?)《南齐书·张融传》,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二,第729页。
    (?)《颜氏家训·文章篇》,卷四,第238页。
    萧子显:《南齐书·武陵昭王传》,中华书局,2003年,卷三十五,列传第十六,第624页。
    ③《南齐书·文学·陆厥传》,卷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三,第898页。
    林家骊师:《沈约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3页。
    ④[唐]姚思廉等:《梁书·徐搞传》,中华书局,2006年,卷三十,传二十四,第447页。
    ⑤《隋书·经籍志四》,卷三十五,第1090页。
    ⑥《梁书·吴均传》,卷四十九,传四十三,第698页。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赵僭王招传》,中华书局,2009年,卷十三,列传第五,第202页。
    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页。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50页。
    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全三国文·曹丕〈典论·论文〉》,卷八,第83页。
    [梁]任昉撰、陈懋仁注:《文章缘起》,从书集成初编本,第1—2页。
    《文章缘起》,第1页。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序》,中华书局,1983年,第2页。
    《文心雕龙·诠赋》,卷二,第134页。
    《文心雕龙·诠赋》,卷二,第135页。
    《文心雕龙·诠赋》,卷二,第136页。
    《全后汉文·班固〈东都赋〉》,卷二十四,第241页。
    《文心雕龙·诠赋》,卷二,第144页。
    《文心雕龙·诠赋》,卷二,第136页。
    《全三国文》,卷八,第83页。
    夏志厚:《〈周易〉与〈文心雕龙〉的理论框架》,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3期。
    王小盾:《〈文心雕龙〉风格理论的〈易〉学渊源》,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何诗海、刘湘兰:《〈文心雕龙〉的文体学思想》,2005年,第3期。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48页。
    ①《文心雕龙·宗经》,卷一,第23页。
    《文心雕龙·正纬》,卷一,第31页。
    《文心雕龙·辨骚》,卷一,第47页。
    ④同上。
    ⑤同上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卷上,第11页。
    (?)《文心雕龙·明诗》,卷二,第67页。
    同上。
    《文心雕龙·乐府》,卷二,第101页。
    《文心雕龙·乐府》,卷二,第102页。
    同上。
    《文心雕龙·诠赋》,卷二,第136页。
    《文心雕龙·诠赋》,卷二,第135页。
    《全后汉文》,卷二十四,第241页。
    《文心雕龙·诠赋》,卷二,第144页。
    《文心雕龙·诠赋》,卷二,第136页。
    《文心雕龙·颂赞》,卷二,第158页。
    ④同上。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文心雕龙·颂赞》,卷二,第159页。
    《文心雕龙·颂赞》,卷二,第158页。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第33页。
    《文心雕龙·祝盟》,卷二,第177页。
    《文心雕龙·祝盟》,卷二,第179页。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第33页。
    ③《文心雕龙·铭箴》,卷三,第195页。
    ④同上。
    《全梁文》,卷十八,第196页。
    《文心雕龙·诔碑》,卷三,第214页。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第40页。
    《文心雕龙·哀吊》,卷三,第240页。
    《文心雕龙·哀吊》,卷三,第241页。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第43页。
    《文心雕龙·杂文》,卷三,第255页。
    ④《文心雕龙·杂文》,卷三,第256页。
    《文心雕龙·杂文》,卷三,第256页。
    同上。
    《文心雕龙·谐隐》,卷三,第270—271页。
    《文心雕龙·谐隐》,卷三,第273页。
    《文心雕龙校释》,第46贞。一般认为,刘勰并没有谈到小说类,刘永济驳之云:“舍人谓‘文辞之有谐隐,辟九流之有小说’,虽非专论小说,而小说之体用,固己较然无爽,不得以缺漏讥之也。”其说可从。
    《文心雕龙·史传》,卷三,第286页。
    《文心雕龙·史传》,卷三,第287页。
    (?)《文心雕龙校释》,第50页。刘勰对史体观念得古人之意,刘永济先生云:“《史记》之作,自序欲‘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亦即史迁经世之书也。……与舍人‘依经树则’、 ‘附圣居宗’之言,若合符契,可谓之知著述之本原矣。
    ②《文心雕龙·诸子》,卷四,第309页。
    ③同上。
    ④《文心雕龙·诸子》,卷四,第310页。
    (?)同上。
    (?)《文心雕龙·诸子》,卷四,第328页。
    (?)《文心雕龙·论说》,卷四,第329页。
    ①同上。
    ②《文心雕龙校释》,第73页。
    ③《文心雕龙·诏策》,卷四,第360页。
    ④《文心雕龙校释》,第77页。
    ①《文心雕龙·檄移》,卷四,第379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文心雕龙·封禅文》,卷五,第379页。
    ⑤《文心雕龙·章表》,卷五,第408页。
    ⑥同上。
    ①同上。
    ②《文心雕龙·章表》,卷五,第422页。
    ③《文心雕龙·章表》,卷五,第424页。
    ④《文心雕龙·议对》,卷五,第438页。
    《文心雕龙·议对》,卷五,第439页。
    《文心雕龙·议对》,卷五,第440页。
    《文心雕龙校释》,第87页。
    ②《文心雕龙·书记》,卷五,第455页。
    ③《文心雕龙·书记》,卷五,第457页。
    ④《文心雕龙·神思》,卷六,第493页。
    ⑤《文心雕龙·体性》,卷六,第505页。
    ①《文心雕龙·体性》,卷六,第506页。
    ②《文心雕龙·风骨》,卷六,第513页。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第101页。
    ④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第47页。
    ⑤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46页。
    ①《通变》篇云:“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
    ②《文心雕龙·通变》,卷六,第520页。
    ③《文心雕龙·通变》,卷六,第519页。
    ④《文心雕龙·定势》,卷六,第530页。
    ⑤《文心雕龙·附会》卷九,第650页。
    《文心雕龙·情采》,卷七,第537页。
    《文心雕龙·情采》,卷七,第538页。
    《文心雕龙·镕裁》,卷七,第543页。
    《文心雕龙·声律》,卷七,第553页。
    同上。
    《文心雕龙·章句》,卷七,第571页。
    《文心雕龙·丽辞》,卷七,第589页。
    《文心雕龙·比兴》,卷八,第601—602页。
    ④《文心雕龙·夸饰》,卷八,第609页。
    《文心雕龙·事类》,卷八,第616页。
    《文心雕龙·练字》,卷八,第624—625页。
    (?)《文心雕龙·事类》,卷八,第616页。
    (?)《文心雕龙·隐秀》,卷八,第632页。
    《文心雕龙·指暇》,卷九,第639页。
    《文心雕龙·养气》,卷九,第647页。
    《文心雕龙·附会》,卷九,第651页。
    《文心雕龙·总术》,卷九,第656页。
    《文心雕龙·时序》,卷九,第679页。
    《文心雕龙·物色》,卷十,第693页。
    《文心雕龙·才略》,卷十,第720页。
    在以往的文学史的研究中,各种论著是将此作为文学发展史来看待的,本论文从文体观念发展的角度,将其都纳入时代文体观中。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页。
    《论衡·书解》,卷二十,第563页。
    《论衡·案书》,卷二十九,第572页。
    《论衡·自纪》,卷三十,第586页。
    葛洪:《抱朴了·辞义》,中华书局,1954年,第182页。
    ④《文心雕龙·辨骚》,卷一,第47页。
    《续晋阳秋》今己不可见,此段文字仅存于《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中,见《世说新语·文学》篇中“简文称许掾云”条下注,第143页。
    《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列传第二十七,第1778页。
    《南齐书·文学》,卷五十二,第908页。
    [北齐]魏收:《魏书·文苑传序》,中华书局,2006年,卷八十五,第1869页
    《全梁诗》,卷四,第1569页。
    钟嵘著、郭绍虞主编、陈延杰注:《诗品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一2页。
    《梁书·庚肩吾传》,卷四十九,传四十三,第691页。
    ①《全北齐文》,卷三,第37页。
    ②《文心雕龙·时序》,卷九,第674页。
    ③《文心雕龙·时序》,卷九,第675页。
    ④《文心雕龙·时序》,卷九,第6726页。
    ⑤《文心雕龙·时序》,卷九,第672页。
    ⑥《文心雕龙·时序》,卷九,第675页。
    《十三经注疏·周易·系辞下》,卷八,第90页。
    (?)《周易·系辞下》,卷八,第90页。
    《周易·贲卦》,卷三,第37页。
    黄怀信等辑:《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35—637页。
    程树德集释:《论语·八佾下》,中华书局,2006年,卷六,第182页。
    王先谦集解:《荀子·王制》,中华书局,2007年,卷五,第148页。
    古注将孔门四科中的“文学”解释为“先王典文”(《论语集释》,第744页“皇《疏》引范宁云”条),后之注者多从之。“文”字在先秦时期虽然也可以指文辞,但是在实用观念极强的先秦时代,单纯的文辞由于缺乏实用意义而难以成为普遍性的核心所指。所以,孔门四科中的“文学”应该是综合性的学问。
    《汉书·武帝纪》,卷六,第212页。
    《史记·儒林列传》,卷八十八,列传第二十八,第2565页。
    《韩非子·显学》,卷十九,第459页。
    《论语·学而上》,卷一,第二十页。
    《史记·儒林列传》,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六十一,第3118页。
    《汉书·刑法志》,卷二十三,第1101页。
    《史记·儒林列传》,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六十一,第3120页
    《论衡·佚文》,卷二十第411页。
    《南齐书·文学·祖冲之传》,卷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三,第906页。
    ①《南齐书·文学·贾渊传》,卷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三,第907页。
    ②《南齐书·文学·崔慰祖传》,卷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三,第902页。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原道》,卷一,第1页。
    ④《文心雕龙·原道》,卷一,第3页。
    ⑤同上。
    《文心雕龙·宗经》,卷一,第22页。
    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文章篇》,中华书局,2007年,卷四,第237页。
    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65页。
    《全汉文》,卷二十三,第235页。
    吴承学、陈贇:《文本十经说的文体学考察》,《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全晋文》,卷七十七,第820页。
    《文心雕龙·明诗》,卷二,第67页。
    ③《论语·子张》,卷三十八,第1307页。
    ④《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卷三十页,第1745页。
    ⑤《隋书·经籍志二》,卷三十三,第982页。
    ⑥《三国志·魏志》,卷二一,传二十一,第603页,《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郗倩文、王长华:《中国古代文体的价值序列及其影响》,《河北学刊》,2007年第1期。
    《论语·泰伯上》,卷十五,第521页。
    《南齐书·文学传论》,卷五十二,第908页。 《拾遗记》记载说,张华造《博物志》四百卷献于宋武帝,武帝诏见张华板起面孔说:“卿才综万代,博识无伦,远冠羲皇,近次夫子,然记事采言,亦多浮妄,宜更删翦,无以冗长成文!昔仲尼删《诗》《书》,不及鬼神幽昧之事,以言怪力乱神,今卿《博物志》,惊所未闻,异所未见,将恐惑乱於后生,繁芜於耳目,可更芟截浮疑,分为十卷。”而在人背后,宋武帝又:“置于函中,暇日览焉”,经常偷偷地拿出来看(王嘉《拾遗记》,卷九,古小说从刊本,第211页)。
    (?)钟嵘著、郭绍虞主编、陈延杰注:《诗品·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页。
    王运熙:《中古文论要文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颜氏家训·文章篇》,卷四,第267页。
    1全梁文》,卷二十,第216页。
    2《全梁文》,卷六十,第672页。
    3《全梁文》,卷十八,第195页。
    4《文心雕龙·总术》,卷九,第655页。
    5《宋书·范哗传》,卷六十九,列传第二十九,第1830页。
    6《心雕龙·总术》,卷九,第655页。
    1《文心雕龙·总术》,卷九,第655页。
    2[梁]萧绎:《金楼子·立言》,中华书局,1985年,卷四,第75页。
    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序》,中华书局,1983年,第2页。
    (?)[梁]释僧佑:《弘明集》,四部从刊初编本,卷九,第109页。
    同上
    姚爱斌:《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第46贝。
    (?)《文心雕龙·总术》,卷九,第656页,刘勰云:“文体多术”
    《全后汉文》,卷七十六,第768—769页。
    《全后汉文》,卷七十五,第761页。
    《史记·南越王尉佗传》,卷一百一十三,传五十三,第2967。
    4[清]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中华书局,2006年,卷二三十,第892页。
    王长华、郗倩文:《汉代赋、颂二体辨析》,《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
    [宋]洪兴祖补注:《楚辞·九章·悲回风》,中华书局,2006年,第157页。
    《全汉文》,卷十九,第193页。
    《抱朴子·钧世》,中华书局,1954年,卷三十,第155页。
    《全晋文》,卷九十六,第1019页。
    《全汉文》,卷十三,第129页。
    ①《释名·序》,第1页。
    ②《全三国文》,卷七,第61页。
    朱自清著、朱乔森编:《朱自清散文全集全集·中国散文的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19页。
    ④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55页。朱自清与程章灿在其著中所使用的
    “文体”观概念与本文不同,相当于本文所说的文类。
    逯钦立辑:《全汉诗》,中华书局,2006年,卷一,第87页。
    《全汉诗》,卷一,第91页。
    《全汉诗》,卷十二,第335页。
    《全魏诗》,卷三,第385页。
    《全魏诗》,卷三,第385页。
    ④《全魏诗》,卷三,第387页。
    《全晋文》,卷九十七,第1025页
    《文心雕龙·物色》,卷十,第694页。
    《全魏诗》,卷七,第450页。
    《全晋诗》,卷五,第684页。
    《全宋诗》,卷二,第1167页。
    《全宋诗》,卷二,第1163页。
    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8页。
    《全梁文》,卷八,第90页。
    《全梁文》,卷二十五,第280页。
    《全宋诗》,卷六,第1245页。
    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赏誉》,中华书局,1999年,卷中,第243贝,“蔡司徒在洛”条,刘孝标注引《文士传》。
    [唐]房玄龄等:《晋书·庾亮传》,卷七十三,列传四十三,第1915页。《颜氏家训·文章篇》,卷四,第268页。
    《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列传第二十七,第1778页。
    《颜氏家训·文章篇》,卷四,第267页。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七辑,第418页。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十五节,第206页。
    [清]杨维桢:《东维子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60),卷十一,第1221页。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第803页。
    《历代诗话》,第809页。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74页。
    《文体明辨序》,第74页。
    富寿孙校点、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围炉诗话》,上海古籍出社,1983年,卷一,第479页。
    罗新璋主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1页。
    梁启超:《中国现代文学名家文从·梁启超卷》,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9页。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之二)·(沈氏音书序)》,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胡适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389页。
    胡适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395页。
    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37页。
    吕聚周:《现代中国文学沉思录》,齐鲁书社,2007年,第89页。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序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①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88页。
    ②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90页。
    ①关于西方现代文体学的发展,申丹《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有详细论述,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侯民治:《从文体流变看小说创作的新倾向》,《文史哲》,1986年,第1期。
    王晓明:《“乡下人”的文体和“七绅士”的理想——论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
    李国涛:《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夏逸陶:《忧郁空灵与明朗洒脱——沈从文、汪曾祺小说文体比较》,《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4期。
    周德生:《文体:作家认知图式的外在构成——李国文小说文体形态论》,《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3期。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导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页。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导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39页。
    顾荩丞《文体论abc》的名目为“中学生大学生的教科书”,薛凤昌《文体论》的名目为“百科小从书”
    蒋祖怡《文体论篡要》的名目为“国学从纂”,陆高谊、蒋祖怡《文体综合的研究》的名目为“作文自学辅导从书”
    顾荩承:《文体论abc》,世界书局,1929年,第6页。
    唐钺:《国故新探》,商务印书馆,1927年,第33页。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46页。
    朱兴:《新文体概论》,五十年代出版社,1954年。
    陆侃如:《刘勰论创作》,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4—105页。该书于1963年初版。
    林语堂:《新的文评序言》,《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12页。
    西方文学理论中一般将文学类型分为诗歌、小说、戏剧三种类型,被称之为三分法;我国学界在此基础上增加“散文”类,成为四分法。
    郭绍虞:《提倡一些文体分类学》,《复旦学报》,1981年,第1期。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该书于1990年有增订版。
    詹镁:《文体与风格》《河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6页。该文较早收录于《中国古代史论管窥》,齐鲁书社,1987年。
    钱仓水:《文体分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46—156页。
    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修生等:《分体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于雪棠:《<周易>的占问与上古文学的问对体》,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
    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钱志熙:《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姚爱斌:《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毛诗正义·毛诗序》,第270页。
    郭绍虞:《郭绍虞说文论·文笔与诗笔》,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毛诗·魏风·园有桃》,卷五,第357页,“我歌且谣”下毛传。
    (?)《释名·释乐器》,卷七,第231页。
    《毛诗正义·毛诗序》,第270页。
    (?)《毛诗·大雅·文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04页。
    《先秦诗》,卷一,第5页。
    《先秦诗》,卷一,第21页。
    《先秦诗》,卷一,第27页。
    《毛诗·魏风·园有桃》,卷五,第357页,“我歌且谣”下毛传。
    《十三经注疏·尔雅·释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602页。
    杜文澜辑:《古谣谚·凡例》,中华书局,1958年,第4页。
    《国语·晋语六》,卷十二,第410页。
    《说文解字》,第53页。
    以上所涉及到的谚皆出自于逯钦立所辑之《先秦诗》卷七中,第73—85页。
    《说文》,卷九,第185页。
    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1774年,第5541页。
    《南齐书·五行志》,卷十九,第381页。
    韦昭注:《国语集解》,中华书局,1978年,第652页。
    [清]杜文澜:《古谣谚·凡例》,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全晋诗》,卷九,第807页。
    《全晋诗》,卷九,第806页。
    ③《全汉诗》,卷八,第254页。
    《全汉诗》,卷八,第222页。
    (?)[清]杜文澜:《古谣谚·凡例》,第1页。
    (?)[明]臧懋循:《诗所·凡例》,浙江大学图书馆藏,明清刻本。
    朱自清:《中国歌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曹聚仁:《赋到底是什么,是诗还是散文》,郑振铎、傅东华《文学百题》,生活书店,1935年7月。
    黄霖:《中国文学史学史上的里程碑》,《复旦学报》,1990年第6期。
    林传甲:《中国文学史》,见于《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23页。
    陶尔夫:《文学史的世纪及其四个时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毛庆誉:《文章学设利科说》,《学术界》,2002年第2期。
    《抱朴子》,葛洪,中华书局,1954年。
    《卜辞通纂考释》,郭沫若,科学出版社,1983年。
    《春秋公羊传注疏》,何休注、徐彦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本,2007年。
    《楚辞》,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2006年
    《春秋诗话》,劳孝兴,中华书局,1985年。
    《从章句之学到文章之学》,吴承学、何诗海,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从唐前史传论赞看骈文的演变轨迹》,张新科,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从早期文献的骈偶现象看骈文文体产生的民间文化基础》,莫道才,广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
    《从游戏到颂赞——“汉赋源于隐语”说之文体考察》,郗文倩,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从赋比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本义》,鲁洪生,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从文体流变看小说创作的新倾向》,侯民治,文史哲,1986年,第1期。
    《陈世骧文存》,陈世骧,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于民,中华书局,1984年。
    《春秋辞令研究》,陈彦辉,中华书局,2006年。
    《春秋时代的“文言”变革与文学繁荣》,傅道彬,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东观汉记校注》,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
    《东观余论》,黄伯思,中华书局,1987年。
    《独断》,蔡邕,中华书局,1985年。
    《<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刘跃进,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东维子集》,杨维桢,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东汉前期赋颂二体的互渗与散体大赋的走向》,王德华,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对“文本于经”说的文体学考察》,吴承学、陈赞,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尔雅注疏》,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本,2007年。
    《方言》,扬雄,中华书局,1985年。
    《法言》,扬雄著、汪荣宝义疏,中华书局,1996年。
    《发生认识论》,[瑞士]皮亚杰著、范祖珠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赋到底是什么,是诗还是散文》,曹聚仁,郑振铎、傅东华《文学百题》,生活书店,1935年7月。
    《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刘怀荣,人民出版社,2007年。
    《翻译论集》,罗新璋主编,商务印书馆,1984年。
    《分体文学史》,李修生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赋体起源考——关于“升高能赋”、“瞍赋”的具体所指》,钱志熙,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赋体的起源及其内在矛盾》,王锺陵,学术交流,2007年第11期。
    《国语集解》,韦昭注,中华书局,1978年。
    《公孙龙子悬解》,王琯悬解,中华书局,1996年。
    《管子轻重篇新诠》,马非百诠,中华书局,2006年。
    《龚自珍全集》,龚自珍,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古谣谚》,杜文澜辑,中华书局,1958年。
    《国故论衡》,章太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观堂集林》,王国维,中华书局,2006年。
    《古史辨》,顾颉刚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国学丛考》,姜亮夫著、林家骊师编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国故新探》,唐钺,商务印书馆,1927年。
    《郭绍虞说文论》,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功能文体学》,张德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古代公文文体流变述论》,胡元德,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歌诗与诵诗,汉代诗歌的文体流变及功能分化》,赵敏俐,首都师大学报,2007年第6期。
    《汉书》,班固,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范晔,中华书局,2006年。
    《汉书补注》,王先谦补注,中华书局,2006年。
    《韩非子集解》,王先谦集解,中华书局,2006年。
    《淮南鸿烈集解》,刘安撰、刘文典集解,中华书局,1997年。
    《弘明集》,释僧佑,四部丛刊初编本。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
    《汉书艺文志讲疏》,顾实,商务印书馆,1929年。
    《汉代思潮》,龚鹏程,商务印书馆,2005年。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张朝富,巴蜀书社,2008年。
    《华夏原始文化与三元文学观念》,顾祖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汉代经学中的文体学研究》,何诗海,学术研究,2006年第4期。
    《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葛晓音,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汉代赋、颂二体辨析》,王长华、郗倩文,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
    《胡适学术文集》,胡适著、姜义华主编,中华书局,1998年。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尚水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晋书》,房玄龄等,中华书局,1974年。
    《金楼子》,萧绎,中华书局,1985年。
    《贾谊集》,贾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
    《甲金篆隶大辞典》,徐无闻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
    《甲骨文字诂林》,于省吾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甲骨文字集释》,李孝定主编,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
    《金文诂林》,周法高主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4年。
    《金文诂林补》,周法高主编,台北出版社,1982年。
    《经典常谈》,朱自清,北京出版社,2004年。
    《姜亮夫全集》,姜亮夫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经学以前的诗经》,王妍,东方出版社,2007年。
    《孔子诗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本,2007年。
    《礼记正义》,郑玄注、孔颖达等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本,2007年。
    《礼记集解》,孙希旦集解,中华书局,2007年。
    《梁书》,姚思廉,中华书局,2006年。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9年。
    《论语集释》,程树德集释,中华书局,2006年。
    《吕氏春秋》,吕不韦编撰、陈奇猷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论衡》,王充著、刘遂盼集解,古籍出版社,1957年。
    《历代诗话》,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5年。
    《<论语>的哲学诠释》,[美]安乐哲、罗思文著,余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罗根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夏静,中华书局,2007年。
    《六朝人才观念与文学》,林童照,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刘勰论创作》,陆侃如,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
    《论中国文体的演变与分类》,褚斌杰,职大学报,2004年第1期。
    《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钱志熙,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姚爱斌,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论语的文体意义》,过常宝,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连珠源于先秦子书考》,耿振东,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理论文体学》,胡壮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毛诗正义》,郑玄笺、贾公彦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本,2007年。
    《孟子正义》,焦循正义,中华书局,1957年。
    《墨子闲诂》,孙诒让诂,中华书局,2001年。
    《美的历程》,李泽厚,文物出版社,1981年。
    《南齐书》,萧子显,中华书局,2003年。
    《骈史文论》,姜书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文物》,2009年第6期。
    《潜夫论》,王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
    《清诗话续编》,富寿孙校点、郭绍虞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且介亭杂文》,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七体的形成发展及其文体特征》,郭建勋,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人物志》,许劭,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任昉<文章缘起>考论》,吴承学、李晓红,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
    《尚书正义》,孔安国正义、孔颖达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本,2007年。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2007年。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巴蜀书社,2001年。
    《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国学整理社,1936年。
    《释名》,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中华书局,2008年。
    《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1975年。
    《三国志》,陈寿撰、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73年。
    《宋书》,沈约,中华书局,2003年。
    《宋史》,脱脱等,中华书局,2007年。
    《隋书》,魏徵等,中华书局,1973年。
    《山海经》,袁珂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世说新语校笺》,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99年。
    《拾遗记》,王嘉,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本,1985年。
    《诗品》,钟嵘著、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诗所》,臧懋循辑,浙江大学图书馆藏,明清刻本。
    《诗言志辨》,朱自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诗三百篇探故》,朱东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2003年。
    《沈约研究》,林家骊师,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生命之喻——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人化的批评》,吴承学,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
    《拭止重观,气象壮阔》,赵逵夫,福建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太平御览》,李昉等,中华书局,1960年。
    《谈艺录》,钱钟书,中华书局,1986年。
    《体用论》,熊十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提倡一些文体分类学》,郭绍虞,《复旦学报》,1981年,第1期。
    《魏书》,魏收,中华书局,2006年。
    《王弼集校释》,王弼注、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
    《文章缘起》,任防撰、陈懋仁注,丛书集成初编本。
    《文心雕龙》,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文心雕龙札记》,黄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文心雕龙校释》,刘永济,中华书局,2007年。
    《〈文心雕龙〉文体学思想》何诗海、刘湘兰,江淮论坛,2005年,第3期。
    《〈文心雕龙>风格理论的〈易〉渊源》,王小盾,清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文选》,萧统编、李善注,中华书局,1983年。
    《文体明辨序说》,徐师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文史通义校注》,章学诚著、叶瑛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
    《闻一多全集》,闻一多,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文赋集释》,张少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文学文体概说》,张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文体学概论》,秦秀白,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文体论abc)),顾荩丞,世界书局,1929年。
    《文体论》,薛凤昌,商务印书馆,1932年。
    《文体论篡要》,蒋祖怡,正中书局,1943年。
    《文体综合研究》,蒋祖怡,商务印书馆,1939年。
    《文体分类学》,钱仓水,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文体与文体的创造》,童庆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陶东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文体与风格》,詹锳,河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文章缘起〉考辨》,朱迎平,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
    《文体,作家认知图式的外在构成——李国文小说文体形态论》,周德生,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3期。
    《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李国涛,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
    《文学史的世纪及其四个时期》,陶尔夫,《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文章学设科说》,毛庆耆,《学术界》,2002年第2期。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钱志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荀子集解》,王先谦集解,中华书局,2006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中华书局,2006年。
    《西京杂记》,葛洪,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本,1985年。
    《现代中国文学沉思录》,吕聚周,齐鲁书社,2007年。
    《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西方文体学大纲》,刘世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申丹,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期。
    《新文体概论》,朱兴,五十年代出版社,1954年。
    《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过常宝,人民出版社,2009年。
    《“乡下人”的文体和“土绅士”的理想——论沈从文的小说创作》,王晓明,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
    《仪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本,2007年。
    《逸周书汇校集注》,黄怀信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盐铁论校注》,桓宽著、王利器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
    《颜氏家训集解》,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2007年。
    《玉台新咏笺注》,徐陵编、吴兆宜注,中华书局,2004年。
    《艺概》,刘熙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研经室三集》,阮元,中华书局,1993年。
    《语言与神话》,[德]卡西尔著、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原始思维》,[法]布留尔,商务印书馆,1997年。
    《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中华书局,1989年。
    《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钱存训,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
    《韵文概论》,江建名,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魏晋南北朝文体学》,李士彪,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忧郁空灵与明朗洒脱——沈从文、汪曾祺小说文体比较》,夏逸陶,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4期。
    《语言风格论集》,程祥徽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周易正义》,王弼注、孔颖达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本,2007年。
    《周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本,2007年。
    《战国策》,刘向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周易>的占问与上古文学的问对体》,于雪棠,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
    《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著、朱乔森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朱自清讲诗》,朱自清,凤凰出版社,2008年。
    《中论》,徐干著、俞绍初辑校,中华书局,《建安七子集》本,2006年。
    《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张光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法]格拉耐,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文丛·梁启超卷》,梁启超,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中国歌谣》,朱自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中国学术思想史》,钱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文学研究》,郑振铎辑,商务印书馆,1927年。
    《中国文学精神》,徐复观,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中国文学史》,林传甲,见于《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高晨阳,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舞蹈发展史》,王克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国古代书法史》,朱仁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中国书法简史》,王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中古文论要义十讲》,王运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王钟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王昆吾,东方出版公司,1998年。
    《中国古代文论的常与变》,徐中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中国古代文体学概论》,褚斌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吴承学,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吴承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郭英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正统文学观念》,彭亚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中国应用文渊流研究》,刘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理论研究》,马建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郗倩文,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理论研究》,马建智,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中国文学史学史上的里程碑》,黄霖,《复旦学报》,1990年第6期。
    《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吴承学,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中国古代文体的价值序列》,王长华、郗文倩,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与文章分类思想的关系》,姚爱斌,海南大学学报,2007年6期。
    《走出疑古时代》,李学勤,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昭明文选>研究》,傅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周易>与<文心雕龙>的理论框架》,夏志厚,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