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与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与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综合运用文化产业理论和区域文化产业理论,从影响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角度,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三力”(文化资源禀赋所形成的竞争力、文化产业集聚所构成的竞争力和政府行为所构成的竞争力)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模型评价体系和权重,通过对10个有代表性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数据进行测量,实证结果证实,文化资源禀赋、文化产业集聚和政府行为是影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基于证实了的“三力”模型,以四川为案例,分析了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绪论部分阐明了问题提出的缘由、研究的意义:重点界定和厘清了本论文核心概念:文化产业、区域文化产业和竞争力:说明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提出了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章是文献综述,该部分分为四节,分别是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研究综述、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区域文化产业研究综述和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在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部分,分别进行了国外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和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在进行国外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综述时,分析了西方文化产业概念历经了从单数的“文化工业”到复数的“文化产业”,最终到“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论文指出这一历程显示了文化产业概念从“文化--技术”和“文化--经济”的内在冲突走向了文化、技术、经济的融合和协调,体现了文化产业概念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包容性和扩展性。在对我国文化产业理论进行综述时,指出我国理论界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对文化产业的属性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第二,对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和评估指标、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第三,对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论文指出,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与党和国家对文化政策的基本态度密切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密切相关,与文化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密切相关。
     在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方面,首先阐述了国外关于竞争力的经典理论:绝对成本理论、相对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钻石模型理论。其中,重点阐述了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在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方面,论文分析指出国内外学者对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研究形成了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从我国学者目前开展的研究来看,一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构建了一些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模型”,反映出在文化产业竞争力上的不同研究范式,对文化产业发展实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总体上看,还没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尤其是在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层面,还处于探讨阶段,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特有的内部要素、层次结构和发展机制还没有形成共识,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
     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方面,在对国外区域文化产业研究进行整体性概括后,总结了国内对区域文化产业开发的模式研究。论文指出,不论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还是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成功个案,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资源依托,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区域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在于对区域本身比较优势的把握。
     在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相关研究综述方面,对精神生产的本质、精神生产的特点、精神生产的作用和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与社会生产的其他形式的关系等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观点综述。
     第二章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关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点为两大理论,一是文化产业基本理论,二是区域文化产业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属性一节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政治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的三重属性;文化产业的特性一节论述了作为产业形态的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特性和经济形态特性;论文提出从我国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来看,文化产业具有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在区域文化产业基本理论这部分探讨了区域文化产业的特征、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特点和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特点四个主要问题,论文提出区域文化产业具有区域性、独特性、不平衡性、层次性和客观性基本特征。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约束条件方面,论文提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受限于经济因素、文化资源因素、政府行为和区域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等约束条件。从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来看,不同国家的文化产业差异性较大,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论文例举了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德国柏林等世界知名文化发展先进区域,提出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1)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有极强的的关联度,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区域性特征明显;(2)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总是集中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市场成熟、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并且形成了产业集群,产生了集群效应;(3)每个区域文化产业都具有自己特色明显、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行业和领域,这些优势行业成为区域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名片”。在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及特征方面,简述了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角区域,东北、中部、西部区域为代表分析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指出我国区域发展的特征:分析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可以看出几个特点:内容的多样性、发展的不平衡性、资源的特色性和产业发展的同质性。
     第三章“三力”模型的理论分析是论文的核心理论分析部分,分为国内经典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三力”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三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三节进行阐述。在国内外经典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一节,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著作关于竞争力的理论,并对国内外经典文化产业模型进行简述,指出了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研究的几个特点:(1)波特的钻石模型是我国学者借鉴最广泛的基础模型,对于某个地区或者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模型需要更加本土化的研究和改进;(2)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因素性质指标,分析哪些因素对竞争力形成产生影响;另一类是竞争力显性指标,反映产业竞争力显性结果的指标,竞争力显性指标更能直接反应产业竞争力;(3)通常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文化产业竞争力;(4)在探讨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问题时,相关研究并不深入,对如何提高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泛泛而谈,难以找准区域提升文化产业竞争的切入点,已有的研究更加注重对文化产业区域差异的测算与评价,缺乏对文化产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系统理论分析。在“三力”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中,论文论述了文化资源禀赋、文化产业集聚能力和政府行为是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为了证实“三力”模型,基于实践性、简洁性和易得性等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对指标进行了筛选,构建了模型,经过经济计量模型检验,证实了“三力”模型:文化资源禀赋要素、产业集聚程度和政府行为是影响我国区域竞争力最重要的三大要素,空间溢出效应相比文化资源禀赋、产业集聚、政府行为三大影响要素的影响力要弱,但是仍然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第四章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估与分析,是基于“三力”模型基础上的实证分析。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一级指标是文化资源禀赋竞争力、文化产业集聚程度和政府行为,其权重分别为0.44、0.28和0.28;文化资源禀赋竞争力的二级指标是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数占六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万人拥有艺术家数量、国家自然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和图书、报刊总印刷量,其权重分别为0.09、0.21、0.21、0.28和0.21;文化产业集聚程度的二级指标是文化企业平均规模、文化企业数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该地区GDP比重、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数量占全国的比重和文化企业资产报酬率,其权重分别为0.22、0.19、0.19、0.19和0.22;政府行为的二级指标为颁布和实施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和公共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其权重分别为0.53、0.31和0.16。基于构建的指标体系,运用10个省市的数据对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论如下:(1)各省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数数值差异显著;(2)北京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属于第一集团,广东、上海、浙江、山东4省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属第二集团,四川、云南、陕西、重庆、甘肃等5省市属竞争力劣势的第三集团;(3)通过计算整体文化产业竞争力与三大影响因素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发现,区域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水平与三大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都非常高,其中,与政府行为的相关性最高。
     第五章基于提升竞争力的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是以四川省案例,分析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首先简述了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四川文化产业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三力”模型,探讨如何借鉴北京模式构建政府行为层面竞争力、借鉴广东模式构建产业集聚层面竞争力和如何借鉴云南模式构建文化资源禀赋层面竞争力。
     第六章研究结论,总结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完善研究。
     论文可能的创新有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化产业理论、区域文化产业理论以及竞争力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三力”模型的理论模型,并根据科学的研究方法证实了文化资源禀赋竞争力、产业集聚竞争力和政府行为竞争力是影响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显著因素。第二,以“三力”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位处西部经济水平欠发达,而文化资源禀赋较为丰富的四川省应该如何借鉴北京模式、广东模式和云南模式,分别从提升文化资源禀赋竞争力、产业集聚竞争力和政府行为竞争力角度选择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第三,在指标设计上,通过进行专家问卷咨询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这一研究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已有研究中偏重定量分析的不足,将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力争更全面、准确地测算我国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
From the view of competitiveness, the auttohor researches the relavent theories of reginal culture industries, as well as empiracal study. Based upon the theories of culture industries and those of reginal culture industries, the dissertation builds the model of "three-power" and this model has been confirmed empirically. The autho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ower of cultural resources, the power of 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power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mpettitiveness of reginal cultural industries. On account of the proved model of "three-power", the author gets use of the case of Sichuan Province as example to choose the pathe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dissertaion has three creative points. Firstly, the author builds the model of "three-power" and has proved it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method. Second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at Sichuan Province how to choose the pathes of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ies on account of the model of "three-power", and how to refer to the models of Beijing, Guangdong and Yunnan. Thirdly, the author builds the index by means of expert questionaire and AHP, which partly makes up the inadequacy of qualitative analyses in China and which helps to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index and quantitative index in order to more entirely and more accurately measure provincial competitivenes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hina.
引文
① 胡惠林.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J].开发研究,2006(1).
    ①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启蒙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第112-113页
    ① [英]大卫·赫斯蒙德夫.张菲娜译.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3.
    ② 戴茸、王晓山.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及文化产业管理[A],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报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135-141.
    ③ 张志宏.美国文化产业的概况和发展经验[A].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报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178-183.
    ① 陈传康.区域概念及其研究途径[J].中原地理研究,1986(1).
    ① 张长立.区域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以徐州市文化产业为例[J].江苏商论,2008(2).
    ②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367.
    ③ 胡惠林.区域文化产业战略与空间布局原则[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④ 辜胜阻、郑凌云、张昭华.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4)
    ①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8.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论所谓市场问题[A],列宁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1.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6.
    ④ Michael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2001.
    ① 何帆等译,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R]北京:华章图文出版社.2003:7
    ②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R].1994:6.
    ③ 狄昂照等.国际竞争力[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38.
    ④ 李春林等.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30.
    ① [英]迈克.费舍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19.
    ②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5,141,160.
    ① [芬]汉娜尔.考维恩.从默认的知识到文化产业.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0.
    ② [英]贾斯廷.奥康纳,陈家刚译.欧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11.
    ① 苑捷.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
    ② 苑捷.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
    ③ [芬]卡西.布里克伍德.信息社会中的文化政策与就业.欧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
    ① [英]贾斯廷.奥康纳,陈家刚译.欧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
    ② [澳]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含义,http//www.lib.hel.fi/ulkkirja/birstonas/index.html.
    ③ [英]贾斯廷.奥康纳,陈家刚译.欧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
    ① 冯子标.论文化的产业属性[N].山西日报,2003-4-12.
    ② 章建刚.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基本逻辑[A].叶取源等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4-79页。
    ③ 焦斌龙.工业化时代的文化产业[A].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三届年会论文集[M].2004.
    ④ 张晓明.通过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A].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三届年会论文集[M].2004:146-152.
    ⑤ 卢渝.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及对策[N].光明日报.2004-5-18.
    ⑥ 柯克.文化产业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70.
    ⑦ 孟晓驷.文化产业发展的机理[N].光明日报,2004-7-15.
    ⑧ 谢名家等.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70-416.
    ⑨ 乐后圣.21世纪黄金产业——文化产业经济浪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66.
    ⑩ 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M].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96.
    ① 江蓝生、张晓明等: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011.
    ② 叶朗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04.
    ③ 申维辰主编.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25-27.
    ① 霍布刚.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
    ① 周国梁.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
    ② 沈强.日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
    ③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④ 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① 韩永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② 邓安球.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兼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D].江西财经大学,2009.
    ③ 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
    ① 孟鑫.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② 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
    ③ 王伟年.城市文化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① 亚当·斯密,唐日松译,国富论,[M].华夏出版社,2005:1.
    ① 彼罗·斯拉法,郭大力、王亚南译,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M],商务印书馆,1981.4.
    ① 参见向勇,喻文益.区域文化产业研究[M].海天出版社,2007:410-447.
    ① 冯子标,焦斌龙著,《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05:190-210.
    ① 刘诗白.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精神生产的研究[J].学术月刊,1982(5).
    ② 杨谦.社会的精神生产和文化发展[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③ 景中强.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4).
    ④ 蒋文斌.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一部分的思想[J].学术研究,1998(11).
    ① 朱义禄.精神生产咯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② 马捷莎.析精神生产的特点[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1).
    ③ 朱义禄.精神生产咯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① 景中强.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4).
    ② 朱义禄.精神生产咯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③ 景中强.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4).
    ① 胡吉良.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术研究,1983(5).
    ② 蒋斌,郑毅.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一部分的基本思想[J].学术研究,1998,(11)
    ① 景中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精神生产范畴[J]。理论与改革,2002(6).
    ① 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2.
    ① 詹成大.文化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模式[J].浙江经济,2009(9)
    ② 刘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① 韩骏伟.区域文化产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10.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4-215,421,43444,471,551.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07.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58.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3,407.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3,407.
    ①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7.
    ①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7
    ② 花建等.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0.
    ① 花建等.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0.
    ② 花建等.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1.
    ① Porter 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2).
    ② Weber A.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9.
    ① 齐勇锋.文化体制改革难点探析[A].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① Hoover E M.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M]. New York:McGraw-Hill,1948.
    [1]涂文涛,知识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嬗变[J].经济学家2001-1
    [2]涂文涛,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研究[M].西南财大出版社2002.6
    [3]涂文涛,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思想[J].经济体制改革2004-4
    [4]涂文涛等,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条件分析[J].改革2004-1
    [5]涂文涛等,城市经营学[M].西南财大出版社2005.4
    [6]涂文涛,关于“精英城市”问题的争论与思考[J].经济学家2005-4
    [7]涂文涛,四川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研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8
    [8]涂文涛,奠基四川腾飞之路——四川教育发展60年[J].光辉的历程(四川大事记)——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四川师大出版社2009.12
    [9]涂文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J].调查与决策2010.11
    [10]涂文涛,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四川省2010年度政务调研成果选编
    [11][德]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启蒙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2][德]阿多诺.文化产业的再思考[A],文化研究(第1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美]安纳利·萨克森.地区优势硅谷和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M].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15][英]大卫·赫斯蒙德夫,张菲娜译.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7.
    [16][美]盖伊.皮德斯著吴爱明,夏宏图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7][芬]汉娜尔.考维恩.从默认的知识到文化产业[A].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8][英]贾斯廷.奥康纳,陈家刚译.欧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政策[A].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英]迈克.费舍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0][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1][美]赛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程克雄译.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2][德]瓦尔特·本雅明著、胡不适译.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23]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M].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4]程恩富.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5]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6]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7]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28]胡惠林.文化政策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29]霍布刚.国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2009.
    [30]江蓝生、张晓明等.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1]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2]韩骏伟.区域文化产业[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33]柯克.文化产业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34]李春林等.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35]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6.
    [36]乐后圣.21世纪黄金产业——文化产业经济浪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37]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8]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9]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0]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1]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理论与实证[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4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3]谢名家等.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4]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04.
    [45]叶取源等.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6]张玉国.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7]章建刚.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基本逻辑[A],叶取源等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8]张晓明.通过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A],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三届年会论文集[Z],2004.
    [49]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论所谓市场问题[A],列宁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2]邓安球.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研究一兼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D].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
    [53]韩永进.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54]金兑炫.韩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0.
    [55]孟鑫.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56]王伟年.城市文化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57]宋彦麟.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58]沈强.日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
    [59]王岚.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
    [60]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
    [61]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
    [62]徐艳芳.区域文化产业开发的比较优势研究[D].山东大学,2009.
    [63]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64]郑洪涛.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8.
    [65]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66]周国梁.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
    [67]安宇,田广增,沈山.国外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与产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6).
    [68]蔡静、杜建国.浅议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8).
    [69]陈传康.区域概念及其研究途径[J].中原地理研究,1986(1).
    [70]陈国生.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5(6).
    [71]官盯玲.国外文化产业政策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5).
    [72]辜胜阻,郑凌云,张昭华.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4).
    [73]胡惠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索[J].上海社会科学院,2000(2).
    [74]胡惠林.区域文化产业战略与空间布局原则[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75]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属性和运动规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76]韩东升.发展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分析[J].文化发展论坛,2006(3).
    [77]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J].电影艺术,2006(3).
    [78]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79]冯子标.论文化的产业属性[N].山西日报,2003-4-12.
    [80]凌金铸.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的实践与体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81]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
    [82]林拓.世界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2).
    [83]刘小铁.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3(11).
    [84]刘艳红、韩国春、罗晓蓉、刘静、张亚卿.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85]卢渝.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及对策[N].光明日报,2004-5-18.
    [86]吕方.长三角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文化艺术研究,2008(2).
    [87]马国柱.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88]梅文庆.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89]孟晓驷.文化产业发展的机理[N].光明日报,2004-7-15.
    [90]庞敦之.论文化对其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91]钱紫华,闫小培,王爱民.城市文化产业集聚体:深圳大芬油画[J].热带地理,2006(3)
    [92]史征.文化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研究[J].经济论坛,2008(17).
    [93]田丰.论文化竞争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2).
    [94]王岚.基于ANP的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
    [95]王亚川.论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J].理论研究,2007(6).
    [96]王毅.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测度分析[J].求索,2007(2).
    [97]夏小莉.论地域文化与产业集群[J].消费导刊,2008(17).
    [98]徐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及特征[J].统计观察,2007(1).
    [99]颜荟.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差异化发展现状与战略调整[J].科技创业月刊,2008(12).
    [100]杨吉华.论文化产业政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池州师专学报,2007(2).
    [101]杨立新、王丽.文化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策略选择[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02]苑捷.当代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概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
    [103]张长立.区域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一以徐州市文化产业为例[J],江苏商论,2008(2).
    [104]张景秋.北京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与文化功能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4(2).
    [105]赵彦云.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
    [106]Alan Peacock & Idle Rizzo. Cultural Economics and Cultural Policies[M]. 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4.
    [107]Andersson, A.. Creativit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J].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ee Assoeiation,1985,56:p5-20.
    [108]Andrew Beck. Cultural Work: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Industries[M]. New York:Routledge,2003.
    [109]Asheim, B. The Urban Tum:from Regional Cluster to Creative Cities,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for Innovation Systems Researeh Network, Seventh Annual Meeting, Session IV:From Creative Clusters to Creative Cites[R], Toronto,2005.5.
    [110]Bassett Keith, Griffiths Ron, smith Ian. Cultural industries,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city:the example of natural history film-making in Bristol [J]. Geoforum,2002(33).
    [111]Gibson Chris and Kong Lily. Cultural economy:a critical review[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5(29,5).
    [112]John Howkins.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M].London:The Penguin Press,2001.
    [113]Mark Jayne. Culture That Works--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in a Working-class city[J].Capital and Class,2004.
    [114]Michael Keane, Albert Moran. Re-making Television:the New Global Culture[M]. John Libbey Press,2007.
    [115]Michael Keane. Adorno's Despair:How Mass Culture Reclaimed its Creativity[J].Cultural Studies,2001,1 (3).
    [116]Michael Keane. Brave New World:Understanding China's Creative vi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04, 10(3):p265-279.
    [117]Michael keane. Creativity in China:Embracing Innovative Productivity and Reformaing the Creative Ecology. Report on ci of East Asia,2006.
    [118]Michael Keane. Television Drama in China:Remaking the Market[J].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2005,115.
    [119]Mommaas, H..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ey[J]. Urban Studies.2004,41 (3).
    [120]Porter 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2).
    [121]Pratt, A..Creative Clusters:towards the Governane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roduction System?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Culture and Pol icy[J].2004,112:p50-66.
    [122]Richard E. Caves. Creative Industri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4.
    [123]Richard 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And How It s Transforming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Life[M]. Perseus Books Group,2002,4
    [124]Ruth Towse. Cultural Economics:The Arts, the Heritage and the Media Industries[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1997.
    [125]Shahid Yusuf, Kaoru Nabeshima. Creative Industries in East Asia. Cities [J],2005,2 (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