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的美国清史研究:以新清史为线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9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界出现了被他们称为“新清史”的研究思潮,其主要目标在于重估清帝国长城内外,包括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以及社会的等广泛领域内的历史,至少具有三个鲜明的核心特征:一,质疑清廷及满族的“汉化说”,强调清朝的满洲特质,重视民族关系的研究,认为正是清廷的少数族背景,使得它能够超越传统的夷夏观,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城内外的一体融合,从而为现代中国留下了最大的政治遗产——多民族聚居的广袤领土;二,进而质疑清的“汉本位”王朝说,反对清对外关系中的“朝贡体制”观点,强调清廷处理周边关系的多样性的同时,认为清帝国也与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帝国进行着毫不落后的竞争;三,在对内反“汉化”和对外反“汉本位”的立场下,对少数族和边陲地带的关注使得原来处于历史研究视野边缘的群体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如妇女、胥吏等。
     “新清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学术基础,即中国大陆的各种历史档案等原始材料与实地考察访问机会对美国学者的开放和强调中国内部因素的反西方中心论的“中国中心观”的兴起,最晚都可追溯到1980年代初。1980年代以来的清史研究,在不断扬弃旧研究方法和观点中,发掘着新的研究对象和资料及中国“内生”的历史动力,是“新清史”当然的准备阶段。同时由于柯文、黄宗智等学者已经对1980年代以前的美国清史研究状况作了杰出的总结。因此,文章对美国清史研究的论述从1980年代开始,并以其与“新清史”的联系为线索。
     美国新清史的研究,由于具有在“纵横”上将中国分为不同层面和区域,“内外”上将清朝放入世界背景中,“上下”上关注边陲地带和族群关系等特点,从而具有了既向综合也向细化无限扩张的趋势。因此,必须对论述对象有所取舍,这样文章将主要集中于专著和文集,只有前两者不能满足论述需要时才补充以必要的期刊论文。
     文章将1980年以来的每一次“新”突破或“新”推进作为一个专题,同时也是论文的一章展开。为论述清晰计,章内又基本以重要论著出版时间为序进行述评。如此,大体上分为:民众史、经济史、精英史、法律史、城市史、民族史、外交边疆史和妇女史等,共计八个专题(章)。其中后三章集中体现了新清史的三个核心特征,而属于相对传统的研究领域的前五章既是新清史的准备阶段,又在发展中与新清史交织在一起,成为新清史的一部分。
     第一章“民众之作为群体”,论述了清代民众群体事件史研究,包括华北农民的求生策略的生态根源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民间文化要素、清末新政时期的农村反抗、民众叛乱的宗教动力和东南沿海的海盗研究等,强调这一切都源于中国的内部动力机制,打破了原来的冲击-反应解释模式。这些都为新清史的兴起提供了学术氛围和一定的方法论准备。
     第二章“‘新经济史’中的清代”。在注重世界背景和制度分析的世界“新经济史”潮流中,学者们重估了西方入侵前的中国经济。黄宗智教授深具影响地挪用了“内卷化”概念将中国经济定性为“没有增长的发展”,而濮德培的湖南经济研究则证明清代国家不仅在经济上有所作为而且达臻传统国家的最大经济潜能。高家龙的企业史研究关注的是中国经济中的帝国主义因素,曾小萍的盐业研究考察的是中国传统要素,前者打破了原来在华帝国主义的同质性假定,后者则证明了传统因素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王国斌和彭慕兰将中国经济置入世界视野下,证明中国经济甚至领先同时代的西方,驳斥了中国要为自己在近代被西方侵略负责的观点。曾小萍和王国斌等在清代财政和粮仓制度的考察中,揭示了清代国家在财政和食物储备上的成就。这里,新经济史所体现的中外比较的世界视野恰恰也正是后来新清史的基本视角。
     第三章“‘新’官方史——18世纪清代国家与精英研究”,考察了美国学者对西方入侵前的中国国家的研究。与前两章一样,在新材料的刺激下,学者们重新评估了中国国家的政治和精英阶层。由于18世纪的中国既是当时世界上仅有的“盛世”政治-经济体,也可能埋下了此后中国衰落的种子,因此这一时段的中国历史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而同时,18世纪中国研究不仅是新清史的直接来源,也是新清史的重要特点之一。
     第四章“司法档案里的清代社会”,指出主要在黄宗智的倡导下,中国法律史研究从制度史的研究过渡到了法律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在大量存世的清代基层司法档案和中央存档中,学者们发现了一个活跃的“民法”社会,不仅打碎了关于中国传统法律只有刑法没有民法的论断,也借以复活了讼师、胥吏和妇女等原来历史研究中边缘人群的历史。虽然黄的研究不属于新清史范畴,但其追随者基于法律文件的社会史研究却已属于新清史关注边缘人群思潮的一部分了。
     第五章“新观点下的清代城市”。罗威廉的汉口研究,不仅揭示了中国传统城市的经济活力和民间团体的活跃,也引发了关于“公共领域”等西方理论在中国研究中的适用性问题大讨论。关于承德的研究,作为新清史的典型案例,论证了承德在清代帝国建构中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新清史中关于清代皇帝的多重身份和帝国多元性的典型观点。梅尔清的清初扬州研究,则展示了清代城市的文化史维度。在这一章的论述中,美国学者实现了对清代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样本式还原。其中,罗威廉和梅尔清的研究分别体现了新清史的世界史视角和注重清前中期史的特点,而承德研究则直接就是新清史最具理论色彩的部分。
     从第六章开始,进入新清史应该毫无争议的部分。第六章“满洲及清代族群研究”,是新清史的第一个核心特征的集中体现。学者们强调正是满洲特质使清王朝在中华帝国序列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彻底融合了长城内外,为现代中国国家留下了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政治遗产。
     第七章“外交与边疆史:清帝国主义?”在全球史视野下,美国学者将清帝国置于同时代的国际帝国竞争环境中,研究了清帝国在外交事务和中亚地区等方面与西方帝国主义进行的竞争,认为清帝国与当时咄咄逼人的英帝国、俄帝国等一样都是谋求殖民和扩张的帝国形态,从而为当代中国国家留下了一个广袤的领土遗产。汪荣祖先生和部分美国学者对这种比附进行了严厉批判。我们必须警惕其这里及前面的族群研究中可能的政治影响。
     第八章“能动的清代女性”。在新清史的去中心倾向和少数族裔女性对西方女性研究中的白人女性立场不满的双重影响下,西方中国学者在对中国女性的历史研究中率先实现了关于传统社会架构下妇女权力新认识的突破。尽管有局限于上层的弊端和过度诠释的嫌疑,她们的研究依然揭示了中国清代妇女在清初的多姿生活、中期的社会中心地位和晚期的顽强人生态度,实现了对清代妇女群像的刻画,颠覆了关于传统中国妇女备受压迫的悲剧形象。
     “结语”部分,笔者主要对美国的新清史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批评反思,并在最后探讨了一下走出西方话语的可能,给出了一个谨慎乐观的结论。
Ther is a trend, the term "the new Qing history", in American Qing China history studies since 1990s, which refer to a wide-ranging revis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Manchu empire in China and Inner Asia, including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s, cultures, politics, and socialties, with 3 most prominent features, firstly, questioning the long-held assumptions about "sinicization"of Qing court or Manchu and emphasizing that it was the Manchu trait of Qing that made Qing dynasty could overstep any past dynasties to surpass the traditional opinion of race and culture and to assimilat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Great Wall as one, secondly, expanding to give a skeptical eye on the notion that the Qing empire was, like its dynastic predecessors, "sinocentric," and that its conduct of foreign relations followed "the tribute system", a perduring pattern known to Western historians, and to assert Qing, as a imperialist, actively competed with other coexistent empires, and thirdly, on the above basis of anti-sinicization or anti-centrism, groups or persons, such as women and Yamen clerks, became new and important objects from the out of historians' sight.
     We can trace the material and academic foundations of the trend back to the 1980s, when Chinese mainland opened their historical archives to foreigners and the China centered opion in Chinese studies came in vogue. Qing history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are, in the nature of things, the preparation section of the new Qing history. Moreover, Paul A. Cohen, Philip C. Huang and other scholars already eminently summarized the state before the 1980s. I have to discuss the new Qing history since 1980 in this treatise.
     In spite of discussing the whole new Qing history, I must select my objects examined carefully because the new Qing history becomes unlimited expanded both to comprehensive and refinement when historians divide Chinese into upper-class, lower-class, core, periphery, Chinese inside, international outside and so on to study the history. So, my dissertation concentrates the monographs and collected works, and only when both of them could not fulfill the demonstration I quote the articles in academic journals.
     I take every "new" breakthrough or "new" advance since 1980 as one topic, also a chapter of my dissertation, and objects are discussed in their published sequence in every chapter for the sake of one clear clue. There are 8 topics/chapters:the mass history, the economic history, the elite history, the law history, the urban history, the ethnic history, the history of diplomacy and borderland, and the women's history, in which the last 3 concentrate reflecting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e new Qing history and the former 5 prepare for and are parts of the new Qing history.
     Above is the "Preface", and then here are the 8 chapters followed.
     Chapter 1 "The Mass in Disturbances" discourses the studies of the history of Qing mass disturbances, including the ecological root of the strategy for living of peasants in North China, the popular culture elements in Boxers, the rural resisting during the course of new politics in the late Qing, the religionary propulsion in the mass rebellion, and the pirates in southeastern Chinese coast, stressing that all of them originated from Chinese inside, did not react to western impacts.
     Chapter 2 "Qing in 'the New Economic History'". Historians revaluated Chinese economy before western invasion in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of the new economic histor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world perspective and th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Philip C. Huang appropriated the concept of "involution" to describe, deeply influencing, Chinese economy as development without growth, while Peter C. Perdue prove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state reached its peak of economic potential in his studies of Hunan economic history. Sherman Cochran's studies paid attention to imperialism elements in Chinese economy, while Madeleine Zelin examined 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R. Bin Wong and Kenneth Pomeranz demonst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economy even exceeded or kept abreast of, at least, contemporary European. Zelin and Wang etc. revealed Qing's achievements in finance and food reserve in their other studies.
     Chapter 3, "The New Official History:the Studies of Qing State and Elites in the 18th Century", researches the studies of Chinese state before western invasion. China in the 18th century was the only biggest political-economy in its heyday and probably bred the seeds of decline in the next century, so many scholars are interesting.
     Chapter 4 "Qing Society in the Judicial Files" pointed out Chinese traditional law study turned into law-society study from institutional study, mainly in the initiative of Philip C. Huang. Scholars find a lively "civil law" society in abundance primary-level judicial files and central archive. It not only broken into pieces the predication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law only was criminal law but also brought back to lives of quondam marginalized groups such as women and Yamen clerks.
     Chapter 5 "Qing Cities in New Perspectives". William T. Rowe's studies of Hankow brought it to light the economic vitality and the activ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ity and incurred the fervent discussion about the applicability of western theory, such as "public sphere", in Chinese studies. Studies of Chengde, as a typical case of the new Qing history, show us the typical opinions about Qing emperors' multiple identities and pluralism of Qing empire. Tobie Meyer-Fong studied Yangzhou to display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Qing city. Their studies realized the samples of recovery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 of Qing cities.
     Chapter 6 "Studies of the Manchus and Qing Ethnic Groups" intensively embodies the first prominent feature of new Qing history, which focuses the manchuism characteristic of Qing court. They deem Manchu at last became a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on the base of Qing long policy of manchuiszing, in a special revolutionary time. It is the identity of minority that led Qing court to effectively utilize different ethnic cultural symbols to image itself as the lord of all ethnicities in the empire and lay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China as a unified multi-ethnic country.
     Chapter 7 "Qing as an Imperialist:Studies of the diplomacy and borderland", by placing Qing in its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world, emphasizes Qing was with the same imperialistic idiosyncrasy. The idea about competition of imperialistic structurings sets an aggressive image of Qing as an imperialist in Qing frontier history. Wang Rongzu and some U. S. native scholars severely criticized this analogy. We must be alert to the potential political kickback of the studies in this and last chapters.
     Chapter 8 "The active Women of Qing". When the new Qing history, which doubts about customary various kinds of core mode, sprang up, western women studies began to abandon the simplified mode of that women were the oppressed only because women were women, and to look for the activity of women in past and now. In above academic context, Sinology became the first field of breaking the tragedy image of traditional women in history.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women continued its developmental process from Ming in Jiangnan. When the High Qing came, women even became the core of moral and economy. During the decline, they still were active in social life. In general, even though with the shortcomings of overinterpretation and being limited to women of the upper classes, furthermore, and lacking studies about women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all the studies construct a new image of Chinese women in history. It should inspir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in perspective and even in methodology.
     After inspecting each topic of the new Qing history since the 1980s, in the "Epilogue", I probe into the possibility of escaping from the western discourse hegemony by quoting related ideas of Philip C. Huang, Shi Zhiyu, Yang Nianqun and Liu Dong, and, at last, give a cautiously optimistic prospect.
引文
① Evelyn S. Rawski, "Research Themes in Ming-Qing Socioeconomic History--The State of the Field",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0, No.1 (Feb.,1991).
    ② Paul S. Ropp,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a review of recent english-language scholarship", Women's History Review, Volume 3, Number 3,1994. Ropp是美国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影响比较大的是其主编的Heritage of China: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viliz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中译本,罗溥洛主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文化》,包伟民、陈晓燕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③中译文当年发表于《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张隆志、肖艳明译。2008年,朱政惠先生所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该译文时,据2003年英文新版作了修订和补充。
    ④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⑤ Paul A. Cohen, Routledge,2003.⑥同年,导论中译文“变动中的中国历史研究视角”,发表于香港《二十一世纪》2003年8月号(总第78期),程美宝译。
    ①台湾《汉学研究通讯》22卷4期,2003年11月。后收录于,丁耘、陈新主编:《思想史研究·第一卷·思想史的元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朱政惠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②在论述找寻现代性的偏向中,沙培德以“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辩论,,和“上海研究”为例着重讨论了政治现代性和社会文化现代性的问题。文章接下来又着重介绍了艾尔曼关于科举的新著及柯娇艳关于清廷建构满洲主体性的著作(前者在第三章有关脚注中有说明,后者参第六章)。这使得他的文章,在逻辑上显得相当怪异。文章最后严厉批评了这些动向中的“典范”(即我们所熟知的“范式”——笔者注)及实际应用中的相互矛盾等问题。
    ③ Joanna Waley-Cohen, "The New Qing History", Radical History Review, Winter2003.中译文,[美]卫周安:《新清史》,董建中译,《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该文,前面已有所征引。后来,她义在2006年出版的《战争之文化:清王朝的帝国与军事》(The Culture of War in China:Empire and the Military under the Qing Dynasty)中对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做了更简洁的引述与评论。参下文。
    ④ James A. Millward, Ruth W. Dunnell, Mark C. Elliott, eds., Routledge,2004.该著在第三章有详细论述。
    ①刘止:《海外汉学研究》,第158-159页。
    ①张宏生:《卫三畏与美国汉学的起源》,《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八十辑),第59页。
    ②[美]M.G.马森(Mary Gertrude Mason):《西方的中华帝国观:1840-1876》,杨德山等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③张宏生:《卫三畏与美国汉学的起源》,《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八十辑),第73页。
    ④参,李世洞:《战后美国对中国的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⑤以明恩溥的《中国人的特性》为代表。
    ⑥ Theodore H White, In Search of History:A personal Adventure, New York:Harper & Row, 1978. pp.49-51.参,[加]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第63页。
    ①参,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
    ②朱政惠:《美国中国学的职业化进程问题》,《海外中国学评论》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另参,张铠:《美国中国史研究专业队伍的形成及其史学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7期。
    ③即著名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的作者。
    ④实际上,美国中国学从一开始就有大批的华裔学者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无论是材料方面,还是开创性研究方面。参,黄宗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兼及明清史)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9期;张铠:《太平洋学会的中国精英与美国的中国学研究》,《海外中国学评论》第3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现在的情形,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除台港外,大批的大陆学人与学子进入美国,或攻读以中国为题目的学位,或作为美国本土学者的研究助手默默贡献,或占有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教研职位出现在学术的前台,而 成为美国中国研究的参与者。因此,美国的中国研究实际上从来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他者”研究。
    ①[加]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第13-15、22-25、54-55、57-59、65页;黄宗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兼及明清史)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9期。黄在该文中同时指出,官方史“的学术观点也常常有意无意地附和官方的立场和观点”。
    ②[加]保罗·埃文斯:《费止清看中国》,第68-71页。
    ③参,涂纪亮:《美国哲学史》,第二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期。
    ①[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88-89页。
    ② Tani E. Barlow, "Colonialism's Career in Postwar China Studies", Positions,1:1 (Spring 1993).
    ③Harry Harding,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David Shambaugh, Armonk NY: M.E. Sharpe,1993. p.25.参,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G. 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1,2,3,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4. NO.1-3(1964-1965).
    ②[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③[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④对施坚雅模式的详细内容及其理论困境的深入分析,参,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7-131页。对施坚雅模式在中国的应用分析,参,任放:《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对施坚雅模式在国际中国研究领域内的影响,参,任放:《施坚雅模式与国际汉学界的中国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对施坚雅所代表的美国中国学社会科学化问题的专门研究,参,刘招成:《美国中国学研究:以施坚雅模式社会科学化取向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施坚雅“核心区学说”(Central place theory)可能源自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关于城市区位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参,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代序”第1-2页。该书为施坚雅主编之《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的早期中文摘译补编本。
    ⑤黄宗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兼及明清史)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9期。
    ①[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35,142-143,152,159页。1984年出版该书以来,遭到许多批评。对此,柯文一再强调所谓中国中心绝非忽视外部因素,也绝非任何领域都适用。参,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周武等:《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其中,王文对英语世界关于柯文中国中心观的争论进行了叙述。
    ②[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65页。
    ③黄宗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兼及明清史)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9期。
    ①胡忠良、杨继波:《关于清代档案文献世界意义的再思考——兼论清代档案文献的存在状态》,《档案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②张铠:《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1期。
    ⑨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对《立场》杂志创刊意义的另一简单分析,可另参,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②参,干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参见,Tani Barlow, "Colonialisms Career in Postwar China Studies", Positions,1:1 (Spring, 1993),p.251.
    ②但是大陆学界对这种被称为“新文化史”的研究思潮的把握不如台湾学者精确,有强烈的泛化倾向,非常不利于借鉴研究,至少不利于本文所要进行的研究。参第三章新文化史部分有关脚注。
    ③当然,正如前文所一再强调的,这种编排是在美国新清史当事学者们的论断基础上,施以笔者个人的研判而作出的,因此跟美国学者的观点稍有不同,也跟国内诸先生的立场有一定差异
    ① Susan Naquin & Evelyn S. Rawski,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② Willard J. Peterson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③两位作者的有关情况和论著,分别参第一、六章。
    ①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第62页。
    ②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第254页。
    ③黄宗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兼及明清史)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9期。令人汗颜的是,大约30年后当被翻译为中文时,依然获得了国内一片“新视角”、“新方法”的赞誉。参,常利兵:《农民的叛乱与革命》,《读书》2007年第12期;郝亚光:《视角转换·概念建构·方法选择——裴宜理的<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一八四五——一九四五年)>》,《读书》2009年第8期。
    ④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中译本,张俊义、王栋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能找到的最早出版本并据以为引用的是“1998年4月第1版”)。
    ①如,Kenneth L. Pomeranz, 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1855-19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中译本,[美]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马俊亚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对鲁西北的细致描写,可参史景迁的《王氏之死》(李璧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Jonathan Spence, The Death of Woman Wang, Penguin Books,1978)。
    ②《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作者“中文版前言”,第8页。
    ③王守中:《平原事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兼与路遥、 周锡瑞教授商榷》,《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④《义和团运动的起源》,“英文版序”,第3-4、5-6页。
    5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中泽本,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①参,《历史三调》,第175-185,特别是第177页。
    ②《历史三调》,第197、211页。
    ③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an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3.中译本,刘天路、邓红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笔者认为,书题泽作“洋苦头:19世纪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规训”似更容易理解。此著在第七章还将有进一步的引证论述。
    ④《英国的课业》,第1-4页。
    ⑤《英国的课业》,第八、九章。
    ①甚至蒲乐安本人也承认这一点:“后义和团时代反政府和外国人的乡村抗争,不过是传统的‘官逼民反’斗争逻辑和早就存在的外国人‘榨取百姓血汗’以修建败坏风水的跨县的铁路与电报电线的说法的继续(an adaptation)罢了”。见,Of Camel Kings and Other Things:Rural Rebels against Modern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8.
    ②《莱阳文史资料(第二辑)——曲十文起义资料专辑》,第7页。
    ③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种举动的后面还有更深层的社会-人类学层面上的含义。参,王刚:《对刘香廷起义的探讨》,《传承》2008年第12期。
    ④前引《威远县志》,第811页。
    ⑤尉仲宪:《曲十文与莱阳仓谷始末》,载《莱阳文史资料(第二辑)——曲士文起义资料专辑》。据文前编者说明及文章内容,尉仲宪其时十六岁,居莱阳县城内,被官府征丁上城墙抗狙曲诗文攻城。1939-1945年任中国陆军暂编第十二师给养委员会主任,解放前夕去台湾。编者没有交代资料来源,仅在文前说明中说该资料是作者青年时代有关曲士文起义见闻的回忆,评价其“情节和过程基本属实”,但据文末“此案自宣统元年至民国五十九年,现正湮没六十余年”云云,该文当作于1970年代初。在文中,他感慨“可怜士文为桑梓、为民众争正义,与满清政府奋斗,他未死于满清政府暴政之下,而死于民族革命成功之后之土豪劣绅军阀之手,能不令人痛心乎?”进而痛斥民国二十四年县志将曲士文等定为“反叛”,而自陈撰文意在“为争取正义,为莱阳全县百万众民不平,为死者伸正义”,“以为将来重修县志之张本云尔”。见,《莱阳文史资料(第二辑)——曲十文起义资料专辑》,第41、70、69、70-71页。另,据前引黄炎培《川沙县志》,第1476页,川沙自治风潮“首犯”龚卧江也是于民国年间被处死的(元年立夏日在上海监狱绞决)。
    ①Yale University Press,1981.刘平、唐雁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按: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这套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是人们了解有关情报的重要途径,但其版次标注相当混乱,很容易使使用者在标注最初译本时间时出现失误。例如该译本于2008年8月印刷时已经标识为第1版,但2009年5月再次印刷时,竟然又将2009年5月标注为第1版。
    ②Dian Murray,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1, No.4 (Aug.,1982).
    ③《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第38-44页。
    ④《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第159-160页。
    ⑤参,《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第102-103页。
    ⑥清高宗如何评价自己临政期间的平叛战争,参,庄吉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台湾故宫丛刊1982年版)。
    ①《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第47页。
    ②阳谷县政协、临清市政协编:《王伦起义史料》,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14页。注:这本资料汇编几乎将大陆留存的官书、档案、地方志及一些私家著述内有关王伦的资料节录殆尽(参“序”和“后记”内的说明),为我们据以评论韩著(她所使用的材料也几乎都收录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另,该书的“序”就很坦然地将这次事件的起因归结为无法加以论证的总体上所谓清政府对民众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夺。
    ③周祖文:《中国历史上的另类农民起义》,《中华读书报》2009年11月4日第10版。
    ④《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第61-63页。
    ⑤《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第67-68、67、57页。
    ⑥《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第60-61、78页引文、71页。旧时代的千禧年研究,在韩著中已经有引证、分析和应用,此不赘述。对当下(即后现代世界意义上)的千禧年现象最犀利的分析者是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参,[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鲍德里亚与千禧年》,王文华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文原版1999年)。
    ①如,Suzuki Chusei, Review, Pacific Affairs, Vol.55, No.3 (Autumn,1982); Kwang-Ching Liu,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87, No.4 (Oct.,1982).
    ②《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第51-52、56、57-60、170-171页。
    ③在此,她列举了不少于8个的类似教派事件。见,《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第164-167页。
    ④笔者也试图通过仔细查阅《王伦起义史料》来推翻韩的论断,很遗憾,没能找到反驳的证据。
    ⑤她指出:政治上,这次叛乱与其后才出现的以和珅为代表的政治腐败毫无任何有意义的联系;军事上,与此前此后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相比较可知,王伦叛乱初期官兵的失败是体制问题而不是军力下降问题;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被认为标志着地方分裂势力崛起的民兵势力在这次平叛事件中不仅没有形成像样的组织,而且也基本没有发挥像样的军事作用。见,《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第157-162页。
    ⑥在第161页中,她说“从教派起义到大众运动的转变是很困难的”。在第162页中,她又强调“王伦是作为教主而不是叛乱领袖得到信服的”。
    ⑦她是中国大众文化及民间宗教研究专家。早在其1976年出版的《中国的千禧年叛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13,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中,她就以华北平原上1813年秋白莲教“八卦教”教派起义为例,利用口述史料、供状及奏折等资料,用细腻的笔法深入教徒的信仰世界、生活及叛乱细节,重点研究了白莲教内部宗教教义的反叛传统,强调号召八卦教起义的理想自始至终都是宗教性质的。有关该著的评论,可参,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第156-157页。韩书瑞教授个人及治学的情报,参,周武:《用新史料讲新故事——韩书瑞教授访谈录》,《史林》2005年第6期。
    ⑧Daniel L. Overmyer,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93 (Mar.,1983).
    ①二者关系的集中论述,见,《华南海盗(1790-1810)》,第42页。详参第三章。
    ②《华南海盗(1790-1810)》,第57页。
    ③中国政府的矜持也体现在了后来对海盗联盟的“海战”中借用澳葡和美英等西方武力的问题上。参,《华南海盗(1790-1810)》,第137-143页。
    ④《华南海盗(1790-1810)》,第43-50页。
    ①《华南海盗(1790-1810)》,第166页。
    ② China Research Monograph, Institute of East Asia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03.书名翻译,借鉴了刘平先生的说明。参,刘平:《透视明清时期的海盗世界》,香港《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二卷第一期(2004.4)。在该文中,刘平先生也批评了安乐博的著作题名,指出其将普通水手(船民)与海盗混为一谈,且与书籍内容实际上以海盗为论述主体的事实不符。
    ①Like Froth Floating on the Sea:The World of Pirates and Seafarers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pp.10,14.
    ②穆黛安当时仅仅掌握了1794-1803年间自愿走上海盗生涯的93人的数据(见,《华南海盗(1790-1810)》,第1页)。
    ③例如对在穆黛安的著作中未曾着墨的福建最大海盗团伙蔡牵帮的叙述中,蔡牵是彻头彻尾的坏蛋、流氓、野心家和强盗。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另一套话语下蔡牵无比悲壮的“光辉”形象,参,季十家:《清军机处<蔡牵反清斗争项>档案述略》,《历史档案》1982年第1期。这恰恰可作为前述秦宝琦和穆黛安对前期中国海盗的批评的一个例证。
    ①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页。
    ②当下袭来的新旧全球性经济危机中,此前势头强劲的所谓亚洲四小龙因应对的不同而在今天出现的不同轨迹,以及所谓金砖四国中匪夷所思的一家(据宣称)独好的奇怪现象,估计都会对美国的研究者产生影响,说不定也仍然会有人回过头去从历史上来寻找解释的答案。
    ③这样,本章的论述对象就必须在“前言”所出示的那些选择原则基础之上,在此加以更详细的限定说明。除非在理论上对清代经济研究有示范意义,否则本章的论述对象都将是必须以阐明清代经济特质为写作主旨的著作(从形式上,一般来说,关于清代的篇幅应为论著的主体),那些清代经济只是作为论述背景、被比较对象或稍有涉及的论著将不会在本章的论述范围之内。
    ④为避免正文的冗长和减轻后面对有关论著分析时的理论背景交待的繁复,笔者认为在这里有必要对“新经济史学”的演变做一个尽可能既简短又清晰的介绍:
    简单说来,“新经济史学”就是由原来经济理论与模型演算等逻辑推理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史”与定性描述演绎型的传统“历史学家的经济史”的以前者为主动的相互交织而成的。其最有名的分支是“新制度经济学”。具体说来,“新经济史学”有三个阶段:
    1950-1970年代,经济史引入经济学的计量分析等,通过“反事实假定”和“间接计量”换算等改变原来的定性描述和资料不足现象,实现了对原有历史对象的新认识。其著名例子是福格尔对美国没有铁路的假设的研究。这一阶段,主流经济学与传统历史学实现了初步综合,经济学有了历史维度,社会体制遂逐渐成为经济史研究重点。于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970-1980年代,以制度分析为主,核心观点是,制度变迁是经济(史)演变动力的源泉。初期是新古典制度变迁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出发,认定制度是理性下实现的均衡序列。但这是一种静态分析,因此逐渐被比较历史制度分析所取代。比较历史制度分析将制度定义成非技术因素所决定的行为约束,其核心要素是文化和组织。制度变迁有其路径依赖,前人的经验必然影响后人,于是偶然事件和不同历史条件都是经济制度变化的因素。在此,历史真正进入经济学理论,成为经济学不可缺少的内
    ①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中文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②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中文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③还可参,Lloyd E. Eastman(易劳逸),Family, Fields, and Ancestors:Constancy and Change in China-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1550-1949,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④《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12页。
    ⑤《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获1986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获1992年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国内也大多以肯定为主,参,张常勇:《黄宗智“过密化”理论探讨述评》,《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⑥其关于清的法律研究,参第四章。至于对中国乡村的研究,他的关怀实在当代。其转变应当说,与他在这两本著作中所发现的清代基层档案(例如其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所使用的河北宝坻档案)所展示的乡村图景密切相关。参,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个人主页:http://sard.ruc.edu.cn/huang/index.php。
    ⑦黄宗智教授本人在《中国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一文中,对自己这两本书的结论有一个综合的阐述。文章中文版,载,[美国]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又载《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英文原文,载黄宗智本人主持的Modern China, Vol.17.No.3(July 1991)。 回应黄宗智先生》,史建云译,《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笔者以为即使在具体结论,甚至整体逻辑上都站不住脚,黄宗智教授关于帝制晚期以来中国经济的解释仍然是开创性的,他的研究毕竟推进或者说刺激了人们的重新思考和深入探究,而其提出的“内卷性经济”事实上也的确已经成为描述,甚至是定性中国明清经济的重要概念。
    ①黄宗智:《中国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②《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234-241页。
    ③《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257-258页。
    ④⑧麻省理工学院荣退教授,现受聘于耶鲁大学。长期任麻省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 史教员主任(http://www.yale.edu/history/perdue_pc.html,http://web.mit.edu/pcperdue/www/ PerdueforwebCV2006.pdf),任内曾发生中国留学生版画抗议事件(详见:http://www.zonae uropa.com/20060428_2.htm;参,《值得反省的麻省理工版画事件》,《南方周末》林达专栏,2006年5月25日)。
    ①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1987.
    ②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p.17.
    ③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p.10.
    ①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p.86.
    ②无独有偶,著名法国汉学家魏不信教授在其早期的中国水利史研究中,在湖北江汉平原也发现了一个周期性的“水利循环”,同样在明代和清代各经历了一次。参,[法]魏不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序(李伯重),第3-4页。法文原版,1980年
    ③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p.18.
    ①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pp.18-19.
    ②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p.19.
    ①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p.22.
    ②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p.22.
    ① 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p.23.
    ②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p.24.
    ③Yeh-Chien Wang,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7, No.3 (Aug.,1988)
    ①《中国的大企业》,原编者导言,第i页。
    ②公开出版的资料汇编之外,大量的企业原始档案和私人文件的使用是这本著作的一大特色。参,《中国的大企业》,第12-14页的说明。
    ③《中国的大企业》,张仲礼序,第2页。
    ④其论述主体是1915-1930年,此前的数十年几乎仅是背景意义上的分析,但因其首次将在华的帝国主义加以(并非一个等质的文化-经济整体意义上的)区分,有利于启发人们重新认识帝国主义及其在华的行动,因此本文予以评述。
    ⑤《中国的大企业》,第2页。
    ⑥《中国的大企业》,第7页,作者的有关说明。
    ⑦相应地,中国也曾一直被视为一个毫无区别的单一整体,这种倾向在施坚雅的区域模式和“新清史”中得以扭转。
    ⑧《中国的大企业》,第8-9、320-327页。
    ⑨[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7页。
    ①《中国的大企业》,第6、326-327页。
    ②《中国的大企业》,第4页。
    ③《中国的大企业》,第11页。
    ④《中国的大企业》,第14页。
    ⑤《中国的大企业》,第二章。
    ①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中译本:程麟荪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②《中国的大企业》,第4页。
    ③有意思的是,就“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结果来看,国内而言,除一篇学术评论(冯志阳:《一本书与六个大公司的中国故事——读<大公司与关系网>》,《史林》2007年第1期)将高家龙教授的两本著作并举评论外,前者未见论及,而后者则主要在商业管理类期刊有介绍或转载(如,杨壮:《大公司与关系网》,《财经》2003年第3期;冯华:《大公司与关系网》,《IT经理世界》2003年第5期;一清:《制度与人情——解读<大公司与关系网>》,《软件工程师》2003年第6期;高家龙:《大公司与关系网》(节选),《北大商业评论》2009年第2期)。国外则不同,二著在学术刊物上均有一定评论,前者书评见Pacific Affairs (Vol.54, No.1, Spring,1981, by W. E. Cheong), The Journal of Southern History (Vol. 47, No.3, Aug.,1981, by William T. Rowe),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New Series, Vol. 34, No.3, Aug.,1981, by B. W. E. Alford),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1, No. 1.Nov., 1981, by Philip West),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87, No.1. Feb.,1982, by Winston Hsieh);后者见The Business History Review (Vol.75, No.1, Spring,2001, by Christopher A. Reed), The China Journal (No.46, Jul.,2001, by Tim Wright),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New Series, Vol.54, No.3, Aug.,2001, by Howard Cox), Business History (October,2001, by Wilson, John F.), The American Review (Vol.107, No.3, June 2002),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7, No.3 Jun.,2002, by Jane Kate Leonard)。
    ④尽管已经有中泽本,但《海外上海学》(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依然提供了一个长达10页的提要。
    ⑤更通用的说法是“科层制”。参,[美]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马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①The Merchants of Zigong:Industrial Entrepreneurship in Early Modern China. P.96.
    ①简要集中的论述,见:《转变的中国》,第一章。
    ②他对“以欧洲经验为正确模式,来寻求中国究竟错在何处”的观点,明显颇不以为然。见,《转变的中国》,第8页。
    ③《大分流》,中文版序言,第1页。紧接着引文,他指出就现有计量数据来看,当时中欧之间生活水平、生产率、市场及自由度等,都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在“大分流”之前,大家在经济上都差不多,此后才走上不同道路。因此,“分流”应该只是经济意义上的分道扬镳。在此意义上,有学者批评说,彭慕兰的“大分流”说缺乏历史学上的意义,只具有纯经济学的类型比较意义。因为,在西欧工业化发展以前,中国与西欧的历史、社会体系或者文明尽管有所接触和相互关联,但却从来没有“合流”过,因此也就不存在其后的“分流”问题。见,赵轶峰:《“大分流”还是“大合流”:明清时期历史趋势的文明史观》,《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笔者以为,这种批评当然不无道理,但却颇具学究气。如果我们承认人类社会终究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文明标准,如果我们承认经济作为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显然,经济形态的相似或许不一定导致社会关系的相似,但随着经济模式的分道扬镳,政治上也必将随之不同。而随着经济形式的趋同,其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也必然相同,如同当下的现实。同或不同,合或未合,他人的经验都是一种警示,虽然不一定以更高明的眼光和手段来借鉴。该著第二部分对经济之外(或者说之上)的社会结构与国家问题的讨论的意义,笔者认为,正在于此。
    ④《大分流》,中文版序言,第3页。中文版自序实际上是对英文版出版两年来的批评的回应和对自己观点的集中阐述与深化,这就给我们考察彭慕兰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①《大分流》,中文版序言,第4页。他认为“一个相当突然的分流发生在1750年后的某个时间”。见,《大分流》,中文版序言,第5页。
    ②尽管已经有学者证明,在经济学意义上,用“内卷化”标识中国明清以来的经济是个误用,因此具有较大的负面误导影响(参,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但“内卷化”还是以黄宗智教授所赋予的“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简明描述性而被许多人不假思索地接受和使用,并成为一个“共识”,而看不到其背后的预设对近代西方工业化道路作为唯一标准的肯定。
    ③集中论述见《大分流》,第三部分。这种强调偶然性的结论,一时间在美国史学界引起了轰动,在中国海峡两岸史学界也引起了一定的“骚动”。参,何爱国:《众说纷纭<大分流>》,《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然而正如该著后来的中译者的评论:“作者的结论固然惊世骇俗,但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却是对东西方的各种比较,在一系列因素的比较过程中,作者对中国和西欧历史上很多经济及政治现象提出了与学术界(不仅是中国学术界,也包括国际学术界)传统观念不同的看法,极具启发性,一些比较方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参考”。见,史建云:《彭慕兰著<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笔者也以为,该著的价值正在于此,纠结于其具体结论根本就是不大必要的。另参,史建云:《真是硬伤吗?——黄宗智和彭慕兰之争中的一个小问题》,《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④《大分流》,中文版序言,第6页。
    ⑤与下文将要论述的两本著作相隔很久后,有位女学者出版了一本论述18世纪中前期儒家观念下的政府关于谷物等粮食的经济举措,如“常平仓”制度(ever-normal granaries)等的著作,但很大程度上是关于儒家经济学说的思想史(intellectual history)著竹。见,Helen
    ①《州县官的银两》,第118页。
    ②《州县官的银两》,前言,第6页。
    ③《州县官的银两》,第158-159页。
    ①《州县官的银两》,第7页。
    ②魏丕信1980年出版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就已经是一部杰出的著作了。1990年出版英文本时,魏丕信又利用《哺民》的成果改写了其中关于地方仓储的章节。见,《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前言,第4页。
    ③ Jonathan D. Spence,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3 (Mar.,1993).
    ④ William T. Rowe,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1, No.4 (Nov.,1992).白彬菊的军机处研究,见第三章。
    ⑤Melissa Macauley,Review,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55, No.1 (Mar.,1995).
    ⑥仅在技术问题上,著作的涉及面就极广,包括了:通风技术、屋顶形制、防潮、防鼠、防鸟、防霉、防虫和防酵等方式方法,几乎可算一部文化史了。
    ①Nourish the People:The State Civilian Granary System in China,1650-1850. p.169.
    ②Nourish the People:The State Civilian Granary System in China,1650-1850. p.225.
    ③Nourish the People:The State Civilian Granary System in China,1650-1850. p.380.
    ①关于地方粮价波动和供应与需求的动力机制,不同地区因其与粮食的输入还是输出的不同而导致的官员对商业性粮食贸易态度的不同的简明论述,参,《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第175-187页。
    ①Jonathan D. Spence,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3 (Mar.,1993).
    ②参,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N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在这本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著作中,萧公权认为,清代的粮仓制度就如同其他侵蚀地方自治的国家制度一样,几乎在创建的同时就失去了其积极作用。对王朝的大多数人来说,粮仓制度不过是个场面事罢了,表面上官民一致为储粮备荒服务,实际上却没有使任何人获益。
    ③William T. Rowe,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1, No.4 (Nov.,1992).
    ①黄宗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兼及明清史)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9期。
    ②1961年,斯坦福大学在台湾大学设立“国际华语研习所”(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ICLP),主要为斯坦福的师生进行汉语培训或提供学习生活服务。1963年,正式扩展为跨大学项目“全美各大学中文研习所”(Inter-University Program, UP),通常被称为“斯坦福中心”。参,研习所官方网站主页(http://iclp.ntu.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 &view=category&layout=blog&id=1&Itemid=1)。1963年,美国研究中国大陆的学者在香港设立“大学服务中心”,为当时的外国学者提供中文资料服务。参,中心官方网站主页(http://www.usc.cuhk.edu.hk/);另参,沈志华:《当代中国研究的海外基地—香港中文大学所属大学服务中心小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③例如,我们下文将要讲到的白彬菊,1970年即来台湾钻研清代档案。参,李建宏:《研究清代档案的美国学者——白彬菊教授》,《档案学研究》1995年第4期。
    ④参,胡忠良、杨继波:《关于清代档案文献世界意义的再思考——兼论清代档案文献的存在状态》,《档案学研究》1999年第2期;邹爱莲:《历史档案开放以来清代档案利用趋势分析——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利用情况为例》,“中华文史网”http://www.history china.net/cns/QSYJ/WXWD/DALY/06/27/2006/17594.html。这里列出的两篇文章是有关国外学者利用清代档案的情况说明。有关清代档案的整体情况,参第四章有关脚注。
    ⑤本章即将进行论述的各专著之外,1987年还出版了一本可代表美国学术界1980年代将社会史方法应用于18世纪清代研究的综论性合著,即Susan Naquin(韩书瑞)和Evelyn S. Rawski(罗友枝)的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 Century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该著第一部分讨论的是政治体制,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对外事务等,涵盖了社会关系、族群组织、社区结构等等方面,还探讨了文化生活;第二部分关注的是各个领域内的社会变迁问题,并在最后强调了18世纪的重要性。二人都是清史研究的重量级人物,特别是后者还是新清史的标志性人物之一,有关二人的论著分别参第一、六章。该著及其作者的基本情况已经在前言部分有所介绍。
    ⑥前章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已经体现并在著作中一再明示了这一特点。另外,需要强
    ①白彬菊在清代原始档案上的突出贡献是对满文档案的发现。她可能是美国学术界第一个发现满文档案并非都有汉文复本,并以其研究和教学引起学术界普遍注意到满文档案在清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的人。她的发现恰好正值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时期前后,此时,中国大陆的资料对美国学者,特别是资深学者来说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了。而对满文档案的重视与使用正是方兴未艾的美国“新清史”研究思潮形成与不断获得发展的基点。参,Beatrice S. Bartlett, "Books of Revelations:The Importance of the Manchu Language Archival Record Books for Research on Ch'ing History," Late Imperial China 6.2 (December 1985).;欧立德:《满文档案与新清史》,台北《故宫博物院学术季刊》24卷2期(2006年12月);李建宏:《研究清代档案的美国学者——白彬菊教授》,《档案学研究》1995年第4期。
    ② 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③R. Kent Guy,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0, No.4 (Nov.,1991)
    Monarchs and Ministers: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1723-1820. pp.25-65.
    ①Monarchs and Ministers: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1723-1820. pp.138-169.
    ②R. Kent Guy,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0, No.4 (Nov.,1991).
    ③Monarchs and Ministers: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1723-1820. p.174.
    ④“雍正十三年八月……谕奉大行皇帝遗命,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鄂尔泰、张廷玉辅政……”。见,[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高宗本纪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
    ⑤Monarchs and Ministers: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1723-1820. p.268.
    ⑥Monarchs and Ministers: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1723-1820. p.225.
    ①朱政惠:《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②参,欧立德:《满文档案与新清史》,台北《故宫博物院学术季刊》24卷2期(2006年12月);卫周安:《新清史》,《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
    ③ Monarchs and Ministers: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1723-1820. pp.270-279.
    ④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⑤Fu-mei Chang Chen,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0,No.4 (Nov.,1991).
    ① Exile in Mid-Qing China:Banishment to Xinjiang,1758-1820. p.10.
    ② Exile in Mid-Qing China:Banishment to Xinjiang,1758-1820. p.v.
    ③ Tahirih V. Lee, Review,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10, No.2 (Autumn,1992).
    ④ Exile in Mid-Qing China:Banishment to Xinjiang,1758-1820. pp.70-72,221-222.
    ⑤Exile in Mid-Qing China:Banishment to Xinjiang,1758-1820. p.194.
    ⑥Exile in Mid-Qing China:Banishment to Xinjiang,1758-1820. p.1
    ①Exile in Mid-Qing China:Banishment to Xinjiang,1758-1820. p.219
    ②Tahirih V. Lee, Review,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10, No.2 (Autumn,1992).
    ③清代的“多都制”和恽珠对边疆妇女的教化诗文的著录,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参第五章承德研究和第八章《缀珍录》部分。
    ④流人,特别是其中的知识分子,在东北地区的开发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
    ⑤Exile in Mid-Qing China:Banishment to Xinjiang,1758-1820. p.217
    ⑥Exile in Mid-Qing China:Banishment to Xinjiang,1758-1820. p.77.
    ⑦Exile in Mid-Qing China:Banishment to Xinjiang,1758-1820. p.221.
    ⑧Tahirih V. Lee, Review,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10, No.2 (Autumn,1992).
    ⑤黄宗智先生近来有关清代法律的研究,已经确证了中国古典法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参第四章。
    ①I.B. Tauris,2006.
    ②可以与这本书合看的是:Michael G. Chang,A Court on Horseback:Imperial Tour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Qing Rule,1680-178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该著将清帝上百年持续不断的南巡,作为典型的满洲帝国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来论述,也是新清史潮流的一部分。与卫周安的著作形成一文一武的互补关系。参,Norman Kutcher,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7, No,3, August 2008, pp.1050-1052;刘文鹏:《从内陆亚洲走向江南--读<马背上的王朝:巡幸与清朝统治的构建,1680-1785>》,“中华文史网”(http://www.qinghis tory.cn/qszx/tspl/2009-11-12/4213.shtml)。
    The Culture of War in China:Empire and the Military under the Qing Dynasty. p.ⅹⅰ.她的研究的确很典型体现了新清史的这个研究特色。参第六章。
    The Culture of War in China:Empire and the Military under the Qing Dynasty. p.3.
    ①她紧接着也指出:康雍乾三朝是尚武的,军事化的,民国以来也是如此。中间,嘉庆至宣统一百多年的文弱,是个异常现象。但她只作了这个论断,既没有论证这种判断,也没有剖析为什么会有中间这致命的百年文弱。
    ②The Culture of War in China:Empire and the Military under the Qing Dynasty. p.ⅹⅱ.
    ③The Culture of War in China:Empire and the Military under the Qing Dynasty. p.108.
    ①《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序论,第2页。
    ②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③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lung Era. P.79.
    ④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lung Era. p.7.
    ①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lung Era. p.197.
    ②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lung Era. p.201.
    ③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lung Era. pp.202-203.
    ④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lung Era. pp.203-204.
    ⑤Tom Fisher, Review, Pacific Affairs, Vol.62, No.1 (Spring,1989).
    ①参,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国内诸多关于清代文字狱的书籍中,较具学术及资料价值的,参,张书才、杜景华主编:《清代文字狱案》,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
    ②参,党为:《清高宗四库全书谕旨内史学与正统观研究》,《史学月刊》2009年第3期。
    ③参第一章。
    ④纯粹的个人思想的研究倒是存在,但那主要是集中于剧烈变动的晚清民初时期,并由文学批评领域内的学者撰写。如,Xiaobing Tang, 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⑤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⑥此前,罗威廉作为社会史学家,其影响主要地不在政治人物史,而在城市(社会)史。参第五章。
    ①王笛:《罗威廉著<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② Alexander Woodside, Review, Pacific Affairs, Vol.75, No.3 (Autumn,2002).欧立德也将几乎一样的赞誉给了罗威廉的这本书(出处详后)。在一篇语言幽默的学术评论中,《救世》与后面第六章将要论述的《最后的帝王们》、《模糊的透镜》、《满洲之道》一起被称为四枚“巨型炸弹”(blockbusters),但《救世》在其中又特立独行,犹若“一个苹果之于三个橙子”(见,Lynn Struve,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2, No.3, Aug.,2003)。无独有偶,濮德培的书评也使用了“巨型炸弹”作定语(出处详后)。
    ③详参,Mark C. Elliott,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63, No.1 (Jun.,2003);王笛:《罗威廉著<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④陈宏谋可能是当时无论在为政、教育还是经济上都是影响最大的官员,曾国藩对其极其推崇。在罗威廉的有关研究发表之前,国内注意到他在历史上的价值的人似乎并不多,参:刘亮红,《陈宏谋研究综述》,《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10月。
    Saving the World:Chen Hongmou and Elite Consciousnes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P.4.
    ①Saving the World:Chen Hongmou and Elite Consciousnes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P.11.
    ②王笛:《罗威廉著<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③Saving the World:Chen Hongmou and Elite Consciousnes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P.456.
    ④参,[美]罗威廉:《驳“静止论”》,《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张芝联、成崇德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⑤注重西方入侵前的18世纪中国研究,正是新清史在研究时段上的偏爱。参第六、七章。
    ⑥ Peter C. Perdue,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72 (Dec.,2002).
    ⑦参第八章《闺塾师》部分。
    ①《中华帝国的法律》,第2-3页。
    ②中华法律的起源论述中,有关“法律的儒家化”或者说“以礼入法”,即风俗习惯(礼)进入成文法(法)具有了法律的作用,和成文法因“礼”的内容而成为道德规范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观点的转述。瞿书初版于1947年,1961年出版英文本。参,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③《中华帝国的法律》,第442、443页。
    ④《中华帝国的法律》,第443页。
    ⑤《中华帝国的法律》,第2页。
    ⑥高道蕴(Karen Turner,女,哈佛大学圣十字Holy Cross学院历史系主席、东亚法律研究中心成员)作为编者之一为《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增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写的“导言”。
    ⑦与前言相隔太远了,或许这里有必要重复一下前言“以清史研究为叙述线索的美国中国学分期”第二期部分关于韦伯的说明。德国社会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英语世界声名鹊起并产生影响,始于帕森思1930年代初期在美国的译介和系统论述。1950年代以后,韦伯的著作大量被译成英文并被许多学者研究。韦伯影响史的简要叙述,参,苏国勋先生为《韦伯作品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写的“序言”。韦伯有关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论断对西方学术界的“规定性”地位,几乎是公认的,此处的论述外,另参第五章有关罗威廉汉口研究中对韦伯中国城市观点的批判;亦请参,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以费正清为例》,《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⑧《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导言”第2-4页。
    ①《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导言”第4页。
    ②《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导言”第4-5页。
    ③这些县级档案很大程度上是黄宗智教授首先发掘并使用的。参第二章黄宗智的经济研究部分和本章下文。
    ④这些清代中央及地方历史档案的基本情形,可参阅,倪道善编著:《明清档案概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该书编委会:《中国档案馆简明指南》,北京:中国档案出版
    ① Civil Law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pp.1,1-2.
    ②Thomas Buoye,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4, No.2 (May,1995).
    ③Mary Backus Rankin,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4, Special Issue: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Dec.,1995).
    ⑤Yasuhide Kawashima, Revie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Legal History, Vol.40, No.3 (Jul., 1996).
    ⑤Peter C. Perdue, Review,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ol.27, No.1 (Summer,1996).
    ⑥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中文修订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中文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题名《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
    ⑦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中文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①特别提醒的是,在1992年讨论因罗威廉引起的“公共领域”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适用性的研讨会上,黄宗智教授就已经提出了该概念用以区别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来表示中国社会中类似庭审前的调停这样的半官方半社会的由二者共同参与的“社会地带”。参第五章。
    ②《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第五章、第九章。
    ③参第二章。
    ④《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中文版序,第13页。
    ⑤《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重版代序,第3页。
    ⑥《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英文版前言,第15页。
    ①《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英文版前言,第14页。。
    ②《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中文版序,第12页。
    ③《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重版代序,第2页。
    ④《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重版代序,第5页。
    ①《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重版代序,第7页。
    ②《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重版代序,第8页。
    ③《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第129-147页。
    ① Pomeranz, Kenneth, "An Empire in Transition:Law, Society, Commercialization and State-Form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 Volume 35, Number 2 (Winter 2002).中译文,[美]彭慕兰:《转变中的帝国:中华帝国末期的法律、社会、商业化和国家形成》,姚斌译,《中国学术》2003年第3期。
    ②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中国法律、社会和文化”丛书之一。
    ③ Social Power and Legal Culture:Litigation Mas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100.
    ① Social Power and Legal Culture:Litigation Mas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56.
    ② Social Power and Legal Culture:Litigation Mas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45.
    ③如,彭慕兰:《转变中的帝国:中华帝国末期的法律、社会、商业化和国家形成》;Eugenia Lean, Review,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22, No.3 (Fall 2004).
    ④有学者认为这一章有些离题。Eugenia Lean, Review,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22, No. 3 (Fall 2004).
    ③ Social Power and Legal Culture:Litigation Mas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325.
    ① Social Power and Legal Culture:Litigation Mas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248.
    ②邱澎生:《评Melissa Macauley, Social Power and Legal Culture:Litigation Mas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台湾《新史学》,11卷3期(2000年9月)。
    ③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中国法律、社会和文化”丛书之一。中译本,即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④ Talons and Teeth: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Oing Dvnasty. p.246.
    ⑤ Talons and Teeth: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 p.246.
    ① Talons and Teeth: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 p.70.
    ② Talons and Teeth: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 pp.228-234.
    ③ Talons and Teeth: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 p.258.
    ④ Talons and Teeth: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 p.247.
    ⑤ Kristin Stapleton,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6, No.3 (Jun.,2001).
    ①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中国法律、社会和文化”丛书之一。
    ②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3.
    ③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13-14.关于清代国家与社会对“光棍”的恐惧和焦虑,最早可能是孔飞力在《叫魂》中提出来的。孔认为18世纪由于人口的激增和未婚男性比例提高,导致流浪汉明星成为社会问题来源,帝国官员将他们视为安全的威胁,“光棍”成为这些流浪汉的代名词。参,[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英文原版,Philip A. Kuhn, Soulstealers: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④蒋竹山:《评介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台湾《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9期(2001年8月)。
    ⑤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1.
    ①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166.
    ②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305.
    ③这套丛书,还有试图解决社会科学理论中“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之间鸿沟”的意思,并希望藉此开展一种能够同时结合“经济史、社会史”以及“文化史”的“新法制史”研究取径。参,黄宗智:《中国法律制度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④前者是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比较文学系比较文学教授与中文文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博十(http://artsci.wustl.edu/faculty/hegel-robert)。后者为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东亚语言文学系中文文学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芝加哥大学博士(http://www.pitt.edu/~deall/facstaff/carlitz.html)。
    ①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7.
    ②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p.19.
    ③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p.4.
    ④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pp.3-4.
    ⑤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pp.20-21.
    ①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p.161.
    ②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pp.215,234.
    ①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的个人页面上,罗威廉是这样评价自己这两本书的:“我最早的两本书是关于一个重要的中国内地商业城市19世纪史的;其中的第二本书既让我获得了城市史学会(Urban History Association)奖项,也使我卷入了对‘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和‘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的大辩论而声名狼藉。"——http://history.jhu.edu/Faculty_Bio/ rowe.html
    ②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中译本,彭雨新、江溶、鲁西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中译本,鲁西奇、罗杜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④他说自己是个研究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学家。由于“社会”与“近代”的宽泛性,因此,他的涉猎包括文化、知识分子、经济和政治史,时段上涵盖14-20世纪。“所有工作中,我的兴趣就是在与世界其他部分的历史进行比较的语境中来研究中国”。——http://history.jhu. edu/Faculty_Bio/rowe.html
    ⑤《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第3页。以下相关引述,除特殊说明外,皆自中译本,因引述较冗,不再标注页码。特此说明。
    ①这场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理论适用性问题的研讨会,是黄宗智于1992年组织的。罗威廉在这次会议上以提醒市民社会理论用于中国研究,并不意味着忽视中国与西方的差异的方式,为自己做了辩护。幸运的是,这次论文的结集已出中文版,即《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黄宗智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中的“专辑二”部分(部分论文已收于前引《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在此前后,有关批评意见或论文已在学术刊物上发表,魏斐德、黄宗智、罗威廉等人的探讨和回应集中发表于Modern China, Vol.19, No.2, Symposium:"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in China? Paradigmatic Issues in Chinese Studies, III (Apr.,1993)。此外,书评除前引Edward H. Kaplan的外,还有Parks M. Coble, Jr., Review (of Hankow: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 and Trade and Society:The Amoy Network on the China Coast,1683-1735), Pacific Affairs, Vol.58, No.2 (Summer,1985); David D. Buck, Review (of Hankow: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89),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4, No.4 (Aug.,1985); Linda Cooke Johnson, Review (of 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Pacific Affairs, Vol.63, No.3 (Autumn,1990); Susan Naquin, Review (of 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 The China Quarterly, No.124, China and Japan:History, Trends and Prospects (Dec.,1990)等。
    ②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③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①杨念群、肖自强:《中层理论与新社会史观的兴起》,《开放时代》2002年第2期。
    ②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该文修改增补后收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的“跋”。)
    ③《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第265页。
    ④此后出现的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几乎全是关于清末民初强调民初时期的或民国时期的。而且,这一时期的城市也更侧重于政治史层面上的社区或群体的分析。参,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卢汉超:《美国的中国城市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另参,Linda Cooke Johnson,"New Approaches to Studying Chinese Cities:A Review Essa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0:2 (May 2001).
    ⑤这一部分的论述有些复杂,如果先去阅读后面的第六、七章,再回过头来看这一部分会更容易理解。首先请注意的是,尽管前言脚注中已经有所提示,笔者认为这里依然有必要再次详细强调指出:在这种新思潮下,将清视之为“清帝国”(Qing Empire)还是“清王朝”(Qing Dynasty),实际上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前者强调的是清朝廷作为一个汉式王朝在中原地区的存在,后者则指以爱新觉罗家族为首的满洲势力在长城内外的政治存在,而且后者甚至还偏指爱新觉罗家族在西方所谓的清的亚洲腹地疆域,即东北满洲祖地、蒙古、西藏和新疆的活动,并且也包括了其与属国和远洋夷人之间的外交关系。特别提醒的是,后者还含有对所谓“清帝国主义”的暗示。此处关于《图绘承德》的分析已经对这种差异和暗示有所体现。更具体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分析,详参前面提示的第六章有关满洲研究和第七章有关边疆研究的论述。
    ①戴逸先生也意识到了避暑山庄与盛清的联系,但可惜的是,未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参,戴逸:《避暑山庄和康乾盛世》,《中国民族》2003年第10期。国内承德研究的现状,参,付际红:《纪念承德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中国·承德清史国际研讨会综述》,《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第24卷第4期(2004年11月)。
    ②2002年以前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俄克拉荷马大学教授地理课程,现就职于瑞士。见,http://su-se.academia.edu/PhilippeFor%C3%AAt
    ③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0.
    (?)Mapping Chengde:The Qing Landscape Enterprise, p.2.新清史中关于清代国家的国家建构的研究,主要体现于满洲研究中。参第六章。
    ①Jane Kate Leonard, Review,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Volume 8, Number 2(Fall 2001).
    ②Mapping Chengde:The Qing Landscape Enterprise. p.23.
    ③Mapping Chengde:The Qing Landscape Enterprise. p.1.
    ④Mapping Chengde:The Qing Landscape Enterprise. p.3.
    ① Mapping Chengde:The Qing Landscape Enterprise. pp.6,100.
    ② Mapping Chengde:The Qing Landscape Enterprise. p.13.
    ③ Nancy Shatzman Steinhardt,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6, No.5 (December,2001)
    ④ James A. Millward, Ruth W. Dunnell, Mark C. Elliott, Philippe Foret, eds., Routledge,2004.导论由Ruth W. Dunnell与James A. Millward撰写。注意,编者排名中的第四个就是《图绘承德》的作者Philippe Foret。因此,如果你发现里面的观点与《图绘承德》有相似或重复 就不足为怪了。文集其他三位编者,除Ruth W. Dunnell(女,俄亥俄州凯尼恩学院Kenyon College历史系亚洲史教授和亚洲研究主任),主治11世纪以来的中国及内亚(Inner-Asia)史,特别是佛教史与蒙古史(详见其个人主页http://www.kenyon.edu/x41272.xml)外,James A. Millward(米华健)主要研究新疆及清帝国在新疆的历史,是以清为中心观察中国历史的重要开创者(其个人情况及其论著详参第七章),而Mark C. Elliott(欧立德)则更是新清史著名的标志性人物(详参第六章)。
    ①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p.2.
    ②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P.125.
    ③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P.167.
    ①这种对乾隆帝个人在帝国建构中的重要作用的肯定和兴趣,可能也算新清史思潮中的一个特点,因为其本质上还是对18世纪中国的兴趣。参第三、六章。
    ②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P.146.
    ③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P.109.
    ④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P.123.
    ⑤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P.136.
    ⑥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P.3.
    ①Lucie Olivova,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3, No.2 (May,2004).
    ①《清初扬州文化》,第6页。
    ②《清初扬州文化》,第35页。
    ③古柏:书评,《中国学术》2004年5卷1期。
    ①Orphan Warriors:Three Generations ana the End of the Qing. pp.228,221.
    ② Gertraude Roth Li,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2, No.2 (Dec.,1992).
    ③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rlifornia Press,1999.关于译名,笔者以为主标题实为书籍出版时的技术需要(否则标题过长),同时也是作者自谦其研究不过是透过三棱镜,还是模糊半透明的,观察到的(因而极可能是有错误的),实际上不译出也无妨。又,1997年她还曾为英国一家出版公司的“亚洲民族”(The Peoples of Asia)丛书,作为第14卷,
    ①也就是说,现代蒙族的形成,实际上是由满洲主导完成的。参,Johan Elverskog, Our great Qing:the Mongols, Buddhism and the Stat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② Mark C. Elliot, "Ethnicity in the Qing Eight Banners".中译文,《清史译丛》第七辑,第21页。
    ③A Translucent Mirror: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p.270.
    ④葛以嘉:《柯娇燕:<半透明之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与“身份”>》,载《中国学术》第八辑(2001年)。
    ⑤A Translucent Mirror: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pp.2-3.
    ① The Last Emperors: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p.55.
    ② The Last Emperors: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p.34.
    ③ The Last Emperors: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p.9.
    ④ The Last Emperors: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p.10.
    ⑤ The Last Emperors: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p.10. Culture of War in China:Empire and the Military under the Qing Dynasty, I. B. Tauris,2006.)在引用这幅图的时候,竟然依然缺失台湾。卫著在第三章已有详细论述。
    ①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② James Millward,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2, No.2 (Dec.,2002); John E. Wills,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7:3(June,2002).另参,孙静:《满洲之道:八旗与晚期中华帝国的族群认同》,《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③The Manchu Way: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p.5-6.
    ① The Manchu Way: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pp.39-40.
    ② The Manchu Way: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71.
    ③ The Manchu Way: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134.
    ④ The Manchu Way: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276.
    ① The Manchu Way: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p.343-344.
    ②孙卫国:《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读欧立德教授的<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七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该文对国内满族史与清史的分离现象,作了评论,可参考之)。实际上,在前引欧立德《清八旗的种族性》一文中,对这个问题似乎做了回答。他说:纯化八旗改革“远不是另一场王朝中期改革问题。那是一场种族(再)界定的行动,并且最终成为一场种族的拯救行动”,“从18世纪开始,正是旗生活的制度性限定因素,加上残余的‘旧风’,在持续界定着谁是‘满人’”。(《清史泽丛》第七辑,第35-36页)
    ③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1. 73-74、68-69页。
    ① R. Kent Guy, "Who Were the Manchus? A Review Essay".中译文,《清史译丛》第七辑,第259页。
    ②实际上,正如前引金启孮《北京郊区的满族》(特别是第80页)所述辽东汉人由汉而满化再汉化的历史,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族际互动过程。
    ③R. Kent Guy, "Who Were the Manchus? A Review Essay".中译文,《清史译丛》第七辑,第258页。
    ④王笛:《路康乐著<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⑤这种宿命般地强制性存在,与西方作为非西方世界的必然参照物如出一辙,然而正如该著这里所指出的,西方自身的确认恰恰就是在其不断地对非西方世界的建构中完成的。参,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是认为“叩头”是构成进入帝国权力-义务体系的“法律要件”,即“只有在表示臣服的藩王或其使臣做出了‘三跪九叩’这一动作之后,正式的法律上的臣属才算产生了。在此之后,例行的纳贡与赏赐等一系列的义务与权利才得以产生”(见:赖骏楠,《“三跪九叩”与前清国际法秩序的建构——从法学视野解读何伟亚旧作<怀柔远人>》,《研究生法学》,第23卷第5期,2008年10月)。这人概已经足以简洁明了地解释马噶尔尼何以在"叩头”上如此顽固不堪了。
    ①《怀柔远人》,何伟亚“中文版序”,第4、2页。
    ②《怀柔远人》,何伟亚“序言”,第2页。
    ③《怀柔远人》,第26-27页。
    ④沙培德将这种视角称之为“健康的历史主义”,即“并未采用后设——即清帝国在战败之后随即衰落——的观点去看待1793年的‘事件’”。见,沙培德:《西方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最新动向》,台湾《汉学研究通讯》22卷4期(2003年11月)。
    ①《英国的课业》,第180页。
    ②《英国的课业》,第169,181-184,186页。
    ③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说明:关于书名的翻译,笔者把“征服”置换成了“平定”。由于立场的不同,西方学者总是使用征服一词来描述清在边疆的活动,包括前面提到的何伟亚,这将对我们今天作为民族-国家的当代中国造成负面影响。要知道,名词从来就不仅仅只是指代,言说也是一种价值判断(参,党为:《民间记忆与帝国意识形态》,《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因此,包括下文所有类似地方,笔者在必要的地方都将进行适当的处理。此间蕴含的政治意味,作者濮德培也非常清楚,他专门在前言中就此做了说明:“我小心地选择了书的题目。‘中国平定西部’是一个能被现在中国民族-国家所赞同的叙述。但这是‘清的平定’,并非‘中国的平定’,因为主要参与者并非汉中国人(Han Chinese)。为了指代清帝国获得的广泛地域和领土的模糊边界,使用的是‘欧亚中央地带’而不是习见的‘内亚’、‘亚洲中央地带’、‘蒙古利亚’或‘新疆’。中国的历史学家会喜欢‘清多民族国家下的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统一’这样的题目,而俄国人与蒙古人会称作‘扩张的满清对蒙族的入侵’。每种选择都有政治立场,没有中立的。”(p.ⅹⅳ.)另,第二章已经讨论过他早期关于清代湖南经济的著作。
    ① Timothy May, Review, World History Connected, Vol.4,No.1 (November 2006).
    ②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p.507.
    ③该观点很可能受到了米华健《塞外》的影响。参下文。
    ④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p.536.
    ⑤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pp.107-109.
    ① 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p.542.
    ②汪荣祖:《明清帝国的空间》,“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2007年(来源互联网,首页注有“未刊稿请勿引用”和“会议论文请勿转引”字样。但其意见实在十分重要,不得不加以引用。在此特向汪先生及大会致歉并致谢)。美国本土学者米华健也对这种比附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参下文。
    ③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p.251.
    ④当时的时事记述,蒙古各部对满洲的臣服与准噶尔的挑衅和叛乱,俄罗斯在清领土上的蚕食与阴谋,可参阅,曾数次往来于此地区的清俄尼布楚条约谈判中的清方翻译,供奉于康熙宫廷的法国传教十张诚的《对大鞑靼的历史考察概述》(载,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85-122页)。
    ① Beyond the Pass: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1759-1864. p.245.米华健的这一结论,如此深得我心,以至于我在论文中一再征引之。
    ② Linda Benson,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4, No.5 (Dec.,1999).
    ③参第六章。
    ④参第四章有关承德研究的论述。
    ⑤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⑥ Colin Mackerras, Review,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12 Issue 5 (Dec.,2007).
    ⑦ Tom Cliff, Review, China Journal, Issue 59 (Jan.,2008).
    ⑧ Eurasian Crossroads:A History of Xinjiang. p.1.
    ⑨ Eurasian Crossroads:A History of Xinjiang. p.ⅹⅳ.
    ① Eurasian Crossroads:A History of Xinjiang. p.338.关于阿古柏叛乱,参本章前面脚注中介绍的Holy war in China。
    ② Eurasian Crossroads:A History of Xinjiang. p.137.
    ③ Eurasian Crossroads:A History of Xinjiang. p.x.
    ④袁剑:《简述米华健<欧亚十字路口:新疆历史>一书》,台北《汉学研究通讯》27卷第3期(2008年8月)。
    ⑤在美国存在着一个所谓的“新疆工程”学术课题。2001年,在纽约亨利·鲁斯基金会的资助下,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所发起。其目的在于以专著形式向人们介绍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并据之向政府或国际机构提供决策建议。据报道,其核心思想是质疑中国在新疆主权的合法性,声称新疆从来就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而是在1884年清政府新疆建省之后,成为中国的殖民地。见,杨清林:《美“新疆工程”开始影响政府》,香港《大公报》2007年6月19日。
    ⑥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p.ⅹⅳ.
    ① 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p.xv.
    ② Macabe Keliher, "China as imperialist; China as colonist"
    ③中国历代政府对这片可称之为“丝绸之路西段地区”广阔区域的管辖演变,可参,赵汝清:《从亚洲腹地到欧洲:丝路西段历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这是一本对这片地区进行研究的开创之作。
    ④2005年2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论是从反分裂斗争的现实政治需要,还是从学术上拔乱反正的要求”,《新疆通史》工程作为“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学术研究工作”止式启动。参:《<新疆通史>编委会会议召开》,《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新疆通史>编撰工作介绍》,《西域研究》2007年第1期。
    ①《闺塾师》,第19页。
    ②《闺塾师》,第4页。
    ①《缀珍录》,第105页。
    ②《缀珍录》,第21页,尾注19。
    ③《缀珍录》,第69页。
    ④《缀珍录》,第277页。
    ⑤《缀珍录》,第214-215页。
    ①《缀珍录》,第15,184页。
    ②《缀珍录》,第226页。
    ③恰恰是这些改革损害了妇女的权益,因为它们摧毁了传统体制对妇女的系统性保护。参,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29-147页。
    ④《缀珍录》,第276页。参前引《闺塾师》,第19页文。
    ⑤胡晓真:《“皇清盛世”与名媛阃道——评介Susan Mann:Precious Records: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台湾《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6期(1998年)。例如, 曼素恩提示说,一旦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佛教在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上的边缘地位就不可信了(《缀珍录》,第248页)。
    ①定宜庄:《<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译后感》,《清史泽丛》第五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
    ③在前言中,作者自称她关于张家的故事“在汉语中会被称做‘外史’,即非常规的历史”。见,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p.1.
    ④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p.64.
    ⑤全书结语则径名为“史者口”。
    ⑥例如,除了下文将要提到的对当时妇女的经济策略和常州地区妇女的婚姻模式的分析,曼素恩还讨论了当时十人娴习医药的社会作用。她反对晚期帝国时期医药不是精英家庭用
    ①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p.306.
    ②显然是对她在《缀珍录》结语(第283-284页)中对清末妇女与改革关系追问的回答。
    ③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p.197.
    ④参,定宜庄:《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研究的史料问题》,《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①关于男性为女性出版物如何提供物质的和舆论的支持,可参考《闺塾师》和《缀珍录》中的有关章节。
    ②石旻:《她们的一个世纪》,《读书》2008年第6期。
    ③胡晓真:《“皇清盛世”与名媛阃道——评介Susan Mann:Precious Records: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台湾《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6期(1998年8月)。
    ①这种局限性,研究者们自己也有相当清醒的认识(参,《缀珍录》,第4页)。而且,正如曼素恩所提示“‘中国妇女’是一个多样化的人群,在地域、社会地位和族群等各方面都存在显著区别(《缀珍录》,第282页)”,并不存在一个同质的“中国妇女”,因此尽管前引脚注中,高彦颐说中国妇女史研究还是可能的,但“中国妇女史”,至少从概念上来说,还是可能存在问题的,更不要说,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已经否认了一个普遍的“妇女”主体的存在了。
    ⑤基于诉讼档案的清代法律-社会史研究,参第四章。
    ⑥Jonathan Spence, The Death of Woman Wang, Penguin Books,1978.中译本,[美]史景迁: 正写作Acculturation and Gender:Changes in Manchu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同化与性别:满族统治下的晚期中华帝国的变迁》),探讨17与18世纪满汉文化同化过程中的性别与种族互动。——http://www.csustan.edu/History/Faculty/。
    ①该会议属于自2001年12月开始的加州大学多校区世界史研究“世界历史研究中的性别”会议(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lti-Campus Research Group in World History conference, "Gender in World Historical Studies")项目。见,Anne Walthall ed., Servants of the Dynasty: Palace Women in World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8. "Acknowledgments".
    ② Servants of the Dynasty:Palace Women in World History. pp.137-158.
    Servants of the Dynasty:Palace Women in World History. p.137.
    Servants of the Dynasty:Palace Women in World History. p.139.
    ⑤载,王迪主编:《时间·空间·书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⑥中国学者定宜庄先生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已经对满族妇女在入关前后的变迁作了开创性的探讨。可参阅之。⑦《时间·空间·书写》,第169页。
    ①《时间·空间·书写》,第176页。
    ②《时间·空间·书写》,第177页。
    ③《时间·空间·书写》,第181页。这里,作者暗示了满族妇女的性开放,但实际上满族男
    女的性态度是极其谨慎的。参,金启孮:《北京郊区的满族》,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6页。
    ①尽管笔者认为汉军旗不能被视为汉人。需要说明的是,汉军旗究竟能不能被当作汉人,在学术界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参第五章。或许,我们可呼之为“汉种满洲”?
    ②《缀珍录》,第30-31、72-73页。
    ③她没有论证满族的高底鞋就是对“三寸金莲”的模拟。而事实是,满族女性鞋子下面的高底实为“马蹄”或“花盆”状(王云英:《清代满族服饰》,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39-41页)。此外,满族妇女也有缠足的追求,尽管终因朝廷的严厉禁令而不曾流行,私底下仍有一种“刀条儿”式缠足颇为风行(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3-30页)。倒是高彦颐后来为著名鞋商拔佳(Bata)的鞋子博物馆基金会(Bata Shoe Museum Foundation)执笔出版了一本《步步莲花:中国绣鞋》(Every Step A Lotus:Shoes For Bound Fe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对绣花鞋(Chinese lotus shoes)的制作工艺史做了追述和介绍。这是一本配有大量精美实物照片的彩色印刷品。根据高彦颐在“致谢”(Acknowledgment)中的说明,还将有一本专门论述绣鞋文化史的小册子要出版(可能是Dorothy Ko, Cinderella's Sisters: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但,该书属于Philip A. Lilienthal Asian Studies Imprint Series。中译本,[美]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苗延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鸣谢第一句非常优美,虽然既与正文也跟本脚注无关,笔者还是忍不住赘引于此:“伊人已逝,绣鞋唯遗”(Most of the bodies are gone; only the shoes remain)。
    ④《缀珍录》,第165页。但,笔者倾向于同意她对主妇愿意甚至主动为丈夫纳妾的分析。她认为,地位高高在上又严格自律的主妇热衷于为丈夫纳妾,在传宗接代的道德压力之外,主要的是为了逃避对丈夫的性义务,以集中精力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参,《缀珍录》,第77页及该页尾注43。
    ⑤《缀珍录》,第72-73页、206-207页、223页尾注83。
    ⑥二人通过在桌子上手指沾酒书写进行交谈。该举人写下此四字后,随即抹去。见,朴趾 源:《热河日记》,朱瑞平校点,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32页。
    ①中译本,朱艳辉、叶桂红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第4页。原书China Revolutionized,1914年由英国T. Werner Laurie, Ltd.出版。
    ②详参,定宜庄:《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研究的史料问题》,《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③但是,在学术以外,特别是在政治层面上,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清醒。参第六、七章。
    ① William T. Row,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2009.
    ② Pamela Kyle Crossley, Helen F. Siu, and Donald S. Sutton, e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第六章对该著有详尽的介绍批评。
    ③其中,现实关怀可以说是当代西方中国研究学家的重要特征,例如,当今最富号召力、创新意识和权威的年轻学者中,欧立德和罗威廉都刚刚出版了普及性的小册子,来向人们
    ①孙卫国先生对中国学术界面对西方汉学的心态作了精彩的分析。见,孙卫国:《近三十年来中国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与回响》,载其《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兼论两国学术交流与海外汉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②在世界的时间历史上成为标志性节点的“近代”,本身就是成功的西方或西方的成功的体现,就是西方的诞生与非西方的沉沦。
    ①黄宗智:《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②石之瑜:《知识观光:中国研究的知识伦理框架》,《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③杨念群、肖自强:《中层理论与新社会史观的兴起》,《文开放时代》2002年第2期;另参,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吕: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0.
    George William Skinner, Shigeaki Tomita, eds., Modern Chinese Society:An Analytical Bibliograph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Susan Naquin, 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13,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韩书瑞:《中国的千禧年叛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
    Theodore H White, In Search of History:A personal Adventure, New York:Harper & Row.1978.
    Carlo Ginzburg, The Cheese and the Worms:The Cosmos of a Sixteenth Century Miller, Trans. John and Anne Tedeschi,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0.
    Peter C. Perdue, 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 1500-1850,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1987. 濮德培:.《尽用地力:湖南的国家与农民, 1500-1850》
    Yeh-Chien Wang,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7, No.3 (Aug., 1988).
    Craig Dietrich,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4, No.2 (Apr., 1989).
    R. Kent Guy, 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lung Er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盖博坚:《四库全书:乾隆晚期的 学者与国家》
    Tom Fisher, Review, Pacific Affairs, Vol.62, No.1 (Spring,1989).
    Mary Backus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1865-191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Lloyd E. Eastman, Family, Fields, and Ancestors:Constancy and Change in China-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1550-1949,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作者汉名:易劳逸。
    Pierre-Etienne Will, Roy Bin Wong, Nourish the People:The State Civilian Granary System in China,1650-1850,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1.魏丕信、王国斌:《哺民:1650-1850年中国的粮仓制度》
    Jonathan D. Spence,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3 (Mar.,1993).
    William T. Rowe,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1, No.4 (Nov., 1992).
    Melissa Macauley,Review,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55, No.1 (Mar., 1995).
    Jonathan D. Spence,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3 (Mar.,1993).
    Beatrice S. Bartlet, Monarchs and Ministers: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1723-18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白彬菊:《皇帝和大臣:清代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
    R. Kent Guy,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0, No.4 (Nov.,1991)
    Joanna Waley-Cohen, Exile in Mid-Qing China:Banishment to Xinjiang,1758-1820,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卫周安:《清中期的流放:发配新疆,1758-1820》
    Tahirih V. Lee, Review,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10, No.2 (Autumn,1992).
    Fu-mei Chang Chen,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0, No.4 (Nov., 1991).
    Pamela Kyle Crossley, Orphan Warriors:Three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柯娇艳:《无依无靠的战士:清代中后期一个满洲家族的三代人》
    Gertraude Roth Li,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2, No.2 (Dec.,1992).
    James M. Polachek, The Inner Opium Wa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Douglas R. Reynolds, China,1898-1912:The Xin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Harry Harding,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David Shambaugh. Armonk NY:M.E. Sharpe,1993.
    Dian H. Murray, Qin Baoqi. The Origins of the Tiandihui:The Chinese Triads in Legend and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Kathryn Bernhardt, Philip C. Huang,eds., Civil Law in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白凯、黄宗智:《清代和民国的民法》
    Thomas Buoye,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4, No.2 (May,1995).
    Mary Backus Rankin,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4, Special Issue: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Dec.,1995).
    Yasuhide Kawashima, Revie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Legal History, Vol.40, No.3 (Jul.,1996).
    Peter C. Perdue, Review,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ol.27, No.1 (Summer,1996).
    Robert D. Jenks, Insurgency and Social Disorder in Guizhou:The "Miao" Rebellion, 1854-1873,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贵州的暴动与社会失序:“苗”乱,1854-1873》
    Robert J. Antony,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9 (Mar.,1997).
    Roger R. Thompson, China's Local Councils in the Age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1898-191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Joan Judge, Print and Politics:"Shibao "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Xiaobing Tang, 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David Ownby, Brotherhoods and Secret Societies in Early and Mid-Qing China:The Formation of a Tradi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Angela Zito, Of body & brush:Grand Sacrifice as Text/Performanc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作者汉名:司徒安。
    Melissa Macauley, Social Power and Legal Culture:Litigation Master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麦考莱:《社会权利与法律文化:晚期中华帝国的讼师》
    Eugenia Lean, Review, Law and History Review, Vol.22, No.3 (Fall 2004).
    Pamela Kyle Crossley, Orphan Warriors:Three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柯娇艳:《无依无靠的战士:清代中后期一个满洲家族的三代人》
    Gertraude Roth Li,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2, No.2 (Dec.,1992).
    Pamela Kyle Crossley, The Manchus, Wiley-Blackwell,1997.
    Weng Eang Cheong, Hong Merchants of Canton:Chinese Merchants in Sino-Western Trade, Richmond, Surrey:Curzon Press,1997.
    Robert P. Gardella,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56(Dec.,1998), Special Issue:China's Environment.
    Eveiyn Sakakida Rawski, The Last Emperors: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of Carlifornia Press,1998.罗友枝:《最后的皇帝们:清代宫廷体制社会史》。注:相关章节写作完成后不久,中译本出版(《清代宫廷社会史》,周卫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James A. Millward, Beyond the Pass: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1759-1864,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米华健:《塞外:清朝亚洲中央地区的经济、种族与帝国》
    Beatrice Bartlett,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8, No.2 (May, 1999).
    Joanna Waley-Cohen,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9, No.2 (Dec.,1999).
    Linda Benson, Ingvar Svanberg, China's Last Nomads: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s Kazaks, M.E. Sharpe,1998.《中国最后的游牧部落:哈萨克族的历史与文化》
    Pamela Kyle Crossley, A Translucent Mirror: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University of Carlifornia Press,1999.柯娇艳:《模糊的透镜:清帝国意识形态的历史与身份认同》
    葛以嘉:《柯娇燕:<半透明之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与“身份”>》,载《中国学术》第八辑(2001年)。
    Roxann Prazniak, Of Camel Kings and Other Things:Rural Rebels against Modern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anham and Oxford:Rowman amd Littlefield,1999.蒲乐安:《论骆驼王等:反现代性的清末农民叛乱》
    Kristin Stapleton,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9, No.1. Feb., 2000.
    John Schrecker,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5, No.5. Dec., 2000.
    Robert B. Marks, Review, The China Journal, No.44. Jul.,2000.
    Bradly W. Reed, Talons and Teeth:County Clerks and Runners in the Qing Dynas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白德瑞:《爪牙:清朝县衙的书吏和差役》,中译本即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Kristin Stapleton,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6, No.3 (Jun., 2001).
    Philippe Foret, Mapping Chengde:The Qing Landscape Enterpri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0.《图绘承德:清的景观事业》
    Jane Kate Leonard, Review,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Volume 8, Number 2(Fall 2001).
    Matthew H. Sommer, 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苏成捷:《清代的性、法律和社会》
    蒋竹山:《评介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台湾《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9期(2001年8月)。
    William T. Rowe, Saving the World:Chen Hongmou and Elite Consciousnes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罗威廉:《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
    Alexander Woodside, Review, Pacific Affairs, Vol.75, No.3 (Autumn,2002).
    Peter C. Perdue,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72 (Dec.,2002).
    Mark C. Elliott,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63, No.1 (Jun., 2003).
    Lynn Struve,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2, No.3, Aug.,2003)。
    王笛:《罗威廉著<救世:陈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Mark C. Elliott, The Manchu Way: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欧立德:《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
    James Millward,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2, No.2 (Dec., 2002).
    John E. Wills,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7:3(June,2002).
    孙静:《满洲之道:八旗与晚期中华帝国的族群认同》,《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孙卫国:《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读欧立德教授的<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七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Edward J. M. Rhoads, Manchus and Han: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1861-1928,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1.路康乐:《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际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
    王笛:《路康乐著<满与汉:清末民初的族群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Susan Mann, Yu-Yin Cheng, eds., Under Confucian Eyes:Writings on Gender in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
    Dorothy Ko, Every Step A Lotus:Shoes For Bound Fe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高彦颐:《步步莲花:中国绣鞋》
    Willard J. Peterson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9 Part One:The Ch'ing Empire to 18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Rebecca E. Karl, Staging the World:Chinese Nationalism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2.
    Paul A. Cohen, China Unbound: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Routledge,2003.
    Robert J. Antony, Like Froth Floating on the Sea:The World of Pirates and Seafarers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China Research Monograph, Institute of East Asia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03.安乐博:《浮沤著水:晚期中华帝国南方的海盗和船夫》
    Charles Wheeler,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3, No.2 (May, 2004).
    Dian Murray, Review, The China Review: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n Greater China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3:2(fall 2003).
    刘平:《透视明清时期的海盗世界》,香港《历史人类学学刊》第二卷第一期(2004.4)
    James A. Millward, Ruth W. Dunnell, Mark C. Elliott, Philippe Foret. eds.,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Routledge,2004.《清帝国新史:在承德制造内亚帝国》
    Ho-dong Kim, Holy war in China:the Muslim rebellion and state in Chinese Central Asia,1864-187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中国的圣战:穆斯林叛乱与清代国家在中亚,1864-1877》
    Paul Lococo, Review, H-War, H-Net Reviews. March,2005.——http://www.h-net.org/reviews/showrev.php?id=10379
    Laura Hostetler, Qing Colonial Enterprise:Ethnography and Cartography in Early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Madeleine Zelin, The Merchants of Zigong:Industrial Entrepreneur ship in Early Modern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曾小萍:《自贡商人:中国近代早期的工业企业家》
    Carol H. Shiue, Review, EH.NET (September 2006),http://eh.net/bookrevie ws/lib rary/1114
    L. J. Newby, The Empire and the Khanate:a Political History of Qing Relations with Khoqand C.1760-1860, BRILL,2005.
    Peter C. Perdue, 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濮德培:《西征:清朝对欧亚中央地带的平定》
    Christopher P. Atwood, Review,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11 Issue 2 (Apr.2006).
    Timothy May, Review, World History Connected, Vol.4,No.1(November 2006).
    Macabe Keliher, "China as imperialist; China as colonist", Asia Times (Book Reviews, Greater China), August 6,2005.——http://www.atimes.com/atimes/Chin a/GH06Ad03.html
    汪荣祖:书评,台北《汉学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
    Margaret Walters, FEMINISM: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Joanna Waley-Cohen, The Culture of War in China:Empire and the Military under the Qing Dynasty, I. B. Tauris,2006.卫周安:《战争之文化:清王朝的帝国与军事》
    Pamela Kyle Crossley, Helen F. Siu, and Donald S. Sutton, eds., Empire at the Margins: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柯娇燕等主编:《边缘地带的帝国存在:早期近代中国的文化、族群与边疆》
    Hilde De Weerdt, Review, World History Connected, Vol.4,No.2 (February 2007).
    Johan Elverskog, Our great Qing:the Mongols, Buddhism and the Stat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6.
    David Atwill, The Chinese Sultanate:Islam, Ethnicity and the Panthay Rebellion in Southwest China,1856-1873,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中国回教君主:伊斯兰、种族与西南的回族叛乱,1856-1873》
    Man-houng Lin, China Upside Down:Currency, Society, and Ideologies,1808-1856,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Richard Lufrano, Review(of State or Merchant? and China Upside Down),台北《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3期(2000年3月)。
    Helen Dunstan, State or Merchant:Political Economy and Political Process in 1740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Richard Lufrano, Review(of State or Merchant? and China Upside Down),台北《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3期(2000年3月)。
    Michael G. Chang, A Court on Horseback:Imperial Tour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Qing Rule,1680-178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Norman Kutcher,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7, No,3(August 2008).
    刘文鹏:《从内陆亚洲走向江南--读<马背上的王朝:巡幸与清朝统治的构建,1680-1785>》,"中华文史网"http://www.qinghistory.cn/qszx/tspl/2009-11-12/4213 .shtml。
    Robert A. Bickers, R. G. Tiedemann, eds., The Boxers, China, and the world, Rowman & Littlefield,2007
    Robert E. Hegel, Katherine Carlitz, eds., Writing and Law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rime, Conflict, and Judgment,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7.《晚期中华帝国的书写与法律》
    Randall Peerenboom, China Modernizes:Threat to the West or Model for the Res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James A. Millward, Eurasian Crossroads:A History of Xinjia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米华健:《欧亚交叉点:新疆史》
    Colin Mackerras, Review,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12 Issue 5 (Dec. 2007).
    Tom Cliff, Review, China Journal, Issue 59 (Jan.,2008).
    袁剑:《简述米华健<欧亚十字路口:新疆历史>一书》,台北《汉学研究通讯》27卷第3期(2008年8月)。
    Susan Mann,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曼素恩:《张家才‘女》
    石旻:《她们的一个世纪》,《读书》2008年第6期。
    William T. Rowe, China's Last Empire:The Great Q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罗威廉:《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Mark C. Elliott, Emperor Qianlong:Son of Heaven, Man of the World, Prentice Hall,2009.欧立德:《乾隆大帝:天之子、世界之伟丈夫》
    G. 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1,2,3,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4. N0.1-3(1964-1965).
    Jonathan Spence, The Death of Woman Wang, Penguin Books,1978.
    Elizabeth J. Perry,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1845-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Sherman Cochran, Big Business in China:Sino-Foreign Rivalry in the Cigarette Industry,1890-193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Susan Naquin, Shantung Rebellion:The Wang Lun Uprising Of 1774,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1.
    John King Fairbank, Chinabound A Fifty-Year Memoir, Harper & Row, Publisher, New York,1982.
    Madeleine Zelin, The Magistrate's Tael:Rationalizing Fiscal Reform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g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William T. Rowe, Hankow: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8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Paul A. 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
    Joseph W. Esherick, 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Dian Murray, Pirates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1790-181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Paul Evans, John Fairbank and the American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China, Basil Blackwell Inc.,1988.
    William T. Rowe, 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Paul S. Ropp,ed., Heritage of China: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viliz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Philip Kuhn, Soul Stealers: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Benjamin A. Elman,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Eric Hobsbawm, Ter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Kenneth L. Pomeranz, 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1855-19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Dorothy Ko,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James L. Hevia, Cherishing Men from Afar:Qing Guest Ritual and the Macartney Embassy of 1793,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5.
    Paul A. Cohen, 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7.
    R. Bin Wong, China Transformed: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s: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Andre Gunder Frank, Reorient: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Sherman Cochran, Encountering Chinese Networks:Western, Japanese, and Chinese Corporations in China,1880-193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Europe, China,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Benjamin A. Elman,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1984; 2 Revised edition, 2001.
    James L. Hevia, English Lessons:the Pedagogy of Imperialis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an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3.
    Tobie Meyer-Fong, 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Yangzhou,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Giovanni Arrighi, Takeshi Hamashita, Mark Selden, eds., The Resurgence of East Asia:500,150 and 50 year perspectives, Routledge,2003
    Antonia Finnane, Speaking of Yangzhou:A Chinese City,1550-1850,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4.
    Tommy Bengtsson, Cameron Campbell, James Lee, et al., Life under Pressure: Mortality and Living Standards in Europe and Asia,1700-1900, The MIT Press, 2004.
    柯文、戈德曼主编:《费正清的中国世界——同时代人的回忆》,朱政惠等译,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英文原版,1992年。
    欧温·拉铁摩尔:《中国的边疆》,赵敏求译,中华书局1946年。
    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英文原版1978年。
    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英文原版1980年。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齐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英文原版1985年。
    柯保安:《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回顾与前瞻》,李荣泰等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
    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陆惠勤等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年。英文原版1982年
    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费正清:《费正清自传》,黎鸣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王国卿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法文原版1989年。
    罗溥洛主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文化》,包伟民、陈晓燕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英文原版1990年。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张俊义、王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英文原版1987年。
    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北京: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1994年。增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英文原版1967年)。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英文原版1984年,修订版2001年。
    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陈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英文原版1988年。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英文原版1988年。
    [日]矶野富士子整理:《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吴心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穆黛安:《华南海盗(1790-1810)》,刘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英文原版1987年。
    Susan Naquin, Review, Pacific Affairs, Vol.61, No.3 (Autumn,1988).
    Evelyn S. Rawski,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7, No.3 (Aug., 1988).
    Hugh D. R. Baker, Review,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52,No.1 (1989).
    R. G. Tiedemann, Review (of The Emperor's Four Treasuries:Scholars and the State in the Late Ch'ien-lung Era and Pirates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 1790-1810), The China Quarterly, No.120 (Dec.,1989).
    John E. Wills, Jr.,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5, No.3 (Jun., 1990).
    秦宝琦:《一部研究清代社会史的开拓性专著》,《华南海盗(1790-1810)》。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英文原版1964-1965年。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英文原版1997年。
    李伯重:《“相看两不厌”——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评介》,《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英文原版1990年。
    蔡长林:《评介艾尔曼<经学、政治与宗族>》,台北《国际汉学论丛》第一辑(1999年)。
    秦燕春:“书评”,《中国学术》2001年第3期。
    杨念群:《晚清今文经学崛起的社会史理路:读艾尔曼新著》,《二十一世纪》1996年4月号。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M.G马森(Mary Gertrude Mason):《西方的中华帝国观:1840-1876》,杨德山等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英文原版1990年。
    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英文原版1997年。
    安德烈·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英文原版1998年。
    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马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高家龙:《中国的大企业:烟草工业中的中外竞争,1890-1930》,樊书华、程麟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英文原版1980年。
    W. E. Cheong, Review, Pacific Affairs, Vol.54, No.1(Spring,1981).
    William T. Rowe, Review, The Journal of Southern History, Vol.47, No.3(.Aug., 1981).
    B. W. E. Alford, Review,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New Series, Vol.34, No. 3 (Aug.,1981).
    Philip West,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1, No.1 (Nov.,1981).
    Winston Hsieh,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87, No.1 (.Feb., 1982).
    高家龙:《大公司与关系网:中国境内的西方、日本和华商大企业,1880-1937》,程麟荪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英文原版2000年。
    Christopher A. Reed, Review, The Business History Review, Vol.75, No.1(Spring, 2001).
    Tim Wright, Review, The China Journal, No.46 (Jul.,2001).
    Howard Cox, Review,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New Series, Vol.54, No. 3(Aug.,2001).
    Wilson, John F., Review, Business History, October,2001.
    Jane Kate Leonard,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7, No.3 (Jun.,2002).
    Review, The American Review Vol.107, No.3 (June 2002).
    [英]厄恩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英文原版1983年。
    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英文原版1995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英文原版1983年。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4版),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法]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法文原版1980年,英文修订版1990年。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英文原版2000年。
    彭慕兰:《大分流: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丘澎生等译,台北:巨流出版社2004年。
    何爱国:《众说纷纭<大分流>》,《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赵轶峰:《“大分流”还是“大合流”:明清时期历史趋势的文明史观》,《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史建云:《彭慕兰著<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加]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方骏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英文原版1998年。
    《韦伯作品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霍布斯鲍姆、兰格编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英文原版1992年。
    梅尔清:《清初扬州文化》,朱修春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Lucie Olivova,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3, No.2 (May,2004).
    古柏:书评,《中国学术》2004年5卷1期。
    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彭雨新、江溶、鲁西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文原版1984年。
    Edward H. Kaplan, Review,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0 Issue 4(Oct, 1985).
    Parks M. Coble, Jr., Review (of Hankow: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 and Trade and Society:The Amoy Network on the China Coast, 1683-1735), Pacific Affairs, Vol.58, No.2 (Summer,1985).
    David D. Buck,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4, No.4 (Aug., 1985).
    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马俊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英文原版1993年。
    史景迁:《王氏之死》,李璧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英文原版1978年。
    [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鲍德里亚与千禧年》,王文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文原版1999年。
    曾小萍:《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董建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英文原版1984年。
    Pei Huang,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0, No.5 (Dec.,1985).
    Susan Naquin,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5, No.2 (Feb.,1986).
    Thomas G. Rawski, Review,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46, No.2, The Tasks of Economic History(Jun.,1986).
    R. Kent Guy, Review,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7, No.2 (Dec., 1987).
    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英文原版1994年。
    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的妇女》,定宜庄、颜宜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英文原版1998年。
    胡晓真:《“皇清盛世”与名媛阃道——评介Susan Mann:Precious Records: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台湾《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6期(1998年)。
    定宜庄:《<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译后感》,《清史译丛》第五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乔万尼·阿里吉、[日]滨下武志、[美]马克·塞尔登主编:《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马援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英文原版2003年。
    [法]艾玛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许明龙、马胜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法文原版1975年。
    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刘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英文原版1980年。
    乔纳森:《山东没有“宽县”》,《南方都市报》“西书识小”栏目45,2007年11月。
    常利兵:《农民的叛乱与革命》,《读书》2007年第12期。
    郝亚光:《视角转换·概念建构·方法选择——裴宜理的<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一八四五——一九四五年)>》,《读书》2009年第8期.。
    [澳]安东篱:《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Lu Hanchao,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4, No.3(Aug.,2005).
    [瑞典]托米·本特森等:《压力下的生活:1700-1900年欧洲与亚洲的死亡率和生活水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英文原版2004年。
    约翰·斯图亚特·汤姆森:《北洋之始》,朱艳辉、叶桂红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原版China Revolutionized,英国T. Werner Laurie, Ltd.,1914.
    何伟亚:《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刘天路、邓红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英文原版2003年。
    韩书瑞:《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刘平、唐雁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英文原版1981年。
    Dian Murray, Revie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1, No.4 (Aug.,1982).
    Suzuki Chusei, Review, Pacific Affairs, Vol.55, No.3 (Autumn,1982).
    Kwang-Ching Liu, Review,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87, No.4 (Oct., 1982).
    Daniel L. Overmyer,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93 (Mar.,1983).
    周祖文:《中国历史上的另类农民起义》,《中华读书报》2009年11月4日第10版。
    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鲁西奇、罗杜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Linda Cooke Johnson, Review, Pacific Affairs, Vol.63, No.3 (Autumn,1990).
    Susan Naquin, Review, The China Quarterly, No.124, China and Japan:History, Trends and Prospects (Dec.,1990).
    高家龙:《中华药商:中国和东南亚的消费文化》,褚艳红等译,上海辞书出版 社2008年。英文原版2006年。
    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苗延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英文原版2007年。
    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朱政惠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清]福格:《听雨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朝]朴趾源:《热河日记》,朱瑞平校点,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民国]赵尔巽等撰:《清史稿·高宗本纪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
    [民国]方鸿铠修、黄炎培纂:《江苏省川沙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影印民国二十五年本)
    [民国]谢国桢:《清初流人开发东北史》,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
    [日]神川彦松:《中华帝国之崩溃与再建》,东京:东亚同文会1937年。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编:《国内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1辑,1964年。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情报研究所编:《美国的中国学家》(内部参考资料),1977年4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美国中国学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王云英:《清代满族服饰》,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5年。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英文原版,Philip C. Huang, 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庄吉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台湾故宫丛刊1982年版)。
    王锺翰:《满族史研究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金启孮:《北京郊区的满族》,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专题资料选辑·台儿庄战役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莱阳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莱阳文史资料(第二辑)——曲士文起义资料专辑》,1989年12月。
    遵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遵化县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倪道善编著:《明清档案概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张书才、杜景华主编:《清代文字狱案》,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
    四川省档案馆编:《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乾隆卷》,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英文原版,Philip C. Huang, 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350-1988,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99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外事局合编:《世界中国学家名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金应熙:《国外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述评》,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四川省威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威远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
    汪熙、魏斐德主编:《中国现代化问题——一个多方位的历史探索》,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高洪兴:《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王政:《女性的崛起:当代美国的女权运动》,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
    阳谷县政协、临清市政协编:《王伦起义史料》,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该书编委会:《中国档案馆简明指南》,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
    [美]邓鹏:《费正清评传》,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年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鹤年编著:《旧中国土匪揭秘》,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张注洪、王晓秋主编:《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定宜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安平秋、[美]安乐哲主编:《北美汉学家辞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卢建荣:《性别、政治与集体心态——中国新文化史》,台北:麦田出版2001年。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 版社2001年。
    刘正:《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何寅、许光华主编:《国外汉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冯天瑜、陈峰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周穗明等:《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兼论西方左翼的现代化批判》,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吕芳上等主编:《无声之声》(Ⅰ,Ⅱ,Ⅲ),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王建平、曾华:《美国战后中国学》,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胡大泽编著:《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杨念群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上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熊月之、周武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新文化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丁耘、陈新主编:《思想史研究·第一卷·思想史的元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何培忠主编:《当代中国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赵汝清:《从亚洲腹地到欧洲:丝路西段历史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马钊主编:《1971-2006年美国清史论著目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涂纪亮:《美国哲学史》第二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修订本);《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英文原版,Philip C. Huang, Civil Justice in China: 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Qi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英文原版,Philip C. Huang, Code, Custom, and Legal Practice in China:The Qing and the Republic Compare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龚咏梅:《孔飞力中国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吴原元:《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孙卫国:《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兼论两国学术交流与海外汉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严绍燙:《日本中国学史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刘招成:《美国中国学研究:以施坚雅模式社会科学化取向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Arif Dirlik,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Questions of Orientalism", History and Theory, 35:4 (Dec.,1966).
    Ping-ti H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y,26.2. Feb.1967.
    James Peck, "The Roots of Rhetoric:The Professional Ideology of America's China Watchers",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Vol. Ⅱ, No.1 (October,1969).
    John K. Fairbank and James Peck, "An Exchange",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Vol2 No.3(April-July 1970).
    Beatrice S. Bartlett, "Books of Revelations:The Importance'of the Manchu Language Archival Record Books for Research on Ch'ing History," Late Imperial China 6.2 (December 1985).
    A Bibliography of The Publications of Joseph Fletche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6, No.1 (Jun.,1986).
    Dian H. Murray, "Conflict and coexistence:the Sino-Vietnamese maritime boundarie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Wisconsin papers on Southeast Asia No.13(Occasional paper), 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88.
    Robert J. Antony, "Peasants, Heroes, and Brigands:The Problems of Social Banditry in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South China", Modern China, Vol.15, No.2 (Apr., 1989).
    Evelyn S. Rawski, "Research Themes in Ming-Qing Socioeconomic History-The State of the Field",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0, No.1 (Feb.,1991).
    Pamela Crossley, "Review Article:The Rulerships of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97:5,1992.
    Tani Barlow, "Colonialisms Career in Postwar China Studies", Positions,1:1 (Spring1993).
    Judith B. Farqunar, James Hevia, "Culture and Postwar American Historiography of China", Positions,1:2 (1993).
    Nancy Park, Robert Antony, "Archival Research in Qing Legal History", Late Imperial China,14.1 (June 1993).
    Susan Mann, "What Can Feminist Theory do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A Brief Review of Scholarship in the U.S.",台湾《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1期(1993年)。
    Paul S. Ropp,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a review of recent english-language scholarship", Women's History Review, Volume 3, Number 3,1994.
    Modern China, Vol.19, No.2, Symposium:"Public Sphere "/"Civil Society" in China? Paradigmatic Issues in Chinese Studies, Ⅲ (Apr.,1993)。
    Arif Dirlik, "Reversals, Ironies, Hegemonies:Notes on the Contemporary Historiography of Modeen China", Modern China,22:3 (July 1996).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Vol.20. No.2 (June 1998), Special Issue:Manchu Imperialism.
    Mark C. Elliott, "The Manchu-Language Archive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alace Memorial System", Late Imperial China,22.1 (June 2001).
    Linda Cooke Johnson, "New Approaches to Studying Chinese Cities:A Review Essa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0:2 (May 2001).
    [美]魏斐德:《关于中国研究的几个问题》,《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张隆志、肖艳明译,《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黄宗智:《中国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美]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原文,Modern China, Vol.17.No.3(July 1991)。
    [法]戴仁:《法国汉学研究所简介》,《法国汉学》第二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张勉励:《再现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介绍一篇西方研究清史问题的论 文》,《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原文,Evelyn S. Rawski(罗友枝),"Reenvisioning the Qing: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5, No.4 (Nov.,1996).注:张文为介绍性文字,非翻译全文。
    [美]何炳棣:《捍卫汉化:驳伊芙琳·罗斯基之“再观清代”》,张勉励译,《清史研究》2000年第1、3期。原文,Ping-Ti Ho.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7, No.1. Feb.,1998.
    [美]安乐博:《中国海盗的黄金时代:1520-1810)),王绍祥译,《东南学术》2002年第1期。
    [美]彭慕兰:《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先生》,史建云译,《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柯文:《变动中的中国历史研究视角》,程美宝译,香港《二十一世纪》2003年8月号(总第78期)。
    [美]彭慕兰:《转变中的帝国:中华帝国末期的法律、社会、商业化和国家形成》,姚斌译,《中国学术》2003年第3期。原文,Pomeranz, Kenneth, "An Empire in Transition:Law, Society, Commercialization and State-Form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 Volume 35, Number 2 (Winter 2002).
    [美]费侠莉:《明清时代的性别、医学与身体——中国研究中女性主义历史写作的历程》,姜进译,《海外中国学评论》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美]史嘉柏:《近十年西方汉学界关于中国历史的若干争论问题——2005年10月2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学术演讲》,《海外中国学评论》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美]鲍瑞嘉:《美国的中国政治研究》,庞娟编译,《国外书刊信息》2007年第5 期。原文,Richrd Baum, "Studies of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Watching:Perspective from Europe,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2007.
    [美]卫周安著:《新清史》,董建中译,《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原文,Joanna Waley-Cohen, The New Qing History, Radical Historical Review,2003 Winter.
    [美]欧立德著:《清八旗的种族性》,温海清译,《清史译丛》第七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原文,Mark C. Elliot, "Ethnicity in the Qing Eight Banners", in Pamela Kyle Crossley, Helen F. Siu, and Donald S. Sutton, eds., Empire at the Margins: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rde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
    [美]盖博坚著:《谁是满洲人:综合书评》,孙静译,《清史译丛》第七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原文,R. Kent Guy, "Who Were the Manchus? A Review Essa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1, No.1. (February 2002).
    高家龙:《大公司与关系网》(节选),《北大商业评论》2009年第2期。
    朱政惠:《法国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及其科研走向》,《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朱政惠:《裴宜理教授的中国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人大资料《历史学》2001年第12期;《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2期;《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朱政惠:《关于美国中国学家的总结和反思》,《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4期;《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朱政惠:《柯文教授的清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朱政惠:《美国清史资料及其研究情况述略——以历史学研究为主线的考察》,《清史译丛(第一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1-2期;《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朱政惠:《美国中国学的职业化进程问题》,《海外中国学评论》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黄宗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兼及明清史)的概况》,《中国史学研究动态》1980年第9期。
    刘广京:《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趋势》,《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1期。
    艾尔曼:《中国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讨论的意见》,《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十二期(1992年5月);《学术思想评论》(第三辑)1998年;后作为“中文版序”收入《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译简体本。
    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评述》,《历史研究》1993年第6期。
    季正矩:《美国女权运动二百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艾尔曼:《再说考据学》,《读书》1997年第2期。
    周勤:《本土经验的全球意义——为<世界汉学>创刊访杜维明教授》,《世界汉学》第1期(1998年5月)。
    张立平:《美国女权运动的历史轨迹(1848年-1998年)》,《世界知识》1998年第21期。
    黄宗智:《中国法律制度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王家范:《解读历史的沉重——弗兰克<白银资本>读后》,《史林》2000年3期。
    定宜庄:《对美国学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社会史的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9期。
    定宜庄:《美国学者近年来对满族史与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简述》,《满族研究》2002年第1期。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与清史修撰》,《清史研究》2002年第3期。
    周武、李德英、戴东阳:《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
    定宜庄:《美国学者有关清史与满族史研究的两部新著》,《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5期。
    定宜庄:《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研究的史料问题》,《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郭莲编写:《美国女权运动的变迁》,《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11期。
    邹爱莲:《纂修清史工程与档案》,《历史档案》2003年第4期。
    沙培德:《西方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最新动向》,台湾《汉学研究通讯》22卷4期,2003年11月。亦载,丁耘、陈新主编:《思想史研究·第一卷·思想史的元问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朱政惠主编:《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蒋竹山:《余新忠,<清代江南对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对研究>》(书评),台湾《新史学》14卷4期(2003年12月)。
    李国荣:《编纂清代档案服务清史工程》,《历史档案》2004年第1期。
    唐益年:《纂修清史工程与清代档案的整理》,《历史档案》2004年第2期。
    付际红:《纪念承德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中国·承德清史国际研讨会综述》,《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刘东:《熬成传统——写给<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十五周年》,《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周武:《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岸本美绪:《“后十六世纪问题”与清朝》,《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原文,Kishimoto Mio, "The Ch'ing Dynasty and the East Asian World", Acta Asiatica 88, 2005.
    黄宗智:《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周武:《用新史料讲新故事——韩书瑞教授访谈录》,《史林》2005年第6期。
    王晴佳:《中国文明有历史吗——中国史研究在西方的缘起、变化及新潮》,《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王晴佳:《文明比较、区域研究和全球化——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所见之史学研究新潮》,《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姜进:《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历史——与费侠莉教授的对话》,《海外中国学评论》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石之瑜:《知识观光:中国研究的知识伦理框架》,《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刘若芳:《明清档案为清史纂修工程服务》,《历史档案》2006年第4期。
    孙康宜、钱南秀:《美国汉学研究中的性别研究——与孙康宜教授对话》,《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11期上。
    欧立德:《满文档案与新清史》,台北《故宫学术季刊》24卷2期(2006年12月)。
    姜进:《海外中国妇女史和性别史(英文)回顾——2005年4月1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学术演讲》,《海外中国学评论》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张会超:《明清档案编纂出版的思考》,《档案管理》2007年第4期。
    卢汉超:《美国的中国城市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23卷)。
    定宜庄:《由美国的“新清史”研究引发的感想》,《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8年第1期。
    吴元丰:《满文与满文古籍文献综述》,《满族研究》2008年第1期。
    张铠:《太平洋学会的中国精英与美国的中国学研究》,《海外中国学评论》第3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孙康宜:《从差异到互补——中西性别研究的互动关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季士家:《清军机处<蔡牵反清斗争项>档案述略》,《历史档案》1982年第1期。
    李世洞:《战后美国对中国的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崔之元:《“商业化带来发展”的命题适用于英国吗?》,《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
    汪晖、艾尔曼:《谁的思想史?——汪晖和艾尔曼的学术对话》,《读书》1994年第2期。
    季士家:《近八十年来清代海盗史研究状况述评》,《学海》1994年第5期。
    张铠:《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1期。
    张铠:《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2期。
    李建宏:《研究清代档案的美国学者——白彬菊教授》,《档案学研究》1995年第4期。
    张铠:《美中贸易与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奠基(殖民时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5期。
    张铠:《美国中国史研究专业队伍的形成及其史学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7期。
    葛兆光:《十八世纪中国的思想与学术》,《读书》1996年第6期,后收入《域外中国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政:《国外学者对中国妇女和社会性别研究的现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以费正清为例》,《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胡忠良、杨继波:《关于清代档案文献世界意义的再思考——兼论清代档案文献的存在状态》,《档案学研究》1999年第2期。
    王守中:《平原事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兼与路遥、周锡瑞教授商榷》,《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刘东:《汉学: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答<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编者问》,《东方文化》2000年第2期。
    沈志华:《当代中国研究的海外基地—香港中文大学所属大学服务中心小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该文修改增补后收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的“跋”)。
    赵凌云:《“新经济史革命”的路径、内容与借鉴》,《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定宜庄:《对美国学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社会史的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9期。
    钱乘旦:《探寻“全球史“的理念——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印象记》,《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定宜庄:《美国学者近年来对满族史与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简述》,《满族研究》2002年第1期。
    张旭曙:《思想史和社会史的沟通与整合——略谈艾尔曼“新文化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1期。
    杨念群、肖自强:《中层理论与新社会史观的兴起》,《开放时代》2002年第2期。
    黄东兰:《清末地方自治制度的推行与地方社会的反应——川沙“自治风潮”的个案研究》,《开放时代》2002年第3期。
    周武等:《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柯文教授访谈录》,《史林》2002年第4期。
    郑备军:《论新经济史革命的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定宜庄:《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研究的史料问题》,《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刘国强、陈慧:《连州教案述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2期。
    毛立平:《打造新世纪的标志性文化工程——访著名历史学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北京档案》2003年第2期。
    杨壮:《大公司与关系网》,《财经》2003年第3期。
    陈君静:《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新线索》,《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冯华:《大公司与关系网》,《IT经理世界》2003年第5期。
    一清:《制度与人情——解读<大公司与关系网>》,《软件工程师》2003年第6期。
    戴逸:《避暑山庄和康乾盛世》,《中国民族》2003年第10期。
    周溯源、李孝纯:《盛世修史传承文明——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历史学家戴逸教授》,《求是》2003年第11期。
    张常勇:《黄宗智“过密化”理论探讨述评》,《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孙卫国:《淝水之战:初唐史家们的虚构?——评迈克尔·罗杰斯<苻坚载记:正史的一个案例>及其论史方法》,《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
    张涛:《1990年代<美国历史评论>的中国研究》,《史学集刊》2004年第3期。
    党为:《民间记忆与帝国意识形态》,《清史研究》2004年第4期。
    任放:《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王爱平:《规范认识和史学研究方法的思考》,《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史建云:《真是硬伤吗?——黄宗智和彭慕兰之争中的一个小问题》,《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周武:《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新疆通史>编委会会议召开》,《西域研究》2005年第2期。
    陶飞亚:《另一视角下的义和团运动——以近20年国际研讨会中文论文为依据的学术史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周武:《用新史料讲新故事——韩书瑞教授访谈录》,《史林》2005年第6期。
    何平:《近年来西方汉学清史研究若干范式》,《史学月刊》2005年第8期。
    张宏生:《卫三畏与美国汉学的起源》,《中华文史论丛》(总第八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戴逸:《从大清史的角度看待刘铭传保台建台的意义》,《学术界》2006年第1期。
    任放:《施坚雅模式与国际汉学界的中国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
    陈勇勤:《评黄宗智中国小农经济分析框架》,《天府新论》2006年第5期。
    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史林》2006年第6期。
    刘正爱:《自我、他者与国家:福建琴江满族的认同》,《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
    刘心莲:《打破“姐妹共同体”——美国华裔女性写作与西方女性主义的分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
    《<新疆通史>编撰工作介绍》,《西域研究》2007年第1期。
    陈勇勤:《黄宗智中国小农“三幅面孔”统一体说的误区》,《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
    冯志阳:《一本书与六个大公司的中国故事——读<大公司与关系网>》,《史林》2007年第1期。
    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思想现代性”——“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之二》,《清史研究》2007年第3期。
    刘宁、刘晓丽:《从妇女研究到性别研究——李小江教授访谈录》,《晋阳学刊》2007年第6期。
    瞿商:《加州学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郭艳茹、孙涛:《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应该互相学习什么——论新经济史学与中国传统经济史学的范式冲突与协调》,《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
    刘亮红:《陈宏谋研究综述》,《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10月。
    赖骏楠:《“三跪九叩”与前清国际法秩序的建构——从法学视野解读何伟亚旧作<怀柔远人>》,《研究生法学》第23卷第5期(2008年10月)。
    王刚:《对刘香廷起义的探讨》,《传承》2008年第12期。
    刘成群、林锋:《横向里的相似与纵向里的延续——“加州学派”的对比范式》,《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
    党为:《清高宗四库全书谕旨内史学与正统观研究》,《史学月刊》2009年第3期。
    朱政惠:“‘海外中国学史研究丛书’序”,《美国学者论美国中国学》(朱政惠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John R. Shepherd(邵式伯),"Rethinking Sinicization:Processes of Acculturation and Assimilation",载《国家、市场与脉络化的族群》(蒋斌、何翠萍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年。
    Matthew H. Sommer, " Making Sex Work:Polyandry as a Survival Strategy in Qing Dynasty China", in Bryna Goodman and Wendy Larson, eds., Gender in Motion: Divisions of Labor and Cultur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5, pp.29-54.
    Wang Shuo, "Qing Imperial Women:Empresses, Concubines, and Aisin Gioro Daughters"; in Anne Walthall ed., Servants of the Dynasty:Palace Women in World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8.
    罗威廉:《驳“静止论”》,载《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张芝联、成崇德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濮德培:“中国的边界研究视角”,载《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美]乔万尼·阿里吉、[日]滨下武志、[美]马克·塞尔登主编,马援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英文原版2003。
    王硕:《清代满族妇女的再婚与守节》,载《时间·空间·书写》(王迪主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康文林、李中清:《辽东七个人口群体中的死亡率与家庭,1749-1909年》,载《压力下的生活:1700-1900年欧洲与亚洲的死亡率和生活水平》([瑞典]托米·本特森等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英文原版:Tommy Bengtsson, Cameron Campbell, James Lee, et al., Life under Pressure:Mortality and Living Standards in Europe and Asia,1700-1900, The MIT Press,2004.
    [法]张诚:《对大鞑靼的历史考察概述》,载《清代西人见闻录》(杜文凯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孙启民:《逍遥村劫皇纲调查》,载《枣庄文史资料》第一辑,1985年。
    刘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序》,1988年。
    尉仲宪:《曲士文与莱阳仓谷始末》,载《莱阳文史资料(第二辑)——曲士文起义资料专辑》,1989年12月。
    温学儒、李永春:《清末东三保农民抗捐斗争的领袖——杨秀》,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遵化市委员会编:《遵化文史资料》(第八辑),1995年。
    王锺翰:《满文档案与清史研究》,载其《清史馀考》,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东:《“喜马拉雅学术文库阅读中国系列”序》,2001年。
    澹园:《毓贤被杀的经过》,载《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晚清·北洋(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罗志田:“译序”,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李伯重:“中文版序”,[法]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法文原版1980年)。
    王政、高彦颐、刘禾:《从<女界钟>到“男界钟”:男性主体、国族主义与现代性》(代序),载《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王政、陈雁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孙卫国:《近三十年来中国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与回响》,载其《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兼论两国学术交流与海外汉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朱政惠:《康乃尔大学的中国学——美国大学中国学机构考察散记之三》,“史学研究网”(http://www.3hresearch.com/Show Article.asp?ArticleID=24)。
    《主题:美国中国史学研究的新动向与新趋势—兼谈<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暨<剑桥中国史>系列出版意义》,“中华文史网”(http://www.qinghistory.cn/qs yj/wxda/qszs/2010-01-06/31329.shtml)。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组整理(邹爱莲、胡忠良、刘兰青):《全国清代档案史料出版书目表》,中华文史网2004年。
    邹爱莲:《历史档案开放以来清代档案利用趋势分析——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利用情况为例》,“中华文史网”(http://www.historychina.net/cns/QSYJ/WX WD/DALY/06/27/2006/17594.html)。
    何爱国:《<白银资本>研究综述》,2005年1月,“学术中华”(http://www.xschina. org/show.php?id=2697)。
    汪荣祖:《明清帝国的空间》,“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 台北2007年(来源互联网,首页注有“未刊稿请勿引用”和“会议论文请勿转引”字样。在此再次向汪先生及大会致歉并致谢)。
    成崇德:《清代蒙古文文献档案与清史研究》,2005年11月3日,台北“文献足征——第二届清代档案国际学术研讨会”。
    庄吉发:《回顾与前瞻:清宫档案的整理出版与档案术语的规范》,2006年11月3日,台北“清代档案整理与馆际合作——第三届清代档案国际学术研讨会”。
    王笛:《对关于“公共领域”研究批评的回答——兼谈史学批评的规范问题》(源于互联网,出处不明)。
    《值得反省的麻省理工版画事件》,《南方周末》林达专栏,2006年5月25日。
    杨清林:《美“新疆工程”开始影响政府》,香港《大公报》2007年6月19日。
    府建明:《孰为创新?何以坚持?——写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20周年之际》,《中华读书报》2009年3月25日。
    贾建飞:《欧立德教授与清史研究》,《中国科学报》2009年12月3日。
    贾建飞:《“新清史”刍议》,《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16日。
    台湾汉学研究中心http://ccs.ncl.edu.tw/center.html
    http://history.jhu.edu/Faculty_Bio/rowe.html
    http://aparc.stanford.edu/people/jeancoi/
    http://marktony.fyfz.cn/blog/marktony/index.aspx?blogid=429370
    http://sard.ruc.edu.cn/huang/index.php
    http://www.yale.edu/history/perdue_pc.html
    http://web.mit.edu/pcperdue/www/PerdueforwebCV2006.pdf
    http://www.zonaeuropa.com/20060428_2.htm
    http://www.qinghistory.cn/cns/QSCXGC/cbxx/05/10/2006/16982.html
    http://iclp.ntu.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 &id=1&Itemid=1
    http://www.usc.cuhk.edu.hk/
    http://su-se.academia.edu/PhilippeFor%C3%AAt
    http://www.britannica.com
    http://www.stanford.edu/dept/history/people/faculty_byfield.html
    http://www.csustan.edu/History/Faculty/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