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巴人”的重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群众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现象,它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整体发展面貌的一种生动体现,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具有特殊的价值。但是,群众文化战线一直存在着重实际工作,轻理论研究的传统,对群众文化的理论研究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的群众文化建设为个案,运用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知识,旨在尝试性地对群众文化做一次理论研究,以期能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此的重视,从而推动群众文化的理论研究,服务于群众文化建设实践。在对利川市群众文化建设的实地调查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社会转型阶段群众文化的生成机制。然后剖析了利川市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三大结构性问题,提出利川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在文章结尾部分,首先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强调包括群众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需要民族学学科发挥作用,民族学学科也应该拓展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领域;然后对当前的国家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主要包括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相关概念界定,本文的创新点四个部分。
     第二章:群众文化概述。首先详细地从文化现象和文化建设两个层面对群众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沿着文化现象和文化建设两条主线分别探讨了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最后回顾了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情况。通过本章的分析,力求对什么是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建设有明确的认识。
     第三章:利川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特征。在对利川市的基本情况介绍以后,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民族民间文化形态群众文化的现况、市场因素引起的群众文化的变迁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利川市群众文化的现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概括出利川市群众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分层性、边缘性、多元性特征。
     第四章:利川市群众文化的生成机制。采取两种理论视野对群众文化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一是采用民族学的整体观,考察生态环境、生计方式、社会组织、意识形态这些外部因素与群众文化的互动;二是采用场域理论,在群众文化场域内部,分析主导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大众文化三种文化形态的竞争态势。通过两方面的分析,概括出利川市群众文化的生成机制。
     第五章:利川市群众文化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本文认为,在当前的社会转型阶段,利川市群众文化存在三大结构性问题。一是文化空间的重构过程中,导致的群众文化活动日渐式微;二是群众文化场域内部三种文化形态没有融合,存在离析状态,由此造成三种文化形态的非均衡发展;三是群众文化服务没有跟上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六章:利川市群众文化的发展路径探析。一是要坚持主导文化的文化领导权;二是要扶持民族民间文化形态的主体地位;三是要利用市场机制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四是要实现文化空间、文化内容、民族文化、城乡文化的整合。
     第七章余论。一是从民族学的应用角度,分析了文化建设需要民族学,民族学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维度,民族学在文化建设中的行动模式。二是认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要从“大文化”背景着眼,从“小文化”建设着手,走以县(市)域群众文化的整合之路。
Mass culture is not only a cultural phenomen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it is a vivid manifestation of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or regio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it has special values, especially in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period. However, the mass culture front has had a tradition which emphasized on practical work and underestimated theory research, so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mass culture has not attracted the academic atten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a case study of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Lichuan City,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Hubei Province, making use of the ethnolog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cross-discipline knowledge, will try to do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mass culture, with a view to initiate academic attention to this cause, promote the theory study of it, and serve the practice of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After field surveys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for mass culture in the Lichuan city, the dissertation will analy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t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stage, the three major structural problems for the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n propose a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culture in Lichuan city. In the end, ag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dissertation emphasize on tha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cluding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needs to let ethnology play a role, and ethnology studies should exp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s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dissertation also will make some proposals on the national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Full-disserta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seven sections.
     ChapterⅠis introduction which includes the reasons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topic, ideas and methods, related concepts defining, and innovative point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Ⅱis an overview of mass culture. Firstly,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dissertation will analyze the concept of mass culture,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cultural values of mass culture in-depth detail. Secondly, the dissertation will review the history of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our nation. By the analysis of this chapter, the dissertation will strive for getting a clear understanding for you about the mass culture and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ChapterⅢi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quo of the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Lichuan city. After a introduction for the basic situation of Lichuan, through the three aspect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folk cultural forms of mass culture and the changes caused by market factors, we will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for the status of mass culture in Lichuan city. 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the dissertation will generalize six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mass culture in Lichuan City:ethnic, folklore, geographical, hierarchical, marginal, pluralistic.
     ChapterⅣis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ass culture in Lichuan City. The dissertation will take two kinds of theoretical vision to do it. First, using the overall concept of ethnology, will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xtern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eans of livelihood, social organization, ideology, and mass culture. Second, by field theory, within the mass culture field, will analyze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among dominant culture, folk culture, popular culture. Through the two aspects of analysis, will summari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ass culture in Lichuan.
     ChapterⅤi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of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Lichuan City. After analysis, the dissertation believes that there are three structural problems of mass culture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Lichuan city. First is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pace leads to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continuing to decline; Second is that the segregation status among the three kinds of mass culture within the mass culture field causes a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kinds of cultural forms. Third is that mass culture services do not keep up with the demands.
     Chapter VI is to grope a path for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Lichuan city. First, we must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dominant culture; The second is to support the form of folk culture; The third is to make use of market mechanisms in the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forth is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space, cultural content, national culture, urban and rural culture.
     ChapterⅦis two added discussions.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nographic application, the dissertation will find out a deep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ethnology. The before need the after, and the after need the before as well. The dissertation also will find out the dimensions that ethnology can play a role and the modes of operation that ethnology can do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Second is to give a suggestion that the our country's mass culture construction go a integrated road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basing on county(city) domain, having a "macro-culture" view and focusing on the "small culture".
引文
[1]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0。
    [2]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
    [3]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0。
    [1]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215。
    [1]费孝通.费孝通学术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19。
    [2]周大鸣.应用人类学与中国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胡守勇.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J].云南社会科学,2009(1)。
    [1]推动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九[N].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2日。
    ①这套群众文化教材部分已经很难找全。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群众文化艺术馆,以及当时负责组织编写的文化部社会群众文化司都没有找全。据说,这套书当时是为了培训编写的,强调实际工作,理论性不是很强。
    [1]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
    [2]郑永富.群众文化管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3]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0。
    [4]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1]李瑞岐.论群众文化与民俗艺术[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
    [2]金天麟.群众文化民俗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牟光义.群众文化社会学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4]奎曾.民族群众文化学通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1]王惟恭.论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性[J].社会科学家,1997(5)。
    [2]张大荣.关于群众文化的定义与思考[J].海河文化,2007(4)。
    [3]梁伟玲.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家,2008(7)。
    [3]覃广周.群众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1),第16卷第4期。
    [5]李美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机制与形式创新[J].老区建设,2008(4)。
    [6]刘小黎.社区群众文化功能、特征与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第23卷第2期。
    [1]谢瑞涛.浅谈山区群众文化开拓观念ABC[J].内江科技,2003(1)。
    [2]赵晋康.加强基层企业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机械管理开发,2005(2)。
    [3]于守康.论市场经济对群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及其转化[J].江苏社会科学,1996(3)。
    [4]悦珩.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J].晋阳学刊,2001(5)。
    [5]宋长星.文化产业化——群众文化发展的误区[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
    [1]李姗.简论群众文化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第28卷第4期。
    [2]杜敬.关于群众文化社会化的思考[J].戏剧文学,2004(9)。
    [3]叶作钧.对宁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1995(5)。
    [4]韩海浪.乡镇文化站的性质与改革[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
    [5]虞大才.如何繁荣欠发达地区的群众文化[J].今日浙江,2005(7)。
    [6]李伟.世纪之交群众文化现状、难点及对策——齐齐哈尔市社会群众文化调查[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9(6)。
    [1]符策超.略论民族传统节日的群众文化活动[J].琼州大学学报,2005(6),第12卷第3期。
    [2]张纪.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学术论坛,2005(10)。
    [3]林日举.浅谈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型群众文化建设[J].琼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4]冯安平.对藏族地区群众文化的思考[J].西藏艺术研究,1996(3)。
    [1]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5(9)。
    [2]周炳成.二十年来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特征及规律[J].实事求是,1999(1)。
    [1]巴莫曲布模.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民族艺术,2008(1)
    [2]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河北学刊,2005(3)。
    [1]李昕.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民族艺术研究,2008(3)。
    [2]闫天灵.民族民间文化多样性的来源、存替规则及其分类保护.民族艺术研究,2003(5)。
    [3]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广西民族研究,2008(2)。
    [4]李磊、邹德东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法律保护制度探微.前沿,2005(6)。
    [5]徐赣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广西民族研究,2005(4)。
    [1]覃德清.多重力量制衡中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以广西若干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个案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05(1)。
    [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2。
    [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M].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15。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105。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56。
    [3]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0。
    [1]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
    [2]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8。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865。
    [1]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0。
    [2]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4。
    [3]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
    [1]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l.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
    [2]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1。
    [3]马明霞、刘超祥.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对湖南凤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调查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1)。
    [4]闫天灵.民族民间文化多样性的来源、存替规则及其分类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03(5)。
    [1]田川流.中国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5.81。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1。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9。
    [1]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8。
    [2]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28。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0-11。
    [2]费孝通.费孝通学术自选集fMl.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19。
    [3]王建民.民族学的学科地位及其与社会学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1)。
    [4]周大鸣.应用人类学与中国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祁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词祭”引发的一点思考.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
    [1]谢彬如.群众文化学引论[M].贵阳:贵州省艺术研究室编辑出版,1988.2。
    [2]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0。
    [3]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8。
    [2]金天麟.群众文化民俗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7。
    [3]奎曾.民族群众文化学通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75。
    [4][美国]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韩莉译,1999.490。
    [1]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7。
    [1]奎曾.民族群众文化学通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75。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京华出版社,杨泽译,2000.142。
    [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0。
    [2] James M.Baldwin.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volume 1[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98.504。
    [3]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
    [1]曹廷华.论群众文化与城市形象[J].探索,1998(4)。
    [2]胡萍、蔡清万.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40。
    [1]高占详.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4。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3-865。
    [2]李豫闽.艺术文化学[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182。
    [1]祁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词祭”引发的一点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
    [1]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2-3。
    [2]孙渊.群众文化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6。
    [1]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6。
    [2]孙渊.群众文化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10。
    [3]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32。
    [4]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58。
    [5]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71。
    [1]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91。
    [2]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121。
    [1]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141。
    [2]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161。
    [1]修筑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N].中国文化报.2001年05月29日,第003版。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6。
    [1]湖北利川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利川市志[Z].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1-22。
    [1]湖北利川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利川市志[Z].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6-27。
    [1]湖北利川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利川市志[Z].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
    [2]利川新闻网市情介绍(www.lc-news.com/sqbl)。
    [3]潘顺福.利川市民族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18。
    [1]谢平.延伸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构建青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青海社会科学.2009(1)。
    [1]潘顺福.利川市民族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12-13。
    [1]恩施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修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71。
    [1]胡萍、蔡清万.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8。
    [1]黄家济、安德之.利川市民间吹打乐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3。
    [1]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75。
    [1]胡萍、蔡清万.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44。
    [1]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44。
    [1]彭英明.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278。
    [1]宋念申.保护中华民族的DNA[N].环球时报.2004-6-4(14)。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507。
    [1]胡萍、蔡清万.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40。
    [1]黄汝家.利川市民间歌谣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01。
    [1][德]卡尔·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1]杨忠实、文传浩.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J].思想战线.2005(5)。
    [1]周兴茂.重庆土家族薅草锣鼓的现状与保护对策[J].铜仁学院学报,2008(3)。
    [1]周兴茂.重庆土家族薅草锣鼓的现状与保护对策[J].铜仁学院学报.2008(3)。
    [1]萧洪恩.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51-154。
    [1]杨忠实、文传浩.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J].思想战线.2005(5)。
    [1]张尚仁.“社会组织”的含义、功能与类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1。
    [3]杨昌儒.民族学纲要[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192。
    [1]孙秋云、崔榕.鄂西土家地区宗族组织的历史变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2]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利川市志[Z].武汉:湖北利学技术出版社,1993.481。
    [3]高小健,吕丽娜.对当代农村宗族组织若干问题的思考[J].地方政府管理.1998(6)。
    [1]王天意.宗族的功能及其历史变迁[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刁统菊.吊簿:姻亲交往秩序的文化图像[J].西北民族研究,2007(1)。
    [1]夏支平、张波.农村姻亲关系强化之探析[J].西北人口.2009(2)。
    [1]龙平久.少数民族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06-11-23。
    [1]魏长领.民间信仰及其与道德信仰的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泽,商务印书馆.1987,38。
    [1]张士闪.当代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活动的艺术化趋势——以山东潍坊地区青州市井塘村为个案[J].民间文化论坛,2005(2)。
    [2]李云华.信仰体现民族性格——土家族民间信仰漫谈[J].中国宗教,2005(4)。
    [1]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3。
    [2]张士闪.当代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活动的艺术化趋势——以山东潍坊地区青州市井塘村为个案[J].民间文化论坛,2005(2)。
    [1][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3。
    [1][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2。
    [2]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3][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50。
    [4]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1]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
    [2]f法]菲利普·柯尔库夫著,钱翰译.新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6。
    [3][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0。
    [4]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1)。
    [5][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0。
    [1][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4。
    [2] P. Bourdieu, L. D. 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127。
    [1]朱国华.场域与实践: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刘文俭.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失调及其调适[J].国家行政学使学报,2008(4)。
    [1]隋岩.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划分和擅变——对三种文化形态的哲学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1]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182.。
    [1]马海燕、周俊敏.浅论我国现代文化需求的发展及文化消费与体验[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1]王廷兴、陈仁铭、刘明锋.农民呼唤文化小康——襄樊市农民文化需求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 2004(7)。
    [1]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10。
    [1]刘文俭.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失调及其调适[J].国家行政学使学报,2008(4)。
    [1][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姜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
    [2][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22。
    [3][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8-79。
    [4][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7。
    [5]田媛媛.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张红霞.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审视[J].安徽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z]任洁.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J].东岳论丛.2008(3)。
    [1]陈立旭.以全新理念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于浙江实践经验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8(9)。
    [2]文化部部长蔡武在2009年9月14日国新办就我国文化建设60年发展成就举行的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1]朱春雷、杨永.重构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以鄂、豫、皖三省农村文化发展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07(3)。
    [1]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5(1)。
    [1]洪英华.试谈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1)。
    [2]张岱年、姜广辉.中国文化传统简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3。
    [1]魏海香.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建设问题[J].学术探索,2008(2)。
    [2]彭振坤、黄柏权.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76。
    [1]陈新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1]黄振平.文化需求:既要满足也要创造[N].人民日报.2006年11月9日第009版。
    [1]钱立洁.我国公共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2]陈建一.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中国文化报,2008年2月20日第7版。
    [1]徐晓伟.在二重定位中建设健康的文化市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2)。
    [2]李萍.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互动的伦理辨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孙敦秀.群众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初探[N].京郊日报,2005年4月26日。
    [1]杜染.群众文化事业的社会化运作理念[C],2005年北京市群众文化论文征集评选一等奖论文。
    [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湖北市(县)域文化调查[J].江汉论坛,2004(11)。
    [1]李萍.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互动的伦理辨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费孝通.费孝通学术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419。
    [2]周大鸣.应用人类学与中国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周中之.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N].光明日报,2008年9月28日。
    [2]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3。
    [1]聂华林、李莹华.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5。
    [2] Edward B. Tylor:Primitive Culture,Harper&Row,1958(1871). 1。
    [1]高占详.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4。
    [2]周中之.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N].光明日报,2008年9月28日。
    [1]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4。
    [2]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3。
    [3]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5。
    [1]王亚南.论文化作为一种信息的社会传承——文化产业研究的若干误区辩正.叶取源、王永章、陈听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5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6。
    [2]樊泳湄.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反思[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1]李萍.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互动的伦理辨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53-154。
    [001][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姜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002][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003]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004]恩施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005]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006]费孝通.费孝通学术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007][法]菲利普·柯尔库夫著,钱翰译.新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008]高占详.文化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009][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北京:京华出版社,杨泽译,2000。
    [010][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泽,商务印书馆.1987。
    [011]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利川市志[Z].武汉:湖北利学技术出版社,1993。
    [012]胡萍、蔡清万.武陵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献集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013]黄家济、安德之.利川市民间吹打乐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014]黄汝家.利川市民间歌谣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015]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016]金天麟.群众文化民俗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017]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018][德]卡尔·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019][美国]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韩莉译,1999。
    [020]奎曾.民族群众文化学通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021]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022]李瑞岐.论群众文化与民俗艺术.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
    [023]李豫闽.艺术文化学.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
    [024]聂华林、李莹华.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025]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026]梁泽楚.群众文化史(当代部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
    [027]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028][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02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030]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031]牟光义.群众文化社会学概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032][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033][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034]潘顺福.利川市民族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035]彭振坤、黄柏权.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03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037]孙渊.群众文化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038]田川流.中国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
    [039]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040]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04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042]谢彬如.群众文化学引论.贵阳:贵州省艺术研究室编辑出版,1988。
    [043][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044]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045]萧洪恩.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046]叶取源、王永章、陈听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5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047]杨昌儒.民族学纲要.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048]张岱年、姜广辉.中国文化传统简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049]郑永富.群众文化管理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050]郑永富.群众文化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051]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052]巴莫曲布模.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民族艺术,2008(1)。
    [053]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学术探索,2004(1)。
    [054]曹廷华.论群众文化与城市形象.探索,1998(4)。
    [055]陈立旭.以全新理念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于浙江实践经验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8(9)。
    [056]陈新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057]刁统菊.吊簿:姻亲交往秩序的文化图像.西北民族研究,2007(1)。
    [058]杜敬.关于群众文化社会化的思考.戏剧文学,2004(9)。
    [059]杜染.群众文化事业的社会化运作理念[C],2005年北京市群众文化论文征集评选一等奖论文。
    [060]樊泳湄.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反思.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061]冯安平.对藏族地区群众文化的思考.西藏艺术研究,1996(3)。
    [062]符策超.略论民族传统节日的群众文化活动.琼州大学学报,2005(6),第12卷第3期。
    [063]高小健,吕丽娜.对当代农村宗族组织若干问题的思考.地方政府管理.1998(6)。
    [064]韩海浪.乡镇文化站的性质与改革.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
    [065]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湖北市(县)域文化调查.江汉论坛,2004(11)。
    [066]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河北学刊,2005(3)。
    [067]胡守勇.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云南社会科学,2009(1)。
    [068]洪英华.试谈民族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1)。
    [069]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05(9)。
    [070]李磊、邹德东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法律保护制度探微.前沿,2005(6)。
    [071]李美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机制与形式创新.老区建设,2008(4)。
    [072]李萍.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互动的伦理辨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073]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074]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广西民族研究,2008(2)。
    [075]李姗.简论群众文化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第28卷第4期。
    [076]李伟.世纪之交群众文化现状、难点及对策——齐齐哈尔市社会群众文化调查.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9(6)。
    [077]李昕.再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民族艺术研究,2008(3)。
    [078]李云华.信仰体现民族性格——土家族民间信仰漫谈.中国宗教,2005(4)。
    [079]林日举.浅谈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型群众文化建设.琼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080]刘小黎.社区群众文化功能、特征与建设.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第23卷第2期。
    [081]刘文俭.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失调及其调适.国家行政学使学报,2008(4)。
    [082]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5(1)。
    [083]梁伟玲.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社会科学家,2008(7)。
    [084]马海燕、周俊敏.浅论我国现代文化需求的发展及文化消费与体验.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085]马明霞、刘超祥.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对湖南凤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调查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5(1)。
    [086]祁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词祭”引发的一点思考.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
    [087]钱立洁.我国公共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
    [088]覃德清.多重力量制衡中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以广西若干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个案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05(1)。
    [089]覃广周.群众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1),第16卷第4期。
    [090]任洁.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东岳论丛.2008(3)。
    [091]宋长星.文化产业化——群众文化发展的误区.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3)。
    [092]隋岩.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划分和擅变——对三种文化形态的哲学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093]孙秋云、崔榕.鄂西土家地区宗族组织的历史变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094]田媛媛.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095]王建民.民族学的学科地位及其与社会学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1)。
    [096]王天意.宗族的功能及其历史变迁.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4)。
    [097]王廷兴、陈仁铭、刘明锋.农民呼唤文化小康——襄樊市农民文化需求调查.湖北社会科学,2004(7)。
    [098]王惟恭.论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性.社会科学家,1997(5)。
    [099]魏长领.民间信仰及其与道德信仰的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100]魏海香.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建设问题.学术探索,2008(2)。
    [101]徐赣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广西民族研究,2005(4)。
    [102]徐晓伟.在二重定位中建设健康的文化市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2)。
    [103]夏支平、张波.农村姻亲关系强化之探析.西北人口.2009(2)。
    [104]谢平.延伸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构建青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青海社会科学.2009(1)。
    [105]谢瑞涛.浅谈山区群众文化开拓观念ABC.内江科技,2003(1)。
    [106]叶作钧.对宁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宁夏社会科学,1995(5)。
    [107]虞大才.如何繁荣欠发达地区的群众文化.今日浙江,2005(7)。
    [108]于守康.论市场经济对群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及其转化.江苏社会科学,1996(3)。
    [109]闫天灵.民族民间文化多样性的来源、存替规则及其分类保护.民族艺术研究,2003(5)。
    [110]悦珩.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产业.晋阳学刊,2001(5)。
    [111]杨忠实、文传浩.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思想战线.2005(5)。
    [112]赵晋康.加强基层企业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机械管理开发,2005(2)。
    [113]周炳成.二十年来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特征及规律.实事求是,1999(1)。
    [114]周大鸣.应用人类学与中国实践.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15]周兴茂.重庆土家族薅草锣鼓的现状与保护对策.铜仁学院学报,2008(3)。
    [116]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8(1)。
    [117]张大荣.关于群众文化的定义与思考.海河文化,2007(4)。
    [118]张红霞.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审视.安徽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19]张纪.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学术论坛,2005(10)。
    [120]张乃和.认同理论与世界区域化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
    [121]张士闪.当代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活动的艺术化趋势——以山东潍坊地区青州市井塘村为个案.民间文化论坛,2005(2)。
    [122]张尚仁.“社会组织”的含义、功能与类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23]朱春雷、杨永.重构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以鄂、豫、皖三省农村文化发展为例.甘肃理论学刊,2007(3)。
    [124]朱国华.场域与实践: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下).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25]陈建一.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文化报,2008年2月20日第7版。
    [126]推动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九.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2日。
    [127]黄振平.文化需求:既要满足也要创造.人民日报.2006年11月9日第009版。
    [128]龙平久.少数民族民间信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贵州民族报,2006-11-23。
    [129]宋念申.保护中华民族的DNA.环球时报.2004-6-4(14)。
    [130]孙敦秀.群众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初探.京郊日报,2005年4月26日。
    [133]修筑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中国文化报.2001年05月29日,第003版。
    [131]周中之.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光明日报,2008年9月28日。
    [132]Edward B. Tylor: Primitive Culture,Harper&Row,1958(1871).1 。
    [133]James M. Baldwin.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volume 1.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98.504。
    [134]P. Bourdieu, L. D. 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1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