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相互交往的结果。人类正是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形成了自身的存在方式。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了原始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原始文化是人屈从于自然的生存方式;农业文化是人有限改造自然的生存方式;工业文化是人征服、控制自然的生存方式。人类正是在工业文化的引导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提升了人类物质文明水平,但同时也酿成了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使生态环境问题从早期的工业化国家逐渐蔓延至全球,演变为世界性的难题。
     后工业化时期,人类开始以文化为视角审视生态问题,认识到生态危机是人类不合理的生存方式的必然结果。人类正积极寻求一种生态化的生存方式,这种新的生存方式就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构建生态文化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有赖于制度的重新设计,有赖于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但从根本上必须首先塑造人的生态观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意识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认知,树立生态意识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在工业文化的驱动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有限承载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生态问题已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造成我国生态状况总体恶化趋势难以有效扭转的原因。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我国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要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八大更是指出只有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且主动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本论文认为,国民生态意识的塑造和培育是刻不容缓的,这需要生态文化的支撑、政府的制度设计、教育的大力培养、国民的实践参与。首要的是积极倡导以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促使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化。基于这样的思考和判断,论文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
     第一章,导论。追问当今世界、当下中国生产生活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国内外哲学、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伦理等领域已有研究成果为切入点,指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化解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树立整体的生态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同时指出构建生态文化的意义。
     第二章,生态与文化的生态转向。在文化的视角下对生态加以界定,阐释文化与生态的关系。本论文认为文化不仅仅是外部自然的“人化”,而且也是人自身自然的“人化”。文化不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和自然过程的结果,而是人的创造活动以及这种创造活动的产物,是人的普遍的生存方式。人类创造文化必须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生态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人类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创造了原始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正在创造着生态文化,指出人类文化转型的必然性。
     第三章,生态文化的基本理论。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定义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具有三个层次的选择:以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主的生态物质层次;以生态化的生产制度和生活制度为主的生态制度层次;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的生态精神层次,三个层次构成了生态文化的基本结构。传承性、时代性、全球性、渗透性、永续性等是生态文化的特征。生态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挖掘了中国儒、释、道生态文化精髓,梳理了当代西方生态文化理论,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
     第四章,国民生态意识现状及分析。指出生态意识是人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性的认识。国民生态意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关系的深层认识,是一种和谐发展的理念,是一种文明的价值观,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基于国家相关部门所做的环保调查,概括出国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并从客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模式、公共生态教育、企业和个人生态责任角度对国民生态意识薄弱的原因加以分析。
     第五章,生态文化视阈下国民生态意识塑造。强调塑造国民生态意识必须首先要培育人们的生态世界观,使人自觉地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把握世界的整体联系和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其次,要培育人们的生态价值观,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对人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深远意义;再次,要培育人们的生态伦理观,使人自觉地将道德拓展到自然生态领域,在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存理念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以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为指导,应尽快塑造国民的生态忧患、生态道德、生态审美等意识。
     第六章,生态文化视阈下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价值诉求。首先对国际上公民生态意识塑造的目标进行考察,提练出我国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目标,即掌握一定的生态知识、树立文明的生态理念、掌握一定的生态生存技能、形成积极的生态参与。国民生态教育要因地制宜,要遵循内容综合、形式多样、教育全程、实践参与、地域差异原则。
     第七章,生态文化视阈下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途径。本论文认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国民生态意识塑造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髓。在确立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国民生态政治参与水平;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化;建立健全生态教育体系,提升生态教育队伍素质,持续开展国民生态教育;充分引领环保民间组织发展,发挥环保民间组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正能量。
     本研究正是处于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而展开,冀求从文化视角对生态问题进行探析,唤起国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意识,使人们能动地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之美。
Culture is the essence of man's way of life,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t is in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the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natural material and cultural wealth and created a rich spiritual and cultural wealth, formed its own existence. So far, human history there have been a primitive culture,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industrial culture three cultural forms, the original culture is the survival of people succumb to the natural way; The agricultural culture is limited na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way of life; Industrial culture is people to conquer and control the natural way of life. Humanity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dustrial culture has created unprecedented material wealth, greatly improved the level of human material civilization, but also lead to the ecological crisis intensifi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gradually spread to the world, from the ear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became a worldwide difficult problem.
     After a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humans began to culture as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problems, recognize the ecological crisis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existence of human is not reasonable. Human is actively seeking an ecological way of life, this new way of life is the ecological culture. Ecological culture is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way of life, is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culture. Building ecological culture depends on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ended on the redesign of system, depends on th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form of civilization, but ultimately shaping the ecological concept, must first make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firmly.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is the conscious recog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stablishing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is the ke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industrial culture, driven by the fas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 appear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imited load constantly, ecological problems have restricte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reasonabl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is the overall deteriora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situation is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reverse the trend. Clear of the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our country to go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ffluent life, ecological good development way, to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mly in the whole society. The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arty's18only firmly establish a respect for nature, comply with the ideological nature, protect the nat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and actively incorpo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all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hole process, to achieve the beautiful China,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shaping and cultivating is urgent, it needs the support of ecological culture, the government's system design,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training, the practice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The priority is actively advocating the ecological world view, ecological values and ecological ethics as the core of ecological culture, encourage social ecological mode of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Based on the thinking and judgment, this paper discuss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Questions in today's worl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problems confronted by Chinese production and living the reasons behind. In philosoph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ethical and other fields has been research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points out that the essence of ecological crisis is the cultural crisis, resolving ecological crisis way out is to set up the overal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construction of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ecologic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points out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ecology and cultural ecology. The ecological defined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culture and ecology. This paper think that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external natural "humanization", and "humanization" of one's own nature. Culture is not the result of na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 natural process, but to create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product of the creative activities, is the common way of life. Creating culture must be based on the natural ecology, human ecology has economic value, social value and ethical value. Human being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with nature created the original culture,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industrial culture, is creating a ecological culture, points out the inevitability of human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third chapter, the basic theory of ecological culture. Defines the ecological culture from the Angle of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Ecological culture has three levels of choice:in material production mode and life style is given priority to ecological material level;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ecological system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hierarchy; To man and nature, man and society, harmony, people's material needs and spiritual needs harmonious ecological spirit level, three levels constitut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ecological culture. Heredity, time, global, permeability, sustainability is characteristic of ecological culture, etc. Ecological culture can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Paper mining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ecological culture essence, combing the theory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ecological culture, explains the marxist thoughts of ecological culture.
     The fourth chapter,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analysis. Points out that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is the regularity of integr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the deep understanding, is a kind of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s a kind of the values of civilization, is a whole way of thinking. Based on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Outlin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from the objectiv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 the public ecological education, enterprise and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weak reason analysis.
     The fifth chapter, ecological cultu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tent of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shape. Emphasize to shape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must first to cultivate people's ecological world view, make the person consciously from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o grasp the overall contact and the inherent law of movement; Second, to foster the ecological values of people, make people can fully realize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to the person and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Once again, to cultivate people's ecological ethics, make the person consciously to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natural ecology, coevolution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survival philosophy basis, give full play to people's subjective initiative. To the ecological world view, ecological values and ecological ethics as the instruc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o shape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ncern, such as ecological ethics, ecological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e sixth chapter, ecological cultu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value demands. First to international civi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target, to build the target of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shape, namely the master certain ecological knowledge, set up ecological idea of civilization, master certain ecological survival skills, forming positive participation.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education shoul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to follow content integration, a variety of forms, education, practice to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regional difference principle.
     The seventh chapter, ecological culture shap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ought was the forerunner of behavior. National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shape must always be guided by the marxist ecological thought, the essence of vigorously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thoughts. Under the premise of in establishing the guiding ideology,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Enhance the level of national ecologic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Promote ecological mode of production and way of life;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education,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he ecological education, continue to carry out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education; Give full play leading environmental ngo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energy.
     This study it i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in from the cultural Angle of view of ecological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rouse national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make people move to the pursuit of man and nature, man and society, man and harmonious beauty.
引文
①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科技知识讲座文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②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科技知识讲座文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③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科技知识讲座文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④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科技知识讲座文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⑤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科技知识讲座文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①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②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① 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view/ViewNews.aspx?k=20120619150051325
    ②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③ 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李吟波,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4-77页。
    ④ 路日亮,王丹:《生态伦理与理性生态人培育》,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① 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② 周鸿:《人类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③ F·夏洛格、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吴爱明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① 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社2006年版,第37页。
    ① B.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载《哲学译从》1986年第4期。
    ① 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② 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载《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③ 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272页。
    ④ 刘湘溶:《论生态意论》,载《求索》1994年第2期。
    ⑤ 周穗明:《“全生态意识”与当代哲学的发展》,载《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
    ⑥ 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载《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⑦ 李绍东:《论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载《西南民族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⑧ 侯吉侠:《试论生态意识与环境道德》,载《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① 余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② 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② 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① 刘登阁:《全球文化风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② 福冈正信:《一根稻草的革命》,樊建明、于容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①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4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十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一13页。
    ③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①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① 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27页。
    ① [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① 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③ E·奥德姆:《生态学基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261页。
    ①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① 俞国平译:《自然界中的价值》,载《生态哲学信息》,1989年第2期,第14—24页。
    ① 林宏德:《原始自然知识的发生》,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6)。
    ② 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2页。
    ① 玛格纳:《生命科学史》,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②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杨冬莼等译,《古代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48页。
    ① 葛根高娃:《论当代生态科学理论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① 孙白露等:《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1期。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① 路日亮:《天人和谐论》,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358页。
    ② 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③ 维克多·奥辛廷斯基:《未来启示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7页。
    ① J·米克尔:《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
    ② 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 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第343页。
    ② 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为生存而结为伙伴关系》,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136页。
    ① 《世界动态学》,中国环境管理、经济和法学学会编印1984年版,第104页。
    ② 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③ 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6-317页。
    ① 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载《文化》,2005年第1期,第99页。
    ① 余谋昌:《生态文明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① 余谋昌:《生态文明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19页。
    ② 文佳筠:《低消费高福利:通往生态文明之路》,载《绿叶》2009年,第3期。
    ① 雅克.布道:《建构世界共同体——全球化与共同善》,万俊人、姜玲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② 韩喜平,李恩:《当代生态文化思想溯源》,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
    ① 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2006年版,第3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① 杰里米·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页。
    ① 姜春云:《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求是》2008年第21期。
    ② 江泽慧:《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人民日报,2013年1月11日。
    ① 江泽慧:《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人民日报,2013年1月11日。
    ② 韩德信:《生态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① 《孟子》第三章。
    ① 《老子》(第五十九章):“圣恩、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①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① 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268页。
    ①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页。
    ② 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4页。
    ③ Arne Naess, The Selected Works of Arne Naess, Edited by Harold Glasser & Alan Drengson, Springer, Vol.10, 2005, p.137.
    ④ Arne Naess, The Selected Works of Arne Naess, Edited by Harold Glasser, with Assistance from Alan Drengson, Springer-verlag Gmbh, Vol.10,2005, p.18.
    ①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② 叶平:《什么是环境哲学?》,载自《环境与社会》,1999年版,第1期。
    ③ 叶平:《生态伦理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7页。
    ①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15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1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① 奥多尔·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123页。
    ① [苏](?)·B·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余谋昌译,《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
    ① 路日亮:《天人和谐论》,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395页。
    ② 陈铁民:《论现代生态意识》,《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第4期。
    ③ 刘湘溶:《论生态意识》,《求索》,1994年第4期。
    ① 杨明、唐孝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
    ② 杨明、唐孝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③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简本)》,2008年4月3日。
    ① 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页。
    ② 杨明、唐孝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267页。
    ①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简本)》2008年,第9页。
    ② 《中国环境保护行政二十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页。
    ① 新华网:居民环保态度调查:67%民众愿意为环保自掏腰包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5/08/c 115690985.htm,2013-5-8.
    ① 人民网:奢侈品报告称中国人买走全球近半奢侈品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15/c1001-23548585.html,2013-11-15。
    ① OECD:Environmental Lea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75775 Paris Cedex 16 France,1995.
    ① 黄宇:《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载《环境教育》2003年第2期。
    ②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简本)》,2008年,第3页。
    ①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调查报告http://news.situ.edu.cn/info/1005/136247.htm,2013-05-10
    ② 邓翠华、陈墀《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企业生态责任》,载《福建论坛》2007年第12期。
    ① [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林自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① 余谋昌:《生态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② 周忠华:《差异与同一:生态世界观的两个基点》,载《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① 尚东涛:《论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第10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
    ① 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② [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① 叶平:《生态伦理的价值定位及其方法论研究》,载《哲学研究》2012年第12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页。
    ④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8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7页。
    ① [法1史怀洋:《敬畏生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页。
    ② 杨立新,屠凤娜,张新宇:《论生态道德意识》,《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7期。
    ① 刘小枫:《人类困惑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第66页。
    ① 甘少平:《克隆人:不可逾越的伦理禁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② 邹其昌:《论审美精神》,载《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 刘湘溶:《论生态科学意识》,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8期。
    ② F·J·戴森:《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页。
    ① [英]J·A·帕尔默:《21世纪的环境教育》,田青、刘丰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① 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39页。
    ② 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40页。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http://ww.mep.gov.cn/gkml/hbb/bwj/201105/t20110506210316.htm,2011-04-22。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http://xjs.mep.gov.cn/xjwx/200511/t2005111871827.htm,2005-11-18。
    ① 吴相强、曹索芬:《亚洲地区环境教育回顾及终启小》,载《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② 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亢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39页。
    ① 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3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②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4页。
    ② 黄顺基:《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① 王丹,路日亮:《消费社会物质丰盛与精神匮乏的悖论》,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① 李德,岳书亮:《论消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对策》,载《学术探索》2004年第3期。
    ① 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中中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39页。
    ① 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4-25页。
    ① Ninrh meeting of the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rnent:The Thessaloniki Declaration, http://www.mfu.gr/www.mfu.gr/Artieles/en-US/090506 NXENZ.htm。
    ① 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载《环境保护》2006年第5期。
    ①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总量已达3500余家》,载《中国环境管理》2008年第12期。
    ① 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载《环境保护》2006年第10期。
    ② 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载《环境保护》2006年第10期。
    ③ 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载《环境保护》2006年第10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1961年版)、第30卷(1955年版)、第31卷(1998年版)、第32卷(1998年版)、第33卷(2004年版)、第43卷(2008年版)、第38卷(1965年版)、第45卷(2003年版)、第46卷(2003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社。
    [3]《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课题组:《生态文明与环保新道路》,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E·B·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2]本书编写组:《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13]本书编撰委员会:《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4]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6]陈敏豪:《归程何处—生态史观话文明》,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版。
    [17]陈其荣:《白然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陈寿朋:《生态文明建设论》,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9]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丁丽燕:《环境困境与文化审思—生态文明进程中》,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董小林:《当代中国环境社会学构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2]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北京:社会科学发展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3]巩英洲:《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现在到未来文明的哲学探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韩立新:《环境价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洪大用:《中国民间环保理论的成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胡孙林、海学,等:《为了子孙后代—环境保护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胡筝:《生态文化:生态实践与生态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黄承梁、余谋吕:《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31]黄承梁:《生态文明简明知识读本(全民环境教育系列读本)》,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3]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34]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孔德新:《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绿色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李明华等:《人在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8]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9]李训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0]李振基、陈小麟,等:《生态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版。
    [42]刘爱军:《生态文明研究(第一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3]刘本炬:《沦实践生态土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7年版。
    [45]刘思华:《生态马克思土义经济学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6]刘湘溶:《生态伦理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7]刘湘溶:《生态意识论—现代文明的反省与展望》,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
    [48]刘湘溶:《走向明大的选择—生态与道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9]刘湘溶等:《生态文明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0]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集团2010年版。
    [51]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53]卢风:《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54]毛志峰:《人类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三种文明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5]蒙培元:《人与白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6]庞元正:《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与发展》,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57]钱俊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8]钱俊生等:《生态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59]曲格平、彭近新:《环境觉醒:人类环境会议和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0年版。
    [60]曲格平:《曲格平文集》(第七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沈国明:《21世纪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2]沈坚:《文明的历程》,上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3]沈满洪:《生态经济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4]时青吴:《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社会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5]宋宗水:《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版。
    [66]唐少卿、唐海萍:《生态文明建设与西北的持续发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7]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8]万劲波、赖章盛:《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法治与伦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69]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机理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0]王冷:《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08):上海的生态文明》,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71]王丽莉:《绿媒体:中国环保传播研究》,北京:清华人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王莉丽.绿媒体:《中国环保传播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王民:《环境意识及测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4]王树恩,陈士俊:《人类与环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6]王玉德,张全明,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7]魏波:《环境危机与文化亚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8]温刚、严中伟、叶笃止:《全球环境变化—我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及研究》,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79]吴风章:《生态文明构建: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80]吴晓军、董汉河:《西北生态启示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81]向玉乔:《经济·生态·道德一中国经济生态化道路的伦理分析》,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2]徐恒醇:《生态美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3]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4]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5]徐再荣:《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回应》,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版。
    [86]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7]严耕、林震、杨志华:《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88]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理论构建与文化资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89]杨东平:《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90]杨华:《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91]杨通进:《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92]杨振强:《环境意识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3]尹世杰:《消费需要论》.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94]于海量:《环境哲学与科学发展观》,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5]于海量:《环境哲学与科学发展观》,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6]余谋昌:《白然价值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7]余谋昌:《生态伦理学》,北京:首都师范人学出版社1999年版。
    [98]余谋昌:《生态文化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9]余谋昌:《生态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0]余谋吕:《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1]张文台:《生态文明建设论:领导干部需要把握的十个基本体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102]张扬,等:《循环经济概论》,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3]赵峰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指导手册》,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104]赵廷宁,等:《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5]赵载光:《天人合一的文化智慧一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106]赵章元:《生态文明六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1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9]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一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末来》,国家环保局外事办公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111]钟宜:《中国先进文化构建与发展战略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112]周敬宣:《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113]周毅:《跨世纪国略:可持续发展》,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114]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5]祝怀新:《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6][美]S·弗雷德·辛格、丹尼斯·T·艾沃利:《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林文鹏、干臣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17][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孙晓春、马树林译,长春:吉林出版社2000年版。
    [118][美]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2006年版。
    [119][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0][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
    [121][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22][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3][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刘仁胜、肖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4][日]岸根卓郎:《环境论—人类最终的选择》,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5][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韩立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26][印]辛赫等:《环境教育:中学社会科学教师及主管人员的职前培训模式》,刘燕等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7][英]安东尼·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曹荣湘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28][英]布赖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曾建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129][英]布赖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曾建平泽,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130][英]戴维·佩拍:《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1][英]克里斯托弗·卢茨:《西方环境运动:地方、国家和全球向度》,徐凯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L1J 曹萍、冯琳:《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思想的区域实现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6期。
    [2]曹新:《论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2期。
    [3]曾煌、袁慧玲,等:《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陈家刚:《生态文明与协商民士》,《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
    [5]陈泉生:《生态文明与环境法制建设》,《法学论坛》2007年第1期。
    [6]陈少英、苏世康:《论生态文明与绿色精神文明》,《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
    [7]陈学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8]陈志尚:《论生态文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9]程秀波:《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州学刊》2003年第4期。
    [10]邓坤金、李国兴:《简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哲学研究》2010年第5期。
    [11]董兆华:《浅议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2]方世南:《生态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科学建构》,《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13]付文杰、何艳玲:《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教育探索》2005年第12期。
    [14]宫长瑞:《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15]郭家骥:《生态文化论》,《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6]郭健彪:《生态文明的价值眷注:人的全面发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17]黄顺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考—论生态化生产方式》,《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1
    [18]吉玉乱、王卫乡:《生态文明时代的未来展望》,《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5期。
    [19]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
    [20]蒋笃运:《试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0期。
    [21]黎德扬:《略论文化及科学技术文化》,《江汉论坛》,1997年第12期。
    [22]李海新:《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抉择》,《江汉论坛》2010年第12期。
    [23]李红卫:《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24]李绍东:《论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0年第2期。
    [25]李淑文:《生态文明道德观与可持续发展》,《东岳论丛》1999年第4期。
    [26]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南开学报》1999年第3期。
    [27]林智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9期。
    [28]刘怀光:《生态文明与人类世界观的转变》,《理论探讨》2003年第3期。
    [29]刘经纬、赵晓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模式与途径研究》,《教育探索》2006年第12期。
    [30]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中国特色社会土义研究》1998年第6期。
    [31]刘水芬、周松、宋宇新:《中外生态意识的实践分析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32]刘思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东南学术》2002年第6期。
    [33]刘延春:《关于生态文明的儿点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3期。
    [34]路日亮,王丹:《生态伦理与理性生态人培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35]潘一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第10期。
    [36]齐金池、高志忠、熊晓霞:《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37]桑杰:《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红旗文稿》2006年第23期。
    [38]佘正荣:《环境伦理学的价值论依据》,《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4期。
    [39]申曙光:《生态文明: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文明》,《学术月刊》1994年第9期。
    [40]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41]中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哲学动态》1994年第10期。
    [42]宋林飞:《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43]宋锡辉:《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4]孙彦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齐鲁学刊》2000年第1期。
    [45]田心铭:《以人为本与生态文明建设》,《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6期。
    [46]王朝全:《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文明战略》,《软科学》1996年第3期。
    [47]王宏斌:《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选择及其历史局限性与超越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1期。
    [48]王莉:《中国的低碳之路该怎么走?》,《再生资源》,2009年第7期。
    [49]王世谊:《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时代意义》,《当代世界与社会土义》2009年第4期。
    [50]王学俭、宫氏瑞:《试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意蕴》,《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
    [51]王学俭、宫长瑞:《建国以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及其启示》,《林业经济》2010年第1期。
    [52]王雨辰:《略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53]王玉庆:《生态文明—人与白然和谐之道》,《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4]王治河:《中国和谐土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55]文丰安:《新时期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9期。
    [56]谢光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初探》,《社会主义研究》1992年第3期。
    [57]谢光前:《生态文明刍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58]谢艳红、姚俭健:《生态文明与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59]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北京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60]徐春:《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4期。
    [61]杨文圣、焦存朝:《论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
    [62]姚小泉:《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63]易小明:《论生态文明的限度》,《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5期。
    [64]余金成、余维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明取向》,《学术交流》2009年第9期。
    [65]余谋昌:《环境哲学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年第4期。
    [66]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新视野》,2003年第4期。
    [67]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吐期。
    [68]袁克吕:《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第1期。
    [69]张华夏:《广义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70]张连国:《生态文明视野中的政治文明》,《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71]张青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及其现实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72]张晓红:《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73]张云飞、黄顺基:《中国传统伦理的生态文明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74]赵丽:《论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工业化思路》,《齐鲁学刊》2010年第4期。
    [75]赵绍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76]郑晓健、王红娟:《生态文明与道德建设》,《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77]周鸿:《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78]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求是》2009年第22期。
    [79]卓越、赵蕾:《加强国民生态意识建设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80]邹爱兵:《生态文明研究综述》,《社会科学动态》1998年第12期。
    [1]Adara:Strategi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soeial Studies in Nigeria by the Year2000, Environmental Edueation Researeh, VOI,1996.
    [2]US Coune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US DePartment of State:the Global 2000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3]John Passmore: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Ecological Problems and Western
    [4]Traditions(Seeond Edition),London:Gerald duck worth&CoLtd,1999.
    [5]The Worlrld Resourees Institute etal:World,Resourees-1992-1993,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Breman S& Withgott J:Environment-the Science behind the Stories, San Franeiseo Pearson Edueation Inc,2005.
    [7]Gwyn Prins:Threats without Enemies, London:Earths Can,1993.
    [8]Riehard N.T-W-Fiennes:Ecology and Earth History, Croom Helm,1976.
    [9]Element for Polieies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UNEP, Nairobi SymPosium: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1994.
    [10]Dury GH: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ystems, Heinemann,1981.
    [11]Nadakavukaren A:Man and Environment,2nd ed, Wave land Press,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