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嫂》及其跨媒介传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61年发表的小说《红嫂》,先后被改编成现代革命京剧《红嫂》、芭蕾舞剧《沂蒙颂》和电影《红嫂》等艺术形式,“红嫂”因而成为20世纪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重要文艺作品的人物形象之一。传承了半个世纪的“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固然是战争年代人心相背的形象化标志,揭示了中共之所以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但小说《红嫂》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官方推动的结果。任何一种广泛流传的文化意识形态,都不可能强制推行,尤其是文艺作品所负载的特定意识形态,更需要通过其内在的审美机制获得民众自觉的“认同”。不同时期受众对不同艺术形式《红嫂》的喜爱,究其原因还是这个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情怀和浓厚真实的生活气息所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连续剧《沂蒙》等以“红嫂”为元素的沂蒙影视剧的播映,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使这一论题的选择具有了开放性和当下性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想实现如下三个意图:其一是尽可能理清小说《红嫂》真实的传播轨迹,系统探求其形成、改编和流传的原因,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二是回到历史和文学的现场,深入文本内部,研究分析其情节、人物塑造和特定时期读者接受心理的契合效应;其三是运用大量的史料,从文学的真实性和人性的丰富性出发,对“红嫂精神”的当代传播价值作出判断。
     为了实现上述意图,本文的研究拟采用社会历史学批评方法,兼顾叙事学、文化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基本观点,力求在一个相对宏阔的架构上,以平和的心理,细读文本,阐释不同媒介的传播形式是如何实现政治话语向文学话语的审美转换,剖析其五十年来持续赢得观众的深层原因及其传播价值。
     论文除了绪言和结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小说《红嫂》及其文化内蕴。通过分析小说《红嫂》创作缘起、内容结构及其人物形象,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做出价值判断。并深入挖掘“红嫂”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理清沂蒙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脉络。第二章主要论述京剧《红嫂》及其演变。分为“京剧《红嫂》的演出与影响”、“京剧《红云岗》的改编与电影拍摄”和“京剧《情深意长》与京剧《红嫂》的新时期复排”三个环节,具体分析了《红嫂》从小说到京剧不同版本的创作历程,及人物情节关系的“变”与“不变”。第三章主要论述芭蕾舞剧《沂蒙颂》与“样板戏”。分析舞剧产生的时代背景,比较舞剧本与京剧本的异同,研究舞剧的传播价值和效应。并客观公允地评判“准样板戏”《沂蒙颂》与江青的是是非非。第四章主要论述电影《红嫂》与《沂蒙六姐妹》《沂蒙》《沂蒙情》等沂蒙影视戏曲。重点研究以“红嫂”为元素的影视戏曲在新世纪的传播主题和传播策略的演变。第五章论述“红嫂”的传播价值。从文学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三个维度展开。重点对“红嫂精神”“沂蒙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进行诠释,通过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以实现对“红嫂”传播价值的全面把握。
The novel Red Sisters-in-law published in1961has been recomposed intocontemporary revolutionary opera Red Sisters-in-law, ballet Saga of Mt. Yimeng and movieRed Sisters-in-law. The red sister-in-law has been one of the important figures in literatureand artistic works of the20thmainstream ideology. The story of Red Sisters-in-law savingthe wounded soldiers which has been popular during the past half century interprets thepublic attitude in war time and proclaims why the communist party can win the war.However, the popularity of the novel Red Sisters-in-law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government’s promotion. Any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y cannot be forcefully promoted.Particular ideology carried by literature and artistic works needs to be approvedconsciously by the public through their inherent appreciation mechanism of the beauty. Thereason why the public favors the Red Sisters-in-law in various artistic forms lies in itsinteresting plot, life-saving humanism and authentic vitality. Especially in the new century,the broadcasting of movie and TV series centered on the Red Sisters-in-law resonate thepublic, which assigns the topic with opening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chieve three purposes: the first, to clarify the transmission ofthe Red Sisters-in-law and explore the reasons of its formation, recomposing andpopularity including the political, cultural and economical factors; the second, to return toth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scene through the novel text to study its plot, characterization andfit effect of the readers in particular time; the third, based on abundant historical data, tojustify the transmission value of “Red Sisters-in-law spirit” from the authenticity ofliterature and humanistic richness.
     To reach the researching purpose, the thesis, in a relatively wide-rang framework,taking social history criticism method and the opinions of narratology, culturology,transmission and psychology, attempts to expound how the various transmission formsshift from political discourse to literature discourse and analyze the underlying reason ofits popularity and transmission valu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except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firstchapter discusses the novel Red Sisters-in-law and its cultural meaning, to make a valuejudgment of its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quality through analyzing its creationreason, content structure and characters, and to explain its historical reasons and clarify thecontemporary shifting context of Yime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the opera Red Sisters-in-law and its evolution. The content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performance of opera Red Sisters-in-law and its influence, the recomposing into the RedClouded Hillock and filming, and the opera Eternal Friendship and the opera RedSisters-in-law and its rehearse in new era. We discuss the creation course of RedSisters-in-law in various versions ranging from novel to opera, and the “changing” and“unchanging” of the plots and character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llet Saga of Mt.Yimeng and “model opera”. We analyze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ballet, comparethe ballet version and opera version, and study the transmission value and its effect of theballet. We also objectively justify the “quasi-model opera” and Jiangqing. The fourthchapter discusses the movie Red Sisters-in-law and TV series Yimeng Six Sisters, Yimeng,Yimeng Passion and other Yimeng traditional operas. We focus on the transmission themeand the transmission strategy evolution of the movies and operas on Red Sisters-in-law innew era.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transmission value of Red Sisters-in-law, includingthe values for literature, spirit and social economy. We concentrate on the connotation andthe actual significance of Red Sisters-in-law spirit and Yimeng spirit. An overall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mission value of Red Sisters-in-law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引文
①孙昌熙:《山东文学》1963年第4期。
    ①贺俊杰:《世纪》2006年第3期。
    ②苗得雨:《时代文学》2005年第4期。
    ③《人民日报》1964年8月17日。
    ④《光明日报》1964年8月18日。
    ⑤《光明日报》1964年7月5日。
    ⑥《戏剧报》1964年第8期。
    ⑦《人民日报》1976年3月27日。
    ⑧《人民日报》1974年10月19日。
    ⑨《人民日报》1974年10月19日。
    ①《样板戏的风风雨雨》,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②《党史博采(纪实)》2007年第2期。
    ③《人民日报》1975年4月22日。
    ④《人民日报》1975年6月23日。
    ⑤《人民日报》1975年5月13日。
    ⑥《人民日报》1975年4月22日。
    ⑦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⑧《艺术批评》2010年3期。
    ⑨《文艺报》2009年9月3日。
    ⑩《电视研究》2010年第4期。
    11《安徽文学》2010年第6期。
    12《中国电视》2010年第2期。
    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大众日报》2011年11月1日。
    ③美国传播学者德弗勒认为: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通常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我国学者邵培仁认为: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本文所指的媒介是广义上的,兼有载体、传播形式和传播机构的含义。
    ①【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②【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③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社会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将场域(field)作为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单位,他以资本(capital)为工具,将对场域的分析扩大到整个社会。场域内存在力量和竞争,而决定竞争的逻辑就是资本的逻辑,资本不仅是场域活动竞争的目标,同时又是用以竞争的手段。布迪厄把资本分成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在布迪厄看来,不同的资本是可以进行转换的,文化就像一种资本,可以成为一种获得的工具,是手段而不仅仅是目的。
    ④董学文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页。
    ①朱国华:《文学与权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7页。
    ①贺俊杰:《红嫂和<红嫂>的故事》,《世纪》2006年第3期。
    ②1963年5月,作家出版社出版《沂蒙故事集》,全书收录的4个短篇小说除《红嫂》外,还有《沂蒙山的故事》、《英雄的表兄和表妹》和《一支神勇的侦察队》。
    ③刘知侠常常引用短篇《铺草》谈自己小说创作经验。农民王老头与解放军战士张立中因为铺草问题而发生的故事,其中有许多的误会和遗憾;张立中向王老头借铺草,而王老头不给,两人发生争执,遗憾一;王老头和张立中分别受到批评,认识错误,想向对方道歉,遗憾二;两人分别找对方道歉不遇,遗憾三;战斗结束后,王老头又找张立中,张立中已牺牲,遗憾四。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刘知侠能够将故事写的这样引人入胜,显然充分调动和发掘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故事性和传奇性因素。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②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的文艺路线—一九五一年五月十二日在中央文学研究的讲演》,见《周扬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0页
    ③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9页。
    ④李希凡:《革命英雄典型的巡礼》,《文学评论》1961年第1期。
    ①冯德英:《我怎样写出了<苦菜花>》,《解放军文艺》1956年6月号。
    ②知侠:《铁道游击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608—609页。
    ①刘知侠:《沂蒙故事集》,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38页。
    ②刘知侠:《沂蒙故事集》,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18页。
    ①刘知侠:《沂蒙故事集》,作家出版社1963年版,第25页。
    ①孙昌熙:《山东文学》1963年第4期
    ①苗得雨:《血与火的岁月——抗战时期的沂蒙山人》,《时代文学》2005年第4期。
    ①临沂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编:《临沂地区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1页。
    ①李存葆、王光明:《沂蒙九章》,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8页。
    ②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人民日报》1958年2月28日。
    ③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3页。
    ④刘知侠因刘少奇受迫害。据刘知侠的夫人刘真骅回忆,由于《铁道游击队》里第七十二章详尽地描写了铁道游击队掩护胡服(刘少奇的化名)过陇海铁路的历史事实,在文革中成为刘知侠的一大罪状,横遭挞伐,倍受折磨。这表明文学已完全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⑤李宗刚:《在主流意识形态制导下的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①马克思等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一卷,第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1-412页。
    ②“识字班”是抗战时期沂蒙山区青年妇女的学习组织,利用小学中午放学的空档,组织青年妇女去学习文化的午校。后来成为青年妇女的团体名称。现在沂蒙山区农村泛指未婚女青年。
    ①李存葆、王光明:《沂蒙九章》,作家出版社1992年。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226页。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大会进行了6轮近两千场的演出和分演,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29个剧团,演出了《芦荡火种》《红灯记》《奇袭白虎团》《节振国》《红嫂》《智取威虎山》《洪湖赤卫队》《红岩》等35个剧目。
    ①袁成亮:《党史博采(纪实)》,2007年第2期。
    ①丹丁:《从塑造正面英雄出发》,《人民日报》1964.8.17。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1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9页。
    ①1972年夏天,江青让于会泳、钱浩梁和刘庆棠三位“样板戏”干将到山东避暑休养,借此机会关心一下京剧《红嫂》,江青此时欲将《红嫂》扶植成“样板戏”。山东省革委会主任、济南军区司令杨得志亲自迎接,盛情款待。但于会泳三位从济南到青岛游山玩水,始终对《红嫂》的改编不置可否,还执意要上属军事机密的岛屿观光,在部队造成恶劣影响,也激怒了山东党政领导,济南军区遂将三人行为以“非常活动”之名上书中央军委。参见戴嘉祊:《样板戏的风风雨雨》,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223页。
    ②1966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江青《谈京剧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塑造出工农兵形象,塑造出革命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主要任务或首要任务”。《红旗》杂志第六期为此发表题为《欢呼京剧革命伟大胜利》的社论。
    ③《文汇报》1968年5月23日发表于会泳的文章《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提出“在所
    ①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①鲁戈:《学习和运用革命样板戏经验的又一成果——评革命现代京剧<红云岗>中英嫂形象的塑造》,《人民日报》1976年3月27日。
    ②施苑:《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
    ①戴嘉祊:《样板戏的风风雨雨》,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①戴嘉祊:《样板戏的风风雨雨》,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①社论《欢呼京剧革命的伟大胜利》,《红旗》1967年第六期。
    ①谢柏梁:《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2006年7月第二版,第201页。
    ①初澜:《京剧革命十年》,《红旗》1974年第7期。
    ②戴嘉祊:《样板戏的风风雨雨》,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①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89页。
    ①戴嘉祊:《样板戏的风风雨雨》,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页。
    ①铁凝:《麦秸垛》,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170页。
    ②朱寿桐:《朱寿桐论戏剧》,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①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②祝克懿:《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河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①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①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67-70页。
    ②《<红色娘子军>工人座谈会既要》《舞蹈》1965年第2期。
    ③惠雁冰:《样板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①惠雁冰:《样板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①杰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符号行为的叙事》,纽约康奈尔大学出版社,第99页。
    ①洪毅达:《谈革命现代舞剧<沂蒙颂>的舞蹈艺术》,《人民日报》1975年5月13日。
    ①宇晓:《评革命现代舞剧<沂蒙颂>的音乐创作》,《人民日报》1975.04.22。
    ①《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人民日报》1984年12月30日。
    ①王万森、周志雄、李剑英:《沂蒙文化与现代沂蒙文学》,齐鲁书社2006年,第229-230页。
    ①刘康:《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
    ①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①丁凤云:《中国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文化报》2009年9月3日。
    ②丁凤云:《中国版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文化报》2009年9月3日。
    ①王坪:《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导演阐述,《艺术批评》2012年第3期。
    ②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北方论丛》2005年第3期。
    ①李小江:《亲历战争:让女人自己说话》,载《读书》2002年第11期。
    ②赵冬苓:《沂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41页。
    ①宋法刚:《真实的力量人性的历史》《安徽文学》2010年第6期。
    ②梁启超:《新民说》,见《饮冰室合集·专集6》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③梁启超:《改革起源》,见《饮冰室合集·专集6》中华书局1989年,第23页。
    ①孙晓娜、赵冬苓:《沂蒙》为老百姓立传,《大众日报》2009-12-10。
    ①冯德英:《无限深情凝笔端》,《文学报》1982年9月9日。
    ②洪卫中:《精神的传播文化的凝聚》,《电视研究》2010年第4期。
    ①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页。
    ①转引自欧阳英:《重读毛泽东》,【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5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567页。
    ①《斯诺文集》第1册,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②丁凤云主编:《沂蒙精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8页。
    ①陈思和:《民间的浮沉》,《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2期。
    ②弗莱:《批评的解剖》,见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0页。
    ③陈思和:《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47页。
    ①知侠:《铁道游击队》,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第450页。
    ②知侠:《漫谈拙作话当年》,《山东文学》1980年第9期。
    ③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④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3页。
    ①魏建、贾振勇:《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①李存葆、王光明:《沂蒙九章》,作家出版社1992年,第7页。
    ②《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③王万森、周志雄、李建英:《沂蒙文化与现代沂蒙文学》,齐鲁书社2006年版。
    ①周志雄、李剑英:《长长的流水,脉脉的温情——作家苗长水访谈录》,《当代小说》2003年第12期。
    ②转引自韩延明:《沂蒙精神的血脉与真谛》,《高校辅导员》2011年第10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李抒望:《“红嫂精神”的当代价值》,《桂中论坛》2005年第9期。
    ③《人民日报》2011年9月6日发表孙守刚等的文章《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文章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党群干群关系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教育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是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努力构建新时期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对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重大。
    ②丁凤云主编:《沂蒙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红旗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255-257页。
    ①【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傅其林:从“形式的意识形态”理论审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合法性,《文化与诗学》2009年第2期。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年版。
    3.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和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谢柏梁:《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观》,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周扬:《周扬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胡风:《论民族形式的问题》,海燕书店1947年版。
    11.许晨:《样板戏内部新闻》,黄河出版社1990年版。
    12.叶舒宪:《神话—原形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3.荣格:《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
    14.王国维:《王国维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15.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8.于平:《中国当代舞剧发展史》,中国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19.汤哲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朱栋霖:《心灵的诗学——朱栋霖戏剧论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刘祥安:《话语的真实与现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吴义勤:《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反思》,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4.祝克懿:《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乔力、李少群:《山东文学通史》(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6.杨义:《杨义文存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张岱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
    2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陈思和:《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30.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李欧梵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丁帆:《重回“五四”起跑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程光炜:《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34.唐小兵:《再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5.孔范今、施占军主编,陈晨编选:《中国新时期文学史研究资料》(上、中、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6.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7.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8.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张全之:《火与歌——中国现代文学、文人与战争》,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41.《临沂百年大事记(1840—1949)》,临沂地区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2.惠雁冰:《样板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刘英华主编:《沂蒙文化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4.魏建、贾振勇:《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6.朱德发:《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7.王万森、周志雄、李建英:《沂蒙文化与现代沂蒙文学》,齐鲁书社2006年版。
    48.朱国华:《文学与权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49.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1949-2000)》,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50.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8月。
    5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52.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4.欧阳英:《重读毛泽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5.朱寿桐:《朱寿桐论戏剧》,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56.阎浩岗:《“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8.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59.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60.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61.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63.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穆敏:《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65.崔维志、唐秀娥:《山东抗日战争纪实》,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66.崔维志、唐秀娥:《山东解放战争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67.朱民:《抗日战争中的大众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68.中共临沂市委编:《沂蒙红嫂颂》,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9.丁凤云主编:《沂蒙精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0.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作家出版社1984年版。
    71.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2.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73.黄越:《图说芭蕾》,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74.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5.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76.顾保孜:《实话实说红舞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77.梁茂春主编:《中国音乐通史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78.董学文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9.临沂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蒙山志》,齐鲁书社1999年版。
    80.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鲁中南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编:《难忘的历程·鲁中南篇》,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81.中共临沂市委研究室主编:《中共沂蒙党史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2.中共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
    83.临沂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编:《临沂地区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
    84.中共临沂市委编:《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5.吴道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新英雄传奇小说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6.关勇:硕士论文《传统“忠义”思想及其现代价值》,2008年4月。
    87.【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88.【苏】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89.【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90.【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1.【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2.【法】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9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94.【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5.【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96.【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97.【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8.【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9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