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已成为中国人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这种文化消费模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表现出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
     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梳理、分析、借鉴西方思想家有关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分析的理论,全面研究分析中国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全文基本内容分述如下:
     首先对于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基本问题的澄清,研究了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分析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主要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梳理大众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选取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和费斯克的大众文化抵抗理论,进行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分析。
     论文主体从政党、大众文化生产制作商、受众个体角度出发,从大众文化承载的意识形态控制功能、意识形态渗透功能和意识形态逃离功能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
     从政党角度分析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控制功能,意识形态控制是现代社会政治国家进行统治的重要方式,拥有文化领导权是执政的根本要求。意识形态控制的关键就是采用哪种方式和渠道进行,大众文化正好是最佳形式。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与阿尔都塞的文化的意识形态论述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特点和主要方式,最后分析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控制的实现机制。
     从大众文化制作商角度分析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功能,大众文化的渗透性是为其获得商业利润的杀手锏。消费社会的存在是大众文化发展的现实环境,也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的推动器,大众文化生产制作者利用视觉符号的技术手段操控着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的源头;大众集体无意识、平民意识、现代受众意识是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共谋的主要表现形态;大众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分析展示出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渗透的作用形式。
     从大众个体角度分析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逃离功能,大众文化是大众自己积极能动的选择,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大众的能动性,作者式文本和大众的主动抵抗性是分析大众文化意识形态逃离的动力;注重娱乐消遣狂欢化、选择沉默、积极建构新的文本意义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逃离的主要特征,意识形态逃离为大众提供心理抚慰,宣泄大众情绪,化解现实社会矛盾,同时后现代思维会解构主流价值文化、导致人文精神失落、造成文化生态失衡;选取女性文化,青年亚文化,草根文化形态分析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抵抗或逃离的意义。
     最后论文论述了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的构建策略。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大众文化与多元意识形态的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都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思考的问题,论证建设有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战略思考,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以现实为基点,着眼于未来发展的远见,提出坚持一元引领与多元发展的引导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本土化发展原则;处理好自主发展和学习借鉴的关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从宏观上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中国特色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构建,从微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寻求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契合点,提升自身建设质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大众文化发展提供制度化保障、优化文化发展环境,促进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本文研究分析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正确规范和引导大众文化,把它纳入到国家管理的范围和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让大众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of China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popular culture has become the main content of Chinese cultural consumption. This kind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pattern changes people's working way, living style and thinking model, which represent a strong function of ideology.
     Based on Marxist theory of ideology, this paper sorts out, analyzes and draws lessons from Western thinkers about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function theorie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function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This paper basically includes some parts as follows:
     Firstly, clarify the basic problem between popular culture and ideology and make a research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r culture and ideology; secondly, analyze the popular cultural theories of main Western representatives, and sort ou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al, and conduc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bout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function based on popular cultural critique theory of Frankfurt school, consumption cultural theory of Baudrillard and Fiske's popular cultural resistance theory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ty, popular cultural producers and individual audience to conduct a research from three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dimensions including control function, infiltration function and fled function.
     In the view of party to analyze the ideological control function of popular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modern social political states to rule, while the cultural leadership is the requirement of government. The key to ideological control is to adopt what kinds of ways and channels and popular culture is just the best choice. Gramsci's cultural leadership and Althusser's cultural ideology describe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ways, and analyze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control.
     In the view of popular cultural producers, analyze the infiltration function of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y. The infiltration function of popular culture is to gain the commercial profits. The existing of consumer society is not only the real environment of popular culture but also the trigger of ideological infiltration. The producers of popular culture make use of visual symbols to control the source of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infiltration. Collective unconscious, civilian consciousness and modern reacceptance conscious are the main forms of expression for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popular culture and ideology. The analysis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demonstrates the form and usage of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infiltration.
     The popular culture is a positive dynamic cho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and ideological fled function, and also a bottom-up culture. The public's initiative, produced style text and the active resistance of public are the power of analyzing the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fled. Emphasizing entertainment, choosing silence and active constructing the new meaning of text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fleeing. Ideological flee provides psychological comfort for the public and gives vent mood so as to resolve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 and meanwhile the thinking pattern in post-modern can deconstruct the value of mainstream culture resulting in the lost of human spirit and imbalance between culture and ecology. Analyze the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resistance and meaning of flee according to women's culture, youth subculture and grass roots culture.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deological function research are discussed.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features of times,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and multi-ideolog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popular culture are the important issues for constructing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demonstrating the strategic thinking about popular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o lay a reality foundation, look forward to further development, sticky propose to the leading rule for the development between unified and pluralistic culture, and insistent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 between culture and ecology, and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principle.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development and learn from,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nation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duct a scientific plan for Chinese popular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macro, and carry out a basic building for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t a micro level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provides an ideological guarantee for popular cultural development, seek the meeting point between popular culture and ideolog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and deepen reform of cultural system so that it can 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popular cultural development,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tried to recognize the popular cultural ideological function, properly regulate and guide popular culture, and integrate it into the scope of national management and the right development track, so as to make the popular culture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soft power.
引文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内容》,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2 日,16版。
    ① 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②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③ 宗立华:《大众文化的本质、作用和建设策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① 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② 陶东风:《欲望与沉沦——当代大众文化批判》,《文艺争鸣》,1993年第6期。周宪;《大众文化的时代与想象力的衰落》,《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杨扬:《大众时代的大众文化——从比较文化的视野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5期。扈海鹏:《试析大众文化对人的现代性发展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③ 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第76-82页。
    ④ 徐贲:《影视观众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文艺争鸣》,1996年第3期,第56-65页。
    ① 薛民,方晶刚:《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述评》,《复旦学报》,1996年第3期,第96页。
    ②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③ 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④ 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⑤ 余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142页。
    ① 徐晓琳:《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王亚南:《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张贞:《论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曹瑞刚:《现代广告的意识形态分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① 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4页。
    ② 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③ 程建军,赵硕:《转型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特征分析》,《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第10页。
    ①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① 让·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223页。
    ② 让·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③ 让·波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④ 陈灵强著:《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⑤ 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4页。
    ①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② 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②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77页。
    ①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② Althusser, Lenin and Plilosophy and Other Essay, trans,by Ben Brewster,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1971,p.162.
    ① 王亚南:《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性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① 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4页。
    ② 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4页。
    ① 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5页。
    ② 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5页。
    ①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仁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转引自罗钢、刘象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③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转引自罗钢、刘象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④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有人译为詹姆逊、杰姆逊,本文统一译为詹明信,译为按译者翻译。
    ① 周志强:《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 吴士余:《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5页。
    ①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页。
    ②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76页。
    ③ 1928年《大众文艺》创刊时郁达夫说,“文艺劫难逃为大众的,文艺也须是关于大众的”,郭沫若说,大众是无产阶级,是全中国的工农大众,是全世界的工农大众。
    ④ 孙长军:《新时期大众文化:批评现状、本质及特征》,《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25页。
    ① 莫林虎:《大众文化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② 莫林虎:《大众文化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① 陈思和著:《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② 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5页。
    莫林虎:《大众文化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① 李建中:《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建设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十论文,2002年。
    ② 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84-289页。
    ③ 赵继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3期,第37页。
    ① 莫林虎:《大众文化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2页。
    ② 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
    ① 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分析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④ 赵景来:《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学术界》,2001年第8期,第2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6页。
    ① 《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102页。
    ② [法]雷蒙·阿隆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54年)一文、美国丹尼尔·贝尔的《意识形态的终结》(1960年)一书、美国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1992年)及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等。
    ③ 武晟:《意识形态与文化的立体关系探析》,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dc98340100e5a7.html
    ①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77页。
    ② 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合法性是现代政治学、哲学、法学和社会学中的个重要概念。所谓合法性或政治合法性,就是以对特定的政治 共同体、权利结构或政治秩序认同意识为基础,使它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普遍承认、普遍拥护、普遍遵守,而具有的种介法权威性。简言之,合法性或政治合法性指的是政治统治依据传统或公认的准则而得到人民的同意和支持。当人民对终极权威愿尽政治义务时,这权威就具有合法性。合法性被看作是有效统治和政治稳定的基础。
    ③ 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① 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② 王永贵:《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功能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7期,第28页。
    ③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① 王永贵:《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功能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7期,第28页。
    ① 叶启绩:《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①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页。
    ② 樊瑞科:《大众文化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攀登》,2010年第4期,第10页。
    ① 尤战生:《流行的代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一23页。
    ②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④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 李青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重庆出版社1990版,第145页。
    ① 尤战生:《流行的代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①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② 尤战生:《流行的代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① 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① 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②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①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① W·罗斯托著:《经济增长的阶段》,郭熙保,王松茂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①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②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 让·鲍德里亚著:《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23页。
    ②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① 赵勇:《大众文化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页。
    ① 《文化霸权》,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1567.htm?func=retitle。
    ① 德赛图:《日常生活实践》,陆扬《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0页。
    ②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③ 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第15页。
    ①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②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7页。
    ①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①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① 李合亮:《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控制力·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第15页。
    ② 《试论思想教育与思想自由的关系》,范文先生网,http://www.fwsir.com/jy/HTML/jy_20070402101028_32466.html
    ① Joseph S.Nye,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Time Magazine,Feb.22:21,1999.
    ① 丹尼斯·朗著:《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① 托尼·本内特:《大众文化与“转向葛兰西”》,陆杨,王毅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4-65页。
    ① 陈水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30页。
    ②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③ Althusser, Lenin and Plilosophy and Other Essay, trans,by Ben Brewster,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1971,p.162.
    ① Althusser,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 trans.by Ben Brewster,New York:M onthly Review Press1971,p.173.
    ① 黄力之:《文化研究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27页。
    ② 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① 李培苍:《大众文化的特征及其意识形态分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124页。
    ① 张筱薏:《消费背后的隐匿力量——消费文化权力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① Douglas kellner:Postmodernism Jameson Critique. Washington D. C:Maisonneuve Press,1989, P93
    ② 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第81页。
    ①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0页。
    ① Stuart Hall Et al,Policing the Crisis:Mugging the State,and Low and Order,London:Macmillan,1978,p.60
    ② 米效梅:《大众文化研究——一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① 赵景来:《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学术界》,2001年第8期。
    ② 李合亮:《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控制力·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第15页。
    ③ 王海平:《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第30页。
    ① 徐海波,黄冬玲:《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大众文化》,《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第100页。
    ① 赵宝晨:《对文化产业的哲学思考》,《理论学刊》,2006年第5期,第53-59页。
    ①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①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53页。
    ② 李英明:《哈贝马斯》,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79页。
    ① 徐海波:《意识形态、社会控制与社会系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56页。
    ② [奥]费洛伊德:《图腾与塔布》,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66页。
    ①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0页。
    ②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25页。
    ① [美]杰里尔·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周启朋等洋,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62页。
    ② 高立平:《意识形态的策略和意识形态认同》,《求索》,2006年第10期。
    ①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① [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7页。
    ② 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70-271页。
    ① 吴奎罡等:《简明原意的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② 张筱慧:《消费背后隐匿力量——消费文化权力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③ [美]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3页。
    ① 李永健,刘欢,戚明:《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新闻记者》,2007年第2期,第23页。
    ② 谢耘耕,王彩平:《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报告》,《新闻界》,2005年第4期,第4页。
    ①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中国文化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① 《壮大“草根文化”有助文化惠民》,新华网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cfce720100u9tx.html
    ② 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① 《中国旅游进入品牌时代》,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dcc7be01011wbl.html
    ① 以上数据来自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
    ① [美]弗·杰姆逊著:《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①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鸟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82页。
    ② 类型电影是指“在美国好莱坞发展起来,在世界许多国家盛行,按照外部形式和内在观念构砀模式进行摄制和欣赏的影片。见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① 徐宏力:《美学与电子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97页。
    ① 《联合国称全国互联网使用人数己超20亿》,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1/01-26/2814387.shtml
    ①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2页。
    ① Herber Marcuse,One-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ty (Boston:Beacon Press,1991),p.5.
    ①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②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① 高文武,关胜侠:《消费主义与消费生态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2页。
    ① 邰尚贤:《弗洛伊德无意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② 弗洛姆:《弗洛姆著作精选》,黄颂杰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版,第55页。
    ①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② 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费斯克媒介文化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③ 詹姆斯·卡伦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① 胡疆锋,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学术论坛》,2009年第3期,第76页。
    ② “大众受众”是在受众研究领域广为人知的词语,大众与受众分属于不同的话语范畴,一个是社会学的,一个是传播学的。大众不仅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脱离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形态。大众最初不是指普通民众,而是指多数民众。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的特点,既不同于有一定组织性的社会群体,也不同于松散的群集,更有别于有政治自觉意识的公众,他们没有任何组织性,也没有稳定的结构、规则和领导者,也缺乏这实现自身目的而行动的意愿和手段。受众其实是一种大众的集合,通过个人对愉悦、崇拜、学习、消遣、恐惧、怜悯或信仰的某种获益性的期待,自愿做出选择性的行为,并在一种给定的时间范围内形成。它受到统治者可能的或实际的控制,因而是一种集合行为的制度化形式。印刷媒介问世后,受众概念首次重大的历史补遗是“读者大众”的形成和发展,读者大众还帮助奠定了正在形成的公众概念。而电影的发明和影院放映方式的出现“创造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受众”。引自胡疆锋,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学术论坛》,2009年第3期,第76页。
    ①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一种作为政治的学术实践》,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② [英]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陈永国译,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③ 胡疆锋,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费斯克媒介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学术论坛》,2009年第3期,第76页。
    ① 赵勇:《大众文化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4-125页。
    ① 赵勇:《大众文化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页。
    ② [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婧,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18-219页。
    ②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① 胡疆锋,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费斯克媒介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学术论坛》,2009年第3期,第76页。
    ① 张筱慧:《消费背后的隐匿力量——消费文化权力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② John Fiske,Television Ctlture:Popular Pleasures and Politics,London:Routledge,1987,p.19.
    ① 禹燕:《女性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页。
    ② 蔡琪,黄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4页。
    ③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① 张互贵:《传统性别视角下的妇女参政》,《船山学刊》,2008年第2期。
    ①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版,第281页。
    ② Dick Hebdige,Subculture:The Meaning of Style,London:Methuen,1979,p.279页。
    ③ 胡疆锋:《反文化、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25页。
    ① 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59页。
    ② 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63页。
    ①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杭州教育出版社,第198页。
    ② Stuart Hall,Tony Jefferson,des,Resistance Thriugh Ritual:Youth Subculture in Post-war Britain, London:Hutchinson,1976,p.47.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① 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① 赵硕:《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现实境遇与构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①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0年。
    ① 徐海波:《意识形态安全解读及应对》,《湖湘论坛》,2010年第7期,第5页。
    ②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79页。
    ③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 邓名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求索》,2011年第8期,109-110页。
    ② 邓名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求索》,2011年第8期,109-110页。
    ① 李小满:《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人民日报,2004年11月26日第九版。
    ① 李建中:《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建设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② 邵子华:《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特质、缺失及发展策略》,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① 《十八大报告全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① 《文化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2012年11月26日,http://www.bisenet.com/article/201110/106506.htm
    ① 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5页。
    ②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7页。
    ① 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① 彭继红:《改革开放30年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变迁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50页。
    ① 《十八大报告全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 日。
    ②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新华社,2011年10月26日。
    ① 祁述裕:《市场经济中的文艺作品》,《东方》,1995年第3期,第58页。
    ② 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③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④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就包括了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民族文化生活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传承积累、自然凝聚、共享共创文化成果的一种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生活表现在意识形态上就是政治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①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14页。
    ① 《党的十七大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6,第1版。
    ② 花建:《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抵制三俗》,《文汇报》,2010年9月14日。
    ① 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② 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49页。
    ① 吉炳轩:《改革·发展·繁荣》,人民网,2011年11月7日。
    ① 杜鹰:《阐述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思路和任务》,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201105/t20110523_3835208.html
    ① 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第5一13页。
    ② 金民卿:《送去与拿来:中国大众文化国际化发展的基本策略》,《宁夏党校学报》,2003年第9期,第41页。
    ① 绍村:《追星逐光是何人——明星和明星崇拜》,Ⅱ—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 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年第1期,第14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一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法]让·波德里亚.物体系[M].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昆明:仁海文艺出版社,1992.
    [8][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0.
    [9][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2][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吴松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3][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5.
    [15][荷]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6][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分析学、爱欲[M].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7][法]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的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1.
    [19][美]理查德·佩尔斯.激进的理想与美国之梦[M].卢允中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0][匈]格奥尔格·卢卡奇.历史与阶段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2][法]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M].夏荣泽,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3][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6.
    [24][美]丹尼斯·朗著.权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5][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27][捷]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8][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9][奥]费洛伊德.图腾与塔布[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3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1][美]杰里尔·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M].周启朋等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32][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3][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4][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5][瑞士]荣格著.心理类型[M].吴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6][美]艾伦·杜宁著.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7][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8][英]詹姆斯·卡伦著.媒体与权力[M].史安斌,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9][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一种学术实践的政治,一种作为政治的学术实践[A].和磊译,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0][英]理查德·约翰生.究竟什么是文化研究[A].陈永国译,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C],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0.
    [41][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吴婧,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2][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43][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周晓红、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4][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5][美]阿兰·斯威伍德著.大众文化的神话[M].冯建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46][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7][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8][英]保罗·史密斯等著.文化研究精粹读本[M].陶东风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9][美]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泽,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0][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钎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1][英]本拉雷恩著.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M].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2][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华夏出版社,1987.
    [53]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4][英]约翰·期道雷著.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5][英]安吉拉·麦克罗比著.文化研究的用途.李庆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6][美]迪克·赫伯迪格著.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7][英]吉姆·麦圭根著.重新思考文化政策.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8][美]托马斯·弗兰克著.酷的征服:商业文化、反主流文化与嬉皮消费主义的兴起.朱珊,胡传胜,孙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9][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0][英]斯托克斯著.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黄红宇,曾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2]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罗钢、刘象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莫林虎.大众文化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7]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8]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11]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2]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上海:作家出版社,1996.
    [13]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
    [14]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15]胡隆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16]王永贵.经济个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7]孙云、孙镁耀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18]叶启绩.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9]尤战生.流行的代价: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20]李青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1]杨小滨.否定的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2]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3]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的思想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4]陆扬著.大众文化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5]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6]陆扬,王毅著.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三联书店,2001.
    [27]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8]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9]徐海波.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代诠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0]张筱薏.消费背后的隐匿力量——消费文化权力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1]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一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3.
    [32]潘知常.美学的边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3]李英明.哈贝马斯[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
    [34]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5]叶虎.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36]吴奎罡等.简明原意的西方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7]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8]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9]徐宏力.美学与电子文化[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40]高文武,关胜侠.消费主义与消费生态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41]邰尚贤.弗洛伊德无意识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42]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费斯克媒介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43]赵勇.大众文化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4]禹燕.女性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45]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46]陈灵强著.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7]中共中央宜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48]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9]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0]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1]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2]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3]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4]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5]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56]肖贵清,赵学林,闫晓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57]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8]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9]陶东风,金元浦.文化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0]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1]李德顺.文化价值论[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4.
    [62]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3]戴锦华.大众文化的隐形政治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64]扈海鹏.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视野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5]王晓升.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6]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7]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68]陆扬.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9]惠敏著.当代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解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9.
    [70]王恩铭著.美国反正统文化运动——嬉皮士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1]刘自雄,闫玉刚编著.大众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7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3]谭昆智.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74]曹卫东.霍克海默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75]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76]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77]孙占国.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78]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79]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0]李苓等编著.大众传播学通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81]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2]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3]黄会林,尹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4]周志强.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5]张艳芬著.詹姆逊文化理论探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6]陈立旭.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87]刘伟胜著.文化霸权概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88]李德顺.文化价值论[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4.
    [89]郑祥福.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0]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1]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2]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3]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94]曹顺庆.跨越异质文化[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
    [95]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96]张景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97]李江涛.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M].北京:中央编泽局出版社,2009.
    [98]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99]吴士余.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00]吴琦等著.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1]郑祥福,叶晖,陈来仪等著.大众文化时代的消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2]徐贲.文化批评往何处去[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103]赵勇编.大众文化理论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4]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5]郑保章,王爱玲等著.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歧视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6]陈龙著.在媒体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07]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08]李凤丹.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于大众文化与政治的关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109]王桂兰等著.文化软实力的维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110]王昌忠.美学审视下的中国当今消费文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11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2]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王德胜.文化转型、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上海艺术家.1997(6)
    [2]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2)
    [3]郑杭生.社会主义条件下主文化与反文化的对立.人民日报,1991年5月9日,第5版
    [4]汪政.立场的选择与阐释的加入.上海文学.1998(1)
    [5]赵继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道德与文明,1999(3)
    [6]邹广文.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学海,2001(5)
    [7]徐贲.影视观众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文艺争鸣,1996(3).
    [8]薛民,方晶刚.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述评.复旦学报,1996(3).
    [9]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0(6).
    [10]胡辉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暨南大学学报,2001(11).
    [11]李汉林.意识形态:人的社会化以及组织与制度变迁的过程——种对文献的综述与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7(6)
    [12]刘怀玉,伍丹.消费主义批判:从大众神话到景观社会——以巴尔特、列斐伏尔、德波为线索.江西会科学,2009(7)
    [13]喻仲文.走向符号学的意识形态研究.江汉论坛,2008(5)
    [14]G·马尔库斯.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含义.闵家胤译,国外社会科学,1984(1).
    [15]李合亮.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控制力·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8)
    [16]李苍培.大众文化的特征及其意识形态分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
    [17]樊浩.大众文化与主体文化.新闻出版交流,1997(6)
    [18]赵勇.日常生活视域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思想理论教育,2008(3)
    [19]沈湘平.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陷阱.现代哲学,1999(2)
    [20]赵宝晨.对文化产业的哲学思考.理论学刊,2006(5)
    [21]纪光欣,燕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问题探析.胜利油田党报学报,2008(3)
    [22]李永健,刘欢,戚明.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新闻记者,2007(2)
    [23]谢耘耕,王彩平.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报告.新闻界,2005(4)
    [24]李儒俊.娱乐社会背景下广告娱乐化的传播缺陷分析及诉求控制.东岳论丛,2009(11)
    [25]蔡琪,黄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
    [26]张互贵.传统性别视角下的妇女参政.船山学刊,2008(2)
    [27]郑雷.也论“贤妻良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5)
    [28]邓名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求索,2011(8)
    [29]李小满.坚持以人为本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人民日报,2004年第九版
    [30]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文学评论,1996(6)
    [31]王迎新,平章起.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理论月刊,2012(1)
    [32]程建军,赵硕.转型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的特征分析.江海学刊,2011(7)
    [33]孙长军.新时期大众文化:批评现状、本质及特征.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5)
    [34]赵景来.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学术界,2001(8)
    [35]王永贵.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功能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7)
    [36]徐海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中的转化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7(2)
    [37]黄力之.文化研究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3).
    [38]王海平.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2)
    [39]赵宝晨.对文化产业的哲学思考.理论学刊,2006(5).
    [40]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41]高立平.意识形态的策略和意识形态认同.求索,2006(10)
    [42]李永健,刘欢,戚明.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新闻记者,2007(2).
    [43]谢耘耕,王彩平.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报告.新闻界,2005(4)
    [44]胡疆锋,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学术论坛,2009(3).
    [45]胡疆锋.反文化、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新疆社会科学,2008(1).
    [46]徐海波.意识形态安全解读及应对.湖湘论坛,2010(7).
    [47]彭继红.改革开放30年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变迁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
    [48]祁述裕.市场经济中的文艺作品.东方,1995(3).
    [49]花建.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抵制三俗.文汇报,2010.
    [50]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文学评论,1996(6).
    [51]郑祥福.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审视大众文化.浙江社会科学,2008(2)
    [52]金民卿.大众文化: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安徽大学学报,2002(1)
    [53]宗立华.大众文化的本质作用和建设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
    [54]孙叶飞.大众文化的人文关怀.浙江师范大学,2006(5)
    [55]王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实践特点研究.清华大学,2008(5)
    [56]杜惠峰.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建设.2004(5).
    [57]王光文.评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4)
    [58]郭凤志.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2(6).
    [59]陈立旭.大众文化社会功能审视.福建论坛,2000(9)
    [60]王立红.大众文化理论批判.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7(6).
    [61]杜秀春.国内外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08(5)
    [62]徐海波,黄冬玲.意识形态视域下的大众文化.深圳大学学报,2006(11)
    [63]杜成君.大众文化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3(6)
    [64]任晓等.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2)
    [65]朱红霞.2007年媒介文化研究综述.文化研究,2009(1)
    [66]王埃亮.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12)
    [67]张贞.西方大众文化的理论反思.思想战线,2005(2)
    [68]曾现锋.从意识形态转型看当前中国的大众文化.哲学研究,2006(1)
    [69]孙长军.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与新时期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江汉论坛,2001(10)
    [70]赵继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道德与文明,1999(3)
    [71]于晓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后现代性.东岳论丛,2006(5)
    [72]吕国忱.关注并反思大众文化.哲学动态,2001(11)
    [73]王笛.近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叙事方法的思考.史学月刊,2006(5)
    [74]许士密.论中国话语中的大众文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11)
    [75]叶虎.全球化进程中的软权力与中国大众文化传播.江淮论坛,2006(5)
    [76]樊瑞科.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学刊,2010(4)
    [77]樊瑞科.大众文化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攀登,2010(2)
    [78]杨宏庭.中国大众文化理论内涵的检讨.新疆大学学报,2005(3)
    [79]十七大报告全文.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6日,第1版.
    [80]十八大报告全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1版.
    [81]李建中.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2.
    [82]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3
    [83]宗立华.大众文化的本质、作用和建设策略:[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84]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9.
    [85]赵硕.中国特色大众文化的现实境遇与构建:[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人民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文化产业网、中国新闻网等网站
    [1]Max Horkheimer and Theodor W. Adorno,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translated by john Cumming,New York:Continuum,1988),p.141.
    [2]John Fiske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Unwin Hyman.1989 P114.
    [3]oseph S.Nye,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Time Magazine,Feb.22:21,1999.
    [4]Douglas kellner:Postmodernism/Jameson/Critique. Washington D. C:Maisonneuve Press, 1989, P93
    [5]Stuart Hall Et al,Policing the Crisis:Mugging the State,and Low and Order, London: Macmillan,1978,p.60
    [6]Herber Marcuse,One-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ty (Boston:Beacon Press,1991),p.5.
    [7]Me Quail D,Audience Analyisis,London:Sage Publication,1997,p.2.
    [8]John Fiske,Television Ctlture:Popular Pleasures and Politics,London:Routledge,1987,p.19
    [9]Dick Hebdige,Subculture:The Meaning of Style,London:Methuen,1979,p.279页。
    [10]Stuart Hall,Tony Jefferson,des,Resistance Thriugh Ritual:Youth Subculture in Post-war Britain,London:Hutchinson,1976,p.4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