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吕剧艺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戏剧界很早就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古剧,其中“东柳”泛指的就是山东的地方戏曲。由此可见,山东的地方戏曲历史悠久,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山东境内先后曾有几十个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戏曲种类流行。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山东地方剧种当中,吕剧距今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它以其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不仅发展成为山东最大的地方戏剧种,而且还成为中国八大地方剧种之一。吕剧是在山东琴书这一说唱艺术的基础上,以“凤阳歌”为曲调母体,借鉴山东其他地方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发展而来的,它是山东省特别是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在齐鲁文化的大背景下成熟、定型,包含浓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至目前对吕剧艺术的全面研究仍然比较缺乏,多数研究仅仅停留在吕剧艺术的起源、音乐特征以及表演等方面,而对吕剧艺术自身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分析非常欠缺。因此,本文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以文化人类学的学术视野和基本理论来研究吕剧艺术。全文共分导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内容。
     导论论述本文选题原因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和本文创新之处。选题原因之一是吕剧艺术作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尤其是山东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价值。选题原因之二是当前吕剧艺术的研究现状。本文借鉴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阐释与吕剧艺术有关的美学问题和审美现象,使美学的抽象思考建立在扎实的人类学的实证调查和丰富材料之上,激活美学对民间审美传统和本土问题的思考。同时,本文还将边缘的、民间的艺术纳入美学研究的视野中,试图突破以往美学研究主要对主流艺术、经典艺术进行形而上思考从而总结出某种审美原理的传统,有利于美学吸取来自边缘的、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同时,吕剧又是山东的代表剧种之一,其文化是整个齐鲁文化的缩影,因此对吕剧艺术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齐鲁文化的整体认识。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田野调查与文献阅读相结合的方法、整体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多学科交叉兼容的方法,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积极借鉴经典人类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系统、深入地探索吕剧艺术的生成、审美特征、文化功能,以及由吕剧艺术的兴衰折射出来的文化变迁和社会变迁。至于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就是突出了文化的维度,力图从文化的大视野来观照吕剧艺术,研究吕剧艺术自身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吕剧艺术的物质文化(乐器以及与乐器有关的社会文化)、制度文化(乐制、律制及音乐的创作表演体制)、精神文化(超越性追求、审美意识、精神指向和族性心理特征)等,尽量关涉到吕剧艺术文化内涵的所有层面。
     第一章主要研究吕剧艺术的生成问题。本文从发生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梳理出吕剧艺术由人类生存危机下的功利性的表达到非功利性的抒情的演变过程。在吕剧艺术的生存背景和历史语境中进行宏观的理论反思,对吕剧艺术进行从源到流的追踪,在对吕剧艺术众多源流说进行历史和多方面的论证后,笔者提出了“多源综合说”。本文还探究吕剧艺术的地缘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历史渊源,从吕剧艺术的流行地域可见其既呈现出地缘文化的地理的乡土特征,又呈现出黄河三角洲民间文艺的丰富意蕴。同时,本文还试图在掌握尽可能多的历史事实的前提下,设法勾勒和描绘出吕剧艺术在其发生时期的原始形态,进而努力探寻鲁北人民之所以要创造出吕剧艺术这种精神生活方式和精神生产产品的原始动机、心理状态和文化背景,揭示出吕剧艺术最原初因而且是最内在的规定性,从而最终揭示出吕剧艺术的丰富艺术内涵,即实现吕剧艺术的本质内涵的人类学还原。
     第二章主要研究吕剧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齐鲁乡土美”的审美特征并对其进行溯源。本文把吕剧艺术放在山东齐鲁文化大背景中,结合吕剧创作(含剧目、文本和曲调)、吕剧演出(含服装和舞台表演)和吕剧音乐实践以及吕剧的接受传播归纳出吕剧艺术所具有的独特的“齐鲁乡土美”的审美特征,并且详细阐述这种审美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四个表征:1、乡土题材的道德旨趣;2、素朴无华的民间叙事;3、柔婉哀怨的音乐风格;4、风格各异的流派特色。其后,笔者又仔细地从吕剧艺术赖以生成、成熟、定型、繁荣的山东地域环境出发,从中国文化地理学视角对其“齐鲁乡土美”审美特征的形成进行溯源,得出齐鲁文化中的“仁”的伦理传统、山东人敦厚的群体性格特征以及淳朴的齐鲁民俗浸透是吕剧艺术“齐鲁乡土美”艺术品格形成的根脉,也是吕剧艺术“齐鲁乡土美”风格延续至今的根柢所在。
     第三章主要研究吕剧艺术的历史文化变迁以及当代生存危机。从对它的前身琴书、在乡村的存在与发展、进入中心城市以后的成熟以及20世纪50年代繁荣时期的文化生态研究入手,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吕剧艺术重要的历史事实的介绍,结合其兴盛的社会和文化等原因加以分别的研究,以求动态地展示吕剧这一剧种的审美历史文化变迁。在对吕剧艺术的生存现状进行实地普查后,笔者提出在当今的社会文化形态中,吕剧艺术有两种生态环境、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两种不同的形态共时存生,即依附于乡村文化背景中的庄户剧团呈原生形态;依附于城市文化背景的国家编制剧团表现为一种变异形态,这个变异形态指的是在原生形态之上的吸收、改编与“正规化”。通过对这两类现象考察结果的比较研究,得出吕剧艺术至今依然十分兴盛,庄户剧团依然是目前吕剧演出的主体,以及乡村依然是吕剧艺术主要的生存背景的主要结论,从而印证了在社会维护背景中个体成员的适应与体验。最后结合吕剧艺术的当下生存状态分析得知吕剧艺术在当下的合法性地位有了认同危机,处于当前消费社会的边缘处境,另外,本文还将从审美传统变迁、吕剧艺术自身审美特征与当下主流娱乐文化特征的矛盾等多角度探究吕剧发生危机的根源。
     第四章主要研究吕剧艺术的当代生存价值以及文化生态重建问题。从宏观的美学理论或文论重建以及发展的角度观照吕剧艺术在当代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生存现实,从吕剧艺术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得出吕剧艺术在当下生存环境中所具有的精神文化价值、社会凝聚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等多元价值,并进而提出吕剧艺术生态文化重建的重要性。其后,结合中外戏剧发展的事实,借鉴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提出诸如建立吕剧生态博物馆、建立吕剧“人类活财富体系”、建立吕剧网络博物馆、建立吕剧网络剧团等多项传承和保护措施,以及吕剧艺术应借鉴当前国内外一切可以借鉴的文化艺术,以开放的精神加以选择、吸收、融化,重点从吕剧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吕剧艺术的发展变革两个方面探讨下吕剧的文化生态重建问题。
     结语主要研究当下时代和文化背景中吕剧艺术对山东审美文化所特有的价值意义。
     本文从全球化、地方性知识以及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吕剧艺术在当下民间生存的现实,提出吕剧艺术在当今乡土文化圈中所具有的重要的“文化自足”意义,并进而探究吕剧艺术之于我们今天的审美文化具有怎样的价值意义。得出吕剧艺术至今仍然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很多乡村人民还仍然活在吕剧艺术的年代,只要生活继续,吕剧艺术也在继续的结论。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famous ancient play in Chinese opera field since it is very early. One of those is Shandong's local opera. It can be seen that Shandong's oper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opera history. Shangdong's opera has a long history, diverse and colorful, many of them are full of shangd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Altogether there are several dozens types to be popular successively in history. Lvju has a long history, more than 100 years. By its unique tune, performance, and dance, Lvju has attracted many people's judgments, not only developed into the biggest local opera in Shandong, but also became one of the eight famous local opera in china. Lvju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art form -Qinshu, adopted "Fengyang song " as its main tune, and profited from other folk performing arts forms. It was the outcome of culture development of shangdong province, especially of Yellow River delta. Meanwhile it was influent by the whole QiLu culture. So Lvju has deeply culture foundation. However, for some reason, predecessors study to Lvju was not very completely, most of those study remained on the origin, music 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 and some other aspects of Lvju.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n Lvju's Cultural connotation is very defectiv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embark from the cultural angle of view, studies Lvju by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y's academic idea and the elementary theory.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plus an introduction and a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elaborate the origi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vju research, the mentality, the method and this innovates of this article. One of the causes that I select this topic is Lvju's survival condition at present. The other cause 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vju research. This article advocated that profits from the concept system, the method and the material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to explanation esthetics question and the esthetic phenomenon, causes the abstract ponder of esthetics established on real diagnosis investigation and the rich material of anthropology, activate esthetics ponder to folk esthetic tradition and native place ques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also believed that integrates the edge and the folk art into the vision of esthetics research, may break through the esthetics research tradition which is mainly carry on the metaphysical ponder to the mainstream art, the classical art so as to summarizes some esthetic principle, and may favor esthetics absorpt esthetic experience that from the edge and the folk. Lvju is one of Shandong's representative kinds of drama, its culture is miniature of the entire QiLu culture, the research on Lvju is advantageous to understand the QiLu overall culture deeply. This article will try to explore the production, the esthetic characteristic, the cultural function, as well as cultural change and social change reflected by the prosperity and the decline of Lvju. The innovation of this article mainly manifests in the prominent cultural field of vision. The author will try to contemplation Lvju from the cultural vision, to research Lvju's material culture (musical instrument as well as society culture related with musical instrument), Lvju's system culture (music system, rhythm system and creation performance system), Lvju's Spiritual culture (transcendent pursue, esthetic consciousness, spiritual direction and race psychological feature) and so on. All the aspects that Lvju concerns culture are involved in my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research Lvju's generation. Embark from the embry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s angle, combs Lvju's successional variation process which is from utilitarian expression under the human survival crisis to the non-utilitarian expresses feelings. The author try to carry on the macroscopic theory reconsideration to Lvju's survival background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carry on historical tracing form source to branch of Lvju, and carry on historical and various prove to Lvju's numerous viewpoints concerns with sources and courses. Afterward,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viewpoint of multiple source syntheses. Inquired into that the Lvju geography cultural context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history origin, we can find that the Lvju's popular region present the geography character of the geography culture, and Lvju is the outcom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folk literary arts' multiple fermentations. With massive historical fact, the author will try to outline and to describe the Lvju's primitive shape. then inquires about and extrapolates the primitive motive, the psychology and the cultural context that the people in the north part of shangdong diligently to create this spiritual life way and the intellectual production. The firstly formation reason of Lvju is Lyju's most intrinsic regulation in to a great extent. Thus, the artistic essence of Lvju can be revealed finally. The process exactly realizes Lyju's art, essence, anthropology return to original state.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research Lyju'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Placing Lvju in QiLu culture big background, combining Lyju's creation (including text and melody), Lyju's performance (including clothing and stage) and the Lyju's music practice as well as Lyju's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s, the author conclude Lyju's unique esthetic characteristic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veral attributes: 1st, the theme orientation of moral practice rational; 2nd, the simple plain folk narrates; 3rd, the music style which is gentle, graceful and plaintive; 4th, all the schools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 Afterward, starting from Shandong region environment which caused Lyju's production, mature and stereotype, by the view of Chinese culture geography, the author carries on the tracing to Lyju's local flavour. The end result is that "the kernel" cultural tradition of QiLu, honest community disposition characteristic of shangdong native as well as the simple and honorable QiLu folk custom percolation is the origin that forms the Lyju's rural beauty of QiLu, is also the origin that Lyju's rural beauty of QiLu continue to this day.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research Lvju historical vicissitude as well as contemporary survival crisis. In order to demonstrat a kind of drama's esthetic historical culture vicissitude, the author utilizing case study's method, combining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other reasons caused its prosperous, carries on th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important Lvju historical fact which conclude Its predecessor Qinshu,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village, as well as its prosperous time's cultural ecology in the 1950s. After the general survey in the spot to Lyju's survival present situation, the author propose an viewpoint that in now social culture shape, Lvju exists simultaneously two kind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wo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 as well as two kinds of. The two kind different shapes is primary shape and variation shape. The folk theatrical troupe attached to the village cultural context present primary shape. The national theatrical troupe attached to the civic culture background present variation shape and this variation shape refers to reorga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primary shape. Through contrast study to the two kind of phenomenon, the autho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Lvju is still very prosperous at present, the folk theatrical troupe is still the main body in Lvju performance at present, as well as the village is still Lvju main survival background. Finally, in the current expense society, Lvju is the edge situation, its valid status facing approval crisis. The author will inquire into crisis's root of Lvju from esthetic traditional vicissitud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vju own esthetic characteristic and mainstream entertainment culture characteristic, and some other angles.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research Lvju contemporary survival value and the cultural ecology reconstruction. Contemplate Lvju's survival reality from the angle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macroscopic esthetics or literature theory, attach importance to Lvju energetic cultural value, the social cohesive value, the entertainment value, the educational value, the economic value, and so on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value, the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Lvju has multi-dimensional value to people's presently survives, and then proposes the importance of Lvju ecologically-conscious culture reconstruction. Afterward, unifies the fact that Chinese and foreign play's development, the author proposed some protective measures, such as establish Lvju ecology museum, establish Lvju"the human live wealth system", establish Lvju network museum, establish Lvju network theatrical troupe, and so on. As well as some development measures such as profits from all the culture and art forms that can be use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at present, chooses, absorption, melting, lets him for me, synthesizes by the open spirit of "all prepares by the myriad things in me", and so on. Discuss Lvju's cultural ecology reconstruction question form the two angle that lyu opera's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Lvju's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The conclusion mainly research the possibility that Lvju provides for the Shandong esthetic culture research at present. Embarking from the angle of globalize, local characteristic knowledge, and cultural multiple, unioning Lvju survival reality in the folk, the author propose that Lvju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 culture self sufficient" in the local cultural circle, and then inquire what kind of possibility Lvju could provides to our esthetic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today. Finally,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Lvju still active in ours life, particularly many village people still live in Lvju age.
引文
[1]马建中:《奋勇举起鲁剧的大旗》,《戏剧丛刊》,1997年第1期,第38-41页。
    [1]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立场和美学新思维》,《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5期。
    [1]谭源材:《山东艺术发展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75-84页。
    [1][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68-70页。
    [2]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9-184页。
    [1]杨红:《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庄户剧团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2]杨红:《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庄户剧团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2]韦慈朋:《民族音乐学亚洲化的挑战》,香港中文大学2001年1月“中国音乐研究在新世纪的定位”会议论文,第114页。
    [1][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2页。
    [2]杨红:《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庄户剧团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1]李继华:《同在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文化整体性初探》,《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第10页。
    [1]刘延祥:《胶东蹦蹦戏音乐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2]山东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十六辑(内部资料),第12页。
    [1]下文若不单独注释,均参考于学剑:《吕剧起源之我见》,《戏剧丛刊》2005年第2期,第46-50页。
    [1]东营市文化局:《吕剧起源与发展》,黄河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2]东营市文化局:《吕剧起源与发展》,黄河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1]杨淑桐:《吕剧源流新探》,《戏剧丛刊》,1987年第4期,第45页。
    [2]纪根垠、李赵璧:《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3]山东省地方史编纂委员会:《山东各地概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51页。
    [1]东营市文化局:《吕剧起源与发展》,黄河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2]臧美倩:《张斌与吕剧音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1]山东省戏剧研究室:《山东戏剧传统剧目汇编》(内部资料),第103页。
    [1]山东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十六辑(内部资料),第82页。
    [2]张大经:《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版,第42页。
    [1]山东省文化厅:《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十六辑(内部资料),第185页。
    [2]张军:《山东琴书研究》,中国曲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页。
    [3]张军:《山东琴书研究》,中国曲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8页。
    [4]东营市文化局:《吕剧起源与发展》,黄河出版社,1997年版,第81、41页。
    [1]李继华:《同在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文化整体性初探》,《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第3-12页。
    [1]广饶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广饶文史资料·吕剧专辑》,东营市新闻出版局,2006年版,第3页。
    [2]苗晶:《黄河音乐万里寻根》,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徐冬焱、刘飞茂编著:《弗洛伊德言论精选》,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2]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王毅:《中国民间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1]丹纳:《艺术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1]张燕瑾:《中国戏剧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316页。
    [2]徐渭:《南词叙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3]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八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5页。
    [1]谭真明:《湖南花鼓戏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0页。
    [2]谭真明:《湖南花鼓戏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2页。
    [1]余秋雨:《笛声何处——关于昆曲》,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1]薛麦喜:《黄河文化丛书·艺术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1]苗晶:《黄河音乐万里寻根》,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2]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3]杜威:《艺术即经验》,转引自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1]薛麦喜:《黄河文化丛书·艺术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东营市文化局:《吕剧起源与发展》,黄河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1]苏国荣:《宇宙之美人》,华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1]以下关于吕剧的剧目主要来源于济南市文化局编志办公室编印:《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四辑)(内部资料),1984年版,第15-17页。
    [1]苏国荣:《宇宙之美人》,华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1]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上),《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12页。
    [1]《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东卷》(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版,第503页。
    [2]于学剑:《当代戏曲创新思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1]刘延祥:《胶东蹦蹦戏音乐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4页。
    [1]于学剑:《当代戏曲创新思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1]陈阳:《关于吕剧与五音戏主体唱腔的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0页。
    [1]此部分内容参考山东省东营市文化局2007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内部资料)。
    [2]高鼎铸:《山东戏曲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3]高鼎铸:《山东戏曲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1]东营市文化局:《吕剧的起源与发展东营史料篇》,黄河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2]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3]谢德裕:《安徽传统曲艺亟待抢救》——《中国艺术报》,2003年5月2日,第403期。
    [1]安禄兴:《山东地方戏曲音乐》,山东省出版管理处批准出版,1987年版,第192页。
    [2]陈阳:《关于吕剧与五音戏主体唱腔的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2页。
    [1]任素芬:《地方戏曲音乐研究——山东吕剧源流及其唱腔音乐解析》(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0页。
    [1]刘延祥:《胶东蹦蹦戏音乐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1]萧梅:《田野萍踪》,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1]余秋雨:《中国戏剧史》(自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王克奇:《儒墨异同与山东人的群体特征》,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43页。
    [1]王克奇:《儒墨异同与山东人的群体特征》,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45页。
    [2]《论语·公冶长》:“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直”指一种真实自然的情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4]《职方典·山东风俗总论》,《古今图书集成》卷188,王克奇:《儒墨异同与山东人的群体特征》,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46页。
    [1]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2]王铭铭:《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序言),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山曼:《孔孟之乡民俗》,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1]刘延祥:《胶东蹦蹦戏音乐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2]马建中:《山东地方戏曲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1]李军章、张景伦:《吕剧:土音乡气话民俗》,《走向世界》,2006年第5期,第31页。
    [1]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2]李赵璧:《李赵璧戏曲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3]谭源材:《山东艺术发展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1]王晓家:《吕剧艺术发展研究》(序言),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2]李赵璧:《李赵璧戏曲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1]夏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戏曲的危机》,《戏文》,1989年第2期,第25页。
    [1]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页。
    [1][美]阿尔温·托夫勒:《前景与前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
    [1]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2]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1]余秋雨:《笛声何处》,古轩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2]余秋雨:《笛声何处》,古轩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3]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1]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3]罗素:《论历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页。
    [1]《中芬民间文学搜集保管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1]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1]高占祥:《高占祥论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1]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页。
    [1]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2]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3]焦循:《花部农谈》,《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八集,第225页。
    [1]杨红:《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庄户剧团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220页。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1]邹力宏:《让道德素质在欣赏中提升——论戏曲艺术与德育的关联》,《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104页。
    [1]乔晓光:《活态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1]乔晓光:《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1]李广杰、袁爱芝:《黄河三角洲开发》(序言),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美]约翰·奈比斯特:《2000年大趋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
    [1]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2][美]希尔斯:《论传统》(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1]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音乐论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页。
    [2]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音乐论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123页。
    [1]李于昆;《生态博物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民族艺术》,2005年第1期,第39页。
    [2]乔晓光:《关注现实,以无形遗产申报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美术研究》,2004年第3期,第5页。
    [1]董维松、沈恰:《民族音乐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97页。
    [1]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7页。
    [1]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8页。
    [1]星野纮:《日本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中国北京2001年版12月18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立法国际研讨会”。
    [1]萧梅:《田野萍踪》,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06页。
    [2]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页。
    [1]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2]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2页。
    [4](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9-240页。
    [6]苏国荣:《宇宙之美人》,华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页。
    [1]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1]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页。
    [2]杨红:《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庄户剧团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3][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6-37页。
    [1]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2]余秋雨:《笛声何处——关于昆曲》,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3]余秋雨:《笛声何处——关于昆曲》,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1.山东省惠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惠民县志》,齐鲁书社,1997年版。
    2.山东省博兴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博兴县志》,齐鲁书社,1993年版。
    3.山东省广饶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饶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
    4.山东省滨州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滨州地区志》,中华书局,1996年版。
    5.山东省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东营市志》,齐鲁书社,2000年版。
    6.山东省文化厅、惠民地区文化局史志办公室:《惠民地区<文化志>资料专辑》(内部发行),1990年版。
    7.山东省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黄河出版社,1997年版。
    8.山东省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东营文史资料》(内部发行),1990年版。
    9.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四辑)(内部发行),1985年版。
    10.纪根垠、李赵璧:《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广饶县政协文史委编:《广饶文史资料·吕剧专辑》,东营市新闻出版局,2006年版。
    12.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齐鲁戏曲春秋》,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1.杨利慧:《钟敬文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版出版社,1996年版。
    2.[美]埃伦·迪萨纳亚克著 户晓辉译:《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及原因何在》,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德]格罗塞著 蔡幕晖译:《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林蕙祥:《文化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美]罗伯特·莱顿著 靳大成译:《艺术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版。
    7.[法]皮埃尔·布迪厄著 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8.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英]珍妮特·沃尔夫著 董学文、王葵译:《艺术的社会生产》,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0.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乔建中:《土地与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2.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13.于林青:《曲艺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14.曹本冶:《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6.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论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17.钟敬文:《中国首届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民间文化讲演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18.[美]罗伯特·F·墨非著 王卓君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9.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朝戈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 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23.[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 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版。
    25.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6.[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著 尹虎彬译:《故事的歌手》,中华书局,2004年版。
    27.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英]赫伯特·里德著 陈方明、王怡红译:《艺术与社会》,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29.[匈]阿诺德·豪泽尔著 居延安译:《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30.[法]列维·斯特劳斯著 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1.周红兴:《中国民间文艺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3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33.曲彦斌:《中国乞丐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4.中国艺术研究院:《“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北京,2002年版。
    35.黄翔鹏:《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6.彭会资:《民族民间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管建华:《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美]伊沃·苏皮契奇著 周耀群译:《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9.[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0.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1.王毅:《中国民间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2.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
    43.史忠义:《国际文学人类学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版
    44.董维松、沈恰:《民族音乐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45.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陈国强 林家煌:《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7.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8.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苗晶:《黄河音乐万里寻根》,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50.丹纳:《艺术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薛麦喜:《黄河文化丛书·艺术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2.高占祥:《高占祥论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53.吴凡:《民间音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54.王海霞:《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55.山曼:《济南城市民俗》,济南出版社,2002年版。
    56.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7.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版。
    58.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9.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乔晓光:《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62.李岱江:《艺海寻踪》,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63.孙元魁:《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64.刘德增:《解读山东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
    65.山曼:《孔孟之乡民俗》,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6.安作璋、王志民:《齐鲁文化通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
    67.[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8.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69.周星:《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0.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71.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文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72.覃德清:《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张之沧:《后现代理念与社会》,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6.曾繁仁:《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7.曾繁仁、高旭东:《审美教育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8.曾繁仁:《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9.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0.李建盛:《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1.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2.祖国颂:《叙事学的中国之路——全国首届叙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v83.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德]沃尔夫冈·韦尔施著 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85.[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 彭锋译:《实用主义美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6.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87.田川流:《中国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版。
    1.李渔:《闲情偶寄》,中华书局,2007年版。
    2.廖奔:《中国戏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倪钟之:《中国曲艺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4.傅谨:《新中国戏剧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5.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陈多:《戏曲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刘彦君、廖奔:《中外戏剧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1.董锡玖:《中华文化通志·乐舞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廖奔:《中华文化通志·戏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 倪钟之:《中国民俗通志·演艺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廖全京:《中国戏剧寻思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5.康洪兴:《三大戏剧体系审美关系初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16.曹其敏:《戏剧美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7.孟昭毅:《东方戏剧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18.苏国荣:《中国剧诗美学风格》,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9.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戏剧美学思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20.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1.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焦尚志:《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23.吕效平:《戏剧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郑雪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25.牛国玲:《中外戏剧美学比较简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26.苏国荣:《宇宙之美人》,华文出版社,1996年版。
    27.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8.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孙红侠:《民间戏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30.郑宪春:《中国文化与中国戏剧》,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1.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2.田耀农:《陕北礼俗音乐的考察与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3.于学剑:《当代戏曲创新思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34.李赵璧:《李赵璧戏曲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35.纪根垠:《纪根垠戏曲散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36.路应昆:《中国戏曲与社会诸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7.王殿基:《尚之四的导演艺术》,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8.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39.上海文艺出版社:《戏剧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40.谢柏梁:《中华戏曲文化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陈幼韩:《戏曲表演美学探索》,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42.沈达人:《戏曲的美学品格》,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版。
    4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 陈永国译:《布莱希特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4.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5.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6.刘琦:《京剧形式特征》,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焦循:《花部农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八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2.傅谨:《草根的力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东卷》,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
    4.王晓家:《齐鲁文化大辞典·艺术篇》,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许金榜:《山东分体文学史·戏曲卷》,齐鲁书社,2005年版。
    6.谭源材:《山东艺术发展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7.张军:《山东琴书研究》,中国曲艺出版社,1984年版。
    8.孙毅:《山东戏曲剧目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9.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国ISBN 中心,1995年版。
    10.高鼎铸:《山东戏曲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11.尼树仁:《山东地方戏曲音乐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张大经,高鼎铸:《山东地方戏曲唱段欣赏》,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3.马建中:《山东戏曲论稿》,华艺出版社,2000年版。
    14.于学剑:《当代山东剧作评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15.马建中:《山东地方戏曲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16.王晓家:《齐鲁特色文化丛书·戏曲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版。
    17.高倩:《安徽花鼓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18.王振忠、汪冰:《遥远的回响——乞丐文化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杨红:《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庄户剧团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0.余秋雨:《笛声何处——关于昆曲》,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版。
    21.王丽梅:《古韵悠扬水磨腔——昆曲艺术的流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编纂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国ISBN 中心,1998年版。
    23.游汝杰:《地方戏曲音韵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王晓家:《吕剧艺术发展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2.东营市文化局:《吕剧起源与发展》,黄河出版社,1997年版。
    3.张斌:《吕剧音乐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4.蔡宛柳、刘起钊:《吕剧流行唱段集粹》,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栾胜利:《吕剧音乐创作基础知识》,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臧美倩:《张斌与吕剧音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7.东营市文化局:《东营市吕剧音乐集成》,黄河出版社,1997年版。
    8.李渔:《吕剧声腔说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年版。
    9.张斌、李渔:《吕戏音乐》,山东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10.刘延祥:《胶东蹦蹦戏音乐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1.臧美倩:《张斌与吕剧音乐》,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2.安禄兴:《吕剧音乐研究》,山东省出版管理处批准出版,1987年版。
    13.山东省戏曲研究室:《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吕剧第一集——第三集)(内部资料),1995年版。
    1.吕骥:《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收录于《民间音乐论文集》,1946年。
    2.刘富琳:《中国各类型传统音乐中的“口传心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3.[荷兰]高文厚、施聂姐:《中国的传统音乐:不是要“保存”而是要“延续”》,《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3期。
    4.高有鹏、孟芳:《简论庙会文化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5.邢定生:《口传活动中的接受者透视》,《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11期。
    6.刘晓春:《非狂欢的庙会》,《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7.朝戈金:《活鱼是要在水中看的——口头艺术的保护问题》,收录于《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8.钟敬文:《谈谈民族的下层文化》,《中国民间工艺》,1988年第6期。
    9.张紫晨:《民俗学与民间艺术》,《中国民间工艺》,1988年第6期。
    10.谢桃坊:《卖艺行乞者凄凉哀怨之歌——略谈凤阳花鼓词》,《古典文学知识》,1991年第3期。
    11.李继华:《同在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文化整体性初探》,《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12.张金路:《黄河三角洲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丌发研究》,《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13.张金路:《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的渊源与特征》,《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14.叶涛:《山东民俗论纲》,《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5.王克奇:《儒墨异同与山东人的群体特征》,《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16.姜巍、山泉:《吕剧的源流与发展》,《新文化史料》,1997年第4期。
    17.赵福朋:《齐鲁艺苑之花——吕剧》,《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第1期。
    18.马光俭:《吕剧的兴衰与发展》,《发展论坛》,1998年第9期。
    19.李军章、张景伦:《吕剧:土音乡气话民俗》,《走向世界》,2006年第5期。
    20.李继华:《山东吕剧基本形成的标志初探》,《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21.李胜男:《吕剧的文化阐释》,《戏剧之家》,2007年第2期。
    22.宣立华:《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3.曹旭超:《论山东吕剧艺术的通俗性》,《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第6期。
    24.宣立华:《试论吕剧的艺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4期。
    25.刘延祥:《试谈吕剧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齐鲁艺苑》,1983年第1期。
    26.安禄兴:《论吕剧音乐体制的衍变与确立》,《齐鲁艺苑》,1982年第1期。
    1.任素芬:《地方戏曲音乐研究——山东吕剧源流及其唱腔音乐解析》(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陈阳:《关于吕剧与五音戏主体唱腔的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谭真明:《湖南花鼓戏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王兵:《徽剧艺术研究初探》(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6.刘艳卉:《上海淮剧研究》(上海戏剧学院博士论文),2007年。
    1.Meyer,leonard:Universalisms and Relativism in the Study of Ethnic Music,Ethnomusicology 4(1),1998.
    2.Bruno Nett:Theory and Method in Ethnomusicology,NewYork,1964.
    3.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Twr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3.
    4.Merriam P.Alan: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4.
    5.Mantle hood:The Ethnomusicologist,NewYork,1971.
    6.G.list:Ethnomusicology:a Discipline Defined,EM,1979.
    7.Alan P.Merriam:On obiections to Comparison in Ethnomusicology,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on Music,eds.Robert Falck and Rimothy Rice,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82.
    8.Timothy Rice:Toward the Remodeling of Ethnomusicology,Ethnomusicology,Fall,1987.
    9.Helen Myers:Ethnomusicology:An Introduction,Macmillan Press LTD,1992.
    10.Jones Stephen:Plucking the Winds—Lives of village musicians in old and new China,Chime Foundation,The Nethelands,2004.
    11.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1973.
    12.Don Michell:Culture Geography,A Critical Introductio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
    13.John E.Kaemmer,Music in Human Life,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3.
    14.Cameron Co..Musical Theater Miserable.Based on the Novel by Hugo,1998.
    15.Helen Myers:Margaret Sarkissian"Gender and Music" in Ethnomusicology:An Introuction,ed.W.W.Norton & Company,1992.
    16.Acker,P.1998.Revising Oral Theory:Formulaic Conposition in Old English ande Old Icelandic Verse.Garland Studies in Medieval Literaturel 6.New York.
    17.Foley,J.M.:Oral—Formulaic Theory and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New York.1985.
    1.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http://www.zgysyjy.org.cn/newart/ihchina.jsp
    2.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网站 http://drama.sysu.edu.cn
    3.中国戏曲网 http://www.chinaopera.net/
    4.齐鲁戏论坛 http://www.qiluxi.cn/
    5.山东吕剧吧 http://bar.hexun.com/
    6.山东省吕剧院网站 http://www.sdsljy.cn
    7.中国网艺——吕剧大戏台 http://www.netartcn.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