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续与更始:隋代统一进程中的地域集团与政治整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隋代统一进程中不同地域集团之间的关系为线索,通过若干专题的考察,系统探析了结束南北分裂的统一政权隋王朝对全国进行政治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面对的是隋朝政治生活中最大最棘手的问题。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和政治代表,隋朝统治者需要履行“承续”——即维护自身所属集团的根本利益的职责。而作为统一帝国的政治总代理人,他们又必须肩负“更始”——即需要调整不同地域势力之间的政治关系的任务,以便在统治利益均衡化的基础上来维持大一统政权的稳固。这种在“承续”与“更始”之间的矛盾是结束大分裂的隋朝所面对的特殊时代命题,这个王朝复杂坎坷的短暂历程都是围绕着这一命题而展开。
     本论文首先分析杨隋家族的政治崛起历程,由此来观察这一家族在关陇集团中的派别归属和地位变化。这二者直接影响到开皇前期杨隋家族和关陇勋贵间的复杂关系和激烈斗争,同时也左右着杨坚的亲信集团“四贵”的形成与发展。随后以开皇后期的易储斗争进展为线索,来观察这一时期占据政治优势的关陇集团内部派系的新变化,也是在这一时期,进入统一政权的南方地域势力开始参与隋朝中央政治结构的调整,大一统帝国中不同地域势力之间开始新的政治整合。第三章首先考察隋朝末年长安和洛阳两个留守系统的组成和演变,对比后发现出身关陇集团的李渊是在本集团的支持下夺取了关中地区,而身为南方势力代表的王世充却无法调和东都内部不同地域势力间的纠纷,其实前此的留守系统首领樊子盖和后此的王世充,均陷于不同地域集团在东都的混杂和博弈所造成的窘境中。正是在这种特殊局势下,李唐政权创建者通过凝聚关陇集团势力,先后占据两京,通过对诸地域势力的有效整合而最终取胜。如果说隋朝大一统最终破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统治阶层中的地域集团背景,那么,唐的再统一,或者说在隋朝尚未完成的政治统合进程中的继续前行,仍然离不开这一背景。我们从本章关于长安、洛阳的分析,以及前几章的论述中,处处都可见这一背景在起作用。最后,我们以钦州宁氏家族和永安周氏家族作为个案,来观察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隋唐政治整合过程中南方土著势力的融入及其特点,并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考察中央政府对这些边缘地区进行文化融合的努力及后者的不同反应。
     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相比,本论文有所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着重理顺了杨隋家族与关陇集团在政治上的历史渊源。前人研究多侧重关注杨隋家族的族属和其先祖的生活地域,以此来探求杨隋家族与关陇集团的关系。本论文认为这个家族在政治上崛起的关键在于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的个人政治历程,他在北魏末年政治乱局中投入独孤信帐下,与之形成政治和私人间的双重君臣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杨忠本人西魏时期在关陇集团中的派别归属,更左右着其子杨坚在北周时期政治地位的起伏。而在代周建隋和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杨隋家族也从这种人脉关系中受益非浅。可以说正是杨忠为其家族确立的派别归属和人脉关系,左右着其子杨坚及其家族后来的政治生命。也正是通过他在西魏北周的诸多政治经历,杨隋家族才与关陇集团形成了特殊的共生关系。这不但影响着后来杨隋家族成员间的关系演变,也左右着这一家族与关陇集团不同派别的亲疏离合。从北魏末杨忠的个人经历来看,他最终跻身关陇集团权力上层不乏历史机缘,但从北朝、隋唐之际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在建立新王朝尤其是统一全国之后杨隋家族与关陇集团不同派别的亲疏离合,却显示出某一种历史必然性。
     第二,本论文深入探讨了全国统一之后关陇集团与其它地域集团的整合过程。开皇前期的中央政治斗争主要是在关陇集团内部各派系之间进行。当开皇九年平陈战争结束之后,南方等地域集团开始介入中枢权力结构调整,这主要围绕长达十年的易储斗争展开。时为扬州总管的晋王杨广一方面大力召纳南方士人扩充本身势力,一方面与关陇集团中杨素一系势力交结,在两方面势力支持下迅速开展夺储计划。太子杨勇在婚姻问题上与坚持关陇价值本位的文帝夫妇发生矛盾、亲子关系破裂而失宠的同时,其支持者高颖一系势力又因为政局变动而失势。在对立双方优劣日显的情况下隋文帝最终选择支持杨广,这场易储斗争的背后,显示出统一后不同地域集团之间对立磨合的新景象。
     对于大业年间各地域集团的生存状态及相互间的关系演变的认识,学界存在较大差异,有的观点甚至认为到这个时期关陇集团已经不复存在。本论文以隋末长安和东都两个隋朝政治、军事中心及其镇守集团的演变历程为切入点,来观察大业年间不同地域势力间关系的发展。我们发现晋阳起兵后李渊之所以能够迅速占据关中,在于得到所谓“关中盗贼”和郡县官吏这两种关陇集团中的政治失意力量的支持。这两种政治力量大部分不满隋炀帝大业年间政治改革,因此支持出身八柱国家的李渊作为本集团新的政治代理人。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李渊速取大兴城更像是一场早已预演好的政变,操纵其演出的就是当时势力依然强大的关陇集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都留守系统的演变过程。从樊子盖负责第一阶段留守一直到王世充伪郑政权覆火,东都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同地域(主要是关陇和南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东都留守中这种政治格局极为类似大业年间中央权力结构中的矛盾状态。李唐政权完胜伪郑政权可以视作关陇集团在大业年间的政治整合中所丧失利益的一次收复,也是对进入中央政局的其他地域集团的一次清洗。但再次完成统一的李唐王朝依旧继承了隋朝的政治整合策略,关陇集团也不得不与山东、南方等地域集团进行合作与融合。隋朝尤其是隋炀帝时期在政治整合中对各地域势力处理的得失,为李唐继续深化统一的进程提供了前车之鉴。
     第三,本论文也注意从地域集团本身的角度来观察北朝统一南朝后,观察他们在融入统一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并探求其原因。本论文选择了前人在这一角度罕有研究的两个南方边境豪族作为案例:钦州宁氏和永安周氏。前一个家族是位于岭南边疆的崛起于梁陈之际的少数族豪族。在隋朝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他们逐渐参与统一政权的各种政治活动,其地域豪族色彩开始消退。但隋朝末年岭南发生动乱后,他们就故态重萌,重新称霸乡里。后一个家族位于长江中游,系南北朝对峙时代中间地带的汉族豪族。其家族代表人物周法尚不但参与了隋朝统一南北的战争,之后更成为隋朝巩固统一政策的执行者。在隋末的乱局中,周氏家族也重新起兵乡里,恢复了旧有势力范围。但随着唐朝再次统一全国,这两个家族重新回归到政治转型的道路上,继续由地方豪族向中央集权制下的帝国官僚转化。这两个地域豪族入唐后先后出现中第进士,其中宁原悌成为岭南第一个进士,周氏后裔周墀不但进士中第,而后还在唐宣宗时出任宰相。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观察这两个家族进入统一政权后在社会身份上的自觉与转变,这主要从其婚姻取向和文化修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相比政治转型,永安周氏的社会转型比地处岭南边境的钦州宁氏要迅速和深入,通过与隋唐两代皇族和高门的不断联姻,周氏家族较为自觉地进行了深层次的自我转型。
     通过对这两家族的个案研究,我们发现南北朝分裂时期蕴含在各个地域间的有利于统一的因素,在隋朝多层次的政治整合政策下被调动和发挥出来,不同的地域势力在自觉与不自觉间开始融合进统一的洪流。他们虽然力图保持自身的地域优势,最终的结果却都是徒劳无功。继隋而起的唐朝并未给这些地域豪族恢复旧貌的机会,将他们带入了不可逆转的的政治整合浪潮中。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fied process of different regional Groups as a clue in Sui dynasty and through several special topic,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political 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is unified dynasty which ended the North-South divide. This integration process was fronting the most formidable problem in the Sui Dynasty's political life. On one hand, a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groups. Sui must carry out its continuous duty of maintaining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 of GuanLong Group's. On the other hand, as the agent of the united empire, it must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grating the polit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regional groups to maintain this reunited dynasty's stability based on the governmental profits balance. The dilemma between the continuous and alteration, as the Sui's destiny in that special era, led to its complex, rough but short process.
     Firs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rise of Yang Family to observe its faction and status evolution. These two processes not only had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struggle among Yang Family and GuanLong Group in the early KaiHuang period, but also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YangJian faction. Second, I took the Crown Prince struggle as a clue and observed the new evolution among different factions of GuanLong Group, which had a political superiority position during Sui Dynasty. Meanwhile, the South Regional Group took part in the central politic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it began the new political integration among different regional Groups in this unified empire. Third, I observed the constitution and evolution of ChangAn Group and Luoyang Group in late Sui Dynasty, and found that LiYuan, from the GuanLong Group, in support of his Group captured GuanZhong Area, while Wang Shichong, who represented South Regional Group, cannot mediate disputes among the different regional factions in Luoyang. Both Fan Zigai and Wang Shichong were trapped in this dilemma. Only under this and finally won the game among different regional groups. Sui's unified situation ruined by its regional group background among the dominance hierarchy, and Tang's reunification can not done without this background. Finally, I selected Ning Family in Qinzhou and Zhou Family in Yongan as two individual cases. We observed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how South Regional Great Families integrated into this unified dynasty and how central government attempted to promote its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these marginal areas and their different responses through these case studies.
     This article has following three innovations compared with other scholars. First, it observed the poli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 Family and GuanLong Group. Most predecessors want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 Family and GuanLong Group through Yang Family's ethnicity and living area.1think the vital element for Yang Family's political rise is YangZhong's political experience. YangZhong belonged to DuGuxin faction during the late North Wei Dynasty's political chaos period, and formed a special dual relationship, both political and personal, which affected YangZhong's factional identify directly during the West Wei Dynasty and his son YangJian's political rose and fell during the Zhou Dynasty. The foundation of Sui Dynasty and 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s strengthen during early Sui Dynasty also benefited mostly from Yang Family's faction identify and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s in GuanLong Group which settled by YangZhong. Therefore, the Family identify settled by YangZhong was vital for Yang Family's political life, Yang Family formed a special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GuanLong Group because of YangZhong's political experience during the prior two dynasties. This not only affected the lat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Yang Family members, but als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Yang Family and different factions in GuanLong Group. We could say YangZhong won the superiority power of his Group just as accidental from the point of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but from the point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evolu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 Family and GuanLong Group, especially after the unify of the country, was inevitable in history.
     Second,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GuanLong Group and other regional Groups. The political struggle during early KaiHuang emperor was mainly internal struggles between different factions of GuanLong Group. While Sui Dynasty defeated Cheng Dynasty in589and unified the country, the south regional Groups began to enter the central power structure adjustment. This struggle lasted for a decade and it mainly focused on who should be the crown prince. Jinwang YangGuang, then as the Yangzhou manager, vigorously gathered south Group to expand his strength, and meanwhile colluded with YangSu faction whom belonged to GuanLong Group and finally won these two groups support. Crown Prince YangYong had different opinion with his parents who insisted on their customs, and this made him lost their support. YangYong's main supporter GaoJiong lost his power and influence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upheaval. Under this condition Emperor Wen eventually selected YangGuan as the new crown prince. This struggle reflected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al Groups.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ous regional Groups during Daye period, and argue that there are no GuanLong Group any more. 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political evolution process of ChangAn and LuoYang, and analyzed its evolution of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regional Groups. Support from different factions of GuanLong Group was the vital elements could LiYuan occupy Guanzhong area rapidly. Two factions of GuanLong Group were dissatisfied with Emperor Yang'reformation, they selected LiYuan as their new representative. To some extent, Li's rise was a coup managed by GuanLong Group. Compared to ChangAn, there were contradictions among different regional Groups in LuoYang from Fan Zigai to Wang Shichong. This political structure was similar to the contradiction status of prior central authority structure. Li's victory was GuanLong Group's revive and its exclusion of other regional Groups. However, when Tang Dynasty reunified the country, Li had to inherit Yang's policy and GuanLong Group began integrated with other regional Groups.
     This article also paid attention to regional Groups'respective performance in the unify process and its reasons. I selected two great families from south frontier as individual cases:Ning Family from Qinzhou and Zhou Family from Yongan. Ning Family was a great family of minority, they gradually took part in the unified regime's political activities under the military pressure of Sui Dynasty, and their structure of regional family fade away. They became a regional family again in the chaos of later Sui. Zhou Family settled down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ts representative was Zhou Fashang, who took part in the unification war and became a primary executor. Zhou renewed its former sphere of influence in the chaos of late Sui, but returned to its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when Tang Dynasty reunified the country, and completed its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regional family to bureaucrat of empire. We also observed these two families social awareness's identification and evolution when they entered the unified empire. We could see this from their marriage orientation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Compared with the remote Ning Family, Zhou's transformation is much more succeeded, its connections through marriage with Yang and Li Family and other great families promoted Zhou's consciously trans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se two case studies, we can find that the advantage elements for unify contained in various regions were mobilized by Sui's political integration policy, and the various regional influence runned into the process of unification either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They did their best to maintain their regional priorities, but all their efforts were in vain.
引文
①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98页。
    ②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第234页。学界也有不同意陈先生此观点者,如黄永年先生就认为关陇集团入隋之后开始解体,到唐初即已消失。见氏著《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第2章《关陇集团始末》,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7—76页。
    ③ 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2页。
    ④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1篇《绪论:中古核心区核心集团之转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0-12页。
    ⑤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4页。
    ⑥ 牟发松:《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见氏著《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①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刊行及版本情况,可参考宋德熹《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版本小考》一文,载于《书目季刊》第24卷第1期,1990年,第75—80页。
    ② 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第1章《政治事件与政治集团政治人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5至85页。
    ③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1章《绪论》,台北:稻乡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④ 岑仲勉、黄永年先生对陈寅恪先生的“关陇本位政策”都曾提出批评,但据后来者研究陈寅恪先生对其所提出的的“关陇本位政策”自有系统论述,由此可见学界对陈先生的“关陇集团”、“关陇本位政策”等理论尚需深入探讨。参见李万生:《说“关陇本位政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9-32页。
    ①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02页。
    ②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一篇《绪论:中古核心区核心集团之转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0-12页。
    ③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第194页。
    ①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195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中华书局出修订本。
    ② 王仲荦:《华山馆丛稿续编》,中华书局,2007年,第1—101页,第102—-200页。这两篇论文有重复之处。
    ③ 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④ 周一良:《论宇文周之种族》,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39-255页。
    ⑤仇鹿鸣:《‘攀附先世’与‘伪冒士籍’一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60-74页;张金龙:《高欢家世族属真伪考辨》,《文史哲》2011年第1期,第47-67页。
    ⑥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第90页。参考宋社洪:《试析岑仲勉<隋唐史>对陈寅恪隋唐史研究的批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10-119页。
    ⑦ 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见氏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5—236页。
    ⑧ 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35页。
    ⑨ 同上,第438页。
    ⑩ 同上,第437页。
    11 陈寅恪讲述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5页。另外参看袁刚;《杨隋出自山东寒庶》,《文史哲》1999年第6期,第46—50页。
    ① 韩昇:《隋文帝传》第2章《家世疑云》,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6页。
    ② 吕春盛:《关于杨坚兴起背景的考察》,《汉学研究》第18卷第2期,第172页。
    ③ 令狐德菜等:《周书》卷19《杨忠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314—315页。
    ④ 魏徵等:《隋书》卷1《高祖纪上》,中华书局,1973年,第1页。
    ⑤ 李延寿:《北史》卷11《隋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395页。
    ⑥ 上引《周书·杨忠传》,校勘记(四十),第327页。
    ① 《隋书》卷15《音乐志下》,第367页。
    ② 陈寅恪讲述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245页。
    ③ 韩异:《隋史考证九则》,《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94—100页。
    ④ 姜望来:《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89-193页。
    ① 魏收:《魏书》卷10《孝庄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页。
    ② 《魏书》卷75《尔朱度律传》,第1672页。
    ③ 《周书》卷16《独孤信传》,第263—-264页。
    ① 《周书》卷16《独孤信传》,第263页。
    ② 《元和姓纂》卷10《独孤氏》,第1455—1456页。
    ③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35《独孤氏》,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8页。
    ④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75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3437页。
    ⑤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80页。
    ① 王其祎 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第2册《一七六独孤罗志》,线装书局,2007年,第314页。
    ② 参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补编府兵制国家论》第1编《武川镇军阀的形成》,第284—-291页。
    ③ 《周书》卷14《贺拔胜传》,第218页。
    ④ 《周书》卷16《独孤信传》,第263页。
    ⑤ 《魏书》卷10《孝庄纪》,第260页。
    ① 《魏书》卷14《元天穆传》,第355页。《北史》卷15《元天穆传》对此事并无记载,第551页。
    ②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77—-278页。
    ③ 《周书》卷14《贺拔胜传》,第217页。
    ④ 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5“中大通元年(529)闰六月戊辰”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4765页。
    ① 《周书》卷14《贺拔胜传》,第218—219页。此处原文语句不通,参考校勘记,第231页。
    ② 《周书·贺拔胜传》,第231页。
    ① 《魏书》卷11《出帝纪》,第289页。
    ② 《魏书》卷80《斛斯椿传》,第1774页。
    ③ 《资治通鉴》卷156“梁武帝中大通六年六月”,第4849页。
    ④ 《周书》卷32《卢柔传》,第562页。
    ⑤ 《资治通鉴》卷156“梁武帝中大通六年六月”,第4849页。
    ① 《周书》卷14《贺拔胜传》,第219页。
    ② 《魏书》卷80《贺拔胜传》,第1781页。
    ③ 《资治通鉴》卷156“梁武帝中大通六年(534)八月”,卷157“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七月”,第4854页、4873页。
    ① 《周书》卷16《独孤信传》,第264页。
    ② 《周书》卷27《赫连达传》,第439页。
    ③ 《周书》卷14《贺拔胜传》,第216页。
    ④ 《资治通鉴》卷156“梁武帝中大通六年(534)二月”,第4840页。
    ⑤ 《周书》卷16《独孤信传》,第264页。
    ① 《周书》卷19《杨忠传》,第315页。
    ② 《资治通鉴》卷157“梁武帝大同二年(536)七月”,第4873页。
    ① 《周书》卷14《贺拔胜传》,第220页。
    ② 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氏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5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99页。
    ③ 《周书》卷19《杨忠传》,第315页。
    ④ 苏小华:《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第4章《西魏北周的政治文化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155—157页。
    ① 《资治通鉴》卷162“梁太清三年十一月”,第5031页。
    ② 《周书》卷19《杨忠传》,第317页。
    ③ 《周书》卷19《杨忠传》,第317页。
    ① 《周书》卷16,第271—273页。
    ② 唐长孺:《魏周府兵制辨疑》,见氏著《唐长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254页。
    ③ 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见氏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267页。
    ①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六《兵制》,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45页。
    ② 周双林:《北周赵贵独孤信事件考论》,《文史》第四十辑,第64页。
    ③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六《兵制》,第141页。
    ① 《周书》卷37《高宾传》,第670页,
    ② 《隋书》卷41《高颖传》,第1179页。
    ③ 《北史》卷72《高颎传》,第2487页。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周独孤宾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5期,第35—36页。
    ② 《隋书》卷55《独孤楷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377页。
    ③ 《周书》卷12《宇文宪传》,第189-190页。
    ① 《隋书》卷36《独孤后传》,第1108页。
    ② 韩昇:《隋史考证九则·三 独孤后生年及婚年》,《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96页。
    ① 周双林:《北周赵贵独孤信事件考论》,第57—66页。
    ② 《周书》卷25《李远传》,第421页。
    ① 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第275页。
    ② 《西魏府兵史论》,第253—257页
    ③ 毛汉光:《关陇集团婚姻圈之研究一以王室婚姻关系为中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一册第一分,1990年3月,第131—137页。
    ④ 《周书》卷9《独孤后传》,第143页。
    ⑤ 周双林:《北周赵贵独孤信事件考论》注释25,第66页。
    ① 西安碑林博物馆王其祎先生藏拓。
    ② 《隋书》卷41《高颎传》,第1179页。
    ③ 《周书》卷19《杨忠传》,第318页。
    ④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8章《结论》,稻乡出版社,2002年,第351-353页。
    ⑤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2页。
    ① 王仲荦:《北周六典》卷1《四辅官》,中华书局,1979年,第13—15页。
    ②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3页。
    ③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6章《北周后期的扩展与弱点的深化》,第265—276页。北周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并强化皇权的研究,参杨翠微:《西魏北周政治斗争与中央集权之加强》,《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冬之卷,第351—357页;
    ④ 《隋书》卷1《高祖纪上》和《周书》卷7《宣帝纪》中对北周宣帝去世和杨坚入宫辅政的记载存在矛盾,详参韩异:《隋文帝传》第四章注释的考释,第78页。此处采取《隋书·高祖纪上》的日期,参《资治通鉴》卷174“陈宣帝太建十二年(580)五月乙未条,第5408—5409页。
    ⑤ 《周书》卷9《皇后传·杨丽华传》,第146页。
    ① 《隋书》卷44《杨瓒传》,第1221页。
    ②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第3编《北朝后期的新旧贵族之争》第4章《周末隋初的政界与新旧贵族》,第256—259页。
    ③ 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15《隋文帝杀宇文氏子孙》,中华书局,1984年,第332页。
    ① 唐长孺:《唐长孺文集·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第2篇《论南北朝的差异》第3节《南北朝门阀体制的差异》,第171页。
    ②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7章《周隋革命与统治阶层的变动》,第281—350页。林静薇:《杨坚代周建隋之侧面研究》第4章,第121—165页,中正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③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关系》第1章《开皇年间的政争》第一节,第23—30页。
    ④ 韩昇:《隋文帝传》第8章《君臣之间》,第256—289页。
    ① 《隋书》卷42《李德林传》,第1198—1199页。
    ②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15章《南北统一》,第683页。
    ③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第295—297页。
    ① 《隋书》卷38《郑译传》,第1137页。
    ② 同上,第1137—-1138页。
    ③ 《隋书》卷25《刑法志》,第710页。
    ④ 《资治通鉴》卷175“陈宣帝太建十三年(581)九月”条,第5444页。
    ⑤ 《隋书》卷14《音乐志中》,第345页.另参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34“郑译传”第2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61页。钱氏在此处批评《隋书》数传中所谓的“《音律志》”。
    ⑥ 《隋书》卷38《郑译传》,第1138页。
    ① 《隋书》卷38《刘防传》,第1132页。
    ② 《隋书》卷38《卢贲传》,第1142页。
    ③ 本论文第1章第1节。
    ④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13页。
    ① 《隋书》卷42《苏威传》,第1185页。
    ②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14页。
    ③ 《隋书》卷38《刘肪传》,第1131页。
    ④ 《周书》卷35《郑孝穆传》,第610页。
    ⑤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第256—257页。
    ⑥ 《隋书》卷38《卢贲传》,第1141页。
    ① 《周书》卷45《卢光传》,第807页。
    ② 同上,第808页。
    ③ 《隋书》卷38《卢贲传》,第1142页。
    ④ 《隋书》卷40《元谐传》,第1170页。
    ⑤ 《隋书》卷37《李询传》,第1122页。
    ① 《隋书》卷78《艺术·来和传》,第1774页。
    ② 道宣:《续高僧传》卷24《静藹传》,见《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04页。
    ③ 《续高僧传》卷27《卫元嵩传》,第334页。
    ④ 余嘉锡:《卫元嵩事迹考》,见氏著《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63年,第252—254页。
    ⑤ 《隋书》卷17《律历志》,第420—-421页。
    ⑥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隋书札记·开皇年号》,中华书局,2007年,第426—427页。
    ① 岑仲勉:《隋书求是·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一八六华州》,中华书局,2004年,第250页。
    ② 《资治通鉴》卷175“陈宣帝太建十三年(581)三月”条,第5440页。
    ③ 《隋书》卷38《卢贲传》,第1142页。
    ④ 《资治通鉴》卷176,第5480-5481页。
    ① 魏徵等:《隋书》卷40《王谊传》,第1161-1170页。
    ② 《隋书》卷40《元谐传》,第1171页。
    ③ 《隋书》卷48《杨素传》,第1282页。
    ④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23页。
    ⑤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22页。
    ① 《隋书》卷40《王谊传》,第1168页。
    ② 《周书》卷20《王盟传》,第333—335页。
    ③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补编《府兵制国家论》第一章中所附“武川镇各家通婚关系表”,第279页。
    ④ 《隋书》卷40《王谊传》,第1168页。
    ① 《隋书》卷40《王谊传》,第1170页。
    ② 《隋书》卷40《元谐传》,第1172页。按:此处根据文意重新进行标点。
    ③ 《隋书》卷40《元谐传》,第1172页。
    ④ 《资治通鉴》卷177“开皇九年四月”条,第5522页。
    ① 《隋书》卷42《李德林传》,第1203页。
    ② 《隋书》卷43《杨雄传》,第1216页。
    ③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2章《隋室兴亡》,第11页。
    ① 《隋书》卷40《梁士彦传》,第1165页。
    ② 《隋书》卷40《宇文忻传》,第1165页。
    ① 《隋书》卷38《刘昉传》,第1133—1134页。
    ② 《隋书》卷33《刘昉传》,第1133—1134页。
    ① 《隋书》卷40《梁士彦传》,第1163页。
    ② 《隋书》卷40《梁士彦传》,第1165页。参本卷校勘记,第1178页。
    ③ 《周书》卷19《宇文贵传》,第311页。
    ④ 《周书》卷19《宇文贵传》,第312页。
    ⑤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四·四方诸姓》(修订本),中华书局,第183—184页。
    ⑥ 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氏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197—198页。
    ⑦ 《周书》卷19《宇文贵传》,第313页。
    ① 魏徵等:《隋书》卷40《宇文忻传》,第1167页。
    ②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22页。
    ① 《隋书》卷42《李德林传》,第1199页。
    ② 《隋书》卷37《李询传》,第1122页。
    ③ 黄永年:《尉迟迥相州举兵事发微》,氏著《文史存稿》,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64—-87页。
    ④ 《隋书》卷38《刘防传》,第1132页。
    ①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333页。
    ② 《隋书》卷25《刑法志》,第711页。
    ③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24页。
    ④ 《隋书》卷38《刘昉传》,第1135页。
    ① 《隋书》卷38《刘防传》,第1143—1144页。
    ② 岑仲勉:《隋书求是·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二四五齐州》,第277页。
    ③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37《隋书二》,中华书局,1977年,第548页。
    ④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2章《隋室兴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⑤ 雷家骥:《隋史十二讲》第10讲《猜忌下的贵臣政治与宫廷政治》,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00—201页。
    ⑥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8章《结论》,第351—354页。
    ①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7章《周隋革命与政治阶层的变动》,第349页。
    ② 《隋书》卷43《杨雄传》,第1216页。
    ① 《隋书》卷43《杨雄传》,第1216页。
    ②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37《隋书二》,第548页。
    ③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9《隋文帝》,中华书局,1975年,第539页。
    ④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第262页。
    ⑤ 同上,第264页。
    ① 《隋书》卷41《高颖传》,第1179-1180页。
    ② 《隋书》卷42《李德林传》,第1198页。
    ③ 《周书》卷37《高宾传》,第670页。
    ④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北朝第二章州郡县与都督总管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467页。
    ⑤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7章《周隋革命与政治阶层的变动》,第 331页。
    ① 《隋书》卷41《高颎传》,第1180-1181页。
    ②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7页。
    ③ 见本章第一节相关论述。
    ④ 周绍良 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光宅○○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26页。
    ⑤ 《隋书》卷41《高颎传》,第1183页。
    ⑥ 《隋书》卷64《张(?)传》,第1510页。张奫原名作“张渊”,此处乃是避唐高祖讳所致,《北史》卷78《张奫传》明言“本名犯庙讳”,第2632页。钱大昕在《廿二史考异》卷40《北史三》中认为“盖本名大渊,避讳,连为一字”,第646页。见张渊之子张楚宾《墓志》明载其父名为“渊”,见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龙朔○一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① 《隋书》卷36《独孤后传》,第1109页。
    ②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2章《隋室兴亡》,第24—25页。
    ① 详见本论文第二章第三节。
    ② 《周书》卷12《齐王宇文宪传》,第190页。
    ① 《隋书》卷41《高颎传》,第1184页。
    ② 刘昫等:《旧唐书》卷1《高祖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7页。
    ③ 赵明诚著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卷23《跋尾十三·唐赠高颎礼部尚书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99页。
    ④ 《旧唐书》卷187上《高叡传》、卷199上《倭国传》,第4877、5340页。
    ① 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卷5《论公平》,中华书局,2009年,第283页。
    ② 此处对《隋书·高颎传》中唐人评论文字的分析,系与复旦大学葛洲子同学讨论时形成的共识。
    ① 此“雲氏”为宥连氏所改,牒云氏所改为“云氏”,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三和第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8、189页。“昭训”一职系隋朝东宫太子妾的名号,参李林甫等:《唐六典》卷26《太子三师三少詹事府左右春坊内官》,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673页。
    ②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说隋炀帝—传说的暴君与湮没的史实》,杨晓钟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0页;刘健明:《论开皇年间的政争》,《食货月刊》16-7、8,1987年7月。后收入氏著《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文津出版社,1999年,第38页;张先昌:《隋文帝“易宫换储”探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第25页;王光照:《隋文献独孤皇后与开皇世政治》,《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83页。
    ③ 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15《隋独孤后妒及臣子》,第334页。
    ① 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3《雲氏》,北京:中华书局,1994,第378页。
    ②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四·四方诸姓·霎氏》,第189—190页。
    ③ 《魏书》卷95《铁弗刘虎传》,第2056页。
    ④ 《魏书》卷95《铁弗刘虎传》,第2057页。
    ① 陈毅:《魏书官氏志疏证》,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98年,第4657页。
    ② 《元和姓纂》卷3《雲氏》,第378页。
    ③ 赵君平赵文成编:《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404页。
    ④ 《元和姓纂》卷3《雲氏》,第379页。
    ①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64-465页。
    ②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周莫仁相、莫仁诞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3期,第10页。
    ③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第189页。
    ④ 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上编《托跋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32—133页;聂鸿音:《鲜卑语言解读述论》,《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68页。
    ① 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42-43页。
    ② 《魏书》卷95《铁弗刘虎传》,第2059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130《赫连勃勃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第3206页。
    ④ 令狐德棻等:《周书》卷27《赫连达传》载“勃勃后也,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改姓杜氏”。1971年,439页。另参考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第42页。
    ⑤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四·四方诸姓·雲氏》,第189页。
    ⑥ 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之《虞弘墓志所见的柔然官制·三莫贺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9-122页。
    ⑦ 王仲荦:《鲜卑姓氏考》,收入氏著《(山+昔)华山馆丛稿续编》,中华书局,2007年,82—83页;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第41-42页。
    ① 牟发松:《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文史》2003年第1辑,第87—101页,收入氏著《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和国家》第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299-315页。
    ② 《隋书》卷61《雲定兴传》,第1468页。
    ③ 道宣:《续高僧传》卷12《道判传》载开皇七年敕遣李世师为道判造精舍,“大将军霎定兴以为檀越,四事供给,无爽二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大将军在开皇三年官品令中定为散官,正三品,见《隋书》卷28《百官志下》,第781页。
    ④ 《隋书》卷50《元孝矩传》,第1317页。
    ⑤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99《儒学·柳冲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9页。
    ⑥ 陈寅恪:《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氏著《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8页。
    ① 毛汉光:《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00页。
    ② 《北史》卷16《元孝友传》,第609—610页。
    ③ 《隋书》卷36《独孤后传》,第1108—1109页。
    ① 《隋书》卷74《库狄士文传》,第1693页。
    ② 王光照:《隋文献独孤后与开皇世政治》,《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79页。又参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9页。
    ③ 《隋书》卷50《元孝矩传》,第1317页。
    ④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1页。
    ⑤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第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24页。
    ⑥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1页。
    ⑦ 李防等:《太平御览》卷876《咎徵部三·暴风》,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889页。
    ①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2页。
    ②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4页。
    ③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4页。参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第297—299页。
    ④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3—104页。
    ⑤ 《北史》卷16《元孝友传》,第610页。
    ⑥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2页。
    ⑦ 颜之推 著 王利器 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1《后娶第四》,中华书局,1993年,第34页。
    ① 唐长孺:《读<颜氏家训·后娶篇>论南北嫡庶身份的差异》,收入《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1—112页。另参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之《宋书札记·举·收举》,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52—153页。
    ② 《隋书》卷79《独孤罗传》,1973年,1789页。
    ③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1页。
    ④ 《隋书》卷36《独孤后传》,第1108页。
    ⑤ 《北史》卷14《独孤后传》,第533页。
    ⑥ 《资治通鉴》卷201“唐高宗麟德元年十二月戊子条”,第6343页。
    ①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1《治家第五》,中华书局,1993年,第48页。
    ②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1《治家第五》,第50页。
    ③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1《治家第五》,第47页。
    ④ 王光照:《隋文献独孤后与开皇世政治》,《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77页。
    ⑤ 《隋书》卷36《独孤后传》,第1108页。
    ⑥ 王钦若等:《文苑英华》卷607《表五十五·请千牛不简嫡庶表》,中华书局,1966年,第3148页。
    ⑦ 《隋书》卷4《炀帝纪下》,第94页。
    ①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29页。
    ②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0-1231页。
    ③ 《隋书》卷9《礼仪志四》,第188页。
    ① 《隋书》卷9《礼仪志四》,第188页。
    ② 《隋书》卷1《高祖纪上》载“五年春正月戊辰,诏行新礼”,第22页。
    ③ 《隋书》卷6《礼仪志一》载“高祖命牛弘、辛彦之等采梁及北齐《仪注》,以为《五礼》云”,第107页。
    ④ 《隋书》卷9《礼仪志四》,第187页。参《通典》卷71《礼三十一·沿革三十一·嘉礼十六》,第1951页。
    ⑤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隋文卷二》,中华书局,1958年,第4025页。
    ⑥ 《隋书》卷46《苏孝慈传》,第1259页。
    ⑦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3册《二一八苏慈志》,第65页。
    ① 《隋书》卷9《礼仪志四》,第188页,又参同书卷2《高祖纪下》“(开皇二十年)十二月戊午,诏东宫官属不得称臣于皇太子”,第45页。
    ② 冈部毅史:《梁简文帝立太子前夜—关于南朝皇太子历史位置的考察》,《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中华书局,2011年,第73—101页。
    ③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1页。
    ④ 《隋书》卷28《百官志下》,第778、780-781页。
    ① 《隋书》卷66《高构传》,1556页。
    ② 《隋书》卷45《杨俨传》,1239页。
    ③ 《北史》卷71《杨昭传》,第2472页。
    ④ 蒋礼鸿主编:《敦煌语言文献词典》,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8页。
    ①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4页。
    ②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第12页。
    ③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6页。
    ④ 朱彬:《礼记训纂》卷8《文王世子》,中华书局,1996年,第321页。
    ① 张伟国:《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之《注释:第四章》,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05页。
    ② 《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第4章《杨隋政权与关陇功臣集团》,第149—150页。姜望来:《太子勇之废黜与隋唐间政治变迁》,《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3辑,2006年,第73页。
    ③ 这三类区划标准参考了如下研究成果:甘怀真:《隋文帝时代军权与关陇集团之关系—以总管为例》,《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第487—519页。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7章《周隋革命与统治阶层的变动》,稻乡出版社,2001年,第310-316页。
    ① 《隋书》卷2《高祖纪下》载开皇十五年之后文武官员四考一代(1973年,第40页),此处取六年为限。
    ② 田仁恭,隋卷54;柳敏,隋卷1;苏威,隋卷41。(“隋”为《隋书》简称,以下同)
    ③ 孙恕,隋卷1。
    ① 唐令则,北卷67。(“北”为《北史》简称,以下同)
    ② 柳肃,隋47;苏夔,隋卷41。
    ③ 刘行本,隋卷62;明克让,隋卷58;裴政,隋卷66。
    ④ 陆爽,隋卷58;李百药,旧唐卷72。(“旧唐”为《旧唐书》简称,以下同)
    ⑤ 柳雄亮,隋卷47;李圆通,隋卷64;
    ⑥ 卢贲,隋卷38;宇文恺,隋卷68;长孙炽,隋卷51。
    ⑦ 柳鼓,唐志续第146页。(“唐志续”为《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简称,以下同)
    ⑧ 长孙仁,唐志第47页。(“唐志”为《唐代墓志汇编》简称,以下同)
    ⑨ 李纲,旧唐卷62。
    ⑩ 魏澹,隋卷58;刘善经,《文镜秘府》天卷。
    11 刘荣,隋卷44;赵元恺,隋卷66;邹文腾,隋卷45;晋文建,隋卷45。
    12 杨钦,汇考第2册第319页;阎毗,隋卷68;元仁宗,汇考第1册第376页:于纬,汇考第5册第278页;罗达,汇考第2册第219页。(“汇考”为《隋代墓志铭汇考》简称,以下同)
    13 苏孝慈,隋卷46;杨朏,汇考第2册第23页;杨宏,汇考第3册第3页;杨温,唐志续第22页;杨矩,汇考第4册328页;姬威,汇考第3册68页。
    14 萧绍,汇考第3册第57页。
    15 宇文静礼,隋卷50。
    16 田德懋,隋卷72;柳述,隋卷47。
    17 崔大德,隋卷60。
    18 扈志,《关中石刻文字新编》。
    19 于宣道,隋卷39;宇文弼,隋56;刘居士,隋卷80。
    20 陈政,隋卷64。
    21 独孤罗,汇考第2册314页。
    22 唐宪,新唐书卷89。
    23 华端,私人藏拓。
    24 晋文建,隋卷45;崔蒨,隋卷66。
    25 刘臻,隋卷76。
    26 褚亮,旧唐卷72。
    27 沈光,隋卷64。
    28 刘讷,隋卷76。
    ① 《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第四章《杨隋政权与关陇功臣集团》,第115—125页。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7章《周隋革命与统治阶层的变动》,第334—350页。
    ② 姜望来:《太子勇之废黜与隋唐间政治变迁》,第73页。
    ③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关系》第2章《仁寿宫变》,第75—77页。
    ① 《周书》卷22《杨宽传》,第367页。
    ② 《周书》卷22《柳庆传》,第372页。
    ③ 由《贺兰祥墓志》可知,杨宽是在武成元年随祥出征吐谷浑,与本传相较,可知宽在当年出任小冢宰。参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第246页。
    ④ 《隋书》卷47《柳机传》,第1272页。
    ⑤ 《隋书》卷48《杨素传》,第1281页。
    ⑥ 《隋书》卷80《兰陵公主传》载其改适柳述时十八岁,而公主卒年三十二,且在炀帝即位之后,所以她改适柳述应在开皇十年之后,第1798页。
    ① 王庆卫王煊:《隋代华阴杨氏考述—以墓志铭为中心》,第254页。
    ② 《隋书》卷83《突厥传》,第1872页。
    ③ 《隋书》卷46《苏孝慈传》,第1259页。
    ① 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第2册《一七七杨钦志》,第319-320页。
    ② 张江涛:《华山碑石》,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248页。
    ③ 毛凤枝编:《关中石刻文字新编》,杭州:金佳石好楼,乙亥年,第22—24页。
    ④ 胡戟 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十六扈志墓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34页。
    ⑤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1《关中》,中华书局,1980年,第93-94页。
    ①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2册《一七七 杨钦志》,第321页。
    ① 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氏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7页。
    ② 袁刚:《隋炀帝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9-127页。
    ③ 《隋书》卷58《柳辩传》,第1422页。
    ④ 姚思廉:《陈书》卷28《陈伯山传》载:“及六军败绩,相率出降,因从后主入关。至长安,隋文帝并配于陇右及河西诸州,各给田业以处之”,1972年,第361页。
    ⑤ 何德章:《江淮地域与隋炀帝的政治生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88—95页。王永平:《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42—54页.
    ① 袁刚:《隋炀帝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3—116页。
    ② 《北史》卷11《隋本纪上》,第417页。
    ③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1—1232页。
    ④ 《隋书》卷48《杨约传》,第1293页。
    ① 《隋书》卷61《宇文述传》,第1464页。
    ② 《隋书》卷43《杨雄传》,第1216页。
    ③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一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第345—350页。
    ①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2页。
    ② 《隋书》卷48《杨素传》,第1285页。
    ③ 《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38—40页。
    ④ 《隋书》卷23《五行志下》,1973年,第660页。
    ⑤ 袁刚:《隋炀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1—135页。
    ⑥ 灌顶编纂:《国清百录》,《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83册,中华书局,1994年,第200页。
    ① 《隋炀帝传》,第179页。
    ② 《隋书》卷7《礼仪志二》,第1140页。
    ③ 《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39—40页。
    ④ 《隋书》卷3《炀帝纪下》,第60页。
    ⑤ 《隋书》卷22《五行志上》,第621页。
    ① 《隋书》卷55《侯莫陈颖传》,第1381页。
    ② 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氏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241—242页。
    ③ 岑仲勉:《隋书求是·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之《三○八瀛州》,中华书局,2004年,第311页。
    ④ 《隋书》卷55《柳或传》,第1381页。
    ⑤ 《隋书》卷75《儒林传》,第1718—1720页。
    ① 《隋书》卷47《韦世康传》,第1266页。
    ② 《刘焯传》载其由本州刺史赵煚举为秀才,而赵煚至少在开皇五年至九年担任冀州刺史,参岑仲勉:《隋书求是·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二六八冀州》,第293页。
    ③ 袁刚:《隋炀帝传》,第131页。
    ④ 《隋书》卷57《薛道衡传》,第1407页。
    ⑤ 《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37页。
    ① 《隋书》卷61《郭衍传》,1973年,第1470页。
    ②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19《隋文帝》,第554页。
    ① 姜望来:《太子勇之废黜与隋唐间政局变迁》,《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3辑,2006年,第78页。
    ② 《隋书》卷46《苏孝慈传》,第1259页。
    ③ 参见本论文《附录》有关资料。
    ④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2章《隋室兴亡》,第10页;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第1章《开皇年间的政争》,第40-42页;王素:《大河滚滚——中华历史通览·隋代卷》,第112-113页。
    ⑤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第4章《周末隋初的政界与新旧贵族》,第262页。
    ①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第294页;仇鹿鸣:《“攀附先世”与“伪冒士籍”一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69页。
    ② 《周书》卷37《高宾传》,第670页。
    ③ 《资治通鉴》卷177“开皇九年四月条”,第5521页。
    ④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第1章《开皇年间的政争》,第30-31页。
    ⑤ 《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第1章《开皇年间的政争》,第31—34页。
    ⑥ 《隋书》卷41《高颎传》,第1182页。
    ① 《隋书》卷52《贺若弼传》载弼因为不满杨素荣升尚书右仆射而免官,数年之后又被下狱,除名为民,岁余才复位,但是“不复任使”。杨素在十二年十二月升为右仆射,可知文帝与高颎贺若弼议论之事当在十年之后十三年之前(此事发生在文帝十年出巡并州之后),所以高颎与太子杨勇的联姻最早应当在开皇十年之后。
    ② 《高安墓志》载“祖表仁,隋大宁公主驸马都尉,渤海郡开国公;皇朝尚书右丞,鸿胪卿,口、泾、延、毂四州刺史,上柱国,郯国公”,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光宅○○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26页。
    ③ 《隋书》卷61《宇文述传》,第1465页。
    ④ 《隋书》卷41《高颎传》,第1182页。
    ⑤ 《隋书》卷41《高颎传》载“上欲成颎之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弼刑部尚书薛胄、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兵部尚书柳述等明颎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者。颎竟坐免,以公就第”,第1183页。
    ① 《资治通鉴》卷177“开皇九年四月”条,第5521页。
    ② 由《隋代墓志铭汇考》第4册《三一六韦圆照妻杨静徽志》(第64—65页)可知,丰宁公主杨静徽生于开皇三年,乃是太子杨勇之女,在开皇十七年嫁与杜陵韦圆照,即韦孝宽之孙,参戴应新:《隋丰宁公主驸马韦圆照墓志笺证》,《故宫学术季刊》第14卷第1期,第159—170页。开皇末年,杨勇又为其子襄城王杨恪娶河东柳旦之女,柳旦乃是柳述之叔父,见《隋书》卷80《襄城王妃传》,(第1799—1800页)。但是这两宗婚姻并未给杨勇带来实际助益。
    ③ 《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72页。
    ① 《隋书》卷48《杨素传》,第1286页。《杨素传》系此事于十八年,而《通鉴》卷178则系于十九年,岑忠勉认为温公乃《突厥传》之文,见《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页)。按:《杨素墓志》云“十九口口口州道行军总管,委以边略,突厥达头可汗驱其引弓之众”,可知《通鉴》系于十九年可信,见《隋代墓志铭汇考》第3册《二六六杨素志》,第244页。
    ② 《隋书》卷41《高颎传》,第1182页。
    ③ 贺华:《隋(宇文述墓志)述略》,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碑林集刊》第十三集,2008年,第263页。案:此墓志乃武德八年十月下葬,当称“唐《宇文述墓志》”。
    ④ 《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44页。
    ⑤ 《隋书》卷48《杨素传》,第1286页。
    ① 《隋书》卷53《史万岁传》,第1356页。
    ② 《隋书》卷54《李彻传》,第1368页。
    ③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3页。
    ①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4册《三一七姬威志》,第68-69页。
    ② 《隋书》卷28《百官志下》,第780页。
    ③ 杨广:《秦孝王诔》,见《文苑英华》卷842《诔》,中华书局,1966年,第4454—-4456页。
    ④ 《北史》卷71《杨俊传》,第2467—-2468页。
    ① 《北史》卷71《杨昭传》,第2474页。
    ② 《隋书》卷74《崔弘度传》,第1700页。
    ③ 《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43页。参王素:《大河滚滚——中华历史通览·隋代卷》,中华书局,2001年,第64—69页。
    ④ 《隋书》卷3《炀帝纪上》载“后数载,突厥寇边,复为行军元帅,出灵武,无虏而还”,第60页。
    ⑤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第2章《仁寿宫变》,第77—80页。
    ⑥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劝戒篇第十》,见《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第622页。
    ①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3页。
    ②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4页。
    ①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5页。
    ② 《隋书》卷40《元胄传》载“房陵王之废也,胄豫其谋。上正穷治东宫事,左卫大将军元旻苦谏,杨素乃谮之。上大怒,执旻于仗。胄时当下直,不去,因奏曰:“臣不下直者,为防元曼耳。”复以此言激怒上,上遂诛旻,赐胄帛千匹”,第1177页。
    ③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7页。
    ④ 刘健明:《论开皇年间的政争》,《食货月刊》16—7、8,1987年7月。后收入氏著《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第23—45页。
    ⑤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5页。
    ① 《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47页。
    ② 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卷6《杜谗邪第二十三》,中华书局,2003年,第340页。
    ③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第2章《隋室兴亡》,第22—27页;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2004年,第262页;。
    ④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第71—73、42—45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0“文帝仁寿四年八月条”, 第5614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0“文帝仁寿四年八月条”,第5613页。
    ③ 何德章:《江淮流域与隋炀帝的政治生命》,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88—95页。
    ④ 甘怀真:《隋文帝时代军权与“关陇集团”之关系—以总管为例—》,收入《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初版,第487—519页。甘怀真在本文中认为隋文帝时代的军权仍为西魏以来的关陇集团所垄断,在南北统一的形势下,这显示出关陇集团明显的保守性,炀帝上台之后废除总管制度无疑深深损害了关陇集团的政治影响力。
    ⑤ 王永平:《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52—54页。
    ⑥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第345—348页。
    ①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第139-141页,第175—176页。
    ② 汪篯:《唐室之克定关中》,《唐太宗之拔擢山东微族与各集团人士之并进》,收入《汪篯隋唐史论稿》,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09-225,132—149页。
    ③ 隋炀帝对关陇集团的压制还表现在通过改变官员的铨选方式,即削减魏周门荫,来削减关陇子弟的权势,参张伟国:《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第163—165页。
    ④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第32-37页。
    ① 李涪:《刊误》卷上,中华书局,2012年,第229-230页。
    ② 《隋书》卷3《炀帝纪上》,第72页。
    ③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商务印书馆,1946年,第13页。
    ① 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氏著《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6页。
    ② 熊存瑞(Victor Cunrui Xiong)《隋炀帝与隋唐洛阳的兴建》(Sui Yangdi and the Building of Sui-Tang Luoyang),《亚洲研究》(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2,第1期,1993年2月,第66—89页。
    ③ 魏斌:《关于周隋之际的洛阳经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2003年,第52—63页。
    ④ 《隋书》卷3《炀帝纪上》,第61页。
    ① 《隋书》卷3《炀帝纪上》,第61页。
    ② 袁刚:《隋炀帝传》第4章,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0页。
    ③ 《隋书》卷3《炀帝纪上》,第60页。
    ④ 《隋书》卷3《炀帝纪上》,第76页。
    ⑤ 汪钱:《关于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发源地问题》,见唐长孺等编《汪钱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12页。
    ⑥ 《隋书》卷4《炀帝纪下》,第84页。
    ① 《隋书》卷70《杨玄感传》,第1616—-1617页。
    ② 《隋书》卷70《李密传》,第1625页。
    ③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关系》第4章《杨玄感的叛乱》,第139页。
    ① 《隋书》卷70《杨玄感传》,第1618页。
    ② 《隋书》卷63《卫玄传》,第1502—1503页。
    ① 《隋书》卷63《樊子盖传》,第1491—1492页。
    ② 《隋书》卷4《炀帝纪下》,第85页。
    ③ 《北史》卷76《卫文昇传》,第2602页。
    ④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25页。
    ⑤ 《资治通鉴》卷180“仁寿四年(604)八月”条,第5606页。
    ⑥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补编府兵制国家论》,第305页。
    ①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第237页。
    ② 汪篯:《唐室之克定关中》,见唐长孺等编《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09—225页。
    ③ 毛汉光:《李渊崛起之分析—论隋末‘李氏当王’与三李》,见中国唐代学会编:《唐代研究论集》第3辑,1992年,第447—485页。
    ④ 伍伯常:《隋唐之际的割据势力—以贵胄出身的李渊和李密为中心》,《东吴历史学报》第25期,2011年,第1—56页。
    ① 《隋书》卷63《卫玄传》,第1501—1502页。
    ① 《隋书》卷63《卫玄传》,第1503页。
    ② 《隋书》卷63《卫玄传》,第1502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4“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十一月戊午”条,第5762页。
    ④ 《资治通鉴》卷184“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十一月戊午”条,第5762页。
    ① 《隋书》卷39《阴寿传》,第1148页。
    ②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1册《O二七阴云墓志》,第112—114页。
    ③ 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5《阴氏》,第750页。
    ④ 韩异:《从(阴云墓志)论周隋之际的政局》,《碑林集刊》第15辑,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⑤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关内道三·延州·金明县》,第77页。
    ① 《隋书》卷39《阴寿传》,第1149页。
    ① 《隋书》卷39《骨仪传》,第1149-1150页。
    ② 《北史》卷73《骨仪传》,第2535页。
    ③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37《骨氏》,第580页。
    ④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胡氏》,第10-11页。
    ⑤ 赵明诚 撰 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卷23《杜如晦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94—395页。
    ① 唐临:《冥报记》卷下《隋康抱》,中华书局,1992年,第61—62页。
    ②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上篇西京·二大兴外郭城筑成时间辨误》,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③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4页。
    ① 《旧唐书》卷64《楚王智云传》,第2423页。
    ② 《旧唐书》卷183《窦德明传》,第4723—4724页。
    ③ 刘肃:《大唐新语》卷6《举贤第十三》,中华书局,1984年,第87页。
    ④ 《隋书》卷39《骨仪传》,第1149页。
    ⑤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第37页。
    ⑥ 《隋书》卷63《卫玄传》,第1502页。
    ①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第36页。
    ②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第30—31页。
    ③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第31页。
    ① 《旧唐书》卷59《丘行恭传》,第2326页。
    ①赵君平赵文成编:《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一○三丘师墓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第136页。
    ②《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一○五丘英起墓志》,第140页。
    ① 《旧唐书》卷59《丘和传》,第2324—-2325页。
    ②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丘氏》(修订本),第22页。
    ③ 《新唐书》卷90《丘和传》,第3777页。
    ④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18《丘氏》,第267页。
    ⑤ 《旧唐书》卷59《丘和传》,第2325页。
    ⑥ 姜伯勤:《隋末奴军起义试探》,氏著《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增订版)《附录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10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4“隋恭帝义宁元年九月丙寅”条,第5756页。
    ② 《旧唐书》卷59《丘和传》,第2325页。
    ③ 《旧唐书》卷1《高祖纪》,第4页。
    ① 《新唐书》卷83《平阳公主传》,第3642—3643页。
    ②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第34页。
    ③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校勘记(六四],第42页。
    ④ 《隋书》卷54《李衍传》,第1363页。
    ⑤ 《周书》卷15《李弼传》,第239页。参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六《兵制》,第138—143页。
    ① 《旧唐书》卷60《李神通传》,第2340页。
    ② 《元和姓纂》卷6《史氏》,第824页。
    ③ 赵立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一○三史怀训墓志》,线装书局,2007年,第267—268页。
    ④ 毕波:《论北周时期的胡人与胡化》,《文史》2005年第4辑,第164—165页。
    ① 《隋书》卷53《史万岁传》,第1356—1357页。
    ② 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345《将帅部·佐命六》,第4090页。另参《太平御览》卷824《资产四·园》中对何潘仁的记载。第3672页。
    ③ 《旧唐书》卷58《·平阳公主传》,第2315页。
    ① 王昶:《金石萃编》卷44《裴镜民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752—754页,
    ② 《新唐书》卷71上《宰相世系表一上》,第2223—2224页。
    ③ 《金石萃编》卷44《裴镜民碑》,第754页。
    ④ 《唐代墓志汇编·咸亨○八○裴可久墓志》,第568页。
    ⑤ 《元和姓纂》卷7《柳氏》,第1111页。
    ① 《新唐书》卷73上《宰相世系表三上》,第2850页。另参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卷3《柳氏》,他认为《姓纂》中“果仁”正确,第445页。
    ②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卷197《房州》,第2702页。
    ③ 《隋书》卷38《柳裘传》,第1138—1139页。
    ④ 《隋书》卷58《柳顾言传》,第1423页。
    ⑤ 《册府元龟》卷357《将帅部·立功十》,第4234页。
    ⑥ 《册府元龟》卷443《将帅部·败衄三》,第5254页。
    ① 《旧唐书》卷58《平阳公主传》,第2315页。
    ② 《旧唐书》卷58《平阳公主传》,第2314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4“隋恭帝义宁元年六月己卯”条,第5737页。参:吴玉贵:《资治通鉴疑年录》中认为大业十三年六月没有己卯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95页。
    ② 汪篯:《唐室之克定关中》,第223页。
    ③ 毛汉光:《李渊崛起之分析—论隋末‘李氏当王’与三李》,第447—485页。
    ④ 《旧唐书》卷60《李神通传》,第2340页。
    ① 《旧唐书》卷60《李道彦传》,第2342页。
    ② 《新唐书》卷78《李神符传》,第3534页。
    ③ 《册府元龟》卷164《帝王部·招怀二》,第1978页。
    ④ 《元和姓纂》卷9《段氏》,第1292页。
    ⑤ 《元和姓纂》卷9《段氏》,第1293页。
    ⑥ 《隋书》卷60《段文振传》,第1460页。
    ⑦ 《新唐书》卷83《高密公主传》,第3643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4“隋恭帝义宁元年九月丙寅”条,第5758页。
    ② 《旧唐书》卷73《令狐德棻传》,第2596页。
    ③ 《隋书》卷56《令狐熙传》,第1387页。
    ① 岑仲勉:《隋书求是·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一三○桂州》,第219年。
    ②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第33页。
    ③ 汪钱:《唐室之克定关中》,第220页。
    ④ 《册府元龟》卷922《总录部·妖妄第二》,第10888页。
    ① 《隋书》卷64《李圆通传》,第1508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8)三月”条,第5776页。
    ③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卷114《政事》,中华书局,2008年,第597页。
    ④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关内道二·华州》,第34页。
    ⑤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1卷《京都关内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⑥ 王伊同:《隋黎阳、河阳、常平、广通、兴洛、回洛六仓考》,氏著《王伊同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第172页;艾冲:《隋唐永丰仓考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139-144页。
    ⑦ 仇鹿鸣:《新见<姬总持墓志)考释》,《唐研究》第17卷,2011年,第235—237页。
    ⑧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10《萧氏》,第143页。
    ⑨ 《南史》卷52《萧修传》,第1298—1300页。按:对于“萧修”与“萧循”之异,参本卷校勘记第15条,第1306页。
    ① 毛汉光:《隋唐政权中的兰陵萧氏》,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05—425页。
    ② 《册府元龟》卷307《外戚部·贪黩》,第3619页。
    ③ 《旧唐书》卷1《高祖纪》,第6页。
    ④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第36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4“义宁元年(617)十一月”条,第5762页。
    ②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3,第44页。
    ③ 《旧唐书》卷61《窦琎传》,第2371页。
    ④ 《旧唐书》卷63《萧璃传》,第2398页。
    ⑤ 《旧唐书》卷63《萧璃传》,第2399-2340页。
    ① 《旧唐书》卷59《屈突通传》,第2319—2321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4“义宁元年(617)九月”条,第5754页
    ① 《旧唐书》卷67《李靖传》,第2475页。
    ② 王昶:《金石萃编》卷51《李靖碑》,第863页。
    ③ 聂溦萌:《唐初元勋的家族历程—以(李药王墓志)与李靖家族为中心》,《唐研究》第17卷,2011年,第184—188页。
    ① 李举纲:《<隋左屯卫大将军刘纲墓志>跋》,《书法丛刊》2009年第1期,第19—27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4“义宁元年(617)九月”条,第5757页。
    ① 《隋书》卷63《樊子盖传》,第1489页。
    ② 《元和姓纂》卷4《樊氏》,第448页。
    ③ 岑仲勉:《隋书求是·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一七二循州》,第245页。
    ① 《隋书》卷63《樊子盖传》,第1491页。
    ② 《隋书》卷63《樊子盖传》,第1491—1492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2“大业九年(613)六月”条,第5676页。
    ① 《册府元龟》卷303《外戚部·褒宠》,第3572页。
    ② 《隋书》卷56《杨汪传》,第1393页。参王庆卫王煊:《隋代华阴杨氏考述—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第11辑,2005年,第250页。
    ③ 《隋书》卷56《杨汪传》,第1394页。
    ④ 《资治通鉴》卷182“大业九年(613)六月”条,第5677页。
    ① 《隋书》卷70《杨玄感传》,第1617页。
    ②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关系》第4章《杨玄感的叛乱》,第129页。
    ① 《隋书》卷4《炀帝纪下》,第90页。
    ② 《隋书》卷85《段达传》,第1899页。
    ③ 《元和姓纂》卷9《段氏》,第1287页。
    ④ 《隋书》卷85《段达传》,第1899-1900页。
    ① 《唐代墓志汇编·贞观一三一段师墓志》,第91页。
    ② 《隋书》卷85《段达传》,第1900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闰二月”条,第5846页。
    ④ 《唐代墓志汇编·咸亨○二五段璋墓志》,第527页。
    ① 《隋书》卷71《元文都传》,第1649页。
    ② 《隋书》卷50《元孝矩传》,第1316页。按:文中“大业十三年”当作“大业十二年”。
    ③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第2章《关陇集团始末》,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65页。文中“有否”似乎当作“是否”。
    ④ 《隋书》卷71《卢楚传》,第1650页。
    ① 苏鹗《杜阳杂编》卷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2册《子部十三·小说家类二·异闻之属》,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08页。
    ② 李防等:《太平广记》卷66《女仙十一·卢眉娘》,中华书局,1961年,第413页。
    ③ 张君房纂辑蒋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卷116,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730-731页。
    ④ 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58页。
    ⑤ 周勋初:《唐代笔记小说叙录·杜阳杂编》,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98页。
    ⑥ 《元和姓纂》卷3《卢氏》,第276页。
    ⑦ 《魏书》卷76《卢同传》,第1681页。
    ⑧ 《北史》卷30《卢辅传》,第1095页。
    ⑨ 参《魏书》卷76《卢同传》,第1685页,卷84《卢景裕传》,第1859页;《周书》卷24《卢辩传》,第403页,卷45《卢光传》,第807页。又参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7篇《中古山东大族著房之研 究》中对卢氏的研究,第202—204页。
    ① 陈垣:《史讳举例》卷8《历朝讳例·唐讳例》,中华书局,2012年,第205页。
    ② 《周书》卷24《卢辩传》,第403页。
    ③ 《魏书》卷84《卢景裕传》,第1859页。
    ④ 《周书》卷45《卢光传》,第808页。
    ⑤ 张君房纂辑蒋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卷116,第730-731页。
    ⑥ 《隋书》卷38《卢贲传》,第1142页。
    ⑦ 《北史》卷64《韦孝宽传》,第2269页。
    ① 《隋书》卷47《韦霁传》,第1271页。
    ② 《旧唐书》卷92《韦安石传》,第2955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8)元月乙丑”条,第5773—5774页。
    ④ 冯惠民:《通鉴严补辑要》卷185,齐鲁书社,1983年,第192页。
    ⑤ 西安市长安博物馆编:《长安新出墓志·韦愔墓志》,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30-131页。
    ① 《旧唐书》卷62《皇甫无逸传》,第2384页。
    ② 《隋书》卷71《皇甫诞传》,第1641页。
    ③ 《新唐书》卷91《皇甫无逸传》,第3788页。
    ④ 《金石萃编》卷44《皇甫诞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762页。
    ⑤ 《隋书》卷71《皇甫诞传》,第1641页。
    ①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第1章《隋代的政治和经济》第4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7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3“大业十二年(616)正月”条,第5702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3“大业十二年(616)七月甲子”条,第5705页。
    ④ 《资治通鉴》卷183“大业十二年(616)十月”条,第5711页。
    ⑤ 《资治通鉴》卷184“义宁元年(617)二月”条,第5721—5722页。
    ⑥ 《资治通鉴》卷184“义宁元年(617)七月”条,第5741页。
    ① 《隋书》卷85《王世充传》,第1894—1895页。
    ② 《隋书》卷85《王世充传》,第1895页。
    ① 《隋书》卷85《王世充传》,1897页。
    ② 李文才:《隋末“江都之变”新探》,氏著《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与文化论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290-295页;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关系》,第169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7)四月”条,第5789页。
    ④ 《隋书》卷59《越王杨侗传》,第1438—1439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4“义宁元年(617)七月”条,第5747页。
    ② 《隋书》卷65《薛世雄传》,第1533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8)六月”条,第5795—5799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8)四月”条,第5786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8)四月”条,第5787页。
    ① 《隋书》卷70《李密传》,第1624页。
    ② 黄惠贤:《李密对瓦岗军发展的贡献和“蒲山公营”的建立》,《李密洛口政权兴衰评述》,氏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与资料》,第252—254页,第260-262页。
    ③ 这两封信文原存于韩昱《壶关录》,现以节录本存于陶宗仪的《说郛》卷35,今据《全唐文补编》中录文。另参:梁太济:《<壶关录>漫说》,氏著《唐宋历史文献研究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3—21页。
    ④ 卢楚:《授李密太尉尚书令兼征讨诸校事诏》,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卷1,中华书局,2005年,第6页。
    ⑤ 卢楚:《与李密书》,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卷1,第7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8)七月”条,第5799页。
    ② 间上。
    ③ 《隋书》卷85《王世充传》,第1896—1897页。
    ④ 《隋书》卷71《元文都传》,第1650页。另参《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8)七月戊午”条《考异》,第5801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8)七月戊午”条,第5803页。
    ② 《隋书》卷85《王世充传》,第1898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619)四月戊申”条,第5852页。
    ② 《隋书》卷41《苏威传》,第1189-1190页。
    ③ 《隋书》卷61《雲定兴传》,第1468页。
    ④ 《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619)正月”条,第5836页。
    ⑤ 《隋书》卷47《韦寿传》,第1271页。
    ① 《隋书》卷56《杨汪传》,第1393—1394页。
    ② 《旧唐书》卷66《杜淹传》,第2470页。
    ③ 《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619)四月戊申”条,第5851页。
    ④ 道宣:《续高僧传》卷29《释智命传》,见《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57—358页。
    ⑤ 《隋书》卷62《王士隆传》,第1475页。
    ①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观○○八王士隆墓志》,第12—13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9“武德四年(621)五月丁卯”条,第5916页。
    ① 《旧唐书》卷75《苏世长传》,第2627—-2628页。
    ②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开明00三韦匡伯墓志》,第6—7页。
    ③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五韦孝宽墓志》,中华书局,2005年,第315页。
    ④ 戴应新:《隋丰宁公主杨静徽驸马韦圆照墓志笺证》,《故宫学术季刊》第14卷第1期,第160页。参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二○九韦圆照妻杨静徽墓志》,第577页。
    ⑤ 《隋书》卷47《韦寿传》,第1271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619)正月”条,第5837页。
    ② 《隋书》卷79《独孤罗传》,第1790页。
    ③ 《元和姓纂》卷10《独孤氏》,第1457页。
    ④ 陈财经杨芝昉:《咸阳新出唐独孤大惠与独孤挺墓志考略》,《碑林集刊》第15辑,2009年,第139页。
    ⑤ 《隋书》卷43《杨达传》,第1218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8)六月”条,第5798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7“武德二年(619)五月”条,第5856-5857页。
    ③ 《册府元龟》卷759《总录部·忠第二》,第9027页。
    ④ 《隋书》卷70《裴仁基传》,第1633—1634页。
    ⑤ 《隋书》卷68《宇文恺传》,第1587—1594页。
    ① 《册府元龟》卷625《卿监部·贪冒》,第7514页。
    ② 《隋书》卷64《麦孟才传》,第1512页。
    ③ 《隋书》卷70《裴仁基传》,第1634页。
    ④ 《隋书》卷85《宇文化及传》,第1891页。
    ① 杨豪:《岭南宁氏家族源流新证》,认为在秦汉魏晋期间,《考古》1989年第3期,第270页;王承文:《从碑刻资料论唐代粤西韦氏家族渊源》一文中认为其出自汉族,《华学》第1辑,1995年,第225页;何德章《论梁陈之际的江南土豪》也认为钦州宁氏是北来汉族,见氏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丛稿》,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4页。
    ② 《宁赞碑》于道光六年(1826)秋出土于钦州石狗坪,现藏广东省博物馆,本文据陆耀通《金石续编》录文,见陆耀通编陆增祥校订:《金石续编》卷三《宁贙碑》,《新编石刻资料新编》第1辑第4册,第3061—3062页。《宁道务墓志》民国十年(1921)出土于钦州平心村,系陶制墓志,现已碎裂不堪,本文据杨豪《岭南宁氏家族源流新证》中的录文,参校《钦州市志·文物名胜志》中录文,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76—1177页。
    ③ “渝”当为“俞”之讹。
    ①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氏注·成公二年》,中华书局,1990年,第786页。
    ② 《春秋左氏注·襄公二十六年》,第1113页;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卷19《离俗览·举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20页。
    ③ 陆耀通:《金石续编》卷3《正议大夫宁贙碑》,第298页,第440页。
    ④ 《元和姓纂》卷9《宁氏》,第1351页。
    ⑤ 《春秋左传注·昭公十七年》,第1386页。
    ⑥ 《资治通鉴》卷122“元嘉九年六月条”,第3837页。
    ⑦ 杜佑:《通典》卷180《州郡十·古青州》,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769页。
    ⑧ 《资治通鉴》卷128“孝建三年十二月条”,第4027—4028页。
    ①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8《河南道·青州》,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51页。
    ② 毛汉光:《敦煌唐代氏族谱残卷之商榷》,《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440页。
    ③ 《元和姓纂》卷9《宁氏》,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353页。
    ④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34《宁氏》,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23页。
    ⑤ 《元和姓纂》卷9《宁氏》岑仲勉校勘记,中华书局,1992年,第1352页。
    ⑥ 《唐长孺文集·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第3编《论唐代的变化》,第376页。
    ⑦ 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第262页。
    ⑧ 《新唐书》卷147下《南蛮传下》,第6326页。
    ① 《新唐书》卷147下《南蛮传下》,第6328页。
    ② 岑仲勉:《隋书求是·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4页。同时,岑先生认为“宁氏世居钦廉一带,实在邕南,非邕之西”,分析中允。
    ③ 《隋书》卷68《何稠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97页。
    ④ 《太平寰宇记》卷167《岭南道十一·钦州》,第3201页。对于中国中古时期的“蛮”、“俚”、“獠”等少数族群的研究,可参见吕春盛:《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獠族’与西南土著社会变迁》,见《成大历史学报》第三十五号,2008年12月,第51-80页。
    ①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182页。毛汉光先生在《五朝军权转移及其对政局之影响》一文中也持相近观点,见氏著:《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2002年,第318页。
    ② 吕春盛:《陈朝的政治结构与族群问题》,第137页。
    ③ 《资治通鉴》卷158“大同五年(539)十一月条”,第4903—4904页。
    ④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中编 六朝政区制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389-390页。
    ⑤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04《广东五·钦州》,中华书局,2005年,第4757页。
    ⑥ 吕春盛:《陈朝的政治结构与族群问题》,第147—149页。
    ① 《隋书》卷56《令狐熙传》,第1386页。
    ② 王仲宣起兵时间史书记载存在矛盾,此处采纳岑仲勉先生的观点系于开皇十一年,见氏著《隋书求是》,第270页。
    ③ 《隋书》卷56《令狐熙传》,第1386页。岑仲勉先生考证令狐熙出仕岭南为开皇十六年之事,本文从之,见《隋书求是》,第219页。
    ④ 《资治通鉴》卷178“开皇十七年(597)二月条”综述了此次平叛,然据新出土的《周法尚墓志》记载“(开皇)十六年,授桂州道行军总管,破俚贼李光士,平之”,可知这次叛乱发生在开皇十六年。
    ⑤ 《隋书》卷68《何稠传》,第1596页。
    ⑥ 《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第6326页。
    ① 《资治通鉴》卷179“仁寿元年(601)十一月条”,第5589页。参见《新唐书》卷110《冯盎传》,第4112页。
    ② 《资治通鉴》卷179“仁寿二年(602)十二月条”,第5598页。
    ① 宁长真由上大将军(从二品)改为右光禄大夫(从二品),宁贙则由开府仪同三司(正四品上)改为正议大夫(正四品),参见《隋书》卷28《百官志下》,第785页、793页。
    ② 施和金:《隋代地方行政区划史》,第500页。
    ③ 《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第6326页。
    ④ 《资治通鉴》卷181“大业七年四月条”,第5654页。
    ⑤ 《隋书》卷85《宇文化及传》,第1891页。黄永年在《说隋末的骁果—兼论我国中古兵制的变革》中认为江都事变之前的岭南骁果必超过万余人,参见氏著《文史探微》,中华书局,2000年,第133页。
    ⑥ 《册府元龟》卷164《帝王部·招怀二》,第1980页。
    ① 《隋书》卷4《隋炀帝纪》,第85页。
    ② 《册府元龟》卷164《帝王部·招怀二》,第1980页。
    ③ 《旧唐书》卷59《丘和传》,第2325页。
    ④ 《旧唐书》卷59《丘和传》,第2325页。
    ⑤ 《新唐书》卷110《冯盎传》,第4112页。
    ① 毛汉光:《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第二章《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第88—89页,博士论文。
    ② 《资治通鉴》卷19“武德九年四月、七月条”,第5950页。
    ③ 《新唐书》卷222《南蛮传下》,第6326页。
    ④ 《太平寰宇记》卷169《岭南道十三·太平军》,第3227—3228页。
    ⑤ 《资治通鉴》卷190“武德六年(623)四月丁卯条”,第5967页。
    ① 《太平寰宇记》卷167《岭南道十一·白州》,第3198页。
    ② 黄佐:《嘉靖广东通志》卷55《宁纯传》,第1449页。
    ③ 《嘉靖广东通志·凡例》,第22页。
    ① 《崇祯廉州府志》卷10,第152—153页。阮元修:《道光广东通志》卷299《宁纯传》,第5131页。
    ② 按:此处“合州”当即“南合州”,《太平寰宇记》卷169《岭南道十三·太平军》记载武德四年(621)置南合州,贞观元年改为东合州,八年改为雷州,第3227—3228页。
    ③ 《资治通鉴》卷192“贞观元年十月己酉条”,第6039页。
    ④ 许敬宗编罗国威校证:《日藏弘文本文馆词林校证》卷次不明残简一,第477—479页。敕文时间参岑仲勉考证,见氏著《唐史余沈》,中华书局,2004年,第11—13页。
    ① 《太平寰宇记》卷162《岭南道六·桂州》,中华书局,2007年,第3098页;卷167《岭南道十·钦州道,第3201页。
    ② 王承文:《唐代“南选”与岭南溪洞豪族》,《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页。
    ③ 杜文玉:《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唐研究》第4卷,第184—185页。
    ④ 《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48页。
    ⑤ 《元和姓纂》卷9《宁氏》,第1354页。《太平寰宇记》卷167《岭南道十一·瀼州》中校记依据《旧唐书》改底本为“宁师宗”,见第3211页。
    ⑥ 《册府元龟》卷161《帝王部·命使一》,第1947页。
    ⑦ 《唐代墓志汇编·贞观○八○李道素墓志》,第60页。李道素为李弘节之子,贞观十二年随父赴任,次年死于桂州。
    ⑧ 《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上》,第1105、1108页。
    ① 《太平寰宇记》卷167《岭南道十一·瀼州》,第3202页。
    ② 爱宕元:《唐代的官荫入仕》,见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44—-275页。
    ③ 《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48页。
    ④ 以上岭南三州分别见《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第1720、1729、1760页。
    ① 王溥:《唐会要》卷75《选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21页。
    ② 王承文:《唐代“南选”与岭南溪洞豪族》,《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93—94页。
    ③ 同上,第95页。
    ① 郭荣:《粤大记》卷19《献徵类·宁原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23页。
    ② 《嘉靖广东通志》卷55《宁原悌传》,第1451页。
    ③ 《元和姓纂》卷9《宁氏》,第1354页。
    ④ 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3,燕山出版社,第107页。
    ⑤ 毛汉光:《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政治大学博士1969年论文,第336页。
    ⑥ 《粤大记》卷4《科第·宁原悌》,第63页。
    ⑦ 《嘉靖广东通志》卷55《宁纯传》,第1448—1449页。
    ①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杨孝暮墓志》,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② 沈佺期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第123页。案:校注者认为“宁姓爱州刺史,名未详”,根据前面讨论的宁道务的仕历,此时他当为爱州刺史,那么沈佺期的诗无疑是写给他的。
    ③ 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第8章《科目选》,中华书局,2001年,第304—306页。
    ④ 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第1章《校书郎》,第24—28页。
    ⑤ 李林甫:《唐六典》卷2《吏部》,第33页。
    ⑥ 《粤大记》卷19《献徵类·宁原悌》,第523页。
    ① 《资治通鉴》卷210“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十二月癸未”条,第6659页。
    ② 《唐会要》卷50《观》,第1020-1023页。
    ③ 董诰等:《全唐文》卷278《论时政疏五篇》,中华书局,1983年,第2818—2820页。
    ④ 《资治通鉴》卷208“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二月”条,第6585页。
    ⑤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第6章《李武政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13—217页。
    ⑥ 《全唐文》卷278《上太子启》,第2820-2821页
    ⑦ 《资治通鉴》卷210“唐睿宗景云二年(711)二月”条,第6663页。
    ① 《册府元龟》卷162《帝王部·命使二》,第1951页。
    ② 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卷7《论文史》,第391页。
    ③ 《粤大记》卷19《献微类·宁原悌》,第523页。
    ④ 《粤大记》卷19《献徵类·宁原悌》,第523页。
    ⑤ 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中华书局,1999年,第435—437页。
    ① 《隋书》卷80《谯国夫人传》,第1801页。
    ② 林天蔚:《隋谯国夫人事迹质疑及其向化与影响》,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3本第2分,第228页。
    ③ 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见《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6—-127页。
    ① 张说:《张说文集》卷21《颍川郡太夫人陈氏碑》,丛书集成本,第222页。
    ② 《资治通鉴》卷208“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五月”条,第6603-6604页。
    ③ 《资治通鉴》卷208“唐中宗神龙二年(706)五月”条,第6604页。
    ④ 《资治通鉴》卷203“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正月”条,第6417-6418页。
    ⑤ 西安市长安博物馆 编:《长安新出墓志·韦洵墓志》,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138—141页。
    ① 《旧唐书》卷82《许敬宗传》,第2762页。
    ② 黄惠贤:《有关高力士和广东冯氏旧贯世系的几点补证》,氏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与资料》,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82页。
    ③ 《新唐书》卷110《冯子猷传》,第4114页。
    ④ 《旧唐书》卷82《许敬宗传》,第2764页。
    ⑤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龙朔○一一 许氏志》,第125页。
    ① 毛汉光:《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2002年,第76页。
    ② 刘餗:《隋唐嘉话》卷中,中华书局,1979年,第28页。
    ③ 周勋初:《唐代笔记小说叙录·隋唐嘉话》,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④ 杜文玉:《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唐研究》第4卷,1998年,第184页。
    ① 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10《志异门》,第436页。
    ② 《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第6329页。
    ① 《新唐书》卷74下《宰相世系表四下》,第3181—3182页。
    ② 郑樵:《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二》,中华书局,1995年,第40页。
    ③ 《元和姓纂》卷5《周氏》,第642页。
    ④ 《元和姓纂》卷5《周氏》,第645-646页。
    ⑤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16《子部七·元和姓纂》,中华书局,2007年,第955—959页。
    ① 《元和姓纂·四校记再序》,第90页。
    ②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35《子部四十五·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65年,第1147页。
    ③ 《古今姓氏书辩证·前言》,第16——17页。
    ④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18注释1,第264页。
    ⑤ 《元和姓纂》卷5,第643页。
    ⑥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18,第264页。
    ⑦ 《元和姓纂》卷5,第645页。
    ① 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卷4《周氏》,第761页。
    ② 《元和姓纂》卷5,第646页。
    ③ 杜牧:《唐故东川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赠司徒周公墓志铭》,见《樊川文集》卷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9页。
    ④ 《樊川文集》卷7,第119页。
    ⑤ 《陈书》卷13《周炅传》,《南史》卷67《周炅传》都作“周疆”,新出土《周法尚墓志》则作“周文强”。周疆的官职《陈书》和《南史》作“梁州刺史”。此处姓名从《陈书》,官职从《墓志》。
    ⑥ 王伊同:《五朝门第》之《高门权门世系婚姻表·六四汝南安成周氏》,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① 《太平寰宇记》卷131《淮南道九·黄州》,第2580-2581页。
    ② 《陈书》卷13《周炅传》,1972年,第203页。
    ③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6页。
    ① 赵振华徐有钦:《隋左武卫将军周法尚墓志研究》,《唐史论丛》第13辑,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351-371页。按:本文中所引《周法尚墓志》依据据赵、徐录文,以下不在出注释。
    ②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453《周孝范碑铭》,中华书局,第2001年,第163页。
    ③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中编第8章《东晋六朝双头州郡考论》,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320-347页。
    ④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魏晋南朝》第3章《州府僚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84页。
    ⑤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下编,第474页。
    ⑥ 王仲荦:《北周六典》卷4《山南上·巴州》、卷5《山南下·武州》、卷6《淮南·北江州》、卷7《河南上·申州》,中华书局,1980年,第353、512、524、671页。
    ⑦ 《北周六典》卷5《山南下·沔州》,第468页。
    ① 《太平寰宇记》卷126《淮南道四·庐州》,第2490页。
    ② 《太平寰宇记》卷162《岭南道六·桂州》,第3097页。
    ③ 《陈书》卷13《周炅传》,第203—204页。
    ① 《梁书》卷5《元帝纪》,中华书局,1973年,第113页。
    ②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下编,第489页。
    ③ 《资治通鉴》卷163“大宝元年十一月丁卯”条,第5056页。
    ④ 王仲荦:《北周六典》卷6《淮南》,第525、527页。
    ⑤ 《资治通鉴》卷164“承圣元年十一月”条,第5094页。
    ① 《陈书》卷13《周炅传》,第204页。
    ② 《陈书》卷13《周炅传》,第204页。
    ① 《北周六典》卷6《淮南·蕲州》,第530页。
    ② 《陈书》卷13《周炅传》,第204—205页。
    ①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中编第9章《南朝的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第348—376页。
    ② 谷口房男:《南北朝时期的蛮酋》,谷川道雄主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中华书局,2010年,第88—107页。
    ③ 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第8章《蛮族集团的迁徙、发展及其与汉民族的融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2页。
    ④ 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32《蕲水》,中华书局,2007年,第746页。
    ⑤ 《陈书》卷13《周炅传》,第204页。
    ①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6页。
    ②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魏晋南朝》第3章《州府僚佐》,第204页。
    ③ 《北周六典》卷7《河南上·南光州》,第674页。
    ① 《周书》卷30《于翼传》,第526页。
    ② 《北周六典》卷6《淮南·蕲州》,第530页。
    ③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6页。
    ④ 《陈书》卷28《陈叔坚传》,第366页。
    ② 《北周六典》卷5《山南下·顺州》,第459页。
    ③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7页。
    ① 《隋书》卷40《王谊传》,第1168页。
    ②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7页。
    ③ 《北周六典》卷6《淮南》,第523、522页。
    ④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7页。
    ① 《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24页。按:《墓志》只记载出任“黄州刺史”。
    ②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7页。
    ③ 《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34页。
    ① 杜牧:《樊川文集》卷7《周墀墓志》,第119页。
    ② 《资治通鉴》卷177“开皇九年十二月”条,第5525页。
    ③ 《太平寰宇记》卷117《江南西道十六·澧州》,第2375页。
    ④ 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第9章《荆州地区州郡县沿革》,第549页。
    ⑤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9《江南道五·永州》,中华书局,1983年,第709页。
    ⑥ 《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35页。
    ⑦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7页。
    ①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7页。
    ② 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氏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50页。
    ③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8页。
    ④ 《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41页。
    ①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9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1“大业八年(612)六月”条,第5662—5663页。
    ③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9页。
    ① 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氏著《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332—333页。
    ① 杜牧:《樊川文集》卷7《周墀墓志》,第119页。
    ② 《元和姓纂》卷5《周氏》,第653页。
    ③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7页。
    ④ 《资治通鉴》卷189“武德四年(621)五月庚午”条,第5918页。参岑仲勉先生《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中“周法明子侄”条,中华书局,2004年,第32页。
    ⑤ 《太平寰宇记》卷131《淮南道九·汉阳军》载:“唐武德四年讨平朱粲,分沔阳郡置沔州”,第2584页。
    ① 《旧唐书》卷53《李密传》,第2219页。
    ② 《资治通鉴》卷189“隋恭帝义宁元年(617)九月”条,第5752页。
    ③ 《旧唐书》卷53《李密传》,第2220页。参《资治通鉴》卷185“武德元年(618)元月”条,第5774页。
    ④ 《唐代墓志汇编·长安○一○娄君夫人周氏墓志》,第997页。
    ⑤ 《新唐书》卷1《高祖纪》记载为“戊辰,王世充降”,第12页。此处从《通鉴》。
    ⑥ 《资治通鉴》卷189“武德四年(621)五月庚午”条,第5918页。
    ① 《资治通鉴》卷189“武德四年五月乙亥”条,第5920页。
    ② 《册府元龟》卷164《帝王部·招怀二》,第1979页。
    ③ 《新唐书》卷87《萧铣传》,第3722页。
    ④ 《册府元龟》卷369《将帅部·攻取二》,第4385页。
    ⑤ 《资治通鉴》卷190“武德六年(623)十一月壬午”条,第5974页。
    ① 《太平寰宇记》卷131《淮南道九·黄州》,第2581页。
    ② 《唐会要》卷80《谥法下》,第1737页。
    ③ 《隋书》卷65《周法尚传》,第1529页。
    ④ 《新唐书》卷74下《宰相世系表四下》,第3183页。
    ⑤ 《唐代墓志汇编·显庆○七○周绍业墓志》,第272—273页。
    ⑥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卷4《周氏》认为周绍业当为周法尚的少子,中华书局,1998年,第764页。
    ⑦ 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卷453《左屯卫大将军周孝范碑铭》,第162—165页。按:以下引用本《碑铭》不在出注页码。
    ① 《元和姓纂》卷5《周氏》,第654页。
    ② 《隋书》卷59《杨(?)传》,第1442页。
    ③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第239页。
    ④ 《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第5157页。
    ⑤ 《册府元龟》卷627《环卫部·忠节》,第7530页。
    ① 《新唐书》卷83《临川公主传》,第3646页。
    ② 《文苑英华》卷912《杨志本碑》,第4800—4803页。岑仲勉认为大约在显庆中,周道务出任桂州都督,见 《元和姓纂》卷5《周氏》,第655页。
    ③ 《新唐书》卷74下《宰相世系表四下》,第3183—3184页。
    ④ 《唐代墓志汇编·永淳○二五 临川长公主墓志》,第703—704页。
    ⑤ 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卷124《楚州》,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90页。
    ⑥ 《唐刺史考全编》卷159《饶州》、卷140《湖州》、卷156《宣州》,第2299、1943、2221页
    ⑦ 计有功:《唐诗纪事诗校笺》卷24《周万》,中华书局,2007年,第640页。
    ⑧ 柳宗元:《柳河东集》卷6《龙安海禅师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9页。
    ⑨ 王昶:《金石萃编》卷66《张少悌书幢》,见《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121页。
    ⑩ 《唐代墓志汇编·显庆○七○ 周绍业墓志》,第272—273页。
    11 《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二五二 赵璧墓志》,第1330页。
    ① 《陈书》卷13《周炅传》,第205页。
    ② 《唐刺史考全编》卷149《括州》、卷236《嘉州》,第2127、3077页。
    ③ 《资治通鉴》卷206“武则天神功元年(697)正月壬戌”条,第6512—-6513页。
    ④ 《唐代墓志汇编·长安○一○娄君夫人周氏墓志》,第997页。
    ⑤ 《旧唐书》卷176《周墀传》载“祖(?),父霈”,与《周墀墓志》和《世系表》矛盾,此处采纳后二种文献记载。
    ⑥ 杜牧:《樊川文集》卷7《周墀墓志》,第119页。按:《新唐书》卷74下《宰相世系表四下》中载周埏为“左骁卫兵曹参军”。
    ⑦ 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19“长庆二年”,第798页。
    ① 《旧唐书》卷176《周墀传》,第4571页。
    ② 《资治通鉴》卷248“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五月己未”条,第8033页。
    ③ 《樊川文集》卷7《周墀墓志》,第122页。
    ④ 赵振华徐有钦:《隋左武卫将军周法尚墓志研究》,第354页。
    ① 《南史》卷31《张嵊传》,第820页。王伊同:《六朝门第·高门权门世系婚姻表》第66《吴郡吴人张氏》。
    ② 《唐代墓志汇编·开元二五二赵璧墓志》,第1330页。
    ③ 《新唐书》卷83《临川公主传》,第3646页。
    ④ 《唐代墓志汇编·永淳○二五临川长公主墓志》,第703页。
    ①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8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② 《魏书》卷83下《胡国珍传》,第1833—1836页。
    ③ 《元和姓纂》卷3《胡氏》整理记,第385—388页。
    ④ 《唐代墓志汇编·长安O—O娄君夫人周氏墓志》,第997页。
    ⑤ 《北齐书》卷48《外戚传》,第666页。参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娄叡墓志》,第441—442页。
    ⑥ 杜牧:《樊川文集》卷7《周墀墓志》,第122页。
    ⑦ 参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卷3《薛氏》,第597页。赵氏怀疑会昌四年(844)撰《胡泰墓志》的“乡贡进士”薛蒙是薛庆之后。这个薛蒙与周墀之婿年代相近,二者有可能是一人。
    ① 太子学士不见于《隋书》卷28《百官志下》,但是《册府元龟》卷708《宫臣部·总序》中于开皇中太子门下坊司经局注中载“时又有太子学士,史不载其员”。(中华书局,1960年,第8424页),可知太子学士虽不知品级,但是属于文官系统。
    ① 《隋书》卷54《田仁恭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364—1365页。
    ② 《隋书》卷1《高祖纪上》“(元年十二月壬寅),太子太保柳敏卒”,第16页。
    ③ 《北史》卷67《柳敏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57—2358页。
    ④ 三年转任刑部尚书,参罗永生《三省制新探—以隋和唐前期门下省职掌与地位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52页。
    ⑤ 《隋书》卷41《苏威传》,第1185—1186页
    ⑥ 本传载贲后因参与谋黜高颎苏威,而被除名为民,“岁余,贲复爵位,检校太常卿”。而同书卷17《律 历志中》载开皇初年太常卿卢贲监督张宾等修新历法,“四年二月,修成奏上”,可知四年三月之前,贲被除名。
    ① 《隋书》卷38《卢贲传》,第1141—1142页。
    ② 《隋书》卷54《田仁恭传》载元年仁恭奉诏修庙社,则恺亦当在此年任副职。而岑仲勉先生认为其出任莱州刺史最晚当在四年六月,参岑仲勉:《隋书求是》之《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二○光州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1页。
    ③ 《隋书》卷68《宇文恺传》,第1587页。
    ④ 《隋书》卷40《宇文忻传》,第1165页。
    ⑤ 太子左庶子仅两员,柳雄亮必在卢贲或宇文恺之后出任,具体时间则不易断定。由《隋书》卷1《高祖纪上》知秦王杨俊在三年十月出任秦州总管,故雄亮当在此时离职。
    ⑥ 《隋书》卷47《柳雄亮传》,第1274页。
    ① 《隋书》卷62《刘行本传》,第1477—1478页。
    ② 《隋书》卷64《李圆通传》,第1507—1508页。
    ③ 《北史》卷67《唐永传》,第2354—2356页。
    ① 《隋书》卷58《明克让传》,第1415—1416页。
    ② 《隋书》卷47《柳肃传》,第1273—1274页。
    ③ 《旧唐书》卷62《李纲传》,1975年,第2373—2374页。
    ④ 岑仲勉认为韦世约在开皇三四年间出任南宁州总管,见《隋书求是》之《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一○二南宁州》,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89页。又参考卷46《韦师传》世约在六年出任杨广雍州牧府的法曹从事。可知最迟四五年已离职东宫。
    ① 陈垣先生考证认为,陆爽本出鲜卑步六孤氏,为陆俟之后其父概之出仕北齐。陆氏自陆旭已有著述,至陆爽已经纯然华化。见《(切韵>与鲜卑》,收入《陈垣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241—246页。
    ② 《隋书》卷58《陆爽传》,第1420页。
    ③ 《隋书》卷51《长孙炽传》,第1328—1329页。
    ① 《隋书》卷1《高祖纪上》载三年闰十二月乙卯“遣兼散骑常侍曹令则、通直散骑常侍魏澹使于陈”。(第20页),可知魏澹应当从四年开始出任东宫太子舍人。
    ② 《隋书》卷58《魏澹传》,第1416页。
    ③ 任学良推测刘善经乃是由齐入隋,其卒年应在仁寿元年或者稍后,参见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四声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75页。
    ④ 《隋书》卷76《刘善经传》,第1748页。
    ⑤ 据《田德懋传》可知,田仁恭开皇三年或四年卒,德懋满孝之后出任此职则应在六年或七年。德懋在杨勇被废之前出任义州司马,故应在二十年之前离职。
    ⑥ 仁开皇十四年之后才出任太子舍人,由“一居凤池,十有余年,以大业五年遭艰,因归私室”可知其在十几年入上台任职,故在太子舍人一职任期很短。
    ⑦ 《唐代墓志汇编·贞观○五九长孙仁志》,第47页。
    ① 《旧唐书》卷72《李百药传》,第2571—2572页。
    ② 《北史》卷63《苏夔传》载“数载,迁太子舍人,以罪免居数年”,后加武骑尉。由《隋书》卷75《何妥传》知苏威父子乃为妥上告朋党德获罪免职,时间在开皇十二年七月,见《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37页)。
    ③ 《隋书》卷41《苏夔传》,第1190—1191页。
    ④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麟德○一二柳鼓墓志》,第146页。
    ① 《隋书》卷66《裴政传》,第1548—1550页。
    ② 《隋书》卷51《长孙炽传》载炽任太子仆时兼摄长安令,与大兴令梁毗同时。据《隋书求是》之《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三一四严州》(第313页)梁毗在开皇六年之前已转任西宁州刺史,故炽任此职应在六年左右。其后又转任多职,其离任当在九年左右。
    ① 《隋书》卷46《苏孝慈传》,第1258—1259页。
    ②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3册《二一八苏慈志》,线装书局,2007年,第64—-66页。
    ③ 《隋书》卷79《独孤罗传》,第1789-1790页。
    ④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2册《一七六独孤罗志》,,第314—-315页。
    ⑤ 《隋书》卷1《高祖纪上》载于义开皇二年五月卒,则宣道免丧复职当在五年或者六年,其出任太子左⑥ 卫副率当在十一或十二年。
    ① 《隋书》卷39《于宣敏传》,第1145—1146页。
    ② 《隋书》卷45《杨勇传》中开皇二十年诏书,第1237—1238页。
    ③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2册《一七七杨钦志》,第319-321页。
    ① 毛凤枝:《关中石刻文字新编》,第22—-24页。
    ②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2册《一○七杨朏志》,第23-24页。
    ③ 《隋书》卷68《阎毗传》,第1594页。
    ①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三册《二○一杨宏志》,第3—-4页。
    ②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贞观○二○杨温志》,第22页。
    ③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4册《杨矩暨妻郑氏志》,第328—-330页。
    ④ 岑仲勉先生在中《隋书求是》据《王士隆志》断定王韶十四年卒,则虞庆则应该任到十四年(第179页)。
    ① 太子左右虞侯府长官应为“开府”,此处误为“率”。
    ② 《隋书》卷56《宇文弼传》,第1389—1390页。
    ③ 据《隋书》卷28《百官志下》中开皇三年之官品令,太子内率府分为左右,此墓志中的“太子内率”盖为草创制度,当年九月即分为左右率,威既连任此职,故一并视之。
    ④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4册《三一七姬威志》,第68—70页。
    ① 此墓志2009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据私人藏拓。《华商报》2010年1月13日A七版披露约在○○九年西安市南郊韦曲凤栖原出土隋大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柴恽墓志》,志文云柴恽为“开府仪同三司、东宫右武卫副率、平原公”。惜无图版和录文披露。案:此柴恽所任“东宫右武卫副率”不知是否在开皇年间,故暂存不取。
    ② 《隋书》卷45《杨谅传》载“十七年,出为并州总管”。萧绍当在此时出为其司法参军。
    ③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3册《二一六萧绍志》,第57—58页。
    ④ 德懋父亲仁恭在三年或四年卒,丁艰去官当在此年。
    ⑤ 《隋书》卷72《田德懋传》,第1663页。
    ⑥ 《隋书》卷50《宇文庆传》,第1313—1315页。
    ① 《隋书》卷64《陈政传》,第1508—1509页。
    ② 《隋书》卷1载刘昶在开皇十七年三月癸亥伏诛,卷八十载“居士坐斩,昶竟赐死于家”。
    ③ 《隋书》卷80《刘昶女传》,第1808—1809页。
    ④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1册《○九八 元仁宗志》,第376页。
    ① 《隋书》卷47《柳述传》,第1272页。
    ②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1册《○三五崔仲方妻李丽仪志》,第146页。
    ③ 《隋书》卷60《崔仲方传》,第1447—1448页。
    ④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5册《四六三于纬暨妻唐氏志》,第278—279页。
    ⑤ 《新唐书》卷89《唐俭传》,第3759-3760页。
    ① 《隋代墓志铭汇考》第2册《一五二罗达志》,第219-220页。
    ② 《旧唐书》卷72《褚亮传》,第2578页。
    ③ 《隋书》卷76《刘臻传》,第1731-1732页。
    ④ 《隋书》卷45《杨谅传》载谅十二年为雍州牧,十七年为并州总管。则光当在十二或十七年年离职。
    ①《隋书》卷64《沈光传》,第1513页。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清)阮元校刻.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梁)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1987.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62.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97.
    (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65.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
    (魏)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2.
    (唐)令狐德菜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1.
    (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2.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3.
    (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2.
    (唐)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3.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校点本,1974.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56.
    (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
    (唐)李林甫.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
    (宋)赵明诚著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唐)林宝.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
    (宋)王钦若等.宋本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89.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宋)郑樵.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
    (唐)道宣.续高僧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隋)灌顶.国清百录.北京:中华书局,1994.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
    (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校证.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
    (唐)樊绰撰 向达校注.蛮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4.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唐)刘餗.隋唐嘉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
    吴玉贵.唐书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
    王昶.金石萃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
    毛凤枝.关中石刻文字新编.杭州:金佳石好楼,乙亥.
    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张江涛.华山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北京:线装书局,2007.
    赵君平赵文成.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赵立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北京:线装书局,2007.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乔栋、李献奇、史家珍编著.洛阳新获墓志续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西安市长安博物馆编.长安新出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胡戟、荣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白鸟库吉著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韩国磐.隋朝史略,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
    韩国磐.隋炀帝,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
    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陶维英.越南历代疆域.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Arthur Frederick Wright. The Sui Dynasty, New York,1978.
    王仲荦.北周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79.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80.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汪篯.汪篯隋唐史论稿.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倪正茂.隋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金宝祥 李清凌 侯丕勋 刘进宝:隋史新探,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
    简修炜、庄辉明、章义和.六朝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
    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蓝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
    张伟国.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方国瑜.方国瑜文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
    胡戟.隋炀帝新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黄惠贤.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黄惠贤.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与资料.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
    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韩昇.隋文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刘健明.隋代政治与对外政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陈垣.陈垣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钦州市志·文物名胜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王素.大河滚滚—中华历史通览·隋代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
    袁刚.隋炀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
    吕春盛.陈朝的政治结构与族群问题.台北:稻乡出版社,200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中华书局,2001.
    陈寅恪.寒柳堂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陈寅恪.讲义及杂稿.北京:中华书局,2001.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
    岑仲勉.隋书求是.北京:中华书局,2004.
    岑仲勉.唐史余沈.北京:中华书局,2004.
    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北京:中华书局,2004.
    岑仲勉.金石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4.
    梁太济.唐宋历史文献研究丛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黄永年.文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0.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黄永年.文史存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砺波护 著 韩昇 刘建英 译.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罗永生.三省制新探—以隋和唐前期门下省职掌与地位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05.
    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熊存瑞(Victor Cunrui Xiong). Emperor Yang of the Sui Dynasty:His Life, Times, and Legacy, New York,2006.
    周伟洲.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论稿.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陈寅恪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张广达.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高殉.隋代法制与统一秩序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说隋炀帝—传说的暴君与湮没的史实.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周勋初.唐代笔记小说叙录.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艺术馆2009.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韩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叶炜.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汪荣祖.陈寅恪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谷川道雄 主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10.
    牟发松.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胡宝国.虚实之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胡戟.隋炀帝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11.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11.
    唐长孺.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2011.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
    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北京:中华书局,2011.
    唐长孺.山居存稿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
    唐长孺.山居存稿三编.北京:中华书局,2011.
    唐长孺.讲义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11.
    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增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陈垣.史讳举例.北京:中华书局,2012.
    雷家骥.隋史十二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杨蒲林.试论隋代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历史教学,1965,(2).
    王霜媚.隋朝前期政治的演变.东海大学历史学报第四期.1981,(2).
    芮沃寿.隋代思想意识的形成.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
    韩乐学.试评隋炀帝.西北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1985(4).
    汤勤福.隋文帝废立太子刍议.上饶师专学报(社),1987(1).
    韩异.论隋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对隋亡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87(2).
    刘进宝.略论高颖之死.西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杨豪.岭南宁氏家族源流新证.考古,1989(3).
    宋德熹.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版本小考.书目季刊,1990年,24(1).
    胡如雷.隋文帝杨坚的篡周阴谋与即位后的沉猜成性.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91).三秦出版社,1991年.
    唐华全.试论隋文帝废立太子的原因.河北学刊,1991(5).
    甘怀真.隋文帝时代军权与“关陇集团”之关系—以总管为例.见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1.
    熊存瑞(Victor Cunrui Xiong).隋炀帝与隋唐洛阳的兴建(Sui Yangdi and the Building of Sui-Tang Luoyang).亚洲研究(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2,第1期,1993年2月.
    王光照.隋文帝之死述论.中国史研究,1993(2).
    何德章.江淮地域与隋炀帝的政治生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4(1).
    周双林.北周赵贵独孤信事件考论,文史第四十辑,1994.
    王承文.从碑刻资料论唐代粤西韦氏家族渊源.华学.1995年,第1辑.
    王永平.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历史研究,1995(1).
    张先昌.隋文帝易宫换储探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
    张承宗、陈学贵.杨坚家庭关系与隋朝的灭亡.烟台师范学院院报(社科版),1996(4).
    戴应新.隋丰宁公主驸马韦圆照墓志笺证.故宫学术季刊,1996年,14(1).
    刘健明.隋江都事变考释.唐研究,1997,2.
    陈磊.试论杨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利学版),1997,(3).
    艾冲.隋唐永丰仓考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2).
    黄冬云.隋文帝废立太子原因探析.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2).
    王光照.隋文献独孤皇后与开阜世政治.中国史研究,1998年(4).
    田余庆.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与演变.国学研究,1998.
    杜文玉.高力士家族及其源流.唐研究第4卷,1998.
    甘怀真.杨坚集团与隋朝开国—兼论隋朝立国文化政策.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市:成功大学教务处出版组,1999.
    韩昇.隋史考证九则.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袁刚.杨隋出自山东寒庶.文史哲,1999(6).
    吕春盛.关于杨坚兴起背景的考察.汉学研究,2000,18(2).
    聂鸿音.鲜卑语言解读述论.民族研究,2001(1).
    王光照.隋杨广晋邸王府学士及其政治经济之关系.江海学刊,2002(2).
    牟发松.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文史,2003(1).
    魏斌.关于周隋之际的洛阳经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2003.
    刘健明.隋书论赞评隋易储事件的分析.唐研究,2004年,第10卷.
    许福谦.北朝若干闻人疑年录.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
    王庆卫王煊.隋代华阴杨氏考述—以墓志铭为中心.碑林集刊,2005.
    毕波.论北周时期的胡人与胡化.文史,2005年(4).
    姜望来.太子勇之废黜与隋唐间政局变迁.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3辑,2006.
    辛德勇.读隋代墓志铭汇考.书品,2008(4).
    仇鹿鸣.“攀附先世”与“伪冒士籍”—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历史研究,2008,(2).
    吕春盛.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獠族’与西南土著社会变迁.成大历史学报.第三十五号,2008,12.
    贺华.隋宇文述墓志述略.碑林集刊,2008,13.
    陈财经杨芝昉.咸阳新出唐独孤大惠与独孤挺墓志考略.碑林集刊.2009.
    李举纲.隋左屯卫大将军刘纲墓志跋.书法丛刊,2009(1).
    韩昇.从阴云墓志论周隋之际的政局.碑林集刊,2009.
    李万生.说“关陇本位政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冈部毅史.梁简文帝立太子前夜—关于南朝皇太子历史位置的考察.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中华书局,2011.
    仇鹿鸣.新见姬总持墓志考释.唐研究.第17卷,2011.
    伍伯常.隋唐之际的割据势力—以贵胄出身的李渊和李密为中心.东吴历史学报第25期,2011.
    聂溦萌.唐初元勋的家族历程—以李药王墓志与李靖家族为中心.唐研究.第17卷,2011年.
    毛汉光.唐代统治阶层社会变动.政治大学1969年博士论文.
    赖亮郡.六朝隋唐的东宫研究.台湾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许桢.宇文黑獭建周代魏研究.香港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林静薇.杨坚代周建隋之侧面研究.中正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