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的挑战:卡尔·施米特的国家紧急权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的世界正进入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风险社会,突发事件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在非常状态下,国家应该集中与扩张什么样的权力以既能迅速、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又能防止或最小化权力滥用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确保公民权利与维护法治,这是一个挑战。不仅以提出“政治乃区分敌友”的论断而得享盛名与声名狼藉,同时也以解释魏玛宪法第48条的总统紧急权条款而广为人知和恶名昭著的20世纪德国著名的公法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1888—1985)在魏玛德国时期就宣称,自由民主政制无能应对例外状态。
     “9·11”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国家紧急权问题的激烈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卡尔·施米特及其国家紧急权理论是论者们的一个绕不开的论题。无论是共和主义国家紧急权理论流派的学者还是自由主义国家紧急权理论流派的学者都言必及施米特及其国家紧急权理论,都声称其提出的理论模式既能够有效解决国家紧急权与公民权之间关系的困境,从而应对例外的挑战,也回应了施米特提出的挑战。然而,几乎参与论争的学者都被批评为要么接受施米特理论的前提假设,要么可能导致施米特理论的结论,从而染有施米特国家紧急权理论的色彩。据此,本文以为,要走出这一困境,回到施米特,重新检视、重构施米特的国家紧急权理论,可能是不失为一条较可行之路径。
     基于施米特文本和他的“主权就是决断例外状态”的论断,本文构建了一个体现决断例外状态的主权在国内层面与国际层面内容的框架,将施米特国家紧急权理论置于这一框架之下进行梳理。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试图在通过重新检讨、梳理、重构施米特紧急权理论基础上,把握其紧急权理论基本观点与成就,揭示其理论的本质与问题所在,从而为回应施米特的挑战做些工作,同时为后“9·11”时代紧急权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能的启示。
     本文有两个基本的判断,一是施米特论述的例外状态是一种政治性例外状态,其紧急权理论是一种基于国家生存理性或自保原则的国家理由学说,是政治性的紧急权理论;二是后“9·11”时代的紧急权理论论争的例外状态则是一种基于恐怖主义袭击造成的非政治性的例外状态,这些紧急权理论因而是一种法律的紧急权理论。职是之故,后者回应施米特的挑战之路径是值得反思的。由此,本文主要有两项工作。
     论述施米特国家紧急权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章对施米特的生平、主要著作和施米特关于例外状态概念及其紧急权概念的演化做了一简单介绍。第二章则阐述施米特关于例外状态下国家紧急权力的主张:决断例外状态需要不受限制的主权权力:例外状态下只有赋予不受限制的紧急权给总统才能守护宪法,议会、司法机关都不能在例外状态下捍卫宪法;例外状态下要捍卫国家、宪法,需要授予像总统这样的特别立法者以甚至侵犯宪法的立法权力。第三章则探讨施米特关于例外状态下公民权利的主张:基于魏玛宪法第48条内容和他关于“宪法”与“宪法律”的区分,他主张为在危机时刻捍卫宪法与国家,魏玛总统可以中止甚至终止的公民权利范围不仅仅魏玛宪法规定的7种;出于为希特勒紧急权提供论证和回应施特劳斯的挑战之目的,施米特借研究霍布斯国家理论的提出如此论断:要使得国家强大到足以在例外状态下实施专政,就得控制甚至否定公民自然权利、社会组织的宪法、法律权利。第四章则阐述施米特关于例外状态下法治的主张:紧急状态下,议会制无能应对危机,自由主义规范论、实证法意义上的法治不适用于例外状态;例外状态下只是没有规范论、实证论意义上“法治”,但是有主权者、元首的决断意义上的“法治”,只有元首才能守护法律。第五章论述施米特在国际层面的国家紧急权理论:基于人是危险的、世界处于自然状态、政治不可避免等理论资源,他宣称战争是一种永远存在的现实可能性;战争没有合乎规范的意义,战争无法律,只有生存的意义;为捍卫国家存续,国家可实行总动员,采取游击战等方式抗击外敌。基于上述,文章指出,施米特国家紧急权理论犹如一把刺向自由主义的阿基里斯之踵——例外状态——的匕首,对自由主义提出的挑战:自由主义民主政制无能应对例外状态。
     阐述20世纪尤其是“9·11”事件及之后共和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等主要理论流派的代表性学者对施米特的挑战所作出的努力与回应,在分析这些理论流派的理论主张的基础上,指出其回应最终却陷入困境,并且分析其困境之根源所在。在第六章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论述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国家紧急权理论。后“9·11”时代的共和主义紧急权理论主张通过启动事先在宪法里设置的紧急状态权力条款与紧急状态法律,发挥立法机构的有效监督,同时辅之司法机构的作用来约束与控制紧急权的运作,以达到既迅速有效处置危机又最大限度地捍卫法治与维护公民权利之目的。自由主义紧急权理论则主张,在紧急状态下,如果公共官员相信对于保护国家与公共秩序是必要的话,他们可以超越法律规范甚至宪法秩序,通过采取法外行动与措施应对与处置危机,但事后需由“人民”(行政机关、议会、法院、普通公民、国际社会等)对紧急权的行使者作出决定(可能批准,由此嘉奖、赞扬;可能拒绝,由此处罚、谴责),以此试图主要通过事后的、民主的、社会的等对紧急行动检控的手段而可能导致法外行动的成本与不确定性的增加来使得公共官员谨慎行事,从而达到消除或尽可能地降低法外紧急权滥用之风险,保存法治与宪政之目的。可见,无论是共和主义紧急权理论,还是自由主义紧急权理论都将“9·11”事件之后的例外状态视为一种法律的例外状态,都主张通过法律来处置紧急状态问题。
     但是,本文在第六章第三节接着指出,“9·11”事件之后的论者与施米特所讨论的紧急权概念的逻辑前提概念——例外状态概念是不同的。施米特笔下的例外状态是一种政治的例外状态,而“9·11”事件之后的论者所讨论的例外状态则是一种法律的例外状态。因而,前者回应施米特的挑战的方式须要重新思考。应对“9·11”语境下的例外状态不仅仅是一个法律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在结论部分,在概要总结本文的理论意义之后,本文将进一步指出,施米特在的国家紧急权理论不适合充当当今恐怖袭击造成的例外状态下的国家紧急权理论与实践的理论基础,但是,他的思想对于今天的紧急权理论与实践仍然具有启发意义,有助于发现紧急权理论研究与应对危机的实践中的诸多问题与不足。
The contemporary world has stepped into a globalized risk society in which the emergent events will occur anywhere at any time. In abnormal conditions what power should a state centralize and expand to handle emergent events with the result of furthest protecting citizen's rights and maintaining rule of law while preventing and minimizing the risk of abusing power? It is a challenge. The famous German specialist in public law and political thinker Carl Schmitt, who becomes both celebrated and notorious for his arguments of "the political grouping of friend and enemy" and explanation of Article 48 of the Weimar Constitution, asserts that the liberal democracies are incapable of handling state of exception.
     The events of September 11 cause fierce debates on the question of state emergency powers. Carl Schmitt and his theory of state emergency powers are topics all the debaters cannot evade in the debates. Whenever both the scholars of the state emergency powers theory of Republicanism and the scholars of the state emergency powers theory of Liberalism discuss it, they mention Carl Schmitt and his theory of state emergency powers. They assert that their theories can solve the predicamen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rights and state emergency power to handle 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 and offer a response to Schmitt's challenge. But nearly all the involved scholars are criticized either for acceptance of the prerequisite hypothesis of Schmitt's theory or for leading to his conclusion. So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reexamining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Schmitt might be a feasible way to escape the predicament. On the basis of Schmitt's texts and arguments of "Sovereignty decides on the exception", the dissertation establishes a framework reflecting sovereignty's decision on the exception on both domestic leve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and sets Schmitt's theory of state emergency powers in it. The purpose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o seize his basic arguments and achievements of emergency theory, to reveal the essence and problems of his theory,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response to the Schmitt's challenge and to offer some inspirations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mergency power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9.11 "times on the basis of reexamining and reconstructing Schmitt's theory of state emergency powers.
     The dissertation is of two basic arguments: the first one is that the exception elaborated by Schmitt is a kind of political state of exception and that his theory of emergency power is the doctrine of reason of state on the basis of reason of state existence and self-defending principle; the second is that the state of exception argued by the scholars of the theory of emergency powers in post-"9.11 "times is non-political state of exception caused by the attack of terrorism. So these state emergency theories are the theory of legal state of exception. Due to this point, we should rethink the way they respond to Schmitt's challenge. Accordingly, the dissertation is doing two jobs no one in the academic field has done.
     Firstly the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the basic contents of Schmitt's theory of state emergency powers. 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Schmitt's life and main works together with the evolution of his concepts of state of exception and state emergency powers.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Schmitt's claims on state emergency powers in the state of exception: it should allow the sovereignty unrestrictive powers to decide on the state of exception. In the state of exception the president must be empowered the unrestrictive emergency power to watch constitution. Both the parliament and ministry of justice cannot defend constitution in the state of excep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defending state and constitution in the state of exception, the president as special legislator must be authorized the powers of legislation which might infringe constitution. The third chapter probes into Schmitt's affirmations of citizen's rights in the state of exception. Based on Article 48 of the Weimar constitution and his division between "constitution" and "constitutional law", he affirms that in order to defend both state and constitution in crisis the range of citizen's rights which Weimar president can suspend and even terminate might be in excess of the 7 kinds stipulated in the Weimar Constitution. For the purpose of justifying Hitler's emergency powers and responding to Strauss' challenge, Schmitt brings forward the thesis by borrowing Hobbes' theory of state: citizen's natural right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rights of constitution and law must be controlled and even denied in order that the state is powerful enough to carry despotism into execution in the state of exception. The fourth chapter sets forth Schmitt's propositions about rule of law in the state of exception: the parliament is incapable of handling crisis and normativism of liberalism along with rule of law in the sense of positivism cease to the exception; there is no rule of law in the sense of normativism and positivism but only "rule of law" in the sense of decisions of sovereign and monarch. The fifth chapter elaborates Schmitt's theory of state emergency powers on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on the grounds of the theories that human-being is dangerous; that the world is in the natural state; that the politic is unavoidable, he claims that war is still today the most extreme possibility; it is of no meaning in compliance with criterion but of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it has no law; the state can mobilize all its people to attack enemies by way of guerrilla fighting with a view to defending the state.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thesis, the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at Schmitt's theory of state emergency powers is like a dagger stabbing into Achillean heel of Liberalism—the state of exception.
     Secondly, the dissertation sets forth the efforts and responses made by the representative scholars of the main schools of Republicanism and Liberalism in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after the events of September 11.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s of these schools, it points out that the scholars have got into a predicament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of the sixth chapter elaborate the state emergency power theories of Republicanism and Liberalism respectively. The state emergency power theory of Republicanism affirms that the emergency articles in constitution and emergency laws stipulated in advance can be started up to restrict and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emergency power.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ervision of the legislative and the role of the judiciary can be brought into play for the purpose of handling the crisis swiftly and effectively as well as furthest defending the law and citizen's rights. While the emergency power theory of Liberalism asserts that when public officials are convinced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protecting the nation and the public in the state of exception, he can handle and cope with the crisis by adopting extra-legal actions which may exceed the criterion of law or even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But after the crisis "the people"(government, parliament, court, citize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ll decide how to ex-post respond to the actors exercising emergency power (if permitted, awarded and commended; if denied, punished and rebuked). The public officials can be forced to make decisions deliberately by way of ex-post, democratic and social supervision of emergent actions, which may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the cost and the uncertainty of extra-legal actions as a result of eliminating and at least decreasing the risk of abuse of extra-legal action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tecting rule of law and regime. From the above, either the emergency power theory of Republicanism or the emergency power theory of Liberalism regards the state of exception after the events of September 11 as a kind of exception of law and advocate handling the state of exception by force of law.
     But the third part of the sixth chapter points out the prerequisite concepts of the concepts of the state of exception discussed by the arguers after the events of September 11 and the ones talked over by Schmitt are different. Schmitt's state of exception is a political one, but the state of exception discussed by the arguers after the events of September 11 is a legal one. So we should rethink the way they respond to Schmitt's emergency powers theory. Handling the state of exception in the context of "9.11 "is not only a legal problem but also a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one. In conclusion, in wake of the summary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issertation, it points out that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treat Schmitt's theory of state emergency powers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mergency powers in the state of exception caused by the terrorism. But his thesis is of significance to the nowaday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mergency power and instrumental in finding the question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research of emergency powers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handling crisis.
引文
[1]施米特是一位颇具争议、复杂多端的学者,欧美学界的评论为:“纳粹的桂冠法学家”,“保守主义者”,坚定的“反自由主义者”,“威权自由主义者”,“反犹主义者”,“20世纪的霍布斯”,“知识的冒险者”,“德国学界在宪法和公法领域最重要的人”(阿伦特语),其论著“最具学识且最富洞见力”(哈耶克语),“如今甚至开始盖过韦伯的光芒”(<法兰克福汇报>,1997年7月11日)。See Julien Freund.“Schmitt's Political thought,”Telos,No.102(Winter 1995),pp.11-42;see Peter C.Caldwell.“Controversies over Carl Schmitt:ARi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Jun2005,77,2.pp.357-387.,at p.357.,p.387.也参见[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龚,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封底;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华夏出版2005年版,第10页。
    [2]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p.1.
    [3]早在1989年,劳贝尔(Jules Lobel)根据国家紧急权与宪法的关系将国家紧急权行使模式分为绝对主义(Absolutist)、相对主义(Relativist)和自由主义(Liberal)三种框架模式。See Jules Lobel.“Emergency Power and the Decline of Liberalism,”The Yale Law Journal,Vol.98,No.7.(May,1989).pp1385-1433,at p.1386 -1392;这一划分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劳贝尔的划分,印第安那大学政治科学教授舒尔曼(William E.Scheuerman)将后“9·11”时代国家紧急权理论划分为宪法相对主义模式(Constitutional relativism)、普通法模式(Common law emergency oversigh)、法外紧急权模式(Extralegal emergency power)和法律形式主义模式(Emergency legal formalism)。See William E.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Vol.2.2006.pp.257-277.在另一篇文章里他将参与论争的学者划分为民主形式主义者(democratic formalist)和自由主义普通法法学者(liberal common lawyer)两大阵营,See William E 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Rule of Law ARer9/11,"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by,Vol.14,No.1,2006.pp.61-84,at p.74-75.;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格罗斯(Oren Gross)则主张分为常规模式(Business as Usual model)、调适模式(models of Accommodation)、法外模式(the Extra-legal measures model)See 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9-14.德沃金的学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登斯豪斯(David Denzenhaus)的划分和上述几位学者的划分差异不大,他的划分是:紧急状态宪法(The Emergency Constitution)、法外模式(the Extra-legal measures model)、立法模式(The Legislative Model)三种,See David Denzenhaus."state of Exception,"in Robert E Goodin.Philip Pettit,and Thomas Pogge,eds..A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yilosophy.(Oxford:Blackwell's,2007).上述学者主要是从法学的角度对国家紧急权理论主张进行划分的,有其合理性与优点,都把阿克曼和格罗斯这两位本文后面要重点讨论的两大最有影响的理论主张包括在内。但是也有其局限性,比如难以反映各种国家紧急权理论主张的历史渊源。鉴于此,本文则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将当今的国家紧急权理论主张主要划分为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两个流派,当然此种划分也有不足之处,不能概括所有的理论观点。
    [1]See Bruce Ackerman."The Emergency Constitution," Yale Law Journal.Vol.113,2004.pp.1029-1091;Bruce Ae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 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John P.McCormick.The dilemmas of dictatorship:Carl Schmitt and constitutional emergency powers,p.217-51 in D.Dyzenhaus(ed),Law as Politics: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8.);Gabriel L.Negretto and Jose Antonio Rivera."Liberalism and emergency powers in Latin America:reflections on Carl Schmitt and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 Cardozo Law Review,21,2000.pp 1797-1824:Andrew Arato."The Bush tribunals and the specter of dictatorship," Constellations,9,2002.pp457-76;Kim Seheppele."Law in a time of emergency:states of exception and the temptations of 9/1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6,2004.p1-75.;John Ferejohn and Pasquale Pasquino." The law of the exception:A typology of emergency pow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Vol.2,No.2,2004,pp.210-39.
    [1]See Oren Gross."Chaos and Rules:Should Responses to Violent Crises Always Be Constitutional ?"The Yale Law Journal,Vol.112,2003;Oren Gross."The Normless and Exceptionless Exception:Carl Schmitt's Theory of 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Norm-Exception Dichotomy," 21 Cardozo L.Rev.(2000);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Oren Gross."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a Dicey business," 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osner Richard A.Not a Suicide Pact:The Constitution in a Time of National Emergenc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William E.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Rule of Law After 9/11,"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14,No1,2006,pp.61-84,at p.61-62;David Dyzenhaus.The constitution of law:legality in a time of emergency.(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40.
    [3][德]迈尔:《施米特、施特劳斯与<政治的概念>》汪庆华译,载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版,第11页。
    [4][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735页。
    [1]不少学者发现,施米特这一主张一直延续至联邦德国时期,比如米勒就认为,“对于很多其他施米特的追随者来说,联邦德国一直是‘否认紧急状态'的化身。他们责备自由主义大多数时候看不见自己的敌人,认为对‘例外状态的压制'起到的恰恰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参见[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龚。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
    [2]库特兹(Christopher Kutz)断言,布什当局的行政权力的管理理论就呈现出一种与施米特的政治理论明显的相似性;与施米特一样,主张在国家安全受到攻击的情况下需要一种超越法律的权力。See Christopher Kutz."Torture,Necessity and Existential Politics,"California Law Review,Vol.95,2007,pp.235-276.,at p.238,p271-272.
    [3]关于理解施米特政治法学理论的关键,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观点:(1)政治的概念。这是国内外多数学者所持立场。比如德国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Freiburg)的波肯费德(Emst-wolfgang Bockenforde)教授认为政治的概念是理解施米特宪法理论的关键。see Ernst-wolfgang Bockenforde."The Concept of Political:A Key to Understanding Carl Schmitt's Constitutional Theory,"in David Dyzenhaus,ed..Law as politics: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8),p.37-55:国内的张永会也持这一观点,参见张永会:《卡尔·施米特的政治观》,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5:(2)法律。William E.Scheuerman认为法律尤其是法律的不确定性在施米特思想中居核心地位。See William E.Scheuerman 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id,1999)p.2:主张法律是理解施米特理论的关键的著作还有:Peter C.Caldwell.Popular Sovereignty and the Crisis of German Constitutional Law: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imar Constitutionalis..(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David oyzenhaus,Legality and Legitimacy:Carl Schmitt,Hans Kelsen and Hermann Heller in Weimar.(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3)政治的神学。从这个角度解读的主要是慕尼黑大学的迈尔,其在《隐匿的对话》和《古今之争的核心问题--施米特的学说与施特劳斯的论题》两部著作里对施米特的思想从政治的神学角度所作出的解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乃至出现了一种施米特研究的“政治的神学”的转向,但是也有不少论者持批评态度,因为如此就不能理解施米特大多数无涉神学方面的论著。(4)技术。代表人物是耶鲁大学的麦考米克的《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反对政治作为技术》,他该书中指出,“德国人对技术的批判对于理解施米特的著作(尤其是他对自由主义的批判)非常重要”。参见[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5)价值的僭政(the tyranny of values)。格特弗里德(Paul Gottfried)就认为施米特对价值的僭政的理解事实上是他攻击自由主义和自由民主的关键。See Paul Gottfried.Thinkers of Our Time:Carl Schmitt.(London:The Clardge Press,1990).p.57.尽管上述学者的理解都受到其他学者的批评与质疑,但无疑有助于施米特的研究者更全面客观理解施米特其人其论,从而最终给施米特一个定位提供 基础。本文从例外论的角度解读施米特也是试图为更好、更全面理解施米特政治法学理论做些工作。
    [1][美]彼得·考德威尔:《关于卡尔·施米特的论战:近年来文献的回顾评论》,刘擎、张浩译,载许纪霖主编:《现代性的多元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See also Peter C.Caldwell.“Controversies over Carl Schmitt:ARi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77(Jun.2005),pp.357-387.at p.387.
    [2]内有前述罢工、叛乱等,外有苏维埃政权的威胁与一战后的战争赔款等问题;“前”是指德国传统的极端保守派,“后”是指由尼采开启的对现代性批判的初露端倪的后现代思潮,“左”是社会民主党极左派和共产党,“右”是德国纳粹法西斯。
    [3]关于魏玛德国时期的国名Deutsches Reich,学界的译法有:“魏玛共和国”、“莱希(Reich)”(钱端升),“魏玛民国”(刘小枫),“德意志帝国”,等等,本文从刘的译法,但是在引用其他学者的译文之时保持原译者的译法。
    [4]See Gabriel L.Negretto and Jose Antonio Aguilar Rivera.“Exception and Emergency Powers:Liberalism and Emergency Powers In Latin America:Reflections on Carl Schmitt and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21 Cardozo L.Rev.(2000).p1797-1823,at p1813.
    [5]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2),p.33.
    [6]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2),p.38.
    [1][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142页。
    [1]这些问题其实自一战后他就开始发表大量的政论性的文章开始探讨了,如《作为国际政治客体的莱茵兰》(1925)、《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等,参见[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在与魏玛、日内瓦、凡尔塞的斗争中(1923-1939)》,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本文将在五章详细讨论。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刘小枫:《编选说明》,第3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59页。
    [2][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在与魏玛、日内瓦、凡尔塞的斗争中(1923-1939)》,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0页。
    [3][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145页。
    [4]Carlo Galli." Carl Schmitt's Antiliberalism:Its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Sources and Its Philosophical and Political Meaning," 21 Cardozo L.Rev.(2000).p1597-1617,at p1605.
    [5]Oren Gross."The Normless and Exceptionless Exception:Carl Schmitt's Theory of 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Norm-Exception Dichotomy," 21 Cardozo L.Rev.(2000).p1825-1867,at p1827.
    [1]廖元豪:《多少罪恶假“国家安全”之名而行?--简介美国反恐措施对人权之侵蚀》,载《月旦法学杂志》,2006年第131期。
    [2][美]德沃金:《恐怖主义与对公民自由的袭击》,李剑译,载《世界哲学》,2004年第2期。
    [3]舒奎翰:《恐惧中的政治与主权--从施密特的例外状态理论谈起》.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8097,2006-12-12/2009-4-26
    [4]代表性文献有:马怀德:《应急反应的法学思考:“非典”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应松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韩大元、莫于川:《应急法制论--突发时间应对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李卫海:《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戚建刚:《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江必新.:《江必新.紧急状态与行政法治》,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郭殊:《论行政紧急权力的宪政基础及其规制--从“巴黎骚乱事件”说起》,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4期;
    戚建刚:《紧急权力的自由模式之演进》,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等等。
    [1][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735页。
    [2][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龚,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4]无独有偶的是,施米特于1927年发表《政治的概念》,两年前的毛泽东也发表其名文《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1925年12月1日)一文中也提出与施米特类似的语句与观点!毛写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更耐人寻味的是,1963年,施米特的《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中又绎常崇敬的口吻提及毛泽东的游击战争理论。本文将在第五章第三节阐述这个论题。
    [1][德]巴尔:《施米特的“政治的神学”》,张宪译,载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增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编者按,第81页:此外,有关施米特与本雅明关于例外状态理论的研究文献,See Giorgio Agamben.State of exception,translated by Kevin Attel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Samuel Weber.Taking Exception to Decision:Walter Benjamin and Carl Schmitt.Diacritics,Vol.22,No.3/4,Commemorating Walter Benjamin.(Autumn-Winter,1992),pp.5-18.
    [1][英]肯尼迪:《施米特的<议会制状况>的历史语境》,魏朝勇译,载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2][德]迈尔:《施米特、施特劳斯与<政治的概念>》汪庆华译,载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版,第15页。
    [3]刘小枫:《编者的话》,载[德]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版,第1页。迈尔的《隐匿的对话》一书对这场隐匿的对话作了精细的论证。不过,舒尔曼认为在与施特劳斯的对话之前还有更早的一场对话,即施米特与摩根索的对话,See William E.Scheuerman 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1999).p.225-251.
    [4][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137,327页。
    [1]Emanuel Richet." Carl Schmitt:The Defective Guidance for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Liberalism,"C ardozo Law Review,Vol.21,Nos.5-6(May 2000),p1619-1644,at p.1621-1622.
    [2]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ⅴⅰ.施瓦伯之所以生发如此情绪,是由于他曾经以施米特为论题申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之时就为流亡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兰克福学派政治哲学家基希海默(Otto Kirchheimer)所否决,之后换题之后才成功通过答辩,参见他的第二版导言。
    [3]Joseph W Bendersky.Carl Schmitt,theorist for the Reich.(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
    [1]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7.
    [2]关于施米特的个人传记还有一本有重要影响的著作是:Gopal Balakrishnan.The enemy: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of Carl Schmitt.London(New York:Verso,2000)
    [3]Joseph W Bendersky.Carl Schmitt.theorist for the Reich.(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p.ⅹⅰ.
    [4][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328页。
    [5]如Ellen Kennedy认为施米特的思想对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See Ellen Kenncdy."Carl Schmitt and the Frankfurt School,"Telos 71(1987),pp.37-66.
    [6]参见[美]查尔特·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藏佩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八章“多元主义和现代民主:以卡尔·施密特为例”。
    此外,还有Julien Freund."Schmitt's Political thought,"Telos,No.102(Winter 1995),pp.11-42;
    Joseph,W Bendersky."The Definitive and the Dubious:Carl Schmitt' s Influence on Conservative Political and Legal Theory in the US," Telos,122.(Winter 2002),pp.33-47;
    Arych Botwinick."Same/Other versus Friend/Enemy:Levinas contra Schmitt," Telos,Fall,2005,No.132,pp.46-63;
    Michael Marder."Carl Schmitt and the Risk of the Political," Telos,Fall,2005,No.132,pp.5-24;
    Aiexandre Lcfcbvre,." The Political Given:Decisionism in Schmitt's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Telos,no.132.(2005),pp.83 - 98.
    [7]Chantal Mouff Ed.The challenge of Carl Schmitt.(London:Verso,1999).
    [1]Emanuel Richet."Carl Schmitt:The Defective Guidance for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Liberalism," Cardozo Law Review,Vol.21,Nos.5-6(May 2000),p1619-1644,at p.1622.
    [2][美]斯蒂芬·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曦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英文版为:(Stephen Holmes.The Anatomy of Antiliberalis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英文版为:Wolin Richard.The Terms of Cultural Criticism:The Frankfurt School,Existentialism,Poststructurali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2)
    [4][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英文版为:McCormick,John P.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against politics as technology.(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William Scheuerman.Between the Norm and the Exception: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Rule of Law.(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4);William E.Scheuerman.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1999);William E Scheuerman.Revolutions and Constitutions:Hannah Arendt.s Challenge to Carl Schmitt,in Dyzenhaus,David,ed.Law as politics: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8).pp.252-280.
    [6]Peter C.Caldwell.Popular Sovereignty and the Crisis of German Constitutional Law: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imar Constitutionalism.(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
    [7]David Dyzenhaus.Legality and Legitimacy:Carl Schmitt,Hans Kelsen and Hermann Heller in Weimar.(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David Dyzenhaus.Ed.,Law as politics: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8);David Dyzenhaus."'Now the Machine Runs itself':Carl Schmitt On Hobbes and Kelsen,"Cardozo L.Rev.Vol.16,1994,pp.1-19.
    [8]Renato Cristi.Carl Schmitt and authoritarian liberalism:strong state,free economy.(Cardiff: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1998).此外,还有 Jean L Cohen." Beyond Political Theology:Comment on Kalyvas on Carl Schmitt,"21 Cardozo L.Rev.(2000).p1589-1595:Carlo Galli." Carl Schmitt's Antiliberalism:Its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Sources and Its Philosophical and Political Meaning," 21 Cardozo L.Rev.(2000).pp1597-1617;Andreas Kalyvas."Carl Schmitt and The Three Moments of Democracy," 21 Cardozo L.Rev.(2000).pp1525-1565;Samuel Weber."Taking Exception to Decision:Walter Benjamin and Carl Schmitt,"Diacritics,Vol.22,No.3/4,(Autumn-Winter,1992),pp.5-18.Urbinati,Nadia."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21 Cardozo L.Rev.(2000).pp1645-1651.
    [1][美]斯蒂芬·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曦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2][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3][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4]William E.Scheuerman.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id,1999),p.1,p.11-12.
    [5]William E.Scheuerman.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1999),p.9-11.
    [6]Emanuel Richet." Carl Schmitt:The Defective Guidance for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Liberalism,"Cardozo Law Review,Vol.21,Nos.5-6(May 2000),pp.1619-1644,at p.1622.
    [1]Joseph W.Bendersky."The Definitive and the Dubious:Carl Schmitt' s Influence on Conservative Political and Legal Theory in the US," Telos 122(Winter 2002),pp.33-47,at p.34,p.35.
    [2]Joseph W.Bendersky."The Definitive and the Dubious:Carl Schmitt' s Influence on Conservative Political and Legal Theory in the US," Telos 122(Winter 2002),pp.33-47,at p.35.
    [3]Paul Piccone and Gray Ulmen."Uses and Abuses of Carl Schmitt," Telos 122(Winter 2002),pp.3-32.
    [4]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1]20世纪90年代后,在此前后,包括邹永贤主编的《国家学说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1999年第2版)和徐大同主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等国内有影响的著作或教科书等都没有对施米特其人其论哪怕很简短的介绍,这与同样与纳粹政权有染的海德格尔等人在国内受到崇高的“礼遇”形成鲜明的反差。
    [1]参见徐贲:《中国不需要这样的“政治”和“主权者决断”:“施米特热”和国家主义》,载香港《二十一世纪》,2006年4月号,总第94期;
    徐贲:《政治神学的教训:失节的施米特》,载《开放时代》,2006年第2期;
    郭建:《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施米特及其左翼盟友》,载香港《二十一世纪》,2006年4月号,总第94期;
    高全喜:《中国语境下的施米特问题》,载香港《二十一世纪》.2006年6月号,总第95期。
    [1]Emanuel Richer."Carl Schmitt:The Defective Guidance for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Liberalism," Cardozo Law Review,Vol.21,Nos.5-6(May 2000),p1619-1644,at p.1619.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世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3]克林顿称施米特的《论专政》一书是一部研究紧急权理论的开创性著作。See 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2),p.14.
    [1]转引自[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2]应该说,宪政独裁这个词是与罗斯特联系在一起的,但实际上沃特金斯与C.J.弗里德里希在1940年左右就提出了这个概念,C.J.弗里德里希则是施米特的学生,沃特金斯是弗里德里希的同事,和他一样是流亡美国的德国学者,都深受施米特的影响。也See Andre Arato."The Bush Tribunals and the Specter of Dictatorship,"Constellations,Volume 9 No4,2002,pp.457-476,at p.474.
    [3]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30-43.
    [4]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7.
    [5]Joseph W.Bendersky.Carl Schmitt,theorist for the Reich.(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p.31-39,p.77-78.
    [6]Paul Hirst."Carl Schmit' s Decisionism," Telos72(summer1987);Norberto Bobbio.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The Nature and the Limits of State Power(Minneapolis,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7).
    参见[美]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1]Andre Arato."Carl Schmitt and the revival of the Doctrine of the Constituent Power in the United States," 21Cardozo L.Rev.,2000.pp.1739-1747.
    [2]David Dyzenhaus.Legality and Legitimacy:Carl Schmitt,Hans Kelsen and Hermann Heller in Weimar.(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p.108-132.
    [3]William E.Scheuerman.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1999),p.8-9.
    [4][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1][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2]阿甘本为抗议美国政府采取的对外国公民进入美国的安全措施,于2004年取消对原定到纽约大学的访问,see Vik Kanwar."Review Essay:Giorgio Agamben,State of Exce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Vol.4,2006.pp.567-591.,p.567.
    [3]Giorgio Agamben.State of exception.translated by Kevin Attel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4]Elena Bellina and Panla Bonifazio Edited.State of Exception:Cultural Responses to the Rhetoric of Fear.(Cambridge:Cambridge Scholars press,2006)
    [5]William E.Scheuerman."Rethinking Crisis Government,"Constellation.Vol.9,No.4.2002.pp.492-505.William E Seheuerman."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Rule of Law After 9/11,"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14,No.1,2006.pp.61-84.;William E.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Vol.2.2006.pp.257-277.
    [1]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2]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9页。
    [3]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华夏出版2005年版,第42页。
    [4]原文原载《军法专刊》,第38卷第10、11期,1992年,后收入《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陈新民:《宪法的守护者》,载陈新民:《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5页。
    [6]陈新民:《宪法的守护者》,载陈新民:《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0页。
    [1]郭春明:《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检查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143页。
    [1]李卫海:《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91页。
    [2]舒奎翰:《从<游击队理论>谈理解911事件的另一种路径》,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979,2005-09-27/2009-04-26,
    [3]张旺山:《史密特的决断论》,载《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3年,第16卷2期。
    [1]由于施米特1921年的一部重要著作《论独裁》至今未有中文版、英文版,故涉及该书的内容则参照二手资料。
    [2]不少学者强调施米特理论的政治性特性,像前述的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Freiburg)的Ernst-wolfgang Bockenforde教授认为施米特政治法学理论具有政治性.政治的概念是理解其宪法理论的关键。see Ernst -wolfgang Bockenforde."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 A Key to Understanding Carl Schmitt's Constitutional Theory,"in David Dyzenhaus,ed.,Law as politics:Carl Schmitt 's critique of liber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8),p.37-55;慕尼黑大学的迈尔教授也称施米特为“政治的理论家”,“具有政治性的理论家”(这与“政治理论家”的含义有所不同),施米特的关于政治的论文也是“政治性的论文”,参见[德]迈尔:《施米特、施特劳斯与<政治的概念>》汪庆华译,载迈尔:《隐匿的对话:旌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版,第11页。普林斯顿大学教授Kim Lane Scheppele认为施米特的“例外状态思想与这种根本的对抗性的政治的概念有关”。Kim Lane Scheppele."Law in a time of emergency:states of exception and the temptations of9/11,"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6,2004.p1-75.,at p.68.
    [3]普林斯顿大学教授Kim Lane Scheppele认为二战后《联合国公约》、于1950年10月21日生效的日内瓦四公约等国际法法律文献的陆续颁布、实施,使得自施米特之后的战争的概念完全地充满法律内容,而且“9·11”事件之后的“紧急状态,像战争状态一样,也已经充满了法律内容”。See Kim Lane Scheppele."Law in a time of emergency:states of exception and the temptations of9/11,"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6.2004,p1-75,,at p,70-71.,p.74;William E.Scheuerman在分析后“9·11”时代理论之争中的宪法相对主义、法外模式、普通法理论、法律形式主义等国家紧急权理论主张之后指出,“这些理论主张都有一个相似的弱点,即它们都集中在法律的与规范的论证,未能给以充足的思考紧急权运行的更广泛的社会与政治的背景”。See William E.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Vol.2,2006,pp,257-277.at p.258.
    [1]参见[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龚,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6页。
    [1][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邓晓菁,王笑红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2][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龚,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1][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龚,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2][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邓晓菁,王笑红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3][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龚,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4]施米特出版的首部著作《法律与判断》的时间是1912年,另外.从施米特研究专家马什克(Maschke)2005 年编辑出版了一本施米特文集《和平抑或和平主义论?国际法和国际政治论集;1924-1978》可以看出,至少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施米特还在写作,因而从这个时间跨度看来,施米特的写作时间长达70年。
    [1]上述的统计数字还只是在1958年庆祝施米特70大寿时候Piet Tomissen所作的统计,1968年Tomissen 又作了另一份补充的书目。参见张旺山:《史密特的决断论》,载《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3年,第16卷2期;
    此外,还有大量的通信与日记。参见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华夏出版2005年版,第34页。
    [2][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142页。
    [1]比如张汝伦就断言,“施密特一生都坚持了他在这部早期著作中对现代性的诊断。他的政治哲学实际上是对他所诊断出的现代性问题的批判和回应。”参见张汝伦:《卡尔·施密特研究》,载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刘小枫也认为该书“通常被看作施米特思想的真正开端”。参见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华夏出版2005年版,第13页。
    [2]参见张旺山:《史密特的决断论》,载《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3年,第16卷2期,注释31。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载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10页。
    [4]根据吴庚的解读,施米特所说的“机缘论的特征就是以现存的、活生生的实在作为哲学上的最高层级,并且随机缘而定,可能是国家、民族或特定的人物,并且反对抽象的理性主义”。参见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载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前言,第16页。
    [6][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载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11页。
    [7][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143页。
    [1]此外,这从各章的标题也不难看出,第一章是“主权的定义”,第二章是“主权问题作为法律形式和决断问题”,第三章是“政治的神学',第四章是“论反对革命的国家哲学家(迈斯特、波纳德、科特)”。即使第三章的“政治的神学”里的开篇一段话也是谈论例外状态状态问题,他说,“法理学中的非常状态类似于神学中的奇迹”。参见[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2]参见刘小枫:《编选说明》,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3]参见[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4]参见[德]卡尔·施米特:《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1918)》,刘锋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_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5]参见[德]卡尔·施米特:《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1918)》,刘锋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1]刘锋:《导言:政治与神学的平行性——施米特的<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载刘小枫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增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2]1927年第一版,1932年扩展出第二版,1933年再修订出第三版,1963重印1932年版本,并附新序,本文采用1963年重印版。
    [1][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龚,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See Giorgio Agamben.State of exception.translated by Kevin Attel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p.2.
    [2]转引自张汝伦:《卡尔·施密特研究》,载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3][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158页。
    [4]参见[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see 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29;[瑞士]埃里希·艾克:《魏玛共和国史》(上),高年生、高荣生译,商务印书馆,第五、六章;Frederick M.Watkings.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 Emergency Powers in the German Republic.(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9),p.6-7.
    [2]施米特的这一观点一直影响到联邦德国时期的其追随者。在这些追随者看来,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的内外环境下,“过去的焦虑重新凝上眉头,自由主义国家无法及时识别那些危险”,他们认同施米特这样的观点,“所谓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依旧是,它们无法正确识别真正的敌人”。参见[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龚,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
    [3]Nomi Claire Lazar.The ethics of emergency powers in liberal democracies.Doctoral Dissertation,Yale University,2005,p.46.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126页。本文将在后面的章节陆续阐述施米特的论证。
    [1]参见[美]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2]See 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30-43;Joseph W.Bendersky.Carl Schmitt,theorist for the Reich.(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p.31-39,p.77-78.
    [3]参见[美]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Oren Gross.“The Normless and Exceptionless Exception:Carl Schmitt's Theory of 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Norm-Exception Dichotomy,”21 Cardozo L.Rev.(2000).p1825-1867,at p1833,p.1840.
    [1]他认为施米特转变的原因有二:一是受韦伯的领袖魅力理论的影响;二是出于对抗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延续至苏联的主权专政精神的危险。参见[美]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127页。
    [2]参见[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9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77页。
    [5]Quoted Gabriel L.Negretto and Jose Antonio Aguilar Rivera.“Exception and Emergency Powers:Liberalism and Emergency Powers In Latin America:Reflections on Carl Schmitt and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21 Cardozo L.Rev.(2000).p1797-1823,at p1815.
    [6][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1]See 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30.
    [2]See 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30-37.
    [3]See George Schwab 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37.
    [1]如前述,旌瓦伯是将例外状态(state of exception)与紧急状态(state of emergency)区分开来,这是出于其为施米特作辩护性的立场,有其合理性。但是,大多数文献都将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该词。See Venkat Iyer."State of Emergency:Moderating their Effects on Human Rights,"Dalhousie Law.Journal,22.(1999),p125-189.,at p.130;Kim Scheppele."Law in a time of emergency:states of exception and the temptations of 9/11,"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6,2004,p.1-75,atp.5.“例外状态”的英文是“state of exception”,德语是“Ausnahmezustand”,中译有“例外状态”,也有“非常状态”、“紧急状态”等译法,本文取“例外状态”译法,并且本文的行文中将“例外状态”、“紧急状态”、“非常状态”在同一意义上使用,即施米特的例外状态具有政治性,是一种政治性的例外状态,因而本文的英文标题“The Chanilenge of the Exception”中的定冠词“the”就具有特指的意思,即特指施米特的论及的例外状态是一种“政治性的例外状态”,而不是一种“非政治性的例外状态”。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4]这一主张被战后联邦德国的宪法所吸收。参见[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735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1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7页。
    [3]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华夏出版2005年版,第12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4][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1]参见[美]小查尔斯·爱德华·梅里亚姆:《卢梭以来的主权学说史》,毕洪海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3]施米特说,“法律规定以及决断规范所指明的只是如何做出决断,而不是应当由谁做出决断。”“在法律生活的现实中,至关重要的是由谁来决断。”“做出决断本身比如何做出决断更加重要。”[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第23页、第36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3]关于克拉勃的法律主权学说,参见[荷]克拉勃:《近代国家观念》王检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3页。
    [2][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3页。
    [3]Clement Fatovic."Constitutionalism and Contingency:Locke's Theory of Prerogative,''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25(2),2004.pp.276-297.,at p.276.See also Pasquale Pasquino."Lock on King's Prerogative,"Political Theory,Vol.26,No.2,(Apr.,1998),pp.198-208.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2][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Gabriel L.Negretto and Jose Antonio Aguilar Rivera."Exception and Emergency Powers:Liberalism and Emergency Powers In Latin America:Reflections on Carl Schmitt and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21 Cardozo L.Rev.(2000).p1797-1823,at p1799.
    [3]参见[意]马基雅维里:《论李维》,冯克利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0、32、33、34、35章等;[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四卷第六章。
    [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10页。
    [5]Gabriel L.Negretto and Jose Antonio Aguilar Riven."Exception and Emergency Powers:Liberalism and Emergency Powers In Latin America:Reflections on Carl Schmitt and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21 Cardozo L.Rev.(2000).p1797-1823,at p1799.
    [6][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注释2。
    [7][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8]参见[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注释8,第208页。
    [1]See William E.Scheuerman 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1999),p.19.
    [2]See William E.Scheuerman 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1999),p.18.
    [3][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5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5][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0页。
    [6][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1页。
    [7][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8][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9]邓晓芒:《序言》,载赵明:《康德<论永久和平>的法哲学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3页。
    [2][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6页。
    [3][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7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5][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6][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9页。
    [1][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7页。
    [2][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0页。
    [3][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7页。
    [4][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8页。
    [5][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9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90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7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美]汉斯·凯尔森:“何谓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9页。
    [2][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作者序Ⅱ.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3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5][美]小查尔斯·爱德华·梅里亚姆:《卢梭以来的主权学说史》,毕洪海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124页:徐爱国:《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9页。
    [6][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3页。
    [1][美]汉斯·凯尔森:“论基础规范”,张书友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2][美]汉斯·凯尔森:“何谓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9页。
    [3][美]汉斯·凯尔森:“何谓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4][美]汉斯·凯尔森:“论基础规范”,张书友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5][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第20页。
    [3][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页。
    [4][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页。
    [5][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4-195页。
    [6][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2][德]洛维特:《施米特的政治决断论》,冯克利译,载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的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注释1。
    [3][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页;[英]约瑟夫·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5页。
    [6][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第20页、第21页。
    [7][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可见,施米特在此出现一种矛盾心理,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其理论内在的一种张力,难以自洽,这种现象还出现在下一节讨论总统是守护宪法的观点的时候.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2]1862年到1866年之间,普鲁士国会与国王之间就预算案问题发生了被称为“普鲁士宪法冲突”的长时间的争议,当时的权威公法学家安许兹(Gerhard Anschutz)对此说了这么一段著名的话,“不仅在法律中,即在宪法的文本中存在着空白,而且在整个法律中都存在着空白,法理学的概念推导决无法填补这些空白。这里就是公法的界限。”([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施米特数次带有讥笑意味地引用了“公法的界限”这句话来嘲讽实证法学在面对问题或宪法、法律争议时候逃避问题与现实的态度。参见蔡宗珍:《导读》,载[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左岸文化2007年版,第10-11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页。
    [1]从西方哲学史上有关认识论与本体论争论就可以发现,二者从来就是纠缠在一起的,在某种程度上,本体论问题就是认识论问题。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3][德]施米特在《政治的概念》(1932)一文中指出,“无论如何,敌一友划分总是属于使自己适应这种最极端的可能性的政治。所以,这种划分始终是人类决定性的阵营划分,即政治统一体。只要这种统一体尚存在着,它就始终是主权性的统一体,就占有主导性地位,因为关键时刻(尽管只是例外)的决断必然永远出于政治统一体。”([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119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第118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6][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第9页。
    [7][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对于施米特关于主权者的决断也是法的一种形式,进而决断具有法理学基础的分析,我们将在本文第四章第三节进一步阐述。
    [5]刘小枫:《编选说明》,载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页。
    [6][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旌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2][德]迈尔:《施米特、施特劳斯与<政治的概念>》汪庆华译,载[德]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版,第37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6][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7][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1]陈新民:《宪法的守护者》,载《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5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前言,第2页。
    [4][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页。
    [2]1924年第33届法学家年会上,报告人奇佩尔(H.Triepel)和多纳(Graf zu Dohna)就主张,在民国法律公布之前,应该让国事法院有对该民国法律之合宪性做出裁判之机会,并且进一步要求德国国事法院的管辖权应该扩张(根据魏玛宪法第19条,国事法院只对邦内部之宪法争议具有管辖权)到民国内部的宪法争议。1926年第34届德国法学家年会上,报告人安序兹(Anschutz)和蒙德(Mende)也同样建议:魏玛宪法第19条应该修改:德国国事法院应该对民国内部宪法的争议做出裁决;国事法院对已经公布的法律的效力应该有排他的审查权;为达此目的,对于民国宪法最高层级的解释应该统一于德国国事法院,等等。
    [3]1927年10月15日德国国事法院在判决中声称自己是“帝国宪法的守护者”;1924年帝国法院院长西蒙斯博士(Dr.Simons)则也宣称帝国法院为帝国宪法的“捍卫者及守望者”。参见[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2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9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7页。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7页。
    [6][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页。
    [7][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页。
    [8][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页。
    [1]任东来等:《在宪政舞台上: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1944年的是松案件被美国人视为最为耻辱的一案。
    [2]魏玛宪法第76条:第1项:宪法可循立法途径修改。于法定议员总数三分之二出席,出席人数三分之二赞成时,帝国众议院得议决修改宪法。帝国参议院针对修改所做出之决议,亦须超过总票数三分之二。若宪法修改系由公民动议所发起。通过公民复决而做出,赞成票须达选举权人之半数。第2项:若帝国众议院不顾帝国参议院之反对而做出修改宪法之决议,则在帝国参议院于两星期内提请交付公民复决时,帝国总统不得公布该法律。
    [3][德]卡尔·施街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2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2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5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5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6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8-39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0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8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0页。他接着继续强调,“在法治国意义下之权力区分的不变内容是,至少在常态的管辖权规定上,国家行为的本质差异必须符合国家功能在组织层面上的区分。”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0页。
    [6][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3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5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6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56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5页。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6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71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3页。
    [3][德]参见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6-7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1-102页。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2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6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7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7页。
    [4]关于施米特对形式法律概念的批评,请参见本文第四章第一节关于“法律的概念”部分的讨论。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8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0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9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2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6页。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1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17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22-123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4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26页。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3页。
    [6][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3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29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5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19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21页。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30-134页。
    [6][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34-138页。
    [7][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38-145页。
    [8][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46页。
    [1][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131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9-190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90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91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91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注释1。
    [3]更多的解释参见[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注释1;
    [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9-220页注释14。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93页。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93页。
    [1]魏玛宪法第44条:帝国总统不得同时兼任帝国众议员。
    [2]比如魏玛宪法有关总统的紧急权条款第48条第3项规定,“帝国总统应将依据本条第1项、第2项而采取之措施即时知会帝国众议院。该措施因帝国众议院之要求而丧失效力。”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4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5页。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96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58-159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59页。
    [3][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96页。
    [4][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64页。
    [5][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60页。
    [6][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78页。
    [1][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页。
    [3][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250页。
    [4][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1][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2]在司法型国家,法官作出最后决定;在政府型国家,是国家元首至高无上的个人意志和权威的命令;在立法型国家,是非人格的、普遍的、事先规定的、持久的、可测定的规范化:在管理型国家,既不是个人的。也不是规范化的,而是实际的法令或针对具体处境采取的措施。参见[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193页。
    [3][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4][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5]比如,魏玛宪法第24条第1项规定:联邦国会于每年十一月之第一星期三日,自行集会于联邦政府所在地,惟联邦大总统或联邦国会议员三分之一有所要求时,联邦国会议长应将联邦国会提前召集开会。第29条规定:联邦国会之议事.须公开之。惟有议员五十人以上之动议并得三分之二之多数赞成时,可改为秘 密会议。第76条规定:宪法得永立法手续修改之,但联邦国会欲议决议修改宪法,必须有法定人数三分之二出席及出现议员三分之二之赞成,其决议案始得成立。又联邦参政会对于修改宪法之议决,亦须有投票数三分之二之多数赞成。若国民情愿而用国民投票以议决修改宪法,须有多数选民之赞成。
    [1]魏玛宪法第73条第1项规定:凡经联邦国会议决之法律,如联邦大总统于一月之内拨定交付国民表决者,得于其公布前,交付国民表决。第2项规定:法律之由联邦国会三分之一之动议,展期公布者,如得有投票权之人民二十分之一之提议,应交付国民表决。第74条第3项规定:否决案应重提联邦国会表决,如联邦国会及联邦参政会对于是项法律意见仍不一致时,联邦大总统得将该法律案交付国民表决。第76条第2项规定:又联邦参政会对于修改宪法之议决,亦须有投票数三分之二之多数赞成。
    [2]魏玛76条第3项:若国民情愿而用国民投票以议决修改宪法,须有多数选民之赞成。
    [3][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4][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1][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3][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1][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203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
    [3][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4][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5][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6][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7][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1][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211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3][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4][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1][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6页。
    [3][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4][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5][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填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215页。
    [1][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3][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4][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5][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 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1][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3]参见陈新民:《宪法的守护者》,载《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7页,第399页。
    [1][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8页。
    [3][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4][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5][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1][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3][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4][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 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98页,第168页。
    [1][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68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3]施米特在此对侵犯加了引号,表明他并不认为是真正的侵犯。参见[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1][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2][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3]魏玛宪法第5条规定:国权之关于联邦事务者,由联邦之机关,依照联邦宪法行使之。关于各邦事务者,由各邦机关,依照各邦宪法行使之。
    [4][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242页。
    [5][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魏玛宪法第68条规定:法律案由联邦政府或联邦国会提出之。联邦法律,由联邦国会议决之。
    [1]麦考米克断言,施米特到了1932年写作《合法性与正当性》的时候,实际上最终没有坚持委托专政与废旧立新的主权专政之间的差异。他说,“施米特从卢梭那里引申来的那种立法者……则反宪法而行,并事实上创立新的宪法。”参见[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33页。
    [1]“derogation”一词是“贬损”、“毁损”的意思。中文一般翻译成“克减”,在紧急状态的语境下,是指法律规范、人权条款等条文的暂时中止。与之相对的“abrogation”,则有法律规范的废除的意思。根据李卫海,“derogation”在1950年欧洲共同体咨询会议制订的《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欧洲盟约》的草案中首次引入的。参见李卫海:《紧急状态下得人权克减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44-45页。
    [2]该词在英语是相当于constitutional law,中文的翻译为“宪律”、“宪法法”、“宪法性法律”、“宪法律”,本文取用“宪法律”。参见[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转引自陈新民:《宪法的守护者》,载《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9页。
    [1]转引自陈新民:《宪法的守护者》,载《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2页。
    [2]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39-40,note37.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2]比如1851年6月4日颁布的普鲁士戒严法第5条就列举了8种可临时中止的权利,魏玛宪法第48条第2项列举的7种。参见[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126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5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1]如下文本文将会谈到,施米特在《霍布斯》一书里提到并批评了包括斯宾诺莎、门德尔松、斯塔尔、马克思、海涅等一大串犹太人,认为这些犹太思想家在促使霍布斯在《利维坦》播下的个人主义种子发芽、生根、长大、壮大,最终摧毁利维坦起了重要作用,是阉割利维坦的“帮凶”。据此,许多学者认为施米特是为希特勒的反犹太政策、种族屠杀政策作论证。但是,如前述,慕尼黑大学的迈尔则将施米特思想解释为一种政治的神学,这种政治的神学是基于启示信仰,其反犹太主义立场是信仰方面的、神学的,而非种族立场,因而与纳粹的基于种族的反犹太主义立场是不同的。参见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版。还参见陈建洪:《中译本导言:自由主义批判和犹太人问题》,[德]载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1][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2][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3][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4-95页。
    [4][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132页。
    [5][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引言》,第1-3页。
    [6][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2页。
    [2][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3][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49页。
    [4][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5][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6][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2页。
    [7][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8][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2页。
    [9][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1][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2][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3][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4][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5][德]施米特:《霍布斯和笛卡儿思想中作为机械装置得国家》(附录),应星译,载[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理论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页。
    [6][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48-349页。
    [2][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3][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3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5][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6][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7][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59页。
    [1][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27页。
    [2][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0页。
    [3][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4页。
    [4][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5][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6][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1][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2][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3][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105页。
    [4][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5][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6-108页。
    [1][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2][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3][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116页。
    [1][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页。
    [2][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5][德]马什克:《论施米特的“利维坦”》,朱雁冰译,载[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2][挪]朗内·斯莱格斯塔德:《自由立宪主义及其批评者:卡尔·施米特和马克斯·韦伯》,谢鹏程译,载[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德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谢鹏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19页。参见[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735页。
    [3]参见[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792页。
    [4][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5]David Dyzenhaus."'Now the Machine Runs itself':Carl Schmitt On Hobbes and Kelsen," Cardozo L.Rev.Vol.16,1994,pp.1-19,at p.2.
    [1][德]马什克:《论施米特的“利维坦”》,朱雁冰译,载[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2]Giorgio Agamben.State of exception.Trans.by Kevin Attel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p.2.
    [3]基于此,本雅明接着指出,“我们必须具有一种与此相适应的历史概念。那样,我们便会始终将实行真正的紧急状态作为我们的任务,从而改善我们载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处境。”参见[德]瓦尔特·本雅明:《历史的概念》,章国锋译,载萌萌主编:《“古今之争”背后的“诸神之争”》,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269页。
    [4][德]马什克:《论施米特的“利维坦”》,朱雁冰译,载[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5][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58页。
    [1][德]马什克:《论施米特的“利维坦”》,朱雁冰译,载[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注释1。
    [2][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3][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4][德]马什克:《论施米特的“利维坦”》,朱雁冰译,载[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1][德]马什克:《论施米特的“利维坦”》,朱雁冰译,载[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
    [2][德]卡尔·施米特:《总体国家载德国的进一步发展》(1933),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7页。
    [3][德]卡尔·施米特:《总体国家载德国的进一步发展》(1933),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6-187页。
    [4]李强:《宪政主义与国家建构》,载王焱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6][德]卡尔·施米特:《总体国家载德国的进一步发展》(1933),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7页。
    [1][德]卡尔·施米特:《国家伦理与多元主义国家》(1930),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38页。
    [2][德]马什克:《论施米特的“利维坦”》,朱雁冰译,载[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
    [3][德]卡尔·施米特:《国家伦理与多元主义国家》(1930),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38-139页。
    [4][德]卡尔·施米特:《总体国家载德国的进一步发展》(1933),载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6页。
    [5]卡尔·施米特:《总体国家载德国的进一步发展》(1933),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6页。
    [6][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7][德]马什克:《论施米特的“利维坦”》,朱雁冰译,载[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1]但是,在《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1934)、《领袖守护宪法》(1934)等论著里他却非常直截了当地、赤裸裸地鼓吹只有领袖才能守护法律的观点了,显然,这与希特勒攫取权力以后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也参见[德]康德:《永久和平论》,载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105-106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2][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8页。也参见康德:《永久和平论》,载[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107-108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页。也参见[德]康德:《永久和平论》,载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107-108页。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84页。
    [5][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6][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1][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8页。
    [1]参见陈新民:《宪法的守护者》,载《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109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1]参见陈新民:《宪法的守护者》,载《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中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1页。
    [2][意]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5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2]施米特举了个例子,他说,比如,根据形式主义可以对“野生动物”下一个有一定技术-实用价值的定义:狩猎权人行使其狩猎权而在法定禁猎期以外的时间有权猎杀的动物就是野生动物。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第162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这与戴雪主张保留国王的特权的法治观有所不同。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第168页。
    [3][美]威廉·舒尔曼:《不光彩的结盟:施米特与哈耶克》,刘毅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7年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3页。
    [4][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2页。此外,还参见[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第169页;[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3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4页、第303页、第415页。
    [5]Cristi,Renato.Canl Schmitt and authoritarian liberalism:strong state,free economy.(Cardiff: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1998);也参见威廉·舒尔曼:《不光彩的结盟:施米特与哈耶克》,刘毅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7年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64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5][美]威廉·舒尔曼:《不光彩的结盟:施米特与哈耶克》,刘毅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7年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6页。
    [6][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2]施米特进一步引用贡斯当、托克维尔、密尔等人的论述加以佐证。参见[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15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3][德]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世纪出版集团、印书馆1980年版,第125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2][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76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4]参见[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23页。
    [5][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2][德]卡尔·施米特:《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冯克利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尽管这句话是在魏玛时期说的,这句读来有点令人毛骨悚然的话却为许多学者看作是为希特勒的种族屠杀政策提供论证。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
    [2][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3][德]卡尔·施米特:《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冯克利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4][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9页。
    [5][德]卡尔·施米特:《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冯克利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6][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8页。
    [7][德]卡尔·施米特:《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冯克利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2][德]卡尔·施米特:《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冯克利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9页。
    [1][德]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2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48页。
    [1][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53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54页。
    [3][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54页。
    [4][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54-55页。
    [1][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108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56页。
    [1][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56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57页。
    [1][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58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0页。
    [3][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0-61页。
    [4][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3-65页。
    [1][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5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6页。
    [3][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9页。
    [4][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9页。
    [5][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5页。
    [6][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8页。
    [1][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8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69页。
    [3][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75页。
    [4][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70-71页。
    [5][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75页。
    [1][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刘锋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74页。
    [3][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76页。
    [1][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77-78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80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98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94页。
    [3][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97-98页。
    [4][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82页。
    [5][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50页。
    [6][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83页。
    [1][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89页。
    [2][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102页。
    [3][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50页。
    [4][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107页。
    [5][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107页。
    [6][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版,第102页。
    [1][德]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0页。
    [2][德]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0页。
    [3][德]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3页。
    [4][德]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1页。
    [5][德]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1-202页。
    [1][德]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1-202页。
    [2][德]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1页。
    [3][德]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2页。
    [4]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3页。
    [5]卡尔·施米特:《领袖守护法律》(1934),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4页。
    [6]当然还有诸如1933年的《国家、运动、人民:政治统一体的三个肢体》、1934年的《国家架构与第二帝国的崩溃:市民战胜士兵》等纳粹时期的论著也是遭诸多学者非议。
    [1]David Dyzenhaus."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legal theory," 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71.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119页。
    [1]施米特对战争与内战作了区分:战争是指发生在有组织的政治单位之间的武装斗争;内战则是指发生在一个有组织的单位内部的武装斗争。参见[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2]施米特使用“战争法权”一词。参见[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3]关于冷战这样一种想象的例外状态导致美国总统的紧急权膨胀与扩张的分析的文献有很多,比如劳贝尔在《紧急权与自由主义的衰落》一文中指出,二战后的冷战期间,美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赞同宪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固有的权力应对任何可想象的(perceived)的紧急状态的观点。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对美国的每一个挑战都被想象为是一种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由这种威胁导致一种普遍危机感,恐惧感,从而促使了美国紧急权的膨胀与扩张。See Jules Lobel."Emergency Power and the Decline of Liberalism,"The Yale Law,lournal,Vol.98,No.7.(May,1989),pp.1385-1433.,at p.1399-1400.Ssee also Robert S Rankin.and Winfried Dallmayr.Freedom and Emergency Powers in the Cold War.(New York:Meredith Publishing,1964.);Arthur S.Miller."Reason of Sate and the Emergent Constitution of Control,"Minn.L.Rev.Vol.64,1980,p.585-633.,at p.605-610;Geoffrey R Stone.Perilous times:free speech in wartime:from the Sedition Act of 1798 to the war on terrorism(New York,NY:W.W.Norton & Co.,2004.),ChapterV.
    [1]施米特对美国行政机关紧急权的扩张与膨胀的分析在1989年劳贝尔的研究美国总统紧急权理论与实践的经典文献《紧急权与自由主义的衰落》得到了部分的回响。劳贝尔指出,美国以总统为核心的紧急权的行使与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为条件的。18世纪和19世纪,美国由于军事上的弱小和地理位置上的孤立等因素使得美国的行政机关的紧急权在宪法外的行使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随着美国的崛起和霸权地位的确立,以总统为核心的紧急权不断膨胀与扩张。See Jules Lobei."Emergency Power and the Decline of Liberalism," The Yale Law Journal,Vol.98,No.7.(May,1989),pp.1385-1433.,at p.1397-1398.如将在后文分析那样,这与施米特对门罗主义、美国国际法的新形式的演化分析相似。
    [2]比如,早在1813年4月23日,普鲁士就针对拿破仑的侵略发布过普鲁士战时总动员令。参见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我国1954年的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略等紧急状况之时,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1982年宪法恢复了1954年宪法中关于战争状态的规定。参见苗兴壮:《超越无常:突发事件应急静态系统建构》,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131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3]斯特劳斯:《<政治的概念>评注》,载[德]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版,第201页。
    [4]斯特劳斯:《<政治的概念>评注》,载[德]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版,第192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6页。
    [2][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页。
    [3][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应星、朱雁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5]白里安—凯洛格公约(Briand-Kellogg Pact),由法国外长A.白里安与美国国务卿F.B.凯洛格联合倡仪,于1928年由63个国家参加签订的“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条约。亦称非战公约。该公约企图抑制德国的力量,因而实际上该公约既不能解决任何国际纠纷,更不能废除帝国主义战争。但该公约在国际关系中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在国际法上也有一定的意义。下文还将谈到该公约。
    [6][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130页。
    [7][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3][美]托马斯·潘恩:《常识》,何实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4页。
    [6][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141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6][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7][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66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158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5][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6][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7]特劳斯:《<政治的概念>评注》,载[德]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版,第201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1][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5页。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3][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5页。
    [4][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5-296页。
    [1][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2]参见[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德]卡尔·施米特:《作为国际政治客体的莱茵兰》(1925),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3页;[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3页。
    [3][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4][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5][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 44页。
    [1][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3页。
    [2][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4页。
    [1][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2][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3][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4][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3页。
    [1][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3-164页。
    [2][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4页。
    [3][德]卡尔·施米特:《作为国际政治客体的莱茵兰》(1925),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1页。
    [4][德]卡尔·施米特:《作为国际政治客体的莱茵兰》(1925),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1页。
    [5][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5页。
    [1][德]卡尔·施米特:《以大空间对抗普世主义——论围绕门罗主义的国际法斗争》(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05页。
    [2][德]卡尔·施米特:《以大空间对抗普世主义——论围绕门罗主义的国际法斗争》(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05页。
    [3][德]卡尔·施米特:《以大空间对抗普世主义——论围绕门罗主义的国际法斗争》(1939),载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06-307页。
    [4]当然,施米特也指出,门罗主义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运用具体的自卫的权利,从而无疑地就成了国际法的基本部分。[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7页。
    [5][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8页。
    [6][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9页。
    [1][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0页。
    [2][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9页。
    [3][德]卡尔·施米特:《国际联盟与欧洲》(1928),载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87页。
    [1][德]卡尔·施米特:《国际联盟与欧洲》(1928),载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0页。
    [2][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69页。
    [1][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6页。
    [2][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5-176页。
    [3][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6页。
    [4][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6页。
    [5][德]卡尔·施米特:《作为国际政治客体的莱茵兰》(1925),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 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1页。
    [1][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6页。
    [2][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6页。
    [3][德]卡尔·施米特:《莱茵地区的国际法问题》(1928),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7页。
    [4][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A.C.坎贝尔英译,何勤华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页。
    [1][德]卡尔·施米特:《国际法上的中立与民族的总体》(1938),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7页。
    [2][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周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3][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5页。
    [4][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6页。
    [5][德]卡尔·施米特:《国际法上的中立与民族的总体》(1938),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5页。
    [1][德]卡尔·施米特:《总体敌人,总体战争,总体国家》(1937),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42页。
    [2][德]卡尔·施米特:《国际法上的中立与民族的总体》(1938),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5页。
    [3][德]卡尔·施米特:《国际法上的中立与民族的总体》(1938),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6页。
    [4][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5页。
    [5][德]卡尔·施米特:《国际法上的中立与民族的总体》(1938),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6页。
    [1][德]卡尔·施米特:《国际法上的中立与民族的总体》(1938),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6页。
    [2][德]卡尔·施米特:《国际法上的中立与民族的总体》(1938),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8-269页。
    [3][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6页。
    [4][德]卡尔·施米特:《国际法上的中立与民族的总体》(1938),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7页。
    [5][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8页。
    [1][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8页。
    [2][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99页。
    [3][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00页。
    [1][德]卡尔·施米特:《中立与中立化》(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00-301页。
    [2]他在文尾中写道,“我们作为德国人自然处于一种可悲的政治上的无能为力状态,不仅在世界,即便在欧洲之内也是如此。我作为德国人在就美国帝国主义作如是陈述时只可能有一种感觉:犹如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谈论别人的财富和珍宝。”([德]卡尔·施米特:《现代帝国主义的国际法形式》(1932),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77页。)
    [3]比如,施米特在《以大空间对抗普世主义--论围绕门罗主义的国际法斗争》一文中引用希特勒于1939年4月28日作的一次演讲中的话:“我们德国人现在为了欧洲,至少为了大德意志帝国的领域和利益恰恰奉行同一种主义”(希特勒在此说的同一种主义即是他批评的门罗主义),之后他评论道,“这最简明客观的表达了一种礼让而和平地界定大空间的思想”。([德]卡尔·施米特:《以大空间对抗普世主义--论围绕门罗主义的国际法斗争》(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12页。)施米特在此所说的所谓的大空间概念也是他在《国际法中的帝国概念》中所要表述的帝国概念,他说,“大空间秩序属于帝国概念”。([德]卡尔·施米特:《国际法中的帝国概念》(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14页。)他认为希特勒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帝国”的诞生,施米特为之振奋,他继续写道,这个帝国“从一个虚弱无力的欧洲中央变成一个强大的和不可侵犯的中央,这个帝国有能力将它尊重一切民族的伟大政治理念作为一种为种属和渊源、血统与土地所确定的生活现实,扩散到中部和东部欧洲的空间,并击退外空间的和非民族性的大国的干涉。”在结尾中写道,“领袖的行动赋予我们的帝国思想以政治现实、历史真理和伟大的国际法的未来。”([德]卡尔·施米特:《国际法中的帝国概念》(1939),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24页。),可见,施米特所谓的大空间理论的真实政治目的昭然若揭。
    [1]1970年代,意大利、德国的恐怖主义给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法治带来了挑战。比如德国就在讨论到底把德国的红色军团视为犯罪分子还是恐怖主义者等这样的问题。参见[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龚,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262页。
    [2]比如,针对布什政府的“反恐战争”的提法,德沃金强调指出,“战争模式也并非恰当地适用于反恐运动。从历史上,战争是状态,不是手段。”参见[美]R.德沃金:《恐怖主义与对公民自由的袭击》,李剑译,载《世 界哲学》,2004年第2期;关于反恐战争、恐怖分子等问题的讨论还参见[法]吉尔·安德雷阿尼、皮埃尔·哈斯内:《为战争辩护--从人道主义到反恐怖主义》,齐建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讨论恐怖主义问题的论文集: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it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Thomas A.Johnson.:The War on terrorism:a collision of values,strategies,and societies.(Boca Raton,Fia.:CRC Press,2009).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269页。
    [3][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276页。
    [3][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4][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5][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1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3][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页。
    [4][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296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6页。
    [2][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第516-524页。
    [3][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第945-954页。
    [4][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298页。
    [5][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6][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302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301页。
    [3][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页。
    [4][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页。
    [5][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页。
    [6][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3][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4][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5][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8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
    [3][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页。
    [3][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4][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5][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1][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7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3][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2][德]卡尔·施米特:《游击队理论(1963)》,朱雁冰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页。
    [1]William E.Scheuerman.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1999),p.3.
    [2]赫勒说,“谁能依照成文宪法或不成文宪法决定正常状态,谁就是主权者;主权者还可自主的决定,正常状态的是否继续存在。”转引自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1]参见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7-270页;David Dyzenhaus,Legality and Legitimaey:Carl Schmitt,Hans Kelsen and Hermann Heller in Weimar.(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p.108-132.
    [2]参见[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3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0页、第456页。关于施米特对哈耶克、熊彼特、摩根索等人的影响的精彩分析,see William E.Scheuerman.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cid,1999),chapter7.,chapter8.,chapter9.
    [1]罗斯特的代表作就是我们下文要介绍的《宪政独裁》;阿克曼的著作则也是我们下文将要介绍的是Before teh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麦考米克的《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和John P.McCormick.The dilemmas of dictatorship:Carl Schmitt and constitucional emergency powers.p.217-51 in D.Dyzenhans(ed),Law as Politics: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8.)此外还有下述文献:Gabriel L.Negretto and Jose Antonio Rivera."Liberalism and emergency Dowers in Latin America:reflections on Carl Schmitt and m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 Cardozo Law Review,21,2000.pp 1797-1824.;Andrew Arato."The Bush tribunals and the specter of dictatorship," Constellations,9,2002.pp457-76.;Kim Scheppele."Law in a time of emergency:states of exception and the temptations of 9/1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6,2004.p1-75.;John Ferejohn and Pasquale Pasquino."The law of the exception:A typology of emergency pow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Vol.2,No.2,2004,pp.210-39.;往前回溯还还包括[意]马基雅维里:《论李维》,冯克利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卷第30、32、33、34、35章等;[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四卷第六章。
    [1]马基雅维里、罗斯特认为独裁官制度是罗马人所创造的:参见[意]马基雅维里:《论李维》,冯克利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133,134页;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17-18.;陈可风据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这一制度是外来的,非罗马人所独创。参阅陈可风:《罗马共和宪政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2]李维声称他无法确定这个问题,see 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16.;西塞罗则认为第一位独裁官是公元前498年的提图斯·拉西乌斯,参阅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商务印书馆,苏力、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3页。
    [3]蒙森、格罗索认为一开始就是共和国制度的一部分。参阅[德]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第二卷),李稼年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0页;[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而李维则不同意,认为是后来才出现的,see 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17.
    [4][德]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第二卷),李稼年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0页;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17.;杨共乐选译:《罗马共和国时期》(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9页;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John Fereiohn and Pasquale Pasquino:"The law of the exception:A typology of emergency pow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Vol.2,No.2,2004,pp.210-39,at p.211-212.;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19.
    [1][意]马基雅维里:《论李维》,冯克利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2][意]马基雅维里:《论李维》,冯克利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8-389页;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16.;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25-26.
    [3]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16-26;John Ferejohn and Pasquale Pasquino:"The law of the exception:A typology of emergency pow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Vol.2,No.2,2004.,pp.210-39,at p.211-212.
    [1]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 ),p.15.;Carl J.Friedrich: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Theory and practice in Europe and america(Boston:Little,Brown & Co.,1941),p.237.
    [2]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19.
    [3][意]马基雅维里:《论李维》,冯克利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4][英]哈林顿:《大洋国》,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34页。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3-167页。
    [6][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6-358。
    [1]See 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30-33.
    [2]See 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97-306;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18.;郭春明:《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147页;戚建刚:《现代民主宪政国家应对危机之道--评罗斯特的<宪政独裁--现代民主国家的危机政府>》,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
    [3]Bruce Ackc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78.
    [4]Eric A.Posner and Adrian Vermeule." Accommodating Emergencies," Stanford Law Review,vol.56,2003.,pp.605-644,at p.606-607.
    [5]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17.
    [6]Gabriel L.Negretto and Jose Antonio Rivera." Liberalism and emergency powers in Latin America:reflections on Carl Schmitt and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 Cardozo Law Review,21,2000.pp.1797-1824.,at p.1811.
    [7]David Dyzenhaus.The Constitution of Law:Legality in a Time of Emergen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40-42;William E 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Rule of Law After 9/11,"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14,No.1,2006.pp.61-84,at p.74-75.;William E.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 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Vol.2.2006.pp.257-277,at p.270.
    [1][美]林肯:《林肯集》(上),黄雨石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347页。
    [2]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3.
    [3]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ⅹⅸ.
    [1]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4-5.
    [2]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98.
    [3]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5-7.
    [4]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48).p.8.
    [1]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94.
    [2]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94-297.
    [3]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97.
    [4]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98.
    [1]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98-306.
    [2]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8.
    [3]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 ),p.14.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88.
    [3]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9.
    [4]Ci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26.,p.229.
    [1][美]林肯:《林肯集》(上),黄雨石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350页。
    [2]关于对林肯阐述保存联邦的理由的精彩分析,请参见[美]雅法:《自由的新生:林肯与内战的来临》,谭安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六章,第542-604页。
    [3]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29.
    [4]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30.
    [5]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219.
    [6]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2页。
    [7]Clement Fatovic."Constitutionalism and Contingency:Locke's Theory of Prerogativ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25(2),2004.pp.276-297.,at p..296..
    [8]See David Dyzenhaus."state of Exception," in Robert E Goodin,Philip Pettit,and Thomas Pogge,eds.,A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yilosophy(Oxford:Blackwell's,2007).
    [1]Bruce Ackerman."Don't panic," London Review of Books.(February 7,2002),p.15-16.
    [2]Bruce Ackerman."This is not a war," Yale Law Journal,113,2004,p.1871-907.
    [3]See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Chapter2,Chapter3.
    [4]Bruce Ackerman."The emergency constitution," Yale Law Journal,113,2004,p.1029-91.该文发表后激起一些学者激烈的批评,对阿克曼的紧急状态宪法持批评态度的文献主要有:Lawrence Tribe,and Patrick Gudridge."The Anti-Emergency Constitution," 113 Yale Law Journal,2004,pp.1081- 1870;Cole,David."The Priority of Morality:The Emergency Constitution's Blind Spot," The Yale Law Journal,Vol.113,No.8.(Jun.,2004),pp.1753-1800.
    [5]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
    [6]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2.
    [1]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2.
    [2]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3.
    [3]Bruce Ackerman."The emergency constitution," Yale Law Journal,113,2004,pp.1029-91.,at p.1031.
    [4]Bruce Ackerman."The emergency constitution," Yale Law Journal,113,2004,pp.1029-91.,at p.1067-1068
    [5]Bruce Ackerman."The emergency constitution," Yale Law Journal,113,2004,pp.1029-91.,at p.1068-1076.
    [1]Bruce Ackerman."The emergency constitution," Yale Law Journal,113,2004,pp.1029-91.,at p.1047.
    [2]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4.
    [3]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85.
    [4]Clinton Rossiter.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8),p.304.
    [1]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56.
    [2]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89.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3页。
    [1]David Dyzenhaus.The Constitution of Law:Legality in a time of emergenc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41.
    [2]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3.
    [1]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39.
    [2]David Dyzenhaus.The Constitution of Law:Legality in a time of emergenc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42.
    [3]Cass R.Sunstein." Minimalism at War," 2004.Sup.Ct.Rev.p.47-109
    [4]Giorgio Agamben.State of exception.translated by Kevin Attel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5]David Dyzenhaus.The Constitution of Law:Legality in a time of emergenc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40.
    [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凌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osner Richard A.Not a Suicide Pact:The Constituion in a Time of National Emergenc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7页。
    [3][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2页。
    [4][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3而
    [5][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3页。
    [1][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2-103页。
    [2][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6页。
    [3][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2页。
    [4][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4页。
    [5][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2页。
    [6][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2页。
    [1][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7页。
    [2][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2页。
    [3][英]j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4页。
    [4][英]j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3页。
    [5][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4页。
    [6][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7页。
    [1][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4页。
    [2][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1-140页。
    [3]C.J.Frieddch.Constitutional reason of state:the survival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Providence,R.I.:Brown University Press,1957.),p.110-112.
    [1]戚渊:《中文再版序文》载[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戚渊:《中文再版序文》载[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3][英]W·Ivor·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侯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12页。
    [1]John Ferejohn and Pasquale Pasquino:“The law of the exception:A typology of emergency pow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Vol.2,No.2,2004.,pp.210-39,at p.239.
    [2]Quoted in Oren Gross.“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a Dicey business,”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93.
    [3]Quoted in Oren Gross.“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a Dicey business,”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93.
    [4][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页。
    [5][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54页。
    [6]See David Dyzenhaus.“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legal theory,”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66.also see Oren Gross.“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a Dicey business,”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93.
    [1]David Dyzenhaus."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legal theory,"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66.
    [2][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页。
    [3][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58页。
    [4][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64页。
    [5]Quoted in Oren Gross."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a Dicey business," 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94.
    [6]Quoted in Oren Gross."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a Dicey business," 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94.
    [1]Quoted in Oren Gross."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a Dicey business," 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94.
    [2][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3]参见[英]保罗·P·克雷格:《英国与美国的公法与民主》,毕洪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章。
    [4][英]W·Ivor·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侯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27页。
    [1]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3.
    [2]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9-10.
    [3]Oren Gross."Chaos and Rules:Should Responses to Violent Crises Always Be Constitutional?" The Yale Law Journal,Vol.112,2003,pp.1011-1134.,at p.1022.
    [1]Oren Gross."Chaos and Rules:Should Responses to Violent Crises Always Be Constitutional?" The Yale Law Journal,Vol.112,2003,pp.1011-1134.,at p.1023.
    [2]Oren Gross."Chaos and Rules:Should Responses to Violent Crises Always Be Constitutional?" The Yale Law Journal,Vol.112,2003,pp.1011-1134.,at p.1022.
    [3]Oren Gross."Chaos and Rules:Should Responses to Violent Crises Always Be Constitutional?" The Yale Law Journal,Vol.112,2003,pp.1011-1134.,at p.1023.
    [4]Oren Gross."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a Dicey business,"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92.Oren Gross."Chaos and Rules:Should Responses to Violent Crises Always Be Constitutional?" The Yale Law Journal,Vol.112,2003,pp.1011-1134.,at p.1096-1133.
    [1]Oren Gross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11-12.
    [1]Oren Gross."The Normless and Exceptionless Exception:Carl Schmitt's Theory of 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Norm-Exception Dichotomy," 21 Cardozo L.Rev.(2000).pp.1825-1867,at p1826.
    [2]Oren Gross."Chaos and Rules:Should Responses to Violent Crises Always Be Constitutional?" The Yale Law Journal,Vol.112,2003,pp.1011-1134.,at p.1133.
    [3]Oren Gross."The prohibition on torture and the limits of law," p.229-56 in Levinosn(ed),Torture:A Collec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2004).
    [1]Oren Gross."Providing for the unexpected:constitutional emergency provisions," Israel Yearbook on Human Rights,Vol.33,,2003,p.13-44.
    [2]David Dyzenhaus."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legal theory,"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69.
    [3]William E 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Rule of Law After 9/11,"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14,No.1,2006.pp.61-84,at p.70.
    [4]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89.
    [5]“长刀之夜”事件之后,希特勒也向德国议会和德国人民证明此行是正当的,之后迫使其内阁政府接受一个《国家紧急状态防卫》法律草案,这一草案使得希特勒的行动与措施被认为是合法的。可见,希特勒的整个行为与格罗斯所主张的模式具有类似性。至于施米特,1933年3月24日德国国会通过将全部国家权力授予纳粹政府的法案即“授权法案”之后不久就拥抱纳粹,并于1933年5月1日加入纳粹党。“长刀之夜”事件之后施米特发表如前述的臭名昭著的《领袖守护法律》为希特勒的这次行动提供法理证明与辩护。据此,登斯豪斯认为希特勒的行动实际上是施米特理论与主张在实践中的运用与检验。施米特理论的实践或检验的实质其实与格罗斯的理论并无二致。See David Dyzenhaus.“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legal theory,”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70-71.
    [6]David Dyzenhaus."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legal theory,"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73.
    [1]关于波斯纳的紧急权理论参见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凌斌,、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osner Richard A.Not a Suicide Pact:The Constitution in a Time of National Emergenc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Andrew Arato."The Bush tribunals and the specter of dictatorship," Constellations,Volume 9 no.4,2002,pp.457-476.,at p.469.
    [3]William E 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Rule of Law After 9/11,"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14,No.1,2006.pp.61-84,at p.71.
    [4]Nomi Claire Lazar.The ethics of emergency powers in liberal democracies.Doctoral Dissertation,Yale UniversiIy,2005.;何包钢:《保卫程序:一个自由主义者对卡尔·施密特例外理论的批评》,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也参见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章。
    [5]Oren Gross."The Normless and Exceptionless Exception:Carl Schmitt's Theory of 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Norm-Exception Dichotomy," 21 Cardozo L.Rev.(2000).p1825-1867,at p1866.
    [1][美]斯蒂芬·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曦中,、陈兴玛、彭俊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译者前言,第3页。
    [2]Oren Gross."The Normless and Exceptionless Exception:Carl Schmitt's Theory of 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Norm-Exception Dichotomy,"21 Cardozo L.Rev.(2000).p1825-1867,at p1826.
    [3]Sec David Dyzenhaus."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legal theory," 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D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65-89.
    [4][德]卡尔·施米特:《合法性与正当性(1932)》,李秋零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5]参见{[德]洛维特:《施米特的政治决断论》,冯克利译,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的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第140页;[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143页。[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龙夭),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张汝伦:《卡尔·施密特研究》,载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1][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普林斯顿大学教授Kim Lane Scheppele也认为施米特的“例外状态思想与这种根本的对抗性的政治的概念有关”。Kim Lane Scheppele.“Law in a time of emergency:states of exception and the temptations of 9/11,”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6,2004.p1-75.,at p.68.此外,还参见上述洛维特、沃林、张汝伦等学者的文献。
    [2]See Kim Scheppele.“Law in a time of emergency:states of exception and the temptations of 9/1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6,2004.p1-75.,at p.70-71.,p.74.;and David Dyzenhaus.“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legal theory,”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65-89.;See William E.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Vol.2.2006.pp.257-277.,at p.258.
    [1]施米特在谈到自由主义法学无能应对事关国家存亡的例外状态时候指出,“这种法学在遇到极端状态时便惊惶失措,因为并不是任何特别措施、任何紧急治安措施或紧急法令都必然属于非常状态。”参见[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神学(192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德]洛维特:《施米特的政治决断论》,冯克利译,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的现代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1][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观念及其载现代史上的地位》,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德]卡尔·施米特:《评梅内克的<国家理由观念>》(1926),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0页。
    [1][德]卡尔·施米特:《评梅内克的<国家理由观念>》(1926),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2]施米特自己认为博丹与霍布斯在国际法方面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参见[德]卡尔·施米特:《从囹圄中获救》(1946),载[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朱雁冰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5页)16世纪,“国家理由”观念开始流行,到了18世纪,由于理性法则与自然法观念的时兴,“国家理由”概念又一度衰落,但19世纪在德国的大家黑格尔、兰克、特赖奇克等人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领域的努力下,“国家理由”观念又全面复兴(参见刘飞涛:《政治现实主义观念形态的变更及其理论提示--从“国家理由”观念到“现实政治”思想》,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5期),而上述这些大家对施米特的政治法学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施米特还是特赖奇克的学生。关于黑格尔、特赖奇克等人对施米特的影响,我们可在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等论著关于战争、国家与国际法等论题的论述里不难发现,关于特赖奇克对施米特的影响的更精细而有说服力的论证,See Scott Ross Koon.In defense of the state: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 as the ideology of civil society,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2005.
    [3]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9页。
    [1][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682页。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88-289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2][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页。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4][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载[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5]See 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3-4.,p.21.;William E.Scheuerman."Rethinking Crisis Government,"Constellation.Vol.9,No.4.2002.pp.492-505.,at p.492.
    [1]转引自[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龙夭),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进一步说,波肯费德继续指出,“自由主义者应该认识到紧急权力的运用所具有的潜在的非自由主义性质,并且使其受制于专门为对之审查而设计的制度”。参见[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龙夭),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
    [2]郭春明:《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关于政治问题与司法审查的关系问题的论述,也参见胡锦光、刘飞宇:《论国家行为的判断标准及范围》,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362页。此外,“很多学者认为,从根本上说,国家紧急权的行使属于事实范畴而非法律范畴。”但是,如本文在第六章分析的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紧急权理论一样,也有不少学者坚持国家紧急权的行使属于法律行为。参见马怀德:《应急反应的法学思考--“非典”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8页。
    [3]关于黑格尔、施米特等德国思想家国家理论传统之中存在的神秘性特征及其危险性等内容,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陈炳辉教授。
    [4][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682页。
    [1]有学者宣称施米特不是一个体系的建构者(system builder),理由就是认为施米特在其职业的生涯之中,其有着不同的兴趣,因而很难说他有一个成体系的理论。See Scott Ross Koon.In defense of the state: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 as the ideology of civil society,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2005.,pp.1-249.,at p.221.除了施米特在《宪法学说》里构建了一个公认的宪法理论体系外,本文的工作表明也表明这一观点难以令人信服。
    [1]比如,如本文第五章指出的那样,早在1989年,劳贝尔就在《紧急权与自由主义的衰落》里指出,美国的总统国家紧急权不断膨胀、扩张、滥用固然与美国宪法条文意思的含混有关,给总统为扩张紧急权作辩护性解释留下了余地,但是,更多的是与美国的霸权思维、帝国主义战略等因素密不可分,总是强调“我们”国家的安全与“他们”国家之间的关系。See Lobel.“Emergency Power and the Decline of Liberalism,”The Yale Law Journal,Vol.98,No.7.(May,1989),pp.1385-1433.,at p.1430-1433.劳贝尔的这一观点在舒尔曼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强调,See Scheuerman."Emergency powers,"Annual Review of Law and Social Science,Vol.2.2006.pp.257-277.,at p.257-259.关于对“9·11”事件之后布什政府基于“我们的安全”与“他们的自由”之间的传统思维主导国家紧急权的行使的批评,See David Cole.“Enemy Aliens,"Stanford Law Review Vol.54,2002,pp.953-1004.;David Cole.Judging the Next Emergency:Judicial Review and Individual Rights in Times of Crisis.Michigan Law Review,Vol.101,No.8,August 2003,pp.2565-2595.;Jeremy Waldron."Security and Liberty:The Image of Bal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11,No.2,2003,1313.191-210.此外,还有许多如前述的阿甘本等学者从哲学与文化层面探讨国家紧急权问题的文献,See Giorgio Agamben.State of exception.translated by Kevin Attel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Elena Bellina and Paola Bonifazio Edited.State of Exception:Cultural Responses to the Rhetoric of Fear(Cambridge:Cambridge Scholars press,2006)
    [1]我国台湾的著名公法学者陈新民也指出基于国家理由原则的国家紧急权理论与法治国理念相悖,必须抛弃。参见陈新民:《戒严法的检讨》,载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63页。黄俊杰也持与陈新民一样的见解,参见黄俊杰:《法治国家之国家紧急权》,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34-135页。
    [2][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141页。
    [3]Oren Gross."The Normless and Exceptionless Exception:Carl Schmitt's Theory of 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Norm-Exception Dichotomy," Cardozo L.Rev.Vol.21(2000).pp.1825-1867,at p.1833.,p.1854.
    [4]张汝伦:《卡尔·施密特研究》.载张汝伦:《德国哲学卜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1][德]康拉德·黑塞:《联邦德国宪法纲要》,李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574页。
    [2][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张(龙夭),邓晓菁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3]不过像施瓦伯这样的施米特的辩护者则认为,后世的学者过分夸大了施米特的国家紧急权理论在魏玛政权崩溃中的作用,他的研究指出,若总统不动用第48条,魏玛共和国也许崩溃得更早。See George Schwab.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p.42-43.
    [1]David Dyzenhaus.“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legal theory,”in Victor V.Ramraj,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71.
    [2][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观念及其载现代史上的地位》,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1-85页。
    [3]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里写道,“君主必须有足够的明智远见,知道怎样避免那些使自己亡国的恶行,并且如果可能的话,还要保留那些不会使自己亡国的恶行,但是如果不能够的话,他可以还不踌躇地听之任之。”他继续写到,“还有,如果没有那些恶性,就难以挽救自己的国家的话,那么他不必要因为对这些恶行的责备而感到不安,因为如果好好地考虑一下每一件事情,就会觉察某些事情看起来好像是好事,可是如果君主照着办就会自取灭亡,而另一些事情看起来是恶行,可是如果照办了却会给他带来安全与福祉。”参见[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4-75页。
    [4][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观念及其载现代史上的地位》,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12页。
    [5][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观念及其载现代史上的地位》,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6页。
    [1]Giovanni Botero.The reason of state.translated by P.J.and D.P.Wale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6).p.ⅷ.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4页。
    [3]See Nicoletta Pellegrino.From Reason of state to Reason of Church,Doctoral Dissertation,New york University,2007)
    [4]郭春明:《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143页。
    [5]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7.;法国宪法规定,当共和国体制、国家独立、领土完整或国际义务履行受到严重和直接的威胁时,总统可动用紧急权。参见吴大英主编:《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50页。
    [6]参见戚建刚:《“重新保证”理性:对国家紧急状态理论基础的一种新阐释》,载《美国研究》,2007年第3期。
    [7]Arthur S.Miller."Reason of Sate and the Emergent Constitution of Control," Minn.L.Rev.Vol.64,,1980,pp.585-633.,at p.587.
    [1][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观念及其载现代史上的地位》,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51页。
    [2]Arthur S.Miller."Reason of Sate and the Emergent Constitution of Control," Minn.L.Rev.Vol.64,,1980,pp.585-633.,at p.596-610.
    [3]Bruce Ackerman.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p.21.
    [4]William E.Scheuerman."Rethinking Crisis Government," Constellation.Vol.9,No.4.2002.pp.492-505.,at p.492.
    [1]有学者对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之后的美国人的安全观与自由观作的调研发现,人们的威胁感越大,他们对公民自由的支持就越低;但是,相对于白人与拉丁裔美国人,非洲裔美国人更不愿意以自由换安全,因为他们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度较低。See Darren W.Davis;Brian D.Silver.“Civil Liberties.Security:Public Opin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America,”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48,No.1.(Jan.,2004),pp.28-46,at p.28.
    [2]See Carl J.Friedrich.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Theory and Practice in Europe and America.(Waltham,Mass.:Blaisdell,1941),p.251.
    [1][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C].刘宗坤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C].冯克利、刘锋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M].刘锋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德]卡尔·施米特.论断与概念--在与魏玛、日内瓦、凡尔塞的斗争中(1923-1939)[C].朱雁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德]C.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C].林国基、周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M].苏慧婕译,台北:左岸文化,2007.
    [7][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M].李君韬,苏慧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M].应星、朱雁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德]卡尔·施米特.价值的僭政.载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增订本)[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刘小枫.现代人及其敌人--公法学家施米特引论[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德]扬-维尔纳·米勒.危险的心灵:战后欧洲思潮中的卡尔·施米特[M].张(龙夭),邓晓菁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德]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C].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5][德]迈尔.古今之争中的核心问题--施米特的学说与施特劳斯的论题[M].林国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6]许纪霖主编.现代性的多元反思[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M].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增订本)[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现代性[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美]查尔特·墨菲.政治的回归[M].王恒、藏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1][美]斯蒂芬·霍尔姆斯.反自由主义剖析[M].曦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M].徐志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3]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陈新民.法治国公法学原理与实践[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15]郭春明.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4.
    [16]李卫海.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17][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M].邓晓菁,王笑红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18]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9][意]马基雅维里.论李维[M].冯克利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2][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C].阎克文、刘满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3][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4]赵明.康德《论永久和平》的法哲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5][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6][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7][荷]克拉勃.近代国家观念[M].王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7页。
    [29][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0][美]小查尔斯·爱德华·梅里亚姆.卢梭以来的主权学说史[M].毕洪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1]徐爱国.分析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2][英]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3][英]约瑟夫·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M].吴玉章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34]任东来等.在宪政舞台上: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35][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6][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7][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C].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9][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0][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1][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3卷)[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42]苗兴壮.超越无常:突发事件应急静态系统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3][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M].A.C.坎贝尔英译,何勤华译等中译,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4][美]托马斯·潘恩.常识[M].何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45][法]吉尔·安德雷阿尼、皮埃尔·哈斯内.为战争辩护--从人道主义到反恐怖主义[C].齐建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6][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47]陈可风.罗马共和宪政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8][加]莎蒂亚·B·德鲁里.列奥·施特劳斯与美国右派[M].刘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9][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与非正义战争[M].任辉献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0][英]威廉·布莱克斯通.英国法释义(第一卷)[M].游云庭、缪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1][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M].苏力、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2][德]特奥多尔·蒙森.罗马史(第二卷)[M].李稼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3][意]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54]杨共乐选译.罗马共和国时期(上)[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5][英]哈林顿.大洋国[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6][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C].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7][美]林肯.林肯集[C].黄雨石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58][美]雅法.自由的新生:林肯与内战的来临[M].谭安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9][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凌斌、李国庆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60][英]W·Ivor·詹宁斯.法与宪法[M].龚祥瑞、侯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61][英]戴雪.英宪精义[M].雷宾南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62][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观念及其载现代史上的地位.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64][德]康拉德·黑塞.联邦德国宪法纲要.李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5][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6]吴大英主编.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剖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67]马怀德.应急反应的法学思考:“非典”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8]应松年.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研究[C].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2004.
    [69]韩大元,莫于川.应急法制论--突发时间应对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0]戚建刚.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1][美]哈维·C.曼斯菲尔德.驯化君主[M].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72][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与非正义战争[M].任辉献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73][法]雅克·德里达:《友爱的政治学》及其他[C].夏可君编,胡继华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74]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75]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6][英]理查德·贝拉米.重新思考自由主义[M].王萍,傅广生,周春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7]黄俊杰.法治国家之国家紧急权[M].台北: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
    [78]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79]刘小兵.戒严与戒严法[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80]莫纪宏、徐高.紧急状态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81]徐高、莫纪宏.外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1]Ackerman,Bruce.Before the Next 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of Terrori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
    [2]Agamben,Giorgio.State of exception,translated by Kevin Attel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3]Bendersky,Joseph W.Carl Schmitt,theorist for the Reich.(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
    [4]Bolsinger,Eckard.The autonomy of the political:Carl Schmitt's and Lenin's political realism(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2001)
    [5]Balakrishnan,Gopal.The enemy: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of Carl Schmitt.London(New York:Verso,2000)
    [6]Cristi,Renato.Carl Schmitt and authoritarian liberalism:strong state,free economy.(Cardiff: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1998)
    [7]Caldwell,Peter C.Popular Sovereignty and the Crisis of German Constitutional Law: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imar Constitutionalism(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
    [8]Dyzenhaus,David.Legality and Legitimacy:Carl Schmitt,Hans Kelsen and Hermann Heller in Weimar.(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
    [9]Dyzenhaus,David,ed.Law as politics: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8)
    [10]Dyzenhaus,David.The constitution of law:legality in a time of emergency.(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1]Friedrich,C.J..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Democracy:Theory and practice in Europe and America (Boston:Little,Brown & Co.,1941)
    [12]Friedrich,C.J..Constitutional reason of state:the survival of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Providence,R.I.:Brown University Press,1957)
    [13]Gottfried,Paul Edward.Thinkers of Our Time:Carl Schmitt.(London:The Clardge Press,1990)
    [14]Gottfried,Paul Edward.Carl Schmitt:politics and theory(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0)
    [15]Gross,Oren and Fionnuala Ni Aolain.Law in Times of Crisis:Emergency Power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6]Johnson,Thomas A..The War on terrorism:a collision of values,strategies,and societies.(Boca Raton,Fla.:CRC Press,2009)
    [17]Kennedy,Ellen.Constitutional failure:Carl Schmitt in Weimar(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4)
    [18]Kelly,Duncan.The state of the political:conceptions of politics and the state in the thought of Max Weber,Carl Schmitt,and Franz Neumann(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9]Levy,David J.The measure of man:incursions in philosophical and political anthropology(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3)
    [20]Mouffe,Chantal.The challenge of Carl Schmitt(London:Verso,1999)
    [21]Ojakangas,Mika.A philosophy of concrete life:Carl Schmitt and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late modernity(Bern:Peter Lang,2006)
    [22]Posner,Richard A.Not a Suicide Pact:The Constitution in a Time of National Emergenc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3]Rossiter,Clinton.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crisis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democracies.(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2)
    [24]Rankin,Robert S.and Winfried Dallmayr.Freedom and Emergency Powers in the Cold War.(New York:Meredith Publishing,1964)
    [25]Ramraj,Victor V.,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ited.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6]Schwab,George.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New York: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
    [27]Schenerman,William E.Between the Norm and the Exception: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Rule of Law (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4)
    [28]Scheuerman,William E.Carl Schmitt:the end of law.(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1999)
    [29]Seitzer,Jeffrey.Comparative history and legal theory:Carl Schmitt in the first German democracy(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2001)
    [30]Stone,Geoffrey R.Perilous times:free speech in wartime:from the Sedition Act of 1798 to the war on terrorism(New York,NY:W.W.Norton & Co.,2004)
    [31]Thornhill,Chris.PoliticalTheory in Modern Germany(Cambridge:Polity Press,2000)
    [1]刘小枫.施米特与自由主义宪政理论的困境[J].二十一世纪,1998(6).
    [2]刘小枫.施密特与政治哲学的现代性[J].浙江学刊,2001(3).
    [3]何包钢.保卫程序:一个自由主义者对卡尔·施密特例外理论的批评[J].浙江学刊,2002(2).
    [4]吴冠军.现实与正当之间--论施密特的《政治的概念》[J].开放时代,2003(4).
    [5]张汝伦.卡尔·施密特研究,载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C].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周枫.列奥·施特劳斯为什么以及怎样批评卡尔·施密特[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7]陈家琪.法的精神:启示的神学与政治神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5(2).
    [8]林来梵、郑琪.有神论的政治宪法学--对施密特的解读之一[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9]徐贲.政治神学的教训:失节的施密特[J].开放时代,2006(2).
    [10]任剑涛.政治决断、政治行动与制宪权--施米特、阿伦特革命解释的效度分析[J].思想战线,2006(5).
    [11]刘擎.大革命与现代政治的正当性:施米特与阿伦特的竞争性阐释[J].学术月刊,2006(9).
    [12]肖滨.从国家、世界、人性到政治--施密特对政治概念的建构[J].中山大学学报,2007(5).
    [13]孙伟.施米特议会思想述评[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14]唐耀.施米特与民族国家的神话--反“自由主义法治国”[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5]张永会.卡尔·施米特政治观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6]郭永亮.论施密特的“政治的概念”[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7]杨陈.剩余物抑或衍生物--施米特<关于权力的对话>的初步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8]薛鹏.例外状态是自由主义法治国的“阿基琉斯之踵”吗?--哈贝马斯对施米特主权决断论的回应[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9]廖元豪.多少罪恶假“国家安全”之名而行?--简介美国反恐措施对人权之侵蚀[J].月旦法学杂志,2006(131).
    [20][美]德沃金.恐怖主义与对公民自由的袭击[J].李剑译,世界哲学,2004(2).
    [21]徐贲.中国不需要这样的“政治”和“主权者决断”:“施米特热”和国家主义[J].二十一世纪,2006(4).
    [22]徐贲.政治神学的教训:失节的施米特[J].开放时代,2006(2).
    [23]郭建.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施米特及其左翼盟友[J].二十一世纪,2006(4).
    [24]高全喜.中国语境下的施米特问题[J].二十一世纪,2006(6).
    [25]张旺山.史密特的决断论[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3(2).
    [26][美]汉斯·凯尔森.“何谓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7][美]汉斯·凯尔森.“论基础规范”,张书友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8]李强.宪政主义与国家建构.载王焱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9][德]马什克.论施米特的“利维坦”.朱雁冰译,载[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M],应星、朱雁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0][美]威廉·舒尔曼.不光彩的结盟:施米特与哈耶克.刘毅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1]戚建刚.现代民主宪政国家应对危机之道--评罗斯特的《宪政独裁--现代民主国家的危机政府》[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4).
    [32]戚建刚.“重新保证”理性:对国家紧急状态理论基础的一种新阐释[J].美国研究,2007(3).
    [33]戚建刚.紧急权力的自由模式之演进[J].中国法学,2005(4).
    [34]江必新.紧急状态与行政法治[J].法学研究,2004(2).
    [35]郭殊.论行政紧急权力的宪政基础及其规制--从“巴黎骚乱事件”说起[J].现代法学,2006(4).
    [36]刘飞涛.政治现实主义观念形态的变更及其理论提示--从“国家理由”观念到“现实政治”思想[J].欧洲研究,2006(5).
    [37]莫纪宏.论完善我国动员法律制度[J].法学杂志,2001(2).
    [38]李林.紧急状态法的宪政立法原理、模式和框架[J].法学,2004(8).
    [39]顾林生、刘静坤.国外紧急状态立法的经验[J].法学,2004(8).
    [40]陈雄.紧急状态下的自由与秩序[J].社会科学家,2004(4).
    [41]王晓君.紧急状态与紧急状态立法[J].政治与法律,2003(6).
    [42]于安.制定紧急状态法的若干问题[J].法学杂志,2004(5).
    [43]杨海坤.关于行政紧急权力的讨论[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1).
    [44]胡锦光、刘飞宇.论国家行为的判断标准及范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
    [45]吕景胜.《紧急状态》立法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
    [1]Ackerman,Bruce."Don't panic,"London Review of Books(February 7,2002),p.15-16.
    [2]Ackerman,Bruce."This is not a war,"Yale Law Journal,113,2004,pp.1871-907.
    [3]Ackerman,Bruce."The emergency constitution,"Yale Law Journal,113,2004,pp.1029-1091.
    [4]Arato,Andre."Carl Schmitt and the revival of the Doctrine of the Constituent Power in the United States,"21Cardozo L.Rev.,2000.pp.1739-1747.
    [5]Arato,Andre."The Bush Tribunals and the Specter of Dictatorship," Constellations,Volume 9 No.4,2002,pp.457-476.
    [6] Bendersky ,Joseph,W."The Definitive and the Dubious :Carl Schmitt's Influence on Conservative Political and Legal Theory in the US,"Telos , 122(Winter 2002), pp.33-47.
    [7] Botwinick, Aryeh ."Same/Other versus Friend/Enemy: Levinas contra Schmitt, "Telos, Fall, 2005, No.132,pp.46-63.
    [8] Cohen,Jean L."Beyond Political Theology: Comment on Kalyvas on Carl Schmitt,"21 Cardozo L. Rev.(2000).p1589-1595.
    
    [9] Cole ,David. "Enemy Aliens," Stanford Law Review.Vol.54, 2002.pp.953-1004
    [10] Cole ,David."Judging the Next Emergency: Judicial Review and Individual Rights in Times of Crisis,".Michigan Law Review, Vol. 101, No. 8, August 2004. pp.2565-2595.
    [11] Cole, David ."The Priority of Morality: The Emergency Constitution's Blind Spot,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113, No. 8. (Jun., 2004), pp. 1753-1800.
    [12] Caldwell, Peter C."Controversies over Carl Schmitt:ARi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Jun.2005,pp.357-387.
    
    [13] Dyzenhaus, David. "The state of emergency in legal theory, "in Victor V. Ramraj, 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 ed., 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p.65-89.
    [14] Deyzenhaus,David."state of Exception,"in Robert E Goodin ,Philip Pettit,and Thomas Pogge,eds., A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yilosophy(Oxford:Blackwell's,2007).
    [15] Dyzenhaus, David."'Now the Machine Runs itself':Carl Schmitt On Hobbes and Kelsen,"Cardozo L.Rev.Vol.16,1994,pp.1-19.
    [16] Davis ,Darren, W.; Brian D.Silver."Civil Liberties.Security:Public Opin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America,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48,No. 1 .(Jan.,2004),pp.28-46.
    [17] Ferejohn, John and Pasquale Pasquino."The law of the exception: A typology of emergency pow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 Vol.2,No.2, 2004,pp. 210-39.
    [18] Fisch, William B."Emergency in the Constitutional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 38, (1990), pp. 389-420.
    [19] Fatovic, Clement. "Constitutionalism and Contingency: Locke's Theory of Prerogativ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25 (2),2004.pp.276-297.
    
    [20] Freund ,Juiien."Schmitt's Political thought, "Telos, No. 102 (Winter 1995), pp. 11 -42.
    [21] Gross ,Oren."The Normless and Exceptionless Exception: Carl Schmitt's Theory of 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Norm-Exception Dichotomy, " 21 Cardozo L Rev. (2000).pp1825-1867.
    [22] Gross,Oren."Chaos and Rules : Should Responses to Violent Crises Always Be Constitutional?"The Yale Law Journal,Vol.112, 2003,pp.1011-1134.
    [23] Gross, Oren."Providing for the unexpected: constitutional emergency provisions, "Israel Yearbook on Human Rights, Vol. 33,, 2003,pp.13-44.
    [24] Gross,Oren. "The prohibition on torture and the limits of law, "p.229-56 in Levinosn(ed), Torture: A Collectio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5] Gross, Oren.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a Dicey business, "in Victor V. Ramraj, Michael Hor and Kent Roach.,ed., Global anti-terrorism law and policy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93—106.
    [26] Galli,Carlo." Carl Schmitt's Antiliberalism: Its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Sources and Its Philosophical and Political Meaning, " 21 Cardozo L. Rev. (2000).pp1597-1617.
    [27] Humphreys,Stephen."Legalizing Lawlessness:On Giorgio Agamben's State of Exception,"Th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Vol.17,No.3,2006.pp.677-687.
    [28] Issacharoff,Samuel and Richard H. Pildes."Emergency contexts without emergency powers: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rights during wartime," I.CON, Volume 2, Number 2,2004, pp. 296-333.
    [29] Kennedy,Ellen."Carl Schmitt and the Frankfurt School," Telos 71 (1987),pp.37-66.
    [30] Kalyvas, Andreas."Carl Schmitt and The Three Moments of Democracy," 21 Cardozo L. Rev.(2000).pp1525-1565.
    [31 ] Kalyvas, Andreas."From the Act to the Decision:Hanna Arendt and the Question of Decisionism, "PoliticalTheory.Vol.32,2004,pp.320-346.
    [32] Kalyvas. Andreas."The Tyranny of Dictatorship: When the Greek Tyrant Met the Roman Dictator, "PoliticalTheory. Vol.35,2007,pp.412 -442.
    [33] Kanwar, Vik. "Review Essay: Giorgio Agamben, State of Excep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 Vol. 4,2006.pp.567-591.
    [34] Klieman, A. S. "Preparing for the Hour of Need: Emergency Pow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 41, No. 2. (Apr, 1979), pp. 235-255.
    [35] Kutzj ,Christopher."Torture,Necessity and Existential Politics, " California Law Review, Vol.95, 2007,pp.235-276.
    [36] Lobel, Jules "Emergency Power and the Decline of Liberalism,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 98, No.7.(May,1989), pp.1385-1433.
    [37] Lazar,Nomi Claire.The ethics of emergency powers in liberal democraci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Yale University,2005.;
    [38] Lefebvre,Alexandre." The Political Given: Decisionism in Schmitt's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Telos, no. 132.(2005), pp.83 - 98.
    [39] Miller,Arthur."Reason of State and the Emergent Constitution of Control"Minn.L.Rev.Vol.64,1980,pp.585-633.
    
    [40] Marder, Michael."Carl Schmitt and the Risk of the Political, " Telos, Fall, 2005, No. 132, pp.5-24.
    [41] Negretto, Gabriel L. and Jose Antonio Aguilar Rivera. "Exception and Emergency Powers: Liberalism and Emergency Powers In Latin America: Reflections on Carl Schmitt and The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 "21 Cardozo L. Rev. (2000).p1797-1823.
    [42] Posner, Eric.A. and Adrian Vermeule."Accommodating Emergencies, "Stanford Law Review,vol. 56,2003,pp.605-644.
    [43] Posner ,Eric A.; Adrian Vermeule."Emergencies and Democratic Failure," Virginia Law Review, Vol. 92, No.6. (Oct., 2006), pp. 1091-1146.
    [44] Pellegrino,Nicoletta. From Reason of state to Reason of Church,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2007.
    
    [45] Piccone ,Paul and Gray Ulmen."Uses and Abuses of Carl Schmitt,"Telos 122(Winter 2002), pp.3-32.
    [46] Pasquino, Pasquale."Lock on King's Prerogative,"Political Theory,Vol.26,No.2,(Apr.,1998),pp. 198-208.
    [47] Richet, Emanuel."Carl Schmitt: The Defective Guidance for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Liberalism,"Cardozo Law Review,Vol.21,No.5-6(May 2000),p1619-1644.
    [48] Rubenstein ,Jennifer."Distribution and Emergen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 Volume 15, Number 3, 2007, pp. 296-320.
    [49] Scheuerman ,William E.'The Economic state of Emergency," 21 Cardozo L. Rev. (2000).p1869-1894.
    [50] Scheuerman ,William E."Emergency Powers and the Rule of Law After 9/11,"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14, No1, 2006, pp. 61-84.
    
    [51] Scheuerman ,William E."Rethinking Crisis Government, "Constellation.Vol.9,No.4.2002.pp.492-505.
    [52] Scheuerman, William E."Revolutions and Constitutions: Hannah Arendt.s Challenge to Carl Schmitt, " in Dyzenhaus,David,ed. Law as politics: 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8).pp.252-280.
    [53] Scheppele,Kim Lane."Law in a time of emergency: states of exception and the temptations of 9/11,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 6, 2004.pp.1001-1083.
    [54] Sunstein ,Cass R.." Minimalism at War," 2004. Sup. Ct. Rev. pp.47-109.
    [55] Tribe, Lawrence and Patrick Gudridge. "The Anti-Emergency Constitution," 113 Yale Law Journal ,2004,pp. 1081 -1870.
    
    [56] Urbinati,Nadia."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21 Cardozo L. Rev. (2000).pp1645-1651.
    [57] Weber ,Samuel.Taking Exception to Decision: Walter Benjamin and Carl Schmitt Diacritics,Vol.22,No.3/4,(Autumn—Winter, 1992), pp.5-18.
    [58] Waldron, Jeremy."Security and Liberty: The Image of Bal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11,No.2,2003,pp.191-2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