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扎根于社会基层的民间手工技艺构筑了基础雄厚的大众文化底蕴,并对其他的文化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当地民众收入的重要来源和补充。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如何使传统手工艺品在现代中存活和其经济销路得以维持,进而使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和发展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问题。
     通过对具有500年历史的闽南地区永春漆篮传统手工技艺进行考察,本文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永春漆篮传统手工技艺共建网络的变迁过程。即通过具体的人物行动和事件的考察,将民间手工技艺也作为一个参与平等协商的行动者来对待,从一个较长的历史动态视角来分析漆篮产业发展到市场经济时期民间手工技艺的建构过程,由此解释一个新的网络或联合体(社会)形成的原因,反映漆篮手工技艺共建网络的变迁,即显现共建网络实体的形成、解体和重构,进而揭示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在现代中传承与发展的趋势。
     本文尝试将永春漆篮手工技艺共建网络变迁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传统社会时期的漆篮手工业的起源、发展和衰落,以及计划经济时期漆篮手工技艺共建网络的恢复、发展和稳固形成;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市场经济时期漆篮生产组织重建即漆篮公司成立以前漆篮手工业所面临的变化、困境和机遇,反映了漆篮手工技艺共建网络在这一阶段的解体;第三个阶段是市场经济时期围绕漆篮公司的成立以及漆篮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所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成员的参与活动,反映了漆篮手工技艺共建网络的重构或新共建网络的形成。尤其考察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即漆篮共建网络变迁的后两个阶段,漆篮手工技艺受现代化影响所发生的变化情况及其具体原因,以及为适应环境需要,使传统技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当地的村民和相关人员是如何行动起来,从而联结在一起共同传承和发展这项民间手工技艺,即在现代中重构传统。
     在漆篮手工技艺共建网络变迁过程的第一阶段即共建网络的形成阶段,行动者是理性的,他们的参与从最初的由于经济理性扩展到了政治理性和经济理性。在这一阶段中,网络中的权力关系由社会与社会演变为国家与社会,其中社会与社会体现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国家与社会体现为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漆篮手工技艺共建网络变迁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共建网络的的解体阶段,行动者相继退出集体参与,网络中的原有权力关系逐渐减弱,漆篮手工技艺的发展面临困境,但也存在机遇;而在漆篮手工技艺共建网络变迁过程的第三阶段即共建网络的重构或新共建网络的形成阶段,行动者的参与缘由扩展到了政治理性、经济理性和文化理性。在这一阶段中,政府部门与社会成员都参与到了这一行动中,各参与者的行动是理性的,行动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平等协商的形式最终达成各自目标和统一目标,促使龙水村的漆篮公司成为一个行动者要达到各自目标必须通过的“必经之点”,形成了新的权力关系及其规则,即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权力一部分脱离社会,使社会成员具有了一定的自由性,能够形成与国家进行合作共谋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传统手工技艺共建的包含异质行动者的网络或联合体,即一种社会(实体),也反映了社会的重构。
     通过对闽南永春漆篮手工技艺共建网络变迁的考察,我们认识到传统手工技艺的变迁是多方协作的参与,是一个集体共建的过程,必须纳入到网络联合体中加以考虑,它不仅是手工艺人的,而且也是社会的,是在社会中建构的。当地民众在保护与发展漆篮传统手工技艺的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合理的策略促进各方参与者能够得到各自利益,以拉住他们的心,最终形成一个稳固的权力关系网络,使各参与者的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约束,共同建构传统手工技艺共建网络。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仍处在农业文明时代,而丰富的传统手工技艺遗产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对于这些地区来说,他们首要的任务是摆脱贫困,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因此我们现在开展传统手工技艺保护工作决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已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家的经验,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创新,使自己走上一条特色的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做大做强共建网络,需要在合理利用和更多的成员和单位的参与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市场运行的体系当中,在给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真正依靠传统手工艺人们的自力更生,实现产品的市场价值,提高传统手工艺人的收入,满足所有参与成员的利益需求,增强共建网络的凝聚力和约束力。
The folk handicrafts which take root in the social grass roots structure the mass culture details with solid foundation. They have the reaching impacts on other culture and arts, and are the important income source and supplement of the local people. Under the strike of modernizati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handicrafts face challenges. How to make the traditional crafts alive in modern times and maintain their economic market, then inherit and develop their craf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big problem that lies ahead.
     By the survey on Yongchun painting basket traditional handicraft which has 500 years history in south Fujian, this thesis uses Actor-Network-Theory as an analysis tool to study the change process of Yongchun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By the survey on the specific action figures and affairs, it also treats the folk handicraft as an actor that takes part in the equal negotiation,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folk handicraft on the painting basket industry until the market period from a long historic dynamic angle. Then it explains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a new network or union (society), and reflects the change of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That is to show the formation, diss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its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entity, then to reveal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handicraft in modern times.
     This thesis tries to divide the change process of Yongchun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period of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industry, and the planned economy period of the recover, development and solid formation of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The second stage which is the change, dilemma and opportunity that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industry faced befo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inting basket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o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ainting basket company, is after the opening reform when entering the market economy period, and reflects the dissolution of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on this stage. The third stage is in the market economy period when there were a series of relative persons’participating activities deployed surrounding the foundation of the painting basket company and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and it reflect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inting basket co-constructing network or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co-constructing network. This thesis especially surveys during the market economy period that is the last two stages of the change of the painting basket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changing instances influenced by the modernization and its specific reasons, an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environment, and continue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 in modern market economy, how the local villagers and relative persons take the actions, then unite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is folk handicraft together, which mean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 in modern times.
     O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or on the stage that the constructing network began to shape, the actors were rational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expanded from because of economic ration in the beginning to political ration and economic ration. On this stage, the power relationship in the network evolved from society and society to state and society. Society and society embodied the engaging and engaged relationship, and state and society embodied the controlling and controlled relationship. On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or on the stage that the co-constructing network dissolved, the actors dropped out the collective participation one after another, and the original power relationship in the network wore off,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faced the dilemma but had the opportunity. On the third stage of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or on the stage that the co-constructing network reconstructed or the new co-constructing network formed, the actors’participation expanded to because of political ration, economic ration and cultural ration. On this stage, the governmental sections and social members all took part in this action, and each participator’s action was rational. The actors pursued maximum profits from their own angles, used equal negotiation to finally reach each goal and the uniform goal, and then to make the painting basket company in Longshui village become the“obligatory passage point”that the actors should get across if they wanted to achieve each goal, which formed the new power relationship and its regulations. It was seen that after the opening reform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part of the state power was divorced from society, which made the social members have some freedom and be able to form the relationship of cooperation and collusion with the state. Finally a new traditional handicraft co-constructing network, union or society (entity) that contains the heterogeneous actors was formed, and it also reflect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ety.
     By the survey of the change of Yongchun painting basket handicraft co-constructing networks in south Fujian, we found that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was the participation of multipartite collaboration, and a process of collective co-construction. It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network union or in the society for consideration. They not only belonged to the handicraftsmen, but also belonged to the society, and were constructed in th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the painting basket traditional handicraft, the local people have to use reasonable strategies to promote each participator to get their individual interest, so as to hold on to their hearts, finally forming a steady power relationship network, to make each participator’s behavior restricted effectively, and construct the co-constructing network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together.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laces still in the agricultural era in China, and the abundant heritage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is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se areas. For them their primary duty is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live a modern life. Therefore that we carry out the protection work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now should in no way blindly copy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at have entered the era of post-industry civilization. We should carry out alteration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tradition and let ourselves walk up a special road that leads to modernization from our own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need to make the co-constructing network big and strong, an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market course system based on the reasonable using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more members and units. Besides creating a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we should truly depend on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smen’s self-dependence and realize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products, to enhance the income of the traditional handicraftsmen, meet all the participators’interests need, and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and constraint force of the co-constructing network.
引文
①张道一:《中国民艺的现状与未来》,《美术观察》,1997年第2期。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第20页。
    ②(德)贝克、(英)吉登斯、(英)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2页。
    ③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④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24页。
    ②乔启明:《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载《社会学刊》第1卷第3期第1~43页,1930年。
    ③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北京: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1933年。
    ①李景汉:《华北农村人口之结构与问题》,载《社会学界》第8卷第1~18页,1934年。
    ②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载《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36/1989年,第602~611页。
    ③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37/1989年,第148~272页。
    ①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37/1989年,第508~515页。
    ②费孝通:《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③费孝通:《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④费孝通:《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第235页。
    ②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第236页。
    ③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第238~239页。
    ④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第236页。
    ⑤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第238页。
    ⑥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第238页。
    ①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43/2006年,第214页。
    ②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43/2006年,第264页。
    ③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43/2006年,第270页。
    ④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43/2006年,第212页。
    ⑤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43/2006年,第305页。
    ⑥沈关宝:《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3/2007年,第2页。
    ①沈关宝:《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3/2007年,第222~223页。
    ②沈关宝:《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3/2007年,第224页。总结费孝通、张之毅和沈关宝三人对乡村工业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强调乡村工业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的过剩。
    ③杨云彦、陈浩、陈金永:《乡村工业嬗变与“自下而上”城镇化》,《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④王汉生,等:《工业化和社会分化: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载《农村经济与社会》,1990年第4期。
    ⑤李培林:《中国乡村里的都市工业》,《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⑥邹农俭:《迈向现代化的苏南农村》,《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①Peng, Yusheng. 2004.“Kinship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9: 1045-74.
    ②于秋华、于颖:《中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制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12期。
    ③Andrew M. Marton. 1999.“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s lower Yangzi delta: Institutionalizing transactional networks.”GeoJournal, 49: pp. 245–255.
    ④Zhang Zhihong. 1999.“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From Backyard Furnaces to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East Asia, pp. 61-87.
    ⑤Miao. 2000.“New Rural Spaces: The Impact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n Rural-Urban Transition in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Volume 10, Number 2, pp. 131-137, Science Press, Beijing, China.
    ⑥卢福营,等:《村落的非农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⑦刘玉照:《乡村工业化中的组织变迁——从家庭作坊到公司经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②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③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3~194页。
    ④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7~200页。
    ①方李莉:《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②方李莉:《传统手工的现代价值》,《中华手工》,2004年第1期。
    ③方李莉:《传统手工的现代价值》,《中华手工》,2004年第1期。
    ④黄波:《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以自贡彩灯艺术为个案》,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①王汉林:《技术的社会型塑——镇江香醋酿制技术变迁的社会学考察》,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②Jennifer L. Sargent. 2007. People, plants and crafts: Consider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handicraft sector in Choiseul district, St. Lucia. Dalhousie University Master Dissertation, Canada.
    ③樊嘉禄、陈发俊、张程:《安徽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保护现状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④朱孝岳:《传统工艺人才出现断层原因何在》,《上海工艺美术》,2002年第1期。
    ⑤华觉明:《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和振兴的探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⑥海军:《手艺:守艺——以乌镇为个案的民艺研究》,《设计艺术》,2004年第4期。
    ①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美术观察》,2009年第7期。
    ②梁远:《现代社会中的传统手工艺》,《美术观察》,2004年第6期。
    ③周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与基层社区》,《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
    ①周晓虹:《文化何以能够成为产业》,《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
    ②王洪伟:《传统文化隐喻——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产业现代性转型的社会学研究》,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③王洪伟:《中国钧瓷艺人录——政治、市场和技艺框架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学叙事》,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④如麦肯齐和瓦子曼所指出的,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是:“技术确属一个独立因素,并且技术变化引起社会变化。其最为强烈的观念是声称技术变化是社会变化最重要的原因”(D. Mackenzie , J. Wajcman, 1985)。
    ⑤(英)大卫·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向》,艾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76/2001年,第7~8页。
    ⑥(美)谢廷娜:《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①Bijker & Pinch. 198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i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②Mulkay, M. 1979.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③Bijker & Pinch, 198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i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④Bijker & Pinch, 198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i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⑤W. E. Bijker, T. P. Hughes. 198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①(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2005年,第289页。
    ②李三虎:《微电子技术的社会建构》,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
    ①参见《文汇报》,上海,2010年8月24日。
    ①方李莉:《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景德镇田野札记》,《装饰》,1998年第5期。
    ①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①费孝通:《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①关于拉图尔在社会学界的影响的具体述说可参见吴莹,等:跟随行动者重组社会——读拉图尔的《重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②吴莹,等:《跟随行动者重组社会——读拉图尔的<重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③(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2005年,第241页。
    ③(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25页。
    ①参见Bruno Latour.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③参见Bruno Latour. 1992. The Pasteurization of Fran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④D.布鲁尔:《反拉图尔论》,张敦敏,译,《世界哲学》,2008年第3期。
    ①(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2005年,第84页。
    ②(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2005年,第184页。
    ③Bruno Latour.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08.
    ④(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2005年,第203页。
    ①方李莉:《传统手工的现代价值》,《中华手工》,2004年第6期。
    ①华觉明、李绵璐:《民间技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②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的“更多转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81页。
    ③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评介》,《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④Bruno Latour.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88.
    ⑤成素梅:《拉图尔的科学哲学观——在巴黎对拉图尔的专访》,《哲学动态》,2006年第9期。
    ①Bruno Latour. 1999. Pandora's Hope: Essays on the Reality of Science Stud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198.
    ②如有学者认为,“建构主义是社会科学家阻止后现代主义潮流的理念,而共建就是建构主义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R. Pettman. 2000. Commonsense Constructivism, or, the Making of World Affairs. NewYork: Sharpe Inc, p.13)。
    ③(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第5版),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①(美)约翰·霍尔:《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7页。
    ②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401页。
    ③(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第22页。
    ①Bruno Latour.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42.
    ①参见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②参见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页。
    ③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19页。
    ④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24页。
    ①“费孝通先生对方李莉进行学术指导时的谈话”,载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代序,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15页。
    ②费孝通:《<中国乡村考察报告>总序》,《社会》,2005年第1期。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第24页。
    ①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宁夏: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②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第361~362页。
    ①孟皋卿:《中国工艺精华》,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327页。
    ①孟皋卿:《中国工艺精华》,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①参见王海霞:《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①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8页。
    ①见福建《泉州晚报》海外版,2008年1月8日。
    ①参见李振纲、方国根:《和合之境——中国哲学与21世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8页。
    ②转引自武斌:《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2页。
    ④曾玲:《福建手工业发展史》,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45页。
    ①转引自曾玲:《福建手工业发展史》,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46页。
    ①《马来西亚华侨志》,(台湾)华侨志编纂委员会,1959年,载王连茂,明清以来闽南海外移民家庭结构浅析:以族谱资料为例,载许在全主编,《泉州文史研究》第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61页。
    ②刘徽明:《南洋华侨问题》,台湾:金门出版社,1944年,载王连茂,明清以来闽南海外移民家庭结构浅析:以族谱资料为例,载许在全主编,《泉州文史研究》第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61页。
    ③王连茂:《明清以来闽南海外移民家庭结构浅析:以族谱资料为例》,载许在全主编:《泉州文史研究》第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61页。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
    ②(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1~82页。
    ③费孝通:《乡土重建》,载《乡土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338页。
    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39页)。
    ①转引自施伟青、徐泓:《闽南区域发展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6页。
    ①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第341页。
    ①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第341页。
    ③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第341页。
    ①季龙:《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6页。
    
    ①参见季龙:《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71~72页。
    ②参见杭间:《手艺的思想》,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①参见季龙:《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75页。
    ①孔令栋:《权威与依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文史哲》,2001年第6期。
    ②吴业苗:《转型期乡村权力结构的分化与互动》,《社会》,2002年第5期。
    ①参见季龙:《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4页。
    ②参见季龙:《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0页。
    ①参见季龙:《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8~59、62页。
    ①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湖南:岳麓书社,2005年,第7页。
    ②转引自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7页。
    ③朋尼维兹:《布迪厄社会学的第一课》,第180页,载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78~79页。
    
    ①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②(美)罗伯特·莱顿:《艺术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第50页。
    ①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9-160页。
    ②(美)佛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77页。
    ①参见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66页。
    ②参见季龙:《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59页。
    ①寻胜兰:《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65~166页。
    ②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6页。
    ①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15页。
    
    ①杭间:《手艺的思想》,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②王海霞:《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①杭间:《手艺的思想》,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②费孝通:《生育制度》,载《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435页。
    ①陈申:《古曲今歌更风流——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与保护》,载周一渤、陈锋,等:《中国民艺》,山东:青岛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②《人民日报》,北京,2003年11月23日。
    ③向云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①向云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①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湖南:岳麓书社,2005年,第11页。
    ②方李莉:《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③梁远:《现代社会中的传统手工艺》,《美术观察》,2004年第6期。
    ④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转引自朱兰芝:《技术美学原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第19页。
    ①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1页。
    ②(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③(美)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研究》,顾建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④牟群:《中华手工宣言》,载《重提手工劳动》,2005年,第121页。
    ②方李莉:《传统手工的现代价值》,《中华手工》,2004年第6期。
    ②参见仝志辉、贺雪峰:《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②费孝通:《乡土重建》,载《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346页。
    ①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1页。
    
    ①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8~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1页。
    ③邴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6页。
    ①转引自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3页。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79~83页。
    ②向云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②向云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①参见(美)约翰.K.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52页。
    ②参见(美)约翰.K.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54页。
    ①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63~164页。
    ②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①(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5页。
    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工作手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5年,第11页。
    ②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66页。
    ①参见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世界文化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页。
    ②方李莉:《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③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④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58页。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①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湖南:岳麓书社,2005年,第8页。
    ①转引自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56页。
    ②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56页。
    ③费孝通、方李莉:《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①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湖南:岳麓书社,2005年,第8页。
    ①参见(美)约翰.K.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91页。
    ①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②参见Bruno Latour.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46.
    ①参见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②参见张茂元:《技术应用的社会基础——中国近代机器缫丝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社会》,2009年第5期。
    ③参见Howard S. Becker. 2003.“Art as Collective Action”, Jeremy Tanner, The Sociology of Art: A Reader, Routledge, p.94.
    ①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3~64页。
    ①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74页。
    [1]安维复:《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
    [2]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的“更多转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邴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5]蔡成:《地工开物——追踪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6]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7]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8]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湖南:岳麓书社,2005年。
    [9]方李莉:《遗产:实践与经验》,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10]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2001年。
    [11]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12]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3]费孝通:《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4]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15]华觉明、李绵璐:《民间技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16]顾江:《文化遗产经济学》,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杭间:《手艺的思想》,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18]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9]季龙:《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0]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1]李友梅:《组织社会学及其决策分析》,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李砚祖、张孟常:《工艺美术欣赏》,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3]李振纲、方国根:《和合之境——中国哲学与21世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4]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5]刘玉照:《乡村工业化中的组织变迁——从家庭作坊到公司经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7]孟皋卿:《中国工艺精华》,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28]沈关宝:《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3/2007年。
    [29]施伟青、徐泓:《闽南区域发展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30]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3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2]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
    [34]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35]王洪伟:《传统文化隐喻——禹州神垕钧瓷文化产业现代性转型的社会学研究》,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36]王洪伟:《中国钧瓷艺人录——政治、市场和技艺框架下传统手工艺人的社会学叙事》,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37]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38]王咏:《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9]王海霞:《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
    [40]武斌:《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41]向云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2]寻胜兰:《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
    [43]许在全:《泉州文史研究第二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4]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共三卷),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45]阎明:《一个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6]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7]杨建华:《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共五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8]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49]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50]朱健刚:《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51]周一渤,陈锋,等:《中国民艺》,山东:青岛出版社,2007年。
    [52]曾玲:《福建手工业发展史》,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
    [53] (美)爱尔乌德:《文化进化论》,钟兆麟,译,上海:世界书局,1932年。
    [54] (法)布鲁诺·拉图尔、史蒂夫·伍尔加:《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张伯霖、刁小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2004年。
    [55] (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2005年。
    [56] (德)贝克、(英)吉登斯、(英)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57] (英)大卫·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向》,艾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58] (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59]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60] (美)佛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61] (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2] (美)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研究》,顾建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63]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年。
    [64] (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1998年。
    [65] (英)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田佑中,刘江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76/2003年。
    [66] (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998年。
    [67] (美)罗伯特·莱顿:《艺术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68] (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9] (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0]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上、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71] (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第5版),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2] (美)谢廷娜:《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73] (美)约翰.K.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周晓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评介》,《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2] B.拉图尔:《答复D.布鲁尔的<反拉图尔论>》,张敦敏,译,《世界哲学》,2008年第4期。
    [3]成素梅:《拉图尔的科学哲学观——在巴黎对拉图尔的专访》,《哲学动态》,2006年第9期。
    [4]曹天予:《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4期。
    [5] D.布鲁尔:《反拉图尔论》,张敦敏,译,《世界哲学》,2008年第3期。
    [6] D.布鲁尔:《答复B.拉图尔》,张敦敏,译,《世界哲学》,2008年第4期。
    [7]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8]费孝通:《<中国乡村考察报告>总序》,《社会》,2005年第1期。
    [9]费孝通、方李莉:《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10]方李莉:《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技艺传承的研究为例》,《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1]方李莉:《传统手工的现代价值》,《中华手工》,2004年第1期。
    [12]方李莉:《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装饰》,1999年第1期。
    [13]方李莉:《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景德镇田野札记》,《装饰》,1998年第5期。
    [14]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4期。
    [15]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载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6]孔令栋:《权威与依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文史哲》,2001年第6期。
    [17]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美术观察》,2009年第7期。
    [18]刘少杰:《当代社会学的理性化反省与感性论转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9]李景汉:《中国社会调查运动》,载《社会学界》第1卷第79-91页,1927年。
    [20]李景汉:《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北京: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1933年。
    [21]李景汉:《华北农村人口之结构与问题》,载《社会学界》第8卷第1-18页,1934年。
    [22]李培林:《中国乡村里的都市工业》,《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23]乔启明:《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载《社会学刊》第1卷第3期第1-43页,1930年。
    [24]孙本文:《晚近中国社会学发展的趋向》,载《社会学刊》第6卷第46-48页,1948年。
    [25]唐娟:《基层政府治理变迁的制度分析——以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步云乡乡长直选为个案》,《理论探讨》,2001年第4期。
    [26]唐土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27]仝志辉、贺雪峰:《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8]王汉生,等:《工业化和社会分化: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载《农村经济与社会》,1990年第4期。
    [29]王汉生:《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社区政府:权力与利益的分化》,《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30]王阳:《拉图尔的理论定位》,《哲学动态》,2003年第7期。
    [31]吴琼:《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现代化改造》,《装饰》,2007年第2期。
    [32]吴业苗:《转型期乡村权力结构的分化与互动》,《社会》,2002年第5期。
    [33]吴毅:《村民自治的成长:国家进入与社区内生——对全国村民自治示范第一村及所在县的个案分析》,《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
    [34]吴毅:《制度引入与精英主导:民主选举规则在村落场域的演绎——以一个村庄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5]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
    [36]吴莹,等:《跟随行动者重组社会——读拉图尔的<重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7]于秋华:《从乡村工业史看传统与现代的耦合》,《经济纵横》,2008年第9期。
    [38]杨云彦、陈浩、陈金永:《乡村工业嬗变与“自下而上”城镇化》,《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39]张道一:《中国民艺的现状与未来》,《美术观察》,1997年第2期。
    [40]张茂元:《技术应用的社会基础——中国近代机器缫丝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社会》,2009年第5期。
    [41]邹农俭:《迈向现代化的苏南农村》,《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
    [42]周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与基层社区》,《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
    [43]周晓虹:《文化何以能够成为产业》,《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
    [44]朱孝岳:《传统工艺人才出现断层原因何在》,《上海工艺美术》,2002年第1期。
    [1]黄波:《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以自贡彩灯艺术为个案》,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2]李三虎:《微电子技术的社会建构》,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
    [3]王汉林:《技术的社会型塑——镇江香醋酿制技术变迁的社会学考察》,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1. Bruno Latour. 1983. 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 in Science Observed, edited by K. Knorr Cetina and M. J. Mulkay. London: Sage,pp.141-170. 2.——1986. The Power of Association: in Power, Knowledge and Belief, edited by J. Law.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p.264-279. 3. B. Latour and S. Woolgar. 1986. Laboratory Life: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 Bruno Latour. 1987.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 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1988a. Irreductions: Part Two of The Pasteurization of France.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1988b. The Pasteurization of Franc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7.——1988c. Pasteurization of Franc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1988d. The Politics of Explanation: An Alternative. in Knowledge and Reflexivity: New Frontiers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dited by S. Woolga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155-177.
    9.——1991. Technology is Society Made Durable in A Sociology of Monsters? Essays on Power, Technology and Determination, edited by J. Law. London: Routledge, pp.103-131.
    10.——1992. Where Are the Missing Masses? Sociology of a Few Mundane Artefacts. in Shaping Technology/ 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ological Change, edited by W. Bijker and J. Law.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pp.225-259.
    11.——1993.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1996. Aramis, or the Lov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3 .——1999a.“For David Bloor. And Beyond: A Reply to David Bloor's 'Anti-Latour'.”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30A(l): 113-129.
    14.——1999b. On Recalling ANT: in Actor Network and after, edited by J. Law and J. Hassard. Oxford: Blackwell, pp.15-25.
    15.——1999c. One More Turn after the Social Turn. in Science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M. Biagioli.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pp.276-89.
    16.——1999d. Pandora's Hope: Essays on the Reality of Science Stud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7.——2003.“Is Re-modemization Occurring - And If So, How to Prove It? A Commentary on Ulrich Beck.”Theory, Culture & Society 20(2): 35-48.
    18.——2004. Politics of Nature: How to Bring Sciences into Democrac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 Andrew M. Marton. 1999.“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s lower Yangzi delta: Institutionalizing transactional networks.”GeoJournal, pp.245–255,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
    21. Andrew G. Walder. 1988,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Chinese Industr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2. Bloor. 1999.“Anti-Latour.”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3OA(l): 81-112.
    23.——1999.“Reply to Bruno Latour.”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3OA(l): 131-136.
    24. B. Elliott. 1988. Technology and social process, Edingburgh: Edingborgh University Press.
    25. Bijker & Pinch, 198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i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26. Callon,M. 1986.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 Bay. in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dited by J. Law.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p.196-223.
    27.——1980.“Struggles and Negotiations to Define What Is Problematic and What Is Not: the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The Social Proces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Sociology of the Sciences Yearbook. (4): 197-219.
    28.——1986. The Sociology of Actor-Network: the Cas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 Mapping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ology of Science in the Real World, edited by M. Callon, et al. London: Macumillan, PP.19-34.
    29. Callon, M. and B. Latour. 1986. Unscrewing the Big Leviathan: How Actors Macro-structure Reality and How Sociologists Help Them to Do So? in Advances in Soci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Micro- and macro-Solutions, edited by K. Knorr Certina and A. Cieroure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p.277-303.
    30.——1992. 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 School! in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 edited by A. Pickering.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343-68.
    31. Callon, M. and J. Law. 1995.“Agency and the Hybrid Collective.”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94: 481-507.
    32. D. Mackenzie and J. Wajcman. 1985.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How the Refrigerator Got its Hum. Open University Press, Milton Keynes.
    33. Howard S. Becker. 2003.“Art as Collective Action”, Jeremy Tanner, The Sociology of Art: A Reader, Routledge, p.94.
    34. Jennifer L. Sargent. 2007. People, plants and crafts: Consider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handicraft sector in Choiseul district, St. Lucia. Dalhousie University Master Dissertation, Canada.
    35. Ma, L. J. C. & Fan, Ming. 1994.“Urbanisation from Below: the Growth of Towns in Jiangsu, China.”Urban Studies Vol.31,No.10: 1625-1645.
    36. Mulkay, M. 1979.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37. Miao. 2000.“New Rural Spaces: The Impact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n Rural-Urban Transition in China.”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Volume 10, Number 2, pp. 131-137, Science Press, Beijing, China.
    38. R. Pettman. 2000. Commonsense Constructivism, or, the Making of World Affairs. NewYork: Sharpe Inc.
    39. Peng, Yusheng. 2004.“Kinship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9: 1045-74.
    40. Pholip Brey. 1997.“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m.”Society for Philosophy & Technology Volume 2, Numbers 3-4. http:// scholar.lib.vt.edu/ejornals/spt/.
    41. W. E. Bijker, T. P. Hughes. 198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42. Zhang Zhihong. 1999.“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From Backyard Furnaces to Township and Village Enterprises.”East Asia, pp. 61-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