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变异与互动视角下的华语新词新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华语新词新义”为研究对象,力求拓展汉语新词语的研究维度。在区域变异和互动的视角下,对汉语新词语进行了新的理论思考,并突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合以及语法观念的导入,围绕构词单位、构词法、造词法、词义发展变化、词汇传播扩散和跨区域通用等问题对新词语现象进行描写和解释,以着重深化对普通话新词语的认识,并推进对华语区域变体中新词语的研讨。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各华语区新词均可分为“自源新词”和“他源新词”两大类,其中的新生词和传承词分属“绝对新词”和“相对新词”,新词语的词素、词义系统中也含有他源成分;(2)除词语个体外,华语区新词在词素、构词、造词、词义等方面均体现了某种程度的变异:(3)通用词语聚合、同素同构词聚合、同义异形词聚合与一词多义聚合集中反映了各华语区新词语系统在变异中的关联;(4)构词单位经常提示词义参与构造新词是产生新语素义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多新义词现象的重要成因;(5)相对于一般词语,构词方式在新词语中的总能产性和在某一词类中所体现的能产性都有所变化,华语区也产生了新的构词方式;(6)新动词的动素在短语中的语义搭配对结构核心的位置有很大影响,新动词的复杂句法表现与不同的论元整合过程有关;(7)同义新词造词过程的差异包括理据认知途径、理据认知角度、词素理据和词素表达等不同层面;(8)华语区的词汇互动形成了双区、三区和四区通用新词等词汇子系统交集,作为华语核心,普通话所含纳的通用词语多于各区域变体。
This is a dissertation research on the neologisms and new senses in Huay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variation and interaction,aiming at offering a new dimension of studying new words of Chinese.The dissertation makes new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the new words of Chinese.Laying stress on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method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grammar concepts,this dissertation describes and explains phenomena of new words surrounding the issues as follows:formation element,word formation,word buil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senses,transmission and diffusion of lexical units,and their simultaneous use across different Huayu regions,with the main purpose of deepening knowledge about new words in Mandarin Chinese,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study of new words in regional variations of Huayu.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 Neologisms in each Huayu reg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self-originated and others-originated,among which the new-born words are "absolute new words" and the inherited word are "relative new words",and there are also others-originated elements in the morphemic and sense systems of new words;(2) Variation can be seen in the morpheme,formation,building and sense of new words in Huayu regions,besides individuals of new words;(3) Aggregation of current new words and compound words with one common morpheme and a same construction,together with the aggregation of synonyms and that of different senses in polysemies,reflect the relevance of the systems of new words in Huayu regions in their variation;(4) Regular participation of hinting sense of a formation element in forming and building new words is an important way of producing new sense of morpheme,and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current emergence of words with more than one new senses;(5) Compared with ordinary words,the productivity of ways of word formation in forming new words both in general and of a particular class will change and new ways of word formation appear in Huayu regions;(6) The semantic collocation of the verbal morpheme of new verbs in a phras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ocation of its structural center,and the complex syntactic behaviors of new verbs ar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processes of argument integration;(7) The processes of building new words with the same meaning differ in levels of approaches to motivation cognition,perspectives of motivation cognition,morpheme motivation and morpheme expression,etc.;(8) The lexical interaction in Huayu regions results in lexical subsystem intersections of current new words across two,three and four regions.As the centre of Huayu,Mandarin includes more current new words than each regional variations.
引文
[1]在较严的界定中,“新词语”不等于“新的词语”,而是具备“新+M”属性的词语,M为“新词语”的非字面意义。
    [2]全面衡量新词的广用性和频用性需要综合考虑新词在各种传媒方式中的分布,但在新词语词典的编纂中,报刊媒体常常成为衡量这两项指标的限定范围。
    [3]词语承载着一定的交际值,由于词汇子系统的差异,所承载的交际值也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可称为交际“值位差”。例如,改革开放之初香港的许多经济类新词进入内地,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普通话中缺乏这些词承载的交际值。
    [4]“IA模式”即项目与配列模式,“IP模式”即项目与过程(变化)模式,赵元任(1968)在进行形态分析时专门对二者进行了阐释。陈保亚(1999)指出,IP模式由于不考虑共时系统中的历时、过程因素,在词法平面有时会遇到困难,这时需要用IP模式解释。
    [5]冯华英郑云(2003)引述了俄罗斯语言学家对“语言新词”和“言语新词”的论述:“语言新词”已经进入语言,而“言语新词”还只在言语中存在,言语新词具有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大、明显的构词派生性和强烈的表情性等特征。但同时也提到言语新词可能转变为语言新词。实际上,大量言语新词不会成为语言新词,但所有的语言新词最初都是言语新词。
    [6]“飞行特技员”在华语区域变体中的使用率低于“特技飞行员”,这可能是因为“特技飞行员”为“工具-V-施事”结构,更符合陈玉洁(2006)提出的“联系项居中原则”。
    [7]苑春法黄昌宁(1998)和徐艳华亢世勇(2005)的统计项中都没有列“连动式”(“递续格”),很可能将这类结构归入了状中式“动+动”。从语义中心的位置看,许多“连动式”复合词可纳入广义的状中结构,如“我们刚拆换了开关”与“我们刚换了开关”基本同义,而与“我们刚拆了开关”差别很大。“连动式”中“兼语式”的定位则是值得讨论的。加之“连动式”所占比例很低,因此基本不影响统计结果的可靠性。
    [8]董著的“动动复合类”未包括动宾式的“动+动”如“防爆”“拒载”等,也未提及动宾式的“动+形”如“保洁”“告紧”等,基本上将动词性的动名复合与动宾式动词等同起来,这影响了对动宾式动词的全面认识。
    [9]与“天蓝”“水红”“草绿”等语法结构相同的三音节颜色词在当代颇为能产,如“海豚灰”“太空银”“钢琴蓝”等,刘慧(2008)对此有详论。关于这类词的语法性质尚有不同认识,我们同意朱德熙(1956)的看法,认为这类词与“火红”等的语法性质相异,它们对颜色范畴的分类凸显了颜色的指称属性,中心语可看作名素,整体为定中结构。
    [10]徐艳华亢世勇(2002)的统计对离心构造的反映还不够全面,如状中式新词并非全是动词,“高发”是形容词,“速递”可作为名词;动宾式新词也可能是名词,如“监事”“导播[2]”等。但离心构造的低比例确实是新词语构词中的一个特点。A.Ceecagno ere.(2007)以672个双音新词为考察对象,得出其中19.2%为离心构造的结论,这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赵元任(1968)谈到的“账房”“茶房”等少量语义上的离心式限于转指的情形,而该文把“网虫”“楼花”“色狼”都归为离心构造中的“语义离心”,按此处理则“干冰”“鲸鱼”“电子眼”等都成了离心构造,这种分析没有认识到核心词素有时会以比喻义入词。又如“航拍”“攀岩”“互动”等文中看作离心构造的语例其实均为向心构造。
    [11]“瞒报”“约访”“约谈”存在“动宾/状中”两种结构方式,属于同形异构单位,如作为动宾结构时,“瞒报”指隐瞒不报,作为状中结构时,指带有隐瞒地报告。
    [12]刘叔新(1990)认为句法结构和复合词结构之间最多只有模糊的投影关系,“投影关系”的比喻很贴切,但我们认为这种投影关系不都是模糊的,而是构成一个由清晰到模糊的连续统。
    [13]范晓(1996)共归纳了八种兼语句,其中“培养”类、“喜欢”类、“称呼”类、“有无”类的谓语部分基本上都没有词汇化的表述方式。
    [14]张敏(2006)将并列复合词与并列四字格一同纳入“构式词法”范畴讨论。“保驾护航”“打黑除恶”“开源截留”“建言献策”“释疑止争”“严防死守”等动词性并列四字格也反映了动动联合的构词方式在当代的能产性。
    [15]形容词“靓丽”也属于“方言词素+普通词素”的联合式。
    [16]王云路(2005)将“鞭耻”“殴辱”等中古语词概括为“具体语素+抽象语素”的类义并列式复 音词,“类义并列”之名似有不妥,但这类动词可看作当代“下位动素+上位动素”联合式动词的历时渊源。
    [17]A.Ceccagno etc.(2007)把“松树”归入“双核心”的联合式,也是没有区分结构中心和语义中心的结果。汉语中有些复合词如“眉毛”的结构中心和语义中心不相叠合(王军,2005),“鲤鱼”“松树”也属于这种情形。
    [18]郭锐(1995)、袁毓林(2001)在讨论“述结式”的配价问题时,分别首先使用了术语“配价整合”和“论元整合”,意谓从动词论元结构整合为短语论元结构。董秀芳(2004)则认为许多“述结式”(“述补式”)是词法词,它们的“论元整合”过程发生在构词平面上。我们认为,类推性、离合性强的述补式宜看作短语,但在构词平面上确实存在着“论元整合”现象。
    [19]张淑敏(1995)认为,“提升”的作格动词特征源于“升”的作格动词属性,并以此证明“提升”是核心居右结构。照此推论,不及物动词“攀升”的结构核心应为“攀”,事实上“攀升”的语法表现接近于“升”而不是“攀”。我们认为“提升”的作格动词属性来自不同的论元整合过程,而不仅仅是“升”在起作用。
    [20]与“热播”等不同,“热议”“热捧”为状动式,其中的“热”指“热烈”,词语模“热V”属于“同模异构”。高宁(2005)认为“惜败”与日语存在联系,但不一定源自日语。
    [21]王希杰(1990)概括出“选择式”“交错式”和“平均式”三类复合量词,后两类可分别与“相乘关系”和“相除关系”对应,而“选择式”复合量词如“台(套)”“部(集)”等并未形成不同于构成成分的新计量单位,可看作联合短语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
    [22]《汉语的构词法》朱举出“量+动→动词”的词例。
    [23]刁晏斌(2000)、汤志祥(2001)都把“研商”“分析”看成缩略语,给出的原形词语却分别为“研究商讨”“研究判定”和“研究并商量”“研究并判断”。刁晏斌(2000)、侯昌硕(2004)分别将“评价鉴定”和“评估鉴定”作为“评鉴”的原形词语。此类分歧也说明难以用“缩略”来解释这些词的形成过程。
    [24]区域变体的自源新词中,常被作为偏正式缩略词提及的“食材”“产能”“运能”等也并非产自缩略,如“食材”不是简缩自“食用材料”,“食[3]”指“人吃的东西”,“材[1]”可泛指材料,“食材”和“药材”均属“结果一材料”框架。
    [25]联合式名词也有类似情形,如“资讯”一词的“资”指“资料,材料”(《汉语大字典》“资[10]”,《现汉》未列)。
    [26]《1994汉语新词典》还收有仿“人口”而来的“犬口”,指狗的总数,但该词只是个偶发词。
    [27]某些含使动性质的词法组合在句子中难以找到使动用例,是在词法类推机制下对历时句法元素的发挥。如古汉语的“褪”在“消退”义上属非宾格动词,无使动用法,但在三音节化妆品新词中“动宾+名”强势结构的作用下,“褪黑素”采用了与“洁面霜”一致的结构,不说成“黑褪素”。
    [28]某些派生词或准派生词的语义透明度很低,类推在它们的造词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如“飞鱼族”(在国内已取得不俗成绩,但毅然放下一切,到国外名校求学的中国学生群体)。
    [29]“房车[1]”是内地自造的,“房车[2]”源于香港,指“豪华轿车”,“房车”在台湾则指具有露营车功能的轿车。
    [30]词形直示理据的词也有不同的直示特点,如“机顶盒”得名于在汉语中具有普遍性的“大参照物-小目的物”认知框架,用显著的位置特征来指称技术内涵较复杂的事物,“泥头车”得名于对典型形象特征的描摹(车头满是泥)。它们的理据虽然透明,但并未传达“用途功能”这一词义中的核心信息。词义透明度不及同义的“解码盒”“工程自卸车”。
    [31]2006、2007年度新词语中包括几个包含单个字母或数字的三音节词:“7时代”“D字头”“K 客吧”“e摘客”,它们可算作一种新兴的三字格。
    [32]“她经济”在构词上也有突破,使用了“代+名”偏正式构成复合词。
    [33]多数“X门”都不代表类范畴,而是指特定的负面新闻事件。
    [34]某一华语区产生的自源新词中,有些主要限于“原产地”内使用,如内地的“面包车”,台湾的“网咖”:有些已扩散至其他华语区,如内地的“手机”在港台地区和新加坡都已成为常用词,台湾的“太空梭”进入了新加坡华语。
    [35]有些“隐喻型”源于对外语词的“直译”,如“太空梭”译自space shuttle,“软件包”译自software package。它们和音译词不同,不属于真正的外来词。(邵敬敏,2000)
    [36]两岸自源新词构成的形容词同义组不多见,如“绩差一绩劣”,这种情况也出现于普通话和香港、新加坡华语的比较中。某一区域自源的新形容词进入其他区域的情况稍多,如“亮丽”“靓丽”(内 地自源)、“八卦”“high”(香港自源)“一级棒”(台湾自源)等。
    [37]“插水”来自粤方言,指头向下跳水,由于英语中“假摔”和“跳水”均为diving,“插水”在香港也有“假摔”义。
    [38]“跑步机”在香港是个多义词,除指底盘测功机外,也可指运动器械。
    [39]“花样游泳”有缩略式“花游”。 该项目在台湾的正式名称是“花式游泳”,台湾还用比喻手法造出“水上芭蕾”。类似的情况还有“花样滑冰-花式滑冰-冰上芭蕾”。
    [40]严格来说,“吊秤车”的义域大于“汽车起重机”,因为它还包括履带起重机,内地对于可行驶的起重机,区分[+有轮胎]和[-有轮胎]的不同类型,新加坡只用一个义位指称。
    [41]“来电”还可指“男女间相互产生爱情”,该意义的“来电”源自台湾,可看作与通信域“来电”的同音形词。
    [42]《新词语大词典》认为“座驾”仿“坐骑”而成,不确。“座驾”参照“座机1”所造,为领属定中结构,构词单位使用了旧语素义,“座”为旧时对官长的敬称,“驾”古代可指车乘,借指汽车。
    [43]《现汉》(第5版)对“阴谋”的解释是“暗中策划(做坏事)”,释义者认为在“暗中”和(做坏事)之间放入“策划”是最恰当的,可被视为对“策划”政治军事领域贬义色彩的语感体现。
    [44]它们所支配的客体论元均为打算实现的意图,其中“企图”系“意图表明”,具[-行动]义,并不直接推动意图的实现,不能做“参与”的宾语,其他均属“意图推动”,具[+行动]义,可做“参与”的宾语。
    [45]“企图心”在台湾指“进取心、事业心”,近年来内地也有人将其作为新词使用,但由于“企图”的贬义色彩,“企图心”一词在内地的被接受度较低。而解放战争期间,该词还被杨成武将军使用:“主要是思想上的右倾,没有丝毫歼敌之雄心和企图心。”(大清河北、清风店、石家庄战役政治工作总结报告(1947年12月))
    [46]王士元(1969)提出“词汇扩散理论”用以语音在词汇中的分布演变,主要属于语音学范畴。徐时仪(2007)将新词由口语进入通语的过程也称作“词汇扩散”。我们认为用“新词扩散”来概括后一种情况似乎更加合适。
    [47]面对面即时传播的语境也是创造新词的重要语境,如大学中的“卧谈会”,不过所造出的多为修辞色彩浓厚的偶发词。
    [48]有些词语产生于1949年之前,此后长期不用于内地,但在其他华语区域仍有所使用,改革开放后又传入内地,如“放盘”“坊间”“佣金”“银楼”“幼稚园”等,它们也可归入他源新词之列。
    [49]有些词语的通用可能出于不同区域造出了相同自源新词,不易与传播扩散形成的通用词语区分,但词语通用形成的主渠道还是区域互动。
    [50]这个模型显示了基本的态势,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如单区词语可能会不经过明显的双区词语阶段而直接发展为三区词语甚至四区词语,双区词语也可能迅速转化为四区词语。
    [51]统计中不包含难以确定来自香港还是台湾的他源新词,如“炒”“吧台”“个案”“得主”“蔬果”“入围”“恶补”“抢眼”“黑马”“煽情”“档期”“杯葛”“巴士”“拍档”“赛事”等。
    [52]也有传承词在台湾华语中获得了新义,如“彰显”在古汉语中有“显著”义,但动词义“使显著”是当代才产生的。
    [53]“宅男”“御宅族”中的“宅”在日语中指“过份沉迷于某种事物”,在汉语中产生“足不山户”的意义,属于借形转义,“宅女”“宅经济”的词形和词义都是台湾华语自创的。
    [54]“便当”是闽南方言从日语中借用的(日文原作“辨当”),经由台湾华语扩散至内地,现已基本进入普通话。
    [55]新加坡用“电动斜道”专指无梯级的自动扶梯,因此在使用这几个词时的概念外延要小一些。
    [1]北京语言大学、(台北)中华语文研习所.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2]龚学胜主编.当代汉语词典(国际华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7.
    [3]郭熙主编.汉语新语汇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4]侯敏、周荐主编.2007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亢世勇、刘海润主编.新词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6]李荣主编、白宛如编纂.广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7]李行健等主编.新词新语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8]林伦伦等编.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9]刘一玲主编.1993汉语新词语[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0]刘一玲主编.1994汉语新词语[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11]刘一玲主编.当代汉语简缩语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2]刘涌泉编著.字母词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13]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14]闵家骥等编.汉语新词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15]钱乃荣编著.新世纪上海话新流行语2500条[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16]邱质朴主编.大陆和台湾词语差别词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7]沈孟璎主编.实用字母词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18]宋子然主编.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1-2002)[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19]宋子然主编.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0]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DB/OL].1997:http://dict.revised.moe.edu.tw/
    [21]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新词语料汇编1[DB/OL].1998:http://140.111.34.54/files/site_content/M0001/newtsz/c18.htm
    [22]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新词语料汇编2[DB/OL].2000: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newtsz2/no37.htm
    [23]汪惠迪编.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M].联邦出版社,新加坡.1999.
    [24]王彦坤编著.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增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25]魏励、盛玉麒主编.大陆及港澳台常用词对比词典[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6]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27]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
    [28]于根元主编.1991汉语新词语[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9]于根元主编.1992汉语新词语[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0]于根元主编.现代汉语新词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31]于根元主编.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32]袁晖、阮显忠主编.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33]郑定欧编纂.香港粤语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6]周洪波主编.新华新词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7]周荐主编.2006汉语新词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8]朱广祁编著.当代港台用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39]朱广祁主编.港台用语与普通话新词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40]邹嘉彦、游汝杰主编.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Aronoff,M.Word Form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76.
    [2]Bolinger,D.Aspect of language(2nd ed.)[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Inc,1975.
    [3]Booij,G.Compounding and derivation:evidence for construction morphology[A].W ol fgang U.Dressier,Dieter Kastovsky,Oskar E.Pfeiffer,and Franz Rainer(eds.),Demarcation Problems in Morphology[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5.
    [4]Booij,G.Polysemy and Construction Morphology[A].Fons Moerdijk,Ariane van Santen en Rob Tempelaars(eds.),Leven met woorden[C].Leiden:Instituut voor Nederlandse Lexicologie,2007:pp.355-364.
    [5]Booij,G.The Grammar of Words(Oxford Textbooks in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6]Brinton,Laurel J.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Lexicalization and Language Chan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33-45.
    [7]Ceccagno,Antonella & Basciano,Bianca.Compound headedness in Chinese:an analysis of neologisms[J].Morphology 17:2,2007:pp.207-231.
    [8]Chao,YuanRen(赵元任).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8.
    [9]Giv(?)n T.Historical syntax and synchronic morphology:an archaeologist's field trip[J].Linguistic Society,1971(7):pp.394-415.
    [10]Jean Aitchison.Words in mi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3rd)[M].Londo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174-187.
    [11]Laurie Bauer.Morphological Productiv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2]Louw,B.Irony in the text or insincerity in the writer? -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semantic prosodies[A].In M.Baker et al.(eds.).Text and Technology.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C].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3.
    [13]Michael Hoey.Lexical Priming:A New Theory of Wards and Language.[M].Londor/ New York:Routledge.2005.
    [14]Packard Jerome L.2000.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Approach,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5]Pamela Downing.On the Creation and Use of English Compound Nouns[J].Langusge,1977,(4):pp.810-842
    [16]R.L.Trask.Historical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7-47.
    [17]Selkirk,Elizabeth.The syntax of words[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2.
    [18]Wang,William S-Y(王士元).Competing Change as a Cause of Residue[J].Language,1969,(1):pp.9-25.
    [19]Yafei Li,XO." a theory of the morphology-syntax interface[M].Cambddge,MA:MIT Press,2005.
    [20]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常志斌.略析新时期新词语在报纸媒体中的传播[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
    [22]陈爱文、于平.并列双音词的字序[J].中国语文,1979,(2).
    [23]陈宝勤.汉语造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
    [24]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5]陈光磊.汉语词法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26]陈建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J].语言文字应用,1996,(1).
    [27]陈建民.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28]陈建民.普通话对港台词语的取舍问题[A].词汇学研究[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9]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0]陈群.报纸与新词语传播[J].新闻爱好者,2007,(6).
    [31]陈菘霖.汉语缩略词语在台湾大学生中的普及度调查[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1).
    [32]陈玉洁.联系项居中原则与NIVN2(NP)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2006,(2).
    [33]陈原.关于新语条的出现及其社会意义[J].语言研究,1984,(2).
    [34]尘元.在词语的密林里[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5]陈章太.普通话词汇规范问题[J].中国语文,1996,(3).
    [36]程工.构词规则的能产性为什么有限?[A]熊学亮等主编.语言界面[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7]程湘清.《论衡》复音词研究[A].两汉汉语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38]戴庆厦、田静.濒危语言的语言状态--仙仁土家语个案分析之一[J].语言科学,2002,(1).
    [39]戴昭铭.现代汉语合成词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的关系[J].语文研究,1988(4).
    [40]邓景滨.港澳粤方言新词探源[J]冲国语文,1997,(3).
    [41]邓思颖.汉语复合词的论元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4).
    [42]刁晏斌、盛继艳.近10年新词语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43]刁晏斌.差异与融合--海峡两岸语言应用对比[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44]刁晏斌.目前若干新词新义新用法使用情况调查[J].丹东师专学报,2001,(4).
    [45]丁邦新.国语中双音节并列语两成分间的声调关系[A].史语所集刊第39本[C].1969.
    [46]丁建川.“语素组合体”研究述要[J].广西社会科学,2005,(7).
    [47]丁喜霞.联想构词:同义并列双音词的构成模式[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1).
    [48]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49]董为光.汉语词义发展基本类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50]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51]董秀芳.动宾式结构成词的语义条件[A].钱军主编.语言学:中国与世界同步[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2]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3]董秀芳.汉语定中式复合词的内部构成及限制[J].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2006,第8期.
    [54]樊小玲、胡范铸、林界军、马小玲.“小姐”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地理分布及其走向[J].语言文字应用,2004(4).
    [55]樊友新.语言传播媒介及方式对语言的影响[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4).
    [56]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杜,1996.
    [57]方光焘.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8]菲尔墨(C.J.Fillmore)著、詹卫东译.框架语义学[A].语言学论丛(二十七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9]冯华英、郑云.俄国的新词语研究与新词语词典编纂[J].辞书研究,2003,(2).
    [60]冯胜利.汉语韵律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1]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62]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64]高宁.汉语外来词语源研究--从近现代中日文语源关系谈起[A].越界与误读--中日文化间性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65]高玉.80年代新名词与90年代新话语现象[J].青海社会科学,2003,(3).
    [66]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67]葛本仪.论合成词素.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88,(3).
    [68]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69]宫齐、聂志平.现代汉语四字词语缩略的制约条件[J].语言文字应用,2006,(1).
    [70]古川裕.词法和句法之间的互动及其接口--以“可怕/怕人”和“好吃/难吃”等句法词为例[A].汉语词汇、句法、语音的相互关联[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71]顾阳、沈阳.汉语合成复合词的构造过程[J].中国语文,2001,(2).
    [72]郭伏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73]郭鸿杰、周芹芹.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构词特点--兼评《新华新词语词典》[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74]郭锐.述结式的配价和论元整合[A].沈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5]郭熙.汉语新语汇词典·前言[A].郭熙主编.汉语新语汇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76]郭熙.论“华语”.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J].2004,(2).
    [77]郭熙.论大陆与台港汉语在词汇上的差异[A].双语双方言[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
    [78]郭熙.论华语研究.语言文字应用[J].2006,(2).
    [79]郭熙.普通话词汇和新马华语词汇的协调与规范问题--兼论域内外汉语词汇协调的原则与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2002,(12).
    [80]郭熙.说“N”三题[J].修辞学习,2006,(1).
    [8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b.
    [82]郭熙.字母词规范设想[J].辞书研究,2005,(4).
    [83]韩少功.现代汉语再认识[J].天涯,2005,(2).
    [84]何树青.中国房地产语文教材[A].《新周刊》2005年度佳作[C].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
    [85]何元建、王玲玲.汉语真假复合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5).
    [86]贺国伟.汉语词语的产生与定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87]洪淼.现代汉语连动结构方式构词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
    [88]侯昌硕.台港汉语中的修辞造词法[J].兰州学刊,2006,(3).
    [89]侯昌硕.台湾国语的缩略语[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5).
    [90]侯敏.同素异序词的发展和规范问题[J].语文建设,1987,(3).
    [91]胡爱萍、吴静.英汉语中N+N复合名词的图式解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2).
    [92]胡建刚.表达空位与“忽悠”流行[J].语言文字应用,2007,(2).
    [93]胡丽珍.再论三个程度副词“巨”、“狂”、“奇”[J].修辞学习,2008,(3).
    [94]胡睿.新词:论定中式复合名词的构词模式与构造过程[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95]黄国营.台湾当代小说的词汇语法特点[J].中国语文,1988,(3).
    [96]黄集伟.媚俗通行证:语词笔记2000年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7]黄向辉、傅翔.从新词的传播过程看语言的社会文化建构功能[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4).
    [98]黄月圆.复合词研究[J].国外语言学,1995,(2).
    [99]贾彦.台湾汉语造词法中的修辞应用[J].修辞学习,2003,(1).
    [100]贾益民、许迎春.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补例及其与普通话词语差异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4).
    [101]姜自霞.语素项的构词力概况及制约因素分析[J].语文研究,2007,(2).
    [102]金国旗.词义理据和隐喻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3]金惠淑等.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2,(2).
    [104]亢世勇、鲍明凌、许小星.基于数据库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语法特点[J].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二期,2006.
    [105]亢世勇.新词语大词典·前言[A].亢世勇、刘海润主编.新词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06]亢世勇等.现代汉语新词语计量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7]李建国.新词新语研究与辞书编纂[J]辞书研究,1996,(3).
    [108]李晋霞、李宇明.论词义的透明度[J].语言研究,2008,(3).
    [109]李静莹.说说“飞鱼族”[J].语文建设,2008,(8).
    [110]李君.新时期汉语词语造词方式及其语法功能的变化与发展[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11]李临定,周清海.新加坡华语词汇和中国普通话词汇比较[A].周清海主编.新加坡华语词汇与语法[C].新加坡: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司,2002.
    [112]李瑞山编撰.语文素养高级读本[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3]李润生.试论新词新义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新词语“猛料”说起[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114]李宇明.词语模[A].邢福义主编.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15]李宇明.发布年度新词语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8-24.
    [116]李振杰.近十年汉语中新词新义的产生[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2).
    [117]连金发.构词学问题探索[J].汉学研究(台湾),2000,第18卷特刊.
    [118]梁冬青.试论华语词典编纂的几个问题[J].辞书研究,2006,(2).
    [119]林伦伦、邬敏.网络传播与新词语[A].李如龙、苏新春主编.词汇学理论与应用[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0]刘禀诚、胡衍铮.行业语的转化和新词的认知理据[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
    [121]刘长征.新词语的历时考察与监测--同比、受众、充电、轻轨、城铁[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1).
    [122]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辞格的认知性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23]刘丹青.小句内句法结构:《语法调查研究手册》节选[J].世界汉语教学,2005,(3).
    [124]刘慧.广告语体“随机造词”现象及其动因探析--以广告语体中的写意型三音节颜色词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4).
    [125]刘纪鹏.股市新文化理论初探[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4).
    [126]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重排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27]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28]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29]刘云.新兴的“开×”词语模[J].辞书研究,2008,(2).
    [130]鲁国尧.创造新词的心路历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1).
    [131]陆志韦等.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13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133]吕叔湘.大家都来关心新词新义[J].辞书研究,1984,(1).
    [134]吕叔湘.第三届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致词(代序)[A].邵敬敏主编.语法研究与语法应用[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35]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36]吕叔湘.汽车医院和水果医院[J].汉语学习,1985,(1).
    [137]吕叔湘.说“自由”和“粘着”[J].中国语文,1962,(1).
    [138]罗思明、徐海、王文斌.当代词汇化研究综合考察[J]现代外语,2007,(4).
    [139]马庆株.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J]冲国语文,1990,(3).
    [140]马西尼著、黄河清译.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141]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42]潘瑶、冯跃进.语义韵律的语料库调查及应用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3,(5).
    [143]潘文国、叶步青、韩洋.汉语的构词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4]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形成的认知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45]齐沪扬、邵洪亮.新词语可接受度的多角度审视--兼谈新词语的规范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46]钱乃荣.新世纪上海话新流行语2500条·前言[A].钱乃荣编著.新世纪上海话新流行语2500条[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147]饶勤.从句法结构看复合词中的一种新的构词方式--连动式构词[J].汉语学习,1993,(6).
    [148]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49]邵敬敏.香港方言外来词比较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150]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51]邵敬敏、刘杰.从“手机”看不同华语社区同义词群的竞争与选择[J].语文研究,2008,(4).
    [152]邵敬敏、吴立红.“副+名”组合与语义指向新品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
    [153]邵宜.近年的新词语研究[J].学术研究,2004,(9).
    [154]沈家煊.“粉丝”和“海龟”[A].潘悟云、陆丙甫主编.东方语言学(第二辑)[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55]沈家煊.“糅合”和“截搭”[J].世界汉语教学,2006,(4).
    [156]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57]沈家煊.转指与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158]沈孟璎、王树锋.“平行式”多义复合词的构成条件和范围[J].语文建设,1997,(3).
    [159]沈孟璎.汉语新的词缀化倾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4).
    [160]沈孟璎.新词·新语·新义[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161]沈孟璎.修辞方式的渗入与新词语的创造[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4).
    [162]施春宏.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J].语文研究,2003,(4).
    [163]石定栩.复合词与短语的句法地位--从谓词性定中结构说起[A].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2002.
    [164]石定栩.汉语的定中关系动-名复合词[J].中国语文,2003,(6).
    [165]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166]宋宏灿、姜仁涛.《新词语大词典》中多音节新词语的特点[A].亢世勇主编.语言应用论集(第二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167]宋作艳.字化与现代汉语词汇的生成途径[J].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二辑),商务印书馆,2006.
    [168]宋作艳.字族化与汉语未登录词的自动提取[J].北京大学学报,2007,(2).
    [169]苏宝荣.词义研究与汉语的“语法-语义”结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1).
    [170]苏宝荣.语义分析与语法分析结合 理性思维与具象思维兼容--关于汉语复合词结构认知与研究的思考[J].语文研究,2008,(1).
    [171]苏金智.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对策[J].语言文字应用,1994,(4).
    [172]苏新春.当代汉语外来单音语素的形成与提取[J].中国语文,2003,(6).
    [173]苏新春.汉语词汇计量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174]苏新春.台湾新词语及其研究特点[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
    [175]孙常叙.汉语词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
    [176]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77]汤廷池.汉语词法句法续集[M].台北:学生书局,1989.
    [178]汤志祥.当代汉语词汇的“移用”现象及其对词汇系统的影响[A].苏新春、苏宝荣主编.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79]汤志祥.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90年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汉语词语现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80]汤志祥.论华语区域特有词语[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181]田小琳.社区词[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
    [182]田小琳.现代汉语词汇和香港社会之研究[A].单周尧、陆镜光主编.语言文字学研究[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83]田小琳.香港社区词研究[J].语言科学,2004,(3).
    [184]万红.当代汉语的社会语言学观照--外来词进入汉语的第三次高潮和港台词语的北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85]汪惠迪.新加坡华语特有词语探微[A].周清海主编.新加坡华语词汇与语法[C].新加坡: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司,2002.
    [186]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87]王馥芳.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变化研究与“新词”界定[J].辞书研究,2007,(4)。
    [188]王洪君.“逆序定中”辨析[J].汉语学习,1999,(2).
    [189]王洪君.从与自由短语的类比看“打拳”、“养伤”的内部结构[J].语文研究,1998,(4).
    [190]王洪君、富丽.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语言科学,2005,(5).
    [191]王惠.从构式语法理论看汉语词义研究[J].中文计算语言学期刊(台湾),2005,(4).
    [192]王建华主编.信息时代报刊语言跟踪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93]王军.汉语词汇系统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94]王军.论汉语N+N结构里中心词的位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
    [195]王立.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96]王培光.语感与语言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7]王铁昆.10年来的汉语新词语研究[J].语文建设,1991,(4).
    [198]王铁昆.从某些新词语的“隐退”想到的[J].语文建设,1999,(5).
    [199]王铁琨主编.2006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00]王铁琨主编.2007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01]王文彬.汉语并列式合成词的词汇通达[J].心理学报,2001,(2).
    [202]王希杰.论潜量词的显量词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
    [203]王玥雯.两岸新词对比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04]王云路.试说“鞭耻”:兼谈一种特殊的并列式复音词[J].中国语文,2005(5).
    [205]王泽鹏、张燕春.语义韵律理论[J].同济大学学报,2005,(4).
    [206]吴东英.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1,(2).
    [207]吴汉江.《现代汉语词典》单音节意译语素义立项的考察[J].辞书研究,2007,(4).
    [208]吴静.图式理论与当代汉语名名复合词的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09]吴英成.全球华语的崛起和挑战[A].新加坡华文研究会.新加坡华文教学论文三集[C].泛太平洋出版社,新加坡.2003.
    [210]伍铁平.词义的感染[J].语文研究,1984,(3).
    [211]萧雁.新时期汉语新词的出现与新时期社会心态[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1,(4).
    [212]肖娅曼.OV式与汉语的一种指称性语法手段[J].汉语学习,2007,(5).
    [213]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4,(1).
    [214]谢米纳斯.台湾地区新词语构成例说[J].中国语文,1997,(3).
    [215]邢欣.术语的扩张用法分析[J].汉语学习,2004,(5).
    [216]徐复岭.泰国华语同普通话的词汇差异[J].语文建设通讯(香港),2008,第88期.
    [217]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8]徐国珍.论仿拟造词法的内部理据——汉语造词法理据探析的个案研究[J].汉语学习,2007,(6).
    [219]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20]徐通锵.核心字和汉语的语义构辞法[J].语文研究,1997,(3).
    [221]徐艳华、亢世勇.基于数据库的新造词语的构词法研究[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22]许斐绚.台湾当代国语新词探微[D].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223]许迎春.新加坡华语特色词语考察[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24]颜娜.基于新词研究相关问题的针对性探索[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25]颜秀珊.台湾华语中的闽南方言词初探[J].新竹教育大学人文社会学报,2008,创刊号.
    [226]杨华.汉语新词语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27]杨梅.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28]杨润陆.由比喻造词形成的语素义[J].中国语文,2004,(6).
    [229]杨文全,王平.“A领”词族的衍生变异与语义构造[J].汉语学习,2008(1).
    [230]杨锡彭.汉语语素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31]杨晓黎.以性别语素“男、女”构成的词语及其类推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3,(4).
    [232]杨振兰.词的动态色彩意义与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J].山东大学学报,2001,(4).
    [233]杨振兰.从大众传媒看新时期新词语的传播与发展[J].现代传播,2008,(1).
    [234]杨振兰.动态词彩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35]姚汉铭.论新词语的文化分布、产生途径及成因[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0,(4).
    [236]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237]姚丽萍.新词的流通对语体间排拒交叉关系的证明[J].修辞学习,1999,(6).
    [238]姚荣松.从两岸三地新词的滋生类型看当代汉语的创新与互动[A].法国首届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巴黎:凤凰书店,1996.
    [239]姚荣松.海峡两岸新词语的比较分析[A].第三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2.
    [240]姚荣松.论两岸词汇差异中的反向拉力[A].第五届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分析组[C].1997.
    [241]伊兴荣.从《新华新词语词典》看新词语造词法[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42]殷晓杰.“套餐”新义说略[J].辞书研究,2008,(1).
    [243]尹斌庸.汉语语素的定量研究[J].中国语文,1984,(5).
    [244]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45]于根元、王铁琨、孙述学.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3,(1).
    [246]于根元.现代汉语新词词典·前言[A].于根元主编.现代汉语新词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247]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48]于根元主编.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49]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50]于根元主编.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51]俞理明.汉语词汇中的非理复合词——一种特殊的词汇结构类型:既非单纯词又非合成词[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
    [252]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5.
    [253]俞品、祝吉芳.原形借词——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语的新发展[J].中国语文,2003,(6).
    [254]俞咏梅.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J].中国语文,1999,(1).
    [255]禹存阳.现代汉语词语模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56]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57]原新梅.台湾的字母词语及其与大陆的差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58]袁毓林.论句法的强制性--从一类NIN2名词的句法语义分析展开[J].汉语学习,1988,(1).
    [259]袁毓林.述结式配价的控制--还原分析[J].中国语文,2001,(5).
    [260]苑春法,黄昌宁.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8,(3).
    [261]约翰·费斯克著、许静译.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62]曾荣汾.新词语料汇编1·编辑说明[EB/OL]1998:http://140.111.34.54/files/site_content/M0001/newtsz/explain.html
    [263]曾毅平.“驴友”“色友”及其社团方言词释略[J].暨南学报,2003,(5).
    [264]曾钰成.英语词源趣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
    [265]张博.反义类比构词中的语义不对应及其成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3).
    [266]张博.现代汉语复音词义项关系及多义词与同音形词的分野[J].语言研究,2008,(1).
    [267]张联荣.语文义·术语义·文化义[J].辞书研究,1997,(6).
    [268]张敏.从构式语法到构式形态学:形态-句法迭加论[EB/OL].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演讲稿.http://ihome.ust.hk/~hmzm/zhangmin-consmorph.pdf,2006.
    [269]张普.关于语感和流通度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9,(2).
    [270]张淑娟.泰国华语书面语词汇变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71]张淑敏.汉语复合词的研究[D].台湾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
    [272]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
    [273]张小平.当代外来概念词对汉语词义的渗透[J].世界汉语教学,2003,(2).
    [274]张谊生.“同比”与“环比”--统计术语的个案分析[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6,(3).
    [275]张谊生.当代新词“零X”词族探微--兼论当代汉语构词方式演化的动因[J].语言文字应用,2003,(1).
    [276]张云秋、王馥芳.概念整合的层级性与动宾结构的熟语化[J].世界汉语教学,2003,(3).
    [277]张志毅、姜岚.词汇学的新进展[A].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78]张志毅、张庆云.词和词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279]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80]章宜华.网络环境下新词的传播与规范--从英、法、汉语新词谈起[J].辞书研究,2003,(2).
    [281]赵克勤.论新词语[J].语文研究,1988,(2).
    [282]赵燕华.当代汉语解构式缩略语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7,(2).
    [283]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84]周光庆.汉语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潮[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85]周国光.现代汉语词汇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86]周洪波.合力构词[A].语法研究和探索(八)[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87]周洪波.近年来汉语新词语研究的进展[A].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编.应用语言学讲座[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88]周洪波.努力提高汉语新词语研究的水准[J].语言文字应用2005,(3).
    [289]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90]周荐.复合词词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A].《语言研究论丛》第六辑[C].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
    [291]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92]周荐.几种特殊结构类型的复合词[J].世界汉语教学,1992,(2).
    [293]周荐.新词语的认定及其为词典收录等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94]周荐编.二十世纪现代汉语汉语词汇论文精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95]周荐主编.20世纪中国词汇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96]周清海.论全球化环境下华语的规范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
    [297]周韧.共性与个性下的汉语动宾饰名复合词研究[J].中国语文,2006,(4).
    [298]周永惠.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变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3).
    [299]周玉琨.谈谈词内“语素组合体”[J].广西社会科学,2002,(1).
    [300]周志锋,叶淑丹.汉语新词语的鉴别--《新词语大词典》部分“新词语”质疑[J].辞书研究,2007,(1).
    [301]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J].语言研究,1956,(1).
    [30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03]朱景松.现代汉语中义项平行的多义复合词[J].语文建设,1992,(1).
    [304]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05]朱永锴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语言文字应用,1999,(2).
    [306]朱志平.汉语双音复合词属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07]竺家宁.汉语词汇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
    [308]祝晓宏.新加坡华语语法变异研究[1)].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09]庄泽义.中文趣典[M].香港:麒麟书业有限公司,1996.
    [310]宗守云.试论偶发词[J].汉语学习,1995,(5).
    [311]宗守云.新词语的立体透视:理论研究与个案分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12]邹嘉彦,冯良珍.汉语(五地)与日语新概念词语对比研究--从新闻视窗看词汇衍生与重整[J].语言研究,2000,(1).
    [313]邹嘉彦、钱志安、蔡永富.从汉语共时语料库中“吧”类词探讨新词衍生规律的问题.第二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澳门),2003.
    [314]邹嘉彦、游汝杰.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趋向和地区竞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
    [315]邹嘉彦、游汝杰.汉语新词与流行语的采录和界定[J].语言研究,2008,(2).
    [316]邹嘉彦、游汝杰主编.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前言[A].邹嘉彦、游汝杰主编.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