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祛魅”与文化反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和全球性传播,文化和文学形态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基于审美现代性的话语权力系谱而建构起来的文化与文学价值形态,因为审美现代性自身的退场而遭遇解构和变型。从文化方面而言,这种改变突出表现为“精英的衰竭”、“高层文化失去合法性”以及精英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的“跨越边界、填平鸿沟”。造成这种文化格局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祛魅”,即以日常化、世俗化、欲望化、消费化、大众化、浅表化、破碎化和多元化的文化价值形态消解现代性的文化深层模式,并通过消费主义的文化生产和消费逻辑重新构建当代文化场的表意策略和话语范式,最终祛除现代性文化真理性价值的权力话语之魅。从文学方面而言,这种改变突出表现为文学符号权力的弥散、符号象征资本的贬值,文学话语深层结构模式的解体,文学审美精神的欲望化、世俗化与消费化等。特别是在大众传媒文化的冲击下,文学逐步从表征领域的中心滑向边缘。
     文章立足于消费主义的文化理论视界,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小说)进行批判性价值反思。其理论视点为“历史祛魅”,即认同消费主义文化对现代性文化和文学深层结构的解蔽,同时又通过对90年代小说文本的文化分析,来反思文学在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话语下所呈现出的趋鹜、超拔的悖论式叙事逻辑和美学意义。文章由四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概述文章的理论意识、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上编为理论视界,主要从文化研究视角出发,对西方消费主义文化逻辑和文学话语范式的嬗变,审美主义式微与泛审美文化的勃兴以及文学“终结”论进行理论反思和话语阐释,同时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消费主义文化兴起的原因及其文化知识场域的价值转型;下编为小说文本解析,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诗学特征及其发生的文化根源,王朔小说叙事的世俗化价值取向,新写实小说的“祛魅”化书写,先锋作家在90年代的叙事转型及文化原因,晚生代欲望叙事的价值悖谬,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小说叙事等文学问题。结论部分对本文未曾探讨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说明,如90年代女性文学叙事同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身体叙事与消费政治的文化关联,90年代小说的影像化叙事,90年代小说的审美主义叙事等。
With the consumerist culture being on the rise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 the value form of culture and literature which is based on the authority genealogy begin to deconstruction and modification because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aesthetic modernism Since 1970s. 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he main changes show such as the failure of elite and the loss of legitimacy of elite culture, etc. The main cause which formed this cultural pattern is the disenchantment of consumerist culture. The disenchantment of consumerist culture deconstruct the depth of modern culture and dispel the power of discourse on modernity with its new pattern such daily, secularization, stereotypical, consumerist, popularization, molten, fragmentation and plural culture value form and reconstruct the new ideographic strategies and discourse paradigm according to popular cultur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logic. From the literary point of view, the main changes show such as the dispersion and depreciate of symbol power,the de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deep structure, the desire and secular and consumption of the aesthetic spirit and so on which cause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field representation to the edge eventually.
     The article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perspective of consumerist culture reflects on critical theory of value for 1990's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the main theory viewpoint is "history disenchantment". The article agree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culture and the deep structure of literature with the effect of the consumerist culture.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reflect on the transcendence of paradoxical logic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in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of consumer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cultural analysis on the 1990's fictions. The article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the firs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summarize th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object and content of the article; The second is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which analysis the cultural logic of the western 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paradigm's transform of literary discourse, the decline of the aestheticism and the rise of pan-aesthetic culture and the termination of literary.At the same time, the part analyze the reason which cause the consumer culture arising in the 1990s and the value transform of the cultural field. The third is the fiction's analysis which analyze the poetry features of the personal writing and the reason on the arising of the personal writing, the cultural value on secularism narration about the fiction of Wang Shuo, the "disenchantment" written of the new realistic fiction, the narr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reasons of pioneer writers in the 1990s, the value of narrative paradox of younger generation, the city fi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sumer culture and so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article analyze several issues that are not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male literature in 1990s and the ideology of cultural consumerism, the cultur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body narrative 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the video narration and the aesthetic narration of the fiction in 1990s, etc.
引文
①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页。
    ②马克斯·韦伯《作为职业的科学》,转引自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页。
    ②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序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7页。
    ①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②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4页。
    ③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①转引自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①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0页。
    ①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3页。
    ①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4页。
    ②Deborh S·Davis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ss,2000,p2.
    ③阿里夫·德里克《市场、文化、权力:中国第二次“文化革命”的形成》,李怀亮译,《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第147页。
    ④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①谢冕《新时期文学的转型——关于“后新时期”文学》,见《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4期。
    ②祁述裕《世纪之交的展望:“后新时期:走出80年代的中国文学”研讨会综述》,见1992年10月3日《作家报》。
    ③王干《“后新时期”:一种理论描述》,见《花城》1995年第3期。
    ①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②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①马克斯·韦伯《作为职业的科学》,转引自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②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页。
    ③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9、61页。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①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②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③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页。
    ①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①福科《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页。
    ②福科《福科集》,杜小真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447页。
    ③福科《性史》,张廷琛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99页。
    ④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①伊夫·塔迪埃《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韦勒克、沃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①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页。
    ②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页。
    ①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②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页。
    ③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④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①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②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③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④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⑤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①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②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①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②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8页。
    ③彼得·比格尔《先锋派对艺术自主性的否定》,见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8页。
    ②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07页。
    ①柏拉图《国家篇》,《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31页。
    ②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2页。
    ③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47页。
    ①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③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5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②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①转引自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7页。
    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②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③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8页。
    ⑤波德里亚《象征交换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①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10页。
    ②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①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载《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②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页。
    ①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79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5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第427页。
    ③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①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1页。
    ②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③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④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⑤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①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②彼得·比格尔《先锋派对艺术自主性的否定》,载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158页。
    ③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杨、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④波德里亚《象征交换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⑤Jean Baudrillard,The Transparency of Evil,translated by James Benedict.London:verso,1993, p11.
    ①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①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74页。
    ②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91页。
    ③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④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①希利斯·米勒《全球时代的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①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①范建平主编《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
    ②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③陈听《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8-59页。
    ②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4页。
    ①张国良《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状况的变化》,《新闻传播与论坛》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日]桂敬一主编、刘雪雁译《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③陶东风《广告的文化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④薛小和《以大城市为主导还是以中小城市为主导》,《经济日报》2000年5月19日。
    ①戴锦华《隐形书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② Deborh Davis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ss,2000,p2.
    ③阿里夫·德里克《市场、文化、权力:中国第二次“文化革命”的形成》,李怀亮译,见《文化研究》第三辑,陶东风等主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2页。
    ②杨扬《文学的年轮》,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①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阳雨《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之后》,《文艺报》1988年10月18日。
    ②《1988年中短篇小说创作六人谈》,《文艺报》1988年12月21日。
    ③叶兆言《最后的小说》,《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4期。
    ④陈世旭《当代文学在哪里迷失》,《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⑤王晓明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
    ⑥陈晓明《无边的挑战》,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⑦余开伟主编《世纪末文化批判》,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第47页
    ⑧余开伟主编《世纪末文化批判》,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第61页。
    ①向荣《背景与空间:90年代中国文学的文化语境》,载《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2期。
    ①王朔等《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势》,《上海文学》1994年第4期。
    ②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③王岳川《90年代大众传媒的审美透视——由政治意识形态到消费意识形态转型》,《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①关于文化知识界对后现代话语所持的价值立场,王岳川认为有三种:客观研究者、推进者和批判反思者。见王岳川《对“后学话语”的反思与批判》,《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付文忠则认为有四种:引进论、拒斥论、疑虑论、超越论。见《哲学动态》1995年第5期。
    ②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③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价值反思》,《文艺研究》1993年第1期。
    ④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81页。
    ①张颐武《后现代与“后新时期”》,《文艺研究》1993年第1期。
    ②张颐武、陈晓明等《文化控制与文化大众》,《钟山》1994年第2期。
    ③张颐武、陈晓明等《文化控制与文化大众》,《钟山》1994年第2期。
    ④陈晓明《填平鸿沟,划清界限——“精英”与“大众”殊途同归的当代潮流》,见王岳川主编《中国后现代话语》,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页。
    ①陶东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见王岳川主编的《中国后现代话语》,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②朱立元《关注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现象”》,《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
    ③王宁《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消费文化》,《北京文学》1997年第5期。
    ①赵毅衡《后学与中国新保守主义》,王岳川《中国后现代话语》,广州:中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②张颐武《阐释中国的焦虑》,见汪晖、余国良主编《90年代的“后学”之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①阳雨《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之后》,《文艺报》1988年10月18日。
    ②贺万里《永远的前卫——中国现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③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①王岳川《90年代大众传媒的审美透视》,《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②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③蒋孔阳《杂谈审美文化》,《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
    ①戴阿宝、李世涛著《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辩》,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②肖鹰《在文化更新的时代——当代审美文化三题》,《文艺研究》1994年第1期。
    ③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1页。
    ④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9页。
    ⑤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1页。
    ⑥王德胜《审美文化的当代性问题》,见《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①梁晓声《1993——一个作家的杂感》,《钟山》1994年第1期。
    ②查建英、陈丹青《八十年代的记忆版图》,见《万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8期,第19页。
    ①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5-86页。
    ②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③见戴锦华《大众文化的隐形政治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广场’这一特定能指的挪用,是一次遮蔽中的暴露;它似乎在明确地告知一个革命时代的过去,一个消费时代的降临。”,载《天涯》1999年第2期。
    ④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⑤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①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页。
    ②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①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页。
    ①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23页。
    ②贾平凹《一封荒唐信》,《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③鲁羊《天机不可泄露》,《钟山》1993年第4期。
    ④刘心武《文化效应和民间空间》,《上海文学》1996年第1期。
    ⑤何顿《写作状态》,《上海文学》1996年第2期。
    ①林白《记忆与个人化写作》,《一个人的战争》附录,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②陈染、萧钢《另一扇开启的门》,《花城》1996年第2期。
    ③邱华栋等《个人写作与宏大叙事》,《作家》1999年第3期。
    ④戴锦华、王干《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大家》1996年第1期。
    ⑤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0页。
    ⑥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页。
    ①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1-512页。
    ①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③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叙事学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④张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6页。
    ①张业松《新写实:回到文学自身》,《上海文学》1993年第7期。
    ②陈晓明《自在的九十年代:历史终结之后的虚空》,《山花》2000年第1期。
    ③张颐武《“新状态”的崛起——中国小说的新的可能性》,《钟山》1994年第5期。
    ④林舟《在期待中期待——韩东访谈录》,《花城》1996年第4期。
    ⑤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2页。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②夏中义《新潮学案——新时期文论重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7页。
    ①许纪霖、罗岗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7页。
    ②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①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①葛红兵、朱立冬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葛红兵、朱立冬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③王朔《喧嚣的经典》,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④陈思和《黑色的颓废》,见《王朔资料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⑤白烨《王朔“火”了,“火”的必然》,《新闻出版报》1992年9月21日。
    ⑥葛红兵、朱立冬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⑦王朔《我是王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17页。
    ①伊瑟尔《本文与读者的交互作用》,见《阅读行为》,金惠敏、张云鹏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②王朔《我是王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55页。
    ③葛红兵、朱立冬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白烨《王朔“火”了,“火”的必然》,《新闻出版报》1992年9月21日。
    ②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
    ③李洁非《我看王朔》,《漂泊者手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①邓平祥《对历史的虚无和文化的狂妄》,《文艺报》2000年12月16日。
    ①王彬彬《中国流氓文化之王王朔正传》,《粤海风》2000年第9期。
    ①葛红兵、朱立冬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①葛红兵、朱立冬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①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2页。
    ②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①雷达《九十年代的小说潮流》,《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②贾平凹《高老庄·后记》,《收获》1998年第5期。
    ③张颐武《新状态的崛起——中国小说的新的可能性》,《钟山》1994年第5期。
    ①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5月版,第482页。
    ①赵本夫《新写实小说漫谈》,见《文学自由谈》1990年第1期。
    ②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2-563页。
    ①《新写实小说选·导论》,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①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1页。
    ①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见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下),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791—839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页。
    ①摩罗、杨帆《刘震云:奴隶的痛苦与耻辱》,《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②齐红、林舟《王安忆访谈》,《作家》1995年第10期。
    ③许子东《呐喊与流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①许志英、丁凡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04页。
    ①王岳川主编《中国后现代话语》,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①於可训《方方的文学风景》,见《祖父在父亲心中》,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页。
    ②方方《倾诉是心灵的舞蹈》,《都市谣言·自序》,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余华、潘凯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作家》1996年第2期。
    ①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7页。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①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①洪志纲《余华评传》,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年版,第100页。
    ②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①雅斯贝尔斯《存在与超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4页。
    ②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①余华《说话》,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①见格非《欲望的旗帜》附录1:谢有顺《最后一个浪漫时代——我读<欲望的旗帜>》,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244页。
    ①北村《施洗的河》,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
    ①孙甘露《忆秦娥》,《收获》1992年第6期。
    ②王绯《画在沙滩上的面孔——九十年代——世纪末文学的报告》,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①陈晓明指出:“当代的先锋派虽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流派,但也不意味着可以把任何在八九十年代之交有创新意向的作者包括进去。在我看来,这个称呼的最低限度的意义是指马原以后出现的那些具有明确创新意识,并且初步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他们主要有: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等人,他们影响了90年代更年轻一代的作者。”见《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②李锐《旷日持久的煎熬》,见《谁的人类》,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页。
    ③孟繁华《90年代:先锋文学的终结》,《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页。
    ②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③洪治纲《无边的迁徙:先锋文学的精神主题》,《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④余华、潘凯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作家》1996年第2期。
    ⑤奥尔特加《艺术的非人化》,见周宪《激进的美学锋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38页。
    ①比格尔《先锋派对艺术自主性的否定》,见周宪《激进的美学锋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158页。
    ②转引自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③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①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②黄发有《媒体制造》,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①洪治纲《守望先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①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7页。
    ②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143页。
    ①许智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4页。
    ①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①许智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3页。
    ①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第503页。
    ①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②布隆舍《经验的局限:虚无主义》,见《尼采在西方》,刘小枫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48页。
    ③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页。
    ①吴炫《否定哲学与知识分子的存在形态》,《钟山》1995年第3期。
    ①薛小和《以大城市为主导还是以中小城市为主导》,《经济日报》2000年5月19日。
    ①《特区文学》1994年第1期。
    ②周介人、杨晓晖:《为文学寻找新的“生长点”——谈“新市民小说”》,杨斌华编:《几度风雨海上花》,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31页。
    ③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348页
    ①蒋述卓等著《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①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②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③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④蒋述卓等著《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①邱华栋、刘心武《在多元文学格局中寻找定位》,《上海文学》,1995年第8期。
    ①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②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①韩子勇《都市梦境和中产阶级写作》,见张欣《流年》,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
    ②张欣《深陷红尘,重拾浪漫》,《小说月报》1995年第5期。
    ①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5页。
    ①杨小滨《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9页。
    ②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③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④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城、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8页。
    ⑤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4页。
    ①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①贺桂梅《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京味小说》,《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②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③戴锦华《大众文化的隐形政治学》,载《天涯》,1999年第2期。
    ①蒋述卓《现实关怀、底层意识和新人文精神》,载杨宏海主编《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都市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①米卡·娜娃《现代性所拒不承认的:女性、城市和百货公司》,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①张柠《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185页。
    ②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8页。
    ③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年版,第94页。
    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
    ②张承志《清洁的精神·以笔为旗》,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③昌切《守护神圣的写作》,见《上海文学》1998年第4期。
    ①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36页。
    [1]Deborh S·Davis《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ss,2000,p2.
    [2]Jean Baudrillard,The Transparency of Evil,translated by James Benedict.London: verso,1993, p11.
    [1]祁述裕.《世纪之交的展望:“后新时期:走出80年代的中国文学”研讨会综述》[N].1992年10月3日《作家报》。
    [2]薛小和.《以大城市为主导还是以中小城市为主导》[N].《经济日报》2000年5月19日。
    [3]阳雨.《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之后》[N].《文艺报》1988年10月18日
    [4]《1988年中短篇小说创作六人谈》[N].《文艺报》1988年12月21日
    [5]白烨.《王朔“火”了,“火”的必然》[N].《新闻出版报》1992年9月21日。
    [6]邓平祥.《对历史的虚无和文化的狂妄——关于王朔和王朔现象的提问》[N].《文艺报》2000年12月16日。
    [1]谢冕.《新时期文学的转型——关于“后新时期”文学》[J].《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4期。
    [2]王干.《“后新时期”:一种理论描述》[J].《花城》1995年第3期。
    [3]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J].《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4]希利斯·米勒.《全球时代的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5]陶东风.《广告的文化解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6]叶兆言.《最后的小说》[J].《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4期。
    [7]陈世旭.《当代文学在哪里迷失》[J].《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8]王晓明等.《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J].《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
    [9]向荣.《背景与空间:90年代中国文学的文化语境》[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0]王朔等.《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势》[J].《上海文学》1994年第4期。
    [11]王岳川.《90年代大众传媒的审美透视——由政治意识形态到消费意识形态转型》[J].《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12]王岳川.《对“后学话语”的反思与批判》[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价值反思》[J].《文艺研究》1993年第1期。
    [14]张颐武.《后现代与“后新时期”》[J].《文艺研究》1993年第1期。
    [15]张颐武、陈晓明等.《文化控制与文化大众》[J].《钟山》1994年第2期。
    [16]朱立元.《关注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现象”》[J].《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
    [17]王宁.《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消费文化》[J].《北京文学》1997年第5期。
    [18]肖鹰.《在文化更新的时代——当代审美文化三题》[J].《文艺研究》1994年第1期。
    [19]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J].《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20]蒋孔阳.《杂谈审美文化》[J].《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
    [21]王德胜.《审美文化的当代性问题》[J].《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22]梁晓声.《1993——一个作家的杂感》[J].《钟山》1994年第1期
    [23]查建英、陈丹青.《八十年代的记忆版图》[J].《万象》,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8期,第19页。
    [24]戴锦华.《大众文化的隐形政治学》[J].《天涯》1999年第2期。
    [25]贾平凹.《一封荒唐信》[J].《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26]鲁羊.《天机不可泄露》[J].《钟山》1993年第4期。
    [27]刘心武.《文化效应和民间空间》[J].《上海文学》1996年第1期。
    [28]何顿.《写作状态》[J].《上海文学》1996年第2期。
    [29]陈染、萧钢.《另一扇开启的门》[J].《花城》1996年第2期。
    [30]邱华栋等.《个人写作与宏大叙事》[J].《作家》1999年第3期。
    [31]戴锦华、王干.《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J].《大家》1996年第1期。
    [32]张业松.《新写实:回到文学自身》[J].《上海文学》1993年第7期。
    [33]陈晓明.《自在的九十年代:历史终结之后的虚空》[J].《山花》2000年第1期。
    [34]张颐武.《“新状态”的崛起——中国小说的新的可能性》[J].《钟山》1994年第5期。
    [35]林舟.《在期待中期待——韩东访谈录》[J].《花城》1996年第4期。
    [36]王朔.《我的小说》[J].《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37]王蒙.《躲避崇高》[J].《读书》1993年第1期。
    [38]王彬彬.《中国流氓文化之王王朔正传》[J].《粤海风》2000年第9期。
    [39]雷达.《九十年代的小说潮流》[J].《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40]贾平凹.《高老庄·后记》[J].《收获》1998年第5期。
    [41]张颐武.《新状态的崛起——中国小说的新的可能性》[J].《钟山》1994年第5期。
    [42]赵本夫.《新写实小说漫谈》[J].《文学自由谈》1990年第1期。
    [43]摩罗、杨帆.《刘震云:奴隶的痛苦与耻辱》[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44]齐红、林舟.《王安忆访谈》[J].《作家》1995年第10期。
    [45]余华、潘凯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J].《作家》1996年第2期。
    [46]孙甘露.《忆秦娥》[J].《收获》1992年第6期。
    [47]孟繁华.《90年代:先锋文学的终结》[J].《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48]洪治纲.《无边的迁徙:先锋文学的精神主题》[J].《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49]余华、潘凯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J].《作家》1996年第2期。
    [50]吴炫.《否定哲学与知识分子的存在形态》[J].《钟山》1995年第3期。
    [51]《特区文学》1994年第1期。
    [52]邱华栋、刘心武.《在多元文学格局中寻找定位》[J].《上海文学》,1995年第8期。
    [53]张欣.《深陷红尘,重拾浪漫》[J].《小说月报》1995年第5期。
    [54]贺桂梅.《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京味小说》[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55]戴锦华.《大众文化的隐形政治学》[J].《天涯》,1999年第2期。
    [56]昌切.《守护神圣的写作》[J].《上海文学》1998年第4期。
    [1]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M].北京:三联书店,2008.
    [2]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罗刚.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8]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范建平.《居民消费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11]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2]张国良.《新闻传播与论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戴锦华.《隐形书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4]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5]杨扬.《文学的年轮》[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
    [16]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7]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8]余开伟.《世纪末文化批判》[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19]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0]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1]王岳川.《中国后现代话语》[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2]汪晖、余国良.《90年代的“后学”之争》[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23]贺万里.《永远的前卫——中国现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4]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5]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6]戴阿宝、李世涛.《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8]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9]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0]林白.《一个人的战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
    [31]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2]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4]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叙事学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5]张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3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37]夏中义.《新潮学案——新时期文论重估》[M].上海:三联书店,1996.
    [38]许纪霖、罗岗.《启蒙的自我瓦解》[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
    [39]葛红兵、朱立冬.《王朔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0]王朔.《喧嚣的经典》[M].辽宁: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
    [41]王朔.《我是王朔》[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42]李洁非.《我看王朔》,《漂泊者手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3]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4]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5]《新写实小说选·导论》[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
    [4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47]许子东.《呐喊与流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48]方方.《祖父在父亲心中》[M].杭州: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
    [49]方方.《都市谣言·自序》[M].太原市: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
    [5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1]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52]洪志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0.
    [53]余华.《说话》[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54]格非.《欲望的旗帜》[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
    [55]北村.《施洗的河》[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
    [56]王绯.《画在沙滩上的面孔——九十年代——世纪末文学的报告》[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57]李锐.《谁的人类》[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58]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9]黄发有.《媒体制造》[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60]洪治纲.《守望先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1]杨斌华.《几度风雨海上花》[M].上海:三联书店,1996.
    [62]杨匡汉.《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63]蒋述卓.《城市的想象与呈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4]张欣.《流年》[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65]杨小滨.《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66]杨宏海.《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都市文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7]张柠.《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8]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M].上海:三联书店,2000.
    [69]张承志.《清洁的精神·以笔为旗》[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70]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1]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曹卫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文宝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5]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6]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8]阿里夫.德里克.《市场、文化、权力:中国第二次“文化革命”的形成》[M].李怀亮译,《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1]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2]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3]福科.《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14]福科.《福科集》[M].杜小真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15]福科.《性史》[M].张廷琛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
    [16]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17]伊夫·塔迪埃.《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M].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18]韦勒克、沃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9]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0]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1]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2]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M].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3]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4]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
    [25]《激进的美学锋芒》[M].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6]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27]柏拉图.《国家篇》,《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8]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9]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0]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1]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杨、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2]波德里亚.《象征交换死亡》[M].车槿山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3]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4]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5]黑格尔.《美学》(第2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9]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40]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1]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2][日]桂敬一主编、刘雪雁译《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43]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4]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4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46]《阅读行为》[M].金惠敏、张云鹏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47]雅斯贝尔斯.《存在与超越》[M].上海:三联书店,1988.
    [48]刘小枫主编.《尼采在西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9]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0]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2]福柯.《疯癫与文明》[M].上海:三联书店,1995.
    [53]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54]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5]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