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政治漩涡中的御史(1894-1911)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古代制度中,用御史做官称,当源于政治制度最初形成时的职事划分。秦汉时,御史发展为职负专责的监察官员,御史制度随之建立起来。在清代制度中,御史的监察功能虽有所收束,但其护持君权的制度本质却并未改变。随着台谏合一的实现,清代御史身负监察与谏诤两项职能,在君主政体中,起着预防和阻断威胁的作用。
     进入十九世纪,西方势力侵入,成为威胁清朝统治最主要因素。从严禁鸦片,到主战拒和,御史成为清末主战论中坚力量。甲午战事不利,御史不仅筹战,更诘问当事督抚、枢臣的责任。然而,当“卖国”、“汉奸”等宣泄性词语,在御史筹战议论中高频出现后,道德谴责便成为横亘于言战主和之间的沟壑。这不仅挤压了战略调整的空间,更为人际间对抗、阵营间纷争补入助力。其中蕴涵的分裂含义,应和着晚清政治变革及冲突的走势。
     戊戌变政,随甲午战败而起,因皇权纷争而终,却与人们强国御辱的政治诉求相契合。御史群体在政治变革面前,从内部展现了截然相反的态度,在趋新与守旧之间呈现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当御史中的一些人,鉴于战败教训,同情并推助政治变革时,另一些人则基于保守观念而反对。在清末政局中,人们既因观念冲突而彼此斥离,又因政治诉求一致而相互接近。然而,清朝严禁朝臣结党,御史作为耳目之官,自须谨守制度,与派系保持距离。故而,在变政问题上,无论御史取态何如,趋利避害之外,观念或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庚子事变,清朝统治者被迫尝试改革。日俄战争后,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有使权力脱出监督的危险。御史们怀疑改革主持者借机揽权,故此表达了质疑和反对意见,不期然卷入一场背景深刻的政潮中。本于政治安全的纠劾,一旦陷入政争,其政治激发的作用便被凸显。清末几次政潮都由御史奏弹而起,政权安全始终是事件发动的核心因素。
     清末政局,无论趋新抑或保守,御史奏劾影响的突显,则意味皇权专制能力的下降。因兼容歧见能力有限,皇权专制性不足,或为专制政治严重的政治弊害。趋新,在于寻求制度突破,而保守,在于守护一份社会存在意义。二者不可相互取代,只是,在清末御史奏议中,并未发现相互兼容的途径。
In the ancient system of China, the censor as the official name is originallyformed service division of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the censorwas becoming supervisory officials on specific responsibility and The censor systemhas been established. Though the monitoring function of the censor has been a littleprohibited in the Qing dynasty system, the nature of defending the monarchy has notchanged.With the the censorate and ji shizhong combination, the censor of Qingdynasty had two functions: supervision and advice. In a monarchy, Its fuction is theprevention and blocking political threa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Western powers invading become the main threatof the Qing Dynasty, in prohibiting opium and advocating war, the censors wasbecoming advocated war nucleus. Jia Wu war has been defeated, the censor was notonly intend to war but raise more questions to the governor. The words traitorous andtraitor appeared frequencily among the censors, Moral condemnation was dongabetween the advocates of war and peace. It squeeze not only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of the space but assistante interpersonal confrontation and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Itimplicated division of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Jia Wu defeated waslead to Wu Xu political reform but it ended because of Imperial wrangled. Thoughthat Political appeal correspond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resistaggression. Among the censors there has the opposite approach about the politicalreform. It was reformation and conservatition. Some of them sympathy and agreed topush the political reform because of the war defeated, and others opposite the reformfor the conservative ideas. I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late Qing, the people was notonly repulsion for confliction of the concept but also was close to each other for thesame political demand. But the minister’s cliques strictly prohibited in Qing dynasty.The censors as the officers must keep the system consciously. They had to keepdistance from the circle. On 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reform, the most importantdeterminant was the conception besides the drawing on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ingdisadvantages whatever the attitude was among them.
     After the Geng Chen incident,The rulers of the Qing Dynasty was forced toattempt to reform.After the Russo-Japanese War, the Qing government announced thatthe preparation for constitutionalism would be doing. The government power hadthe risk from the supervision because of the bureaucratic establishment. The censorssuspected that reformers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o get power. When they conveyedtheir doubts and objections that they unexpectedly involved in the political struggle indeep background. Impeachment base on the political security fall into the politicalstruggle, the political excitation would be prominent. In a few of political struggles oflate Qing dynasty, the censors was the powderhose. the political security was alwaysthe the core factors.
     The censors’ impeachment whether they reformed or conservatived would beprominent. Their effects declined imperial autocracy ability i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Because the power could not compatible with different ideas and imperial autocracyhad not powerful, political evils of autocracy was appeared. Reform wsa seeking thesystem breakthrough and conservatition guard social significance existence. Both ofthem could not replace each other. The censors’ argumentum did not find theconservatition compatible with reform.
引文
①胡思敬:《戊戌履霜录》,《退庐全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五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1490页。
    ②胡思敬:《丙午厘定官制刍议》,《退庐全集》,第1376页。
    ③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引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11月,第1-2页。
    ④张謇:《四川忠县秦太公墓表》,张怡祖编《张季子(謇)九录·文录》卷十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七辑,第2592页。
    ①胡思敬:《审国病书》,《退庐全集》,第1257-1258页。
    ②胡思敬:《审国病书》,《退庐全集》,第1491-1550页。4
    ①参见朱德米著《自由与秩序:西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第21页。
    ②参见黄伟著《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考察》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31-35页。
    ③何晓明先生在其《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述论》(载《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5期,第40-66页。)一文中认为:“文化保守主义,以认同、回归、捍卫本民族文化传统为首要职志和根本特征。”此一表述,实际上更加贴近二战前欧洲大陆上的德国保守主义的特征。而由张晓红等人撰写的《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影响》(载《学习论坛》,2010年4月,第26卷,第4期,第61-64页)一文认为:“文化保守主义原本是指一种肯定和推崇古典文化、主张保存自身文化或民族传统的思想”。此一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表述,既非当今西方的新保守主义,更非英美自由传统的保守主义。
    ①Mary Clabaugh Wright: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n Restoration,1862-1874,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fonia,1957,pp.1.
    ①Mary Clabaugh Wright: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n Restoration,1862-1874,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fonia,1957,pp.2。
    ①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2页。
    ②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第13页。
    ①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2002年1月,第15页。
    ②韦庆远等:《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24页。
    ①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第1页。
    ②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269页。
    ③韦庆远等:《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前言,第1页。
    ④据高一涵:《中国御史制度沿革》,万有文库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30年10月,第1页。
    ①高一涵:《中国御史制度沿革》,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6月初版,第1-2页。
    ②高一涵:《中国御史制度沿革》,1926年6月初版,第3页。
    ③高一涵:《中国御史制度沿革》,1930年10月,第72页。
    ④高一涵:《中国御史制度沿革》,1930年10月,第75页。
    ①曾纪蔚:《清代之监察制度论》,兴宁书店,1931年6月发行,自序。
    ②曾纪蔚:《清代之监察制度论》,自序。
    ③曾纪蔚:《清代之监察制度论》,第104页。
    ①曾纪蔚:《清代之监察制度论》,第104页。
    ②曾纪蔚:《清代之监察制度论》,第104页。
    ③曾纪蔚:《清代之监察制度论》,第105页。
    ④曾纪蔚:《清代之监察制度论》,第106页。
    ①高阳:《柏台故事》楔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3月,第1页。16
    ①王维江:《“清流”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11页。
    ①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4页。
    ②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14页。
    ③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26页。
    ④张革非等:《中国近代史料学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页。
    ①Benedetto Croce Authorized, Translation by Douglas Ainisilie: History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Ompany,1921,p.12.
    ②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上学记》(修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8年9月北京第2版序第4页。26
    ①杨定襄:《科道平议》,《甲寅》第一卷第九号,章士钊编:《甲寅周刊·甲寅杂志》第四册,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②文天倪:《科道制与代议制之利害得失如何立法与弹劾二权之分合利弊安在此项条文应如何现定其分别论之》,《甲寅》第一卷第十三号,第300页
    ③高一涵:《中国御史制度沿革》,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47-48页。
    ④辞海编辑委员会主编:《辞海》(1999年版彩图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1日,第2167。
    ⑤[汉]班固撰:《汉书》(第十册)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中华书局出版,1962年6月,第3405页。
    ⑥[唐]杜佑撰:《通典》(第一册)卷第二十四,职官六,御史台,中华书局出版,1988年12月,第658-659页。另,《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全唐诗典故辞典》,均以此说为据。
    ①[宋]郑樵:《通志》(第一册)卷五十四,职官略第四,御史台第六,志667,万有文库第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3月。
    ②据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第242页。
    ③[清]嵇璜、刘墉等奉敕撰;纪昀等校订:《续通典》卷二十八,职官六,御史台,典1293,万有文库第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9月。
    ④[清]永瑢、纪昀奉敕撰:《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八,都察院上,第11页,光绪广雅从书本,广雅书局。
    ⑤[唐]杜佑撰:《通典》(第一册)卷第二十四,第658页。
    ⑥[汉]班固撰:《汉书》(第十册)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第3391页。
    ⑦[汉]班固撰:《汉书》(第十册)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第3405页。
    ⑧[汉]班固撰:《汉书》(第三册)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第725页。
    ⑨据徐天麟撰:《西汉会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第333-334页。
    ⑩[清]永瑢、纪昀奉敕撰:《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八,都察院上,第11页。
    11[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第四册)卷二十七,宣张二王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宣秉列传,中华书局出版,1965年5月,第927页。
    ①高一涵著:《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1930年10月,第13-14页。
    ②[唐]杜佑撰:《通典》(第一册),第667页。
    ③[唐]魏征等撰:《隋书》(第三册),卷二十八,志第二十三,百官下,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3年8月,第775页。
    ④[唐]魏征等撰:《隋书》(第三册),卷二十八,志第二十三,百官下,第793页。
    ⑤[唐]魏征等撰:《隋书》(第三册),卷二十八,志第二十三,百官下,第796页。
    ⑥[唐]杜佑撰:《通典》(第一册),第670页。
    ⑦[唐]杜佑撰:《通典》(第一册),第660页。
    ①[宋]王溥撰:《唐会要》卷六十,御史台上,御史台,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55年6月,第1041页。
    ②[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卷六十一,职官十五,巡察按察巡抚等使,中华书局出版,1986年9月,第555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十八,志三十八,百官志三,御史台,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1239页。
    ④[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卷五十,职官四,谏议大夫,第459页。
    ⑤[宋]王栐撰:《燕翼诒谋录》,卷四,增置台谏条,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1月,第34页。
    ①[唐]杜佑撰:《通典》(第一册)卷第二十一,职官三,门下省,第551页。
    ②高一涵著:《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1930年10月,第49页。
    ③[唐]李隆基撰:《大唐六典》卷之八,三秦出版社出版,1991年6月,第179页。
    ④[唐]杜佑撰:《通典》,第551页。
    ⑤[唐]李隆基撰:《大唐六典》,第179-180页。
    ①高一涵著:《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1930年10月,第53-54页。
    ②[唐]杜佑撰:《通典》,第551页。
    ③高一涵著:《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1930年10月,第54页。
    ④[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卷五十,职官四,谏议大夫,第458页。
    ⑤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2期,1994年,第34-41页。
    ⑥[宋]章俊卿编:《群书考索续集》卷三十六,官制门,台谏,第4-5页,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写本,总第442-443页。
    ⑦[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三,台谏不相见,中华书局出版,2005年11月,第252页。
    ①[宋]章俊卿编:《群书考索续集》,第23页,总第452页。
    ②刁忠民:《论北宋天禧至元丰间之台谏制度》,《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77-86页。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三,谏院,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57年11月,第2423页。
    ①[宋]章俊卿编:《群书考索续集》,第23-24页,总第452页。
    ②[宋]王溥撰:《唐会要》卷六十二,御史台下,谏诤,第1078页。
    ③[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第十一册)卷一百四十,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11月,第3367页。
    ①[宋]章俊卿编:《群书考索续集》,第1页,总第441页。
    ②同上,第21页,总第451页。
    ③据虞云国著《宋代台谏制度研究(增订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第29-31页。
    ④[宋]章俊卿编:《群书考索续集》,第21页,总第451页。
    ⑤[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六册)卷七十二,志第四十八,职官一,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4月,第1729页。
    ⑥[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三十三,职官五,都察院,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56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六册)卷七十三,志第四十九,职官二,第1768-1769页。
    ②[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1769页。
    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1767页。
    ④[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三十三,职官五,谏诤,第567页。
    ⑤[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三十三,职官五,谏诤,第568页。
    ⑥[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三十三,职官五,谏诤,第569页。
    ①[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三十三,职官五,谏诤,第571页。
    ②[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三十七,职官九,六科,第644页。
    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六册)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职官三,第1806-1807页。
    ④[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六册)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职官三,第1805页。
    ⑤[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十六册)卷一百八十,列传第六十八,赞,第4803页。
    ⑥台湾国史馆校注:《清史稿校注》(第四册)卷一百二十二,志九十七,职官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9月,第3285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台规二种(第一册)》卷二,训典二,圣谕,故宫珍本丛刊,海口:海南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第1页。
    ②台湾国史馆校注:《清史稿校注》,第3284-3285页。
    ③台湾国史馆校注:《清史稿校注》,第3287页。
    ④台湾国史馆校注:《清史稿校注》,第3285页。
    ①台湾国史馆校注:《清史稿校注》,第3288页。
    ②[清]昆冈,李鸿章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二十五年重修本)卷二十,六科,光绪二十五年八月石印本。
    ③台湾国史馆校注:《清史稿校注》第四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99年9月,第3288页。
    ④冯尔康:《雍正传》,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第294页。
    ⑤台湾国史馆校注:《清史稿校注》,第3285页。
    ①梁娟娟:《论清代皇权的加强与科道官谏诤职能的萎缩》,《求索》,2008年10月,第208-211页。
    ②吴优政:《清雍正朝台谏合一之研究》,台北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第74页。
    ③吴优政:《清雍正朝台谏合一之研究》,第74-92页。
    ④据冯尔康著《雍正传》,第294页。
    ⑤吴优政:《清雍正朝台谏合一之研究》,第84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第十六册)卷一百八十,列传第六十八,赞曰,第4803页。
    ②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台规二种(第二册)》卷一,训典一,台省箴,第12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台规二种(第二册)》卷一,训典一,台省箴,第12页。
    ①故宫博物院编:《钦定台规二种(第二册)》卷三,训典三,圣谕,第29页。
    ②《清实录》第三十三册,中华书局影印出版,1986年8月,第265页。
    ③《清实录》第三十五册,第920页。
    ①《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奏复应准许乃济所奏驰鸦片之禁并拟章程九条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205页。
    ②《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奏复应准许乃济所奏驰鸦片之禁并拟章程九条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第205-206页。
    ③《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奏为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急请变通办法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第202页。
    ④《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奏复应准许乃济所奏驰鸦片之禁并拟章程九条折》,第206页。
    ①《江南道监察御史袁玉麟奏陈鸦片驰禁将有防国计民生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第213页。
    ②《江南道监察御史袁玉麟奏陈鸦片驰禁将有防国计民生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第214页。
    ③《江南道监察御史袁玉麟奏陈鸦片驰禁将有防国计民生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第215页。
    ④《江南道监察御史袁玉麟奏陈鸦片驰禁将有防国计民生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一),第216页。
    ⑤《户科给事中万启心奏陈对英操纵之策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第498页。
    ①《户科给事中万启心奏陈对英操纵之策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第497-499页。
    ②《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石景芬奏请出兵驱逐占踞定海之英军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第673页。
    ①《刑科掌印给事中袁玉麟奏请饬禁伏毛浮冒撙节海防经费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第691-692页。
    ②《刑科掌印给事中袁玉麟奏请饬禁伏毛浮冒撙节海防经费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二),第692页。
    ③《掌江南道监察御史骆秉章奏为就粤省军情条陈管见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第276页。
    ④《监察御史骆秉章奏为风闻到粤湖南官兵骚扰情事片》,《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三》,第449页。
    ⑤《给事中骆秉章奏陈预筹攘外安内之策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四》,第302-303页。
    ⑥《御史吕贤基奏请敕禁各省加派勒捐折》,《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五》,第155页。
    ①《著各省督抚查吏胥借防堵加派勒捐事上谕》,《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五》,第156页。
    ②胡思敬:《国闻备乘》,第40页。
    ③曾朴:《孽海花》(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3月,第35页。
    ④魏元旷:《坚冰志》,卷1,1931年刻本,第2页。
    ⑤此说据湖南人民出版社校点:《郭嵩焘日记》第四卷,光绪七年八月初七日,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10月,第207页。
    ⑥此说据赵炳麟:《光绪大事汇鉴》卷2,第7页,《赵柏岩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文海出版社。
    ⑦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3年4月,第14页。
    ⑧孙宝瑄:《忘山庐日记》,第35页。
    ①《郭嵩焘日记》第三卷,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第375-376页。
    ①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二),恭亲王之进退关系朝局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四辑),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844页。
    ②安维峻在光绪二十年六月十七日(1894年7月19日)的《请明诏讨倭片》中说:“以臣愚见,自强之策,莫如决战!”,《谏垣存稿》卷二,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4月,第48页。
    ③安维峻:《请速决大计疏》,光绪二十年七月十三日,《谏垣存稿》卷二,第53页。
    ①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四册,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4月,第1881页。
    ②参见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第114页。
    ③李学通整理:《半糖言事》选录,请任亲贤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近代史资料》总65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5月,第39页。
    ④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720页。
    ⑤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732页。
    ⑥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733页。
    ①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第114页。
    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20册(光绪二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39页。
    ③安维峻:《请速决大计疏》,第54页。
    ④李鼎文:《评介甘肃举人<请废马关条约呈文>及其他》,《甘肃文史丛稿》,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第306页。
    ①李学通整理:《半糖言事》选录,请罢奸邪以坚战局奏,《近代史资料》总65号,第44页。
    ②褚成博:《敬请申儆枢臣折》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坚正堂折稿》卷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刻本,第1-2页。
    ①《户科给事中洪良品等奏陈枢臣徐用仪等误国营私请立即罢斥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三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8月,第469-470页。
    ②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817页。
    ③《翁文恭公日记》,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日战争》(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65页。
    ④李学通整理:《半糖言事》选录,劾徐用仪奏,《近代史资料》总65号,第62-63页。
    ⑤孔祥吉编著:《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3月,第91-95页。
    ①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5月,第124页。。
    ②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第125页。
    ③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第126页。
    ①褚成博:《请饬北洋增兵镇抚朝鲜折》光绪二十年五月十九日,《坚正堂折稿》卷一,第14页。
    ②朱彭寿编:《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2月,第1415、1724页。
    ③朱保炯等:《明清进士提名碑录索引(全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月,第2839页。
    ④褚成博:《坚正堂折稿》序。
    ⑤褚成博:《请饬究办投书贿属浙江考官之人折》光绪十九年九月初二日,《坚正堂折稿》卷一,第8页。
    ⑥高阳:《柏台故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3月,第210页。。
    ①高伯雨:《听雨楼随笔》,再谈周福清条,书趣文丛,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96页。
    ②褚成博:《坚正堂折稿》序。
    ①褚成博:《请撤销李经楚陆维祺保案片》光绪二十年六月初二日,《坚正堂折稿》卷一,第17页。
    ②王宪民等:《戊戌变法史述论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09页。
    ③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三),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12月第1版,1984年9月北京第2次印刷,第119-120页。
    ④冯煦:《蒿庵类稿》卷十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三辑,第635-636页。
    ①李恩涵:《左宗棠与清季政局》,《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6月,第231-232页。
    ②《韩事日迫疆臣受愚吁恳力防后患折》,光绪二十年六月初二日,《坚正堂折稿》卷一,第16页。
    ③《请严旨责成李鸿章妥为筹办片》,《坚正堂折稿》卷一,第18页。
    ①安维峻:《请明诏讨倭片》,第49页。
    ②《御史庞鸿书奏为朝鲜不可弃应集兵直捣日军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一册,第23页。
    ③《御史庞鸿书奏为朝鲜不可弃应集兵直捣日军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一册,第24页。
    ④《御史高燮曾奏保护朝鲜关系重要宜用全力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一册,第49页。
    ⑤《御史高燮曾奏保护朝鲜关系重要宜用全力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一册,第50页。
    ①《吏科给事中余联沅奏陈御敌设防方略六条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一册,第51页。
    ②《请罢和议严防备战以杜窥伺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一册,第66页。
    ③《请罢和议严防备战以杜窥伺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一册,第67页。
    ①《李鸿章玩寇失机请量加处分折》,《坚正堂折稿》卷一,第22-24页。
    ②《中日天津条约实启衅端片》,《坚正堂折稿》卷一,第26页。
    ①安维峻:《请速决大计疏》,第53页。
    ②姚锡光撰:《东方兵事纪略》,中国史学会注编《中日战争》(一),第15页。
    ③钟德祥(1835-1905)“字西耘,自号园公、愚翁、塞上翁、蛰窠翁、耘翁,壮族”,广西宣化县刘圩斑峰团(今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文翰街)人。光绪二年进士及第,“入翰林院庶常馆,散馆授编修”。光绪十年,入潘鼎新军参与中法战争。“光绪十一年,入国史馆。光绪二十年春,被任命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一年秋,被罢官流放张家口沙陀军台(驿站)”(雷达辑校《前言》,《钟德祥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页)。钟德祥的奏疏,多涉及战备及筹策,而对过往军事及洋务举措多有批评之辞。
    ①钟德祥:《为船政废弛请饬实力整顿折》,雷达辑校《钟德祥集》,第5页。
    ②钟德祥:《为船政废弛请饬实力整顿折》,雷达辑校《钟德祥集》,第6页。
    ③《编修曾广钧为统筹全局集中全力击败日本敬陈方略七条呈》,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一册,第14页。
    ④《吏科给事中余联沅奏为条陈抵制日患方略片》,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一册,第13页。
    ①《请借款购船募将练兵折》,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八日,《坚正堂折稿》卷一,第40页。
    ②此三片为:《请将丁汝昌卫汝贵治罪片》;《请预为布置片》;《金州失守将士宜分别劝惩片》。
    ③丁仁长,字伯厚,号潜客,广东番禺人(朱彭寿编著:《清代人物大事纪年》,第1473、1593页;杨廷福、杨同甫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1年12月,第186页)。
    ①《和议误国请收回成命折》,《坚正堂折稿》,第54-56页。
    ①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日记》,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第368页。
    ②张仲炘,字瞻园(杨廷福等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册)》(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723页)。
    ③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廿一)》,北京: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年,第34页。
    ④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廿二)》,第12页。
    ①《户科给事中洪良品奏请皇上独断必不可和折》,《中日战争》第一册,第405页。
    ②《请罢奸邪以坚战局奏》,《近代史资料》总65号,第44-46页。
    ③《劾李经方不轨疏》,《谏垣存稿》,第99-103页。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1册,卷四百四十五,列传二百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8月,第12466页。
    ②任承允:《内阁侍读原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安公晓峰墓志铭》,《谏垣存稿》,第135页。
    ③任承允:《内阁侍读原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安公晓峰墓志铭》,《谏垣存稿》,第137页。
    ④任承允:《内阁侍读原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安公晓峰墓志铭》,《谏垣存稿》,第135页。
    ①[清]左宗棠:《左宗棠全集》第八册,上海书店出版,1986年6月,第6951页。
    ②罗正钧:《左宗棠年谱》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83年11月,第306页。
    ③[清]左宗棠:《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答刘克庵(刘典),第11884页,。
    ④江庆柏编:《清朝进士题名录》,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7年6月第1版,中册第1155页;下册第1605页。
    ⑤据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会试考官年表》第四册,中华书局出版,1980年7月,第2870页。
    ⑥任承允:《内阁侍读原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安公晓峰墓志铭》,第137页。
    ⑦任承允:《内阁侍读原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安公晓峰墓志铭》,第136页。
    ①安维峻:《望云山房诗集》,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西北文学文献》第十五卷,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六辑,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第400页。。
    ②任承允:《内阁侍读原任福建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安公晓峰墓志铭》,第136页。
    ③安维峻:《望云山房诗集》,《西北文学文献》第十五卷,第403页。
    ④安维峻:《谏垣存稿》自序,第3页。
    ⑤沃丘仲子:《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安维峻钟德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4月,第172页;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综录类12,明文书局印行,1986年,第486页。
    ①安维峻:《请因变修省疏》,《谏垣存稿》,第15页。
    ②王开文:《王新帧诗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67页。
    ③任承允:《谏垣存稿序》,《桐自生斋文集》卷七,《西北文学文献》第十三卷,第460页。
    ①安维峻在《读凉州李叔坚传书后》,曾自述:“余性激烈,先生济以和平”(安维峻:《读凉州李叔坚传书后》,李于锴著,李鼎文点校:《李于锴遗稿辑存》,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版,第123页)。
    ②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安维峻劾李文忠疏条,巴蜀书社1988年6月,第25页。
    ③安维峻:《力阻和议疏》,《谏垣存稿》卷四,第111页。
    ①安维峻:《力阻和议疏》,《谏垣存稿》卷四,第116-117页。
    ②安维峻:《谏垣存稿》自序,第3页。
    ③任清,马忠文整理:《张荫桓日记》,近现代名人日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2004年2月,第499页。
    ①安维峻:《请诛李鸿章疏》,《谏垣书稿》,第118页。
    ②安维峻:《请诛李鸿章疏》,《谏垣书稿》,第118-119页。
    ③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3年4月,第64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20册(光绪20年),第600页。
    ②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59页。
    ③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60页。
    ④叶景葵:《序》,《忘山庐日记》上册,第1页。
    ⑤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7页。
    ⑥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48页。
    ①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67页。
    ②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1册,卷四百四十四,列传二百三十,第12449页。
    ③叶尔恺:《传》,黄体芳著《江南征书文牍》卷首,黄群辑:敬乡楼丛书(第三辑之九),民国永嘉黄氏,1931年第1页。
    ④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56页。
    ①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下册,第1146页。
    ②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141页。
    ③叶景葵:《序》,《忘山庐日记》上册,第1页。
    ④叶景葵:《叶景葵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第194页。
    ⑤叶景葵:《序》,《忘山庐日记》上册,第2页。
    ①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169页。
    ②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48页。
    ③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64页。
    ①《外交小史》,安维峻劾李文忠疏条,《清代野史》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87年10月,第368页。
    ①陈宝琛:《倭案不宜遽结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二),第12页。
    ②《编修曾广钧为统筹全局集中全力击败日本敬陈方略七条呈》,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一册,第16页。
    ③安维峻:《劾李经方不轨疏》,《谏垣存稿》卷四,第99页。
    ④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册,第117页。
    ①《御史钟德祥奏请及时清理政治并陈三策以救时弊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二册,第144页。
    ②《御史熙麟奏和议纷传外患犹后安内为急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三册,第118页。
    ③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十三,光绪二十一年,第8、9页。
    ④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三十三,光绪二十一年,第30页。
    ⑤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三十三,光绪二十一年,第34页。
    ⑥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四十四,光绪二十一年,第19页。
    ①陶模:《培养人材疏》,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二),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69页。
    ②陶模:《培养人材疏》,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二),,第276-277页。
    ③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5月,第249页。
    ④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黄山书社出版,1995年12月,第142页。
    ⑤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二十一,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第15页。
    ⑥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二十一,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第16页。
    ①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三册,第623页。
    ②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二),第290页。
    ③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三册,第585页。
    ④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三册,第585-586页。
    ①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三册,第586页。
    ②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中华书局出版,1992年9月,第28页。
    ③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70年6月,第603-626页。
    ④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增订本)上册,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88年7月,第20-56页。
    ⑤据孔祥吉编著:《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3月。
    ①闵尔昌纂录:《碑传集补》(一)卷十,清代传记丛刊,综录类⑤,台北:明文书局印行,1986年,第20页。
    ②汤志钧著:《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2年6月,第335页。
    ③文廷式著:《琴风余谈》,赵铁寒编《文芸阁(廷式)先生全集》奏议·书牍·杂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1973年12月,第254页。
    ④沃丘仲子:《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第183页。
    ⑤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第32页。
    ⑥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第33-34页。
    ①《王鹏运及其词》一书作者,便未能注意到这一点,而认作不同的两份奏折。见谭志峰著《王鹏运及其词》,漓江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第46页。
    ②吴樵信札,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第471页。
    ③吴樵信札,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第472页。
    ④汪大燮信札,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第721页。
    ⑤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安徽寿州人。
    ①汪大燮信札,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第722页。
    ②吴樵信札,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第472页。
    ③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7月,第188页。
    ④汪大燮信札,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第722页。
    ⑤张荫桓(1837-1900),字樵野,广东南海人。
    ⑥文廷式在《八声甘州》题解中有言:“送志伯愚侍郎赴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之任,同盛伯羲祭酒、王幼霞御史、沈子培刑部作。”(汪叔子编《文廷式集》下册,卷十二,词录,中华书局出版,1993年1月,第1411页。)
    ①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第24页。
    ②康有为:《寄赠王幼霞侍御》,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9月,第184页。
    ①闵尔昌纂录:《碑传集补》(一)卷十,第21-22页。
    ②安世忠:《先祖晓峰府君行状》,《评介甘肃举人<请废马关条约呈文>及其他》,李鼎文《甘肃文史丛稿》,第310页。
    ③王鹏运:《半塘定稿》卷一,味梨集,清光绪三十二年刻本,第6-7页。
    ①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杨深秀、宋伯鲁,《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第199页。
    ②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卷四,《退庐全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五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8年10月,第1669页。
    ③这包括光绪二十二年军机档记载,宋伯鲁于当年六月十五日递《长江水师积弊亟宜振整片》,八月二十六日递《请饬查傅汝梅劣迹片》,十一月二十日递《乡会试策题宜专问时务片》即《焚余草》卷下第8件的《变通乡会试片》(茅海建《康有为、梁启超所拟戊戌奏折之补篇——读宋伯鲁<焚余草>札记》,《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5期,第116-132页),十二月十六日递《请振抚商州灾情片》(据孔祥吉《宋伯鲁与戊戌变法》,《人文杂志》1984年第2期,,第97-101页,注释3、4、5、6、7)。
    ①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第3968页。
    ②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第3969页。
    ③据孔祥吉著《宋伯鲁与戊戌变法》一文。
    ①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第309页。。
    ②《京师关西学会缘起》,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四),第426页。
    ③孔祥吉:《宋伯鲁》,戴逸,林言椒《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一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103页。
    ①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第115页。
    ②梁启超:《杨深秀传》,陈书良编《梁启超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发行,1997年2月,第473页。
    ③胡思敬:《戊戌履霜录》,《退庐全集》,第1666-1669页。
    ④杨韨田纂修:《闻喜县志》卷16下,名贤,民国七年版,《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60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516页。
    ⑤徐凌霄,徐一士著:《凌霄一士随笔》(二),“六君子”之死条,《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三辑),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1997年7月,第629页。
    ⑥康有为:《六哀诗·故山东道监察御史闻喜杨公深秀》,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第218页。
    ⑦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第288页。
    ⑧梁启超:《杨深秀传》,《梁启超文集》,第473页。
    ⑨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2册,卷四百六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一,第12744页。
    ①胡思敬:《戊戌履霜录》,《退庐全集》,第1669页。
    ②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第289页。
    ③杨韨田纂修:《闻喜县志》,第516页。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24册,第416页。
    ⑤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第289页。
    ①杨韨田纂修:《闻喜县志》,第516页。
    ②胡思敬:《戊戌履霜录》,《退庐全集》,第1669页。
    ①梁启超:《杨深秀传》,《梁启超文集》,第474-475页。
    ②《康有为为谋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光明日报》,1985年9月4日;《康有为“戊戌密谋”补证》,《文汇报》,1986年,4月8日;《天津“废弑密谋”是维新派的虚构》;《围园杀后——康有为的武力夺权密谋》;《袁世凯〈戊戌纪略〉的真实性及其相关问题》。这些文章,均收入《晚清史事》一书中)
    ③刘高:《北京戊戌变法史》,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2001年11月,第215-217页。
    ④杨韨田纂修:《闻喜县志》,第515页。
    ①胡思敬:《戊戌履霜录》,《退庐全集》,第1666页。
    ②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2册,第12743页。
    ③刘高:《北京戊戌变法史》,第213页。
    ④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2册,第12744页。
    ⑤梁启超:《杨深秀传》,《梁启超文集》,第475页。
    ⑥孔祥吉:《宋伯鲁》,戴逸,林言椒《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一卷,第120页。
    ⑦梁启超:《杨深秀传》,《梁启超文集》,第473页。
    ①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2册,卷四百六十四,列传二百五十一,第12747页。
    ②梁启超:《康广仁传》,《梁启超文集》,第467页。
    ③梁启超:《康广仁传》,《梁启超文集》,第466页。
    ④孔祥吉编著:《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第204页。
    ①孔祥吉编著:《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第206页。
    ②梁启超:《康广仁传》,《梁启超文集》,第468页。
    ③汤志钧:《戊戌奏稿辑目》,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编《中国近代史研究论丛》,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6月,第124-150页。
    ①史籍中关于陈其璋的资料极少,今所引陈其璋简历,为孔祥吉先生《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一书所载陈祖治纂修内容。据书,第122页。
    ②《陈其璋扎》,杜春和等编:《荣禄存扎》,义和团资料丛编,齐鲁书社出版,1986年12月,第257页。
    ①茅海建先生在《我史》原稿中注意到:“原稿本有‘又为张仲炘草请站折’一句,后被删去,然此中透漏出康、张关系”(茅海建著《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5月,第236页)。
    ②在《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第234页,茅海建先生说:“我以为,此中有一种可能:即高燮曾附片是康本人或其党人起草的”。
    ③参见戚其章著《论甲午战争初期的帝后党争》,《山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戚其章著《论甲午战争后期的帝后党争》,《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
    ④参见林文仁《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
    ⑤胡思敬:《审国病书》,《退庐全集》,第1257页。
    ⑥赵炳麟:《光绪大事汇鉴》卷九,《赵柏岩集》,第480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14册,第394页。
    ②茅海建先生在《戊戌变法史事考》书中对此有较详考证。此据《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5月,第12页。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14册,第394页。
    ④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第29页。
    ①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第16页。
    ②胡思敬:《国闻备乘》,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1997年1月,第90-91页。
    ①史全生:《论戊戌维新运动中的帝党》,《历史档案》1984年04期,第90-98页。
    ②胡思敬:《国闻备乘》,第91页。
    ①关于这一问题,在《新学伪经考》付印的当时,便受到来自各方的诘难和批评。此后,在史学界更是聚讼纷纭。朱维铮先生在《重评<新学伪经考>》一文中,进一步论证其剽窃和袭取前人的可能性。此为定谳,已无他疑。
    ①辛朝毅编辑:《民国辛未年(1931年)番禺县续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81页。
    ②《朱侍御答康有为第四书》,叶德辉编(实为苏舆所编):《翼教丛编》卷一,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五辑,第29-30页。
    ③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人物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2页。
    ①刘光第:《户科给事中洪公墓志铭》,闵尔昌录《碑传集补》卷十,17,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百辑,第631-632页。
    ②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第156页。
    ③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第17-18页。
    ④刘光第著:《户科给事中洪公墓志铭》,《碑传集补》卷十,第635页。
    ⑤《洪给谏良品答梁启超论学书》,《翼教丛编》卷一,第47页。
    ⑥《洪给谏良品答梁启超论学书》,《翼教丛编》卷一,第53页。
    ①余联沅:《安晓峰侍御请毁禁新学伪经考片》,《翼教丛编》卷二,第69-70页。
    ②余联沅:《安晓峰侍御请毁禁新学伪经考片》,《翼教丛编》卷二,第70页。
    ③余联沅:《安晓峰侍御请毁禁新学伪经考片》,《翼教丛编》卷二,第72页。
    ④徐凌霄,徐一士著:《凌霄一士随笔》(二),李滋然《新学伪经考》辩词条,第623-625页。
    ⑤徐凌霄,徐一士著:《凌霄一士随笔》(二),李滋然轶事条,第625页。
    ①《吏科给事中余联沅奏请添简大僚勿鹜虚名而求实际折》,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三册,第538页。
    ②美籍华人余鹏:《缅怀先祖余联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孝感市委员会,《(孝南文史资料)孝感市文史资料》第4辑,1987年10月,144。
    ①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上册,第550页。
    ②苏树蕃编:《清朝御史题名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四辑,第535页。
    ③孙雄《旧京文存》卷一,《旧京诗文存》,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7页。
    ④《杨崇伊扎》,杜春和等编《荣禄存札》,第288页。
    ⑤李嘉球:《苏州状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2月,第256页。
    ⑥梁一波主编:《张家港名贤》,凤凰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01页。
    ①张剑:《清代杨沂孙家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201页。
    ②《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81,中华书局出版,1987年5月,第8页。
    ③吴樵信札,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第463页。
    ④汪大燮信札,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第731页。
    ①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1994年10月,第381页。
    ②[清]吴永口述:《庚子西狩丛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70-171页。
    ③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二集,第174页。
    ①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五册,第2887页。
    ②柴小梵:《梵天庐丛录》(一),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四辑,第51页。
    ③《申报》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1895年11月10日)。
    ①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卷四,《退庐全集》,第1676-1677页。
    ②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文道希被逐始末条,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出版,2008年7月第127页。
    ③李吉奎:《整理说明》,第4页,《花随人圣庵摭忆》。
    ④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文道希被逐始末条,第127-130页。
    ①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第131页。
    ①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第40页。
    ②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第41页。
    ③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第44页。
    ④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第46页。
    ①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第475页。
    ②《掌山东道监察御史宋伯鲁等折》,国家档案馆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第5页。
    ③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24册,第204页。
    ④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第46页。
    ⑤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杨深秀、宋伯鲁,《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第199页。
    ①茅海建先生认为,光绪这样做有违反常规之嫌。他认为,“如果仅是查明事实,该上谕完全可以用‘交片’,仅是军机处,许应骙知道;而由内阁‘明发’,则刊于《京报》,所有人都得到了明确的信息”(《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第476页)。或许光绪帝同样出于震慑守旧势力的目的,而操作这件事情。
    ②《许筠庵尚书明白回奏折》,《翼教丛编》卷二,第75页。
    ③《光绪朝上谕档》24,第205页。
    ④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下编,第542页。
    ⑤《文仲恭侍御严参康有为折》,《翼教丛编》卷二,第80页。
    ⑥《文仲恭侍御严参康有为折》,《翼教丛编》卷二,第81页。
    ①罗岗等编选:《我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第43页。
    ②《文仲恭侍御严参康有为折》,《翼教丛编》卷二,第85页。
    ③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两种),第41页。
    ①《文仲恭侍御严参康有为折》,《翼教丛编》卷二,第88页。
    ②《文仲恭侍御严参康有为折》,《翼教丛编》卷二,第90-91页。
    ③《文仲恭侍御严参康有为折》,《翼教丛编》卷二,第88-89页。
    ④《文仲恭侍御严参康有为折》,《翼教丛编》卷二,第91-92页。
    ①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上谕档》第24册,第233页。
    ②《文仲恭侍御严参康有为折》案语,《翼教丛编》卷二,第94-95页。
    ③罗岗等编选:《我史》,第43页。
    ④《文仲恭侍御严参康有为折》按语,《翼教丛编》卷二,第94-95页。
    ⑤《申报》有文记其事,说:“文侍御悌前因奏参工部主事康有为,不惬圣意,降旨令归原衙门行走。七月初十日,侍御重莅农部副郎之任,改调河南司行走。到署后,即与同寅诸君,畅叙竟日,大抵慨事局之艰难,觉生性之迂拙,自谓如苏长公之满肚皮不合时宜。候送部文书到日,即当呈请赏假,退守园林,不复作长庆老郎之计矣”(《身世之感》,《申报》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①沃丘仲子:《近现代名人小传》上册,第307-308页。
    ②叶昌炽著:《缘督庐日记》,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一),第531页。
    ③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8月,第143页。
    ④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第149页。
    ①萧一山:《戊戌政变的真相》,《大陆杂志》第27卷第7期,1963年。
    ②邓之诚,邓珂增订点校:《骨董琐记》卷四,杨崇伊条,中国书店出版,1991年7月,第515-516页。
    ③房德邻:《戊戌政变之真相》,《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36-47页。
    ①邓之诚著,邓珂增订点校:《骨董琐记》卷四,戊戌政变实录条,第517页。
    ②邓之诚著,邓珂增订点校:《骨董琐记》卷四,戊戌政变实录条,案语,第519页。
    ③房德邻:《戊戌政变之真相》。
    ④《掌广西道监察御史杨崇伊折》,国家档案馆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461页。
    ①茅海建:《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二)》,《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第135-192页。
    ②房德邻先生认为:“导致初三日政变的原因除开懋勤殿外,还有召袁世凯进京”(房德邻著《戊戌政变之真相》)。
    ①《光绪朝上谕档》第二十六册,第460页。
    ①《光绪朝上谕档》第二十六册,第460-461页。
    ②《光绪朝上谕档》第二十六册,第461页。
    ①致西安鹿尚书,王树楠编:《张文襄公(之洞)全集》,电牍五十,第一七一卷,第二十二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六辑,第12305页。
    ②此电,据《张之洞电稿甲编》为庚子十二月廿三日,而《张之洞全集》与《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则同标为为十二月二十四日巳刻到。在后两集中,排在其前的《致安庆王抚台》一电,似为此电回覆,且称此电为二十三日电,故排在其后更为恰当。
    ③王抚台来电,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8497-8498页。
    ④王抚台来电,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497页。
    ①致西安鹿尚书,王树楠编:《张文襄公(之洞)全集》,第12305页。
    ②致西安鹿尚书,王树楠编:《张文襄公(之洞)全集》,第12305-12307页。
    ①吴永口述:《庚子西狩丛谈》,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2月,第89页。
    ②韦庆远等:《清末宪政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05页。
    ③《光绪朝上谕档》第27册,第49-50页。
    ①刘岘帅来电,盛宣怀:《愚斋存稿》卷五十四,电报三十一,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三辑,第1212页。
    ②张香帅来电,盛宣怀:《愚斋存稿》,第1211页。
    ①张香帅来电,盛宣怀:《愚斋存稿》,第1208页。
    ②刘制台来电,《张文襄公全集》电牍五十一,卷一百七十二,第12375页。
    ①《光绪朝上谕档》第27册,第188页。
    ②《赵柏岩集》,第596页。
    ①《光绪朝上谕档》第28册,第18页。
    ②《光绪政要》卷二十八,第1797页。
    ③《光绪政要》卷二十七,第1594-1595页。
    ①《光绪政要》,卷二十七,第1596页。
    ②《遵旨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四日,《张之洞全集》第二册(奏议),第1407页。
    ③薶照:《立宪私议》,《东方杂志》第二卷第十一期,社说。
    ④《论内乱外患有相因之势》,《大公报》,1903年4月24日。
    ⑤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6月,第589-590页。
    ①《论中日分和之关系》,《东方杂志》1904年第1期,1904年7月8日发行。
    ②《振兴中国何者为当务之急》,《大公报》,1905年4月21日。
    ③《论立宪为万事根本》,《南方报》,1905年8月23日。
    ④《滇督抚丁振铎林绍年致枢垣日俄将战中国必受其殃请速变法以挽危局电》,王彦威纂辑,王亮编,王敬立校:《清季外交史料》,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9月,第2840页。
    ①据吴春梅著《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关于清末新政的理性思考》,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21页。
    ②瞿宣朴等:《先君府君行述》,《近代史资料》第83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0页。
    ③《派载泽等分赴东西洋考察政治谕》,《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页。
    ④此据《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的载泽及戴鸿慈考察“大概情形”暨“日期”奏折参证而得。
    ⑤《设立考察政治馆参酌各国政法纂订成书呈进谕》,《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3页。
    ①《光绪朝上谕档》第32册,第128页。
    ①《御史刘汝骥奏请张君权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07页。
    ②朱彭寿编:《清代人物大事纪年》,第1496、1658页。
    ①《御史刘汝骥奏请张君权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09-110页。
    ①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眉县志·人物》,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784-785页。
    ②《御史王步瀛奏改良政治必先统一事权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18-119页。
    ①《御史王步瀛奏改官制开议院投票举员地方自治之弊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22-123页。
    ①《论立宪预防流弊第一疏》,《谏院奏事录》第一卷,《赵伯岩集》,第898-910页。
    ②徐定超,字超伯,一字班侯,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枫林人。光绪丙子科举人,癸未科进士,签分户部广东科主事。清末官至京畿道监察御史。(胡珠生著《徐定超年谱简编》,陈继达主编《监察御史徐定超》,学林出版社出版,1997年5月,第398页);另据《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宣统元年记载:“徐定超现年五十六岁”(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8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260-261页)。
    ③《御史徐定超奏更定官制办法十条折》,《监察御史徐定超》,第24页。
    ④《御史徐定超奏更定官制办法十条折》,《监察御史徐定超》,第28页。
    ①《内阁中书王宝田等条陈立宪更改官制之弊呈》,《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51-152页。
    ②《给事中刘彭年奏立宪宜教育财政法律三者并举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62页。
    ③《江苏巡抚陈夔龙奏新政请毋庸扩充立宪变法或暂缓实行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178页。
    ①《光绪朝上谕档》第32册,第129页。
    ①《御史江春霖请除官制十二弊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386-389页。
    ②《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4页。
    ③《御史江春霖请除官制十二弊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388页。
    ①《御史杜本崇奏更改官制不宜全事更张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25页。
    ②《御史杜本崇奏更改官制不宜全事更张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25-426页。
    ①《御史张世培奏改革官制不可轻弃旧章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36-437页。
    ②《御史叶沛棠奏官制不宜多所更张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44页。
    ①《御史叶沛棠奏官制不宜多所更张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45页。
    ②《御史叶沛棠奏官制不宜多所更张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47页。
    ③《御史叶沛棠奏官制不宜多所更张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48页。
    ④《御史涂国盛奏请勿遽改官制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50页。
    ⑤《御史联魁等奏改革官制请从缓办理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59页。
    ①《御史吴钫奏改官制宜筹安置汰员以消立宪阻力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04页。
    ①《御史吴钫奏改官制宜筹安置汰员以消立宪阻力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04-405页。
    ②《御史吴钫奏改官制宜筹安置汰员以消立宪阻力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05页。
    ③《御史吴钫奏改官制宜筹安置汰员以消立宪阻力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04-405页。
    ①《御史吴钫奏更定官制宜厘定选用升转俸给仪节四端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15-416页。
    ②《御史吴钫奏更定官制宜厘定选用升转俸给仪节四端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16-418页。
    ③《御史吴钫奏更定官制宜厘定选用升转俸给仪节四端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18页。
    ①《御史王诚义奏更改官制应分未立宪与既立宪两期次第推行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51页。
    ②《御史王诚义奏更改官制应分未立宪与既立宪两期次第推行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52页。
    ①《御史履晋奏改革官制宜先州县后京师并先立议院后立内阁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59-461页。
    ②《总核官制大臣庆亲王等奏编定阁部院官制折》,《宪政初纲》,奏议,《东方杂志临时增刊》,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07年),第9页。
    ③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卷六,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辑,第719页。
    ④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卷六,第721页。
    ⑤端方:《端忠敏公奏稿》卷六,第722-807页。
    ①《御史蔡金台奏改革官制宜限制阁部督府州县权限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12页。
    ②《御史蔡金台奏改革官制宜限制阁部督府州县权限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12-415页。
    ①《御史蔡金台奏改革官制宜限制阁部督府州县权限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12页。
    ②《御史刘汝骥奏总理大臣不可轻设以杜大权旁落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21页。
    ③《御史石长信奏请将政务处并入内阁其他官制勿大更张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31页。
    ①《论立宪预防流弊第二疏》,《谏院奏事录》卷一,《赵柏岩集》,第911页。
    ②《论立宪预防流弊第二疏》,《谏院奏事录》卷一,《赵柏岩集》,第911页。
    ③《论立宪预防流弊第二疏》,《谏院奏事录》卷一,《赵柏岩集》,第912页。
    ④《论立宪预防流弊第二疏》,《谏院奏事录》卷一,《赵柏岩集》,第914页。
    ⑤《论立宪预防流弊第二疏》,《谏院奏事录》卷一,《赵柏岩集》,第919页。
    ①《论立宪预防流弊第二疏》,《谏院奏事录》卷一,《赵柏岩集》,第922页。
    ②《御史赵炳麟奏组织内阁宜明定责任制度确立监督机关以杜专权流弊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511-513页。
    ③《御史欧家廉奏内阁官制宜详慎定拟一方揽权窃政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557-558页。
    ①《御史王步瀛请免裁都察院员缺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74页。
    ②《御史王步瀛请免裁都察院员缺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73-476页。
    ③《御史王步瀛请免裁都察院员缺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75页。
    ④《御史黄昌年条陈维持正本筹划言路两端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483-487页。
    ⑤《掌印给事中忠廉等奏下议院亟须特别设立不可以都察院更改折》,《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第617-
    ①郭卫东:《论丁未政潮》,《近代史研究》,1989年05期,第77-92页。
    ②在清末御史中,“湘潭赵启霖、莆田江春霖、全州赵炳麟,同时为谏官,甚相得,号称敢言。京师人争目瞩之,因借上海洋上标记,共呼三御史为三菱公司。启霖美文辞,温慎如女子,不妄与人交。入台不一年,以劾奕劻父子罢职。炳麟汲汲好名,视赵、江稍驰鹜,所著书秘不示人,多记国朝掌故,然文笔不甚雅驯。春霖刚直使气,好饮酒,饮数斗不醉,酒半辄掀髯指骂王公,闻者咋舌”(胡思敬著《国闻备乘》,第92页)。
    ①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第三十卷,人物志(上册),湖南出版社,1992年11月,第566页。
    ②陈继训:《四川提学使赵公墓表》,卞孝萱,唐文权《辛亥人物碑传集》引《狷庵文草》,团结出版社,1991年10月,第729页。
    ③《劾署抚段芝贵及庆亲王父子折》,施明等整理:《赵瀞园集》,湖南出版社,1992年12月,第25-26页。
    ①据合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皖系北洋人物》,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第77页。
    ②合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皖系北洋人物》,,第78页。
    ③费行简:《现代名人小传》(上),第34页。
    ④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二),第577-578页。
    ⑤《光绪朝上谕档》第33册,第31页。
    ①《特保知县朱家宝等请破格擢用片》,廖一中等整理:《袁世凯奏议》(中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第564页。
    ②《光绪朝上谕档》第33册,第49。
    ③《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六日(1907年5月17日),第三版。
    ①《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七日(1907年5月18日),第二、三版。
    ②《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八日(1907年5月19日),第三版。
    ③《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八日(1907年5月20日),第三版。
    ①《申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二日(1907年5月23日),第四版。
    ②易孟醇:《赵启霖传略》,《赵瀞园集》,第389-390页。
    ③江春霖:《劾庆亲王父子疏》,《梅阳江侍御奏议》卷一,民国八年(1919年),铅印本,第29页。
    ①江春霖:《劾庆亲王父子疏》,《梅阳江侍御奏议》卷一,第29-30页。
    ②《赵瀞园集》,第29-30页。
    ③《赵柏岩集》,第1027页。
    ④《赵柏岩集》,第1029-1030页。
    ①江春霖:《奏劾王大臣查案疑窦疏》,《梅阳江侍御奏议》卷一,第32页。
    ②胡思敬:《国闻备乘》,第23页。
    ③吴庆坻撰:《蕉廊脞录》,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90年3月,第194-195页。
    ④《光绪朝上谕档》第三十三册,第108页。
    ⑤《陆宝忠来函》,《赵瀞园集》,第392页。
    ①《开复谢恩折》,《赵瀞园集》,第32页。
    ②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二),第577-578页。
    ③《梼杌近志》,杨翠喜条,《清代野史》第4册,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12月,第143-144页。
    ④苏全有:《论清末参政阶层的政治参与——以赵启霖、江春霖、恽毓鼎等为视点》,《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3卷第5期,2010年9月,第128-132页。
    ①岑春煊:《南洲直隶厅抚民通判赵君墓志铭》,《赵柏岩集》,庭训录,第25页。
    ②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南开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第43-45页。
    ③赵炳麟:《光绪朝大事汇鉴》卷二十,《赵柏岩集》,第613页。
    ④潘崇:《五大臣出洋考察行程日表》,《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附录,第352页。
    ①赵炳麟:《光绪朝大事汇鉴》卷二十,第614页。
    ②《光绪朝上谕档》第32册,第129页。。
    ③参考韦庆远《清末宪政史》,第151页。
    ④赵炳麟:《光绪朝大事汇鉴》卷二十,第614页。
    ⑤刘汝骥:《陶甓公牍》,丙午召见恭记,官箴丛书集成编纂委员会编,官箴丛书集成,黄山书社出版,1997年12月,第462页。
    ①刘汝骥:《陶甓公牍》,丁未召见恭记,第464页。
    ②赵炳麟《光绪朝大事汇鉴》卷二十,第614页。
    ③赵炳麟《光绪朝大事汇鉴》卷二十,第615页。
    ④赵炳麟《光绪朝大事汇鉴》卷二十,第623页。
    ⑤凌惕安:《清代贵州名贤像传》第一集第四卷,商务印书馆印行,1936年8月,第34页。
    ①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硃批奏折》第22辑,内政,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3月,第778页。
    ②《光绪朝硃批奏折》第22辑,第779页。
    ③《光绪朝硃批奏折》第22辑,第779页。
    ①赵炳麟:《谏院奏事录》卷一,《赵柏岩集》,第931-932页。
    ②上海文艺编译社编:《袁世凯全传》,上海文艺编译社印行,1916年版,第48页。
    ③赵炳麟:《光绪朝大事汇鉴》卷二十,第623页。
    ④《宪政公会常务员长杨度与各地宪政公会会员书》,《顺天时报》第2046、2047号,1908年12月15第七版、16日第七版。
    ⑤据《百年疑案终获破解:光绪确死于砒霜中毒》,《新民晚报》第A07版:文娱新闻,2008年11月1日。
    ⑥《光绪朝上谕档》第34册,第325页。
    ⑦刘忆江:《袁世凯评传》下册,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6月,第570页。
    ⑧上海文艺编译社编:《袁世凯全传》,第51页。
    ①赵炳麟:《宣统大事鉴》卷一,《赵柏岩集》,第636页。
    ②《光绪朝朱批奏折》第25辑,内政·职官,第532页。
    ③《光绪朝朱批奏折》第25辑,内政·职官,第533页。
    ①《光绪朝朱批奏折》第25辑,内政·职官,第533-534页。
    ②《光绪朝朱批奏折》第25辑,内政·职官,第536页。
    ③《光绪朝朱批奏折》第25辑,内政·职官,第610页。
    ①林纾:《清故中议大夫翰林院检讨前掌新疆道监察御史梅阳江公墓志铭》,《梅阳江侍御奏议》,民国八年刻本。
    ②《清史稿》第41册,卷四百四十五,第12469-12470页。
    ③赵炳麟:《宣统大事鉴》卷一,《赵柏岩集》,第636页。
    ④《光绪朝朱批奏折》第25辑,第377-379页。
    ⑤江春霖:《召见进言片》,《梅阳江侍御奏议》卷二,第32页。
    ⑥林纾:《清故中议大夫翰林院检讨前掌新疆道监察御史梅阳江公墓志铭》,《梅阳江侍御奏议》。
    ①赵炳麟:《宣统大事鉴》卷一,《赵柏岩集》,第636-637页。
    ②赵炳麟:《宣统大事鉴》卷一,《赵柏岩集》,第631页。
    ③江春霖:《召见进言片》,《梅阳江侍御奏议》卷二,第32页。
    ④赵炳麟:《密陈管见疏》,《谏院奏事录》卷五,《赵柏岩集》,第1143页。
    ⑤赵炳麟:《密陈管见疏》,《谏院奏事录》卷五,《赵柏岩集》,第1145页。
    ⑥赵炳麟:《密陈管见疏》,《谏院奏事录》卷五,《赵柏岩集》,第1145-1152页。
    ①赵炳麟:《密陈管见疏》,《谏院奏事录》卷五,《赵柏岩集》,第1152-1153页。
    ②赵炳麟:《宣统大事鉴》卷一,《赵柏岩集》,第637-638页。
    ③荣县志编纂委员会:《荣县县志》卷二十九,人物,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584页。
    ④赵炳麟:《宣统大事鉴》卷一,《赵柏岩集》,第640页。
    ⑤江春霖:《劾洵涛二贝勒疏》,《梅阳江侍御奏议》卷二,第43页。
    ⑥赵熙:《奏请裁抑亲贵权势疏》,王仲镛编《赵熙集》,巴蜀书社出版发行,1996年5月,第1277页。
    ①《洪右丞给谏答梁启超论学书》,苏舆编:《翼教丛编》卷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月,第24页。
    ②《安晓峰侍御请毁禁<新学伪今考片>》,苏舆编:《翼教丛编》卷二,第25页。
    ①《变法宜先变心折》,《坚正堂折稿》卷二,第18页。
    ②《变法宜先变心折》,《坚正堂折稿》卷二,第18-19页。
    ①《覆赵竺垣书》,《退庐笺牍》卷一,《退庐全集》,第442-444页。
    ②《覆赵竺垣书》,《退庐笺牍》卷一,《退庐全集》,第440-442页。
    ①《自全州覆胡漱堂吏部思敬书》乙巳十二月,《柏岩文存》卷二,书,《赵柏岩集》,近代中国史料丛,第三十一辑,第1437-1438页。
    ②梁济先生的殉清,在本质上是为道义而殉。他在《敬告世人书》中说:“吾因身值清朝之末,故云殉清,其实非以清朝为本位,而以幼年所学为本位。吾国数千年先圣之诗礼纲常,吾家先祖先父先母之遗传与教训,幼年所闻以对于世道有责任为主义,此主义深印于吾脑中,即以此主义为本,故不容不殉”(黄曙辉编校《梁巨川遗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51页)。梁先生所谓“主义”,可用“道义”来概括。虽不出儒家“忠孝节义”的范畴,而梁先生则别有新解。就如“忠”,梁先生的解释为:“效忠于一家一姓之义狭,效忠于世界之义广。鄙人虽为清朝而死,而自以为忠于世界”(《梁巨川遗书》,第56页)。可见,梁先生不论殉清还是为道义而殉,乃鉴于世道堕落而为之挽救。他的志愿在于为世人树一榜样,为迷茫的世界点燃一盏明灯。
    1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北平: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年。
    2陈霞飞主编:《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中华书局,1995年11月。
    3光绪己亥敕修:《光绪会典》,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3辑,文海出版社。
    4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部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年。
    5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
    6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代档案史料丛编》(四辑),中华书局。
    7嵇璜、刘墉等奉敕撰:《清朝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8嵇璜、刘墉等奉敕撰:《清朝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9昆冈等编:《钦定大清会典》,商务印书馆,光绪二十五年版。
    10昆冈等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二十五年石印版。
    11刘锦藻撰:《皇朝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7年。
    12李鸿章等奉敕重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光绪十二年石印本。
    13麦仲华编:《皇朝经世文新编》,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14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上海书局,2000年。
    15戚其章编:《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北京:中华书局。
    16清史稿校注编纂小组:《清史稿校注》,台北国史馆,1989年。
    17清华大学历史系编:《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18《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1987年。
    19秦经国:《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钱若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
    21钱实甫编:《清季新设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61年版。
    22钱实甫编:《清季重要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59年版。
    23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24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政治军事编》第一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25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晚清.北洋》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26沈桐生辑:《光绪政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5辑,文海出版社。
    27苏树蕃编:《清朝御史题名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4辑,文海出版社。
    28汤志钧、陈祖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29王彦威纂辑、王亮编、王敬立校:《清季外交史料》,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7年9月,第1版。
    30王延熙、王树敏辑:《皇朝道咸同光奏议》,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31王锺翰点校:《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9年。
    32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据光绪二十八年刻本印。
    33《邸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34延煦等编:《钦定台规》(光绪十六年),海南出版社,2000年。
    35郑樵撰:《通志》,商务印书馆,1935年3月,初版。
    36朱寿朋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
    37左舜生选辑:《中国近百年史资料初编、续编》,台湾中华书局,1987年。
    38赵尔巽主编:《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39张寿镛:《皇朝掌故汇编内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3辑,文海出版社。
    40张寿镛:《皇朝掌故汇编外编》,近代中国史料丛编,第14辑,文海出版社。
    41张廷玉等奉敕撰:《清朝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
    42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书局,2000年。
    4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书局,2000年。
    44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书局,2000年。
    45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日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书局,2000年。
    46中国史学会主编:《义和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书局,2000年。
    47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书局,2000年。
    4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4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5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华书局,1996年。
    5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庚子事变清官档案汇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十四辑),中华书局,1993年。
    5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中华书局,1990年。
    5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5年。
    5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清末教案》(二、三册),中华书局,1996年6月。
    5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
    1北京市档案馆编:《杨度日记》,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
    2柴小梵著:《梵天庐丛录》,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3蔡云万著:《蛰存斋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4陈夔龙撰:《梦蕉亭杂记》,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
    5陈灨一著:睇向斋谈往》,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7陈冷汰、陈诒先译:《慈禧外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8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88-1998年。
    9陈继达主编:《监察御史徐定超》,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10陈善同著:《陈侍御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八辑,文海出版社影印。
    11陈宝泉著:《退思斋诗文存》,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56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12岑毓英著:《岑襄勤公奏稿》,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38辑,文海出版社。
    13岑春煊、恽毓鼎、王照、高树著:《乐斋漫笔崇陵传信录(外二种)》,中华书局,2008年。
    14杜春和、耿来金、张秀清编:《荣禄存札》,齐鲁书社,1986年。
    15顾廷龙编:《王同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6顾廷龙、戴逸等编:《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17郭嵩焘著:《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
    18郭则澐编:《十朝诗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胡林翼著:《胡文忠公遗集》,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34辑,文海出版社。
    20胡寄尘著:《清季野史》,岳麓书社,1985年。
    21胡思敬著:《国闻备乘》,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22胡思敬著:《退庐全集》,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四十五辑,文海出版社。
    23何刚德著:《春明梦录.客座偶谈》,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24何启、胡礼垣集,郑大华点校:《新政真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25黄浚著:《花随人圣盦摭忆》,中华书局,2008年。
    26黄遵宪著,钟叔河辑注校点:《日本杂事诗广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7江春霖撰:《梅阳江御史奏议》,出版不详,1926年。
    28姜义华编:《康有为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金梁著:《光宣小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30金梁著:《近世人物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1罗森等著:《早期日本游记五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2缪荃孙撰:《艺风老人年谱》,北平文禄堂,1936年。
    33廖一中、罗真容整理:《袁世凯奏议》,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4廖寿恒:《抑斋日记》,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35卢金城编:《江春霖御史奏稿简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股分有限公司,1954年版。
    37梁章钜纂,朱智等续纂:《枢垣纪略》,上海书局,2000年。
    38李伯元著:《南亭笔记》,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39李孟符著:《春冰室野乘》,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
    40李慈铭著:《越缦堂日记》,广陵书社,2004年。
    41刘声木撰:《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中华书局,1998年。
    42刘体仁著:《异辞录》,中华书局,1998年。
    43刘鹗著:《老残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44刘坤一著:《刘忠诚公遗集》,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26辑,文海出版社。
    45劳乃宣著:《桐乡劳先生(乃宣)遗稿》,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36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46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一莫理循书信集》,知识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47瞿兑之著:《故都闻见录》,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
    48瞿兑之著:《同光间燕都掌故辑录》,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49祁寯藻、文廷式、吴大澄等著:《〈青鹤〉笔记九种》,中华书局,2008年。
    50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
    51任青、马忠文整理:《张荫桓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52荣孟源等主编:《近代稗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988年版。
    53沈桐生辑:《光绪政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5辑,文海出版社。
    54宋教仁著:《宋教仁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55孙宝瑄著:《忘山庐日记》,上海书局,2000年。
    56孙静安著:《栖霞阁野乘》,上海书局,2000年。
    57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989年版。
    58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2月第1版。
    59王闿运著:《湘绮楼日记》,岳麓书社,1997年。
    60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61王文韶著,袁英光、胡逢祥整理:《王文韶日记》,上海书局,2000年。
    62王伯恭著:《蜷庐随笔》,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63王树枏著,龙顾山人辑:《陶庐老人随年录南屋述闻(外一种)》,中华书局2008年。
    64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65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
    66吴庆坻著《蕉廊脞录》,上海书局,2000年。
    67吴汝纶著,宋开玉整理:《桐城吴先生日记》,河北教育出出版社,1999年
    12月第1版。
    68吴永口述,刘治襄笔记,李益波整理:《庚子西狩丛谈》,中华书局,2009年。
    69吴趼人著,张友鹤校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民出版社,1959年。
    70翁同龢纪念馆编,朱育礼点校:《翁同龢诗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1翁同龢著:《瓶庐丛稿》,文海出版社,1967年。
    72温肃:《温侍御(毅夫)年谱及檗庵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
    73文廷式著:《文廷式集》,中华书局,1993年。
    74文安主编:《晚清述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75伍廷芳:《伍廷芳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76谢兴尧注释:《荣庆日记》,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
    77小横香室主人编:《清朝野史大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78徐一士著:《一士类稿》,中华书局,2007年。
    79徐一士著:《一士谈荟》,中华书局,2007年。
    80徐珂著:《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
    81徐凌霄、徐一士著:《凌霄一士随笔》,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82许指严著:《十叶野闻》,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
    83萧乾主编:《新编文史笔记丛书》第一辑、第四辑,中华书局,2005年。
    84薛福成著,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85薛福成著:《庸庵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86薛正兴主编:《李伯元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87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8叶昌炽著:《缘督庐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89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90严修撰,武安隆、刘玉敏点注:《严修东游日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1恽毓鼎、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2叶德辉编:《翼教丛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五辑,文海出版社。
    93杨度著,刘晴波编:《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94杨度著,北京市档案馆编:《杨度日记》,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95于翰笃编:《于中丞(荫霖)奏议》,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三辑,文海出版社。
    96曾纪泽著,刘志惠点校辑注:《曾纪泽日记》,岳麓书社,1998年。
    97曾纪泽著:《出使英法俄国日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
    98赵炳麟著、黄南津等点校:《赵柏岩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一辑,文海出版社。
    99赵启霖著,施明、刘志盛整理:《赵瀞园集》,湖南出版社,1992年。
    100赵烈文著:《能静居日记》,台湾学生书局,1964年。
    101郑孝胥著,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年。
    102朱维乾等编纂:《江春霖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文化委员会,1990年。
    103张相、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
    104张柑、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
    105张百熙著:《退思轩诗集》,京师印行,1911年。
    106张謇撰,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七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107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六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08张謇著:《柳西草堂日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十九辑,文海出版社。
    109张元济著:《张元济诗文》,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10张祖翼著:《清代野记》,中华书局,2007年。
    111张佩纶著:《涧于日记》,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
    1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团结出版社,1991年版。
    2陈声暨编,王真续编,叶长青补订:《候官陈石遗年谱》,台北广文书局,1971年影印。
    3董守义著:《恭亲王奕訢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4丁文江、赵尔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
    5葛虚存著:《清代名人轶事》,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
    6高阳著:《翁同龢传》,黄山书社,2008年。
    7高平叔著:《蔡元培年谱》,中华书局,1980年。
    8顾廷龙著:《吴愙斋(大澄)先生年谱》,哈佛燕京学社,1935年
    9胡钧编著:《张文襄公年谱》,文海出版社,1966年
    10胡钧编:《张文襄公年谱》,北平天华印书馆,1939年。
    11侯宜杰著:《袁世凯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12康有为著:《康有为自编年谱》(外二种),上海书局,2000年。
    13李守孔著:《李鸿章传》,学生书局,1978年。
    14李宗侗、刘凤翰编:《李鸿藻年谱》,台湾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70年。
    15梁启超著:《李鸿章传》,海南出版社,1993年。
    16闵尔昌纂录:《碑传集补》,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17缪荃孙纂:《续碑传集》,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18[美]I.T.赫德兰著,晏方译:《慈禧与光绪-中国宫廷中的生存游戏》,中华书局,2004年。
    19溥仪著,溥杰整理:《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81年。
    20钱仪吉纂录:《碑传集》,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21清史编委会编:《清代人物传稿》,中华书局,1984年。
    22孙应祥著:《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23沈云龙编:《袁世凯全传》,文海出版社,1966年。
    24沈渭滨著:《晚清女主——细说慈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5沈祖宪等著:《容庵弟子记》,台湾文星书店,1966年。
    26苏同炳(庄练)著:《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27汤志钧著:《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上海书局,2000年。
    28王玉堂著:《刘坤一评传》,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29汪兆镛辑:《碑传集三编》,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
    30沃丘仲子著:《近代名人小传》,中国书店,1988年。
    31魏秀梅编:《清季职官表附人物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32徐彻:《慈禧大传》,辽海出版社,1998年。
    33许同莘编:《张文襄公年谱》,商务印书馆,1947年。
    34夏东元编:《盛宣怀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谢俊美著:《翁同龢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6苑书义著:《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
    37严修自订,高凌霄补:《严修先生年谱》,齐鲁书社,1990年。
    38[英]濮兰德、[英]白克好司著,陈冷汰、陈诒先译,张宪春整理:《慈禧外记》,珠海出版社,1995年。
    39朱尚文编著:《翁同龢先生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
    40朱沛莲编:《清代鼎甲录》,台湾中华书局,1983年。
    41张树年主编:《张元济年谱》,商务印书馆,1991年。
    42张謇著:《啬翁自订年谱》,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
    43张孝若著: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学生书局,1974年。
    44《万国公报》、《申报》、《大公报》、《政治官报》、《近代史资料》、《清议报》、《盛京时报》、《国风报》、《知新报》、《东方杂志》、《新民丛报》
    1艾永明:《清朝文官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2白蕉著:《袁世凯与中华民国》,上海人文月刊社,1936年。
    3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4宝成关著:《奕訢慈禧政争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0、1990年。
    5包遵彭、李定一、吴相湘编:《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正中书局,1968年。
    6蔡明伦著:《明代言官群体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7陈葆仁编著:《明清两代滇籍谏官录》,昆明:新云南丛书社,1947年。
    8陈梦家著:《中国文字学》,中华书局,2006年7月。
    9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4年。
    11陈生玺、杜家骥编:《清史研究概说》,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12常熟市人民政府、中国史学会合编著:《甲午战争与翁同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3车铭洲编,李连江译:《西方现代语言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2月。
    14董丛林著:《晚清政事探研》,东方出版社,2001年。
    15董丛林著:《变政与政变(光绪二十四年聚焦)》,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董丛林著:《晚清社会传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17董丛林著:《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团结出版社,2008年。
    18董琨著:《中国汉字源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
    19董方奎著:《清末政体变革与国情之论争——梁启超与立宪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20杜家骥著:《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1德龄著,顾秋心等译:《慈禧御前女侍官德龄见闻录》,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
    22戴玄之著:《义和团研究》,文海出版社,1963年。
    23刁忠民著:《宋代台谏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5月。
    24刁忠民著:《两宋御史中丞考》,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
    25[德]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黎鸣、李书崇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
    26[德]卡尔·曼海姆著,李朝晖、牟建军译:《保守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第1版。
    27[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11月,第1版。
    28[德]海德格尔著,熊伟、王庆节译:《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9月,第1版。
    29[德]卡尔·曼海姆著,李朝晖、牟建军译:《保守主义》,江苏:译林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第1版。
    30冯尔康著:《清史史料学》,沈阳出版社,2004年。
    31冯尔康著:《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
    32冯友兰著:《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33[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
    34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5郭廷以编:《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华书局,1987年。
    36郭世佑著:《晚清政治革命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7高旺著:《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8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著:《清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3月。
    39郭松义、李新达:《中国政治制度史》第10卷(清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40郭怨舟等著:《巡察台湾御史杨二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41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2古鸿廷:《清代官制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0年。
    43高阳著:《柏台故事》,台北:皇冠出版社,1983年。
    44高一涵:《中国御史制度沿革》,商务出版社,1934年。
    45侯宜杰著:《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
    46黄彰健著:《戊戌变法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47黄惠贤、陈锋:《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48胡绳武:《戊戌维新运动史论集》,湖南出版社,1983年。
    49胡沧泽:《中国监察制度史纲》,方志出版社,2004年6月。
    50胡沧泽著:《唐代御史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51胡厚宣等著:《甲骨探史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9月,第1版。
    52何晓明著:《返本开新——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新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年3月。
    53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上学记》(修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8年9月,第2版。
    54金易、沈义羚著:《宫女谈往录》,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55姜鸣著:《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年。
    56蒋廷黼著:《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57蒋庆著:《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和发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5月。
    58贾玉英著:《宋代监察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59贾玉英著:《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60监察院编:《监察制度史要》南京汉文正楷印书局,1935年12月。
    61孔祥吉著:《清人日记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62孔祥吉著:《戊戌维新运动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63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64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65刘军宁著:《保守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
    66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67刘伟著:《晚清督抚政治—中央和地方关系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68刘小枫编:《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
    69刘绪义著:《历史给谁来酿酒——湖湘才子品读曾国藩》,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
    70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年1月。
    71梁启超著:《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年。
    72林华国著:《义和团史事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73林明德著:《袁世凯与朝鲜》,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1年。
    74林文仁著:《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5林文仁著:《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以“帝后党争”为中心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6李细珠著:《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77李剑农著:《近百年中国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78李鹏年、朱先华、秦国经等编著:《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6月。
    79李曙光著:《晚清职官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80李曙光:《晚清职官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81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82李乔:《清代官场百态》,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年。
    83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
    84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
    85李孝定编述:《甲骨文字集释》,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10月再版本。
    86苗长青著:《晚清官僚派别派系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87孟森著:《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2006年。
    88茅海建著:《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
    89茅海建著:《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
    90[美]丹尼斯·朗(Dennis H wrong)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91[美]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92[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史—晚清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93[美]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 Jr.)著,陈苏镇等译:《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94[美]马士(Hosea 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书店,2000年。
    95[美]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著:《追寻现代中国─最后的王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96钱实甫编:《清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
    97戚其章著:《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98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99钱穆著:《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00钱穆著:《国史新论》,三联书店,2001年。
    101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6月。
    102丘永明:《中国监察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3启良著:《新儒学批判》,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5年10月。
    104彭勃龚飞主编:《中国监察制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
    105芮和燕著:《西汉御史制度》,台北: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1964年。
    106任恒俊著:《晚清官场规则研究》,海南出版社,2003年8月。
    107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编续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108石泉著:《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09桑兵著:《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0桑咸之著:《晚清政治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11汤志钧著:《戊戌变法史论》,上海书局,2000年。
    112王戎笙主编:《台港清史研究文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3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4玉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15王开玺:《晚清政治新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
    116王晓秋、尚小明:《戊戍维新与清末新政一晚清改革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7韦庆远、柏桦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2版。
    118韦庆远、高放、刘文源著:《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19王维江著:《“清流”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7月。
    120吴相湘著:《近代史事论丛》,传记文学出版社,1964年。
    121吴相湘著:《晚清宫廷实纪》,正中书局,1988年。
    122吴相湘著:《晚清宫廷与人物》,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
    123萧功秦著:《危机中的变革著: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24辛向阳著:《大国诸侯——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25萧一山著:《清代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6萧公权著,杨肃献译:《翁同龢与戊戌维新》,联经出版公司,1983年。
    127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8徐迅著:《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
    129许慎撰:《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63年12月。
    130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4月。
    131许大龄著:《明清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132虞云国著:《宋代台谏制度研究》,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
    133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134杨天石著:《海外访史录》,社科文献出版社,1998年。
    135杨天石著:《寻求历史的谜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6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出版社,2008年。
    137袁伟时著:《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8[英]罗杰·斯克拉顿(Roger Scruton)著,王皖强译:《保守主义的含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139[英]休西·塞尔著,杜汝楫译:《保守主义》,商务印书馆,1986年5月。
    140[英]罗杰·斯克拉顿著,王皖强译,刘北城校:《保守主义的含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
    141[英]休·塞西尔著,杜汝楫译,马清槐校:《保守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5月,第1版。
    142[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9月,第1版。
    143[意]贝奈戴托·克罗齐著,[英]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傅仁敢汉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9月。
    144曾纪蔚:《清代之监察制度》,兴宁书店,1931年。
    145庄建平:《晚清民初政坛百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6朱德米著:《自由与秩序:西方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
    147赵映诚著:《谏官与谏官制度》,香港: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3年。
    148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149郑秦著:《清朝司法审判制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150张海林著:《端方与清末新政》,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1张连起著:《清末新政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2张朋园著:《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153张德泽编著:《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10月。
    154张鸣著:《再说戊戌变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55张鸣著:《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156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92年。
    1傅绍良著:《唐代谏官与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2陈秋云著:《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
    3陈勇勤著:《晚清清流派清议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博士论文。
    4蔡明伦著:《明代言官群体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5蔡明伦著:《明代言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6党宝海著:《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绩效研究》,北京大学,2005年博士后报告。
    7代小丽著:《民国初年行政监察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8黄河著:《北魏监察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9郝玉朋著:《清代监察制度研究:以清代密折制度为个案》,人民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0胡斌著:《明清监察制度初探》,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1胡沧泽著:《唐代御史制度研究》,厦门大学,1988年博士论文。
    12胡震著:《晚清京控案件研究》,北京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3胡海滨著:《清末监察制度改革述论》,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4华晓皓著:《清代监察效能初探》,苏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5靳丽著:《明代御史制度探微》,贵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6李巧著:《试论清代监察制度的建置及其监察机能萎缩的原因》,郑州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17李宝柱:《北宋的两制与台谏》,北京大学,1985年博士论文。
    18梁娟娟著:《清代谏议制度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9刘双舟著:《明代监察法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20刘卓著:《袁世凯统治时期监察制度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21刘涛著:《从都察院到检察厅:以清代法制变革为视角》,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2刘芳著:《言官与戊戌变法》,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23陆振兴著:《明代都察院研究》,北京大学,1992年博士论文。
    24马艳丽著:《明清御史制度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硕士论文。
    25彭红梅著:《北魏御史台试析》,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6任长义著:《唐代御史台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7博士论文。
    27唐剑著:《明清言谏制度研究》,湘潭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28王海平著:《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黑龙江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9王倩著:《监察御史与晚清政局——以奕劻被劾案为线索的考察》,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30谢海燕著:《晚清资政院研究》,北京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31肖海燕著:《晚清清流派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2余洪波著:《论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的职权及其特点》,中国人民大学,1994年硕士论文。
    33杨雄威著:《日暮穷途: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言路》,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34尤育号:《黄体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35张敬著:《清末言官的变法观考察》,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6张锦国著:《试论明代的司法监察制度》,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37郑庆寰著:《五代十国监察制度初探》,辽宁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38占丽媛著:《清代都察院体制探析》,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39赵晋波著:《陈宝琛清流风格研究》,东华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陈勇勤,关于清流研究的多篇文章:《辜鸿铭论清流党问题浅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论甲申易枢后清流党人任海疆三会办问题》,《历史档案》,1992年,第1期;《康有为与清议的动机》,《北方论丛》,1994年第2期;《略论李鸿章与清流派》,《学术界》,1992年,第4期;《清流党成员问题》,《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吴大瀓东调帮办吉林边防小考》,《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晚清清流派的恤民思想》,《历史档案》,2003年第2期;《论晚清清流派的文化思想》,《学术研究》,1993年第3期;《晚清清流派伦理思想刍议》,《孔子研究》,1993年第3期;《“道”不变,“器”各有所择——晚清清流派文化观概论》,《江汉论坛》,1993年第6期;《晚清清流派思想研究》,《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论晚清清流派的对外思想》,《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晚清清流派教育思想探论》,《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张佩纶辛丑议约中离京回宁原因辨误》,《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2期;《论陈宝琛在中法战争中的军事和外交策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论清流派学习西方的思想意识》,《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光绪间“清流”三群体与在朝清议》,《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试论陈宝琛的儒学思想》,《齐鲁学刊》,1996年第1期;《李端棻的一件奏折与清议呼吁廉政自强》,《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等等。
    2迟云飞:《清末最后十年的平满汉畛域问题》,《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3丁名楠:《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清朝统治集团最高层内部斗争概述》,《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第1期。
    4董蔡时、王建华著:《论甲午战争时期帝党和言官的“倒李”斗争》,《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
    5董丛林:《清末戊戌、己亥年间“废立”传闻探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6董丛林:《清末新政立宪革命三者关系简论》,《光明日报》1997年5月6日。
    7董丛林:《权监势力与晚清朝政》,《河北学刊》1995第3期。
    8冯尔康:《清史研究与政治》,《清史研究》2005年第3期。
    9冯尔康:《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0宫玉振著:《赵炳麟何时奏请制定预算决算表以资考核》,载《历史档案》,1993年,第3期。
    11宫玉振著:《从联盟到分裂——论清末言官与亲贵关系的变化》,《齐鲁学刊》,1993年,第2期。
    12高新伟著:《中国古御史系统独立性失效的经济学分析》,载《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3郭卫东:《戊戌政变后废帝与反废帝的斗争》,《史学月刊》1990年第6期。
    14郭卫东:《丁未政潮中康梁派活动考略》,《历史档案》1990第1期。
    15韩敏著:《清代爱国御史韩锦云》,载《海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16何若钧:《甲午战争时期的清议》,《历史教学》1987年第4期。
    17何树宏:《奕劻与晚清政局》,《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
    18姜铎:《洋务运动与晚清政局》,《历史教学》,1995年第7期。
    19孔祥吉:《百日维新前后的开新与守旧之争》,《晋阳学刊》1985年第1期。
    20李祖基著:《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2期。
    21李锦全:《论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中的慈禧》,《文史哲》1999年第1期。
    22刘丽君著:《论清代康熙朝御史弹劾噶礼案》,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
    23梁娟娟著:《论清代皇权的加强与科道官谏诤职能的萎缩》,《求索》,2008年,第10期。
    24林克光著:《清末第一御史江春霖》,载《历史教学》,2002年,第1期。
    25雷俊:《官僚立宪派与清末政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
    26马蓉、马婧著:《我国古代御史制度》,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9期。
    27戚其章:《论甲午战争初期的帝后党争》,《山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28戚其章:《论庚子事变中的和战之争》,《东岳论丛》1986年6期。
    29芮和林著:《勤政清廉的长芦巡盐御史——莽鹄立》,载《盐业史研究》,2000年,第4期。
    30史全生:《论戊戌维新运动中的帝党》,《历史档案》1984年第4期。
    31唐国军著:《清流与教化——屠仁守行年事迹考论》,《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2汤志钧:《翁同龢和帝党》,《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33吴观文:《试论清初的监察制度与吏治》,载《求索》,1986年,第6期。
    34吴心伯:《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前清廷朝局初探》,《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
    35吴春梅:《预备立宪和清末政局演变》,《安徽史学》1996年第1期。
    36吴万善著:《甲午战争期间的“铁汉”御史安维峻》,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37武晓华:《略论清代监察制度》,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38王维江,关于清流研究的多篇文章:《谁是“清流”——晚清“清流”称谓考》,《史林》,2005年第3期;《从“清流”到“清流党”》,《史林》,2006年第1期;《邓承修:另类“清流”》,《史林》,2007年,第2期;《“清流”与<申报>》,《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从慈禧到“清流”:同光中兴中的“声”与“色”》,《学术月刊》,2007年第12期;《“清流”张之洞》,《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张佩纶:悲情“清流”》,《史林》,2008年,第5期,等等。
    39王小华著:《晚清前清流探略》,《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0王道成:《中日甲午战争与慈禧太后》,《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
    41刑早忠:《清代监察制度的特点》,载《贵州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42谢海涛、杨宝杰著:《书生报国:甲午战争中“后清流”的活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43谢海涛、杨宝杰著:《甲午战争中“后清流”提出的御敌方略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44叶玉琴著:《论晚清预备立宪期间御史谏议的作用》,载《莆田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5杨益茂:《洋务运动与晚清政局》,《清史研究》1995第4期。
    46袁亚忠:《丙午官制改革与清末政局》,《山东社会科学》1996第2期。
    47朱金甫著:《鸦片战争前道光朝言官的禁烟论》,《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2期。
    48朱从兵著:《一个言官的尴尬——赵炳麟的铁路筹建思想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9张文翰著:《陶文毅公在清代清流人士心目中的历史地位》,《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50章开沅:《翁张交谊与晚清政局》,《近代史研究》,1981第1期。
    51张践:《丁未政潮与预备立宪》,《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七)外文论著
    1Mary Clabaugh Wright: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nRestoration,1862-1874,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fonia,1957.
    2Benedetto Croce Authorized, Translation by Douglas Ainisilie: History Its Theoryand Practi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Ompany,1921.
    3R.J.White:The conservative tradition,London,1950.
    4A.Quinton:The Politics of Imperfection,London,1978.
    5S.Huntington:Conservatism as Ideology,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57.
    6D.Willetts:Modern conservatism,Harmondsworth,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