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中的文化生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互联网的崛起赋予大众的文化生产行为以新的意义。本文以天涯社区的娱乐八卦版块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对收集资料进行文本分析,讨论在网络环境下,大众是如何进行文化生产的?这种文化生产方式的特点是什么?以及这种文化生产对大众的意义有哪些?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来说:
     第一部分,说明本文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对大众文化以及文化生产的发展演变、特征做简单的回顾与梳理,对相关概念结合本文研究作出界定,对文化生产特点的研究、文化生产具体行为方式的研究、文化生产意义的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和整理,对研究方法做简单介绍,并对具体操作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通过线上参与式观察,结合德赛都的“盗猎”理论,对天涯社区的娱乐八卦版的文化生产行为进行总结归纳,并对每一种行为进行界定,详细说明。
     第三部分,抽取版块中具有代表性的帖子(参与人数多、时间持久、引起广泛关注的)进行文本分析,分析文化生产的特点,并重点分析网络社区在文化生产特点中扮演的作用。
     第四部分,通过线上观察以及对案例帖子的文本分析,讨论这种文化生产对于受众的意义,结合尼古拉斯·艾伯柯龙比和布莱恩·朗赫斯特归纳的收编/抵抗范式和提出的观展/表演范式对受众行为动机和心理收获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这种文化生产行为对于受众的意义。
     第五部分,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以及为以后研究提出建议。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gives mass cultural production a new meaning. This research chooses the Entertainment Forum of Tianya commun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ing network ethnography method to collect materials and and analyzes the text. We want to discuss in network environment how the mass product culture? What is the feature of this cultural production? What does the mean of this cultural production to the mas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specifically:
     The introductory part presents the cause, core topic, methodologies, describing structure, theoretical review, relevant previous research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In capter two, I use the method of online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dopting theory of Michel de Certuau to sum up the methods of culture production,which I will define and explicate respectively.
     In capter three.I take representative posts as research samples from the forum.Through text analysis.I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production and discuss how the Internet influence it.
     In capter four,I discuss what is the mean of this cultural production to the mass. I analyze the audience's reactio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 of Abercrombie.N. and Longhurst,B..
     The last section summaries the researches accomplished and outlooks researches in the future.
引文
1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0.6:23.
    1Mark Dueze, Media Work.London:Polity,2007,pp177-78.
    2 John Banks.Sal Humphreys."The Labor of User Co-Creators:Emergent Social NetworkMarkets",Convergence:The 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to New Media Technologies,Voll 14,No 14.2008,p1406.
    1 Cherryl Harris,AlisonAlexander(Edited).TheorizingFandom:Fans, Subculture and Identity[M.] HamPtonPressIne,1998:131-15
    2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2.
    1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6.
    2约翰.费斯克著.王晓钰,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吴筱玫.网路传播概论[M].台湾:智胜文化.2003:161-162.
    2周德明等.虚拟社区:传统社区概念的拓展[J].湖湘论坛.2003(1).
    1 http://cache.tianva.cn/publicforuum/conent/funinfo/1/64.shtml天涯社区[公告]娱乐八卦版版规(07年2月2日更新)
    2朱洁.网络田野考察---网络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4):121.
    1黄少华.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博士论文].兰州: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45.
    1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Life,Berkeley: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1984.pxii
    2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Life.Berkeley: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1984.p.31
    3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Life,Berkeley: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1984.p.40
    4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2.
    1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30.
    2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0(4).
    1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74.
    2张玉佩.从媒体影像关照自己:观展/表演典范之初探[J].新闻学研究.2004(82):53.
    1转引自黄健生.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听[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7).
    2张玉佩.从媒体影像关照自己:观展/表演典范之初探[J].新闻学研究.2004(82):53.
    3根据333号、368号、379号、400号、518号、520号等
    1转引自蔡骐,谢莹.受众视阈中的网络恶搞文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5卷第3期.
    2 http://www.tianya.cn/publicfonim/content/funinfo/1/2142598.shtml
    1周宪.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J].哲学研究.2001(10).
    1转引自张玉佩.从媒体影像关照自己:观展/表演典范之初探[J].新闻学研究.2004年9月25日.
    [1]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2][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钰,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2001年9月.
    [3]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J].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4月.
    [4][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刘华芹.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6]张玉佩.从媒体影像关照自己:观展/表演典范之初探[J].新闻学研究.第八十二期.2004年9月.
    [7]林芳玫.观众研究初探---由《梅花三弄》谈文本、解读策略、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J].新闻学研究.1995年7月.
    [8]陶东风.网络与文学活动的大众化.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0日第011版专版.
    [9]陈立旭.新时期文化生产---接受模式的转变[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第21卷第5期.1999年10月.
    [10]沈华柱.论电视文化的“消费作为生产”[J].当代电视.2009(12)
    [11]曾文莉.从文本消费到文本生产---浅析《阿凡达》中国粉丝的文本生产类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3).
    [12]杨聪.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3]黄少华.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博士论文].兰州大学.2008年5月.
    [14]曾军.都市文化生产的主体阐释[J].求是学刊.2007(3).
    [15]杨玲.粉丝、情感经济与新媒介[J].社会科学战线.2009(7).
    [16]蔡骐.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07(1).
    [17]张瑞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性质的多维审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4).
    [18]周立.文化生产与接受研究的取向与进路[J].新闻大学.2010(2).
    [19]周志强.媒体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生产[J].人民论坛.2009(10)下.
    [20]尹鸿.世纪转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时代[J].电影艺术.1997(01).
    [21]邹赞.网络时代的“麦哲伦”从文化研究的四个研究模式看博客文化[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12(4).
    [22]鲁哲.意义的生产与流通---费斯克《电视文化》述评[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04).
    [23]刘志友.文化研究的四个研究模式[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24]胡晓明.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J].文艺理论研究.2007(1).
    [25]夏雨禾.传媒娱乐事件:文化消费的一种新形态[J].文艺研究.2007(5).
    [26]蔡骐.网络与粉丝文化的发展[J].国际新闻界.2009(07).
    [27]杜庆春.走向文化生产的经典文本再生产---名著改编电视剧文化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2).
    [28]石义彬,岳改玲.数字时代的参与式文化---以互联网上围绕《星球大战》的受众创作为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9.
    [29]金民卿.后现代精神和中国大众文化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1(2).
    [30]约翰·斯道雷,徐德林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
    [31]金民卿.西方文化研究中的四种意义分析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6).
    [32]金民卿.大众文化: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33]金元浦.大众文化兴起后的再思考[J].河北学刊.2010(5).
    [34]黄华新,顾坚勇.网络文化的范式转换---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
    [35]金民卿.中国大众文化简论[博士论文].中央党校.2000(6).
    [36]谢佳凌.电视剧迷在虚拟社区中的交谈意义[硕士论文].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1.
    [37]吴宗伟.中国当代网络论坛的发展和公共领域的“生活化转型”[硕十论文].厦门大学2007年5月.
    [38]陈晨.赛伯空间下的“自由”城邦---基于网络社区的公共领域研究[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8(5).
    [39]舒云.网络(虚拟)社区对公众人物及其形象的影响研究---以天涯社区和部分明星博客为例[硕十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7(5).
    [40]乐媛,杨伯淑.网络极化现象研究---基于四个中文BBS论坛的内容分析[J].青年研究.2010(2).
    [41]范敬群.网络话语意义生产与传播的解析---以《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为例[硕十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09(5).
    [42]曹妤.虚拟社区中群体的建构---基于天涯社区一路同行中女同性恋群体的研究.2008年5月.
    [43]吴姿娴.迷的前世、今生、未来:论“新媒介科技迷”[硕士论文].“国立”政治大学2008(07).
    [44]邱佳心.想象与创作:同人志的性欲文化探索[J].中华传播学会年会论文.2008(07).
    [45]吴宪镇.漫画同人志创作者的阅读与书写之研究[硕十论文].“国立”嘉义大学.2005.
    [46]邓惟佳.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中国美剧网上迷群研究[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9年4月.
    [47]柯景腾.网络虚拟自我的集体建构---台湾BBS网络小说社群与其迷文化[硕士论文].东海大学.2005.
    [48]陈致中.网络文学创作者行为之初探研究[硕士论文].“国立”中山大学.2003.
    [49]邓惟佳.试析西方“迷研究”的三次浪潮和新的发展方向[J].国际新闻界.2009(10).
    [50]刘家林,陈佳芝.“反迷”现象探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51]蔡骐,谢莹.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03).
    [52]蔡骐.微博时代的粉丝传播[J].东南传播.2010(8).
    [53]沈芳棋.同人志迷网络创作动机之研究[硕士论文].大叶大学.1999.
    [54]陈婷燕.因特网环境下读写者与读写者的诠释权内涵之探究[硕十论文].“国立”台湾艺术大学.1999.
    [55]欧阳菁.E时代的“迷”文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7月.
    [56]尚香钰.网络时代的“粉丝”狂欢---对后现代大众文化fans群体的症侯式分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57]Nancy K Baym. Talking About Soaps:Communicative Practices in a Computer-Mediated Fan Culture Theorizing fandom:fans, subculture, and identity, Hampton Press.1998.
    [58]Abercrombie,N.,& Longhurst,B. Audiences: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Sage.1998.
    [59]Cherryl Harris, AlisonAlexander(Edited). TheorizingFandom:Fans,Subculture and ldentity[M].HamPtonPress, Ine,1998.
    [60]David Gauntlett(Edited). WebStudies:Rewiring media Studies for the digital ag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e,NewYork,2000.
    [61]Gray,J.New audiences,new textualities:Anti-fans and non-fa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003.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