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以汉代文体为中心来考察中国古代文体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源于功用是中国古代文体生成的基本方式,文体功能遂成为制约文体体制、风格的重要因素,并进而成为辨析、类分文体的主要依据。文体与其特定功能之间复杂的关系变化也直接影响着文体的流变。
     同时,中国古代文体与礼仪文化制度又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特定的礼仪规范对文体的产生、发展也有着独特的制约和推动作用,文体遂因此有了不同的社会身份并分列在一套独特的价值序列当中。
     从总的趋向看,文体与其功能之间存在着从紧密结合到逐渐剥离的动态变化过程,但具体到每一种文体,其结合与剥离的方式又有差异,其剥离的程度也是不平衡的,故本文试图在对文体个案的单向突破中,把握这一关系发展变化的总体面貌。汉代文体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文体的基本格局,故本文重点关注了这一时段的文体。
This paper is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tyle and its function. The styles in Han Dynasty are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Function which interacts with the system and the manner of style is the basic way for the Chinese ancient styles to come from and is also the main foundation to differentiate and classify the styl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style and function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yle.
     Furthermore, Chinese ancient styles are close with the propriety culture in which the particular standar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Every style has a different social identity and is rowed up in a special worth sequence.
     On the whole, a removal process is occurring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yle and function which are from intimacy to alienation. However, the variety of each style is different, so the text tempts to grasp the total feature of variety by the study of style case.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in Han Dynasty that establishe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tyles. therefore, the styles at that time are focused on.
引文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②参见第四章《汉代文体发展状况考察》。
    ①《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序言》第8页。
    ①《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1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97页。
    ③《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
    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页注(一)。
    ⑤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73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68页。
    ②《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06-1607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68页。
    ①《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98页。
    ②《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59页。
    ①以上引文见《全晋文》卷五十三,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767页。
    ②《太平御览》卷五九三《文部》九引,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71页。《全晋文》无收。
    ③《全晋文》卷七十七,《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05页。
    ④萧统《昭明文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⑤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序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924页。
    ①吴承学先生曾作有《先秦的盟誓》一文,对其文体体制及其文化意义作了较为深入地考察。文见《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55页。
    ①《全晋文》卷五十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67页。
    ②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页。
    ③《后汉书》本传,中华书局1965年年版,分别见第901、1250、1263、1759-1760页。
    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论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696页。
    ①曹丕《典论·论文》,《全三国文》卷八,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8页。
    ②以下注释引自张少康《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80页。
    ①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2-103页。
    ②如郭英德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文体主要采用四种命名方式,其原初的命名方式就是功能性的,即人们根据自身一定的行为方式为相应的文体定名,由此,命名就成为最基本的分类方式。见《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6页。
    ④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5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7页。
    ②参见于雪棠《先秦两汉文体研究》第三章《(尚书)的文体文类及行为与文本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工作报告,2000、7。
    ①《尚书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4页。
    ②一说先秦《书》篇确有《伊训》,见刘起舒《尚书学》,收入《国学通览》,中华孔子学会编辑委员会,群众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341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40页。
    ④《尚书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3-114页。
    ①《尚书正义》卷二,《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7页。
    ②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内篇》卷一《六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③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书教上》,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0-31页。
    ④《尚书正义》卷二《尧典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7页。
    ⑤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七《禹贡》篇序,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⑥《尚书正义》卷二《尧典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7页。
    ①张纯一编著《墨子集解·公孟》,世界书局1926年版,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影印,第438页。
    ②参见赵沛霖《诗经研究反思》,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书中对六类说的不足有过总结反思,见第218-223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九,《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06-2007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84-85页。
    ③《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2页。
    ①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9、223页。
    ②郑樵著,顾颉刚辑点《诗辨妄》,北平朴社1933年版。
    ①《诗经ABC》,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58页。
    ②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38页。
    ③傅玄《连珠(序)》,《全晋文》卷四十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24页。
    ①魏徵等《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89页。
    ②曹丕《典论·论文》,《全三国文》卷八,《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8页。
    ③詹锳《文心雕龙义证·铭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20页。
    ①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50页。
    ②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页。
    ①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一八七,第1699页.
    ②真德秀《文章正宗》,同治甲子年新镌本,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
    ①曹丕《典论·论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8页。
    ②陆机《文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13页。
    ③詹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25页。
    ④吴讷《文章辨体·凡例》,齐鲁书社1997年版。
    ①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①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30页。
    ①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21-622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58页。
    ③张纯一《墨子集解》,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版,第39页。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7页。
    ⑤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79页。
    ⑥毕沅《释名疏证·释言语》,《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6页。
    ⑦《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7、1537页。
    ⑧《国语·鲁语下》,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⑨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2页。
    ⑩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06页。
    1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7页。
    ①《论文杂记》,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②季镇淮《“文”义探原》,载《来之文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③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④毕沅《释名疏证·释言语》,《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7页。
    ⑤《文章源始》,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⑥《广阮氏文言说》,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页。
    ①《文章源始》,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06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8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8-419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0页。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非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8页。
    ②王先谦《荀子集解·非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3-84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页。
    ④《礼记·乐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30页。
    ①《礼记·乐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9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9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阳货》,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④王先谦《荀子集解·非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9页。
    ⑤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79页。
    ⑥张纯一《墨子集解·辞过》,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版,第39页。
    ⑦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9页。
    ⑧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79页。
    ⑨王先谦《庄子集解·缮性》,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版。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6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页。
    ③王先谦《荀子集解·非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6页。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子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8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先进》,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0页。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65页。
    ②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③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93页。
    ④《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①《礼记正义·礼运》,《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5页。
    ②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③《礼记正义·礼运》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5页。
    ①尽管不能极端的认定周代的一切制度和礼仪均由周公制定,但“周公制礼”亦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可参见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6-82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原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20页。
    ③参见傅道彬《乡人、乡乐与“诗可以群”的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彭林《从(仪礼·乡射礼>看中国古代体育精神》,《光明日报》2004年2月10日第3版
    ④《礼记正义·射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86页。
    ①《礼记正义·射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87页。
    ①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3页。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页。
    ③詹镁《文心雕龙义证·书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933页。
    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章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849页。
    ⑤《礼记·乡饮酒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84页。
    ⑥《周礼·春官》,《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9页。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诔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27页。
    ②《礼记正义·郊特牲》,《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5页。
    ③《礼记正义·曾子问》,《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98页。
    ④《礼记正义·檀弓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77页。
    ①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8页。
    ②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56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4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6-467页。
    ②《周礼注疏·秋官·大司寇》,《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71页。
    ③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卷六九。
    ①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6页。
    ①以下冠辞、醴辞以及取表字时的礼辞均引自《仪礼·士冠礼》
    ②《礼记·冠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9页。
    ①《礼记·冠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79页。
    ②《礼记·冠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55页。
    ③《礼记·经解》,《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09页。
    ①《全后汉文》券二十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91页。
    ①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诠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288页。
    ③詹锳《文心雕龙义证·原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28页。
    ①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66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57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页。
    ①《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72页。
    ②刘师培《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③詹锳《文心雕龙义证·檄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60页。
    ①朱自清《中国歌谣》,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15页。
    ①张纯一编著《墨子集解·公孟》,世界书局1926年版,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影印,第438页。
    ②《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6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8页。
    ④《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1页。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730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43页。
    ③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80页。
    ④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42页。
    ⑤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42页。
    ⑥司马迁《史记·汲黯传》卷一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10页。
    ⑦班固《东观汉纪》卷十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5页。
    ⑧班固《东观汉纪》卷十八,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0页。
    ⑨班固《东观汉纪》卷八十,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57页。
    ①胡应麟《诗薮》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25页。
    ②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07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5页。
    ②刘知几《史通》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4-275页。
    ③盛时彦《姑妄听之·跋》,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天津古籍书店1980年版。
    ④杨义《中国古典小说的本体论和文体发生发展论》,《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①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82页。
    ②杨义《中国古典小说的本体论和文体发生发展论》,《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③李肇《唐国史补》,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10页。
    ①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②毛宗岗《读三国志法》,罗贯中《三国演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③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金瓶梅: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35页。
    ④戚蓼生《石头记序》,曹雪芹《戚蓼生序本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⑤《陆放翁全集》之《渭南文集》卷十四,中国书店1992年版,第80页。
    ①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74页。
    ①有关汉赋源于隐语说,可参见下编第五章。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22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35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41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57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④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75页。
    ⑤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75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②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02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7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35页。
    ②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③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95页。
    ④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50页。
    ⑤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2页。
    ⑥《全晋文》卷七十四,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73页。
    ⑦《全晋文》卷七十一,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82页。
    ①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礼记·王制》,《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42页。
    ②《礼记·王制》,《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42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36页。
    ④《礼记·王制》载这些职官“出乡不与士齿。”郑注:“贱也。与其乡中则耻亲亲也”。《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42页。
    ①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洪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3页。
    ②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23页。
    ③《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本章有关周代职官的记述均引自此书,为避繁琐,以下除特殊情况不再加注。
    ④《周礼今注今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5页。《左传·僖公十五年》载晋韩简云:“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故杨伯峻解释道:“当时人以先有象而后有数,而卜用象,筮用数,故以为龟长于筮。”
    ②《礼记·表记》,《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42页。
    ③参见孟世凯《殷墟甲骨文简述》,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57页。
    ①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76-77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53页。
    ①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页。
    ②《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9页。
    ③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55页。
    ④毕沅《释名疏证·释言语》,《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5页。
    ⑤《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⑥杨向奎《再论老子》,《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3期。
    ①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先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2页。
    ②参见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一章第一节《“史”字的构型》。以下内容多参考此书。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26-1227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40页。
    ③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6-337页。
    ①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保傅》,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页。
    ②参看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①《礼记·玉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75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84页。
    ②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5页。
    ③徐复观《原史》,见杜维运、陈锦忠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集》第三册,华世出版社(台北)1990年版。
    ④《仪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73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雍也》,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页。
    ⑥《礼记·玉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73-1474页。
    ①《国语·鲁语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②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42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8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0页。
    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55页。
    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2页。
    ①《国语·鲁语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②《国语·鲁语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①《仪礼·乡射礼》,《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96页。
    ②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保傅》,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4页。
    ③司马迁《史记·晋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35页。
    ④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5页。
    ⑤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保傅》,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63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99页。
    ③《国语·楚语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④过常宝《“春秋笔法”与古代史官的话语权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5页。
    ②参见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③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卷二,“善夫克鼎跋”。
    ①杨伯峻等注《孟子》,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10-111页。
    ②杨伯峻等注《孟子注疏·离娄下》,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42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70页。
    ④《春秋左传正义·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7页。
    ①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9页。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1页。
    ③章学诚著,王重民通解《校雠通义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①赵翼《廿二史剳记》卷二,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详情可参见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李晓英《汉代契约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等。
    ③关于契约以及下面提到的像赞,论文将有专章论述。
    ①《全后汉文》卷三十五,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70页。
    ②宋王应麟《玉海》,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③毕沅《释名疏证·序》,《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蔡邕《独断》,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①毕沅《释名疏证·序》,《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①刘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②《范哗(后汉书)与<东观汉纪)》,《秦汉文献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版。
    ①《简谈文学史史料的发掘和处理》,《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②萧绎《金楼子·立言》,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③魏徵等《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81页。
    ④陈寿《三国志·魏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76页。
    ⑤曹丕《典论·论文》《全三国文》卷八,《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8页。
    ①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①徐北文《先秦文学史》,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143-144页。
    ②褚斌杰《记赋体的起源》,《文学遗产·增刊》14辑,1984年。
    ③高光复《赋史述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④刘斯翰《赋的溯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人大复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年第5期转载。
    ①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见《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中《古优解》及《汉赋与古优》二文,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③文见《山西师大学报》1986年第4期。
    ④文见《古典文学知识》1990年第3期。
    ⑤曹明纲《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43页。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70页。
    ②陆机《文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九十七。
    ③挚虞《文章流别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卷七十七。
    ④詹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9页。
    ⑤詹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88页。
    ⑥刘熙载《艺概·赋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6页。
    ⑦詹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4页。
    ①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02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80页。
    ③詹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39页。
    ④朱光潜《诗论》第二章《诗与隐》,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页。
    ⑤引自浙江书局刊《两汉书疏证》,光绪26年。国家图书馆藏书。
    ①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②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43页。
    ③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④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49页。
    ②韦昭注《国语·晋语五》,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一,第144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54页。
    ④《国语·晋语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①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56页。
    ②赵善诒《新序疏证·节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重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590页。
    ②赵善诒《新序疏证·杂事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③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97页。
    ④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43页。
    ⑤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44-2845页。
    ①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卷一百七十四。
    ②张英、王士祯《渊鉴类函》,中国书店1985年版,卷三百八十。
    ③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74页。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①赵善冶《说苑疏证·正谏第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539页。
    ①朱光潜《诗论》第二章《诗与隐》,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0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29页。
    ③赵善诒《说苑疏证·正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页。
    ④赵善诒《新序疏证·杂事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97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530、556页。
    ③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03页注。
    ①史游《急就篇》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班固《汉书·外戚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51页。
    ③班固《汉书·佞幸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25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48页。
    ①钱坫《说文斟诠》,淮南书局,清光绪九年刊印,国家图书馆藏书。
    ②胡伊青加《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02页。
    ②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8页。
    ①《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9页
    ②郭沫若《关于宋玉》,见王锺陵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散文赋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86页。
    ④《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52页。
    ①《关于宋玉》,见王锺陵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散文赋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可参见王长华、郗文倩《论宋玉<大小言赋)在赋体发展史上的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冬之卷。
    ②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247页。
    ③谢榛《四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卷二,第39页。
    ④《先秦文学史》,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218页。
    ⑤《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⑥章樵注,钱熙祚校《古文苑》,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版,第61页。
    ①《全后汉文》卷五十八,《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90页。
    ②刘熙载《艺概·赋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6页。
    ③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④《解难》,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⑤刘盼遂《论衡集解·须颂》,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03-408页。
    ⑥刘盼遂《论衡集解·佚文》,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412页。
    ①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文已经谈及,见第二章第四节“中国古代文体的社会身份及其价值序列”。
    ②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02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④范晔《后汉书·蔡邕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96页。
    ⑤司马迁《史记·枚乘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67页。
    ①杨志刚《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3页。
    ①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55页。
    ②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92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2页。
    ④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4、249、260页。
    ①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②詹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22页。
    ①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13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94页。
    ③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11页。
    ④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06页。
    ⑤杨伯峻《孟子·梁惠王下》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4页。
    ⑥《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⑦《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⑧《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71页。
    ②《全后汉文》卷二十六,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612页。
    ③《全后汉文》卷四十四《大将军西征赋序》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95年,第711页。
    ④《毛诗正义·周颂谱》《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81页。
    ⑤毕沅《释名疏证·释言语》,《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⑥《全后汉文》卷五十八,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790页。
    ①欧阳询编《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59年版,卷五十六《杂文部二·赋》引。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13-315页。
    ③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150页。
    ①詹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33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34页。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04页。
    ①王符《潜夫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②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546页。
    ③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571页。
    ①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573页。
    ②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585页。
    ③詹锳《文心雕龙义证·练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5页。
    ④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298页。
    ①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75页。
    ②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54页。
    ③萧统编、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卷一八,第325页。
    ④萧统编、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卷一八,第325页。
    ⑤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①《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1页。
    ②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页。
    ③《国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④《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87页。
    ⑤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5页。
    ⑥刘毓庆《雅颂新说》,《晋阳学刊》1987年第6期。
    ①伏俊琏《<汉书·艺文志)“杂赋”臆说》,《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27页。
    ③《全汉文》卷二十五,《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7页。
    ①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①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②《全晋文》卷五十三,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 第1767页。
    ③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45页。
    ④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55页。
    ①可参看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五十四,第2469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五十四,第2994页。
    ④列女图曾以屏风、壁画、卷轴等多种形式流传,甚至也被复制在石棺、铜镜和竹箧等物品上,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杨、岑河译,三联书店2006、8)第五章有介绍。
    ⑤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二十屏风条第599页。
    ①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2页。
    ②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11页。
    ③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54页。
    ④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89页。
    ⑤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99页。
    ⑥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67-2068页。
    ⑦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04页。
    ⑧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38页。
    ①王肃《孔子家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9页。
    ②高诱《淮南子注》,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49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00-4201页。
    ④《全后汉文》卷五十七,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90页。
    ⑤刘盼遂《论衡集解》,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404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99页。
    ②《全三国文》卷三十七,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63页。
    ①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65页。
    ②赵善诒《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卷三,第67页。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38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39页。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40页。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30页。
    ③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93页。
    ④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⑤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48页。
    ⑥《全晋文》卷五十三,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67页。
    ①范哗《后汉书》卷四十八,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14页。
    ②《全三国文》卷十七,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7页。
    ①《全三国文》卷十七,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4页。
    ②《全后汉文》卷七十四,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75页。
    ①《全三国文》卷五十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48页。
    ②《全三国文》卷五十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44页。
    ③《全后汉文》卷七十八,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93页。
    ④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1页。
    ⑤如《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附《桓麟传》、卷五十四《杨震传》附《杨修传》、卷六十《蔡邕传》、卷六十五《皇甫规传》、卷八十上《杜笃传》、《夏恭传》附《夏牙传》、卷八十四《烈女传》等均有相关记述。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49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38页。
    ①杨柳桥《荀子诂译》,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317页。
    ②刘向辑录《战国策·齐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97页。
    ①详情可参见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有关“契约问题”的相关章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李晓英《汉代契约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等。
    ②参见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陈连庆《曶鼎铭文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年版。
    ③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0页,插图二十九。
    ④《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7页。
    ⑤《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引高帝五年诏,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4页。
    ⑥《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2页。
    ⑦《汉书》卷六十四《严助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79页。
    ⑧《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10页。
    ①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①严可均《全汉文》卷四十二,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9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51页。
    ①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59页。
    ①《全晋文》卷三十三,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51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50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95页:
    ③李昉《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95页。
    ④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16页。
    ①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72页。
    ②王重民《敦煌变文研究》,《敦煌变文论文录》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08页。
    ③《隋书》卷三十《经籍志》著录袁淑撰“《诽谐文》”十卷“,《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宋袁淑《徘谐记》”、卷九四引“袁淑《排谐》”,“诽谐”、“徘谐”、“排谐”皆与“俳谐”同义。
    ①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26页。
    ②钱钟书先生《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51页。
    ③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54页。
    ④《南齐书》卷五二《文学列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8页。
    ⑤《容斋随笔·续笔》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⑥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17页。
    ⑦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3-64页。
    ①可参看具圣姬《汉代的死亡观》,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
    ①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69页。
    ②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70页。
    ③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97页。
    ④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8页。
    ①王利器《盐铁论校注·散不足》(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55页。
    ②范晔《后汉书·祭祀志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99页。
    ①展力等《试谈杨家湾汉墓骑兵俑》,《文物》1977年第10期。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40-41页。
    ③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下·王和平》,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④甘肃博物馆等合编《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
    ⑤前者如《风俗通义·怪神》所说:“死者,澌也”,“精神消越,骨肉归于土也。”后者如王充《论衡·订鬼》:“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至也。”
    ①王先谦《荀子集解·礼论》,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9页。
    ②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80页。
    ③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节《鬼怪世界》对此有详细的分析解说,可参看第583-592页。
    ①刘国胜《高台汉牍“安都”别解》,中国古文字学会、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编《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44--448页。
    ②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编著《荆州高台秦汉墓:宜黄公路荆州段田野考古报告之一》,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225页。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O四注引应劭云。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79页。
    ①黄盛璋《江陵高台汉墓新出“告地策”、“遣策”与相关制度发覆》,《江汉考古》1994年第1期,第4页。
    ②据杨树达先生考察,汉人自始死至葬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七日,长则四百三十三日。参见《汉代
    婚丧礼俗考》第二章第七节“葬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①《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99页。
    ②《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40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3页。
    ④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3页。
    ①崔豹《古今注》(与《中华古今注》、《苏氏演义》合刊),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28页。
    ②《居延汉简考释》,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第27页。标点参考黄盛璋《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202页。
    ③崔豹《古今注》(与《中华古今注》、《苏氏演义》合刊),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28页。
    ④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
    ⑤《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39页。
    ①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编著《荆州高台秦汉墓:宜黄公路荆州段田野考古报告之一》,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②巫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汉代丧葬艺术中的“枢车”和“魂车”》,文见《礼仪中的美术——巫鸿古代美术史文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①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②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注(一)。
    ③鲁西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①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②杨守敬《壬癸金石跋》,谢承仁主编《杨守敬集》第8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98页。
    ③张传玺《中国古代契约形式的源和流》,载《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7页。
    ①鲁西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②吴天颖《汉代买地券考》,《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第24页。
    ③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版。“买地券”一般方形或长方形的铭刻,质地一般为石、玉、砖、铅等。还有人称为“墓券”、“地券”、“幽券”、“买地莂”等,但买地券名称最早出现。
    ①《洪亮吉集》第五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12页。
    ②《诗经·小雅·北山》,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③《礼记正义·王制》,《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38页。
    ④《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68页。
    ⑤刘盼遂《论衡集解》,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88页。
    ⑥刘盼遂《论衡集解》,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00页。
    ①《国语·晋语四》,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4页。
    ②吴天颖《汉代买地券考》《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第29页。不过,也有研究者对凤凰山汉墓所出土块是否就是遣策所记的“薄土”有疑问,参见裘锡圭《说“薄土”》,《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64页。
    ③王志高《六朝买地券综述》,《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2页。
    ④不过,后世买地券使用群体和地域都有扩大,墓主身份就较为驳杂,似无贵贱之分。如宋代,参见韩森《宋代的买地券》,邓广铭、漆侠主编《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唐金裕《汉初平四年王氏朱书陶瓶》,《文物》1980年第1期,第95页。标点略作调整。
    ①参吴荣曾《镇墓文中所见的东汉道巫关系》,《文物》1981年第3期,第61页。
    ②河南省博物馆《灵宝张湾汉墓》,《文物》1975年第11期。
    ①蒋卫东《“镇墓兽”意义辨》,《江汉考古》1991年2期,第44页。
    ②转引自连劭名《汉晋解除文和道家方术》,《华夏考古》1998年第4期,第80页。
    ③转引自王育成《南里王陶瓶朱书与相关宗教文化问题研究》,《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第7页。
    ①例引自吴荣曾《镇墓文中所见的东汉道巫关系》,《文物》1981年第3期,第57页。
    ②吴荣曾《镇墓文中所见的东汉道巫关系》,《文物》1981年第3期。许多研究论文写作简体“解适”,这会对我们理解其含义产生障碍,故改作原有的繁体“適”。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25页。
    ④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86页。
    ⑤刘盼遂《论衡集解》,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04页。
    ①陕西省文管会《长安县三里村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7期。
    ②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六《黄白》,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③《三国志·魏志》卷六注引《献帝起居注》称李催“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讴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六丁是神灵名,祭六丁和符劾厌胜一样,原都是巫术范畴,后为道教吸收,这即是汉末巫道并容的史例子。
    ④可参见吴荣曾《镇墓文中所见的东汉道巫关系》,《文物》1981年第3期。
    ①《文物》1981年第3期。
    ①参见蔡运章《东汉永寿二年镇墓瓶陶文考略》,《考古》1989年第7期。
    ②参看《洛阳东汉光和二年王当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6期;吴天颖《汉代买地券考》,《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①吴天颖《汉代买地券考》《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第30页。
    ②南汉大宝五年马氏买地券,见《地券征存》,转引自吴天颖《汉代买地券考》,《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第31页。
    ①《重校定地理新书》第1054册,卷十四,《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113页。
    ②鲁西奇《汉代买地券的实质》,《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班固《东观汉纪》,中华书局1985年版,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毕沅《释名疏证》,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蔡邕《独断》,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任昉撰,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葛洪《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
    萧统《昭明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姚鼐《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詹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合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冯沅君古典文学论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钱鐘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赵沛霖《诗经研究反思》,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骆鸿凯《文选学》,中华书局1989年版。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2005年版。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贾奋然《六朝文体批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任二北《优语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钱南阳《谜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高光复《赋史述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刘斯翰《汉赋·唯美文学之潮》,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姜书阁《汉赋通义》,齐鲁书社1989年版。
    万光治《汉赋通论》,巴蜀书社1989年版。
    龚克昌《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叶幼明《辞赋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曹明纲《赋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姜书阁《骈文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汇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杨志刚《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具圣姬《汉代的死亡观》,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
    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于迎春《汉代文人及其文学观念的演变》,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高文《汉碑集释》,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赵超《古代石刻》,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
    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古代美术史文编》,三联书店2005年版。
    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柳杨、岑河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
    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胡伊青加《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