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现代小品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成就,这是从其诞生就被承认的事实。从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直到三四十年代走向繁荣,中国现代小品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转型中最成功的文学文体。本文试图从文体学、发生学、语言学、符号学、解释学和美学的角度探究和分析其成功原因。打破近年来一直从文学的内容和思想性方面所作的外部研究的局限,回到文学研究的本体和内部对中国现代小品文进行研究,把握小品文文体的内在构造方式和相对稳定的文体范型,分析其文体形成的原因和独特的审美机制,探索小品文的独特文学特质和美学魅力,从而探索小品文的文体特征,使小品文与其它散文文体分离。进一步追寻中国现代小品文发展和生存的条件,以及这一文体在新时代中的发展可能。本文以发生论、本体论、流变论作为逻辑思路进行论证。
     导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理由、意义及方法。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理论建构与中国现代散文的文体建构混杂在一起,虽然这一文体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文体自觉意识,但后来的研究者往往将其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其他文体相混合,出现了“杂文”、“美文”、“抒情散文”、“随感录”、“中国现代散文”等概念,小品文的独立文体特征没有得到明确地探讨和研究。从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理论建构的必要性切入,回到文学本体,从小品文的形成契机、语言选择和语言特征、文学体裁的界定过程、文体策略的运用以及审美风格追求等文学内部因素去探讨、研究小品文文体特征。概述该课题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从中西方文体内涵对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进行界定,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追溯小品文概念的源流,并论述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特征界定的缺陷以及存在的问题,概述本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研究。
     第一章从发生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现代小品文作为一种时代文体产生的精神文化准备,论述小品文形成的文学生态环境。分析“文界革命”与小品文现代性观念的发生的联系,研究西学东渐——近代翻译的冲击,主要是新名词、外国语法、新的文学创作观念的进入对小品文文体产生潜在的观念和思维方面的影响,其中文学观念的影响主要是非功利纯文学观的影响。另外,知识分子身份与读者角色的新定位为中国现代小品文准备了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而“觉世之文”的文本策略使新的读者审美需求成为小品文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之一。出版业的兴起,为小品文寄生与繁荣准备了载体。其中传播模式的转变和梁启超等先驱的尝试都为小品文文体的产生奠定了时代物质基础。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酝酿了小品文以白话为语体的时代语体。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人”的发现和“人”的文学的提倡,使小品文主体性理论的生成成为可能。王国维的非功利文学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周作人的小品文的“言志”观。
     第二章从文体学和美学的角度论述小品文文类文体的选择。其中主要是由“载道”到“言志”的转化。研究小品文的文类文体的构成、继承和借鉴因素。其文类文体观念,首先是取自西方现代随笔体散文的自由畅达意识;而创作心态和审美意境则更多源于对中国明代性灵散文小品的继承。梳理小品文概念的发展过程,分析小品文、美文、纯文学散文、絮语散文、幽默散文等概念的关系以及演变。小品文的美学追求是审美理想主义,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对小品文的体裁影响是使小品文选择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分析小品文与西方Essay的关系,研究小品文如何对西方Essay进行有意味地剥离,取“情调”远“思想”的取舍,使小品文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和娓语式的笔调,对小品文娓语体形成有很大关系。而与晚明小品的关系是继承“独抒性灵”中对“性灵”的强调和表现,虽然“性灵”的内涵发生了时代的变化。但对“性灵”的没有局限地抒发和对情感的重视是其自由文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小品文对传统审美因素的继承的表现,是影响小品文文类文体的重要原因。最后论述小品文体裁的独立,特别是与杂文的对话与分离过程。
     第三章从语言学、符号学角度分析小品文的语体建构及其特点。周作人的文学语言建构观对小品文语体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使白话由口语转化为具有审美意蕴的文学语言。解决了白话文语言转向的工具性缺陷,使白话成为审美化的书面文学语言。而小品文语体独具的诗性特点,来源于文言的运用与小品文对传统审美趣味的继承,文言的运用使小品文具有了诗一样的意境和意象,而意境和意象的诗性特征使小品文具有表象和表现功能,从而形成了小品文含蓄、雅致、言近旨远的审美风格。而口语、俗语方言的运用又使小品文语体亲切、生动,将民间视角纳入文学写作,对小品文的“娓语体”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另外,欧化语的运用完成了小品文文体的现代性,欧化语法使中国现代小品文的语言句式灵活多样,使表达趋向精密、细腻,给汉语环境中的读者带来新的审美体验,赋予小品文新的审美特质,使小品文文体具有了与时代和世界同步的特质。
     第四章从文体学角度论述小品文文体策略的选择与流变。分析三十年代京派诗化散文中对个性和个人情感的重视,以及注重意境的营造,对精致、典雅的诗一样的“白描式语言”的选择和追求,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小品文文体特征。其营造意境和语言锤炼的文体策略选择既有传统因素又有现代因素,而新的文体策略因素的运用使这一诗化小品带给读者崭新的审美体验。而周作人的乡土小品以及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将朴素的民风与传统的抒情结合起来,孕育了乡土散文的某些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文体策略就是叙述视角的变化,选取周作人的远观他者视角和汪曾祺的在场口语亲在视角进行具象说明。周作人的远观视角的选择使他的乡土小品具有距离感,一种来源于文体策略选择而形成的距离美是乡土小品的别样美感之一。文化小品对理性和情趣的追求以及“贵族思想”、“绅士的洗礼”的思想强调很明显来源于小品文的“理趣之美”和“知识之美”的文体追求,具有将思想、情感与学识结合的文化之美的美学特色。这一文体风格的形成,与文化小品选择亲切化的话语方式,以及自由表达个人情感的文体策略是分不开的。
     结语论述小品文这一文体的发展趋向以及变化的可能性。分析时代审美心理的变化以及大众传媒文化的影响,可能使小品文成为一种边缘化的文体。同时,语言的变化尤其是汉语的时代变化也影响着小品文的创作和生存。重新界定“人性”、使“人性”具有时代内涵,是小品文在现时代生存的内容要求。小品文是一道立于时代边缘的传统风景。
Chinese modern essay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is a fact admitted from its birth until its property. Chinese modern essays become the most successful literary sty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its success from the stylistics, genetic, linguistics and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break the external limit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literature and ideological content area in recent years, and return to literary research to the Chinese modern ontology and internal essays, so we can grasp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style way relatively stable style paradigm,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style and unique aesthetic mechanism, and explore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familiar literary glamour, thus to explore some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essay venter, and to make it separate and independent from other familiar prose styl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vival of the conditions of Chinese modern essays, and this literary style in the new era of development may. The logic idea of this article is to happen theory, ontology, rheological theory. Introduction of the thesis introduces the reason,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Beginning from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 essays,it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literature itself back to study and significance, and introduces the subject research status and existing deficiencies. It also defines the Chinese modern style into the definition and make sure of 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research content. Tracing the origin of familiar concept, it discusses the defect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and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es the Chinese modern essays as a spiritual culture and discusses the familiar form of litera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analyses the occurrence of "wen world revolution" and modernity concept, and the impact of to the east-modern translation, which is mainly the potential concep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hinking of the new buzzword, foreign grammar, and new literary creation of concepts. The new location the identity of intellectualsand role of the readers prepares the creation subject and accept main body for the Chinese modern essays. "The feeling of the world" text tactic that new readers becoming litera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esthetic demand one of the decisive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shing industry prepares the carrier for prosperity for parasitic, of whic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and Liang Qichao's pioneer attempt for the generation of familiar style laid the age material base.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mandarin movement and literary revolution brewing in age styles of the vernacular for familiar language style. And in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finding of person and the promotion of literature of people enables the generation of subjectivity theory to become possible. The utility of wang guoweis literary view affects the familiar express will view in a large sense.
     Chapter 2 discusses sketch text aesthetic norms and literary style of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which is mainly transformation from "carry a way" to "express will".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amiliar text and literary style of the legacies of factors are studied. The text and literary style concept, first is taken from the western modern essay the freedom of prose touch consciousness, creation and aesthetic mentali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s more from spirit prose essays in Ming dynasty. It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amiliar concept and analyses pure literature prose essays, later, letters prose, humor prose. It puts forward aesthetic pursuit is familiar aesthetic idealism, and at the same time inherits Chinese literature lyrical tradition and make great changes. The genre influence of the literary tradition of familiar lyric makes it choose the lyrical expression. Analy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ssay and the western essay, researching into western Essay familiar meaningful dissection, and taking "appeal" off "thought" makes with the essay romantic colour and the type of gentle language style tone,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forming the type of gentle language styl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essays is inherited the emphasis and performance from the "alone express their spiritual meaning" of "spiritual meaning", although the connotation of "spiritual meaning" changes a lot. But unlimited expressing and attention to inner feelings is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 factors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free style. It finally discusses the independent familiar genre, especially with essays of dialogue and the separation proces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essays. Zhou Zuoren's construction point of view on literary language style has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lies in that oral dialect has transformed into the literary language of aesthetic implication. That perfected the instrumental defect of the vernacular languages, making the vernacular written a literary language of aesthetics. The unique style of poetic characteristics dates back to the use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inheritance to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interest. The use of classical Chinese has given the modern essay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image like poems, and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imagery of the poetic features make sense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representation, which formed the implicative and refined aesthetic style and profound in its simplicity.The use of oral Chinese and idioms in dialect makes the modern essays kind, vivid, which has a decisive role in gthe forming of the style of euphemism. In addition, the use of European language has completed the style of modernity, and European grammar has brought in diversity of Chinese modern essays sentence patterns, making the expression to being exquisite precision, giving the readers a new aesthetic experience, endowed to the essays with new aesthetic qualities, finally resulting in the the essays with the style of the times and the world synchroniz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hoice and changes of the style strategy. The character and personal emotional attention,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delicate, elegant pursuit of language like poems in poetic prose of Beijing Style in the 1930s, is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 of the modern essays in the very great degree Zhou zuoren local essays and his attention to folk literature, has combined simple folk and traditional lyrical style, giving birth to the certain features of local prose. One of the main strategy is the style of the change of the narrative angle, selecting Zhou Zuoren's far view of his perspective and Wang zengqi's the oral narration at present. The pursuit of reason and emotion, the noble thought and the thought of the baptism of gentleman obviously has rooted in the reason interesting and the beauty of knowledge of the modern essays and have the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ation of thought, emotion and knowledge.
     The conclusion discusses the marginalized trend and era surviving of this literary style The change of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the times and the influence of mass media culture makes the modern essays become a marginal genres.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especially the change owing to times also affects the creation and survival of the modern essays. The new era puts forward to define human nature of the modern essays again, which makes human nature hav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eaning of the time. It is a traditional landscape in the edge of the era.
引文
[1]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2]王兆胜著:《论中国现代小品散文》(上),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版,第6期。
    [3]张毅著:《文学文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4]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5](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34页。
    [6]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7]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8]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89页。
    [9]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10]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11]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12]李宁编:《小品文艺书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第324页。
    [13]周作人著:《周作人散文》第二集,张明高、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84页。
    [14]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15]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16]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17]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18]周作人著:《周作人散文》第一集,张明高、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59页。
    [19]周作人著:《周作人散文》第一集,张明高、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
    [20]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21]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
    [22]陶东风著:《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23]单正平著:《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2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25]旷新年著:《胡适与白话文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26]鲁迅著:《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86、383、382页
    [27]鲁迅著:《玩笑只当它玩笑》,《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0页。
    [28]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110页。
    [29]梁遇春:《〈小品文选〉序》,《梁遇春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230页。
    [30]梁启超:《烟士批里纯》,《饮冰室合集》第6集,《自由书》,中华书局,1941年重印版,第127页。
    [31]周作人著:《文艺的统一》,《自己的园地》,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25页。
    [32]周作人著:《美文》,《晨报副刊》,1921年6月8号版。
    [33]陈万雄著:《五四新文学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4页。
    [34]裘廷梁著:《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国近代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一》,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86页。
    [35]《中华民国研究会暂定章程》见《新青年》第3卷第1号,北京群益书局,1917年3月。
    [3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37]周作人著:《国语改造的意见》,《夜读的境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38]谭彼岸著:《晚清白话文运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6页。
    [39]旷新年著:《胡适与白话文运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40]陈独秀:《独秀答钱玄同》,《新青年》第3卷第6号,北京群益书局,1917年8月。
    [41]雷淑娟著:《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第13页。
    [42]雷淑娟著:《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43]雷淑娟著:《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1页。
    [44]傅斯年著:《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
    [45]周策纵著:《胡适对于中国文化的批判与贡献》,《胡适与近代中国》,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版。
    [46]郁达夫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81页。
    [47]胡适著:《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48]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新文学的要求》,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49]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新文学的要求》,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50]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平民的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51]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平民的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52]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平民的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53]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平民的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54]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新文学的要求》,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55]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自己的园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56]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新文学的要求》,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1页。
    [57]王国维著:《〈红楼梦〉评论》,转引自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3页。
    [58]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新文学的要求》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59]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新文学的要求》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60]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页
    [61](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3页。
    [62]王统照著:《纯散文》,《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923-06-21(3)。
    [63]胡梦华著:《絮语散文》,《小说月报》,1926-03-10(3)、(17)。
    [64]林语堂:《人间世》,1935-02-20(22)。
    [65]王国维著:《文学小言》,选自《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5页。
    [66]周作人著:《近代散文抄》,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67]王国维著:《论近代之学术界》,《静庵文集》,《遗书》,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14册,第89页。
    [68]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自己的园地》,选自《周作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69]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生活之艺术》,选自《周作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70]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选自王景科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71]林语堂著:《论幽默》,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7-63页。
    [72]林语堂著:《论文》,《论语》,1933-11-1(28)。
    [73]郁达夫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74]王国维著:《〈红楼梦〉评论》,选自《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75]蔡英俊著:《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一)·抒情的境界》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98页。
    [76]叶维廉著:《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4-155页。
    [77]赵奎英著:《混沌的秩序》,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78]成复旺主编:《中国美学范畴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93页
    [79]厨川白村著、鲁迅译,《出了象牙之塔﹒Essay》,选自《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65页。
    [80]周作人著:《〈近代散文抄〉序》,选自《知堂序跋》,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330页。
    [81]周作人著:《燕知草﹒跋》,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82]林语堂著:《论语》,1934-04-01(38)。
    [83]厨川白村著、鲁迅译:《出了象牙之塔》,收于《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3页。
    [84]曹聚仁著:《文坛五十年》,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63页。
    [85]郁达夫著:《清新小品文字》,《闲书》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
    [86]梁遇春著:《〈小品文续选〉序》,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87](英)卜立德著:《英国随笔与中国现代散文》,选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3期。
    [88]梁遇春著:《〈小品文续选〉序》,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89]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第26页。
    [90]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第24页。
    [91]王瑶著:《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5月,第5期。
    [92]张宜雷著:《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2月,第2期。
    [93]周作人著:《永日集〈杂拌儿〉跋》,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94]周作人著、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本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90—694页。
    [95]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中华书局,1949年版,第309页。
    [96]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97]周作人著:《永日集》,《〈杂拌儿〉跋》,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页。
    [98]雷淑娟著:《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99]章培恒、骆玉明著:《向新文学的推进》,见《中国文学史》(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25-650页。
    [100]周作人著:《〈陶庵梦忆〉序》,选自《知堂序跋》,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327页。
    [101]林语堂著:《我的话(下编)﹒说文德》,上海时代书局,1948年版,第43、44页。
    [102]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103]袁枚著:《随园诗话》,哈尔滨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04]林语堂著:《论文·上》,《论语》,1933-04-16(15)。
    [105]郁达夫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106]汪文顶著:《无声的河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107]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108]周作人著:《新文学的要求》,选自郑振铎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论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109]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新文学的要求》,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110]李泽厚著:《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111]余英时著:《重寻胡适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112]刘勰著:《文心雕龙·时序》,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17页。
    [11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114]郁达夫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15]吕若涵著:《“论语派”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62页。
    [116]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117](美)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118]李泽厚著:《美的历程·明清文艺思潮》,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216页。
    [119]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作品精选》,《新文学的要求》,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120]洪焌荧著:《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选自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121]范培松著:《中国散文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页。
    [122]鲁迅著:《〈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3页。
    [123]姚春树、袁勇麟著:《二十世纪中国杂文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124](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8、191、193页。
    [125](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9页。
    [126]郑敏著:《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功能与诗意价值》,选自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论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2页。
    [127]唐兰著:《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128]郑敏著:《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功能与诗意价值》,选自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论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2页。
    [129]孟华著:《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130]郜元宝著:《音本位与字本位—在汉语中理解汉语》,《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131]郁达夫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19页。
    [132]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133]《国语月刊》1923年第一卷第7期。
    [134]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135]周作人著:《思想革命》,《中国气味》,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171、172页。
    [136](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4页。
    [137]周作人著:《国语改造的意见》,《夜读的境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3页。
    [138]周作人著:《国语改造的意见》,《夜读的境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3页。
    [139]周作人著:《理想的国语》,《夜读的境界》,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9-780页。
    [140]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41]周作人著:《〈杂拌儿之二〉序》,《苦雨斋序跋文》,上海天马书店,1934年版,第12页。
    [142]周作人著:《苦口甘口》,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版,第46页。
    [143]吴文治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著题解》,黄山书社,1987年版,第567—568页。
    [144]周作人著:《苦竹杂记﹒笠翁与随园》,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第65页。
    [145]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校注人间词话》,中华书局,2003版,第4页。
    [146]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147](美)爱德华.萨丕尔著:《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02页、201页。
    [148]郑敏著:《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功能与诗意价值》,选自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论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149]洪焌荧著:《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选自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150]洪焌荧著:《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选自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151]陈剑晖著:《论现代散文的文体选择与创造》,《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152]王安忆著:《情感的生命》,选自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论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54页。
    [153]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宏译:《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222-223页。
    [154]洪焌荧著:《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选自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155]胡纬著:《文心雕龙字义通释》,香港文德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309页。
    [156]胡纬著:《文心雕龙字义通释》,香港文德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309页。
    [157]王一川著:《汉语形象与文化现代性问题》,选自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选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
    [158]胡纬著:《文心雕龙字义通释》,香港文德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319页。
    [159]王一川著:《汉语形象与文化现代性问题》,选自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选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
    [160]张明高、范桥编,周作人著:《周作人散文》第一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161]张明高、范桥编,周作人著:《周作人散文》第一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
    [16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转引自雷淑娟著:《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90-91页。
    [163]张明高、范桥编,周作人著:《周作人散文》第一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页。
    [164]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4—256页。
    [165]郁达夫著:《静的文艺作品》,《黄钟》,1934-01-15(41)。
    [166]吴晓著:《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
    [167]雷淑娟著:《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168]雷淑娟著:《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169](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70、171页。
    [170]雷淑娟著:《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71]庄汉新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散文思潮史》,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172]林贤治著:《论散文精神》,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173]周作人著:《〈冰雪小品选〉序》,郁达夫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174]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页。
    [175]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0页。
    [176]蒲震元著:《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177]雷淑娟著:《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178]赵奎英著:《混沌的秩序》,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页。
    [179]王安忆著:《情感的生命》,选自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论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54页。
    [180]叶朗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4页。
    [181]王光东著:《新文学的民间传统》,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182]高明凯译,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87页。
    [183]洪焌荧著:《文学想象与现代散文话语的建立》,选自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184]郁达夫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185]郁达夫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186]王德威著:《被压抑的现代性》,选自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35页。
    [187]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
    [188]朱自清著:《朱自清全集》第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9页。
    [189]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28页.
    [190]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平民的文学》,《周作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第13页。
    [191]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平民的文学》,《周作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192]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平民的文学》,《周作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93]周作人著,鲍风、林青选编:《平民的文学》,《周作人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194]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195]沈从文著:《水云》,《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7页。
    [196]何其芳著:《何其芳文集·街》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2页。
    [197]何其芳注著:《我和散文(代序)》,《何其芳全集》第12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7页。
    [198]沈从文著:《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17页。
    [199]范培松著:《中国散文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55页。
    [200]范培松著:《中国散文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56页。
    [201]周作人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选自王景科编著:《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202]废名著:《废名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9页。
    [203]周作人著:《乌篷船》,《载泽泻集》,北新书局,1933年版,第63页。
    [204]张明高、范桥编,周作人著:《故乡的野菜》,《周作人散文》第一集,1992年版,第55页。
    [205]汪曾祺著:《谈谈风俗画》,《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61页。
    [206]范培松著:《中国散文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82页。
    [207]范培松著:《中国散文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82页。
    [208]郁达夫著:《小品文杂感》,《郁达夫全集》第6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页。
    [209]王安忆著:《情感的生命》,选自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论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54页。
    [210](美)马克·波斯特著:《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1]阿英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2]阿英编.现代小品十六家[C].天津:古籍书店,1990影印.
    [3]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M].石家庄:河教育出版社,2002.
    [4]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5]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源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6]蔡元培等著.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C].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40.
    [7]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C].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8]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杂文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9]胡适.胡适学术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3.[10]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卷[C].上海:良友出版公司,1935.
    [11]郑振铎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12]袁勇麟.当代汉语散文流变[M].上海:三联书店,2002.
    [13]姚鹏、范桥编.胡适散文(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4]吕若涵.“论语派”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5]阿英.阿英文集[C].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1.
    [16]鲁迅杂文全集[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17]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18]夏晓虹.粱启超文选[C](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9]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0]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1](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2]朱奎菊.中国传统哲学[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
    [23]谢冕主编.百年文学总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4]柯灵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序跋丛书·散文卷[C],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25]语丝[J].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影印版.
    [26]论语[J].上海: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2——1949.
    [27]新青年[J].北京:群益书局,1917,3.
    [28]新潮[J].北京:北大新潮社,1919,1.
    [29]陈望道编.小品文和漫画[M].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5.
    [30]冯三昧.小品文研究[M].上海:世界书局,1933.
    [31]冯三昧.小品文作法[M].上海:大江书铺,1932.
    [32]石苇.小品文讲话[M].上海:上海光明书局,1933.
    [33]李宁编.小品文艺术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34]夏丐尊、刘熏宇.文章作法[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35]夏征农、征农文艺散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6]李素伯.小品文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7]鲁迅.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8]周作人.泽泻集[C].上海:北新书局,1933.
    [39]周作人.谈龙集[C].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40]周作人.艺术与生活[C].上海:群益书局,1931.
    [41]鲍风、林青选编.周作人著.周作人作品精选[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42]张明高、范桥编.周作人著.周作人散文[C]第一、二、三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43]朱自清.朱自清散文[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4]朱自清.朱自清全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45]天水、杨健选编.林语堂著.林语堂作品精选[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46]何其芳.何其芳全集[C]郑州: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7]何其芳.何其芳文集[C]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8]朱光潜.朱光潜全集[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
    [49]梁永安主编.徐志摩散文全编[C]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50]林语堂.吾国与吾民[C].北京:华龄出版社,1995.
    [51]废名.废名散文选[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52]梁遇春.梁遇春散文[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53]何其芳.何其芳全集[C]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54]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55]梁遇春著.春醪集[C].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56]汪曾祺著.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汪曾祺散文.[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57]郁达夫.郁达夫全集[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58]汪曾祺.汪曾祺文集.文论卷[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59]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60]王了一.龙虫并雕斋琐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3.
    [61]梁实秋.雅舍小品[M].台湾:正中书局,1949.[62]李广田.画廊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63]李广田.李广田散文选[C].王兰馨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64]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C]太原:北岳出版社,1987.
    [65]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经典集(上)[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66]姚春树、袁勇麟.二十世纪中国杂文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67]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8]黄科安.现代散文的建构与阐释[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
    [69]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70]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
    [71]梁向阳.当代散文流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2]范培松.中国现代散文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73]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4]方遒.散文学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75]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6]王景科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理论研究十六讲[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77]王景科主编.中国散文创作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78]欧明俊.现代小品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79]杨安翔.现代散文话语形态与审美[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0]陈德锦.中国现代乡土散文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1]陈蒲清.晚明小品与现代散文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82]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83]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式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84]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85]张毅著.文学文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86]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87]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88]李荣启.文学语言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9]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90]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M].北京:三联书店,2010.
    [91]王飚、关爱和、袁进.探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历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92]庄锡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93]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的前景[M].文学评论,2001,(3).
    [94]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5]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96]单正平著.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7]王一川著.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8]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99]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0]孔范今主编.中国现代新人文文论[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101]赵奎英.混沌的秩序[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102]叶秀山.美的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3]姜亮夫.古文字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104]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05]刘庆俄.汉字学纲要[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106]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07]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8]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09]李敏生.汉字哲学初探[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0]何新.龙的神话与真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11]孟华.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2]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13]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14]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15]刘勰.文心雕龙·时序[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
    [116]蔡江珍.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想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17]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18]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119](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
    [120]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21]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2]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123]钱理群.周作人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24]舒芜.周作人的是非功过[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25]佘树森.现代作家谈散文[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126]傅德岷.中国新时期散文理论集萃[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127]李晓虹.中国当代散文审美建构[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12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29]良春等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30]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1]户晓辉.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32]尹康庄.中国文学主流话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33]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34]王蒙、何向阳主编.文学评论精选[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135]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36]庄汉新.中国二十世纪散文思潮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37]周策纵.胡适与近代中国[C].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1.
    [138]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9]陈万雄.五四新文学的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40]谭彼岸.晚清白话文运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141]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42]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M].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43]王统照.纯散文[J].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923-06-21(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44]胡梦华.絮语散文[J].小说月报,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3),(17).
    [145]朱恒、何锡章.“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语言学考辨[J].文学评论,2008(2).
    [146](英)卜立德.英国随笔与中国现代散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3).
    [147]丁晓原.论晚清散文与“五四”散文的结构性逻辑[J].文学评论,2008(5).
    [148]丁晓原.〈语丝〉: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代码[J].江汉论坛,2003(1).
    [149]王瑶.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
    [150]蔡江珍.论英国ESSAY与中国散文现代性理论的关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152]王兆胜.中国现代小品散文(上)[J].山东社会科学,2000(6).
    [153]王兆胜.当前中国散文理论建设中的盲点[J].学术研究,2004(11).
    [154]旷新年.胡适与白话文运动[N].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
    [155]安文军.周作人对现代散文内在规定性的理论贡献[J].重庆社会科学,2006(6).
    [156]王士民.“五四”时期周作人散文的文体风格[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
    [157]陈剑晖.论现代散文的文体选择与创造[J].文学评论,2007(5).
    [158]陈剑晖.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的文体变革[J].中国社会科学,2001(5).
    [159]郜元宝.音本位与字本位—在汉语中理解汉语[J].当代作家评论,2002(2).
    [160]张玉金.论传统思维方式对汉字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2).
    [161]李陀.汪曾祺与现代汉语写作[J].花城,1998(5).
    [162]朱立元.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J].文艺理论研究,2002.
    [163]孙绍振.百年散文史:文体建构的曲折和辉煌[J].文学评论,2009(1).
    [164]钱理群.关于周作人散文艺术的断想[J].江海学刊,1988,(3)
    [165]江力、琼虎.中国散文论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6]周海波.现代传媒与散文的文体功能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4(6).
    [167]王兆胜.关于散文文体的辩证理解[J].文艺争鸣,2004(2).
    [168]成复旺主编.中国美学范畴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69]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49.
    [170]胡纬著.文心雕龙字义通释[M].香港:文德文化出版社,1997.
    [171]叶朗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72]袁枚.随园诗话[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4.
    [173]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4]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75]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76]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177]雷颐译.周明之.胡适与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78]周荷初.晚明小品与现代散文[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79]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稿[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
    [180]黄子平.幸存者的文学[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1.
    [18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182](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8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84](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
    [185](意)维柯.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86](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188](瑞士)沃尔夫林.艺术史的基本原理[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189](美)拉尔夫·科恩主编.程锡麟等译.文学理论的未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87](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90](法)萨特著.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修订译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91](法)达维德.方丹著.诗学[M].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92](保)尼科洛夫著.人的活动结构[M].张凡琪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93](意)克罗齐著..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朱光潜、韩邦凯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3.
    [194](日)厨川白村.小泉八云及其他[M].上海:启智书局,1934.
    [194](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95](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
    [196](苏)巴赫金.文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
    [197](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M].文艺美学第一辑.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