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演义》早期文本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三国志演义》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被大部分学者公认为现存版本中最为接近《三国志演义》元祖本的文本。但至於此二本之先後问题以及各自的成书年代问题,有关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本稿以此二本之文本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语言分析与引书考证二种方法以试图解决以上二大关键问题。同时,对《三国志演义》元祖本的重要特徵——其创作方法及语言与引书方面的特点——进行探讨。
     本稿中具体的分析与考证见於第二章与第三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章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本的文本比对之壹:语言分析
     主要依靠二本演义中巽体字用法及其统计数据进行语言分析。比如,在“元”与“原”、“交”与“教”、“箇”与“个”及“個”、“裹”与“里”以及“裡1”与“裡2”等几组異体字用法方面,二本演义之间出现明顯差異。得助于传统校勘学及近代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已对以上几组重要異体字用法的出现时期与顺序有了一定的了解。据此,本稿推测二本演义的先後关系与大致的成书年代。与此同时,仍然按照传统校勘学的方式进行若干词彙考证。本稿讨论的所有语言证据皆表明,葉逢春本的大部分文字大致反映较嘉靖壬午本更为早期的语言面貌。
     第三章嘉靖壬午本与藁逢春本的文本比对之贰:引书考证
     主要根据二本演义所引史害之间的異文及一种书——《三国志》——的历代異文进行引书考证。基於二本演义所引史书之间的異文,本稿初步确定《三国志演义》元祖本引书种类与其引用上的若干特点。与此同时,根据二本演义引文中的《三国志》历代異文,试图推测各自文本引用《三团志》的先後顺序及其具体时期。本稿进行的所有文献引用考证皆表明,嘉靖壬午本明顯为《三国志演义》明代修订文本,葉逢春本则大致保留《三国志演义》元祖本的引文特徵。限於目前的证据而言,《三国志演义》原本大概以同时参考《三国志》与《资治通鑑纲目》二书的方式结构全书的情节。
     《三国志演义》原本大概在明代分化为二种文本系统。其中,一种文本系统曾经主要根据另一种《三国志》文本对其底本的引文进行徹底修補,並且增加其它史书中有关三国故事的文字。同时,它亦对其底本的绝大部分文字进行嚴重的更改,使得其文本在词彙以及異字用法上更为符合常时的语言规範。此文本便是嘉靖壬午本的底本。
     另一种文本系统,由於通过漫长时间並经过不少传抄,产生极大数量的误、改字,但此类系统貌似始终保留元祖本的大致面貌,对其文本未作嚴重的修改。此本既仍保留其原本之古拙语言——文字与祠彙方面,又对其原本所引之史书古異文未作修正。此文本便是葉逢春本的底本。
     鑒于以上分析与考證,本稿认为《三国志演义》元祖本大概成书於明代初期。或者貌,在元代初步完成的《三国志演义》原本到明初经过大番修改之後成为元祖本——即现存所有版本的母本。以上结论与以往大部分研究者推测的内容基本上完全一致,本稿根据若干语言统计与文献实例来再次证明先行诸研究的结论。
     本稿的创新点如下:
     第一.分析先行诸研究的特点,並吸取其优点——即以统计的方式可以计量化、且方法论上相对科学的证据。
     第二.试图将校勘学与近代汉语学应用於《三国志演义》研究。
     第三.试图将《三国志》文献学应用於《三国志演义》研究。
     本稿初步确定二本演义的先後问题,並为嘉靖壬午本成书年代的时间上限的问题提供若干线索。以後需要增加有关证据的数量以确定葉逢春本成书年代的时间下限。
The so-called "1522 Jiajing" edition and the 1548 Ye Fengchun ed ition are regarded as the closest among the currently existing versio ns to the master copy("the mother version of all the current existin g versions") of Sanguozhi Yanyi ("The Romances of the Three Kingdoms") by most scholars today. But as far as the time relation and separate finishing year of the two versions are concerned, there are still di sputes in the scholar circle. This thesis studies these two versions and uses language analysis and textual research, trying to reveal the two key issues mentioned above. The thesis, at the same time, inquir es into the key features of the master copy of Sanguozhi Yanyi, which are writing methods and language as well as quoting traits.
     ChapterⅡandⅢhold the analysis and textual research, the mai n idea are as follows.
     ChapterⅡ:Comparison between the Jiajing edition and the Ye Feng chun edition——language analysis.
     ChapterⅡ's analysis are mainly by variant characters used in th e two different editions and their statistic data. These pairs of var iant characters show obvious difference in two editions. Thanks to th e research foundings of traditional Textual Criticism and Early-Moder n-Chinese linguistics, we ha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their appearing time of the several important pairs of variant characters. Therefore, this thesis predicts the time relation and roughly finishing year of the two vers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still applies traditi onal Textual Criticism to textual research of some words and expressi ons. All the language evidence the thesis looks into proves that the most of words the Ye Fengchun version used are earlier than the Jiaji ng version.
     ChapterⅢ:Comparison between the Jiajing edi tion and the Ye Fengchun edition——textual research on citations from other books.
     ChapterⅢ's research are mainly according to 1)variant text that the two versions quoted separately from other books and 2)variant text of different Sanguozhi("Annals of the Three Kingdoms") editions throughout the years that the two versions quoted separately. Based on the variant text the two versions quoted from history books, the thesis has preliminarily confirmed the quoting quantity and its quoting traits of the master copy of Sanguozhi Yanyi. Meanwhile, it is trying to predict the quoting time of two versions according to the variant text of the separative citations from Sanguozhi. All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citations from other books the thesis looks into proves that the Jiajing edition obviously is the revised version of Sanguozhi Yanyi in Ming dynasty, and the Ye Fengchun version mainly keeps the quoting traits of Sanguozhi Yanyi' s original text("urtext"). Limited to current evidence,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Sanguozhi Yanyi may referring to Sanguozhi and Zizhitongjian Gangmu to structure its scenario.
     The original text of Sanguozhi Yanyi may have developed into two textual system in Ming dynasty. Of which, one system had a thorough modification on its base version's quotes according to another edition of Sanguozhi, and also added other stories from different history book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changed most of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o match the current language syntax. This version is the base of Jiajing edition.
     Another textual system produces big numbers of mistakes and revisions due to long-time hand written copies. But this kind of system seems like keeping the master copy's main text, without serious changes on the main text. The version not only keeps the ancient language of original version——its words and phrases, but also keeps the ancient and variant text quoted from history books of original version. This version is the base of Ye Fengchun version.
     Upon the above analysis and textual research, the thesis concludes the master copy of Sanguozhi Yanyi should have finished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In another words, the original text of Sanguozhi Yanyi, which was drafted in the Yuan dynasty, became the master copy after lots of revisions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All the above conclusions are in line with most researcher's hypothesis. This thesis using language statistics and textual verifications further proves the previous researcher's conclusion.
     Creative points of this thesis are as below:
     1)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withdraw th eir advantages——searching for the decisive proof by statistic mea surement.
     2) Try applying Textual Criticism and Early-Modern-Chinese linguis tics to the study of Sanguozhi Yanyi.
     3) Try applying the study of Sanguozhi to the study of Sanguozhi Y anyi.
     The thesis has preliminarily confirmed the two version's time relation and provides some clues for the earlist finishing year of Jiajing version. It is hoped that more evidence will be fou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atest finishing year of Ye Fengchun version.
引文
柳存仁《羅贯中讲史小说之真伪性质》,香港中文大学刊《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八卷第一期,1976年(後来收录于《和风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其中最为著名的例子为所谓“舊本”例。演义第119则有曹操命令烧其《孟德新书》的情节。嘉本在正文“遂令扯砕其书烧之”之句下,作小注云“柴世宗时方刊板。舊本书作板,差矣。今孫武子止有魏武帝注。”(“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共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1990年,第1901页)。
    比如,上擧“舊本”例中嘉本之“书”字,“志传”本系统版本均作“板”(井上泰山编“葉逢春本”《一国志通俗演义史传》上下册,关西大学出版部,1997-8年,第696页;周兆新《舊本<三国演义>考》,《三国演义考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00页)。
    #12
    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其版本演化图参见第138页;魏安的博士论文发表于1993年,本书为其修订本)。
    中川论《<三国志演义>版本の研究》,汲古书院,1998年。其研究的结论见於第400-1页。
    比如,参见刘世德之一系列有关论文。
    周兆新《<三国志演义>成书于何时》,《三国演义业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章培恆师,《再谈<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以葉逢春本<三国志传>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业》第60辑,1999年
    上田望《<三国志演义>版本试论——关於通俗小说版本演变的考察》,周兆新主编《三国演义业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吴金华《<三国演义>基於误读正史的虚构》,《中文自学指导》第4期,2006年
    陈垣曾经提醒“理校”的两面性,称“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校勘学释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21-2页)。
    第73页。
    李伟實《<三国志通俗演义>夾注及诗文论賛何人所加》, 《社会科学战线》第二期,1989年,第316-7页。
    比如,上田望之论文(《<三国演义>の言葉と文体》,《金澤大学文学部论集——言语文学篇》第25号,2005年)。
    佐藤晴彦之1998年论文第36页与2006年论文第173页。
    #12
    佐藤晴彦之1990年论文第19-20页与1994年论文第241页。
    换言之,“元來”数量可当作“鑑定语”的在时间上有效下限为《醒世恒言》上半部。
    《醒世恒言》中“元”字的分怖度在全书内非常不均衡,与葉本中“元”字在全书内均衡分怖不同(参见1.1.4之论述)。
    卷一有1例;卷四有4例;卷五有2例;卷六有11例;卷七有3例;卷八有8例;卷九有3例。
    马幼垣辑校《插增本简本水浒传存文辑校》,第797页;评林本点校本第646页。
    其回目为“郓哥帮捉罵王婆淫妇鸩殺武大郎”。
    《全本金瓶梅词话》,香港太平书局影印本,1993年,第153-5页。
    《明容与堂刻水浒传》第二册,卷二五第二页下;马幼垣辑校《插增本简本水浒传存文辑校》,第119页;评林本点校本第132页。
    由於例子数甚少,两者之间的数据差距並有效的统计数字,仍在误差范围之内。
    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等译《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年,25页。
    上揭论文,第10页。
    魏晋至唐宋这一段产生的字为後起字,元明以後产生的字为晚起字。说明参见《王力古汉语字典·凡例》。
    此两种作品恐非刻于嘉靖初期。但嘉本亦未必距嘉靖元年未久便刊刻。
    影印本第303页。
    第336页。
    第1603页。
    第1635页。
    第91页与第99页。
    影印本第1094页。
    影印本第1206页。
    这裡所称“方位词”用法包含“这里”或“那里”中的後缀用法。
    “裡1”指用示字旁的“示+里”或“礻+里”字。“裡2”指用衣字旁的“衤+里”’字,即现行“裡”字。此名称来自佐藤晴彦先生。他称,现行“裡”字雖与“里”字有拆字关系,但文献资料显示,作为“裡2”’字前身的“裡1”字在明代中期至清代末时期一度与“裡2”字一同並用。详见他的论文(《国家图书馆藏<水浒传>残卷について——“嘉靖”本か?》,日本中国学会编《日本中国学会报》第五十七集,2005年,第5页)。
    括弧中的数据指其字跡漫漶因而无法确定。
    表2为其他元明文献中“裏”与“里”以及“裡1”与“裡2”的数据,有些作品年代无法确定。
    中里见敬《论日本内阁文库藏清平山堂所刊小说——以版式与刻字特点为视角》,《明清小说研究》第四期,2007年,第2323页。
    7佐藤晴彦先生称,容与堂本《水浒传》中第1囘至第10囘有178个“这里”与“那里——包含上聲用法”,第11囘至第24囘有240个“这里”与“那里”(《<水浒传>研究方法论——香坂顺一著<水浒语彙の研究>の书评を兼ねて——》, 《神戸外大论业》38卷7号,1987年,第13页)
    8“以上二种数据引自佐藤晴彦先生的论文(《容与堂本<水浒传>成立の一侧面》, 《神戸外大论业》50卷5号,1999年,第4页)。
    上揭论文,5页。
    此数据与其2007年论文中的数据有出入。
    “如果要了解此二种文本对各自底本文字有怎样修改与增減,我们首先需要探讨此二文本的共同文字。正文以外,两个文本在评论、诗讚、注释等方面有许多相同文字,均源于《三国志》的史书,我们可以确定这些文字继承于原本或元祖抄本。”(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其主要方式便是将史书中古雅的文言原文改为半文半白的浅易的平淡文言,以便当时读者阅读。
    第197页。
    葉本第1145-6页;嘉本第2933-6页。
    实为“文+丰”
    本“章”’字均从中
    百衲本第1029页第一段;殿本第1078页第二段。
    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228页。
    《纲目》之二二六年条目;影印本第750页,点校本第10页。
    葉本第1325页,嘉本第3378-80页。
    百衲本第1131页第二段;殿本第1179页第一段。
    影印本808页,点校本146页。
    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299页。
    《纲目》之二三四年条目。
    《纲目》作“雠”,葉本作“讐”; “辞”作“词”; “虚伪”作“兵为”。後二字应为鲁鱼亥豕之误。
    葉本第1363页;嘉本第3480-1页。
    不从力。
    百衲本“弊”字从大。
    百衲本第1032页第一段;殿本第1081页第三段。
    影印本751-2页;点校本13页。
    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345页。
    参见《纲目》之二三九年条目。
    此例可与2.2.3之例比较。
    第29页。
    葉本第1384页;嘉本第3532-3页。
    参见苏傑《三国志与文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88页。
    现行百衲本已修为“燕”,参见《三国志校勘记》备注。
    百衲本第1156页第三段(至少四行有修改痕跡);殿本第1205页第一段。
    参见《通鑑》与《纲目》之二五二年条目。
    影印本第825页;点校本第186页。其与《三国志》之同異文如下:作“然性多嫌忌”:“彌”作“弥”;“胤”作“裔”;“宴(燕)”作“燕”;“國”作“国”。
    第254页。
    “参见《三国志校笺》(以下简称“校笺”)第1566其注二二六。
    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第873页。
    有趣的是《三国志详节》刻于元代,理应反映宋元《三国志》文本。但至於上擧二种異文,均从明代《三国志》,可见目前所谓“宋元”《三国志》文本未必全代表当时所有宋元《三国志》
    参见本页注释7。
    是否其底本作“弥”?
    相反,葉本有一次作“晋平侯相陈寿”,其他多作“晋史官陈寿”
    除上举例子之外,嘉本在其他部分亦多署“晋平阳侯陈寿”(参见李伟实《<三国志通俗演义>关注及诗文论賛何人所加》, 《社会科学战线》第二期,1989年,第317-8页)。
    余本影印本第318页;嘉本第850-1页。
    百衲本第1125页第一段;殿本第1172页第四段。
    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083页。
    参见二○八年条目。
    点校本第139页。
    第195页。
    嘉本第3297-8页。
    葉本第1291页。
    百衲本第1138页第四段;殿本第1187页第二段。
    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300页。
    参见《纲目》之二三四年条目。
    易培基遗著、易漱平整理《三国志補注》,臺北艺文印书馆,1955年
    盧弼《三国志集解》,臺北宏书局影印本,1975年。
    赵幼文遗著、赵振鐸等整理《三国志校笺》,巴蜀书社,2001年。
    葉本第973-5页;嘉本第2542-7页。
    从尺。
    从文。
    1葉本第807-9页;嘉本第2183-8页。
    从心。
    1百衲本第1025页第一段;殿本第1073页第四段。
    《後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88页:参见《通鑑》与《纲目》之二一六年条目(曹操于该年被封为魏王)
    《後汉书详节》上海古籍出版社简体点校本第30页; 《三国志详节》上海古籍出版社简体点校本第6页。
    第12页。
    百衲本从豆。
    6参见《校笺》第66页注二○六与《補注》第32页注
    参见《補注》第32页注二一四。
    8参见《補注》第32页注二一五。
    参见《補注》第32页注二一六。
    第32页注二一四。
    吴金华、苏傑《易氏<三国志補注>评述》,《复旦学报》第六期,2000年,第122页;苏傑《三国志異文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22页。
    葉本第392-4页:嘉本第1214-7页。
    小注作“音中”
    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075页。
    参见《校笺》第1263页注二九。
    参见《纲目》207年条目。
    二字均雙人旁。
    雖然葉本如同《通鑑》漏“南抚夷越”四字以及“外结好”作“外结”,但皆应视为偶然巧合。
    第142页。
    第201页。
    参见《校笺》第1262页注一七。
    参见《校笺》第1262页注十八与《補注》第580页注一八。
    参见《校笺》第1262页注二一与《補注》第580页注
    参见《補注》第580页注二三。
    参兑《校笺》第1263页注三○与《補注》第580页注二四。
    参见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之第83页与第87页。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演义作者随意改变早期史书文字,结果巧合地与後期版本文字一致。因为史书異本本身亦由此类写抄者的一时粗心大意所产生,与通俗作品之误抄无别。
    葉本第764-6页;嘉本第2089-93页。
    百衲本第1124页第一段;殿本第1171页第三段。
    2殿本无後“百姓”二字
    3殿本无“先主”二字;参见《校笺》第1179页注26。
    参见《校勘记》第193页、《校笺》第1179页注27、《補注》第538页注二五。
    此处胡注作“曹公先加璋振威将军,故仍佩其印绶”(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128页)。
    6参见《纲目》之二一四年条目。
    百衲本第890页第一段。另参见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435页、《後汉书集解》下册第2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後汉书校勘记》第270页。
    《後汉书详节》点校本第363页;《三国志详节》点校本第137页。
    第192页。
    参见《校笺》第1179页注二二与《補注》第538页注二四。
    #12
    参见《校笺》第1179页注二五。
    葉本第968-70页;嘉本第2532-7页。
    百衲本第1129页第四段;殿本第1177页第三段。
    足字旁。
    百衲本“性”字本为巾字旁。现行本已修为“性”。
    2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233-5页。
    参见《纲目》之二二七年条目。
    葉本第722页;嘉本第1957页。小松建男先生对此段文字亦有分析(《<三国志演义>と史书》筑波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编《文艺言语研究·文艺篇》第48号,2005年)。
    1尾崎康论文之第317-33页。他所擧的宋元版《三国志》之顺序为:所谓“咸平”刊《吴书》、绍興本、衢州本、蜀刊本、所谓“绍熙”本、元九路本。
    2尾崎康书之第15-24页。
    《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导航系统<纲络版>》只记“宋刻遞修公文纸印本”
    其中一条根据尾崎康的校勘记(其论文之第337页)转录。若该葉之版心上无補刊记,笔者一概将其视为原刊葉。但由於缺乏版本学的实际经验,笔者无法确信此基準的有效性。
    《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导航系统(纲络版)》只记“宋刻本”
    6《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导航系统(纲络版)》只记“宋刻本”
    7根据笔者观察,卷一之末葉亦似为補写。
    8準确而言,存卷四十二之第十三至第二二葉以及卷四十三之第一至第一一页(尾崎康《上海图书
    参见前页注释1。
    参见前页注释2。
    笔者认为,嘉本极有可能有二种《三国志》文本来源,一为继承元祖本文字所引《三国志》文本,
    为自己加上的《三国志》文本,本来似乎无法引用单一的《三国志》文本。
    兹暂且不讨论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对《三国志演义》所产生的影响。
    1例如,笔者在二本演义共同文字中考察二例一度被认为出於《通鉴》——或《後汉书》——的引文。但一旦核对史书,其结果为:此类文字亦见於《纲目》,唯因《通鉴》文字与《纲目》完全一致,我们不得辨别《三国志演义》原本引用何书而已。该二例见於陈翔华之论文(《西班牙藏葉逢春刊本三国志史传琐谈》,陈翔华主编《三国志演义古版业刊续辑》第一册前言,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複制中心,2003年,第21页与第36页)。
    周兆新《<三国演义>与<十七史详节>的关系》,《三国演义考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96页。
    第一,元祖本恐非成书于元代。其證据为:第12则文字中嘉本作“原是”之处,葉本作“厚是”,此意味着二本共同的“原”字並非全来自明代整理者之手。第二,元祖本恐非明中期完成。比如, 葉本大概在短暂时间内的一两次版本演化中不大可能产生如此巨大数目的误、改字。
    参见魏安书之结束语以及中川论书之中文提要第17页。
    [1]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2003.
    [2]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宋衢州州学刻宋元明遞修本,2006.
    [3]宋·司马光.资治通鑑[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宋·吕祖谦.三国志详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宋·吕祖谦.後汉书详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元明·羅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7]清·王先谦.後汉书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张元济编.新编小四库二十五史百衲本[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2]张元济著,王绍曾等整理.百衲本二十四史三国志校勘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张元济著,王绍曾等整理.百衲本二十四史後汉书校勘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易培基著,易漱平整理.三国志補注[M].臺北:艺文印书馆,1955.
    [5]盧弼.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赵幼文著,赵振鐸等整理.三国志校笺[M].成都:巴蜀书社,2001.
    [7]井上泰山编.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M].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1997-8.
    [8]陈翔华编.三国志演义古版业刊五种[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5.
    [9]陈翔华编.三国志演义古版业刊续辑[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
    [10]汪维辉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业刊[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中林史郎,渡边义浩编.三国志研究要览[M].东京:新人物往来社,1996.
    [12]王国维.王国维遗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13]张元济著,顧廷龙编.涉園序跋集錄[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4]张元济.校史随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5]张人凤编.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彙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6]王欣夫.文献学讲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7]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18]尾崎康著,陈捷譯.以正史为中心的宋元版本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9]陈先行.古籍善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20]吴金华.三国志校诂[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21]吴金华.古文献研究业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2]吴金华.三国志业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3]苏傑.三国志異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6.
    [24]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5]金文京.三国志演义の世界[M].东京:东方书店,1993.
    [26]魏安.三国演义版本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7]中川论.三国志演义版本の研究[M].束京:汲古书院,1998.
    [28]沈伯俊.三国漫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9]许盤清,周文业整理.三国演义三国志对照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30]沈伯俊.三国演义新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1]周文业.三国演义数字化研究[M].北京:打印本,2004.
    [32]盛巽昌.三国演义補證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3]沈伯俊.三国演义大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4]陈垣.校勘学釋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35]陈垣.史諱举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36]张涌泉,黄征.敦煌變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7]张涌泉.俗字里的学问[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38]香坂顺一.白话词彙の研究[M].东京:光生馆,1983.
    [39]香坂顺一著,植田均譯。水浒词彙研究(虚词部分)[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
    [40]太田辰夫著,江藍生等译.汉语史通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41]太田辰夫著,蒋绍愚等译.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2]志村良治著,江蓝生等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3]刘堅.近代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4]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李伟實.三国志通俗演义夾注及诗文论賛何人所加[J].社会科学战线,1989,2:118-121.
    [2]章培恆.关於羅贯中的生卒年[A].见:献疑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3:52-67.
    [3]章培恆.关於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小注的作者[A].见:献疑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3: 68-92.
    [4]章培恆.再谈<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年代问题[A].见:献疑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3:93-124.
    [5]周兆新.<三国演义>成书于何时[A].见:三国演义业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46-168.
    [6]上田望.<三国志演义>版本试论——关於通俗小税版本演變的考察[A].见:周兆新编.三国演义叢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9-194.
    [7]井上泰山.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解说[A].见: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M].大阪:关西大学出部,1998:1068-1092.
    [8]陈桂聲.关於西班牙愛斯高里亚尔修道院所藏之嘉靖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J].明清小说研究,1998,4:25-41.
    [9]章培恆.再谈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以葉逢春本三国志传为中心[J].中华文史论业,1999,60:28-66.
    [10]高橋乃子.关於三国演义葉逢春本刊本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00,3:124-156.
    [11]章培恆.关於三国演义的黄正甫本[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5:47-65.
    [12]刘世德.三国志演义残葉试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3:68-74.
    [13]刘世德.三国志演义周曰校刊本四种试论[J].文学遗产,2002,5:147-162.
    [14]李金泉.葉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版本研究[A].见:俞汝捷,宋克夫编.黄鹤楼前论三国[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256-287.
    [15]陈翔华.西班牙藏葉逢春刊本三国志史传琐谈[A].见:陈翔华编.三国志演义古版业刊续辑第一册[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複製中心,2003:1-45.
    [16]刘世德.关於三国志演义嘉靖刊本的几点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2004,27(1):2-24.
    [17]刘世德.三国志演义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刊本比较谭(脞錄八篇)[J].明清小说研究,2005,78(4): 32-56.
    [18]刘世德.三国志演义嘉靖壬午本与葉逢春刊本比较-人数变化百例[J].中国古代小说研究,2005,1: 78-93.
    [19]金文京.三国志演义版本擧隅[J].中国古代小说研究,2005,1:94-106.
    [21]小松建男.<三国志演义>と史书[J].筑波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编文艺言语研究文艺篇,2006,49:1-26.
    [22]金文京.再论三国志演义版本系统与花关索、关索故事之关系[J].中国古代小说研究,2006,2:14-32.
    [23]沈伯俊,金文京.中国和日本:三国演义研究的回顧与展望[J].文艺研究,2006,4:36-65.
    [24]吴金华.三国演义基於误读正史的虚构[J].中文自学指導,2006,4:21-25.
    [25]韩伟表.三国演义与史志杂记渊源关系研究述评[J].中华文化论壇,2006,3:126-138.
    [28]佐藤晴彦.平妖传新探——冯萝龙の言语的特徵を探ゐ[J].神戸外大论业,1985,36(1):1- 21.
    [29]佐藤晴彦.清不山堂话本、熊龙峯小说と三言——冯夢龙の言语的特徵を探ゐ[J].神戸外大论叢,1986,37(4):37-61.
    [30]佐藤晴彦.水浒传研究方法论——香坂顺一著<水浒语彙の研究>の书评を兼ねて[J].神戸外大论业,1987,38(7):1-21.
    [33]佐藤晴彦.近代汉语研究の基本问题——中国舊小说、戯曲を资料として[J].神戸市外国语大学外国学研究,1990,22:1-60.
    [36]佐藤晴彦.<醒世恒言>と<石点头>——Hanan氏说の检讨[A].见:高田时雄编.中国语史の资料と方法[M].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4:320-356.
    [37]佐藤晴彦.脈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新探[J].神戸外大论业,1998,49(4):19-40.
    [38]佐藤晴彦.容与堂本水浒传成立の一侧面[J].神戸外大论业,1999,50(5):1-17.
    [43]陈捷.周有燉与元杂剧[J].古典文学知识,2000,3:47-62.
    [44]黄仕忠.日本大谷大学藏明刊孤本<四太史杂剧>考[J].复旦学报,2004,2:87-102.
    [45]程毅中.再谈二十囘本<三遂平妖传>——<宋元小说研究>订補之三[J].文学遗产,2004,6:24-40.
    [46]中里见敬.论日本内阁文库藏清平山堂所刊小说——以版式与刻字特点为视角[J].明清小说研究,2007,4:62-84.
    [47]孫崇涛.古本<琵琶记>详略[A].见:孫崇涛编.古本琵琶记彙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5.
    [48]刘洪强.由“元来”看<三国志通俗演义>当成书于明初[J].明清小说研究,2009,1:248-2 56.
    [49]柳诒徵.南監史谈[A].见:柳诒徵史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86-304.
    [50]王绍曾.二十四史版本沿革考[A].见:目录版本校勘学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40-364.
    [51]阿部隆一.臺湾中央图书馆等藏宋金元版解题——中国访书志三[J].斯道文库论集,1976,13:1-296.
    [53]尾崎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宋元版解题-史部[J].斯道文库论集,1996,30:71-105.
    [54]尾崎康.上海图书馆藏宋元版解题-史部(一)[J].斯道文库论集,1997,31:1-45.
    [55]吴金华,苏傑.易氏<三国志補注>评述[J].复旦学报,2000,6:75-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