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价值构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这是一篇基于创作实践之反思,着重分析、探讨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价值构建的论文。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包括导言、五个章节和结语。在论文导言中,笔者从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分别分析、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扼要梳理了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发展史,分析其在各个发展阶段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贡献与不足;直击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在价值研判、构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纪录片人在创作实践中的困惑,同时指出文献纪录片的理论构架与知识体系基本上尚未建立,而价值研判与价值构建正是文献纪录片理论构架的核心。在论文第一章,笔者比较了中外文献纪录片、文献纪录片与其他类型纪录片的区别;在具体分析与阐述文献纪录片定义、类型的基础上,论述了文献纪录片的美学诉求。这部分是本次研究得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进入第二章,论文重点分析、论述了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的一般价值与特殊价值,分析了业界、学界在价值判析中的误区,指出文献纪录片除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社会教化价值和产业开发价值等一般价值外,还具有文献典藏与文化传承价值、国际政治与文化交流价值、思想探索与创新引领价值等特殊价值。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重点。笔者在反思自己和业内同仁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从多元化背景下文献纪录片文献性、思想性开掘、全媒体时代文献纪录片叙事策略革新和全球化浪潮中文献纪录片产业开发对策三个方面论述了开掘、构建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价值的理论基石和实践路径。结语部分,笔者提出导演、制片人等创作人员需要重新认识、研判文献纪录片的价值,在此基础上,着力于文献典藏与文化传承价值、国际政治与文化交流价值、思想探索与创新引领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产业开发价值的开掘与构建。构建绝非另起炉灶,而是在认真反思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自身发展及其与东西方国家和地区交流中所显现出来的正负效应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的价值及其开掘,着手实施对过去的价值判断与认知的选择、改造、更新、超越,进而构建一种新的客观、冷静,有利于经典作品的呈现、有利于文化传承、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价值体系。
     文献纪录片的经典性,主要体现在文献典藏与文化传承价值、国际政治与文化交流价值、思想探索与创新引领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及产业开发价值等五个方面。简言之,是文献典藏、思想启迪、文化传播、艺术审美、产业开发五个价值维度。文献纪录片经典性的呈现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五个价值维度缺一不可。任何一个价值维度的缺失,都将严重影响作品的生命力,即使能在其问世之初产生某些影响,或者在某个方面获得一些好评,但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其最终的结局不外乎或快或慢地被人所遗忘,既无法获得史家的认可,也载入不了艺术的史册,经典性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五个价值维度之间的关系,必须是相辅相成、高度统一的。因为,任何一个维度的价值一旦被过分强调而畸形发展,便很容易忽略或侵害其他价值维度的合理性存在。也就是说,五个价值维度之间如果不能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和谐与平衡的状态,那么,作品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也将被大大削弱,从而无法体现其经典性。
     因此,文献纪录片只有在文献典藏与文化传承价值、国际政治与文化交流价值、思想探索与创新引领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及产业开发价值高度统一时,其经典性才能真正呈现,才能历久弥新。
This thesis, based on practically creative activity, aims to discuss on and probe into the valu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V documentary films.
     The paper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five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In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from two perspectives: creative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by survey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V documentary films as well as its contribution and deficiency in different ages of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hievements. Meanwhile, this paper touches upon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Chinese TV documentary films in value judgment and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shows some of the confusions regarding creative practice of documentary films. The autho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theoretical frame and the intellectual genealogy of Chinese TV documentary films are far from being established; and yet, value judgment and value construction remain the core issues of how to set up theoretical frame for documentary film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compares each between television documentary films at home and abroad; television documentary films and other types of documentaries.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aesthetic aspiration of documentary films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analysis and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and types of documentary films. This chapter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to the whole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es and discusses the general value and special value of Chinese TV documentary films. Some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regarding value judgment in industrial circles and educational circle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besides having general values, such as aesthetic value, social instruction valu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value, documentary films also have special values, such as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the valu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leading value of thought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 are the main bodies of the thesis. On the basis of introspecting the creative practice of the author himself and his counterparts, the author seeks to find out and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and the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values of Chinese TV documentary film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excavation of documentary films and exploration of thoughts on the background of pluralism; 2) innovation of documentary films’narrative strategy in all media era; 3) countermeasure to developing documentary film industry in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part of conclusion,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he planners, filmmakers, and directors have to re-recognize and re-evaluate the value of documentary films, on the basis of which, all of these producers should focus on the exca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blended and synthesized values including those of documentary recording and cultural inheri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ought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artistic aesthetic,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doesn’t mean setting up a new value system; instead, it means a kind of reviewing once more the value of Chinese TV documentary films 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its excavation, and its creation after a profound reflection upon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resulted from the course of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western and eastern communication. What the producers and creators should do now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work of selection, improvement, reforming, and surpassing. In that case, a totally new value system can be set up so as to present real classic works, inherit culture, and develop industry.
     The classic feature of a documentary film i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value of documentary recording and cultural inheriting, the valu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value of thought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value of artistic aesthetic, and the valu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brief, it contains five dimensions of documentary recording, thought enlightening, cultural transmission, artistic aesthetic,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re are two prerequisites for documentary films to present the feature of being classic: First, none of the five prerequisites can be neglected; otherwise, the vitality of the work will be severely destroyed. It is the case that a film might have some influence or get positive comments for some of the advantages it has when it is issued, but as time goes by, it might lose its vitality for lacking of other necessary dimensions. In the end, the film will be forgotten by audience and fail to be recognized by historians. This kind of documentary films can never be listed in the historical annals of art, and the nature of being classic will be lost. Second, the five dimensions must always be kept in a suitable balance (when a documentary film is created). Ignorance or exaggeration of any of the five dimensions may lead to the unbalance of the work. That is to say, the five dimensions must be kept in a harmonious and balanced state of co-existing and co-functioning in order to exert influence and keep vitality of a real classic documentary work. Any classic work must be proved by time.
     Hence, it is evident that only by supplementing and integrating the five values of recording and cultural inheriting,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thought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artistic aesthetic, an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feature of being classic of a documentary film can retain and remain a perfect and perpetual presentation.
引文
①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片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06页
    ②[美]艾里克·巴尔诺:《当代纪录电影概观》,单万里译,转引《纪录电影文献》单万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734页
    ①陈晋:《电视文献纪录片创作中的几个问题——陈晋访谈录》《党的文献》2000年第1期第76页
    ②常仕本:《中国纪录片:与改革开放时代同行》《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NO.1B版总第1期第11页
    ③刘效礼:2009年2月5日《人民日报》
    ④刘效礼:2009年2月5日《人民日报》
    ①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392——393页
    ①王哲:《改革开放30年电视文献纪录片价值分析》《青年记者》2009年第1期第54页
    ②刘效礼: 2009年2月5日《人民日报》
    ①仲呈祥:引自亚奇张斌《集粹经典作品彰显文献价值——2007年“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二十年”活动综述》《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第143页
    ②陈汉元:引自亚奇张斌《集粹经典作品彰显文献价值——2007年“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二十年”活动综述》《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第143页
    ③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9月第1版第4页
    ①单万里:《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的演变》《电影艺术》2005年第6期第54页
    ②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当代电影》2000年第5期第47页
    ③史公博:《还原历史的原生态——论近期中国的文献纪录片》《电视研究》2000年第8期第29页
    ④丁一红:《电视文献纪录片初探》《电视研究》1998年第9期第31页
    ⑤王哲:《改革开放30年电视文献纪录片价值分析》《青年记者》2009年第1期第53页
    ①陈炜:《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南京广电现象”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期第54页
    ②[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页
    ③[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页
    ①美]马修·伯恩斯坦《纪录恐惧症与混合模式》,英文见[美]巴瑞·凯斯·格兰特和简奈特·斯洛尼奥夫斯基主编《记录纪录片:电影与录像纪录片精读》美国密执安州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出版社,1998,中文见《世界电影》2005年第2期
    ①罗伯特·C·艾伦:《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参见罗伯特·C·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合著:《电影史:理论与实践》(麦克格鲁——希尔出版公司1985年,又见李迅译《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
    ②胡濒:《当代法国电影》,参见荒煤主编:《外国电影近况》,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①林达·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转引自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592页
    ①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425页
    ②司徒兆敦:《一段胶片和一个生命——评电视文献纪录片《李大钊》。《现代传播》2000年第1期第102页
    ③冷凇:《“真实”的解构、颠覆与构建——有感于纪录片发展30年
    ④冷凇:《“真实”的解构、颠覆与构建——有感于纪录片发展30年
    ①刘效礼《刘效礼谈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创作》《电视研究》1997年第2期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③陈力丹:人大新闻学院硕士生课程,《新闻理论》讲义
    ④[美]H·G·布洛克著:《现代艺术哲学》,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①刘昶:《人心中的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②[美]查尔斯·比尔德:《历史相对论》,原载《史学综览》,纽约梅立迪安书社,1956年
    ③[加]德克霍夫:《文化肌肤》[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美]托马斯·金纳《美国的纪录片创作》。《现代传播》1993年第1期第79页
    ①[美]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 Rabiger著何苏六等译《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7页
    ②陈晋:《电视文献纪录片创作的几个问题》《党的文献》2000年第1期第76-77页
    ①李向前:《我眼中的文献纪录片》《电视研究》2000年第4期第27页
    ②谢晓晶:《90年代中国纪录片导演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19页
    ①王一岩:《〈国庆纪事〉导演阐述》转引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56页
    ②[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46页
    ①[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113页
    ①杜书瀛:《价值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第1版第199页
    ②朱景和:《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33页
    ①[英]萨缪尔·亚历山大:《艺术、价值与自然》,第66页
    ②[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第217页
    ③李德顺:《价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④司徒兆敦:引自高山:《纪录电影:积极迎接产业挑战——“纪录电影发展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2010年第4期第30页
    ⑤张同道:引自高山:《纪录电影:积极迎接产业挑战——“纪录电影发展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2010年第4期第30页
    ①胡智锋:转引自高山:《纪录电影:积极迎接产业挑战——“纪录电影发展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2010年第4期第30页
    ②聂欣如:《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61页
    ①韩宝华:《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②欧阳宏生:《纪录片多重价值的实现——2004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纪录片评奖综述》转引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98页
    ③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总裁让_帕斯卡尔·特里夸尔《法国经济界精英如何看中国》《参考消息》2010年8月19日第9版
    ④胡智锋:转引自徐馨:《一部纪录片何以为众人瞩目?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2010年9月27日人民网
    ①张颐武《阐释“中国”的焦虑》,《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5年4月号,第131页,转引自刘康著,《全球化民族化》,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0页
    ②曹喜琛主编《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3页
    ①曹喜琛主编《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3页
    ①[英]伊恩.艾德肯:《纪录电影运动文选》,英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①焦利:转引自刘奥:《央视纪录频道要打国际牌》《中国广播影视》2011年第476期第45页
    ①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第11期第28页
    ②[美]埃里克·巴尔诺著:《当代纪录电影概观》,选自《纪录电影文献》,单万里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版,第755页
    ①王海平:《〈八路军〉拍后的思考》转引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45页
    ②[美]丹尼克·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①胡智锋:转引自冷凇《访胡智锋:二十年后再说长江—访<再说长江>策划人胡智锋》《北方传媒研究》2006年第5期
    ②陈炜:《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南京广电现象”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期第55页
    ①[美]比尔·尼可尔斯著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纪录片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53页
    ②胡智锋:《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思考的几个个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265页
    ③[美]理查德·M·巴塞姆:《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王亚维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98页
    ④张同道:《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144页
    ①[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69页
    ②陈国钦:《纪录片解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第70页
    ①引自新华网2010年8月27日
    ②引自新华网2010年8月27日
    ①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5页
    ②[美]林达·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转引自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592页
    ③[美]林达·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转引自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592页
    ④罗薇薇:《国产纪录电影为啥受冷遇?》《南京日报》2010年7月12日B8版
    ⑤谢晓晶:《90年代中国纪录片导演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29页
    ①罗兰·巴特:《符号学的挑战》1988年版,第89页。转引自[美]阿瑟。阿萨。伯格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第16页
    ①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电视研究》1998年04期第33页
    ②叶哲:《阳光空气士壤——近10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走过的路(下)》《当代电视》2010年第11期第51页
    ①王伟平:《论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视听纵横》2004年第4期第48页
    ①转引自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吴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第416页
    ②路易·马勒:转引自张同道主编《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第458页
    ①[美]迈克尔·拉毕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何苏六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6月第1版第5页
    ②[加]杰里米·爱德华:《用纪录片传播和反应时代的声音》引自吉狄马加主编《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高峰论坛论文集》第97页
    ①[美]史博恩:《用娱乐的方式教育受众》转引冷凇著《中西方电视文化比较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238页
    ②[美]罗伯特·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第136页
    ①[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第136页
    ②周兵:《给〈故宫〉导演们的一封信》转引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卷第147页
    ③[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第135页
    ④劳伦斯·瑞兹《如何做纪录片[J]》《当代电影》2002年第3期
    ①[美]阿尔伯特·梅索斯:转引自赵曦《将命运和信仰与纪录片联系在一起》《中国电视·纪录》2010年第7期第80页
    ②冯东《文献纪录片中人物采访的审美效应刍议》《视听界》2000年第3期第12页、第11页
    ③冯东《文献纪录片中人物采访的审美效应刍议》《视听界》2000年第3期第12页、第11页
    ④[瑞士]吉恩·佩雷特:《创作国际化内容的纪录片》,转引自冷凇著《中西方电视文化比较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1版第249页。
    ①文本引自八集文献纪录片《邓颖超》第二集《患难真情》解说词,总编导:吴建宁,编导:张建宁,总撰稿:费虹寰,撰稿:金以枫)
    ②[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①蔡之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悬念》《当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22页
    ②[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57页
    ③蔡之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J]《当代传传播》,2006年第6期第79页
    ①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版第18页
    ②[美]罗伯特·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35页
    ①文本引自七集文献纪录片《光荣行》解说词总撰稿:张琦、秦晓鹰,总编导:顾旭光、薛亚宁
    ①张荣华:《过度商业化会软化民族骨骼——知名纪录片导演谈创作与收视》《珠江商报》2010年6月6日B1版
    ②陈胜文《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19日第2版
    ③[美]肯·伯恩斯:转引自赵曦《以历史影像创造影像历史——采访国际著名纪录片制作人肯·伯恩斯》《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第2期,总第26期第75页
    ①文本引自八集文献纪录片《无名英雄》解说词,总编导:总编导:薛亚宁,总撰稿:孙玉亭、胡正言
    ②陈炜:《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南京广电现象”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期第56页
    ①土本典昭:《土本典昭在2004年北京国际纪录片展的讲话摘选》转引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卷第537页
    ①胡智锋:《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纪录片年鉴》(200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263页
    ①赵曦:《以历史影像创造影像历史——采访国际著名纪录片制作人肯·伯恩斯》《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第2期,总第26期第72页
    ②虞吉主:《外国电影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第236页
    ①[美]国肯·伯恩斯;转引自赵曦《以历史影像创造影像历史——采访国际著名纪录片制作人肯·伯恩斯》《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第2期,总第26期第73页
    ①文本引自八集文献纪录片《无名英雄》解说词,总编导:总编导:薛亚宁,总撰稿:孙玉亭、胡正言
    ②刘士炎:《纪录片人的盛宴——2004年北京国际纪录片展综述》转引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卷第537页
    ①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第91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②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第30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摘自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②法国巴黎银行总裁米歇尔·佩伯罗:《法国经济界精英如何看中国》《参考消息》2010年8月19日第9版
    ③沈义贞:《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散文话语策略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1页
    ①[法]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17页
    ②傅红星:《电影纪录片的黄金时代——傅红星访谈录》,转引自方方著《中国纪录片发展史》2003年12月第1版第422页
    ③张荣华《过分商业化会软化民族的骨骼——知名纪录片导演谈创作与收视》《珠江商报》2010年6月6日B1版
    ④仲呈祥:《纪录片人要做真正的文化建设者》,转引自刘效礼主编《2007年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第6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①张振华:《内外兼修、走出迷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卷第33页
    ①刘效礼:《迎接纪录片春天的到来》,转引自刘效礼主编《2007年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9页
    ①贡吉玖:《走出低谷迎接春天——2005年纪录片创作综述》转引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42页
    ②贡吉玖:《走出低谷迎接春天——2005年纪录片创作综述》转引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42页
    ①人民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常红)
    ②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10年5月版
    ①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10年5月版
    ①摘自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①傅红星:转引自高山《纪录电影:积极迎接产业挑战——“纪录电影发展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2010年第4期第30页
    ②桂清萍《五味杂陈——当下中国的院线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2010年第7期第8页
    ①任金洲:《电视外宣策略与案例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81-82页
    ②梅尔文·德弗勒、挨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①张欣:《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趋势探析》《中国电视。纪录》2010年第4期第12页
    ①孙剑英:《论中国自然类纪录片加快国际化进程之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编《中国纪录片年鉴》(200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第236页
    ①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05——706页
    ②张欣:《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趋势探析》《中国电视。纪录》2010年第4期第12页
    ③[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第44页
    ②任远:《电视研究》1997年第4期第43页
    1.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片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306
    2.艾里克·巴尔诺.当代纪录电影概观[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734-735
    3.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92-393
    4.林达·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转引自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92
    5.雷蔚真.电视纪实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6
    6.[荷]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沈善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67-68
    7.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18-19
    8.伊恩·艾德肯.纪录电影运动文选[M].英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8. 69
    9.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11-21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53
    11.[美] 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0
    12.[美]迈克尔·拉毕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何苏六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
    13.谢晓晶. 90年代中国纪录片导演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19
    14.刘昶.人心中的历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9
    1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446
    16.[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113
    17.杜书瀛.价值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199
    18.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3
    19.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08
    20.聂欣如.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61
    21.曹喜琛.档案文献编纂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93
    22.[英]伊恩.艾德肯.纪录电影运动文选[M].英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8.106
    23.韩宝华.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
    24. [美]理查德·M·巴塞姆.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M].王亚维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6.198
    25.张同道主编.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M].北京: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09.144
    26.[英]阿兰·劳维尔.英国自由电影[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60
    27.[美]埃里克·巴尔诺.当代纪录电影概观[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755
    28.[美]丹尼克·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2
    29.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
    30.[美]林达·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592
    31.[美]弗雷德利克·怀斯曼.积累式的印象化主观描述[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476
    32.谢晓晶著.90年代中国纪录片导演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29
    33.[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
    34.张同道.真实的风景:世界纪录电影导演研究[M].北京: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09.458
    35.[美]迈克尔·拉毕格Michael Rabiger.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6.
    36.杰里米·爱德华.用纪录片传播和反应时代的声音[C]. 2010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高峰论坛论文集.97
    37.[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36
    38.[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32
    39.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8
    40. [美]麦可·雷毕格.制作纪录片[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2.
    41.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7.70
    42.虞吉.外国电影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6
    43.[法]马赛尔.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91
    44.[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06
    45.沈义贞.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散文话语策略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
    46.梅尔文·德弗勒、挨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2
    47.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05-706
    48.[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6
    49.张君昌.超媒体时代[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
    50.陈炜.城市广电集团发展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7
    51.述英、白雪洁、杜传忠.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0
    52.顾士明、傅康生、唐宁.财政与金融[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9
    53.[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4.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55.卢蓉.电视剧叙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56.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57.冷冶夫、马莉.电视纪实与创作[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58.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9.石屹.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0.韩宝华.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1.曹喜琛.档案文献编纂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2.黄晓白、王方.大写的人——人物专题片创作[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63.蒲震元、杜寒风.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64.李幸.大众立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5.何振虎.2005中国广播电视品牌蓝皮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66.[英]保罗·罗沙.弗拉哈迪纪录电影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67.[美]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68.[美]阿兰·罗森萨尔(Alan Rosenthal).何为纪录剧情片——影视中事实的虚构[M].《Why Docudrama Fact_Fiction on Film and TV.》,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出版社,1999
    69.胡黎明.“焦点”现象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70.孙克文.焦点外的时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71.伊恩·艾德肯.纪录电影运动文选[M].英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8
    72.肖平.纪录片历史影像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73.谢晓晶. 90年代中国纪录片导演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74.朱羽君、高传智.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75.曹劲松.交往功利和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76.[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7.[美]丹尼克·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78.吴飞.平衡与妥协——西方传媒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79.[美]杰里·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80.朱羽君、殷乐.生命的对话——电视传播的人本化[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81.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十年间[M].南京出版社,2004
    82.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三联书店,2003
    83.[荷]尤里斯·伊文思.摄影机和我[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84.刘旭峰.收视率万岁——谁在看电视?[M].台北:台湾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
    85.刘旭峰.收视率葵花宝典[M].台北:台湾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
    86.宋承先、许强.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7.廖梦君.现代传媒的价格取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88.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新闻背后的新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89.石屹.一撇一捺陈汉元访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0.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91.陈刚.这样创作纪录片[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92. [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93. [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94.[美]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95.[苏]多宾.电影艺术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96.[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97.[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亚奇,张斌.集粹经典作品彰显文献价值——2007年“中国文献纪录片二十年”活动综述[J].现代传播,2007,5:143
    2.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创作[J].当代电影,2000,5: 47
    3.史公博.还原历史的原生态——论近期中国的文献纪录片[J].电视研究,2000,8: 29
    4.丁一红.电视文献纪录片初探[J].电视研究,1998,9: 31
    5.王哲.改革开放30年电视文献纪录片价值分析[J].青年记者,2009,1: 53
    6.陈炜.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南京广电现象”解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 54
    7.常仕本.中国纪录片:与改革开放时代同行[J].中国电视·纪录,2009,1: 11
    8.林少雄.与纪录片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的文化辨析[J].中国纪录片年鉴(2007).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208
    9.高峰.文献纪录片的力量[J].转引自中国纪录片年鉴, 2008.34-35
    10.司徒兆敦.一段胶片和一个生命——评电视文献纪录片《李大钊》[J].现代传播,2000,1:102
    11.陈晋.电视文献纪录片创作的几个问题[J].党的文献,2000,1:76-77
    12.托马斯·金纳.美国的纪录片创作[J].现代传播,1993,1:79
    13.刘效礼.刘效礼谈文献纪录片<邓小平>的创作[J].电视研究,1997,2:9
    14.王一岩.《国庆纪事》导演阐述[J].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56
    15.高山.纪录电影:积极迎接产业挑战——“纪录电影发展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0,4:30-31
    16.帕斯卡尔·特里夸尔.法国经济界精英如何看中国[N].参考消息,2010-8-19(9)
    17.张颐武.阐释“中国”的焦虑[J].二十一世纪,1995,4:131
    18.欧阳宏生.纪录片多重价值的实现——2004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纪录片评奖综述[J].转引自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98
    19.胡智锋.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思考的几个个问题[J].中国纪录片年鉴(2007),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265
    20.王海平.《八路军》拍后的思考[J].转引自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45
    21.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11: 28
    22.罗薇薇.国产纪录电影为啥受冷遇?[N]南京日报,2010-7-12(B8)
    23.陈汉元.纪录片的类别[J].电视研究,1998,4:33
    24.叶哲.阳光空气士壤——近10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走过的路(下)[J].当代电视,2010,11:51
    25.王伟平.论纪录片的叙事策略[J].视听纵横,2004,4: 48
    26.张朝夕.体育题材纪录片的社会主流叙事——大型纪录片〈我们的奥林匹克〉创作实践与思考[J].现代传播,2009,2: 89
    27.周兵.给故宫导演们的一封信[J].转引自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47
    28.赵曦.将命运和信仰与纪录片联系在一起[J].中国电视·纪录,2010,7:
    80
    29.冯东.文献纪录片中人物采访的审美效应刍议[J].视听界,2000,3: 12
    30.蔡之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节奏[J].当代传播,2006,6: 79
    31.刘士炎.纪录片人的盛宴——2004年北京国际纪录片展综述[J].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37
    32.米歇尔·佩伯罗.法国经济界精英如何看中国[N].参考消息,2010-8-19(9)
    33.张荣华.过分商业化会软化民族的骨骼——知名纪录片导演谈创作与收视[N].珠江商报,2010-6-6(B1)
    34.仲呈祥.纪录片人要做真正的文化建设者[J]. 2007年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6
    35.张振华.内外兼修、走出迷茫[J].转引自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33
    36.贡吉玖.走出低谷迎接春天——2005年纪录片创作综述[J].转引自中国纪录片年鉴(200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2.42
    37.桂清萍.五味杂陈——当下中国的院线纪录片[J].中国电视·纪录,2010,7: 8
    38.张欣.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电视纪录,2010,4: 12
    39.孙剑英.论中国自然类纪录片加快国际化进程之策略[J].中国纪录片年鉴(2007)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236
    40.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2006,2: 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