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量现代汉语虚词的入诗,是中国诗歌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整个汉语诗歌的发展格局中,虚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词类,对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发生发展、现代汉语诗歌思维、诗歌形式和诗歌美学趣味的新构型都起到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从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发生、现代汉语诗歌文本虚词的审美、现代汉语诗歌虚词的功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现代汉语诗歌语言、形式的转型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关系问题。
     第一章研究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语言发生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思潮、民主思潮、思想文化变革以及文学审美变革的大背景下,现代汉语诗歌虚词入诗是建立在现代白话的汉语语言和借鉴欧化语法体系的现代汉语语法基础之上的,形成了“言文合一”的语言思维和诗歌观念的转换。现代汉语诗歌虚词的激增及合理使用,与诗歌语言的散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解构了古代汉语诗歌严谨规范的诗体形式和格律形式,为现代汉语诗歌新的自由诗体形式和新的节奏构型创造了条件,适应了开放多元的文化症候与审美需要。
     第二章至第七章以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诗人与作品为主要考察对象,从不同侧面探讨了现代诗歌文本中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形式的关系问题。第二章探索了现代汉语虚词与胡适《尝试集》新诗体形式建构的关系。胡适《尝试集》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诗体的解放。这种诗体解放与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有密切关系。《尝试集》大量地采用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改变了古代诗歌固有的语言组合规则,促成了汉语诗歌新的表意语法体系和思维模式的转变。现代汉语虚词入诗也是胡适“作诗如作文”新诗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使过去整饬有序、节奏分明的句式松动变形,影响了新诗体式的形成;同时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古诗的语音节奏、声调韵律,对现代诗歌的音节建构有重要作用,整体上有力促进了新诗诗体的转变。
     第三章关注的是郭沫若《女神》中的虚词使用及审美效应。郭沫若《女神》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极大地促进了新诗审美效应的现代性变革。这种变革与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有密切关系,改变了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与思维方式,促成了汉语诗歌新的主体精神的高扬。现代汉语虚词入诗,以虚词频率组合的变化、名词短语的罗列、诗句的倒装、反复等方式,使郭沫若的浪漫主义激情的书写得以充分地表达,有力地促成了《女神》自由体诗歌形式的构型。同时,虚词与多种修辞格的运用,使诗歌的情感脉络更加流畅多变,是郭沫若诗歌新的美学趣味凸显的一个形态标志。
     第四章专门分析了现代汉语虚词与郭沫若《女神》的诗歌节奏形成的关系。郭沫若注重“内在律”的情绪节奏实践,在大量语气助词、介词结构对应中的排比重叠应用中,实现情绪节奏与语义节奏的互动;以虚词的合理使用构成自由灵活式、圆融平衡式和回旋递进式的语形节奏,推进了情感节奏的放纵与收敛。同时,也改变了诗句的轻重音和声调的高低升降,以大量感叹和反问的句式形成语调的变化。句末助词的反复使用及押韵特征,构成了现代的韵律节奏。《女神》以大量虚词调适自然音节的急缓、停延、抑扬等要素,与情绪节奏、语义节奏相配合,打破了传统诗歌固定的格律形式,形成了多元开放的现代节奏新形态。
     第五章探讨现代汉语虚词与冯至诗歌的“沉思”特质。冯至《十四行集》浓郁的沉思特质,与建立在新诗散文化基础之上的现代汉语虚词入诗有密切关系。冯至讲究美的形式和语调的自然,以虚词的合理使用调适诗句的扩展、省略或浓缩等单复句式的变化,形成倒装形式的突出、跨行跨节的连锁与隔断等现象。《十四行集》较多使用介词和关联词语,有效地契合了诗人丰富思想和复杂经验的表现。冯至借鉴关联词语对现代诗行、诗节的探索,丰富了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语法结构关系,扩大了现代诗歌语言的内涵,以回旋跌宕的诗思开拓了现代汉语诗歌的表意空间,凸显了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对现实世界的观照与思考。
     第六章从虚词角度阐述穆旦新诗语言的复义生成。穆旦新诗虚词的大量入诗,构成了诗歌繁复句式间的层次关系、抽象词语和跳跃性思维的逻辑理路,扩充了诗歌知性内涵,表现了诗人细腻复杂的思想、情感。同时,穆旦新诗具有一定的翻译体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将虚词融入欧化句式,打破固定的汉语语序,充分表现了现代汉语诗歌语言的复义性,深层次地反映了诗歌主体的现代人生体验与审美感受。
     第七章论及现代汉语虚词与艾青诗歌的散文美效度。艾青诗歌虚词应用,是诗人自觉追求“散文化”诗体形式的选择;在探索新诗自由体形式方面,实现了外来形式与民族风格的巧妙链接。艾青诗歌虚词的使用,使得诗行长短不一、句型多样,特别是介词短语和助词等虚词的大量使用,如修饰性名词与助词的搭配,动词与助词的搭配等,较好地实现了艾青诗歌散文美的抒情效度。
     第八章为中国现代汉语诗歌虚词的功能研究。在叙事方面,大量虚词入诗对叙述主体、叙事内容以及时空关系有重要影响。大量分析性、逻辑性叙述语言的进入,影响了诗句的散文化倾向,改变了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的现象,推动了现代汉语诗歌叙事功能的发展。在哲理方面,虚词的合理运用使诗歌语言更具有逻辑性、多层次性。特别是关联词语的使用,极大增益了诗歌的思辨性、哲理性的内涵,大量抽象词与具象词的连接,大量连词、介词、副词的使用,构成了修饰与被修饰、限定与被限定的表意关系,拓展了诗歌的知性空间。在节奏方面,大量虚词入诗令现代汉语诗歌突破了传统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形成新的音步划分、语音组合和自由的押韵规律;带来了句子成分、功能、形态以及语流中轻重感知的变化,影响现代汉语诗歌节奏的建构,对现代语音节奏、语形节奏、语义节奏、情感节奏、生理节奏等的构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中国现代汉语诗歌中虚词成分的激增和合理使用,极大促进了现代汉语诗歌语法构成的复杂化与精细化,使得诗歌语言的表意关系趋向丰富与复杂,在诗体、节奏、修辞和诗性等方面,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美学趣味与现代艺术审美风格。
A large number of modern Chinese functional words came into poetry, which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oetry from ancient times to moder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pattern of Chinese poetry, functional words as a special part of speech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nguage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 new configuration of poetry's thought and form and aesthetic taste. My thesis discusses this topic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the functional words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language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 aesthetics of functional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poetic texts and the function of functional words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 aim of my research is trying to illumin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and form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the functional words of modern Chinese.
     The first chapter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words of modern Chinese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language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s of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thought, ideology and culture, as well as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modern Chinese functional words came into poetry, which was based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of modern vernacular and the system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 which draws lessons from the system of Europeanized grammar. This made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language thought and poetic concept of the "language oneness with speech"(“言文合一”). The proliferation and proper use of functional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has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prose of poetry language, deconstructs the strict norms form of poetry and metric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 creat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a new free verse forms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a new rhythm, and adapts to the multivariate cultural symptom and aesthetic needs.
     The second chapter to the seventh chapter of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lassical poets and work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words of modern Chinese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the form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al words of modern Chine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m of new poetry in Hu Shi's Changshiji (《尝试集》).The literary history's significance of Hu Shi's Changshijii(《尝试集》) lies in the liberation of poetic style, which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functional words that come into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Changshiji (《尝试集》) use a lot of functional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changes the inherent rule of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in ancient poetry, contribute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system of expressive grammar and thinking mode in Chinese poetry. Modern Chinese functional words come into poetry which is an importance way to the practice of new poetry of Hu Shi's "poetry as an important way for composition". This looses and deformates the order and rhythmic sentences of ancient poetry, influences the formation of style of modern poetry. At the same time greatly it changes the speech rhythm and intonation rhythm of ancient poetry, and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oetry syllable which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etic style of new poetry on the whole.
     The third chapt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use of functional words and its aesthetic effect in Guo Moruo's "Goddess".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significance of Guo Moruo's "Goddess"(《女神》) lies in greatly promoting the modernistic change of poetry aesthetic effect. This chang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functional words that come into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which changes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and the thinking mode of ancient poetry, contributes to the new subject spirits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Functional words that come into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makes the writings of Guo Moruo's romantic passion fully express in the way of the change of frequency combination of functional words, the list of noun phrase, the flip and repeat of verse etc., which is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configuration of free verse form of "Goddess"(《女神》). At the same time, function words and rhetoric figures both make the poetic emotion more fluid and changeable, which is a morphological mark of prominent of the new aesthetic taste in Guo Moruo's poetry.
     The fourth chapter is devot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words of modern Chines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rhythm poetry in Guo Moruo's "Goddess". Guo Moruo pays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of the emotional rhythm of "internal law", and reali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motional rhythm and semantic rhythm with the using of overlapping appl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large number of particles and the preposition structure. The rational using of functional words constitutes the language rhythm of a flexible type, balance and cyclotron progressive, which promotes the indulgence and convergence of emotional rhythm.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hanges verse's light and stress accent and the lifting of tone and voice, and makes the change of tone form with a form which is full of a lot of exclamatory and the rhetorical question sentence. A repeated use and rhyme feature of the final sentences' particle brings the modern rhythm. With a large number of functional words,"Goddess" adjusts to the elements of the delay, pause and limbic of natural syllables, and cooperates with the emotional rhythm and semantic rhythm, which brakes the metrical form fixed in traditional poetry, forms a new form of open and multiple modern rhythm.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al words of modern Chinese and the "meditational" traits of Feng Zhi's poetry. The "meditational" traits of in Feng Zhi's "Sonnets"(《十四行集》)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unctional words coming into modern Chinese poetry which is established on the prose's becoming of new poetry. Feng Zhi's poetry pays attention to the beautiful form and the natural tone, Feng forms the prominent of a flip form and the phenomena of chain and partition of cross line cross section through which the rational use of the functional words adjusts the changes of simple and complex sentence which come from the expansion, ellipsis or concentration of verse. Feng Zhi's "Sonnets" prefers using prepositions and conjunctions, corresponding effectively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ich thoughts and complex empirical of poems. Feng Zhi exploers the verse and stanza of modern poetry with associated words which enriches the relationship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s language, expands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 poetry's language, opens up the ideographic space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highlights the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real world for the spirit of modern poetry subject by the poetic thought of convolution, bold and unconstrained.
     The sixth chapter elaborates the ambiguity of Mu Dan's poetry language in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words. Mu Dan s'poetry which come into a lot of functional words, constitutes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lex sentences, abstract words and the logical processes of jumping thinking, extends the intellectual connotation of poetry, expresses the complex thought and emotion of poet. At the same time, Mu Dan's poetry has certain color of translation which integrates functional words into the Europeanized sentences in a certain extent. This breaks fixed Chinese word order, demonstrates fully the ambiguit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language, and reflects deeply the modern life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feeling of the subject of poet.
     The seven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modern Chinese functional words and the prose validity in Ai Qing's poetry. The functional words in Ai Qing's poetry are his choice in purchasing the poetic form of "prose" verse, which realizes the excellent connections between foreign form and national style in the exploration of a new free poetic form. The use of functional words in Ai Qing's poetry makes the lines in different lengths and sentence in diverse patterns. Especially the extensive use of prepositional phrases and auxiliary function, such as collocation between modifying nouns and verbs, and collocation between verbs and auxiliaries etc., can better realize the lyric validity of prose beauty in Ai Qing's poetry.
     The eighth chapter is the study of function of functional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 the aspect of narrative, a lot of functional words come into poetry, whic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rrator, narrative content and spatial-temporal relations. A lot of analytic, logical narrative languages' coming into modern Chinese poetry, which influences the tendency of prose of poetry, changes the underdeveloped phenomenon in the ancient narrative poem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narrative function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 the aspect of philosophy, the rational use of functional words makes the language of poetry become more logical and multi-level, and especially the use of the conjunctions expands speculative and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of poetry. The conne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abstract and concrete words, and the use of a large number of conjunctions, prepositions and adverbs, constitute the ideographic relationship of modifier and modified, limited and restricted, and expand the intellectuality space of poetry. In the aspect of rhythm, a lot of functional words' coming into poetry makes modern Chinese poetry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poetry form, shapes a new foot division, combination of voice and free rhythm. It also brings about changes in the sentence, function, form and stress in the language flow,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rhythm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whic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rhythm of modern speech, language, emotional semantics, semantic and physiological and so on.
     In short, the proliferation and proper use of functional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greatly enhances the composition of grammar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become complicated and fine, and makes the semantic relations of poetry language tend to abundant and complex, and shapes the aesthetic taste and modem art's aesthetic style of free, changeable and novel in the aspects of poetic form, rhythm, rhetoric and poetic and so on.
引文
① 耿占春:《隐喻》,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②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诗歌、经验与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 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页。
    ②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 如1996年11月和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研讨会;《诗探索》自1996年起开辟的“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讨论专栏,等。
    ④ 周晓风:《现代诗歌符号美学》,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
    ⑤ 陈超:《近年诗歌批评的处境与可能前景——以探求“历史—修辞学的综合批评”为中心》,《文艺研究》,2012年第12期。
    ⑥ 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① 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② 朱恒:《现代汉语与现代汉诗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59页。
    ③ 骆寒超、陈玉兰:《中国诗学·第一部形式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9页。
    ⑤ [美]叶维廉:《中国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⑥ 熊辉:《两支笔的恋语:中国现代诗人的译与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⑦ 王家新:《翻译与中国新诗的语言问题》,《文艺研究》,2011年第10期。
    ① 袁进:《从新教传教士的译诗看新诗形式的发端》,《复旦学报》,2011年第4期。
    ② 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 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④ 李志元:《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 王晓生:《语言之维:1917-1923年新诗问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① 颜同林:《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中俄象征主义诗歌语言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 王维:《朦胧诗的语言特质》,《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④ 程国君、朱卫国:《沉思性·议论化·隐喻化——论“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诗语言探索与诗美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① 王泽龙:《“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② 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172页。
    ① 许霆:《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页。
    ② 陈仲义:《新诗难以定型的内在深层原因》,《中国前沿诗歌聚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2页。
    ③ 李金涛:《“前五四”的命名及其对考察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④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⑤ 富治平:《论《女神》中的虚词》,《郭沫若学刊》,2004年第4期。
    ① 李怡:《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② 刘士杰:《冲破严冬阴霾的春燕——论朦胧诗》,《海南师院学报》,1998年第1期。
    ③ 孙绍振:《论新诗的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新诗基础论之二》,《福建师大学报》,1980年第4期。
    ①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页。
    ② 何金松:《虚词定义小史》,《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
    ③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页。
    ④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9-10页。
    ⑤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⑥ 陈望道:《试论助辞——纪念<马氏文通>出版五十周年》,《国文月刊》1947年第62期。
    ⑦ 黎运汉、周日健编著:《虚词辨析》,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5年版,第1页。
    ⑧ 胡裕树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9页。
    ② 王力:《汉语实词的分类》,《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
    ③ 王力:《什么是虚词和怎样用虚词》,《王力文集·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57页。
    ④ 邢福义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
    ⑤ 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页。
    ⑥ 参见杨树达:《高等国文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1页。
    ⑦ 参见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⑧ 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 姚小平:《西洋镜中的汉语——17、18世纪西方人如何认识中国语言文字》,《语言文化十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② [法]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涂卫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①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下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54-455页。
    ① 本章节主要观点参见:王泽龙:《现代汉语虚词与现代汉语诗歌》,《诗探索》,2014年第1期。
    ②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页。
    ① 胡适:《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10月。
    ② 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创造周报》第4号,1923年6月3日。
    ③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34页。
    ④ 俞兆平在论著《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专章论述“科学主义的文化语境”,并讨论了写实主义思潮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
    ① [法]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涂卫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2页。
    ② 闻一多:《英译李太白诗》,《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6月3日。
    ③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66页。
    ④ [日]吉川幸次郎:《中国文学》,陈顺智、徐少舟译,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⑤ [美]叶维廉:《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诗:语言与美学的汇通》,《中国古代文学比较研究》,叶维廉编,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版,第209页。
    ① 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①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243页。
    ① 王彬彬:《<野草>修辞细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
    ② 曹而云:《白话文体与现代性——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为个案》,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2页。
    ③ 张旭东:《“五四”与中国现代性文化的激进诠释学》,《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1期。
    ① 熊月之:《西学东进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8页。
    ② [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
    ③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29230页。
    ① 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②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
    ①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2页。
    ① 王光明:《诗:聆听与言说》,《面向新诗的问题》,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2页。
    ②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朱自清全集》(第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74-175页。
    ①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1页。
    ① 废名:《谈新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②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95页。
    ① 欧阳骏鹏:《现代诗歌语言研究的基本路径》,《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①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32页。
    ① 胡适:《四版自序》,《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② 朱光潜:《文学与语文》,《谈文学》,开明书店,1946年版,第146页。
    ① 王泽龙、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内涵论析》,《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①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05页。
    ① 胡适:《寄陈独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2页。
    ② 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少年中国》第1卷9期,1920年3月15日。
    ① 胡适:《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尝试集>自序)》,《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
    ②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
    ③ [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0页。
    ①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
    ② 胡适:《自序》,《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③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95页。
    ① 参见F.W.贝特森:《英诗与英语》(牛津,1934年,6页),转引自[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②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页。
    ③ 胡适:《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页。
    ①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
    ② 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胡适文萃》,杨黎编,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603页。
    ③ 胡适:《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尝试集>自序)》,《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
    ① 胡适:《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4页。
    ②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第65页。
    ① Witter Bynner and Kiang Kang-Hu. The Jade Mountain. Alfred A. Knopf Press,1929.158.
    ② 朱自清:《中国语的特征在那里——序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朱自清选集》第2卷,蔡清富等编选,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79页。
    ① 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胡适文萃》,杨黎编,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596页。
    ②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03页。
    ③ 胡适:《四版自序》,《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①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53页。
    ② 胡适:《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尝试集>自序)》,《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
    ③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50页。
    ④ 孙绍振:《论新诗的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新诗基础论之二》,《福建师大学报》,1980年第4期。
    ⑤ [美]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① 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1页。
    ② 王泽龙:《“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①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04-305页。
    ②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05页。
    ① 胡适:《寄陈独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2页。
    ②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99页。
    ③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
    ④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02页。
    ⑤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06页。
    ⑥ 胡适:《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尝试集>自序)》,《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
    ⑦ 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2页。
    ① 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1920年3月。
    ②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06页。
    ③ 葛兆光:《论虚字——中国古典诗歌特殊语词的分析之二》,《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④ 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第1卷第1期,1937年5月。
    ① 参见[美]周策纵:《论胡适的诗——论诗小札之一》,《自古成功在尝试:关于胡适》,沈卫威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119页。
    ②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93页。
    ③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03页。
    ①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宗白华》),《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2月24日。
    ② 郭沫若:《诗作谈》,《现世界》,1936年8月创刊号。
    ③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宗白华》),《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2月24日。
    ④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牟石岑》),《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15日。
    ⑤ 该选本来自郭沫若:《女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① 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创造周报》第4号,1923年6月3日。
    ② 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③ 王泽龙、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内涵论析》,《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
    ④ 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4日。
    ⑤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宗白华》),《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2月1日。
    ① 邢福义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
    ② 郭沫若:《谈诗歌问题》,《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90页。
    ③ 郭沫若:《我怎样开始了文艺生活》,《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52页。
    ④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宗白华》),《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2月24日。
    ⑤ [美]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0页。
    ① 宗白华:《欢欣的回忆和祝贺——贺郭沫若先生五十生辰》,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页。
    ② 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新潮》3卷1号,1919年10月。
    ③ 傅斯年:《诗之防御战》,《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22页。
    ④ 郭沫若:《王阳明礼赞附论二新旧与文白之争》,《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3页。
    ⑤ 郭沫若:《谈诗歌问题》,《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92页。
    ⑥ 郭沫若:《诗歌的创作》,《文学》,1944年第2卷第3、4期。
    ① 宗白华:《欢欣的回忆和祝贺——贺郭沫若先生五十生辰》,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② 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74475页。
    ③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李石岑》),《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15日。
    ④ 宗白华:《新诗略谈》,《少年中国》1卷8期,1920年2月15日。
    ⑤ 宗白华:《宗白华致郭沫若函》,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贝。
    ⑥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宗白华》),《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2月1日。
    ⑦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国现代诗论(上编)》,杨匡汉、刘福春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44页。
    ① 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创造周报》第4号,1923年6月3日。
    ② 郭沫若:《论中德文化书——致宗白华》,《创造周报》第5号,1923年6月。
    ③ 郭沫若:《创造十年》,《沫若文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0页。
    ④ 郭沫若:《诗歌的创作》,《文学》1944年第2卷第3、4期。
    ⑤ 郭沫若:《文艺论集》,光华书店,1925年版,第290页。
    ① 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创刊号,1922年5月。
    ② 郭沫若:《自然与艺术——对于表现派的共感》,《创造周报》第16号,1923年8月。
    ③ 郭沫若:《生命底文学》,《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2月23日。
    ④ [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① 见《美学分析》,第145页。转引自[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② [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商务印书馆,朱光潜译,1981年版,第191192页。
    ③ 郭沫若:《郭沫若谈创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
    ④ 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引》,《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2月。
    ① 郭沫若:《诗作谈》,《现世界》1936年8月创刊号。
    ② 黎运汉:《汉语风格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页。
    ① 郭沫若:《诗歌的创作》,《文学》,1944年第2卷第3、4期。
    ② 郭沫若:《序我的诗》,《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13页。
    ③ 草川未雨:《中国新诗坛的昨日和明日》,海音书局,1929年版,第68-69页。
    ④ 沈从文:《我们怎么样去读新诗》,《现代学生》创刊号,1930年10月。
    ① [美]Jonathan Culler:《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① 废名:《九沫若诗集》,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② 废名:《九沫若诗集》,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③ 郭沫若:《文学的本质》,《学艺》杂志第7卷第1号,1925年8月15日。
    ④ 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5页。
    ⑤ 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创刊号,1922年5月。
    ① 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28页。
    ② 郭沫若:《关于诗歌的一些意见》,《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85页。
    ③ 郭沫若:《致张东逊、俞颂华、舒新城》,《郭沫若书信集》(上),黄淳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180页。
    ① 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新潮》3卷1号,1919年10月。
    ② 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少年中国》第1卷9期。
    ③ 郭沫若:《文学的本质》,《学艺》杂志第7卷第1号,1925年8月15日。
    ④ 郭沫若:《诗作谈》,《现世界》创刊号,1936年8月。
    ⑤ 郭沫若:《未来派的诗约及其批评》,《创造周报》第17号,1923年9月。
    ⑥ 郭沫若:《反响之反响》,《创造季刊》第1卷第3期。
    ⑦ 郭沫若:《古书今译的问题》,《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2页。
    ① 郭沫若:《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7月27日。
    ②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李石岑》),《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15日。
    ③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④ 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04页。
    ① 废名:《新诗问答》,《人间世》第15期,1934年11月5日。
    ① 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1卷1期,1937年5月。
    ① 郭沫若:《谈诗歌问题》,《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90页。
    ② 郭沫若:《开拓新诗歌的路》,《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80页。
    ③ 郭沫若:《序我的诗》,《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14页。
    ④ 郭沫若:《谈诗歌问题》,《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89页。
    ⑤ 废名:《新诗问答》,《人间世》第15期,1934年11月5日。
    ① 宗白华:《宗白华致郭沫若函》,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3页。
    ①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0页。
    ②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0页。
    ③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1页。
    ④ 郭沫若:《太戈儿来华的我见》,《创造周报》第23号,1923年10月。
    ⑤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4页。
    ① 王泽龙:《2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音节诗学初探》,《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4期。
    ② 郭沫若:《文学的本质》,《学艺》杂志第7卷第1号,1925年8月15日。
    ③ 郭沫若:《论节奏》,《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④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李石岑》),《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15日。
    ①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宗白华》),《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2月1日。
    ② 郭沫若:《论节奏》,《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③ 郭沫若:《论节奏》,《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④ 郭沫若:《论诗三札》(《致李石岑》),《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15日。
    ⑤ 郭沫若:《诗歌的创作》,《文学》1944年第2卷第3、4期。
    ⑥ 郭沫若:《关于诗的问题》,《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56页。
    ① 郭沫若:《诗歌的创作》,《文学》1944年第2卷第3、4期。
    ② 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在上海大学讲》,《民国日报·文学》,1925年5月18日。
    ③ 郭沫若:《论节奏》,《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④ 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 郭沫若:《文学的本质》,《学艺》杂志第7卷第1号,1925年8月15日。
    ① 郭沫若:《宗白华致郭沫若函》,出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① 俞平伯:《<草儿>序》,康白情,《草儿》,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
    ② 李怡:《辩与忘:中国现代新诗的文法追求》,《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定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① 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1卷1期,1937年5月。
    ② 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1卷1期,1937年5月。
    ① 宗白华:《新诗略谈》,《少年中国》1卷8期,1920年2月15日。
    ② 郭沫若:《诗歌的创作》,《文学》1944年第2卷第3、4期。
    ①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1卷1期,1926年3月。
    ② 宗白华:《新诗略谈》,《少年中国》1卷8期,1920年2月15日。
    ① [苏]ю.M.洛特曼:《艺术文本的结构》,王坤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② 宗白华:《宗白华致郭沫若函》,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③ 郭沫若:《论节奏》,《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1926年3月16日。
    ① 郑振铎:《雪潮短序》,《中国新诗集序跋选》,陈绍伟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3页。
    ①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页。
    ① 邢福义、汪国胜编:《现代汉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4页。
    ① 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1卷1期,1937年5月。
    ②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4页。
    ① 成仿吾:《诗之防御战》,《创造周报》第1号,1923年5月13日。
    ② 郭沫若:《诗歌的创作》,《文学》1944年第2卷第3、4期。
    ③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13页。
    ① 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1卷1期,1937年5月。
    ① 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副刊·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
    ② 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新月诗选》新月书店,1931年版。
    ③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① 戴望舒:《望舒诗论》,《现代》2卷1期,1932年11月。
    ② 郭沫若:《创造十年》,《沫若文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8页。
    ③ 宗白华:《宗白华致郭沫若函》,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①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2页。
    ② 冯至:《<十四行集>序》,《冯至选集第一卷诗梦幻剧历史故事》,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57页。
    ③ 李广田:《沉思的诗——论冯至的十四行诗》,《李广田文学评论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2页。
    ① 冯至:《读<中国新诗库>第三辑——致周良沛》,《诗刊》,1992年第9期。
    ② 冯至:《<冯至诗选>日译本序言》,《冯至全集第五卷(文坛边缘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第87页。
    ③ 冯至:《谈诗歌创作》,《诗双月刊·冯至专号》,1991年7月。
    ④ 冯至:《谈诗歌创作》,《诗双月刊·冯至专号》,1991年7月。
    ⑤ 冯至:《新诗的形式问题》,《文学评论》,1959年第1期。
    ⑥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编:《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页。
    ① 参见[法]贝西埃,[加]库什纳,[比]莫尔捷等编:《诗学史》(上),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页。
    ② 张辉:《1931年的寂寞与忍耐——透过里尔克看冯至的自我探索》,《冯至未完成的自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③ 冯至:《在联邦德国国际交流中心“文学艺术奖”颁发仪式上的答词》,《冯至全集第五卷(文坛边缘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页。
    ① 袁雪梅:《中古汉语的关联词语——以鸠摩罗什译经为考察基点》,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② 冯至:《答<现代诗报>编辑部问》,《现代诗报》,1991年1月24日。
    ③ 冯至:《谈诗歌创作》,《诗双月刊·冯至专号》,1991年7月。
    ① [英]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74页。
    ② 李广川:《沉思的诗——论冯至的十四行诗》,《李广田文学评论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6-287页。
    ① 王泽龙:《论冯至的<十四行集>》,《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② 王泽龙:《“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① 解志熙:《生的执着——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289页。
    ② [美]奚密:《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奚密、宋炳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0页。
    ① 冯至:《欣慰与“困惑”》,《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40页。
    ② 程祥徽、黎运汉编:《语言风格论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①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50页。
    ② 冯至:《诗的呼唤》,《香港文学》,1990年3月号。
    ③ 周作人:《<农家的草紫>序》,何植三,《农家的草紫》,上海亚东出版社,1929年版。
    ① 转引自胡明扬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3页。
    ① 冯至:《<北游及其他>序》,《冯至选集第一卷诗梦幻剧历史故事》,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② 冯至:《关于诗》,《冯至全集第五卷(文坛边缘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此文系作者为昆明《生活导报》,1944年第37期附页“生活文艺”第5号所辑。
    ① [法]萨特:《萨特散文》,沈志明,施康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
    ② 冯至:《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世界文学》,1989年第1期。
    ③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37页。
    ④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① 朱光潜:《文学与语文》,《谈文学》,开明书店,1946年版,第146页。
    ① 冯至:《关于诗》,《冯至全集第五卷(文坛边缘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② 冯至:《诗文自选琐记(代序)》,《冯至选集第一卷诗梦幻剧历史故事》,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① 陈仲义:《新诗难以定型的内在深层原因》,《中国前沿诗歌聚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2页。
    ① 冯至:《读<中国新诗库>第三辑——致周良沛》,《诗刊》,1992年第9期。
    ② 冯至:《<冯至诗选>日译本序言》,《冯至全集第五卷(文坛边缘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7-88页。
    ① 冯至:《诗文自选琐记(代序)》,《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②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9页。
    ① 葛兆光:《从宋诗到白话诗——诗歌语言的再度演变》,《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页。
    ①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28页。
    ② 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下册),丁副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19页。
    ③ 废名:《已往的诗文学与新诗》,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① 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2页。
    ①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诗话》,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第25页。
    ② 陈源:《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西滢闲话》,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06页。
    ③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① [俄]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
    ① [法]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涂卫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页。
    ① 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编:《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① 李广田:《沉思的诗——论冯至的十四行诗》,《李广田文学评论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6287页。
    ②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雕虫纪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③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① 朱自清:《诗与哲理》,《新诗杂话》,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页。
    ②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的一件大事》,《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308页。
    ① 废名:《新诗问答》,《人间世》第15期,1934年11月5日。
    ② 冯至:《新诗蠡测》,《今日评论》),1941年6月。
    ① 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② 郑敏:《诗人与矛盾》,《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③ 宗白华:《宗白华致郭沫若函》,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3页。
    ① 朱光潜:《文学与语文(下)——文言、白话与欧化》,《谈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① 陈本益:《汉语诗歌的节奏》,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3页。
    ② 李健吾:《鱼目集——卞之琳先生作》,《咀华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年版,第128页。
    ③ 胡适:《短篇小说第二集译者自序》,《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姜义华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21页。
    ④ 周作人:《日本的诗歌》,《周作人批评文集世纪的回响·批评卷》,杨扬编,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① [英]R.R.K.哈特曼、F.C.斯托克著:《语言与语言学词典》,黄长著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300页。
    ② 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少年中国》,第1卷9期。
    ①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的革新》,《新青年》,第3卷第5号。
    ② 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卞之琳集》,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9页。
    ① 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② 刘熙载:《艺概·诗概》,《刘熙载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③ 何其芳:《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争论》,《文学评论》,1959年第1期。
    ④ 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中国青年》,1954年第10期。
    ①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中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74页。
    ② 卞之琳:《谈诗歌的格律问题》,《文学评论》,1959年第2期。
    ③ 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1页。
    ① 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副刊·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
    ② 林庚:《九言诗的“五四体”》,《光明日报》,1950年7月12日。
    ① 姜涛编:《中国新诗总系(1917-1927)》,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8页。
    ② 王雪松、王泽龙:《论周作人诗歌的诗体特征及其在新诗发生期的意义》,《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① 王力:《略论语言形式美》,《光明日报》,1962年10月9-11日。
    [美]叶维廉编:《中国古代文学比较研究》,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版。
    [美]阿夫莱姆·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邢公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美]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赵世开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英]R.R.K.哈特曼、F.C.斯托克著:《语言与语言学词典》,黄长著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英]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瑞士]沃尔夫冈·凯赛尔:《语言的艺术作品》,陈铨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陆志伟校订,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日]吉川幸次郎:《中国文学》,陈顺智、徐少舟译,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编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英]冯·布尔顿:《诗歌解剖》,傅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英]威廉·燕卜逊:《朦胧的七种类型》,周邦宪、王作虹、邓鹏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捷克]马利安·高利克:《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伍晓明、张文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周策纵:《自古成功在尝试:关于胡适》,沈卫威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苏](?).M.洛特曼:《艺术文本的结构》,王坤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上下册),吴泓缈、冯学俊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翰·克劳·兰色姆:《新批评》,王腊宝、张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法]程抱一:《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涂卫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Jonathan Culler:《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美]奚密:《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奚密、宋炳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美]克林斯·布鲁克斯:《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郭乙瑶、王楠、姜小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英]R.H.罗宾斯:《普通语言学导论》,申小龙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瑞]高本汉:《汉语的本质和历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意]卫匡国:《中国文法》,意文翻译,[意]白佐良,中译,白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语言类文献: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上下),中华书局,1954年版。
    王力:《虚词的用法》,北京工人出版社,1955年版。
    吕叔湘:《文言虚字》,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
    吕叔湘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景士俊:《现代汉语虚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孙瑞禾:《汉语虚词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徐仁甫编著:《广释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杨伯俊:《古汉语虚词》,中华书局,1981年版。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陈明远编著:《语言学和现代科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尹君编著:《文言虚词通释》,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张世禄:《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黎运汉、周日健编著:《虚词辨析》,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5年版。
    王引之:《经传释词》,黄侃、杨树达批本,岳麓书社,1985年版。
    何乐士等编;《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陈望道编:《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胡明扬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邢福义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俞敏监修,谢纪锋编:《虚词诂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艺术馆,1992年版。
    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刘景辰:《汉语文言语法》,中华书局,1994年版。
    胡裕树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涂纪亮:《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侯学超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谊生:《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洁敏、朱宏达:《汉语节律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编:《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吕叔湘:《吕叔湘全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晓琪编:《现代汉语虚词手册:汉英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2003年版。
    刘淇:《助字辨略》,章锡琛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姚小平:《语言文化十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杨树达:《词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彭玉兰:《语言学简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中行:《文言和白话》,中华书局,2007年版。
    彭小川编:《现代汉语虚词探索与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邢福义、汪国胜编:《现代汉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永龙:《汉语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云:《汉语虚词知识库的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李宗江、王慧兰:《汉语新虚词》,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朱一凡:《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姚小平:《西方语言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高名凯:《语言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作品研究类:
    康白情:《草儿》,上海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
    郭沫若:《文艺论集》,光华书店,1925年版。
    陈梦家编:《新月诗选》,新月书店,1931年版。
    何植三:《农家的草紫》,上海亚东出版社,1929年版。
    草川未雨:《中国新诗坛的昨日和明日》,海音书局,1929年版。
    赵家璧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朱光潜:《谈文学》,开明书店,1946年版。
    李健吾:《咀华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年版。
    郭沫若:《女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郭沫若:《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卞之琳:《雕虫纪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丁副保编:《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胡适:《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废名:《谈新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朱自清:《新诗杂话》,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艾青:《艾青谈诗》,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书店,1985年版。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冯至:《冯至选集第一卷诗梦幻剧历史故事》,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陈绍伟编:《中国新诗集序跋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朱自清:《朱自清选集》,蔡清富等编选,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胡适:《胡适文萃》,杨黎编,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书信集》,黄淳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冯至:《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王邵军:《生命在沉思——冯至》,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姜义华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
    耿占春:《隐喻》,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刘熙载:《刘熙载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进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周晓风:《现代诗歌符号美学》,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
    陈源:《西滢闲话》,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杨匡汉:《时空的共享》,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冯至:《冯至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解志熙:《生的执着——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结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耿占春:《改变语言与改变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蒋勤国:《冯至评传》,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穆木天:《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陈惇、刘象愚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骆寒超:《20世纪新诗综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光明:《面向新诗的问题》,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冯至:《冯至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辉:《冯至未完成的自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匡汉:《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解志熙:《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存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许霆:《旋转飞升的陀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胡适:《尝试集——附<去国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朱光潜:《谈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曹而云:《白话文体与现代性——以胡适的白话文理论为个案》,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版。
    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聂珍钊:《英语诗歌形式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耿占春:《失去象征的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宏印:《新诗话语》,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颜同林:《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三联书店, 2008年版。
    卞之琳:《卞之琳集》,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骆寒超、陈玉兰:《中国诗学》(第一部形式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仲义:《中国前沿诗歌聚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高玉:《“话语”视角的文学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赵奎英:《中西语言诗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艳华:《新文学发生期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向东:《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晓生:《语言之维:1917-1923年新诗问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刘琴:《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穆旦:《穆旦自选诗集(1937-1948)》,查明传等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谢冕编:《中国新诗总系》(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怡编:《穆旦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熊辉:《两支笔的恋语:中国现代诗人的译与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於可训:《新诗文体二十二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张桃洲:《词语的冒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张岩泉:《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九叶诗派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松建:《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泽龙:《中国新诗的艺术选择——王泽龙自选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朱恒:《现代汉语与现代汉诗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本益:《汉语诗歌的节奏》,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李怡:《中国新诗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朱晓进:《从语言的角度谈新诗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陈旭光:《论当代诗学理论建设的“语言论转向”》,《诗探索》,1994年第2期。
    周晓风:《现代汉语与现代新诗——试论现代汉语诗歌审美符号的特殊性》,《重庆师范大学学 报》,1995年第1期。
    张目:《现代诗学:三维架构的文本世界》,《文艺争鸣》,1995年第1期。
    吴晓东:《期待21世纪的现代汉语诗学》,《诗探索》,1996年第1期。
    韩晓光:《试论杜甫律诗中的虚词运用》,《杜甫研究学刊》,1997年第2期。
    向天渊:《20世纪汉语诗学中的言意观》,《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高旭东:《对五四语言革命的再认识》,《齐鲁学刊》,2002年第4期。
    何锡章;《“五四”文学语言革命思想的现代性阐释》,2004年第1期。
    马德富:《杜甫以虚词为诗眼的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富治平:《论<女神>中的虚词》,《郭沫若学刊》,2004年第4期。
    解志熙:《汉诗现代革命的理念是为何与如何确立的——论白话-自由诗学的生成转换逻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2期。
    李金涛:《“前五四”的命名及其对考察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鲍昌宝:《建构现代汉语的诗意空间》,《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6期。
    王泽龙:《“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与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张旭东:《“五四”与中国现代性文化的激进诠释学》,《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1期。
    王彬彬:《<野草>修辞细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
    欧阳骏鹏:《现代诗歌语言研究的基本路径》,《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袁进:《从新教传教士的译诗看新诗形式的发端》,《复旦学报》,2011年第4期。
    王家新:《翻译与中国新诗的语言问题》,《文艺研究》,2011年第10期。
    程国君、朱卫国:《沉思性·议论化·隐喻化——论“西南联大诗人群”的诗语言探索与诗美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高玉:《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李晓红:《语言哲学与文学翻译诗学建构》,《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王泽龙、钱韧韧:《现代汉语虚词与胡适的新诗体“尝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