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力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论的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尝试对西方话语权力在90年代以来中国文论中的体现加以考察与反思,而贯穿于这一考察与反思的核心,则是话语权力的民族向度问题。
     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是对话语权力理论与中国90年代以来文论有关问题的阐释性研究。第一章对话语权力的西方社会历史、思想背景作理论上的梳理,对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尼采的“权力意志”、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赛义德的“民族话语权力”思想进行一个简短的历史回顾。第二章考察90年代以来中国文论对于话语权力理论的接受及其限度。在汉语语境中,话语权力分别作为理论策略、方法论与问题域三种方式出现。中国学者在接受过程中,普遍具有了话语权力意识,并自发的用其发现自身的问题。第三章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对“中华性”、“失语症”、“日常生活审美化”三个命题的论争进行话语权力视角的考察与反思。通过考察,可以发现这些论争的核心是“学科的话语权力”、“话语权力的意识形态化”、“民族话语中心意识”。论争的局限也往往止步于“中西”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
     第四章试图在话语权力“本土化”的引导下对西方话语权力理论自身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凸现出“中国文论话语”建设的可能。西方话语权力把话语揭示为权力的关系,“权力化”构成了话语权力理论的限度。“权力化”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权力的“普适化”,其二是权力的“内在化”。话语权力的限度正是在于将权力本体化为一切现象的起源,但又将主体泯灭在权力构成之中,从而消解了自我阐释的可能性。同样,这种限度也体现在中国“本土化”化了的“话语权力”应用当中。在中国,对于“民族”身份的认同反而使得话语权力与主流意识形态谋和在一起,但这种身份的建构是具有“排他性”的。它表现在对西方话语的压制与对本国话语清理过程的同时性上。因此,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思考建设中国文论话语的可能性。第一,在“民族”这个向度上摒弃单一的批判性思维,将古代文论话语建设与西方文论“本土化”视作中国话语建设的一体化。第二,中国文论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对话的场域,但这绝不是以对西方文化做出正负价值评判的基础上建立的场域。摆脱民族的视域局限,使得对话成为一种现实可能,而这也才是中国文论走出自身限度的契机。
This article tried to survey and introspect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West's power of discourse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from the 1990's. The core through this survey and introspection is the question about the words authority's nationality.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four chapters including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Chapter one, Chapter two and Chapter three are to study the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theory of the power of discourse and some question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from the 1990's. The first chapter is to manifest the power of discourse's background from the west world's social history and thoughts in theory. And we retrospect the Marxism's viewpoint of the power, Nietzsche's "power will", Foucault's theory about the power of discourse, Said's "the national power of discourse" in brief.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inspect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s acceptance and limitation from 1990's about the power of discourse. In Chinese contextual environment, the power of discourse is appeared in three ways—the theory strategy,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question territory. The Chinese scholars generally had the consciousnesses about the power of discourse and discovered their own questions with it spontaneous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acceptance.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survey and introspect the three statements — "the Chinese character", "aphasia", "appreciate daily life aesthe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ing debate about the three statements .With the survey, we found the core in these debates is about "the power of discourse in subject", "the power of discourse ideologue", "the consciousness of central national discourse", and the debates are limited within the two opposite thinking pattern "Chinese and Western".
    The fourth chapter tried to retrospect theory of the West's power of discourse itself and application about the theory in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to the power of discourse localized. In the West's power of discourse's theory, the relation of the power proclaimed discourse, and "authorized" caused to limit the power of discourse's theory. "Authorized" had two meaning: one is that the power is universalized and suited; the other is that the power became the inner. The limitation of the power of discourse which makes the power itself become the origin of all phenomenons and eliminates the subject in the power's constitution caused to degrade or eliminate the self- interpretation possibility. In the power, we had no way to make the criteria criticize the object; therefore we could not explain criticism reasonably. At the same time, this limitation was also showed by putting the power of discourse localized in use.
    If the discourse /power is like the west theoretician's weapon used to criticized social main current from the marginal, in the contrary, the "nation" identity brings the power of discourse together with main ideological form in China. But this identity has the character of "exclusiveness", and the "exclusiveness" is showed by the suppression to the West's discourse and the clearance to the homeland's discourse. We could construct discours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in two sides. One side,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should be getting rid of the unitary thinking form in criticizing from the aspect of "nation", and view discours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The other side,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does need a field in which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could dialogue with others, and this field should not only be based on valuable judgments on the possessive or the negative according to the West culture. It is to break away from the field limited in nationality and realizes dialogue which makes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be possible to surpass its limitation.
引文
① 话语权力,即Discourse/power。国内常见的其他译名还有“话语权”、“话语力量”等。power的德语是pouvior。在福柯的著述中,pouvoir一词应该是“力量”(forces)、力量关系的意思,而不是指政治权力。但目前在汉语界,“话语权力”是学界的普遍用法。
    ② 本文所讨论的“民族“向度是话语权力中的民族问题。民族在英语中对应的是“state”与“nation”二词,但这两个词语在汉语没有区别。在英语中,前者更偏向于“主权国家”的政体,后者则是以族群为基础的共同体。在本文中,90年代文论中的争议也都在“中”、“西”中摇摆,这里的“中”、“西”的界定是基于民族基础上的,涵盖了前两者的意义。因此,本文决定采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定义的“民族”: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6页)
    ③ 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7
    ① 查常平:《艺术话语权力的社会性、历史性》,《艺术评论》,2004年第3期
    ②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9页
    ① 传统的历史观认为:“历史”是要通过建构一个连续的、宏大的、光滑的叙事以赋予其存在的合法性,实现其传达文化的功能。
    ②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75页
    ① “转型”一词最早出现在1986年1月29日的《人民日报》的一篇《掌握农村经济转型的度》的文章中,而文论中的“转型”则是在1989年《人民日报》2月28日的文章《“转型期”创作琐谈》中。正式将“转型”定为社会发展目标的是1993年的十五次人大会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并由此带动了社会各个领域中的转型。如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社会形态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和后工业社会转型。在微观上,则是在社会分配形式、阶层构成、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对外关系等方面。开始了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全面转型期。
    ② 这个时间的划分参见夏之放:《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① 如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就是“描写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取消了传统历史的“中心性”描述;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和王一川著的《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等,都直接对本质主义文学观与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质疑与批判。
    ① 民族主义被认为是现代社会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外的另一大思潮。它最早出现于18世纪后期的欧洲,其基本形态是法国式的民主民族主义和德国式的文化民族主义。在法、德之后,民族主义在欧洲成为各民族国家崛起过程中的主要的思想潮流之一,随后席卷了整个世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百余年间,民族主义的发展大体形成了三个阶段性的浪潮。第一个浪潮是一战前后,以“亚洲的觉醒”为开端的民族解放运动,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原先所没有的民族国家。第二个浪潮是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但更多原先的殖民地经过斗争成为新的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在建立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而以社会主义的或民主主义的面目出现,但其实质仍然是民族主义的,费正清就把毛泽东的思想称为“民族共产主义”思想。20世纪东方诸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比较重要的有孙中山革命民族主义、苏加诺的综合民族主义、甘地的不抵抗民族主义、阿拉伯宗教民族主义等等。冷战后,由于美国的超强霸权和全球化进程对后发国家造成的影响和打击,导致冷战时期被压抑的民族主义重新崛起,成了世界上最有势力的思潮之一。其具体形态也颇为复杂,有所谓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民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等种种名目。无论当代民族主义的具体形态有多复杂,它和原先的民族主义最大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国家推动民族主义情感,作为维持其自身凝聚力的一种方式。国家企图操纵民族认同,并以此巩固其自身的权力和权威”,而这种民族主义又被称为“国家中心民族主义”。二是与宗教势力特别是与原教旨主义相结合,成了既可能反抗民族国家的世俗政府统治,又反抗全球化趋势特别是美国霸权的一种特殊力量。
    ②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① 高宣扬:《后现代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5-83页
    ②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此外,作者还有相关的诸多著作,如《批判的语言意识》、《批判的话语分析》、《语言和权力》、《后现代性话语——反思批判的话语分析》、《分析话语:社会研究的文本分析》等,都对话语权力作了较为深刻的研究。
    ③ Jan Blommaert,Discourse: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④ 高宣扬,《后现代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6页
    ① 这两篇文论均见中国期刊网博士论文文库
    ②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86页
    ① 此部分的资料见本文第三章的附录。
    ② 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 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序言Ⅳ
    ② 张清华:《认同或抗拒——关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思考》,《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③ 张颐武:《论“后乌托邦”话——9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种倾向》,《文艺争鸣》,1993年第2期
    ④ 张清民:《话语与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① 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导论,第7页
    ① 冯黎明等编:《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2页
    ③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10页
    ① 拉法格:《拉法格文集》,罗大冈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54页
    ②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09页
    ① 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龚国杰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第244、247页
    ① Michel Foucault , The order of Things , trans. AlanSheridan, London : Pantheon, 1970, p. 353-354
    ① 尼采:《快乐的哲学》,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26-127页
    ②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尼采文集》,楚图南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第110页
    ③ 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9页
    ① 尼采:《快乐的哲学》,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13-114页
    ② 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60页
    ③ 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66页
    ① 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06页
    ② 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
    ③ 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87页
    ④ 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58页
    ① 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610页
    ② 戴维·罗宾逊:《尼采与后现代主义》,程炼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③ 尼采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54页
    ④ 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86页
    ⑤ 尼采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39页
    ① 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05页、191-192页
    ②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2页
    ③ Foucault, 'Prison Talk',trans.Colin Gordon,in Radical Philosophy,No.16(Spring 1977),p.33
    ④ 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刘汉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 133页
    ① M.Foucault,The Order of Things, trans.Alan Sheridan, London : Pantheon, 1970, P296
    ② 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刘汉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32页
    ①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9页
    ①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9页
    ① 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146页
    ② 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见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146~147页
    ③ 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页
    ④ 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刘汉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 106页
    ① 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149页
    ② 福柯:《性意识史》第一卷,尚衡译,台湾久大、桂冠联合出版,1990年,第28页
    ① 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9—第10页
    ① 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4页
    ①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96页
    ②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3页
    ③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3页
    ④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8页
    ①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9页
    ②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0页
    ③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307页
    ④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307页
    ① 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301页
    ①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2页
    ②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67—第68页
    ③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72页
    ④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①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②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③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①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②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31页
    ①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 Rationality, Harvester heatshesf,1991, P76、77
    ②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46~47页
    ①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② 主要参考陶东风:《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③ 吴猛:《福柯话语理论探要》,复旦大学2003届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1月
    ①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203页
    ②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206页
    ③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9页
    ④ 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228页
    ① 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228页
    ② 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443页
    ② Foucault , M. History of Sexuality , Vol.1.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101
    ① 赫尔穆特·菲利茨,《批判由危机引发——在“批判”这个老生常谈的词后面》,载于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6页
    ② 同上,第129页
    ① 索绪尔著,BaIly和Sechehaye 编:《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01页
    ② “区别特征”,就是指不同的声音能够在交流中根据“范式”相互替代。“多余特征”,就是指声音能够按照句法彼此连结。上述两组特征的结合使得“意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但句子要进入交流过程,还需要“诗化功能特征”,即“区别特征”与“多余特征”的可逆性。
    ③ 巴赫金认为:“权威话语”是外来的一种特权语言,与我们保持着距离,是禁忌,全然不顾语境;“内部说服话语”不代表外来权力,不把自身呈现给他者,只使用自己的语言:“崇高话语”更具文学性,是一种高贵的、难以接近的话语。
    ① 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②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学研究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1-32页
    ③ 笛卡尔:从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管震湖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1页
    ④ 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8页
    ⑤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8页
    ①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②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188页
    ①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7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22页
    ①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818页
    ①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2页
    ②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4页
    ④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215页
    ①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215页
    ②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216页
    ③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219页
    ④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219页
    ①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230页
    ②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74页
    ①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75页
    ②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76页
    ①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81页
    ②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81页
    ①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90页
    ②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92页
    ③ 注:“新殖民主义”并不等同于“后殖民主义”,前者指的是延续并强化了以往的旧殖民体系的批评理论,而后殖民理论则是对殖民地文学研究的一种超越,王宁认为后殖民理论并没有跳出殖民地文学研究的旧框架,而是运用了新的视角来研究殖民地文学,故称之为“新殖民主义”
    ① 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② 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20页
    ③ 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20页
    ④ 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87-88页
    ⑤ 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25页
    ① 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25页
    ② 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82页
    ③ 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81页
    ① 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序言第35页
    ①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85页
    ② 祛魅,英文disenchant,字面意思是:使某人对某人或某物不再着迷,不抱幻想
    ①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②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③ 陈晓明:《无边的叛逆——从现代主义到后-后结构主义》,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0页
    ④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⑤ 陈晓明:《无边的叛逆——从现代主义到后-后结构主义》,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2页
    ① 张颐武:《论“后乌托邦”话语》,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② 张颐武:《论“后乌托邦”话语》,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③ 张颐武:《论“后乌托邦”话语》,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④ 张颐武:《论“后乌托邦”话语》,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52页
    ① 陶东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2页
    ② 陶东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74页
    ③ 陶东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4页
    ① 陶东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
    ① 王岳川:《发现东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② 王岳川:《发现东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③ 王岳川:《发现东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④ 王岳川:《发现东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①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②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③ 汪晖:《九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电影艺术》,1995年第1期
    ④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⑤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⑥ 汪晖:《文化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
    ⑦ 杨立华:《在谱系学与精神史之间——评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5期
    ①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0页
    ②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3页
    ③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7页
    ①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116页
    ②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117页
    ③ 注:经典民族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通过语言来界定民族性
    ④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9页
    ① 其著有《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后东方主义》、《他性机器》、《香港流行歌词研究》、《光辉岁月:香港流行乐队组合研究》、《以法之名:后殖民香港法律文化研究》(合著)、《中国作家与宗教》(编)、《香港文学@文化研究》(合编)、《音乐感言:香港“中文歌运动”研究》、《音乐敢言之二:香港“原创歌运动”研究》、《本土神话:全球化年代的论述生产》、Between Home and World:A Reader in Hong Kong Cinema(合编)等
    ②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中的中国图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③ 转引自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中的中国图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① 朱耀伟在其论著《他性机器?后殖民香港文化论集》中指出,英文性是指在香港地区,“有钱以及上流社会人士往往以殖民文化来包装自己,掩饰一己之浅陋”,“当‘上流’人士大量消费西方文化时”,这种对英文的符号崇拜就成为了“精英”的标识。英文性就是香港殖民文化的本性。
    ② 陈建华:《暖昧与随机:对中国“新民族主义”论和“后现代”话语的文学读解策略》,台湾:《当代》,第121期,1997年9月,第44页
    ③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中的中国图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7页
    ① 苏耀昌:《香港人身份的形成与转变》,选自乔健等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②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中的中国图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1页
    ③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中的中国图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2页
    ④ 香港文化研究丛书1997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包括:陈清侨编:《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文 化研究论文集》、罗卡、吴昊、卓伯棠合著:《香港电影类型论》、陈清侨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当代香港文化政治论评》、黄继持、郑树森、卢玮銮合著:《香港文学的流变》、王宏志著:《历史的偶然——从香港看中国现代文学史》、陈清侨编:《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罗永生编:《战后香港的公民文化与政治论述》
    ① 陈清侨编:《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5页
    ② 陈清侨编:《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导论xi
    ③ 陈清侨编:《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7页
    ④ 陈清侨编:《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9页
    ① 陈清侨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当代香港文化政治论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 崑南:《旗向》,《好望角》第六期(1963年5月二十日),第三页之故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噫 花天兮花天兮 TO WHOM IT MAY CONCERN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阁下诚咭片者 股票者 毕生掷毫于忘寝之文字 与气候寒暄(公历年月日星期)“诘旦Luckie参与奏事” 电话器之近安与咖啡或茶 成阁下之材料——飞黄腾达之材料 敬启者 阁下梦梦中国否 汝之肌革黄乎,眼瞳黑乎
    ③ 梁秉钧编:《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第15页
    ④ 梁秉钧编:《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第26页
    ⑤ 也斯:《岛和大陆》,香港: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第209页
    ① 何春蕤认为:麦当劳文化“以全新的劳动伦理和专业精神来驯训(discipline)本地年轻的消费及雇用人口,进而促成台湾的更广泛资本主义化”,即“麦当劳化”,这种跨国服务业资本的移植跨越了殖民过程的经济界限,成为一种文化殖民过程,更是殖民意识形态的过程。
    ② 何春蕤:《台湾的麦当劳化:跨国服务业资本的文化逻辑》,台北:《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16期,第5页
    ③ 朱耀伟:《他性机器?后殖民香港文化论集》,香港:青文书屋,1998年,第66页
    ① 朱耀伟:《他性机器?后殖民香港文化论集》,香港:青文书屋,1998年,第72页
    ② 朱耀伟:《香港流行歌词研究》,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第37页
    ③ 罗永生编:《谁的城市——战后香港的公民文化与政治论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页
    ① 王尧、林建法主编:《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② 王尧、林建法主编:《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① 王尧、林建法主编:《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② 李欧梵将“民族国家”的出现作为界定“现代中国”的标准,他试图将“民族国家”的概念限定在“大叙述”(grand narrative)的范围之内,它是由美国的东南亚研究学者Benedict Anderson所提出的,这种“大叙述”所建立的基础是“记忆和遗忘”,李欧梵将此理解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立国都要有一套‘大叙述’,然后才会在想象的空间中使得国民对自己的国家有所认同。”——王尧、林建法主编《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6页
    ③ 王尧、林建法主编:《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6页
    ① 赵毅衡:《“后学”,新保守主义与文化批判》,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4页
    ② 赵毅衡:《“后学”,新保守主义与文化批判》,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5页
    ① 杜维明:《从多元的现代性看儒学创新》,《明报》(北美),1997年4月17日
    ② 杜维明:《“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开发》,北京:《东方》,1996年第一期
    ① 杜维明:《“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开发》,北京:《东方》,1996年第一期
    ② 杜维明:《民族自觉与民族理想》,台湾:《中国时报》,1979年5月11日
    ③ 杜维明:《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实践》,台湾:《当代》,1995年8月,第112期
    ① 杰姆逊: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6页
    ① 学者陈晓明认为,在新时期文学中,尤其是“寻根文学”中,作家试图寻找的文化传统最终被文化大革命的记忆所取代。一方面,“寻根”的行为证明了文化之根的断裂,另一方面,由于作家群体的“知青”身份使得他们在“寻根”之时以“文革记忆”取代了传统文化记忆,将个人记忆放大为民族记忆与传统记忆,这次寻根的“文化记忆错位”形成了中国当代作家“走不出的阴影”
    ② 张清华:《认同或抗拒》,陈晓明主编《后现代主义》,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6页
    ① 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麓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页
    ①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①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① 方克立认为:“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乃至主刀医师形成领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就其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而言,可谓之‘新保守主义’。”《要注意九十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高校理论战线》,1996年第2期
    ② 赵毅衡:《“后学”与中国新保守主义》,香港:《二十一世纪》,1995年2月号
    ③ 有关“中华性”讨论的文章,详见附录二
    ①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②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③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④ 论者提出了中国文化的五次重心转移:第一是以洋务派为思想代表的“技术主导”期,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话语规范;第二以梁启超、康有为为思想代表的“整体主导”期,以民主政体为核心寻求中国的全面复兴;第三以五四时期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科学主导”期,以“科学启蒙”为救国要义;第四以革命斗争为主要形式的“主权主导”期,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等捍卫国家主权形式当作重返中心的关键;第五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新时期的“文化主导”期,以对鸦片战争以来的现代史全面而深刻的文化反省为中心。
    ⑤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①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②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③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 2期
    ①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② 指的是经济活动的务实主义,经济按照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管理、运作以突破自身的局限,按照国际惯例提高经济标准。
    ③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④ 外分内合:论者将外分界定为为适应社会分层进行新的伦理界定,如个人道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内合则是建立中华圈的共同道德核心,以协调各种道德。前者建立在类似西方的功利主义道德之上,后者则类似于康德的形而上道德。
    ⑤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① 邵建:《东方之误》,《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② 汪晖:《韦伯与中国现代性问题》,《学人》第6辑
    ③ 陶东风:《“后”学与民族主义的融构——中国后殖民批评中一个值得警惕的倾向》,《河北学刊》,1999年第6期
    ① 陶东风:《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90年代现代性反思与中国文学研究》,《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
    ② 陶东风:《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90年代现代性反思与中国文学研究》,《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
    ③ 王岳川:《后殖民语境与侨居者身份意识》,《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④ 邵建:《纪末的文化偏航——一个关于现代性、中华性的讨论》,《文艺争鸣》,1995年第1期
    ⑤ 邵建:《纪末的文化偏航——一个关于现代性、中华性的讨论》,《文艺争鸣》,1995年第1期
    ① 汤拥华:《评当下思想界有关“中国现代性”的三种思路》,《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② 刘康、王一川、张法:《中国90年代文化批评试谈》,《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③ 邵建:《东方之误》,《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④ 王岳川:《当代文化研究中的激进与保守之维》,《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① 李夫生:《我国后殖民批评中的几个理论迷误》,《文艺报》,1999年7月31号
    ② 陶东风:《文化本真性的幻觉与迷误——中国后殖民批评之我见》,《文艺报》,1999年3月11号
    ③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第5期
    ④ 王岳川认为,“西方主义”的逻辑与东方主义相同,即我们眼中的西方也是已经东方化了的西方,同样是想象中的西方。
    ⑤ 王岳川:《“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拓展》,《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①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② 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③ 邵建:《东方之误》,《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①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② 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78页
    ① 陶东风:《文化本真性的幻觉与迷误——中国后殖民批评之我见》,《文艺报》,1999年3月11号
    ② 陶东风:《现代性反思的反思》,《东方文化》,1999年第3期
    ① 邵建:《“我”还是“们”?——90年代文学话语中的一个问题》,《小说评论》,2000年第2期
    ② 邵建:《“我”还是“们”?——90年代文学话语中的一个问题》,《小说评论》,2000年第2期
    ③ 邵建:《“我”还是“们”?——90年代文学话语中的一个问题》,《小说评论》,2000年第2期
    ④ 李怡:《现代中国: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与文学——对于现代性批评话语的质疑》,《文艺争鸣》,2002年第6期
    ⑤ 有关“失语症”讨论的文章,详见附录二
    ① 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① 陈洪、沈立岩:《也谈中国文论的“失语”与“话语重建”》,《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② 曹顺庆、李思屈:《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③ 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④ 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⑤ 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⑥ 论者认为文化偏激心态自五四“打倒孔家店”始,“文化大革命”是其发展的一个巅峰,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的断裂越加显著,以致于形成了中国自卑与自大并存的心态,自大是试图重返话语中心的努力,自卑是来自西方侵略带来的屈辱,而这两者所导致的后果便是对于西方话语的崇拜,用西方话语来切断自己的传统之根。
    ① 曹顺庆、李思屈:《再论重建文论中国话语》,《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②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 曹顺庆等:《中国文论的“异质性”笔谈》,《文学评论》,2000年第6期
    ④ 曹顺庆、吴兴明:《替换中的失落——从文化转型看古代文论转换的学理背景》,《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⑤ 张少康:《走历史发展必由之路——论以古代文论为母体建设当代文艺学》,《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⑥ 曹顺庆、李思屈:《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经及其方法》,《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
    ⑦ 陈良运:《当代文论建设中的古代文论》,《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① 刘小新:《也谈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失语”命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② 刘小新:《也谈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失语”命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③ 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8页
    ① 季羡林:《季羡林文丛·学问之道》,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第213页
    ② 曹顺庆:《“话语转换”的继续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文艺争鸣》,1998年第3期
    ③ 陈洪、沈立岩:《也谈中国文论的“失语”与“话语重建”》,《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① 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② 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③ 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④ 蒋述卓语,见饶芃子等:《20世纪中国文论笔谈》,《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⑤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⑥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 曹顺庆等著:《中国古代文论话语》,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第8页
    ② 余虹:《能否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见饶芃子等:《20世纪中国文论笔谈》,《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③ 刘小新:《也谈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失语”命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3期
    ① 陶东风:《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② 陶东风:《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③ “古代文论”的重建目的是为了解决当代文论的话语危机,用当代话语梳理立古代文论,就避免不了西方异质的介入,同时以“失语”当代文论来焕发“有语”的古代文论的生命,然后再将其运用到“失语症”的解决中,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失语”的自我循环的怪圈。
    ④ 曹顺庆:《文化失语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① 曹顺庆、李思屈:《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文艺研究》,1996年第2期
    ② 曹顺庆、李思屈:《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③ 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章,详见附录二
    ①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95-98页
    ①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①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②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③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32页
    ① 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② 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的教育转型与文化媒介人的兴起》,《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③ 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的日常生活的美学快感》,《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④ 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① 鲁枢元:《讦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② 王德胜:《为“新的美学原则”辩护——答鲁枢元教授》,《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③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95-98页
    ④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⑤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①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② 朱国华:《中国人也在诗意地栖居吗?——略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条件》,《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③ 黄应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返化”》,《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④ 童庆炳:《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26号.
    ⑤ 陶东风:《也谈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中华读书报》2005年2月16.号
    ① 蒲震元、杜寒风:《美学前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170-180页
    ② 金元浦:《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③ 童庆炳:《文学理论的边界——从当前文学图书印数谈起》,《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④ 盖生:《文学的文化研究退潮与经典化文艺学重建的可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4期
    ① 陶东风:《移动的边界与文学理论的开放性》,《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①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① 张清华:《返观与定位: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境遇》,《文艺争鸣》,1995年第6期
    ①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pantheon Books, 1972, p. 231
    ②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pantheon Books, 1972, p. 232
    ①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3页
    ② Michel Foucault: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1: An Introduction. Trans. Robert Hurley. New York: Vintage Book, 1990.
    ① 酒井直树:《主题(subject)和/或者主体和文化差异的烙印》,贺雷译,贺照田主编,《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① 王蒙:《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读书》,2002年第2期
    ② 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6页
    ③ 方克强:《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① 方克强:《开放性文学现代性的尺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① 王世诚,姚新勇:《谁来进行文学批评——关于文学批评文化化的分析》,《文艺争鸣》,2000年第2期
    ①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7页
    ①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1-112页
    ① 酒井直树:《主题(subject)和/或者主体和文化差异的烙印》,贺雷译,贺照田主编:《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1页
    ② 酒井直树:《主题(subject)和/或者主体和文化差异的烙印》,贺雷译,贺照田主编:《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4页
    ③ 文化身份在不同的场合又可译作文化认同,主要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在比较两种不具有任何事实上影响的文学文本时,学者们完全可以侧重于比较这两种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的根本差异,并透过这种本质的差异而寻找某种具有共性和本质特征的相同点,而这种认同主要是审美上的认同。
    ④ 转引自,王宁:《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 福柯:《性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87页
    ② 所谓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主要指的是以大卫·格里芬为代表的一批后现代主义学者在批判现代性与现代世界之后,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体系建构上,这与早期后现代主义的“消解一切”的主旨不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反对现代哲学的二元对立和还原论基础上建立了“整体论”,主张将世界看作一个整体,并在整体内运用现代所有严格的分析技巧,将对象看作是一个有机体和无集体密切相互作用的、永无止境的、复杂的网络。
    ① 王岳川:《“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拓展》,《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② 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③ 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① 王岳川:《“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拓展》,《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② 转引自,王治河:《别一种后现代主义》,为大卫·格里芬的《后现代科学》中文版所撰的序言,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① 亨利·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7页
    1、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2、爱德华·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爱德华·赛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4、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5、爱德华·萨义德:《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彭淮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6、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撰:《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8、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教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9、卜召林主编:《中国现代新文学批评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10、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2、布莱恩·雷诺:《福柯十讲》,韩泰伦编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年
    13、曹顺庆等著:《中国古代文论话语》,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14、陈清侨编:《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陈清侨编:《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陈清侨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当代香港文化政治论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8、陈晓明:《无边的叛逆——从现代主义到后-后结构主义》,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第50页
    19、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0、代迅:《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1月
    21、戴维·罗宾逊:《尼采与后现代主义》,程炼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笛卡尔:从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管震湖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1页
    23、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24、方长安:《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25、冯黎明等编:《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26、福柯:《性史》,张廷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
    27、福柯:《性意识史》第一卷,尚衡译,台湾久大、桂冠联合出版,1990年
    28、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9、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0、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31、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32、福柯:《疯颠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颠史》,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33、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4、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35、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高宣扬:《后现代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7、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
    38、葛兰西:《论文学》,吕同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9、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0、葛兰西:《现代君主论》,陈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4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43、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4、贺照田主编:《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0页
    45、亨利·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46、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月
    47、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48、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刘汉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49、季羡林:《季羡林文丛·学问之道》,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
    50、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51、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1986年
    5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53、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54、拉法格:《拉法格文集》,罗大冈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55、雷达、李建军主编:《百年经典文学评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56、李晓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7、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58、梁秉钧编:《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
    59、刘北成编:《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0、刘小枫、倪为国:《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61、柳书琴、邱贵芬主编:《后殖民的东亚在地化思考》,台北: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年
    62、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6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64、罗伯特·戈尔曼编:《“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赵培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65、罗岗、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66、罗永生编:《谁的城市——战后香港的公民文化与政治论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67、马丁·海德格尔:《尼采十讲》,苏隆编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
    68、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6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70、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71、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2、南帆:《隐蔽的成规》,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73、南帆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
    74、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75、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76、尼采:《尼采文集》,楚图南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
    77、尼采:《快乐的哲学》,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78、尼采:《尼采反对瓦格纳》,陈燕茹、赵秀芬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
    79、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80、乔健等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1、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82、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83、索绪尔著,Bally和Sechehaye编:《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84、谭好哲、任传霞、韩书堂:《现代性与民族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5、陶东风:《后殖民主义》,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2000年
    86、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7、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88、童庆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论经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9、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90、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91、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92、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93、汪民安、陈永国编:《尼采的幽灵:西方后现代语境中的尼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94、汪民安:《福柯的界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95、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96、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
    97、王尧、林建法主编:《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98、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99、王一川:《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0、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1、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2、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03、王岳川:《全球化与中国》,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
    104、王岳川:《发现东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105、王岳川:《中国后现代话语》,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6、王泽龙:《反思与重构》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107、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8、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9、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110、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1、吴炫:《中国当代思想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112、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113、吴炫:《中国当代文化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14、夏之放:《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
    115、熊元义:《眩惑与真美》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7月
    116、杨俊蕾:《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7、也斯:《岛和大陆》,香港: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
    118、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龚国杰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119、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120、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1、张清民:《话语与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2、张荣翼:《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123、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
    124、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125、周海波:《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126、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年
    127、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128、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9、朱立元:《思考与探索: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建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130、2006年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1、朱立元:《理解与对话》,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2、朱耀伟著:《香港流行歌词研究》,香港:三联书店,1998年
    133、朱耀伟:《他性机器?后殖民香港文化论集》,香港:青文书屋,1998年
    134、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中的中国图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5、朱志荣:《中西美学之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6、Anna De Fina, Deborah Schiffrin, Michael Bamberg, Discourse and ident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37、Carol Lynn Moder, Aida Martinovic-Zic, Discourse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 2004
    138、C. Daniel Bell, The end of ideology: on the exhaustion of political ideas in the fifties: with a new afterw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39、Foucault, 'Prison Talk', trans. Colin Gordon, in Radical Philosophy, No.16 (Spring 1977)
    140、Jan Blommaert, Discours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41、Larry E. Smith, Discourse across cultures strategies in world Englishes,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87
    142、Michel Foucault, The order of Things——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lan Sheridan, London: Pantheon, 1970
    143、Michel Foucault,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1.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查常平,《艺术话语权力的社会性、历史性》,《艺术评论》,2004年第3期
    2、陈建华,《暧昧与随机:对中国“新民族主义”论和“后现代”话语的文学读解策略》,台湾:《当代》,第121期,1997年9月
    3、杜维明,《“文化中国”精神资源的开发》,北京《东方》,1996年第一期
    4、杜维明,《从多元的现代性看儒学创新》,《明报》(北美),1997年4月17日
    5、杜维明,《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实践》,原载台湾《当代》总112期,1995年8月
    6、杜维明,《民族自觉与民族理想》,《中国时报》,1979年5月11日
    7、方克立,《要注意九十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高校理论战线》,1996年第2期
    8、方克强,《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9、方克强,《开放性文学现代性的尺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0、何春蕤,《台湾的麦当劳化:跨国服务业资本的文化逻辑》,《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16期
    11、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12、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13、汪晖,《韦伯与中国现代性问题》,《学人》第6辑
    14、王蒙,《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读书》,2002年第2期
    15、王世诚、姚新勇,《谁来进行文学批评——关于文学批评文化化的分析》,《文艺争鸣》,2000年第2期
    16、王岳川,《“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拓展》,《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7、杨立华,《在谱系学与精神史之间——评汪晖〈现代中国的思想兴起〉》,《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5期
    18、张清华,《认同或抗拒——关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思考》,《文学评论》1995年第二期
    19、张颐武,《论“后乌托邦”话语——9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种倾向》,《文艺争鸣》,1993年第二期
    20、赵毅衡,《“后学”与中国新保守主义》,《二十一世纪》,1995年2月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