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医疗方法在我国被排除在专利法客体之外。其理由:一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和社会伦理的原因,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当有选择各种方法和条件的自由;二是,这类方法直接以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为实施对象,无法在产业上利用。美国通过对医疗方法专利权效力的限制基本上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欧洲专利公约将原来认为医疗方法属不具产业利用性之规定,修正为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对象,也就是说现行的欧洲专利公约认为医疗方法还是可能具有产业利用性的;日本,2002年4月11日东京高等法院判决给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留下了生存的空间;Trips理事会也在对医疗方法专利是否开禁进行审议。等等都表明:医疗方法可予以专利保护是一种趋势。而在我国,我们仍然沿用欧洲专利公约以往的理念,只是在形式上跟进欧洲专利公约,很少有人对医疗方法可专利进行理论和实务方面的探讨。本文从对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及专利组织对于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介绍中得到启示:对于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制度构建、完善必须来源于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实践,即对于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制度的运用;从理论上分析医疗可专利性问题得出的结论:医疗方法可专利性具有正当性,其可专利性和社会公共利益是一致的;构建我国医疗方法可专利性制度应当建立一个相对开放的体系,以开放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实践。完善复审委员会以确保在我国形成自己的对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理念和价值判断体系。
     本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专利关于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介绍。
     根据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专利组织对于医疗方法开放的程度不同,将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地区、专利组织对于医疗方法可专利的立法例分为完全开放型、部分开放型和未开放型三种。该部分重点对美国、欧洲专利公约组织、日本关于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规定和实践介绍。
     美国专利法从来没有排除医疗方法的可专利性。在专利审查的实践中,美国通过判决或决定形成了不予专利保护;给予专利法保护;给予专利法保护但权利的效力应当受到限制三个阶段。其理由也从医疗方法不属于发明的范畴,医疗方法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医疗方法专利授予不符合公众的利益和医师的职业道德。到后来认为:医学或外科方法是不可以进行专利保护的主题仅仅是因为包含了治疗人体,该决定明显应当被否决。最终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确立了“在阳光下任何由人类所制造的物品都可以受到专利制度保护”的著名论断。美国现行专利法对医疗方法专利权利效力的限制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其各方提出的理由及最终的规定对于我们构建医疗方法专利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欧洲专利公约明确将医疗方法排除在该公约的保护范围之外,但是公约及其后的专利审查基准均未对医疗方法内涵划定一个清楚界限。欧洲专利局对于医疗方法相关专利申请的审查是以维持公共利益为前提下,将医疗方法在一定范围内作限缩解释为原则。欧洲专利局技术上诉委员会决定T385/86对诊断方法的判断原则归纳为:检查和资讯、判断症状阶段、推定医学判断阶段,且三步缺一不可;认为诊断方法的可专利性,是依据诊断的方法本身性质来判断;必须由具有医学知识的人员来操作。该原则先后被T775/92决定、T964/99决定所打破。
     治疗方法判断规则,欧洲专利局上诉委员会通过一系列决定进行界定,认为:“治疗”不应仅限定于使疾病治愈、恢复健康的处置方法,还包括用于维持健康的预防疾病方法。由自然环境引起的“暂时性”的生理状况,由于其可藉简单的休息而消除,此种症状的解除不属于“治疗”的范畴;所请方法中只要是其中之一种物质处理步骤的目的牵涉到治疗即为治疗方法;是否需要医学人员进行操作只是一个辅助条件。
     介入生物体并不会使生物体死亡的方法都归为手术方法,且在处理方法之多个步骤中,只要出现一个手术步骤就被归结为手术方法,不具有可专利性。
     日本关于医疗方法可专利性,是在其审查基准中规定的。其理由是认为医疗方法无法在产业中利用,且仅限于对人体的医疗方法。该认识被2002年东京高等法院判决打破。2003年日本特许厅针对医疗方法公布有关“产业上利用性部分”修正版本也限制了医疗方法的范围。
     第二部分是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分析
     针对医疗方法可专利性论争的焦点。从医疗方法归属于知识产品这一出发点,分析了医疗方法具有财产法保护对象的特征;用法律经济学的观点论述了医疗方法可作为专利法的客体,认为医疗方法可专利性具有正当性。从专利法目的的社会属性分析医疗方法的可专利性和公共利益的一致性;从专利权的赋予和保护的社会属性来看,准予医疗方法专利的弊端是可以克服的。在公共政策中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讨论中,我们认为在“国际化”潮流下的今天,给与医疗方法以弱保护是不合适的。
     第三部分是我国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介绍和制度完善
     介绍我国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制度和欧洲专利公约组织对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制度比较,发现:我国医疗方法可专利性制度,实际上是欧洲专利组织专利法及一系列决定所形成的规则的“翻版”。只不过是有其形式而没有其实质。
     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删除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在法律的层面上,解除医疗方法这一禁区,在专利法在相关条文中可以采用美国的模式对可授予医疗方法专利的权利效力进行限制;在指南层面上,采用日本的模式对医疗方法专利划定一个“相对禁区”,给医疗方法可专利性制度运用留下一定的空间,形成制度制定和运用的良性互动;完善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人员选任制度;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解释指南职权;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当在决定中将各方意见公之于众;专利复审委员会定期将决定进行整理以指导审查实务。
The reasons that medical methods have been kept out of Patent Law in our country are: humanitarianism and ethics, namely, a doctor should have a right electing different medical methods, and these can't be utilized in Industry because its' objects are living human or animal bodies. In American, the first problem has been solved through restricting patent fight. In Europe, patent-ability of medical methods has gone through from inapplicable to applicable in Industry. In Japan, a space for patent eligibility of medical methods is left over by Tokyo Superior Court's judgment, April 11, 2002. Trips' council is discussing whether to lift a ban for it. These indicate: that medical methods are given Patent Law protection is a trend.
     In our country, we still stick to past idea of EPC. Little probe into patent-ability of medical methods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We give some ideas from this dissertation: that patent constitution of medical methods are established and consummated should derive from the practice of its; patent-ability of medical methods has its rightness because its and public profits are consistent. We should set up an open Patent Law system; perfecting Patent Reviewing Committee may ensure that we establish our-self idea and value system in medical methods patent.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ing medical methods patent system of major countries, districts and patent constitution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opening extent, legislations of major countries, districts and patent constitutions in the world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complete opening, part opening and un-opening. We focus to introduce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f American, EPC and Japan in medical methods patent.
     There is not exempted from Patent Law in America for medical methods patent. In practice, it has undergone three stages: un-giving Patent Law protection; giving Patent Law protection and giving Patent Law protection, but its effectiveness restricted. Its' reasons has evolved from granting medical methods patent and public profits, professional morality of physician being not unanimous, to granting it patent because it is made by man. These days, America Patent Law is a balance of all profits. Its reasons and descriptions for constituting our patent system of medical methods have value.
     Medical methods are excluded from European Patent Treaty, but medical methods aren't defined by it and guideline. In practice, they are defined in a narrow scope according to public profits. Diagnose methods are concluded: check and consultation, symptom judged, medicine supposed, and three stages being must, and these must be done by medicine staff because of themselves. Therapy methods don't only include heal diseases, but include prevent diseases also. That symptom is caused by surroundings, can be eliminated by having a rest isn't belong to therapy methods. It isn't must to complete these by physician.
     Surgery method is defined as entering into creature body and not causing him death. A method that includes several steps shouldn't be granted patent if a step is considered as surgery method.
     Japan, medical patent is prescribed in guideline. Medical methods are not granted patent (only human body), because they can't be utilized in industry. This idea has been gone through by Tokyo Superior Court's judgmen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analysis regarding the patent-ability of medical methods".
     From property law, medical methods should be its object; from legal economics, medical methods should be the object of patent law; from the motive of patent law, it is identical to grant patent to medical methods with public profits; from social nature of patent, disadvantage of granting medical methods patent may be conquered. In public polic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we think it un-right to give medical methods patent less protection.
     The third part is "introducing and consummating patent system of medical methods in our country".
     Though comparing patent-ability of medical methods of our country and with EPC, we find that we is a copy of European Patent Treaty, but formal not substantial.
     Using for reference of America and Japan, and our actuality, we suggest: first, we should delete 25s1(3) of Patent Law and adopt the mode of America, granting patent to medical methods and restricting its effectiveness; second, we should adopt the mode of Japan, giving a "relative forbidden zone" to medical methods patent in guideline; third, complete Patent Reviewing Committee, including: selecting personnel, granting it to explain guideline, prescribing it must promulgate different ideas in decisions to public and summarize decisions for guiding practice in a role period.
引文
① 此部分主要参考張仁平:“醫療方法尃利的國际制度比较与趋势探讨”,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 1g20j0dnhrYJ: www.tipo.gov.tw/Pcm/pro_show.asp%3Fsn%3D203+%E5%8C%BB%E7%96%97%E6%96%B9%E6%B3%95%hl=zh-CN&ct=clnk&cd=15。
    ② 赵喜元:“美国专利体系中的医学方法”,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网,首页>>国外专利申请,2006年6月29日。
    ③ 这两个判例是:1994年 Anaesthetic Supplies PTY Ltd.v.Rescare Ltd.案;2000年Bristol Myers Squibb Company v.FH Faulding & Co Limited案。
    ① 赵喜元:“美国专利体系中的医学方法”,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网,首页>>国外专利申请,2006年6月29日。
    ② Diamond v.Chakrabarty 447 US 303 (1980).转引吴佳颖:“医疗方法可专利性探讨”,世新大学法学院硕士论文。
    ③ Pallin v.singer,36 U.S.P.Q.2d 1050 (D.Vt.1995).转引赵喜元:“美国专利体系中的医学方法”,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网,首页>>国外专利申请,2006年6月29日。
    ① 赵喜元:“美国专利体系中的医学方法”,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网,首页>>国外专利申请,2006年6月29日。
    ② 同上。
    ① 王健译:“《美国专利法(2000)》(美国法典第35编)”,张玉敏主编:《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371。因篇幅所限,本文在引注部分不对具体条文内容进行罗列。
    ② 魏衍亮:“美国判例法对医疗方法的专利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法律适用月刊2003年//1-2总第202-203期,第135-136页。
    ③ 赵喜元:“美国专利体系中的医学方法”,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网,首页>>国外专利申请,2006年6月29日。
    ① 35U. S. C. 287 (C) (2) (A)。
    ② 35U. S. C. 287 (C) (1)。
    ③ 35U. S. C. 287 (C) (2) (B)。
    ④ 35U. S. C. 287 (C) (2) (C)。
    ① 参见欧洲专利局技术上诉委员会决定T 116/85,EPO Official Journal 1989,13及T82/93,EPO Official JournaI 1996.27.
    ② 见欧洲扩大上诉委员会决定G 5/83,EPO Official Journal 1985,64.转引吴佳颖:“医疗方法可专利性探讨”,世新大学法学院硕士论文。
    ③ 见欧洲专利局技术上诉委员会决定 EPO Official Journal 1986,301.转引同上。
    ①参见EPO official Journal 1988,308.转引吴佳颖:“医疗方法可专利性探讨”,世新大学法学院硕士论文
    ①参见欧洲专利局技术上诉委员会决定T775/92,1993.申请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为:“一种用于评估骨骼X光相片……来提供骨密度的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①参见EPO official Journal 2002,4.
    ②G1/04,参见EPO official Journal 2004,229.
    ①参见EPO official Journal 1989,171.权利要求为:“一种包含药物的电导液经由一含帮浦的植入器导入人体的方法。”
    ①T780/89,参见EPO official Journal 1993,440.请求是有关一种增加动物免疫力的方法,上诉委员会认为增加肉生产的效果是来自于动物健康改善的结果,因此基于免疫系统的增进与保护身体不受疾病感染的预防疾病功能是不可分离的,因此认为系争案仍然落入治疗方法的范畴。另欧洲专利局技术上诉委员会决定T 438/91(1994).
    ②欧洲专利局技术上诉委员会决定T144/83,参见EPO official Journal1986,301.请求为一个有关减轻重量的方法,上诉委员会认为改善身体的外观和治疗肥胖本来十分困难,但该案说明书探仅为化妆用的目的的处理方法,所以该案可以接受。另参见欧洲专利局技术上诉委员会决定T774/89,1992.
    ③T24/91,参见EPO official journal 1995,512和T329/94,参见EPO official Journal 1998,241.
    ①参见欧洲专利局技术上诉委员会决定T 182/90,EPO official Journal 1994,641.
    ②参见欧洲专利局上诉委员会决定T 329/94,EPO official Journal 1998,241.
    ①参考日本特许厅网站http://www.jpo.go.jp/shiryou/index.htm,于平成十五年八月七日公布的专利审查基准针对人体手术、治疗及诊断所作的修正。
    ②该修正的起因是2002年4月11日东京高等法院判决,许多人认为该判决质疑排除医疗行为的实务,并建议若专利法已提供必要措施确保荞麦之医疗行为自由时,则医疗行为可被准予专利。该案对于医疗方法可专利性的影响仍在,争论还在继续。参见張仁平:“醫療方法专利的国际制度比较與趋势探讨”,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lg20j0dnhrYJ:www.tipo.gov.tw/Pcm/pro-show.asp%3Fsn%3D203+%E5%8C%BB%E7%96%97%E6%96%B9%E6%B3%95&h1=zh-CN&ct=clnk&cd=15
    ①参考张仁平:“医疗方法专利的国际制度比较與趋势探讨”,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lg20j0dnhrYJ:www.tipo.gov.tw/Pcm/pro_show.asp%3Fsn%3D2 03+%E5%8C%BB%E7%96%97%E6%96%B9%E6%3%95&h1=zh-CN&ct=c1nk&cd=15
    ①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②知识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知识产品的生产者很难控制知识创新的成果。如果创造者将其知识产品隐藏起来,那么他的创新活动就不会被承认,从而失去社会意义。如果创造者将知识产品公之于众,他对信息这一无形资源事实上又难以有效控制;第二,知识产品的个人消费并不影响他个人的消费,无数个人可以共享某一公开的信息资源。无形的知识产品以有形的载体形式公开,即可构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公用性”;第三,知识产品上一种易逝性资产。信息的生产是有代价的,而信息的传递费用相对较小。一旦生产者将其信息出售给某一消费者,那个消费者就会变为原生产者的潜在竞争对手,或是其他消费者成为该信息的“搭便车者”。后者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即是无偿仿制或复制他人知识产品的情形;第四,知识产品的消费与其他公共产品不同,它的使用不仅不会产生有形损耗,从而使知识产品减少,反而可能扩张社会的无形类资源总量。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③张玉敏主编:《中国欧盟知识产权法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④郑成思:《知识产权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页。
    ⑤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①冯晓青:“财产权经济学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86页。
    ②[美]波斯纳,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①[南]罗伯特·考特等,张军译:《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5页。
    ②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①徐暄:“专利权垄断性的法哲学分析”,《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第99页。
    ②吴汉东:“政府公共政策与知识产权制度”,佳工机电网。
    ③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分,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分为强保护、弱保护和不保护三种。医疗方法在大多国家专利法中被排除于专利法保护,看起来是不保护。但,医药产品的新用途、基因技术等这些医疗方法又是受专利法保护的,所以我认为对于医疗方法的保护大部分的国家采取的是弱保护政策。
    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汤宗舜著:《专利法教程》(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张玉敏主编:《知识产权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张玉敏主编:《中国欧盟知识产权法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冯晓青著:《知识产权法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南]罗伯特。考特等,张军译:《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9、刘茂林:《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0、[美]波斯纳,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1、李扬主编:《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中国专利法法规总汇(1984-1993)》,北京:中国专利报社出版,1995年版。
    14、张晓都著:《专利实质条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5、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新专利法详解》,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16、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委员会:《2006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指南》,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17、张清奎:《专利审查概说》,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18、《2006审查指南》(pdf),http://www.sipo.gov.cn/sipo/.
    1、张仁平:“醫療方法专利的国际制度比较與趋势探讨”,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1g20jodnhrYJ:www.tipo.gov.t.w/Pcm/pro_show.asp%3Fsn%3D203+%E5%8C%BB%E7%96%97%E6%96%B9%E6%B3%95&h1=zh-CN&ct=c1nk&cd=15
    2、魏衍亮:“美国判例法对医疗方法的专利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法律适用月刊》2003年//1-2总第202-203期
    3、赵喜元:“美国专利体系中的医学方法”,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网,首页〉〉国外专利申请,2006年6月29日。
    4、吴佳颖:“医疗方法可专利性探讨”,世新大学法学院硕士论文2004。
    5、王健译:“美国专利法(2000)(美国法典第35编)”,张玉敏主编:《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冯晓青:“财产权经济学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捆2003年第2期。
    7、徐暄:“专利权垄断性的法哲学分析”,《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8、吴汉东:“政府公共政策与知识产权制度”,中国企业形象管理网,2006年10月10日。
    9、程啸:“知识产权法若干基本问题之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0、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基本制度的经济学思考”,http://www.xslx.cn2002年11月2日。
    11、刘凡:“高新技术条件下专利权客体的拓展”,《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第18卷第1期
    12、孔令梅,朱雪忠:“美国以专利保护医疗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17卷第1期。
    13、王旭:“从欧洲专利局申诉委员会的判例看制药用途权利要求的新颖性”,http"//www.acpaa.cn/index。htm
    14、张立英:“关于医疗方法申请专利的两类观点”,《医学情报工作》2000年第21卷第5期。
    15、周和平:“日本的医药专利战略”,《药学进展》2004年28卷第二期。
    16、周和平:“美国的医药专利战略”,《药学进展》2004年28卷第一期。
    17、刘华:“论知识产权客体制度结构扩张与重构”,《江汉论坛》2004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