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繁重的任务,机遇和挑战并存。现在,中国共产党在执掌政权、领导国家社会和管党治党等方面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和困惑,都与其对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认识水平还不够高,尤其是对其实现机制的把握还不够强有关。本文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的初步研究。研究这一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挑战和新考验的深刻回应。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学说为理论指导,在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进行全面理论阐释的基础上,着力研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及其实现机制问题,重点研究如何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通过法制途径上升为国家意志,如何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在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方面,论文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依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展开。
     除导论外,论文分为六章。在导论部分主要谈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结构、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至第六部分重点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文化建设机制、制度运行机制、能力提升机制和评价机制。
     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论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党内关系科学化、党政关系科学化、党与社会关系科学化及政党关系的科学化。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需要通过党的建设推动国家和社会建设,把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的建设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的良性互动。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需要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的价值取向。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是党实现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运行变化的机理和规律,是实现两者关系科学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在运动中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用过程。从结构要素上分析,它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法治生成机制、文化建设机制、制度运行机制、能力提升机制和评价机制。上述五大机制作为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机制中的五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进程。
     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逻辑起点在于党的领导权始终处于法律的有效监控之下,其基本途径是通过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和有效的法治运作机制使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活动都体现法治原则,使党在公民社会与公共权力中始终保持畅通的桥梁纽带作用,从而有效地增强党与国家、社会的内在契合性,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自身建设水平。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理是借鉴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生成模式的优点,实现自然演化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共生;发展逻辑是从制度构建转向提高法治能力,实现由浅层法治向深层法治的转变。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国家宪法和政党章程处理好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的关系,具体途径是培养有利于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律文化、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创新、推进党的领导行为和政党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培养党员的法权人格、加强法治文化资源的整合以及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
     第三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建设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政党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为标示要素和评价要素两部分。标示要素包括政党意识、政党心理、政党伦理、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评价要素指的是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是政党意识、政党心理、政党伦理、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政党形象的统一有机体,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实现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进程,从文化的角度来考量,实际上就是建设政党文化的过程。构建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建设机制需要发挥党员在建设政党文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建设政党文化过程中的领导作用;需要加强政党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制度载体建设、心理载体建设、行为载体建设和活动载体建设;需要运用生态协调规律,推动政党文化内部系统均衡发展;需要遵循生态交互法则,优化政党文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态环境。
     第四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制度权威在党的治国理政事业和自身建设工程中逐步确立并强化的过程。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持续创新的过程。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的作用空间主要由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和法治空间组成。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包括党内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党政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党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和政党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构建这一机制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即合法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需要提高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制定和执行力水平,需要实现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制定和执行的程序科学化、强化制度执行的保障机制并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
     第五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能力提升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过程,就是党在建立健全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文化建设机制、制度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为了科学处理两者关系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的过程。要保证党实现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的良性互动,就必须将政党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社会组织与其他政党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的意志与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把这几部分有机整合起来的主体,在整合过程中所形成的整体的意志与力量就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综合能力。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中国共产党的综合能力是在党推动自身发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和其他政党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能力、国家政权组织的能力、社会的能力和其他政党能力多方互动的产物。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能力提升机制需要加强管党治党能力建设、执掌政权能力建设、多党合作能力建设、领导社会能力建设和政党外交能力建设。
     第六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是由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体系技术整合、评价结果运用等一系列要素所构成的。建立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党在实现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进程中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对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否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是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评价的最根本的标准。构建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从动态连续的过程角度而言包括评价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以及评价结果的管理阶段等一系列环节,建立健全这一机制需要加强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主体设计、指标设计、方法设计,实现评价体系的技术整合,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动态的管理。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faced with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s well as risks and challenges in promot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t present the CPC faces new problems and new puzzles in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governance capacity and its self-building for lack of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This article is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the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t is the profound response of the new challenges and new tests.
     Using Marxist standpoint, viewpoint and method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summarize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theoretically and offer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The article emphasizes on making good use of legal procedures to turn the Party's propositions into the will of the state so as to integrate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position of the people as master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method and frame structure, the paper starts with idea from ordinary to special and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unity of logic and history.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e paper. I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issues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CPC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content structures, research methods, innovative point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first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the second part to the sixth part, it emphasiz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for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ncluding legal generative mechanism, cultur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capability improvement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pap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elements for the scientific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relationship are involved with how to deal with the inner Party relations, Party and state relations, Party and social relations and inter-Party relations scientifically and realiz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r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we need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to transform the advantage of Party building into development advantage, to transform the resource of Party building into development resource and transform the achievements of Party building into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through Party building and then realiz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one need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consciously applying the political rules of socialist Party, the governance rul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rules of the Party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We need to insist on the human-centered, righteous and democratic value orientation under the rule of law.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s the mechanism and rule for the Party to realize the ope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In the process all kinds of factors connect with each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elements, it includes legal generative mechanism, cultur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capability improvement mechanism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As five power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of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the above mechanisms mutual interacts and mutual influences each other and promotes the realization progress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legal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In the pap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arty must act within the scope prescribed by the Constitution and laws, which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The basic method is to use the complete legal system and the legal operating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Party's internal governance and external activity embody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Party keeps a role of "bridge" between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power.By this way,we can enhance the internal compatibility among the Party,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so as to improve the Party's art of governance and increase its self building ability.It is also believ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has learn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endogenous mode and external mode legal governance to realize the symbiosis which combines the natural evolution and ration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logic i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ystem construc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legal governance capability to realize the deep legal governance from superficial legal governance. The basic principle for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s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of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and Party Constitution, the basic method is to cultivate the legal cultur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he inner Party regulations and national legal system, promote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cultivate the legal personality of Party members and enhanc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legal cultural resource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arty.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pap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arty culture is consisted by two parts as symbol element and evaluation element. Symbol element includes Party consciousness, Party psychology, Party ethic, system criterion and Party action while evaluation element refers to the image of the Party. The Party cultur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a unified organism of Party consciousness, Party psychology, Party ethic, system criterion, Party action and Party image. Those elements are interacted, rely on each other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the process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s a proces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culture. To construct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mechanism for Party governance and its self building requires us making full use of the principal role of Party members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culture. It requires us enhancing the material carrier construction, the system carrier construction, the psychological carrier construction, behavior carrier construction and activity carrier construction and using the eco-coordination rule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al system of Party culture. It also requires us to follow the ecological interaction rules, optimize the economic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Party culture.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pap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 authority i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process.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s a course to explore and innovate in practice.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s consisted of economical space, political space, cultural space, social space and legal space. The structur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ncludes the structur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inner-Party and inter-Party relationship, the structur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nd the structur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To construct this kind of mechanism, we need to follow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 that is the principle of legality and validity. We ne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system making and implementing for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and the specific method is 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enhance the safeguard mechanism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mechanism of capability improvement for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n the pap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for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s a course for the Party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legal generative mechanism, cultur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as to improve i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ensur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we must integr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of state power,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Party organizations organically to form the overall will and strength. The subject that integrated organically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will and strength formed in the integration is embodied by the comprehensive capability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re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Party's development, state developmen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other Party's development and they are the produc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arty's ability, the organizational ability of state power, the social ability and other Party's ability. To 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improvement mechanism for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requires u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in managing and governing the Party, the ability to govern the country, the ability for multi-Party cooperation, the ability in leading the society and the Party's diplomatic ability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author mak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n the pap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s consisted of a series of elements such as the evaluation subject,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 evaluation approaches, technical integr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using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s beneficial for the Party to allocate the resources reasonably in the process and it is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safeguarding and developing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The most fundamental standar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s whether it can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advancement and improve the happiness index of the people or not. From the aspect of the dynamic and continuous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includes a series of stages, such as the preparation stag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stage and the management stage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is mechanism,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ubject design, index design, method design in the scient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governance and Party building, realize the technical integr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have a dynamic management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引文
① (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7页。
    ① (俄)季塔连柯:《对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载《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6期,第89页。
    ② 韩露:《关于国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思想理论研究的述评》,载《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2期,第10页。
    ① 韩露:《关于国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思想理论研究的述评》,载《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2期,第10页。
    ② 吕增奎:《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页。
    ① 李忠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大的课题》,载《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第35期,第25页。
    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关系中华民族命运的战略决策——访王长江教授》,载《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第4页。
    ① 王伟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载《光明日报》,2005-11-16。
    ② 蔡长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载《新视野》,2004年第3期,第28页。
    ③ 韩庆祥:《用新思维解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载《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7-9页。
    ④ 奚洁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哲学》,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37页。
    ⑤ 黄彦丰:《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途径》,载《南方论刊》,2009年第10期,第9页。
    ⑥ 戴焰军:《执政党建设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157页。
    ① 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9页。
    ② 吴辉:《用世界眼光看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趋势》,载《北京日报》,2009-10-22。
    ③ 蔡长水:《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规律化,就是自觉认识和运用规律》,载《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第20页。
    ① 辛鸣:《以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载《文汇报》,2009-9-22。
    ② 王韶兴:《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科学化的思考》,载《理论探讨》,2010年第4期,第2页。
    ③ 叶笃初:《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载《求是》,2004年第2期,第27-28页。
    ④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① 同上。
    ② 辛鸣:《以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载《文汇报》,2009-9-22。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0页。
    ① 杨绍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第20页。
    ② 李瑜青:《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五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② 王长江: 《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几点思考》,载《理论视野》,2009年第12期,第40页。
    ① 《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二章第10条。
    ① (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① 刘红凛:《比较视野中的政党关系:类型、特点及其制约因素》,载《探索》,2008年第5期,第63页。
    ① 刘玉:《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3月,第76页。
    ① 王长江:《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几点思考》,载《理论视野》,2009年第12期,第40页。
    ② 施芝鸿:《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载《人民日报》,2009-10-29。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5-46页。
    ① 林尚立:《党、国家与社会:党实现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学思考》,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第1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7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① 《列宁全集》(第四十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6页。
    ② 《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会议和中央全会会议汇编》(第一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65页。
    ③ 《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2页。
    ④ 《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页。
    ⑤ 《列宁全集》(第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① 《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6页。
    ② 《列宁全集》(第五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0页。
    ③ 吴洪凯:《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监督问题的探索》,载《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8期,第60页。
    ④ 周尚文:《列宁执政理念评析》,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81页。
    ① 王韶兴:《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科学化的思考》,载《理论探讨》,2010年第4期,第1页。
    ① 母天学:《从“应对执政考验到探索执政规律”》,载《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第10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0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页。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0页。
    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①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14页。
    ② 王韶兴:《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视阈下的政党能力论》,载《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1期,第20页。
    ①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① 蒋德海:《文化中的法治要素探析》,载《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4期,第101页。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② 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81页。
    ③ 周秉钧译注:《白话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123页。
    ① 梁道刚:《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12页。
    ①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章第5条。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2章第8条。
    ②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第3章第13条。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第2章第8条。
    ②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第一章第5条,第6条。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章第4条。
    ① 操申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调路径探讨》,载《探索》,2010年第2期,第34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69号)1990年12月09日,第4章第21条(已失效)。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章第20条。
    ① 操申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调路径探讨》,载《探索》2010年第2期,第34页。
    ① 郑曙村,段建凡,房玉霞:《完善我国责任政治的现实思考》,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71页。
    ① 杨昌宇,陈福胜:《法权人格的确立与中国法治社会的生成》,载《学术交流》2005年第11期,第5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① 李林:《中国语境下的文化与法治文化概念》,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6期,第13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
    ② Edward B Tylor:Primitive Culture,London, J. Murray,1871, P.1.
    ③ 丁卫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④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⑤ 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① 王沪宁:《从政党文化看执政党的建设》,载《解放日报》,1989-5-24。
    ② 转引自赵理富:《政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③ 赵理富:《政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44页。
    ① 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2页。
    ① 丁卫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04月,第30页。
    ①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① 肖铁肩,张道平:《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系统的分析与建构途径》,载《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年第9期,第48页。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
    ②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第30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① 季建林:《政党软实力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载《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第64页。
    ① 黄明哲:《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与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思考》,载《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11期,第104页。
    ①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1年4月第47页。
    ① 杨振辉:《不断提高党报党刊的影响力》,载《学习时报》,2008-09-29。
    ① 冯永香:《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党报的传播力》,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3月第35页。
    ②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一天内,市气象台连发五个预警,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北京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77人遇难,损失超百亿。
    ①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1年4月第50页。
    ① 康棣宣,吴光会:《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生态分析》,载《天府新论》,2010年第4期,第14页。
    ① 张静初,张世飞:《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心理建设》,载《理论学刊》,2007年第10期,第15页。
    ① 董淮平:《“文化自觉”与中国政治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构建》,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第134页。
    ① [美]塞谬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 胡伟:《走向科学建党的自由王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页。
    ② 孔伟艳:《制度、体制、机制辨析》,载《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96页。
    ③ 赵理文:《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分及其对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第17页。
    ① 王长江:《时代的声音——“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青岛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① 李松玉:《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21页。
    ② 胡锦涛:《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6-01-06。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
    ① 韩强:《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① 李景治:《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第169页。
    ① 李宏:《论政党外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载《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54页。
    ① 麻宝斌,段易含:《再论制度执行力》,载《理论探讨》,2013年第2期,第140页。
    ② 王庭大:《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76页。
    ① 王庭大:《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78页。
    ① 邹吉中:《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② 居继清,何旗:《增强党的制度执行力的几点思考》,载《理论探索》,2011年第4期,第5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① 高新民:《从执政党、政府、社会三者关系角度谈转变党的执政方式》,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7期,第51页。
    ① 王永贵,郑海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载《理论探讨》,2012年第4期,第2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页。
    ②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08页。
    ③ 谢忠平:《着力提升党内管理水平》,载《理论探索》,2011年第3期,第50页。
    ① 周淑真:《政党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5页。
    ①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历史使命》,载《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9页。
    ① 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7页。
    ① 刘延东:《历史必然性·伟大独创性·巨大优越性》,载《求是》,2006年第13期,第15页。
    ② 严隽琪:《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6页。
    ① 高新民:《执政党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兼谈政党的社会功能》,载《学习时报》,2011-02-28。
    ① 张菊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建设的代际特征》,载《理论探讨》,2013年第4期,第40页。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8页。
    ① 史瑞杰,韩志明:《三中全会前瞻: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三个基本路径》,载《光明日报》,2013-10-18。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① 奚洁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哲学》,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212页。
    ① 彭国甫:盛明科:《政府绩效评估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差异及其整合》,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第83页。
    ①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的量化研究》,载《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第28-2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列宁全集》(第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列宁全集》(第四十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列宁全集》(第五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4.《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会议和中央全会会议汇编》(第一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2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7.《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五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
    28.(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9.(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0.(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3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32. Edward B Tylor:Primitive Culture,London, J. Murray,1871.
    33.小恺伊:《政治、政党和压力集团》英文版,托马斯·克罗威尔公1952年版。
    34.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5.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6.(法)让·马雷:《社会党历史一从乌托邦到今天》,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7.(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民主制度下的政党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8.《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39.吕增奎:《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40.奚洁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哲学》,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41.戴焰军:《执政党建设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
    42.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3.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4.李瑜青:《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5.周秉钧译注:《白话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
    46.梁道刚:《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7.郁建兴:《自由主义批判与自由理论的重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48.王长江:《政党政治原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49.赵理富:《政党的灵魂—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0.王韶兴:《政党政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1.胡伟:《走向科学建党的自由王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2.王长江:《时代的声音——“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青岛出版社2002年 版。
    53.张荣臣:《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54.吴姜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5.韩强:《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6.王庭大:《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
    57.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8.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9.柳建辉:《十年辉煌-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纪实》,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0.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版。
    61.李慎明:《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2.徐斌:《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3.刘明辉:《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64.高波:《走出腐败高发期》,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
    65.蒲红果:《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
    66.邹吉中:《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7.周淑真:《政党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68.奚洁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哲学》,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69.徐育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0.李景治,张小劲等:《政党政治视角下的欧洲一体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1.李路曲:《当代东亚政党政治发展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72.刘建军、陈超群:《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73.叶笃初、卢先福主编:《党的建设词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74.(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75.李金河:《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76.郭亚丁:《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77.蔡长水:《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8.洪向华:《政党权威——一个关系政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79.商志晓:《党的先进性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版。
    80.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1.赵晓呼:《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2.王邦佐: 《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3.朱乔森:《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中共中央党校教材2006年版。
    84.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85.杨绍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6.许月梅:《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7.史志钦:《全球化与世界政党变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
    88.温玉堂:《不同政党制度的社会成本分析与比较》,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89.王长江、姜跃:《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2005年版。
    90.陈建中:《论政党的使命》,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
    91.姜崇辉:《大党治理》,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
    92.雷强:《网络领导》,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93.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
    9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
    9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
    9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9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
    9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
    9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
    1.(俄)季塔连柯:《对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载《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6期。
    2.韩露:《关于国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思想理论研究的述评》,载《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2期。
    3.李忠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大的课题》,载《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第35期。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关系中华民族命运的战略决策——访王长江教授》,载《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5.王伟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载《光明日报》,2005-11-16。
    6.蔡长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载《新视野》,2004年第3期。
    7.韩庆祥:《用新思维解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载《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8.黄彦丰:《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四个途径》,载《南方论刊》,2009年第10期。
    9.吴辉:《用世界眼光看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趋势》,载《北京日报》,2009-10-22。
    10.蔡长水:《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规律化,就是自觉认识和运用规律》,载《理论学刊》,2010年第5期。
    11.辛鸣:《以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载《文汇报》,2009-9-22。
    12.王韶兴:《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科学化的思考》,载《理论探 讨》,2010年第4期。
    13.叶笃初:《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载《求是》,2004年第2期。
    14.杨绍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4月。
    15.王长江:《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几点思考》,载《理论视野》,2009年第12期。
    16.刘红凛:《比较视野中的政党关系:类型、特点及其制约因素》,载《探索》,2008年第5期。
    17.刘玉:《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3月第76页。
    18.施芝鸿:《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载《人民日报》,2009-10-29。
    19.林尚立:《党、国家与社会:党实现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学思考》,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20.吴洪凯:《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监督问题的探索》,载《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8期。
    21.周尚文:《列宁执政理念评析》,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
    22.王韶兴:《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科学化的思考》,载《理论探讨》,2010年第4期。
    23.母天学:《从“应对执政考验到探索执政规律”》,载《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
    2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25.王韶兴:《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视阈下的政党能力论》,载《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1期。
    26.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27.蒋德海:《文化中的法治要素探析》,载《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4期。
    28.谢鹏程:《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9.操申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调路径探讨》,载《探索》,2010年第2期。
    30.郑曙村,段建凡,房玉霞:《完善我国责任政治的现实思考》,载《中共中央 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31.杨昌宇,陈福胜:《法权人格的确立与中国法治社会的生成》,载《学术交流》,2005年第11期。
    32.李林:《中国语境下的文化与法治文化概念》,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6期。
    33.王浦劬:《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特点》,载《求是》2013年第10期。
    34.周淑真:《政党政治理念的变革及其深层逻辑》,载《新视野》2013年第3期。
    35.柴尚金:《西方多党民主的制度困境及原因》,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
    36.施雪华:《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的转型及其当代启示》,载《学术研究》2013年第7期。
    37.林艺、曾庆亮:《中国共产党政党政治文化结构与功能分析》,载《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第3期。
    38.高新民:《从执政党、政府、社会三者关系角度谈转变党的执政方式》,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7期。
    39.高新民:《以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载《学习月刊》2011年第14期。
    40.臧秀玲:《十六大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载《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1.李景治:《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
    42.叶笃初:《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载《求是》2004年第2期。
    43.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44.王韶兴:《关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几点认识》,载《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45.崔桂田:《党员结构优化与质量建设的路径选择》,载《人民论坛》,2012年第26期。
    46.张静如、齐卫平:《中国共产党对旗帜和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载《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47.王长江:《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48.李金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初探》,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9.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50.周淑真:《试论21世纪初世界政党发展的新特点》,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51.李景治:《中西执政党执政方式比较及其启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2.臧秀玲、杨帆:《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代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载《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53.吕连仁:《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的政策变化及影响分析》,载《理论探讨》2013年第3期。
    54.高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当务之急是发展党内民主》,载《炎黄春秋》,2007年第1期。
    55.周余云:《论新型党际关系》,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
    56.丁卫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57.王沪宁:《从政党文化看执政党的建设》,载《解放日报》,1989-5-24。
    58.张淑兰:《印度的环境主义》,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
    59.肖铁肩,张道平:《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系统的分析与建构途径》,载《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年第9期。
    60.季建林:《政党软实力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载《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第64页。
    61.黄明哲:《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与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思考》,载《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11期。
    62.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1年4月。
    63.杨振辉:《不断提高党报党刊的影响力》,载《学习时报》,2008-09-29。
    64.冯永香:《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党报的传播力》,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65.康棣宣,吴光会:《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生态分析》,载《天府新论》,2010年第4期。
    66.高放:《党内民主是民主执政的首要关键—中共现行党章十点传统规定探微》,载《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7.王韶兴:《工人阶级政党文明问题探讨》,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8.张福记:《推进社会良性运行跳出历史周期律——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实践的宏观考察》,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69.张静初,张世飞:《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心理建设》,载《理论学刊》,2007年第10期。
    70.董淮平:《“文化自觉”与中国政治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构建》,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
    71.孔伟艳:《制度、体制、机制辨析》,载《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72.赵理文:《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分及其对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73.李松玉:《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74.(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75.胡锦涛:《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6-01-06。
    76.李景治:《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
    77.李宏:《论政党外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载《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78.麻宝斌,段易含:《再论制度执行力》,载《理论探讨》,2013年第2期。
    79.居继清,何旗:《增强党的制度执行力的几点思考》,载《理论探索》,2011年第4期。
    80.高新民:《从执政党、政府、社会三者关系角度谈转变党的执政方式》,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7期。
    81.王永贵,郑海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载《理论探讨》, 2012年第4期。
    82.谢忠平:《着力提升党内管理水平》,载《理论探索》,2011年第3期。
    83.李君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历史使命》,载《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84.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85.刘延东:《历史必然性·伟大独创性·巨大优越性》,载《求是》,2006年第13期。
    86.严隽琪:《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87.高新民:《执政党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兼谈政党的社会功能》,载《学习时报》,2011-02-28。
    88.张菊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建设的代际特征》,载《理论探讨》,2013年第4期。
    89.史瑞杰,韩志明:《三中全会前瞻: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三个基本路径》,载《光明日报》,2013-10-18。
    90.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03—03。
    91.彭国甫:盛明科:《政府绩效评估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差异及其整合》,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
    9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的量化研究》,载《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