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美学热”所涉及的问题除了美学领域之外,在哲学和文学领域也存在着共振现象,因为它们呈现出了一致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想象。这种共享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想象是当下知识表述的源泉和起点。但“美学热”的话语构成并非完全同调。在“美学热”话语构成的复调中,体现出“美学热”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联系。
     本文力图通过展现“美学热”的不同侧面,勾勒出它们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所呈现的“散布状态”,从而完成对新时期中国诸种有关“美学”、“文学”的知识表述生成之初的原生面貌的再现,揭示“美学热”及其话语实践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
     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五章。
     第一章讨论“美学热”的起止时段及原因,并通过对“美学热”主体组织学术研讨会、编译刊物、组织函授和讲习班等多方面社会实践的介绍,描摹“美学热”兴起、高潮、衰落、余热、转向的整体态势。
     第二章通过对“美学热”的知识谱系的梳理,探索“美学热”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这一内在关联的内容包括三方面:其一,中国现代美学在非知识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层面上寻求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历史线索;其二,1950、1960年代美学大讨论,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成了中国唯一具有合法性的美学派别,而19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直接为1980年代“美学热”提供了理论资源;其三,1980年代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语境变化对“美学热”产生影响的现实原因。
     第三章重点考察“美学热”中的“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首先分析这场论争发生的原因及讨论中体现出的三个主题。其次梳理在政治领域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风波。最后引入“同人”群体的概念,分析“同人”群体的代表性文本,探讨“同人”群体代表的观点思路及形成原因,勾勒出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的整体历史图景,提出在“文革”后国家意识形态亟需“重整”的情况下,“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中的话语诉求契合了这一“重整”需求,在一定程度给国家意识形态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四章以“美学热”中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热潮作为主题,首先讨论1980年代的美学话语选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理论资源具有合法性的三点原因:一是《手稿》与意识形态历史的符合关系;二是《手稿》话语内部的张力与198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契合关系;三是《手稿》中理论资源的历史脉络。其次对“手稿热”中围绕“人化的自然”、“美的规律”、“异化”与美三个命题展开的论争略作评述。最后,讨论了“实践”与“自由”两个美学话语关键词,认为美学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阐发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边界徘徊,这种阐发在与意识形态的媾和中寻找着自我表述的话语方式。
     第五章重点考察“美学热”中的主体性问题。首先探讨了1980年代“主体”从沉睡到觉醒的历史背景。其次对“崛起派”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显露出来的个体意识进行分析,认为“崛起派”高扬了文学的个体性,“崛起派”中“个体”突围落脚点是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想象。最后,讨论刘再复对李泽厚主体性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指出刘再复在“文学主体性”问题中突出了主体的存在意义及命运问题,发出了强烈的个体之音,完成了对1980年代主体性的超越,并且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元话语。
     结语部分回顾全文,认为“美学热”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其话语自身也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化到非意识形态化的蜕变过程。但是这种确认自身合法性的方式,乃是把自身界定为“非意识形态化”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了这段“美学热”必然会拥有特殊的文化属性,中国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这一时段的历史语境既极大地拓展了“美学热”中塑造自身话语系统的可能性,也使“美学热”及其话语实践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更为复杂和独特。
The great upsurge in aesthetics from late1970s to the middle of1980s in China hasstudied the problems not only in aesthetics, but also i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since theconsistent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imagination shared by them are the sourceand origin of the present knowledge presentation. However, the discursive formations of thegreat upsurge in aesthetics are not completely in the same tune. It is this polyphony thatreflects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 between the great upsurge in aesthetics and ideology.Through analyzing different profiles of great upsurge in aesthetics,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aims to sketch their dispersed status in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 and give the representationof the original landscape of th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concerning literature andaesthetics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
     The thesis mainly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examines the start and endtime and the causes of the great upsurge in aesthetics.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various socialpractices such as organizing seminar, editing journals, holding workshops to depict the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great upsurge in aesthetics.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great upsurge in aestheticsand the national ideology through tracking down its knowledge pedigrees. And this internalrelation consists of three aspects: first,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seeks to establish thehistorical clue of Marxist aesthetics system on the level of non-knowledge power andideology. Second, the aesthetic debate in1950and1960has made the Marxist aesthetics theonly legitimate aesthetic trend, and it has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the greatupsurge in aesthetics in1980. Third, the change of national ideology and social culturalcontext in1980accounts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great upsurge.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humanism and the foreignization in the great upsurge ofaesthetics. First, the causes of this debate and the three themes reflected in the discussionhave been analyzed, and then the problems of humanism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politicshave been sorted out. Furthermore, with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Colleagues group andanalysis of its representative text, the present author expounds the viewpoints and thoughts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lleagues group and its formation to draw the overall historicallandscape of humanism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fourth chapter, using the interpretation boom of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Manuscript in1844written by Marx as the theme, the present author discusses the threelegitimate reasons for selecting this manuscript as the theoretical resources: the first reason is the historical consistency between Manuscript and ideology; the second one is the matchbetween the tension of internal discourse of Manuscript and the social cultural context in1980; and the last one is the historical line of the theoretical resources in Manuscript. Andthen, the dissertation makes a brief comment on debate concerning the three propositions“humanized nature”,“law of beauty” and “foreignization and beauty”. Furthermore, two keywords in aesthetic discourse “practice” and “liberty” are discussed. And it concludes that theinterpretation of Manuscript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just bushed around the traditionalMarxist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this interpretation seeks the self-expressing way inthe interaction with ideology.
     The fif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subjectivity in this great upsurge. First, the historicalbackground of subject in1980s has been explored. And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manifested in the debate over the misty poetry by the Rising Trend,the present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Rising Trend has highlighted the individuality ofliterature and the stance for the individual in this trend is the imag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modernization. Moreover, with the analysis of scholar Liu Zaifu’s heritage andtranscendence of Li Zehou’s subjectivity, the present author expounds that Liu Zaifu hashighlighted the existing significance of subject in the discussion of literary subjectivity,uttered the intense individual sound, and completed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subjectivity in1980and finally broke the meta-discourse of Maxism.
     I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it is safely concluded that with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y, thediscourse itself of the great upsurge in aesthetics has undergone the procedure fromideologicalization to non-ideologicalization. However, this way of identifying the legitimacyis still self-appointed non ideologicalizatio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constitutes thedecisive element for the special cultural attribute. The historical discourse during the periodfrom the late1970s to the middle1980s has enlarged the possibility for reshaping itsdiscourse system and also made the relation with ideology more complicated and unique.
引文
①该文发表于《文论月刊》1990年第8期。
    ②该文发表于《文史哲》2009年第6期。
    ③该文发表于《美与时代》(下)2011年第1期。
    ①该文发表于《文艺研究》2004年第2期。
    ②该文发表于《文艺争鸣》2005年第6期。
    ③该文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④该文发表于《北方论丛》2009年第3期。
    ①参见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84页。
    ①参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编《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选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印,1977年,第80页)。
    ②参见恩格斯:《致弗兰茨·梅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53页)。
    ③参见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149页)。
    ①参见王生平:《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6-228页。
    ②参见王攸欣:《朱光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279—280页。
    ③参见李兴武:《蔡仪美学思想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4页。
    ①参见高楠:《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2—293页。
    ②该说法基本在学界达成共识:如刘悦笛认为“共同美”的论争是78年之后中国美学的第一个学术热点;阎国忠认为“共同美”的争论是八十年代全部美学争论的发轫点;赵士林认为“美学热”的兴起源于毛泽东与何其芳有关“共同美”谈话的公开发表,等等。参见刘悦笛:《中国美学三十年:问题与反思》,《文史哲》,2009年,第6期;阎国忠:《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页;赵士林:《对“美学热”的重新审视》,《文艺争鸣》,2005年,第6期。
    ③该文发表在《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
    ④《“共同美”在哪里?——与邱明正同志商榷》发表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再论“共同美”在哪里?》发表在《学术月刊》1980年第1期。
    ⑤该文发表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⑥该文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
    ①该文发表于《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
    ②该文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5期。
    ③该文发表于《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2期。
    ①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组编写的《形象思维问题参考资料》第1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四川大学中文系资料室编写的《形象思维问题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年;《鸭绿江》杂志社资料室编写的《形象思维资料辑要》,辽宁人民出版社,1979年;《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编写的《形象思维问题论丛》,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形象思维资料编辑组编写的《形象思维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参见高建平:《“形象思维”的发展、终结与变容》,《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期。
    ②朱光潜的《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2期,《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发表于《美学》1979年第1期;蔡仪的《批判反形象思维论》发表于《文学评论》1978年第1期;李泽厚的《形象思维的解放》发表于《人民日报》1978年1月24日,《关于形象思维》发表于《光明日报》1978年2月11日,《形象思维续谈》发表于《学术研究》1978年第1期,《形象思维再续谈》发表于《文学评论》1980年第3期;张德林的《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一致性和区别性》发表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刘雪苇的《论形象思维问题》发表于《文学评论》1980年第4期;李名方的《论形象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发表于《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明烺的《论艺术想象的本质特征》发表于《文艺研究》1982年第1期;曲若镁的《艺术创作中的情感逻辑和情感性质》发表于《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5期。参见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04-206页。
    ①该文原载于《光明日报》1978年2月11日。参见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育室资料室合编:《<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学习参考资料》,1978年,第43-50页。
    ①“写真实”口号首次出现在胡风的《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的报告》(1955年1月30日《文艺报》第1、2期合刊附册的形式公开发表了胡风的文本)中。胡风称此口号源自斯大林。这种说法遭到吴元迈、程继田的质疑(可参见吴元迈:《苏联三十年代“写真实”口号提出的前前后后》,《苏联文学》,1981年第1期;程继田:《“写真实”口号异议———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学习札记》,《山西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②比如肖殷的文章《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文艺报》1951年第2期)和论著《论生活、艺术和真实》(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王朝闻的文章《创造真实的形象》(《文艺报》1952年第16期)。
    ③参见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一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60-9-4。
    ④比如在理论界有:秦兆阳的《论尖锐之风》(《文艺学习》1956年第8期)、《写真实》(《人民文学》1957年3月)、《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人民文学》1957年9月)、陈涌的《为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而斗争的鲁迅》(《人民文学》1956年10月)、刘绍棠、从维熙的《写真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生命核心》(《文艺学习》1957年第1期)、周勃的《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长江文艺》1956年12月号)等文章;在创作界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人民文学》1956年9月)、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人民文学》1956年4月起连载)、邓谦《赵部长的一日》(《芒种》1957年6月)等作品。
    ①参见李玉铭,韩志君:《对“写真实”说的质疑》(陆梅林、盛同主编《新时期文艺论争辑要(下)》,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1026页)。
    ②这些文章有:陆贵山的《怎样理解“写真实”——谈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界限》(《红旗》1980年第9期),周忠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主张“写真实”的》(《红旗》1980年第12期),陈辽的《为“写真实”张目——与李玉铭、韩志君同志商榷》(《红旗》1980年第17期),汪海樵的《如何理解文艺作品高于生活》(《红旗》1980年第12期)。此外还有畅广元的《否定“写真实”是错误的——与〈对“写真实”说的质疑〉一文商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③参见郭友亮、孙波主编:《王蒙文集》第6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版,第57页。
    ④参见郭友亮、孙波主编:《王蒙文集》第6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版,第58页。
    ⑤参见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0-223页。
    ⑥持此类观点的有吕林《关于文学艺术的真实性问题——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的基本论点辩护》(《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聂振斌《文艺真实论》(《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2期;沈敏特《解放思想·真实性·社会效果——对一些流行的提法的思索》(《安徽文学》1980年第5期)。
    ⑦持此类观点的有黄柯的《真实与真理——也谈文艺的真实性》(《解放军报》1980-7-19),游光的《关于“文艺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1980年第3期),王文生《真善美——文艺批评的标准》(《文艺研究》1980年第2期)。
    ⑧持此类观点的有张超的《艺术真实论》(《文学评论》1981年第6期),陈望衡的《文艺的真实性就是合情合理》(《人民日报》1980-11-26),周介人的《艺术的真实与真实的艺术》(《人民日报》1980-12-31)。
    ①持此类观点的有吴调公的《略论真实性与倾向性》(《人民日报》1980-11-5),钱中文的《论艺术真实和艺术理想》
    (《文学评论》1980年第3期),张炯的《文学的真实与作家的职责》(《文学评论》1980年第3期)。
    ②参见何锡章,鲁红霞:《“写真实”:一个口号的历史考察》,《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17页。
    ③此种观点的代表文章有:周忠厚的《“写真实”不容否定》(《延河》1980年第1期);畅广元的《否定“写真实”是错误的》(《陕西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谭好哲的《略论“写真实”与“写本质”》(《江汉论坛》1982年第2期)。
    ④此种观点的代表文章有:李玉铭、韩志君的《对“写真实”论的质疑》(《红旗》1980年第4期);计永佑的《对“写真实”这个口号的一点澄清》(《天津日报》1981-02-14);程继田的《为“写本质”一辩》(《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⑤此种观点的代表文章有:程代熙的《现实主义的真实和作家的同情》(《文艺报》1980年第5期);陆贵山的《怎样理解“写真实”》(《红旗》1980年第9期)。
    ⑥参见王春元:《关于写英雄人物理论问题的探讨》,《文学评论》,1979年,第5期,第61页。
    ⑦这些文章包括周迪荪的《论“写本质”》(《文学评论》1980年第4期),谭好哲的《略论“写真实”与“写本质”》
    (《江汉论坛》1982年第2期),马玉田的《有关文艺反映生活本质的几个问题——评王若望同志的一个论点》(《学习与研究》1981年第5期)。
    ⑧参见苏丁:《关于艺术“写本质”的质疑》,《美的研究与欣赏》,1983年,第1辑,第138页。
    ①参见陈望衡:《文艺的真实性就是合情合理》,《人民日报》,1980-11-26。
    ②参见周介人著,蔡翔,杨斌华编:《周介人文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③参见陈荒煤总主编,李庚,许觉民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理论一集·下》,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14页。
    ④参见陈荒煤总主编,张炯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史料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515页。
    ①德文版主要参考的是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直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补卷第1分
    册(1968年)。比如该译本在编排次序、分段、标题基本上悉依上述德文版,但是德文版上的一些说明《手稿》情况的脚注,因过于繁琐,一般未予译出。此外,在译文的处理上,除了实质性的出入尽量根据德文版做了修改以外,在译者认为是属于理解和表达方式的问题的地方,则并不强求在形式上与德文原文符合,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留了俄译本的一些特点。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译后记》,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②1963、1964年版《西方美学史》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关于西方美学史的著作,对中国美学学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③黑格尔《美学》是黑格尔在19世纪20、30年代在海德堡和柏林大学时上课的讲义。后由他的门徒霍托根据他亲笔写的提纲和几个听课者的笔记编辑成书,于1835年出版。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译后记》,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①《美学讲演录》由全国高等院校美学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合编,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②参见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1568页。
    ①1979—1985年创刊出版的杂志统计主要依据:第一,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年鉴》,中国书籍出版社,1980—1985年;第二,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目录。
    ②见附表1.1:《美学》文章目录一览表。
    ①见附表1.2:《美学论丛》文章目录一览表。
    ①丛书方面统计主要依据:第一,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年鉴》,中国书籍出版社,1980—(1990—1991)年;第二,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目录。
    ②见附表1.6:美学译文丛书一览表。
    ①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中国哲学年鉴1985》,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333-334页。
    ①参见刘三平:《1980年以来美学原理著作概况》,《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②参见毛崇杰:《美学十年话暖寒》,《文艺研究》,1989年,第4期。
    ①参见陈来:《思想出路的三动向》,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5-571页。
    ①在美学研究史当中,现代与近代的范畴往往被混淆使用,比如同在1991年出版的卢善庆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和聂振斌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的划分年代就有较大差别,卢善庆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前言第1页)的研究对象“跨越了1840年至1919年八十年间;按照断代的统称,也可以叫做‘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它上承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下启中国现代、当代美学思想,是在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不可缺少的、及其重要的地位”。而聂振斌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认为从20世纪初到1911年“中国近代美学”才真正发生,这部著作把近代美学的下线基本限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除此之外,胡经之所编的《中国现代美学丛
    编(1919——1949)》认为中国现代美学史就是从五四运动到共和国成立,蒋红、张焕民、王又如编著的《中国现代美学论著译注提要》把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当做“现代美学史”。此两本著作中中国现代美学历史分期的起点与史学界的传统分期基本一致,而陈伟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1993)把中国现代美学的时段划定在1915年至1949年,他以美学自身发展的逻辑起点(徐大纯《述美术》的发表)把中国现代美学的时间向前推展。本文采取陈伟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中把1915年定为中国现代美学起点的划分方法,把1915年以来的美学史笼统地称为“中国现代美学史”。
    ②参见聂振斌:《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6页。
    ③参见聂振斌、章建刚、王柯平等:《思辨的想象——20世纪中国美学主题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9页。
    ①如上这些人的尝试,涉及到如下四方面: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阐释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章有:萧楚女在1924年7月5日《中国青年》38期上发表的《艺术与生活》;沈泽民在1924年11月6日上海《国民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的《文学与革命的文学》;成仿吾在《创造周刊》第1卷第9期上发表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二是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阐释文学与革命的关系。文章有:邓中夏在1923年12月22日《中国青年》第10期上发表的《贡献于新诗人之前》;沈泽民在1924年4月8日上海《国民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的《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三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文学具有阶级性与文学应该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文章有:蒋光赤在1924年8月在《新青年》季刊第3期上发表的《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茅盾在1925年5月起的《文学周报》第172,173,l75,176期上连载的《论无产阶级艺术》;李初梨在1928年2月15日《文化批判》第2号上发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郭沫若在1928年1月《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上发表的《英雄树》。四是要求作家深入实际,到群众中去。文章有:郭沫若在《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和《洪水》第2卷第4期发表的《革命和文学》和《文艺家的觉悟》等文。参见聂振斌、章建刚、王柯平等:《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65—368页。
    ②如1930年冯雪峰、剑青先后摘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930年程始仁译出《神圣家族》第5章,1936年郭沫若译出《神圣家族》第5章和第8章;1933年陆侃如译出恩格斯的《与敏那·考茨基论倾向文学》(即《致敏那·考茨基》);1935年柳若水摘译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37年荃麟摘译了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等。参见聂振斌、章建刚、王柯平等:《思辨的想象——20世纪中国美学主题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1页。
    ③上个世纪30、40年代,关于此三人的译介活动,主要有:1929年鲁迅翻译了卢那察尔斯《艺术论》,编译了卢氏的评论集《文艺与批评》。同年,冯雪峰翻译了卢氏的《艺术之社会的基础》。30年代末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卢氏的《实证美学的基础》。1930年鲁迅翻译出版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以及《车勒苪缓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艺观》的第一章,胡秋原编译评述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1928年,出版了李霁野、韦素园翻译的托洛斯基著的《文学与革命》。1935年周扬翻译了别林斯基的《论自然派》。参见聂振斌、章建刚、王柯平等:《思辨的想象——20世纪中国美学主题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9—234页。
    ①车尔尼雪夫斯基在1855年出版的这本书原名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或《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其在1853年所写的硕士论文。周扬的译本是通过柯甘的英译本转译而成。参见刘悦笛、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
    (1949-200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3页。
    ①参见王善忠:《有关<美学论丛>的始末》,靳大成主编:《生机——新时期著名人文期刊素描》,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463—464页。
    ①但刘悦笛认为,吕荧连载于《文艺报》1953年第16、17期上的《美学问题——兼评蔡仪教授的<新美学>》才是论争的起点,被批的理由在于蔡仪只是表面的唯物论者,实乃唯心主义者。参见刘悦笛、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52-53页。
    ①具体如贺麟的《朱光潜文艺思想的哲学根源》、黄药眠的《论食利者的美学——朱光潜美学思想批判》、蔡仪的《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本来面目》、敏泽的《朱光潜反对美学思想的源与流》等等。参见彭锋:《美学的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②《人民日报》上的这三篇文章为1956年12月1日蔡仪的《评“论食利者的美学”》;1956年12月25日朱光潜的《美学怎样才能即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1957年1月9日李泽厚的《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
    ③李泽厚最先在1957年的《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论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中将美学论争分为四派,但后李泽厚倾向于把论争分为三派。后来蒋孔阳在《建国以来我国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中重申了这一观点。
    ④该文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6年第1期。
    ⑤该文发表于《人民日报》1956-12-1。
    ①在《文艺报》编辑部编的《美学问题讨论集》第三集的出版说明中写道:“附录中的三篇是资产阶级右派分子许杰、鲍昌和高尔泰写的,收在集内以便参考”,此时他们的文章迫于政治压力已被单列,以后就更没有机会发表了。参见刘悦笛、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64页。
    ②参见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6页。
    ①参见印进宝主编:《党建八十年中华擎天柱——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建设的历程与思考》,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76页。
    ②座谈会是江青在1966年2月2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的,之后写成《纪要》。3月19日,经过毛泽东修改并同意之后,江青将《纪要》送给林彪,不久,林彪以中央军委的名义报送中共中央审批。
    ③参见印进宝主编:《党建八十年中华擎天柱——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建设的历程与思考》,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77页。
    ④因5月16日下发又称《5.16通知》。
    ⑤参见张同乐主编:《20世纪中国经世文编7-中华人民共和国卷2》,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68—175页。
    ①贺桂梅还认为,到了1980年代中期,对“文革”的叙述方式又发生了变化,逐渐从对“封建主义”的批判转移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但此时段已超出本文讨论范围,并且1980年代中期及以后,这种讨论基本在学术范围之内,故略去。参见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18页。
    ①1968年5月23日于会泳在《文汇报》发表文章《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该文首次公开提出所谓“三突出”创作原则。文章说:“我们根据江青同志的指示精神,归纳为‘三突出’,作为塑造人物的重要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来;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来;在主要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即中心人物来。”后经姚文元改定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参见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47页。
    ②参见赖先德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20页。
    ③参见赖先德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22页。
    ④该讲话发表于《文学评论》1979年第6期。
    ⑤该报告发表于《人民日报》1979-11-20。
    ①参见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5-256页。
    ①参见程光炜:《“人道主义”讨论:一个未完成的文学预案——重返80年代文学史之四》,《南方文坛》,2005年第
    5期。所发文章的目录索引可参见余世谦、李玉珍等编:《新时期文艺学论争资料1976年-1985年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22—238页。
    ②此四本书的目录见附表2.1。
    ③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编者说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④该文内容为1984年1月份胡乔木在中央党校作《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报告。
    ①如在美学文学领域,1979年初《文学评论》、《延河》编辑部召开的座谈会上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全国文学研究规划会议”上都提出了深入研究有关“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问题。参见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5页。
    ②该文被收入人民出版社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③其具体观点见如下文章:朱光潜的《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薛徳震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初探》、李连科的《论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丁学良的《马克思究竟怎样看待人性?》、高尔泰的《关于人的本质》。
    ①该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②该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⑤该文被收入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版。
    ⑥以上王若水、薛徳震、曾钊新、高尔泰的四篇文章被收入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版。
    ⑦该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⑧该文被收入《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⑨该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⑩该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该报告发表在《人民日报》1983-3-16。
    ②参见王若水:《周扬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后探索》,《同舟共济》,1998年,第6期。
    ①参见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人民日报》,1983年3月16日。
    ②新时期以来胡乔木曾先后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他是当时的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人之一
    ①参见王若水:《周扬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后探索》,《同舟共济》,1998年,第6期。
    ①该文被收入《人·人性·人道主义·异化——国内理论讨论资料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发行,1987年。
    ②该文章刊载于《外国哲学史集刊》1979年第1期。
    ③王若水在《谈谈异化问题》附记中说:“本来是讲真理标准等问题。讲话当中,下面有人递条子,说美国教授讲异化,他们听不懂,希望我解释一下。我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大着胆子讲了一通。几天以后,又在《人民日报》讲了一次。我主要的顾虑是怕大家听不懂。后来听说反应还不错,我也就同意在《新闻战线》发表”。“没想到后来这篇讲话受到那么大的注意,引起那么多的讨论和批评,几乎成了我的‘代表作’”。
    ①该文章发表于《上海文学》1980年第9期。
    ②该文章发表于《中国青年》1982年第5期。
    ③这两篇文章被收入王若水著:《为人道主义辩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①该文章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主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②该文章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主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该文章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主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②该文章被收入《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③1979年12月,陆梅林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1980年陆梅林被任命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文艺研究所所长,接着,在文化部党组的指示和领导下,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和《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创办成立,他担任首届所长和刊物副主编(主编为陈涌,另外两位副主编为程代熙、郑伯农)。参见涂途:《安息吧!敬爱的梅林老!》,《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6期。
    ①该谈话发表于《美学》1981年第3期。
    ①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3—54页。
    ②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0页。
    ①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54页。
    ②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77页。
    ③该文被收入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版。
    ①该文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马克思哲学美学思想论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该文被收入张志扬著:《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该文被收入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④该文发表于《求索》1982年第1期。
    ⑤该文发表于《求索》1985年第1期。
    ⑥该文被收入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主编:《马列文论研究》(第8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①两篇文章被收入《复印报刊资料——人道主义、人性论、异化问题研究专辑(1978.12-1983.4)》,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83年。
    ①参见王朝闻:《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8页。
    ①尤西林认为,由于马克思人文主义成为1980年代初中国国家意识形态重建的代表形态,以美的哲学为主导的“美学热”与马克思人文主义及其新意识形态话语之间的互动关系便成为“美学热”最重要的结构性基础。参见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6页。
    [1]刘悦笛.百年中国美学反思的“再反思”两题[J].美与时代,2005(1):7.
    [2][28][332]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33、3、281.
    [3]蒋孔阳.八十年代的“美学热”[C].见:郑元者编.蒋孔阳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20-221.
    [4][6][118]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绪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8、263.
    [5][89][126][172]聂振斌,章建刚,王柯平,等.思辨的想象——20世纪中国美学主题史·前言[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前言页、113、120、120.
    [7][167]朱存明.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333、242.
    [8][202]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505-506、307.
    [9][136]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5、42-99.
    [10][222]吴予敏.美学与现代性[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183、178.
    [11]邓晓芒.20世纪中国美学之回顾与反省[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4):8.
    [12]彭峰.美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
    [13]张法.美学与中国现代性历程[J].天津社会科学,2006(2):109.
    [14]王德胜.百年中国美学:知识背景及其他——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特性的思考[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
    [15]雷蒙·威廉斯.关键词[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17-218.
    [16]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C].见:余虹,马元龙主编.主义与学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双年论文选(2005-2006).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174.
    [17][131][162][163][164]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第二版.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3、228、14、19、222.
    [18][19]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2.59、51.
    [20][21][22][23][24][127]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2、54-55、52-56、74、251-252、275.
    [25]詹姆逊.詹姆逊文集[M]: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3.
    [26]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哲学、政治与爱欲[M].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5.
    [27]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
    [29]何其芳.毛泽东之歌[J].人民文学,1977(9):87.
    [30]姜浪萍.审美、美感决定论,还是劳动、历史决定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4):89-92.
    [31][33][37]高建平.“形象思维”的发展、终结与变容[J].社会科学战线,2010(1):163-164、163、171-172.
    [32]郑季翘.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C].见: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组编.形象思维问题参考资料:第1辑.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215.
    [34]朱光潜.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J].美学,1979(1):2.
    [35]朱光潜.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J].中国社会科学,1980(2):107.
    [36]蔡仪.批判反形象思维论[J].文学评论,1978(1):24.
    [38]李泽厚.形象思维再续谈[J].文学评论,1980(3):29-41.
    [39]尤西林.形象思维论及其20世纪争论[J].文学评论,1995(6):106.
    [40]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C].见: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编.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6.
    [41]黑格尔.美学[M]:第三卷下·译后记.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36.
    [42]王江松.人性与个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45.
    [43]编者.编辑说明[C].见:全国高等院校美学研究会,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合编.美学讲演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4]王一川.从哲学思辨到文学阐释——我在美学热潮中的经历片段[J].中文自学指导,1996(6):2.
    [45]蒋红,张唤民,王又如.美学讲演集[G].中国现代美学论著、译注提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87.
    [46]南尔.湖北省美学学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学术讨论会[J].美学,1982(4):74.
    [47]李长波.第二期全国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结业[J].美学,1982(4):294.
    [48]编者.编后[J].美学,1979(1):285.
    [49][65][73]聂振斌.大《美学》的时光[C].见:靳大成主编.生机——新时期著名人文期刊素描.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469、472、471.
    [50]叶茂康.勇于探索立足提高——大型理论丛刊《美学》[J].美学与艺术评论(一),1984(1):444.
    [51][93]编者.编后记[J].美学论丛,1979(1):243、243.
    [52][53][55][66][74][94]王善忠.有关《美学论丛》的始末[C].见:靳大成主编.生机——新时期著名人文期刊素描.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464、464、463-467、467、467、465.
    [54]张德兴.一份自成一家之言的美学丛刊——《美学论丛》[C].见:蒋孔阳编.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一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446-447.
    [56]黄德志.《美学译文》第一集出版,第二集付印[J].美学,1981(3):9.
    [57]清谷.透视当代外国美学的一个窗口——《美学译文》[C].见:蒋孔阳编.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一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449-450.
    [58]本刊编辑部.致读者[J].美育,1981(1):3.
    [59]庞亭.湖南创办《美育》丛刊[J].出版工作,1981(8):50.
    [60]蔡仪.蔡仪文集:第十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80.
    [61]孙午.《美学评林》丛刊问世[N].光明日报,1983-1-6(3).
    [62][63]蒋孔阳.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一集[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448、448.
    [64]蒋孔阳.写在《美学与艺术评论出版的时候》——代前言[J].上海文学,1984(5):79-80.
    [67][72]李泽厚.关于“美学译文丛书”[J].读书,1995(8):139-140、139-140.
    [68][70]陈华中.对李泽厚主编《美学译文丛书》的几点意见[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6):79-84、79-84.
    [69]赵剑英,刘悦笛.重启美学艺术学译介新格局———“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总序[J].艺术百家,2012(1):223.
    [71]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1979-1989第4卷走我自己的路增订本[M].合肥市: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21.
    [75][82][234][235][236][237][240]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前言1、164、前言(二)4、122、1、27、46.
    [76][83][158]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141-146、140-157、58.
    [77]赵捷.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与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年会综述[J].福建论坛.1983(6):117-118.
    [78]马鸿增.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纪要[J].国内哲学动态.1984(3):5-8.
    [79]鄂美.中西美学艺术比较讨论会纪要[J].国内哲学动态.1985(1):9-12.
    [80]立文.上海美学简讯[C].见:蒋孔阳编.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500.
    [81]毛崇杰.美学十年话暖寒[J].文艺研究,1989(4):213.
    [84]乐黛云.中西跨文化文学研究五十年[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4):157.
    [85]赵士林.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概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前言1.
    [86][199][208][226]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480、211-221、172、12.
    [87]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复调小说理论[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47.
    [88][174][175]周扬.周扬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13、217、217.
    [90]蔡仪.新美学[M].北京:群益出版社,1946.43.
    [91][309]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36、155.
    [92][217]刘悦笛,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45、105.
    [95][96][168]周扬.关于美学研究工作的谈话[J].美学,1981(3):3、4、3.
    [97]杉樵.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纪要[J].美学,1981(3):282.
    [98][99][100]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M].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93、393、346.
    [101]社论.展开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N].人民日报,1955-4-11(1).
    [102][110]王攸欣.朱光潜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9、96.
    [103][227][228][229]蒋孔阳.美在创造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26-227、13、82、85—89.
    [104]亚·伊·布罗夫.美学:问题和争论——美学论争的方法论原则[M].张婕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11.
    [105][106][107][115]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29-30、34、58、360-361.
    [108][109]蔡仪.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为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的[C].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二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4、22.
    [111][218]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7-338、29.
    [112]赵士林.对“美学热”的重新审视[J].文艺争鸣,2005(6):91-102.
    [113]朱光潜.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C].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中国当代美学论文选:第一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341-342.
    [114][116][201][223]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70、561、162-163、163.
    [117]徐碧辉.对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哲学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1999(6):62-73.
    [119][130][243]尤西林.心体与时间——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6、182、190.
    [120]李景田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1921-201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Z].北京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326.
    [121][122][123]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词[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3):6、8、9.
    [124]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N].人民日报,1979-11-20(2).
    [125]胡乔木.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G].见: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文化组编.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文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323.
    [128][129]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C].见:黄重阳主编.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读本:第3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2014-2021、2014-2021.
    [132]编者.编者的话[C].见:人民出版社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前言页.
    [133]编者.出版说明[C].见:人民出版社编.关于人的学说的哲学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前言页.
    [134]编者.编者的话[C].见:人民出版社编.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前言页.
    [135][145][147]高尔泰.异化现象近观[C].见:人民出版社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72-98、91、72.
    [137]陆梅林.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C].见:陆梅林主编.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9.
    [138]薛徳震.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初探[C].见: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71.
    [139]程光炜.“人道主义”讨论:一个未完成的文学预案—重返80年代文学史之四[J].南方文坛,2005(5):26.
    [140]王若水.周扬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后探索[J].同舟共济,1998(6):15.
    [141]崔卫平.“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始末[J].炎黄春秋,2008(2):22-27.
    [142]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J].文艺研究,1979(3):39-43
    [143]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C].见:陆梅林,盛同主编.新时期文艺论争辑要下.重庆市:重庆出版社,1991.1303.
    [144]汝信.汝信文集[M].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314-327.
    [146]高尔泰.论异化概念[C].见:王元化编.新启蒙(3).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2.
    [148][149]高尔泰.异化及其历史考察[C].见: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73、210.
    [150]高尔泰.异化辨义[J].国内哲学动态,1979(4):24.
    [151]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C].见:李学泰主编.当代中国思想解放大论争:第一卷.海口市:南方出版社,1998.289.
    [152][153]张显扬.王若水在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争论中[J].炎黄春秋,2008(5):44—48、44—48.
    [154]王若水.“清除精神污染”前后[DB/O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jd/article_201001202235.html,2013-8-10
    [155]王若水.文艺与人的异化问题[J].上海文学,1980(9):4.
    [156]薛德震.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初探[C].见: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编.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3.
    [157]丁学良.马克思究竟怎样看待人性[C].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主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50-251.
    [159]陆梅林.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C].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主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1-103
    [160][161]马泽民.“人的哲学”[C].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国内哲学动态》编辑部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68、170.
    [165]编者.编后记[C].见: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马列文论研究》编辑部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问题.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363—364.
    [166]潘知水.在天津召开的巴黎手稿美学问题讨论会纪要[J].国内哲学动态,1983(1):8—12.
    [169]程代熙.编后记[C].见:程代熙主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587.
    [170]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4.
    [17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
    [173]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9.
    [176]尤西林.“美学热”与后文革意识形态重建——中国当代思想史的一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13.
    [177][178]蔡仪.蔡仪美学论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280、305.
    [179]程代熙.试论马克思、恩格斯“人化的自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美学学习札记[C].见: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391
    [180]李泽厚.美学四讲[M].三联书店,1980.88.
    [181][19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1、46.
    [182]蔡仪.美学原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41.
    [183]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971.
    [184]王善忠.也谈“美的规律”[C].见: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484
    [185]张国民.如何认识马克思的“美的规律”论[C].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马克思哲学美学思想论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187.
    [186][187]马奇.艺术哲学论稿[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180、181.
    [188]蒋孔阳.蒋孔阳美学艺术论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160.
    [189]陈望衡.马克思“美的规律”说初探[J].河北大学学报,1981(2):123.
    [190][200]陈望衡.试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美学——兼与蔡仪先生商榷[C].见: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223、206.
    [191]周来祥.马克思论美[J].山东社联通讯,1982(2):32-33.
    [192][198]朱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美学的指导意义究竟在哪里?——评蔡仪同志《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C].见: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133、121.
    [193]程代熙.关于美的规律——马克思美学思想学习札记[C].见: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450.
    [195][205][206]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305、105、308.
    [196][29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04、449.
    [197]郑涌.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第一部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见:程代熙编.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讨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183.
    [203]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29.
    [204][224][225][282][283][289][304]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4.54、59、59、33、97、51、24.
    [207]朱光潜.美学拾穗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84.
    [209][210][211]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M].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7、78、86.
    [212][213]马奇.艺术哲学论稿[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177-178、178-179.
    [214][233]周来祥.美学问题论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70、83.
    [215][216]蔡仪.蔡仪美学论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233、281.
    [219]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4——171.
    [22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25.
    [221]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2.
    [230][231][232]刘纲纪.美学与哲学[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新版序9、74、95.
    [238][239][241][242]高尔泰.论美[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36、36、35、7.
    [244]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C].见: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62.
    [245]高尔基.论文学·本刊的宗旨[Z].见:阎景翰主编.写作艺术大辞典.西安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1619.
    [246]蔡翔.主体性的衰落[J].文艺争鸣,1994(6):52.
    [247]程光炜.批评对立面的确立——我观十年“朦胧诗论争”[J].当代文坛,2008(3):4.
    [248]臧克家.关于“朦胧诗”[J].河北师院学报,1981(1):65.
    [249]陈爱中.朦胧诗:一个需要继续重述的诗学概念[J].当代作家评论,2012(2):175.
    [250]谢冕.一个世纪的背影——中国新诗1977-2000[J].文艺争鸣,2007(10):61.
    [251][260][262][267]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J].诗刊,1981(3):56、56、56、56.
    [252]徐国源.从“地下”到“地上”——传播视野中的朦胧诗[J].江苏社会科学,2007(2):194.
    [253]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C].见:谢冕主编.中国新诗总系9:理论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524-525.
    [254][255]谢冕.断裂与倾斜:蜕变期的投影——论新诗潮[J].文学评论,1985(5):45、45.
    [256]王爱松.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反思[J].文学评论,2006(1):117.
    [257]余旸.“朦胧诗”论争——“中国式”现代主义诗歌的艰难叙述[J].扬子江评论,2009(6):14.
    [258]孙绍振.恢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J].福建文艺,1980(4):61.
    [259]江枫.沿着为社会主义、为人民的道路前进[J].诗探索,1981(3):42—43.
    [261]程代熙.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与孙绍振同志商榷[J].诗刊,1981(4):7.
    [263]莱笙.诗歌的现在与未来[N].文学报,2012-2-16(4).
    [264]孙绍振.历史的选择—纪念朦胧诗20周年[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4):23.
    [265]傅元峰.孱弱的抒情者——对“朦胧诗”抒情骨架与肌质的考察[J].文艺争鸣,2013(2):77.
    [266]张立群.1980年代新诗的“革新”与浪漫主义[J].文艺争鸣,2012(3):49.
    [268]徐国源.论朦胧诗对中国现代诗的贡献[J].文艺争鸣,2009(1):77.
    [269][270][271][274]徐敬亚.崛起的诗群[J].当代文艺思潮,1983(1):16、17、15、24.
    [272]张立群.回首中的名与实——重读“朦胧诗”[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35.
    [273]吕进.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新诗研究[J].文学评论,2002(5):76.
    [275]南帆.现代主义、现代性与个人主义[J].南方文坛,2009(4):13.
    [276]张大为.历史断层中的文化修辞——文化视野中的“崛起”派批评[J].文艺争鸣,2006(2):82.
    [277][293][307]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26、141、22.
    [278][279][284][285][286][287][288][290][291][298]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518、113-114、92、113、397、397、76、339、29.
    [280][281]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634.635.
    [294]刘再复.放逐诸神——文论提纲和文学史重评[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308.
    [295][296][297]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C].见:红旗杂志编辑部文艺组编.文学主体性论争集.北京:红旗出版社,1986.4.21.43.
    [299][300][302][303][310][311][312]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下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515-516、461、645、483、619、651、634.
    [301]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C].见:红旗杂志编辑部文艺组编.文学主体性论争集.北京:红旗出版社,1986.44.
    [305]刘小波.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对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3.
    [306][308]祝华新.中华民族需要建设性的理性——两代人中间的李泽厚[N].人民日报,1989-04-08.
    [313][314][315][316]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C].见:红旗杂志编辑部文艺组编.文学主体性论争集.北京:红旗出版社,1986.7、30、31、35.
    [317]夏中义.新潮学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33.
    [318][319][327]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157、157、152.
    [320][321][322][323][324][325]刘再复.放逐诸神——文论提纲和文学史重评[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317-318、311、312-313、317、324、324.
    [326][330]刘再复.论高行健状态—在香港科技大学、浸会大学、理工大学的讲演[C].论高行健状态.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5、15.
    [328]刘再复.《一个人的圣经》跋[C].论高行健状态.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108.
    [329]刘再复.答《文学世纪》颜纯钩、舒非问[C].论高行健状态.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73.
    [331]刘再复.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C].论高行健状态.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1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