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康有为孔教思想与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世人对康有为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难得统一”,但不论是谁提到了他,孔教是必定要说起的一项内容。孔教思想和实践与康一生紧密相系,梁启超说:“先生所以效力于国民者,以宗教事业为最伟;其所以得谤于天下者,亦以宗教事业为最多。”钱穆也说:“(康有为)自维新一变而为顽固,又各趋其极端,而尚有一始终不变之说联系其间者曰尊孔。”由此孔教既是康氏思想坚守和人生实践的着力,亦是对其本人盖棺定论的重要依凭,这两者间的关系可以说微妙甚甚,本文拟以此为线进行论述分为四章:
     第一章: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发源于19世纪80年代末,到戊戌变法时期方得以完善成形。在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大背景下,康有为采取“援西入儒”和“纳儒入教”两条路线,以中国人的民族历史习惯为基础,按照西方的宗教模式建立中国人的宗教,试图使国人在宗教信仰中团结起来,振奋民族精神推动维新变法。但康“武断解经”和“六经注我”的学术态度,使得其思想在当时引起了舆论风波,社会的各界人士都加入其中逞口舌之争,康氏的部分著作终因“非圣无法”遭禁毁版,维新变法的阻力也因之增加了数倍。
     第二章:清末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原有的四民社会解体,士人阶层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他们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和转换,而各领域的人则趁机向“士”靠拢,这种复杂的状况到民初基本完成。与此同时儒学及其价值理念逐渐衰微,民初社会一派变革的新气象,社会传统的道德体系被否定并崩溃,另一方面社会对道德重建的呼声越来越高。
     第三章:孔教运动并没有因维新变法失败退出历史舞台,民初康有为嘱其弟子陈焕章建立孔教会,再掀尊孔高潮并力倡立孔教为“国教”,并要求将此条目写入宪法,为科举取消后的儒学寻求制度性支持。但由于康等人牵涉民国的两次复辟活动,孔教会受了连累,遭到陈独秀等激进人士的批判,国教运动被“反儒”的新文化运动取代。事实上孔教运动与封建复辟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康有为面对民初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展开的一场重建国人民族信仰的文化保守运动。
     第四章:康有为前后倡创孔教皆出于深沉的爱国情怀,但由于历史背景的变换和差异,两次孔教运动也有相当大的区别。维新变法时康借孔教为其政治活动张目,多次上书谋求上层支持而未达,其孔教思想也主要停留于理论层面,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影响。民国初年康试图借助政治权威来推助道德信仰重建,极力想使孔教定于一尊为“国教”,却由于政治牵累使其在客观上成为复辟工具,孔教、儒学在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中万劫不覆。
     全文基本上总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戊戌变法为线,从康有为提倡孔教的动因说起,以此探究康创立孔教的政治目的,同时结合时人对康孔教构想的反应态度,论述康之孔教对于戊戌变法的影响。第二部分以康嘱其弟子创立孔教会和立孔教为“国教”的努力为线,从当时社会形势与时代反应的变化入手,理清康之孔教会活动和复辟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政治运动对孔教会活动的影响。在全文的最后作者拟对这两部分进行比类,试以孔教活动在国体变革的情况下,在不同政治运动中的各种差异性,来察看其对政治制度空间的拓展和从政治到文化转移的发展理路,梳理一种思想在政治和文化中的变异,从而寻找信仰重建的时代启示以为今天的借鉴。
The points of common people to Kang Youwei include both the praise and the blame, but everybody thinks that Confucianism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his life and very much to Kang Youwei's valuation. Liang Qichao once said:"Kang Youwei's maximal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citizen for the greatest is his religious undertaking, because of which people in the land under heaven give him bad valuation." Qianmu also said: "Change of Kang Youwei's thought happened in the front and back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Kang Youwei become brassbound from being radical, occuping two extremes. The unique turn having no unexpected was that he always persisted in respecting and advocating Confucianism." Therefore we reach a conclusion that Confucianism is both the important basis to appraise Kang Youwei and the sticking of his thought, besides the relation among this both is very delicate.
     Chapter one: Kang Youwei's Confucianism thought originated from 19 centuries eighties and become perfect during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of 1898. During the time-background of crashing in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Kang Youwei drawed support from Western culture to reform Confucianism, on the other hand, he made efforts to have Confucianism become a religion. What Kang Youwei's purpose is founding China-self religion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history habit, using west Christianity pattern. Kang Youwei thought that Chinese could be united only by having religious belief to make the country prosperous and powerful. However, Kang Youwei's attitude of not being realistic and subjectivity aroused enormous people to go against him and books writtien by him had been also forbidden, because of which the resistance of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increased by several times.
     Chapter two: During the later stage of Ching dynasty social structure had happened enormous transform, four original people society of scholar, farmer, handicraftsman and merchant had disintegrated. The scholar stratum had also appeared to become divided obviously, permeating and changing to other fields of the society for survival, but other stratum took the chance to draw close to the "scholar" with efforts. It is completed to the beginning of Republic is annual. Meanwhile Confucianism and its value idea had declined gradually, traditional morality system of society was denied and collapsed, more and more people aspected to rebuild the morality in the beginning of Republic.
     Chapter three: Although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of 1898 failed, Confucianism -movement had not disappeared and ended its historical life together.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of Republic, Kang Youwei told his student Chen Huanzhang to establish Confucianism-meeting once again, which got many people respond to and jion in. They made great efforts to fix Confucianism for state religion and required the clause written in constitution, seeking one system to ensure Confucianism afte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being abolished.The Confucianism was criticized by radical people such as Chen Du Xiu ,because Kang Youwei and others had been involved in Yuan Shikai and Zhang Xun 's politics, Confucianism was substituted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which opposed Confucian afterwards. In fact there were many difference between Confucianism Movement and feudalism restoration, the Confucianism Movement was the Conservative culture moves which Kang Youwei rebuilded the belief of nation, facing the moral crisis and society crisis in the beginning of 20 centuries.
     Chapter four: Because of transforming in historical setting there we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nfucianism Motions advocated and establishesd by Kang Youwei, which was originated from his deep patriotic feelings. Kang Youwei carried out politics by the Confucianism during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of 1898, he had submitted written statements to the emperor for many times to get supports, however, the emperor hadn't promise and accomplish his requests. Confucianism-thought mainly remained in theory and produced gigantic effect on public opinion.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Republic Kang Youwei tried his best to rebuild morality and belief drawing supports from politics authority. Because many people such as Kang Youwei were bented on fixing Confucianism for state religion, Confucianism become an political instrument and confused whith the provisional politics on many people's opinion. Confucianism moved the ultimate and made for complete failure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fterwards .
     The text is basically divided into two major parts: firstly,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why Kang Youwei advocated and built Confucianism and what contemporaries' reaction and attitude on Confucianism are, the writer is to find out the political purpose and effect of the Confucianism during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of 1898. Secondly ,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what Kang Youwei told his Student and they tried their best to do about the Confucianism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Managing clearly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meeting and politics of restoring a monarchy, the writer is to find out the impact of politics that time over the activity of Confucianism thereby. Thirdly, the writer intends to compare the first two parts and find out various differences what Confucianism was under the two historical settings, inspecting thought how to develop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ractice, in order to seek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rebuilding the belief times.
引文
[1]龚郭清:《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孔教”构思》,《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39-44页。
    [3]干春松:《清末民初孔教会实践与儒家现代转化的困境》,《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4]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9-64页。
    [5]马洪林:《康有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16页。
    [6]喻大华:《论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及其倡立孔教的活动》,《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7]胡雏革、张昭君:《纳儒入教—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重构》,《长白学刊》1995第2期。
    [1]韩星:《康有为孔教说述评》,《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第1期。
    [2]邱巍:《近年来孔教问题研究述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2003年第2期。
    [3]龚郭清:《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孔教”构思》,《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4]孙向中:《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的创教努力及其影响》,《史学月刊》2002年第10期。
    [5]干春松:《清末民初孔教会实践与儒家现代转化的困境》,《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6]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83、85页。
    [7]马洪林:《康有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12、425、426页。
    [8]喻大华:《论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及其倡立孔教的活动》,《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9]胡雏革、张昭君:《纳儒入教—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重构》,《长白学刊》1995第2期。
    [10]韩星:《康有为孔教说述评》,《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第1期。
    [1]龚郭清:《近代中国文明的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53-254页。
    [2]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47页。
    [3]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第82页。
    [4]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七章。
    [5]房德邻:《康有为与孔教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6]干春松:《儒家制度化重建的尝试(1890-1919)》,载《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三卷。
    [7]杨思信:《略论民国初年的孔教运动》,《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黄岭峻:《论清末民初的“定孔教为国教”运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韩星:《清末民初孔教活动及其争论》,《宗教学研究》2003第2期。
    [3]邱巍:《民初孔教会及孔教运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4]马勇:《辛亥后尊孔思潮评议》,《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
    韩华:《辛亥革命后国人道德信仰的重建》,《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4期。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24页。
    [1]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1页。
    [2]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2页。
    [3]康有为:《礼运注叙》,选自俞吾金、吴晓明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4]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4页。
    [5]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4页。
    [6]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4页。
    [7]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9页。
    [1]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6页。
    [2]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7页。
    [3]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8-9页。
    [4]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5]陶飞亚:《边缘的历史—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6]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9页。
    [1]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9-10页。
    [2]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11页。
    [3]马洪林:《康有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3-34页。
    [4]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12-13页。
    [5]马洪林:《康有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1]黄明同、吴熙钊:《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87-292页。
    [2]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5-246页。
    [3]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82-283页。
    [4]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遗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3页。
    [1]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70-371页。
    [3]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108页。
    [4]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958页。
    [5]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6]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695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2]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3页。
    [3]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3页。
    [4]上海市文物委员会编:《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遗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3-234页。
    [1]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32页。
    [2]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73页。
    [3]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87-189页。
    [4]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9页。
    [1]黄明同、吴熙钊:《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90页。
    [2]王治心:《中国宗教史大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第7页。
    [3]蔡乐苏、张勇、王宪明:《戊戌变法史述论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1]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65页。
    [2]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华书局1988年,第267页。
    [3]清华大学历史系编:《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902页。
    [4]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2-13页。
    [5]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3页。
    [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1]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98页。
    [2]康有为:《春秋董氏学》,中华书局1990年,第111页。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4]黄进兴:《圣学与圣徒》,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1年,第51-52页。
    [5]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92页。
    [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8-79页。
    [7]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6页。
    [1]近代文献丛刊:《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清华大学历史系编:《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790页。
    [3]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史第一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年,第646页。
    [4]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史第一册》,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年,第358页。
    [5]叶德辉:《长兴学记驳议》,见《近代文献丛刊: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6]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第二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76页。
    [7]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第三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357页。
    [1]章绛:《与王鹤鸣书》,《国粹学报》1910年期,第3098。
    [2]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第二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358-359页。
    [3]蔡尚思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528-529页。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7页。
    [6]何启、胡礼垣:《新政真铨篇四》,格致新报馆光绪二十六年,第15页。
    [7]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80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8页。
    [2]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8页。
    [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2页。
    [4]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前言》,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4页。
    [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238页。
    [6]茅海建:《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1]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1]崔志海:《浅谈晚清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2月2日第3版;《新华文摘》2005年第4期。
    [2]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折》卷二十四,《复奏海防事宜疏》。
    [1]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郑大华《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
    [2]孙宝暄:《望山庐日记》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99页。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一册第1-11页,第十一册第1-47页,第十三册第33-52页,中华书局 1936年。
    [2]《东方杂志》1904年第3期。
    [3]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史苑》2007年第2期。
    [4]《利害辨》,《申报》1890年7月23日,转引自马敏:《官商之间》第70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管同:《因寄轩文初集》卷四。
    [6]牛应之:《雨窗消意录》卷三,载于《笔记小说大观》第25册。
    [7]转引自罗厚立:《物质的兴起: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一个倾向》,《开放时代》,2001年三月号。
    [8]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三,第67页。
    [1]蒋方震:《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序》,1921年。
    [2]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史苑》2007年第2期。
    [3]《中华民国国务员之衣食住》,《申报》1912年5月7日。
    [4]鲁迅:《随感录五十四》(1919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44-345页。
    [1]杨齐福:《科举与近代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2]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3期。
    [3]袁立春:《废科举与社会现代化》,《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4]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23页。
    [5]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1]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社团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2]严复:《宪法大义》,选自王拭编《严复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246页。
    [3]朱朋寿编:《光绪朝东华录五》,中华书局1958年,第5392页。
    [4]张仲礼《中国绅士》导言,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页。
    [1]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阶层的分化》,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辛亥起义回忆录》第一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0页。
    [3]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05页。
    [4]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5]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2页。
    [6]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6页。
    [7]王先明:《近代士绅》,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9页。
    [8]罗伯特.A.柯白:《四川军阀与国民政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9]张之洞:《张文襄公集卷120》,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第17页。
    [1]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6-147页。
    [2]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0页。
    [3]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
    [1]杨齐福:《科举与近代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2页。
    [1]余英时:《钱穆与新儒学》,《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45-50页
    [2][美]希尔斯,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91年,第272页。
    [3]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2页。
    [4]张守常:《中国近世谣谚》,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10-111页。
    [5]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222页。
    [6]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中外日报》1906年1月10曰。
    [1]佚名:《论文明第一要素及中国不能文明之原因》,载《大陆》杂志,第2年第3期,1904年5月。
    [2]陈焕章:《论废弃孔教与政局之关系》,《民国经世文编》第39册,第40页。
    [3]伯夔:《革命之道德》,载《民报》第24号,1908年10月。
    [4]梁启超:《做官与谋生》,《饮冰室合集》文集之33,中华书局,1989年
    [5]梁济:《伏卵录》,梁焕鼎、梁焕鼐:《桂林梁先生遗书》,文海出版社印行,第363页、第358-359页。
    [6]梁济:《辛壬蘱稾》,梁焕鼎、梁焕鼐:《桂林梁先生遗书》,文海出版社印行,第319页
    [7]梁济:《伏卵录》,梁焕鼎、梁焕鼐:《桂林梁先生遗书》,文海出版社印行,第369页。
    [8]梁济:《伏卵录》,梁焕鼎、梁焕鼐:《桂林梁先生遗书》,文海出版社印行第417页。
    [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2页。
    [1]康有为:《中国学会报题词》,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798-799页。
    [2]黄远庸:《远生遗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21辑。
    [3]熊十力:《英雄造时势》,《独立评论》第104号,1934年6月10日。
    [4]张耀曾:《<读桂林梁先生遗书>后序》,扬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5]韩华:《梁济自沉与民初信仰危机》,《清史研究》2006年第1期。
    [6]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686-687页。
    [7]梁启超:《论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载《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8]章太炎:《演说录》,载《民报》第6号,1906年1月。
    [9]蓝公武:《宗教建设论》,《民国经世文编》第39册,第3页。
    [1]康有为:《乱后罪言》,《康有为政论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17页。
    [2]孔教会:《斥北京教育会破坏孔教之罪》(十一续),《大公报》1931年5月17日。
    [3]马悔:《论中国国民道德颓落之原因及其救之法》,载《新民丛报》第28号,1903年3月。
    [4]黄岭峻:《道德危机与清末民初政治现代化的失败》,
    [5]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83-584页。
    [6]湖南社会科学院编:《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94页。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文化,江苏古篇出版社1991年,第51页。
    [2]陈焕章:《论废弃孔教与政局之关系》,《民国经世文编》第39册,第40页。
    [1]黄远庸:《远生遗著》,台北华文书局行印1958年,第75页。
    [2]熊十力:《英雄造时势》,《独立评论》第104号,1934年6月10日。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1页。
    [4]张百熙、荣庆等:《学务纲要》,选自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83页。
    [1]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31-545页。
    [2]柯璜:《孔教十年大事第一卷》,太原宗圣会1924年铅印,第69页。
    [3]陈焕章:《孔教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第92页。
    [1]丁义华:《教祸其将发于中国乎》,选自沈云龙主编《民国经世文编39》,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2]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921页。
    [3]柯璜:《全国阐扬圣道各会社纪略》,选自《孔教十年大事》卷七,太原宗圣会1923年石印本。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二辑》,中华书局1975年,第54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孔教会资料》,中华书局1974年,第33-34页。
    [2]汤志均:《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867页。
    [3]罗检秋:《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8-140。
    [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058页。
    [5]陈焕章:《孔宅诗序》,选自《孔教十年大事》太原宗圣会1923年石印本。
    [1]蓝武公:《辟近日复古之谬》,《大中华杂志》1915年1月第1期。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特刊第一辑》,中华书局1974年,第32页。
    [3]赵尔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中华书局1976年。
    [1]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下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924-925页。
    [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组:《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第274页。
    [2]季啸风:《哲学研究第六辑: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87页。
    [3]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740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孔教会资料》,中华书局1974年,第33-34页。
    [1]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739页。
    [2]陈焕章:《孔教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
    [3]狄郁:《孔教平议》,《孔教会杂志》1913年第一卷4、5号。
    [1]顾颉刚:《古史辨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4页。
    [2]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0页。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1998年,第89、86页。
    [4]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一册文集九》中华书局1989年,第50-59页。
    [1]梁启超:《孔教教义实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大中华》第1卷第2期。
    [2]韩星:《清末民初孔教活动及其争论》,《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
    [3]许世英:《反孔教为国教呈》,选自沈云龙主编《民国经世文编39》,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4]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6页。
    [5]曾有澜:《论中国宪法不当规定孔教》,《宪法新闻》1913年第21期。
    [6]袁世凯:《大总统致孔社祝词》,《孔社杂志》1913年第1期。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66页。
    [2]房德邻:《康有为与孔教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3]李大钊:《宪法与思想自由》,《宪法公言》第七期1916年12月10日。
    [4]陈独秀:《宪法与孔教》,《新青年》2卷3号1916年11月1日。
    [1]胡适:《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28页。
    [2][法]费德礼:《孔教论序》,选自陈焕章《孔教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
    [3][英]庄士敦:《中国宗教之将来》,选自《评孔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9页。
    [4][德]费考希礼:《孔教论序》,选自陈焕章《孔教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
    [5][美]卫西琴:《论教育当以孔子为主》,选自柯璜编《孔教十年大事》卷二,太原宗圣会1924年铅印。
    [6]丁义华:《教祸其将发现于中国乎》,选自沈云龙主编:《民国经世文编39》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1]丁义华:《教祸其将发现于中国乎》,选自沈云龙主编:《民国经世文编39》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2]孙中山:《令教育部准佛教会立案文》,选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277页。
    [3]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译组:《辛亥革命资料》,中华书局1961年,第70页。
    [4]黄克武:《民国初年孔教问题之争论1912-191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84年第12期。
    [5]黄克武:《民国初年孔教问题之争论1912-191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84年第12期。
    [1]《大公报》1913年10月1日。
    [2]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69-370页。
    [3]李时品:《知类疆立斋日记》,《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特刊》第二辑,中华书局1974年,第32页。
    [4]黄克武:《民国初年孔教问题之争论1912-191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84年第12期。
    [1]杨格:《现代保守主义者—洪宪帝制》,选自《近代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者》时报出版公司1980年,第238页。
    [2]杜维明:《道—学—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8页。
    [3]余英时:《意识形态与中国现代思想史》,《中国时报》1983年8月11-16日。
    [4]李妙根:《刘师培文选—国粹与西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25页。
    [1]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729页。
    [2]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843页。
    [3]康有为:《孔教会序》,选自《孔教十年大事记》1924年,第4页。
    [4]陈焕章:《孔教论》,商务印书馆1913年,第49页。
    [5]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844页。
    [1]沈增植:《近代史资料35》,中华书局1965年,第88页。
    [2][日]池田大作、[英]B.威尔逊:《社会与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8-189页。
    [3]陈焕章:《论废弃孔教与政局之关系》,《孔教会杂志》1913年第5期。
    [1]任建树等:《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5页。
    [2]《孔教会杂志》一卷一号。
    [1]《孔教会杂志》一卷十二号。
    [2][德]卫礼贤:《中国心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第81页。
    [3]张颂之:《康有为孔教会会长任职考》,《孔子研究》2007年第4期。
    [1][美]列文森:《儒教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62页。
    [2]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6页。
    [3]干春松:《清末民初孔教会实践与儒家现代化转化的困境》,《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1]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7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6-87页。
    [3]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63、83页。
    [4]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9年。
    [1]马洪林:《康有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12页。
    [2]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1。
    [3]李申:《中国儒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29页。
    [1]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3页。
    [2]干春松:《康有为和孔教会:民国初年儒家复兴努力及其挫折》,《求是学刊》2002年第4期。
    [3]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选自《鲁迅全集》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16页。
    [4]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1]康有为:《康南海请辞会长书》,《经世报》第一卷第九号。
    [2]邵雍:《中国会道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9-182页。
    [3]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187页。
    [4]康同璧:《回忆康南海史实》,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91页。
    [5]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6]康有为:《诸天讲》,第186-187页。
    [7]康有为:《大同书》,第301页。
    [8]任启圣:《康有为晚年讲学及其逝世之经过》,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471页。
    [1]夏晓虹:《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468页。
    [2]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34页。
    [3]蒋贵麟:《追忆天游书院》,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471页。
    [4]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34页。
    [5]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940页。
    [6]楼宇烈:《康有为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187页。
    [7]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8]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1]庞莲:《康有为的家世和晚年生活》,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497-498页。
    [2]马洪林:《康有为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69页。
    [3]庞莲:《康有为的家世和晚年生活》,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498页。
    [4]马洪林:《康有为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71页。
    [5]朱学勤:《1998: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选自《书斋里的革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6]陆乃翔、陆敦骙:《南海先生传》,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95页。
    [7]楼宇烈:《康有为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第235页。
    [8]马洪林:《康有为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26页。
    [1]庞莲:《康有为的家世和晚年生活》,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498页。
    [2]马洪林:《康有为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27页。
    [3]夏晓虹:《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502页。
    [4]凌霄一士:《凌霄一士随笔》选录,选自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204页。
    [1]汪荣祖:《康有为论序》,中华书局2006年,第1页。
    [2]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3]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选自夏晓虹《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3页。
    [1]康有为.孔子改制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康有为.春秋董氏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楼宇烈.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遗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蔡尚思.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张之洞.张文襄公集卷120[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
    [10]何启、胡礼垣.新政真铨[M].北京:格致新报馆,光绪二十六年.
    [1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唐才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李妙根.刘师培文选—国粹与西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4]湖南社会科学院.黄兴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16]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7]黄远庸.远生遗著[M].台湾:台北华文书局行印,1958.
    [18]葛懋春,李兴芝.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9]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0]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1]俞吾金,吴晓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2]赵尔巽,柯劭忞.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3]朱朋寿.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4]清华大学历史系.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8.
    [25]近代文献丛刊.翼教丛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26]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7]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社团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9]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0]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1]柯璜.孔教十年大事[M].山西:太原宗圣会,1924.
    [32]沈云龙.民国经世文编[M].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3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孔教会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6]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组.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孔教会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8]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译组.辛亥革命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特刊[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夏晓虹.追忆康有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2]马洪林.康有为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马洪林.康有为大传[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4]汪荣祖.康有为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黄明同,吴熙钊.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6]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7]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M].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8]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康有为与保皇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9]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0]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1]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蔡乐苏,张勇,王宪明.戊戌变法史述论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3]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史[M].北京: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
    [14]孔祥吉.戊戌维新运动新探[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5]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辛亥起义回忆录[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
    [17]李申.中国儒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8]罗伯特.A.柯白.四川军阀与国民政府[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9]邵雍.中国会道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0]黄进兴.圣学与圣徒[M].台湾: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01.
    [21]龚郭清.近代中国文明的建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2]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3]陶飞亚.边缘的历史—基督教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4]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士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5]张仲礼.中国绅士[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6]杨齐福.科举与近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7]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8]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9]贺跃夫.晚清士绅与近代社会变迁[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30]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31]王先明.近代士绅[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32]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3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4]罗检秋.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5]朱维铮.走出中世纪[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6]陈焕章.孔教论[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37]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0]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1]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2]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3]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思想、社会与学术[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44][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91.
    [45]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6]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7]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8]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9]杜维明.道—学—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0][美]列文森.儒教中国的现代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1][日]池田大作,[英]B.威尔逊.社会与宗教[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52][德]卫礼贤.中国心灵[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53]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4]季啸风.哲学研究第六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55]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6]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1]龚郭清.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孔教”构思[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干春松.清末民初孔教会实践与儒家现代转化的困境[J].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3]喻大华.论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及其倡立孔教的活动[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胡雏革,张昭君.纳儒入教—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重构[J].长白学刊,1995第2期.
    [5]韩星.康有为孔教说述评[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第1期.
    [6]邱巍.近年来孔教问题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2003年第2期.
    [7]龚郭清.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孔教”构思[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8]孙向中.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的创教努力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2002年第10期.
    [9]干春松.清末民初孔教会实践与儒家现代转化的困境[J].齐鲁学刊,2005年第3期.
    [10]房德邻.康有为与孔教运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11]干春松.儒家制度化重建的尝试(1890-1919)[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三卷.
    [12]杨思信.略论民国初年的孔教运动[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3]黄岭峻.论清末民初的“定孔教为国教”运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4]韩星.清末民初孔教活动及其争论[J].宗教学研究,2003第2期.
    [15]邱巍.民初孔教会及孔教运动[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16]马勇.辛亥后尊孔思潮评议[J].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
    [17]韩华.辛亥革命后国人道德信仰的重建[J].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4期.
    [18]章绛.与王鹤鸣书[J].国粹学报,1910年第3098期.
    [19]熊十力.英雄造时势[J].独立评论,1934年6月10日.
    [20]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J].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3期.
    [21]袁立春.废科举与社会现代化[J].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22]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阶层的分化[J].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23]蓝武公.辟近日复古之谬[J].大中华杂志,1915年1月第1期.
    [24]狄郁.孔教平议[J].孔教会杂志,1913年第一卷4、5号.
    [25]茅海建.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J].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26 房德邻.康有为与孔教运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27]李大钊.宪法与思想自由[J].宪法公言,1916年12月10日.
    [28]陈独秀.宪法与孔教[J].新青年,号1916年11月1日.
    [29]康有为.康南海请辞会长书[J].经世报,第一卷第九号.
    [30]干春松.康有为和孔教会:民国初年儒家复兴努力及其挫折[J].求是学刊,2002年第4期.
    [31]袁世凯.大总统致孔社祝词[J].孔社杂志,1913年第1期.
    [32]黄克武.民国初年孔教问题之争论1912-1917[J].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84年第12期
    [33]张颂之.康有为孔教会会长任职考[J].孔子研究,2007年第4期.
    [34]曾有澜.论中国宪法不当规定孔教[J].宪法新闻,1913年第2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