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帝国主义”及其主要特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帝国主义论”在当今时代的流行并不令我们惊讶,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格局的变化,特别是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新帝国主义”的论调又开始有所抬头,尤其是到了21世纪,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极大膨胀,正好给西方资本主义大国通过军事、经济等手段推行其全球霸权和领导地位以借口,于是它们利用强大的军事优势和经济实力对一些民族国家进行军事打击或者经济掠夺。我们透过这些表面的掩饰,可以看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侵略全球的真实目的,它们在不断地变换手段、改进手法,仍然是资本扩张本性的体现,仍然是在寻求资本获益的市场。
     本文首先在引言部分提出了“新帝国主义”的问题,讨论了国内外对“新帝国主义”的研究阶段、研究成果和自己对“新帝国主义”问题的关注,因此笔者选题的意义和写作目的就在于,在以前众多学者、专家对该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新帝国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的第一部分对“新帝国主义”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其起源做了简要的分析,然后第二部分提出了“新帝国主义”的三个主要特征:政治军事帝国主义、经济帝国主义和文化价值帝国主义,第三部分则是在回顾古典帝国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对“新帝国主义”在政治军事上的压制、经济上的掠夺和文化价值上的推广等做出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出“新帝国主义”的抬头正是国家垄断向跨国垄断演变中资本扩张本性的产物,为之保驾护航是霸权、战争、超级大国控制下的国际组织以及西方式文化价值观。“新帝国主义”眼前抛掉的是殖民统治和直接占领,中间改进的是剥削的手段,背后不变的是累计资本;而资本与理性、科技的联姻正是“新帝国主义”的内在驱动力。
At present, we are not surprised that“Neo-imperialism”is so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end of Cold War and change of global situation,especially establishment of superpower status of USA, discussions about Neo-perialism are rising. Threats in 21st century from the non-trational security aeras such as terrorism surge up. So they provide excuses for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to invade or explore small countries. The real purpose is always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xtension.
     In the introduction, we raise the issue of Neo-imperislism, discuss latest academic researches from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based on these, the author raises views and ideas of his own on Neo-imperialism. Then in Part one we analyze the conception of Neo-imperialism and ite origin. In Part two we explain three main features of Neo-imperialism, next is Part three, in this part, we reveal that“Neo-imperialism”is exploring small countries in politics and military﹑robbing them in economic and spreading western values, then find out that the rise of“Neo-imperialism”results in nature from Capital extension from national monopoly to global monopoly,in the cover of power﹑war﹑hegemon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super power and western cultural values.“Neo-imperialism”gives up colonial rule and direct occupation, improves its ways of exploitation, always roots in Capital accumulation; moreover, the internal drive of“Neo-imperialism”is allies of Capital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引文
①李玉峰:《“新帝国主义论”研究综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第79页。
    ①张晓慧:《新帝国主义论》,《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第4期,第30页。
    ②周穗明:《“新帝国主义论”及其批判评述》,《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33页。
    ③王占宇、王志中:《“新帝国主义论”及其理论先导》,《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9卷第6期,第21页。
    ①李丹:《“新帝国论”与小布什外交》,《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46-50页。
    ②张晓慧:《新帝国主义论》,《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第4期,第30页。
    
    ①张才国:《“新帝国主义”论的缘起及其实质》,《温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9卷第1期,第72页。
    ②钟和:《“新帝国主义论”评析》,《当代世界》2002年第8期,第12页。
    ③金灿荣等:《为“新帝国主义”把脉》,《世界知识》2002年第15期,第26页。
    ①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武海荣:《“新帝国主义论”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第24卷第1期,第28页。
    ①李玉峰:《“新帝国主义论”研究综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第81页。
    ①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西方左翼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若干理论的评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1期,第4页。
    ②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9页。
    ③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①埃伦·M·伍德:《资本的帝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埃伦·M·伍德:《资本的帝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①威廉·I.罗伯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与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①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①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①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②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113页。
    ①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129页。
    ①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121、124页。
    ②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10页。
    ①黄力之:《文化帝国主义与价值冲突》,《哲学研究》2004年第9期,第25、28-29页。
    ②胡志强:《文化帝国主义:一种现代化语境分析》,《国际论坛》2000年第2卷第1期,第67-68页。
    ①阿迪里·穆罕默德:《论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帝国主义》,《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3卷第4期,第48页。
    ①王德胜:《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的陷阱”》,《理论参考》2002年第3期,第25页。(原载《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
    ②王德胜:《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的陷阱”》,《理论参考》2002年第3期,第25页。(原载《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
    
    ①《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0页。
    ②《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1页。
    ③《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1页。
    ①《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1页。
    ②《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57页。
    ①J.B.福斯特:《重新发现帝国主义》,《每月评论》第54卷第6期,美国《每月评论》出版社,2002年版。
    ①罗纳德·H.奇尔科特:《批判的范式: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393页。
    ②王善平:《现代性:资本与理性形而上学的联姻》,《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37页。
    ①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年第38卷2月号,第4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王金存:《帝国主义历史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曹义恒、曹荣湘:《后帝国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6]罗纳德·H.奇尔科特:《批判的范式: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威廉·I.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8]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9]大卫·施韦卡特:《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埃伦·M·伍德:《资本的帝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1]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帝国统治世界的逻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2]萨米尔·阿明:《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内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