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以往对网络课程的研究中,旧的“实体论+还原论+技术理性”思维模式影响到了对网络课程本体的准确把握。“网络课程”这一概念的内涵是被狭隘化了,在日常话语体系中它被视为某种技术制成品,在学术语言体系中它也更多地被视为传统课程的网络版。这些较为偏颇的认识源于人们大都采用“实体论”和“还原论”来认识网络课程,实体论的缺陷在于无法看清网络学习的关系存在实质;还原论的缺陷是将整体中的因素剥离开来,从而也忽视了整体中至关重要的教育性关系。教学系统中不仅仅只存在教师、学生、教材这些看得见的实体要素,还存在着这些要素间的关系以及其它教育性关系。在教育性关系中获得教育性经验,这才是课程。因此,网络课程研究不仅要关注网络课程技术实施的手段和途径,关注网络课程产品的开发,同时应更加关注如何通过网络课程来还原各种教育性关系,此实为网络课程的首要任务。然而,在“实体论+还原论+技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下,网络课程沦为纯粹的教育工具,其丰富的内涵被掩盖,文化价值和诉求被忽略。同时,这种思维模式也影响到网络课程的实践。其中,网络课程实施只关心课程知识的学习而不是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较为注重模式化教学,而忽视学习环境和实践共同体对课程实施的支持作用。网络课程评价则过分注重对网络课程产品的量化,而忽视对网络课程进行的综合评价。
     本文主张抛弃旧的“实体论+还原论+技术理性”思维模式,代之以“关系存在论+融合论+价值理性”思维模式,并对网络课程的本体和实践进行重新梳理,并据此获得基本结论是:
     一、网络课程是师生在网络支持下展开的经验共享与教育交往,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典范。作为现象存在的网络课程,它是一个实践性的综合系统,其本质反映出多重内涵:(1)网络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其包括三个层面的经验:一是课程知识学习的经验;二是体验网络文化的经验;三是实践网络生存的经验;(2)网络课程是师生在网络支持下的教育交往活动;(3)网络课程是师生在网络支持下的经验共享;(4)网络课程肩负文化的再造功能。
     二、网络课程包含了丰富的理念,如鼓励师生交往、提倡经验共享、还原教育关系、缩小信息鸿沟、体验网络生存和融合技术人文。这些理念反映出还原和实现网络课程的文化本质和价值的呼声,主张对网路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人文反思和技术批判。
     三、网络课程具有自主性、技术性、经验性、虚拟性、交互性、视觉性、情境性和开放性等八大特征。这八大特征并非都是网络课程所特有的,但却是网络课程所特意强调和突出的。
     四、网络课程表现形态复杂多样,存在问题也不少。通过对网络课程形态的分析和反思,我们认为当前的网络显性课程有把网络课程中的教育性关系单一化为“生产-消费关系”,而网络隐蔽课程则忽视了对虚拟社区的文化引导。
     五、网络课程的实施方式多样,主要是通过模式化的教学、学习环境构建以及创设虚拟学习共同体来达成。网络课程实施目前较重视模式化的教学,而对学习环境构建和虚拟学习共同体创设重视不够,从而并没有充分体现网络课程的价值。
     六、网络课程评价极为复杂困难,尤其需要注意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相融合。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技术规范、技术工具和人文反思都是需要的。只有坚持网络课程评价的融合取向,才有可能对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做出更为合理评判。
     七、网络课程研究不可回避地要探讨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问题,这一研究给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提供了参考范式。当前技术与人文的冲突源自对技术本质的误解以及对技术理性的盲目崇拜,技术的两面性实则根本不存在,其现象折射出的是人性的两面性。不对技术运用进行人文分析并进行伦理审查,就必然会让技术中心主义盛行,并直接导致现代社会的技术灾难。教育作为一个重视人文理念的领域,而技术作为本世纪最能动的社会力量,二者的融合有可能为探讨“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Two prejudices emerge from the traditional study on web-based curriculum. Firstly, web-based curriculum is often used to denominate some kind of technical products in e_learning such as web-based courseware. But even thoug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urriculum study, it is difficult to approve this viewpoint in which social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and the share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have been ignored. It is truly dangerous for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web-based curriculum under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Secondly, web-based curriculum is regard as the prolong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in cyberspace, and the classical study methods and paradigm also continue to be used in this field. However, cyberspace is not only a technical space, but also a social space. Therefore, web-based curriculum is not a simple integration between curriculum and network technology, on second thoughts, it is not a simple collig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urriculum and network technology, but a special field syncretiz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with humanistic perspective.
     To develop web-based curriculum,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on web-based curriculum need to be initiated, and the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problem about web-based curriculum should be clarified.
     This study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which can be compartmentalized three parts by the intrinsic logic.
     Part one, the key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problem including the hypostasis of web-based curriculum, features of web-based curriculum, and value pursuit of web-based curriculum are analyzed.
     The first chapter "Essence of web-based curriculum" shows that web-based curriculum is the share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through intercourse between teachers and learners in cyberspace.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which is useful to reveal the hypostasis of web-based curriculum, are also analyzed including network, cyberspace, learning culture in cyberspace.
     The second chapter "Features of web-based curriculum" focuses on eight features which web-based curriculum possesses or emphasizes, they are learning independence, technical developing, empirical curriculum contents, virtual objects and space, interaction and intercours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situated learning, and open sources and developing.
     The third chapter "Value pursuit of web-based curriculum" states some important value pursuit including encouraging intercourse between teacher and learner, advocating share of experiences, reducing Information Divide, reconstructing educational relations, experiencing existence in cyberspace and syncretizing technology and humanity.
     Part two, in the fourth chapter, two main existing forms of web-based curriculum are described with a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their limitations are also acutely criticized.
     Part three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of web-based curriculum, especially discussing the 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of web-based curriculum.
     The fifth chapter "Implementation of web-based curriculum" firstly analyses the factors which may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b-based curriculum such as human attitude and behavior, curriculum quality and implementing project, and etc. Then three implementing approaches are adequately elaborated. Instruction is still the important implementing strategy.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learning culture in cyberspac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should be also constructed to support the implementing of web-based curriculum, specially supporting situated-learn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cit curriculum.
     The sixth chapter "Evaluation of web-based curriculum" shows that the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but difficult practice. However, a series of exploring studies about evaluation of web-based curriculum such as evaluating perspectives, evaluating objects, evaluating specifications, and evaluating features is still developed under technology criticism and humanism.
引文
①引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cnnic.net.cn/index/0J/index.htm,访问时间:2007年3月17日
    ②武法提著.网络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①引自“太平洋电脑网”,http://www.pconline.com.cn/pcjob/manage/mba/0411/499799.html, 2005\07\29
    ①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274页
    ②马红亮.网络课程的概念及特征.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①马红亮.网络课程的概念及特征.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②黎加厚.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4期
    ③吴刚.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及课程改革.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
    ④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⑤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1期
    ①石鸥,张倩.网络教学的潜病理及其对策分析——网络教学三论.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8期
    ②廖诗燕,皇甫全.网络教育中的隐蔽课程:概念、特征与文化建构原理.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
    ①蒂姆·伯纳斯-李,马克·菲谢.编织万维网——万维网之父谈万维网的原初设计与最终命运[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第124页-127页
    ①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②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①张怡、郦全民、陈敬全.虚拟认识论[M].学林出版社,2002.第132页
    ①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第117页
    ①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第42页
    ②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第41页
    ①张怡、郦全民、陈敬全.虚拟认识论[M].学林出版社,2002.第69页
    ②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第91页
    ③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第91页
    ①张怡、郦全明、陈敬全.虚拟认知论[M].学林出版社,2003.第69页到71页
    ①广松涉.事的世界观前哨.劲草书房,1975年,序言第1页。转引自张一兵.广松涉:关系存在论与事的世界观.哲学动态,2002年第8期
    ②罗嘉昌.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③马丁·布伯 著,陈维刚 译.我与你.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①张春良.在网络上狂奔——一个少年的死和对一个产业的诉讼.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①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2005/10/12,访问地址:http://www.cve.com.cn/biao_zhun_gui_fan/jishuguifan.htm
    ②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国电化教育,2004(6)
    ①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②马红亮.网络课程的概念及特征.电化教育研究,2001(1)
    ③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01(1)
    ①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①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②靳玉乐.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③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①引自“太平洋电脑网”,访问地址:http://www.pconline.com.cn/pciob/manage/mba/0411/499799.html,访问时间:2005年7月29日
    ①翟振明.赛伯空间及赛伯文化的现在与将来——虚拟实在的颠覆性.开放时代,2003(2)
    ①吴刚.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及课程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①柏拉图尼古拉·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王有亮译.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②W·J·T·米歇尔.图像转向.《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①转引自:章伟民.文化嬗交与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2(12)
    ②转引自:章伟民.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2(12)
    ① David H Jonassen. A Constructivist's Perspective on Functional Contextualism[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Feb 2006.Vol.54, Iss. 1; pg. 43, 5 pgs
    ①引自“中国信息产业网”,访问地址:http://www.cnii.com.cn/20050508/ca305871.htm,访问时间:2005年7月28日
    ②黎加厚.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4期
    ①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45页
    ②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吴国盛.技术与人文.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②许良.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③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50页-51页
    ① Mary K Tallent-Runnels, Sandra Cooper, William Y Lan, Julie A, Thomas, Colleen Busby. How to Teach Online: What the Research Says[Electronic version]. Distance Learning. Greenwich: 2005. Vol.2, Iss. 1; pg. 21, 7 pgs
    ①廖诗燕、皇甫全.网络教育中的隐蔽课程:概念、特征与文化建构原理.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①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270页
    ①廖诗燕、皇甫全.网络教育中的隐蔽课程:概念、特征与文化建构原理.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①转自 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②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③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①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②《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1093页,第二条定义
    ①戴维·H·乔纳森 主编,郑太年 等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①J·莱夫、E·温格.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①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 译.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2-3页
    ①“东行记”网站.访问地址:http://www.jeast.net/index.html
    ①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网络课程评价规范》,访问地址:http://www.celtsc.edu.cn/68075Ic665875e93,访问时间:2007年3月2日
    ②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标准索引(引用后有整理),访问地址:http://www.celtsc.edu.cn/680751c665875e93/65874ef6/,访问时间:2007年3月2日
    ①陈刚,张建伟,李海霞.高校网络课程实施质量的评价标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②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第10期
    [1]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 施良方著.学习论:学习心理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 靳玉乐著.现代课程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靳玉乐著.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 丁兴富编著.远程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武法提著.网络教育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 颜辉编著.当代美国教育技术.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 张怡、郦全民、陈敬全著.虚拟认识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9] 张明仓著.虚拟实践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 吴风著.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11] 方兴东,王俊秀著.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12] 李伦著.鼠标下的德性.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许国安主编.系统科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 杨庆峰著.技术现象学初探.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5] 许良著.技术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 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 张咏华著.媒介分析:传播技术深化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 鲍宗豪编著.网络文化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 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20] 赵勇著.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 谢新洲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 曹荣湘编.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23] 朱新明,李亦菲著.架设人与计算机的桥梁——西蒙的认知与管理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 王树茂,陈红兵著.现代科技与人的心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25] 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 郭玉锦,王欢著.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 王甦,汪安圣著.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8] 张成岗著.现代技术问题的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55年版
    [29] 孟建,[德]Stefan Friedrich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1] [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 [美]小威廉姆E·多尔,[澳]诺尔·高夫主编,张文军等译.课程愿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 [美]赵勇著.传统与创新——教育与技术关系漫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 David H.Jonassen,Susan M.Land,郑太年等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6] [美]Morris L.Bigge,Samuel S.Shermis著,徐蕴等译.写给教师的学习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7] [美]Michael Heim,金吾伦,刘刚译.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8] 蒂姆·伯纳斯.李,马克·菲谢著.编织万维网——万维网之父谈万维网的原初设计与最终命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39] 海德格尔著.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0] [德]F·拉普著.技术哲学导论.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
    [41] [德]哈贝马斯著,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2] [美]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技术批判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 [美]约翰·希利·布朗,保罗·杜奎德著.信息的社会层面.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4] [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著,冯克利译.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45]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著,裴程译.技术与时间:艾比米修斯的过失.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6] [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著.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 [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 [美]Douglas Kellner编,陈维振,陈明达,王峰译.波德里亚:批判性读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9] [德]赫尔曼·哈肯著,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版
    [50] David Gauflett,彭兰等译.网络研究:数字划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1] [美]马克·波斯特著.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2] [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53] [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著,姜智芹译.跨越边界——知识 学科 学科互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5] [英]尼克·史蒂文森著.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语大众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6] [美]赫伯特·马尔库赛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7]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8]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沉晖等译.人文科学的逻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 [德]库尔特·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0] [美]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61] [法]让·博德里亚尔著,王为民译.完美的罪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2] [南非]保罗·西里亚斯著,曾国屏译.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上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3] [美]安德鲁·芬博格著,陆俊,严耕等译.可选择的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 [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著,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5] [美]威廉·L·米切尔著,范海燕,胡泳译.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66] [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7] [英]史蒂文·拉克斯著,禹建强,王海译.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68] [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著,卢大川等译.媒体等同:人们该如何对待真人实景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9]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0] [美]丹尼斯.米都斯著.增长的极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1] 张一兵.广松涉:关系存在论与事的世界观.哲学动态,2002年第8期
    [72] 胡新和.“实在”概念辨析于关系实在论.哲学研究,1995年第8期
    [73] 刘杰.马丁·布伯论“东方精神”的价值.文史哲,2000年第6期
    [74] 王晓东,刘松.人类生存关系的诗意反思.求实学刊,2002年第7期
    [75] 孙向晨.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76] 杨莉萍.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2期
    [77] 黄华新,顾坚勇.网络文化的范式转换——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78] 常晋芳.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79] 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一般认识.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80] 赵建军,修涛.技术理性批判与技术悲观主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4期
    [81] 孔明安.技术、主体与形而上学的玄学遐想.现代哲学,2004年第4期
    [82] 吴国盛.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
    [83] 吴国盛.技术与人文.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84] 王炜.从技术批判到生态哲学.浙江学刊,1996年第3期
    [85] 管晓刚.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系统整体特征.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12期
    [86] 赵丽,王良滨.评马尔库赛的技术哲学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2期
    [87] 尚杰.网络技术与后现代哲学.哲学动态,2005年第5期
    [88] 许良.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9期
    [89] 梁孝.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西方技术统治论的文化本质及其趋势.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期
    [90] 翟振明.赛伯空间及赛伯文化的现在与将来——虚拟实在的颠覆性.开放时代,2003年第3期
    [91] 成素梅,漆捷.“虚拟实在”的哲学解读.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5期
    [92] 张之沧.从世界1到世界4.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2期
    [93] 曾国屏,李正风.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革.哲学动态,1998年第5期
    [94] 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与网络社会的人学——兼论马克思本体论的社会建构性.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1期
    [95] 高培文.虚拟社区青少年的实在行为分析——以四川青少年为例.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96] 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极其服从——以天涯社区为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97] 程建家,殷正坤.虚拟生存的意义性探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2期
    [98] 徐世甫.虚拟生存的哲学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99] 张怡.虚拟实在论.哲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00] 毛牧然,陈凡.哲学视野中的虚拟现实——兼评戈登·格雷厄姆VR技术哲学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0期
    [111] 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蕴含.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4期
    [112] 阎光才.技术社会中大学教育的人文与生态关怀.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113] 于伟.教育馆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初探.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114] 张一春,李艺.网络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哲学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6期
    [115] 王星霞,刘桂珍.网络课程:交互、合作学习设计模式与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116] 马红亮.网络课程的概念及特征.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117] 蒋家傅.网络课程的特性、构建原则及其构建模式谈讨.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118] 姚巧红.后现代主义课程文化观与网络课程建设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119] 吴刚.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及课程改革.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
    [120] 黎加厚.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4期
    [121] 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122] 夏正江.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3期
    [123] 廖诗燕,皇甫全.网络教育中的隐蔽课程:概念、特征与文化建构原理.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124] 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125] 何克抗等.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的理论基础与试验模式.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126]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景:学习范式的变革.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127] 王文静.情景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2期
    [128] 高文.情境认知中的情境与内容的作用——试论情景认知的理论基础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之一.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第4期
    [129] 毛丽娟.人本主义——构建网络教育的哲学基础.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130] 彭小虎.网络教育的异化.教育探索,2004年第12期
    [131] 丁兴富.准备好应用网络教育的明日教师(上).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132] 丁兴富.准备好应用网络教育的明日教师(下).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133] 鲍洪晶,李茉.E-Learning人文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134] 吴惠红.关于网络时代人文教育的哲学思考.学术论坛,2005年第4期
    [135] 吴钧.网络教育学院热运作下的冷思考.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136] 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点.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
    [137] 孙向晨.马丁·布伯的关系本体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138] 张明国.“技术-文化”论——种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新阐释.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4期
    [139]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
    [140] 高利明,朱本军.技术支持下的有效学习——从AECT04定义谈起.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141] 赵厚福,刘兆臻.教育技术的技术本质与定义.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142] 梅家驹.教育技术的价值观.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143]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教育技术的实践场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144]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145]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146] 孟红娟,郑旭东.对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批判分析与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147] 马周周.教育技术之技、艺、道.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148] 顾明远.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149] 赵海霞.基于网络的大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实践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150] 王平一.关于大学生上网聊天情况的调查分析.青少年研究,2004年第1期
    [151] 张志桢,乌美娜.1988~1995年美国教育技术的状况与分析.开放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152] 李培林.读图时代与教育技术创新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
    [153] 刘儒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154]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
    [155]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156]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1期
    [157] 刘成新,李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化解析.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158] 刘儒德,陈琦.计算机整合于教育:作为学习对象、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159] 王旖旎.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7期
    [160] 冯锐.网络教育文化之内涵及其特征.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
    [161] 赵建华,李克东.CSCL的原理与基本结构(上).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162] 赵建华,李克东.CSCL的原理与基本结构(下).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163] 刘黄玲子,黄荣怀等.CSCL交互研究的理论模型.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第4期
    [164] 刘黄玲子,黄荣怀.CSCL中的交互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165] 任剑锋,李克东.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
    [166] 李芒,李莎,王海燕.轮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含义与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167]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168] 钱小龙.试论虚拟学习环境的整体实现.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169] 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170] 曾祥翊,庄秀丽等.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对策及其发展趋势(上).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9期
    [171] 曾祥翊,庄秀丽 等.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对策及其发展趋势(中).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172] 曾祥翊,庄秀丽 等.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对策及其发展趋势(下).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
    [173] 谢舒潇,吴芸 等.在校大学生数字化学习特征调查与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174] 徐红彩.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175] 石鸥,张倩.网络教学的潜病理及其对策分析——网络教学三论.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8期
    [176] 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种新的认知观点.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
    [177] 黄萍.高校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178] 宋凤宁,周艳 等.大学生参与网络教学的心态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第6期
    [179] 刘海涛,谭荣波.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5期
    [180] Andrew Feenberg. Whith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trieved March 03, 2005: http://www-rohan.sdsu.edu/faculty/feenberg/
    [181] Andrew Feenberg. Distance Learning: Promise or Threat? Retrieved March 03, 2005: http://www-rohan.sdsu.edu/faculty/feenberg/
    [182] Chou, C., & Tsai C. C. (2002). Developing web-based curricula: issues and challenges. [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4 (6), 623-636.
    [183] David H Jonassen. A Constructivist's Perspective on Functional Contextualism[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Feb 2006. Vol. 54, Iss. 1; pg. 43, 5 pgs
    [184] Eric J Fox. Clarifying Functional Contextualism: A Reply to Commentaries[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Feb 2006. Vol. 54, Iss. 1; pg. 61, 4 pgs
    [185] Mary K Tallent-Runnels, Sandra Cooper, William Y Lan, Julie A Thomas, Colleen Busby. How to Teach Online: What the Research Says[Electronic version]. Distance Learning. Greenwich: 2005.Vol. 2, Iss. 1; pg. 21, 7 pgs
    [186] Timothy Alan Brannan. Learner Interactivity in Higher Education: Comparing Face-to-face, Hybrid, and Online Instruction[Electronic version]. Distance Learning. Greenwich: 2005.Vol.2, Iss. 2; pg. 1, 8 pgs
    [187] Saeid Roushanzamir. Theori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Meet Theories of Mediated (Mass) Communication[Electronic version]. Distance Learning. Greenwich: 2005.Vol.2, Iss. 3; pg. 24, 6 pgs
    [188] Heng-Yu Ku, Linda L Lohr.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their first online learning experience[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2003. Vol. 51, Iss. 3; pg. 95
    [189] Mahnaz Moallem. An Interactive Online Course: A Collaborative Design Model[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2003.Vol.51, Iss. 4; pg. 85, 19 pgs
    [190] Meira van der Spa. Cyber-Communities: Idle Talk or Inspirational Interaction? [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2004.Vol.52, Iss. 2; pg. 97, 9 pgs
    [191] Brent G Wilson. Designing E-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Flexible Activity and Instruction [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2004.Vol.52, Iss. 4; pg. 77, 8 pgs
    [192] Sasha Barab, Michael Thomas, Tyler Dodge, Robert Carteaux, Hakan Tuzun. Making Learning Fun: Quest Atlantis, A Game Without Guns[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2005.Vol.53, Iss. 1; pg. 86, 22 pgs
    [193] Slavoj Zizek. WHAT CAN PSYCHOANALYSIS TELL US ABOUT CYBERSPACE? [Electronic version] Psychoanalytic Review. New York: Dec 2004.Vol.91, Iss. 6; pg. 801, 30 pgs
    [194] Robert A Scheidet. Improving student achievement by infusing a web-based curriculum into global history[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Eugene: Fall 2003.Vol.36, Iss. 1; pg. 77
    [195] Yi Yang, Vance A Durrington. Developing an Online Curriculum: Technologies and Techniques[Electronic version].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Greenwich: 2006.Vol.7, Iss. 1; pg. 117, 4 pgs
    [196] Barbara Combes, George Sekulla. Creating online curriculum: Effective partnerships[Electronic version]. School Libraries Worldwide. Seattle: Jul 2002.Vol.8, Iss. 2; pg. 38
    [197] Blessing Adeoye, Rose Mary Went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Usability of an E-Learning System[Ele, ctronic ver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ELearning. Norfolk: 2007.Vol.6, Iss. 1; pg. 119, 28 pgs.
    [198] Diana Andone, Jon Dron, Lyn Pemberton, Chris Boyne. E-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Digitally-Minded Students[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 Charlottesville: 2007.Vol. 18, Iss. 1; pg. 41, 13 pgs
    [199] Hyunjeong Lee. Creating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 Through E-Learning in Korea[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Oct 2006. Vol. 54, Iss. 5; pg. 529, 12 pgs
    [200] William Bescia, Kelley Schwartz. Global Perspectives on E-Learning: Rhetoric and Reality[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Jun 2006.Vol.54, Iss. 3; pg. 295, 4 pgs
    [201] Huseyin Uzunboylu. A Review of Two Mainline E-Learning Projects in the European Union[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hington: Apr 2006301.54, Iss. 2; pg. 201, 9 pgs
    [202] Alison A Carr-Chellman. Desperate Technologists: Critical Issues in E-Learn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Thought. San Francisco: Spring 2006.Vol. 41, Iss. 1; pg. 95, 22 pgs
    [203] Cynthia Bambara, Dana Lambert, Shelly Andrews, Clifford Harbour. A Classroom Research Study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a Framework for Planning and Sequencing E-Learning Student Interactions[Electronic ver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ELearning. Norfolk: 2006.Vol.5, Iss. 3; pg. 339, 14 pgs
    [204] George M Piskurich. E-Learning Fast, Cheap, and Good[Electronic vers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Silver Spring: Jan 2006.Vol.45, Iss. 1; pg. 18, 8 pgs
    [205] Diane Newton, Allan Elli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e-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the Australian Army[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 Bradford: 2005.Vol. 17, Iss. 5/6; pg. 385, 13 pgs
    [206] Camilia Anne Czubaj. A study of studies: Cyberspace communications[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 Chula Vista: Winter 2002.Vol. 123, Iss. 2; pg. 338
    [207] Kent A Rittschof, Bryan W Griffin. Confronting limitations of Cyberspace college courses: Part Ⅰ-identifying and describing issues[Electronic ver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New York: 2003. Vol. 30, Iss. 2; pg. 127
    [208] Kent A Rittschof, Bryan W Griffin. Confronting limitations of Cyberspace college courses: Part 2-developing solutions [Electronic ver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New York: 2003.Vol.30, Iss. 3; pg. 285, 10 pgs
    [209] Glenn Russell, Neil Russell. Imperatives and dissonances in cyberspace curriculum: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Electronic version]. Education. Chula Vista: Summer 1997.Vol. 117, Iss. 4; pg. 584, 8 pg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