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基层管理愈加突显其重要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建立现代农村基层管理制度,构成了地方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农村管理体制创新既是农村改革不断推进而产生的结果,也是一个不断解决改革中产生矛盾问题,继续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制度背景是我国传统的全能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城乡二元分离结构,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正是对我国传统农村管理体制的不断瓦解,也是新型农村管理体制逐渐得以建立确立的过程。与此同时,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发展等也随着体制创新的深入而逐渐成为新型农村管理体制的重要构成内容,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推动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新农村管理体制的同时,也促使了地方政府职能相应的转变。
     新型农村管理体制尚未定型,地方政府仍然需要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农村管理体制创新。
30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and social,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urbanization, China's rural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has changed. The rural grass-roots management showsmor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so the local government gives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role, to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rural grass-roots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urban-rural dualist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to explore amodern rural grass-roots management system.These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local government governance.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the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es in the rural grass-rootsmanagement system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uses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practice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formation as the case,start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different stages of local government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practice of the rural basic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 theanalysis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background, conditions, driving force, content, with the innovation of the ruralmanagement system has achieved and the new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model hasformed, to explai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of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inChina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The whole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is paper centres on the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of the rural managements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formation, analyzes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trend of innovation in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conditions, analyzes the obstacles and problems of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of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learns from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foreign countries, advances the overall train of thought and countermeasure andsuggestion in the found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further deepen the innovation andthe exploration of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 Firstly, the issues raised in this paper, mainly fromthe rural management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new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shows that the old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 of thesituation, leads the times major topic that to adapt to the situation development the localgovernment innovate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and research literature, expound the research value, clears the core and the direction ofthis study,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framework of analysis, put forwardcountermeasure, finally pointed out the innovation and shortcoming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basic theory of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of ruralgrass-roots management system ". In this par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definition ofrural basic management system and local government, explains the local govern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function,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in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playing aleading role in the innovation of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finally points out the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innovation.
     The third part is "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innovation of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innovationbackground and the innovation process of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transformationin detail, sums up several development stages of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therural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s in detail in the requirements of local governmentsto carry out the innovation of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possibility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finallyanalyz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 of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the ruralmanagement system.
     the fourth part is "Analysis of the impact factor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innovation in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 This part mainly analyses the influencefactor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nnovation of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then further understan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encountered obstacles of loc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especially analyses theimpact of key and difficult problems of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provides a way forfurther deepening the rur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e fifth part is "Analysis of the foreign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model ". This part firstly reviews some related basic theory abroad:urban-rural dualistic structure theory,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andgovernance theory, and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ory contains. The second is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mode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foreign, Korean rural village sports, and Japanese "municipalities Heisei merger case",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rural community autonomy mode and German new ruralconstruction,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which can be usedfor reference.
     The sixth part is the "Overall train of though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cal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maintarget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eepening the innovation of rural managementsystem,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deepening the innovation ofrur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seventh part is " Analysis of relevant domestic rural management systeminnovation practice mode (case analysis)". This part is the part of case analysis, choosethe rural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cases of different stages of8different regionsfor the typical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generalization, and summarizes theenlightenment.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引文
1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任红杰著《社会稳定问题前沿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杨清涛等著:《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4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07年4月。
    5王世官编著:《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6柳云飞《合理构建乡村社会未来的治理模式》[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7刘修起《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0期
    8彭茂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宜章县推进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6年第10期。
    9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0戴玉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模式变迁的路径、影响和走向》[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11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J],《中国民政》2005年04期
    12窦玉沛主编:《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13何增科主编《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
    14万军著《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P1
    15施绍祥、李乾贵《论加入WTO与政府政策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
    16胡宁生《体制转轨与公共政策创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7胡宁生《体制转轨过程中公共政策创新特点分析》[J],《江海学刊》2003第4期。
    18李庆钧《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系统分析》[J],《理论探讨》2007年02期。
    19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0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P3。
    21王先胜编著《中国农村基层政权体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P5
    22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P1.
    23严振书《转型期社会建设基本概念解读》[J],《理论与现代化》2010第2期。
    24郑杭生《中国社会大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4年第1期。
    25严振书、宁向阳《对中国社会转型阶段性的分析与思考》[J],《实事求是》2011年第6期。
    26何增科主编《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P243。
    27朱耀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中国民政》2011年第5期
    28王先胜编著《中国农村基层政权体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P5,
    29侯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4期
    30何增科主编《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P1。
    31万军著《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P2。
    32李秀琴、王金华著《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P12,
    33李秀琴、王金华著《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P29。
    34王世官编著《新农村基本组织建设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P17。
    35《2011年佛山市村居换届选举工作总结》,资料来源:佛山市民政局内部资料。
    36(美)熊彼得著,杜贞旭、郑丽萍、刘昱岗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版。
    37《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8李景鹏《权力政治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P52
    39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P17。
    40李四林、曾伟主编《地方政府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P98。
    41李四林、曾伟主编《地方政府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P201。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170。
    4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631。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P432。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P376。
    4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523。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121。
    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624。
    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87。
    50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P40-41。
    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130。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P440。
    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38。
    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P245。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P247。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386。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449。
    59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P503。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P300。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P480
    63《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477。
    64《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504。
    65《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43-344页。.
    66《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568页。
    67《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759页。
    68《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11页。
    69《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P189。.
    70《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754。
    71《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P197。.
    72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53-254页。
    73《陈云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9页。
    7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7页。
    75张毅:《毛泽东与中国农业》[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93页。
    76张毅:《毛泽东与中国农业》[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77张毅:《毛泽东与中国农业》[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78《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325。.
    7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237。
    8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322。
    8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252,242。
    8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210。
    8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322。
    84《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1310~1311.
    85《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1349~1350.
    86《邓小平年谱》(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P382。
    8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376。
    8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213-214。
    8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238。
    9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376。
    9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P238。
    92《江泽民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讲话》,《光明日报》1996年7月16日。
    93《江泽民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讲话》,《光明日报》1996年7月16日。
    94江泽民1998年9月25日在安徽合肥考察时就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光明日报》1998年09月28日。
    95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8年。
    96《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www.people.com.cn,2001年7月2日。
    97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2003年
    98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
    99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
    100中发2011年11号
    1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P480。
    103王晶编著《国外的农民生活――美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104焦必方、孙彬彬著《日本现代农村建设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5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106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年8月28日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07李秀琴、王金华著《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P73。
    108陈吉元《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P212。
    109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P53。
    110(美)费正清、麦克法夸尔著,王建朗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P72。.
    111《江泽民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讲话》,《光明日报》1996年7月16日。
    112潘利红、杨小霞《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载《喜看稻菽千重浪——2009·南粤新农村建设集论》[C],广州: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13王甲午《农村股份合作制浅谈》[J],《农业经济》1994年04期。
    114赵过渡、颜海娜《顺德市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分析》[J],《城市问题》2003年01期。
    115欧阳卫《试析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度》[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04期。
    116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同志《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010年10月15日,民政部网站www.mca.gov.cn。
    117《佛山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顺德政社分离模式》,2012年01月10日《南方日报》。
    118《“政经分离”——广东南海农村政改新模式》[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35期。
    119《国家已批准十个计划单列市》[J],《经济体制改革》1988年04期。
    120马力宏《分税制实行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J],《资料通讯》1996年05期。
    121王华《中国地方政府绩效差距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P63。
    122马广海、宋棠《农村税费改革的社会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123王明美《江西村落社区建设: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探索》[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第10卷第3期,2008年7月。.
    124张玉《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动因及其角色定位》[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25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J],《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
    126张玉《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动因及其角色定位》[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27张光雄《政府创新的动力分析》[J],《行政与法》2004年第8期。
    128李庆钧《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系统分析》[J],《理论探讨》2007年第2期。
    129王焕祥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与竞争的行为、制度及其深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P133。
    130卢福营《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创新的动因》[J],《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31Albert Breton,Competitive Government,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 Finance.Can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转引自何梦笔《政府竞争:大国体制转型理论的分析范式》[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32Jnmes,Buchanan,The Theory of Publis Choice,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2.
    133祝灵君、聂进《公共性与自利性:一种政府分析视角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34周黎安《晋升博弈中的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1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121。
    1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P624。
    137(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张成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P126。
    138胡宁生《体制转轨过程中公共政策创新特点分析》[J],《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139《广州市长回应新塘事件流动人口管理滞后敲响警钟》,《南方日报》2011年07月13日。
    140《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再次证明——由“乌坎事件”引发的思考》,《国土资源报》2011-12-26。
    141梁炜、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142《江泽民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讲话》,《光明日报》1996年7月16日。
    143郭正林《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6期,2001年11月。
    144《一座城市的两种探路模式南海顺德改革暗战》,《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日。
    147曾琼锐《改革促进了顺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广东顺德调查》[J],《调查研究报告》2003年第149期。
    148牛君《村改居社区建设的发展思路》[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7期。
    149韩国明、钟守松《税费改革前后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卷第1期。
    150赵过渡、颜海娜《顺德市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分析》[J],《城市问题》2003年01期。
    151邓伟根、向德平著《捍卫基层——南海政经分离体制下的村居自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P77。
    152欧阳卫《试析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度》[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04期。
    153赵过渡、颜海娜《顺德市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分析》[J],《城市问题》2003年01期。
    154可参阅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Manchester SchoolStudies(42),1954.
    155《民政部命名26个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2011年9月14日,民政部网站www.mca.gov.cn。
    156张家港市民政局《张家港市建设现代农村社区调研》,http://www.mzj.suzhou.gov.cn苏州市民政局网。
    157“2+8+N”农村社区建设模式:"2"是指各社区组建一个农村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搭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8”是指各社区服务中心内设“四站”和“四室”,即社区公益事业服务站、环境卫生监督站、志愿者服务站、农技服务站、文体活动室、计生卫生室、治安警务室、法律服务室。“N”是指根据当地居民需要,增若干服务项目。
    158李华炎项俊波谢力生《农村社区建设“中山模式”成全国典范》,《南方日报》2011年6月11日。
    159佛山市南海区《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南发〔2010〕5号),资料来源:南海区政府网www.nanhai.gov.cn。
    160陈瑞莲等著《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P58。
    161广东省佛山市《政府服务延伸到村居工作指导意见》(佛府办[2010]81号),资料来源:佛山市政府网www.foshan.gov.cn。
    162张建东《村级融合模式的怀柔探索》[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8期。
    163杨继瑞《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创新》[J],《学术月刊》2010年02期。
    164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P136。.
    165杨龙《路径依赖理论的政治学意义》[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166梁绮惠《佛山市“村改居”社区政策的问题与反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167《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农村“逆城市化”现身东部沿海地区》,资料来源:新华网2010年08月15日
    168陈瑞莲等著《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P174。
    170孔繁军、许尚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组的法制问题》[J],《发展论坛》2002年02期。
    171张建国《转型期中国农民市民化研究回顾与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3期。
    174邓伟根、向德平著《捍卫基层——南海政经分离体制下的村居自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P78。
    175段炼《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第2期。
    176可参阅Boeke,J.H.,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olicy of Dual Societies as Exemplified by Indonesia. NewYork: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53.
    177可参阅:1.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Manchester SchoolStudies(42),1954.2.Jorgenson,D.W.,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Economic Journal(71).1961.3.Todaro,M.P. 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Review(71),1970.
    178罗茨《新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转引自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P140。
    179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rh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23.
    180朴振焕著,潘伟光等译,《韩国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181焦必方、孙彬彬著《日本现代农村建设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2王晶编著《国外的农民生活――美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183覃永晖、吴晓、尹振国、姚玲玲《他山之石——德国农村建设启示》[J],《农业考古》2008年03期
    184邓伟根《突破体制约束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_兼论顺德市城市现代化中的农村体制改革》[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6期。
    185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发〔2009〕27号),民政部网站www.mca.gov.cn。114
    186《政社分离协同共治——顺德区构建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佛山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简报》2012年第4期,佛山党员E家网dyej.foshan.gov.cn。
    187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12年8月21日,东莞市政府网www.dg.gov.cn。
    188《南海农村“政经分离”改革获广东治理创新奖》,《珠江时报》2012-05-07。
    190广东省民政厅《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林若书记等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示的通知》粤民民字﹝1989﹞11号,《广东省民政厅文件汇编(1989年)》(内部资料)。
    191王甲午《农村股份合作制浅谈》[J],《农业经济》1994年04期。
    192资料来源:南海区农业局,内部资料。
    206张建东《村级融合模式的怀柔探索》[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8期。
    208黄文燕《上海郊区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第7期
    209资料来源:张家港市政府网www.zjg.gov.cn。
    210《江苏省张家港市副市长杨芳介绍农村社区建设情况》,人民网2009年8月18日。www.people.com.cn
    215余建中、汪克来、黄萍:《加快杭州市撤村建居地区城市管理建设》[J],《杭州科技》2006年第6期。
    1、Jnmes,Buchanan,The Theory of Publis Choice,Ann Arbor,The Universityof Michigan Press.1972
    2、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Manchester School Studies(42),1954。
    3、Boeke,J.H.,Economics and Economic Poolicy of Dual Societies asExemplified by Indonesia. New York: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53.4、 Jorgenson,D.W.,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EconomicJournal(71).1961.
    5、Todaro,M.P. 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1),1970.
    6、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rhand,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陈云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张毅著《毛泽东与中国农业》[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10、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任红杰著《社会稳定问题前沿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杨清涛等著:《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王世官编著:《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14、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5、窦玉沛主编:《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16、何增科主编《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
    17、万军著《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
    18、王先胜编著《中国农村基层政权体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19、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0、李秀琴、王金华著《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
    21、李景鹏《权力政治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22、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3、李四林、曾伟主编《地方政府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4、王晶编著《国外的农民生活――美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
    25、焦必方、孙彬彬著《日本现代农村建设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26、陈吉元《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27、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8、王华《中国地方政府绩效差距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
    29、王焕祥著《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与竞争的行为、制度及其深化研究》[M],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
    30、邓伟根、向德平著《捍卫基层——南海政经分离体制下的村居自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
    31、陈瑞莲等著《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32、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3、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34、潘利红、杨小霞《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喜看稻菽千重浪——2009南粤新农村建设集论》[C],广州: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年版。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2、(美)熊彼得著,杜贞旭、郑丽萍、刘昱岗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
    3、(美)费正清、麦克法夸尔著,王建朗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张成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5、(韩)朴振焕著,潘伟光等译,《韩国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6、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
    1、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J],《江汉论坛》2007年4月。
    2、柳云飞《合理构建乡村社会未来的治理模式》[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3、刘修起《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0期。
    4、彭茂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宜章县推进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J],《企业家天地》2006年第10期。
    4、戴玉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治理模式变迁的路径、影响和走向》[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04期。
    5、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J],《中国民政》,2005年04期。
    6、施绍祥、李乾贵《论加入WTO与政府政策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
    7、胡宁生《体制转轨与公共政策创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8、胡宁生《体制转轨过程中公共政策创新特点分析》[J],《江海学刊》2003第4期。
    9、李庆钧《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系统分析》[J],《理论探讨》2007年02期。
    10、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1、严振书《转型期社会建设基本概念解读》,[J]《理论与现代化》2010第2期。
    12、严振书、宁向阳《对中国社会转型阶段性的分析与思考》[J],《实事求是》2011年第6期。
    13、朱耀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中国民政》2011年第5期。
    14、侯岩《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4期
    15、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16、王甲午《农村股份合作制浅谈》[J],《农业经济》1994年04期。
    17、赵过渡、颜海娜《顺德市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分析》[J],《城市问题》2003年01期。
    18、欧阳卫《试析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度》[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04期。
    19、《国家已批准十个计划单列市》[J],《经济体制改革》1988年04期。
    20、马力宏《分税制实行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J],《资料通讯》1996年05期。
    21、马广海、宋棠《农村税费改革的社会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22、王明美《江西村落社区建设: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探索》,[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第10卷第3期,2008年7月。
    23、张玉《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动因及其角色定位》[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4、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J],《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1期。
    25、张光雄《政府创新的动力分析》[J],《行政与法》2004年第8期。
    26、李庆钧《公共政策创新的动力系统分析》[J],《理论探讨》2007年第2期。
    27、卢福营《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创新的动因》[J],《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28、祝灵君、聂进《公共性与自利性:一种政府分析视角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2期。
    29、周黎安《晋升博弈中的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J],《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30、梁炜、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1、郭正林《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6期,2001年11月。
    32、曾琼锐《改革促进了顺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广东顺德调查》[J],《调查研究报告》2003年第149期。
    33、牛君《村改居社区建设的发展思路》[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7期。
    34、韩国明、钟守松《税费改革前后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卷第1期。
    35、张建东《村级融合模式的怀柔探索》[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8期。
    36、杨继瑞《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创新》[J],《学术月刊》2010年02期。
    37、梁绮惠《佛山市“村改居”社区政策的问题与反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38、孔繁军、许尚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组的法制问题》[J],《发展论坛》2002年02期。
    39、张建国《转型期中国农民市民化研究回顾与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3期。
    40、段炼《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第2期。
    41、覃永晖、吴晓、尹振国、姚玲玲《他山之石——德国农村建设启示》[J],《农业考古》2008年03期。
    42、邓伟根《突破体制约束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_兼论顺德市城市现代化中的农村体制改革》[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6期。
    43、黄文燕《上海郊区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第7期。
    44、余建中、汪克来、黄萍:《加快杭州市撤村建居地区城市管理建设》[J],《杭州科技》2006年第6期。
    45、《“政经分离”——广东南海农村政改新模式》[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35期。
    46、何梦笔《政府竞争:大国体制转型理论的分析范式》[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7、郑杭生《中国社会大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4年第1期。
    48、王勇《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原则》[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6期。
    1、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同志《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010年10月15日,民政部网站,www.mca.gov.cn。
    2、《民政部命名26个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2011年9月14日,民政部网站www.mca.gov.cn。
    3、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发〔2009〕27号),民政部网站www.mca.gov.cn。
    4、广东省民政厅《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林若书记等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示的通知》粤民民字﹝1989﹞11号,《广东省民政厅文件汇编(1989年)》(内部资料)。
    5、广东省佛山市《政府服务延伸到村居工作指导意见》(佛府办[2010]81号),佛山市政府网www.foshan.gov.cn。
    6、佛山市南海区《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南发〔2010〕5号),南海区政府网www.nanhai.gov.cn。
    7、张家港市民政局《张家港市建设现代农村社区调研》,http://www.mzj.suzhou.gov.cn苏州市民政局网。
    8、《佛山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顺德政社分离模式》,2012年01月10日《南方日报》。
    9、《广州市长回应新塘事件流动人口管理滞后敲响警钟》,《南方日报》2011年07月13日。
    10、《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再次证明——由“乌坎事件”引发的思考》,《国土资源报》2011-12-26。
    11、《一座城市的两种探路模式南海顺德改革暗战》,《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日。
    12、李华炎项俊波谢力生《农村社区建设“中山模式”成全国典范》,《南方日报》2011年6月11日。
    13、《政社分离协同共治——顺德区构建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佛山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简报》2012年第4期,佛山党员E家网dyej.foshan.gov.cn。
    14、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12年8月21日。东莞市政府网www.dg.gov.cn。
    15、《南海农村“政经分离”改革获广东治理创新奖》,《珠江时报》2012-05-07。
    16、北京市怀柔区《关于加强村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资料来源:怀柔社会建设网http://hrshjs.bjhr.gov.cn/article.asp?id=2048。
    17、《杭州市开展撤村建居改革试点工作》,资料来源:杭州市政府网http://www.hangzhou.gov.cn。
    18、《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农村“逆城市化”现身东部沿海地区》,资料来源:新华网2010年08月15日news.xinhuanet.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