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非虚构类影像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课题主要通过对非虚构类影像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语境里非虚构类影像的华丽蜕变。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非虚构类影像一直作为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工具出现,充满了主体意识和说教色彩。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DV、3G手机、网络、微博等新兴技术对非虚构类影像的创作和传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的创作工具、传播平台和传播媒介,大大拓展了非虚构类影像的发展空间,开始成为“个人化写作”的载体之一。非虚构类影像作为人类“生存之境”,应该及时感应时代的发展变迁,抓住时代脉搏,丰富创作题材,不断拓延传统的创作理论,用真实的影像来反映生活,纪录历史,传承文化。
     本课题综合运用了资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理论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借鉴传播学、纪录片创作理论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新媒体时代语境下非虚构类影像的创作与传播做了系统的分析与展望。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简要的介绍了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概述了新媒体时代和非虚构类影像,界定了它们的概念和范畴,分析介绍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媒介和数字技术,总结归纳了非虚构类影像的发展轨迹与艺术特性,并剖析了非虚构类影像的理论争议和面临的困境。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新媒体对非虚构类影像的影响与改变,这也是本课题着重阐述的部分,这个部分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进行论述。一是新媒体时代对非虚构类影像的影响,二是新媒体时代语境下非虚构类影像的体系重构和发展变化。
     第四章是全文的总结,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过程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剖析了本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The main subject o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non-fiction images, summarizesthe development status, gorgeous transformation of non-fiction in the context of ageof new media images. In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non-fictionimages has been used as a tool with a strong political overtones, it is full of subjectiveconsciousness and preaching colors. With the advent of the new media era, DV, 3Gmobile phones, networks, micro-blogging and other emerging technologies on the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non-fiction images produced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The new creative tools, media platforms and media, which greatly expanded the spacefor development of non-fiction images started to become a "personal writing" one ofthe carriers. Non-fiction image as human beings "living environment", should besens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times, seize the pulse of the times, richcreative theme, constantly stretche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creation, to reflect thetrue image of life, the record of history,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roject is the integrated use of data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summarymethod,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drawing on knowledge of thedisciplin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Documentary theory, the creation anddissemination of non-fiction images in the context of age of new media to do thesystem analysis and outlook.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research trend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research methodsused in this project.
     The second chapt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era of new media andnon-fiction image to define the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and introduced the newmedia age, the media and digital technology, summed up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fiction images, and analysis of the theoreticalcontroversies and difficulties faced by non-fiction imag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new media influence and change the image of thenon-fiction, This is also part of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this part is mainly from twoaspects are discussed. First, the new media age, images of non-fiction, the second isthe system of non-fic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media age, image reconstructionand development changes.
     The fourth chapter is a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 objects, processes and conclusions on this subject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limitations anddeficiencies of this research.
引文
①赵曦.纪录片边界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
    ②韩鸿.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D].四川大学,2004.
    ①赵曦.纪录片边界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
    ②韩鸿.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D].四川大学,2004.
    ①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第55页.
    ①唐静婷.真实性与故事化——解读《讲述》栏目的两个关键词[J].中国电视,2006(11).
    ①张婷艺美,罗忆.论提升新媒体素养的重要性[J].新闻世界,2008.12
    ②史坦国际论坛:新媒体电视论坛www.stanchina.com
    ③刘军.试论影像媒体预言的流变[J].广播电视与教育,2003.
    ④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⑤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J].文史哲,2004.5.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②王文科.现代传播[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③刘然.新媒体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
    ①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
    ②(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①(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②张晓嫣.如何看待纪录片的客观要求与创作中的主观表达[J].电影评介,2011(01).
    ③参见百度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184179.htm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②[美]比尔·尼科尔斯著:《纪录电影的类型》,《世界电影》,薛红译,2004年第2期,第164页
    ③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②高峰,赵建国.中国纪录片30年回顾[J].电视研究
    ①赵海冰.浅谈电视纪录片的真实之美[J].当代电视,2006(11).
    ②金石.纪实性是纪录片的创作手段[J].记者摇篮,2011(05).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①张昉.虚拟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②引译自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编著,《纪实主义和电影》,Realism And The Cinema,Edited by ChristopherWilliams,1980年初版,英国国家电影学院研究读本,1995年9月第3版.
    ①《关于纪录片创作的几个问题》,《电影艺术》,1980年10月第10期,第48页.
    ②任远.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评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处理”论[J].现代传播,2002年06期.
    ①墨玉.数字时代的纪录片探究[D].山东大学,2006
    ②任远.电视纪录片的界定和创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05).
    ③参见中国期刊网http://www.chinaqking.com.浅谈中国纪录片存在的问题.
    ①孙剑英.中国纪录片面对国际化和市场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07).第26页.
    ②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9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与美学特质[J].南方电视学刊,2000(01).
    ③胡杨.电视谈话节目离不开人文情怀[J].声屏世界,2010.
    ①参见四川在线http://www.scol.com.cn来源:南方报业网—21世纪经济报道
    ①巴赞在《摄影影像本体论》中提出了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的基本命题,他认为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②转引自张文俊主编.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M].学林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4页.
    ③同上.
    ④王玮.巴赞影像本体论在数字电影时代的真实性解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②李兴国.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鲍列夫.美学[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4:226
    ②史晓燕,刘璞.视听语言[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①图片来自搜狐网站截图http://tv.sohu.com/
    ①[美]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M].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薛虹、刘兰、李枚涓翻译,《电影世界》于2003年第3期开始至2004年第4期,陆续译介了该作.
    ②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第12页.
    ③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④林达·威廉姆斯语。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兴起的“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之“肤浅的真实而言。转引自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⑤从实像到片盘:纠缠在非虚构电影中
    ①[美]卡尔·普兰廷加.运动的画面与非虚构电影的修辞:两种方法
    ①方秀莲.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D].2010
    ②参见紫金网http://www.zijin.net.外国纪录片市场化运作的启示.2008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①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①[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第186页.
    ②任远.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评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出理”论[J].现代传播,2002.
    ③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④杨田村.记录与真实[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2):24.
    ⑤张捷音.在若即若离之间寻找真实——纪录片拍摄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透视[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⑥任远等.世界纪录史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6.
    ①赵超.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纪录片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0.
    ②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③任远.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评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处理”论[J].现代传播,2002.
    ①张春玲.微博环境下纪录片传播方式的新变化[J].《中国电视〈纪录〉》,2011.09
    ①图片来自新浪微博截图http://weibo.com/u/2184983781
    [1]唐静婷.真实性与故事化——解读《讲述》栏目的两个关键词[J].中国电视,2006(11).
    [2]张婷艺美,罗忆.论提升新媒体素养的重要性[J].新闻世界,2008.12
    [3]刘军.试论影像媒体预言的流变[J].广播电视与教育,2003.
    [4]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J].文史哲,2004.5.
    [5]张晓嫣.如何看待纪录片的客观要求与创作中的主观表达[J].电影评介,2011(01).
    [6]高峰,赵建国.中国纪录片30年回顾[J].电视研究
    [7]赵海冰.浅谈电视纪录片的真实之美[J].当代电视,2006(11).
    [8]金石.纪实性是纪录片的创作手段[J].记者摇篮,2011(05).
    [9]任远.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评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处理”论[J].现代传播,2002年06期.
    [10]任远.电视纪录片的界定和创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05).
    [11]孙剑英.中国纪录片面对国际化和市场化问题的探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07).第26页.
    [12]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9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形态与美学特质[J].南方电视学刊,2000(01).
    [13]胡杨.电视谈话节目离不开人文情怀[J].声屏世界,2010.
    [14]王玮.巴赞影像本体论在数字电影时代的真实性解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15]约里斯伊文思.《关于纪录片创作的几个问题》,《电影艺术》,1980年10月第10期,第48页.
    [16]杨田村.记录与真实[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2):24.
    [17]张捷音.在若即若离之间寻找真实——纪录片拍摄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透视[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18]赵超.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纪录片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0.
    [19]张春玲.微博环境下纪录片传播方式的新变化[J].《中国电视〈纪录〉》,2011.09
    [1]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第55页.
    [2]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文科.现代传播[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 [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 [美]比尔尼科尔斯著.纪录电影的类型[M],《世界电影》,薛红译,2004年第2期,第164页.
    [6]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编著.纪实主义和电影[M],Realism And The Cinema,Edited by Christopher Williams,1980年初版,英国国家电影学院研究读本,1995年9月第3版.
    [7]张文俊.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M].学林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4页.
    [8]李兴国.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9]鲍列夫.美学[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4:226
    [10]史晓燕,刘璞.视听语言[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11] [美]比尔尼克尔斯.纪录片导论[M].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薛虹、刘兰、李枚涓翻译,《电影世界》于2003年第3期开始至2004年第4期,陆续译介了该作.
    [12] [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第186页.
    [13]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14]任远等.世界纪录史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26.
    [15]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6]林少雄主编.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M].学林出版社,2003.
    [17]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电影的本质[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18] [英]约翰格里尔逊.纪录片的首要原则,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赵曦.纪录片边界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
    [2]韩鸿.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D].四川大学,2004.
    [3]刘然.新媒体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
    [4]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
    [5]张昉.虚拟手法在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6]墨玉.数字时代的纪录片探究[D].山东大学,2006.
    [7]方秀莲.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D].扬州大学,2010.
    百度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184179.htm
    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
    中国期刊网:http://www.chinaqking.com.浅谈中国纪录片存在的问题.
    四川在线:http://www.scol.com.cn来源:南方报业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紫金网:http://www.zijin.net.外国纪录片市场化运作的启示.2008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1-09/27/c_122092615.htm
    史坦国际论坛:新媒体电视论坛www.stanchina.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http://cctv9.cnt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