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科学构建社会安全防范体系,着力解决由众多深层社会矛盾累积而成,并且日渐多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尤其是其中聚集规模更大、强度和烈度更高、且易于产生连锁反应、具有明显复杂性特征和潜在衍生危害,严重危及社会秩序,同时运用常规管理方式难以应对的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既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任务,也是理论研究持续关注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深入探讨我国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在演化机理,寻找对于应急决策具有实质性、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环节,对于指导政府相关部门的应急决策实践、提升群体性事件治理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创新和发展公共危机与应急管理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结构性张力和制度化利益表达机制有效性缺失的客观现实,以及投射于社会心理并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社会怨恨构成了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演化的社会情境。从社会矛盾的淤积、群体内部能量的积聚、导火索事件的诱发,到最终演化为非常规群体性事件往往是一个高度动态性的复杂系统和社会过程。聚集人群规模的扩大、行为手段的升级、行为目标的转移以及影响范围的扩散成为其演化的重要表征体系。依据事件发生、发展的趋势和路径依赖可将其演化过程分为酝酿阶段、激化阶段、全面爆发阶段以及平息阶段。其中各类次生事件相互刺激、相互激励、相互耦合、相互关联,大体呈现出阶段反复式演化、直线式演化、并行式演化以及循环式演化等各种演化路径。
     借用扎根理论方法,在对所选取的近年来我国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典型群案例进行逐一的数据信息收集、比较、聚类和编码分析基础上,可以得出导火索事件情景刺激、导火索事件社会认知、聚集群体结构以及聚集群体心理四个在演化过程中重要且重复出现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导火索事件情景形成对聚集群众的强烈外部刺激,社会认知和集体解读成为其行为选择的中介变量,群体结构和群体心理则直接推动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升级。
     基于群体动力学理论,导火索事件双方的力量对比和行为表现、事件耦合度、时空环境、政府干预效果、政治风险和同类事件示范效应作为外源动力提供演化的外部条件和推动力,导火索事件社会认知、群体结构、群体情绪、集体效能感作为内生动力形成演化的基础和原动力。依据作用的性质和效果,可进一步细分为正向外源动力、负向外源动力、正向内生动力和负向内生动力,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正是在上述群体力场中各种动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前述研究基础上,建立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的各个要素之间复杂关联或因果序列的理论假设,结合湖北石首事件的真实案例,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调研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验证假设,辨明各个要素分别作为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的交互作用关系,总结和归纳出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的一般规律。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ocus and critical mission of strengthening andinnovation social management but also a continuous focus areas and hot spots oftheory research, to build social security prevention system scientifically and deal withall kinds of increasingly prone group events resulting of accumulation of deep socialcontradictions, especially the unconventional mass events,which the larger gatherscale, higher strength and intensity, more chain reaction,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andpotential derivative risks, more serious threat to social order, and difficult to solvewith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means.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research on theintrinsic evolution mechanism of unconventional mass events and find the key linksof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significance of guiding government relevant departments for emergencydecision-making and enhancing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solving mass events, andexploration mea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theoretical system.
     During the course of our social transition, social structural tension and lack ofeffectiveness of institutionalized interest expression become the objective reality. Itprojected in social psychology and formed accumulating social resentment. All of thisconform the social context in evolution of unconventional mass events. It is a highlydynamic, complex systems and social processes from the deposit of social conflicts,the accumulation of energy within the group, the induction of fuse events, to the finalevolution of unconventional mass events. Under the stimulation of fuse event,evolution of unconventional mass events externally manifested the expansion ofcrowd gathered, the upgrade of group behaviour means, the transfer of behaviour target,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events, the spread of incident extent. Based on events’development trends and path dependence,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can be divided intothe embryonic stage, intensification stage, full-blown stage and calm stage. Varioustypes of secondary events which stimulate, encourage, couple and inter-relate eachother, generally show evolution paths including of stage iterative evolution, linearevolution, parallel evolution and cyclic evolution.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we found four repeated key factors andvariables including scenarios stimulation, social cognition, and group structure grouppsychology and develop a conceptual model of evolution of unconventional massevents, on the foundation of data collection, comparison, clustering and coding inselected unconventional mass event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scenario stimulationprojected on the public psychology as a "real event", the cognitive and collectivesocial awareness become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of behavior choices, The groupstructure and group psychology are directly promote the evolution and upgrade ofunconventional mass events.
     On the perspectives of group dynamics theory, the contradistinction of power andbehaviour of both sides, the coupling of events, space-time environment, the effect ofgovernment intervention, political risk,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of similar incidentsprovide impetus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the evolution as external source of power;the social cognitive of fuse events, group structure, group emotions, and the sense ofcollective efficacy become the basis and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evolution as internalsource of power. Based on the nature and effect of the role,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positive external source of power, negative external source of power, positive internalsource of power, negative internal source of power. The evolution of unconventionalmass events results from the influence and interaction of various powers in the groupforce field above.
     Based on the former study, we established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f complexassociation or causal sequence among the various elements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of unconventional mass events. Combined with the real case of Hubei Shishou event,we designed the questionnaire, conducted field research to collect data, us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echniques to verify the assumptions, and identified the interactionrelations among various element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orintermediate variables, and summarized the core and common law in the evolution ofunconventional mass events.
引文
①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40-4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4页。
    ①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公发(2000)5号)。
    ②转引自魏新文:《.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困境与出路》,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①薛澜,张杨:《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②李景阳,《社会变动时期的俄罗斯冲突学》,载《社会》,1998年第5期。
    ③金光俊等:《冲突与社会主义杜会》,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④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前言第47页。
    ①park,R..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1:865.
    ②Smelser,N.J. thero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1963:8.
    ③[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下),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66-567页。
    ④巴克:《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76页。
    ⑤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216页。
    ⑥BERT USEEM: Breakdown Theories of Collective Action, Annu.Rev.Social,1998:24.
    ①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和革命:走向一个整合的视角》,载[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
    ②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载《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③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④邱泽奇:《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⑤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⑥转引自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载《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⑦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05年导论第3页。
    ①[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4页。
    ②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34页。
    ③张成福,杨兴坤:《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与教训——基于H1N1甲型流感为例》,载《重庆行政》,2010年第4期。
    ④马庆国,王小毅:《非常规突发事件中影响当事人状态的要素分析与数理描述》,载《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第3期。
    ①转引自刘霞等:《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征探析》,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②林鸿潮,詹承豫:《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与应急法的重构》,载《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7期。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①[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64页。
    ②[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5页。
    ③[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①[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76页。
    ②马庆国,王小毅:《非常规突发事件中影响当事人状态的要素分析与数理描述》,载《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第3期。
    ①李湖生,姜传胜,刘铁民:《重大危机事件应急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载《中国安全生产技术》,2008年第5期。
    ②当前学界对于英语evolution到底是该译成“进化”还是“演化”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演”字既含有连续的意味又随机性大些;而“进”字则多带有进步和由低等向高等直线发展的含意而忽视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退化”现象,译成演化显得更为全面,并能消除歧义。台湾学术界则主张译成“演化”不妥而应译成“进化”。而事实上“译成进化或演化,都无关紧要,并非是孰是孰非的大原则问题”。见庚镇城:《“Evolution”一词译成“进化”及其传入中国的经过》,载《科技导报》,2000年第12期。
    ①[瑞士]库尔特多普弗:《经济学的演化基础》,琐凌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7页。
    ②转引自曹学艳等:《非常规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第四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2009年第68页。
    ③赵红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理、机制与体系探讨》,载《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10月专辑。
    ④[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①[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4页。
    ②[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89页。在相关概念界定中,同样有学者将“机制”等同于“机理”,认为两者可以同义互换使用。
    ①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和革命:走向一个整合的视角》,[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0页。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②马克I利希巴赫:《社会理论与比较政治学》,载[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4页。
    ①曾鹏:《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9页。
    ②马克I利希巴赫:《社会理论与比较政治学》,载[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5页。
    ③[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1-22页。
    ④Donatella Della Porta, Mario Diani:《社会运动概论》,巨流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34页。
    ①[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谢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5-6页。
    ①刘能:《社会运动理论:视角变迁及其与中国当代社会研究现场的相关度》,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②[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③[美]马克霍华德罗斯:《比较政治分析中的文化和身份》,[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①转引自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②西塔尼塔罗:《心智、政治文化和集体行动框架:通过行动建构意义》,载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谬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7页。
    ③[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等:《社会运动和革命:走向一个整合的视角》,[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6-197页。
    ①[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17页。
    ①[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10页。
    ②一般而言,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多为社会政治精英和积极分子,而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多为社会弱势群体或边缘人群。
    ③McAdam,Doug.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7.转引自薛澜:《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①[美]L.A.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9页。
    ②[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③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1页。
    ④[美]L.A.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47页。
    ①[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②转引自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48页。
    ③“际遇”即是一个“共享的谈话现实”,是拥有着各自优势和不同动机个体之间的互动与谈判博弈。
    ①相关理论的详细阐述见李文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3-285页;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03-406页。
    ②期望型相对剥夺即人们实际得到的满足虽不断增加,但总是低于人们的期望值;持续型相对剥夺即人们的期望值不变,实际得到的满足反而减少;递减型相对剥夺即实际得到的满足和人们的期望值均不发生改变,前者低于后者;渐进型相对剥夺即人们的期望值在不断增加,而实际得到的满足并没有明显改善。具体论述见王瑾:《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载《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①McCarthy,John,D.and Meyer N.Zald: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A Partial Theory.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1977:82.
    ②卡洛尔麦克拉吉谬勒:《建构社会运动理论》,载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谬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③王瑾:《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载《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①冯建华,周林刚:《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四种取向》,载《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美]道格麦格亚当等:《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③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和革命:走向一个整合的视角》,[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0页。
    ④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①冯建华,周林刚:《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四种取向》,载《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王瑾:《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载《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③详见王生博:《作为政治社会学议题的集体行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董国礼:《梯利的集体行动理论》,载《学海》,2007年第5期。
    ①王瑾:《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载《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②刘能:《社会运动理论:视角变迁及其与中国当代社会研究现场的相关度》,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③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④[美]道格麦格亚当等:《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⑤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11-215页。
    ②详细论述见冯建华,周林刚:《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四种取向》,载《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③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3页。
    ①王沛,林崇德:《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载《心理科学》,2003年第3期。
    ①社会认知发展模型以及内在隐喻的详细论述见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95-119页;朱新秤:《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载《心理学动态》,2000年第2期;乐国安:《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4-45页;张淑华:《社会认知科学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②王沛,林崇德:《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载《心理科学》,2003年第3期。
    ③张淑华:《社会认知科学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11-12页。
    ①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②安东尼吉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19页。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④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125,4-9.
    ①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2.
    ②沃特阿赫特贝格:《民主、正义与风险社会:生态民主政治的形态与意义》,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③安东尼吉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42页。
    ④[德]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⑤转引自《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4期。
    ①转引自庄友刚:《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9期。
    ②参见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1页。
    ③N.Luhmann. Risk: A sociological theory, Berlinde Gruyter,1993:62(5).
    ④转引自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4期。
    ⑤“Two infinities of risk”, in B. Massumi (ed.). the Politics of Everyday Fea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Minnesota Press,1993:225.转引自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4期。
    ⑥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
    ⑦安东尼吉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①钟开斌:《风险管理研究:历史与现状》,载《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11期。
    ②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0-131页。
    ③张海波:《社会风险研究的视角》,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1年第30-31页。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等:《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①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②弗朗西斯福克斯皮文,理查德A.克劳沃德:《使集体性抗议活动常规化》,载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谬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9页。
    ③曾鹏:《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51页。
    ①米拉马克思费里:《理性概念的政治脉络:理性选择理论和资源动员》,载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谬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页。
    ②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③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④威廉甘姆森:《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载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谬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0页。
    ①威廉甘姆森:《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载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谬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②[英]洛佩兹,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页。
    ③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2-43页。
    ①[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等:《社会运动和革命:走向一个整合的视角》,载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7,206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③在韦伯看来,此处的意向可以是一个行为者在某一具体环境下主观上实际持有的意向,或一群行为者在特定的一系列事件中平均或近似持有的主观意向;以及在一个思维构造的纯粹状态里,被视为典型的某个或某些行为者主观持有的意向。见[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④帕森斯同样对行动与行为进行了区分,行为只是一种对于刺激的反应,仅仅是身体的物理过程的统称,而行动则与行动者的意识密不可分,是有意识的、目的性的行为。
    ⑤[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49-50页。
    ⑥马克I利希巴赫:《社会理论与比较政治学》,载[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9-341页。
    ①[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等:《社会运动和革命:走向一个整合的视角》,载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7页。
    ②[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③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52页。
    ④[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62页。
    ①[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78-79页。
    ②袁宏永等:《论事件链、预案链在应急管理中的角色与应用》,载《中国应急管理》,2008年第1期。
    ①[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等:《社会运动和革命:走向一个整合的视角》,[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7-208页。
    ②[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等:《社会运动和革命:走向一个整合的视角》,[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7-212页。
    ①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6页。
    ②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65,179页。
    ⑤R.Collins.Conflict Theory and the Advance of Macro-Historical Sociology, Frontiers of Social Theory, 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72-73.
    ①在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的社会阶层正逐步形成而出现过渡性特征,地域和城乡之间的差异非常突出,后工业化社会的分层特征、工业化社会的分层特征和农业社会的分层特征同时并存。详细论述见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12页。
    ②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①方同义:《多元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与和谐社会建设》,载《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③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2-203页。
    ②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详见冯仕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视角转换》,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0-23页。
    ④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
    ⑤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下的底层社会的形成》,载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39页。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②转引自李森:《当代中国利益集团利益表达行为的特征及趋势》,载《理论前沿》,2008年第20期。
    ③《新华社: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经济参考报》,2010年05月10日。
    ④《我国基尼系数或超0.5分配改革刻不容缓》,载《经济导报》,2010年5月25日。
    ⑤《赖明常委:我国贫富悬殊不断加大收入差距12.66:1》,新华网,2009年6月18日。
    ⑥[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09页。
    ①《中国社会结构有固定化的危险》,载《南风窗》,2010年5月26日。
    ②具体论述与相关事例见《“中产”日子不轻松:青春被透支,房子是一座山》,人民网,2010年9月9日;《人民日报探讨中产阶层焦虑根源,呼吁为其增收减负》,人民网,2010年9月16日。
    ①详细论述见曾鹏:《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②《调查:超8成党政干部自认出身草根,草根难获成功》,人民网,2011年05月06日。
    ③《调查报告反映“代际壁垒”催生“穷二代”》,《南方周末》,2010年5月26日。
    ④方同义:《多元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与和谐社会建设》,载《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⑤两种分配原则的具体阐述见孙立平:《社会结构的定型与精英寡头统治的初步凸现》,载《新远见》,2008年第11期。
    ①相关具体论述见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①孙立平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近中期趋势与潜在危机》,载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8-59页。
    ②[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谢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0页。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②[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谢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0-11页。
    ③《六大原因诱发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与民夺利是祸首》,《南方都市报》,2009年3月3日。
    ④[美]David G.Myers,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第382页。
    ⑤[法]让-马克夸克,Jean-Marc Coicaud:《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52页。
    ①[美]戴维伊思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②闾小波:《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5页。
    ③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3页。
    ④[美]塞谬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9-10页。
    ⑤参见[美]塞谬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53-54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系统》,纽约:克诺夫出版公司,1953年第96页。
    ③[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系统》,纽约:克诺夫出版公司,1953年第129,146页。
    ④伊斯顿的政治系统思想中的“输入”强调的是社会对政治系统的输入,而将政治系统内部的“内输入”排除在外,因为这些要求并非产生于在社会非政治领域中担任角色的人们的经验,而是直接来自于政治角色本身,见[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63页。
    ①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4-16页。
    ②[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8页。
    ③[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0页。
    ④[美]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转引自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0页。
    ②引自肖建华,郭雄伟:《转型期农民利益表达的障碍及对策研究》,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拉塞尔J多而顿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5页。
    ④[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5页。
    ①胡承槐:《当前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与构建开放政治体系简论》,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②[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③施雪华:《比较政治现代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67页。
    ④[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苏珊奥格登:《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⑤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01-104页。
    ②[美]戴维伊思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③[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①张爱军:《群体性事件概念之名实辨析》,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3期。
    ②[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9页。
    ③臧志军:《“治理”:乌托邦还是现实?》,载《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3期。
    ④[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3页。
    ①[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②李侃如:《治理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69页。
    ③[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①刘智,史卫民:《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48-366页。
    ②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
    ③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④杨立志:《利益表达:政党文化构建的价值解读》,载《岭南学刊》,2008年第6期。
    ⑤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7页。
    ①李侃如:《治理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38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拉塞尔J多尔顿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72页。
    ③[美]詹姆斯R汤森:《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④李庆钧:《利益表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
    ①《当民众的利益表达频遭冷遇》,中国青年报,2010年4月29日。
    ②安元鼎:《北京截访“黑监狱”调查》,南方都市报,2010年9月24日。
    ③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载《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④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载《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⑤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02页。
    ⑥威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5页。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530页。
    ②胡伟:《网络民主:机遇与挑战》,载《文汇报》,2009年8月26日。
    ③经济机制在于大众传媒市场化过程中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文化机制来自于对中产阶级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关注,以及在我国强调的对主旋律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报道。详见陈建胜:《新闻传媒: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载《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④刘刚等:《让“无处不在的眼睛”更加敏锐》,《天津日报》,2005年3月11日。
    ①[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52页。
    ②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载《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③[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0页。
    ①陈剩勇,林龙:《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载《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
    ②[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78页。
    ③何哲:《群体性事件的演化和治理策略》,载《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4期。
    ④现有理论研究中,有学者将其称为“无直接利益冲突”或“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
    ⑤转引自成伯清:《从嫉妒到怨恨》,载《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0期。
    ①[美]David G.Myers,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②《学者称中国进入全民怨恨社会》,《南方都市报》,2007年09月15日。
    ③具体论述见胡建国:《当前社会怨恨心态新动向》,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④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1997年第54页。
    ⑤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载《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①[德]《舍勒全集》(上),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398页。
    ②[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87页。
    ③[德]弗里德里希尼采:《道德的谱系》,三联书店,1992年第18页。
    ④[德]弗里德里希尼采:《道德的谱系》,三联书店,1992年第21页。
    ①舍勒从观念和实质两方面对基督教道德与现代仁爱进行了深刻分析,在其看来,现代仁爱的对象指向是生物性人类和人的总和;从主体上看,现代仁爱的主体不是基督教精神的行为和行动而是情感;现代仁爱的评价价值演变为对总体福利,即功效价值的促进。具体论述见王翠华:《怨恨与现代性》,载《唯实》,2010年第5期。
    ②[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1997年第7页;《舍勒全集》(上),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401页。
    ③[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1997年第149页。
    ④[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等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⑤《舍勒文集》,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401页。
    ⑥详细论述见庄锦英:《决策心理学》,上海教育世纪出版社,2006年第226-230页。
    ①J.M.Barbalet.A Macro Sociology of Emotion: Class Resentment, Sociological Theory,1992(2).
    ②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③《舍勒文集》,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405-406页。
    ④Max Scheler. Ressentiment. Milwaukee, Wisconsin: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1994:33.
    ⑤弗林斯:《舍勒的心灵》,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48页。
    ①Taylor S E. The social being in social psychology. In D Gilbert,S T Fiske, G Lindzey ed. Handbook of socialpsychology. New York:McGraw-Hill,1998:58-98.
    ②艾森克:《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转引自庄锦英:《决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8页。
    ①欧亮:《从“杨佳事件”看群体归因偏向及其对警民关系的启示》,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
    ②Dnavid snow. Master Frames and Cycle of protest, in Aldon Morris. Frontiers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 New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137.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462页。
    ②[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③郭秋永:《抽象概念的分析与测量:政治功效感的例释》,载《第二届美国文学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第321页。
    ①转引自李蓉蓉:《政治效能感:内涵与价值》,载《晋阳学刊》,2010年第2期。
    ②内在政治效能感指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了解政治事务、认知政治过程的全貌以及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外在政治效能感则是指个人相信政府官员对于民众有所反应并予以重视的程度。详细论述见李蓉蓉:《政治效能感:内涵与价值》,载《晋阳学刊》,2010年第2期。
    ③《舍勒文集》,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417-418,404页。
    ④《舍勒文集》,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404页。
    ⑤[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谢地坤等译,漓江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①舍勒:《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1997年第13页。
    ②安东尼吉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15页。
    ③Scheler, Max. Ressentiment. Milwaukee, Wisconsin: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1994:49-51.
    ④[奥地利]赫尔穆特舍克:《嫉妒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09页。
    ⑤王海洲:《想象的报复:西方政治学视野中的“怨恨”》,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⑥舍勒:《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1997年第41-42页.
    ①王潇,李文忠,杜建刚:《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载《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8期。
    ②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①情绪感染理论的相关研究见成达建:《管理研究中的情绪感染个体差异及其测量探析》,载《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2期;王潇等:《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载《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8期。
    ②王丽,于凤荣:《电子政府与现代政府之比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1期。
    ③安东尼吉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8-69页。
    ④Bourdieu, Pierre, L.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212.转引自成伯清:《从嫉妒到怨恨》,载《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0期。
    ①Scheler, Max. Ressentiment. Milwaukee, Wisconsin: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1994:52.
    ②Scheler, Max. Ressentiment. Milwaukee, Wisconsin: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1994:34.
    ③《舍勒文集》,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417-418,407页。
    ①《2010年全球清廉度排行榜:中国第78名》,网易网,2010年10月27日,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_guonei8_bbs/6K0L78PS0001124J.html。
    ②转引自庄锦英:《决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③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307页。
    ④覃敏建:《怨恨:转型国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心理梗阻》,载《东南学术》,2009年第6期。
    ⑤[美]塞谬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7页。
    ①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第1期。
    ②[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②[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①[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②[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117页。
    ③杨鑫辉:《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8-191页。
    ④Rule,James B.Rationality and Non-rationality in Militant Collective Action.Sociological theory,1989:7(57).
    ①[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29页。
    ②[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125-141页。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88页。
    ②[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①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36页。
    ②王志丹:《风险向危机的演变机制探讨》,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①王志丹:《风险向危机的演变机制探讨》,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②黄豁:《群众“不明真相”是官员失职》,载《嘹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48期。
    ①《“散步”是为了避免暴力》,《南方周末》,2009年1月14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22872/0。
    ②Dombrowsky, WR.Again and Again: Is a disaster what we Call Disaster? Some Conceptual Notes onConceptualizing the Object of Disaster Soci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2003(13):241-254.
    ①吴国斌:《突发公共事件扩散机理研究——以三峡坝区为例》,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
    ①Glaser, B.G.Basic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emergence vs. forcing.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1992:76.
    ①朱荣:《基于扎根理论的产业集群风险问题研究》,载《会计研究》,2010年第3期。
    ②张梦中,霍哲:《定性研究方法总论》,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1期。
    ③Denzin Y, Lincoln S.Hand 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CA: Sage,1994.
    ④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载《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3期。
    ①贾旭东,谭新辉:《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载《管理学报》,2010年第5期。
    ②冯生尧,谢瑶妮:《扎根理论:一种新颖的质化研究方法》,载《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第6期。
    ③Strauss A, J Corbin.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an Overview. Norman K D, S L Y vonnaeds. Handbook of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1994:22-23.
    ④胡幼慧:《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巨流出版社,1996年第102页。
    ⑤扎根理论方法编码过程的具体阐述详见张敬伟:《扎根理论研究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期;孟娟:《心理学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等。
    ⑥改编自Pandit.The Creation of Theory: 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The QualitativeReport1996(4).转引自李志刚:《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载《东方》,2007年第4期。
    ①牛美丽:《公共行政学观照下的定性研究方法》,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王京生,王争艳等:《对定性研究的重新评价》,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2期。
    ③牛美丽:《公共行政学观照下的定性研究方法》,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2页。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②何雨,石德生:《社会调查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载《调研世界》,2009年第5期。
    ③转引自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载《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3期。
    ①GLASER B G.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1978.转引自贾旭东,谭新辉:《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载《管理学报》,2010年第5期。
    ①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质性研究概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年第108页。
    ①李志刚,李兴旺:《蒙牛公司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载《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②徐建平:《组织惯例的演化机制与效能研究:基于学习视角》,浙江大学,2009年。
    ①朱荣:《基于扎根理论的产业集群风险问题研究》,载《会计研究》,2010年第3期。
    ①[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困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②米歇尔克罗齐耶等:《行动者与系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页。
    ③周晓虹:《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④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57页。
    ①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②Daniel Stokols, Maria Montero.Toward a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载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前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4页。
    ①吴传毅,唐云涛:《“非直接利益冲突”的规律及制度性应对思考》,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②《瓮安事件调查:刑事案件如何演变为群体性事件》,载《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7月9日,http://news.sina.com.cn/c/2008-07-09/034815896342.shtml。
    ③[英]洛佩兹,斯科特:《社会结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48-249页。
    ②Daniel Stokols, Maria Montero.Toward a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载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前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②[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谢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9-10页。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88页。
    ②[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③《社会学专家:将利益表达与社会稳定一致起来》,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4月19日。
    ④《人大代表称溺爱百姓可能让他们变成刁民》,新华网,2012年1月10日,http://news.qq.com/a/20120110/000858.htm?pgv_ref=aio。
    ①哥德吉戈伦尔,彼得M托德等:《简洁启发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0页。
    ②贝尔特克兰德曼斯:《抗议的社会建构和多组织场域》,载艾尔东莫里斯等:《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4页。
    ①吉仁泽:《适应性思维—现实世界中的理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8-209页。
    ②吉仁泽:《适应性思维—现实世界中的理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③Potter M C,Short-term conceptual memory for pictur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Learning andMemory,1976,5(2).
    ①吉仁泽:《适应性思维—现实世界中的理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
    ②哥德吉戈伦尔,彼得M托德等:《简洁启发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32,72页。
    ③哥德吉戈伦尔,彼得M托德等:《简洁启发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④哥德吉戈伦尔,彼得M托德等:《简洁启发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7页。
    ⑤庄锦英:《决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62页。
    ①贝尔特克兰德曼斯:《抗议的社会建构和多组织场域》,艾尔东莫里斯等:《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8页。
    ①[美]谢利泰勒等:《社会心理学》(第1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7页。
    ①Anthony G. Greenwald,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
    ②图式(schema)是关于某些概念或刺激的有组织、结构化的认知集合,它包括关于这些概念和刺激的知识、不同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特定例子(Fiske&Taylor,1991),具体论述参见[美]谢利·泰勒,利蒂希亚·安妮·佩普卢,戴维·西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7页。
    ③[美]S.E.Taylor,L.A.Peplau,D.O.Sears:《社会心理学》(第10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①《中国民众偏爱坏消息:爱之深、恨之切》,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8月4日。
    ②[美]S.E.Taylor,L.A.Peplau,D.O.Sears:《社会心理学》(第10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③周爱宝:《内隐社会认知的理论建构》,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①[美]S.E.Taylor,L.A.Peplau,D.O.Sears:《社会心理学》(第10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②钟玉明等:《我国出现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载《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10月17日。
    ③[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①[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12-114页。
    ②[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①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载《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②张荆红:《社会边缘人: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的积极参与者—基于SS事件的分析》,载《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
    ③吉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④《“散步”是为了避免暴力》,《南方周末》,2009年1月14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22872/0。
    ⑤《深圳警方依法处理宝安区袭警事件中的13名犯罪嫌疑人》,新华网,2008年11月27日。
    ①《贵州瓮安打砸抢烧事件肇事团伙25人被判刑》,新华网,2009年11月1日;《贵州瓮安6名"6·28"事件犯罪份子被判刑》,新华网,2008年11月14日。
    ②赵鹏等:《“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系列报道》,《嘹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36期。
    ③揭秘瓮安6.28打砸抢烧事件真相,2008年07月11日,http://phtv.ifeng.com/program/shnjd/200807/0711_1612_648194_2.shtml。
    ①弗朗西斯福克斯皮文,理查德A.克劳沃德:《使集体性抗议活动常规化》,载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谬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54页。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0页。
    ②Tarrow, Sidney.Power in Move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③[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72页。
    ④《瓮安事件调查:刑事案件如何演变为群体性事件》,《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7月9日,http://news.sina.com.cn/c/2008-07-09/034815896342.shtml。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②[美]艾尔东莫里斯等:《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①《瓮安事件调查:刑事案件如何演变为群体性事件》,《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7月9日,http://news.sina.com.cn/c/2008-07-09/034815896342.shtml。
    ②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③[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70页。
    ①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43,97页。
    ②《专家解析08年群体性事件:散步形式可避免暴力》,南方新闻网,2009年1月15日。
    ③[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④Bandura A.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control, New York: W.H.Freeman and Company,1997:477-524.
    ①施文捷:《集体行动对社区集体效能感的影响:一项实证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
    ②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①[英]Rupert Brown:《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②李宁:《群体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③[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1-12页。
    ④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①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752页。
    ②[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①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当代西方心理学评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2页。
    ②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58页。
    ①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②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91页。
    ①熊学兵:《基于管理熵理论的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综合集成评价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4页。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①[美]S.E.Taylor,L.A.Peplau,D.O.Sears:《社会心理学》(第10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②[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70页。
    ③陈启山:《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述评》,载《心理研究》,2009年第2期。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61,58页。
    ②[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①[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9页。
    ②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88页。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71页。
    ②许尧,刘亚丽:《群体性事件中的冲突升级及遏制机制研究》,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①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6页。
    ①[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①熊学兵:《基于管理熵理论的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综合集成评价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43页。
    ①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①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1页。
    ②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8页。
    ③转引自李建明:《社会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①具体论述见曹英:《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流程、节点与心理接受机制》,载《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①[美]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转引自《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东方网,2012年06月19日。
    ①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塞绍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第50页。
    ②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88页。
    ①《社会学专家:将利益表达与社会稳定一致起来》,《中国青年报》,2010-4-19。
    ②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349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7-238页。
    ④俞可平:《动态稳定与和谐社会》,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①《社会学专家:将利益表达与社会稳定一致起来》,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4月19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6页。
    ①[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柏骏:《群体性事件的行为模式与解释框架》,《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2]曹英:《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流程、节点与心理接受机制》,《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3]陈姣娥:《基于扎根理论的网民公共政策态度形成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7期。
    [4]陈强,徐晓林:《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要素研究》,《情报杂志》,2010年第11期。
    [5]陈启山:《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述评》,《心理研究》,2009年第2期。
    [6]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
    [7]陈剩勇,林龙:《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
    [8]陈发桂:《论应激性群体事件中的无组织化民众参与》,《岭南学利》,2009年第6期。
    [9]陈晋胜:《群体性事件政治成因分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0]陈晋胜,安明贤:《群体性事件的文化成因分析》,《理论探索》,2005年第6期。
    [11]陈长坤,孙云凤:《冰雪灾害危机事件演化及衍生链特征分析》,《灾害学》,2009年第1期。
    [12]成伯清:《从嫉妒到怨恨》,《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0期。
    [13]成达建:《管理研究中的情绪感染个体差异及其测量探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2期。
    [14]戴群策:《群体性事件的宪政思考》,《学术研究》,2009年第4期。
    [15]董国礼:《梯利的集体行动理论》,《学海》,2007年第5期。
    [16]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
    [17]冯生尧,谢瑶妮:《扎根理论:一种新颖的质化研究方法》,《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第6期。
    [18]冯仕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视角转换》,《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9]冯建华,周林刚:《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四种取向》,《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0]方同义:《多元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与和谐社会建设》,《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1]范珉,苏巨诗:《我国公共场所突发事件演化机理实证分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第4期。
    [22]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第3期。
    [23]高春芽:《当代集体行动理论的发展:从社会崩溃到政治过程》,《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7期。
    [24]韩传峰,王兴广:《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系统动态作用机理》,《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8期。
    [25]黄顺康:《论构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源头阻断机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6]黄振辉:《表演式抗争:景观、挑战与发生机理》,《开放时代》,2011年第2期。
    [27]何雨,石德生:《社会调查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调研世界》,2009年第5期。
    [28]何哲:《群体性事件的演化和治理策略》,《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4期。
    [29]何艳玲,陈晓运:《从“不怕”到“我怕”:一般人群在邻避冲突中如何形成抗争动机》,《学术研究》,2012年第5期。
    [30]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31]胡承槐:《当前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与构建开放政治体系简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32]金光俊等:《冲突与社会主义杜会》,《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33]金太军,沈承诚:《从群体性事件到群体性行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4]贾留战,马红宇:《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抗争模型及其研究展望》,《管理现代化》,2011年第4期。
    [35]林鸿潮,詹承豫:《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与应急法的重构》,《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7期。
    [36]李湖生,姜传胜,刘铁民:《重大危机事件应急关键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中国安全生产技术》,2008年第5期。
    [37]李景阳:《社会变动时期的俄罗斯冲突学》,《社会》1998年第5期。
    [38]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9]李昌庚:《维稳与改革的博弈与平衡》,《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40]李庆钧:《利益表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
    [41]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42]李志刚,李兴旺:《蒙牛公司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43]李汉林,魏钦恭:《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44]李蓉蓉:《政治效能感:内涵与价值》,《晋阳学刊》,2010年第2期。
    [45]李永宠,陈晋胜“《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
    [46]刘德海:《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理的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运筹与管理》,2011年第2期。
    [47]刘德海:《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政府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第1期。
    [48]刘德海,王维国:《不同社会结构下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机理的演化博弈分析》,《系统工程》,2010年第6期。
    [49]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50]刘能:《社会运动理论:视角变迁及其与中国当代社会研究现场的相关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1]刘霞:《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征探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52]刘义强:《游民政治:社会风险与群体性事件的结构背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53]罗成琳,李向阳:《突发性群体事件及其演化机理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6期。
    [54]孟娟:《心理学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5]马庆国,王小毅:《非常规突发事件中影响当事人状态的要素分析与数理描述》,《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第3期。
    [56]牛美丽:《公共行政学观照下的定性研究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7]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第1期。
    [58]欧亮:《从“杨佳事件”看群体归因偏向及其对警民关系的启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
    [59]覃敏建:《怨恨:转型国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心理梗阻》,《东南学术》,2009年第6期。
    [60]邱泽奇:《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61]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62]单飞跃,高景芳:《群体性事件成因的社会物理学解释》,《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
    [63]宋艳,姜金贵:《网络道德危机动力机制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第3期。
    [64]史波:《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
    [65]史云贵:《中国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治理的理性路径论析》,《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66]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67]孙正:《组织化群体:关于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基本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8]宋宝安,华雯文:《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理论解释与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4期。
    [69]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70]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71]童星,张海波:《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72]童星,张海波:《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学术界》,2008年第2期。
    [73]王瑾:《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74]王沛,林崇德:《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心理科学》,2003年第3期。
    [75]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76]王翠华:《怨恨与现代性》,《唯实》,2010年第5期。
    [77]王海洲:《想象的报复:西方政治学视野中的“怨恨”》,《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78]王潇,李文忠,杜建刚:《情绪感染理论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8期。
    [79]王文祥:《建立底层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80]王明忠,范翠英:《主观群体动力学模型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1期。
    [81]王新超,林泽炎等:《关于群体性事件发生规律的10个判断》,《国家行政学学报》,2011年第1期。
    [82]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83]王战军:《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政法学刊》,2006年第5期。
    [84]沃特阿赫特贝格:《民主、正义与风险社会:生态民主政治的形态与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85][德]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
    [86]魏新文:《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困境与出路》,《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87]文力:《利益群体显性化:利益表达和均衡的有效机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88]吴国斌,王超:《重大突发事件扩散的微观机理研究》,《软科学》,2005年第6期。
    [89]吴传毅等:《“非直接利益冲突”的规律及制度性应对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90]谢海军:《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演变态势及其动态应对机制》,《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91]熊建,杨爱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92]薛澜,张杨:《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93]肖建华,郭雄伟:《转型期农民利益表达的障碍及对策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94]姚伟:《新型群体性事件:一项基于风险冲突的分析》,《学术界》,2012年第4期。
    [95]徐蓉:《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社会心理建设》,《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
    [96]徐寅峰,刘德海:《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根源的主观博弈分析》,《预测》,2004年第6期。
    [97]杨雪冬:《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4期。
    [98]杨立志:《利益表达:政党文化构建的价值解读》,《岭南学刊》,2008年第6期。
    [99]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00]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101]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学海》,2009年第6期。
    [102]袁宏永等:《论事件链、预案链在应急管理中的角色与应用》,《中国应急管理》,2008年第1期。
    [103]臧志军:《“治理”:乌托邦还是现实?》,《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3期。
    [104]曾鹏:《群体网络与集体行动生发的可能性》,《浙江学刊》,2009年第1期。
    [105]张成福,杨兴坤:《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与教训——基于H1N1甲型流感为例》,《重庆行政》,2010年第4期。
    [106]张海波:《社会风险研究的视角》,《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07]张梦中,霍哲:《定性研究方法总论》,《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1期。
    [108]张敬伟:《扎根理论研究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期。
    [109]张荆红:《社会边缘人: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的积极参与者》,《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
    [110]张荆红:《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中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社会》,2011年第2期。
    [111]张明军,陈朋:《2011年中国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及学理沉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112]张紧跟:《从社会组织的视角看群体性事件》,《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3期。
    [113]张建勇:《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及有效防范》,《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114]张卫:《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5期。
    [115]翟岩:《试析结构与行动理论相互融合的可能与途径》,《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
    [116]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17]赵红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理、机制与体系探讨》,《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10月专辑。
    [118]赵守东:《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性症结及解决思路》,《理论探讨》,2007年第2期。
    [119]郑风田,许竹青等:《政府态度、网络媒体与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效应》,《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20]钟开斌:《风险管理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11期。
    [121]朱新秤:《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0年第2期。
    [122]朱荣:《基于扎根理论的产业集群风险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10年第3期。
    [123]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4期。
    [124]朱力,卢亚楠:《现代集体行为中的新结构要素》,《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25]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学海》,2009年第1期。
    [126]庄友刚:《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5年第9期。
    [127]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5期。
    [128]周爱宝:《内隐社会认知的理论建构》,《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4]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6][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
    [7]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
    [8][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下),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0]巴克:《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11]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
    [12][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4]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05年。
    [15][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译林出版社,2010年。
    [16]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7][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8][美]道格麦格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
    [19][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20]曾鹏:《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2]Donatella Della Porta, Mario Diani:《社会运动概论》,巨流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23][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5][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6]李文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27]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谬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8]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9]乐国安:《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张淑华:《社会认知科学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
    [31]安东尼吉斯:《失控的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2]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33][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34][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
    [35]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6]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7]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中信出版社,2001年。
    [38][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3年。
    [39][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40][英]洛佩兹,斯科特:《社会结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41]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2]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3]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44]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5][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4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7][美]David G.Myers,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48][美]戴维伊思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
    [49]闾小波:《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0]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51][美]戴维伊思顿:《政治系统》,纽约:克诺夫出版公司,1953年。
    [52][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5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54][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
    [5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拉塞尔J多而顿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55][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
    [56][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
    [57]施雪华:《比较政治现代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苏珊奥格登:《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
    [59][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年。
    [60]刘智、史卫民、周晓东:《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61]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62]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63]威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
    [64][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65][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66]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1997年。
    [67][德]《舍勒全集》(上),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68][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
    [69][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漓江出版社,2007年。
    [70]何显明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及其应急处置》,学林出版社,2010年。
    [7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
    [72]庄锦英:《决策心理学》,上海教育世纪出版社,2006年。
    [73]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华夏出版社,1999年。
    [74]弗林斯:《舍勒的心灵》,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75]艾森克:《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76][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77][奥地利]赫尔穆特舍克:《嫉妒与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78]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
    [79][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8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8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82]胡幼慧:《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巨流出版社,1996年。
    [83]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质性研究概论》,巨流图书公司,1997年。
    [8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85]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86]杨鑫辉:《心理学通史》(第5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87]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88]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前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89]吉仁泽:《适应性思维—现实世界中的理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90]R A巴伦,D伯恩:《社会心理学》(第十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1]哥德吉戈伦尔,彼得M托德及ABC研究组:《简洁启发式—让我们更精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92][美]谢利泰勒等:《社会心理学》(第1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93][美]S.E.Taylor,L.A.Peplau,D.O.Sears:《社会心理学》(第十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94][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
    [95][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96][英]Rupert Brown:《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97]米歇尔克罗齐耶等:《行动者与系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98]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99][美]斯图亚特S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0][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
    [101]刘霞,向良云:《公共危机治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1]《中国社会结构有固定化的危险》,《南风窗》,2010年5月26日。
    [2]《“中产”日子不轻松:青春被透支,房子是一座山》,人民网,2010年9月9日。
    [3]《人民日报探讨中产阶层焦虑根源呼吁为其增收减负》,人民网,2010年9月16日。
    [4]《我国基尼系数或超0.5分配改革刻不容缓》,《经济导报》,2010年5月25日。
    [5]《赖明常委:我国贫富悬殊不断加大,收入差距12.66:1》,新华网,2009年6月18日。
    [6]《六大原因诱发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与民夺利是祸首》,《南方都市报》,2009年3月3日。
    [7]《当民众的利益表达频遭冷遇》,《中国青年报》,2010年4月29日。
    [8]安元鼎:《北京截访“黑监狱”调查》,《南方都市报》,2010年9月24日。
    [9]胡伟:《网络民主:机遇与挑战》,《文汇报》,2009年8月26日。
    [10]刘刚等:《让“无处不在的眼睛”更加敏锐》,《天津日报》2005年3月11日。
    [11]《学者称中国进入全民怨恨社会》,《南方都市报》,2007年9月15日。
    [11]《2010年全球清廉度排行榜:中国第78名》,网易网,2010年10月27日,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_guonei8_bbs/6K0L78PS0001124J.html。
    [12]黄豁:《群众“不明真相”是官员失职》,《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48期。
    [13]《“散步”是为了避免暴力》,《南方周末》,2009年1月14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22872/0。
    [14]《瓮安事件调查:刑事案件如何演变为群体性事件》,《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7月9日,http://news.sina.com.cn/c/2008-07-09/034815896342.shtml。
    [15]《揭秘瓮安6.28打砸抢烧事件真相》,2008年07月11日,http://phtv.ifeng.com/program/shnjd/200807/0711_1612_648194_2.shtml。
    [16]钟玉明等:《我国出现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10月17日。
    [17]《中国民众偏爱坏消息:爱之深、恨之切》,《中国青年报》,2010年8月4日。
    [18]《综治办主任称2009年遏制重大群体性事件任务艰巨》,《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1月12日。
    [19]《韧性稳定,防范社会动荡》,《南方周末》,2009年12月24日。
    [20]赵鹏等:《“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系列报道:反思贵州瓮安“628”事件》,《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9月8日。
    [21]《调查:超8成党政干部自认出身草根草根难获成功》,人民网,2011年5月06日,http://news.sohu.com/20110506/n306851545.shtml。
    [22]《超过九成受访者认为底层公众有扩大趋势》,2010年7月20日,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7-20/134320718583_2.shtml。
    [23]《人大代表称溺爱百姓可能让他们变成刁民》,新华网,2012年1月10日,http://news.qq.com/a/20120110/000858.htm?pgv_ref=aio。
    [24]《中央发文要求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公开工作》,新华网,2011年8月03日。
    [25]《新华社: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经济参考报》,2010年5月10日。
    [26]《调查报告反映“代际壁垒”催生“穷二代”》,《南方周末》,2010年5月26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45423。
    [27]《公开群众不关心关心不公开致“官民互信”裂痕》,新华网,2009年8月25日,http://news.sohu.com/20090825/n266216896.shtml。
    [28]《中国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贫富差距正扩大》,中国新闻网,2012年09月14日,http://news.sohu.com/20120914/n353196430.shtml。
    [29]《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倍国际上最高的在2倍左右》,中国新闻网,2012年09月16日,http://business.sohu.com/20120916/n353255976.shtml。
    [1]park,R..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21.
    [2]Smelser,N.J. thero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1963.
    [3]BERT USEEM. Breakdown Theories of Collective Action, Annu.Rev.Social,1998.
    [4]McCarthy, John, D.and Meyer N.Zald.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Movements:A Partial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
    [5]Anthony 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90.
    [6]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2.
    [7]N.Luhmann. Risk: A sociological theory, Berlinde Gruyter,1993.
    [8] Two infinities of risk, in B.Massumi (ed.).The Politics of Everyday Fear,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3.
    [9]Max Scheler. Ressentiment. Milwaukee, Wisconsin: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1994.
    [10]Taylor S E. The social being in social psychology. In: D Gilbert, S T Fiske, GLindzey ed.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Hill,1998.
    [11]Dnavid snow.Master Frames and Cycle of protest, Aldon Morris. Frontiers insocial Movement The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
    [12]Scheler, Max. Ressentiment. Milwaukee, Wisconsin: 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1994.
    [13]Bourdieu, Pierre, L.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14]Dombrowsky, W R.Again and Again:Is a Disaster What We Call Disaster?SomeConceptual Notes on Conceptualizing the Object of Disaster Sociology,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2003.
    [15]Denzin Y, Lincoln S.Hand 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Sage,1994.
    [16]Joan Hoff. Agency and Collective Action vs.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Journal ofWomen’s History,2008(1).
    [17]Potter M C. Short-term conceptual memory for pictur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Psychology: Human Learning and Memory,1976.
    [18]Anthony G. Greenwald.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1995.
    [19]J. M. Barbalet.A Macro Sociology of Emotion: Class Resentment, SociologicalTheory,1992(2).
    [20] Hide taka,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s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ASEAN,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2006(1).
    [21]Potter M C, Short-term conceptual memory for pictur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Psychology: Human Learning and Memory,1976,5(2).
    [22]Rule, James B.: Rationality and Non-rationality in Militant Collective Action.Sociological theory,1989(7).
    [23]Hermann, Charles F, ed. International Crisis: Insight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New York: Free Press,1972.
    [24] U. Rosentheal. Coping With Crises: 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Riots andTerrorism, Springfield: Charles Thomas Publisher,1989.
    [25] H. Brinton Milward, Dark Networks as Organizational Problems: Elements of aTheory,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9).
    [26] Sinaceur, Marwan; Heath, Chip; Cole, Steve. Emotional and DeliberativeReactions to a Public Crisis,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3).
    [27] Renate Mayntz. Control of a Terrorist Network: Lessons From the9/11Commission Report,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3).
    [28] Dittmar, Lee.Raising the Bar on Governance: Are Boards Up to the Task?,Financial Executive,2007(2).
    [29]Pavey, Jamey L.; Muth, Allyson B.; Ostermeier, David; Steiner Davis, Miriam L.E.Building Capacity for Local Governance: An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al Theory toDeveloping a Community of Interest, Rural Sociology,2007(1).
    [30] Rundle, Mary. Beyond internet governance: the emerging internationalframework for governing the network word, Journal of Internet Law,2006(10).
    [31] Chigora, Percyslage.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 Alternatives: Turkish Journal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07(6).
    [32] Forman, Shepard; Segaar, Derk. New Coalitions for Global Governance: TheChanging Dynamics of Multilateralism, Global Governance,2006(2).
    [33]Khagram, Sanjeev. Possible Future Architectures of Global Governance: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Prospective, Global Governance,2006(1).
    [34] Whitman, Jim. Disseminative Systems and Global Governance, GlobalGovernance,2005(1).
    [35] Abrahamsen, Rita. The power of partnerships in global governance, Third WorldQuarterly,2004(8).
    [36]Griffin, Keith.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Governance: A Reply to the Debate,Development&Change,2004(5).
    [37] Butterfield, Reginald; Edwards, Christine; Woodall, Jean. The New PublicManagement and Managerial Roles: the Case of the Police Sergeant, British Journalof Management,2005(4).
    [38]Kickert, Walter J. M. Distinctiveness in the study of public management inEurope,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0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