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艺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古代中国岭南南越国为中心,以考古发现的材料和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为依据,从多学科的角度对该地区自远古至公元前1世纪左右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艺术发展状况、风格特征、文化源流、学术价值,以及与该地区艺术发展密切相关的民族关系、历史背景等方面作综合性论述;并主要以岭南南越国——这一重要历史文化时期的艺术品为研究对象,首次建立了以图像为核心的较为系统和翔实的艺术谱系;并对南越国时期所出现的经典艺术类型如玉器、玻璃器、铜器、金银器、铁器、石器、陶器、漆木器、织物、服饰、建筑、绘画艺术等作了初步考释。作者认为,南越国艺术是南越土著文化与中原汉文化、邻近楚滇文化,以及早期海外交流传入的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蕴藏在该地区艺术遗产中丰富的不同文化因素体现了南越国艺术的多元文化特质,也构成了该地区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艺术特征。不仅如此,南越国艺术还曾对东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华夏文化艺术通过南越国这一窗口输出海外,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全面开通打下重要基础。该地区所发现的诸多艺术遗存已成为人类艺术中的珍贵遗产,在中外艺术史中拥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Focusing on the Nayueguo sites in lingnan in ancient china, this composition combines archeological discoveries,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 findings, makes from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and demonst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styles and features, cultural sources, academic values of the art in this region from the remote antiquity to the 1th century B.C., as well as the n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s concerned. It sets up for the first time a systematic and detailed frameworks for artworks which put an emphasis on image, and makes a preliminary illustration on the typical artworks occur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nyueguo art, such as stone artifact, pottery, bronze ware, fabric, dress, wooden articles, lacquer, architecture, painting, sculpture, rock painting, calligraphy, grave inscriptions, etc. The author argues that art is formed by a fusion of eastern, western and local art, with rich elements of different cultures reflecting the cultural, multiplicity, and shaping the unique artistic forms and features. Furthermore, the Nanyueguo art is considered to have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so some historical remains discovered in this region have become the only ones, academically invaluable in the history of art home and abroad.
引文
[1]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中华书局,2005年,第9页。
    [2][德]帕诺夫斯基,阿庞译:《图像志与图像学》,《美术译丛》1984年第4期。
    [3]曹意强:《艺术与历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87页。
    [4][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89页。
    [1]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中华书局,2005年,第14页。
    [2]邵学海:《长江流域美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1]徐素:《南越武王赵佗》,香港中华书局,1959年。
    [2]蒙文通:《越史丛考》,人民出版社,1983年。
    [3]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
    [5]吕烈丹:《南越王墓与南越王国》,广州文化出版社,1990年。
    [6]广东省博物馆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7]林业强:《南越王墓玉器》,香港两木出版社,1991年。
    [8]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9]刘振东等:《客死他乡的国王—南越王墓揭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广州市文化局:《广州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出版社,1999年。
    11 李林娜:《南越藏珍》,中华书局,2002年。
    12 麦英豪等:《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广州南越王墓》,三联书店,2005年。
    13 胡守为:《南越开拓先驱赵拓》,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1]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3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3]黄淼章:《广州瑶台柳园岗西汉墓群发掘纪要》,载《穗港汉墓出土文物》,香港,1983年。
    [4]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东乐昌市对面山东周秦汉墓》,《考古》2000年6期。
    [5]杨式挺等:《广东封开利羊墩墓葬群发掘简报》,《岭南文物考古论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
    [6]关于该墓年代问题学界尚有争议,根据报告该墓属南越国时期墓,从其地理位置来看,西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云贵高原边缘,参照潭其骧先生所编《中国历史地图册》,该墓位于南越国边界地区,考虑到南越国边界的复杂性,再参考其出土器物特征等方面资料,确难对该墓年代、属地下确切结论。本文暂从报告之说,将其归入南越国墓葬范围。也有学者指出“该墓年代应改断为西汉晚期”。参见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对此,笔者认为,在目前资料尚缺的条件下,无法对其下确切结论,暂从报告之说。
    [7]原报告将110座墓定为战国墓,45座定为汉墓,其中13座为南越国墓葬,后经学者研究认为110座战国墓应为南越墓。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汉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黄展岳:《论两广出土的先秦 青铜器》,《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
    [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贺县河东高寨西汉墓》,《文物资料丛刊》(四),文物出版社,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贺县金钟一号汉墓》,《考古》1986年第3期。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广西贵县风流岭三十一西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
    [4]广州市文物管理处等:《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试掘》,《文物》1977年第4期。
    [5]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五华狮雄山汉代建筑遗址》,《文物》1991年第8期。
    [6]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1995—199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9期;广州市文化局编:《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出版社,1999年;全洪:《广州市中山五路南越国建筑遗址清理简报》,《广州文物考古集》,广州出版社,2003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3期。
    [7]广东省博物馆:《广东考古工作十年概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3-224页。
    [1]《史记》卷1《武帝本纪》注引《正义》,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12页。
    [2]周伟洲:《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2003年,第8页。
    [3]《辞海》“交趾”条,中华书局合订本(香港)有限公司,1947年版,2005年再版,第76页。
    [1]《汉书》卷28《地理志》,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1670页。
    [2]《汉书》卷28《地理志》,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1670页。
    [3]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93页。
    [4]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4、30页。
    [1]李权时:《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1]广东省博物馆:《广东考古十年概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7页。
    [2]吴汝康、彭如策:《广东韶关马坝发现的早期古人类型人类化石》,见《古脊椎动物与古为类》,1959年第4期。
    [3]宋方义等:《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岩新发现的人类化石》,《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卅周年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页。
    [1]广东省博物馆:《广东考古十年概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18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考古十年新收获》,《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0-232页。
    [3]邱立诚等:《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考古》,1982年5期。
    [4]立诚等:《广东封开黄岩洞洞穴遗址》,《考古》,1983年1期。
    [5]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翁源县青塘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考古》,1961年11期
    [6]广东省文管会:《广东潮安的贝丘遗址》,《考古》,1961年11期。
    [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的试掘》,《考古》,1976年3期。
    [8]柳州市博物馆等:《柳洲大龙潭鲤鱼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1983年9期。
    [9]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
    [10]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出土先秦文物》,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1984年,第15-20页。
    11 何乃汉等:《广西桂平县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考古》1983年7期。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考古十年新收获》,《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第232页。
    13 我国南方古代社会的物质文化中,较普遍使用着一种几何形印纹陶器,延续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
    [1]徐恒彬:《广东青铜时代概述》,《广东出土先秦文物》,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1984年,第50页;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7页。
    [1]“百越”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第二十《恃群览》,“扬汉之南,百越之际……。”而对其名立由来,历来学者看法不同,有“武器说”即因其善用钺而得名;“发音说”,即从语方的发音角度来分析越族名称之由来;“越国称霸”说,即勾践建立越国政权,影响深远而得名,等等各种学说。虽然学界认识不一,但越族不是自称,而是他称,是中原华夏族对它的称呼,由于其支系众多,故称“百越”,这一点都是公认的。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7页;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09页。
    [2]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20页。
    [3]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百越民族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19页。
    [4]《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67页。
    [1]陈国强等:《百越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12页。
    [2]秦始皇主要战前准备有“出巡以镇抚四方”,“伐木修道以利出兵”。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18页。
    [3]关于秦平岭南战争的始年问题,因史藉无明确记载,中外学者说法各一,清代仇池石和梁廷楠认为始于前222年;法国人鄂卢棱(L.Aurouseau)撰《秦汉初平南越考》(冯承均中译文载《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九编,商务印书馆)认为于前221年,余天炽等人中提出前219年;越南学都陶维英提出前218年说;刘泽华等提出前217年说。参见(清)仇池石著,《羊城古钞》卷四《南越赵佗始末》转引自张荣芳等著,《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页;周伟洲先生提出约在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17年之间;张荣芳先生认为应为前218年。参见(清)梁廷楠著,《南越王主传及其它七种》广东出版社,1982年,第3页;(法)鄂卢梭(L.Aurouseau)著,冯承均译,《秦代初平南越考》,《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九编;林剑鸣著,《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089年,第86-88页;余天炽等著,《古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页;(越)陶维英著,《越南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95页;刘译华等著,《中国古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第227页;周伟洲著,《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2003年,第17页;张荣芳等著,《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4]何维鼎,及林剑鸣对“50万”这一数字提出疑问。见《秦统一岭南投放了多少兵力》,《华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林剑鸣著,《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25页。
    [5]《淮南子·人间训》,《二十二子》(初印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89页。
    [6]《淮南子·人间训》,《二十二子》(初印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89页。
    [7]《淮南子·人间训》,《二十二子》(初印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89页。
    [8]《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58页。
    [9]《史记》卷6《秦始皇本记》,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53页。
    [10]《史记》卷6《秦始皇本记》,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53页。《史记正义》注“南越地”为“谓戍五岭,是南方越地。”,《汉书·高帝记》引高帝诏书:“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越杂处。”
    [1]《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3086页。据此可知,秦始皇将内地无夫家之妇女一万五千人遣往南越。与士卒成家。今人马非白先生,张荣芳先生在其著作中均有详细论述。
    [2]《淮南子·人间训》,《二十二子》(初印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89页。
    [3][法]鄂卢梭(L.Aurouseau)著,冯承均译,《秦代初平南越考》,《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九编,转引自周伟洲:《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4]《史记》卷6《秦始皇本记》,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53页。
    [5]《史记》卷113《南越列传》记: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如召龙川令赵佗语曰:“……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中提及“新道”。《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67页。
    [6]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16页。
    [7]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周伟洲:《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2003年。
    [8]“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军,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58页。
    [1]秦在岭南实行的郡县制,与内地不尽相同,即“南海惟设尉以掌兵,监以察事而无守”见《天下郡国利病书》卷741秦王朝考虑到岭南地理环境及民族状况的特性,在强化军事统冶的过程中,仅设郡尉以掌军、政大权,而对秦征服岭南功不可设的“任嚣”,自然而然就“视他尉为尊,非三十六群之此”,成为“专利一方”的“东南一尉”。见《翁山文钞》卷3,《晋书·地理志》;南海尉的大权独掌,固然有利于强化对岭南的统治,也为后来的“割据一方”提供了便利条件。
    [2]赵佗,河北真定人,(即今河北石家庄)曾参加过秦平定南越战争,后留戍该地,任龙川县令。(清)梁廷楠:《南越王主传》,广东出版社,1982年,第3页。
    [3]《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67页。
    [4]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4页;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页。
    [5]《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67页。
    [6]根据《史记》,《汉书》及一些今人研究成果来看南越国所采取的民族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越人参政,以越治越;其次,遵从越俗,汉越和睦相处:第三,汉越通婚,促进民族融合,第四,因地制宜,让部分“越人”自治。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7-60页;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7-150页;《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67页;《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697-2704页。
    [7]《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697-2704页。
    [8]《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698页。
    [1](清)梁廷楠:《南越王主传》,广东出版社,1982年,第7-8页。
    [2]《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69页。
    [3](清)梁廷楠:《南越王主传》,广东出版社,1982年,第8页。
    [4](清)梁廷楠:《南越王主传》,广东出版社,1982年,第8页。
    [5]《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69页。
    [6]《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69页。
    [7](清)梁廷楠:《南越王主传》,广东出版社,1982年,第8页。
    [8](清)梁廷楠:《南越王主传》,广东出版社,1982年,第9页。
    [9]关于汉越关系问题,学者多有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认为南越国是“汉王朝 封建诸候国”,但具有“特殊性”。第二,“非诸候国论”。特“非诸候国论”的学者之间意见并不一致,有“独立国家”、“外诸候”、“民族区域自治”等三种,“汉王朝外臣说”。张荣芳:《秦汉史论集(外三篇)》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130页;陈智超:《南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0页;李权时:《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页;韦东超:《关于南越国的几个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1期;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7、60、243页;彭年:《南越国新论》,中国秦汉史学会主编;《秦汉史论丛》(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96页;刘瑞:《南越国非汉之诸候国论》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编,《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2005年,第9页。
    [10]《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70页。
    11 据《史记》记及《汉书》记载,南越国二代王为赵胡,但于1983年6月发现的“广州象岗南越王墓”,根据墓主人身上发现的“文帝行玺”龙钮金印及“赵昧”玉印来看,学界多数认可“史记”所载“赵胡”实为“赵昧”之误。但“胡”“昧“二字的字形和读者相差甚远,误传之说,似难信服,问题仍而探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考古十年概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2页;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 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20页;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5-241页。
    [1](清)粱廷楠:《南越王主传》,广东出版社,1982年,第15页。
    [2]《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70页。
    [3]《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70页。
    [4](清)梁廷楠:《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5]严助,会指吴人,“严夫子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于独擢助为中大夫”。《汉书》卷64《严助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316页。
    [6](清)梁廷楠:《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7](清)梁廷楠:《南越五主传·二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5页。
    [8]关于赵胡(昧)在位时间,《史记》《汉书》皆称为“十余年”。《史记·南越尉佗列传》云:“(佗)建元四年辛,佗孙胡为南越王。此时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边邑……。后十余岁,胡实病甚,太子婴齐请归。胡薨,谥为父王。”清人梁廷楠认为:“意胡薨在元朔之末、元狩之初。”即元朔六年(前123年)和元狩元年(122年)之间。(清)梁廷楠著:《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今人余天炽认为赵胡(昧)在位应为十五年,即公元前137年至公元前122年。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1-245页。张荣芳先生赞同十五年说。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7页。何光岳认为赵胡(昧)在位十三年,即前137年至前124年。何光岳:《百越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47页。本文从十五年说。
    [9](清)梁廷楠:《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页。
    [10]吕嘉,从现在资料来看,只知其为越人,其身世及何时为相,史书无征。清人梁廷楠考证:“嘉故乡在都城南去百里”。“嘉自佗时已为相”,因“梁廷楠引用佚书《粤记》云:“嘉本越人之雄,佗因越之所服而相之,而南越以治”。为孤证。所以其所得结论未必可靠。”《史记》卷113《南越列传》载,南越王赵兴时吕 嘉“年长矣,相三王”。但可以推测吕嘉应是当地越人首领,是在赵佗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时,入朝为官的。并在南越国一系列重大决策中起重要作用的。
    [1]《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3854页。
    [2]《汉书》卷95《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3854页。
    [3]《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72页。
    [4](清)梁廷楠:《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5]《史记》卷20《建元以来候者年表》,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1053页。
    [6](清)梁廷楠:《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7](清)梁廷楠著:《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8]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29页。
    [9](清)梁廷楠著:《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10](清)梁廷楠著:《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页。
    11 《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74页。
    12 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0页。
    [1]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0页。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1页;周伟洲:《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2]《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77页。
    [3]《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77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229、686-700页。
    [2]朱狄:《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81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10页。
    [1]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01页;宋方义等:《马坝人化石地点新发现的打制石器》,《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卅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1页。
    [2]邓聪等:《环珠江口史前考古刍议》,《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1页。
    [3]广东省博物馆石峡发掘小组:《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7期。
    [4]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252页。
    [5]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254-255页。
    [1]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204-207页。
    [2]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4页。
    [3]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208-209页。
    [4]广东省博物馆石峡发掘小组:《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7期。
    [1]北京市玉器厂技术研究组:《对商代琢玉的一些初步看法》,《考古》1976年第4期。
    [2]据学者统计,周代岭南是中国目前发现玉器最少的地区。曲石:《中国玉器时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9页。
    [3]刘建安:《广西和平县龙子山一号墓发掘的收获》《广东省博物馆馆刊》第1期,1988年。
    [4]广东省博物馆,罗定县文化局:《广东罗定背夫山战国墓》,《考古》1986年第3期。
    [1]广东省博物馆:《广先翁源县青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11期。
    [2]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潮安的贝丘遗址》,《考古》1961年11期。
    [3]莫稚:《广东考古调查发掘的新收获》,《考古》1961年12期。
    [4]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81页,第195页,第276页。
    [5]夔纹陶亦称F纹,双F纹陶器,由于在共存器物中出土有青铜器,早在五十多年前就被戴芬礼氏定为青铜器时代文化,并认为这类陶器的花纹“和殷周青铜器上的夔纹有很相似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广泛的调查和发掘,对夔纹陶类型的青铜文化认识更加深入,对比文化的时代,虽然存在争议,但学界普遍认为其上限可能达到西周初期,下限到战国前期。米字纹的准确称呼应为方格米字纹或方格对角线十字纹,包括方格米字纹、方格十字纹、方格对角线纹、方格十字加点纹、重方格十字纹、双线方格十字纹等多种形式。是一种分布地域较广且发现遗存较多的陶器类型。参见徐恒彬:《广东青铜器时代概论》,《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1984年,46-47页。
    [6]莫稚:《广东考古调查发掘的新收获》,《考古》1961年12期。
    [1]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138页。
    [2]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140页。
    [3]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7期。
    [4]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7期。
    [5]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7期。
    [1]莫稚:《广东考古调查发掘的新收获》,《考古》1961年12期。
    [2]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省饶平县古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8辑,1983年。
    [3]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省饶平县古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8辑,1983年。
    [4]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平远县西周陶窑清理简报》,《考古》1983年7期。
    [5]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平远县西周陶窑清理简报》,《考古》1983年7期。
    [1]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242页。
    [2]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244页。
    [3]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244页。
    [4]徐恒彬等:《广东德庆发现战国墓》,《文物》1973年9期。
    [5]黄展岳:《两广先秦文化》,《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72页。
    [1]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392页。
    [2]内垫的用途主要是制陶者一手执木拍在器表拍打时,另一手持内垫在内壁衬托,防止拍打时器物变形。据考古资料显示,此种陶垫主要有三种类别,石垫、陶垫和原始瓷垫。其中陶垫的形状多样有蘑茹形、方柱形、圆柱形、葫芦形、圆饼形等。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396页。
    [3]杨式挺:《从中山龙穴及白水进发现的彩陶谈起》,《岭南文物考古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第235页。
    [4]杨豪等:《广东高要县茅岗水上木构建筑遗址》,《文物》1983年12期。
    [5]广东博物馆:《广东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61年12期。
    [6]周仁等:《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时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
    [7]广东省博物馆:《广东考古十年概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 版社,1990年,第220页。
    [1]申家仁:《岭南陶瓷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2]对于岭南几何形印纹陶的分期,学者多有不同,本文参照彭适凡先生所著的《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一书的分期标准,下表部分纹饰也采自此书和《广东出土先秦文物》、《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81、195、276页;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深圳博物馆等:《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
    [1]岭南几何印纹陶的起源,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较多学者撰文提出看法。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尹焕章:《关于东南地区几何印纹陶时代的初步探索》,《考古学报》,1958年1期;《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纪要》,《文物》1979年第1期;陈文华:《几何印纹陶与古越族的蛇图腾崇拜》,《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
    [2]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53-59页。
    [3]普烈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三联书店,1964年,第53页。
    [4]转自李公明:《广东美术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1]图像采自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1984年,第259页。
    [2]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258页。
    [3]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0、221、233、134页;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256、257页。
    [4]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2页。
    [1]对于岭南的青铜文化,历年来是学者讨论的话题之一,自1932年芬戴礼(CFr.D.Finn,1986-1936)在香港仔神学院付近海滩上发现了青铜器残片及在南丫岛的考古发掘中,发现青铜匕首等后,最早定出“青铜器文化”这一概念,并指出:“南蛮或是华南沿岸的先民在未完全接受中原青铜文化影响之前,已经不断模仿北方的文化特征。”后又有学者提出,广东在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之后,曾经出现过一个独立的青铜时代;另一种观点是否认岭南曾经经历过青铜时代。随着青铜出土文物的日渐增多,尤其是各种青铜器范模的出现,先秦岭南经历过青铜文化时期这一论断也逐渐为学界所接受。参见:《广东出土先秦文物》,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1984年,第45页;张荣芳、黄淼章著:《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页。据学者研究。“岭南青铜器时代上限达商末西周,下限到战国”。见徐恒彬:《南越先秦史初探》,《百越民族史论集》,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66页。
    [2]黄展岳:《论两广先秦青铜器》《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1]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博罗横山岭——商周时期墓地2000年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
    [2]广东省博物馆,肇庆市文化局发掘小组:《广东肇庆市北岭松山石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8期。
    [3]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罗定背夫山战国墓》,《考古》1986年3期。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近年来广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考古》1984年9期。
    [5]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罗定山出土一批战国青铜器》,《考古》1983年1期。
    [1]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武鸣马头六龙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2期。
    [2]李龙章著:《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广西出土文物》,文物出版社,1978年,图片44,图版说明第5页。
    [4]贺县博物馆:《广西贺县龙中岩洞墓清理简报》,《考古》1993年4期。
    [5]对于信宜出土铜盉的年代,学界意见尚有争论,徐恒彬认为其“至迟不会晚于西周初年”,见徐恒彬:《广东信宜出土西周铜盉》,《文物》1975年11期。李龙章综合陈佩芬等学者对“失蜡法”铸造技术的研究成果,认为其“实际制作年代应晚于春秋”,见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59页。
    [1]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罗定背夫山战国墓》,《考古》1986年3期
    [2]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武鸣马头元龙坡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2期。
    [4]徐恒彬:《广东青铜时代概述》,《广东出土先秦文物》,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1984年,第48页;李公明:《广东美术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3页;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1]覃光荣:《广西贺县发现青铜
    钟》,《考古与文物》1982年4期。报告者将此
    的年代定在西周晚期或春秋时期。 [2]参见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编:《广东省文物普查成果图录——出土文物部分》,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年。 [3]童恩正:《试论早期铜鼓》,《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 [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著:《广西出土文物》,文物出版社,1978年,图版说明第6页。
    [1]广东省博物馆:《广东考古结硕果 岭南历史开新篇》,《文物考古工作30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329页。
    [2]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饶平县古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8、文物出版社1984年。
    [3]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218页。
    [4]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1]贺州市博物馆:《广西贺州市马东村周代墓葬》,《考古》2001年11期。
    [2]邓聪:《人面弓形格铜剑刍议》,《文物》1993年11期。
    [3]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清远的东周墓葬》,《考古》1964年3期。
    [4]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清远的东周墓葬》,《考古》1964年3期。
    [1]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2期。
    [2]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四会鸟旦山战国墓》。《考古》1975年2期。
    [3]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清远的东周墓葬》,《考古》1964年3期。
    [4]广东省博物馆、罗定县文化局:《广东罗定背夫山战国墓》,《考古》1986年3期。
    [5]广东省博物馆、罗定县文化局:《广东罗定背夫山战国墓》,《考古》1986年3期。
    [6]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广宁铜鼓岗战国墓》,《考古学集刊》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7]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罗定出土一批战国青铜器》,《考古》1983年1期。
    [8]广东省博物馆,罗定县文化局:《广东罗定背夫山战国墓》,《考古》1986年3期。
    [9]杨式挺等:《广东封开利羊墩墓葬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年3期。
    [10]杨式挺等:《广东封开利羊墩墓葬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年3期。
    [1]关于柱形器的用途问题,目前学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见。第一,由于清远马头岗出土的人首柱形器饰有横长方形榫眼。推断其为车马具。参见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清远发现周代青铜器》,《考古》1963年2期):第二,根据肇庆松山墓4个柱形器出土位置可连成长方形,认为“宛如车舆部分,似为车柱之类器物”。参见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肇庆市兆岭松山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11期:第三,根据柱形器多出于较大的墓葬中,与随葬青铜器同出,认为其必有礼仪性质,因而认为是“仪仗”用器。参见何纪生:《略论广东东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及其与几何印纹陶的关系》,《文物集刊》第3辑,1981年;第四,根据民族学资料,认为出铜柱表器的墓葬原来有木棺棺架的,由于木棺及棺架已经朽没,只剩下主柱顶上之铜质装饰,柱形器上的人首像是猎头民族人头祭祀的永久化反映,柱形器上的兽和禽类是族人为死者送葬祭祀之后留下的象征物。参见蒋廷瑜:《铜柱形器用途推考》,《考古》1987年8期。
    [2]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四会鸟旦山战国墓》,《考古》1975年2期。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恭城县出土的青铜器》,《考古》1973年1期。
    [4]何纪生等:《古代越族的青铜文化》,《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岳麓书社,1986年,第226页。
    [5]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广宁县铜鼓岗战国墓》,《考古学集刊》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了出版社,1981年。
    [6]何纪生:《广东发现的几座东周墓葬》,《考古》1985年4期。
    [7]何纪生等:《古代越族的青铜文化》,《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岳麓书社,1986年,第226页。
    [1]广东省博物馆、肇庆市文化局发掘小组:《广东肇庆市兆岭松山古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11期。
    [2]河南省博物馆:《河南淅川县下寺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图版贰,3。
    [3]黄展岳:《论两广先秦青铜器》《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4]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53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近年来广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考古》1989年第9期。
    [1]黄展岳:《两广先秦文化》,《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69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广西出土文物》,文物出版社,1978年,图片44,图版说明第5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广西出土文物》,文物出版社,1978年,图版39,图版说明第5页。
    [4]西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近年来广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考古》1984年9期。
    [5]该表部分内容参考黄展岳:《论两广先秦青铜器》《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8-46页。
    [1]杨式挺:《岭南文物考古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第118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594页。
    [3]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8页。
    [1]李公明著:《广东美术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3页。
    [2]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编:《广东出土先秦文物》,香港中文大学大物馆出版,1984年,第55页
    [3]盖山林:《中国岩画史》,数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72页。
    [1]对于左江岩画的断代,由于其缺乏直接证据,所以自50年代以来较多学者提出断代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中古或上古年代;战国至汉代;西汉时期;东汉“二征”起义时期;唐代黄巢起义时期;宋代农智高起义时期;太平天国时期;中法战争时期等8种。其中盖山林先生的结论较有说服力,他通过借助考古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综合研究后认为:左江岩画应是战国至汉代这一时间段绘制的。参见 盖山林:《中国岩画史》,数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31-232页。
    [2]王克荣等:《广西左江岩画》,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6页。
    [3]覃彩銮等:《天等邑连山和大新画山岩壁画的调查》,《广西文物》1986年2期。
    [4]西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肇庆市北岭松山古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11期。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5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79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8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82-18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83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83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83-184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1页。
    [1]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南越王墓玉器》,两木出版社(香港),1991年,第247页。
    [2]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南越王墓玉器》,两木出版社(香港),1991年,,第248页。
    [3]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南越王墓玉器》,两木出版社(香港),1991年,,第273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8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1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1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2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5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7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0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4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4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2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8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0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贺县金钟一汉墓》,《考古》1986年3期。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85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85、188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88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0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3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3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4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3-194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1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4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4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7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7-248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8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8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贺县金钟一汉墓》,《考古》86年3期。
    [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贺县金钟一汉墓》,《考古》86年3期。
    [5]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贺县金钟一汉墓》,《考古》86年3期。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2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0、192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4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4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5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5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2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4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8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7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2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9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2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4页。
    [3]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72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2-20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3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3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6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8-169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71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3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6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t26-127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8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9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贺县金钟一汉墓》,《考古》86年3期。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3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6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9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9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71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3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6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6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7-128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9-170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71-173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0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4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4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5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6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3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3-134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1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99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3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3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3页。
    [6]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5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5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6页。
    [3]夏鼐:《汉代的玉器》,《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
    [4]钱志强:《古代美术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66页
    [5]夏鼐先生把汉代的玉器分为三大类、礼玉、葬玉、装饰用玉三大类。装饰用玉又包括随身装饰物和实用品。见夏鼐:《汉代的玉器》。《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笔者以为夏鼐先生对汉代玉器的分类,是较为科学的,但随着考古资料的逐渐增多,有必要把实用器单列作为一种类别
    [1]史为:《关于“金缕玉衣”的资料简介》,《考古》1972年第2期。
    [2]卢兆荫:《再论两汉的玉衣》,《文物》1989年,第10期。
    [3]《礼记》第49《聘义》,岳麓书社,2001年。
    [4]孙机:《周代的组玉佩》,《文物》1998年第4期。
    [5]这10件玉器主要包括,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5件,见《西汉南越王墓》,彩版15、16、17;广西罗泊湾汉墓1号墓出土一件高足杯,见《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彩版8:广州汉墓M1180(南越国时期)出土筒形素身高足杯一件,见《广州汉墓》。第172页;陕西马泉西汉晚期墓出土素身高足杯一件,见《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考古》1979年第2期;河南密县东汉晚期墓出土侈口方唇平底盘一件,见《密县后土郭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第2期;台北故宫博院馆藏西汉玉角形杯1件,见邓淑苹:《谜一样的玉角形杯》,《故宫文物月刊》,第九卷第十一期。
    [1]夏鼐:《汉代的玉器》,《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
    [2]卢兆荫;《再论两汉的玉衣》,《文物》,1989年第10期。
    [3]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10期。
    [4]黄展岳:《丝缕玉衣和组玉佩》,《南越王墓的玉器》,两木出版社,1991年,第61页。
    [5]张荣芳:《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6页。
    [6]卢兆荫:《再论两汉玉衣》,《文物》,1989年第10期。
    [7]黄展岳:《丝缕玉衣和组玉佩》,《南越王墓的玉器》,两木出版社,第63页。
    [8]觽,因其末端呈爪状,做解结工具,多为佩饰,但作为玉握的较为少见。“握,以物着尸手中,使之握也”《释名·释丧释》。从考古发现来看,用作“握”的物品较为多样,洛阳中州路东周墓的两片石条,即为“石握”。贾峨:《关于河南出土东周玉器的几个问题》,《文物》,1983年第4期。江陵马山一号墓列者双手握
    [1]黄展岳:《丝缕玉衣与组玉佩》,《南越王墓玉器》,两木出版社,1991年第64页。
    [2]转引自《南越王墓的玉器》,两木出版社,1991年,第31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85、188页。
    [4]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肇庆兆岭松山古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11期
    [1]《虢国墓地再次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载《中国文物报》1991年3月6日第一版。
    [2]那志良:《玉剑饰命名之探讨》,《故宫季刊》5卷3期;周南泉:《玉具剑饰物考饰》,《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高至喜:《谈谈剑饰名称问题》,《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孙机:《玉剑具与璏式佩剑法》,《中国圣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5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86页。
    [4]王仁湘:《带钩概论》,《考古学报》1985年3期。
    [1]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51页。
    [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第171页。
    [3]河南驻马店地区文管会等:《河南泌阳秦墓》,《文物》1980年第9期。
    [4]河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兆庄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148页
    [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94页。
    [6]孙机:《中国圣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8页
    [7]转引自孙机:《中国圣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第6期
    [2]洞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3]采自邓淑苹:《谜一样的玉角形杯》,《故宫文物月刊》,第9卷第11期。
    [4]孙机:《中国圣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
    [5]邓淑苹:《谜一样的玉角形杯》,《故宫文物月刊》,第9卷第11期。
    [6]《史记》卷8《高祖本记》,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386页。
    [1]麦英豪:《汉玉大观》,《南越王墓的玉器》,两木出版社,1991年,第49页。
    [2]《史记》卷1《武帝纪》,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459页。
    [3]麦英豪:《汉玉大观》,《南越王墓的玉器》,两木出版社,1991年,第49页。
    [1]湖北省博物馆等:《曾候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35-237页。
    [2]广州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图版四五,2。
    [1]麦英豪:《汉玉大观》,《南越王墓的玉器》,两木出版社,1991年,第52页。
    [1]广州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70页。
    [1]闻广:《西汉南越王墓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72页。
    [2]麦英豪:《汉玉大观》,《南越王墓的玉器》,两木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南越王墓“丝缕玉衣”的清理复原》,《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69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4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5-207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9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1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7-208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2-133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1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2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50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4页。
    [6]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0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09-210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51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3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98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50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50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6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4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4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78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76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78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78-279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79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2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2页。
    [1]广州市文管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37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贺县河东高寨西汉墓》,《文物资料丛刊》4.文物出版社,2006年。
    [3]广东省文物考古所:《广东乐昌对面山东周秦汉墓》,《考古》2000年6期。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78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0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0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0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6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1期。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1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1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1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0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36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77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5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6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6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5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5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31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30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30-131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32-134页。
    [5]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穗港汉墓出土文物》,1983年,第67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7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7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78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2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6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36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8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3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0页。
    [6]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2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8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0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35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5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5-286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7页。
    [3]黄淼章:《广州瑶台柳园岗西汉墓发掘记要》,《穗港汉墓出土文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1983年。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0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8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0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9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9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0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1-42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9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1期。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7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8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9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西林普驮铜鼓墓葬》,《文物》1978年第9期。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7-60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0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2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58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2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8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4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7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2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0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7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7页。
    [6]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7页。
    [7]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上,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9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0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0-161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8页。
    [4]广东省文物考古所:《广东乐昌对面山东周秦汉墓》,《考古》2000年6期。
    [5]广东省文物考古所:《广东乐昌对面山东周秦汉墓》,《考古》2000年6期。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7]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1期。
    [8]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5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5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5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8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西林县普驮铜鼓墓葬》,《文物》1979年9期。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6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7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7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6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6-47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6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正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5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5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4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4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3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3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3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9页。
    [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贺县金钟一号汉墓》,《考古》1986年3期。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1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1-5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1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4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0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1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1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6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6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0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7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0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1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7-228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1期。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0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3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g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4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4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5-86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3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3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4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4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4页。
    [7]从铜镜出土资料来看,肇庆松山墓中出土l件素镜,广东省博物馆等:《广东肇庆北岭松山古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11期,揭阳面头岭M24出土1件O型凸点地缠绕线纹铜镜。揭阳考古队:《揭阳面头岭墓地发掘简报》,《揭阳考古》,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虽然简报将此两墓定为战国晚期和战国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88-289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4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39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贺县河东高寨西汉墓》,《文物资料丛刊》4,文物出版社,1981年。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4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51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2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2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7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5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3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0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67-173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75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75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3-265页。
    [1]对于青铜器的分类,古今学者均有不同分法。马承源先生在《中国青铜器》一书中,将其大类分兵器、礼器、乐器、盥器(或称水器)、杂器等。各大类下又有细的分类。日本学者林已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按用途分为:食器、酒器、盥器、乐器、杂器等。日本学者梅原末治和李济先生主张按形式分类,参见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1-22页。李龙章先生将岭南所出土青铜器分为:容器、乐器、兵器、工具和杂器等五大类,见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本文为方便论述,采用李龙章先生的分类方法。
    [2]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3、74页。
    [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衡南、湘潭发现春秋墓葬》,《考古》1978年第5期。
    [4]黄展岳:《论两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5]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器研究》,《考古与文物》1981第3期
    [1]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2]荆州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5期。
    [3]殷涤非:《关于寿县楚器》,《考古通讯》1995年第2期。
    [1]黄展岳:《论南越国出土的青铜器》,《铜鼓和青铜文化的新探索——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第二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
    [2]李陈奇:《蒜头壶考略》,《文物》1985年4期。
    [3]此节为了论述方便将盘、盆、洗、绢流称为盘。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0、43页。
    [5]高占盈:《罗泊湾出土铜盘艺术源流考》,《艺术评论》2008年1期。
    [6]黄展岳:《铜提筒考略》,《考古》1989年第9期。
    [1]高占盈:《南越王墓出土船纹顺序考》,《西安美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马承源:《中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269页。
    [3]湖北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40-241页。
    [4]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5]李纯一先生在《中国土古出土乐器综论》一书中提出“甬钟出现于关中地区,当是周族所创制的青铜打击乐器。”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殷玮章、曹淑琴:《长江游域早期甬钟的形态学分析》,《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6]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第377页。图95-1。
    [1]袁仲一:《秦代金文、陶文杂考三则》、《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4期。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3页。
    [3]云南省博物馆:《晋宁石寨山古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
    [4]吴钊:《贵县罗泊湾一号墓青铜器乐器高音测定及相关问题》,《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
    [5]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86页。
    [6]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89页。
    [7]楚皇城考古发掘队:《湖北宜城楚皇城战国秦汉墓》,《考古》1980年第2期。
    [1]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楚墓》,《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2]汪宁生:《试论中国古代铜鼓》,《考古学报》,1978年2期。
    [3]李昆声:《云南艺术史》,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3-118页。
    [1]《中国古代兵器》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古代兵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2]卢兆荫:《满城汉墓》,三联书店。2005年,第67页;《中国古代兵器》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古代兵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
    [3]《中国古代兵器》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古代兵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2页。
    [1]对于岭南所出矛的分类,笔者认为李龙章先生将其初步分为无钮耳和有钮耳两大类较为直观,故采用此分类法。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
    [2]肖梦龙先生认为“此类骹部装鼻钮的矛原产于吴越地区。”肖梦龙:《试论吴、越青铜兵器》,《国际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刘波先生认为“岭南的这种“越式矛”应为吴越地区传入。”刘波:《岭南地区青铜器的分群研究》,《东方文明之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李龙章先生通过对此型矛出土的地点及时间的分析后认为“在时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只能说明此种矛是当时南方百越地区普遍流行的矛式,不能证明某地一定是此种矛的原产地,更不能证明岭南此种矛是由相隔较远的地方传入的。”李龙章:《岭南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3]《中国古代兵器》编纂委员会:《中国古代兵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0页。
    [4]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42页。
    [5]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40页。
    [1]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40、141、14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7页。
    [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衡南,湘潭发现春秋楚墓》,《考古》1978年5期。
    [4]《中国古代兵器》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古代兵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4页。
    [5]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四会鸟旦山战国墓》,《考古》1975年第2期。
    [6]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等:《当阳赵家湖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124、127页。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5期。
    [8]《中国古代兵器》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古代兵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4、155页。
    [1]以上分类部分参照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73-179页。
    [2]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乐昌市对面山东周秦汉墓》,《考古》2000年第6期。
    [3]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3页。
    [1]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2]广州市博物馆等编:《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处等:《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4]杨式挺等:《广东封开羊墩墓葬发掘简报》,《南方文物》1995年第3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169页。
    [6]乌恩:《中国北方青铜透雕带饰》,《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第89页。
    [8]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同心倒墩子匈奴墓地》,《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
    [9]广东省博物馆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59页。
    [1]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4页。
    [2]转引自孙机:《中国圣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9页图。
    [3]张景明著:《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4]Ellis H.Minns,Scythians and Greek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13,P251.
    [1]KARL JETTMAR,Art of the Stepples,CROWN PUBUSHERS,INC.,NEW YORK,P101.
    [2]王恺等:《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三联书店,2005年,第68页。
    [3]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2页。
    [4]黄展岳:《关于两广出土动物牌饰问题》,《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
    [5]李龙章:《岭南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6]王仁湘:《古代带钩用途考实》,《文物》1982年第10期。
    [7]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762、763页。
    [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96页。
    [2]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251页。
    [3]王仁湘:《带钩概论》,《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
    [4]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529、530页。
    [5]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铜器、银器及铅器鉴定报告》,《西汉南越王墓》,1991年,第397页。
    [6]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中华书局,2005年,第314页。
    [1]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64页。
    [2]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5期。
    [3]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64页。
    [4]李龙章:《岭南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5]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201号楚墓清理报告》,《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6]孔祥星等:《中国铜镜图典》,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152页。
    [7]程林泉等:《长安汉镜》,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2-56页。
    [8]河南省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
    [9]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图版肆伍1,文物出版社,1959年。
    [10]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40页
    [1]李龙章:《岭南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2]广州市博物馆等编:《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3、154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处等:《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贺县金钟一号汉墓》,《考古》1986年第3期。
    [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64页。
    [6]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中华书局,2005年,第314页。
    [7]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51页。
    [1]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期。
    [2]黄展岳:《论南越国出土的青铜器》,《铜鼓和青铜文化的新探索——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第二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
    [3]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61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5页。
    [1]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01页。
    [2]河南省博物馆等:《郑州商城遗址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文物出版社,1977年1期。
    [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6期。
    [4]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09页。
    [5]河北获鹿出土的西汉银盆,抛光技术达到很高水平。中、国文物精华编缉委员会:《中国文物精华》,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96页。
    [6]掐丝工艺,是将捶打得极薄的金银片,剪成细条,慢慢扭搓成丝。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金镂玉衣”,上的玉片用金丝编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8页。
    [7]指将小段金丝加热熔聚成粒,焊接到器物上以作装饰。南越王墓金花泡上金珠饰,作工极为精细。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50页。
    [8]锤揲法,在金银器铭文中也称“打作”,即锻造、打制,其技术可以冷锻,也可以经过热处理。是利用金、银质地比较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将自然或冶炼出的金银锭类的材料捶打成各种形状。供进一步加工使用,具有节约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特点,是金银器中较为多见的加工方法。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79、181页。
    [9]江上波夫等:《古代トラキア黄金展》,中日新闻社,1979年。转引自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50页。
    [1]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
    [2]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1959年,第69页。
    [3]孙机:《中国圣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44页。
    [4]孙机先生认为“南越王墓出土的银盒(D2)应为通过海上交通舶来的伊朗的安息朝器物,而齐王墓所出银盒也可能是进入我国南方的舶来品,再转运到临淄的。”孙机:《中国圣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43页;齐东方先生认为“齐王墓随葬坑和南越王墓都在中国沿海地区,所出的银盒当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波斯或罗区的银器。”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50页;周永卫认为:“南越王墓银盒由滇缅印道或交趾陆道舶来的可能性较大。”周永卫:《南越王墓银盒舶来路线考》,《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1期;林梅村先生认为:“临淄齐王墓银盒应来源于公元前9—前6世纪的波斯湾北部的埃兰王国。”林梅村:《汉帝国艺术所见近东文化因素》,《丝绸之路散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2-133页。
    [6]H.Margon,Metal Working in the Ancient WoHd,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lolgy 1949.Vto.Illl.No2.PP.93-125.转引自《东汉魏晋墓中的多面金珠用途及其源流》,《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3期。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古代民族文物》,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56页。
    [2]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3]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11期。
    [4]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6-137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6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6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6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7-138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7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8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8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6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20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2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8页。
    [3]广州市博物馆等编:《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8页
    [4]广州市博物馆等编:《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78、179页,图版48、49。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0页。
    [1]广州市博物馆等编:《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8页,图版36。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37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8页、第29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西林普驮铜鼓墓葬》,《文物》1978年第9期。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4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2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第36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1]《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第2697页。按索隐注,“魋结”谓为髻一撮似椎而结之。亦谓夷人被发左袵,今赵佗同其风俗,魋其发而结之。
    [2]《淮南子·人间训》,《二十二子》(初印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89页。
    [1]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0页。
    [2]《东观汉记》卷六转引自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0页。
    [3]《淮南子·原道训》,《二十二子》(初印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89页。
    [4]罗香林著《古代越族文化考》转引自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0页。
    [1]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云南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2期;广东省博物馆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
    [2]赵国英:《浅谈古人的尾饰》,《考古与文物》1984年4期。
    [3]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8页。
    [4]高占盈:《广西罗泊湾汉墓漆绘通盘考》,《艺术评论》,2008年2期。
    [5][东汉]刘熙:《释名》卷五《释衣服》。
    [6]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56页。
    [1]一友:《左衽小考》,《内蒙古文物考古》第一期。
    [2]《仪礼注疏》卷三十六《士丧礼》
    [3]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41页。
    [4]马永赢等:《汉阳陵》,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5]1984年河南荥阳县青台村一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公元前3500年前的丝麻织物。参见朱新予主编:《中国丝绸史(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第4页。
    [6]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2期。
    [7]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第39、40页。
    [1]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汉墓》,文物出版社,1979年。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35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5页。
    [4]绢,汉代将绢,特指未漂涑的泛黄色的丝织品。丝织品统称为帛或缯。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6页。南越王墓中发现了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为320×80根的超细绢,这是目前已知的汉代平纹绢中经纬密度最高的织物。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35页。
    [5]纱,是轻而薄而带孔的丝织品,先秦时称为沙(《周礼·内司服》)。《汉书·江充传》:“充衣纱毂禅衣。”颜注:“沙毂,纺丝而织之。轻者为纱。皱者为毂。”纱也为平纹组织。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6页。
    [6]罗,是有孔的丝织品,与方孔的纱不同,它是用纹经法织出来的,其孔呈椒眼形。最早的绞经罗织物见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罗纱组织的大孔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7]绮,在古文献中,罗也被称为绮。《楚辞·招魂》王注、《汉书·外亲戚传》颜注都说:“罗、绮也。”可见当时把罗和绮看成相同或相似的丝织品,但实际上罗和绮的织法完全不同。绮不同于罗,不织出孔眼,是在平纹地上用斜纹起花的,故其花纹多含菱形。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8页。
    [8]锦,汉代的锦一般是用经线起花的平纹重经组织,而有它是用染成各种颜色的丝线织成,色彩绚丽,是汉代丝织品的最高水平的代表。而南越王墓中出土的绒圈锦是汉锦中最为特殊,织法较为复杂的品种。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35页;孙机著:《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63页。
    [9]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83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6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36页。
    [4]王予予:《马王堆汉墓的丝织物印花》,《考古》1979年第5期。
    [1]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页。
    [2]张华《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暑也”,沈怀远《南越志》说南越“栅居”。“巢居”和“栅居”都是“干栏式”房屋,即建在树林或立柱上的房屋,上边住人,下边养牺畜。这种房子到汉以后依然通行,出土的陶屋模型中经常见到的是这种“干栏式”房屋。广州市文管处:《广州出土的汉代陶屋》,文物出版社,1958年。
    [3]罗亚·泰纳谢著,张伟达等译:《文化与宗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7页。
    [4]朱天顺:《原始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51页。
    [1](清)梁廷楠:《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页。
    [2](清)梁廷楠:《南越五主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页。
    [3]广州中山四路的南越王宫署遗址出土“华音宫”陶片,据推测,“华音”即为“中原语言”,“华音宫”为“说中原语言人的宫殿”。这只是一种推测,真正南越王宫是否名为“华音宫”,尚不确定,有待进一步考古资料出现,但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中原文化在南越国统治阶级内部应为主流文化。广州市文物考古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3期。
    [1]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3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处:《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3]黄淼章:《广州瑶台柳园岗西汉墓群发掘纪要》,载《穗港汉墓出土文物》,香港,1983年。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5]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东乐昌市对面山东周秦汉墓》,《考古》2000年6期。
    [6]杨式挺等:《广东封开利羊墩墓葬群发掘简报》,《岭南文物考古论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
    [7]关于该墓年代问题学界尚有争议,根据报告该墓属南越国时期墓,从其地理位置来看,西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云贵高原边缘,参照潭其骧先生所编《中国历史地图册》,该墓位于南越国边界地区,考虑到南越国边界的复杂性,再参考其出土器物特征等方面资料,确难对该墓年代、属地下确切结论。本文暂从报告之说,将其归入南越国墓葬范围。也有学者指出“该墓年代应改断为西汉晚期”。参见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对此,笔者认为,在目前资料尚缺的条件下,无法对其下确切结论,暂从报告之说,以待今后新资料出现,再做进一步确定为宜。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西林县普驮铜鼓墓葬》,《文物》1978年第9期。
    [8]原报告将110座墓定为战国墓,45座定为汉墓,其中13座为南越国墓葬,后经学者研究认为110座战国墓应为南越墓。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汉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黄展岳:《论两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9]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
    [10]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贺县河东高寨西汉墓》,《文物资料丛刊》(四),文物出版社,198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贺县金钟一号汉墓》,《考古》1986年第3期。
    [1]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广西贵县风流岭三十一西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
    [2]广州市文物管理处等:《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试掘》,《文物》1977年第4期。
    [3]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五华狮雄山汉代建筑遗址》,《文物》1991年第8期。
    [4]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1995—199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9期;广州市文化局编:《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出版社,1999年;全洪:《广州市中山五路南越国建筑遗址清理简报》,《广州文物考古集》,广州出版社,2003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3期。
    [5]广东省博物馆:《广东考古工作十年概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3-224页。
    [1]关于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的性质推断,试掘之后专家主要有三种意见。一为水坑遗迹说,认为该遗址为“珠江每遇秋成,要引白云山泉水入城供居民饮用的水坑遗址”;二为建筑遗址存说。认为该遗址属干栏建筑的残存,也可能为赵佗朝汉台的离宫别苑;三为造船遗址说。而大多数学者持“造船遗址说”。麦英豪、黎金;《考古发现与广州古代史》,《羊城文物博物研究》,广州市文化局等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页。广东省博物馆:《广东考古结硕果,岭南历史开新篇》,《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33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处等:《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试掘》,《文物》1977年第4期。
    [3]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149页。
    [1]广州市文化局编:《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出版社,1999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3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1995—199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9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学报》2002年第4期。
    [2]广东省考古所等:《广东王华狮雄山汉代建筑遗址》,《文物》1991年第11期。
    [3]广东省博物馆:《广东考古工作十年概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24页。
    [1]《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出版社,1986年,第8-13页。
    [2]西安市文物局文物处、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秦阿房宫遗址考古调查报告》,《文博》1998年第1期。
    [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3期。
    [4]林直寸:《陕西扶风黄堆乡发现周瓦》,《考古》1958年第9期;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召陈西周建筑群基址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3期:罗西章:《周原出土的陶制建筑材料》,《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2期。
    [5]赵丛苍:《古代瓦当》,中国书店,1997年,第3页。
    [6]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68页。
    [7]林直寸:《陕西扶风黄堆乡发现周瓦》,《考古》1958年第9期。
    [8]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71页。
    [9]广州市文化局编:《广州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出版社,1999年,第108页。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发掘队:《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群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7期。
    [1]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委会:《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第59页。
    [2]《西京杂记》卷3,中华书局,1991年。
    [3]《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出版社,1986年,第133页。
    [4]广州市文化局编:《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出版社,1999年,第84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54页。
    [2]黄淼章:《南越王国的丧葬习俗》,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广东文物千年特刊》,2000年。
    [3]徐吉军等:《中国丧葬礼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页。
    [4]《盐铁论》卷6《散不足》,中华书局,1992年,第355页。
    [5]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汉墓》,文物出版社,1979年,彩版二三。
    [6]《盐铁论》卷6《散不足》,中华书局,1992年,第348页。
    [1]王克林:《试论我国人祭和人殉的起源》,《文物》1982年第2期。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62页;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96页。
    [3]黄展岳先生认为殷商时,殉人的身份主要为墓主人的近亲、近臣、近待。黄展岳:《殷商墓葬中人殉人性的再考察》,《考古》1983年第10期。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9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4-236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7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7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3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3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3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1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1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5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78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4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2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8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3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4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4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6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6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6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6-238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6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1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1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6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7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9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4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5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9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5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9-240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5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0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7-268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7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2000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第4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3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木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3期。
    [2]广州市文化局编:《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出版社,1999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3期。
    [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木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3期。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7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17页。
    [6]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5页。
    [7]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5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7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6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4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4-135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72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6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6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5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1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1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5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5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5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5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5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7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7-69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0-71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杜,1988年,第71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1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第131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第69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第251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第66-6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第67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4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4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4页。
    [6]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5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57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3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3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63-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8-79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5页。
    [4]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木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3期。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第35页。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舨社,1991年,第215页。
    [7]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21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17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9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第93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第67页。
    [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第67页。
    [6]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6页。
    [7]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9页。
    [8]两广地区的汉代窑址,目前发现不多。广东省高州德良发现的汉窑遗址,由于发掘,具体年是否包括南越国时期,无从考察。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5页。广西柳州地区象州县运江公社的牙村大队旧瓦厂村和那教大队腊村发现两处窑址,其年代包括西汉初年南越国时期。曾广亿:《广东古陶瓷窑炉及有关问题初探》,《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第206页。
    [1]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1页。
    [2]申家仁:《岭南陶瓷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1]据学者统计广州汉墓出土南越国陶器中,有釉陶约占41%,后来发现的南越国遗迹中也有较多发现。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81页。
    [2]广州市文化局编:《广东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出版社,1999年,第55页。
    [3]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广东考古结硕果,岭南考古谱新篇》,文物 出版社,1979年,第332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670-671页。
    [1]邵洛羊主编:《中国美术大辞典》,中国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401页。
    [2]邵洛羊主编:《中国美术大辞典》,中国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401页。
    [3]广东省博物馆编:《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杜,1991年,第173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75页。
    [5]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汉墓》.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 页。
    [6]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169页。
    [7]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75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70页。
    [2]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8页。
    [3]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3页。
    [4]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75页。
    [5]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3页。
    [6]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13页。
    [7]1972年广东肇庆松山战国墓中发现有红、黑、褐色的漆器残片及近百片疑似漆器装饰物的小金箔,根据同墓共出物的明显的楚文化特征推断,该漆器应为楚地输入物。广东省博物馆:《广东肇庆市北岭松山古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11期。
    [1]李青:《形而上下——艺术实验与美术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26—527页;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77-197页;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56-69、110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7-28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6-137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36-38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42页。
    [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4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4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84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9-140页。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40页。
    [2]以下表格部分而不内容参考张荣芳等著,《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8页。
    [1]《辞海》,壁画条云:作画于壁间者曰壁画,创始甚古,我国黄帝图神荼壘于门,此其滥觞。《辞海》合订本,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47年版,2005年再版,第331页。
    [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8期。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9年安阳殷墟的新发现》,《考古》1976年第4期。
    [4]罗西章:《陕西扶风杨家堡西周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5]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洛阳西部一号战国墓发掘记》,《考古》1959年第12期。
    [6]文物编辑委员会编:《十年来陕西省文物考古工作的新发现》,《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01页。
    [7]河南永城芒王墓壁画,见河南永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芒旸山梁王陵》,文物出版社,年。西汉南越王墓壁画,广东博物馆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河南洛阳卜千秋墓壁画,见洛阳博物馆:《洛阳卜千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洛阳浅井头墓壁画,见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浅井头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5期;洛阳浇沟61号墓壁画,见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西安交通大学附小壁画墓,见陕西省考古所:《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4期等。
    [8]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李立:《汉墓神画研究》,上海古藉出版社,2004年。
    [1]广东博物馆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2]李公明:《广东美术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6页。
    [3]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出版社,1972年,图版13。
    [4]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76页
    [1]彭德:《长江流域的早期绘画》,《美术学文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239页。
    [2]吕烈丹:《南越王墓与南越王国》,广州文化出版社,1990年,第166页。
    [3]河南文物研究所等编:《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57页。
    [4]后德俊:《楚国的矿治髹漆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40页。
    [5]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的《广西出土文物》一书,称该器为“漆绘铜盘”,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一书,称其为“漆绘铜盘”。众所周知,盆和盘均为水器,盆既为盛水容器兼可盛食,从“曾大保盆”、“交龙纹皿”等代表性的器型可知,腹部较深是其重要特点;盘为盛水之器,主要为行沃盥之礼,腹部较浅,如“位雍父盘”、“墙盘”等。见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51、152、258、262页。通过对此器仔细观察及对比他器分析,笔者以为称其为“盘”较为合理,故本文以“漆绘铜盘”为准。
    [6]广东博物馆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32页。张荣芳:《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6页。
    [7]湖北小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墓地整理小组:《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5期。
    [1]彭德:《长江流域的早期绘画》,《美术学文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244页。
    [2]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0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674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127页。
    [2]华人德先生指出,阳文印盖在封泥上字凹下,常显得臃肿,而阳文印盖在封泥上,字凸起,线条挺劲,不易修改作伪。华人德著:《中国书法史·两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2页。
    [3]马承源主编:《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49页。
    [1]M.C.卡冈:《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世界艺术与美学》第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第123页转引自王熙梅、张惠辛:《艺术文化导论》,学林出版社,1994年,第7页。
    [2]李权时编:《岭南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9页。
    [3]关于先秦岭南文化传播的资料,在本文“先秦岭南艺术概况”章中有述。
    [4]彭年;《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先驱——从南越国遗迹看南越文化及其历史地位》,《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1]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1页。
    [2]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5页。
    [3]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5页。
    [4]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3页。
    [5]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7页。
    [6]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0页。
    [7]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0页。
    [8]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0页。
    [9]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02页。
    [10]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26页。
    [11]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126页。
    [12]黄展岳:《铜提筒考略》,《考古》1989年第9期。
    [1]关于楚文化与岭南的关系问题,学者多有撰文。徐恒彬:《试论楚文化对广东历史发展的作用》,《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蒋廷瑜:《楚国南界和楚文化对岭南的影响》,《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李龙章:《“楚国南界越过南岭”说商榷》,《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博钧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88页: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2-20页。
    [3]黄淼章:《南越王国的丧葬习俗》,《广东文物》(千年特刊),2000年第8期。
    [4]刘春华等:《西汉南越王墓前室壁画意义试析》,《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文物出版杜,2005年,第125页。
    [5]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01页。
    [1]高至喜:《楚文物图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5、182页。
    [2]李龙章:《岭南出土青铜器分类、型式和分析》,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40页。
    [4]“模压法”是楚国玻璃制造的主要方法,其主要工艺步骤为分:制模、熔化、浇铸三步。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与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84-286页。
    [5]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02页。
    [1]高崇文:《西汉长沙王墓和南越王墓葬制初探》,《考古》1988年第4期。
    [2]关于春秋楚国绘画的实物迄今未有发现,但文献最早提到楚国宗庙壁画的是东汉王逸,他在《天问章句·序》是提出屈原的《天问》是参观了楚先王宗庙壁画之后,有感而发的即兴题壁之作。后来古今学者对此提出多方面意见,后多数学者认同“春秋时代各国的宫室、宗庙绘有壁画应该是可能的。”所以“楚国的宫室祠庙一类建筑内就有壁画存在。”皮道坚:《楚艺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97、99页。
    [3]笔者在对此问题研究过程中,曾于2007年12月18日请教楚艺术研究学者彭德先生,彭先生指出“虽然现有考古资料未有楚墓壁画遗迹发面,这可能与楚地地理环境保存条件有关,但春秋战国楚墓存在壁画不容置疑。”
    [4]湖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347-385页;皮道坚:《楚艺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80页。
    [5]宋治民:《战国秦汉考古》,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19页。
    [1]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3页。
    [2]蒋廷瑜:《楚国的南界和楚文化对岭南的影响》,《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72页。
    [3]童思正:《文化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207页。
    [4]童恩正:《文化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208页。
    [1]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0-130页。
    [2]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3页。
    [3]《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交趾之南有越裳国……,越人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便,故重译而朝……。”中华书局校点版,第2835页。
    [4]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0页。
    [5]赵化成等:《秦汉考古·汉代诸候王与列候大墓的发掘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68页。
    [1]石云涛:《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稿》,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249页。
    [2]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77页。
    [3]《汉书》卷28《地理志》,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1670页。
    [4]《史记》卷6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3268页。
    [5]《吕思勉读史札记·官南方者之贪》(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25页。
    [1]《艺术类聚》卷六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6页。
    [2]《史记》卷5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校点本,1959年,第2976页。
    [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45页。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45、346页。
    [5]王子今:《西汉南越的犀象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资料为中心》,《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6]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67页。
    [7]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28页。
    [8]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58页。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满城发掘队:《满城汉墓发掘纪要》,《考古》1972年第8期。
    [2]广州市博物馆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图版一六七。
    [3]李青:《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美术之抉择》,《美术》,2007年1期。
    [1]张传玺:《秦汉史研究九十年评述》,《秦汉史论丛》第六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9页。
    [1]张荣芳等:《南越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5页。
    [1]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7页。
    [1]余天炽等:《古南越国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1页。
    1.《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
    2.《汉书》,班固撰,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
    3.《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
    4.《三辅黄图》,佚名著,一卷,陈直校订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5.《异物志》,杨孚著,五卷,见《南越五主传及其它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6.《越绝书》,袁康著,张宗祥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7.《吴越春秋》,赵晔著,苗麓点校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8.《南方草木状》,稽含著,杨竞生考补本,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
    9.《羊城古钞》,仇巨川著,广东人民出版社新点校本,1993年。
    10.《南越五主传》,梁廷楠著,五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盐铁论》,桓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12.《淮南子》,《二十二子》(初印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289页。
    13.《史记新证》,陈直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14.《汉书新证》,陈直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15.《广州出土的汉代陶屋》,广州市文管会,文物出版社,1958年。
    16.《广东出土先秦文物》,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1984年。
    17.《环珠江口史前文物图录》,深圳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
    18.《广州汉墓》,广州市文管会、广州市博物馆,系考古学专刊丁种第21号,文物出版社,1982年。
    19.《广州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市文化局编,广州出版社,1999年。
    20.《广州市文物志》,广州市文物志编委会编著,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
    21.《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88年。
    22.《西汉南越王墓》,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91年。
    23.《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72年。
    24.《客死他乡的国王-南越王墓揭密》,刘振东、谭庆枝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25.《南越开拓先驱——赵拓》,胡守为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26.《南越武王赵佗》,徐素著,香港中华书局,1959年。
    27.《南越王墓与南越王国》,吕烈丹著,广州文化出版社,1990年。
    28.《南越王墓玉器》,林业强著,香港两木出版社,1991年。
    29.《南越藏珍》,李林娜主编,中华书局,2002年。
    30.《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广州南越王墓》,麦英豪、黄淼章、谭庆芝著,三联书店,2005年。
    31.《镇海楼论稿-广州博物馆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广州博物馆编,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32.《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90年。
    33.《粤东考古发现》,[意]麦光良著,刘丽君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
    34.《秦汉考古》(华南部分参考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编,内部刊物,1975年。
    35.《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人民出版社,1972年。
    36.《民族考古研究论文集》(内部刊物),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编,1984年。
    37.《南方民族考古》(第三辑),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国古代铜鼓研究学会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38.《广西出土文物》,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文物出版社,1978年。
    39.《羊城文物博物研究》,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文博学会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40.《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41.《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编缉部编,文物出版社,1986年。
    42.《中国古代艺术文物论丛》,杨伯达著,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43.《美术与考古》颜娟英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44.《中国古代科技文物》(油印本),孙机著,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教研室,1981年。
    45.《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张景明著,文物出版社,2005年。
    46.《楚文物图典》,高至喜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7.《汉墓的考古学研究》,黄晓芬著,岳麓书社,2003年。
    48.《中国古代陵墓考古研究》,董新林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49.《楚系墓葬研究》,郭德维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0.《云南考古》,汪宁生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51.《汉代青铜器容器的考古学研究》,吴小平著,岳麓书社,2005年。
    52.《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彭适凡著,文物出版社,1987年。
    53.《中国5000年文明第一证——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国》,周膺、吴晶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54.《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编,齐鲁书社,2006年。
    55.《岭南文物考古论集》杨式挺著,广东地图出版社,1998年。
    56.《南洋猎头民族考察记》(影印本),[英]海顿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57.《夜郎考》,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
    58.《古地甄微》,蒙文通著,巴蜀书社,1998年。
    59.《古南越国史》,余天炽、梁旭达、覃圣敏、蓝日勇、覃彩銮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60.《南越国史》,张荣芳、黄淼章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61.《百越民族史》,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62.《越史丛考》,蒙文通著,人民出版社,1983年。
    63.《岭南古史》,胡守为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64.《岭南思想史》,李锦全、吴熙钊、冯达文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65.《百越民族史论集》,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66.《南越国史迹研讨会论文选集》,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山大学历史系、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05年。
    67.《中国古越关系史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编辑组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68.《越南历史》,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69.《岭南陶瓷史》,申家仁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70.《广东美术史》,李公明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71.《简明广东史》,蒋祖缘、方志钦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72.《西域南海史地研究》,王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3.《黄埔港史》(古、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
    74.《广州港史》(古代部分),邓端本编著,海洋出版社,1986年。
    75.《中国南方民族发展史》,胡绍华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
    76.《中国水运史》,房仲甫、李二和著,新华出版社,2003年。
    77.《长江文化史》,李学勤、徐吉军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78.《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法]费琅著,冯承钧译,中国书局,1957年。
    79.《苏门答剌古国考》,[法]费琅著,冯承钧译,中国书局,2002年。
    80.《古史地理论丛》,钱穆著,三联书店,2004年。
    81.《海上丝路与文化交流》,常任侠著,海洋出版社,1985年。
    82.《泉州港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海学会、泉州市人民政府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3.《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黄启臣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
    84.《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编,1991年。
    85.《长安与南海诸国》,周伟洲著,西安出版社,2003年。
    86.《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陈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87.《岭桥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一)》,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88.《岭桥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二)》,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89.《百越文化研究》,蒋炳钊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90.《岭南文化》,李权时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91.《南方文化与百越滇越文明》,许智范、肖明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92.《百越源流与文化》,罗香林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增补再版,台北,1978年。
    93.《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李德洙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94.《民族考古学基础》,王恒杰、张雪慧编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95.《民族研究文集》,云南民族研究所编,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87年。
    96.《民族与社会》,费孝通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
    97.《先秦时期的南海岛民》,肖一亭著,文物出版社,2004年。
    98.《云南少数民族宗都文化与审美》,牛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99.《东南亚农业地理》,吴关琦、许成龙、严崇潮、陈秀容、李永华编著,商务印书馆,1993年。
    100.《西南亚概论》,吴继德、黎家斌编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1.《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江玉祥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2.《黄金草原》,[古代阿拉伯]马苏第著,耿升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3.《古代西亚北非文明》,刘文鹏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04.《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田继周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5.《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二辑)牛森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6.《中国哲学史》,任继愈主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
    107.《中国舞蹈史》(先秦部分),孙景琛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
    108.《中国舞蹈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彭松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
    109.《古舞丛说》,费秉勋著,中国舞蹈家协会陕西分会编,1984年。
    110.《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
    111.《云南冶金史》,云南大学历史系、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云南地方史研究室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112.《中国古代商业史》,吴慧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83年。
    113.《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4.《生殖崇拜文化论》,赵国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15.《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张星琅编注,中华书局,2003年。
    116.《中西交通史》,方豪著,岳麓书社,1987年。
    117.《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翁独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8.《中西文化交流史》,沈福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19.《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20.《楚文化史》,张正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21.《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孙机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
    122.《汉代手工业》,宋治民著,巴蜀书社,1992年。
    123.《汉代美学思想述评》,施昌东著,中华书局,1981年。
    124.《中国圣火》,孙机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125.《入山与出塞》,李零著,文物出版社,2004年。
    126.《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林梅村著,文物出版社,1998年。
    127.《唐代的外来文明》,[美]谢弗著,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28.《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
    129.《丝绸之路散记》,林梅村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130.《中国对外贸易史简论》,李康华、夏秀瑞、顾若增编著,对外贸易出版社,1981年。
    131.《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林梅村著,三联书店,2000年。
    132.《中国古舆服论丛》,孙机著,文物出版社,2001年。
    133.《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沈丛文著,外文出版社,1994年。
    134.《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著,三联书店,2001年。
    135.《楚文化的南渐》,高至喜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36.《楚文化的东渐》,刘和惠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37.《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8.《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中华书局,1960年。
    139.《汉墓神话研究——神话与神话艺术精神的考察与分析》,李立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40.《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杨宽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1.《风水与西汉陵》,韩养民、韩小晶著,三秦出版社,2003年。
    142.《汉唐文化史》,熊铁基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3.《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陈直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144.《秦汉社会文明》,周天游、林剑鸣、黄留珠、余华青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145.《秦汉文化史》,韩养民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146.《秦汉史论丛》,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编,巴蜀书社,1986年。
    147.《秦汉律研究》,乔伟著,吉林大学法律系法律史教研室,内部刊物,1981年。
    148.《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9.《中国先秦思想史》,赵吉惠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150.《秦政治思想述略》,徐卫民、贺润坤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151.《寻常的精致》,杨泓、孙机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2.《中国铜镜史》,管维良著,重庆出版社,2006年。
    153.《中国铜镜图典》,孔祥星、刘一曼,文物出版社,1992年。
    154.《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谢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155.《汉代人的死亡观》,[韩]具圣姬著,民族出版社,2003年。
    156.《汉代丧葬礼俗》,李如森著,沈阳出版社,2003年。
    157.《中国炼丹术考略》,容志毅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58.《中国古代兵器》,《中国古代兵器》编纂委员会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159.《中国青铜器》,马承源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60.《中国古玉图释》,那志良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台湾),民国七十九年初版。
    161.《巫玉之光》,杨伯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62.《出土玉器鉴定与研究》,杨伯达主编,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163.《云南铜鼓》,王大道编著,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
    164.《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后德俊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65.《楚人的纺织与服饰》,彭浩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66.《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67.《科技与古代社会》,董英哲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168.《原始宗教》,朱天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169.《秦汉美术史》,朱杰勤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
    170.《中国美术史》,郑昶编,上海书局、中华书局,1935年复印版。
    171.《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
    172.《图腾艺术史》,岑家梧著,学林出版社,1986年。
    173.《中国图腾文化》,何星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74.《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175.《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王伯敏主编,福建美术出版社,1998年。
    176.《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李青著,中华书局,2005年。
    177.《壮族图腾考》,丘振声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178.《楚艺术史》,皮道坚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79.《云南艺术史》,李昆声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0.《中国漆艺美术史》,沈福文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181.《汉代漆器图案集》,李正光编绘,文物出版社,2002年。
    182.《中国工艺美术史纲》,李翎、王孔刚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年。
    183.《艺术文化导论》,王熙梅、张惠辛著,学林出版社,1994年。
    184.《文物与美术》,杨泓、李力著,东方出版社,1999年。
    185.《艺术类型学》,李心峰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186.《美和美的创造》,蒋孔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187.《艺术的起源》,朱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88.《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丁宁著,三联书店,1997年。
    189.《审美心理的奥秘》,庄志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90.《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191.《艺术论》,蒲力汗诺夫著,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192.《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著,郭净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193.《艺术中的哲学》(例选),上海音乐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上海戏剧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浙江美术学院理论教研室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194.《美学原理纲要》,杨辛、甘霖、刘荣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95.《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
    196.《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刘宗超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7.《美与审美》,樊莘森、高若海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198.《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蒋孔阳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99.《封建主义及其当代影响》,姬金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00.《纪念马坝人化石发现卅周年文集》,广东省博物馆、曲江县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88年。
    201 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页。
    202.《东方的文明》,[法]雷奈·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音译,中华书局,1999年。
    203.《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英]罗森著,孙心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4.《世界古代发明》[英]彼得·詹姆斯、[英]尼克·索普著,颜可维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205.《中亚艺术与文化史图鉴》,[德]阿尔伯特·冯·勒克科著,赵崇民,巫新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6.《礼仪中的美术》,[美]巫鸿著著,郑岩、王睿编、郑岩等译,三联书店,2005年。
    207.《文明的溪流》[美]H·G·成尔士著,袁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8.《艺术的起源》,[德]格罗塞著,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209.《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英]L·比尼恩著,孙乃修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年。
    210.《艺术与宗教》,[俄]乌格里诺维奇著,王先睿、李鹏增译,三联书店,1987年。
    211.《艺术哲学》,[美]V·C奥尔德里奇著,程孟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212.《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213.《文化论》,[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214.《图腾制度》,[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215.《医学的历史》,[英]罗伯特·玛格塔著,李城译,希望出版社,2003年。
    216.《创造心理概论》,[苏]A·H鲁克著,周义澄、毛疆、金瑜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217.《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18.《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英]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219.《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英]爱德华·B·泰勒著,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0.《文化人类学十五种理论》,[日]绫部恒雄编,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221.《文化与宗教》,[罗]亚·泰纳谢著,张伟达、杨雅彬、李鹏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22.Ellis H.Minns,Scythians and Creeks,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13.
    223.Boris Piotrovsky,Liupmila Galanina,Nonna Grach,Scythian Art,Phaidon.Oxford Aurora·Leninarad,1987.
    224.Karl Jettmar,Art of The Steppes,Crown publishers,Inc,New York,1964.
    225.#12
    1.广州市文管会:《广州淘金坑的西汉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
    2.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汉墓》,《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4.黄淼章:《广州瑶台柳园岗西汉墓群发掘纪要》,《穗港汉墓出土文物》,香港,1983年。
    5.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贺县金钟一号汉墓》,《考古》1986年笫3期。
    6.马头发掘组:《武鸣马头墓葬与古代骆越》,《文物》1988年第12期。
    7.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东乐昌市对面山东周秦汉墓》,《考古》2000年6期。
    8.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广西贵县风流岭三十一西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
    9.广州市文物管理处等:《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试掘》,《文物》1977年笫4期。
    10.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五华狮雄山汉代建筑遗址》,《文物》1991年第8期。
    11.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1995—1997年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9期。
    12.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3期。
    1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木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3期。
    14.扬州市博物馆:《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文物》1980年第12期。
    15.上海交大“造船史话”组:《秦汉时期的船舶》,《文物》1977年第4期。
    16.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内蒙古文物工作队:《西沟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第7期。
    17.黄展岳:《殷商墓葬中人殉人牲的再考察》,《考古》1983年第10期。
    18.黄展岳:《铜提筒考略》,《考古》1989年第9期。
    19.王大道:《云南滇池区域青铜时代的金属农业生产工具》,《考古》1977年第2期。
    20.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二号汉墓》,《考古》1982年第4期。
    21.刘丽仙:《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药物鉴定研究》,《考古》1989年第9期。
    22.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研究——若干主要人物活动图像试释》,《考古》1963年第6期。
    23.杨式梃:《关于广东早期器的若干问题》,《考古》1977年第2期。
    24.朱捷元:《茂陵发现的西汉四神纹玉铺首》,《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3期。
    25.杨锡璋:《关于商代青铜戈矛的一些问题》,《考古与文物》1986第3期。
    26.王子今:《秦汉时代的双连杯及其民俗学意义》,《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
    27.陈振裕:《试论战国时期楚国的漆器手工业》,《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4期。
    28.陈平:《秦子戈、矛考》,《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
    29.蔡永华:《随葬明器管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
    30.卢兆荫:《南越王墓玉器与满城汉墓玉器比较》,《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1期。
    31.吴海贵:《象岗南越王墓主新考》,《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3期。
    32.周永卫:《南越王墓银盒舶来路线考》,《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1期。
    33.麦英豪、黎金:《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墓主考》,《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6期。
    34.吴山:《试论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图案》,《文物》1975年第8期。
    35.林声:《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图象所反映的西汉滇池地区的奴隶社会》,《文物》1975年第2期。
    36.谭其骧:《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文物》1975年第6期。
    37.王克林:《试论我国人祭和人殉的起源》,《文物》1982年第2期。
    38.李学勤:《论新都出土的蜀国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期。
    39.童恩正:《试论早期铜鼓》,《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
    40.夏鼐:《汉代的玉器——汉代玉器中传统的延续和变化》,《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
    41.乌恩:《中国北方青铜透雕带饰》,《考古学报》1983年第1期。
    42.黄展岳:《论两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43.汪宁生:《试论中国古代铜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
    44.马利清:《论鄂尔多斯在匈奴文化中的地位》,《西部考古》第一辑。
    45.刘云辉:《西汉墓葬中出土的秦式玉器》,《西部考古》第一辑。
    46.王建新:《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西部考古》第一辑。
    47.韩国河、柴怡:《有关墓葬考古学研究的思考——以两汉墓葬为例》,《西部考古》第一辑。
    48.焦南峰:《西汉帝陵考古发掘研究的历史及收获》,《西部考古》第一辑。
    49.于省吾:《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年第11期。
    50.王汀生:《秦汉平南越考》,《广州师范学报》(社会科版)1995年第1期。
    51.何琳仪:《南越王墓虎节考》,《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3年第7卷第3期。
    52.王子今:《西汉南越的犀象——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资料为中心》,《广东社会科学》1004年第5期。
    53.程爱勤:《<后汉书·南蛮列传>所载“南越徼外蛮夷献白雉、白菟”质疑》,《佳木斯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54.邹安:《南越文王冢黄肠木刻字及明器》,广仓学窘丛书临时增刊本,1918年。
    55.朱希祖:《中国古代铁制兵器先行于南方考》,《清华学报》5卷1期,1928年。
    56.向达:《汉唐间西域及海南诸国古地理书叙录》,《北平图书馆馆刊》4卷6期,1930年。
    57.郎擎霄:《中国南方民族源流考》,《东方杂志》30卷1号,1933年。
    58.罗香林:《古代越族考》上篇,《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月刊》1卷2期,1933年。
    59.罗香林:《古代越族考》上篇(续),《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月刊》1卷3期,1933年。
    60.吕思勉:《<秦代初平南越考>之商榷》,《国学论衡》4卷(上),1934年。
    61.史念海:《秦汉时代国内之交通路线》,《文史杂志》3卷1、2期,1944年。
    62.凌纯声:《南洋土著与中国古代百越民族》,《学术季刊》2卷3期,台北,1954年3月。
    63.饶宗颐:《华南史前遗存与殷墟文化》,《大陆杂志》8卷3期,1954年。
    64.林惠祥:《南洋民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夏门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
    65.石钟键:《试证越和骆越出自同源》,《广西历史学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63年。
    66.张勋燎:《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的“春糖”葬具和人殉问题》,《四川大学学报》1977年第4期。
    67.陈智超:《关于中越关系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国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期。
    68.郁越组:《论秦汉时期东越和南越的水路交通》,(台)《史冀》1卷2期,1980年。
    69.容观琼:《释“岛夷卉服,厥篚织具”——兼谈南方少数民族对我国古代纺织业的贡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3期。
    70.蒋廷瑜:《从银山岭战国墓看西瓯》,《考古》1980年第2期。
    71.董其祥:《古代的巴与越》(下),《重庆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
    72.张荣芳:《略论汉初“南越国”》、《秦汉史论丛》第1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
    73.吴绵吉:《古越族来源的考古考察》,《夏门大学学报》1981年增刊。
    74.周宗贤:《试论南越王国》,《贵州民族研究》1981年第1期。
    75.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76.徐恒彬:《“断发文身”考》,《民族研究》1982年第4期。
    77.路丹:《南国兴亡》,《广东文博》1984年第1期。
    78.蒋廷瑜:《先秦越人的青铜钺》,《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
    79.邱钟仑:《骆越与铜鼓》,《中国铜鼓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文集》,1986年。
    80.韦东超:《关于南越国的几个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81.李如森:《战国秦汉漆器综述》,《史学集刊》1987年第4期。
    82.林蔚文:《古代东南越地水陆交通的开拓》,《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83.冼光位:《南越国记述探讨》,《广西地方志》1992年第5期。
    84.余天炽:《秦通南越“新道”考》,《华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
    85.吕思勉:《秦营岭南》(上、下),《吕思勉读书札记》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6.何清谷:《试论秦对岭南的统一与开发》,《人文杂志》1986年第1期。
    87.文锡进:《关于秦统一岭南的战争问题》,《中山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88.傅举有:《有关马王堆古地图的几个问题》,《文物》1982年第2期。
    89.吴壮达:《“番禺之都”的历史地位》,《岭南文史》1983年第1期。
    90.蒋廷瑜:《一个古老的地名——苍梧》,《地名知识》1983年第5期。
    91.周宗贤:《试论秦汉时期岭南越族与汉族的关系》,《中央民院学报》1984年第2期。
    92.余天炽:《南越国“和辑百粤”民族政策初探》,《华南师大学报》1985年第2期。
    93.余天炽:《广州南越王墓印文释》,《学术论坛》1985年第3期。
    94.李安民:《汉初“南越国”社会性质试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3期。
    95.蒋廷瑜:《从考古发现看汉代广西的农业》,《广西日报》1980年9月28日。
    96.蒋廷瑜:《广西汉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97.覃彩銮:《从考古资料看西瓯的青铜铸业》,《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1辑,1982年。
    98.黄淼章:《广州汉墓出土玻璃》,《北京国际玻璃学术会议论文集》,1984年。
    99.林蔚文:《古代越人的纺织业》,《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100.林蔚文:《古代东南越人建筑业述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
    101.黄淼章:《两广地区与中原出土秦汉铸币比较研究》,《广东钱币学会论文集》,1986年。
    102.梁勉达:《论秦汉时期岭南越人和汉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贵州民族 研究》1986年第1期。
    103.陈剩勇:《百越民族原始宗教研究》,《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104.李少明:《古代东南越人的造船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
    105.黄展岳:《从出土遗物看南越王的饮食》,《文物天地》1993年第1期。
    106.麦英豪:《西汉南越王墓随葬遗物的诸文化因素》,香港博物馆编《岭南古越族文化论文集》,香港市政局出版,1993年11月。
    107.杨拯、吴永章:《论南越国赵佗的历史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108.张维:《试谈南越王赵佗的历史地位》,《广东文博》1984年第2期。
    109.孙仲文:《论赵佗和南越王国》,《云南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
    110.黄淼章:《赵佗陵墓考》,《岭南文史》1991年第1期。
    111.朱凤祥:《论赵佗经略岭南的作用》,《黄准学刊》1992年第2期。
    112.于城:《南越武王(帝)及南越文王(帝)》,《岭南文史》1987年第2期。
    113.麦英豪、吕烈丹:《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墓主、葬制、人殉诸问题刍议》、《广州研究》1984年第4期。
    114.黄新美:《南越文王墓葬的人殉》,《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115.黄鸿光:《广州象岗大墓“赵昧印释”》,《学术研究》1984年第5期。
    116.麦英豪:《广州华侨新村西汉墓》,《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
    117.商承祚:《我国古代漆器与广州出土汉代漆器初探》,《学术研究》1962年第1期。
    118.陈直:《广州汉墓群西汉前期陶器文字汇考》,《学术研究》1974年第1期。
    119.汪宁生:《试论中国古代铜鼓》,《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
    120.高至喜:《湖南发现的几件越族风格的文物》,《文物》1980年第12期。
    121.蓝日勇:《试论罗泊湾一号墓墓主身份及族属》,《广西民族研究》1986年第2期。
    122.黄展岳:《论两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123.麦英豪:《象岗南越王墓反映的诸问题》,《岭南文史》1987年第2期。
    124.高崇文:《西汉长沙王墓和南越王墓葬制初探》,《考古》1988年第4期。
    125.吕烈丹:《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铜印花凸版》,《考古》1989年第2期。
    126.刘彬微:《两广先秦青铜器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
    127.黄展岳:《新发现的南越国虎节》,《故宫文物》94卷8期,台北,1991年1月。
    128.广州市文管会等:《西汉南越王“丝缕玉衣”的清理与复原》,《文物》1991年第4期。
    129.闻广:《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西汉南越王墓玉器》,《考古》1991年11期。
    130.程存洁:《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7期。
    131.黄荣:《青铜时代的美术》,《美术杂志》1968年第1期。
    132.阮玉章:《试谈玉缕铜鼓上的部分花纹》,《历史研究》第141期。
    133.[苏]阿尔巴托夫:《古代埃及美术》,《美术译丛》1984年第2期。
    134.[美]帕诺夫斯基:《作为人文科学的美术史》,《美术译丛》1986年第4期。
    135.[英]贡布里希:《论艺术的程式和经验》,《美术译丛》1986年第1期。
    136.[美]阿尔珀斯:《艺术是历史吗?》,《美术译丛》1988年第2期。
    137.[德]帕诺夫斯基:《图像志与图像学》,《美术译丛》1984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