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的“杂色”呈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大陆的“文革”题材小说为背景和参照对象,运用心理分析、文本细读、后殖民文化理论和新历史主义等研究方法,对海外华文/华人不同世代作家三十余年——从陈若曦到哈金——的“文革”小说的主题变迁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和整体的分析,并对相关作品和研究成果给予新的解读、阐释和辨正。
     导论部分主要是概述大陆“文革”小说的基本潮流、一般特征和不足之处,指出是社会需求、言说语境、文化背景等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了大陆和海外两大作家群在写作动机、书写策略、价值诉求和精神向度上的差别;论述了海外作家不同“代群”之间创作主题的传承和衍变;界定了本论文研究的题材、体裁、地域、时间范围和涉及的作家作品;描述了国内外对相关作家研究的大致情况;把论文主体划分为四章,以此论述海外作家对“红色”中国的书写展现出来的纷纭复杂的多样图景。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海外“文革”小说中回归和去国知识分子系列形象。首先以陈若曦为例论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回归神话”产生的基本心态;其次围绕中国化民粹主义的两个主要特征展开回归者“神话破灭”的文化社会学剖析,揭示出他们的“救赎渴望”和“报国志向”失败的真正根源;最后考察以知青为主体的移民“为什么去国”的四种心态,勾勒其演变的轨迹。
     第二章详细勾勒了海外中国人(包括作家和作品人物)国族情感的心灵变化轨迹:从“感时忧国/中国执念”过渡到“中国性执念”。一、论证台湾“无根一代”刻画的出身大陆和台湾的知识分子是“精神上的全民族性者”,他们对“原乡”的追寻出于“烈士/志士精神”、忧国情怀和寻求归属感;二、论述了“四五一代”移民作家对“感时忧国”精神在承接中的创造性转换:1980年代苏炜、查建英塑造的“远行人”强烈的“中国情结”后面有着寻觅个体意识的萌芽,并在90年代初周励的作品中初步实现了向“中国性执念”的艰难蜕变,故国想象和移民意识之间的剧烈冲突被落地生根的渴望所取代,90年代中期及以后严歌苓等人的“文革”书写完成了对乱世中“自我”的寻找,确立了自己“半民族性者”的身份认同。
     第三章首先梳理海外华人“文革”小说的发展脉络,对非母语写作中所谓迎合西方思维习惯和审美需求的“东方主义”写作策略进行辨析;接着论述哈金小说对真实人性的刻画、描摹、体察和把握的独到之处:乱世中琐碎平淡的日常生活、悲剧性的事件和爱情故事、底层民众潜藏着的劣根性等等,分析他在“文革”文学写作上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借鉴许子东关于大陆“文革”小说存在不同类型的“拯救”这一结论,提出海外“文革”小说的反“拯救”主题:一是爱情拯救(包括自我拯救)的无望和无效,分男对女、女对男、男女之间和同性恋四种情感援救模式;二是政治拯救(组织与上级等外力因素的现实拯救)的缺席和无效。
     结语:概括了海外“文革”小说在回归/去国知识分子、海外作家的身份寻求、非母语写作和反“拯救”主题等四个方面的综合性结论,分析它们在新时期“文革”文学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影响。
In relation to the Chinese novels on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aking ChenruoXi and Hajin as examples,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theme shift of novels on Cultural Revolution by generations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interprets their works and researches in the perspectives of psychoanalysis, close reading, postcolonial cultural theory and New Historicism.
     The introduction summarizes the basic trends,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novels on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Mainland, pointing out that social needs, contex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are the main reasons that distinguish the two schools of writers historically in motivation, strategies, values and spiritual dimension.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fact in this part that themes were transferred and developed among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overseas writers. Furthermore, he defines the themes, styles, regions, time range and related works and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analysis on these writers.
     The body has four chapters in which variedness in "red" China novels is presented by the overseas writers.
     The first chapter witnesses the overseas intellects who returned to China and left their motherland eventually. ChenruoXi’s novels are taken as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psychological reasons why those intellects were willing to return to their motherland firstly; and then to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researches on the broken“Returners’Myth”on the basis of two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opulism, revealing the basic reasons why those intellects failed to realize their dreams to save China; and last to illustrate four kinds of psychologi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that the migrants, mainly the educated youth possess.
     The nationalism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its development are portrayed in details in second chapter. They have undergone the development from“Obsession with China”to“Chinese obsession”. To begin with,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tellects portrayed in Taiwan writers’(so called a rootless generation) works are nationalists in psychology. The reason why they’d like to go back to their motherland lies in their patriotism and pursuit of sense of belonging. Secondly, he states the creative transfer in the feelings of being concerned with their motherland among the migrants writers. In 1980, the traveler portrayed in Suwei’s and ZhajianYing’s works is a representative who starts to seek for individualism. In the early 1990s, the characters in Zhouli’s novels are transformed into“Chinese obsession”, in which the violent clashes between nationalism and migration were replaced by the strong desire to return to their motherland. In the mid-1990 and later period,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s written by YangeLing finally fulfilled their goals, that is, to pursue the individualism in turbulent days and identify themselves as“half-nationalists”.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shows us how overseas novels on Cultural Revolution develop and analyzes the strategy of“orientalism”that is employed to cater to the occidental customs and aesthetics. Then he illustrates Hajin’s originality in the portrait of human nature, ordinary lives in turbulent days, tragedies and romances as well as scoundrelism in common people, thus revealing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his works.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uses XuziDong’s viewpoints on novels on Cultural Revolution for reference and puts up with his opinion that the theme of all the overseas novels on Cultural Revolution is anti-salvation that includes hopelessness and invalidity in rescuing both themselves and their loves and the lack of rescue in politics as well.
     Conclusion: This part is a 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in which the author sums up his dissertation in four aspects, that is, the intellects who returned and left their motherland, identity that the overseas writers sought, non-mother-tongue writing, and anti-salv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factors and the roles they play in the works on Cultural Revolution are also analyzed.
引文
①费修珊劳德瑞著刘裘蒂译《见证的危机:文学·历史与心理分析》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99页。
    ②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43页。
    ①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43-44页。
    ②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21-22页。
    ③[美]伊丽莎白·福克斯杰诺韦塞《文学批评与新历史主义的政治》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63页。
    ①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49页。
    ②[美]伊丽莎白·福克斯杰诺韦塞《文学批评与新历史主义的政治》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62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270页。
    ②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96-97页。
    ①陈思和《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13页。
    ②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5月第101页。
    ③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127页。
    ④小楂唐翼明于仁秋《关于“边缘人”的通信》《小说界》1988年第5期第132页。
    ①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导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第3页;有趣的是,戴锦华对大陆“文革”书写的功能提出了相似的看法,认为它们“是一个对创伤记忆疗救或者不如说是遗忘的过程,”见《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77页。
    ①我把“红色中国”的时间段设置在1960年代中期到1976年10月,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熟悉的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六十年的全部历史,并不是说其余时段的中国不“红”,而是因为只有在“文革”中,“红”这个形容词才被用到了极致,在当时它代表着最伟大的领袖、最激进的思想、最革命的行动、最美好的未来、最幸福的生活、最忠诚的人民、最完美的国家制度,比如红司令、红卫兵、红五类、红宝书、红太阳、红思想、红海洋、祖国江山一片红、红专道路,也包括对“阶级敌人(黑五类分子)”最血腥的暴力,如红八月、红色专政(血的红)等恐怖行为,当然不能排除激进分子对中国作为世界革命中心的自慰性想象:“把红旗插到白宫/克里姆林宫/全世界。”
    ②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11页。
    ③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绝对,绝大多数海外作家在大陆发表的“文革”小说就比较符合主流政治对“文革”书写的规范化要求,比如严歌苓、张翎等都属于这个范围;还有少数作家因政治见解的歧异导致作品意识形态的越界,在进入大陆出版之前会被相关部门删削部分内容,象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还有的用英语写作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在大陆没有中译本,比如哈金全部诗歌和大部分的小说。
    ④[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9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90页。
    ②[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60页。
    ③[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3页。
    ④“自传记忆”和“历史记忆”是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的关于“集体记忆”书写方式的两种划分,在稍后的论述中我还会运用他的理论继续展开这方面的论述,见《论集体记忆》,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2-51页。
    ①[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1页。
    ②刘小枫《当代中国文学的景观转换》见《这一代人的怕与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6月第248页。
    ③刘小枫《“四五”一代的知识社会学思考札记》见《这一代人的怕与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6月第236-237页。
    ④从作家的年龄分布可以得出上述这一结论:郑念(1 915)、聂华苓(1925)、程抱一(1929)、於梨华(1931)、白先勇(1937)、陈若曦(1938)、高行健(1940)、苏炜(1953)、张翎(1957)、严歌苓(1959)、虹影(1962),查建英也是1950年代生人,具体年龄不详,应该介于苏炜和张翎之间。
    ①李锐《拒绝合唱·总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页。
    ②[美]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10页。
    ③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2月第74页。
    ④刘小枫《当代中国文学的景观转换》见《这一代人的怕与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6月第254页。
    ①部分“五四”一代中的左翼知识分子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比如闻一多、金岳霖、朱光潜、吴晗、李广田等许多人都是自觉自愿地接受和相信了马克思主义并进入新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和权力机制,尽管“五四”传统对他们的影响仍然存在,但这种忠诚性无可怀疑,刘小枫称之为“第二种忠诚”,所以这一划分并不绝对。参见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又见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973页。
    ②刘小枫《“四五”一代的知识社会学思考札记》见《这一代人的怕与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6月第239页。
    ③[美]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76页。
    ④“解放一代”的人员构成可以说是一个高度整合、行为思想信仰大体一致的群体,很少有代群内成员思想信仰的分歧而发生政治上的分化,但高行健、刘宾雁和刘再复或许是其中的特例。
    ①[美]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176页。
    ②刘小枫《“四五”一代的知识社会学思考札记》见《这一代人的怕与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6月第241页。
    ③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118页。
    ①公仲主编的《世界华文文学概要》“把研究重心主要放在大陆以外的台、港、澳及中国以外俗称海外的华文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4页;陈贤茂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则把海外华文文学定义为“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凡是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台湾、香港、澳门文学尽管社会形态不同,但同属于中国文学。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年8月,第6-7页;刘登翰主编的《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倾向于陈的观点,但认为名之“世华文学”则包容性更大,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2页;饶芃子持折中的态度,认为两者各有优点,但是她认为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世界华文文学”概念会逐渐取代“海外华文文学”,见《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
    ②比如金兆的《芒果的滋味》,李碧华的《青蛇》、《霸王别姬》、《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和《天安门旧魂新魄》,冬冬等著的《反修楼》等等众多作品都属于这种情况。
    ③杜国清语转引自刘登翰主编的《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6月第1页。
    ①[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251页。
    ②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7页。
    ③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78-79页。
    ①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第88-89页。
    ②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第141-142页。
    ①龙应台《干杯吧,托马斯·曼——论放逐中的写作》《读书》1996年第2期第55页。
    ①赵毅衡《流外丧志——关于海外大陆小说的几点思考》《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第117-118页;其实在其他台湾籍旅外作家作品中这种归属感和“赎罪渴望”同样明显和强烈,比如张系国的《他们在美国》(又名《昨日之怒》)也描绘了这一情感,回到故乡为她的繁荣尽心尽力是每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3月。
    ②莫里斯·迈斯纳认为“福地乐土”作为超历史的道德理想的产物,充满着历史乐观主义,代表着人类所希望的完美前景,历史的动力在于对乌托邦的不懈追求,是人类希望的顶峰;“乌有之乡”则反映它同历史含糊不清的关系,历史是人们正在创造的不完美的前景。第一层意思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被大肆渲染,共产主义理想是它的代名词,而第二层含义则被忽略,实际上“文革”就是“乌有之乡”巨大的试验场,试图用超历史的力量改变历史的进程,用完美的理想抹平巨大的现实鸿沟,因此人类愚蠢的行为导致的不完美的历史后果甚至悲剧就不可避免,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2页。
    ③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第18-19页。
    ①吕正惠在《徘徊回归线——陈若曦小说中的政治三角关系》一文中评论她的“文革小说”时说:“政治也是她真正的关怀点,”“在她的小说里,她基本上也是在描写自己独特的政治经历,以及她对中国前途的反省。从较宽泛的角度来说,《尹县长》以后的大部分作品都可以成为政治小说。”见《小说与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第114页。同样的描述也见于刘绍铭的《陈若曦的故事》,他认为:“她写小说时可能没有任何政治目标,但她写出来的作品,任何人读起来,都会觉察到作者政治觉醒的过程”;“我个人仍是把她的小说看作政治小说。”见《小说与戏剧》,台北:洪范书店,1977年2月,第95-98页。但是陈写作这类作品的初衷是怀友抒情——“中国人民原来既悲且壮,可爱复可敬,哪怕是最平凡的一个人,本身也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自有尊严,绝非一个专制制度所能改变的……就为抒发这情怀,我又试着拿起笔来。”见陈若曦《尹县长·自序一》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43页。为了维护个体的尊严和自由,在高雄事件发生后陈若曦曾代表海外的知识分子“上书”给台湾的政治当局,并为此事求见过蒋经国,表现出知识分子敢于直言的精神、独立不倚的姿态和浓厚的人文关怀,综合其在文学创作和社会实践两方面,我
    们可以说陈氏中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是作者“政治觉醒”的文学表现,但远非“政治小说”这一标签能覆盖,或是稍后时期的大陆作家的政治性控诉文学所能比拟。
    ②叶维廉《陈若曦的旅程》见陈若曦《尹县长·序一》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3页。
    ③夏志清《陈若曦的小说》见《陈若曦自选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第3页。
    ④叶石涛《从憧憬、幻灭到彷徨——谈陈若曦小说的三个阶段》见《没有土地,哪有文学?》台北:远景事业出版公司1985年第67页。
    ⑤陈若曦《文革杂忆》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0年第220页。
    ①叶维廉《陈若曦的旅程》见陈若曦《尹县长·序一》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13页。
    ②叶维廉《陈若曦的旅程》见陈若曦《尹县长·序一》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11页。
    ③陈若曦《文革杂忆》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0年第52页。
    ④郑永孝《陈若曦的世界》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85年5月第99页。
    ⑤叶维廉《陈若曦的旅程》见陈若曦《尹县长·序一》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23页。
    ①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第65页。
    ②孟繁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96年第4期第21页。
    ③陈若曦接受刘绍铭的书面访问时的回信,转引自夏志清《陈若曦的小说》见《陈若曦自选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6年第24页。
    ①[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2页。
    ②吕正惠《徘徊回归线——陈若曦小说中的政治三角关系》见《小说与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第115-116页。
    ③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353-354页。
    
    ①陈若曦《值夜》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38页。
    ②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32页。
    ③白先勇《夜曲》见《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293页。
    ④张翎《交错的彼岸:一个发生在大洋两岸的故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78页。
    
    ①张翎《交错的彼岸:一个发生在大洋两岸的故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248页。
    ②张翎《交错的彼岸:一个发生在大洋两岸的故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257页。
    ①民粹主义与中国之间非常复杂,在此我只想具体分析毛泽东的晚期思想是如何继承和扬弃民粹主义、又是如何在建国后对知识分子的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这种影响又是如何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
    ②张堂会《启蒙与民众崇拜的悖谬——关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第124页。
    ③莫里斯·迈斯纳著张宁陈铭康等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70-72页。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978页。
    ②莫里斯·迈斯纳著张宁陈铭康等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344-345页。
    ③汪晖《预言与危机(下篇)——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第37页。
    ④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第63页。
    ⑤顾昕《民粹主义与五四激进思潮》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347-348页。
    ①孟繁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96年第4期第27页。
    ②莫里斯·迈斯纳著张宁陈铭康等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90页。
    ③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1期第95页。
    ④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见孟繁华主编《九十年代文存1990—2000》(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50-251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78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78页。
    ②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2005年12月第182页。
    ③胡伟希《中国近现代的社会转型与民粹主义》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353页。
    ④曹文轩《“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序一》易晖著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第4-5页。
    
    ①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2005年12月第186页。
    ②陈若曦《晶晶的生日》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18-19页。
    
    ①张翎《交错的彼岸:一个发生在大洋两岸的故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79-180页。
    ②张翎《交错的彼岸:一个发生在大洋两岸的故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251页。
    ③陈若曦《值夜》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34页。
    
    ①陈若曦《耿尔在北京》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105-110页。
    ②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126页。
    ③陈若曦《晶晶的生日》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14-15页。
    
    ①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16页。
    ②陈若曦《值夜》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51页。
    ①陈若曦《值夜》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36页。
    ②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第50-51页。
    ③哈贝马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1月第50页。
    ④孟繁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96年第4期第26页。
    
    ①陈若曦《耿尔在北京》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113-114页。
    ②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16页。
    ①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第65页。
    ②陈若曦《值夜》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42-43页。
    ③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114页。
    ④王富仁《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2月第289页。
    
    ①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186页。
    ②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110页。
    ①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292页。
    ②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184-185页。
    ③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264页。
    ④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10月第375页。
    ①陈若曦《值夜》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52页。
    ②陈若曦《老人》见《老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第50页。
    ③陈若曦在描述“物质暴力”对回归知识分子的折磨方面,除了定期到“五七”农场劳动改造外,很少呈现血淋淋地施于肉体的刑讯、关押、拷打等场景,短篇《老人》也仅仅是侧面描写,老人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打成“漏网的右派”、“钻进革命队伍的投机分子”、“叛徒”后隔离审查、挨整,进而发配到黑龙江北大荒监督劳动。这种情况与白先勇、程抱一、郑念等人的小说有很大的差别,其中的原因和心理值得探究。
    
    ①郑念著程乃珊潘佐君译《上海生死劫》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第80页。
    ②[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2-43页。
    ③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401-402页。
    ①白先勇《夜曲》见《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298-299页。
    ②白先勇《夜曲》见《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306页。
    ③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406页。
    ④程抱一著杨年熙译《天一言·前言》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2月第2-3页。
    ①[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235页。
    ②这里的“去国知识分子”主要是指在“文革”中或结束后表现在作品中、离开中国的回归者、知青和其他人物,能够出国的知青一般都受过较好的教育,当然也包括某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和偷渡者,在此我不作具体区分;也会适当涉及有相同经历的作家,和他们在海外写作关于去国者的作品时的心态。
    
    ①赵毅衡《流外丧志——关于海外大陆小说的几点观察》《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第121页。
    ②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第65页。
     ①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387页。
    ①郑念著程乃珊潘佐君译《上海生死劫》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第555-559页。
    ②其实在更早的“文革”时期就有很多人(主要是红卫兵/知青)偷渡到香港澳门,或在此定居,比如《反修楼》的众多作者;或再辗转至西方国家,因为他们和新时期的留学生属于一代人,在众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所以放在一起合并论述。
    ③这里的“旧”和“传统”相对于共产党为革命成功、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需要而培养的“又红又专”的“新”知识分子,“旧”和“传统”指的是他们的出身,并不意味着表面词义上的保守、落后,可称为“旧社会过来的”或“帝国主义国家回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谓的“新”知识分子成分在“文革”前不断改变,“红卫兵——知青”当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是“根正苗红”的“红五类”后代由于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出身于“旧”与“传统”的教师和非“自来红”家庭的教育和影响,有变“资”的可能,所以政治伦理上的“红”超过职业伦理上的“专”甚至要“红”不要“专”的要求垄断一切,“四五一代”“上山下乡”的经历和“永远扎根”的神话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思想改造:取“红”弃“专”。
    ①徐友渔《自由的言说》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40页。
    ②李辉《风雨人生》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363-365页。
    ③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第207页。
    ④朱学勤以1968为界把那些“较早发生对文化革命的怀疑,由此怀疑又开始启动思考,发展为青年学生中一种半公开半地下的民间思潮”的一些高中学生称为“思想型红卫兵”或“六八年人”,从他的文章中我们得知这类思想的先行者/业余思想家只是少数,是这代人较早的精神觉醒者,不具有普遍意义。见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2月,第184-188页。
    ①徐友渔《自由的言说》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42页。
    ②“文革”发动者和实际领导者当然不会用“红卫兵”这个名词命名上山下乡运动的承受者,因为这个称呼是对革命小将、闯将的尊称甚至是谀称,出于实际需要发明的“知识青年”其潜语义有:一是他们有知识(天晓得他们有些什么样的知识、有多少知识),有变资变修的可能,二是他们既然是潜在的知识分子,就有惩罚与改造的必要。
    ③李辉《风雨人生》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第370页。
    
    ①聂华苓《千山外水长流》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以下简称《千山外》。
    ②刘小枫《流亡话语与意识形态》见《这一代的怕与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6月第267页。
    ①查建英《丛林下的冰河》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以下简称《到美国去!》,《丛林下的冰河》简称《冰河》。
    ②苏炜《远行人·后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3月第282页。
    
    ①查建英《丛林下的冰河》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第74页。
    ②张颐武《丛林下的冰河·代序:穿行于双重世界之间》查建英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第3-4页。
    
    ①查建英《丛林下的冰河》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分别见第105、119页。
    ②张颐武《丛林下的冰河·代序:穿行于双重世界之间》查建英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第10页。
    ③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7月第331-332页。
    ①苏炜《远行人·后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3月第281页。
    ②王宁《认同与疏离·序》陈爱敏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页。
    ③陈瑞琳《“离散”后的“超越”——论北美新移民作家的文化心态》《华文文学》2007年第5期第38页; 1980年代的移民小说还没有真正确立东西文化交融的有效坐标,大部分人物还是处在两种文化的夹缝里,在艰难而又痛苦的“身份”追寻中“中国情结/认同”占据着主要位置,下章我对两位代表性作家苏炜和查建英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时期移民“初步确立”而不是“最终/真正确立”自己的文化归属,这个任务是由1990年代中期乃至新世纪的移民来完成并在作家的作品中得到体现,特做此修正。
    ④苏炜的发言见《留学生文学座谈纪要》《小说界》1989年第1期第182页。
    ①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48页。
    ②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以下简称《曼》,用作者自己的原意也可称之为“励志小说”。
    ③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57页。
    ④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117页。
    ⑤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34页。
    
    ①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代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6页。
    ②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60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10页
    ②邹平《中国留学生大系:当代小说台港卷·编后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第487-488页。
    
    ①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206-207页。
    ②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9月第225页。
    ③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9月第2页。
    ①白先勇《夜曲》见《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300-302页。
    ②张灏《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的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53页;同时见张灏著《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2月第304-307页。
    ③谌容《人到中年》见江晓天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卷1976—1982》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5月第187页。
    ①白先勇著周兆祥译《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见《台湾文学: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编1981年第215-217页。
    ②白先勇著周兆祥译《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见《台湾文学: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编1981年第222页。
    ③陈若曦《值夜》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42页。
    ①叶石涛《从憧憬、幻灭到彷徨——谈陈若曦小说的三个阶段》见《没有土地,哪有文学?》台北:远景事业出版公司1985年第71页。
    ②夏志清《现代中国文学的感时忧国精神》见《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359页;刘俊在《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中对夏志清这一结论进行了修正,具体论述见该著第397-398页,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
    ①大陆作家王蒙在其长篇《活动变人形》中塑造了一个“文革”中偷渡去海外的人物赵伟士,十几年来他一直生活在负罪感和自我惩罚中,后来把名字改为赵微土表明对自己背叛祖国行为的惩罚,一种身份标志上的、随时随地携带的铭章式的惩罚,他不愿从“中国人”身份转变为“海外华人”身份,就是惧怕自己最终可能会成为“没有身份”的人,这些回归者和去国者改名的心态非常值得分析。
    ②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401页。
    ③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393页。
    ④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第387页。
    ⑤聂华苓《千山外水长流》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第327页。
    
    ①郑念著程乃珊潘佐君译《上海生死劫·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上述引文分别见第557、560页。
    ②陈若曦《向着大洋彼岸》见《贵州女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7月第288页。
    
    ①[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2页。
    ②吴前进《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2页。
    ③苏炜《远行人·后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3月第283页。
    ①苏炜的发言见《留学生文学座谈纪要》《小说界》1989年第1期第181页。
    ②张颐武《丛林下的冰河·代序:穿行于双重世界之间》见查建英著《丛林下的冰河》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第5-6页。
    ③吴前进《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10月第30-31页。
    
    ①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2月第181页。
    ②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代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83页。
    ③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69-170页。
    ①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7月第426-427页。
    ②李亚萍《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83页。
    
    ①[美]陈瑞琳《冷静的忧伤——从严歌苓的创作看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特质》《华文文学》2003年第5期第36-38页。
    ②严歌苓《呆下来活下去》《北京文学》2002年第11期第55-56页。
    ①严歌苓《天浴》见《严歌苓自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238页。
    ②严歌苓《扮演者》见《白蛇·橙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42页。
    ③黄万华《语言的舞者严歌苓》见《严歌苓自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4-5页。
    ①黄万华《语言的舞者严歌苓》见《严歌苓自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6页。
    ②陈思和《严歌苓从精致走向大气》庄园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26页。
    ③李亚萍《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85页。
    ④黄万华《语言的舞者严歌苓》见《严歌苓自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11页。
    
    ①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4页。
    ②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74页。
    
    ①黄万华《语言的舞者严歌苓》见《严歌苓自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11-12页。
    ②康正果《红旗下的情感教育——说<人寰>》《小说评论》2001年第4期第48页。
    ③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71页。
    ①康正果《红旗下的情感教育——说<人寰>》《小说评论》2001年第4期第51页。
    ②严歌苓《穗子物语·自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2页。
    ③丰云《“文革”叙事与新移民作家的叙述视角》见陆卓宁主编《和而不同——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84页。
    
    ①严歌苓《灰舞鞋》见《严歌苓自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470页。
    ②严歌苓《角儿朱依锦》见《穗子物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54页。
    
    ①严歌苓《灰舞鞋》见《穗子物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200页。
    ②严歌苓《老人鱼》见《穗子物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26页。
    ①张艳艳《从雌性出发——严歌苓的历史叙事与人性关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71页。
    ②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40页。
    
    ①虹影《饥饿的女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第244页。
    ②虹影《危险年龄》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1月第150-151页。
    ③简政珍《放逐诗学:台湾放逐文学初探》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第5页。
    ①由于各种原因,闵安琪关于“文革”的两部长篇自传体小说《红杜鹃》(1994)和《狂热者》(2002)都没有在大陆出版中译本,台湾版本的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也找不到这两部书的馆藏,特此说明。
    ②哈金《呼唤伟大的中国小说》《青年文学》2005年第13期。
    ③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5月第100页。
    ④[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232页。
    ①陈俊涛《追溯留学生文学的发展轨迹——<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小说卷>》见陈俊涛著《世纪末的回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第214页。
    ②郑念著程乃珊潘佐君译《上海生死劫·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第559页。
    ③张戎著张朴译《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93年第195-196页。
    ①陈俊涛《追溯留学生文学的发展轨迹——<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小说卷>》见陈俊涛著《世纪末的回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第214-215页。
    ②余中先语,见《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戴思杰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5月第206-208页,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小裁缝》。
    ①戴思杰著余中先译《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5月引文分别见作品第59、62和133页。
    ②潘雯《他们是文化迷惘而无着的一代——评<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的主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第123-125页。
    
    ①余中先语,见《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戴思杰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5月第207页。
    ②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7月第27页。
    ①李东芳《试论新移民文学的文学史地位》《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第3期第62页。
    ②周冰心《迎合西方全球想象的“东方主义”——近年来海外“中国语境”小说研究》《华文文学》2006年第1期第43-46页;所谓“中国语境”文本是指“以中国大陆为叙事背景,展开对中国普遍经验和个体经验、想象经验的虚构与写实文本,”见同文第66-67页。
    ③陈晓明戴锦华等《东方主义与后殖民文化》《钟山》1994年第4期第133页。
    
    ①王远《裁剪给“巴尔扎克们”的脉脉秋波》《读书》2003年第9期第99-103页。
    ②刘意青《拿诚实作交易——评哈金和他的小说<等待>》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6月14日。
    ①转引自高小刚的《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95页。因为哈金的所有诗集包括《于无声处》(Between Silence,又译《沉默之间》)在国内找不到中译本,所以只能采用第二手资料,这段话应该是解开作家写作(“文革”)小说的钥匙。
    ②为行文方便和避免与集中的小说《光天化日》混淆,以下简称《乡村故事》,特此注明。
    ③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89页。
    ④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96页。
    ①一九九七年美国笔会—海明威基金会小说处女作奖评审评语,见哈金的《好兵》扉页,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3年。
    ②哈金《晚了》见《好兵》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3年第36页。
     ①哈金《龙头》见《好兵》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3年第118页。
    
    
    ①哈金著王瑞芸译《光天化日——乡村的故事·序》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1年第6页。
    ②[美]裴在美《逼人的况境——谈哈金的短篇小说》《华文文学》2006年第2期第12页。
    ①哈金著王瑞芸译《光天化日》见《光天化日——乡村的故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1年上述五处引文分别见第205、209、210、213和214页。
    ②哈金著王瑞芸译《光天化日》见《光天化日——乡村的故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1年第145页。
    ①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第13页。
    ②陈爱敏《个人记忆与历史再现——论哈金的流散身份和文革书写》《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49页。
    ①哈金著王瑞芸译《最阔的人》见《光天化日——乡村的故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1年上述引文分别见第85、92-93页。
    
    ①刘俊《西方语境中的“东方”呈现——论哈金的<等待>》《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1期。
    ②书玉《<等待>的意外——聆听小说的声音》《读书》2001年第11期第117页。
    ①哈金著金亮译《等待》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5页。
    ②哈金著金亮译《等待》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6页。
    ③哈金著金亮译《等待》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24页。
    
    
    ①哈金著金亮译《等待》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67页。
    ②哈金著金亮译《等待》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80页。
    ①哈金著金亮译《等待》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24页。
    ①哈金陈爱敏《哈金访谈录》见陈爱敏著《认同与疏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82页。
    ①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月第5页。
    ②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第88页。
    ①陈若曦《耿尔在北京》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第109页。
    
    
    ①陈若曦《贵州女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7月第210页。
    ②哈金著金亮译:《等待》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1-13页。
    ③西飏《哈金的位置》《作家》2005年第10期第5页。
    
    ①哈金著金亮译:《等待》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79页。
    ②陈若曦《丁云》见《老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第83-85页。
    
    
    ①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121页。
    ②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第131页。
    ①虹影《饥饿的女儿》北京:文化生活出版社2006年1月第235页。
    ①戴思杰《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5月第195页。
    ①虹影《危险年龄》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1月第113-114页。
    ①张灏《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见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的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56页。
    ②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4月第88页。
    
    ①陈若曦《尹县长》见《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上述引文分别见第164、170、175、179页。
    ②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78页。
    ①哈金著王瑞芸译《光天化日——乡村故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1年第221页。
    ①哈金著王瑞芸译《光天化日——乡村故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1年上述引文分别见第223-224、233页。
    ①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48-149页。
    ②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88-89页;朱大可把这类叙事称为“国家话语”和“国家主义的自我叙事”,也就是国家主义投射在历史中的全部文本,“它不仅是国家主义的言说工具,而且是展开自我组织和运作的精神支架。”见《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第31页。
    ①李东芳《试论新移民文学的文学史地位》《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第3期第64页。
     ①孟繁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96年第4期第27页。
    ①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09页。
    ②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10页。
    ①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11页。
    ①胡春梅《两个中心之间:论哈金的文学作品兼及海外华人作家的文学创作》《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第194页。
    ②严歌苓也未能幸免于类似的批评:李晓华以《<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主义的文化对应》分析了《扶桑》中的“西方”观看、凝视“东方”的四重视界,《求索》,2004年第12期;滕威的批评更加激烈,认为严歌苓“形象地诠释了西方男人对东方的想象……在异国男女的情爱游戏中,西方男人始终占据主动,他们是‘东方女人’价值的发掘者。他们是东方女人的拯救者。他们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她“不知不觉中认同了西方对于东方的文化想象、文化期待,并将这种认同深刻地内在化。”“作品中自我东方主义的气息,实际上消解了“汉语写作”的真正意义……作品投射着他者的目光——西方的,男人的;她在后殖民的时代回应着殖民的话语;在父权制下,重复着男人的叙事。”《怀想中国的方式》,《华文文学》2002年第4期第66-69页。
    ③哈金《呼唤伟大的中国小说》《青年文学》2005年第13期第57页。
    1、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2、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陈爱敏:《认同与疏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陈国球编:《文学香港与李碧华》,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5、陈思和:《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陈贤茂主编:《海外华文文学史》,厦门,鹭江出版社,1999年版。
    7、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高行健:《没有主义》,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6年版。
    11、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葛兰西著,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公仲主编:《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哈贝马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5、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简政珍:《放逐诗学:台湾放逐文学初探》,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
    19、李辉:《风雨人生》,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
    20、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1、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2、李亚萍:《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4、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25、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4月版。
    26、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与爱》,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27、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8、刘再复:《高行健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年版。
    29、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孟繁华主编:《九十年代文存1990—2000(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2、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33、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4、莫里斯·迈斯纳著,张宁陈铭康等译:《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36、王斑著,孟祥春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37、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8、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
    39、王尧:《“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版。
    40、吴前进:《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4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肖薇:《异质文化语境中的女性书写》,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
    43、徐友渔:《自由的言说》,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44、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许志英丁帆主编:《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47、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8、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9、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0、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1、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2、郑永孝:《陈若曦的世界》,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85年版。
    53、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4、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55、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6、庄园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白先勇著,周兆祥译:《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台湾文学: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编,1981年。
    2、曹惠民:《华人移民文学的身份与价值实现——兼谈所谓“新移民文学”》,《华文文学》,2007年第2期。
    3、陈爱敏:《个人记忆与历史再现——论哈金的流散身份和文革书写》,《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陈俊涛:《追溯留学生文学的发展轨迹——<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小说卷>》,见陈俊涛著《世纪末的回声》,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5、[美]陈瑞琳:《冷静的忧伤——从严歌苓的创作看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特质》,《华文文学》,2003年第5期。
    6、[美]陈瑞琳:《“离散”后的“超越”——论北美新移民作家的文化心态》,《华文文学》,2007年第5期。
    7、陈晓明戴锦华等:《东方主义与后殖民文化》,《钟山》,1994年第4期。
    8、古远清:《余光中对“文革文学”的评论和研究》,《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9、丰云:“文革”叙事与新移民作家的叙述视角》,陆卓宁主编:《和而不同——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哈金:《呼唤伟大的中国小说》,《青年文学》,2005年第13期。
    11、胡春梅:《两个中心之间:论哈金的文学作品兼及海外华人作家的文学创作》,《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12、康正果:《红旗下的情感教育——说<人寰>》,《小说评论》,2001年第4期。
    13、李东芳:《试论新移民文学的文学史地位》,《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第3期。
    14、李奭学:《惊醒的中国梦——论陈若曦的文革小说》,《联合文学》(台北),2006年第7期。
    15、李晓华:《<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主义的文化对应》,《求索》,2004年第12期。
    16、刘俊:《西方语境中的“东方”呈现——论哈金的<等待>》,《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第
    17、刘意青:《拿诚实作交易——评哈金和他的小说<等待>》,载《中华读书报》,2000-6-14。
    18、《留学生文学座谈纪要》,《小说界》,1989年第1期。
    19、龙应台:《干杯吧,托马斯·曼!——论放逐中的写作》,《读书》,1996年第2期。
    20、吕正惠:《徘徊回归线——陈若曦小说中的政治三角关系》,《小说与社会》,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21、孟繁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96年第4期。
    22、潘凯雄:《热热闹闹背后的长长短短——关于“新移民文学”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3期。
    23、潘雯:《他们是文化迷惘而无着的一代——评<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的主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24、[美]裴在美:《逼人的况境——谈哈金的短篇小说》,《华文文学》,2006年第2期;
    25、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6、书玉:《<等待>的意外——聆听小说的声音》,《读书》,2001年第11期。
    27、滕威:《怀想中国的方式》,《华文文学》,2002年第4期。
    28、汪晖:《预言与危机》(下),《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29、王远:《裁剪给“巴尔扎克们”的脉脉秋波》,《读书》,2003年第9期。
    30、西飏:《哈金的位置》,《作家》,2005年第10期。
    31、小楂唐翼明于仁秋:《关于“边缘人”的通信》,小说界,1988年第5期。
    32、叶石涛:《从憧憬、幻灭到彷徨——谈陈若曦小说的三个阶段》,《没有土地,哪有文学?》,台北,远景事业出版公司,1985年。
    33、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1期。
    34、曾镇南:《“边缘人”的视界和心音——关于留学生文学的通信》,《小说界》,1989年第1期。
    35、张堂会:《启蒙与民众崇拜的悖谬——关于民粹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36、张艳艳:《从雌性出发——严歌苓的历史叙事与人性关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7、赵毅衡:《流外丧志——关于海外大陆小说的几点观察》,《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期。
    38、周冰心:《迎合西方全球想象的“东方主义”——近年来海外“中国语境”小说研究》,《华文文学》,2006年第1期。
    1、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2、程抱一著,杨年熙译:《天一言》,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版。
    3、陈若曦:《陈若曦自选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版。
    4、陈若曦:《尹县长》,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
    5、陈若曦:《老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版。
    6、陈若曦:《归》,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版。
    7、陈若曦:《贵州女人》,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版。
    8、陈若曦:《文革杂忆》,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80年版。
    9、戴思杰著,余中先译:《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0、高行健:《一个人的圣经》,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5年版。
    11、高行健:《高行健短篇小说集(增订本)》,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哈金著,金亮译:《等待》,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3、哈金著,王瑞芸译:《光天化日——乡村的故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
    14、哈金著,卞丽沙哈金译:《好兵》,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
    15、哈金著,黄灿然译:《疯狂》,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
    16、虹影:《饥饿的女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17、虹影:《危险年龄》,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18、虹影:《脏手指·瓶盖子》,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19、江晓天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中篇小说1976—1982》,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20、李碧华:《霸王别姬青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21、李碧华:《潘金莲之前世今生诱僧》,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版。
    22、李碧华:《天安门旧魂新魄》,香港,天地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
    23、李锐:《拒绝合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24、聂华苓:《千山外水长流》,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5、苏炜:《远行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6、苏炜:《迷谷》,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27、苏炜:《米调》,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28、苏伟贞:《旧爱》,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95年版。
    29、唐达成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短篇小说1976—1982》,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
    30、王蒙:《活动变人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2、严歌苓:《穗子物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34、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5、严歌苓:《白蛇·橙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6、严歌苓:《严歌苓自选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7、严力:《血液的行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38、於梨华:《寻》,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
    39、查建英:《丛林下的冰河》,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0、张翎:《邮购新娘》,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41、张翎:《交错的彼岸——一个发生在大洋两岸的故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2、张戎著,张朴译:《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93年版。
    43、张系国著:《他们在美国》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
    44、郑念著,程乃珊潘佐君译:《上海生死劫》,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5、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新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