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赏赐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历史的西周时期,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盛行各类赏赐活动,它们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的、完整的赏赐体系,成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构成西周社会赏赐制度的各类赏赐活动是怎样产生的?这些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特征如何?它们对当时的社会产生过什么影响?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主要研究了西周以前的中国历史上的赏赐活动。从传世文献和金文材料可知,西周王朝的政治生活当中已经产生了一套完备的赏赐制度,这种赏赐制度的产生,既有现实的社会原因,也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西周的赏赐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社会以前。本章依据有限的历史记载,主要探讨了中国历史传说时期以及夏商社会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出现的赏赐活动,这为研究西周赏赐制度的产生以及发展找到了文化源流。
     第二章主要研究了西周时期的封建赏赐制度。西周社会的封建赏赐制度是通过一系列的封建赏赐活动得以体现和实现的。周初的封建赏赐活动揭开了西周各类赏赐活动的序幕,且为西周社会其他赏赐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范例和依据。周代的封建赏赐活动主要发生在周初。周初的封建赏赐活动曾经发生过三次高潮,本章主要以周王室对齐、鲁、卫、晋等几个政治大国的封建赏赐活动作为研究个案,对西周社会实行封建赏赐的主要原因、主要内容、封建赏赐所体现出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当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系列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和深入的探讨,从而在宏观上对西周时期的封建赏赐制度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西周时期l的册命赏赐制度。西周社会的册命赏赐制度也是通过一系列的册命赏赐活动得以体现和实施的。册命赏赐是西周各类赏赐活动当中影响较大的一种赏赐,是西周赏赐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本章以对册命赏赐记载较为详细的金文材料为依据,对西周时期各类册命赏赐活动的原因一一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举行赏赐活动时所举行的册命仪式的具体内容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文章继而对各类册命赏赐所涉及的主要物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考证,且对各类赐物所蕴涵的社会意义、赏赐的对象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最后,文章从宏观上对于西周册命赏赐活动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对西周册命赏赐制度形成了较为全面、具体的认识。
     第四章主要研究了西周时期的祭祀赏赐制度。西周是一个盛行各类宗教祭祀活动的社会,周王室在举行各类祭祀活动的过程当中,周天子经常向各级臣工赏赐名目繁多的物品,因而,祭祀赏赐也是西周赏赐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然,西周的祭祀赏赐制度也是通过一系列的祭祀赏赐活动得以体现和实施的。在各类性质不同的赏赐活动当中,祭祀赐胙是一项不同凡响的赏赐,是祭祀赏赐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以传世文献和金文材料为依据,首先对赐胙礼所涉及的赐膰之礼、赐脤之礼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考证和探讨,同时对赐胙礼的社会影响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尝祭与烝祭是西周各类祭祀当中影响较大的两种祭礼,本章以研究尝祭赏赐与烝祭赏赐为契机,以甲骨卜辞、金文及传世文献记载的材料为依据,对因传世文献记载不详而致使学术界认识模糊的尝祭礼与烝祭礼的历史源流、主要内容、主要特征、尝、烝之祭礼的历史演变及尝、烝之赏赐的详细内容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最后,本章又对传世文献以及金文材料记载的西周社会之其他祭祀之礼及其赏赐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且对西周社会祭祀赏赐活动的总体特征提出了几点看法。通过对以上几个主要问题的讨论,使得我们对西周时期的祭祀赏赐制度从宏观上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第五章主要研究了西周时期的军功赏赐制度。首先,文章将传世文献与金文材料相互结合,从宏观上对于西周社会举行各类军功赏赐的主要原因、赏赐的主要内容以及赏赐活动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探讨。另外,文章以西周中晚期周王室对“师”官的赏赐活动为研究个案,对西周王室对于武职官员的军功赏赐的主要特征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论述,加深了对西周军功赏赐制度具体情况的了解。最后,文章论述了作为西周军功赏赐重要内容之一的献捷赏赐制度,且以此为契机,对周代献捷礼的文化渊源、献捷礼的主要内容、献捷礼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演变进行了考论,从而对西周社会的军功赏赐制度从宏观方面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第六章主要研究了西周时期的朝聘赏赐制度。朝聘是指朝觐与聘问两种政治活动,它们是西周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相互进行政治交往的主要方式。在朝觐与聘问过程当中,天子对于臣工和主国对于聘宾的赏赐活动构成了西周外交赏赐制度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对于朝觐过程当中的各类赏赐活动的具体内容、特征以及社会意义进行了探讨,继而对诸侯互聘过程中的各类赏赐活动的具体内容、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为了正确认识诸侯互聘赏赐制度的本质和意义,文章又将西周的聘问赏赐与在太平洋地区特罗布里恩群岛原始部落当中盛行的“库拉”贸易活动中的礼物赠赐活动从多方面进行了相互比较,从而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西周社会诸侯互聘过程中的赏赐制度的社会意义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论证和评价。
     第七章主要探讨了西周赏赐制度的衰微。从西周至春秋战国,西周的赏赐制度经历了产生、发展以及衰微的历史过程。首先,文章论述了春秋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对于西周赏赐制度造成的巨大冲击而呈现出的新变化。继而文章对春秋初期周王室对诸侯国的几次重大的赏赐活动以及晋国在国内实行的土地赏赐活动进行了论述。最后,文章又进一步讨论了战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剧烈变迁对传统的赏赐制度造成的巨大冲击而呈现出的新特点。另外,军功赏赐是战国时期各国赏赐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所要论述的重要问题。
During the Xi Zhou Dynasty of Chinese History, Awarding was very prevailing in national politics, it was formed into a complete system,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culture phenomenon in politics of that time. The thesis is to dissertate the particular contents, features of awarding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politics as well as society of the Zhou Dynasty.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educes the sketch of the awarding activities previous to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awarding in Zhou Dynasty was attached to a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which happened because of the practical social causes and some historical roots. The chapter mainly probes the outline of the awarding activities in the putative times, the Xia Dynasty and the Yin Dynasty, which are the cultural origin to mak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warding activities in the Zhou Dynasty
     The second chapter stresses on the sketch of the feudal awarding activities in the beginning time of the Zhou Dynasty. The initial feudal awarding is the prelude of the awarding activity in the Zhou Dynasty, which also sets an example for other awarding activities at that time. The initial awarding in the Zhou Dynasty experiences three climaxes, many noblemen and ministers with outstanding service are awarded. This thesis makes major researches on the feudal awarding activities with awarding land, granting slaves and dividing properties as its core for the several political state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Zhou Dynasty, and analyzes the main causes and contents.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feudal awarding activities in several political states particularly, this thesis further dissertates the political features and deep influences in that time of the feudal activity of the Zhou Dynasty.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sertates the outline of nobility-conferring and appointment of the xi Zhou Dynasty. The activity of nobility-conferring and appointment is a more influential one among all kinds of awarding activities. The thesis firstly analyzes the inscriptions on bronze-the evidence and reason for the activity of nobility-conferring and appointment in the Zhou Dynasty. Furthermore, major things mentioned in the inscriptions on bronze of the activity of nobility-conferring and appointment are classified and verified textually, and the social meaning of all kinds of things, the objects of the awarding activity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thesis, as a whole, analyzes the political features of the awarding activity in the Zhou Dynasty and its influences on society.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sertates the sketch of the sacrifice awarding activity in the xi Zhou Dynasty. Awarding sacrifice meat to noblemen at all levels is the main content in the sacrifice ceremony. Therefore, this chapter dissertat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its social meaning of awarding sacrifice meat during the kings' sacrifice at the national temple and the seigneurs' sacrifice at their family temples. Tasting sacrifice and steaming sacrifice are two more influencing sacrifice activities. This chapter dissertates the main situations in course of tasting and steaming sacrifice, and further dissertates uncertainty on tasting and steaming sacrifice recorded in jing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so that a general idea on these two kinds of sacrifice is given in this paper. At last, the thesis offers some helpful exploration towards some other ceremonies and the awarding in it, and provides some points on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ocial meaning of the awarding sacrifice activities in the Zhou Dynasty.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sertates the sketch of the awarding activity for military service. Firstly, thesis combine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ith the inscriptions each other; secondly, in a macro-skeptical way, the author probes the reasons and the total property of all kinds of awarding activities for military service. In addition, by means of treating the awarding activity toward "shi" officer in the middle and late Zhou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uthor dissertates the awarding activity for military service towards officers and its social meaning, which will further understanding on the specific awarding activity for military service. In the end, this chapter states the sketch of victory sacrifice awarding activities in the Zhou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it, som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main cont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history is made in the thesis.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dissertates the sketch of the awarding activity in course of meeting kings and engagement. Meeting kings and engagement are two kinds of political activities, meeting kings and engagement for inquiry are the main contents in the national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activities, the mai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kings and seigneurs as well as seigneurs and seigneurs. To some degree, meeting kings and engagement for inquiry reflects the mains contents of the diplomatic activity in the Zhou Dynasty. Firstly, this chapter dissertates the contents, features and social meaning of all kinds of the awarding activity from the king to the seigneurs in course of meeting kings. Secondly, this chapter dissertates the contents, features and meaning of all sorts of the mutual engagement from the host to the gues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and meaning of the awarding activity in course of the mutual engagement, the chapter compares the gifts of the Zhou Dynasty to the ones of other nations, and gives some objective comments and judge on the social meaning of the awarding activity in course of mutual engagement in the Zhou Dynasty.
     The seventh chapter mainly dissertates the sketch of the awarding activit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irstly, this chapter dissertate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ir great impacts on the traditional awarding activities and its whole changing state. In this thesis, emphasis is put on the several awarding activitie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y the Zhou Dynasty, and the land awarding activities at home by the Jin State, which causes great deep influences o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etup. Additionally, thesis further dissertates the violent change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China, the essential variance of the traditional awarding activities in the Zhou Dynasty and its emerging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awarding activities for military servic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awarding activitie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is also the major problem to be discussed in the thesis.
引文
① 《左传》襄公十一年。
    ① [魏]桓范:《世要论》
    ① 以上文字表述参阅了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的相关内容,见第429-43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② 《蕉声馆文集》(咸丰四年刻本),卷一,页十六上至四十六下
    ③ 《燕京学报》,1947年,第32期。
    ④ 《燕京学报),1947年,第32期。
    ⑤ 《燕京学报》,1947年,第32期。
    ① 《考古学报》1956年第一期,98页—114页
    ②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32页。
    ③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34页。
    ④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十卷下册,1979年。
    ⑤ 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年版。
    ① 黄然伟:《殷周青铜器赏赐铭文研究》,(香港)龙门书店,1978年版,第7页。
    ②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北京) 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③ 黄然伟:《殷周青铜器赏赐铭文研究》,(香港)龙门书店,1978年版,第242页。
    ④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304页。
    ⑤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304页。
    ⑥ 黄盛璋:《西周铜器中册命制度及其关键问题新考》,《考古学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5页。
    ① 黄盛璋:《西周铜器中册命制度及其关键问题新考》,《考古学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9页。
    ② 黄盛璋:《西周铜器中册命制度及其关键问题新考》,《考古学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9页。
    ③ 张懋鎔:《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191页。
    ④ 张懋鎔:《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⑤ 张懋鎔:《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①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职研究·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8页。
    ① 李学勤:《缀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7页。
    ② 姚际恒:《仪礼通论》“自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③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18页。
    ④ 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第15、16期。
    ⑤ 王国维:《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① H. S. Maine, village Communities in the East and West , H. Holt,NewYork, 1987,P.303.
    ② P. Vinogradoff, The Growth of Manor, G. Allen, London, Macmillan, New York,1911,P.412
    ③ Marc Block, "European[Feudalism]" , 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 1931, vol, p. 205.
    ④ 以上观点转引自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① 辛怡华、刘宏歧:《周原—西周时期异姓贵族的聚居地》,《文博》,2002年第5期。
    ① 晁福林:《试论西周分封制的若干问题》,《西周史论文集》,(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7页。
    ① 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27页。
    ① 《史记·齐世家》。
    ② 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39页。
    ① 宋镇豪:《试论周初分封和华夏国家社会的形成》,《西周文明论集》,(北京) 朝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 《左传》昭公十二年。
    ①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74页。
    ② 郭克燮:《鲁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① 郭克燮:《鲁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
    ① 《史记·殷本纪》。
    ①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2页。
    ① [日] 伊藤道治 著 江蓝生 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 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6页。
    ②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5页。
    ① [日] 伊藤道治 著 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76页。
    ① [日]伊藤道治 著 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4页
    ② [日]伊藤道治 著 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4页。
    ① 黄俶成:《论周秦之际工商格局的巨大变革》,《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① 顾炎武:《日知录》卷31《唐》条。
    ② 《晋国初考》,光绪版《山西通志》。
    ③ 李伯谦:《天马—曲村遗址发掘与晋国始封地的推定》,《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17页。
    ① 钱穆:《周初地理考》,载《燕京学报》,第10期。
    ①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6页。
    ① 陶正刚:《晋国早期都城“唐”地考》,《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太原) 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② 李学勤:《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考古》,1989年,第10期。
    ③ 方述鑫:《太保罍、盉铭文考释》,《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6期。
    ① 石永士:《关于西周封燕的几个问题》,《西周文明论集》,(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6—37页。
    ①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1973-197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② 《北京琉璃河1193号大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版.第1期。
    ①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5页。
    ②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7页。
    ③ 殷伟璋:《新出土的太保铜器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90年第1期。
    ④ 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8页。
    ⑤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考古》,1989年版,第10期。
    ⑥ 尹盛平:《微氏家族考略》,《西周微氏家族青铜器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⑦ 殷伟璋:《新出土的太保铜器铭及其相关问题》,《考古》,1990年版,第1期。
    ①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②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③ [日]白川静:《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① [日]白川静:《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② 《考古》,1974年第5期、1975年第5期。
    ③ 王国维:《观堂集林说俎下》,《王国维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④ 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释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⑤ 于省吾:《释析子孙》,《考古》,1979年版,第4期。
    ⑥ 晏琬:《北京辽宁出土铜器与周初的燕》,《考古》,1975年,第5期。
    ⑦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1页。
    ⑧ [日]白川静:《西周史略》,袁林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第75页。
    ① 史广峰、郭文佳:《从西周邶器之散失看周初对邶族之处置》,《文物春秋》,2000年,第2期。
    ① 王彩梅:《关于召公爽历史的几个问题》,《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② 张懋镕:《周人不用日名说》,《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① 张懋镕:《周人不用族徽说》,《考古》,1995年,第9期。
    ② 任伟:《西周封国考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① 《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 《左传》昭公十二年。
    ③ 任伟:《西周封国考疑》,(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① [日]白川静著、袁林译:《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③ 裘锡圭:《墙盘铭文考释》,《文物》,1978年,第3期。
    ④ 今人杨文山认为邢国的始封在今天河南温县东北的邢丘,此说在学术界颇有影响,《青铜器“麦尊”与邢国始封—两周邢国历史综合研究之一》见《文物春秋》,2001年,第3期。
    ① 尹盛平:《西周史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② 《邢台尹部村商代遗址及战国墓葬试掘简报》,《文物》,1960年,第4期。
    ③ 邹衡:《论汤都郑亳及其前后的迁徙》,《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本,第328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②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1页。
    ③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2页。
    ④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2页。
    ① 尹盛平:《西周史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② 郭沫若:《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③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 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页。
    ④ 唐兰:《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⑤ 李学勤:《宜侯夨簋与吴国》,《文物》,1985年,第7期。
    ⑥ 唐兰:《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⑦ 黄盛璋:《铜器铭文宜、虞、夨的地望及其与吴国的关系》,《考古学报》,1983年,第3期.
    ① 尹盛平:《西周史征》,(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② 李学勤:《宜侯夨簋与吴国》,《文物》,1985年,第7期。
    ③ 郭沫若:《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④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 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页。
    ① 郭沫若:《虞侯夨簋铭文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② 唐兰:《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③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380页。
    ④ 李学勤:《宜侯夨簋与吴国》,《文物》,1985年,第7期。
    ⑤ 郭沫若:《虞侯夨簋铭文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
    ⑥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380页。
    ⑦ 唐兰:《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① 《论语·尧语》。
    ② 《尚书·立政》。
    ③ 《诗经·大雅·文王》。
    ④ 宋镇豪:《试论周初分封和华夏国家社会的形成》,《西周文明论文集》,(北京)朝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⑤ 徐倬云:《西周史》,(台北)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47页。
    ① 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重要意义》,《文物》一九七八年,第3期。
    ② 尹盛平:《西周史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③ 《史记·宋杞世家》。
    ① 《金景芳古史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8页。
    ① 《诗经·小雅·北山》。
    ① 《史记·周本记》
    ①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① 转引自赵光贤《关于琉璃河1193号周墓的几个问题》。
    ② 叶文宪:《从商代方国遗存看周初分封诸侯》,《殷都学刊》。1990年,第1期。
    ① 宋镇豪:《试论周初分封与华夏国家社会的形成》,《西周文明论集》,(北京)朝华出版社,第3页。
    ② [日]伊藤道治 著 江蓝生 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2页。
    ③ [日]伊藤道治 著 江蓝生 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2页。
    ① [日]伊藤道治 著 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2页。
    ② [日]伊藤道治 著 江蓝生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2页。
    ①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① 黄盛璋:《西周铜器中服饰赏赐与职官及册命制度发覆》,《周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5页:《西周铜器中册命制度及其关键问题新考》,《考古学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3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第115页、第154页。
    ① 《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7页。
    ① 尹盛平:《西周史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① 辛怡华、刘宏岐:《周原—西周时期异姓贵族的聚居地》,《文博》,2002年,第5期。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89页。
    ② 曹发展、陈国英:《咸阳地区出土西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③ 郭宝钧:《睿县辛村》图版陆玖:1,(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
    ① 刘昭瑞:《说锡》,《考古》,第1期。
    ② 刘昭瑞:《说锡》,《考古》,第1期。
    ①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② 见本文第六章第二节。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8页。
    ② 分别见《西周史》;《释黄》,载《金文丛考》第180页
    ① 唐兰:《毛公鼎朱韨、葱衡、玉环、玉瑹新解》,《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86-93页。
    ① 唐兰:《毛公鼎朱韨、葱衡、玉环、玉瑹新解》,载《光明日报》1961年5月9日。
    ②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7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② 唐兰:《毛公鼎朱韨、葱衡、玉环、玉瑹新解》,载《光明日报》1961年5月9日。
    ③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1页。
    ①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8-479页。
    ① 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9页。
    ② 唐兰:《毛公鼎朱芾、葱衡、玉环、玉瑹新解》,载《光明日报》,1961年,5月9日。
    ③ 秦永龙:《西周金文选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
    ① 唐兰:《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考古》1973年,第3期。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②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页。
    ① 黄盛璋:《西周铜器中册命制度及其关键问题新考》,《考古学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① 《周礼·春官·大宗伯》。
    ② 《仪记·少牢馈食礼》。
    ③ 《礼记·祭统》。
    ④ 《礼记·祭统》。
    ① 《礼记·祭统》。
    ② 郭沫若:《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释谈到殷代已在进行文字简化》,《文物》,1957年,第7期。
    ③ 唐兰:《西周青铜器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63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63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7页。
    ④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⑤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2页。
    ①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3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北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③ 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
    ④ 唐兰:《论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二辑。
    ⑤ 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
    ⑥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3页。
    ⑦ 于省吾:《读金文札记五则》,《考古》,1996年第2期。
    ⑧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73页。
    ⑨ [日]白川静:《西周史略》,袁林 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⑩ 刘启益:《西周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后妃》,《考古与文物》,1980年版,第4期。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②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4页。
    ③ 黄盛璋:《保卣铭的时代与史实》,《考古学报》,1957年版,第3期。
    ④ 彭裕商:《保卣新解》,《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① 曹玮:《也论金文中的“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研究》(五),(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 彭裕商:《保卣新解》,《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① 《礼记·祭统》。
    ② 《礼记·曾子问》。
    ①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4页。
    ② 《金文诂林》,第1305页,第1306页。
    ① [英]帕林德:《非洲传统宗教》,张治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89页。
    ② [英]帕林德:《非洲传统宗教》,张治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89页。
    ③ 洪学敏、张振洲:《美洲印第安宗教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① 王树英:《南亚印度教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第123页。
    ② 王树英:《南亚印度教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第123页。
    ③ 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版,第77页,第78页。
    ④ [英]帕林德:《非洲传统宗教》,张治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版,第34页。
    ① 《礼记·大传》。
    ② [清]马彇:《左传事纬》.(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549页、第550页。
    ①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30页。
    ② 《礼记·月令》。
    ①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第511页。
    ①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第511页。
    ② 刘雨:《西周金文当中的祭祖礼》,《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① 《国语·鲁语》。
    ② 《国语·鲁语》。
    ① 《国语·鲁语》。
    ① 《左传》成公十二年。
    ① 李伯谦:《叔夨方鼎铭文考释》,《文物》,2001年7月。
    ② 《文物》,1986,1期。誉,原文释做“奉”
    ① 郭沫若:《令彝令簋与其它诸器物之综合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
    ② 李伯谦:《叔夨方鼎铭文考释》,《文物》,2001年7月。
    ③ 叔夨方鼎是2000年至2001年初,在晋侯墓地发掘清理的114号晋侯墓中出土一件方鼎,见《文物》2001年7月。
    ① 以上《盂爵》与《叔卣》所载事实在本章第二节已经考证属于祭后赐胙之事。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③ 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考古学报》,1962年,第1期。
    ① 郭沫若:《金文丛考》,第324页,《臣辰盉考释》。
    ②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二)《士上盉考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4页。
    ③ 于省吾:《甲骨文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0页。
    ④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7页。
    ⑤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⑥ [日]白川静:《西周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4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① 见《七修续稿·卷四·辨正类·禴祭》
    ① 李孝定:《甲骨文集释》,第79页。
    ① 《礼记·王制》。
    ① 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84页。
    ①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97页。
    ②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页。
    ③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页。
    ④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97页。
    ⑤ 王国维:《殷礼征》文页六。
    ⑥ 刘雨:《多友鼎铭的时代与地名考订》,《考古学报》,1998年,第2期。
    ⑦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① 转引自秦永龙:《西周金文选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2年版,第13页。
    ① 白川静:《西周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② 关于此铭记载是关于周王祭后赐胙的事实已在第二节进行了考证。
    ③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6页。
    ④ 《礼记·射义》。
    ① 《礼记·射义》。
    ①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① 李学勤:《叔夨方鼎铭文考释》。《文物》,2001年5月。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② 陈梦家:《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7页。
    ③ 陈梦家:《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页。
    ④ 陈梦家:《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页。
    ① 张光裕:《新见保口簋铭试释》,1991年《考古》,第7期。
    ② 张光裕:《新见保口簋铭试释》,1991年《考古》,第7期。
    ① 唐兰:《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见《考古》,1973年,第3期。
    ②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249页。
    ③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2页》
    ④ 李学勤:《论多友鼎的时代和意义》,《人文杂志》,1981年,第6期。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① 杨宽:《论西周金文中“六师”“八师”和乡遂制度的关系》,《考古》,1996年,第8期,第416页。
    ②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1989年版,(北京)中华书局,第52页。
    ① 张亚初、刘雨:《两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① 陈梦家将此鼎划在夷王时期,郭沫若将此鼎划在厉王时期。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③ 陈梦家将此鼎划在厉王时期,郭沫若将此鼎划在宣王时期
    ① 张懋鎔:《安康出土的史密簋及其意义》,《文物》,1989年,第7期。
    ② 张懋鎔:《安康出土的史密簋及其意义》,《文物》,1989年,第7期。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75页。
    ②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13页
    ① 《礼记·曾子问》。
    ② 《礼记·王制》。
    ③ 《礼记·曾子问》。
    ① [英]帕林德:《非洲传统宗教》,张治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1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77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① 《礼记·王制》。
    ① 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8页。
    ① 李学勤,王宇信:《周原不辞选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4页。
    ② 李学勤,王宇信:《周原不辞选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4页。
    ③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07页。
    ① 李学勤,王宇信:《周原不辞选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2页。
    ② 唐兰:《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考古》,1973年,第3期。
    ③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249页。
    ④ 承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2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09页。
    ② 何志虎:《中国得名与中国观的历史邅变》,(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①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① 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说·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辨》,《清经解续编》卷739,(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834页。
    ① 万斯大:《学春秋随笔》。
    ① [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65页。
    ① 褚寅亮:《仪礼管见》卷六,清经解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898页。
    ① 《国语·鲁语》。
    ② 李伯谦:《叔夨方鼎铭文考释》,《文物》,2001年版,第7期。
    ③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327页。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尚书·舜典》。
    ① 《礼记·王制》。
    ① 《左传》隐公九年。
    ② 《左传》桓公五年。
    ③ 《左传》宣公九年。
    ① [清]孙怡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984页。
    ② [清]胡培翬:《仪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31页。
    ① 胡培翬:《仪礼正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页。
    ① 胡培翬:《仪礼正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页。
    ① [清]胡培翬:《仪礼正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页。
    ② [清]胡培翬:《仪礼正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页。
    ③ [清]胡培翬:《仪礼正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① [清]胡培翬:《仪礼正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页。
    ① “夕币”,朱子曰:“主国礼赐无有夕币,疏于‘上介公币’云‘无郊赠’及‘无礼宾币,又阙一飨币,故宾八,上介五’,则此‘夕’字当是‘飧’字之误,而其次亦当在‘再飧’之前。”
    ② 《仪礼·聘礼》
    ① [清]胡培翬:《仪礼正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页。
    ① [英]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第298页。
    ①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① [法]马塞尔·莫斯:《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及其功能》,卢汇 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① [英]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第369页。
    ② [英]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第1271页。
    ③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序》,(北京)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① 《左传》宣公十四年。
    ① [法]马塞尔·莫斯:《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抉形式及其功能》,卢汇 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① 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② 《左传》定公四年。
    ① 《仪礼·聘礼》
    ① 刘向:《战国策附录》。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89页。
    ① 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20页。
    ① 《左传》僖公十一年。
    ② 《国语·晋语》。
    ③ 《国语·晋语》。
    ④ 《左传》桓公二年。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①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①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 司马迁:《史记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68年版。
    ④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① 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 刘雨:《近出殷周金文综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3期。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③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 《诗经·大雅·板》。
    ①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 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 《左传》僖公十五年。
    ① 《左传》僖公十五年。
    ②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③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④ 《左传》昭公三年。
    ⑤ 《国语·晋语二》。
    ⑥ 《国语·晋语》。
    ⑦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22页。
    ⑧ 《左传》宣公二年。
    ① 《国语·晋语八》。
    ② 《国语·晋语九》。
    ③ 《国语·晋语八》。
    ① 《史记·晋世家》。
    ② 《国语·晋语》。
    ①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 《国语·晋语》。
    ①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②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第527页。
    ③ 《国语·晋语》。
    ① 《国语·晋语》。
    ②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③ 《国语·晋语》。
    ① 《国语·晋语》。
    ②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7页。
    ③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7页。
    ④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⑤ 《左传》哀公二年。
    ⑥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⑦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②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③ 《左传》襄公十四年。
    ① 《左传》襄公十四年。
    ② 《国语·晋语》。
    ③ 《诗经·小雅·北山》。
    ①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67页。
    ① 刘向:《战国策书录》。
    ② 《礼记·聘义》。
    ① 《战国策·东周策》。
    ② 《战国策·楚策》。
    ③ 《战国策·楚策》。
    ④ 《史记·赵世家》。
    ⑤ 《吴子·料敌》。
    ① 朱绍侯:《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② 以上依据《后汉书·百官志》。
    ③ 《战国策·秦策》。
    ④ 《战国策·秦策》。
    ⑤ 《战国策·秦策》。
    ⑥ 《战国策·魏策》。
    ⑦ 《战国策·魏策》。
    ① 《史记·苏秦张仪列传》。
    ②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③ 《史记·平原君虞卿》。
    ④ 《说苑》。
    ⑤ 《说苑》。
    ①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 《战国策·赵策》。
    ② 《战国策·魏策》。
    ③ 《战国策·魏策》。
    ④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① 《战国策·秦策》。
    ② 许倬云:《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109页。
    ③ 《战国策·赵策》。
    ④ 《战国策·赵策》。
    ⑤ 《战国策·赵策》。
    ① 《战国策·魏策》
    [1] [清]阮元等.尚书[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清]阮元等.诗经[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 [清]阮元等.周礼[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 [清]阮元等.仪礼[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 [清]阮元等.礼记[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6] [清]阮元等.论语[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7] [清]阮元等.孟子[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8] [清]阮元等.左传[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9] [清]阮元等:公羊传[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 [清]阮元等:尔雅[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1] [汉]韩婴.韩诗外传[M],《古经重函》本,广东:粤东书局,同治十二年刊本。
    [12] [吴]韦昭注.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3]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4] [汉]徐慎.说文解字[M],同治十二年番禺陈昌治刊版。
    [15] [汉]应劭.风俗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6]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8年版。
    [17]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18] 逸周书[M],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版。
    [19] 山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0] 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1]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M],上海:中华书局,1979年版。
    [22] [清]顾炎武.日知录[M],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版。
    [23]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4] [清]胡培翬.仪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25]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6]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7] [清]孙希旦.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8]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M],万有文库本。
    [29] 朱右曾、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30] 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注集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32] 许维蹫.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清华大学古籍丛刊之一,1935年版。
    [33]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33年版。
    [34] 俞樾.群经平议[M],春在堂全书,光绪廿五年刊本。
    [1] 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 董作宾.西周年历谱[M],历史研究所集刊[C],第二十三本,下册(1952年)
    [4]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5]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6] 郭沫若.金文丛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年版。青铜时代[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奴隶制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文史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7] 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9] 童书业.春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0]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1] 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与发现[M],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12]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3年版。
    [13] 刘正.金文庙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 张懋鎔.古文字与青铜器论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 尹盛平.西周微氏家族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16] [英]马林若夫斯基,梁永佳、李绍明 译,高丙中校.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7] [法]马塞尔莫斯 著,卢汇译.论馈赠—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及其功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版。
    [18] [日]白川静著、袁林译.西周史略[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
    [19]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0]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21]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2]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 任伟.西周封国考疑[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 徐杰令.春秋邦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 程平山.夏商周历史与考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
    [27]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 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9]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0]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3年版。
    [31]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 晁福林.夏商西周社会的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3] 李学勤.缀古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代[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殷代地理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34]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5] [日]伊藤道治 著 江蓝生 译: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资料为主的殷周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36] 邹衡.论汤都郑毫及其前后的迁徙[M],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37] 秦永龙.西周金文选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 王树英.南亚印度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 吴晓群.古代希腊仪式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40] [英]帕林德.非洲传统宗教[M],张治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1] 洪学敏、张振洲.美洲印第安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43] 许倬云.许倬云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4] 何志虎.中国得名与中国观的历史邅变[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45]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 郭沫若. 夨簋铭考释[J],考古学报,1956年,第1期。由周初四德器的考释谈到殷代已在进行文字简化[J],文物,1957年,第7期。
    [2] 唐兰.宜侯夨簋考释[J],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毛公鼎朱韨、葱衡、玉环、玉瑹新解[J],载《光明日报》1961年5日9日。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J],考古,1973年,第3期。“蔑历”新诂[J],文物,1979年,第5期。
    [3] 李学勤.宜侯夨簋与吴国[J],文物,1985年,第7期。论多友鼎的时代和意义[J],人文杂志,1981年,第6期。
    [4] 严文明.东夷文化的探索[J],文物,1989年,第9期。
    [5] 黄盛璋.西周铜器中册命制度及其关键问题新考[J],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西周铜器中服饰赏赐与职官及册命制度发覆,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保卣铭的时代与史实[J],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6] 张懋鎔.安康出土的史密簋及其意义[J],文物,1989年,第7期。金文所见西周召赐制度考[J],陈直先生纪念文集[C],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周人不用日名说[J],历史研究,19993年,第5期。周人不用族徽说[J],考古,1995年,第9期。
    [7] 张亚初.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J],考古,1991年,第9期。
    [8] 晁岳佩.周索、戎索与周初分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9] 王慎行.吕服余盘铭考释及其相关问题[J],文物,1986年,第4期。
    [10] 张光裕.新见曶簋铭文对金文研究的意义[J],文物,2000年,第2期。新见保鼎簋铭试释[J],考古,2001年,第7期。
    [11] 殷伟璋.周初太保器综合研究[J],考古学报,1991年,第1期。新出土的太保铜器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1990年,第1期。
    [12] 李仲操.谈晋侯苏钟所记地望及其年代[J],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3期。
    [13] 刘雨.多友鼎铭的时代与地名考订[J],考古,1992年,第2期。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J],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近出殷周金文综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3期。
    [14] 陈双新.子范编钟铭文补议[J],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1期。
    [15] 李亚农.长由盉铭释文[J],考古学报,1955年,第9期。
    [16] 江淳.从赐田制度的变化看秦汉间土地制度的演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
    [17] 周苏平.春秋时期晋国政权的演变及其原因之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
    [18] 李伯谦.叔夨方鼎铭文考释[J],文物,2001年,第7期。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J],考古,1989年,第10期。
    [19] 刘昭瑞.说锡[J],考古,1989年,第1期。
    [20] 徐中舒.西周墙盘铭笺释[J],考古与文物,1978年,第2期。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
    [21] 张政烺.利簋释文[J],考古,1978年,第1期。
    [22] 于省吾.读金文札记五则[J],考古,1966年,第2期。
    [23] 沈文倬.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J],中华书局,文史,第15、16期。
    [24] 宋镇豪.试论周初分封和华夏国家社会的形成[J],西周文明论集,朝华出版社,2003年。
    [25] 黄俶成.论周秦之际工商格局的巨大变革[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6] 方述鑫.太保罍、盉铭文考释[J],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6期。
    [27] 晏琬.北京辽宁出土铜器与周初的燕[J],考古,1975年,第5期。
    [28] 王彩梅.关于召公奭历史的几个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29] 史广峰、郭文佳.从西周邶器之散失看周初对邶族之处置[J],文物春秋,2000年,第2期。
    [30] 裘锡圭.史墙盘铭文考释[J],文物,1978年,第3期。
    [31] 邹衡.论汤都郑毫及其前后的迁徙[J],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32] 叶文宪.从商代方国遗存看周初分封诸侯[J],殷都学刊,1990年,第1期。
    [33] 曹发展、陈国英.咸阳地区出土西周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34] 唐兰.毛公鼎朱韨、葱衡、玉环、玉瑹新解[J],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
    [35] 刘启益.西周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后妃[J],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36] 彭裕商.保卣新解[J],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37] 曹玮.也论金文中的“周”[J],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研究(五),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 朱绍侯.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1] 罗振玉.殷虚书契前编[M],1912年影印本。殷虚书契后编[M],1916年影印本。
    [2] 董作宾.殷虚文字甲编[M],1948年影印本。
    [3] 商承祚.殷契佚存[M],1933年影印本。
    [4] 胡厚宣.甲骨续存[M],1955年影印本。
    [5]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6] [日]岛帮男.殷墟卜辞研究[M],台北:鼎文书局,1975年。
    [1] 薛尚功.历代钟鼎铭彝器款法帖[M],1797年阮元刻本。
    [2] 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M],1935年石印本。
    [3]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M],1937年影印本。
    [4] 徐同柏.从古堂款识学[M],1886年石印本。
    [5] 吴闿生.吉金文录[M],1933年邢氏刻本。
    [6] 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M],1957年科学出版社影印本。
    [7] 容庚,善斋彝器图録[M],1936年影印本。
    [8] 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M],1902年石印本。
    [9] 吴大徵,客斋集古録[M],1918年石印本。
    [10] 方睿益.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M],1935年石印本。
    [11]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12] 唐兰.西周青铜器分代史征[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 郭宝钧.睿县辛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年。
    [2] 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3] 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2年。
    [8]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M],1-4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198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