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时代的电视“言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电视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接受者总是处于传播的两极,信息在两极之间的传播需要借用一定的媒介,同时需要对传播的信息加以必要的编码。编码就是把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用某个给定顺序编成最佳系列。从信息传播意义的角度看,编码就是表达。表达是制造符号以代表其意义的过程与产物;同时表达也是在一切有效的意指系统内形成意义的社会化的过程。因此,电视表达涉及到符号、符号的意义和特定的意指系统。具体地说,就是电视如何表达,表达了什么,不同类型的表达,表达的逻辑,表达的语境等问题。
     电视如何表达的问题,就是把电视文本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一个叙事(narrative)文本和具有修辞特征的文本系统。表达了什么,研究的是电视的内容表达和形象表达的问题;电视有多种类型,而不同的类型在结构、叙事等方面各不相同,表达的内容也有所侧重,类型表达探讨的是不同类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以及这样的特征传达了什么意义。电视是一种文化形态,具有经济和意识形态等特征,电视表达了文化、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内容,经济和意识形态对电视表达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会成为电视表达的一种内在的逻辑。语境研究涉及到文本中的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等多个方面。表达的过程是文本语境建构的过程,也称为“语境化”的过程,建构的语境又会对文本的表达产生影响;文化语境是文化既有的状态,它对表达的建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国际传播环境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电视表达必须适应不同的文化语境,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国际交流和对话平台。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形态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对电视表达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是传播者如何利用各种媒介强化电视的传播和表达,另一方面就是传播者在接触各种新、旧媒介的过程中必须具备获取、分析各种信息的素养。
     论文以表达作为文章的逻辑基点,其核心就是试图从理论上讨论电视表达的内在本质及其表达规律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其目的在于深化电视传播研究的内涵,拓展电视传播研究领域,发展多元的电视传播方法,这也是对电视媒介研究一直偏重于受众和受众接受研究的一种理论反拨。
In TV transmission, the sender and the receiver of message are respectively at the two poles of the transmission. The transmitted message must be encoded through certain kinds of media. To encode is to organize the sign-arrays come from the source into the best series through given consequences. From the angle of message transmission, encoding is expression. Expression is as well the process and product of fabricating symbols to represent its meaning, as the process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meaning-formation under every efficient signification system. Therefore, TV expression involves signs, the meaning of signs, and the signification system. To be specific, TV expression includes the ways, the contents, the genres, the logic, and the contexts of expressing, et cetera.
     The way TV expresses itself simply means to treat TV text as a symbol system, a narrative text and a text system with rhetorical color. To convey 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is to study the content-expression and the image-expression of TV. There are many TV genres, each varies in structures, narratives, focuses and some other aspects. The genre-expression dea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aning they convey. TV is a form of culture with economic and ideological features. On one hand, TV expresses the substance of culture, economy and ideology; on the other hand, the above-mentioned factors will not only influence TV expression, but will even turn out to be the internal logic of TV expression. The research of context involves textual context, situational context , cultural context and so forth. The process of expression is the very process of textual context-construction, which can also be called contextualization. This kind of constructed context affects contextual expression. Cultural context alludes to the status of existing culture, which is vit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xpression. The cross-culture transmission is a necessity in the frame of global transmission. TV expression should adapt itself to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on which it should be based, and establish a platform of global communication and dyad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the form of media updates constantly, which posts new challenges to TV expression in many aspects, for instance, how message-senders access to various kinds of media to enhance the transmission and expression of TV; message-senders should have the capacity of obtaining and analyzing when they are exposed to all kinds of new or obsolete information.
     Based logically on the point of expression,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explore the essence-and-expression disciplines of TV expression theoretically, with an aim to deepen the connotations, to broaden the boundaries, and to multiply the approaches of the study of TV transmissi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leitmotiv of this dissertation serves as a theoretical washback on TV media research biased either on message-receivers or on their acceptation.
引文
[1][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2页。
    [2][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2页。
    [3]崔保国著:《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分析》,中国网。
    [1][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2][美]古德尔等著:《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成素梅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3][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3页。
    [1]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1]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23页。
    [1][挪]希尔贝克等著:《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2][英]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4页。
    [1][美]詹宁斯等著:《传媒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英]埃尔德里奇主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45页。
    [2][美]费斯克主编:《关键概念》,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3][美]费斯克主编:《关键概念》,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1][英]Elaine Baldwin Brian Longhurst Greg Smith Scott McCracken Miles Ogborn:Introducing Clutural Sudies(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2][英]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4页。
    [3][英]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4页。
    [4][英]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6页。
    [5][英]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7页。
    [6][英]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7页。
    [7][美]费斯克主编:《关键概念》,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1][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1][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2]孟华著:《符号表达原理》,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3]Walter Fisher:Narrative as Human Paradigm,The Case of Public Moral Argument Commnieation Monographs.61.1(1984):1-22
    [4]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1][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128页。
    [2][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3][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4][瑞士]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2页。
    [5][瑞士]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2页。
    [1][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页。[2][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3][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4][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1]包鹏程等:《解读电视新闻的符号、结构及意义》,《新闻大学》,2001年冬。
    [2][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
    [3][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4][美]伯杰著:《媒介分析技巧》,李德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1][瑞士]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0页。
    [2][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3][法]巴尔特著:《符号学原理》,王东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0-51页。
    [1][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2][法]巴尔特著:《符号学原理》,王东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1页。
    [1][法]巴尔特著:《符号学原理》,王东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1页。
    [2][美]伯杰著:《媒介分析技巧》,李德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1][瑞士]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4页。
    [2][法]巴尔特著:《符号学原理》,王东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1页。
    [3][美]伯杰著:《媒介分析技巧》,李德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4]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1][美]伯格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2][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3][美]伯格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4]申丹著:《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版,第31页。
    [1][美]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2]梁欣如著:《电视新闻神化解读》,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22页。
    [3][英]福斯特著:《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
    [4][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78页。
    [1][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2][美]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3][美]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001年版、
    [4][美]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1][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1]申丹著:《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版,第35页。
    [2]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1]【法】巴尔特著:《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见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2]【俄】托多洛夫著:《从<十日谈>看叙事作品语法》,见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9页。
    [3]【俄】托多洛夫著:《从<十日谈>看叙事作品语法》,见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9页。
    [1]【美】伯杰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2]参阅,罗钢著:《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47页。
    [3]肖小穗著:《传媒批评--揭开公开中立的面纱》,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1]【英】斯特里纳蒂著:《通伦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8页。
    [2]【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3]【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1]【英】斯特里纳蒂著:《通伦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5页。
    [2]【英】斯特里纳蒂著:《通伦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6页。
    [3]肖小穗著:《传媒批评--揭开公开中立的面纱》,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6页。
    [1]参阅,【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2]【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1]【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2]【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3]【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4]【法】热奈特著:《叙事语式》,见,《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1]【法】热奈特著:《叙事语式》,见,《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2]【法】热奈特著:《叙事语式》,见,《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页。
    [1]【美】伯格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2]参阅,【美】大卫·宁等著:《当代西方修辞学 批评模式与方法》(导论),常昌富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3]张骏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1]【俄】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2页。
    [2]【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3]【英】麦克奎恩:《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1]【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2]【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5-126页。
    [3]【加】高辛勇讲演:《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
    [4]【英】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77页。
    [5]【英】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77页。
    [1]【法】拉康:《拉康选集》,楮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60页。
    [2]【英】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76-77页。
    [3]【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3-204页。
    [1]【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
    [2]【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1]张胜庸:《电视的声音元素》,见洪民生主编:《电视声画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1]【美】阿伦斯著:《当代广告学》(第七版),丁俊杰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76页。
    [1]【美】Taylor,L.等:Media Study--Test,Institutions,and Audiences(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2]【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3]赵淑萍著:《美国电视纵横:美国电视全方位透析》,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1]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5页。
    [2]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3]周鸿铎主编:《政治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4]韩少功著:《暗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1]Robert S.Erison:American Public Opinion,Its Origns,Content and Impact,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2008,p.224.
    [2]Thomas R ·dye:American Politics in The Media Age Brook,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2,P96.
    [3]韩少功著:《暗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1]韩少功著:《暗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2]【英】库兰等著:《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1]【英】屠苏著:《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董关鹏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页。
    [2]【英】库兰等著:《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3]参阅,Edelstein,Alex S.,Ito,Youichi,& Kepplinger,Hans Mathias:Communication&Culture Approach,New York,Longman,1989.
    [1]【美】波兹曼著:《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1]鞠侃彬主编:《改革中国电视》,北京:工商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1]【美】科克利著:《体育社会学一一议题与与争议》(第6版),刘精明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3页。
    [2]【美】科克利著:《体育社会学一一议题与与争议》(第6版),刘精明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7页。
    [1]陈犀禾等编著:《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0页。
    [2]陈昕著:《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美】杜宁著:《多少算够》,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1]【日】堤清二著:《消费社会批判》,朱绍文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2]【日】堤清二著:《消费社会批判》,朱绍文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1]【美】杜宁著:《多少算够》,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2]李奕明:《大众传播媒介:理论与批评》,《电影艺术》,1990年第6期。
    [3]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4]【英】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1]【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2]【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前言》,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1页。
    [3]陈昕著:《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4]【英】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5]周晓虹:《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第3期。
    [1]梅琼林:《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
    [2]蔡骐等:《符号、欲望及神话:消费主义与电视》,《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9月。
    [3]【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1]参阅,【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2]【英】西尔弗斯通著:《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160页。
    [1]【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2]【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1]石义彬著:《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265页。
    [2]【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3]【英】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4]【英】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5]【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6]【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1]罗慧兰著:《女性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2]【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139页。
    [3]康泠主编:《妇女发展与对策:第四次全国妇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
    [4]【美】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上),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04页。
    [5]石义彬著:《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1]石义彬著:《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
    [1]石义彬著:《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页。
    [2]【美】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上册),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04页。
    [3]康泠主编:《妇女发展与对策:第四次全国妇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319页。
    [4]康泠主编:《妇女发展与对策:第四次全国妇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321页.
    [1]张向东:《中国农民工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世界农业》2007年第9期。
    [2]Lisa Taylor&Andrew Willis著:《大众传播媒体新论》,简妙如等译,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1]【美】Taylor,L.等:Media study--test institution and audience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1]【法】库隆著:《芝加哥学派》,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5页。
    [1]【法】库隆著:《芝加哥学派》,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8页。
    [2]【法】库隆著:《芝加哥学派》,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8页。
    [3]【法】库隆著:《芝加哥学派》,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9页.
    [1]刘继南等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2]李希光等著:《媒体的力量》(附录二),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3]郭可著:《当代对外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4]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5]参阅 扬乃乔著:《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1]【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2]王一川著:《语言乌托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7页。
    [1]李永健等著:《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页。
    [1]何佩群等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2]参阅,何佩群等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1]杨先顺:《试论新闻写作的叙事角度》,《新闻大学》,2001夏。
    [1]张汝伦著:《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2]参阅刘建明:《媒介批评的文本理论》,《现代传播》,2000年第5期
    [3]扬乃乔著:《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1]扬乃乔著:《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1]【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2]参阅,【美】布莱恩·罗斯:《电视类型研究》,吉晓倩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2期。
    [3]【英】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原理》,崔保国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1]参阅,【英】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原理》,崔保国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2]参阅,李永健等主编:《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3]韩青等著:《电视娱乐节目新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191页。
    [4]【英】库兰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1]【荷】迪克著:《作为话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2]王晓玉等编著:《影视文学写作》,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3]【荷】迪克著:《作为话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4]【荷】迪克著:《作为话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1]【英】库兰等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1]【荷】迪克著:《作为话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2]《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全国12城市电视节目收视排行TOP10》,《市场研究》,2006年1期。
    [3]【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4]汪文斌等:《世界电视节目前沿探寻》,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5]【英】埃尔德里奇主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英】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原理》,崔保国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2]转引自,陈力丹著:《陈力丹自选集--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3]【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4]【英】吉登斯著:《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9页。
    [1]【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2]【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3]【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4]汪文斌等:《世界电视节目前沿探寻》,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5]【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6]【荷】迪克著:《作为话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1]【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2]参阅,【美】曼切尔著:《新闻报道与写作》,艾丰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1981年版,第52-57页。
    [3]禹建强著:《传媒市场化的陷阱》,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3页。
    [1]【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2]张小争等编著:《明星引爆传媒娱乐经济》,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3]【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4]汪辉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8页。
    [1]胡志毅著:《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页。
    [2]【美】维克雷著:《神话与文学》,潘国庆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1]参阅【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72-73页。
    [2]胡志毅著:《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3]宗匠著:《电视娱乐节目:理念、设计与创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4]【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1]【匈】皮洛著:《世俗神话》,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44页。
    [2]【美】戴扬等著:《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3]【美】戴扬等著:《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9页。
    [1]【美】戴扬等著:《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1]【美】戴扬等著:《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2]【美】戴扬等著:《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1]【英】)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2]【英】)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1]【英】)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2]【英】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3]【美】费克斯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1]【英】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2]【英】古德温等著:《电视的真相》,魏礼庆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3]【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4]【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5]吕新雨:《仪式、电视与意识形态》,《读书》,2006年第8期。
    [1]陈卫星著:《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2]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公示目录》,见WWW.chinasarft.gov.cn
    [3]吴涛、钮继新:《电视剧竞争的现状、未来与制胜之道》,《视听界·节目》2005年第5期。
    [1]【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转引杨新敏著:《电视剧叙事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3]杨新敏著:《电视剧叙事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4]【美】布莱恩·罗斯:《电视类型研究》,吉晓倩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2期。
    [5]陈犀禾著:《当代美国电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1]【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2]参阅,【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3页。
    [1]张建珍:《影像现实:媒介时代的情境喜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2]【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3]【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4]【美】菲斯克著:《电视文化》,祁阿红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7页。
    [5]【英】古德温等编著:《电视的真相》,魏礼庆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6]张建珍著:《影像现实:媒介时代的情境喜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7]【美】布莱恩·罗斯著:《电视类型研究》,吉晓倩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2期。
    [1]转引自,周靖波著:《电视虚构叙事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年版,第7页。
    [2]王晓玉编著:《影视文学写作》,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3]【美】菲尔德著:《影剧本写作基础》,鲍玉珩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5页。
    [4]【美】菲尔德著:《影剧本写作基础》,鲍玉珩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页。
    [5]【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1]【法】西翁著:《影视剧作法》,何振淦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2]【美】菲尔德著:《影剧本写作基础》,鲍玉珩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页。
    [3]【法】西翁著:《影视剧作法》,何振淦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页。
    [1]【法】西翁著:《影视剧作法》,何振淦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2]【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3]宋家玲等著:《电视剧编剧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1]【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2]参阅,高鑫著:《电视艺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3]参阅,原默编著:《电视新闻通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5页。
    [1]陈晓春著:《电视剧创作:理论 技巧 案例》,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2]米特里:《蒙太奇形式概论》,《世界电影》,1983年第1期。
    [1]高鑫著:《电视专题片创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年版,第42页。
    [2]转引自,高鑫著:《电视专题片创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3]【匈牙利】巴拉兹著:《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第118 页。
    [1]【英】科林伍德著:《艺术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1]【英】史密斯著:《文化:再造社会科学》,张美川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1]【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2]【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3]【英】伯杰著:《媒介分析技巧》,李德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4]【法】布迪厄著:《关于电视》,许晖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5]邢虹文著:《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北京: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1]张锦华著:《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37页。
    [2]祁林著:《电视文化的观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1]邢虹文著:《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北京: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2]陈龙著:《在媒体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3]【美】费斯克著:《关键概念》,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4]【美】费斯克著:《关键概念》,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1]胡正荣主编:《外国媒介集团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2]【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3]高姆佩尔等:《媒体产业的结构与动态》,方睿彦译,见金冠军主编:《全球化视野:传媒产业经济比较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页。
    [2]转引自陈龙著:《在媒体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1]【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2]陈立旭著:《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1]【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2]【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3]【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1]参阅汪文斌等编著:《世界电视节目前沿探寻》(Ⅱ),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2]【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3]汪文斌等编著:《世界电视节目前沿探寻》(Ⅰ),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1]汪文斌等编著:《世界电视节目前沿探寻》(Ⅰ),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2]【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3]【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4]【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5]【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1]【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2]【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3]欧阳国忠著:《中国电视前沿调查》,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4]【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1]【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2]【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页。
    [1]【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2]【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1]【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2]【美】费斯克等著:《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词典》,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118页。
    [3]陈犀禾著:《当代美国电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1]陈立旭著:《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1]【瑞士】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0页。
    [2]周文柏著:《文艺心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页。
    [1]转引自周文柏著:《文艺心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2]惠尚学等著:《文艺心理学通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第284页。
    [3]周文柏著:《文艺心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页。
    [1]黄宗贤主编:《从原理到形态》,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2]高玉祥等著:《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页。
    [3]张同道著:《艺术理论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1]叶奕乾等著:《普通心理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6页。
    [2]叶奕乾等著:《普通心理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7页。
    [3]【美】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
    [1]叶奕乾等著:《普通心理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9页。
    [2]叶奕乾等著:《普通心理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9页。
    [3]叶奕乾等著:《普通心理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0页。
    [4]李世棣著:《普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5]丁玉兰编著:《人因工程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1]【美】坎托著:《文化心理学》,王亚南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8页。
    [1]【美】坎托著:《文化心理学》,王亚南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9页。
    [1]金元浦主编:《文艺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5页。
    [1]【美】萨默瓦等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2]参阅,冯广艺主编:《汉语语境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3]林兴仁著:《广播的语言艺术》,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1]【美】萨默瓦等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2]【美】萨默瓦等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1]童庆炳主编:《艺术与人类心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57页。
    [1]童庆炳主编:《艺术与人类心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73页。
    [2]【美】萨默瓦等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3]林兴仁著:《广播的语言艺术》,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45-46页。
    [4]【美】萨默瓦等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5]【美】萨默瓦等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1]【美】萨默瓦等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页。
    [2]冯广艺主编:《汉语语境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7页。
    [3]见,冯广艺主编:《汉语语境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242页。
    [1]【美】萨默瓦等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1]林兴仁著:《广播的语言艺术》,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51-55页。
    [2]【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261页。
    [3]【美】贝斯特等著:《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1]【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243页。
    [2]【美】贝斯特等著:《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3]【美】贝斯特等著:《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4]【美】贝斯特等著:《后现化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5]【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页。
    [1]【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255页。
    [2]【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251页。
    [1]【美】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2003年版,第71页。
    [2]【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 年版,第258页。
    [1]【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257页。
    [2]【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260页。
    [1]【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254页。
    [2]【美】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2页。
    [3]参阅金丹元主编:《“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页。
    [1]【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2]【美】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1-72页。
    [3]【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254页。
    [1]李少南著:《国际传播》,台湾:黎明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2]【美】福特纳著:《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外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3]转引自,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1]曹璐等著:《卫星电视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2]曹璐等著:《卫星电视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1]钟大年等主编:《电视跨国传播与民族文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192页。
    [2]见陈卫星等主编:《全球化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页。
    [1]【美】福特纳著:《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外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2]张骏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65页。
    [3]【美】福特纳著:《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外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4]【美】福特纳著:《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外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1]赵雪波主编:《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2]【美】福特纳著:《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外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1]参阅,【美】福特纳著:《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外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2]赵雪波主编:《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1]俞燕敏等著:《无冕之王与金钱:美国媒体与美国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2]【美】福特纳著:《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外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3]【德】卡西尔著:《人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4]乐黛云等:《独角兽与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5]【前苏联】《巴赫金文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
    [1]【法】莫兰著:《方法思想观念(生境生命习性与组织)》,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2]【法】莫兰著:《方法·思想·观念》,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3]【美】福特纳著:《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外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1]【法】莫兰著:《方法·思想·观念》,秦海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2]参阅 张惠民主编:《语言逻辑辞典》,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48页。
    [3]方汉文著:《比较文化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4]方汉文著:《比较文化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5]方汉文著:《比较文化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页。
    [1]张国良:《网络时代的媒介与受众》,《新闻大学》2001年春。
    [2]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见,(www.cnnic.net.cn)
    [3]张国良:《网络时代的媒介与受众》,《新闻大学》2001年春。
    [1]【美】鲍德温著:《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和传播》,官希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1]【美】鲍德温著:《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和传播》,官希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1]匡文波著:《网络媒体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1]张建军:《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现状分析》,《中国传媒科技》,2005年第4期。
    [1]【加拿大】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2页。
    [1]【美】鲍德温著:《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和传播》,官希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1]【美】斯坦利·巴兰等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2](Satisfaction at the Lowest Leval)Carol E Craggs:Media Education in the Primary School,First Published 1992 by Routledge Ⅱ New Fetter Lane,London EC4P 4EE,p10.
    [3]【英】大卫·帕金翰著:《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守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4]卜卫著:《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49页。
    [5]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中华新闻报》2002年1月16日。
    [1]邵培仁著:《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
    [2]James Potter:media literacy sage publication,1995,p4.
    [3]David Buckingham:media education-literacy learning Literacy Movementand contemporary cultuer,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ing,2003,P36.
    [4]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中华新闻报》,2002年1月16日。
    [5]【美】斯坦利·巴兰等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1]【美】斯坦利·巴兰等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2]【美】斯坦利·巴兰等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1]陈龙著:《媒介批评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2]【美】斯坦利·巴兰等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1]【美】斯坦利·巴兰等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2]AMLA:About Media Literacy,http://www.nmec.org/medialit.Html.
    [3]【美】斯坦利·巴兰等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1]姚文放著:《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2]周爱群等著:《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1]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3页。
    [2]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7页。
    [3]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4页。
    [1]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8页。
    [1]【美】泰勒(Taylor,L.)等:Media Study--Test,Institutions,and Audience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5页。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美】贝尔吉著:《媒介与冲击:大众媒介概论》(第四版),赵敬松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科克利著:《体育社会学一一议题与与争议》(第6版),刘精明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古德尔等著:《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成素梅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曼切尔著:《新闻报道与写作》,艾丰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年版。
    【美】维克雷著:《神话与文学》,潘国庆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美】戴扬等著:《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美】詹宁斯等著:《传媒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费克斯著:《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菲尔德著:《影剧本写作基础》,鲍玉珩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美】菲尔德著:《影剧本写作基础》,鲍玉珩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美】费斯克著:《关键概念》,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美】沃尔夫著:《娱乐经济:传媒力量优化生活》黄光伟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美】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坎托著:《文化心理学》,王亚南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美】萨默瓦等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美】贝斯特等著:《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哈维著:《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福特纳著:《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外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美】鲍德温著:《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和传播》,官希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美】斯坦利·巴兰等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伯杰著:《媒介分析技巧》,李德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伯格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美】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上册),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Lisa Taylor & Andrew willis 著:《大众传播媒体新论》,简妙如等译,台湾: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年版。
    【美】洛伯特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宁等著:《当代西方修辞学 批评模式与方法》(导论),常昌富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艾伦·杜宁著:《多少算够》,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美】波兹曼著:《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科克利著:《体育社会学一一议题与与争议》(第6版),刘精明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阿伦斯著:《当代广告学》(第七版),丁俊杰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英】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库兰等著:《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商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斯特里纳蒂著:《通伦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卢瑞著:《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英】达雅·屠苏著:《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董关鹏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英】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英】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英】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古德温等著:《电视的真相》,魏礼庆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英】埃尔德里奇主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英】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原理》,崔保国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麦克奎恩著:《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英】吉登斯著:《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巴纳德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英】埃尔德里奇主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张威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英】库兰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英】科林伍德著:《艺术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英】史密斯著:《文化:再造社会科学》,张美川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福斯特著:《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法】巴尔特著:《符号学原理》,王东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法】阿兰·库隆著:《芝加哥学派》,郑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法】西翁著:《影视剧作法》,何振淦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法】布迪厄著:《关于电视》,许晖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法】莫兰著:《方法思想观念(生境生命习性与组织)》,秦海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法】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德】卡西尔著:《人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俄】托多洛夫著:《从<十日谈>看叙事作品语法》,见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俄】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2页。
    【前苏联】《巴赫金文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加拿大】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2页。
    【加】高辛勇讲演:《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瑞士】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
    【瑞士】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匈牙利】皮洛著:《世俗神话》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
    【匈牙利】巴拉兹著:《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
    【挪】希尔贝克等著:《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荷】迪克著:《作为话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日】堤清二著:《消费社会批判》,朱绍文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一川著:《语言乌托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卜卫著:《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方汉文著:《比较文化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晓玉等编著:《影视文学写作》,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冯广艺主编:《汉语语境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石义彬著:《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申丹著:《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8年版。
    叶奕乾等著:《普通心理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乐黛云等著:《独角兽与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匡文波著:《网络媒体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祁林著:《电视文化的观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邢虹文著:《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北京: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刘继南等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肖小穗著:《传媒批评--揭开公开中立的面纱》,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扬乃乔著:《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少南注:《国际传播》,台湾:台湾黎明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
    汪文斌等:《世界电视节目前沿探寻》,广州: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
    李永健等著:《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汝伦著:《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张同道著:《艺术理论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希光等著:《媒体的力量》,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张国良主编:《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何佩群等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宋家玲等著:《电视剧编剧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张骏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邵培仁著:《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张惠民主编:《语言逻辑辞典》,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版。
    汪辉等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张锦华著:《媒介文化、意识形态与女性》,台湾;台湾正中书局,1994年版。
    陈力丹著:《陈力丹自选集--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龙著:《媒介批评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龙著:《在媒体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陈卫星等主编:《全球化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陈卫星著:《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犀禾等编著:《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犀禾著:《当代美国电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晓春著:《电视剧创作:理论 技巧 案例》,上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陈立旭著:《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周文柏著:《文艺心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金元浦主编:《文艺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林兴仁著:《广播的语言艺术》,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
    宗匠著:《电视娱乐节目:理念、设计与创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欧阳国忠著:《中国电视前沿调查》,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金丹元主编:《“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孟华著:《符号表达原理》,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钟大年等主编:《电视跨国传播与民族文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胡志毅著:《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罗钢著:《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周鸿铎主编:《政治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
    杨新敏著:《电视剧叙事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周爱群等著:《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周靖波著:《电视虚构叙事导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罗慧兰著:《女性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姚文放著:《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赵凤翔等编著:《电视艺术文化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洪民生主编:《电视声画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胡正荣主编:《外国媒介集团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钟年著:《中国人的传统角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钟国兴著:《重画世界》,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年版。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赵雪波主编:《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赵淑萍著:《美国电视纵横:美国电视全方位透析》,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
    俞燕敏等著:《无冕之王与金钱:美国媒体与美国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郭可著:《当代对外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原默编著:《电视新闻通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高鑫著:《电视艺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曹璐等著:《卫星电视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梁欣如著:《电视新闻神化解读》,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
    黄宗贤主编:《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韩少功著:《暗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童庆炳主编:《艺术与人类心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韩青等著:《电视娱乐节目新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惠尚学等著:《文艺心理学通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鞠侃彬主编:《改革中国电视》,北京:工商出版社,2002年版。
    【法】热奈特著:《叙事语式》,见,《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法】米特里:《蒙太奇形式概论》,《世界电影》1983年第1期,第43页。
    【美】布莱恩·罗斯:《电视类型研究》,吉晓倩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2期。
    【英】大卫·帕金翰著:《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守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德】高姆佩尔等:《媒体产业的结构与动态》,方睿彦译,见金冠军主编:《全球化视野:传媒产业经济比较研究》,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全国12城市电视节目收视排行TOP10》,《市场研究》,2006年1期。
    包鹏程等:《解读电视新闻的符号、结构及意义》,《新闻大学》,2001年冬。
    刘伯红等:《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见康泠主编:《妇女发展与对策:第四次全国妇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刘建明:《媒介批评的文本理论》,《现代传播》,2000年第5期。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意识形态》,《读书》,2006年第8期。
    张向东:《中国农民工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世界农业》,2007年第9期。
    张国良:《网络时代的媒介与受众》,《新闻大学》,2001年春。
    李奕明:《大众传播媒介:理论与批评》,《电影艺术》,1990年第6期。
    吴涛、钮继新:《电视剧竞争的现状、未来与制胜之道》,《视听界·节目》,2005年第5期。
    张建军:《中国网络电视发展现状分析》,《中国传媒科技》,2005年4月。
    张建珍:《影像现实:媒介时代的情境喜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2月。
    杨先顺:《试论新闻写作的叙事角度》,《新闻大学》,2001夏。
    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中华新闻报》,2002年1月16日。
    周晓虹:《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5,第3期,35-46
    梅琼林:《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学术论坛》,2006年第2期。
    崔保国著:《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分析》,中国网。
    蔡骐等:《符号、欲望及神话:消费主义与电视》,《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9月。
    Carol E Craggs:Media Education in the Primary School,First Published 1992 by Routledge Ⅱ New Fetter Lane,London EC4P 4EE.
    David Buckingham:media education-literacy learning Literacy Movementand contemporary cultuer,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Publishing,2003.
    Edelstein,Alex S.,Ito,Youichi,& Kepplinger,Hans:Mathias.Communication&Culture Approach.New York:Longman.1989.
    Elaine Baldwin Brian Longhurst Greg Smith Scott McCracken Miles Ogborn:Introducing Clutural Sudies(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Robert S.Erison:American Public Opinion:Its Origns,Content and Impact,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2008.
    Taylor,L.Media Study--Test,Institutions,and Audiences(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Thomas R·dye:American Politics in The Media Age Brook,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2.
    Walter Fisher:"Narrative as Human Paradigm:The Case of Public Moral Argument"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61,1(1984).
    James Potter:media literacy sage publication,1995.
    AMLA--About Media Literacy,http://www.nmec.org/medialit.H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