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之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儒家诗学理论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文论中,屈骚也不例外被披上儒学的外衣,在历代阐释中被儒学化。屈骚作品因其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不同于儒、道、禅的艺术之美。从上世纪末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屈骚别样的美学特质,并试图从诗学角度来解读屈骚,以期构建相应的诗学理论体系,使屈骚诗学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从而让古老的文学重新焕发生机。
     屈骚解读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入手,突出的自我形象就是其中之一。自古以来在研究屈骚自我形象方面,落脚点都偏重于屈原个人人格魅力的解读,而并非其诗学理论内涵的挖掘。本文就以屈骚突出的“自我形象”为切入点,着眼于艺术文本,分三章层层递进,来研究解读屈骚有我之境诗学理论的形成及其诗学意蕴。首先,在各种意象组成的屈骚艺术世界中,屈骚“自我”形象表现得直白而张扬,无论是文法上、形象上、还是“自我”对艺术世界的主载上,都彰显了“自我”的存在,作品感情充沛,想象丰富,惊采绝艳,难于并能。其次,在艺术世界中,“自我”是绝对的、压倒一切的,以我观物,物只是作者抒发自我情思的一种手段和载体,作品基调雄浑豪迈、瑰丽壮美,形成典型的“有我之境”。这种艺术特征不同于儒家的温柔敦厚,也不同道家的清静无为,它展示给我们的美是感性的、强烈的、悲壮的,因而自成高格。
     探索屈骚这种典型的“有我之境”,虽然只触及了屈骚诗学理论构建中的冰山一角,但却显示了屈骚不同于儒家“中和”之美、也不同于道家“澄明”之境的另类之美。这种“有我之境”高扬着个体生命意识,标志人类着文学和审美意识开始觉醒,同时,这种“有我之境”中,突出的“自我”形象显得更加孤独而悲壮,开创了中国古典悲剧文学的先河。
Confucian poetics has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Qu-Sao was under the cloak of Confucian, naturally. It has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Confucian. But, from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d the beauty of Qu-sao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by the particular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try to interpret Qu-sao from the viewpoint of poetics, so can set a systematize, theorize and scientific system of poetics.
     Although Qu-sao can be explain in different angles one of which is self-image, the destination is personality glamour instead of poetics connotation. This thesis takes self-imag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interpret the formation of self-realm of Qu-sao poetics and the means in three chapters. Firstly, Quyuan’s workings were praised for literature images, which were tattooed across our hearts in the way that senses experience them. In the art world consisting of all kinds of images, self-image is so highlighted, secondly, self-image in the art world is dominant, the images are assistant, which are means to express author’s emotion. So the note of Qu-sao is strong, heroic, magnificent, beautiful, which developed typical self-realm.
     The protagonist bestirred in the art word, expressing his pursuing dreams fervors, riotously, freely. It was so self-centered! Follow the protagonist, we can read between the line of ideal and reality,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nothingness and existence. The very strong ego reflected other ones’self-awareness as considered self, protagonist was so lonely, works was full of emotional. In fact, text and life experience collectively indicate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emotional is a stream of breath of life. Furthermore, emotional is the soul of realm then, the realm of Qu-sao works do can be defined as self-realm indeed. The lyrical way of Qu-sao’s conspicuous personality is very different from chanting masses’temperament of Shijing. Taking outstanding self-image as key point, the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how the self-realm was being, and its poetics implication.
引文
①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页。
    ②周建忠《二十世纪中国楚辞研究著作总目》,《云梦学刊》2001年第6期。
    ③赵沛霖《本世纪楚辞研究方法论浅说》,《中州学刊》2000年第3期。
    ④萧兵,赵逵夫等《楚辞学现状与未来十人谈》,《云梦学刊》1991年第1期。
    ①李山,郭英德《经典文献的诗学读法》,《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
    ②《对当前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职大学刊》1994年第2期。
    ③萧兵,赵逵夫等《楚辞学现状与未来十人谈》,《云梦学刊》1991年第1期。
    ④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导言第5-6页。
    ⑤周建忠《关于楚辞研究的对象审视与历史回顾——楚辞研究一百年》,《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⑥毛庆《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使命和新楚辞学构建》,《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李山,郭英德《经典文献的诗学读法》,《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
    ②杨义《杨义文存》(卷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18页。
    ③李泽厚,刘纪纲《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④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⑤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②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页。
    ③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57页。
    ①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②[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5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①[宋]朱熹《楚辞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宋端平本,第8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16页。
    ④[宋]朱熹《楚辞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宋端平本,第24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4页。
    ①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1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17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83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123、139、149、、131、145页。
    ③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2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8页。
    ①郑宪春《中国文化与中国戏剧》,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②茅原《未完成音乐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128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页。
    ②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50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4、95、101、58、65页。
    ①依据洪兴祖《楚辞补注》统计
    ②王贵元《说文解字校笺》,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9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14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44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页。
    ⑥徐有富《诗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⑦[美]H·帕克《美学原理》,张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⑧[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页。
    ⑨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1页。
    ⑩[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孟子·尽心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75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华夏美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页。
    ②李咏吟《文艺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③郭维森《屈原平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65页。
    ④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90页。
    ①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3页。
    ②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0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137、157页。
    ⑤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⑥唐诗人李贺在评价《九章》时说的,转引自蒋之翘《七十二家楚辞评注》
    ①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②《楚辞四种》民国二十七年世界书局影印版,第50页。
    ③《鲁迅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29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307、127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1、18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3、124、168、140页。
    ④毛宜国《中国美学诗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⑤鲍鹏山《寂寞圣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版,第29页。
    ①姚柯夫《<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153-154页。
    ①罗建新《楚辞意象之构成考论》,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年。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②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0页。
    ③殷光熹《<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和象征系统》,《云南大学学报》第4卷第5期。
    ①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页。
    ②诸斌杰《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2002年版,第197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2、19、36、40、41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41、149页。
    ②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7页。
    ③阮艳萍《“香草”意象在屈原悲剧意识表现中的置换变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34卷2期。
    ①朱熹《楚辞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宋端平本1953年版,第17页。
    ②戴震《屈原赋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5页。
    ③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3页。
    ④[清]夏大霖《屈骚心印》,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78页
    ⑤转引自李金善《<离骚>求女喻意何在》,《河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⑥《楚辞四种》民国二十七年世界书局影印版,正文第2页。
    ①梁晓明《中国先锋诗歌档案》,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转引自张浩《艺术的异质空间与快乐的悲剧精神》,《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28页。
    ④《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艺术》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
    ①王元骧,赵建逊《论文艺的“审美超越性”》,《文艺报》2007年9月4日。
    ②《马恩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459页。
    ③彭红卫《双重焦虑与屈原之死》,《云梦学刊》2006年第3期。
    ①王元骧《当今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三个问题》,《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8页。
    ①王元骧《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3页。
    ②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页。
    ③褚斌杰《屈原研究论集·伟大的精神、永恒的纪念》,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①《楚辞四种》民国二十七年世界书局影印版,第2页。
    ②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正文第44页。
    ③[美]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高地、高佳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0页。
    ①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②诸斌杰《诗经与楚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页。
    ③[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第1982年版,第39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58页。
    ①钱中文《钱中文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②[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28页。
    ①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②周建忠《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19页。
    ②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③杨匡汉《诗美的积淀与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④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47页。
    ①霍松林《<中国诗歌理论史>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诸子集成》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第808页。
    ②转引自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4页。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文章精义》(148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07页。
    ④叶燮《原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⑤叶燮《原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页。
    ①李泽厚《门外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139页。
    ②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8-89页。
    ③李泽厚《门外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第140页。
    ④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⑤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61页。
    ①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③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正文第48页。
    ④饶宗颐《澄心论萃·<人间词话>评议》,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13页。
    ⑤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①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0页。
    ②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0页。
    ①陈鹏校点《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2页。
    ①姚柯夫《<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②将均涛《审美诗论》,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页。
    ①方英敏《身体之思——先秦中华民族主体意识觉醒的参照系》,《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6页。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0页。
    ③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
    ①《李大钊全集》(卷四),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5页。
    ①胡晓明《诗与文化心灵·从诗言志到骚言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页。
    ②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①戴望舒《诗论零札》转引自刘纪新《戴望舒诗歌的象征主义特征》,《名作欣赏》2008年第8期。
    ②[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页。
    ③莫奈洛夫《诗人谈诗》,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8页。
    ④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页。
    ①转引自张尧君《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2004年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商务印书馆2007版,第33页。
    ②李山译注《管子》,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5页。
    ③田耕滋《屈原诗学及其哲理性》《江汉论坛》2010,08期。
    ④夏传才《古文论译释》(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①田耕滋《屈原诗学及其哲理性》《江汉论坛》2010,08期。
    ②周振甫《诗品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①[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5页。
    ②[宋]朱熹《楚辞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宋端平本,第29页。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7页。
    ①田耕滋《中正思维与屈原对生命与道德统一关系的绝对化》,《江汉论坛》2006年第6期。
    ②田耕滋《屈原诗学及其哲理性》,《江汉论坛》2010年第8期。
    ③[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④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6页。
    ⑤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06页。
    ⑥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①何其芳《屈原和他的作品》《人民文学》1953年6月号,转引自中国诗学批评史,58页
    ②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1]朱熹.楚辞集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2]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汤炳正.楚辞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毛庆.屈骚艺术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5]周建忠.楚辞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赵逵夫.屈骚探幽[M].成都:巴蜀集团,2004.
    [7]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8]毛庆.屈原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9]鲍鹏山.寂寞圣哲[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
    [10]胡晓明.诗与文化心灵·从诗言志到骚言志中华书局2006 .
    [11]胡适.先秦名学史[M].合肥: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2]董运庭.楚辞与屈原辞再考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3]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4]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5]亚里斯多德.诗学[M].陈中梅.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6]李咏吟.文艺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樊美均.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8]田耕滋.圣化之梦与梦化文学[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19]毛宜国.中国美学诗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胡晓明.诗与文化心灵·从诗言志到骚言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1]徐有富.诗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2]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3]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4]黄凤显.楚辞体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5]郭预衡.中华名赋集成[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26][美]H·帕克.美学原理[M].张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李泽厚.美的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8]王贵元.说文解字校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9]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0]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1]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2]梁晓明.中国先锋诗歌档案[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33]毛宜国.中国美学诗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4]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5]金开诚,董洪利,高路明.屈原集校注(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6]金开诚.屈原辞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37]游国恩.楚辞概论[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38]郭沫若.屈原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39]姜亮夫.屈原赋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0]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2]杨义.杨义文存(卷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3]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44]郭维森.屈原平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5]楚辞四种[M].民国二十七年世界书局影印版.
    [46]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7]饶宗颐.澄心论萃·《人间词话》评议[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48]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49]姚柯夫.《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50]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52]戴震.屈原赋注[M].中华书局排印本.褚斌杰,吴贤哲点校,1999.
    [53]李咏吟.诗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4]袁行霈,孟二冬,丁放.中国诗学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55]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6]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7]杨匡汉.诗美的积淀与选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58]朱自清.朱自清全集·诗与感觉(第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59][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孟子·尽心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0]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1]郭晋稀.文心雕龙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62]易重廉.中国楚辞学史[M].湖南出版社,1991.
    [63]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6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田耕滋.屈原诗学及其哲理性[J].江汉论坛,2010(08).
    [2]田耕滋.“中正思维”与屈原对生命与道德统一关系的绝对化[J].江汉论坛,2006(6).
    [3]田耕滋.从思维方式看屈原生命悲剧的人性深度[J].孔子研究,2008(109).
    [4]田耕滋.屈原被疏原因探幽[J].文学遗产,2005(4).
    [5]周建忠.二十世纪中国楚辞研究著作总目[J].云梦学刊,2001(6).
    [6]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J].文学评论,1996(6).
    [7]方英敏.身体之思——先秦中华民族主体意识觉醒的参照系[J].云南社会科学,2008(3).
    [8]霍松林.《中国诗歌理论史》序[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3).
    [9]张尧君.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D].2004年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10]罗建新.楚辞意象之构成考论[J].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11]王元骧,赵建逊.论文艺的“审美超越性”[J].文艺报,2007年9月4日.
    [12]蔡觉敏.浅论楚艺术对屈原创作的影响[J].云梦学刊,2005(4).
    [13]陈如碧.庄子与屈骚意象比较[J].云梦学刊,2007(4).
    [14]张浩.艺术的异质空间与快乐的悲剧精神[J].世界文学评论,2010(1).
    [15]姚小鸥,王青.屈骚美词与屈原的审美观[J].中国文化研究,2010(2).
    [16]张侃,韩高年.屈骚“发愤抒情”的美学特质及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2009(4).
    [17]赵沛霖.本世纪楚辞研究方法论浅说[J].中州学刊,2000(3).
    [18]萧兵,赵逵夫等.楚辞学现状与未来十人谈[J].云梦学刊,1991(1).
    [19]李山,郭英德.经典文献的诗学读法[J].文学遗产,1999(5).
    [20]对当前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J].职大学刊,1994(2).
    [21]周建忠.关于楚辞研究的对象审视与历史回顾——楚辞研究一百年[J].贵州社会科学,1997(4).
    [22]毛庆.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使命和新楚辞学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6(1).
    [23]吕菊.屈原的香草之恋[J].西江大学学报,2000(4).
    [24]阮艳萍.“香草”意象在屈原悲剧意识表现中的置换变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
    [25]黄新源.试论艺术品欣赏的感官作用与情感需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2).
    [26]方铭.屈原作品叙述方式刍议[J].汕头大学学报,第15卷第1期.
    [27]张汝山.从丹纳的艺术成因“三要素”理论看屈骚艺术特色的形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9(4).
    [28]曾亚兰.从杜甫一首游仙诗小话屈骚流韵[J].杜甫研究学刊,2005(2).
    [29]朱人求.先秦儒家文化生命论[J].南昌大学学报,2003(1).
    [30]陆晓光,刘克燕.屈原诗歌的楚文化情节及其生成原因新探[J].学术月刊,1995(3).
    [31]盛树屏.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屈骚、楚辞在汉初的流传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2).
    [32]胡培培.屈原的悲剧意识与楚文化的内在关联[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3).
    [33]王敏.屈原诗歌的个性和表现手法[J].南昌高专学报,2001(4).
    [34]缪军.浅议屈原诗歌的生命观[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5]杨义.屈原诗学与湖湘文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4).
    [36]宋涛.楚辞意象与楚辞诗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37]毛宣国.汉代《诗经》阐释的诗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7.
    [38]任树民.先秦两汉抒情文学的诗性特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9]冷成今.论苏轼对屈原诗学精神的继承及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
    [40]孙范金.《中国现代作家的孤独体验》序[J].中国文学研究,2008(1).
    [41]李金善.《离骚》求女喻意何在[J].河北大学学报,199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