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民族理论的基础是由民族主义对民族现象、民族问题与民族过程的阐述奠定的。本文以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对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对民族主义的逻辑展开过程的叙述呈现了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将民族现象与民族过程的解释和阐发奠定在中国所面临的民族问题基础之上。近代中国面临的最大课题是按照主权国家增生和扩展的逻辑实现民族独立,构建民族国家。而这两点正是民族主义的基本诉求,民族主义原则从而成为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源头,也因为其特殊的关怀成为民族理论的核心。
     清末民国时期的民族理论始终以民族主义诉求为基本线索。与中国民族国家构建过程相适应,民族主义的目标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民族独立,一是民族建设,二者相辅相成。民族独立是民族建设的前提条件,民族建设是民族独立的必然结果。
     论文第一章论证了民族主义对近代中国民族理论的基础性作用,第二章“民族自强和振兴的理论”与第三章“争取民族解放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基本策略”说明了民族自立、自强是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必要步骤;第四章“关于民族形成理论及‘中华民族’内涵的确立”以及第五章“民族国家构建的思路”中主要阐述了民族建设问题,其中第四章是理论建构,而在制度安排上的主张和政治实践则由第五章具体展开。
     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表明中国既摆脱了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一族一国”的束缚,也克服了中国传统中根深蒂固的“族类”观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的同时,也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Nationalism mainly explores national problems, ethnic phenomena and ethnic process,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ethno-national theory. The dissertation begins with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western nationalism theory on modern Chinese ethno-national theory, and presents primary contents of modern Chinese ethno-national theory by means of the 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nationalism.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 national situation of modern China, one of the distinctions of Chinese ethno-national theory was that the explan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ethnic phenomena and ethnic process wa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national problems which China confronted. But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ject confronting modern China was to realize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to build a nation-state according to the logic of the sovereignty nation increase and expansion. The two points ar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ism, thus the nationalism principle had become a source of ethno-national theory in modern China, and it was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nationalism that it had become the core of ethno-national theory.
     Because of nationalism theory catering to Chinese people’s enthusiastic psychology to save country, the ethno-national theory during Period of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ook nationalism principle as fundamental clue. Adapting to Chinese nation-state constructing process, the target of nationalism included double aspects: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nation-building, and both complement each other. National independence was condition of nation-building advancing smoothly , and nation-building was a necessary result and help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Based on expounding and proving that nationalism has a fundamental effect on Chinese ethno-national theory in Chapter one, this dissertation revolves around these double targets of nationalism: national independence is elaborated in Chapter two and Chapter three. The self-improvement and dependence on oneself of nation is indispensable procedure that people realize national liberation and national independence; Nation-building is mainly developed in
     Chapter four and Chapter five. It i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hapter four, but the suggestions of institution arrangements and political practice are interpreted in the Chapter five. In conclusion, Chines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emonstrates that China not only has broken away from the proposition of“one nation, one state”of western nationalism theory, but also has overcome the concept of“Clan”deeply ingrained in Chinese tradition and the barrier from culturalism. After realizing national independenc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enriched and developed Marxism in practice by adopting the system of regional national autonomy.
引文
①[美]威廉·奥尔森、戴维·麦克莱伦、弗雷德·桑德曼编:《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孔宪倬、国昌、王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②[英]埃里·凯杜里著:《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③[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6页。
    ④房宁、王炳权著:《民族主义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⑤李宏图著:《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①[美]艾恺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4页。
    ②[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③[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著:《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①[美]威廉·奥尔森、戴维·麦克莱伦、弗雷德·桑德曼编:《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孔宪倬、国昌、王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对于任何一个绝对专制主义的国家来说走向现代国家的道路基本都应该是基本相同的,但是近代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却中断了很多国家自然过渡的道路。
    ③[美]科佩尔·S·平森著:《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册),范德一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3—14页。
    ①[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篐嗣癯霭嫔?2003年版,第5页。
    ②[英]以塞亚·伯林著:《现实感》,潘荣荣、林茂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页。
    ③参见以塞亚·伯林,前引书,第276页。
    ④[英]以塞亚·伯林著:《自由及其背叛》,赵国新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①[英]以塞亚·伯林著:《自由及其背叛》,赵国新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288页。
    ②[英]以塞亚·伯林著:《现实感》,潘荣荣、林茂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
    ③参见[英]埃里·凯杜里著:《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9页。
    ④参见[美]科佩尔·平森著:《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册),范德一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5页。
    ⑤埃里·凯杜里:前引书,第45页。
    ⑥[德]康德:《永久和平论》,载康德著:《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04页。
    ⑦埃里·凯杜里:前引书,第47页。
    ①[英]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7页。
    ②[美]海斯著:《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帕米尔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③[英]埃里·凯杜里著:《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④埃里·凯杜里:前引书,第39页。
    ⑤Brunschwig, Enlightenment and Romanticism in Eighteenth Century Prussia,第二部分,“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risis”,转引自郭少棠著:《权力与自由——德国现代化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3页。
    ⑥埃里·凯杜里:前引书,第39页。
    ⑦埃里·凯杜里:前引书,第39页。
    
    ①[美]海斯著:《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帕米尔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②[法]西耶斯著:《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9页。
    ③浦薛凤著:《西洋近代政治思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339页。
    ①贾英健著:《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64页。
    ②[美]威廉·奥尔森、戴维·麦克莱伦、弗雷德·桑德曼编:《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孔宪倬、国昌、王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③[德]弗里德里希·迈内克著:《马基雅维利主义——国家利益的学说和它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页。
    ①一般认为国家利益的扩展就是指一国通过对另一国或国际组织施加影响以谋求增加自身利益的行为。这种影响可以是强制的也可以是非强制的。强制一般为扩张行为,非强制的扩展一般是合作行为。参见周明田:《论国家利益的扩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2期,第48页。
    ②邓烈:《主权理论与近代国家》,载《读书》,2009年第9期,第78页。
    ③[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杨岐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16页。
    ①时殷弘:《民族主义与国家增生的类型及伦理道德思考》,载《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5期,第31页。
    ②参见贾英健著:《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5-86页
    ③关于民族主义的构建、重构与解构可参见张三南:《论民族主义的构建、重构与解构》,载《世界民族》,2009年第4期,第1—6页。
    ④[美]卡尔·多伊奇著:《国际关系分析》,周启朋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
    ⑤欧洲人种属欧罗巴人种,欧洲民族国家的民族结构复杂,按照民族结构划分,欧洲国家可分为四种,第一类是民族结构比较单纯的国家,主体民族在全国人口中占90%以上。根据1993—1994年的统计数字,属于这一类型的国家有德国(8134万)、意大利(5813、8万)、法国(5800万)、波兰(3862万)、希腊(1035万)、匈牙利(1024、5万)、葡萄牙(990万),丹麦(520万)、芬兰(509、8万)、爱尔兰(357万)、冰岛(26、68万)。第二类是拥有一定少数民族的国家,主体民族在全国人口中大约占80—90%之间,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立陶宛;第三类少数民族比例较大,占20%以上或人口较多,超过或接近100万的国家,如西班牙、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第四类有两个以上主体民族,如比利时、瑞士、荷兰。(可参见穆立立著:《欧洲民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可见“一族一国”原则也只是一个原则,并没有可操作性,现代国家根据民族建设的需要试图实现“一国一族”倒是事实。
    ①徐迅著:《民族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②从民族过程的角度分析人类历史的演进,一般认为纯粹的民族过程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分化过程和联合过程。在前国家社会分化过程较为普遍。在前国家社会解体后,民族的聚合过程占了主要地位。民族过程与国家发展相互影响,深深地影响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过程。(参见王希恩著:《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8页)这种趋势并没有因部分民族国家的出现而止步,由于早期出现的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和殖民巩固同时加速了世界上其他地区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走向集中的过程,这种趋势发展到今天就是全球化的出现。
    ③[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等译,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页。
    ①[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蒋葆英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②[美]威廉·奥尔森、戴维·麦克莱伦、弗雷德·桑德曼编:《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孔宪倬、国昌、王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③[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25页。
    ①关于三个国际政治体系的时间划分可参见刘金质、梁守德、杨淮生主编:《国际政治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7页。
    ②Kenneth Waltz,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Politics.NewYork,Addison-Wesley Press,1979,pp.71-72.
    ①有的学者提出民族国家产生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市民阶级、市场经济、理性主义传统、宗教改革运动等。(贾英健著:《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64页。)同时,宁骚教授认为民族国家首要的和基本的特征有:民族的独立和民族的统一;中央集权制;主权人民化;国民文化的同质性;统一的民族市场。(宁骚著:《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281页。)根据以上观点,当时的整个国际体系中实质上称得上是民族国家的国家数量相当有限。
    ②层次分析法是国际政治学中的重要方法,从而保证对于一个可能在不同层次都能进行讨论的概念不致发生混淆。主权的就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概念,既可以在国际结构方面进行讨论,也可以在具体的国家层面进行说明,在不同的层次讨论会得出不同结论。
    ③这样一种说法是基于一种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事实描述,同时也彰显了国际关系极为复杂的面向。可参见[美]威廉·奥尔森、戴维·麦克莱伦、弗雷德·桑德曼编:《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孔宪倬、国昌、王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④[美]汉斯·J·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4页。
    ⑤[美]罗伯特·A·帕斯特著:《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杨韵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0页。
    ①[法]米歇尔·吉拉尔主编:《幻想与发明——个人回归国际政治》,郗润昌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前沿。
    ②汪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3页。
    ①杨度:《金铁主义说》,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9页。
    ①陶绪:《中国古代华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载《中州学刊》,1993年第5期,第126页。
    ②基于夷夏文化观形成的四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可参见陶绪著:《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8页。
    ③[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④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①王铁崖:《中国与国际法——历史与当代》,转引自[美]惠顿著:《万国公法》(点校者前沿),丁韪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②汪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6页。
    ①[日]佐藤慎一著:《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4-119页。
    ①王奇生著:《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②王奇生:前引书,第8页。
    ③在中国的传统体制中,官僚原则上是学习中国古文经典的人,他们中大部分人学习的目的也首先是成为官僚,学者=官僚,而科举是这一等号的制度性媒介。(参见[日]佐藤慎一著:《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3页。)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④王奇生:前引书,第19页。
    ⑤王奇生:前引书,第23—25页。
    ⑥王奇生:前引书,第45页。
    ①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
    ②王奇生:前引书,第73页。
    ③王奇生:前引书,第80页。
    ④王奇生:前引书,第90页。
    ⑤王奇生:前引书,第90—91页。
    ⑥王奇生:前引书,第95页。
    ⑦王奇生:前引书,第125页。
    
    ①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②《康有为全集》(第1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4页。
    ①当时出版日文西书的机构很多,具体可参见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51—656页。
    ②熊月之:前引书,第14页。
    ③参见陶绪著:《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5页。
    ④参见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59页。
    ①梁启超:《50年来中国进化概论》,《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34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前引书,第71页。
    ④王奇生著:《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页。
    ⑤关于《万国公法》翻译版本争议很多,根据王开玺的考证,《万国公法》译自1845—1848年之间的英文修订版。参见王开玺:《1864年清廷翻译<万国公法>所据版本问题考异》,载《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学报》2005年第6期;傅德元认为译自1855年版本,参见傅德元:《丁韪良与<万国公法>翻译蓝本及意图新探》,载《安徽史学》2008年第1期。
    ①[美]惠顿著:《万国公法》(点校者前沿),丁韪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惠顿:前引书,第27—28页。
    ③惠顿:前引书,第28—29页。
    ④惠顿:前引书,第57—58页。
    ①[美]惠顿著:《万国公法》,丁韪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②惠顿:前引书,第162页。
    ③[日]佐藤慎一著:《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④惠顿:前引书,首页。
    ⑤薛福成:《论中国在公法外之害》,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4页。
    ①郑观应著:《盛世危言·公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5—56页。
    ②《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64,转引自[日]佐藤慎一著:《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③《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卷67,转引自佐藤慎一:前引书,第41页。
    ④佐藤慎一:前引书,第44页。
    ①王栻主编:《原强》,《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页。
    ②王栻:前引书,第5页。
    ③王栻:前引书,第6页。
    ④王栻:前引书,第7页。
    ⑤李宪堂:《严复与<天演论>》,载《光明日报》,2007年10月11日(第7版)。
    ①白云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输入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载《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第97页。
    ②林毓生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6页。
    ③王栻主编:《原强》,《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页。
    ④“在晚清中国的语境中,‘群’或‘社会’的范畴是和创造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直接相关的。换句话说,
    ①[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69页。
    ②[英]赫胥黎著:《天演论》,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90页。
    ③赫胥黎:前引书,第90页。
    ④赫胥黎:前引书,第45页。
    ⑤赫胥黎:前引书,第32页。
    ⑥赫胥黎:前引书,第33页。
    ⑦赫胥黎:前引书,第39页。
    ⑧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6),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页。
    ②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6),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页。
    ③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9),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④梁启超:《新史学》,前引书,第7页。
    ①[美]勒文森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刘丽、姜铁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页。
    ②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8页。
    ①Carlton J.H.Ha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The Macmillan Company,1928,P6.
    ②[英]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③[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5页。
    ④翁贺凯:《民族主义、民族建国与中国近史研究》,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①[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②[英]约翰·格雷著:《自由主义》,曹海军、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③[英]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④王希恩著:《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①转引自郭洪纪著:《文化民族主义》,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62页。
    ②Hugh Seton-Watson,Nations and States: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Na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1977,Lodon:Methuen&Co.Ltd, p.443.转引自钱雪梅:《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定位初探》,载《世界民族》,2003年第1期,第5页。
    ③[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90—491页。
    ①许纪霖:《中国的民族主义: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载《书摘》,2005年第1期,第30页。法国《新观察家》周刊在《1992年的思考》的评论文章中,也不无感慨地写道:“民族主义是一种非常富有弹性、甚至空洞无物的意识形态。因此它能为极其矛盾的客观目标服务;它既可以用于肢解国家,又可以用于建立国家;既可以用于建立一种普救学说,也可以用于激发地方主义……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空壳。”(参见穆立立著:《欧洲民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国族想象》,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000年第33期,第102页。
    ①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前引书,第24页。
    ②邱晓林:《意识形态论:从特拉西到齐泽克》,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语版),2006年第4期,第6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页。
    ④《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⑤参见邱晓林在《意识形态论:从特拉西到齐泽克》中对列宁贡献的论述。
    ①参见王希恩:《批判、借助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载《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第4—5页。
    ②[英]埃里·凯杜里著:《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四版导言第6页。
    ③埃里·凯杜里:前引书,第四版导言第8页。
    ④梁启超:《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6页。
    ⑤对近代中国从“天下”到“国家”转变研究的著述甚多,可参见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从“天下”到“世界”的转变可参见罗志田:《天下与世
    ①[西]胡安·诺格著:《民族主义与领土》,徐鹤林、朱伦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①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4页。
    ②周世辅著:《国父思想要义》,转引自陈沛郎:《孙中山与梁启超民族思想之比较研究》,台湾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31页。
    ③梁启超著:《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2),中华书局1989年,第1、2页。
    ④费孝通著:《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173页。
    ①熊锡元:《民族意识与祖国意识》,载《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第14页。
    ②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载《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第18页。
    ③崔明德:《中国民族思想的研究内容》,载《齐鲁学刊》,2007年第1期,第32页。
    ④陈沛郎:《孙中山与梁启超民族思想之比较研究》,台湾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33、34页。
    ⑤浦薛凤著:《西洋近代政治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⑥王希恩:《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创新的几点认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53页。
    ①[英]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①何恬:《地方主义与世界主义》,载《读书》,2009年第1期,第47页。
    ②[英]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①《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5—56页。
    ①[英]约翰·格雷著:《自由主义》,曹海军、刘训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法]贡斯当著:《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48页。
    ③贡斯当:前引书,第46-47页。
    ①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①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②严复:《论世变之亟》,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③严复:《论世变之亟》,前引书,第3页。
    ①严复:《原强》,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页。
    ②严复:《原强》,前引书,第14页。
    ③严复:《原强》,前引书,第14页。
    ④严复:《原强修订稿》,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页。
    ⑤严复:《原强修订稿》,前引书,第27页。
    ⑥严复:《原强修订稿》,前引书,第27页。
    ⑦[英]赫胥黎著:《天演论》,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页。
    ⑧[英]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7页,转引自李泽厚:《论严复》,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0-131页。
    ①[英]赫胥黎著:《天演论》,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ⅹ页。
    ②[英]赫胥黎著:《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1973年,第58页,转引自李泽厚:前引书,第133页。
    ③[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第2页。
    ④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8页。
    ⑤原文为“小己自由非今日之所急,而以合力图强……为自存之至计。”(可参见[法]孟德斯鸠著、严复译:《法意》,十八按语)严复在他的整个翻译过程中,基本都贯彻着这一思想。
    ⑥对于严复的思想体系,学术界基本持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史华兹为代表,他认为严复站在救亡图存的国家主义立场上对西方的思想体系进行检讨,从而认为严复的整体思想就是“群重己轻”;另一种是以黄克武的
    ②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③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2页。
    ④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5页。
    ⑤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6页。
    ⑥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7页。
    ⑦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12页。
    ⑧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12页。
    ①[美]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③任剑涛著:《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④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15页。
    ⑤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18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5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23页。
    ③福泽渝吉在明治维新时期大讲“实学”,这种思考方法认为事物的价值在于事物本身之中,到底要采取什么样的政体要根据具体的状态而定,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要以“有利于国家文明”作为考量政体的标准,从而抛开了传统道德的束缚。参见[日]松本三之介著:《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2—46页。
    ④[美]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⑤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39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页。
    ②[美]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③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44页。
    ④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44-45页。
    ⑤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46页。
    ⑥张灏:前引书,第145页。
    ⑦[德]费希特著:《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页。
    ⑧张灏:前引书,第143页。
    ①[美]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②[美]勒文森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刘丽、姜铁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162页。
    ③[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④崔志海:《评三部梁启超思想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86页。
    ①《苏报》:“养成崇武精神,实行铁血主义”,参见杨天石、王学庄编:《拒俄运动(1901一190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6页;王章、惠中主编:《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5页。
    ②蔡锷:《军国民篇》,曾业英编:《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页。
    ③蔡锷:前引书,第15页。
    ④蔡锷:前引书,第17页。
    ⑤蔡锷:前引书,第18页。
    ⑥蔡锷:前引书,第18页。
    ⑦蔡锷:前引书,第19页。
    ①蔡锷:《军国民篇》,曾业英编:《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①蔡锷:前引书,第20页。
    ②蔡锷:前引书,第21页。
    ③蔡锷:前引书,第21-22页。
    ④蔡锷:前引书,第22页。
    ⑤蔡锷:前引书,第24页。
    ⑥蔡锷:前引书,第25页。
    ⑦蔡锷:前引书,第25页。
    ①蔡锷:《军国民篇》,曾业英编:《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
    ②蔡锷:前引书,第26页。
    ③蔡锷:前引书,第32页。
    ④蔡锷:前引书,第32页。
    ⑤蔡锷:前引书,第34页。
    ⑥蔡锷:前引书,第35页。
    ⑦李文汉:《蔡松坡年谱》1900年条,1943年云南嵩明县教育科石印本,转引自谢本书:《论“军国民主义”》,载《贵州社会科学》,1989年第10期,第56—61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8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111—115页。
    ③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114页。
    ④王希恩:《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载《满族研究》,2003年第2期,第2页。
    ①孙中山:《在桂林对滇粤赣军讲演》,曹锦清选编:《民权与国权——孙中山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259-260页。
    ②孙中山:《在桂林对滇粤赣军讲演》,前引书,260页。
    ③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因》,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订:《国父全集》第三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出版1981年版,第534页。
    ④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0页。
    ⑤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前引书,第540页。
    ⑥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9页。
    ⑦孙中山:《民族主义》,前引书,第242页。
    ①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2页。
    ②孙中山:《民族主义》,前引书,第238页。
    ③孙中山:《民族主义》,前引书,第243页。
    ④孙中山:《民族主义》,前引书,第243页。
    ⑤孙中山:《民族主义》,前引书,第244页。
    ①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7页。
    ②孙中山:《民族主义》,前引书,第250页。
    ③孙中山:《民族主义》,前引书,第252页。
    ④孙中山:《中国存亡问题》,《孙中山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7-98页。
    ⑤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6页。
    ⑥孙中山:《对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词》,曹锦清选编:《民权与国权——孙中山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97页。
    
    ①孙中山:《对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词》,前引书,第295页。
    ②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页。
    ③荣孟源:前引书,第379-380页。
    ①[日]松本三之介著:《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97-98页。
    ②蒋介石:《中国的立国精神》(1932年6月6日),载《蒋总统集》第一册,转引自[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79页。
    ②蒋介石:《将官自强与强兵之要旨》,《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2卷,第53页,转引自黄道炫:《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③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纲要》,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68辑,《新生活运动史料》,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5页。
    ④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纲要》,前引书,第1页。
    ⑤蒋介石:《党政军设计之基本原则》,《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12卷,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100页。
    ⑥周世辅著:《三民主义要义》,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第12版,第183页。
    ⑦蒋介石1934年2月13日致贺耀组电,《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第3册,第298页,转引自黄道炫:《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290页。
    ②蒋介石:《三民主义之体系及其实行程序》,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三专著),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152页。
    ③蒋介石:《新生活运动四周年纪念训词》,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68辑,《新生活运动史料》,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62页。
    ④关于发动“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历史背景”可参见张生、周宗根:《国民精神总动员缘起析论》,载《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83—90页。
    ⑤马起华著:《抗战时期的政治建设》,近代中国出版社印行1986年版,第62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00页。
    ②《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其实施办法》,转引自马起华著:《抗战时期的政治建设》,近代中国出版社印行1986年版,第65-66页。
    ③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73页。
    ④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成立了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兴中会”。在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中他明确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起见”。“振兴中华”这一口号由此而来。(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页。)
    ①张君劢:《菲希特〈对德意志国民演讲〉摘要》,《再生》第1卷第3期。
    ②张君劢:《菲希特〈对德意志国民演讲〉摘要》,《再生》第1卷第3期。
    ③张君劢:《菲希特〈对德意志国民演讲〉摘要》,《再生》第1卷第3期。
    ④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⑤张君劢:《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的基础》,《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①张君劢:《中华民族之立国能力》,载《再生》第1卷第4期。
    ②张君劢:《国联调查团对中华民国国格之判断》,《再生》第1卷第6期。
    ③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
    ④陈先初:《从民族意识之培养到民族国家之建立——张君劢关于中国问题的民族主义思考》,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
    ⑤张君劢:《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的基础》,《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页。
    ⑥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⑦张君劢:《立国之道》,黄克剑等编:《张君劢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页。
    ⑧张君劢:《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前引书,第223页。
    ⑨张君劢:《从东北热河的失陷说到复兴民族的责任》,《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①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第1卷第1期,第4页。
    ②张君劢:《国家社会党代表张君劢为表示拥护国民政府共赴国难与蒋介石等往来函》(1938年4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85页。
    ③张君劢:《国家社会党代表张君劢为表示拥护国民政府共赴国难与蒋介石等往来函》,前引书,第387页。
    ④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6页。
    ⑤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1—3页。
    ⑥这种对外来挑战做出积极反映的观点,在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里有详细叙述,汤氏的作品是1934年以后陆续出版,张君劢对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十分推崇,特别是对其“挑战与应战”理论。(可参见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册),曹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12—174页。)《我们所要说的话》出版于1932年,在文中同样表达了面对外来刺激应做出积极回应的思想,可见其不谋而合。
    ①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7页。
    ②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8页。
    ③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49页。
    ④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10-11页。
    ⑤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12页。
    ⑥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13页。
    
    ①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40页。
    ②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39页。
    ③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57-58页。
    ④记者:《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创刊号,第1卷第1期,第49页。
    ①尼采本来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战国策派却从他的理论中试图得出一个国家本位的结论,这是他们无法克服的矛盾,对该问题的详细探讨可参见黄岭峻:《试论抗战时期两种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潮——保守主义与“战国策派”》,载《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2期,第107—123页。
    ②林同济:《形态历史观》,《文化形态史观》,《民国丛书》第一编,第44册文化、教育体育类,上海书店1946年版,第7-8页。
    ③林同济:《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列国阶段的形态观》,《文化形态史观》,《民国丛书》第一编,第44册文化、教育体育类,上海书店1946年版,第47页。
    ④雷海宗:《历史的形态与例证》,《文化形态史观》,《民国丛书》第一编,第44册文化、教育体育类,上海书店1946年版,第20、22、24、25、27页。
    ⑤林同济:《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列国阶段的形态观》,《文化形态史观》,前引书,第50页。
    ⑥《本刊启事(代发刊词)》,《战国策》第2期,1940年4月15日。
    ①陈铨:《五四运动与狂庵运动》,《民族文学》第1卷3期,1943年9月7日;温孺敏、丁晓萍编:《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②陈铨:《民族文学运动》,《民族文学》第l卷第1期,1943年7月7日,第1—9页;温儒敏、丁晓萍:前引书,第368—379页。
    ③林同济:《廿十年思想转变与综合》,原载《战国策》第17期,1941年7月20日;温儒敏、丁晓萍:前引书,第335页。
    ④林同济:《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列国阶段的形态观》,《文化形态史观》,《民国丛书》第一编,第44册文化、教育体育类,上海书店1946年版,第65页。
    ⑤林同济:《大政治时代的伦理》,载《今论衡》,1938年第1期。
    ⑥林同济:《大夫士与士大夫》载《大公报》(重庆版),1942年03月25日。
    ①林同济:《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列国阶段的形态观》,《文化形态史观》,《民国丛书》第一编,第44册文化、教育体育类,上海书店1946年版,第53—54页。
    ②参见[英]冯客著:《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③冯客:前引书,第150—154页。
    ④冯客:前引书,第155页。
    ①[英]冯客著:《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②吕文浩:《论潘光旦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族观》,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63—783页。
    ③闵郁晴:《优生救国——潘光旦思想析论》,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2001年硕士论文。
    ④潘光旦:《民族的根本问题》,《潘光旦文集》(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
    ⑤参见冯客:前引书,第157—161页。
    
    ①潘光旦:《中国之优生问题》,载《东方杂志》,1924年,第21卷22期,第15—32页。
    ②[英]冯客著:《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①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论民族文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页。
    ②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前引书,第228页。
    ③毛泽东:《论鲁迅》,前引书,第3-4页。
    ④毛泽东:《论鲁迅》,前引书,第3页。
    ⑤毛泽东:《纪念白求恩》,《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9页。
    ⑥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①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②毛泽东:《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前引书,第1016页。
    ③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2页。
    ④毛泽东:《愚公移山》,《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页。
    ①[英]艾勒克·博埃默著:《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②颜岩:《拉康“他者”理论及其现代启示》,载《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23页。
    ①[德]黑格尔著:《精神现象学》(上册),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2页。
    ②[德]黑格尔:前引书,第121页。
    ③[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④[法]雅克·拉康著:《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08页。
    ⑤[法]萨特著:《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15页。
    ⑥[美]爱德华·萨义德著:《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26页。
    ⑦萨特:前引书,第306页。
    ⑧拉康:前引书,第259页。
    ⑨[英]艾勒克·博埃默著:《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等译,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前引书,第227—228页。
    ②转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前引书,第228—229页。
    ③“近代唯一起伟大作用的民族”,“如果有谁见到过他们最得意的这些时代,他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土耳其更好的地方”。参见斯塔夫里阿诺斯:前引书,第233页。
    ①孙正聿著:《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页。
    ②[英]埃里·凯杜里著:《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为了维护多样性合理性,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们将“斗争”置于核心地位,成为民族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
    ③参见陶绪著:《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④姚莹:《东溟奏稿》卷2,转引自陶绪:前引书,第16页。
    ⑤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57页。
    ⑥杨度:《金铁主义说》,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4页。
    ⑦《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页。
    ①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18页。
    ②梁启超:《三十自述》,《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1),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页。
    ③正是基于他的特殊的文化背景,日本学者小野泰教认为从郭嵩焘的奏折和日记等史料中,可以看出郭嵩焘下列问题意识:士大夫在那时的中国社会应该担负什么任务?他的观察并没有使他并没有离开自己的位置。参见[日]小野泰教:《郭嵩焘与刘锡鸿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士大夫观和英国政治观为中心》,载《清史研究》,2009年第1期,第36-54页。
    ④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郭嵩焘奏稿》,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345页。
    ⑤郭嵩焘:《使西纪程》,钟叔河主编:《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9页。
    ⑥郭嵩焘:《使西纪程》,前引书,第52页。
    ①郭嵩焘:《使西纪程》,钟叔河主编:《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66页。
    ②钟叔河主编:《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156页。
    ③钟叔河:前引书,第401-402页。
    ④钟叔河:前引书,第429页。
    ⑤钟叔河:前引书,第434页。
    ⑥钟叔河:前引书,第407页。
    
    ①钟叔河:《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叙论),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407页。
    ②钟叔河:前引书,第379-380页。
    ③钟叔河:前引书,第29页。
    ④钟叔河:前引书,第627-628页。
    ⑤钟叔河:前引书,第35页。
    ①钟叔河:《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叙论),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627页。
    ②参见田文林:《从民族主义到原教旨主义》,载《世界民族》,1998年第1期,第13页。
    ③亨廷顿著:《第三波》,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9页。
    ④钟叔河:前引书,第491页。
    ⑤严复:《论世变之亟》,《直报》1895年2月4日至5日,引自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⑥严复:《论世变之亟》,前引书,第2页。
    ①严复:《论世变之亟》,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②严复:《论世变之亟》,前引书,第2页。
    ③严复:《论世变之亟》,前引书,第3页。在《救亡绝论》中,严复也部分重申了中西观念的不同,如“故凡遇中土旱干水溢,饥馑流亡,在吾人以为天灾流行,何关人事,而自彼而论,则事事皆我人谋之不臧。”同上书,第49页。
    ①转引自高岱:《帝国主义概念考析》,载《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2期,第12页。
    ②转引自高岱:《帝国主义概念考析》,载《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2期,第13页。
    ③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页。
    ④对于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有较多争论,海斯教授认为:民族主义本身既是帝国主义的摧毁者,同时也是新的帝国主义孕育和发起者。
    ①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5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前引书,第4页。
    ③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页。
    ④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2),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⑤梁启超:《南学会叙》,前引书,第65-66页。
    ⑥梁启超:《复旧金山中华会馆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5),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页。
    ⑦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文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8-59页。
    ⑧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1页。
    ⑨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0页。
    ①[美]约瑟夫·勒(列)文森著:《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刘伟、刘丽、姜铁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②章太炎:《革命军约法问答》,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80页。
    ①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94—196页。
    ②章太炎:《革命军约法问答》,前引书,第81页。
    ③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页。
    ④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9页。
    ⑤孙中山:《中国革命史》,《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6页。
    ⑥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8页。
    ⑦孙中山:《与留法学生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5页。
    ⑧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4页。
    ①孙中山:《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讲》,《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25页。
    ②孙中山:《在广东省第五次教育大会上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58-559页。
    ③孙中山:《在上海各团体代表祝捷时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34页。
    ④孙中山:《关于建立反帝联合战线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页。
    ⑤孙中山:《与美使舒尔曼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页。
    ⑥孙中山:《在桂林广东同乡会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6页。
    ⑦孙中山:《中国国民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⑧孙中山:《中国革命史》,《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⑨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1页。
    ①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7页。
    ②孙中山:《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孙中山全集》(第11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7页。
    ③孙中山:《致全党同志书》,《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1页。
    ④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7—118页。
    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为增加关税暂缓的布告》,《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外交(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9-10页。
    ⑥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17-618页。
    ①参见干能模:《旧约即不平等条约之内容》,林泉编:《抗战期间废除不平等条约史料》,正中书局印行1983年版,第3-4页。
    ②参见林泉编:《抗战期间废除不平等条约史料》,正中书局印行1983年版,第3-4页。
    ③孙中山将不平等条约看成是中国的卖身契。可参见《在香港与<南清早报>记者威路臣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6-337页。
    ④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四卷专著),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30页。
    ⑤《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53卷,第25页,转引自陶绪著:《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①丁汝昌:《海防要览》卷上,转引自陶绪著:前引书,第52页。
    ②张建华:《孙中山与不平等条约概念》,载《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115页。
    ③精卫:《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461页。
    ④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0页。
    ⑤孙中山:《对外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页。
    ⑥孙中山:《对外宣言书》,前引书,第11页。
    ①孙中山:《在东京实业家联合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页。
    ②孙中山:《在神户华侨欢迎会的演说》,前引书,第49页。
    ③参见张廷灏:《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不平等条约概论》,林泉编:《抗战期间废除不平等条约史料》,正中书局印行1983年版,第229、66、67页。
    ④孙中山:《中国存亡问题》,《孙中山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4页。
    ⑤孙中山:《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电》,前引书,第513-514页。
    ①孙中山:《中国存亡问题》,《孙中山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4-95页。
    ②孙中山:《致日本首相寺内正毅函》,前引书,第108页。
    ③廖盖隆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④桂崇基著:《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沈世平译,台湾中华书局印行1980年版,第6页。
    ⑤《中国国民党五十年来外交奋斗史》,林泉编:《抗战期间废除不平等条约史料》,台湾正中书局印行1983年版,第389页。
    ①参见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2-123页。
    ②《中国国民党五十年来外交奋斗史》,林泉编:《抗战期间废除不平等条约史料》,正中书局印行1983年版,第389页。
    ③《中国国民党五十年来外交奋斗史》,林泉:前引书,第390页。
    ④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1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9页。
    ⑤《中国国民党五十年来外交奋斗史》,林泉:前引书,第392页。
    ⑥《中国国民党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林泉:前引书,第370-371页。
    ①《中国国民党五十年来外交奋斗史》,林泉编:《抗战期间废除不平等条约史料》,正中书局印行1983年版,第393-394页。
    ②《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外交报告之决议》,林泉:前引书,第374-375页;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51页。
    ①《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外宣言》,林泉编:《抗战期间废除不平等条约史料》,正中书局印行1983年版,第379页。
    ②《关于撤销各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应由政府向有关各国交涉早日实现以维我法权之完整案》,林泉:前引书,第389-390页。
    ③《关于撤销各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应由政府向有关各国交涉早日实现以维我法权之完整案》,林泉:前引书,第382-383页。
    ④《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林泉:前引书,第383页。
    ⑤《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林泉:前引书,第422-423页。
    ⑥“新约”全称为《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
    ①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四卷专著),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35页。
    ②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秦孝仪:前引书,第35页。
    ③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秦孝仪:前引书,第40页。
    ④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秦孝仪:前引书,第44-45页。
    ①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9),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4页。
    ②梁启超:《新史学》,前引书,第11页。
    ③梁启超:《新史学》,前引书,第12页。
    ④[美]杜赞奇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①雷海宗编著:《中国通史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5页。
    ②雷海宗:《历史的形态与例证》,《文化形态史观》,《民国丛书》第一编,第44册文化、教育体育类,上海书店1946年版,第36—44页。
    ③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朴社1930年版,第96—102页。
    ①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朴社1930年版,第89页。
    ②顾颉刚:前引书,第89-90页。
    ③[美]杜赞奇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④[美]施耐德,《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民族主义与取代中国传统方案的探索》,梅寅生译,华世出版社1984年版,第291-292页。
    ⑤顾颉刚:前引书,第90页。
    
    ①顾颉刚、史念海著:《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页。
    ②顾颉刚、史念海:前引书,第3页。
    ③顾颉刚:《禹贡半月刊》《发刊词》,第1卷,第1期(1934年3月1日)。
    ①[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②顾颉刚:《纪念词》,《禹贡》第7卷第1、2、3合期。
    ③吴文藻:《边政学发凡》(1942年),载《边政公论》第1卷,第5、6合期,收入《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263页。
    ④吴文藻:前引书,第263-264页。
    ⑤吴文藻:前引书,第265页。
    ①吴文藻:《边政学发凡》(1942年),载《边政公论》第1卷,第5、6合期,收入《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266页。
    ②吴文藻:前引书,第268-269页。
    ③吴文藻:前引书,第270页。
    ④凌纯声:《中国边政改革刍议》,载《边政公论》,第6卷第1期,1947年3月。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7-28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4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642页。
    ③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
    ①廖盖隆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页。
    ②廖盖隆:前引书,第107页。
    ③《中国共产党宣言》,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5页。
    ④廖盖隆:前引书,第47页。
    ①廖盖隆:廖盖隆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②廖盖隆:前引书,第48页。
    ③《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1922年11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页。
    ④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6页。
    ⑤《国民运动进行计划决议案》,《中国共产党党报》,1923年11月30日。杨奎松:前引书,第328页。
    ⑥陈独秀:《怎样打倒军阀》,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3—55页。
    ①《我们今后怎样工作》,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1页。
    ②《国民革命的目前行动政纲草案》,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79-880页。
    ③《中共中央为‘五卅’周年纪念告全国民众》,中共中央书记处:前引书,第494页。
    ④毛泽东在1925年12月1日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在文中他详细分析了当时中国各阶级的状况,特别指出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忠实和最广大的同盟军,并指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可参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1页。
    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对外宣言》,中共中央书记处:前引书,第168页。
    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前引书,第171页。
    ②《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共中央书记处:前引书,第734页。
    ③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卷,第772—776页;《中国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和人民外交委员长王稼檣最近谈话》,《救国时报》,1936年1月29日。
    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德辰主编:《光荣与辉煌:中国共产党大典》(上卷),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50页。
    ①实际上与国内的其他阶级联合起来,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内部也同样得到了部分党员的赞同,这一主张对一个只有200左右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更具实际意义。参见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2—123页。
    ②德辰主编:《光荣与辉煌:中国共产党大典》(上卷),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第64页。
    ③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①廖盖隆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②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页。
    ①《中央致各级党部及全体同志的信》,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0页。
    ②抗日战争的爆发,在民族矛盾面前,国内的各政党、阶级、基层、民族重新调整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八年抗战也使各种力量获得了调整自己的空间。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恰恰在这一时期成熟起来,为新中国建立后的民族政策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条件。《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共中央书记处:前引书,第734—745页。
    ③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④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前引书,第156页。
    ①《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与党的组织问题》,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④根据学者占善钦的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对建立独立政府也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建立联合政府的两种诉求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最终将两种诉求进行了融合,使联合政府主张增添了具有指导性的组建独立政府的内容。参见占善钦:《论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政权诉求的演变》,载《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3期,第5—15页。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96页。
    ①梁启超:《论今日各国待中国之善法》,《饮冰室合集》(文集之5),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4—55页。
    ①[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0页。
    ②参见邸永君:《“民族”一词非舶来,正史见于<南齐书>》,载《中国民族报》,2004年2月20日;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载《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第60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页。
    ②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72页。
    ③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前引书,第72页。
    ④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2),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⑤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前引书,第1页。
    ①[美]艾恺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②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创刊号,1905年10月,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83页。
    ③精卫:《民族的国民》,前引书,第83页。
    ①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创刊号,1905年10月,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85页。
    ②精卫:《民族的国民》,前引书,第87页。
    ③精卫:《民族的国民》,前引书,第85页。
    ④精卫:《民族的国民》,前引书,第97-98页。
    ①孙中山:《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7-188页。
    ②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7页。
    ③曹锦济选编:《民权与国族孙中山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页。
    ④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3-474页。
    ①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5页。
    ②孙中山:前引书,第185页。
    ③孙中山:前引书,第278页.
    ④陈赟:《天下观视野中的民族——国家认同》,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6期,第98页。
    ⑤孙中山:《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订:《国父全集》第二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3年版,第89页。
    ⑥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6-187页。
    ①齐思和:《民族与种族》,顾颉刚、谭其骧主编:《禹贡半月刊》,第七卷一二三合期。
    ②齐思和:《民族与种族》,顾颉刚、谭其骧主编:《禹贡半月刊》,第七卷一二三合期。
    ③参见[日]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①齐思和:《民族与种族》,顾颉刚、谭其骧主编:《禹贡半月刊》,第七卷一二三合期。
    ②[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136页。
    ①蒋介石:《中华民族整个共同的责任》,转引自[日]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②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四专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2页。
    ③陶泰来:《陶希圣年表》,转引自李杨:《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载《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第39—51页。
    ①具体过程可参见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第5—19页。
    ②陶希圣:《关于“中国之命运”》,转引自李杨:《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载《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第39—51页。
    ③陶希圣:《关于“中国之命运”》,转引自李杨:《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载《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第39—51页。
    ④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四专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7页。
    ⑤李杨:《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载《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第39—51页;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载《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第5—19页。
    ⑥[美]黄仁宇著:《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⑦陶泰来:《陶希圣年表》,转引自李杨:《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载《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第39—51页。
    ⑧邓野:《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第84页。
    ⑨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前引书,第2页。
    ①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四专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第1页。
    ②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前引书,第3页。
    ③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前引书,第4页。
    ④蒋介石:《中国之命运》,前引书,第11页。
    ①《新民族主义之理论》(1944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99-400页。
    ②余振贵著:《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4页。
    ③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大词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308页。
    ⑤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515页。
    ⑥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96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下册),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818-819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28—29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0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前引书,第33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前引书,第395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问题的观点传入到中国后,出现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nation”层面的,一个是“nationalities”层面的,这两个层面的探讨恰恰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撑。关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精彩讨论可参见郝时远:《重读斯大林民族定义——读书笔记之一、二、三》,载《世界民族》,2003年第4、5、6期。
    ①杨松:《论民族》,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63页。
    ②杨松:《论民族》,前引书,第763页。
    ③杨松:《论民族》,前引书,第766页。
    ④杨松:《论民族》,前引书,第767页。
    ⑤杨松:《论民族》,前引书,第767页。
    ①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序言。
    ②民族问题研究会:前引书,序言。
    ③民族问题研究会:前引书,第96页。
    ④民族问题研究会:前引书,第33-34页。
    ⑤民族问题研究会:前引书,第35页。
    ①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第83页。
    ②民族问题研究会:前引书,第93页。
    ③民族问题研究会:前引书,第96页。
    ④[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242页。
    ⑤详见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第四卷专著),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版。
    ①民族问题研究会编:《蒙古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②民族问题研究会:前引书,第5页。
    ③民族问题研究会:前引书,第29页。
    ④民族问题研究会:前引书,第30页。
    ⑤民族问题研究会:前引书,第30页。
    ①尽管“中国人是黄帝子孙”这个充满种属色彩的词不断受到质疑,但是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的凝聚价值。
    ②[日]石川祯浩:《20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载《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52页。
    ③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顾颉刚等编:《古史辨》7册上编,《民国丛书》第四编(70)历史、地理类,上海书店1996年版,第65—421页。
    ④王夫之:《黄书》,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船山全书》(第12册),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501页。
    ①王夫之:《黄书》,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船山全书》(第12册),岳麓书社1992年版,534页。
    ②《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序例》,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4页。
    ③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6),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④太平洋客:《新广东》,《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306页。
    ⑤[日]石川祯浩:《20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载《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第53页,第51—62页。介绍清末革命派对“黄帝”建构经过的著作颇多,可参见沈松桥:《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构建》,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年第28期,第4-77页,或王春霞著:《“排满”与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1—71页。
    ①黄兴涛、刘正寅:《“中华民族”观念形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02年11月11日。
    ②梁启超:《知耻学会叙》,《饮冰室合集》(文集之2),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页。
    ③梁启超:《致伍秩庸星使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④梁启超:《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83页。
    ⑤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6),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12页。
    ⑥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7),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⑦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前引书,第21页。
    ①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1),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②粱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76页。
    ③张顺昌:《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研究》,载《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第3页。
    ④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2),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页。
    ⑤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前引书,第4页。
    ⑥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31页。
    ⑦《中国新报》于1907年1月20日在日本东京创刊,由杨度任总编撰员,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也是与《民报》进行论战的重要阵地之一。
    ①杨度:《<中国新报>叙》,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8—209页。
    ②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中进一步说明,讲“汉满平等”而不言“汉满同化”,是因为汉满已经同化,只有政治上不平等而已。参见刘晴波:前引书,第305页。
    ③杨度:《<中国新报>叙》,刘晴波:前引书,第211页。
    ④杨度:《金铁主义说》,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3—374页。
    ⑤杨度:《金铁主义说》,前引书,第369页。
    ①杨度:《金铁主义说》,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4页。
    ②杨度:《金铁主义说》,前引书,第372页。
    ③孙中山:《发扬民族主义精神建立共和政体》,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国父全集补编》,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85年版,第116页。
    ④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页。
    ①《庸言》第1卷,第8、9号,转引自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36页。
    ②常乃德著:《中华民族小史》,爱文书局1928年版,第5、6页,转引自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载《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38页。
    ③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79页。
    
    ①徐迅著:《民族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②廖盖隆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82页。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页。
    ②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432页。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808页。
    ④《国民党三中全会后我们的任务——中央宣传部宣传大纲》(1937年4月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18-819页。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95页。
    ②[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③[日]松本真澄:前引书,第229页。
    ④王明:《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坚持持久战争争取最后胜利》,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73-974页。
    ①王明:《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坚持持久战争争取最后胜利》,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76页。
    ②王明:《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坚持持久战争争取最后胜利》,前引书,第992页。
    ③《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中共中央书记处:前引书,第1004页。
    ④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25页。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26页。
    ②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626页。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627页。
    ④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632页。
    ①马克思根据生产方式的演变,将国家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美国学者贾恩弗兰科·波齐从社会学的视角,将国家分为封建制、等级制、绝对主义和立宪制国家,等等。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7页。
    ③参见[美]科佩尔·平森著:《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册),范德一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20—221页。
    ④参见李北方:《一个后经典民族国家的诞生——德国历史学家温克勒访谈》,载《南风窗》,2006年第8期(下),第76页。
    ①参见连玉如:《“迟到的民族国家”与“超前的民族国家”——“新德国问题”前景探索》,载《德国研究》,2003年第1期,第11—12页。
    ②[美]安妮·弗里门特著:《信仰时代》,刘毅译,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144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51-458页。
    ④王希恩著:《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页。
    ⑤[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杨岐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44页。
    ⑥《论民族自决权》,《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517页。
    ①《论民族自决权》,《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508—509页。
    ②到目前为止的民族主义浪潮的发展,大致分为三次,第一次是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始于17世纪英国和尼德兰的资产阶级革命,终于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第二次是始于美国独立战争的民族解放运动,终于上个世纪90年代南非新政府的产生;第三次则始于冷战后,在已经获得独立的国家内部,即民族单元的自觉过程。参见王希恩著:《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204页,第214—234页。
    ③贾英健著:《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81页。
    ④宁骚著:《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317页。
    ⑤参见王希恩:《论“民族建设”》,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61—63页。
    ⑥“整合”即是国家整合:是现代化理论提出的重要概念,在政治经济统一的基础上,在国家等政治体的努力下,将社会中的不相属的群体或文化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共同体感、共同的命运感,建立对国家的认同。至少会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说: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或者按照西方“现代主义”民族学派的说法:“民族性不是原生的而是被构建出来的”,这个过程需要借助政权的力量。虽然不断不出现的民族矛盾与民族冲突也不断证明着现代化理论的失败,但是这一过程却是所有民族国家构建的必经阶段。
    ①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②[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③安东尼·史密斯:前引书,第131页。
    ④[美]迈克尔·沃尔泽著:《论宽容》,袁建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⑤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立涛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页。
    ⑥[美]安吉洛·M·科迪维拉著:《国家的性格——政治怎样制造和破坏繁荣、家庭和文明礼貌》,张智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3页。
    ①安东尼·史密斯著:《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②陈乐民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陈乐民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7页;梁存秀《论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载于《哲学门》第2卷(2001)第1册,第7页。
    ③王希恩著:《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④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载《太平洋学报》,2001年第3期,第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9页。
    ①[美]西奥多·A·库隆比斯、詹姆斯·H·沃尔夫著:《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载于威廉·奥尔森等编:《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②张敦安:《国家在民族形成中的作用探究》,载于《民族学研究》,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页。
    ③[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111页。
    ④安东尼·史密斯:前引书,第112页。
    ⑤[英]罗宾·克恩、保罗·肯尼迪著:《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18页。
    ①康有为:《辨革命书》,《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212页。
    ②康有为:《辨革命书》,前引书,第213页。
    ③康有为:《海外亚美欧非澳五洲二百埠中华宪政会侨民公上请愿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11—612页。
    ④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页。
    ①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1—83页。
    ②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③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9),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30页。
    ④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2),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32页。
    ⑤张玉法:《晚清的民族主义(1895—1911):以章炳麟为中心的观察》,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⑥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页。
    ①严复:《论世变之亟》,《直报》1895年2月4日至5日,引自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页。
    ②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24页。
    ③邹容著:《革命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4-29页。
    ④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0页。
    ⑤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专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4页。
    ①梁启超在开篇对自己此前的观点作了检讨,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9),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页。
    ②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前引书,第51页。
    ③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前引书,第51页。
    ④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6),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页。
    ⑤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前引书,第22页。
    ⑥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页。
    ①梁启超:《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6页。
    ②梁启超:《爱国论》,前引书,第73页。
    ③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6),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页。
    ④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文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6页。
    ⑤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前引书,第60页。
    ⑥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0),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11页。
    ①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0),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页。
    ②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前引书,第35页。
    ③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页。
    ④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0),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页。
    ⑤梁启超:《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饮冰室合集》(文集之26),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页。
    ⑥梁启超:《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前引书,第21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4),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4页。
    ②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页。
    ③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之1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页。
    ④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前引书,第72页。
    ⑤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前引书,第72页。
    ⑥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前引书,第73页。
    ①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②[英]甄克思著:《社会通诠》,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43—144页。
    ③杨度:《金铁主义说》,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9页。
    ①章太炎:《正仇满论》,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一卷),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94页。
    ②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94—195页。
    ③章太炎:《正仇满论》,前引书,第95页。
    ④邹容:《革命军》,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页。
    ⑤邹容:前引书,第20页。
    ⑥孙中山:《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7页。
    ⑦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前引书,第255页。
    ⑧[美]施耐德著:《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民族主义与取代中国传统方案的探索》,梅寅生译,华世出版社1984年版,第298页。
    ①施耐德著:《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民族主义与取代中国传统方案的探索》,梅寅生译,华世出版社1984年版,第299-300页。
    ②章太炎:《讨满洲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714页。
    ③章太炎:《中华民国解》,前引书,第738页。
    ④章太炎:《中华民国解》,前引书,第738页。
    ⑤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185页。
    ⑥马勇:前引书,第292页。
    ⑦陈天华:《绝命辞》,刘晴波、彭国兴编:《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36页。
    ①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5页。
    ②孙中山:《在旧金山丽婵戏院的演讲》,前引书,第442页。
    ③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葛仑分会成立大会的演讲》,前引书,第523页。
    ④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前引书,第325页。
    ①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9页。
    ②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前引书,第2页。
    ③孙中山:《布告国民消融意见蠲除畛域文》,前引书,第105页。
    ④可参见[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民主》,朱尾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松本真澄引证片井一忠认为,在辛亥革命前,“五族共和”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从国外匆匆赶回来的孙中山必须要以某种方式表达这一观点,因而孙文的谈论未必是他的本意。(参见[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另一位日本学者也提供与上述观点相似的论述,参见村田雄二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载《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⑥松本真澄:前引书,第76页。
    ①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页。
    ②孙中山:《五族国民合进会启》,转引自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80-81页。
    ①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7-188页。
    ②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讲》,前引书,第473-474页。
    ③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页。
    ④孙中山:《中国国民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⑤孙中山:《中国国民党党纲》,前引书,第4页。
    ⑥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4页。
    ①[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97—112页。
    ②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20页。
    ③荣孟源:前引书,第536页。
    ④荣孟源:前引书,第646页。
    ⑤荣孟源:前引书,第646页。
    ⑥荣孟源:前引书,第646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65—767页。
    ②Alter, Peter Nationalism, London: Edward Armold,1994,p.10.
    ③荣孟源:前引书,第945-951页。
    ④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⑤荣孟源:前引书,第48页。
    ⑥《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决议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35-336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页。
    ②荣孟源:前引书,第212页。
    ③荣孟源:前引书,第298-299页。
    ④荣孟源:前引书,第319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01页。
    ②荣孟源:前引书,第382页。
    ③荣孟源:前引书,第409页。
    ④荣孟源:前引书,第466页。
    ⑤荣孟源:前引书,第467-468页。
    ⑥荣孟源,前引书,第466-467页。
    ①[英]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②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67页。
    ③[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④参见李国栋著:《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①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911页。
    ②《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重要决议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13页。
    ③《吴鼎昌在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政治总报告》,前引书,第764页。
    ④《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重要决议案》,前引书,第8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4页。
    ②前引书,第26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61—262页。
    ④前引书,第261—262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下),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816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前引书,第816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前引书,第816页。
    ④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新青年》第9卷,第4号,1921年2月11日;《李大钊选集》,第114-115页,第121页,转引自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5页。
    ⑤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页。
    ①《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北三省宣言》,转引自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0页。
    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对外宣言》,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
    ③周恩来:《在延安欢迎会上的演说》,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21—722页。
    ④杨奎松:前引书,第343页。
    ⑤[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杨岐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45—146页。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②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8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29—1936)》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7页。
    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2页。
    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共中央书记处:前引书,第170页。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页。
    ④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323页。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53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问题研究室编:《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文献资料汇编》(第一辑)内部资料,第1页。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678页。
    ④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742页。
    ⑤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991页。
    ⑥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1037页。
    ⑦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1047页。
    ⑧中共中央统战部:前引书,第1083页。
    《禹贡》半月刊;《边政公论》;《东方杂志》;《浙江潮》;《湖北学生界》;《再生》;《战国策》
    1.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2.王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3.孙中山著:《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4.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订:《国父全集》,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3年版。
    5.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1977年版。
    6.《民国丛书》,上海书店,1996年版。
    7.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室中国近代史组编:《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论著选辑(上、下)》,中华书局,1986年版。
    8.包华德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
    9.《民国日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1.荣孟源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12.李维汉著:《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上下)》,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14.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下)》,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15.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16.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1949)》,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7.民族问题研究会编:《回回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0年版。
    18.民族问题研究会编:《蒙古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19.潘光旦著:《潘光旦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刘晴波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1.顾潮编:《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3.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24.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5.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6.钟叔河主编:《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版。
    27.曾业英编:《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8.李大钊著:《平民主义》,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9. [美]惠顿著:《万国公法》,丁韪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吴文藻:《民族与国家》,《留美学生季报》,1926年4月,(11)卷第3号。
    31.汪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1905,1、2号。
    32.齐思和著:《民族与种族》,《禹贡半月刊》第七卷,第1、2、3期。
    33.张君劢:《我们所要说的话》,《再生》第1卷。
    34.张君劢著:《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再生杂志社,1935年版。
    35.张君劢著:《明日之中国文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6.顾颉刚、史念海著:《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7.徐迅著:《民族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黄克武著:《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39.唐文权著:《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0.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1.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42.傅乐诗等著:《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年版。
    43.杨奎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4.顾颉刚著:《古史辨(第一册)》,朴社,1930年版。
    45.林毓生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46.江宜桦著:《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47.喻大华著:《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8.郑匡民著:《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49.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0.陶绪著:《晚清民族主义思想》,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1.罗志田著:《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版。
    52.[美]路易斯·摩尔根著:《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53.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54.[英]以塞亚·伯林著:《现实感》,潘荣荣、林茂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55.[美]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美]勒文森(列文森)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刘丽、姜铁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7.[美]史华慈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8. [日]松本三之介著:《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李冬君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59.[美]杜赞奇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0.[日]佐藤慎一著:《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1.[日]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论”为中心》,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6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63.[英]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64.[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6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6.[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67.[英]霍布斯鲍姆著:《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8.[美]艾恺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1991年版。
    69.[英]埃里·凯杜里著:《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70.[美]海斯著:《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帕米尔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1.[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2002年版。
    72.[英]以塞亚·伯林著:《自由及其背叛》,赵国新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73.[美]威廉·奥尔森、戴维·麦克莱伦、弗雷德·桑德曼编:《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孔宪倬、国昌、王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74.[美]科佩尔·S·平森著:《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册),范德一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5.[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著:《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76.[美]张灏著:《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
    77.[德]施耐德著:《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民族主义与取代中国传统方案的探索》,梅寅生译,华世出版社,1984年版。
    78.[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7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等译,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80.[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杨岐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81.[法]贡斯当著:《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2.叶启政著:《期待黎明》,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3.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84.李宏图著:《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85.王春霞著:《“排满”与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6.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7.郭国灿著:《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88.王振辉著:《中国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清末民初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抉择》,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年版。
    89.凌纯声、林耀华等著:《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90.金炳镐著:《民族理论通论》(修订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1.杨思信著:《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2.李信成:《中共少数民族政策与国家整合》,台湾政治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版。
    93.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4.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主编:《民族和民族问题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95.李国栋著:《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96.[美]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7.宁骚著:《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8.王希恩著:《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9.王希恩著:《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0. Carlton J.H.Ha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 .The Macmillan Company,1928.
    101. Hans kohn. The Idea of Nationalism-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ound. The Macmillan Company,1945.
    102. Conner.Walker.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Marxist-Leninist Theory and Stratet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103.Michael Gasster,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ese Radicalis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9.
    104.郝时远:《重读斯大林民族定义——读书笔记之一、二、三》,《世界民族》2003年第4、5、6期。
    105.王希恩:《论“民族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06.王希恩:《当前世界民族主义思潮的基本态势》,《中国民族报》,2008年5月30日。
    107.王希恩:《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满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08.王希恩:《批判、借助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109.巴斯蒂:《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10.黄兴涛、王峰:《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11.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12.沈松侨:《振大汉之天声———民族英雄系谱与晚清国族想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000年第3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