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转型期的文学生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革”结束后,社会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文革”意识形态的延续,文学作为维系意识形态的必要工具,依然在“文革”文学的窠臼裹足不前,从1977年半年“改革派”重新回到政治舞台到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改革派”在政治上全面胜利,这期间“改革派”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凡是派”发起了强大的挑战,其中文学起到了重大作用,由于两种意识形态剧烈交锋,一批写真实、暴露“文革”阴暗面的文学作品破土而出,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加上此后的文学批评的引导和媒介的大力宣传,成功的将社会舆论引向彻底否定“文革”意识形态的方向,为政治转型,同时也为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减轻政治的束缚,做出了贡献。
     本学位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1978年的文学生产状况。通过与1979年文学生产状况的对比可以看出1978年是文学转折的关键一年,而这一年的转折又是与政治转折密切相关的,文学通过推动政治的转折实现了自身的转折。《文汇报》对《伤痕》的操作就是当时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一文学生产行为的具体分析,可以让我们真正回到1978年的文学现场。第二部分是对当时《文汇报》的分析,分析了《文汇报》在政治斗争中的立场和在文学操作方面的具体运作机制。第三部分是对《伤痕》发表过程和改写情况的具体考察,显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第四部分展现了《文汇报》如何通过文学批评的方式引导公众去理解《伤痕》,从而成功地将《伤痕》从一朵破土而出的文学“新花”塑造成了坚定批判文革的意识形态符号的运作工程。
To some extent, social ideology still continues its old form even after the“Literature Revolution”ended. Literature, as the essential tool to maintain ideology, hesitates to move forward since the set pattern of“Literature Revolution”withal existed. From returning to political stage in later 1977 to wholly bearing the palm on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at the end of 1978, the“Reforming Clique”violently challenged the“Yes-All Clique”in ideology field with the help of literature. Meanwhile, literature in order to uncover the shadow of the“Literature Revolution”emerged and produced a strong impact on society, which, in addition to the induct of literature comment and the high profile of the media, successfully induced the public opinion to thoroughly negate the“Literature Revolution”ideology, doing great contribution in literature field to political transition and lightening the political fetters as well.
     This thesis consist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literature production in 1978. 1978 is a crucial year for the literature transition comparing with the year of 1979. However, the transition has a consanguineous relation with political one, through which literature accomplished its own turn.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Wen-Hui News on the“Scar Literature”is a model case. We might return to the 1978 literature locale after we analysis this concrete literatur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position of Wen-Hui News and its mechanism in literature production.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Scar Literature”, including its publishing process and the rewriting details. The fourth part unscrambles the Wen-Hui News’s act to lead the public’s opinion with the hand of literature comment, and how the“Scar Literature”became the ideology symbol of criticizing the“Literature Revolution”from a new delicate literature flower.
引文
1《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决议》,1978年6月8日《人民日报》。
    2姜志浩:《毛主席和艺术家心连心》,《文艺届通讯》,1993年第9期。
    3此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已经发表了接近一个月,在全国掀起了讨论热潮,这种情况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前加上“深入群众生活”,用意就很明显了。
    4《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分析华国锋1977年底在中共十一大上的政治策略时认为“他清楚地意识到不能批评毛或否定文化大革命,否则会损害他自己的地位。相反,他以一大段热情洋溢的颂词开始,歌颂已故的毛泽东主席,接着重申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性和成就、党的十大路线的正确性以及坚持阶级斗争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必要性;他还令人胆寒地宣称‘文化大革命这种性质的政治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第392-39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在这种情况,“深入”揭批四人帮,“彻底消除”四人帮流毒,就不再只是简单的响应群众恢复正常生活的呼声,同时也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文革受害的老干部群体对以华国锋为代表的文革受益群体的政治讨伐,通过彻底否定文革来挖空他们的执政基础,文艺从来就是中共整合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文革从文艺领域开始,此时否定文革也是从文艺领域开始,文学在此时依然担负着政治的传声筒和探路石的角色。
    5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导言,新星出版社,2007。
    10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81页,人民出版社,1983。
    11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82-183页,人民出版社,1983。
    12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85页,人民出版社,1983。
    
    1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574-576页,中华书局,1983年。
    14《学者胡福明》,《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3期。
    15卢新华创作出《伤痕》的时候,是复旦大学一年级一名学生,才刚在复旦学习了一个学期。
    16《共和国重大决策和事件述实》,第484页,人民出版社,2005。
    17事实上《文汇报》自从1938年在上海创刊就和中共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由左翼的知识分子负责维持,建国后更是直接受中共宣传系统的领导。1956年曾经停刊,全体成员赴北京办《教师报》,“百花齐放”的时候重新复刊,本拟留在北京,经过上海方面的争取重新回上海,接受上海宣传部和中宣部的双重领导,行政级别上等同于上海的《解放日报》。
    18当时上海夺权后,以陈丕显和曹狄秋为首的上海领导班子被全部打倒,以“陈曹死党”的罪名加以批判。
    19 10月12日发表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长篇通讯,10月21日在文艺批评版面以整版进行讨论,10月28日到30日分三天用四个整版将剧本全文刊登。随后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胡乔木亲自到上海找到宗福先,将剧组带到北京进行公演,并且给中央工作会议代表进行汇报演出(叶永烈:《胡乔木》,第216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20事实上,《天安门诗抄》在1978年11月16日“天安门事件”平反以后,才被允许公开发行,当时《文汇报》刊登《天安门诗抄》实际上是违禁行为。
    21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东北组的发言》,《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5页,人民出版社,1982。
    29钟锡知:《小说<《伤痕》>发表前后》,《新闻记者》,1991年第8期。
    30马达:马达自述——办报生涯60年,第64-67页,文汇出版社,2004年。
    31 Link Perry: The Uses of Literature: Life in the Socialist ChineseLiterary System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P.76。
    32聂茂:弱者文化的传播途征:生命幻视与精神自疗——《伤痕》文学的征兆阅读,文史博览·理论,2005年第6期。
    34《共和国重大决策和事件述实》,第482-485页,人民出版社,2005年。
    35马达:马达自述——办报生涯60年,第66-67页,文汇出版社,2004年。
    38《<《伤痕》>之后》,《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卢新华口述,张英整理。
    39根据笔者对徐春发(2007年11月2日)和史中兴(2007年11月4日)的分别采访,他们在回忆《伤痕》发表的时候都特别强调基本没有对作品做过修改,只是做了简单的文字润饰。
    40钟锡知:《小说<《伤痕》>发表前后》,《新闻记者》,1991年第8期。
    41卢新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文汇报》做记者,史中兴、徐春发作为他的主管领导和朋友,私聊天的时候也从未听他谈及此事。
    45《班主任》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11期。
    46《班主任》中主人公张俊石依然是“高、大、全”式的人物,依然是政治上完美的英雄人物和坏蛋作斗争的情节架构,只不过这里的落后分子变成了被“四人帮”毒害的中学生,从而趁机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表达了对“四人帮”的批判。
    47本部分内容由笔者2007年11月4日对史中兴的私人采访录音整理而成,采访稿经过史中兴本人的认可。
    48《文汇报》自1978年5月开始,在第四版创建“文学评论”专刊,将以前文学评论类文章,全部集中起来,按照统一的主题和规划进行操作,从83年开始更名为“文艺百家”,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至于为什叫“专刊”,当时直接经手人史中兴是这么理解的“我认为副刊与专刊的区别主要在两点,一是副刊基本每天都有,是常规性的,而专刊则是有一个比较集中的主题,定期或者非定期出版,主要是就事论事就;二就在于接受面,副刊面向所有读者,专刊则面向某一领域的读者,可以说副刊像是大学里的公共课,而专刊则像是选修课”——根据笔者2007年11月4日对史中兴私人采访的录音整理,采访稿经过史中兴本人的认可。
    49陈思和:艺术地再现生活,《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50马勇前:这是否也是一种“《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51朱祖贻:好就好在真,《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52顾云卿:需要这样的人情味,《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53徐徇:美中不足,《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54唐宝根:为什么把它当成真实的故事,《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55许锦根:应当塑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56翁再思:悲剧是禁区吗?,《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57赵文献:血和泪的控诉,《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58赵乃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60马达:马达自述——办报生涯60年,第67页,文汇出版社,2004。
    61陈思和:《艺术地再现生活》,《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1.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叶永烈.胡乔木[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4.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6.
    5.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和国重大决策和事件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马达.马达自述—办报生涯60年[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9.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0.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2.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驱魅与当代文学变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1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14.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15.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7.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8.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9.刘心武.我是刘心武:刘心武自白[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20.蒋子龙.我是蒋子龙:蒋子龙自白[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21.刘再复,李泽厚.告别革命[M].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5.
    22.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23.陈美兰.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4.黄修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5.麦克法考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6.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7.张钟.中国当代文学概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8.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29.吴亮.文学的选择[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30.陈思和.批评与想象[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31.刘再复.文学的反思[M].杭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2.刘再复.论中国文学[M].杭州:作家出版社,1988.
    33.刘再复.刘再复集[M].杭州: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34.沈太慧,陈全荣,杨志杰.1979-1983文艺论争集[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
    3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6.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7.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8.张钟.当代文学概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
    39.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0.E.M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1.米歇尔?福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3.
    42.沃纳赛.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3.刘易斯,科赛.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4.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5.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文化的义和团[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46.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7.安东尼·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8.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9.F.杰姆逊.政治无意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0.鲍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1.阿尔贝·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M].上海:三联书店,1989.
    52.卢国华.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53.李军.解放区文艺转折的历史见证[D].开封:河南大学,2006.
    54.杨效宏.媒介话语,现代传播中的个性呈现[D].成都:四川大学,2006.
    55.倪伟.1928-1948国民党的文艺政策与文学运动[D].上海:复旦大学,2005.
    56.郑西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D].上海:复旦大学,2004.
    57.曹怀明.大众媒介与文学传播[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58.陈叙.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4.
    59.谭云明.整合:报纸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D].南京:南京大学,2003.
    60.廖盛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61.郅庭阁.人与文的双重关怀:二十年代晨报副刊[D].上海:复旦大学,2002.
    62.李宪瑜.《新青年》杂志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0.
    63.贺桂梅.八十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D].北京:北京大学,2000.
    64.杨磊.中国报纸副刊史[D].北京:人民大学,2000.
    65.张涛甫.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D].上海:复旦大学,1999.
    66.李昌良.《新华副刊》之《工人习作专页》述评[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67.文九.《南方周末》文化副刊转型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5.期刊文章:
    68.陆道夫,胡疆风.浅谈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J].学术论坛,2006, (3).
    69.邵宁宁.关于现代文学杂志研究的方法论思考.甘肃社会科学[J],2006,(3).
    70.李英田.大众传播规律与意识形态建设——对运用大众传播学服务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J].资料通讯,2006,(Z1).
    71.袁艳.传播学研究的空间想象力[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
    72.马锋.“受者本位”幌子的“传者本位”——社会转型期“受众即消费者”观念本质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
    73.陈力丹.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2).
    74.孙玉石,报纸文学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J].河南大学学报,2005,(1).
    75.钱理群.对现代文学文献问题的几点意见[J].河南大学学报,2005,(1).
    76.解志熙.“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共识述要[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4,(3).
    77.林舟.大众传播与当代文学批评的空间构成[J].南方文坛,2004,(4). 1978.蒯乐昊.学者胡福明[J].南方人物周刊,2006,(3).
    79.李凤亮.文化批评的多重指涉[J].学术研究,2006,(3).
    80.赵纯.超越二元:学界对1990年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再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
    81.黄应全.文学消失了?——当代文化研究思潮中的文学概念[J].文艺争鸣,2006,(2).
    82.杨守森.文学批评的四重境界[J].文史哲,2006,(1).
    83.聂茂.弱者文化的传播途征:生命幻视与精神自疗——《伤痕》文学的征兆阅读[J].文史博览?理论,2005,(6).
    84.马达.《伤痕》发表前后[J].湖北档案,2005,(1,2).
    85.卢新华.《<《伤痕》>之后》[J].《南方周末》,2004,(11).
    86.陈晓明,孟繁华,南帆,贺绍俊.“文学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87.刘再复.对历史可能性的重新开发[J].读书,2003,(8).
    88.王一川.批评的理论化[J].文艺争鸣,2001,(2).
    89.张婷婷.社会转型和文论的轨迹[J].学海,2000,(5).
    90.高楠.走向解释的文学批评[J].社会科学辑刊,2000,(1).
    91.陈卫星.当代西方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1998,(1).
    92.赵勇.文学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简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J].当代文坛,1999,(2).
    93.姜志浩.毛主席和艺术家心连心[J].文艺届通讯,1993,(9).
    94.钟锡知.小说《伤痕》发表前后[J].新闻记者,1991,(8).
    95.刘再复.论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文体革命[J].文学评论,1989,(1).
    96.刘再复.个人·文学·当代中国的问答[J].当代作家评论,1989,(3).
    97.刘再复.五四文化革命与人的现代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丛,1988,(4).
    98.刘再复.近年来我国评论界的三次变革热潮[J].福建论坛,1987,(1).
    99.刘再复.关于人与文学的思考[J].读书,1986,(8).
    100.李剑.“歌德”与“缺德”[J].河北文艺,197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