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阿伦特的著作中一个巍然耸立的形象就是马克思。在对斯大林极权主义统治的反思过程中,阿伦特开始关注马克思的思想,并由此考察了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关系。本文在分析阿伦特政治哲学的社会背景、理论渊源和转向研究马克思的缘由基础之上,选取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分析批判作为研究对象。
     阿伦特围绕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展开论述。她首先从总体上定位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关系。她认为发端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马克思的政治哲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统政治思想发起挑战。但马克思仍是在运用传统的范畴来颠覆传统,从而使之对传统的颠覆具有不彻底性,尽管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想与希腊古典城邦极其类似,他并没有能够真正回到前柏拉图时期的政治传统。阿伦特集中探讨了支撑马克思政治哲学大厦的三个命题——“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和“支配他者的人不能获得自由”,从而由劳动观、暴力革命论和自由观三个方面来解读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在劳动观上,阿伦特认为,马克思与以往哲学家一样,未区分劳动和制作,因而他未能超出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框架。阿伦特由此提出了她的人类三活动说(劳动、工作、行动)。马克思把劳动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活动,认为现代的社会化生产与私有制的矛盾凸显,要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从而瓦解了私域和公域对立的传统政治哲学,而阿伦特则认为,劳动始终属于私人领域,惟有公共领域中的行动才是体现人的本质的自由活动;面对现代社会暴力因素对人类的威胁,阿伦特批判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思想,认为它没有超出以制作理解政治的传统,由此她将言谈确立为政治主体在公共领域里进行合法性交往的工具;通过对马克思自由观的分析,阿伦特指出,由于马克思要消灭私有制,取消私人领域,所以他的自由王国理论只是乌托邦的幻想。她力求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重振和复兴古代城邦的公共领域,向柏拉图之前的政治思想回归。
     虽然阿伦特对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多有曲解和批判,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在阿伦特政治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参照系的作用。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解读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的契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她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对20世纪西方消费主义盛行、政治冷漠的批判,对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呼吁,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借鉴意义。
Towering over the work of Hannah Arendt is the figure of Karl Marx. During the reflective process towards Stalin's totalitarianism, Arendt begins to focus on the ideas of Marx, and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 and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The paper analyses based on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Arendt'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oretical origin and the causes of turning to the study of Marx, choosing the Arendt's critical analysis of Marx's political philosophy as the main concern.
     Arendt starts to dicuss the challenge of Marx's towards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She first define a relationship position between Marx and the western political tradition overall. She believes Marx'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adapts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However, Marx uses the traditional areas to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so that the subversion of the traditional with the lack of thoroughness. Although Marx envisioned the future of society and very similar to the classical Greek city-states, he did not truly return to the previous period's political tradition of Plato. Arendt focus on three propositions which uphold Marx's political philosophy—"labor created man himself, "Force is the midwife of every old society pregnant with a new one" and "the man who domain others can not expected to get freedom". then she analyses Marx's political philosophy from the three aspects:the concept of labor, the theory of violent revolutionary and freedom of view. In view of the labor, Arendt believes that Marx, like other philosophers in the past, did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labor and work, thus he failed to transcend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Starting from this point, Arendt brings forward her theory of the human conditions:labor, work and action. Marx treats labor as the most basic activity of human being, and argues that establishing the communist society based on public ownership fro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ocial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the private property. so he subverted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philosophy that is building on the separating between personal realm and public field. While Hannah Arendt argued that labor will always be in personal realm, only the actions in the public field is the free movement of people that can reflect the essence of the man; As far as the threat of violence in modern society towards human being, Arendt criticizes the ideas of Marx's violent revolution and believes that it does not transcend the tradition that considered the politics as the working, she regard the speech as the main communication tool for legitimacy in the public field; Through the analysis towards Marx's theory of freedom, Arendt points out that, Since Marx tend to abolish private property, remove personal domain, so his freedom realm is only a Utopia fantasy, She sought the basis of capitalist private ownership, revitalize and revive the public sphere of the ancient city-state and regress to the political idea before Plato.
     Even though Arendt has many misrepresents and critiques towards Marx's political philosophy, but Marx's political philosophy has been a role of frame of referenc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Arendt's political philosophy, her interpretation give us hints to explore the new turning points for enhancing Marx's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e new historical environment. Her criticism to totalitarianism, the prevailing of western consumerism in the 20th century, criticism to political apathy as well as the appealing to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citizen in public political life, all of these have a certain rationality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us.
引文
by Jerome K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2005.76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1
    ②江苏人民出版社根据阿伦特1953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讲座的两个手稿翻泽而成。
    ①在1961年写作的《传统与现代》(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01)一文中,阿伦特再次分析了马克思对西方思想传统的挑战,这次她仍旧延续第二手稿中关于三个命题的说法来探讨马克思政治哲学对传统的挑战。本文以为,阿伦特之所以后来更换第三个命题并一再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命题,主要是因为她通过对马克思具体理论的研究,发现从整个政治思想史的意义上来说,此命题代表了马克思对整个西方政治思想传统所做的颠覆,而第一手稿中的三个提出的命题实质上是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轮廓的理解。
    ② Elisabeth Young-Bruehl, Hannah Arendt:For Love of the World.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279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
    ①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98
    ②Hannah Arend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New York:Viking,1961.15
    ②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97-398
    ①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商务印书馆,2007.476
    ②汉娜·阿伦特.马丁·海德格尔八十寿辰贺词.转引自比梅尔(W.Biemel).海德格尔.刘鑫、刘英译.商务印书馆,1996.235、237
    ①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79-280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11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212
    ④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80
    ⑤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81
    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13
    ①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51-52
    ②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70
    ③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83
    ④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83
    ⑤ Hannah Arendt, What is existential Philosophy, in Essays in Understanding 1930-1954, edited by Jerome Kohn. New York:Harcourt, Brace,1994.179
    ①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09
    ②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09
    ③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商务印书
    馆,2007.476
    ④ Hannah Arendt, What is existential Philosophy, in Essays in Understanding, 1930-1954, edited by Jerome Kohn. New York:Harcourt, Brace,1994.180~182
    ④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商务印书馆,2007.477
    ①王蓉拉.当代西方哲学综述:评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的相互关系.学林出版社,2008.58-59
    ②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1030-1033
    ①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244
    ②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166
    ③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33
    ④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商务印书馆,2007.466
    ①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商务印书馆,2007.486
    ②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6
    ③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85
    ④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84
    ① Hannah Arendt, Love an Saint Augustine, edited by Joanna Vecchiarelli Scott and Judith Chelius Stark, 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9
    ①朱莉亚·克里斯蒂瓦.汉娜·阿伦特.刘成富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0
    ②参见: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1
    ①朱莉亚·克里斯蒂瓦.汉娜·阿伦特.刘成富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4
    ②朱莉亚·克里斯蒂瓦.汉娜·阿伦特.刘成富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4
    ①朱莉亚·克里斯蒂瓦.汉娜·阿伦特.刘成富等泽.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03
    ②朱莉亚·克里斯蒂瓦.汉娜·阿伦特.刘成富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1
    ①汉娜·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17
    ②参见:Hannah Arendt/Karl Jaspers Correspondence,1926—1969. Ed. Lotte Kohler and Hans Saner.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92.822
    ③Elisabeth Young-Bruehl. Hannah Arendt:For Love of the World.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
    ①孙传钊.阿伦特与左翼人士.载自http://blackstar365.blog.hexun.com/38618365_d.html
    ②参见:孙传钊.阿伦特与左翼人士.载自http: //blackstar365. blog. hexun. com/38618365_d. html
    ③参见:孙传钊.阿伦特与左翼人士.载自http: //blackstar365.blog.hexun.com/38618365_d.html
    ① Essays in understading,1930-1954,東京:み寸ず書房,2002.193-198,转引自:孙传钊.阿伦特与左翼人士.http://blackstar365.blog.hexun.com/38618365_d.html
    ①参见:关于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的一点想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 4dd3568fOl00clow.html
    ②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三联书店,2008.217
    ①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 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86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7
    ①从外延和地域意义上来说,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是指西欧和北美的政治思想,阿伦特这里的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是就西欧政治思想传统而言的。
    ②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97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7
    ①参见: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6
    ③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
    ④参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57-58
    ⑤据阿伦特考察,希腊哲学的起点是在城邦国家达到全盛时期,或者说正要达到全盛时期的时候。参见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9
    ①汉娜·阿伦特.哲学与政治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46-347
    ①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306
    ②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42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4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6
    ②Hannah Arendt.Between Past and Future,New York:Viking Press.1968.110
    ①参见: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97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25
    ③对于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阿伦特虽然也曾指出他的思想与原初的政治经验十分接近,“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主要思想,尤其是他明确反对柏拉图的理想,是向苏格拉底的回归”。(汉娜·阿伦特.哲学与政治.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48.)但是在对西方哲学传统轮廓进行勾勒时,阿伦特仍然认为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起开创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这主要是因为亚里士多德仍把理论生活看作最高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是处于它的支配之下的人类活动。
    ④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01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0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
    ②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7
    ③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苗立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05
    ①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08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20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
    ②参见: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③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见出版说明
    ①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04
    ②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98
    ①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19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3
    ③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5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197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253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商务印书馆,1961.197
    ④Hannah Arendt, the promise of politics,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erome K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2005.70~71
    ①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09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3
    ①李淑梅.哲学的历史观念及其变革.教学与研究,2000(3):22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112
    ③参见: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41
    ②在《传统与现代》一文中阿伦特认为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存在诸如思维与行动、沉思与劳作、哲学与政治这样的前者高于后者的理论体系,在后来的文章中,因为译者不同,也出现过理论与实践、哲学与政治等这样的说法,实质上,阿伦特主要列出的这些对立的具有等级秩序的范畴,主要是指哲学与政治即理论生活与实践生活的对立)提出质疑(参见: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08)
    ①“沉思生活”(vita contemplative)和“积极生活”(vita activa)两个词,来自于中世纪哲学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生活”(bios theoretikos)和“政治生活”(bios politikos)的翻译。
    ②汉娜·阿伦特.哲学与政治.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42
    ①汉娜·阿伦特.哲学与政治.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44
    ② Hannah Arend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New York:Viking Press.1968.110
    ②行动(praxis)和制作(poiesis)是阿伦特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的一个区分,行动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制作是达到其目的的手段。
    ①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5.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93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70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5
    ③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10
    ①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6.59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220
    ③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2
    ④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98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8
    ②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262
    ③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99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9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9
    ①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性社会理论.郭忠华、潘华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1.189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1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88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435
    ③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
    ①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109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485
    ③参见: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727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5-86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6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2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79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75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62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81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3
    ②仰海峰.阿伦特眼中的马克思——思想史语境中的重读与误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26
    ③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5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6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5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8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76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274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274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274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127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8
    ③瓦·图赫舍雷尔: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民出版社,1981.150-151
    ④李淑梅.哲学实践基础的发现与哲学的变革,教学与研究,2001(7):35
    ①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1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75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71
    ①参见: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84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80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1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5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15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苗立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46
    ②徐长福.劳动的实践化和实践的生产化.学术研究:2003(11):48
    ③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
    ①徐长福.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念.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1):59
    ①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144
    ①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98-599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6.439
    ①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9
    ①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9.59-60
    ①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190
    ①参见: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9.86
    ②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42-143
    ①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53
    ②参见: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80
    ①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321
    ②参见: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03
    ①徐长福.劳动的实践化和实践的生产化.学术研究:2003(11):48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31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50
    ④参见:徐长福.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念.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1):62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115-116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28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35
    ① Margaret Canovan, Hannah Arendt:A Reinterpretation of Her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71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926-927
    ③李淑梅.论马克思自由平等观的变革,教学与研究,2008(6):55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112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217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113
    ①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黑暗时期三女哲: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高毅、高煜译.新星出版社,2007.130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861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6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444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50-551
    ①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商务印书馆出版,1964.39
    ②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商务印书馆出版,1964.43
    ①参见:冯超英.巴贝夫主义和新巴贝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6):73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77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530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39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07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861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368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91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3
    ③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4
    ④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1
    ①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08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2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7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3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55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65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66
    ②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249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71
    ②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388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73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57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58
    ②汉娜·阿伦特.传统与现代.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08
    ①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9.62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503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819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33
    ①伯林.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纽约书评》论文选.新世界出版社,2004.90
    ①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60
    ②仰海峰.阿伦特眼中的马克思——思想史语境中的重读与误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28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197
    ①唐小兵.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启明.南风窗,2006(11):90
    ①陈高华.行动、自由与公共领域——论阿伦特的政治观.学术研究.2008(11):40
    ②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178
    ②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62
    ①伯林.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纽约书评》论文选.新世界出版社,2004.89
    ②伯林.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纽约书评》论文选.新世界出版社,2004.90
    ③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黑暗时期三女哲: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高毅、高煜译.新星出版社,2007.130
    ①阿伦特.论暴力.转引自: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9.93
    ②唐小兵.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启明.南风窗,2006(11):90
    ③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9.62-63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6
    ①参见:刘明合.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4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7
    ①张志勇.论马克思人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26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2
    ③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53
    ①参见: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4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40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4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23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7
    ②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56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9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0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1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8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927
    ②李淑梅.马克思自由平等观的变革,教学与研究,2008(6):55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112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112
    ④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65.845
    ①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6-7
    ②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23-24
    ③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9.66
    ①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56
    ② Hannah Arendt. On Revolution. New York:Viking.1963.278
    ①黄基泉.西方宪政思想史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511
    ②涂文娟.古典还是现代——汉娜·阿伦特的共和主义思想研究.求是学刊,2007(5):39
    ③杨仁忠.阿伦特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及其宪政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126
    ④涂文娟.古典还是现代——汉娜·阿伦特的共和主义思想研究.求是学刊,2007(5):41
    ①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9.90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5
    ② Hannah Arendt, On Revolution, London:Penguin Books,1977.114
    ③汉娜·阿伦特.什么是自由.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72
    ①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63-164
    ②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60
    ①参见: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81
    ②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9.57
    ①张剑抒.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蕴及其当代境遇.群言出版社,2008.8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77
    ① Hannah Arendt. What is freedom? Between Past and Future: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77.153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344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533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75.98
    ④陈晏清,李淑梅.应着重从社会历史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王国”,的理论,哲学研究,1986(8):27
    ①川崎修.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斯日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93
    ①李淑梅.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由观.江汉论坛,1993(5):26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112
    ①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4
    ①汉娜·阿伦特.哲学与政治.转引自:贺照田.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第六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21
    ①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08.639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42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资本论》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002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4]马克思.《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5]马克思.《1857-1858年版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18]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9]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1]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2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4](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5](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6](美)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7](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8](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29](美)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版.
    [30](美)阿伦特.《精神生活·思维》,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1](美)阿伦特.《精神生活·意志》,姜志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2](美)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33](日)川崎修.《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斯日译,熊大同校,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4](加拿大)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5](德)恩斯特·普林茨.《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焦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6](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阿伦特》,王永生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7](法)朱莉亚.克里斯蒂瓦.《汉娜.阿伦特》,刘成富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8][美)伊丽莎白·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39][美)沃林.《海德格尔的弟子:阿伦特、勒维特、约纳斯和马尔库塞》,张国清、王大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0](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41][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4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43](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4](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5](英)H.D.E基托.《希腊人》,徐卫翔,黄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6](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7](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家》,洪涛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 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8卷,苗立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54](法)阿尔都塞. 《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5](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
    [56](英)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德)恩斯特·沃拉斯.“汉娜.阿伦特与政治思想的方法”,汉斯.范特尔英译,洪涛、陈周旺译,见《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载“复旦政治评论”,第一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58](德)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9](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0](德) 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61](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来自德国的大师一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62](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3](法)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黑暗时期三女哲: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 高毅,高煜泽,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6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5](德)比梅尔.《海德格尔》.刘鑫,刘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6](英)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性社会理论》,郭忠华、潘华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德)瓦·图赫舍雷尔.《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8][法)巴贝夫.《巴贝夫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69](苏联)瓦·杜娜叶夫斯卡娅.《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傅小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0](美)卡斯卡迪.《启蒙的结果》,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1](英)贝维斯.《犬儒主义与后现代性》,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2](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刘利圭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3](英)伯林.《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纽约书评>论文选》,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74]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长春,吉林人民 出版社,2002年版.
    [75]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76]孙传钊编.《<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7]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8]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的新描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79]朱新民.《西方后现代哲学》:西方民主理论批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0]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5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版.
    [81]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上册),余源培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3]张文喜.《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4]曹亚雄.《马克思的劳动观的历史嬗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5]陈伟.《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86]王蓉拉.《当代西方哲学综述:评析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的相互关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87]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88]高宣扬.《当代法国哲学导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版.
    [89]黄基泉.《西方宪政思想史略》,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版.
    [90]刘明合.《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版.
    [91]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存在主义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92]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3]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4]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95]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96]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7]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8]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64年版.
    [99]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0]张剑抒.《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蕴及其当代境遇》,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年版.
    [101]王胜强.《论现代人的自由》,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2]石向实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03]谢文郁.《自由与生存: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观追踪》,张秀华,王天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4]贾英健.《公共性视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5]宋洁人.《亚里士多德与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6]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邹诗鹏.唯物史观对启蒙的超越与转化.哲学研究,2008.6.
    [2]杨学功.马克思哲学观的合理总结与当代确认,天津社会科学,2002.4.
    [3]俞吾金.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杨学功先生.哲学研究,2002.11.
    [4]朱士群.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社会科学,1994.6.
    [5]陈嘉映.纠缠与疏朗——海德格尔的阿伦特牵连和纳粹牵连,开放时代,2000.7.
    [6]曾纪茂.阿伦特论人的境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3.
    [7]周凯建.阿伦特论马克思,兰州学刊,2004.4.
    [8]王宝霞.人的条件——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9]王宝霞.阿伦特“公共领域”概念及其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7.1.
    [10]陈伟.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概念剖析,南京社会科学,2005.9.
    [11]王寅丽.“沉思生活”与“积极生活”——阿伦特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4.
    [12]王寅丽,陈君华,浮上水面的潜流——汉娜·阿伦特论公共领域的衰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6.
    [13]仰海峰.阿伦特眼中的马克思——思想史语境中的重读与误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14]张盾、李志军.回到前哲学的政治——评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解读,江西社会科学,2008.3.
    [15]陈高华.马克思的劳动观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从阿伦特的视角看,社会科学辑刊,2008.3.
    [16]陈高华.行动、自由与公共领域——论阿伦特的政治观,学术研究,2008.11.
    [17]欧阳康,王晓磊,在个性自由与集体合作之间保持张力——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维度及其启示,求索,2008.5.
    [18]邹世鹏,黄学胜.阿伦特对马克思的解读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代视域,思想战线,2009.1.
    [19]许纪霖.在合法与正义之间——关于两种民主的反思.战略与管理,2001.6.
    [20]涂文娟.古典还是现代——汉娜·阿伦特的共和主义思想研究.求是学刊,2007.5.
    [21]贺来.“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生长点,求是学刊,2005.1.
    [22]李淑梅.哲学实践基础的发现与哲学的变革,教学与研究,2001.7.
    [23]李延明.必然王国、自由王国的两种含义.教学与研究.1987.4.
    [24]徐长福.劳动的实践化和实践的生产化.学术研究.2003.11.
    [25]徐长福.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念.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1.
    [26]顾乃忠.关于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盐城党校学报,1990.3.
    [27]居阅时.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回顾.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4.
    [28]冯超英.巴贝夫主义和新巴贝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6.
    [29]周志平.暴力也是一种经济力.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0]孙代尧.从暴力革命到“和平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策略思想演进之探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
    [31]敬海新.阿伦特的公共领域思想研究,攀登,2007.1.
    [32]唐小兵.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启明.南风窗,2006.11.
    [33]杨仁忠.阿伦特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及其宪政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
    [34]许全兴.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3.
    [35]孙全民.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演进及其意义.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2.
    [36]张丽红,廖述平.析马克思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7]张志勇.论马克思人的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38]周建明.承于理性,终于狂热——阿伦特论极权主义语境下的意识形态,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1.
    [39]赵萍丽.“行动”与积极生活——解读阿伦特《人的条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3.
    [40]陈琦龙.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时代人物.2008.4.
    [41]涂文娟.阿伦特的自由观念——从比较的视角出发,求是学刊,2009.9.
    [42]臧峰宇.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述要,教学与研究,2009.1.
    [43]孙麾.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第六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学术综述,天津社会科学,2006.6.
    [44]邹诗鹏,黄学胜.阿伦特与马克思的解读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视域,思想战线,2009.1.
    [45]陈晏清.政治哲学的时代使命,求是学刊,2006.3.
    [46]王康,周晓阳.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辩证统一,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7]李淑梅.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由观.江汉论坛,1993.5.
    [48]陈晏清,李淑梅.应着重从社会历史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王国”的理论——兼与李延明同志商榷,哲学研究,1986.8.
    [49]李淑梅.马克思自由平等观的变革,教学与研究,2008.6.
    [50]潘建屯.超越现代性的阿伦特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51]王寅丽.在哲学与政治之间: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6年.
    [52]潘建屯.超越现代性的阿伦特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3]白勤.汉娜·阿伦特的自由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8年.
    [54]胡素梅.古典共和主义的回归与超越——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5]孙磊.行动、伦理与公共空间——汉娜·阿伦特的交往政治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6年.
    [56]陈高华.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7]孙传钊.阿伦特与左翼人士.载自http://blackstar365.blog.hexun.com/38618 365_d.html
    [58]郑渝川.《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读后.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a6c350001008qir.html
    [1]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2]Hannah Arendt, the promise of politics,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erome Kohn, New York:Schocken Books,2005.
    [3]Hannah Arend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Penguin Books,1997.
    [4]Margaret Canovan, Hannah Arendt:A Reinterpretation of Her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5]Elisabeth Young-Bruehl, Hannah Arendt:For Love of the World,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
    [6]Eugenia Sales Wagner, Hannah Arendt e Karl Marx:o monde do trabalho, Atelie Editorial, 2002.
    [7]Young-Bruehl, Elisabeth. Why Arendt Matter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
    [8]Elzbieta Ettinger, Hannah Arendt/Martin Heidegger,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7.
    [9]Mark Reinhardt, The art of being free:taking liberties with Tocqueville, Marx, and Arendt,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10]Robert Fine, Political investigations:Hegel, Marx, Arendt, by routledge, New York,2001.
    [11]Seyla Benhabib, the Reluctant Modernism of Hannah Arendt. Totowa:Row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3.
    [12]Jennifer Nedelsky and Ronald Beiner, ed. Judgment, Imagination, and Politics:Themes from Kant and Arendt. Totowa:Row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1.
    [13]Maurizio Passerin d'Entreves.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annah Arendt. New York: Routledge,1994.
    [14]Birmingham, Peg. Hannah Arendt and Human Rights:The Predicament of Common Responsibility. Pennsylvani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6.
    [15]Hannah Arendt, Essays in Understanding,1930-1954. edited by Jerome Koh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1994.
    [16]Murray(ed.), Heidegger & Morden Philosophy,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8.
    [17]Hannah Arendt/Karl Jaspers Correspondence,1926—1969.Ed. Lotte Kohler and Hans Saner.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92.
    [18]Hannah Arendt. On Revolution. New York:Viking.1963.
    [19]Hannah Arendt, Love an Saint Augustine, edited by Joanna Vecchiarelli Scott and Judith Chelius Stark, 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20]Jennifer Ring, On Needing Both Marx and Arendt:Alienation and the Flight from Inwardness, Political Theory, Volume 17, Number 3,Aug 1989,432-448.
    [21]R.N.Berki,On the Nature and Origins of Marx's Concept of Labor, Political Theory, Volume 7,Number 1,Feb 1979,35-36.
    [22]Roger Boesche, Thinking about Freedom, Political Theory, Volume 26, Number 6, Dec 1998,855-873.
    [23]George Kateb, Freedom and Worldliness in the Thought of Hannah Arendt, Political Theory, Volume 5, Number 2, May 1977,141-182.
    [24]Robert J. Pranger, Marx and Political Theory,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ume 30, Number 2, Apr 1968,191-208.
    [25]Margaret Canovan, The Contradictions of Hannah Arendt's Political Thought, Political Theory, Volume 6, Number 1, Feb 1978,5-26.
    [26]Robert Grafstein, Political Freedom and Political Action, 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Volume 39, Number 3, Sep 1986,464-4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