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公正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是以共同事业为普遍中介的伦理共同体。和谐社会的伦理关系,是由和而不同与和则生物构成的一体二面的无支配关系。公民在和谐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成员资格,对和谐社会之共同事业享有平等的“共有”、“共享”、“共治”权利。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政府发挥元治理的作用,实施“好的治理”,建立卓越的领导班子,培养卓越的领导干部队伍,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简称“IPSLC”)适应了这一需要。公选公正的主题是公选制度,其实质是一种配置公正,而非分配公正和配给公正;其目的在于领导者个体善与领导集体善,并通过公选制度本身的公正与公选制度运行的公正两个层面实现。
     “公开环境”是公选公正的始点,是公选之前设定的一种“初始境况”,是一种“理性事实”。环境的公开程度与公选公正的实现程度成正比。公选公开环境是一道公开、实在、共同的“阳光之幕”。阳光之幕是根据判断领导干部与公选领导岗位相匹配的理由设计的,它包括双重规定:其一,与公选相关的信息完全公开;其二,公选过程有组织地开放。阳光之幕包括事情意义、规范意义、事态意义上的客观环境,包括参与公选领导干部、专职公选人员、监督公选的公众动机意义上的主观环境,比罗尔斯的正义环境更加复杂。
     公选公正的基本内容是环环相扣的四个环节的公正:资格公正、竞优公正、考核公正、匹配公正。资格公正以选拔标准为依据。资格公正也就是资格平等,是在公选领导岗位所要求的最低选拔标准面前的人人平等,体现了机会平等的公选理念,而非向才能开放的前途的平等。它承认并尊重资质差异,同时又为资质的展示提供了自由的空间。竞优公正在于选拔出领导能力出类拔萃的领导干部。竞优环节的公正表现为公平,不仅是在规则面前竞争的形式公平,尤其是在公选岗位所要求的领导素质上的实质公平。竞优公平具有工具论和本体论双重意义,从而在制度上预期公选竞优的公平。但由于竞优制度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它与竞优公平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张力,需要考核公正来弥补。考核公正以群众公认为标准,不仅能够得到外部辩护,还能得到内部证明。群众评议应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对领导干部进行公道评议。群众评议因自身动机,容易导致集体行动的困境,需要优化群众评议的形式,强化单位对群众评议责任的承担。匹配公正应遵循各尽其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原则,做到人岗合宜。对于优秀入围人选,亦应予以其应得补偿,实现领导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公选公正的四个环节贯穿着三大理念:复合平等、公选之善、公共理性。复合平等是公选公正作为配置公正的本质,具有历史性和非模式性的特点。复合平等意味着平等是公选各个环节共同的公正理念,但各个环节的公选公正又彼此相异。复合平等的根据不在公选制度之中,而存在于公选各个环节之中。公选公正的实现始终以公选善的理念为指导,并向着公选善的目标前行。公选善具有公共性、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特性。公选以“真”为“善”,或公选善的公共性在于“真”。真理性是对公选善的具体规定,包括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真理性的公选善具有价值性,既是一种目的价值也是一种工具价值,能判别公选领导干部与公选领导岗位匹配的合宜性。公选求“真”实现公选公正的价值目标,是所有公民运用公共理性的结果。公选中的公共理性主要使用公共证明和公共证伪的形式,为公选之“真”做正面论证和反面辩护。但公共理性的功能是有限的,需要公共合理性进行补充。
     实现公选公正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制度。公选公正的制度不同于经验中的公选制度。公选公正的制度是一种共和结构,由专家、公民、专职公选部门、政治领导四大要素组成,体现着党管干部的原则和社会主义共和主义的精神,具有混合和均衡两大特征。公选公正的制度以民主商谈为主要活动模式。公选商谈分为实用商谈、伦理商谈和道德商谈三种类型,根据两种不同程序进行。公选商谈的理想环境,由商谈程序原则和商谈论辨原则规范建构而成。公选商谈的顺利进行,需要专家、公民、专职公选部门的人员和政治领导履行作为公民的义务;在公选过程中,这些公民义务主要包括勇猛精进、承诺于心和公于公选三个方面。
     公选公正的效应是公选公正制度运行效果的产物,包括公选公正的直接效应和公选公正的外溢效应。前者是相对于公选活动的效应,后者是相对于公选制度的效应。前者主要体现为领导岗位资源的配置。但公选制度是一种不完全程序公正,以致与公选公正形成张力。公选公正的直接效应的实现,关键是在公选的不完全程序中注入完全程序的因素,从而在公选制度与公选公正之间建立更具有因果性和必然性的关系。后者源于公选公正的溢出效应,即公选文化的发展和更高层次的潜在领导队伍的壮大。公选公正对公选对象的培育,将成为公选制度自我良性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只要公选制度从公选公正中获得持续创新的动力,只要公选制度从公选公正中获得共同治理的动力,我们就可以理性地预期,公选制度将成为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主体,成为人类历史上科学先进的选拔任用制度。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common enterprise of all the people, the ethical community with the common enterprise as the universal medium.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s in non-dominance with harmoniousness but difference and harmoniousness to bear things as both sides. Citizens enjoy equal membership in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equal rights of common possession, sharing and governance to the common enterprise. Building up the harmonious society needs the government to play the role of meta-governance, perform good governance, build up outstanding leader groups, cultivate remarkable leader-cadre teams, innovate institutions of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leader cadres.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Leader Cadre(sIPSLC)adapts to these requirements. The theme of the IPSLC is its institution, whose essence is assigning justice but not allocating and distributing justice, whose aim is the goodness of leaders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and it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two-layer justice of the IPSLC itself and its running.
     The public environment is the beginning of public selection, the initial conditions set before public selection, and is also a rational fact. The more the environment is public, the more the public selection will realize justice. The public environment of public selection is a veil of sunshine in openness, reality and commonness, which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asons to judge the match between the leader cadre and the public selecting leader position. It includes two regulations: one is that al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public selection is made public, the other is that the process of public selection is made public in organization. The sunshine veil includes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onditions, and the former consists of matter, regulation and situation of IPSLC, the later consists of intentions of the leader cadres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selection, the vocational public selecting functionaries, the masses supervising public selection. So the public environment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John Rawls.
     The basic contents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is four kinds of justice linking one by one, namely qualifying justice, contending justice, examining justice and matching justice. The qualifying justice is the equality in qualification and before the minimum selecting criteria for the public selecting leader position, and not careering equality opening to talents. It recognizes and respects differences in qualification, and supplies spaces for qualities to exhibit themselves freely. Contending justice means to select outstanding leader cadres. Contending justice emphasized the fairness of IPSLC which is not only in forms before contending regulations but in essence before the leader qualities the public selecting leader position requires. The contending justice has two meanings from methodology and teleology, and so expects fairness when contending excellence. But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limitation of the contending system itself, it forms intrinsic intension with the contending justice, which needs to be made up by examining justice. Examining justice regards the mass general recognition as the standard, which can defend externally and justify internally. Based on objective facts, the mass valuation is the just appraisal to the leader cadres. The mass valuation is apt to result in collective dilemma for their own intentions, and need to better mass appraisal forms and strengthen the obligation of unit holding mass appraisal. The matching justice should follow the core value principle of socialism to match men and positions suitably. As to the excellent candidate, benefits should be made up to ensure the talented used effectively and assigned reasonably.
     Ideas of compound equality, goodness of public selection and public rationality, they three run through the fours links of public selection. Compound equality is the essence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being as an assigning justice, and has historical and non-modelling characteristics. Compound equality means that equality is the common idea of justice of all public selection links, and yet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its basis lies in each link of public selection but not the IPSLC.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is realized with the idea of public selecting goodness as the guidance, and aim at the goodness of public selec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with publicity, trueness and valuableness. Public selection regards truth as goodness, or the publicity of public selecting goodness is just truth. Trueness is the concrete stipula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goodness, includes validity, rightness, sincerity. Trueness of public selecting goodness is of value, not only the value of aim but of method, and has the capacity to judge the fitness between the public selecting leader cadres and the public selecting leader positions. The public selection strives for trueness to realize the value aim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which is the result of all citizens making use of public sense. Public sense used in public selection is in forms of public proof and false to make positive justification and negative defence for public selecting trueness. But the function of public sense is limited, and needs public rationality to make up.
     To realize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needs to desig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stitutions.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is different from the public selecting system in experiences.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is a kind of public structure, which consists of four elements including experts, citizens, functionaries in vocational public selection and political leaders, expressing the principle of CCP. governing cadres and the spirit of socialist republicanism, characterized with mixedness and balance.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takes democratic deliberation as the main action model,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practical deliberation, ethical deliberation and moral deliberation, which runs in two different procedures. The ideal environment of public selecting deliberation is made up of principles of deliberative procedures and discussions. The public selecting deliberation’s smoothly carrying on needs experts, citizens, functionaries in vocational public selection and political leaders to perform their citizen duties which include resourcefulness and courageousness, promise to heart, publicity to public selec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is the product of running effects of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direct and overflowing ones. The former is that of public selecting actions, and the later is that of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The former mainly reflects in assigning the leader positions. But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is imperfect procedural justice, and forms intension with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The key to realize the direct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lies in influxing perfect procedural factors into the imperfect procedure so that more inevitable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 could be built up between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and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The later depends on the overflowing effectiveness, embodies in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lecting culture and enlargement of latent leader cadres. That public selection cultivates its objects will be the unexhausted power source with which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develops excellently. As long as the institution of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gains powers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that of common governance from public selecting justice, we can expect reasonably that IPSLC will be the main part of cadre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institu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he most scientific and advanced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institution in history.
引文
①借鉴吴瀚飞“三阶段”之说:《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66-71页。
    
    ①房列曙:《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③《清史稿》卷二二八。
    ①《清高宗实录》卷一四五。
    ①关于公选制度的发展趋势,本人有专文论及。笔者认为,公选制度呈现四大发展趋势:更加常态,更加公开,更加公正,更加科学。详见《公开选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新湘评论》, 2008(7):29。
    
    ①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6页。
    ②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页。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08页。
    ②孙正聿:《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7页。
    ①共和主义是西方历史上一种最为悠久的政治思想范式,共和政体是西方自古以来最为优良的政体。共和主义的基本理念是“公”、“共”、“和”,主张“共有”、“共治”、“共享”,“和平”、“温和”、“均衡”。新近共和主义在大西洋诸国的伟大复兴,使得共和主义站在了政治哲学的前沿,具有鲜明而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共和主义的重新发现和阐释,对于现代国家构建、市场秩序构建和个人认同构建同步进行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无疑具有极大的启蒙意义和示范作用”(应奇:《迈向法治和商议的共和国》,菲利普·佩迪特:《共和主义——一种关系自由与政府的理论》译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但是,本文采用共和主义,并非西方共和主义的机械照搬,而是对社会主义共和主义的创新和坚守,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政治层面的成果的运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结合劳工解放运动的实践经验,对共和主义理论和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一,具体的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人民是共和国的最高原则;其二,实现真正的人民全体的主权,必须解构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其三,与“人民主权”一致的国家制度形式,只能是民主共和国;其四,作为共和国终极目标的共产主义,是走向自由王国从而实现“人类解放”(周叶中,戴激涛:《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人民出版社,2005:52—53)。反对压迫和剥削,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无支配,这些共和主义的核心理想,正是马克思终生致力的光辉事业。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相对缺乏共和的因素。但自近代晚期以来,共和逐渐成为中国人的共同理想,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希望用共和来改造中国。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就是建立共和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专制统治的压迫和奴役,实现国家和公民的自由。比如,1934年在中央苏区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不久又提出了“工农民主共和国”;1935年提出“人民共和国”,用以取代“工农民主共和国”;1936年提出“民主共和国”;1940年提出“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或“新民主主义共和国”;1945年提出“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诞生。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共和主义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将社会主义共和主义推向深入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共和国在现阶段的任务。改革开放30年,是社会主义共和主义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30年,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虽不采用共和主义的形式和口号,却蕴含着鲜明的社会主义共和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共和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国情,集古典共和主义、现代共和主义和新共和主义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层面的产物,是共和主义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本文从社会主义共和主义的立场分析中国公选制度,可以说是在公选治理问题上经过反复思考的一次大胆学术尝试,同时也使得论文具有前瞻性。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6-27。
    ①曾庆红:《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时报》,2005-02-21。
    ②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③黄显中:《伦理话语中的古希腊城邦》,《北方论丛》,2006(3):121-126。
    ④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政治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3页。
    ①周叶中:《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前言》,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②徐贲:《从三种公民观看两种全球化:自由市场时代的公民政治》,引自:刘擎:《公共性与公民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6页。
    ③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
    ④陆树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代伦理共同体》,《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3):30-31。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④李砚忠:《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探索》,2007(2):21。
    ⑤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44页。
    ⑥《论语·子路》。
    ⑦《国语·郑语》。
    ①邓志伟:《和谐社会浅说》,《上海大学学报》,2005(3):5-13。
    ②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伦理学研究》,2005(5):11。
    ③曾庆红:《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时报》,2005-02-21。
    ④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6-27。
    
    ①菲利普·佩迪特:《共和主义——一种关系自由与政府的理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24页。
    ②菲利普·佩迪特:《共和主义——一种关系自由与政府的理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③Pettit, Republicanism: A Theory of Freedom and Governm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7, P. 25.
    ①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669-670页。
    ②Luiz Carlos Bresser-Pereira, Citizenship and Res Publica: The Emergence of Republican Rights. Citizenship Studies, 2002(2):145.
    ③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引自: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83页。
    ①Luiz Carlos Bresser-Pereira, Citizenship and Res Publica: The Emergence of Republican Rights. Citizenship Studies, 2002(2):152.
    ②Luiz Carlos Bresser-Pereira, Citizenship and Res Publica: The Emergence of Republican Rights. Citizenship Studies, 2002(2):152.
    ①Luiz Carlos Bresser-Pereira, Citizenship and Res Publica: The Emergence of Republican Rights. Citizenship Studies, 2002(2):149.
    ②肖滨:《让公民直面“respublica”——当代共和主义塑造积极公民的战略性选择》,《南京大学学报》,2006(6):51。
    ③Luiz Carlos Bresser-Pereira, Citizenship and Res Publica: The Emergence of Republican Rights. Citizenship Studies, 2002(2):152.
    ④刘训练:《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思想史的考查》,《学海》,2006(5):41。
    
    ①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②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669-670页。
    ①柏拉图:《克里托篇》,引自:《柏拉图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4-45页。
    ②哈贝马斯:《哲学—政治剪影》,MIT出版社,1983年,第171页。
    ③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律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①Robert Leach and Janie Percy-Smith, Local Governance in British. New York: Palgrave, 2001, P. 75.
    ②庞兰强:《治理理论与行政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科学辑刊》,2006(2):69。
    ③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6页。
    ①吴志成,潘超:《全球化视阈中的治理理论分析》,《理论探讨》,2006(1):100。
    ②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律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③D. Kettle, 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3.
    ④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2月号。
    ⑤王强,韩志明:《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5):69。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71页。
    ②《国际社会科学》,1999(2):43-45。
    ③王瑞华:《合作网络治理理论的困境与启示》,《西南政法大学》,2005(4):113-114。
    ④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534页。
    
    ①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2)。
    ②石元康:《罗尔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①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律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②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木易编译。引自: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5页。
    ③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01(9):42。
    ④启良:《神论——从万物有灵到上帝之死·引言》,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页。
    ①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01(9):43。
    ②曾正滋:《公共行政中的治理——公共治理的概念厘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8):83。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④张宝锋:《治理概念的社会学辨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9):170。
    ⑤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1):34。
    ①托尼·麦克格鲁:《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36。
    ②钱海梅:《审视与反思:公共“治理”的风险及其挑战》,《学术界》,2006(2):268。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
    ①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①石元康:《罗尔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页。
    ①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②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③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1页。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②迟维东:《试论科举制的准合理性与政治哲学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01(2):39。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97—225页。
    
    ①彭定光:《论制度正义的两个层次》,《道德与文明》,2002(1):26。
    ②黑格尔:《小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399页。
    ③黑格尔:《小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398页。
    ④辛鸣:《制度研究的哲学视野选择及其问题梳理》,《哲学动态》,2005(10):21。
    ①彭定光:《论制度正义的两个层次》,《道德与文明》,2002(1):27。
    ①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4-45页。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14页。
    ②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70页。
    ①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9页。
    ②Thomas,Nagel,Rawls on Justice,in Reading Rawls, Edited by Norman Daniel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5, P.7-8.
    ③Michael J.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P.27-28.
    ①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50-56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20页。
    ③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④Ronald Dworkin. The Original Position, in: Chandran Kukathas(ed.), John Rawls: Critical Assesments of Leading Political Philosophers(Vol.Ⅰ).New York: Routledge, 2003, P.97-126.
    ⑤王中江:《自由、平等与社会正义的比较性视角——以罗尔斯、诺齐克和哈耶克三人为例的考察》,http://www.5757.net/lunwenfanwen/sixiangzhexue/50990.shtml.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9页。
    ①Luiz Carlos Bresser-Pereira, Citizenship and Res Publica: The Emergence of Republican Rights. Citizenship Studies, 2002(2):153.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6页。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14页。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98-399页。
    ③胡序杭:《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择任用机制探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1):89。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5-49页。
    ②彭定光:《论制度正义的两个层次》,《道德与文明》,2002(1):29。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①汪晖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88页。
    ②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57页。
    ③汪晖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88页。
    ④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31页。
    
    ①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②石元康:《罗尔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章。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14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31页。
    
    ①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1页。
    ②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①王中江:《自由、平等与社会正义的比较性视角——以罗尔斯、诺齐克和哈耶克三人为例的考察》,http://www.5757.net/lunwenfanwen/sixiangzhexue/50990.shtml。
    ①T. M. Scanlon, Contractualism and Utilitarianism, in Mor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 eds., Stephen Darwell, Allan Gibbard, and Peter Railt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272.
    
    ①波普,艾克斯:《自我及其人脑》(英文版),1977年,第38页,并见波普:《客观知识》(英文版),第118页。
    ②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76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94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
    ①兹继伟:《正义的两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18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①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7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68页。
    ①王汉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分析》,《长江论坛》,2004(3):40。
    ①王汉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分析》,《长江论坛》,2004(3):40。
    ①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7页。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9页。
    
    ①吴忠民:《论机会平等》,《江海学刊》,2001(1):5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2页。
    ③启良:《西方文化概论》,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410页。
    ④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58页。
    
    ①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624页。
    ②吴忠民:《论机会平等》,《江海学刊》,2001(1):54。
    
    ①艾德勒:《六大观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206页。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8页。
    
    ①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75-77页。
    ②戴允康:《公开领导干部的深层探究》,《理论与改革》,1995(10):34。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②面向更高的生存是希腊的理想。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希腊词叫arete,大意是:卓越。后世也把它译作“品德”、“德性”。卓越和现在所谓的“有道德”很不一样。现在所谓的道德几乎变成了个人的甚至内心的语词。以希腊人的率真,他们不会把卓越当作只求内心满足的德性。卓越带来荣耀,“同侪和后人的称颂才是对卓越的回报”。参见依迪丝·汉密尔顿:《希腊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序。
    ③L.施密特:《古希腊伦理学》(第1卷),柏林出版社,1982年,第295页。
    ④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55页。
    ⑤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2页。
    ⑥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5页。
    ⑦亚里士多德本人对此的看法存在一个发展的过程。《形而上学》中说具有某种品质的事物,它的行为履行得好或者坏。这与《尼各马科伦理学》的说法不一致,因为这里他不仅强调行为履行得好或者坏,还强调处于良好或不好的状态。这说明亚里士多德也注意到了行为的好坏与状态的好坏并不等同。行为的好坏与状态的好坏之间存在差异,这也为一些亚里士多德的解释者注意到。“功能履行得好或者坏的事物处于良好或不好的状态,反之则未必。处于良好或不好的状态所以不一定功能履行得好或者坏,是因为状态好坏的某些方式根本不涉及功能履行得好坏。”参见D. S. Hutchinson, THE VIRTUES OF ARISTOT- LE,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KEGAN PAUL,plc.,1986,P.9.
    ①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亚里士多德全集·》(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9页。
    ②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
    ③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政治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④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政治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⑤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政治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⑥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政治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⑦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5页。
    ⑧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
    ⑨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3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5页。
    ②A.古谢伊诺夫,Γ.伊尔利特茨:《西方伦理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49页。
    ③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05页。
    
    ①李宗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改革的伦理追寻》,《吉首大学学报》,2004(4):49。
    ②解丹琪:《走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悖论》,《理论月刊》,2004(5):49。
    ①朱有志,曹建文:《论公平、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一种新的解析视角》,《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3):3。
    ②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20页。
    ③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32页。
    ④李彦:《论公平观念的价值意义》,《中州学刊》,1996(6):77。
    
    ①李彦:《论公平观念的价值意义》,《中州学刊》,1996(6):77。
    ③徐梦秋:《公平竞争的要件与形式》,《哲学研究》,2005(10):98。
    ①王江红:《当前干部公开选拔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理论学刊》,2003(5):114。
    ①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17页。
    ①王汉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分析》,《长江论坛》,2004(3):40。
    ①陈嘉映:《<存在与时间>读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58页。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3页。
    ①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60-161页。
    ②Nancy Sherman, The Fabric of Character——Aristotle,s Theory of Virtu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9, P. 16.
    ③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0页。
    ④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大伦理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4页。
    ②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①戴允康:《公开领导干部的深层探究》,《理论与改革》,1995(10):33。
    ②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大伦理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4页。
    ①Stephen Darwall, Contractarianism / Contractualism. ed.UK Oxford: Blackwell, 2003, P.2.
    ②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③王江红:《当前干部公开选拔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理论学刊》,2003(5):114。
    ④戴允康:《公开领导干部的深层探究》,《理论与改革》,1995(10):33。
    ⑤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①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2-97页。
    ②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①David Gauthier, Morality, Rational Choice, and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A Reply to My Critics. Social Philosophy & Policy, Vol. 5, No. 2, 1987: P.175-176.
    ①面向更高的生存是希腊的理想。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希腊词叫arete,大意是:卓越。后世也把它译作“品德”、“德性”。卓越和现在所谓的“有道德”很不一样。现在所谓的道德几乎变成了个人的甚至内心的语词。以希腊人的率真,他们不会把卓越当作只求内心满足的德性。卓越带来荣耀,“同侪和后人的称颂才是对卓越的回报”。依迪丝·汉密尔顿:《希腊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序》,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②L.施密特:《古希腊伦理学》(第1卷),柏林出版社,1982年,第295页。
    ③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学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②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③ADRIAN J. WALSH, A Neo-Aristotelian Theory of Social Justice,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1997, P. 84.包尔生对亚里士多德的至善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亚里士多德认识到这一真理。他认为一个生物的中心目标是它的特殊性质或力量的训练,因而人的特征就是理性的训练。”参见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36-23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9页。
    ⑤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3月11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页。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8页。
    
    ①《孟子·尽心上》。
    ②《荀子·不苟》。
    ③《诸子集成·荀子集解》。
    ④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5-49页。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23页。
    ②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①戴允康:《公开领导干部的深层探究》,《理论与改革》,1995(10):33。
    ②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21页。
    
    ①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17页。
    ②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17页。
    ①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②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4, P. 153.
    ①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4, P. 153-155.
    ②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83, P. 6.
    ③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4, P. 153-155.
    
    ①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②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4, P. 160.
    ③解丹琪:《走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悖论》,《理论月刊》,2004(5):49。
    ①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17页。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6页。
    ①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4, P. 157.
    
    ①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83, P. 9.
    ②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83, P. 9.
    
    ①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83, P. 9.
    ②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83, P. 6.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大伦理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3页。
    ②W·D·Ross, The Right and Good,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30, P. 198.
    ③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大伦理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44页。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物理学》(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9页。
    ②曹现强:《公共性的现代回归:从统治到治理治理理论的一点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07(1):19。
    ①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78页。
    ①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74页。
    
    ①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125页。
    ②李连科:《哲学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62页。
    
    ①W·D·Ross, The Right and Good,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30, P. 198.
    ②W·D·Ross, The Right and Good,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30, P. 198.
    ③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46-247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98-399页。
    ①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2页。
    ②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页。
    ③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25页。
    
    ①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25页。
    ②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33页。
    ①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50页。
    ②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50页。
    ①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28页。
    ②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46页。
    ③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46页。
    
    ①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46页。
    ②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46页。
    ③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57-61页。
    ①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68页。
    
    ①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68页。
    ②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36页。
    ①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55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0页。
    ①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0-51页。
    ②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82页。
    ③基尔摩·奥唐奈:《论委任制民主》,引自: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9页。
    ④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⑤彭定光:《论制度正义的两个层次》,《道德与文明》,2002(1):26。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333页。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2页。
    ①辛鸣:《制度研究的哲学视野选择及其问题梳理》,《哲学动态》,2005(10): 21。
    ②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③萨拜因:《政治学史》(上),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6页。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①哈林顿:《太洋国》,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8页。
    ②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江海学刊》,2006(4):62。
    ③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政治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4-145页。
    ④周叶中:《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⑤周叶中:《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①王天成:《共和主义论——重申一个伟大的传统》,剑虹评论网,2006-9-25。
    ②何序哲:《和谐:毛泽东对共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4):1。
    ③何序哲:《和谐:毛泽东对共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4):1。
    ④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87页。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2页。
    ②彭和平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②吴翰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14页。
    ③高鸿钧等:《商谈法哲学与民主法治国——〈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阅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4页。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4页。
    ②黑尔德:《对伦理的现象学复原》,《哲学研究》,2005(1):50)
    ③高鸿钧等:《商谈法哲学与民主法治国——〈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阅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3页。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政治学》(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②高鸿钧等:《商谈法哲学与民主法治国——〈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阅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387页。
    ①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②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与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10页。
    ①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与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32页。
    ②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4页。
    ①Ju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MIT Press, 1990, P. 87.
    
    ①Ju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MIT Press, 1990, P. 88.
    ②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8页。
    ③Ju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MIT Press, 1990, P. 88-89.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物理学》(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
    ②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人类的18种美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41页。
    ③Hannah Arend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68, P. 156.
    ④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P. 36.
    ①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人类的18种美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②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③Hannah Arend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68, P. 156.
    ④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0页。
    
    ①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0页。
    ②Hannah Arendt, On Revolution,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90, P.175.
    ①陈伟:《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88页。
    ②陈伟:《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85页。
    ③Hannah Arendt, Essays in Understanding(1930-1954),edited by Jerome Kohn, New York, San Diego, London: Harcourt Brace& Company, 1994, P. 23.
    ①弗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②Luiz Carlos Bresser-Pereira, Citizenship and Res Publica: The Emergence of Republican Rights. Citizenship Studies, 2002(2):153.
    
    ①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牛律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②斯金纳:《论正义、共同善与自由的优先性》,《消极自由有什么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37页。
    ③斯金纳:《共和主义的政治自由理想》,《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④刘训练:《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思想史的考查》,《学海》,2006(5):41。
    ①Luiz Carlos Bresser-Pereira, Citizenship and Res Publica: The Emergence of Republican Rights. Citizenship Studies, 2002(2):151.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7-78页。
    ①龚群:《罗尔斯政治哲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8页。
    ②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③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①辛鸣:《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关于制度功能及其局限的哲学分析》,《哲学研究》,2005(9):98。
    ①龚群:《罗尔斯政治哲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8页。
    ②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③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①易纲:《经济学与中国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②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81页。
    ③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9页。
    
    ①李宗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改革的伦理追寻》,《吉首大学学报》,2004(4):50-51。
    ②王汉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分析》,《长江论坛》,2004(3):41。
    ①启良:《中国文明史》,花城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①梁启超的观点,见启良《中国文明史》,花城出版社,年,第22页。
    ②梁漱溟的观点,见启良《中国文明史》,花城出版社,年,第22页。
    ③胡适语的观点,见启良《中国文明史》,花城出版社,年,第22页。
    ④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尼各马科伦理学》(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
    ②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6页。
    ③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5页。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7页。
    ②王江红:《当前干部公开选拔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理论学刊》,2003(5):114。
    
    ①关于这四个方面的创新,本人有专文论及,详见《公选党政领导干部的意义和创新》,《湖南日报》,2005-07-19。
    ②王汉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分析》,《长江论坛》,2004(3):41。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页。
    ④连朝毅:《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共和国”思想的基本理论内涵》,《理论学习与探索》,2007(1):77。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论语·子路.
    [9]孟子·尽心上.
    [10]诸子集成·荀子集解.
    [11]国语·郑语.
    [12]艾德勒.六大观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3]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小爱大德——人类的18种美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4]密尔.代议制政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5]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6]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7]柏拉图.柏拉图全集·克里托篇: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8]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19]波普,艾克斯.自我及其人脑:英文版1977.
    [20]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1] 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22]菲利普·佩迪特.共和主义——一种关系自由与政府的理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3]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4]弗里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3.
    [25]古谢伊诺夫,Γ.伊尔利特茨.西方伦理学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6]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7]哈贝马斯.哲学—政治剪影[M].MIT出版社,1983.
    [28]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9]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30]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2]哈林顿.太洋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3]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A].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4]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5]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6]基尔摩·奥唐奈.论委任制民主[A].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7]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8]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9]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0]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1]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A].木易,编译.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2]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3] L.施密特.古希腊伦理学:第1卷[M].柏林出版社,1982.
    [44]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律大学出版社,1995.
    [45]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6]萨拜因.政治学史: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7]斯金纳.论正义、共同善与自由的优先性[A].消极自由有什么错[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48]斯金纳.共和主义的政治自由理想[A].公民共和主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49]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0]依迪丝·汉密尔顿.希腊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5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2]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3]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54]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亚里士多德全集:第2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5]亚里士多德.优台谟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6]亚里士多德.大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0]陈嘉映.《存在与时间》读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61]兹继伟.正义的两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62]陈伟.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63]房列曙.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4]高鸿钧等.商谈法哲学与民主法治国——《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阅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5]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6]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7]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8]龚群.罗尔斯政治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9]李连科.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70]彭和平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71]启良.中国文明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72]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73]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74]启良.神论——从万物有灵到上帝之死[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75]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6]石元康.罗尔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7]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8]汪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话·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79]徐贲.从三种公民观看两种全球化:自由市场时代的公民政治[A].刘擎.公共性与公民观[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80]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1]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82]易纲.经济学与中国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4]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5]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86]周叶中.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2]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3-11.
    [3]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1).
    [4]曹现强.公共性的现代回归:从统治到治理治理理论的一点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1).
    [5]迟维东.试论科举制的准合理性与政治哲学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1(2).
    [6]戴允康.公开领导干部的深层探究[J].理论与改革,1995(10).
    [7]邓志伟.和谐社会浅说[J].上海大学学报,2005(3).
    [8]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2).
    [9]黑尔德.对伦理的现象学复原[J].哲学研究,2005(1).
    [10]胡序杭.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择任用机制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1).
    [11]黄显中.伦理话语中的古希腊城邦[J].北方论丛,2006(3).
    [12]解丹琪.走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悖论[J].理论月刊,2004(5).
    [13]李彦.论公平观念的价值意义[J].中州学刊,1996(6).
    [14]李砚忠.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综述[J].探索,2007(2).
    [15]李宗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改革的伦理追寻[J].吉首大学学报,2004(4).
    [16]连朝毅.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共和国”思想的基本理论内涵[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7(1).
    [17]刘训练.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思想史的考查[J].学海,2006(5).
    [18]刘重春.公开选拔的公正考量[J].中国行政管理,2003(3).
    [19]陆树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代伦理共同体[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5(3).
    [20]庞兰强.治理理论与行政主体的多元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6(2).
    [21]彭定光.论制度正义的两个层次[J].道德与文明,2002(1).
    [22]钱海梅.审视与反思:公共“治理”的风险及其挑战[J].学术界,2006(2).
    [23]托尼·麦克格鲁.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
    [24]王汉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分析[J].长江论坛,2004(3).
    [25]王江红.当前干部公开选拔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学刊,2003(5).
    [26]王强,韩志明.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5).
    [27]王瑞华.合作网络治理理论的困境与启示[J].西南政法大学,2005(4).
    [28]王天成.共和主义论——重申一个伟大的传统[EB/OL].剑虹评论网,2006-09-25.
    [29]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J].伦理学研究,2005(5).
    [30]王中江.自由、平等与社会正义的比较性视角——以罗尔斯、诺齐克和哈耶克三人为例的考察[EB/OL].http://www.5757.net/lunwenfanwen/sixiangzhexue/50990.html.
    [31]吴志成,潘超.全球化视阈中的治理理论分析[J].理论探讨,2006(1).
    [32]吴忠民.论机会平等[J].江海学刊,2001(1).
    [33]肖滨.让公民直面“res publica”——当代共和主义塑造积极公民的战略性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2006(6).
    [34]辛鸣.制度研究的哲学视野选择及其问题梳理[J].哲学动态,2005(10).
    [35]徐梦秋.公平竞争的要件与形式[J].哲学研究,2005(10).
    [36]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J].江海学刊,2006(4).
    [37]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38]张宝锋.治理概念的社会学辨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9).
    [39]曾庆红.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5-02-21.
    [40]朱有志,曹建文.论公平、平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一种新的解析视角[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3).
    [41]曾正滋.公共行政中的治理——公共治理的概念厘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8).
    [1] ADRIAN J. WALSH. A Neo-Aristotelian Theory of Social Justice[M].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1997.
    [2] D. Kettle. 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3.
    [3] D. S. Hutchinson. THE VIRTUES OF ARISTOTLE[M]. New York: ROUTLEDGE &KEGAN PAUL,plc.,1986.
    [4] David Gauthier. Morality, Rational Choice, and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A Reply to My Critics[J]. Social Philosophy & Policy, Vol. 5, No. 2, 1987.
    [5] Hannah Arend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M].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68.
    [6] Hannah Arendt. Essays in Understanding(1930-1954)[M]. New York, San Diego, London: Harcourt Brace& Company, 1994.
    [7] 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8] Jurgen Habermas.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M]. MIT Press, 1990.
    [9] Luiz Carlos Bresser-Pereira. Citizenship and Res Publica: The Emergence of Republican Rights[J]. Citizenship Studies, 2002(2).
    [10] Michael J.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1] 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M].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83.
    [12] Nancy Sherman. The Fabric of Character---- Aristotle,s Theory of Virtue[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9.
    [13] Pettit. Republicanism: A Theory of Freedom and Government[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7.
    [14] Robert Leach and Janie Percy-Smith. Local Governance in British[M]. New York: Palgrave, 2001.
    [15] Robert 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4.
    [16] Ronald Dworkin. The Original Position[A]. John Rawls: Critical Assesments of Leading Political Philosophers(Vol.Ⅰ)[C].New York: Routledge, 2003.
    [17] Stephen Darwall. Contractarianism / Contractualism[M]. UK Oxford: Blackwell, 2003.
    [18] T. M. Scanlon. Contractualism and Utilitarianism[A]. Stephen Darwell, Allan Gibbard, and Peter Railton. Mor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9] Thomas,Nagel. Rawls on Justice[A]. Norman Daniels. Reading Rawls[C].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5.
    [20] W. D. Ross. The Right and Good[M].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3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