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铁路混凝土桥耐久性评估与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未老先衰”已成为混凝土结构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已越来越多地写入设计与施工规范。本文对影响混凝土简支梁桥耐久性的各种因素作了系统的归纳,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定法提出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耐久性评估。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了现阶段混凝土结构面临的问题,论述了桥梁结构耐久性的研究内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桥梁耐久性评估的定义、内容和方法。
     2、论述了影响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碱—骨料反应、钢筋锈蚀、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碳化、冻融循环等等,总结了针对各种病害的预防措施,以及从总体上提高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主要途径。
     3、论述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定法及其在混凝土简支梁桥耐久性评估中的应用,并建立了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评估模型。
     4、初步开发了混凝土简支梁桥耐久性评估系统,并运用该评估系统对既有桥梁进行了评估。
     5、论述了混凝土结构各种维修处理方法。
The too fast deterioration has been a critical problem faced by concrete structures, and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written into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des. This thesis generalizes the determinants influencing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and combines with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integral evaluation to carry out the evaluation of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1.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concrete structures, discusses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durability of concrete bridge structures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es of the world and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s,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bridge durability evaluation.
     2.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terminants influencing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bridge, including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 steel bar corrosion, chloride ion corrosion, concrete carbonization, freeze-thaw cycle, etc. The author concludes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aiming at various disease and main ways integrally increasing durability of concrete bridge.
     3.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describes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integral evaluation,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durability evaluation of concrete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establishes an evaluating model of concrete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4. The author exploits the dur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concrete simply-supported girder bridge, and applies the system to evaluateexisting bridges.
     5. The author discusses various methods of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fconcrete structure.
引文
[1].周履.桥梁耐久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桥梁建设,2000,4
    [2].陈肇元.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文铮,王洋,邹友林。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问题及对策。广州建筑,2006,1
    [4].金伟良,赵羽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学出版社,2002,9
    [5].贡金鑫,赵国藩。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进展[J]。工业建筑,2000,30(5):1-5
    [6].赵勤贤.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建筑技术开发,2002,9
    [7].董传渊。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模糊综合评价。[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4
    [8].陈艾容,吴海军。基于耐久性的桥梁设计的几个原则。上海市公路学会第六届年会学术论文集
    [9]. ACI Committee 437. Strength Evaluation of Existing Concrete Buildings. 1991
    [10].李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概况与若干特点.建筑结构,1995(12)
    [11].卢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工业建筑,1997,Vol27,No.5
    [12].司奎,史家钧.基于可靠性的桥梁评估方法.山西建筑,2005,3,第31卷,第5期
    [13].任宝双,钱稼茹,聂建国,范良。在用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结构综合评估方法。土木工程学报,2002年4月,第35卷第2期
    [14].李亚东。既有桥梁评估初探。桥梁建设,1997年第3期
    [15]. Mallet,G.P.,Repair of Concrete Bridges,TRL,Thomas Telford,London,1994
    [16].洪乃丰。钢筋混凝土基础设施的腐蚀与全寿命经济分析。建筑技术,2002年第4期。
    [17].金伟良,赵羽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82135。
    [18].程云虹,刘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及趋势。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
    [19].慕晓方,许仲梓,唐明述。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与冻融破坏的特征判据。低温建筑技术,1995年第3期。
    [20].赵建军。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危害及预防。山西建筑,2003年7月。
    [21].王素瑞,刘保国,金钦华。碱—骨料反应和干湿循环对混凝土的协同破坏效应研究。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0年第4期8月。
    [22].沙慧文.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鉴定方法及预防措施探讨[J]。混凝土,1998,(5):17-23。
    [23].苏凤莲,王萍,邵菁,赵双喜。混凝土碱—骨科反应问题及预防措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2,12。
    [24].杨梦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对结构性能的影响[J]。铁道建筑,1994,(10):15-18。
    [25].张云莲。混凝土碱—骨料腐蚀及预防措施。新型建筑材料,2001.2
    [26].孔祥仲。混凝土桥梁病害的整治。市政技术,总第103期
    [27].徐惠忠。活性Al2O3对碱—骨科反应(ASR)的抑制与制动作用。建筑材料学报,2000,9。
    [28].冯乃谦,郏红卫。关于利用天然沸石粉抑制水泥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研究。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5年第2期。
    [29].吴定燕,方坤河,曾力,阮燕,刘永和。粉煤灰抑制碱—骨料反应研究。粉煤灰综合利用,2000年第4期。
    [30].杨珺珺,韩建强。我国建筑工程经济分析的应用研究。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4,5。
    [31].迟培云,袁建成,杨崎。高性能钢筋阻锈剂的研究与应用。混凝土,2005年第1期。
    [32].于长江,杨英杰。氯盐及亚硝酸盐对混凝土钢筋锈蚀的影响。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第5期。
    [33].陈树深.钢筋混凝土腐蚀修复技术研究。腐蚀与防护,2005年1月,第26卷第1期。
    [34].洪乃丰。钢筋混凝土桥梁的防护与钢筋阻锈剂。公路,2004.4。
    [35].王前,张鑫,张维汇,王有志.混凝土性能与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9。
    [36].王胜先,林薇薇,李悦,张雄,吴科如.新型阻锈剂对钢筋混凝土阻锈作用的研究(Ⅰ)。建筑材料学报,2000,12。
    [37].王胜先,林薇薇,张娟,蒋靖,相玉成。新型阻锈剂对钢筋混凝土阻锈作用的研究(Ⅱ)。建筑材料学报,2001,3。
    [38].王胜先.新型钢筋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机理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1999,13—69。
    [39].祝烨然,李克亮,王冬。阻锈剂及硅粉联合应用对防钢筋锈蚀效果研究。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
    [40].郑晓燕,于芳,吴文清。氯离子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危害与防护。华东公路,2003,4,20。
    [41].祝和权,李海燕,杜存山。既有铁路钢筋混凝土桥梁病害原因分析及材料劣化的评估和防治。中国铁道科学,2004,12。
    [42]. Castel A,Francois R,Arliguie G.Effect of loading on carbonation penetration in reinforced concrete elements.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9, 29: 561.
    [43].袁承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碳化及氯离子侵蚀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学位论文》。南京:河海大学,2002。
    [44].张亦涛,方永浩,郑波。荷载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03,9。
    [45].肖玉辉,沈立宏。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外公路,2004,2。
    [46].熊大玉,王小红。混凝土外加剂[A]。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7].牛全林,冯乃谦。利用超细粉煤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NO.5。
    [48].程雪松,虞颜,王江平,李士友。钢筋锈蚀原因及提高结构物耐久性的对策。公路与汽车,2004,12。
    [49].冯乃谦。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与超高耐久性混凝土的开发应用。混凝 土,1998,02。
    [50].王文铮,王洋,邹友林。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问题及对策。广州建筑,2006年第1期。
    [51].许树柏编著。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52].韩立岩,汪培庄。应用模糊数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1998。
    [53].贺仲雄。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4].郭丰哲。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检测及评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5。
    [55].宋大炜。混凝土拱桥综合评估研究及软件初步开发。[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大,2005。
    [56].张誉,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7].惠云玲.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耐久性损伤评估及寿命预测方法[J]1工业建筑,1997,27(7):19-221。
    [58].马奎,慈国凤。钢筋混凝土梁式桥耐久性的模糊综合评定法。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6月,第3期。
    [59].张建仁,王存立。在用钢筋混凝土梁桥耐久性的模糊评定。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4月,第22卷第4期。
    [60].杨光强。基于模糊理论的桥梁耐久性评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大,2005。
    [61].慕晓方等。混凝上D道面开裂研究评述。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4:(3):13。
    [62].混凝土结构维修工法集。临沂龙祥混凝土结构维修中心。2004.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