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费瑟斯通是当今英国重要的消费文化理论家之一。本文以他的消费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费瑟斯通消费文化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
     首先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这是费瑟斯通消费文化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尽管前人对日常生活和消费实践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且为费瑟斯通创立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是他既不认为日常生活是一个工具理性严格控制消费者的空间,也不认为日常生活是一个个碎片化的片段。费瑟斯通认为,日常生活是消费者进行消费实践的主要场域,而且在这个场域中,消费者的消费实践出现了审美化的倾向。
     其次表现为控制与抵制理论。费瑟斯通在分析消费实践中话语权的争夺过程中,一方面阐释了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如何控制消费者的文化实践,同时也指出消费者如何进行抵制的可能性。费瑟斯通认为,从总体上看,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对消费者的控制越来越强,但是从具体的消费实践来看,消费者已经对消费文化符号进行了转化和偷换。
     再次是表现为文学艺术消费理论。他对一些哀叹文学失序论、文学艺术终结论进行了严肃的探讨,认为文学艺术的终结和失序只是文化变迁的标志,认为文学艺术的终结和失序只是文化变迁的标志,是社会变迁所引发的一个必然结果,所谓的“失序”也只不过是通俗文学艺术的勃兴状态。
     所以,从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消费文化是一个观察社会变迁、文化转向的一个视角,也是探讨当代人们生存状态的一个平台。他在选择文化出路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中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但是,他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对个体解放可能性的探讨,都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Mike Featherston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ists in consumer culture. This paper is to inquire into his theory of consumer culture, which includes three aspects as follows:
     The first aspect refers to his theory of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which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lace in his theory of consumer culture. Although quite a few theorist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ies of Everyday life and consumption practices--- which paved the way for Mike Featherstone's theory of consumer culture, he neither accept everyday life as a space where Instrumental rationalism controls consumers, nor as a series of fragments. Whereas he thinks it as an important field where consumers carry out their cultural practices, and where aestheticization takes place.
     The second aspect refers to his theory of control/resistance. When Featherstone explores the process of fighting for discursive power between cultural specialists and consumers of the middle class, he holds that consumers' cultural practices could prove that consumers are replac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dominating consumption ethics in the days when ideology of everyday life controls consumers more and more strictly.
     The third aspect refers to his theory of consump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s. He launches serious debates with those who hold that culture has been in disorder and that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s has been ended. He holds that all of these cultural phenomena reflect cultural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arts, which is very comm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s.
     Therefore, Mike Featherstone's cultural theory could be taken as a perspective to examine the changes of society and culture as well as a perspective to concern about the life of people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nd his ideas about middle class should be discussed further. However, his creative ideas about concerns for life and possibility of emancipation of the individual are inspiring for us to construct our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1 张芳德:费瑟斯通消费文化的审美维度,《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 李闻思:浅谈费瑟斯通和他的新百科全书工程,《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金惠敏:全球知识的再界定--费瑟斯通和他的新百科全书计划,《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3 单世联:作为文化变迁标识的“后现代”,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4 费瑟斯通:走向消费伦理--致金惠敏,周敏译,《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40-43页。这篇文章对于我们理解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
    5 任萍华: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2 同上。
    1 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 马克思:《资本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8页。
    2 Theodor W.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ed.J.M.Bernstein,Routelge(2001),P.29-60.
    3 参见Theodor W.Adorno:Aesthetic Theory,trans,Robert Hullot Kentor,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1997),P.1-15,100-162.
    1 参见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155-181页。
    1 索尔斯坦·凡伯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6页。
    2 同上,第150页
    1 吴宁: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评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第54页。
    2 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trans,John Moore,Verso(1991),P.66-67,译文参考了吴宁的翻译。
    1 练玉春:开启可能性:米歇尔·德赛都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145页。
    2 Michel De Certeau: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P.Ⅱ.这里“假发”是德赛都用来描述生产环节的抵制策略的一个术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雇员装作为雇主工作而实际上在为自己工作,所以“假发战术”不同于小偷小摸。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战术可以破坏生产者的文化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雇员避免“单向度化”的危险。
    3 同上,P.41.
    4 同上,P.Ⅳ.
    1 让·鲍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2 同上,第96-97页。
    3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商品本身的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意义的偏差。
    4 转引自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5 让·波德里亚著:《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0-71页
    1 安吉拉·麦可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李庆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224页。
    2 让·鲍德里亚著:《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1 大卫·格雷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2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晓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3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1 弗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书店,1997年版,第412页。
    2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前言》,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3 同上,第29页。
    4 同上,第31页。
    5 巴塔耶的剩余产品的控制理论主要指,消费主义鼓励了浪费剩余的商品,鼓励了奢侈消费。具体内容请参见《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乔治·巴塔耶文选》,汪民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2 同上,第126页。
    1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251页。
    2 Henri Lefebwe: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London:The Penguin Press(1971),P14.参考了吴宁的译文。
    3 同上,P59-60.
    1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1 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trans,John Moore,Verso(1991),P.97.参考了吴宁的译文。
    2 Mike Featherstone:Cultural Theory and Cultural Change,Sage Publications(1992),P.164-165.
    1 Mike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1995),P.58.
    2 Marcel Granet,Bronislaw Malinowski,Eric Voegelin:world within reach andworld of everyday life,in Collected Papers(ed.A sehutz),Springer(1990),P.339.
    3 吴宁: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评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第54-60页。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2 Mike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1995),P.56.
    3 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trans,John Moore,Verso(1991),P.87.
    4 吴宁: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评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第56页。
    5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1995),P.56.
    1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1995),P.57.
    2 亨利·列斐伏尔在其《日常生活批判》、让·鲍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和《完美的罪行》以及弗德里克·詹姆逊在其《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都表达了这一观点。
    1 河清:《艺术的阴谋:透视一种“当代艺术国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1 李叶:闽“龙”腾跃总部基地,《北京青年报》,2008年12月18日。
    2 王德胜: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90年代中国审美风尚变革的基本认识,《思想战线》,1998年第10期,第27页。
    1 参见《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4-120页。
    2 Steve Best:The postmodern Turn,Guildford Press(1997),P.126.
    3 参见《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By Mike Featherstone)第五章,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 Bernice Martin:contemporary Cultural Change,Basil Blackwell(1981),P.21.
    2 Wolfgang Welsch:Undoing Aesthetics,Trans.Andrew Inkpin,Sage Publications(1997),P.40.
    3 Mike Featherstone:Body Modification,Sage Publications(2000),P.1.
    4 Mike Featherstone:Image of Body;Sage press(1995),P.I
    5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117页。
    1 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2 Mike Featherstone:Global Modernities,Sage Publications(1995),P.1-25.
    3 Jen Webb,Tony Sehirato and Geoff Danaher:Understanding Bourdieu,Sage Publications(2002),P.ⅹ.
    1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2 同上,第23页。
    3 同上,第26页。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2 Mike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1995),P.95-123.
    3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1 Mike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1995),P.150.
    2 陶东风等: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讨论,《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第30页.
    3 Leibniz:Critical and Interpretive Essays,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882),P.286.
    4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Blackwell(1991),P.68-168.
    1 Mike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5),P.185.
    1 陶东风等: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讨论,《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第31页。
    2 Eduardo de Fuente:Sociology and aesthetic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ical Theory(2000:5),P.239-247.
    1 Wolfgang Welsch:Aestheticization 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 and Prospect,Journal of Theory,Culture and Society,Feb.1996,Volume 13,P.1-24.参考了陶东风的译文。
    1 布策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 南帆:身体修辞学:肖像与性,《文艺争鸣》,1996年第4期,第30页。
    2 汪民安著:《尼采与身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95页。
    3 参见《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三联书店,2007年版。
    4 参见《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乔治·巴塔耶文选》,汪民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8-117页。
    6 参见《消费文化中的身体》(The Body in Consumer Culture),这是中世纪清教徒的重要性伦理观念。
    7 Bryan Turner:The body and Socie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6),P2.
    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3页。
    2 同上,第34页。
    3 同上,第171-172页。
    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7页。
    2 John Updike:Couples,Random Book craft(1996),P.30.
    3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9页。
    1 鲍玉珩等:这是什么东西,ok,这是艺术,《电影评介》,2008年第22期,第75页。
    2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3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1995,P.39.
    4 Featherstone:The Body in Consumer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1990,P.156.
    5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1 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2 参见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3 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1 特纳:《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汪民安译。http://www.lilacbbs.com/forum/disparticle.php?boardName=Humanity_HIT&ID=8943
    2 Featherstone:The Body: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Sage Publications(1991)P.171.
    3 Featherstone:Body Modification,Sage Publications(2000),P.5.
    1 艾琳娜·鲍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1页。
    2 Featherstone:The Body: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Sage Publications(1991),P.189.
    3 Ibid.
    1 Featherstone:The Body: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Sage Publications(1991),P.189.
    2 Featherstone:The Body: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Sage Publications(1991),P190.
    3 Ibid.P191.
    1 参见Baebara Ehrenreich:Fear of Falling:The Inner Life of Middle Class,Harper Perennial(1990).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2 同上,第31页。
    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江苏人民出版社,严蓓雯译,2007年版,第73页。
    2 Mike Featherstone:Cultural theory and Cultural change,Sage Publications,P.159.
    1 伍小涛:社会分化、社会协调和和谐社会,《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二期,第110-119页。
    1 Keith Hoggart & Eleonore Kofman:Political Geography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London:Croom Helm (1986),P3.
    2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页。
    3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消费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
    1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60-661页。
    2 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1 凡伯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3页。
    2 Georg Simmel:Philosophy of Money,ed.David Frisby,London:Routledge(2004),P.455.
    3 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4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龙婧译,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5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说法,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特点是自由、民主、节制和禁欲。
    6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龙婧译,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1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龙婧译,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2 Richard Hoggart:The Uses of Literacy,Transaction Publisher(1998),P.162.
    3 亚历山大·钱塞勒:“中产阶级”今天到底意味着什么,凌云编译,《中华读书报》,2008年3月19日。
    4 Jean Baudrillard:The System of Object,trans.Benedict,James,Verso(2005),P.218.
    1 Mike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1995),P.15.
    2 Ibid.P.24.
    3 Campbell,C:The Roman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Oxford:Blackwell(1987),E98.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2 同上,第30-31页。
    3 同上,第31页。
    4 同上。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116页。
    2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3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1 Mike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5),P.19.
    2 F Jameson:Postmodernism and the logic of capit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P.41.
    3 Mike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5),P.24.
    1 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1 Pier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P.170.
    2 布尔迪厄等:《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0页。
    1 让·鲍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223页。
    2 同上,第72页。
    3 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edited by Mark Poste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32.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2 同上。
    3 同上。
    4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5),P.56.
    5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
    2 同上,第133页。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2 同上,第137页。
    1 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2页。
    2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3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4 苏特·杰哈利:《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马姗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226页。
    5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2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5),P.69.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2 Mike Featherstone:The Citizen and Cyberspace,the Hedgehog Review(1999),P.65.
    3 Mike Featherstone:The Citizen and Cyberspace,the Hedgehog Review(1 1999),P.65-67.
    1 Mike Featherstone:The Citizen and Cyberspace,the Hedgehog Review(1999),P.66.
    2 Ibid,P.67.
    3 Ibid,P.67-68.
    1 Mike Featherstone:The Citizen and Cyberspace,the Hedgehog Review(1 1999),P.66.
    2 参见《行为交往理论》,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版,第1-22页。
    3 参见http://www.google.cn/intl/zh-CN/renrou/
    4 同上。
    1 哈特莱和劳伦斯·莱斯格分别论述了网络空间内的自由问题。他们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针锋相对的。
    2 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 Mike Featherstone:The Citizen and Cyberspace,The Hedgehog Review(1999),P.66.
    2 参见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eading,MA:Addison-Wesley:1993,P.75.
    3 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eading,MA:Addison-Wesley:1993,P.65.
    4 哈贝马斯:《行为交往理论》,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4页。
    1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1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70页。
    2 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1 转引自李洁非的《城市文学及其意义》,载于《文艺报》,2006年1月8日。
    1 李洁非:城市文学及其意义,载于《文艺报》,2006年1月8日。
    2 亚历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页。
    3 歌德:《歌德谈话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1 杨慧林:当代神学对文论研究的潜在价值,《文艺研究》,2004第3期,第35页。
    2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瓦尔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和汉斯·贝尔廷的《艺术史的终结》中得到这个结论。
    3 弗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1 Richard Hoggart:The Uses of Literacy,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8),P.158.
    2 弗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3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4 同上,第181页。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2 Richard Hoggart:The Uses of Literacy,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8),P.157.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1 Mike Featherstone:Undoing Culture,Sage Publications(1995),P.2.
    2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114页。
    1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李伟、郭东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 2007年10月18日在上海举行了电子艺术节,它可以看作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采用传统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与技术的结合,是对传统的艺术观念有力的消解。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1 叔本华:《作为意志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89页。
    1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李伟、郭东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1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1 Mary Warner,Marien William Fleming:Arts and Ideas,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2005),P.589.
    1 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李伟、郭东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1 弗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2 同上。
    3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4 同上,第175页。
    1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2 同上,第170页。
    3 同上,第171页。
    1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7页。
    [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阎素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埃里希·弗洛姆,《被遗忘的语言》,郭乙瑶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英]奥斯卡·王尔德,《谎言的衰落-王尔德艺术批评文选》,萧易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法]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德]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陈良梅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美]彼德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法]波德莱尔,《1846 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美]大卫·格雷芬,《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美]大卫·格雷芬,《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现代性理论》,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美]弗德里克·弗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全三卷),顾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英]弗兰克·莫特,《消费文化-20 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余宁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德]弗里德雷克·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郭军,《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寓言和语言的种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德]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美]杰克逊·李尔斯,《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任海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美]理查德·舒茨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与生活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李庆本,《转型时期的文化与美学批判》,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罗钢,《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罗钢,《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法]罗兰·巴特,《符号帝国》,孙乃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0年。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法]罗兰·巴特,《形象的修辞》,吴琼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马丁·迈耶,《麦迪逊大道:不可思议的美国广告业和广告人》,刘会梁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美]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腾守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英]迈克·费德斯通,《消费文化中的身体》,龙冰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李庆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米切尔·舒德森,《广告,艰难的说服》,陈安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 书店,2001年。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社会》,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等,《实践与反思》,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等,《再生产》,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德]齐奥尔特·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法]乔治·巴塔耶,《色情史》,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英]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法]让·鲍德里亚,《生产之境》,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法]让·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法]热拉尔·拉尼奥,《广告社会学》,林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美]苏特·杰哈利,《广告的符码》,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2年。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李伟、郭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汪民安,《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汪民安,《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乔治·巴塔耶文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汪民安,《生产》(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0年。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论文明》,徐洋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赖其万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欲三论》,赵蕾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英]约翰·伯格,《看》,刘惠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宋伟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詹姆斯·特威切尔,《美国的广告》,屈晓丽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艾秀梅:日常生活如何成为艺术--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两种实践,《艺术百家》,2006年第4期。
    艾秀梅:艺术是一种生活风格--谈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艺术学效应,《艺术百家》,2005年第3期。
    包亚明: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鲍玉珩:这是什么东西,ok,这是艺术,《电影评介》,2008年第22期。
    蔡晓梅:西方饮食消费文化研究进展与评述,《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4期。
    单世联: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
    单世联:作为文化变迁标识的“后现代”一项反思性研究--费瑟斯通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陈定家:艺术消费意识与广告的文化意味,《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陈华明:消费社会中的艺术生产与大众文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0期。
    陈晓云:电影明星、视觉政治与消费文化--当代都市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明星,《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陈雪军:反思“审美日常生活化”,《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戴慧思,卢汉龙:消费文化与消费革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党圣元,刘方喜:当前消费文化研究与实践中亟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4期。
    逢增玉,李跃庭:理论与实践--“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述评,《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傅守祥: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批判,《哲学研究》,2007年第7期。
    傅守祥:经典美学的危机与大众美学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符有明:论影响读者文学消费自由的因素,《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高小康:当代审美文化的消费本质与时代特征,《学术研究》,2006年第3期。
    顾兆贵:论艺术消费过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顾兆贵:论艺术消费主体与艺术消费力,《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2期。
    管宁,魏然:后现代消费文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 第5期。
    管宁:突破传统学术疆域的理论探险--近年消费文化研究述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
    管宁: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美感形态的“物化”倾向--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一个侧面的考察,《人文杂志》,2004年第6期。
    郭景萍:女性消费文化的社会意义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韩德信:日常生活审美化--西方现代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胡亚敏:审美·资本·日常生活--评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
    黄应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蒋道超:消费文化、身份建构、现代化--美国二十世纪消费文化的流变,《外语研究》,2004年第2期。
    蒋建国: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建构,《探索》,2005年第4期。
    蒋建国: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及其当代意蕴,《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蒋建国: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演变与反思,《消费经济》,2005年第6期。
    姜楠:消费文化的审美变革与科技特征,《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12期。
    江宁康:当代消费文化与民族形象的重塑,《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蒋耀辉:艺术消费心理及消费形态分析,《美术观察》,2003年第12期。
    金惠敏:从形象到拟像,《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金惠敏:趋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社会观察》,2004年第6期。
    金惠敏:全球知识的再界定--费瑟斯通和他的新百科全书计划,《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金惠敏:作为哲学的全球化与“世界文学”问题,《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李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兼论其对消费文化的影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李明: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中的两个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李庆本: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1期。
    李春青:在消费文化面前文艺学何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李炜:从中介角度看文艺消费,《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李闻思:谈费瑟斯通和他的新百科全书工程,《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李艳,王淑梅:消费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重建,《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期。
    李益荪:试析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基本要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李媛媛:杜威美学思想与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文艺争鸣》,2007年11期。
    梁婷婷,欧阳宏生:电视文化:一种大众的消费文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3期。
    刘方喜:“审美消费主义”批判与“审美生产主义”建构,《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刘嘉: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美学边界的扩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刘莎莎:中国后现代音乐与消费文化,《人民音乐》,2004年第8期。
    刘悦笛,许中云: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娄莉:艺术价值及艺术消费,《艺术百家》,2006年第6期。
    陆扬:消费文化与美国化问题,《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罗如春:“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批判主义”迷误,《文艺争鸣》,2007年第3期。
    马驰:论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社会科学》,1998年第10期。
    马大康:从“鉴赏”到“消费”--消费文化与文艺学研究范式变革,《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毛崇杰:知识论与价值论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评“新的美学原则”, 《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南帆:身体修辞学:肖像与性,《文艺争鸣》,1996年第4期。
    祁艳:论日常生活与审美艺术的关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钱翰:“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文学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邱运华:“日常生活艺术化”的话语描述问题--巴赫金的审美交往话语理论的建构价值,《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桑农:“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中的价值问题--兼为“新的美学原则”辩护,《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施惟达,樊华:论消费主义时代的精神生产,《文学评论》,2006年第3期。
    施卓敏:消费行为与消费文化的全球趋同问题研究,《学术研究》,2002年第6期。
    苏奎: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走向的讨论综述,《文艺争鸣》,2004年5期。
    苏令银:探讨都市文化视闭中的现代消费伦理--“现代消费伦理与都市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唐琳:论网络消费文化,《消费经济》,2007年第3期。
    汤拥华: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意识形态问题,《山花》,2005年第6期。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陶东风:新文化媒介人批判,《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陶东风: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并答赵勇博士,《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王德胜:审美的道德之境--中西形体审美意识的伦理精神之同异,《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
    王德胜:文学“边界”之争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之间,《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9期。
    王刚:从“消费”回归“审美”:大学文化精神要在美育中生成,《理论导刊》,2007年第6期。
    王冠伟: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消费文化:没有规则只有选择,《学术交流》,2005年第3期。
    王宁: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及其审美特征,《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王晓德:美国现代消费文化与澳大利亚的发展,《当代亚太》,2007年第4期。
    汪新建,吕小康:时尚消费的文化心理机制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王一川:中国消费文化中的悖谬:身体热消费与头脑冷思考,《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王忠武:消费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吴宁: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评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武中哲:冗余时代的消费文化及社会整合逻辑,《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肖建华:当代消费文化的美学价值,《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5期。
    肖玲诺:技术革命时代的日常消费文化,《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肖琼:试论审美与消费社会中的审美化现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
    肖鹰:青春审美文化论--电子时代的“青春”消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新馨:消费文化与现代性,《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徐刚:美学意识形态: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美学批判--兼谈“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
    杨魁,静恩英:现代消费主义文化形成中的媒体及其作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杨琴:论消费文化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
    姚朝文: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学边界问题,《文艺争鸣》,2007年第1期。
    殷企平:阿诺德对消费文化的回应,《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郁方:19世纪末以来中国中产阶层的消费文化变迁与特征,《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
    於贤德:文艺学、美学对消费主义挑战的回答,《学术研究》,2006年第6期。
    袁芃:大众化时代的艺术呼唤美的回归,《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张芳德:费瑟斯通消费文化的审美维度,《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张弓,苏颖:“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溯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张淑芳:论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历史起点,《西藏发展论坛》,2006年第2期。
    张天曦:日常生活审美化:当代审美新景观,《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张筱薏,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学术论坛》,2006年第9期。
    张作岭:艺术生产与消费中的“无我”与“有我”,《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
    赵旭东:消费的文化解释,《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赵媛媛: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行走在唯美主义和消费文化双轨上的韩剧,《电影评介》,2006年第23期。
    钟仕伦:“美学上的反感”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马克思一个美学命题的当代阐释,《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周敏:走向“和谐知识”--2006年“挑战全球知识”中英开封论坛综述,《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周小仪:消费文化与生存美学--试论美感作为资本世界的剩余快感,《国外文学》,2006年第2期。
    周宪: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朱希祥,李晓华:文艺民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6期。
    朱朝辉:看上去很美--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思考,《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
    邹华:韦尔施美学的“审美化”概念,《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祖群英:媒体发展语境下的消费文化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1期。
    Giddens,Anthony(1971),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tin,Bernice(1981),Contemporary Cultural Change,Oxford:Basil Blackwell.
    Turner,Bryan(1996),The body and Socie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
    Bledstein,Burton J,Robret D Johnston(2001),The Middle Sorts:Explor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London:Routledge.
    Campbell,Colin(1987),The Roman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Oxford:Blackwell.
    Lury,Celia(1996),Consumer Culture,London:Polity Press.
    Frisby,David and Featherstone,Mike(eds.)(1997),Simmel on culture:selected Writing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Davis,Deborahs(2000),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Cali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
    Robbins,Derek(2000),Bourdien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ynne,Derek,Leisure(1998),Lifestyle and the New Middle Class,London:Routledge.
    Held,D.,McGrew,A.,Goldblatt,D.and Perraton J.(1999),Global Transformation:Politics,Economics and Culture,London:Polity Press.
    Slater,Don(1997),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London:Polity Press.
    John,Downham(1986),Consumer market research:handbook,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Klaus,Eder(1996),The New Politics of Class-Social Movement and Culture Dynamic in Advance Societie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Jameson,Fredric(1991),Postmodernism,or,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Karl,Genth(1966),China Made:Consumer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mmel,Georg(1964),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New York:The Free Press.
    Marshall,Gordon(1997),Repositioning Clas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Schutte,Hellmut and Ciarlante,Deanna(1998),Consumer Behaviour in Asia,New York:Macmillan press Ltd.
    Lefebvre,Henri(1971),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London:The Penguin Press.
    Baudrillard, Jean(1998), The Consumer S ociety:Myths and Structur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atson, L. James(1984), Clas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ost-revolution Chin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ull, James(1991), China Turned on Television, Reform and Resistance,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Baudrillard, Jean (1975),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St Louis:Telos Press.
    Baudrillard, Jean(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nomy of Sign, St Louis: Telos Press.
    Webb J., Schirato, T. and Danaher G.( 2002), Understanding Bourdieu,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Storey, John (1993), Culture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London: Prentice Hall Harvester Wheatsheaf.
    
    Tomlinson, John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 London: Polity Press,.Storey, John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ggart, Keith and Kofman, Eleonore(eds.)(1986), Political Geography and Social Stratisfication, London:Routlege.
    Sklair, Leslie (1995), Sociology of Global System, Baltimore: Johns Hopins University Press.
    
    Sklair, Leslie (2001), The Transnational Capitalist Class, Oxford: Blackwell.
    Douglas, Mary and Isherwood Baron C.(eds.)(1996), The World of Goods, London:Routeledge.
    Warner, Mary and Fleming, Marien William (2005), Arts and Ideas, 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Certeau, Michel De(1998),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Featherstone, Mike (ed.) (1992), Cultural theory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Featherstone, Mike (ed.) (1990),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eatherstone, Mike (ed.) (1995), Images of aging: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later lif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Featherstone, Mike (ed.) (1995), Body Modification,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Featherstone, Mike (eds.)(1999), Spaces of culture: city, nation, world, London,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Featherstone, Mike(1992), "Cultura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Sphere", in Munch, Richard and Smelser, Neil J.(eds.), Theory of Culture.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eatherstone, Mike (1995), Undoing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eatherstone, Mike(1999), The Citizen and Cyberspace, The Hedgehog Review.
    Featherstone, Mike(1990), Perspectives on Consumer Culture, Sociology,vol.24,(1).
    
    Bourdieu, Pierre(1990), In Other Word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n, Pierre(1993),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London: Polity press.
    Hoggart, Richard(1998), The Uses of Literacy,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Best, Steve (1997), The postmodern Turn, London: Guildford Press.
    Adorno, T.W.(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Lorna, Weatherill (1988), Consumer Behave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1660-1760, London: Routledge.
    
    Leiss, W. (1978), The Limits to Satisfaction, London: Marion Boyars.
    Welsch, Wolfgang(1997), Undoing Aesthetics, Trans. Andrew Inkpi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