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与清初经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李光地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在经学、理学等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又是一位政治家,历任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等职,在平息三藩之乱、统一台湾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前人对李光地学术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学,而对其经学的研究比较薄弱,更没有全面考察其经学的著作。本文以李光地经学作为研究对象,从学术史与经学史的视角,深入分析李光地经学及他与清初经学间之关系,以期全面准确地勾勒出其经学的面貌,并探究其对清初经学的影响。
     李光地在经学上用力甚勤,对清初经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历代《诗经》学的批判与继承,他明确主张孔子确曾删《诗》,并总结出孔子删《诗》的原则与目的。他总结宋儒的诗说,把朱熹与吕祖谦的诗说融会贯通。他对汉唐以来的“《诗》亡”说提出了反驳,指出“《诗》亡”是指“正《风》、正《雅》亡”。他力证《古文尚书》不是伪书,主张《尧典》、《舜典》应为两篇,《皋陶谟》、《大禹谟》本为一篇。对黄宗羲、阎若璩怀疑“虞廷十六字”,他站在程朱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反驳。他以“数图”解“洛书”,认为《洪范》中“洪范九畴”是指“洛书”,实质是《周易·说卦》之“参天两地”。他反对汉儒的“阴阳五行说”,认为“五行”即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五种物质。他重新论证孔子与《春秋》的关系,认为孔子只是抄录、删节鲁史而成《春秋》。他认为《春秋》的性质是史书,其中保留很多史书的写作方法。他总结归纳了《春秋》中的“书法义例”,从义理与礼制的角度对“书法义例”进行了分析。
     李光地主张打破对宋儒的迷信并重新审视宋学经典。他论经往往站在朱子经说的反面立论,并非全据朱说,对朱子的经说常有批判。他对朱熹的《诗集传》提出批评:一,取郑玄之说攻击朱熹的比、兴说,并对《诗集传》中“兴”例加以辨别。二,批评《诗集传》所取毛、郑旧说与朱熹自创新说的疏漏之处。三,对朱熹所解释的诗意进行了批评。他对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也有批评,指出“大学”即“太学”,“知本”即“格物”,不须以“敬”来补“大学”,“格物致知传”也不必补,《大学》篇的中心应为“诚意”章。李光地对蔡沈《书集传》也加以指摘,他批评《书集传》更多从文字训释上着眼。对待陆王之学,他认为“陆王于程朱有助”,主张不立门户,朱陆兼采。他作《大学古本说》,取王阳明《大学》以古本为宗,直到晚年也没有舍弃陆王之学。
     李光地认为“六经”有“理”,“理”即“性”。而要想求得“理”、“性”,就要借助“六经”,“求理”的目的又是为了“明道”,由此他构建出“求理于经”的学术理路。李光地提倡科举改革,其改革的内容包括:提高五经在科举中的地位、考试中增加经世之学的内容,改变八股文的文风及写作方法,此举,推动了经学发展。
     李光地经学具备如下特点:第一,勇于推出新说,不拘泥,不守旧。第二、注重运用以四书证经。第三,汉宋兼采,融会众家之长。第四,认为程朱、陆王殊途同归。
Li Guangdi, a famous scholar living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made a great achievement i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neo-Confucianism. He was also a politician, successively holding the post of Reader of the Academy and Sub-Chancellor of the Grand Secretariat. He contributed to pacifying the Revolt of the Three Feudatories and the unification of Taiwan.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bout Li Guangdi mainly focus on neo-Confucianism. By contrast, his idea of Confucian classics draws little academic attention, let alone the thorough study on it. This thesis explores Li Guangdi's attainments on Confucian class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history and history of classical studies, and analyzes his influence on the Confucian classic of early Qing dynasty, hoping to sketch the contours of Li Guangdi's study thoroughly and accurately. Furthermore, the role he played in Confucian revival during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s analyzed.
     Li Guangdi's great achievement i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classics study of early Qing dynasty. He pointed out that Confucius had deleted Book of Odes. He also summarized the principle and the purpose of Confucius's deleting. He generalized Song Confucians' study on poems and especially had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Ju Xi's and Lv Zuqian's theory on poem. He contradicted the statement formed in Han and Tang dynasty that the etiquette culture proposed in the book Shi had died out. He corrected it by saying that it was not Shi but the Feng and Ya parts that lost their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He attested that the Ancient Book of History was not a pseudograph. In his thought, Yao-Dian and Sun-Dian are two articles and Gaoyao-Mo and Dayu-Mo should be one. As to Huang Zhongxi and Yan Requ's doubt about "YuTing16-character", he countered it from the angle of neo-Confucianism. He analyzed Luo Shu with figures and thought "hung fan nine domains" in the book Hong Fan refers to Luo Shu. In the book Zhou Yi-Trigram Analyzing this idea is interpreted as follows, the odd numbers stand for the heaven and the even numbers stand for the earth. Different from "Yin-Yang five elements" explained by Confucians of Han dynasty, he thought the five elements are the five kinds of material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He defined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fucius and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a new way, thinking Confucius wrot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only by copying and deleting the history of Lu. He thought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s a work on history, which contains many methods of recording history. He summarized the "Shufa-Yili" part, and analyzed it from angles of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and Ritual System.
     He advocated breaking the superstition of Song Confucians and reviewing classics of Song Dynasty. His theory always stands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Zhu Xi's. He criticized his work, the Book of Odes Commentary, sharply. First, he attacked Zhu's points about "Bi" and "Xing " by quoting Zhen Xuan's views. Second, he revealed that some views in the book was borrowed from "Mao-Zheng" and found faults in the new points created by Zhu Xi. Third, he also criticized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explained by Zhu Xi in the book. As for Zhu Xi's the Four Books Commentary, Li Guangdi pointed out the "Great Learning" is "Imperial University","knowing ourselves" is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and there is no need completing Great Learning with "Jing", also no need adding "the Commentary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and the Extension of Knowledge". The center of Great Learning should be the "sincerity" chapter. Li Guangdi also criticized Cai Shen's the Book of Shu Ji Zhuan, saying it paid too much attention to commentary. As to Lu Wang's theory, he thought it helped Cheng-Zhu school. So he advocated adopting ideas from both Zhu and Lu. His book Ancient Version of Da Xu consulted theory of Wang Yangming. He stuck to Lu Wang's theory even in his later years.
     Li Guangdi thought that there is "Li" in the Six Classics."Li" is "Natur e". Only in the Six Classics can we get "Li " and "Nature", The aim of gett ing "Li" is for understanding "Dao". In this way he constructed a new way of academic researching——acquiring "Li" from the Six Classics. Li Guang di proposed a reform plan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is plan:improving the position of the Five Classics, increasing the prop ortion of the Statecraft learning in the examination and changing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eight-legged essays. This adv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features of Li Guangdi's study on Confucian classics are as follows. First, presenting the new points bravely, not rigidly adhering to old rules an d not totally believ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es'views. Second, confirming the Confucian Classics with the Four Books. Third, integrating other researches' good views into his study, especially the achievement of Han and Song dyna sty. Fourth, regarding the school of Chen Zhu and the school of Lu Wang as one group. Li Guangdi's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lso exists some of def ects and limits.
引文
1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页。
    2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3页。
    3 钱穆:《九十三岁答某杂志问》,《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委会:《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51册,471页。
    1 钱穆论清初理学的发展说:“清代理学,……当明之末叶,王学发展已臻顶点,东林继起,驶骎有由王返朱之势。晚明诸老,无南无朔,莫不有闻于东林之传响而起者。故其为学,或向朱,或向王,或调和折中于斯二者,要皆先之以兼听而并观,博学而明辨。(钱穆:《清儒学案序目》,《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编委会:《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22册,590页。)
    2 钱穆:《论清初诸儒之学》,《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3页。
    3 据道光29年李维迪刻本《榕村全书》南开大学图书馆藏。
    1 《清史列传》卷10,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718页。
    2 杨名时:《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贞李公光地墓褐》,钱仪吉:《碑传集》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331页。
    3 李绂:《赠太子太傅大学士谥文贞李光地传》,《穆堂别稿》卷29,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233册,282页。
    4 全祖望:《答诸生问榕村学术帖子》,《鲒埼亭集外编》卷44,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03册,493页。
    5 全祖望:《答诸生问榕村学术帖子》,《鲒埼亭集外编》卷44,494页。
    1 章炳麟:《馗书·初刻本·重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347页。
    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118页。
    3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19页。
    4 钱穆:《清儒学案序目》,《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编委会:《钱宾四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22册,590-591页。
    5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9页。
    6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79页。
    7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80页。
    1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690页。
    2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692页。
    3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4 以上两篇文章见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1 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35年,2页。
    2 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5页。
    3 周予同著,朱维铮编校:《怎样研究经学》,《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427页。
    4 参见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6-17页。
    5 张载:《答范巽之书》,《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349页。
    6 程颢、程颐:《上孙叔曼侍郎书》,《河南程氏文集》卷10,《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603页。
    7 朱熹撰,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62,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页。
    2 参见姜广辉:《论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姜广辉:《“宋学”、“理学”与“理学化哲学”》,《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3 参见李禹阶:《理学与经学》,《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1 据《李文贞公年谱》:“崇祯壬午秋九月癸酉公生”,“五十七年戊戌公七十七岁……五月丙子公薨”。(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近代史料丛刊》,六十三辑,621册,文海出版社,1页,264页。)
    2 《李文贞年谱》载:“初祖君达始迁安溪感化里之湖头乡。”(2页。)
    3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2页。
    4 《乾隆安溪县志》卷10《杂记》,《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志辑》第27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651页。
    5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3页。
    6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续语录》卷19,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876页。
    1 李清馥:《榕村谱录合考》,李维迪:《榕村全书》,清道光九年刻(1829),第12涵,5页b。
    2 《安溪县志·乾隆》卷7《人物上》,555-566页。
    3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6页。
    4 李清馥:《榕村谱录合考》,5页a。
    5 李清馥:《榕村谱录合考》,5页a。
    6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6页。
    7 李光地:《离骚新说后序》,《榕村全集》卷10,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60册,182页。
    8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13页。
    1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14页。
    2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16页。
    3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15页。
    4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17页。
    5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6,773页。
    6 卫既齐,“字伯严,山西猗氏人。康熙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讲学,志当世之务”。(赵尔巽:《清史稿·卫既齐传》卷276,中华书局,1977年,10079页。)卫既齐为李光地中进士时的考官之一。“(康熙)九年庚戌,公二十九岁,春三月,登蔡启遵榜进士。主考魏公裔介、龚公鼎孳、王公清,田公逢吉,同考卫公既齐。”(《李文贞公年谱》,22页。)
    7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2,440页。
    8 《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03页。
    1 参见《榕村全集》卷26,《蜡丸疏》,364页。
    2 《清史列传》,704页。
    3 陈梦雷:《与李厚庵绝交书》,《松鹤山房文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79册,383页。
    1 钱林:《文献征存录》卷4,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第10册,587页。
    2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10,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第137册,364页。
    3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1,709页。
    4 参见《李文贞公年谱》、二十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八年等条。
    据《李文贞公年谱》编。
    * 据《李文贞公年谱》、《榕村谱录合考》、章全山:《李光地著述考论》,杨国桢:《李光地研究》,407-414页等编。
    1 许苏民:《李光地传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
    2 杨菁:《李光地与清初理学》,《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二编》,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22册。
    1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991页。
    2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997页。
    3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998页。
    4 杨向奎在《清儒学案新编》,《孝感、安溪学案》中认为,李光地“信奉程朱”,“于理学,则多弥缝而少发挥”。(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693-696页。)1986年,高令印、陈其芳在《福建朱子学》一书中,从程朱学派的视角考察了李光地的学术渊源,认为其学术源于朱熹,指出他“一生致力于朱子学”。但该书同时也认为李光地“虽主程朱”,又不“墨守门户之见”,“认为朱子之言不能无疑”,“对朱子学笃信而时有不同”。认为李光地对陆王是“持比较客观的允态度”,“总的说来持否定态度,但亦有部分肯定”。由以上观点,该书认为李光地“在某些观点上虽与朱熹有些不同看法,但这些看法只是小的枝节问题,至于根本的观点则是一致的……李光地的根本立场是站在朱熹一边,是在此基础上调节朱子学派与其他学说的矛盾。因此,总的说来李光地就是朱子学家。”(高令印,陈其芳:《福建朱子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378、380、382页。)同年,陈其芳在《李光地及其哲学思想》中认为“李光地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学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重振朱子学;二、发挥朱子学:三、修正朱子学。”陈其芳又指出:李光地把“理”为世界的本源,所以李光地的哲学是客观的唯心主义。李光地的人性论是:人性无不善,人之所有有善恶,是因为“气之中偏”。(陈其芳:《李光地及其哲学思想》,《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6年第5期。)同年,王钟翰在《李光地生平研究中的问题》中说:李光地“少为六经章句之学,以宗法程朱、反对陆王闻名于世”。(王钟翰:《李光地生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燕京学报》,1995年,第1期。)
    1 孙明章:《李光地与后期闽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2 孙明章:《李光地与后期闽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3 1995年,萧萐父、许苏民的《明清启蒙学术流变》一书对李光地又有专门的论述,认为李光地深受陆王心学的影响。该书指出“李光地是在左派王学及李贽学说风行福建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王学及王门后学对他的影响亦实在不可低估”,“李光地后来写过《尊朱要旨》,但其实私下里却有许多批评朱熹学说的言论。他在人性论和理欲观方面就对朱熹学说作了很大的修正”。(萧楚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368-367页。)1998年,苗润田,姜林祥主编的《中国儒学史》认为李光地“虽然崇信程朱,但主张打破门户之见,取各家之长以补程朱之短,融会贯通:尊程朱而不盲从,抑陆王而不全盘否定陆王。”(苗润田著,姜林祥主编:《中国儒学史·明清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2004年,林国标《清初朱子学》一书认为,“李光地是一位学宗程朱的理学家,但他对程朱之学并非株守”。(林国标:《清初朱子学研究——对一种经世理学的解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此后,2006年林国标的《李光地理学思想评议》一文认为李光地“思想上的总体风格是以实用的态度折衷、周旋于多家学术之间”。(林国标:《李光地理学思想评议》,《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又说:“李光地的理学是一种以程朱为主、以陆王为辅的具有折衷特性的理学。折衷虽有拼凑之嫌,但融汇得法自成一体,亦未必不是一种创造。他通过吸纳王学中合理的思维成果,一方面坚持“气”中求“理”,另一方面要求返本归源,保持心体的洁净和对伦理规范的体认与实践能力,鼓励个体拥有承担社会伦理责任的勇气。”(林国标:《李光地理学思想评议》,《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 陈祖武:《<榕村语录>及李光地评价》,《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年第2期。
    5 陈祖武:《李光地年谱略论》,《文献》,1989年第3期。
    6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09.211页.
    1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47页,1004页。
    2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47页,1004页。
    3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1006页,1007页。
    4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1013页。
    5 高令印,陈其芳:《福建朱子学》,382页。
    6 高令印,陈其芳:《福建朱子学》,382页。
    1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368-371页.
    2 林国标:《清初朱子学研究——对一种经世理学的解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253页。
    3 傅小凡,卓克华著:《闽南理学的源流与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258页。
    4 史革新,龚书铎主编:《清代理学史》,上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187页。
    1 林国标:《李光地理学思想评议》,《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 林国标:《清初朱子学研究》,255页。
    3 傅小凡,卓克华著:《闽南理学的源流与发展》,264-265页。
    4 史革新,龚书铎主编:《清代理学史》,190页。
    1 钱林:《文献征存录》卷4,589页。
    1 《史记·孔子世家》卷47,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936页。
    2 班固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书·艺文志》卷30,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708页。)
    3 郑玄《六艺论》:“孔子录周衰之歌,及众国圣贤之遗风,自文王创基,至于鲁僖四百年间,凡取三百五篇,合为《国风》、《雅》、《颂》。”(孔颖达《诗谱序正义》引,《毛诗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56页。)
    1 欧阳修:《诗图总序》,《诗本义》卷1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0册,301页。
    2 邵雍:《观物篇五十六》,《皇极经世书》卷1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03册,1038页。
    3 邵雍:《伊川击壤集序》,吕祖谦:《宋文鉴》,《皇朝文鉴》卷87,《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351册,29页。
    4 程颐:《论语解》,《河南程氏经说》卷6,程颐,程颗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140页。
    5 朱熹撰,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23,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798页。
    6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23,798页。
    7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34,1203页。
    8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34,1204页。
    9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24,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60册,345页。
    10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语录》卷2,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24页。
    11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语录续集》卷3,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856页。
    1 朱彝尊:《经义考》卷98,林彰庆,蒋秋华,杨晋龙,冯晓庭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834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3,596页。
    3 李光地:《注解正蒙》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97册,400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3,596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3页。
    2 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25页。
    3 李光地:《诗所》卷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6册,39页。
    1 夏传才认为孔子删诗的三个标准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不语怪力乱神”(《同上》),“攻乎异端,斯害也己”(《论语·为政》)。(《诗经研究史概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5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页。
    1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41页。
    1 李光地:《诗所》卷1,22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24-25页。
    3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46页。
    1 参见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8页,306页。
    2 参见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554页。
    3 顾起元:《吕氏家塾读书记序》,朱彝尊:《经义考》卷107,林彰庆,蒋秋华,杨晋龙,冯晓庭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2000页。
    1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册,390页。
    2 朱熹:《读吕氏诗记桑中篇》,《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32册,3371页。
    3 朱熹:《诗序辨说》,《诗集传》,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册,365-366页。
    4 朱熹:《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册,74页。
    1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5,390页。
    2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5,390页。
    3 朱熹:《诗序辨说》,《诗集传》,364页。
    4 朱熹:《读吕氏诗记桑中篇》,《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3371页。
    5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24,345页。
    6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24页。
    1 李光地:《朱吕说诗论》,《榕村全集》卷15,243页。
    2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24,345页。
    3 李光地:《读论语札记》卷上,《榕村四书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10册,46页。
    4 朱熹:《论语集注》卷7,《四书章句集注》,178页。
    5 朱熹:《论语集注》卷5,《四书章句集注》,140页。
    6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24,345页。
    7 李光地:《读论语札记》卷上,《榕村四书说》,46页。
    8 李光地:《读论语札记》卷上,《榕村四书说》,46页。
    9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24,345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24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24页。
    3 李光地:《朱吕说诗论》,《榕村全集》卷15,243页。
    4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46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43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24页。
    3 李光地:《诗所》卷2,22页。
    4 李光地:《诗所》卷2,36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24页。
    6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9页。
    1 李光地:《诗所》卷2,35页。
    2 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62页。
    3 “《雅》《郑》邪正”见于朱熹所说。朱熹为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写序时说:“虽然此书所谓‘朱氏者’,实熹少时浅陋之说,而伯恭父误有取焉。其后历时既久,自知其说有所未安,如‘《雅》《郑》邪正’之云者,或不免有所更定,则伯恭父反不能不置疑于其间。熹窃惑之,方将相与反复其说,以求真是之归,而伯恭父已下世矣。呜呼,伯恭父已矣!若熹之衰颓汩没,其势又安能复有所进,以独决此论之是非乎?”(《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6,3655页。)他又在给吕祖谦的信中说:“‘《读诗记》中所言“《雅》《郑》邪正”之言何也?’曰:‘郑卫之音便是。今邶、鄘、郑、卫之诗多道淫乱之事,故曰“郑声淫”,圣人存之,欲以知其风俗,且以示戒,所谓《诗》可以观者也,岂以其诗为善哉?伯恭谓《诗》皆贤者所作,直陈其事,所以示讥刺。’”(朱鉴:《诗传遗说》卷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册,516页。)
    4 李家树认为:“大抵朱、吕争辩的,在于诗和声是否有别,抑或声即等于诗。”(《南宋朱熹、吕祖谦“淫诗说”驳议述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朱熹:《读吕氏诗记桑中篇》,《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3371-3372页。
    1 朱熹:《诗序辨说》,《诗集传》,365页。
    2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5,390页。
    3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5,390页。
    4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5,390页。
    5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5,390页。
    6 李光地:《朱吕说诗论》,《榕村全集》卷15,243页。
    7 李光地:《读论语札记》卷上,《榕村四书说》,46页。
    8 李光地:《读论语札记》卷上,《榕村四书说》,46页。
    9 李光地:《朱吕说诗论》,《榕村全集》卷15,243页。
    1 李光地:《朱吕说诗论》,《榕村全集》卷15,243页。
    2李光地:《读论语札记》卷上,《榕村四书说》,46页。
    3 李光地:《诗所序》,《榕村全集》卷10,178页。
    4 李光地:《朱吕说诗论》,《榕村全集》卷15,243页。
    5 李光地:《诗所》卷2,31页。
    6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8页。
    7 顾颉刚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诗与乐是合一的,乐与礼是合一的。春秋末叶新声起了。新声是有独立性的音乐,可以不必附歌词,也脱离了礼节的束缚。因为这种音乐很能悦耳,所以在社会上占极大的势力,不久就把雅乐打倒。战国时音乐上尽管推陈出新;雅乐成为古乐,更加衰微得不成样子。一二儒者极力拥护古乐诗,却只会讲古诗的意义,不会讲古乐的声律。因为古诗离开了实用,大家对他有一点历史的态度。但不幸大家没有历史的知识可以帮着研究,所以结果只造成了许多附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论文集》卷11,《顾颉刚全集》,第12册,292页。)
    8李光地,《诗所》卷2,31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8,492页。
    2 李光地,《诗所》卷2,31页。
    3 李光地:《诗所》卷2,31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8页。
    2 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80页。
    3 李光地:《诗所》卷2,31-32页。
    1 王应麟:《自序》,《诗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册,598页。历代学者对于《诗集传》多给予高度评价,归结起来其优点主要有两方面:一,肯定朱熹对于《诗序》错误的辨正。朱熹的学生陈文蔚说:“先生于《诗》去《小序》之乱经,得诗人吟咏性情之意。”(朱彝尊:《经义考》卷180,2006页。)陈振孙说:“以《大》、《小》序自为一编,而辨其是非。”(朱彝尊:《经义考》卷180,2006页。)明代朱升说:“朱子之于《诗》也,本欧阳氏之旨而去《序》文,明吴才老之说而叶音韵,以《周礼》之六义三经而三纬之,赋比兴各得其所,可谓无憾也已。”(朱彝尊:《经义考》卷180,2008页。)二,高度肯定《诗集传》在《诗经》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兼取诸家之长的优点。元代学者郝经说:“晦庵先生方收伊洛之横澜,折圣学而归衷,集传注之大成,乃为《诗》作《传》近出已意,远规汉、唐,复《风》、《雅》之正,端刺美之本,粪训诂之弊,定章句音韵之短长差舛,辨《大》、《小》序之重复,而三百篇之微意、思无邪之一言,焕乎白日之正中也。”(朱彝尊:《经义考》卷180,2006-2007页。)王袆说:“朱子《集传》,其训诂多用毛、郑,而叶韵则本吴才老之说,其释诸经,自谓于《诗》独无遗憾。当时东莱吕氏有《读诗记》最为精密,朱子实兼取之。”(朱彝尊:《经义考》卷180,2008页。)何乔新曰:“宋欧阳氏、王氏、苏氏、吕氏于《诗》皆有训释,虽各有发明,而未能无遗憾,自朱子之《传》出,三百篇之旨粲然复明。”(朱彝尊:《经义考》卷180,2006页。)夏传才认为《诗集传》是“《毛诗传笺》、《毛诗正义》之后,《诗经》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其优点主要有三:“第一,批评地继承汉学《诗经》学的可取成果,进行了重大革新和发展。第二,初步用文学的观点来研究《诗经》。第三,以求实的精神考证文字训诂,注意韵读,全部注疏简明扼要,体制完整。”(《诗经研究史概要》,114-116页。)
    2 朱彝尊:《经义考》卷180,2008页。
    3 朱彝尊:《经义考》卷180,2008-2009页。
    4 参见林庆彰:《姚际恒对朱子<诗集传>的批评》,《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程嫩生:《戴震早年对朱熹学术的评判——以戴震<毛诗补传>与朱熹<诗集传>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1 朱熹:《诗传纲领》,《诗集传》,344页。
    2 朱熹:《诗集传》卷1,402页。
    3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1,335页。
    4 朱熹撰,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80,第17册,2737页。
    5 朱熹:《诗集传》,406页。
    6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1,335页。
    7 朱鉴:《诗传遗说》卷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册。
    8 朱熹:《诗集传》,406页。
    9 参见李开金:《试论朱熹的比兴说》,《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5期。王龙:《论朱熹<诗集传>中的“兴”》,《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鲁洪生:《关于朱熹赋比兴理论的几点考辨》,《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1274-1285页。
    10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5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5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8-229页。
    3 朱熹:《诗集传》卷1,409页。
    4 李光地:《诗所》卷1,8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6页。
    6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1,335页。
    1 参见李开金:《<诗集传>与毛传郑笺训诂相通说》,《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2 方东树:《汉学商兑》,《汉学师承记(外二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321页。
    3 朱熹:《诗集传》卷2,431页。
    4 朱熹:《诗集传》卷12,604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7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7页。
    2 李光地:《诗所》卷1,18页。
    3 朱熹:《诗集传》卷18,692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38页。
    1 李光地:《诗所》卷7,135-136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40页。
    2 全祖望:《经史问答》卷6,《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47册,622页。
    1 朱熹:《诗集传》卷9,549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31页。
    1 朱熹:《诗集传》卷12,611页。
    2 朱熹:《诗集传》卷12,611页。
    3 朱熹:《诗集传》卷12,612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34页。
    1 朱熹:《诗集传》卷16,667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36页。
    1 参见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77页。“王者之迹”,孔颖达认为是“王者风华之迹”,孔颖达疏:“孟子言自周之王者风化之迹熄灭而《诗》亡,歌咏于是乎衰亡:歌咏既以衰亡。然后《春秋》褒贬之书于是乎作。”焦循认为“王者之迹”指“王者之政”即“天子巡守”与“诸侯述职”。他说:“盖王者之政,莫大于巡守述职。巡守则天子采风。述职则诸侯贡俗,太史陈之以考其得失,而庆让行焉,所谓迹也。……泊乎东迁,而天子不省方,诸侯不入觐,庆让不行,而陈诗之典废,所谓迹熄而《诗》亡也。”(《孟子正义》,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338页。)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第五》:“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迹’即‘迈’之误。”(《说文通训定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85页。)《说文解字》丌部:“‘(?)’,古之道人,以木铎记诗言。”(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99页。)杜预注:“遒人,行人之官也。木铎,木舌金铃。询于路,求歌谣之言。”(《春秋左传正义》卷32,4251页。)朱骏声认为“王者之迹”,即“采诗”之制。
    2 除此三种观点之外,还有几种看法,如郑樵说:“《春秋》作于获麟时,乃哀公十四年矣。《诗》亡于陈灵之时,乃孔子未生之前。‘迹息’、‘诗亡’,故日:‘《诗》亡然后《春秋》作。’谓美刺之《诗》亡而褒贬之《书》作矣。”(《诗亡然后春秋作》,《六经奥论》卷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84册,73页。)王应麟说:“《左传》襄二十九年,季札观乐于鲁已为之歌《王》矣。孔子至哀公十一年,始自卫反鲁乐正《雅》、《颂》得所,则降《王》于《国风》非孔子也。”(《困学纪闻》卷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54册,205页。)范家相说:“《诗》亡者,太师不采诗,王朝无掌故,诸侯之国史亦不纪录之,以进王国。亡则四《诗》俱亡,非仅《雅》亡也。”(《诗渖》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8册,604页。)焦循:“孟子言‘王者之迹熄而《诗》亡’非曰王者之《诗》亡也。凡言《诗》,《风》、《雅》、《颂》皆在其中,非独以为《雅》也。”(《诗亡辨》,《焦氏笔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89页。)魏源:“平王晚政益衰,仅以守府虚名于上,王迹荡然不存。故以《春秋》作之年,知《诗》亡之年也。若夫此外列国变《风》,下逮陈灵,是则霸者之迹,非王者之迹矣。”(《王风义例篇下》,《诗古微》,魏源全集编辑委员会:《魏源全集》,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册,201页。)冯浩菲同意以上三说,他说:“这种观点既符合《诗》事范围内周室诸王政治与权力演变的历史事实,又符合有周一代诗乐兴衰的实际情况;既与诗止于陈灵而孔子修《春秋》的先后次序相符,又与《孟子》此处文意相合。”(《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151页。)周颖南认为:“《诗》亡”是指平王东迁以后“天下大乱,王室衰微,……采诗制已经不再进行”并且“各国政权交替,礼崩乐坏,已经编集的‘诗三百’ 流散于各处,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本子。所以孟子说‘诗亡’,然后孔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作《春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解》,《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4年。)夏传才认为:“孟子后来说的‘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指的就是孔子当时面对礼乐崩坏、文籍逸散、动荡离乱的时代。”(《诗经研究史概要》,33页。)
    1 《孟子正义》,337页。
    2 胡安国:《春秋胡氏传》卷1,1页。
    3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57,1842页。
    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359页。
    5 顾炎武著,陈垣校注:《王》,《日知录校注》卷3,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125-126页。
    1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2页。
    2 参见常教:《鲁颂辨考》,《文献》1983年第1期。对于鲁《颂》的时代,朱熹认为只有《閟宫》一篇可以认为是鲁僖公之诗,其他篇章并无可考。朱熹说:鲁《颂》“旧说皆以为伯禽十九世孙僖公申之诗,今无所考。独《閟宫》一篇为僖公之诗无疑耳。”(《诗集传》卷20,743页。)钱宗范认为:四诗有颂扬鲁僖公的内容,但诗中所反映和讴歌的史实却不属于鲁僖公的史实。(钱宗范:《关于<鲁颂>反映的史实的时代》,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
    3朱熹说:“‘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去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过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诗集传序》,《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6,3651页。)
    4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2-253页。
    5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2页。
    1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3页。
    2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2页。
    3 朱熹:《诗集传》卷11,590页。
    4 李光地:《诗所》卷4,82页。
    5 李光地:《诗所》卷4,83页。
    6 陈启源说:“《国语》:幽王三年,三川震,伯阳父料周之亡不过十年。又,郑桓公为周司徒,谋逃死之所,史伯引檿弧之谣、龙策之谶,决周之必弊,其期不及三稔。然则,周之必亡,而亡周之必为褒姒,当时有识之士固已明知之,且明言之矣。安在‘褒姒灭周’之语,独不可著之于《诗》乎?”(《毛诗稽古编》卷1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5册,511页。)陈奂说:“考《史记·周本纪》言:幽王三年,王之后宫见褒姒而爱之,生子伯服.是立后当在四、五年间。六年而遭日仓之变,大夫作《十月之交》以刺之。至王欲放杀大子,而其傅作《小弁》之诗,自在九年中事。此《传》但云幽王惑于褒姒立以为后,不及放杀大子,则此篇与《十月之交》篇先后同作。总在史伯告桓公八年之前,据传证史可以得其岁次矣。然而,嬖褒灭周,其兆既成,贤者为之忧伤而作是诗,其即伯阳父流亚与?”(《诗毛氏传疏》卷19,《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0册,242页。)
    1 有学者认为《正月》大约作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参见邵炳军:《春秋诗歌<诗·小雅·正月>、<雨无正>、<都人士>、<鱼藻>创作年代考论》,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 参见高亨:《诗经今注》,高亨著作集林卷3,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329页。
    3 李光地:《诗所》卷4,86页。
    4 参见高亨:《诗经今注》,338页。
    5 李光地:《诗所》卷2,28-29页。
    1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3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6,193页。
    3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3页。
    2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3页。
    3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3页。
    4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3页。
    5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3页。
    1 李光地:《诗所》卷2,28页。
    2 李光地:《诗说》,《榕村全集》卷16,252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6,92页。
    4 李光地:《读孟子札记》卷下,《榕村四书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10册,105页。
    1 马瑞辰:《风雅正变说》,《毛诗传笺通释》,《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8册,340页。
    1 《全书》指《榕村全书》清道光九年李维迪刊刻,收有李光地的著作,南开大学图书馆有收藏。《全集》指《李文贞公全集》,由周卿刊行于乾隆元年。《榕村全书》收38种、189卷,附录10种、49卷。比《李文贞公全集》多出《中庸四记》1卷,《春秋毁余》4卷,《榕村韵书》5卷、《榕村诗选》9卷、《墨程前选》2卷、《名文前选》6卷、《易义前选》5卷、《榕村续集》7卷。《李文贞公全集》比《榕村全书》多出有:《通书》1卷,周敦颐撰,朱熹注;《西铭》1卷,张载撰。(参见李秉乾:《李光地著作简目》,《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
    2 李清馥:《榕村谱录合考》卷下,67页a-68页b。
    3 《史记·儒林传》: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史记》卷121,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3124-3125页。)
    4 伏生传《今文尚书》篇目的问题,《史记·儒林传》、《汉书·儒林传》记载为二十九篇,明清学者多同意这一观点。主要有三说:1.二十九篇中无《太誓》,而以《书序》当一篇。以明梅鷟、清朱彝尊、陈寿 祺、陈乔枞等人为代表。2.二十九片中无《太誓》,而有自《顾命》分出《康王之诰》一篇。以江声、龚自珍、皮锡瑞、王先谦为代表。3.伏生二十九篇本有《太誓》王鸣盛、王引之为代表。但据刘起釪考证,伏生传今文《尚书》应为二十八篇。其篇目为:《虞书》:《尧典》、《皋陶谟》;《夏书》:《禹贡》、《甘誓》;《商书》:《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周书》:《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爽》、《多方》、《立政》、《顾命》、《鲜(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刘起舒:《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71页。)
    1 《汉书·楚元王传》附《刘歆传》所载《移太常博士书》:“时汉兴已七八十年,离于全经固已远矣。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汉书》卷36,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969页。)《汉书·艺文志》:“《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汉书》卷30,1706页。)据孔颖达《尚书正义》所引郑康成注《书序》,这十六篇的篇目为:《虞夏书》:《舜典》、《汩作》、《九共》(九篇)、《大禹谟》、《益稷》、《五子之歌》、《胤征》;《商书》:《汤诰》、《咸有一德》、《典宝》、《伊训》、《肆命》、《原命》;《周书》:《武成》、《旅獒》、《同命》
    2 《隋书·经籍志》:“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隋书》卷32,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915页。)
    3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一事,据《经典释文·序录》载:“江左中兴,元帝时豫章内史梅颐奏上孔传《古文尚书》。”(《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版,31页。)
    4 伪《古文尚书》篇目共五十八篇,其中分《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为三十三篇,又伪造二十五篇篇目。于今文二十八篇中,分《顾命》与《康王之诰》为二,《盘庚》仍分上中下三篇,从《尧典》中分出《舜典》,《皋陶谟》中分出《益稷》。伪古文二十五篇篇目:《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大甲》三篇;《咸以一德》;《说命》三篇;《泰誓》三篇:《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同命》
    5 《四库全书总目》卷12,101页,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版。
    4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1,2538页。
    5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5,3152页。
    6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4,3425页。
    1 朱熹著,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78,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2633页.
    2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8,2633页。
    3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语录》卷12,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220页。
    4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3页。
    5 王国维认为这种文字是战国时期的六国文字,“周秦间东土之文字”,“汉人以六艺之书皆用此种文字, 又其文字为当日所已废,故谓之古文”。(王国维:《战国时期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观堂集林(外二种)》卷7,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86页。)
    1 除了朱熹,其它学者也有类似的怀疑。如吴械说:“安国所增多之书,今书目具在,皆文从字顺,非若伏生之书屈曲聱牙,至有不可读者。夫四代之书作者不一,乃至二人之手而遂定为二体乎?其亦难言矣。”(转引自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598页。)吴澄说:“伏氏书虽难尽通,然辞义古奥,其为上古之书无疑。梅赜所增二十五篇,体制如出一手,采集补掇,虽无一字无所本,而平缓卑弱,殊不类先汉以前之文。夫千年古书,最晚乃出,而字画略无脱误,文势略无龃龉,不亦大可疑乎。”(《目录》,《书纂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册,7页。)
    2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5,3153页。
    3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8,2625页。
    4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8,2626页。
    5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8册,109页。
    6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续语录》卷3,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592页。
    1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1,109页。
    2 李光地:《尚书古今文辨》,《榕村全集》卷17,268页。
    1 李光地:《尚书古今文辨》,《榕村全集》卷17,268页。
    2 《汉书·儒林传》卷88,3603页。
    3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7,649页。
    4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8,2628-2629页。
    1 孔颖达疏:“昔东晋之初,豫章内史梅赜上《孔氏传》,犹阙《舜典》。自此‘乃命以位’已上二十八字世所不传。多用王、范之注补之,而皆以‘慎徽’已下为《舜典》之初。至齐萧鸾建武四年,吴兴姚方兴于大航头得《孔氏传》古文《舜典》亦类太康中书,乃表上之。事未施行,方兴以罪致戮。至隋开皇初,购求遗典,始得之。”《经典释文·舜典音义》:“相承云梅赜上孔氏传《古文尚书》,亡舜典一篇,时以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从‘慎徽五典’以下为《舜典》,以续孔传。”(《经典释文》,145页。)《舜典音义》:“此十二字是姚方兴所上,孔氏传本无。阮孝绪《七录》亦云。然方兴本或此下更有‘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异,聊出之,于王注无施也。”(《经典释文》,145页。)《经典释文·序录》:“齐明帝建武中,吴兴姚方兴采马、王之注,造孔传《舜典》一篇。云于大航头买得,上之。”(《经典释文》,32页。)《史通·古今正史》:“齐建武中,吴兴人姚方兴采马、王之义以造孔传《舜典》云于大航购得,诣阙以献,举朝集议,咸以为非.”(刘知几著,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卷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07页。)
    2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202-203页。
    1 惠栋说:“伏生《尚书》无《舜典》自‘曰若稽古”,‘帝尧至陟方乃死’皆《尧典》也。《古文尚书》原书亦如此。故司马琦撰《史记》,郑康成、王子雍注《尚书》皆以“慎征五典’已下为尧试舜之文。《孟子》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殂落’,明言《尧典》。梅氏本于‘慎征五典’已下别为《舜典》,此其省作《舜典》一篇,巧于藏拙也,不显与《孟子》相刺谬乎。(《古文尚书考》卷上,《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4册,67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2,207页。
    3 李光地:《二典》,《榕村全集》,卷17,274页。
    4 近年有学者从认同《书序》之说,认为《尧典》与《舜典》应为两篇。张岩说:“今本《尚书》中《尧典》、《舜典》在内容方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叙述单元;前者主叙尧事,后者主叙舜事。……二典之分,不仅并无大谬不然者,且于文理、事理都要比合在一起更加恰当。”(《审核古文<尚书>案》,中华书局,2006年,65页。)
    5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103页。
    1 李光地:《禹皋二谟》,《榕村全集》卷18,274页。
    2 李光地:《禹皋二谟》,《榕村全集》卷18,274页。
    1 李光地:《禹皋二谟》,《榕村全集》卷18,274页。
    2 郑玄《诗·秦谱》:“尧时有伯翳者,实皋陶之子,佐禹治水。”孔颖达疏:“益是皋陶之子。”
    3 关于伯益及皋陶的关系,参见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62页。
    4 李光地:《禹皋二谟》,《榕村全集》卷18,275页。
    5 《墨子·非攻下》:“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有学者认为《大禹谟》中记载禹征苗民确有所本,属于先秦文献。参见周苇风:《<尚书·大禹谟>禹征苗民—节 文字的时代归属问题》,《殷都学刊》,2011年第2期。
    1 参见惠栋:《古书尚书考》卷下,71-73页。
    2 参见蔡沈:《书序辨说》(《书集传》卷末)。康有为:《书序辨伪》,《新学伪经考》卷1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323-373。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74-78页。崔适:《书序》,《史记探源》卷1,《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64册,571-573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2,206页。
    2 李光地:《尚书古今文辨》,《榕村全集》卷17,268页。
    3 朱熹:《答杨元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0,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2288-2289页。
    4 朱熹:《答吴斗南》,《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9,2838页。
    1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1,《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26页。
    2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2,364页。
    1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8,2671页。
    2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2,367页。
    3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5,3180页
    4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8,2665页。
    1 韩愈:《原道》,《韩昌黎文集》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8页。
    2 朱熹:《中庸章句序》,《四书章句集注》,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册,29-30页。
    3 以“虞廷十六”为尧舜禹相传之“密旨”并非始于朱熹,如杨时说:“道心之微,非精一其孰能执之?惟道心之微,而验之于喜怒哀乐未发之际,则其义自见,非言论所及也。尧咨舜舜命禹,三圣相授惟中而已。”(胡宏:《答胡德辉问》,《胡宏集》,中华书局,1987年,132页。)林之奇认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尧、舜、禹三圣人相授受之际,发明其道学之要以相畀付者。”(《尚书全解》卷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5册,86页。)史浩说:“(舜)于是告之以历代圣人所传之道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也。”(《尚书讲义》卷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6册,192页。)
    4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58,1857页。
    5 朱熹:《答陈同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6,1586页。
    1 余英时认为:“伪古文《大禹谟》有所谓十六字心传,便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又叫做‘虞廷传心’或‘二帝传心’,是陆、王一派最喜欢讲的。明末的王学家尤其常常援引它。‘人心’、‘道心’的分别虽然朱子有时也引用,但朱子是不谈‘传心’的,因为这个说法和禅宗的‘单传心印’太相似了。而且,朱子又是最早怀疑《古文尚书》乃后世伪书的一个人。所以我们说,这十六字传是陆、王心学的一个重要据点,但对程、朱的理学而言,却最多只有边缘的价值。”(《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348页)亦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赵刚说:“我们认为,在程朱、陆王两派学者心目中,“虞廷十六字”的份量与地位是不一致的,具体地说,它对程朱理学的意义远远比陆王心学更重要,这与余英时先生的估计恰恰相反。”(《论阎若璩“虞廷十六字”辨伪的客观意义——与余英时先生商榷》,《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6期。)
    1 梅鷟:《尚书考异》卷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册,第33页。
    2 余英时认为阎若璩考证“虞廷十六字”“还另有一层哲学的动机”。阎若璩“基本哲学立场则却为尊程、朱而黜陆、王。因此《疏证》中时有攻击陆、王的议论,并于‘十六字心传’为伪作一点郑重致意”,“有意识地借辨伪的方式来推翻陆、王心学的经典根据。”(《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论戴震与章学诚》,349页。)
    1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122页。
    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80页。
    3 黄宗羲:《南雷文定前后三四集》,《南雷文定三集》卷1,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3册,220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2,206页。此处李光地把黄宗羲与毛奇龄一道列为反对“虞廷十六字”的一派,这种说法有误。毛奇龄主张“伪《古文尚书》”为真。他作《古文尚书冤词》八卷,辩驳阎若璩的观点。《四库全书总目》说:“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奇龄又力辨以为真。”皮锡瑞也说:“毛务与朱子立异,朱子疑伪古文,而毛以为伪孔可信。”(《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306页。)毛奇龄自己也说:今六经之重不止一鼎,《古文》为二帝、三王之书,又不止《毛诗》、《左氏》、《公》、《谷》、《周礼》、《仪礼》、《礼记》诸经之比。向亦惟卫经心切,诚恐伪之果足以乱真,故任此无何之言而姑且耐之,一经指正,即悛除不暇。此如清君侧之奸者,其称兵直前,以为君侧有奸耳,君侧无奸,则此兵向君矣,而可乎?夫圣经无可非而非之,诐士也。君侧无奸而忽指之为有奸者,谗人也。尔乃辨之愈明,来攻者愈急,宁以兵向君,而必不敢向谗人,宁得罪圣经,而必不敢得罪此宋元间非圣毁经之诐士,此则何解?(《寄阎潜丘古文尚书冤词书》,《书》卷5,《西河合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87册,144-145页。)既然毛奇龄以伪《古文尚书》为真,他自然也维护“虞廷十六字”。毛奇龄驳斥认为“虞廷十六字”为《荀子·解蔽》篇引《道经》之说,他说:“此正古《尚书》经之尊称也。古以为帝《典》、王《谟》其相授之语,实出自轩黄以来相传之大道,故称《道经》。此如《易通卦验》云:‘燧人在伏羲前真刻《道经》,以开三皇、五帝之书。’故孔氏《书序》亦有云《三坟》为‘大道’,《五典》为‘常道’,皆以‘道’名,可验也。荀子原以‘人心’二句属之舜之诏词,故曰‘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诏而万物成’,言不以事物告天下也,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而注者曰:‘此《虞书》语。’此与《论语》所云‘舜亦命禹’正同。盖道经之名创自燧人。谁谓轩黄即老、列乎?若谓‘允执其中’《论语》只此文上加三句便是行伪,则‘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马融作《忠经》时即引其文,非东晋梅氏所能假也。”又说:“况‘人心’四句蝉联而下,并非逐句搀造者。何则?‘准精惟一’句在《荀子》无其文也。乃荀子虽不引《书》文,而直引书意以为之解。如云:‘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于射。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而造父精于御。自古及今,未有两而能精者也。’此正明取‘精一’语而由绎其旨。一则精两则不精,惟精惟一从人心,二句而一气训释。在《荀子》必不逆知后世人必有伪造‘精一’语者,而先为此悬空之解。在伪造《书》文者亦必不求合荀子之意,故作此‘精一’语以曲实其说。盖《荀子》惟解经,故可引经文,亦可论经意。若伪造《书》者谓其撮人成语则有之,谓自造成语以合人意旨则万无此事。何则?我造伪《尚书》,不造真《荀子》也。人稍有知能领会此意,则亦可扪朕舌矣!”(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07-808页。)
    2 李光地:《尚书古今文辨》,《榕村全集》卷17,267-268页。
    3 李光地:《观澜录》,《榕村全集》卷1,47页。
    1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9,683页。
    2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9,683页。
    1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9,683页。
    2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9,683页。
    3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8,675页。
    4 据张穆《阎若璩年谱》所录李光地《阎若璩小传》有:“‘康熙癸巳八月’,年月据阎氏所藏传稿补。”(《阎若璩年谱》,135页。)
    5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3,456-457页。
    6 据《李文贞公年谱》:“三十七年戊寅,公年五十七……十二月以兵部左侍郎右副都御使巡抚直隶。”(《李文贞公年谱》,《近代史料丛刊》,六十三辑,621册,文海出版社,117页。)
    1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3,456-457页。
    2 阎若璩:《潜邱札记》卷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59册,487页。对于阎若璩与汪琬争论的详细过程可参见,漆永祥:《江藩与<汉学师承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99-302页。李圣华:《阎若璩与汪琬礼学论争考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3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3,456-457页。
    4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3,456-457页。
    2 夏侯昌始《洪范五行传》、许商《五行论》、刘向《洪范五行传论》、刘歆《五行传说》,班固《汉书·五行志》。 戴九也。震位东,数三,则为左三;巽位西,数七,则为右七:离二西南,兑四东南,则二为右肩,四为左肩,乾六西北,艮八东北,则六为右足,八为左足,中央无卦偶为太乙之所息,则其数五为太乙之数,而太乙四周不复再息于中央而上升紫宫,则太乙之数,亦止于五数而无十数焉。惟无十,则中宫得合八卦而可定为九;惟无十,则四正四维从衡延袤,皆可减三分之十而定为十五。所谓创太乙下九宫之法,以合之阴阳十五之数,其说凿凿。”(《河图洛书原舛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32册,605-606页。)胡渭说:“宋以后图书之说,亦复与画鬼魅无异。盖东序之‘河图’,天锡之‘洛书’,世无其器,任意写之,无所不可。”(《易图明辨》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4册,657页。)
    1 据《李文贞公年谱》:“(康熙)三年甲辰,公二十三岁,始注《洪范》。”(李清植:《李文真公年谱》,16页。)又:“三十九年庚辰……是岁《洪范》初稿成。”(同上书,136页。)又:“四十九年庚寅,公六十九岁……,八月《洪范》再稿成。”(同上书,202页。)
    2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2,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190页。
    1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2,134页。
    2 李光地:《洪范说序》,《榕村全集》卷10,179页。
    3 蔡沈:《书经集传》卷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8册,126页。
    4 王国维《陈宝说》:“大训,盖篆刻古之谟训于玉。”(《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9页。)
    5 李光地:《洪范说》,清康熙戊子刊本。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190页。
    2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9,158页。
    3 何泽恒认为:“‘参天两地’与‘参天二地’同义,‘参’、‘两’非数字,而是比拟、副二之意。”(《<易传>‘参天两地’训义检讨》,《台大中文学报》,2012年第36期,35-64页。)
    1 “大衍筮法”本质上是一个运用数字4的同余知识求得36、32、28、24之数,也就是9、8、7、6所代表的老阳、少阴、少阳、少阴四爻象的数学方法。(于宝成:《<周易>“大衍之数”略论》,《求索》2007年第10期。)参见高亨:《高亨<周易>九讲》,中华书局,2011年,56-58页。
    2 张载:《参两》,《正蒙》,《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10页。
    3 《周髀算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86册,5页。
    4 邵雍:《观物外篇上》,《皇极经世书》卷13,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511页。
    5 朱熹:《周易本义》,《周易说卦传第八》,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册,153页。
    1 李光地:《论参天两地》,《周易通论》卷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2册,593页。
    2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2,141页。
    3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2,141页。
    4 李光地:《洪范说》,清康熙戊子刊本。
    1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2,141页。
    2 邵雍:《观物外篇上》,《皇极经世书》卷13,511页。
    3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9,287-288页。
    1 朱彝尊:《经义考》卷273,林彰庆,蒋秋华,杨晋龙,冯晓庭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4931页。
    2 李光地:《论参天两地》,《周易通论》卷4,594页。
    1 《墨子·经说下》:“五行无常胜,说在宜。”《淮南子·地形训》:“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淮南子·天文训》:“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2 董仲舒《春秋繁露》多言五行,仅列篇目如下:五行对第三十八;五行之义第四十二:五行相生第五十八:五行相胜第五十九;五行逆顺第六十;治水五行第六十一;治乱五行第六十二;五行变救第六十三;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3 李光地:《洪范说》,清康熙戊子刊本。
    4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2,135页。
    5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2,135页。
    6 李光地:《洪范说》,清康熙戊子刊本。
    1 李光地:《洪范说》,清康熙戊子刊本。
    2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9页。
    1 《宋史·蔡元定附子沈传》:“沈字仲默,少从朱熹游。熹晚欲著《书传》,未及为,遂以属沈。《洪范》之数,学者久失其传,元定独心得之,然未及论著,曰:“成吾书者沈也。”沈受父师之托,沈潜反复者数十年,然后成书,发明先儒之所未及。”(《宋史》卷434,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2876页。)四库馆臣也说:“《书集传》六卷,宋蔡沈撰。沈,字仲默,号九峰,建阳人,元定之子也。事迹附载《宋史》元定传。庆元己未,朱子属沈作书传,至嘉定己巳书成。”(《提要》,《书经集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8册,1页。)
    2 黄震:《黄氏日钞》卷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07册,64页。
    3 朱彝尊:《经义考》卷82,1546页。
    4 如元代陈栎《尚书集传纂疏》、董鼎《书传集录纂注》、陈凯师《蔡传旁通》、朱祖义《尚书句解》。明代胡广《书经大全》、王樵《尚书日记》等。
    5 如《元史·选举志》记载有关元代的科举:“考试程式:汉人、南人第一场……经义一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已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疏注,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元史》卷81,《志第三十一·选举一》,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2019页。)同样《明史》也记载:“颁科举定式,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明史》卷70,《志第四十六·选举志二》,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694页。)
    6 《清朝文献通考》卷47,《选举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5301页。
    1 蔡沈:《书经集传》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8册,10页。
    2 蔡沈:《书经集传》卷1,10页。
    1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8,2652页。
    2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8,2652页。
    3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23,340-341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2,209页。
    1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1,105页。
    2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1,105页。
    3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23,340-341页。
    4 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卷2,《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5册,711页。
    5 参见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55页。
    1 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卷22,《九州》,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1202页。
    2 顾炎武:《九州》,《日知录校注》卷22,1203页。
    3 顾炎武:《九州》,《日知录校注》卷22,1204-1205页。
    4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156页。
    5 顾颉刚:《尚书研究讲义》,《古史论文集》卷8,《顾颉刚全集》,第8册,68-69页。
    6 顾颉刚:《州与岳的演变》,《古史论文集》卷5,《顾颉刚全集》,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64页。
    1 陈梦家:《尚书通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58页。
    2 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156页。
    3 《汉书·地理志》卷28,1523页。
    4 《汉书·谷永杜邺传》卷85,3448-3449页。
    5 关于“陟方乃死”历代学者的观点参见刘起舒的《陟方乃死解》一文。(《尚书学要论》,济南:齐鲁书 社,2007年,250-261页。)
    1 《史记·五帝本纪》卷1,44页。
    2 韩愈:《黄陵庙碑》,《韩昌黎文集》卷7,496-497页。
    3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78,2651-2652页。
    1 蔡沈:《书经集传》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8册,14页。
    2 王充耕说:“‘陟方乃死’为廵守而死之说为是。以后面周公教成王‘以诘戎兵,陟禹迹’推之可见。盖欲成王整点六师巡守方国,则以陟方为廵守何疑。”(王充耘《读书管见》卷上,清通志堂经解本)“明朱升《尚书旁注》释‘方’为‘方岳’。在其书之经文旁简注云:‘廵守而升方岳’。”(转引自刘起舒《陟方乃死解》:《尚书学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251页。)
    3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1,109页。
    4 蔡沈:《书经集传》卷1,13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2,211页。
    1 王力说:“古人把宫商角徽羽称为五声或五音,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1(DO)2(Re)3(Me)4(Sol)5(La).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第810页。)
    2 蔡沈:《书经集传》卷1,20页。
    3 李光地:《尚书七篇解义》卷1,115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4页。
    4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续语录》卷1,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552页。
    1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60册,73页。
    2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语录》卷15,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262页。
    3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续语录》卷4,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617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1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7页。
    1 如胡安国说:“凡侵、伐、围、入,未有书‘同’者,而独于此书‘同围齐’何也?齐桓背盟弃好,陵虐神主,肆其暴横,数伐邻国,观加兵于鲁则可见矣,诸侯所共恶疾,故同心而围之也。同心围齐,其以伐致何也?见齐桓无道,宜得恶疾。大诸侯之伐,而免其围齐之罪辞也。《春秋》于此,有沮横逆、抑强暴之意。”(胡安国著,钱伟疆点校:《春秋胡氏传》,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361-362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7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3页。
    1 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十三经注疏》本。
    2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9页。
    3 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后序》,《十三经注疏》本。
    1 胡安国说:“按左氏:‘宋万弑闵公于蒙泽,奔陈。宋人请万于陈,以赂。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宋人醢万。’然则贼已讨矣,曷为不书‘陈人杀万’而葬闵公乎?夫天下之恶一也,陈人不以万为贼而纳之,又受宋人之赂而使妇人饮之酒,是与贼为党,非政刑也。特书‘万出奔陈’而闵公不葬,以著陈人与贼为党之罪,而不能正天讨,其法严矣,故曰:‘《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胡安国:《春秋胡氏传》,106-107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2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4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4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5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6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2页。
    2 怀疑孔子未作《春秋》始于古史辨派。钱玄同说:“孟子书中‘孔子作春秋’之说,只能认为与他所述尧,舜,禹汤,伊尹,百里奚底事实一样,不信任它是真事。孔丘底著作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虽不能知道,但以他老人家那样的学问才具,似乎不至于做出这样一部不成东西的历史来。”(《孔子与春秋》,《北京大学研究说国学门周刊》,1925年,1卷1期,晁岳佩选编:《春秋学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131-132页。)顾颉刚认为孔子没有作或修过《春秋》,他说:“《春秋》倘使真是孔子作的,岂非太不能使‘乱臣贼子惧’了吗?”“‘六经皆孔子之作品’一个观念,现在也可驳倒了。”(《论孔子删述六经说及战国著作伪书书》,《古史辨》第1册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顾颉刚又举出相应证据,他说:“(一)《论语》中只有《诗》、《书》、《礼》、《乐》、而无《春秋》之文,《论语》为孔子死后数十年之作,是于其初死时尚无孔子作《春秋》之说也。(二)《论语》中谓孔子‘述而不作’,足反证孔子不作《春秋》矣。”(《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古史论文集》卷11,《顾颉刚全集》,第12册,553页。)又在给钱玄同的信中提出了孔子未作《春秋》的六条证据:1.《论语》中无孔子作《春秋》事,亦无孔子对于‘西狩获麟’的叹息的话。2获麟以后定为‘续经’,没有凭据。《春秋》本至‘孔丘卒’。
    3.如果处处有微言大义,则不应存‘夏五’、‘郭公’这阙文。存阙文是史家之事。4.《春秋》为鲁史所书,亦当有例。故从《春秋》中推出些例来,不足为奇。5.《春秋》中称名无定,次序失伦。如果出于一人之手,不应如是紊乱。何况孔子的思想是有条理的,更何至于此。可见其出于历世相承的史官之手。6.孟子以前无言孔子作《春秋》的。孟子的话本是最不可信的。(顾颉刚1925年3月5日《答钱玄同论春秋性质书》,收入《古史辨》第1册下编,第276-277页。)其后有有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41-1142页。)、王和(《孔子不修<春秋>辨》,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赵伯雄师(《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郑良树(《孔子作<春秋>说的形成》,《中国经学》第1辑(2005年11月))等学者也都持此说。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束世徵(《孔子<春秋>》,《历史研究》,1962年第1期。)、张汉东(《孔子作<春秋>考》,齐鲁学刊,1988年第4期。)、李学勤(《孔子与<春秋>》,《李学勤文集》,第368页。)、张以仁(张以仁:《<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孔祥军(《驳杨伯峻“孔子不作<春秋>说”,《中国经学》第3辑(2008年4月)。)
    1 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16页。赵伯雄师《春秋学史》,6-7页。张以仁在《<春秋>史论集》中对杨伯峻所举证据都有批驳。但细检查其理由,首先他的一些论点,很多缺乏相应证据。如他驳为何孔子两年之内作成《春秋》,他说:“孔子究心于《春秋》,大概由来已久。”又说:孔子“正是作《春秋》虽然只有两年,准备时间应该不只两年。”张以仁这些都是自己的推断,并不能坐实。其次,他经常以“没有记载并不表示没有”的逻辑来判断。如他驳杨伯峻说“《史记》说法自相矛盾”说时,说“我们固不知孔子有否再去周事的事,《史记》没有记载并不表示没有”,驳“《论语》没提到《春秋》”,又说:“《论语》没有提到《春秋》并不表示孔子没修过《春秋》。”这些论调多少有些强辩。最后,对“孔子没有修《春秋》”说的几条最重要证据,他并没有反驳。如为何《春秋经》中有“孔子卒”?为什么《春秋》中有“郭公”、“夏五”之类的阙文?《春秋》前后记事规则并不统一,又如何解释?《春秋》作为鲁国史书,其性质为档册,并且苍之秘府,一般都有史官掌管,为何孔子能够修或作呢?对这些问题,张以仁都只能避而不谈。
    2 此说也为后来的学者借鉴,如顾颉刚说:“《论语》中无孔子作《春秋》事。”(《孔子与春秋》,《北京大学研究说国学门周刊》,1925年,1卷1期,晁岳佩选编:《春秋学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131-132页。)童书业说:“《论语》不涉及孔子修《春秋》事,此最为可疑。”(《春秋左传研究》,278页。)杨伯峻说:“《论语》是专记孔丘和他门下弟子言行的书,却没有一个字提到《春秋》,更不曾说过孔丘修或作过《春秋》。……他若写或者修了《春秋》……为什么他和他学生都一字不提呢?”(《春秋左传注·前言》,9页。)
    3 袁枚:《答叶书山庶子》,《小仓山房尺牍》卷8,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第378-379页。
    4 袁谷芳:《春秋书法论》,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编,《清文海》,第44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650页。
    5 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文卷1,《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466册,326页。
    1 刘知几:《六家》,《史通通释》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4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5页。
    2 伯姬,鲁宣公之女,成公同母姊。嫁与宋共公。谥共,史称宋共姬。是历史上有名的烈女。(刘尚慈译注:《春秋公羊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402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8页。
    4 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页。
    1 “素王”据《史记·殷本纪》:“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司马贞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焦偱《孟子正义》:“《史记·殷本纪》伊尹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索隐: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九主者,三皇五帝及夏禹也。立素王之法,盖皆以素王为古皇之称。赵岐所言由此至。”(《孟子正义》卷6,268页。)
    2 朱熹:《孟子集注》卷6,《四书章句集注》,331页。
    3 杨伯峻认为“天子之事”为“天子的职权”。(《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43页。)鲁国尧、马志强解为“天子的事情”。(《孟子全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06页。)
    4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71页。
    5 李光地:《春秋天子之事解》,《续榕村全集》卷4,《榕村全集》,579页。
    1 孙希旦:《礼记集解》卷21,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598页。
    2 《孟子正义》卷6,268页。
    1 据记载夏、商、周采用不同的历法,即“三正”。夏以建寅(正月)为岁首,商以建丑(十二月)为岁首,周以建子(十一月)为岁首。所以这里的“改月”就是指夏商周改朝换代时《春秋》纪事是否变更每年第一个月的意思。“时”指的是季节。(参见赵伯雄师:《春秋学史》,513-514页。)
    2 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程氏经说》卷4,《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86页。
    3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二程集》,280页。
    4 程颐:《春秋》,《程氏经说》卷4,]086页。
    1 参见赵伯雄师《春秋学史》,513-520页。
    2 胡安国:《春秋胡氏传》,卷l,2页。
    1 朱熹:《答吴晦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2,1908-1909页。
    2 朱熹:《答吴晦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42,1910页。
    3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7,266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5页。
    2 李光地:《观澜录》,《榕村全集》卷1,48页。
    3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72页。
    4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7,266页。
    5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7,266-267页。
    6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卷13。近代当代学者多取此说,参见华钟彦:《“七月”诗中的历法问题》,《历史研究》,1957年第2期。来新夏:《说三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3期。但郭沫若认为《七月》全用周正,他说:“诗中的物侯与时令是所谓‘周正’,比旧时的农历,所谓‘夏正’要早两个月。”(《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青铜时代》,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5页。)
    7 杨伯峻说:“按《孟子》一书立言体例未必同于《周礼》,若夏历十一月徒杠始成,将嫌太晚,如以为周正,当今九月、十月(夏历)则近于情理。”(《孟子译注》,170页。)
    1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7,266页。
    2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7,266页。
    3 参见范文澜:《群经概论》,《范文澜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卷,236-238页。赵伯雄师:《春秋学史》,514页。
    4 顾炎武:《日知录校注》卷4,171页。
    5 严杰:《春秋时今表序》,《经义丛钞》卷1,阮元、王先谦编:《清经解;清经解续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8册,10629页。
    6 “月改则春移”大概源自孔颖达的观点。(《春秋》隐公元年孔颖达疏)宋代的吕大圭也说:“《春秋》所书正月者,盖周之正月也;所谓春者,即周正月之春也。”(《春秋或问》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57册,458页。)与李光地同时的毛奇龄也认为:“改正必改月,改月必改时,亦无可拟议者。”(《春秋毛氏传》卷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76册,17页。)(参见赵伯雄师:《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18页。)
    1 李光地:《观澜录》,《榕村全集》卷1,48页。
    2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72页。
    3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7,267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4,618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4,618页。
    3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7,266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2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4页。
    4 《左传》文公四年:“秋,晋侯伐秦,……以报王官之役。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78页。
    2 湛若水说:“正传曰:书‘晋侯伐秦’纪报怨之兵也。左氏曰:‘围祁新城以报王官之役。’程子曰:‘秦逞忿以伐晋,晋畏而避之,其见报乃常情也。’秦至此能悔过矣,故不复报晋。圣人取其能迁普也。称晋侯不复加‘讥’,见秦宜得报而自悔,不复修怨乃其善也。愚谓读《春秋》者当就事论事。此书特见晋之报怨,程子又以秦之悔过不复报,而称晋侯不复加‘讥’而善之则支矣。”(《春秋正传》卷17,《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67册,269页。)高攀龙说:“上书‘楚人灭江’,下书‘晋侯伐秦’,比事观之,其义自著。灭江不耻,而急报王官之忿,书晋侯正著其罪也。”(《春秋孔义》卷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70册,59页。)《日讲春秋解义》“晋侯伐秦”条:“晋襄以王官之役不报为耻,未若商臣得志于江为耻之大也。报秦而不诛商臣末矣,况救江则遣大夫,伐秦则君亲之,故书‘晋侯伐秦’于‘灭江’之下见其急于修怨,而缓于恤患也。爵晋侯,非善之,以其徇私亟战而不知戢,故目其人而责之。”(《日讲春秋解义》卷2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72册,309页。)
    3文公十八年,经:“冬十月,子卒。”《左传》:“冬十月,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书曰‘子卒’,讳之也。”《公羊传》:“‘子卒’者孰谓?谓子赤也。”据杨伯峻说:《公羊传》“以‘赤’是其名,而于《传》名恶不同。”(《春秋左传注》,632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2页。
    5 隐公四年,经:“秋,晕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公羊传》:“翚者何?公子翚也。何以不称公子?贬。曷为贬?与弑公也。”毛奇龄认为“史原有徒名之例”,他说:“此亦据事直书者。翚者,公子翚也。其不称公子者,史原有徒名之例。此与前二年‘无骇帅师入极庄’,三年‘溺会齐师伐卫’例同。若谓翚不俟公命,故去氏,则二年帅师与公子溺安得皆叛公命者。若谓以翚后弑逆故去公子,则此时弑逆未形岂可豫设一讨逆之例。且庄二年‘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僖三十三年‘公子遂帅师伐邾’,皆弑逆而皆书公子,何也?若谓凡书法,氏、族,书即为褒,去即为贬,则文十四年‘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以逆贼’而书公子。襄二十九年‘吴子使札来聘’,以让国之贤而反去公子,其可通乎。凡此皆遍合经文,而无一当者,故曰:‘春秋之亡,亡于陋例,非虚语也。’”(《春秋毛氏传》卷4,41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4页。
    2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81页。
    3 庄公十年《公羊传》:“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8页。
    1 胡安国认为此为孔子所褒贬,因为滕侯朝鲁桓王,而鲁桓王有弑君之罪,孔子为了“以正其罪”而称“子”。他说:“隐公未年,滕称侯爵距此三岁尔,乃降而称子者,先儒谓为时王所黜也。使时王能黜诸侯,春秋岂复作乎?又有言其在丧者,终春秋之世不复称侯无说矣。然则云何?《春秋》为诛乱臣讨贼子而作,其法尤严于乱贼之党,使人人知乱臣贼子之为大恶,而莫之与,则无以立于世。无以立于世,则莫敢劝子为恶,而篡弑之祸止矣。今桓公弟弑兄,臣弑君,天下之大恶。凡民罔弗憝也,已不能讨,又先邻国而朝之,是反天理肆人欲,天下之大变,而《春秋》之所深恶也。故降而称子,以正其罪。四裔虽大,皆曰:子其降而称子外之也。或曰:非天子不制度,不议礼,不考文。仲尼岂以匹夫专进退,诸侯乱名实哉。则将应之曰:仲尼固不以匹夫专进退,诸侯乱名实矣。不曰‘《春秋》天子之事乎?’‘知我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世衰道微,暴行交作,仲尼有圣德无其位,不得如黄帝、舜、禹、周公之伐蚩尤,诛四凶,戮防风,杀管蔡,行天子之法于当年也。故假鲁史,用五刑,奉天讨,诛乱贼,垂天子之法于后世。其事虽殊,其理一耳。何疑于不敢专进退诸侯,以为乱名实哉。夫奉天讨举王法,以黜诸侯之灭天理废人伦者,此名实所由定也。故曰:‘《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春秋胡氏传》卷4,46页。)
    2 毛奇龄也同意李光地的观点,他说:“周制,诸侯有相朝之礼,此专以礼,书而义无讥焉。若滕本侯爵而今称子,则是桓王所降黜者。杜氏云东周虽微,然犹为天下宗主,既能命邾为诸侯,岂不能降滕为滕子,在前儒已辨之久矣。而胡氏复谓时王不能黜诸侯,此独因朝桓之故,以诸侯而朝弑逆,故仲尼特削降之。则文十二年滕子来朝,襄六年滕子来朝,哀二年滕子来朝,岂皆朝弑逆而皆降之。况滕之称侯,自隐十一年,滕侯与薛侯来朝称侯后,则处处称子,如庄十六年,诸侯滕子同盟于幽。僖十九年,宋人执滕子、婴齐。二十二年,诸侯滕子伐郑。宣九年滕子卒。类是隐末桓初,降侯称子,延至十二公,而未有改,明明被时王所黜,而以为仲尼恶桓,特笔而削此侯爵,何我仲尼之受宽至此极也。嗟乎何受冤至此极也。见隐十一年。”(《春秋毛氏传》卷6,59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4,619-620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297页。
    2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663页。
    3 顾颉刚说:“《春秋》本于鲁史而成,鲁史文体与商代龟甲兽骨之刻辞相类似,即与当时各国史书文体亦莫不同,故《春秋》文辞殊简略,盖由于当时记载所用非布帛,而概系竹简,简厚重而幅小,势不可繁书,于史事之记载,只能力求简略,而于简略中蓄其深意,是以所载皆只记时记地记事,语简意赅而无穿插之描写与详尽之叙述,惟以一、二字作褒贬之权衡于其间,如‘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于赵王会于绳池,令赵王鼓瑟’,有时有地有事而以寥寥数文尽之,‘令’字则即寓褒贬之语,‘《春秋》笔法’即此之类也。”(顾颉刚,刘起舒:《<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顾颉刚全集》,《古史论文集》卷11,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549页。)又说:“《春秋》笔法,昔人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者。”(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5606页。)钱钟书说:“《春秋》之‘书法’,实即文章之修词。”(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976页。)张高评认为“书法”分为《春秋》学之“书法”、《左传》学之书法,《公羊》学之书法,三者统称为“春秋书法”。(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55页。)赵伯雄师说:“所谓《春秋》的书法,是指孔子在修《春秋》的时候所作的“笔”、“削”,也就是孔子在遣词造句、书与不书或怎样书中所表达的褒贬予夺。”(《春秋学史》,149页。)
    4 赵伯雄师说:“例”就是一些记事的规则,同一类的事,用相同的手法记下来,就形成了例。不过那是从记事的角度说的。如果从解经这个角度说,“例”其实就是对解经语的归纳。某种解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就成了“例”。(《春秋学史》,227页。)
    5 《春秋左传注疏》,《春秋左传序》,《十三经注疏》本。
    6 程颢、程颐:《程氏经说》卷5,《二程集》,1202页。
    7 俞皋:《春秋集传释义大成·凡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59册,12页。
    1 胡安国:《春秋胡氏传·明类例》,11页。
    2 杨向奎说:“是谓凡例与书法无别,无周公、孔子之分。”(杨向奎:《论<左传>之性质及其与<国语>之关系》,《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90页。)赵伯雄师说:“《春秋》的“例”实在很多,这些例也就是“书法”……书与不书以及怎样书,就构成了种种的“例”,而《春秋》的“义”往往就存在于对这些“书法”与“例”的遵循与违背之中。”(《春秋学史》,40页。)肖锋认为“春秋书法”、“书例”、“释例”、“义例”、“义法”、“春秋凡例”、“笔削”等名称之间都有共同指出,其实质就是指“书法”和“义例”等等只是名称不同而已。(肖锋:《从“春秋书法”到“春秋笔法”名称之考察》,北方论丛,2009年第2期。)
    3 赵伯雄师说:“《春秋》的“义”大量是通过“书法”来表达的,也就是说,《春秋》书什么,不书什么,怎样书,这里面都有作者的深意在,都蕴含着作者的褒贬进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春秋学史》,38页)沈玉成说:“义,指大义,也就是所包含的深刻内容:法,指“书法”,也称“书例”,就是记事的体例都有严格的方法和规格,各种“书例”都表达某种褒贬的态度。这两者又统一而不可分,“义”通过“例”而表达,“例”则是“义”的载体。”(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38页。)
    4 邓锐:《<春秋>书法对宋代史书褒贬的影响》,《安徽史学》,2009年第6期。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3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3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8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3页。
    3 文公十四年,经:“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左传》:“子叔姬妃齐昭公,生舍。叔姬无宠,舍无威。公子商人骤施于国。而多聚士,尽其家,贷于公有司以继之。夏五月,昭公卒,舍即位。秋七月乙卯,夜,齐商人弑舍,而让元。”
    4 该事据《左传》文公十五年,记载:“冬十一月,晋侯、宋公、卫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扈,寻新城之盟,且谋伐齐也。齐人赂晋侯,故不克而还。”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0页。
    6 卫侯,卫成公,名郑。鲁僖公二十六年至鲁宣公九年在位。
    7 据《左传》:“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杨伯峻引《卫世家》说:“晋文公重耳伐卫,分其地予宋,讨前过无礼及不救宋患也。卫成公出奔陈。”(《春秋左传注》,466页。)
    8 卫侯,卫献公,名衍,卫定公子。鲁成公十五年至鲁襄公十四年及鲁襄公二十七年至鲁襄公二十九年在 位。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8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91-292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92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92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6-267页。
    1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73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6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3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2-273页。
    2 庄公二十二年,经:“冬,公如齐纳币。”据杨伯峻注该年为“建丑”之年,因为月份应为夏正十月。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9页。
    4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73页。
    1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75页。
    2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3,75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293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293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1页。
    6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9页。
    7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296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5页。
    2 杨伯峻说:“《公羊传》云:‘亲迎,礼也。’《谷梁传》云:‘亲迎,事也。’然考之《春秋》与《左传》,诸侯出境迎亲,未必为当时之礼。”(《春秋左传注》,228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9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9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1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2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6页。
    3 杜预说:“二子皆受晋命而行。”(《春秋左传正义》卷30,《十三经注疏本》。)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96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79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0页。
    3 桓公五年,经:“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仍叔”为周天子的大夫。
    4 杨伯峻认为:“‘仍叔之子’不书名,亦犹隐公三年《经》书‘武氏子’,其人本于朝廷无爵位,父老而以门子代其事。”(《春秋左传注》,102-103页。)
    5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2,61页。
    6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49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5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1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79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3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1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79页。
    2 据杨伯峻说:“大室之制为二层,屋上有屋,古谓之重屋。此言‘屋坏’,意谓其上之屋坏,非全坏也。”(《春秋左传注》,593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3-264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0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9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91页。
    4 据《左传》昭公十九年:“夏,许悼公疟。五月戊辰,饮大子止之药卒。大子奔晋。”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90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1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2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8页。
    2《左传》隐公五年:“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0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70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287页。
    1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卷2,《近代史料丛刊》,六十三辑,621册,文海出版社,14页。
    2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语录》卷24,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426页。
    1 章全山:《李光地著述考论》,杨国桢,李天乙主编:《李光地研究:纪念李光地诞生350周年学术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409页。
    2 章全山认为《四书解》与《四书解义》为同一书。(《李光地著述考论》,杨国桢,李天乙主编:《李光地研究:纪念李光地诞生350周年学术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409页。)
    3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续语录》卷16,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771页。
    4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6,,773页。
    1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6,775-776页。
    2 章全山:《李光地著述考论》,杨国桢,李天乙主编:《李光地研究:纪念李光地诞生350周年学术论文集》,410页
    3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卷2,251页。
    4 李馥:《四书解义序》,李光地:《四书解义》,道光九年李维迪刻《榕村全书》本,2页a。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5页。
    6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301页。
    1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9,874页。
    2 李馥:《四书解义序》,李光地:《四书解义》,道光九年李维迪刻《榕村全书》本,1页b-2页a。
    3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四书解义》,7卷,(清)李光地撰(清康熙六十一年)居业堂刻本。”
    4 据《福州府志》载:“李馥,字汝嘉,福清人。康熙甲子举人,任工部员外,转刑部郎中。以治九门提督陶和器狱有声,出守重庆郡。经流寇乱后,田赋无考。馥履亩清丈,侵占弊息。迁河东运使,调苏松常镇道,晋江苏按察。制府擒治奸民,株连百余人。馥察其冤滥者,尽白释之。转安徽布政,巡抚浙江。时亢旱,请截漕二十万,民不知饥。又,漕米例用白粮。馥疏请兼用红白,民便之。以失纠属员去任。馥家素封,义所得为,必勇为之。在官以廉慎称,家遂中落,归田二十年。借屋以栖,怡然自然。与士大夫文酒还往,年八十余,重宴鹿鸣。又数年卒。”(《福州府志》卷57《人物列传》,《中国地方志从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第72册,1116页。)
    5 李馥:《四书解义序》,李光地:《四书解义》,道光九年李维迪刻《榕村全书》本,3页a-3页b。
    1 方宝川说:“五十七年(1718),又奉旨入都。五十九年(1720),任安徽布政使。依然体恤民情,忧民所忧。曾发出:“田荒民力殚,征敛使人愁”之叹。六十一年(1722),又升任浙江巡抚。方上任,洪灾泛滥。他尽心尽责,抗洪救灾。有《(癸卯)奉命相视海塘》和《(癸卯)奉命勘海门》等诗作记其事。”(《李馥及其<居业堂诗稿>考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 《江西通志》载:“王承烈,字逊功,号复庵,泾阳人。康熙进士,翰林检讨。雍正四年由湖北粮道擢江西布政使,为政宽简凡所施设一本至诚,而爬搔奸窦胥吏屏息。……其学粹然闽洛,所著有《日省录》、《毛诗解》、《尚书今文解》。”(《江西通志》卷5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15册,74页。)
    3 王承烈:《四书解义序》,李光地:《四书解义》,道光九年李维迪刻《榕村全书》本,6页a-6页b。
    4 陶成敬:《四书解义序》,李光地:《四书解义》,道光九年李维迪刻《榕村全书》本,9页a。
    1 《大学》本是《礼记》中一篇,后经郑玄作注,孔颖达作疏。至宋代,经司马光、二程、朱熹等人的先后表彰,《大学》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四书之一,为宋明以来学子的必读书。《大学》至宋流传至清,其中有很多问题,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大学》的“错简”问题。所谓“错简”是指,根据郑玄、孔颖达作注疏的《大学》古本观察,主要有两个问题:1.《大学》中的“八条目”,不应该只有“诚意”以下有释文,而“格物”、“致知”没有释文。2.《大学》中的“三纲领”比“八条目”更为重要,不应没有释文。因为存在这两点疑问,后代学者便怀疑《大学》古本,可能有错简或阙文,所以从宋程颢开始,纷纷对《大学》古本加以修改,至明末,改本有数十家之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二程改本、朱熹改本。二程的改本主张移古本“诚意”章“《康诰》曰……克明德…”至“……与国人交,止于信”作为三纲领的释文,并在古本中为“格致”找到了释文。朱熹改本将《大学》古本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包括三纲领、八条目;传十章包括对三纲、八目的释文。同时在传文中增加“本末”章,在格致章中为“格致”作了补传。至明代王阳明主张恢复《大学》古本,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刊刻古本《大学》,作《大学古本序》第一稿,质疑朱子。世宗嘉靖三年,王阳明又作《大学古本序》第二稿,以“致良知”为“致知”,“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为“格物”。(参见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59-365。)
    2 余英时说:“程朱一派的格物致知论,其经典上之根据厥在《大学》一篇。而后陆王一派之反对程朱者亦无不从《大学》入手。故朱子自言其《大学》,亦如司马温公之于《通鉴》,盖‘平生精力尽在此书’。其《格物补传》一文,虽仅寥寥百余字,实为哲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而象山高弟杨慈湖(简)则谓《大学》所言为学次第失之支离,疑非圣人之言,王阳明复疑朱子《大学章句》非圣门本旨,格物一章亦无缺可补,因此函函以恢复《大学》古本为念。自南宋以迄清代,学者之尊朱、尊陆,大抵可视其人对《大学》之态度而判。”(《戴震<经考>与早期学术路向——兼论戴震与江永的关系》,《论戴震与章学诚》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190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页。
    2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观澜录》,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60册,44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页。
    4 朱熹:《大学章句序》,《四书章句集注》,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册,13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页。
    6 朱熹撰,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4,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432页。
    7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4,435页。
    1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210册,2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页。
    3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4,439页。
    4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4,433页。
    5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4,435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页。
    2 《尚书》和《诗经》里已有敬的观念,如《书·召浩》:“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又《无逸》:“则皇自敬德。”《小雅·雨无正》:“各敬尔身。”又《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还有“修己以敬”、“敬事而信”、“言忠信,行笃敬”等.
    3 程颞,程颐著,王孝鱼点校:《河南程氏遗书》卷18,《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88页。
    4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2,371页。
    5 朱熹:《大学或问》,《四书或问》,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册,506页.
    1 朱熹:《大学或问》,《四书或问》,506页-507页。
    2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9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页。
    1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4页。
    2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3页。
    3 陆九渊:《与曾宅之》,《象山集》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页。
    4 王守仁:《传习录》,《王阳明全集》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4页。
    1 王守仁:《大学古本傍释》,《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317页。
    2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4,455页。
    3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4,453页。
    4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4,455页。
    5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4,456页。
    6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4,447页。
    7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4,448页。
    8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8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7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8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8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4页。
    5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2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3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2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2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4页。
    5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4页。
    6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4页。
    7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2页。
    8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4页。
    9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2-13页。
    1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6,531页。
    2 朱熹:《大学章句》,《四书章句集注》,20页。
    3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5,481页。
    4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5,484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3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2页。
    2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3页。
    3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2页。
    4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6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1页。
    1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4页。
    2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3页。
    3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2页。
    4 王守仁:《大学古本序》,《王阳明全集》卷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271页。
    5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1页。
    1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1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1页。
    3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2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1页。
    5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9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9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9页。
    3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3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9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9页。
    6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3页。
    7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2页。
    8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9页。
    9 李光地:《书韩子<原道>后》,《榕村全集》卷22,324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8-9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0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9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9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1页。
    6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2页。
    1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4页。
    2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2页。
    3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4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9页。
    1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3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0-11页。
    3 朱熹:《大学章句》,《四书章句集注》,17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9页。
    5 朱熹:《大学章句》,《四书章句集注》,20页。
    6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0页。
    7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9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1-12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2页。
    3 李光地:《大学篇》,《榕村全集》卷6,113页。
    4 朱彝尊:《经义考》卷157.林彰庆,蒋秋华,杨晋龙,冯晓庭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2869页。
    5 朱彝尊:《经义考》卷157,2873页。
    6 朱彝尊:《经义考》卷157,2869页。
    1 朱彝尊:《经义考》卷157,2937页。
    2 陆九渊:《武陵县学记》,《象山集》卷19,238页。
    3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316页。
    4 黄宗羲:《泰州学案》,《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710-711页。
    5 黄宗羲:《泰州学案》,《明儒学案》,712页。
    1 黄宗羲:《泰州学案》,《明儒学案》,713页。
    2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45页。
    3 李光地:《观澜录》,《榕村语录》卷1,8-9页。
    4 李光地:《书韩子<原道>后》,《榕村全集》卷22,324页。
    1 陈祖武:《<榕村语录>及李光地评价》,《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年第2期。
    2 陈祖武:《李光地年谱略论》,《文献》,1989年第3期。
    3 李清植:《李文贞公年谱》卷2,251页。
    4 李馥:《四书解义序》,李光地:《四书解义》,道光九年李维迪刻《榕村全书》本,2页b。
    1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0,176页。
    2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0,176页。
    1 李光地:《大学古本说》,《榕村四书说》,9页。
    1 李光地:《与友人》,《榕村全集》卷32,439-440页。据李清馥的《榕村谱录合考》,康熙三十三年辛未条记载,这封信是李光地写给徐世沐的信。(李清馥:《榕村谱录合考》卷2,李维迪:《榕村全书》,清道光九年刻(1829),第12涵,70页。)《(乾隆)江南通志》载:“徐世沐,字尔瀚。江阴诸生,不赴科举,积学力行,与当湖陆陇其相契。居家有礼法,不作佛事。年八十五卒。”(赵宏恩:《(乾隆)江南通志》卷163《人物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11册,684页。)据《四库全书总目》徐世沐著有《礼记惜阴录》八卷。《四库全书总目》:“是书合《曲礼》、《檀弓》、《杂记》各为一篇,删古本上下之目。《大学》、《中庸》二篇则仍从古本,全录以成完书。每篇之首各注其大意,每篇之末各评其得失。”李光地信中有:“所示《惜阴录》诸编,未能逐条细捡,惟《学》、《庸》粗读一过。诸所发明悉由心得,与世之剿说雷同者不啻相万也”之语,可见二人讨论的正是该书。
    1 陶成敬:《四书解义序》,李光地:《四书解义》,《榕村全书》本,8页a-8页b。
    2 李清馥:《榕村谱录合考》,26页a—27页b。
    3 李光地:《朱陆折疑》,《榕村书集》卷17,270-271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0,350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0,350页。
    1 李光地:《初夏录》,《榕村全集》卷7,128页。
    2 罗钦顺:《困知记》,《明儒学案》卷47,1117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0,350页。
    4 李光地:《朱陆折疑》,《榕村全集》卷17,270页。
    5 李光地:《重建鹅湖书院记》,《榕村全集》卷14,224页。
    6 李光地:《重建鹅湖书院记》,《榕村全集》卷14,224页。
    1 李光地:《朱陆折疑》,《榕村全集》卷17,270页。
    2 李光地:《朱陆折疑》,《榕村全集》卷17,270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6页。
    4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8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8,142页。
    6 李光地:《注解正蒙》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697册,358页。
    1 艾尔曼:《经学·科举·文化史》,北京:中华书局,179页。
    2 冯建民:《考试文化的历史印记——乾嘉汉学对科举考试的影响》,《考试研究》,2012年第1期。
    3 陈致访谈:《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52页。
    1 《经学历史》,210页。
    2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31,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920页。
    3 《清朝文献通考》卷47,《选举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5301页。
    1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31,920页。
    2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31,921页。
    3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31,921页。
    4 《钦定科场条例》卷17,《乡会试艺·附载旧例》,《近代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三编第四十八辑,第473册,1221-1222页。
    5 《钦定科场条例》卷17,《乡会试艺·附载旧例》,1221-1222页。
    6 《钦定科场条例》卷17,《乡会试艺·附载旧例》,1257页。
    7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31,《贡举》,931页。
    8 李绂:《程文四书文序》,《穆堂别稿》卷26,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233册,237页。
    1 杨慎:《升庵集》卷52,《举业之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1270册,447-448页。
    2 转引自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0页
    3 顾炎武说:“明制会试,用考试官二员,总裁同考官十八员,分阅五经,谓之十八房。”(《日知录校注》卷16,《十八房》,904页。)
    4 顾炎武:《日知录校注》卷16,《十八房》,905-906页。
    1 黄宗羲:《科举》,贺长龄、魏源:《清经世文编》卷57,《礼政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443页。
    2 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拟题》,《日知录校注》卷16,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912-913页。
    1 魏禧:《制科策上》,《魏叔子文集》卷3,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92册,107页。
    2 魏禧:《制科策上》,《魏叔子文集》卷3,107页。
    3 俞长城:《自订四书稿序》,《俞宁世文集》卷3,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222册,520-521页
    1 李光地:《成絅斋制义序》,《榕村全集》卷12,202页。
    2 李光地:《名文前选序》,《榕村全集》卷11,188页。
    3 李光地:《申饬学校牒》,《榕村别集》卷5,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60册,566页。
    4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56页。
    5 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榕村续语录》卷18,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854页。
    1 朱熹:《学校贡举私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9,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2册。3362页。
    2 李光地:《上猗氏卫先生》,《榕村全集》卷32,440页。
    3 李光地:《申饬学校牒》,《榕村别集》卷5,566页。
    4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1,56页。
    5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6,785页。
    6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2,399页。
    7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8,854页。
    8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6,776页。
    1 李光地:《成纲斋制义序》,《榕村全集》卷12,202页。
    2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9,878页。
    3 李光地:《名文前选序》,《榕村全集》卷11,188页。
    4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9,878页。
    5 李光地:《己丑前后场合选序》,《榕村全集》卷11,189页。
    6 李光地:《己丑墨选序》,《榕村全集》卷11,189页。
    7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9,878页。
    8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9,878页。
    9李光地:《杨宾实制义序》,《榕村全集》卷12,201页。
    10 李光地:《榕村续语录》卷19,877页。
    1 《清圣祖实录》卷200,康熙三十九年七月至八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册,36页。
    2 李光地:《条议学校科场疏》,《榕村全集》卷26,370页。
    1 《清代起居注·康熙朝》,康熙三十九年九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5册,8173-8175页。
    2 《清代起居注·康熙朝》,8257-8260页。
    3 《清圣祖实录》卷202,康熙三十九年十一月,61页。
    4 《清文献通考》卷48,《选举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5310页。
    1 王棠:《五经中式》,《燕在阁知新录》卷15,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子部第100册,387页。
    2 陆廷灿:《五经题》,《南村随笔》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子部第116册,281页。
    3 魏禧:《制科策上》,《魏叔子文集》卷3,107页。
    4 魏禧:《制科策上》,《魏叔子文集》卷3,107页。
    1 魏禧:《制科策上》,《魏叔子文集》卷3,107页。
    2 朱彝尊:《经书取士议》,贺长龄、魏源:《清经世文编》卷57,《礼政上》,1445页。
    1 陈廷敬:《经学家法论》,《午亭文编》卷32,331页。
    2 陈廷敬:《经学家法论》,《午亭文编》卷32,331页。
    3 陈廷敬:《经学家法论》,《午亭文编》卷32,332页。
    4 黄中坚,字震生,生于顺治六年(1649),卒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江苏吴县人,有《蓄斋集》十六卷,《蓄斋二集》十卷。(参见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330页。)
    5 黄中坚:《制科策》,《清经世文编》卷57,《礼政上》,1440页
    6 黄中坚:《制科策》,《清经世文编》卷57,《礼政上》,1439页。
    7 黄中坚:《制科策》,《清经世文编》卷57,《礼政上》,1439页。
    1 黄中坚:《制科策》,《清经世文编》卷57,《礼政上》,1439页。
    1 余英时说章学诚“六经皆史”是为了与戴震由经明道之说相抗衡,“不过是要易‘经学即理学’为‘史学即经学’而已”。(《论戴震与章学诚》,4页。)其实,李光地亦有此种打算,他提出“求理于经”说正是对顾炎武“经学即理学”的回应。
    2 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14页。
    3 朱彝尊:《经义考》卷297,林彰庆,蒋秋华,杨晋龙,冯晓庭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5389页。
    4 阮元:《毛西河检讨全集后序》,《揅经室二集》卷7,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77册,320页。
    1 归有光:《送何氏二子序》,《震川先生集》卷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89册,124-125页。
    2 钱谦益:《新刻十三经题注序》,《初学集》卷28,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册,449页。
    3 方以智:《青原山志略·凡例》“书院”条,转引自余英时:《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206-207页。
    4 顾炎武:《亭林诗文集》卷3,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3册,658页。
    5 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鲒琦亭集》卷12,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02册,443页。
    1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3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222-223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321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5,261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3页。
    3 李光地:《榕村全集》,卷2,64页。
    4 李光地:《周易观彖》卷1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2册,795页。
    5 李光地:《注解正蒙》,《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697册,360页。
    6 李光地:《僚奏朱子全书目录次第劄子》,《榕村全集》卷28,391页。
    1 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卷16,777页。
    2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4,423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4,424-425页。
    4 李光地:《课王生仲退》,《榕村全集》卷21,318页。
    5 李光地:《成纲斋制义序》,《榕村全集》卷12,202页。
    1 李光地:《课王生仲退》,《榕村全集》卷21,318页。
    2 李光地:《课王生仲退》,《榕村全集》卷21,318页。
    3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1页。
    1 李光地:《周官大司乐章注序》,《榕村全集》卷10,179页。
    2 李光地:《人心篇》,《榕村全集》卷7,234页。
    3 李光地:《答锺伦儿问目三条》,《榕村全集》卷21,321页。
    4 李光地:《仁智篇》,《榕村全集》卷6,119页。
    5 李光地:《榕村语录》卷12,
    6 李光地:《太极篇》,《榕村全集》卷7,131页。
    7 顾炎武:《答李子德书》,《亭林文集》卷4,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2册,664页。
    1 戴震:《与某书》,《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73页。
    2 戴震:《与段若膺论理书》,《孟子字义疏证》,184页。
    3 惠栋:《九经古义述首》,《松崖文钞》卷1,《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427册,269页。
    4 钱大昕:《臧玉林经义杂识序》,《潜研堂集》卷24,《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438册,657页。
    5 钱大昕:《左氏传古注辑存序》,《潜研堂集》卷24,654页。
    6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序》,《十七史商榷》,《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53册,138页。
    7 李光地:《课王生仲退》,《榕村全集》卷21,318页。
    8 李光地:《周官大司乐章注序》,《榕村全集》卷10,179页。
    1 李光地:《周官大司乐章注序》,《榕村全集》卷10,170-180页。
    2 李光地:《性说二》,《榕村全集》卷16,247页。
    3 李光地:《性说二》,《榕村全集》卷16,247页。
    4 李光地:《观澜录》,《榕村全集》卷1,52页。
    1 李光地:《性说二》,《榕村全集》卷16,247页。
    《楚辞集注》,朱熹著,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册。
    《春秋繁露》,董仲舒,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四部丛刊》本。
    《春秋公羊传译注》,刘尚慈,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春秋谷梁传补注》,锤文烝,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春秋胡氏传》,胡安国著,钱伟疆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春秋或问》,吕大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57册。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俞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59册。
    《春秋解例》,杜预,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丛书集成》本。
    《春秋孔义》,高攀龙,《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70册。
    《春秋毛氏传》,毛奇龄,《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76册。
    《春秋正传》,湛若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67册。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大学衍义》,真德秀著,朱人求校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戴震集》,戴震著,汤志钧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道学渊源录清代篇》,黄嗣东辑,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第3册。
    《点校本二十四史精装版》,司马迁等著,顾颉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二程集》,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二林居集》,彭绍升,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97册。
    《桴亭先生文集》,陆世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6册。
    《古文尚书考》,惠栋,《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4册。
    《顾亭林先生年谱三种》,北京图书出版社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国朝宫史》,鄂尔泰、张廷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国朝名臣言行录》,王炳燮,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第50册。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李桓,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影印本。
    《国朝文录》,李祖陶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669册。
    《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著,易孟醇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
    《寒松堂全集》,魏象枢著,陈金陵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汉学师承记:外二种》,江藩,方东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蒿庵集》,张尔岐著,张翰勋等点校,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河图洛书原舛编》,毛奇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32册。
    《洪范皇极内外篇》,蔡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05册。
    《皇极经世书》,邵雍著,卫绍生点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皇清文颖》,张廷玉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49、1450册。
    《黄梨洲文集》,黄宗羲著,陈乃乾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黄氏日钞》,黄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07册。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熹著,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0-25册。
    《韩昌黎文集》,韩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嘉靖安溪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第33册。
    《江南通志》,赵宏恩,《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11册。
    《江西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515册。
    《焦氏笔乘》,焦循著,李剑雄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鲒埼亭集》,全祖望,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02册、第303册。
    《经典释文》,陆德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版。
    《经典释文汇校》,陆德明著,黄焯汇校,黄延祖重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经史问答》,全祖望,《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47册。
    《经义丛钞》,严杰著,阮元、王先谦编:《清经解;清经解续编》,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8册。
    《经义考新校》,朱彝尊著,林彰庆,蒋秋华,杨晋龙,冯晓庭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儆居集》,黄式三,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63册。
    《康熙起居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考信录》,崔述,《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55册。
    《困学纪闻》,王应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54册。
    《李文贞公年谱》,李清植著,沈云龙主编:《近代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六十三辑,第621册。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四部丛刊》本。
    《六经奥论》,郑樵,《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84册。
    《陆九渊集》,陆九渊著,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陆陇其年谱》,吴光酉著,褚家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吕氏家塾读诗记》,吕祖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册。
    《毛诗传笺通释》,马瑞辰,《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8册。
    《毛诗稽古编》,陈启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5册。
    《孟子字义疏证》,戴震著,何文光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明儒学案》,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穆堂别稿》,李绂,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33册。
    《南村随笔》,陆廷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子部第116册。
    《廿二史考异》,钱大昕著,方诗铭,周殿杰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钱牧斋全集》,钱谦益著,钱曾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乾隆安溪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志辑》第27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
    《潜邱札记》,阎若璩,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41册。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钦定科场条例》,沈云龙主编:《近代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2005年,三编第四十八辑,第473册。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纪昀,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整理本。
    《清碑传合集》,钱仪吉编,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
    《清朝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清代起居注·康熙朝》,邹爱莲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清儒学案》,徐世昌纂,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第5册。
    《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清史列传》,.王钟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日讲春秋解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172册。
    《日知录校注》,顾炎武著,陈垣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榕村谱录合考》,李清馥,《榕村全书》,清道光九年(1829)李维迪刊刻,南开大学图书馆藏。
    《榕村全集》,李光地,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60册。
    《榕村全书》,李光地,清道光九年(1829)李维迪刊刻,南开大学图书馆藏。
    《榕村四书说》,李光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10册。
    《榕村续语录》,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榕村语录》,李光地著,陈祖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儒林集传录存》,阮元,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第13册。
    《三鱼堂文集》,陆陇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尚书大传疏证》,皮锡瑞,《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5册。
    《尚书古文疏证:附古文尚书冤词》,阎若璩著,吕翊欣,黄怀信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著,陈抗,盛冬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尚书考异》,鷟梅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册。
    《尚书全解》,林之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5册。
    《升庵集》,杨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70册。
    《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张廷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98册。
    《诗本义》,欧阳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0册。
    《诗传遗说》,朱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册。
    《诗古微》,魏源,魏源全集编辑委员会:《魏源全集》,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册。
    《诗集传》,朱熹著,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册。
    《诗经通论》,姚际恒著,顾颉刚点校,林庆彰主编,《姚际恒著作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4年。
    《诗经原始》,方玉润著,李先耕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诗考》,王应麟,《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册。
    《诗毛氏传疏》,陈奂,《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0册。
    《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诗渖》,范家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8册。
    《诗说考略》,成僎,《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1册。
    《十三经注疏》,阮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清嘉庆刊本。
    《史记探源》,崔适,《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64册。
    《史通通释》,刘知几著,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书传辑录纂注》,董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册。
    《书集传》,蔡沈著,钱宗武、钱忠弼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
    《书纂言》,吴澄,《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册。
    《说文解字注》,许慎著,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说苑》,刘向,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四部丛刊》本。
    《四书大全》,胡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05册。
    《四书或问》,朱熹著,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册。
    《四书章句注》,朱熹著,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册。
    《宋元学案》,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太极图说》,周敦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太平御览》,李防,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亭林文集》,顾炎武,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2-43册。
    《图学辨惑》,黄宗炎,《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0册。
    《退庵随笔》,梁章钜,《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79册。
    《王阳明全集》,王阳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望溪先生全集》,方苞,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22册。
    《魏叔子文集》,魏禧,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92册。
    《魏源集》,魏源,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温公易说》,司马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文献通考》,马端临,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文献征存录》,钱林著,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第10册。
    《午亭文编》,陈廷敬,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53册。
    《惜抱轩全集》,姚鼐,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
    《夏峰先生集》,孙奇逢著,朱茂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小仓山房尺牍》,袁枚,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
    《性理大全》,胡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10-711册。
    《性理精义》,李光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19册。
    《续学堂文钞》,梅文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31册。
    《阎若璩年谱》,张穆著,邓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揅经室全集》,阮元,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77册。
    《颜李师承记》,徐世昌纂,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第9册。
    《燕在阁知新录》,王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子部第100册。
    《杨园先生全集》,张履祥著,陈祖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义门先生文集》,何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07册。
    《易图明辨》,胡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4册。
    《易学象数论》,黄宗羲,《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0册。
    《游艺塾续文规》,袁黄,《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718册。
    《俞宁世文集》,俞长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22册。
    《增修东莱书说》,吕祖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册。
    《张载集》,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震川先生集》,归有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89册。
    《正谊堂文集》,张伯行,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82册。
    《周敦颐集》,周敦颐著,陈克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周易本义》,朱熹著,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册。
    《周易观彖》,李光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42册。
    《朱子语类》,朱熹著,黎靖德编,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册。
    《注解正蒙》,李光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697册。
    《紫石泉山房文集》,吴定,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08册。
    《左海文集》,陈寿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纪宝成主编:《清代诗文集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99册。
    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艾尔曼:《经学·科举·文化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
    滨口富士雄:《清代考据学の思想史研究》,国会刊行会,1994年。
    陈梦家:《尚书通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
    陈其泰:《清代公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增订本。
    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
    陈致:《余英时访谈录》,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戴维:《诗经研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范文澜:《群经概论》,《范文澜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卷。
    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福柯:《知识考古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年。
    傅隶朴:《春秋三传比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
    傅小凡,卓克华:《闽南理学的源流与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高亨:《高亨<周易>九讲》,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高亨:《诗经今注》,《高亨著作集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卷。
    高令印,陈其芳:《福建朱子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古国顺:《清代尚书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顾颉刚,刘起釪:《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顾颉刚:《顾颉刚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何乃川:《闽学困知录》,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
    胡朴安著,王云五主编:《诗经学》,国学小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
    胡适著,季羡林主编:《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卷。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近藤光男:《清代考据学の研究》,研文出版社,1987年。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林存阳:《清初三礼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林国标:《清初朱子学研究——对一种经世理学的解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林庆彰:《清初的群经辨伪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刘黎明:《春秋经传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刘起釪:《尚书学史》,北京市:中华书局,1989年。
    刘起釪:《尚书学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柳宏:《清代论语诠释史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苗润田,姜林祥主编:《中国儒学史——明清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木下铁矢:《清代考据学とその时代——清代の思想》,创文社,1996年。
    彭林编:《清代经学与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皮锡瑞著,周春健校注:《经学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年。
    皮锡瑞著,周预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森木竹城:《清朝儒学史概说》,东京:文书堂,1930年。
    山井涌:《明清思想史の研究》,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年。
    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史革新,龚书铎主编:《清代理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童书业:《童书业史籍考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汪学群:《清初易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王俊义:《清代学术探研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2004年。
    徐雁主编:《中国学术与中国思想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许苏民:《李光地传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
    杨国桢,李天乙主编:《李光地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杨菁:《李光地与清初理学》,《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二编》,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22册。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张民权:《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下)》,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张舜徽:《清人笔记条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清儒学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张以仁:《春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
    章炳麟:《经学略说》,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
    章炳麟:《馗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赵友林:《<春秋>三传书法义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朱自清:《诗言志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陈桂炳:《试论李光地的民本思想》,《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陈国强:《李光地与安溪民俗》,《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第5期。
    陈其芳:《李光地及其哲学思想》,《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6年第5期。
    陈祖武:《<榕村语录>及李光地评价》,《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年第2期。
    陈祖武:《李光地年谱略论》,《文献》,1989年第3期。
    陈祖武:《论李光地的历史地位》,《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第5期。
    邓锐:《<春秋>书法对宋代史书褒贬的影响》,《安徽史学》,2009年第6期。
    冯静武:《试论李光地视域中的<周易参同契>》,《周易研究》,2008年第2期。
    顾颉刚:《州与岳的演变》,《史学年报》,1933年第5期。
    郭毓麟:《李光地传略》,《福建文化》,1934年2第12期。
    黄开国:《<公羊传>对《春秋》书法的发明》,《哲学研究》,2010年第4期。
    黄炯然:《清代名臣李光地》,《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
    黄炯然:《夙志澄清——浅述李光地的治河活动》,《泉州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乐胜奎:《李光地对程朱理学的承袭与拓展》,《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李鸿烈:《关于李光地“三案”的辨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第4期。
    李家树:《南宋朱熹、吕祖谦“淫诗说”驳议述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林存阳:《清安溪李氏三礼学》,《清史论丛》,2000年。
    林国标:《李光地理学思想评议》,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林亨锡:《李光地易学思想及<周易通论>》,《儒教文化研究》(中文版),2004年第4期。
    刘宁:《论中唐春秋学的义例思想》,《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3期。
    刘宁:《属辞比事:判例法与《春秋》义例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孙明章:《李光地与后期闽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孙作云:《从读史的方面谈谈“诗经”的时代和地域性》,《历史教学》,1957年第3期。
    王伯兰:《李光地与陈梦雷——试析<蜡丸疏>悬案》,《泉州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王红娟:《论“国风”排序体系形成的背景及其含义》,《古代文明》,2012年第4期。
    王思治:《李光地简论》,《清史研究》,1993年第1期。
    王政尧:《试析李光地论“本朝人物”——兼议<榕村语录续集>的历史价值》,清史研究,1992年第3期。
    王钟翰:《陈梦雷与李光地绝交书》,《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期。
    王钟翰:《李光地生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燕京学报》,1995年第1期。
    伍承:《李光地卖友与陈梦雷之冤》,《人物》,1981年第5期。
    肖锋:《从“春秋书法”到“春秋笔法”名称之考察》,《北方论丛》,2009年第2期。
    谢国桢:《陈梦雷李光地事迹辨》,《新中华》,1934年2卷第20期。
    徐中舒:《孔子与春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许苏民:《李光地的思想贡献及其历史进步意义》,《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第5期。
    杨兴华:《孟子“诗亡”之论新解》,《学术论坛》,2007年第8期。
    杨燕:《李光地与<周易折中>之编修》,《东南学术》,2011年第4期。
    姚艳霞,章启辉:《论李光地的礼学思想》,《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詹石窗:《李光地与<易>学》,《周易研究》,1992年第4期。
    张鸿恺:《从诗教传统论<诗经>“风雅正变”》,《中华人文社会学报》,2009年第10期。
    张家瑜:《李光地在湖头的成长》,《泉州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赵伯雄:《“夏时冠周月”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4期。
    赵伯雄:《<公羊><左传>记事异同考》,《人文杂志》,1991年第6期。
    赵伯雄:《<荀子>引<诗>考论》,《南开学报》,2000年第2期。
    赵伯雄:《<左传>无经之传考》,《文史》,1999年第4辑。
    赵伯雄:《从<春秋繁露>看董氏春秋学》,《南开学报》,1995年第1期。
    赵伯雄:《郑玄<春秋>学考述》,《文献》,1994年第1期。
    赵伯雄:《朱熹<春秋>学考述》,《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
    赵友林:《<春秋>学中的“属辞比事”》,《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