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时期旅平台籍文化人的文化活动与身份表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篇论文为一在沦陷时期北平特殊的历史语境下,考察以张深切、张我军、洪炎秋、钟理和四人为中心之旅平台籍文化人的文化活动与身份表述历程的研究。主要希望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分别探讨四位成长于日据时期的台湾,具旅居祖国大陆经历,并因缘际会于沦陷时期北平的台籍文化人,彷徨于政治现实与历史处境的尴尬,并继而诘问、确证身份的过程。第一章通过分析台籍文化人张深切涉入由日本文学报国会和沦陷区华北艺文界文化人携手合作之《艺文杂志》的创刊,及筹办阶段因人事部署而于艺文社内所遭遇到之冲突与纠葛,呈现存在于华北艺文界内部新、老作家间的派系角力,以凸显“台湾系”文化人所占据之文化空间位置的微妙。第二章及第三章各就张我军与洪炎秋两位台籍文化人于翻译及教育领域中之历史实践,探讨其“奉公异声”与消极抵抗姿态背后所体现出之文化选择,并检验特殊历史语境下相异的知识分子类型。第四章藉自满洲流徙至北平之台籍作家钟理和,对沸腾于华北沦陷区之“乡土文学”运动及“我乡我士”书写的参与与实践,所展示出之“异乡人”的视角,考察夹处于祖国及日本东亚民族共同体构建与想象两端之“台湾籍民”,形塑并定位其“文化身份”的过程。
     本文在反思普遍化、本质论的认同模式以后,尝试策略性地引入多元与流动的视角,考察台籍文化人于沦陷时期北平的历史语境下,于政治、文化诸层面特殊的发言位置。在四人公开发表过的文字材料以外,本文亦将其私人日记、书信、日常言语的记录,乃至轶闻、逸事等纳为参照,以深描其文字表述与现实姿态之间的张力,进而探究其在历史实践与文化选择的背后,对于“文化身份”更个人化的理解与表述。从而在将沦陷时期北平艺文界的文学(文化)现象与文学(文化)表述历史化的过程中,能予此文学场域内部之权力构型的位移与特定资本的争夺的勾勒,有较为立体的呈示。
This thesis is an examination of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journey of self-identification of the Taiwanese Zhang Shen Qie, Zhang Wo Jun, Hong Yan Qiu, and Zhong Li He in Peking during the fall. Four people grew up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later moved to Peking. Through case study,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awkward politics and environment they encountered during their time in Peking.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Zhang Shen Qie's role in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to serve Japan organization and the Intellectual in Peking to create Arts Magazine. In addition, the chapter also highlights the delicate positions of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through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writer in northern China's community. The 2nd and 3rd chapters discuss Zhang Wo Jun and Hong Yan Qiu's comply in public but oppose in private and passive resistance in the translation and education field. These chapters also discus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context. The 4th chapter discusses Zhong Li He's point of view from and his cultural activities in nativist literature. It also examines his journey as the ambiguous Taiwanese caught between motherland and Japan's East Asian nation to finding his cultural identify.
     After reflecting on the generalization and essence of the identification model, this thesis strategically uses multiple and fluid perspectives to discuss Taiwan Intellectual's spe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voice in Peking during the fall. Besides using their publications, the thesis also includes their personal diaries, letters, and anecdotes as examples to describ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reality and written expression. Furthermore, these items are used to personalize the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to present the shift and struggle of power in the cultural community.
引文
①参见[日]松浦章著,卞凤奎译:《中国华南地区台湾籍民之特性及其问题(初探)》,《台北文献直字》2000年9月第133期,第215-216页。
    ②参见[日]中村孝志:《福州之台湾籍民(1909年)》,卞凤奎、李玉珍译:《台北文献直字》1998年9月第125期,第230、223页。
    ③参见[日]中村孝志:《福州之台湾籍民(1909年)》,第234页。
    ④参见[日]中村孝志:《台湾籍民在南洋的活动状况》,卞凤奎译,《史联杂志》,1999年6月第34期,第136-137页。另,有学者指出,1943年马尼拉华侨组成的抗敌会对台湾同乡会诸多压迫,曾以“台湾籍民脚踏二籍,即持有日本籍与中国籍,是东洋的犹太人”等语加以怒骂。颇能说明“身份”作为“移动”之一要素作用的情形。林满红:《日本政府与台湾籍民的东南亚投资(1895-194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99年12月第32期,第46页。
    ①参见[日]川岛真:《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馆藏台湾人出国护照相关资料之介绍(1897-1934)》,钟淑敏译,《台湾史研究》,1997年12月第4卷第2期,第134-135页。
    ② Woodward, Kathryn编、林文琪译:《身体认同:同-与差异》(Identity and difference),台北县:韦伯文化,2004年9月,第20-22页。
    ③参见许雪姬:《1937至1945年在北京的台湾人》,载《长庚人文社会学报》,2008年第1卷第1期,第44页。
    ④许雪姬据日本官方自1932至1937年之《中华民国主要都市再留本邦人人口统计表》,推估七七事变前在北平之台人最多不超过60人。
    ⑤许雪姬:《1937至1945年在北京的台湾人》,第46页。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二《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陈芳明、张炎宪、邱坤良、黄英哲、廖仁义主编,吴荣斌策划,张孙煜监制,台北市:文经社,1998年,第642页。
    ②韩国鐄等著:《现代音乐大师江文也的生平与作品》,台北市:前卫出版社,1988年,第49页。
    ③参见许雪姬:《日据时期台湾人赴大陆经验》,《口述历史》,1995年第5期,第146、99页。
    ④参见许雪姬访问、王美雪记录:《林更味女士访问记录》,收《日治时期在“满洲”的台湾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第373页。
    ⑤参见吴玲宜:《江文也生平与作品》,收张己任编:《江文也纪念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江文也纪念音乐周筹备委员会,1992年,第161页;与许雪姬:《日治时期在“满洲”的台湾人》,第369页。
    ⑥此数值仅包含抵平后有赴领事馆报到的台人,虽然不尽准确,但因与战时配给制度密切相关,是以此数值也相对正确。另,据洪炎秋(槱)发表于1946年《新台湾》创刊号之《平津台胞动静概况》一文表示,具体人数难明,与部分台人以中国人身份留平,部分台人于战后向北平集结有关。
    ①为避免抗日情绪波及,台籍人士李佛续就“一向都对外自称是福建晋江人,在大陆登记的籍贯也是福建晋江,这样在大陆就不算是台湾人了。”参见许雪姬访问、丘慧君记录:《李佛续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1995年第6期,第56页。
    ②许雪姬:《1937至1945年在北京的台湾人》,第63-77页。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另有发现未被许雪姬氏辑录之台籍人士,均已列入文末附录以备查考。
    ③蓝博洲编著:《民族纯血的脉动:日据时期台湾学生运动(1913-1945),台北市:海峡学术,2006年。
    ④秦贤次:《张我军及其同时代的北京台湾留学生》,收《漂泊与乡土——张我军逝世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6年。《(新台湾〉导言》,收《新台湾》,台北:传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秦贤次的相关论著尚有《教育老兵洪炎秋》、《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张我军》、《鲁迅与台湾青年》等,均收入《秦贤次评论文集》,板桥市:北县文化,1993年。另,有《五四时期台湾学生负笈行——柯政和·宋斐如·王庆勳·洪炎秋》,发表于《文讯》,2009年第283期。
    ⑤黄新宪:《1946年~1949年台湾学生求学祖国大陆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第27卷第6期。
    ①如王家诚:《郭柏川的生平与艺术》,台北:台北市立美术馆,1998年;张己任编:《江文也纪念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江文也纪念音乐周筹备委员会,1992年;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香港民族音乐学会:《民族音乐研究第3集:江文也研讨会论文集》,香港:该会,1992年;周文主编:《刘锦堂·张秋海生平及艺术成就研讨会论文专机》,台中:国立台湾美术馆,2000年。
    ②张泉:《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年。
    ③张泉:《张我军与沦陷时期的中日文学关联》,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1期。
    ④张泉:《张深切移居北京的背景及其“文化救国”实践》,载《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2期。
    ⑤奚密:《台湾人在北京——1949前在京台湾作家简论》,收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⑥杨红英:《多重困境下的文化选择——洪炎秋大陆时期的文学文化活动研究》,载《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3期。相关研究尚有唐淑芬:《洪炎秋的生平和事功研究》(1997年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未刊稿)、余蕙静:《北京生活对洪炎秋一生的影响》(载《台北文献直字》,2004年12月第150期)、叶龙 彦:《奉献国语文教育的洪炎秋(1920~1980年)》(载《台北文献直字》,2001年6月第136期)等。
    ①王升远,周庆玲:《中国日语教育史视阈中的张我军论》,载《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3期。
    ②何淑华:《钟理和地志书写与认同形构历程研究》,2007年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未刊稿。
    ③[日]木山英雄:《读张深切(北京日记〉》,原载《野草》1995年8月第56号·特集《日本侵略下的文学》;现收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
    ④[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期的周作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⑤应凤凰:《钟理和文学发展史(代序)》,收应凤凰编著:《钟理和论述1960~2000》,高雄市:春晖,2004年,第26-27页。
    ⑥张良泽:《钟理和作品中的日本经验和祖国经验》,原载《中外文学》,1974年4月第2卷第11期,现收应凤凰编著:《钟理和论述1960-2000》。
    ⑦陈映真:《原乡的失落——试评夹竹桃》,收《孤儿的历史,历史的孤儿》,台北:远景出版社,1984年。
    ⑧彭小妍与陈明柔二文,俱收《漂泊与乡土——张我军逝世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6年。
    ①何标:《对厘清台湾新文学运动一些问题的思考》,收张光正编:《近观张我军》,北京:台海出版社,2002年。
    ②斯徒亚特·霍尔在《文化身份语族以散居》一文中指出关于“文化身份”的两种思维方式,此为其中一种。霍尔将之定义为一种共有的的文化,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藏身于许多其他的、更加肤浅或人为地强加的“自我”之中,共享一种历史和祖先的人们也共享这种“自我”。收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09页。
    ③杨杰铭:《论钟理和文化身份的含混与转化》,载《台湾学研究》,2007年12月第4期。
    ④王万睿:《殖民统治与差异认同——张文环与钟理和乡土主体的承继》,2005年台湾成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①张我军:《〈日文与日语)的使命》,载《日文与日语》,1934年创刊号,第2页。
    ②王升远、周庆玲:《中国日语教育史视阈中的张我军论》,载《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3期,第101页。
    ①[日]草野心平:《期待新人出现》,载《华文大阪每日》,1943年10月第11卷第7期。
    ②周作人:《“东亚文化协议会”为何物?》,收《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3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158-162页。
    ③参见[日]木山英雄:《读张深切(北京日记)》,第348-349页。
    ④参见《反动老作家二》,收录于《周作人自编文集·知堂回想录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659页。
    ⑤转引自张泉:《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第293页。
    ⑥[日]林房雄:《新中国文学的动向——与沈启无君的谈话》,载《中国公论》,1943年第10卷第2期,第57页。
    ⑦参见黄开发:《沈启无——人和事》,载《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3期。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第723-724页。
    ②参见[日]林房雄:《新中国文学的动向——与沈启无君的谈话》,第56页。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31-332页。
    ②参见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33页。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29-331页。
    ②参见《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36页。
    ①转引自木山英雄先生所抄录之周作人日记,参见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52页。
    ①《中国文艺》月刊1939年9月1日在北京创刊,由中国文艺社发行,迄1943年11月1日出至9卷三期后一度停刊,1944年1月合并于《中国文学》月刊。该刊创刊时由台湾作家张深切担任主编兼发行人;一年后即3卷1期起改由张铁笙主编,以迄停刊为止,是抗战中期,华北沦陷区最主要的综合型文艺刊物。
    ②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第658页。
    ③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第658页。
    ④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第632页。
    ⑤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第661页。
    ①《创刊词》,载《中国文艺》,1939年9月1日创刊号。
    ②《卷头语》,载《中国文艺》,1939年10月1日第1卷第2期。
    ③张深切:《刺刀下的几篇小议论·引言》,《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第159页。
    ④参见张深切:《振兴中国文化的意义》。该文原为作者1941年在北平广播电台演讲之原稿,现收录于《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第165-166页。
    ⑤者也:《随便谈谈》,载《中国文艺》,1940年3月1日第2卷第1期。
    ⑥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第610页。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第635页。
    ②张深切:《对台湾新文学路线的一提案(未定稿)》,载《台湾文艺》,1935年2月1日第2卷第2号。
    ③张深切:《(续篇)对台湾新文学路线的一提案(未定稿)》,载《台湾文艺》,1935年4月1日第2卷第4号。
    ④《编后记》,载《中国文艺》,1940年4月1日第2卷第2期。
    ⑤参见《编后记》,载《中国文艺》1940年4月1日第2卷第2期。参见穆穆:《漫谈北京文坛》,载《大风》,1942年2月第9期。
    ⑥周作人在张深切任期内于《中国文艺》上发表之文章依次为:《俞理初的诙谐》(1939年9月1日《中国文艺》创刊号)、《谈鬼怪(一)·洞灵肖志》、《谈鬼怪(二)·张天翁》(1939年11月1日《中国文艺》1卷3期,署名知堂)、《读〈初潭集)》(1940年1月1日《中国文艺》1卷5号)、《谈食鳖》(1940年2月1日《中国文艺》1卷6期)、《关于阿Q》(1940年3月1日《中国文艺》2卷1期)、《蔡孑民先生事》(1940年4月1日《中国文艺》2卷2期)、《汉文学的传统》(1940年5月1日《中国文艺》2卷3期)、《买洋书》(1940年6月1日《中国文艺》2卷4期)、《辩解》(1940年7月1日《中国文艺》2卷5期)、《缘日》(1940年8月1日《中国文艺》2卷6期)。俱署名知堂。
    ①《编后记》,载《中国文艺》,1939年9月1日创刊号。
    ②《中国公论》,1940年10月12日第4卷第1期,第123页。
    ③《编后记》,载《中国文艺》,1940年5月1日第2卷第3期。
    ①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立春以前·后记》,第190页。
    ②周作人:《汉文学的前途》,原载《艺文杂志》,1943年7月第1卷第1期,第19-23页,收《周作人自编文集·药堂杂文》,第34页。
    ③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知堂回想录(下)·反动老作家一》,第650页。
    ④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第722页。
    ⑤周作人:《汉文学的前途》,《周作人自编文集·药堂杂文》,第31页。
    ⑥《卷头语》,《中国文艺》,1940年1月1日第1卷第5期。
    ⑦据洪炎秋在1948年1月(序)出版的《闲人闲话》一书之《小引》上说及,张深切在编完十二期《中国文艺》后,“经人告密,认为该刊时有违碍的文字出现,迹近‘反动’,张君叠被传讯,终于为敌军的报导部所查封,派由他们的《武德报社》接收续办。”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第724页。
    ②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41页。
    ③参见周作人:《文坛之分化》。
    ④周作人:《中国的思想问题》,原载《中和月刊》,1943年第1卷第4期,第15-18页,收《周作人自编文集·药堂杂文·中国的思想问题》,第15页。
    ⑤参见[日]林房雄作,张铭三译:《中国文化运动偶感》,载《中国文艺》,1943年11月5日第9卷第3期,第21页。 ①者也:《废言废语》,载《中国文艺》,1940年8月1日第2卷第6期。
    ②郭德钦:《挚友深切兄逝世周年话旧》,收录于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l《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450页。
    ③洪炎秋:《悼张深切兄》,收录于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416页。
    ④参见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34-337页。
    ⑤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39页。
    ⑥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39页。
    ①[日]木山英雄:《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第178页。
    ②[日]木山英雄:《读张深切(北京日记)》,收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48页。
    ①杨亮功、何汉文:《关于台湾“二二八”事件调查报告及善后办法建议案》附件,载《民国档案》,1988年第4期。
    ②红草:《台湾怎样要革命》,收《张深切全集》卷4《在广东发动的台湾革命运动史略·狱中记·附录一》,第350页。
    ③者也:《一台湾人的呼唤》,载《新台湾》,1946年2月15日创刊号。
    ④张深切:《自序》,收《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第62页。
    ⑤张深切:《序》,收《张深切全集》卷《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上),第62页。
    ⑥张深切:《自序》①,收《张深切全集》卷4《在广东发动的台湾革命运动史略·狱中记》,第63页。
    ⑦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第80页。
    ⑧台人自斯日起确定身份。收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系编:《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台南: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1982年,第293页。
    ⑨参见孙万国:《半山与二二八初探》,收张炎宪、陈美蓉、杨雅慧编:《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台北: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1998年,第259页。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4《在广东发动的台湾革命运动史略·狱中记》,第87页。
    ②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上),第42页。
    ③甘得中:《献堂先生与同化会》,收沈云龙主编:《林献堂先生纪念集》卷3《追思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第519-520页。
    ④沈云龙主编:《林献堂先生纪念集》卷1《年谱》,第32页。吴三连、蔡培火、叶荣钟、陈逢源、林柏寿:《台湾民族运动史》,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部,1993年,第4-5页。
    ①李振芳口述、郭德钦笔录:《日据时期南京广东台湾学生的政治活动史:南京中台同志会、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抗日史实》,手写本,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藏,第27页。转引自王政文:《台湾义勇队——台湾抗日团体在大陆的活动(1937-1945)》,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第97页。
    ②王乃信等译:《台湾社会运动史(1913-1936)》第2册《政治运动》,台北:创造出版社,1989年,第143页。
    ③王诗琅译注:《台湾社会运动史——文化运动》,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年,第142-143页。
    ④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4《在广东发动的台湾革命运动史略·狱中记》,第95页。
    ⑤谢南光:《中国抗战与台湾革命》,收张瑞成编:《抗战时期台湾之重要言论》,中国现代史史料丛编第三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0年,第14页。
    ⑥可参见王政文:《台湾义勇队——台湾抗日团体在大陆的活动(1937-1945)》,第30-35页。另,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上),第313-323页,也有关于事件详细的记载。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上),第318页。
    ②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第79页。
    ③廖仁义:《台湾观点的“中国哲学研究”——<孔子哲学评论〉与张深切的哲学思想》,原载《台湾文艺》(总号133期),1992年第11卷第1期,收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5《孔子哲学评论·解说》,第561页。
    ④参见王乃信等译:《台湾社会运动史(1913-1936)》第2册《政治运动》,第14页;吴三连、蔡培火、叶荣钟、陈逢源、林柏寿:《台湾民族运动史》,第161页。
    ⑤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第79页。
    ⑥参见陈明通:《派系政治与陈仪治台论》,收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3年,第223-302页。另,陈翠莲于其专著《派系斗争与权谋政治——二二八悲剧的另一面向》(台北市:时报文化,1995年),亦辟有专章讨论。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上),第180页。
    ②国家政策研究资料中心台湾史料编纂小组:《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Ⅰ(1945-1965)》,台北:财团法人张荣发基金会国家政策研究资料中心,1990年,第10页。
    ③台湾省旅平同乡会、台湾革新同志会:《关于处理台湾人产业之意见书》,收《二二八真相》,台北:出版社、出版年代不详,第30-32页。
    ④陈翠莲:《派系斗争与权谋政治——二二八悲剧的另一面向》,第33页。
    ⑤邵毓麟:《胜利前后》,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01-109页。
    ⑥谢挣强:《宪政实施与台湾》,载《台湾民声报》,1945年4月16日第1期,第3页。
    ①叶荣钟:《台湾省光复前后的回忆》,收叶荣钟著;李南衡编:《台湾任务群像》,台北:帕米尔书店,1985年,第293页。
    ②参见孙万国、家博(J.Bruce Jacobs):《半山与二二八初探》,收《二二八事件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第6-7页。
    ③陈翠莲:《派系斗争与权谋政治——二二八悲剧的另一面向》,第74-75页。
    ①梁辛仁:《我们对不起台湾》,载《新闻天地》,1947年4月1日第22期,第1页。
    ②盐见俊二:《秘録·终战直后の台湾——私の终战日记》,东京:高知新闻社,1979年,第45页。转引自陈翠莲:《派系斗争与权谋政治——二二八悲剧的另一面向》,第60页。
    ③《随时可以发生暴动的台湾局面》,载《观察》,1947年3月8日第2卷第2期,第18页。
    ④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台湾地方派系调查专报,1952年,第2页。
    ⑤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第74-76页。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上),第118页。
    ②张深切:《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收《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第198-199页。
    ③张深切:《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收《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第198页。
    ④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第76页。
    ⑤黄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市:麦田,城邦文化出版: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发行,2007年,第17页。
    ⑥林萍心:《我们新的任务开始了:给台湾智识阶级》,载《前锋》,1945年10月25日创刊号,第9-10页。
    ①#12
    ②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下),第470页。
    ③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上),第322-323页。
    ④谢南光:《台湾人如是观》,收《谢南光著作选(上)》,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1999年,第235页。
    ①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第342-343页。
    ②(《关于(沈启无自述)》,载《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1期,第60页)(《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第18页)(载《华文每日》,1944年2月1日第12卷第2期,第14页)分类之。
    ①山丁1991年6月25日致张泉函,转引自张泉:《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第10页。
    ②左蒂:《异乡人》,原载沈阳《东北民报》,1943年9月,转引自[日]冈田英树著:靳丛林译:《伪满洲国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7-298页。
    ③[日]冈田英树:《扭曲的东北人的心灵》,原载《来自地球的一角》,1996年11月30日第96号,现收《伪满洲国文学·附录·短论》,第301页。
    ①《日语基础读本》自1932年至1936年共发行过9版,曾为十余所大学采用为课本。
    ②以斋:《武者小路实笃印象记》,载《艺文杂志》,1943年8月第l卷第2期8月号,第15页。
    ③洪炎秋:《怀才不遇的张我军兄》,原载《传记文学》,1976年4月,收洪炎秋:《老人老话》,台中市:中央书局,1977年,第137页。
    ④参见张深切:《悼我军》,原载1955年台湾《民声日报》,收张光正编:《近观张我军》,北京:台海出版社,第5页。
    ⑤参见洪炎秋:《怀才不遇的张我军兄》,第138页。
    ⑥参见张光正:《略论父亲的乡土性格和开放性格》,收张光正编:《近观张我军》,第219页。
    ①《华北作家协会成立典礼全体会员大会记》,载《中国文艺》,1942年10月5日第7卷第2期10月号。
    ①上官筝:《一年来华北文坛的总清算》,载《中国文艺》,1943年1月5日第7卷第5期新年号。
    ②[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北京苦竹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第177页。
    ③《会务动态》,载《华北作家月报》,1942年10月15日创刊号,第16-17页。
    ④张深切:《悼张我军》,第5页。
    ①洪炎秋:《怀才不遇的张我军兄》,第137页。
    ②载《晨报》,1942年11月18日。
    ③[日]尾崎秀树著:陆平舟、[日]间ふさ子译:《旧殖民地文学的研究》,台北:人间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①柳书琴:《荆棘之道:台湾旅日青年的文学运动与文化抗争》,台北市:联经,2009年,第304页。
    ②徐遒翔:《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文学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61页。
    ①台湾文学者代表西川满之发言,参见《文艺台湾》第5卷第3期与《台湾文学》第3卷第1期。
    ②[日]尾崎秀树著:陆平舟、[日]间ふさ子译:《旧殖民地文学的研究》,第25页。
    ③以斋:《〈黎明之前)尚在黎明之前》,载《艺文杂志》,1943年9月1日第1卷第3期,第30页。
    ①《关于德田秋声》,载《艺文杂志》,1944年2月1日第2卷第2期。
    ②以斋:《武者小路实笃印象记》,载《艺文杂志》,1943年8月1日第1卷第2期,第15页。
    ①夏仁虎:《枝巢九十回忆篇》,转引自王景山主编:《国学家夏仁虎》,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36页。
    ②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知堂回想录(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45页。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2章,第8页。
    ②周作人:《“东亚文化协议会”为何物?》,收《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3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158-162页。
    ①[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77页。
    ②参见[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第132-133页。
    ③周作人:《“东亚文化协议会”为何物?》。
    ④黄开发整理:《沈启无自述》,载《新文学史料》,2006年第1期,第63页。
    ⑤[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第116页。
    ⑥[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第116-117页。
    ①凌有光:《牛鬼蛇神统制下的北平》(报告连载),载《新华日报》,1944年2月19日。
    ②曹豆豆:《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载《文史精华》,2005年3月总178期,第14页。
    ③[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第115页。
    ⑤张菊香、张铁荣编著:《周作人年谱:1885~196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76-577页、第580页。
    ⑥孙玉蓉:《出任伪职前后周作人为他人谋职轶事探究——为<周作人年谱〉补遗》,载《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49-55页。参见顾随:《顾随全集·书信日记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68页。
    ⑦参见高炎:《我在北平从事党的情报工作的回忆》,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日伪统治下的北平》,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48页。
    ①刘思职于“理学院讲师”一注“福建兴化”,于“医学院教授”却注福建仙游。地址固同,籍贯却异。
    ①苏民生:《北平五年》,收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编:《在北京的台湾人》,北京:台海出版社,2005,第10-11页。
    ②参见张光直:《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9-10页。
    ③(《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第10页)张光正本人亦有与其弟相似的回忆。见张光正:《悲、欢、离、聚话我家——一个台湾人家庭的故事》,收张光正:《番薯藤系两岸情》,台北市:海峡学术,2003年,第13-14页。
    ④洪耀勋为张深切留日时之益友,两人于七七事变后,又于北平重逢。参见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上),第143页。
    ⑤参见苏民生:《北平五年》,第15-18页。
    ①参见张光正:《悲、欢、离、聚话我家——一个台湾人家庭的故事》,第19页。
    ②参见唐淑芬:《洪炎秋的生平和事功研究》,1997年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未刊稿,第76、87页。
    ③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下),第643页。
    ④参见《北京大学文学院教务股日志》,档号WBD0000014,藏北京大学档案馆。
    ⑤《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三十年度各学系一二三年级课程一览》,1941年9月到1942年7月,档号WBD0000022,藏北京大学档案馆。
    ①据《周作人年谱》,周作人自接任伪北大文学院长职后,于文院成立之际,即曾就“北京大学文学院教职员的人事安排”,与钱稻孙和罗子余进行过3次会商。可想见问题之棘手。
    ②萧菱:《林房雄印象记》,载《华北作家月报》,1943年第4期1·2月合刊号,第16页。
    ③参见《本会欢迎林房雄氏座谈会记》,载《华北作家月报》,1943年第4期1·2月合刊号,第15页。
    ①周作人:《文坛之分化》,载《中华日报》,1944年4月13日。
    ②[日]林房雄作·张铭三译:《中国文化运动偶感》,载《中国文艺》,1943年11月5日第9卷第3期,第20-21页。据木山英雄先生言,此文乃林房雄写成于第2次大东亚文学者会议前。
    ③[日]林房雄作·岳蓬译:《新中国文学运动》,载《中国文艺》,1943年9月5日第9卷第1期,第42-43页。
    ④[日]林房雄作·岳蓬译:《新中国文学运动》,载《中国文艺》,1943年9月5日第9卷第1期,第40页。
    ⑤[日]林房雄作·张铭三译:《中国文化运动偶感》,载《中国文艺》,1943年11月5日第9卷第3期,第21-22页。
    ⑥黎建青:《一年间的华北文坛》,载《华文每日》,1944年第12卷第2期,第14页。
    ⑦黎建青:《一年间的华北文坛》,第14页。
    ⑧黎建青:《一年间的华北文坛》,第13页。
    ①陈鲁风:《铲除“国民文学”前进途上的障碍》,载《中国文学》,1944年5月20日第1卷第5期,第3页。
    ②[日]林房雄:《新中国文学的动向——与沈启无君的谈话》,载《中国公论》,1943年第10卷第2期,第56-57页。
    ③柳龙光:《编辑后记》,载《中国文学》,1944年5月20日第1卷第5期,第72页。
    ④吕奇:《中国协会与中国人》,载《国民杂志》,1944年3月1日第4卷第3期,第65页。
    ⑤吕珏:《断想·杂感·期待》,载《国民杂志》,1944年3月1日第4卷第3期,第67页。
    ⑥辛嘉:《冷淡的一面》,载《国民杂志》,1944年3月1日第4卷第3期,第66页。
    ⑦秦明:《十二月I文艺概谈》,载《国民杂志》,1944年1月1日第4卷第1期,第58页。
    ①《发刊词》,载《艺文杂志》,1943年7月1日创刊号,第1页。
    ②参见吴楼:《游牧·老爷·名士和文学家》,载《中国公论》,1942年第7卷第3期,第76-82页。
    ③笑星:《“呐喊”一年来》,载《艺术与生活》,1942年1月25日第24期新春特大号。
    ④上官筝:《一年来华北文坛的总清算》,载《中国文艺》,1943年1月5日第7卷第5期新年号,第8-9页。该文总结自1942年正月以来,主要集中在《艺术与生活》之“文艺茶话”专栏,对“基本作家组织”肆行攻击的文字。如《艺术与生活》第26·27期合刊之老元的《谈“基本作家”》,第29期竹天之《清闲编辑》、日生之《投稿有道》等,皆为反映新人作家发表文章困难,与文坛资源为集团垄断的情况下,“登龙乏术的新人,将更无染指文坛之希望矣”的批评。
    ⑤老元:《文场与官场》,载《艺术与生活》,1942年第29期“文艺茶话”,第14页。
    ①吴楼:《游牧·老爷·名士和文学家》,载《中国公论》,1942年第7卷第3期,第77页。
    ②《华北作家协会成立典礼并全体会员大会记》,载《中国文艺》,1942年10月5日第7卷第2期10月号,第73-74页。
    ③药堂:《苦口干口》,载《艺文杂志》,1943年11月,第2-3页。
    ④黎建青:《一年间的华北文坛》,第15页。
    ①华君:《还是稿费问题》,载《中国公论》,1942年第7卷第3期,第104页。
    ②芸苏:《复雠》,载《艺文杂志》,1943年11月1日第1卷第5期,第15-22页。
    ③黎建青:《一年间的华北文坛》,第15页。
    ④其事参见洪炎秋:《〈杨肇嘉回忆录〉序》,收洪炎秋:《忙人闲话》,台北市:三民书局,1968年,第56页。
    ⑤杨红英:《多重困境下的文化选择——洪炎秋大陆时期的文学文化活动研究》,载《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3期,第96-97页。
    ⑥洪炎秋:《我所认识的周作人》,收洪炎秋:《忙人闲话》,第91-92页。
    ①洪炎秋:《又来废话·代序》,收洪炎秋:《又来废话》,台中市:中央书局,1966年,第6页。
    ②《本馆记事》,载《北平近代科学图书馆馆刊》,1937年创刊号,第97页。
    ③此外,洪炎秋于该刊尚译有佐久间鼎《默照体验的科学的考察》、盐谷温《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的交涉》、岛崎藤村《十九世纪研究》、北原白秋《麻雀和人类的爱》、外山英策《梦窓国师和黄梅院的庭》、《在外国的日本语研究》、相马御风《足迹》、户冢武彦《日本语的节读》、三枝博音《三浦梅园的示唆》、金原省吾《南画的位置》、坂垣英穗《塔》、河竹繁俊《逍遥的藏书和演剧博物馆》、佐佐木信纲《关于英译万叶集》、北原白秋《歌艺》、木内信藏《北京的都市形态概报》、长谷川如是闲《东洋民族与日本文明》、田边尚雄《日本英乐发达之概观及其本质》、加藤繁《中国与武士阶级》等。
    ④洪炎秋:《闲人闲话·小引》,台中:中央书局,1948年,第3页。
    ⑤(洪炎秋:《闲人闲话·小引》,第3页)
    ⑥参见[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第181页。
    ①知堂:《艺文社与艺文杂志社》,载《艺文杂志》,1944年12月1日第2卷第12期,第63页。
    ②周作人:《文坛之外》,收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立春以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58-159页。
    ①楚天阔:《一年来的北方文艺界》,载《中国公论》,1942年第8卷第4期,第83-84页。
    ②参见洪炎秋:《闲人闲话·小引》,第3页。
    ③柳龙光:《国民文学》,载《中国文学》,1944年4月20日第1卷第4期,第2-3页。
    ④文非:《“新”与“老”》,载《中国公论》,1942年第8卷第1期,第98页。
    ⑤山丁:《编辑后记》,载《中国文学》,1944年3月20日第1卷第3期。
    ①参见邓云乡:《文化古城旧事》,第447页。
    ②洪炎秋:《又来废话·代序》,台中:中央书局,1966年,第5页。
    ③([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第137页)
    ④[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译:《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第77页。
    ⑤亢德:《知堂在北平》,载《宇宙风》,1937年第50期。
    ⑥曹豆豆:《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第16-17页。
    ⑦孙玉蓉:《出任伪职前后周作人为他人谋职轶事探究——为〈周作人年谱〉补遗》,载《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49-51页。
    ①洪炎秋:《(杨肇嘉回忆录〉序》,第56-57页。
    ②洪炎秋:《又来废话·代序》,第7页。
    ③洪炎秋:《我当过国父的警卫》,收《又来废话》,第17页。
    ④参见《铁牛传》,收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上),第256-274页。
    ⑤参见秦贤次:《五四时期台湾学生负笈行:柯政和·宋斐如·王庆勳·洪炎秋》,载《文讯》,2009年第283期5月号,第78页。
    ⑥洪炎秋:《台湾革命运动史略序》,收《闲人闲话》,第14页。
    ⑦洪炎秋:《(杨肇嘉回忆录〉序》,收《忙人闲话》,台北市:三民书局,1968年,第55页。
    ⑧洪炎秋:《(杨肇嘉回忆录)序》,第58页。同参蓝博洲编著:《民族纯血的脉动:日据时期台湾学生运动(1912-1945)》,台北市:海峡学术,2006年,第260-262页。
    ⑨参见洪炎秋:《闲人闲话·小引》,第1-2页。
    ⑩洪炎秋:《闲人闲话·小引》,第2-3页。
    ①洪槱:《群众领袖问题》,载《京报副刊》,1926年第425期,第188-189页。为洪氏之轶文。
    ②洪炎秋:《健忘礼赞》,载《中国文艺》,1939年9月创刊号。
    ③洪炎秋:《闲人闲话·小引》,第4页。
    ④周作人:《读(东山谈苑)》,收周作人著:《周作人自编文集·书房一角》,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11页。
    ⑤洪炎秋:《怀才不遇的张我军兄》,第16页。
    ⑥洪炎秋:《我和(国语日报)》,收洪炎秋著:《教育老兵谈教育》,台北市:三民书局,1968年,第232页。
    ⑦王德威著:《后遗民写作》,台北市:麦田·城邦文化出版: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发行,2007年,第25 页。
    ①黄万华:《边缘的活力》,收黄万华主编:《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57-158页。
    ①白云:《一年来的国民杂志》,载《国民杂志》1941年12月1日第1卷第12期,第17页。
    ②上官蓉:《北方文坛的今昔》,载《文化年刊》1945年1月第2卷,第146页。
    ③笑星:《“呐喊”一年来》,载《艺术与生活》1942年1月25日第24期新春特大号。
    ④魏萍:《建设古城的文坛》,载《中国公论》1940年第2卷第6期,第137页。
    ⑤夏虫之流:《论色情描写》,载《国民杂志》1942年2月1日第2卷第2期。
    ⑥公孙嬿:《一年来华北的创作界》,载《国民杂志》1941年12月1日第1卷第12期,第15页。
    ①上官筝:《一年来华北文坛的总清算》,载《中国文艺》1943年1月5日第7卷第5期新年号,第12页。
    ②夏虫之流:《论色情描写》。
    ③范智红:《关永吉论》,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1期,第113页。
    ④共鸣:《满洲作家评介》,载《中国文艺》1942年10月5日第7卷第2期10月号,第19页。
    ⑤上官筝:《读满洲作家特辑兼论华北文坛》,载《中国文艺》1942年10月5日第7卷第2期10月号,第23页。
    ⑥上官筝:《一年来华北文坛的总清算》,第19页。
    ⑦上官蓉:《北方文坛的今昔》,第147页。
    ①上官筝:《读满洲作家特辑兼论华北文坛》,第23页。
    ②山丁:《乡土文学与〈山丁花〉》,原载《明明》1937年7月第1卷第5期,收《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卷》,沈阳出版社,1996年,第202页。
    ③山丁:《前夜》,载《大同报》,1938年6月30日。
    ④上官筝:《读满洲作家特辑兼论华北文坛》,第28页。
    ⑤上官筝:《读满洲作家特辑兼论华北文坛》,第28页。
    ①柳龙光:《文学报国》(代创刊词),载《中国文学》1944年1月20日第1卷第1期,第2页。
    ②柳龙光:《国民文学》,载《中国文学》1944年4月20日第1卷第4期,第2页。
    ③邱一凡:《现阶段的“国民文学”性格》,载《中国文学》1944年5月20日第1卷第5期,第7页。
    ④陈鲁风:《使“过渡期”早日过去》,载《中国文学》1944年6月20日第1卷第6期,第2页。
    ⑤吕奇:《今日的中国文艺与华北文艺运动》,载《中国文学》1944年1月20日第1卷第1期,第10页。
    ⑥柳龙光:《“国民文学”与“永远的东西”》,载《中国文学》1944年7月20日第1卷第7期,第2页。
    ①邱一凡:《现阶段的“国民文学”性格》,第7页。
    ②胡尚风:《中日盟约成立后文艺者应有的认识》,载《中国文学》1944年1月20日第1卷第1期,第7页。
    ③华北作家协会主办:《[座谈会(广播)]:新中国文学的进路》,载《中国文学》1944年3月20日第1卷第3期,第25页。
    ④柳龙光:《“国民文学”与“永远的东西”》,第3页。
    ⑤邱一凡:《文学的民族与乡土》,载《中国文学》1944年8月20日第1卷第8期,第3页。
    ①林榕:《新文学的传统与将来——兼论乡土文学问题》,载《中国公论》1943年第10卷第3期,第51-53页。
    ②林榕:《新文学的传统与将来——兼论乡土文学问题》,第53页。
    ③上官筝:《揭起乡土文学之旗》,载《华文每日半月刊》1943年第11卷第1期。
    ①1943年3月25日本刊同人主办:《乡土文学座谈会(上)》,载《艺术与生活》1943年4月15日第34期,第42页。
    ②上官筝:《关于乡土文学诸问题》,载《中国公论》1944年第10卷第4期,第73页。
    ③上官筝:《再补充一点意见——答里巴人先生的一封公开信》,载《中国公论》1943年第9卷第3期。
    ④上官筝:《关于乡土文学诸问题》,第73页。
    ⑤1943年3月25日本刊同人主办:《乡土文学座谈会(下)》,载《艺术与生活》1943年6月15日第35、36期合刊号,第23页。
    ⑥袁之:《关于乡土文学》,载《艺术与生活》1943年6月15日第35、36期合刊号,第13页。
    ⑦山丁:《前夜》,《大同报》,1938年6月30日。
    ①参见钟理和致廖清秀函1957年10月30日,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七·钟理和书简》,高雄县冈山镇:高县文化局,2009年,第136-137页。
    ②《钟理和自我介绍》,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八·特别收录》,第277页。
    ③王丽华:《鹣鲽之情——夜访钟台妹女士》,载《台湾文艺》1977年3月第1卷第54期,第51页。
    ④参见钟理和与林海音信1959年9月22日,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七·钟理和书简》,第175-176页。
    ⑤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48页。收《钟理和全集卷八·钟理和残集·附录·钟理和论》,第214页。
    ⑥钟理和与林海音信1959年9月22日,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七·钟理和书简》,第175页。
    ①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六·钟理和日记》,第10、15页。
    ②参见陈芳明:《蓝明谷与五O年代的台湾》,载《明报月刊》1996年第7期:蓝博洲:《从福马林池捞起来的诗人蓝明谷》,收《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年。
    ③参见钟理和1945年9月13日与1945年9月15日日记,有连续两天往访谢人堡之记录。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六·钟理和日记》,第9、11页。
    ④参见马旷源:《幽闲鼓吹·灼笔》,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⑤张清文:《钟理和文学里的“鲁迅”》,2006年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未刊稿,第73页。
    ⑥参见《华北作家协会会员录》,载《华北作家月报》1942年12月15日第3期,第13页。另,张泉于《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中,亦于第九章“道路各异的校园作家”中,有绍介谢人堡的小传。
    ⑦据1941年9月11日出版之《艺术与生活》载:“《三六九》自革新后,虽增加一角,销路不减,内容热闹非凡,素有文坛三杰之耿小的,王泰来及谢人堡等氏各任一版而活跃中。”未久,于1941年12月20日第24期之《艺术与生活》,,又有“谢人堡已辞《三六九画报》编辑之职,闻有入武德报为担任翻译职务之讯。其所作十万字长篇小说,需五百元出卖云。”的消息。此外,如其长篇小说《黄花长恨记》与《逐流之歌》,曾分别于《电影画报》及《中国文艺》,自1942年第7卷第3期至1943年第9卷第2期长期连载;其他还有《葡萄园》、《春满园》、《住店》等小说问世,可见其颇为多产。另,于《国民杂志》第2卷第5、6期特地开辟之《关于色情的文学》的“聚谈”,除耿小的、阿剪、而已、楚天阔、麦静、刘针、杨亚岚、陈逸飞、公孙嬿、王朱外,谢人堡也列席其间,分别对关于“色情文学”的10个问题,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①江湖:《乡之魂:钟理和人生和文学之路》,《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5卷。所录谢人堡短评《夹竹桃》之出处,尚待查证。
    ②钟理和1945年9月23日日记。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六·钟理和日记》,第15页。钟理和阅报数量可观,即就其日记所载,就有《平津晚报》、《正报》、《华北日报》、《东亚新报》、《世界日报》、《大公报》等6种,其中并兼杂中文与日文报刊。
    ③钟理和1945年9月19日日记。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六·钟理和日记》,第13页。
    ①张泉:《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第21页。
    ②上官筝:《刘萼(雷妍)论》,载《中国文艺》1943年9月5日第9卷第1期,第9页。
    ③钟铁民:《编者序》,收钟铁民编:《钟理和全集》,台北:客委会,2003年,第7页。
    ④钟理和与林海音信1959年9月22日,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七·钟理和书简》,第175页。
    ①上官筝:《刘萼(雷妍)论》,第10页。
    ②据张泉《也说“南玲北梅”——兼谈如何看待“口述历史”》一文(载《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1期),
    ③参见王万睿:《殖民统治与差异认同——张文环与钟理和乡土主体的承继》,2005年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第79-84页。
    ④1943年3月25日本刊同人主办:《乡土文学座谈会(下)》,第23页。
    ⑤上官筝:《刘萼(雷妍)论》,第6页。
    ①彭瑞金:《艰困时代的文学见证人——钟理和》,载《联合文学》1995年第11卷第12期,第100页。
    ②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六·钟理和日记》,第20页。
    ③学界舆论咸以《夹竹桃》为最能代表作家钟理和北平时期创作成果的作品,即作者本人,亦曾在1949年4月3日与文友钟肇政的通信中,表达“我在写习作《夹竹桃》时亦曾有过此种经验,后来这篇作品虽不能算是成功之作,却是自爱最深的一篇”,足见《夹竹桃》实乃钟氏当时的鼎力之作。
    ④张重岗:《原乡体验和钟理和的北平叙事》,收《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8年1月1日第2卷第2期。
    ①张重岗:《原乡体验和钟理和的北平叙事》。
    ②范智红:《关永吉论》,第120-121页。
    ③应凤凰:《钟理和文学发展史(代序)》,第13页。
    ④陈映真:《原乡的失落——试评(夹竹桃)》。
    ①李文卿:《八紘一宇到大东亚共荣圈——台湾决战总动员》,收张锦忠、黄锦树编:《重写台湾文学史》,台北市:麦田出版: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发行,2006年,第249-250页。
    ①《会务动态》:“对华北文化界代表柳龙光谈”,载《华北作家月报》创刊号,第17页。
    ②余子道、曹振威、石源华、张云著:《汪伪政权全史》(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53-958页。
    ③上官筝:《所望于日本文学代表者——应东亚新报社问》,载《中国公论》1943年第10卷第3期,第61页。
    ①上官筝:《关于乡土文学诸问题》,第70页。
    ②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六·钟理和日记》,第17页。
    ③[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Anderson, B.)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页、第23-24页。
    ④[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Anderson, B.)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2页。
    ①参见张特林:《东亚联盟的民族基础》,载《东业联盟月刊》1943年1月1日第5卷第1期。该文将台湾人归入“日本民族”,说明台湾人民族上合法的政治属性乃从属于日本,非是中国。
    ②《地球之霉》,1944年写于北平,未完稿。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五·散文与未完稿卷》,第248页。
    ③《泰东旅馆》,1941年钟理和甫抵北平时所作,未完稿。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五·散文与未完稿卷》,第148-149页、第155页。
    ①《地球之霉》,第249页。
    ②《白薯的悲哀》,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五·散文与未完稿卷》,第21页。
    ③参见彭瑞金:《钟理和文学的生后经验和生命体验》,载1994年7月16日《民众日报》。
    ④《门》,第141页。
    ①《门》,第144-145页。
    ②《奔逃》,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二·短篇小说卷(下)》,第29页。
    ③《门》,第139、143页。
    ④《门》,第155页。
    ⑤《门》,第140页。
    ⑥《夹竹桃》,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三·中篇小说卷》,第86页。
    ①《夹竹桃》,第84页。
    ②古添洪:《关怀小说:杨逵与钟理和——爱本能与异化的积极扬弃》,收彭小妍主编:《认同、情欲与语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年。
    ③《夹竹桃》,第75页。
    ①《祖国归来》,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五·散文与未完稿卷》,第268页。
    ②[日]泽井律之著:涂翠花译:《台湾作家钟理和的民族意识》,收《台湾文学研究在日本》,第22-41页。
    ③《原乡人》,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二·短篇小说卷(下)》,第47页。
    ④《原乡人》,第33页。
    ⑤《原乡人》,第40页。
    ①《原乡人》,第38-39页。
    ②《原乡人》,第41页。
    ③《原乡人》,第42页。
    ①钟理和1945年10月9日日记,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六·钟理和日记》,第24页。
    ②《白薯的悲哀》,第19页。
    ③《白薯的悲哀》,第22页。
    ④[德]齐默尔(Georg Simmel)著;陆先恒、马家辉译:《异乡人》,载《当代》1993年11月第91期,第94-95页。
    ①《祖国归来》,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五·散文与未完稿卷》,第268页。
    ②参见[德]齐默尔(Georg Simmel)文;陆先恒、马家辉译:《异乡人》,第96页。
    ①《钟理和自我介绍》,收钟理和著;钟怡彦主编:《新版钟理和全集八·特别收录》,第278页。
    ②林海音:《家住书坊边我的京味儿回忆录》,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33-134页。
    ①张光直:《前言》,《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页。
    ②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99页。
    ③林海音:《英子的乡恋·后记》,收《林海音文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1页。
    《大风》,1942年2月第9期。
    《大同报》,1938年6月30日。
    《中华日报》,台南:中华日报社,1946-1947年。
    《中和月刊》
    《中国公论》,1940-1942年。
    《中国文艺》,1939-1943年。
    《中国文学》,1944年。
    《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
    《文化年刊》,1945年。
    《文学集刊》
    《文笔》
    《日本研究》
    《风雨谈》
    《东亚联盟月刊》
    《北平近代科学图书馆馆刊》,1937年。
    《台湾民声报》,1945年。
    《台湾地方派系调查专报》 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台湾地方派系调查专报,1952年
    《华文大阪每日》,1943-1944年。
    《华北作家月报》,1942-1943年。
    《宇宙风》,1937年。
    《吾友》
    《艺文杂志》,1943年。
    《艺术与生活》,1942-1943年。
    《京报副刊》,1926年。
    《国民杂志》,1941-1944年。
    《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
    《前锋》,1945年。
    《新台湾》创刊号,新台湾社,1946年2月。
    《新华日报》,1944年
    《新闻天地》,1947年。
    《观察》,1947年。
    洪炎秋:《又米废话》,台中:中央书局,1966年。
    《老人老话》,台中:中央书局,1977年。
    《国语推行和国语日报》,台北:国语日报出版部,1975年。
    《浅人浅言》,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
    《常人常谈》,台中:中央书局,1974年。
    《教育老兵谈教育》,台北:三民书局,1968年。
    《废人废话》,台中:中央书局,1964年。
    《语文杂谈》,台北:国语日报,1978年。
    《读书和作文》,台北:国语日报出版部,1976年。
    《闲人闲话》,台中:中央书局,1948年。
    《闲话闲话》,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
    钟理和:《钟理和全集一——六》,钟铁民编,高雄:春晖出版社;钟理和文教基金会发行,2003年12月。
    《钟理和全集一夹竹桃》,张良泽编,台北:远景,1976年11月。
    《钟理和全集二原乡人》,张良泽编,台北:远景,1976年11月。
    《钟理和全集三雨》,张良泽编,台北:远景,1976年11月。
    《钟理和全集四做田》,张良泽编,台北:远景,1976年11月。
    《钟理和全集五笠山农场》,张良泽编,台北:远景,1976年11月。
    《钟理和全集六日记》,张良泽编,台北:远景,1976年11月。
    《钟理和全集八残集》,张良泽编,台北:远景,1976年11月。
    《新版钟理和全集一·短篇小说卷(上)》钟怡彦主编,高雄县冈山镇:高县文化局,2009年
    《新版钟理和全集二·短篇小说卷(下)》钟怡彦主编,高雄县冈山镇:高县文化局,2009年
    《新版钟理和全集三·中篇小说卷》钟怡彦主编,高雄县冈山镇:高县文化局,2009年
    《新版钟理和全集四·长篇小说卷》钟怡彦主编,高雄县冈山镇:高县文化局,2009年
    《新版钟理和全集五·散文与未完稿卷》钟怡彦主编,高雄县冈山镇:高 县文化局,2009年
    《新版钟理和全集六·钟理和口记》钟怡彦主编,高雄县冈山镇:高县文化局,2009年
    《新版钟理和全集七·钟理和书简》钟怡彦主编,高雄县冈山镇:高县文化局,2009年
    《新版钟理和全集八·特别收录》 钟怡彦主编,高雄县冈山镇:高县文化局,2009年
    张深切:《张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上),陈芳明、张炎宪、邱坤良、黄英哲、廖仁义主编,吴荣斌策划,张孙煜监制,台北市:文经社,1998年。
    《张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记·书信·杂录》(上)陈芳明、张炎宪、邱坤良、黄英哲、廖仁义主编,吴荣斌策划,张孙煜监制,台北市:文经社,1998年。
    《张深切全集》卷12《张深切与他的时代(1904-1965)》(影集),陈芳明、张炎宪、邱坤良、黄英哲、廖仁义主编,吴荣斌策划,张孙煜监制,台北市:文经社,1998年。
    《张深切全集》卷2《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阳》(下),陈芳明、张炎宪、邱坤良、黄英哲、廖仁义主编,吴荣斌策划,张孙煜监制,台北市:文经社,1998年。
    《张深切全集》卷3《我与我的思想》,陈芳明、张炎宪、邱坤良、黄英哲、廖仁义主编,吴荣斌策划,张孙煜监制,台北市:文经社,1998年。
    《张深切全集》卷4《在广东发动的台湾革命运动史略·狱中记》,陈芳明、张炎宪、邱坤良、黄英哲、廖仁义主编,吴荣斌策划,张孙煜监制,台北市:文经社,1998年。
    《张深切全集》卷6《谈日本,说中国》,陈芳明、张炎宪、邱坤良、黄英哲、廖仁义主编,吴荣斌策划,张孙煜监制,台北市:文经社,1998年。
    龙瑛宗:《龙瑛宗全集》第五册评论集,叶笛、陈千武、林至洁译陈万益主编台南市: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年11月。
    《龙瑛宗全集》第六册诗·剧本·随笔集(1),叶笛、陈千武、林至洁译陈万益主编 台南市: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年11月。
    《龙瑛宗全集》第七册随笔集(2),叶笛、陈千武、林至洁译陈万益主编 台南市: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年11月。
    《龙瑛宗全集》第八册文献集,叶笛、陈千武、林至洁译陈万益主编 台南市: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年11月。
    周作人:《“东亚文化协议会”为何物?》,收《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3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周作人自编文集立春以前》,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作人自编文集苦口甘口》,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作人自编文集药堂杂文》,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作人自编文集·书房一角》,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周作人自编文集知堂回想录》(下),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林海音:《我的京味儿回忆录》台北:格林文化出版社,2000年。
    《城南旧事》,台北:格林文化出版社,2000年。
    《英子的乡恋》,台北:九歌,2003年。
    张光直:《考古学家张光直文学作品集粹》,北京:台海出版社,2004年1月。
    《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7月。
    张我军:《近观张我军》,张光正编,北京:台海出版社,2002年1月。
    《张我军全集》,张光正编,北京:台海出版社,2000年8月。
    沈云龙主编:《林献堂先生纪念集》卷1《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林献堂先生纪念集》卷3《追思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三联书店编:《四海为家:追念考古学家张光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5月。
    山丁:《乡土文学与〈山丁花)》,收《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卷》,沈阳出版社,1996年
    马旷源:《幽闲鼓吹·灼笔》,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口述历史编辑委员会编:《口据时期台湾人赴大陆经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日治时期在“满洲”的台湾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日伪统治下的背叛》,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王诗琅译注:《台湾社会运动史——文化运动》,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年
    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编:《在北京的台湾人》,北京:台海出版社,2005年
    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系编:《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台南: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1982年
    《二二八真相》,台北:出版社、出版年代不详
    叶荣钟著;李南衡编:《台湾任务群像》,台北:帕米尔书店,1985年
    甘文芳等著:《日治时期台湾文艺评论集.杂志篇》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黄英哲主编,台南市: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年。
    余子道、曹振威、石源华、张云著:《汪伪政权全史》(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吴三连、蔡培火、叶荣钟、陈逢源、林柏寿:《台湾民族运动史》,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部,1993年
    国家政策研究资料中心台湾史料编纂小组:《台湾历史年表终战篇(1945-1965)》,台北:财团法人张荣发基金会国家政策研究资料中心,1990年国语日报社编:《洪炎秋先生追思录》,台北:国语日报附设出版部,1980年
    林满红:《日本政府与台湾籍民的东南亚投资(1895-194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99年12月第32期
    邵毓麟:《胜利前后》,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
    王景山主编:《国学家夏仁虎》,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
    黄河编著:《北京报刊史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
    彭瑞金:《钟理和传》,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6月。
    孙郁、黄乔生主编:《回望周作人·国难声中》,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光正:《蕃薯藤系两岸情》,台北:海峡学术,2003年。
    张炎宪、陈美蓉、黎中光编:《台湾史与台湾史料(二)》,台北:吴三连基金会,1995年。
    张菊香,张铁荣:《周作人年谱(1885-196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杨亮功、何汉文:《关于台湾“二二八”事件调查报告及善后办法建议案》附件,载《民国档案》,1988年第4期
    杨基振:《杨基振日纪附书简诗文》(上,下),黄英哲许时嘉编著台北:国史馆,2007年。
    蓝博洲编著:《民族纯血脉动,日据时期台湾学生运动(1913~1945)》,台北:海峡学术,2006年。
    许雪姬:《日据时期台湾人赴大陆经验》,《口述历史》,1995年第5期
    许雪姬访问、丘慧君记录:《李佛续先生访问记录》,《口述历史》,1995年第6 期
    张瑞成编:《抗战时期台湾之重要言论》,中国现代史史料丛编第三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90年
    谢南光:《谢南光著作选(上)》,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1999年
    陈芳明:《蓝明谷与五O年代的台湾》,载《明报月刊》1996年第7期
    韩国鐄等著:《现代音乐大师江文也的生平与作品》,台北市:前卫出版社,1988年,第49页
    顾随:《顾随全集·书信日记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后遗民写作:时间与记忆的政治学》,台北:麦田,城邦文化出版,2007年10月。
    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编:《战后初期台湾文学与思潮论文集》,台北:文津,2005年。
    朱惠足:《“现代”的移植与翻译:日治时期台湾小说的后殖民思考》,台北:麦田,城邦文化出版2009年8月。
    李育霖:《翻译阈境:主体、伦理、美学》,台北:书林,2005年4月。
    李爽学:《经史子集:翻译、文学与文化札记》,台北市:联合文学,2005年。
    周文主编:《刘锦堂·张秋海生平及艺术成就研讨会论文专机》,台中:国立台湾美术馆,2000年
    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主编:《台湾文学史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集、第二集), 高雄市:春晖出版社,2008年10月。
    林瑞明:《台湾文学的历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年。
    柳书琴:《荆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学活动与文化抗争》,台北市:联经,2009年。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香港民族音乐学会:《民族音乐研究第3集:江文也研讨会论文集》,香港:该会,1992年
    秦贤次:《秦贤次评论文集》,板桥市:北县文化,1993年
    高格孚:《风和日暖:外省人与国家认同的转变》,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
    黄万华主编:《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黄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麦田,城邦文化出版,2007年12月。
    黄静嘉:《春帆楼下晚涛急: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及其影响》,台北:台北商务,2002年。
    彭小妍主编:《漂泊与乡土——张我军逝世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6年5月。
    曾健民:《1945破晓时刻的台湾——八月十五日后激动的一百天》,台北:联经,2005年。
    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5月。
    薛毅,孙晓忠编:《鲁迅与竹内好》,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10月。
    冯为群、王建中、李春燕、李树权编:《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江宁:沈阳出版社,1992年。
    应凤凰编著:《钟理和论述1960~2000》,高雄市:春晖,2004年
    张己任编:《江文也纪念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江文也纪念音乐周筹备委员会,1992年
    《江文也纪念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江文也纪念音乐周筹备委员会,1992年
    张旭:《跨越边界: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台北:麦田,城邦文化出版,2007年10月。
    张锦忠、黄锦树编:《重写台湾文学史》,台北市:麦田出版:家庭传媒城邦分公司发行,2006年
    蓝博洲:《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年
    赖泽涵主编:《台湾光复初期历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3年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陈国伟:《想象台湾:当代小说中的族群书写》,国立编译馆主编,台北:五南,2007年。
    陈芳明:《殖民地摩登:现代性与台湾史观》,台北:麦田出版,2004年。
    陈建忠:《被诅咒的文学:战后初期(1945-1949)台湾文学论集》,国立编译馆主编,台北:五南,2007年。
    陈映真:《孤儿的历史,历史的孤儿》,台北:远景出版社,1984年
    陈翠莲:《派系斗争与权谋政治——二二八悲剧的另一面向》(台北市:时报文化,1995年)
    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P.波丢:《人:学术者》,王作虹译,成穷校,贵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Woodward, Kathryn编、林文琪译:《身体认同:同一与差异》(Identity and difference),台北县:韦伯文化,2004年9月
    中村孝志:《台湾籍民在南洋的活动状况》,卞凤奎译,《史联杂志》,1999年6月第34期
    《福州之台湾籍民(1909年)》,卞凤奎、李玉珍译:《台北文献直字》1998年9月第125期
    冈田英树:《伪满洲国文学》,靳丛林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木山英雄:《北京苦住庵记:日中战争时代的周作人》,赵京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8月。
    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7月。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Anderson, B.)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本雅明(Benjamin, W):《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齐穆尔(Georg Simmel):《异乡人》,陆先恒、马家辉译,《当代》第九十一期,1993年11月。
    尾崎秀树:《旧殖民地文学研究》,陆平舟·间fusa子合译,台北:人间出版社。
    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叔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5月。
    彼得·伯克:《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李霄翔,李鲁,杨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朋尼维兹(Patrice Bonnewitz):《布赫迪厄社会学的第一课》,孙智绮译,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松浦章著,卞凤奎译:《中国华南地区台湾籍民之特性及其问题(初探)》,《台北文献直字》2000年9月第133期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哈金:《在他乡写作》,明迪译,台北:联经出版社,2010年1月。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利——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藤井省三:《台湾文学这一百年》,张季琳译,台北:一方出版公司,2004年。
    凯文·林椅:《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
    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0月。《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5月。《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4月。《最后的天空之后》,金玥珏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0月。
    川岛真:《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馆藏 台湾人出国护照相关资料之介绍(1897-1934)》,钟淑敏译,《台湾史研究》第四卷第二期,1993年11月。
    王升远,周庆玲:《中国日语教育史视阈中的张我军论》,载《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3期
    王丽华:《鹣鲽之情——夜访钟台妹女士》,载《台湾文艺》1977年3月第1卷第54期
    叶龙彦:《奉献国语文教育的洪炎秋(1920~1980年)》(载《台北文献直字》,2001年6月第136期).
    余蕙静:《北京生活对洪炎秋一生的影响》(载《台北文献直字》,2004年12月第150期)
    范智红:《关永吉论》,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1期
    秦贤次:《五四时期台湾学生负笈行:柯政和·宋斐如·王庆勋·洪炎秋》,载《文讯》,2009年第283期5月号
    曹豆豆:《日伪时期的“北京大学”》,载《文史精华》,2005年3月总178期
    黄开发:《沈启无——人和事》,载《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3期
    黄新宪:《1946年~1949年台湾学生求学祖国大陆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第27卷第6期
    彭小妍主编:《认同、情欲与语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6年
    彭瑞金:《钟理和文学的生后经验和生命体验》,载1994年7月16日《民众日报》《艰困时代的文学见证人——钟理和》,载《联合文学》1995年第11卷第12期
    廖炳惠:《旅行、记忆与认同》,《当代》第一七五期,2002年3月。《旅行与异样现代性:试探吴浊流的“南京杂感”》,《中外文学》第29卷第二期,2000年7月。
    孙万国、家博(J. Bruce Jacobs):《半山与二二八初探》,收张炎宪、陈美蓉、
    杨雅慧编:《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台北: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1998年
    孙玉蓉:《出任伪职前后周作人为他人谋职轶事探究——为(周作人年谱)补遗》,载《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
    张泉:《张我军与沦陷时期的中日文学关联》,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1期
    《张深切移居北京的背景及其“文化救国”实践》,载《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2期
    《也说“南玲北梅”——兼谈如何看待“口述历史”》一文(载《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1期
    张重岗:《原乡体验和钟理和的北平叙事》,收《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08年1月1日第2卷第2期
    杨杰铭:《论钟理和文化身份的含混与转化》,载《台湾学研究》,2007年12月第4期
    杨红英:《多重困境下的文化选择——洪炎秋大陆时期的文学文化活动研究》,载《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3期
    许雪姬:《1937至1945年在北京的台湾人》,载《长庚人文社会学报》,2008年第1卷第1期
    王万睿:《殖民统治与差异认同——张文环与钟理和乡土主体的承继》,2005年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
    何淑华:《钟理和地志书写与认同形构历程研究》,2007年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 硕士论文,未刊稿
    林分份:《五四新文化人——以鲁迅、周作人为考察中心》,200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未刊稿
    唐淑芬:《洪炎秋的生平和事功研究》,1997年台湾中兴大学历史学系硕十论文,未刊稿
    张清文:《钟理和文学里的“鲁迅”》,2006年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论文,未刊稿
    《北京大学文学院教务股日志》,档号WBD0000014,藏北京大学档案馆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三十年度各学系一二三年级课程一览》,1941年9月到1942年7月,档号WBD0000022,藏北京大学档案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