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将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创办的英文期刊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1928—1946)、T'ien Hsia Monthly(《天下月刊》1935—1941)确定为研究对象,依托史料考证的方法,运用传播学、翻译学及文化研究等相关理论,全面考察《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在创刊背景、刊物性质及内容、编辑作者群体等方面的不同点与相似性。《中国评论周报》于1928年5月在上海创办,依靠政府资助及广告收入作为刊物资金来源;刊物内容以时政评论为主,同时也注重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天下月刊》于1935年8月在上海创刊,其编辑多来源于《中国评论周报》,由中山文化教育馆资助创办,属于机关刊物,奉行独立的办刊理念,内容以文化评论为主,同时兼及时政评论。两刊依托上海发达的出版业,倚重聚合在上海的中外知识分子,倡导中西文化交流的理念,促进中国文学及文化向外传播。以林语堂、吴经熊、温源宁、钱锺书、姚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通过创办英文期刊《中国评论周报》与《天下月刊》构建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寻求对西方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多元认同。
     本文重点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以《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为媒介所进行的跨语际文学实践与文化传播活动。林语堂、温源宁、吴经熊等人在"TheLittle Critic"(“小评论”)、"Imperfect Understanding"(“知交剪影”)专栏上发表了大量英文小品文,丰富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实绩,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补充。林语堂的“小评论’、温源宁的英文人物小品、吴经熊的日记随笔等中国现代英文小品,将英国小品文文体培植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土壤,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了中国现代小品文的发展与繁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移植引入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寻求对西方现代文化的认同。此外,两刊编辑作者以"Translations"(“翻译”)、"Special Articles"(“专论”)、"Book Review"(“新书介绍”)等专栏为载体,对中国文学作品展开全面译介,推动了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倾向。这种认同倾向一方面表现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关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外译介带有现代主义文学色彩的文学作品,体现出对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随着政治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剧,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外译介左翼及抗战题材文学作品,表现出通过文学翻译来寻求政治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倾向。同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倾向还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研究,两刊的编辑作者对传统文化(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古代文学)进行了文本译介与文化阐发,其中既包含对古代文学经典如《诗经》、唐诗、宋词的译介,还包括对元杂剧、昆曲及话本小说的文化阐发,表现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倾向。在传统文化认同基础上,两刊的编辑作者以现代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解读”,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
     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创办的英文期刊,《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及文化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两刊不仅展现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多元文化认同的倾向,两刊所刊载的跨语际文学文本还将进一步拓展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视域。两刊所刊载的中国现代作家英文作品,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创作的解读;两刊对中国古代及现代文学作品的译介,有助于拓展中国与世界文学关系的研究向度;此外,两刊为中国近现代期刊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论文后附三个目录,为研究者提供《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上中国现代作家英文作品的目录资料,以备检索利用。前两个目录为林语堂、钱锺书、温源宁、姚克在《中国评论周报》上发表的英文作品目录中译,附录三为全份《天下月刊》目录中译。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modern famous English periodicals The China Critic (1928-1946) and T'ien Hsia Monthly (1935-1941), which published and edited by Chinese intellectual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Relying on the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of historical research, comparative literature,translation and sociology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has studied the comm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a Critic and T'ien Hsia Monthly, existing in their backgrounds, contexts, editors and writers. The China Critic was established in 1928 in Shanghai, edi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who were returned students from Europe and America. It depended on the government subsidization and the advertizing revenue, which early run individually by the editors and influenced by the government latterly. Its content mainly focused on current events and politic comments, as well as concerning literature and culture criticism. T'ien Hsia Monthly was published in 1935 in Shanghai, with the auspices of the Sun Yat-sen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ts editors mostly come from The China Critic, who persued an independent editing idea. Its contents mainly focused o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research, simultaneously also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events and politic comments. Relying on well-developed publishing industry,foreign and Chinese intellectuals groups in Shanghai, These two famous English periodicals advocated the idea of cultural interchange, promote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disseminates outward.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represented by Lin Yutang, John C.H.Wu, Wen Yuan-ning,Yao shen-nong,tried to buil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nd to seek multi-culture identity of west modern and national culture,by publishing The China Critic and T'ien Hsia Monthly.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researchs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various Translingual Literatural Practices basing on The China Critic and T'ien Hsia Monthly. The English essays, written by Lin Yu-tang, Wen Yuan-ning, Quan Zeng-gu and John C.H.Wu, published on the column of "The Little Critic" and "Imperfect Understanding", has enriched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literary composition, which has become the beneficial complement to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Relying on the column of "Translations", "Special Articles" and "Book Review", the editors and authors had carried on the comprehensive translations and criticism about Chinese literature, promoted it spreading quickly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which enbodied strong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trend. On the one hand,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d translated chinese modernism literature to found self cultural identity. With political conflict intensifing and national crisis aggravating, they had translated modern literature reflecting lefh-wing politics and national war of resistancing Japan, and tried to seek political and national identity by literature trans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d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editors and authors of The China Critic and T'ien Hsia Monthly had translated much traditional lterature works such as Shih Ching, poems of Tang and Song, also had written many research papers abou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y tried to seek traditional culture identity through translations and culture research. Basing on traditional culture identit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lso tried to promote chinese culture development by explai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odern methods.
     Being as the English periodicals edited and published b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The China Critic and T'ien Hsia Monthly possess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history. They had provided an effective media for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to seek multi-cultures Identity, as well as for Chinese modern writers to publish many English compositions, and promote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disseminates out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d provided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 which pushed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1920s-30s to develop deeply. The literary and cultural practices conducted by the editors and writers will powerfully exp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edia research field, and deep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thoughts research.
     There are three appendices after this dissertation, offering the directories of the English writings of Chinese modern writers, publishing on The China Critic and T'ien Hsia Monthly. The first two are the English writings directories of Lin Yu-tang, Q'ien Zhong-shu, Wen Yuan-ning and Yao shen-nong on The China Critic. The third one is the whole directories of T'ien Hsia Monthly.
引文
1 陈石孚:《林语堂先生与我》,《传记文学》1977年第31卷第6期
    2 温源宁著、南星译、陈子善编:《一知半解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页
    1 汤晏:《一代才子钱钟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2 吴经熊著,周伟驰译雷立柏注:《.超越东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3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4 周劭:《姚克和<天下>》,《读书》,1993年,第2期
    5 [美]姚湘著,王建国译,《两种文化一个世界——埃德加.斯诺与我父亲姚莘农的友谊》《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8期
    1 Qian Zhongshu:A Collection of Qian Zhongshu's English Essays(《钱钟书英文文集》),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2 盛佩玉:《盛氏家庭·邵洵美与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184页
    3 陈敬:《赛珍珠与中国 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4 王雨霖:《评<不够知己>的编注》,《博览群书》,2005年第6期
    1 邓丽兰:《略论<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的文化价值取向——以胡适、赛珍珠、林语堂引发的文化论争为中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 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与参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3 叶秀敏:《为中国辩护:<中国评论周报>初期对废除法外治权的关注》,《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 Eugene Lubot, Liberalism in an illiberal age:new culture liberal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9-1937,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1982
    5 陈子善、罗岗编:《丽娃河畔论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4页
    1 Shengshuang, Cosmopolitan publics:Anglophone print culture in semi-colonial shanghai,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08
    2 黄芳:《试论英文杂志<天下月刊>的文化价值》,《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 李红玲:《<天下>月刊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本)
    4 易永谊:《世界主义与民族想象:<天下月刊>与中英文学交流(1935—1941)》,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本)
    5 严慧:《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
    6 笔者在讨论相关问题时,引用了上述论文基于《天下月刊》英文文本的中文译文。
    1 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2 同上
    3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211页
    1 同上,第211页
    2 同上,第213页
    3 周宪主编:《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页
    4 张宁:《文化认同的多面性》,《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5 许纪霖:《文化认同的困境——9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反西化思潮》,《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1996年第4期
    1 彭金富:《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认同》,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本),2007年,第9页
    2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45页
    1 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2 殷曼楟:《认同建构中的时间取向》,载《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7页
    3 对于“多元化文化认同倾向”的形成原因本文将在后文予以阐述。
    1 此处“半殖民主义”指“文化政治意义上”的概念,借鉴了史书美在《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1917-1937》一书中对“半殖民主义”的相关阐述,“我在本书起用术语‘半殖民主义’来描述存在于中国的多重帝国主义统治以及他们碎片化的殖民地理分布(大部分局限在沿海城市)和控制,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此术语描绘出相应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参见[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1917-1937》,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2 艾勒克·博埃默著,盛宁、韩敏中译,《殖民与后殖民文学·引言》,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3 同上,第13页 1 [美]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318页
    2 [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1917-1937》,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3 对此史书美在其书中亦有分析:“与其他被正式殖民的第三世界国家不同,中国从未整体地被殖民过,也从未存在过一个中央殖民政府来管理遍布全国的殖民机构。中国在语言上保持完整性的事实即是中国语境下殖民主义的不完整性的文化证据。殖民国的语言从未强迫性地要求取代中国的本土语言,而中国的官方语言也一直都是汉语。”同上,第41页
    4 毛泽东在其论著中以“半殖民地、殖民地”来描述中国社会的性质,强调了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上对中国的侵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参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0页
    5 [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1917-1937》,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6 同上,第41页
    1 [美]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48页
    2 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3 同上,第133页
    4 同上,第143页
    1 王宁:《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
    1 [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426页
    2 杨扬:《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页
    2 同上,第5页
    3 同上,第6页
    4 同上,第6页
    1 同上,第3页
    2 胡志德、风笠:《“把世界带回家”——关于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的访谈》,《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
    3 郭洪雷:《简论林语堂的跨语际传记写作》,《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 韩毓海:《“中国”:一个被阐释着的“西方”——“跨语际实践”与当前文化研究方法论问题》,《上海文学》,1996年第3期
    1 参见吕文浩著:《潘光旦图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1 [美]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2 同上,第33页
    3 殷曼楟:《认同建构中的时间取向》,《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7页
    4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市:中华书局,2008年,第151页
    5 易永谊:《世界主义与民族想象:<天下月刊>与中英文学交流(1935-1941)》,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本),2009年,第13-14页
    1 茅盾:《所谓杂志年》,1934年8月1日《文学》第3卷2期
    1 陈敏杰:《转型时期的上海文学期刊——1927至1930年上海文学期刊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47页
    2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1 参见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第200页
    2 陈思和:《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序》,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3 熊月之主编:《上海文化通·总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页
    4 熊月之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页
    1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10卷民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32页
    2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9卷民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8页
    3 张宝贵编著:《杜威与中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4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十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5 吴文辉:《泰戈尔》,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9页
    1 何晓霞:《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2页
    2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3 阿萨德:Clifford and Marcus,第157-158页,转引自刘禾:《跨文化研究的语言问题》,选自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1 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4页
    1 陈石孚:《林语堂先生与我》,台北《传记文学》1977年第31卷6期
    2 "Foreword", The China Critic, Vol.1,No.1, May 31,1928, P1
    3 吴经熊著 周伟驰译 雷立柏注:《超越东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28页
    4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第148页
    5 孙科:" Foreward,", T'ien Hsia Monthly, Vol.1,No.1, August 1935, P2
    6 《文化建设协会创立缘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65页
    1 陈石孚:《林语堂先生与我》,台北:《传记文学》1977年第31卷6期
    2 "Notice", The China Critic, Vol.Ⅲ,No.16, April 17,1930,
    3 蔡元培:《致李书华等函》,《蔡元培书信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92页
    1 《上海社会局报纸杂志通讯社申请登记表》,上海档案馆,档案号Q6-12-26
    2 《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中山文化教育馆编印,1933年,第9页
    3 有关资金筹集来源及方法《中山文化教育馆章程》第35、39条有详细规定:“本馆经费之筹集”源自“创办捐款、基本金、补助各款、经常捐款、特募捐款、出版收入、其它收入”等六项,“发起人在创立本馆时期须自捐或募捐国币五百圆以上创办费,又于本馆成立一年之内募集国币五百圆以上之基本金”。《中山文化教育馆章程》载《中山文化教育馆筹备委员会总报告》,中山文化教育馆编印,1933年,第15、16页
    4 邓奇峰:《国父思想之实践与阐扬者——孙哲生先生》(下),载《政治评论》第31卷,第10期,第312-313页。该文收入朱传誉主编:《孙科传记资料》(一),天一出版社(台北),1979年,第39页
    5 Sun Fo(孙科):"Foreword", T'ien Hsia Monthly, Vol.1.No.1,August 1935,P4-5,中文译文转引自严慧:《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第15页
    1 Wen Yuan-ning(温源宁):"Editorial Commentary", T'ien Hsia Monthly, Vol.1.No.1,August 1935,中文译文转引同上,第6页
    2 Wen Yuan-ning(温源宁):"Editorial Commentary", T'ien Hsia Monthly, Vol.Ⅺ,No.3, December,1940
    3 邓奇峰:《国父思想之实践与阐扬者——孙哲生先生》(下),载《政治评论》第31卷,第10期,第312-313页。该文收入朱传誉主编:《孙科传记资料》(一),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年,第39页
    1 许纪霖将20世纪知识分子分为六代:晚清一代、“五四”一代、后“五四”一代和十七年一代、“文革”一代和后“文革’一代。参见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1 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载《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429页
    2 C.R.Boxer,查尔斯·R·鲍克塞(1904-2000),曾在军中任职。1936年奉命到香港进行情报工作,后在亚洲多个地区活动,发表了大量17世纪澳门历史的研究著作,1938-1941年间在《天下月刊》发表的文章有,《三百年前之澳门》、《葡萄牙援明抗清的远征,1621—1647》、《欧洲早期史料中关于明清时期海外华人的记载》、《郑芝龙的兴衰》等等,具体期数详见文后目录。
    John Calvin Ferguson,约翰·福开森(1866-1945),1860年来中国传教,1888年在南京创立汇文书院,自 任监督。1897年被盛宣怀聘为上海南洋公学督学。1899年接办上海《新闻报》。民国成立后为北京红十字会董事。1917-1928年任北洋政府总统府顾问。1936-1938年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顾问。研究中国美术、收藏中国古玩甚多。著有《中国绘画》、《历朝瓷器》等书。福开森在《天下月刊》发表大量中国古代文化专论,相见文后目录。
    1 Henri Bernard,裴化行(1885—1975),法国来华耶稣会士,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上海、南京、天津等地传教,曾任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本堂教父,曾在北平辅仁大学任教。在《天下月刊》发表的文章有《晚明时期的基督教之人文主义》、《朱子哲学及其莱布尼兹解读》。具体期数详见文后目录。
    2 Julian Bell,朱利安·贝尔(1908—1937),英国著名画家瓦内莎·贝尔的儿子,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侄子,毕业于剑桥大学。1935年来到中国,在武汉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在《天下月刊》发表《诗二首》、《诗五首》、《威·休·奥登与当今英诗之运动》,并与凌叔华合译凌氏作品《无聊》、《疯了的诗人》。详见文后目录。
    3 Harold Acton,哈罗德·艾克顿(1904—1994),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932年起开始游历日本、中国等地,曾在北京大学任英国文学教授。与梁宗岱、朱光潜等多有往来,陈世骧、李广田、卞之琳等曾受其教益。并与陈世骧合作英译中国现代新诗,并结集出版Modern Chinese Poetry(《中国现代诗选》)。还曾与美籍中国戏剧专家L.C.Arlington合作英译中国京剧Famous Chinese Plays(《中国名剧》)。《天下月刊》发表了艾克顿独译《春香闹学》、昆曲《林冲夜奔》等作品,及与陈世骧合作英译邵洵美、李广田、戴望舒等人诗歌作品6首,另外还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专论的文章The Creative Spirit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精神》。详见文后目录。
    4 项美丽(1905-1997),美国著名女作家,原名艾米丽·哈恩(Emily-Hahn),1905年出生在美国中西部的圣路易城。毕业于威士康辛大学。1928年,她在纽约亨特女子学院任教,并开始写作。同时,被聘为《纽约客》特约撰稿人。1935年她作为《纽约客》杂志社的中国海岸通信记者,来到上海。此后认识了邵洵美,并与之相恋。通过邵洵美,她和许多能说英语的中国学者作家为友,如钱钟书、全增嘏、吴经雄、林语堂等。也因邵洵美,她举荐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来上海不久,她便和邵洵美合作编辑出版了一份中英文双语的《声色》画报,意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后来她和邵洵美合作翻译了沈从文的《边城》。1938年9月1日,项美丽为支持邵洵美,以其美国人的名义,创办了抗日月刊《自由潭》,同时,她在邵的协助下,编辑出版了《直言评论》(《Candid Comment》)。1938年5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根据指示,项美丽协助完成了《论持久战》的英译本的翻译工作。在上海期间,项美丽在邵洵美的陪同下曾拜访过宋庆龄。宋庆龄为其提供了不少珍贵的资料和照片。这些资料都由邵洵美替她翻译成英文。这为项美丽后来写成《宋氏三姐妹》一书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宋家三姐妹》于40年代初期出版。由于宋氏三姐妹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其中有些内容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故而此书一问世,即颇受读者欢迎,项美丽也因此名声大噪。
    5 参见严慧:《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第37页
    6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5至36页
    1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2 参见王儒年:《梳理与融合:19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上海地方社会》,载许纪霖等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0至285页
    1 全增嘏曾任《论语》编辑,全增嘏、吴经熊、温源宁、姚莘农曾任《天下月刊》编辑。
    2 原文为英文,最先出现在1930年7月3日《中国评论周报》“小评论”专栏上,后被林语堂收录在英文小品文集《小评论》序言中引用,此处中文译文来自《林语堂评说中国文化》(第一、二集)“作者原序”,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3 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按照英文《小评论》(一、二集)的顺序,编选与其内容相对应的中文文章汇集成册,以《林语堂评说中国文化》(第一、二集)为名进行出版,后附有未能找到中文对应文章的英文小品文,为整理林语堂的中英文著作提供有启示性的范例。
    1 林语堂著:《林语堂评说中国文化·作者序言》,(第一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9页
    1 香港钱锁桥博士编选了《林语堂双语文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0年),辑录了林语堂中英文对照的双语文本,本文只做部分列举。
    1 高健:《近年来林语堂作品重刊本中的编选、文本及其它问题》,《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2 赛珍珠:《爱与刺·序》,桂林:明日出版社,1942年
    3 同上
    4 秦贤次:《林语堂生平事迹》,载《语堂文集》,台湾开明书店,1978年,第1250页
    1 [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309页
    2 全增嘏(1903—1984),浙江绍兴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留学预备学堂。1923年至1925年就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27年在哈佛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归国以后,1928—1937年先后在上海任中国公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等校教授。1931年起开始担任《中国评论周报》、《论语》、《天下月刊》编辑。从1942年开始担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兼任主任,同时任图书馆馆长。1956年,复旦大学创办哲学系,他从外文系转到哲学系工作,历任逻辑教研室主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西方现代哲学研究室主任等职。全增嘏后期主要以哲学学术研究与翻译为主,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
    3 尹大贻撰:载《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第二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365页
    4 载T'ien Hsia Monthly1卷2期、2卷2期、2卷5期、3卷4期、4卷3期、7卷5期、8卷5期、9卷5期,详见文后附录。
    1 分别载The China Critic, "The Little Critic "1933年第6卷34、38、40期
    2 同上第6卷第10期
    3 同上第6卷第48期
    4 同上第6卷第42期
    5 林帆,《全增嘏夫妇印象》,东方网,2006年11月26日,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ode127047/node127048/node127049/node127083/node127085/u1a2469061.html
    6 张培基(1921—),福建人,出生于1921年。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早年写作大量英文文章发表于各大报刊。1946年5月,张培基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审判结束后留学美国。新中国成立后张培基毅然回到祖国,此后从事英语教学与翻译。张培基晚年翻译了大量的现代文学作品,包括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王士菁《鲁迅传》、廖静文《徐悲鸿一生》等,力图 将中国现代文学传播到西方。尤其对中国现代散文情有独钟,先后翻译大量中国现代散文名篇佳作。1999年第一册《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出版,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书篇幅有限,但它几乎囊括了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一大批杰出作家的寓意深邃的散文作品。近百年来,把西方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或理论译介给国人者不乏其人,而中国人中自己主动把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存在于散文中那些鲜活的思想译介给外国人的学者却并不多见。张培基教授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弥补了这个缺憾。”此后,第二、三册《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相继出版,较为系统全面将中国现代散文译成英文向外传播。与其后期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相比,张培基早年的英文创作也被学界忽略。他在早年的英文写作实践过程中,练就纯熟自然的英语表达技巧,为其晚年顺畅英译现代文学散文提供了坚实基础。
    1 分别载于The China Critic,"The Little Critic专栏33卷2期、3期
    2 分别载于The China Critic,"The Little Critic"专栏33卷5期
    3 分别载于The China Critic,"The Little Critic"专栏34卷1期
    4 分别载于The China Critic,"The Little Critic"专栏33卷8期,34卷3、4、9期
    1 温源宁(1899-1984),广东陆丰人。早年留学英国,获剑桥大学法学硕士。1925年起,历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兼英文组主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外国文学系讲师等职。期间有十几年时间担任北京大学英语系主任,以英文写作与教学见长。
    2 张中行:《负暄琐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1页
    3 张晓唯:《钱钟书与温源宁》,《今晚报》,2001年2月3日
    4 具体篇目是:"Racial Traits in Chinese Painting"《中国绘画之民族特性》(1卷1期)、'A E's Poetry"《爱尔兰诗人乔治威廉·拉塞尔诗作》(1卷3期)、'A.E.Housman's Poetry"《阿·爱·豪斯曼诗作》(1卷5期)、"Walter de Lamare's Poetry"《瓦尔物·德·拉·梅尔之诗》(2卷4期)、Art Chronicle《艺术时评》(3卷2期)、'Notes on Four Contemporary British Poets"《现代英国四诗人》(4卷2 期)、《辜鸿铭》(4卷4期)、"A Note on Aubrey Beardsley"《奥布理琐谈》(5卷5期)、《英译吴经熊诗6首》(7卷2期)等。其中"Notes on Four Contemporary British Poets"由顾绶昌翻译成中文《现代英国四诗人》后在1932年9月的《青年界》第2卷2期上发表,而"A E's Poetry"由南星译成《A.E的诗》在1937年1月《新诗》第4期发表。除去在上述两个英文期刊发表的作品外,温源宁还有《高剑父的画》(载1936年1月《逸经》第21期,工爻译)、《二十四年我爱读的书》(1936年1月1日《宇宙风》第8期)、《前世纪的回忆》(1941年2月《西洋文学》第6期,骆美玉译)。由此可见,温源宁的创作较为丰富,兼及人物随笔、英国文学诗论以及绘画与音乐评论多篇,远不只是《不够知己》的译者所言,“温源宁留给后人的文字,似乎也就是这么四十几篇人物小传了”(江枫:《不够知己·序》,岳麓书社,2004年,第3页)。
    1 温源宁著,南星译,陈子善编:《一知半解及其他·小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页
    2 钱钟书:《不够知己》,1935年6月5日上海《人间世》第29期
    3 张中行:《人物剪影十七幅 一知半解·序》,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1页
    4 黄俊东:《不完全的了解》,载《书话集》,香港波文书局,1973年9月,后收入温源宁著,南星译,陈子善编:《一知半解及其他·小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8页
    1 王雨霖:《评<不够知己>的编注》,《博览群书》2005年第5期
    2 钱钟书:《不够知己》,1935年6月5日上海《人间世》第29期
    3 温源宁:《胡适博士》,载《一知半解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页
    4 周作人先生》,同上,第16页
    5 辜鸿铭先生》,同上,第32页
    6 钱钟书:《不够知己》,1935年6月5日上海《人间世》第29期
    7 温源宁:《徐志摩先生》,载《一知半解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8 《王文显先生》,同上,第23页
    1 《陈通伯先生》,同上,第41页
    2 张中行:《人物剪影十七幅一知半解·序》,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3页
    3 陈新:《英国散文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页
    1 吴经熊(1899—1986),浙江宁波人。1916年吴经熊进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期间与徐志摩相约去投考北洋大学学习法律。后北洋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并,吴经熊转入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知识。1920年,于东吴大学法科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入读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1921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后,吴经熊受资助开始游学于欧洲。他曾在法国巴黎大学、德国柏林大学等欧洲著名学府从事哲学和法学的研究。1924年回国,出任东吴大学法科教授。1927年出任上海特区法院法官,并兼任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1928年,出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的立法委员。1929年,出任上海特区法院院长。1929年,受邀请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和西北大学讲学。1930年回国。1933年,出任立法院宪法草案起草委员会副委员长,任上公布有《中华民国宪法第一草案》,被称作是《吴氏宪草》。1940年,吴经熊和妻子儿女移居意大利罗马,并同时出任中华民国派驻梵蒂冈教廷之公使。1942至1944年奉蒋介石之命翻译《圣经》,最著名的是其用中国古诗翻译的《诗篇》,脍炙人口。1949年,受聘出任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哲学之客座教授。1950年,出任美国新泽西州西顿哈尔大学法学教授。1966年,移居台湾,出任中国文化学院教授。1986年2月6日,逝世于台湾。吴经熊晚年以传道授业与著书立说为主,先后出版中英文著作多种,涉及法律、哲学、宗教及文学等领域。
    2 吴经熊著,徐成斌译:《杂感十章》,《宇宙风乙刊》,1940年第20期
    3 吴经熊著,周伟驰译,雷立柏注:《超越东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29页
    4 同上,第288页
    1 同上,第272页
    2 同上,第284页
    3 吴树德,《温良书生人中之龙——法律哲学研究·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7页
    1 雷霆兆:《中国基督教文艺问题杂谈》,《鲁铎》1934年第6卷,转引自刘丽霞:《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历史
    存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2 吴经熊著 周伟驰译 雷立柏注:《超越东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69页
    3 英文载T'ien Hsia Monthly, Vol.V,No.2, September1937, P157-158,中文译文见《超越东西方》,第244页
    1 英文载T'ien Hsia Monthly, Vol.V,No.2, September1937, P153,中文译文见《超越东西方》,第249页
    2 英文载T'ien Hsia Monthly, Vol.V,No.2, September1937, P158,中文译文见《超越东西方》,第239-240页
    3 吴经熊著 周伟驰译 雷立柏注:《超越东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页
    4 刘丽霞:《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历史存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页
    1 同上,第231页
    2 方重:《略论英国小品文的发展——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外国语》,1984年第3期
    1 胡梦华:《絮语散文》,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第15、16页
    2 梁遇春:《<小品文选>序》,李宁编选,《小品文艺术谈》,北京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第42页
    3 化鲁:《中国的报纸文学》,《文学旬刊》1921年第46期.
    4 林语堂:《论小品文笔调》,1934年6月20日《人间世》第6期
    5 林语堂:《小品文之遗绪》,1935年2月20日,《人间世》,第22期
    1 林语堂:《且说本刊》,《宇宙风》第1期,1935年9月16日
    1 罗国华:《中国译者走向“汉译外”》,《嘉兴学院学报》,2008年3月
    2 胡志挥:《谁来向国外译介中国作品——为我国对外英语编译水平一辩》,《中华读书报》,2003年1月29日
    1 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35页
    2 同上,第436页
    3 查明建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意义有相应研究,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参见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
    1 李先玉:《从译者的身份看翻译文本的选择》,《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 林语堂,《论翻译》,载《翻译论集》,黄嘉德编,1940年1月
    3 林语堂,"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Preface"《浮生六记英译自序》,原载《天下月刊》1935年8月第1卷第1期,后由林语堂自译刊载在《人间世》1935年11月第40期
    4 姚克:《我为什么译<雷雨>》,《中流》,1937年第2卷2期
    1 李先玉:《从译者的身份看翻译文本的选择》,《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 译文转引自,严慧:《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第163页
    1 见邵洵美著,陈子善编:《洵美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同上,第130页
    3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49页
    1 沈从文:《边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2 沈从文著,Emily Hahn(项美丽)、Shing Mo-lei (辛墨雷即邵洵美)译,'Green Jade and Green Jade", T'ien Hsia Monthly,Vol.2 No.1 January 1936, P93
    3 Emily Hahn(项美丽),"preface", Green Jade and Green Jade, T'ien Hsia Monthly,Vol.2 No.1 January 1936,P92
    4 沈从文:《边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1 沈从文著:Emily Hahn(项美丽)、Shing Mo-lei (辛墨雷即邵洵美)译,Green Jade and Green Jade", T'ien Hsia Monthly,Vol.2 No.1 January 1936,P105
    2 研究者对凌叔华的翻译才能已有所关注,“凌叔华出身燕京大学外文系,曾着手翻译英国名著《傲慢与偏见》,可惜未果。我编在她“文存”里的译作很少,只有契诃夫和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各一篇,那是相当成熟的译品。此次“佚作”集里的一组翻译作品相当引人注目。三篇欧洲画家生平的英译汉,是她学生时代的习作,行文、标点都有不合今日规范处,不作改动以存史料原貌。与翻译契诃夫、曼斯菲尔德小说相比,译文的稚嫩非常明显,倒也让人了解,凌叔华译笔在短短两年之后取得如何的进步。后三篇汉译英尤有意味,她将自己的作品译成外文,这在中国作家中是少有的文学现象。那一代不乏既能创作又能翻译的作家,但往往是翻译别人作品或别人翻译自己的作品,少见自己翻译自己的作品。还有意味的是,What's the point of it?(《无聊》)和A poet goes mad(《疯了的诗人》)系凌叔华与朱利安·贝尔合作,它见证了女作家与英国诗人的一段特殊往来,而这方面遗存的史料罕见得很。”见《<中国儿女——凌叔华佚作·年谱>前言》,陈学勇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4页
    3 参见:[美]帕特丽卡·劳伦斯著,万江波、韦晓保、陈荣枝译:《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129页
    1 贝尔致埃迪的信,1936年3月20日,参见[美]帕特丽卡·劳伦斯著,万江波、韦晓保、陈荣枝译:《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2 凌叔华:《疯了的诗人》,《花之寺女人小哥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85页
    1 凌叔华著,凌叔华与Julian Bell(朱利安·贝尔)译:"A Poet Goes Mad", T'ien Hsia Monthly,Vol.4 No.4, April 1937, P402
    2 1938年凌叔华将英文写成的自传故事寄给弗吉尼亚·伍尔芙(其外甥为朱利安·贝尔),曾被朱利安摒弃的“中国情调“得到了伍尔芙的赞赏,给凌回信写到“至于你是否从中文直译成英文,且不要去管它。说实在的,我劝你还是尽可能接近于中国情调,不论在文风上,还是在意思上。你尽可以随心所欲地,详尽地描写生活、房舍、家具陈设的细节,就像你在为中国读者写一样。然后,如果有个英国人在文法上加以润色,使它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容易理解,那么我想,就有可能保存它的中国风味,英国人读时,既能够理解,又感到新奇。”见《<中国儿女——凌叔华佚作·年谱>年谱》,陈学勇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244页。
    3 [美]帕特丽卡·劳伦斯著,万江波、韦晓保、陈荣枝译:《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上海:上海 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135页
    1 杨静远:《弗’伍尔夫至凌叔华的六封信》,《.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3期
    2 凌叔华著,傅光明译:《古韵——凌叔华的文与画》,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7页
    3 参见:赵毅衡:《西出阳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4 陈国球:《“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与中国现代文学及政治》,《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3期
    5 夏志清:《陈世骧文存序二—悼念陈世骧并试论其治学之成就》,陈子善编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
    1 陈国球:《“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与中国现代文学及政治》,《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3期
    2 同上
    3 哈罗德·艾克顿:《<中国现代诗选>导言》,北塔译,《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4期
    4 范伯群等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08页
    1"Two poems", by Li Kwang-t'ien, Translated by Harold Acton and Chen Shih-hsiang(陈世骧),T'ien Hsia Monthly, Vol.1,No.4, November 1935, P423
    1 陈世骧:《陈世骧文存》,陈子善编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2 两人在美国重聚之后还曾合作英译《桃花扇》。
    1 [美]斯诺(Snow, E.)著;文洁若译;陈琼芝辑录:《活的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页
    2 马祖毅,任荣珍著:《汉籍外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03页
    1 董鼎山:《西边书窗》,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2 单演义编:《茅盾心目中的鲁迅》,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16页
    3 《中国论坛》停刊后,伊罗生继续将中国革命作家作品译介到西方,计划选编一本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后在鲁迅及茅盾的指导和帮助下草拟了作品篇目,包括23位作家26篇作品,由伊罗生译成英文。原拟书名为《中国被窒息的声音》后定名为《草鞋脚》,请鲁迅题签并作序,于1935年编成。但当时未能出版,后经重编,于1974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印行。1982年蔡清富依据英文版目录辑录中文原作而成《草鞋脚》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 鲁迅茅盾选编辑录,蔡清富责任编辑:《草鞋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页
    2 鉴于西方对40年代起至50年代的新文学作品尤其是解放区文学作品了解甚少,时任中国对外文化务事联络局副局长的洪深邀请回国不久的叶君健创办一份刊物向外传播解放区及建国后的文学作品,此后杨宪益与戴乃迭也受邀加入刊物编辑工作,他们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3 其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英译多由杨宪益、戴乃迭提供,两人为《中国文学》英文版的主要译作者。
    4 该目录索引为内部使用资料,由中国文学杂志社1966年印行,书前有“说明”:《中国文学》自从1951年创刊以来,一直没有编印过刊物的目录索引,这对日常编辑工作和领导上了解刊物的情况,很不方便:特 别是在当前文化大革命中,对刊物的检查、批评尤其诸多不便。为此,我们特汇编了这本目录索引,少量印刷,供内部使用。
    1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第1页
    2 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页
    1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第154页
    2 谢天振在其著作中指出: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其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不再局限在以往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转换或是文学文本的风格、翻译的标准等问题上,研究者从各个领域切人到翻译研究中来,除了语言学、文学、外语教学外,还有哲学、衬会学、心理学、其至电脑软件开发,以及各种各样的当代文化理论。其实,即使是所谓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到后来也不可能局限在纯粹的话言转换层面而不进入到文化研究层面。如奈达,他从功能对等到动态对等,就已经涉及了不同文化语境对翻译等值的影响。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文化层面上审视、考察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翻译研究正在演变为一种文化研究,成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一个趋势。参见: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3 文学翻译的意识形态是指翻译行为的时代背景与解释系统,包含文化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
    1 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
    1 参见严慧:《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第159页
    2 邵培仁:《文学翻译: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淮阴师专学报》,第14卷1期
    1 邵培仁:《文学翻译: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淮阴师专学报》,第14卷1期
    2 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页
    3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第131页
    4 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5页
    5 蔡武在2007年4月北京中译外高层论坛上的讲话,转引自《中籍外译,此其时也——关于中译外问题的宏观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月
    1 Wen Yuan-ning(温源宁):"Editorial Commentary", T'ien Hsia Monthly, Vol.Ⅳ,No.5,May 1937,P459,译文转引自:严慧:《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第137页
    2 温儒敏:《国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略》,《辽宁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1 林玉堂:‘'Lusin"(《鲁迅》),The China Critic, December 6,1928
    1 林语堂著,尘落译:《鲁迅》,《北新》第3卷第1期,1929年1月1日
    2 同上
    3 同上
    4 林语堂:《悼鲁迅》,《宇宙风》第32期,1937年1月1日
    5 林语堂:《忆鲁迅》,《无所不谈合集·林语堂自传附记》,《鲁迅回忆录:散著下》,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563页
    6 林语堂:《记周氏兄弟》,《无所不谈合集·林语堂自传附记》,《永在的温情文化名人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1 "The Death of Lu Hsun", The China Critic, Vol.15,No.5, October 29,1936
    1 姚莘农(姚克),"Lu Hsun:As I Know Him", The China Critic, Vol.15,No.5, October 29,1936
    2 姚克:《鲁迅先生遗像的故事》,《电影戏剧》,1936年第1卷第2期
    3 马蹄疾:《鲁迅和姚克》,《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4年第1期
    4 同上
    5 陈漱谕、刘天华编选:《鲁迅书信选集》,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6年,第161页
    1 姚莘农(姚克):"Lu Hsun:As I Know Him", The China Critic, Vol.15,No.5, October 29,1936, P105
    2 姚克:《最初与最后的一面——悼念鲁迅先生》,《中流》,第1卷第5期,1936年11月
    3 姚莘农(姚克):"Lu Hsun:As I Know Him", The China Critic, Vol.15,No.5, October 29,1936, P105
    4 鲁迅:《死》,载《中流》半月刊第1卷第2期,1936年9月20日
    1 姚莘农(姚克):‘'Lu Hsun:His Life and Works", T'ien Hsia Monthly, Vol.3,No.4, November 1936, P354-355,中文译文见:许佩云译,《鲁迅:他的生平与作品》,《鲁迅研究资料》第10辑,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2年,第163页
    2 同上,P356-357,中文译文见第165-166页
    3 姚克:《最初与最后的一面——悼念鲁迅先生》,《中流》,第1卷第5期,1936年11月
    4 载《逸经》,1936年18期
    5 载《电影戏剧月刊》,1936年第2期
    1 Harold Acton:The Creative Spirit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ien Hsia Monthly, Vol.1,No.4, November 1935, P378-380
    1 费鉴照:"Tzu Mo Hsu, Poet", The China Critic Vol.6,No.52, December 28,1933
    1 温源宁:‘'Hsu Tse-Mo:A Child", The China Critic, Vol.7,No.15,中文译文见,南星译:《一直半解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2 同上,第13页
    3 同上,第14页
    4 吴经熊:'Hsu Tse Mou and Myself", The China Critic Vol.7,No.15,后经周诚译为中文,刊载在《重大校刊》1937年第11期
    1 在徐志摩诞辰100周年之际,海宁地方政府举办了国际研讨会,出版了徐志摩研究论文集,其中收录有徐志摩研究资料索引,分为追悼纪念、综合研究、诗歌研究等八个类别,内容可谓丰富。而其中未收录相关英文资料,不无遗憾。上述几则英文史料中,温源宁所著《徐志摩:一个孩子》先后多次被译成中文,收入其英文人物随笔《一知半解》、《一知半解及其他》、《不够知己》等书中,为学界所熟悉。吴经熊的《徐志摩与我》则再次被译成中文收录在新近出版的、田默迪所著《东西方之间的法律哲学——吴经熊早期法律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第二编第五章中。费鉴照的《诗人徐志摩》及《中国评论周报》的新闻短评未被引起关注。
    2 李欧梵:《徐志摩:伊卡洛斯的欢愉》,载《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7页
    3 李欧梵:《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浪漫个人主义》,载李欧梵著,季进编:《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1 温源宁著,江枫译:《不够知己》,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117页
    2 同上,第119页
    3 载《人间世》1934年第5期
    4 载《文学》1934年第2卷第3期
    5 载《人间世》1934年第12期
    6 费鉴照:"Lin Shu-Hwa:Women Novwlist", The China Critic, Vol.7,No.26,中文为笔者所译。
    1 Earl H.Leaf(里夫)著,叶舟译:《丁玲:新中国的女战士》,上海:光明书局,1938年,第1页
    1 谢冰莹在《记林语堂先生》一文中对此事的有相关记录,“在新堤的前线,一群同学在围着看《中央日报》复刊,太巧了,我的‘寄自嘉鱼’的前线通信,本来是寄给孙伏园先生私人的,不料却发表在复刊上;更令我不敢相信的是这些通信,林语堂先生居然把它一篇篇译成英文发表了!”该文载《百年国土自述.回忆.专访第三册》,王大鹏选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第28页
    2 Lin Yutang(林语堂):"Miss Hsieh Ping-ing:A Study in Contemporary Idealism", The China Critic, February 27,1930
    3 林语堂:《冰莹<从军日记>序》,《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3卷剪拂集大荒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43页
    1 谢冰莹:《记林语堂先生》载《百年国土自述.回忆.专访第三册》,王大鹏选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第29页
    2 罗荪:《抗战文艺运动鸟瞰》,载《文学理论史料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48页
    3 胡风:《胡风评论集》(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71页
    1 分别是:邵洵美《新诗时评》(前后两篇分别刊于第3卷第3期,第5卷第4期),姚莘农写了《电影时评》(第4卷第4期)与《戏剧时评》(第3卷第1期),宋以忠《出版时评》(第5卷第2期,陈大仁《文学时评》(第6卷第3期),郁宸民《新闻时评》(第7卷第1期)等等。
    2" Literature Chronicle", T'ien Hsia Monthly, Vol.Ⅳ No.Ⅲ,March 1938.
    3 邵洵美:"Poetry Chronicle", T'ien Hsia Monthly, Vol.3,No.3, October 1936,译文转引自《新诗历程》,邵绡红译,《文教资料》,1985年第2期
    1 同上
    2 同上
    3 邵洵美:"Poetry Chronicl", T'ien Hsia Monthly, Vol.5,No.4, November 1937
    4 分别载于1936年8月第3卷第1期姚莘农作,1937年8月第5卷第1期姚莘农作,1938年5月第6卷第 5期Frank B.wells作,1939年3月第8卷第2期粱琰作,1940年3月第10卷第3期凌皑梅作
    1 梁琰:"Drama Chronicle", T'ien Hsia Monthly, Vol.8,No.2, February 1939, P180
    1 姚克:"Cinema Chronicle", "T'ien Hsia Monthly", Vol.4,No.4, April 1937, P400
    2 杜恒:"Cinema Chronicle", T'ien Hsia Monthly, Vol.7,No.3, October 1938, P294
    1Zau Sinmay(邵洵美):"Poetry Chronicle" ,T'ien Hsia Monthly, Vol. V No4,November,1938.P403
    2 邵洵美:《战争文学》,载邵洵美著,邵绡红编:《一个人的谈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158页
    3Frank B.Well:"Drama Chronicle", T'ien Hsia Monthly, Vol.6,No.5, May 1938, P479
    4 梁琰:"Drama Chronicle", T'ien Hsia Monthly, Vol.8,No.2, February 1939, P177
    5 凌皑梅:"Drama Chronicle", T'ien Hsia Monthly, Vol.10,No.3, March 1940, P256
    1 邵洵美:《战争文学》,载邵洵美著,邵绡红编,《一个人的谈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157页
    2 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1 [美]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三联书店,1999年,第10页
    2 同上第51页
    3 [英]齐亚乌丁·萨达尔著,马雪峰、苏敏译,《东方主义》,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4 同上,第97页
    1 吴经熊著 周伟驰译 雷立柏注:《超越东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43页
    2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1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71页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历史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第26
    1 原文见:K'ung Ling-Kai:To the Editor-in-Chief of T'ien Hsia, T'ien Hsia Monthly, Vol. Ⅷ.No.3 March1939,P272,译文转引自严慧:《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第84页
    2 原文见:Yao Hsin-nung(姚莘农):An Introduce of The Right to Kill, T'ien Hsia Monthly, Vol. Ⅱ.No.5 May1935,P469,译文转引同上,第110页
    1 John.C.H.Wu(吴经熊):A Ppotpourri, T'ien Hsia Monthly, Vol. Ⅱ.No.3 March 1940,P231
    2 吴经熊著,周伟驰译,雷立柏注:《.超越东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288页
    2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3 同上,第168页
    1 原文见:Yao Hsin-nung(姚莘农):An Introduce of Madame Cassia, T'ien Hsia Monthly, Vol. Ⅰ.No.5 December1935,P537,译文转引自严慧:《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第109页
    2 曾广涛:《英语世界的中国传统戏剧研究与翻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3 余英时:《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载《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430页
    4 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82页
    1 钱钟书著,薛载斌译、谭户森译,《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原文为英文载《天下》1935年8月第1卷第1期,收入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367页
    2 John C. H. Wu(吴经熊),Some Random Notes On The Shih Ching(《诗经琐谈》)T'ien Hsia Monthly, V Vol. Ⅱ,No.1, January 1936, P9
    1 该文原为林语堂1930年12月25日发表的演讲稿,后经改写以The Other Side of Confucious为题收入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的英文小评论集第一集中,1935年林语堂在此文基础上再次改写成中文小品文《思孔子》发表于1935年2月1日第58期《论语》杂志上。
    2 Lin Yu Tang(林语堂):Confucius as I Know Him, The China Critic, January 1,1931. P8
    3 林语堂:《思孔子》,1935年2月1日第58期《论语》
    4 吴经熊著,林显庭译:《孔子真面目》,英文载T'ien Hsia Monthly, Vol.1,No.1,August 1935,中文载吴经熊著《内心快乐之源泉》,台湾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74页
    5 同上,第75页
    1 同上,第78页
    2 同上,第81页
    3 同上,第84页
    4 同上,第87页
    5 同上,第88页
    6 Zau Sinmay(邵洵美),Confucius On Poetry, T'ien Hsia Monthly, Vol.10,No.4,P137
    1 姚克著,周深译,The Chinese in Chaplin《卓别林的中国性》,载1936年3月26日《中国评论周报》,第12卷第13期,中文载1936年5月《中流》第1卷第5期
    1 吴经熊,《作为道家之莎士比亚》,《天下月刊》第3卷第2期,1936年9月
    2 吴经熊是一位有着较高诗歌鉴赏能力的知识分子,他不仅对《诗经》进行了独特解读与阐发,还选择了一百多首古诗该作品进行英译,发表在《天下月刊》上。20世纪40年代他还曾受邀以古诗体式将《圣经》翻译成中文而获得好评。《唐诗四季》自1938年1月《天下月刊》第6卷第4期起开始连载,到第9卷第2期刊完。1940年徐诚斌将其翻译成中文,在《宇宙风》上连载,后在台北结集由洪范书店1980年6月初,2003年7月再版。1997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大陆版收入“新世纪万有文库”。
    3 吴经熊,《唐诗四季·序》,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页
    1 同上,第1页
    2 同上,第9页
    3 同上,第3页
    4 朱秉义,《吴德生先生的中国文学修养》,载《吴经熊博士百周年冥诞纪念》,辅仁大学出版社2003
    1 孟凡东、何爱国在《20世纪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三大核心诉求》一文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是在19、20世纪之交的“国粹”与“新民”两大思潮交互触动中产生的,在“新文化运动”中逐渐成形,到30年代成为一股重要的文化思潮。该文还指出文化民族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以民族文化复兴生成民族国家意识,凝聚民族国家认同,从而推动民族国家独立和民族国家复兴”,其现代诉求包括:“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合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以及建立在民族文化复兴基础上的民族意识复兴;而民族文化复兴必先得尊重理解并重新解释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在灌注时代精神和融会世界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民族文化民族国家现代化”。该文见《北方论丛》,2007年第3期。
    2 同上
    3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4页
    4 艾勒克·博埃默著,盛宁、韩敏中译,《殖民与后殖民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1页
    1 艾勒克·博埃默认为,后殖民文学并非只是殖民时代之后才到来的文学,而是指“对于殖民关系作批判性的考察的文学。它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抵制殖民主义视角的文字”,“尤其是在它的初级阶段,它也可以成为一种民族主义的文字”。见《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第3页
    2 田俊武李雪,《从“国际题材”到“世界文学”——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现当代英语写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 黄修己:《拐弯道上的思考——20年来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点感想》,《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2 旧体诗词在现代文学中地位与作用日渐得到学界关注,王建平在《文学史不该缺漏的一章——论20世纪旧体诗词创作的历史地位》一文中,认为“忽略了旧体诗词创作的文学史,不可能真实而完整地反映20世纪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在20世纪里,旧体诗词的创作有一支可与新诗相抗衡的诗人队伍,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只有将20世纪旧体诗词这一创作流脉描述出来,并给予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才会有真实而完整的20世纪文学史:新旧文学创作及其发展的历史”!。该文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3 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撰史》(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2页
    4 同上
    5 吴福辉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无论体例还是内容,打破主流文学研究范式,以丰富的文学史料彰显出中国现代文学的面貌,没有理念化的阐述,更多文学史细节的叙述,给人强烈的历史现场感。
    1 吴福辉,《“主流型”的文学史写作是否走到了尽头?——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三》,《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
    2 高玉:《中国现代文学史“新文学”本位观批判》,《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3 王晓文:《文化生态与文学史的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大文学史观的几点想法》,《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 董建、丁帆、王彬彬编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 杨剑龙在《第一届中国现代文学亚洲学者国际学术会议纪要》一文中,结合与会研究者的论文,揭示出国际学术视域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逐渐走向“越界与跨国”的多元化方向,“立足于开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不仅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置于中国大陆,而且要‘越界与跨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中从更加广阔宏观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作深入的研究,成为会议的特点之一。”该文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2 张泉:《中国现代文学史亟待整合的三个板块——从具有三重身份的小说家王度庐谈起》,《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3 钱念孙:《文学民族性理论面临挑战》,《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
    4 钱念孙在《跨国度跨语种文学》中将其称作为“跨语种文学”,“是指某国或某民族作家在表现本民族社会生活时,用异国和异民族语言来进行写作”。参见钱念孙,《文学横向发展论》,上海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25页
    1 Yang Jiang(杨绛),"Preface", A Collection of Qian Zhongshu's English Essays(《钱钟书英文文集》),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2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近年推出《风声鹤唳》《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武则天传》《吾国与吾民》《英译重编传奇小说》《老子的智慧》《印度的智慧》等林语堂英文作品集共约20本。
    3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资本的全球化扩展的基础上,揭示出世界文学产生的必然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参见《共产党宣言》,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30页;歌德也曾预言世界文学格局的形成,“人们到处听到和读到关于人类进步的、关于世界局势和人类状况的进一步的前景的内容。即使这种情况可能全部实现,对此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加以确定不是我的职责,然而我要从我这方面使我的朋友们注意,我确信,共同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只有 我们德国人有能力在其中起着光荣的作用”。参见歌德:《世界文学1827-1830》,载陈宗显译;郑法清谢大光主编,《歌德散文选》,天津市: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296页
    1 王宁:《“世界文学”与翻译》,《文艺研究》,2009年第3期
    2 包括《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载《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缘起》、《世界眼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民族意识》,分别载《读书》1985年10、11、12期
    3 陈平原、黄子平、钱理群:《世界眼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读书》1985年第11期
    4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5 陈思和:《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的几点思考》,《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1期
    1 同上
    2 乐黛云,《文化交流的双向反应》,《中国文学在国外丛书总序》,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
    3 赵敏俐、杨树增著:《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太原: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2页
    4 马祖毅、任荣珍著:武汉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5 马士奎:《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1966——1976)》,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1 赵家壁,《花城版<现代文学期刊漫话>序》,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赵家璧文集第2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18页
    1 赵敏恒,《外人在华之新闻事业》,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年
    2 段怀清、周俐玲,《<中国评论>与晚清中英文学交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1 沈剑虹,《漫谈国人自办的英文报》,《传记文学》,第46卷第5期
    2 姚远等,《<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历史意义》,《编辑学报》,2006年第4期
    3 姚远等,《清华学报英文版的传播与首创》,《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 本目录仅列举4位代表性作家作品,他们同时在两刊上发表大量英文作品,《天下月刊》上的文章请参看附录三中的内容。此外,桂中枢、吴经熊、柳无忌等人均有作品发表于该刊。
    2 此处林语堂的作品限于单篇的文化专论文章,此外自《中国评论周报》第3卷27期开始林语堂作为“小评论”专栏的编辑,在该栏目中发表了大量英文小品文。笔者已经整理出“小评论”专栏自创办至停刊再至复刊后的所有英文目录,待日后进一步研究。
    3 该文由尘落译成中文刊于1929年《北新》第3卷第1期
    1 该文中文文本见1936年《中流》第1卷5期
    1 笔者在2008年初便已整理出《天下月刊》全份目录。该刊共12卷56期,创刊至10卷为月刊,后受战事影响,1940年11卷起至1941年12卷1期终刊为双月刊。该刊曾在《人间世》、《宇宙风》、《大公报》等多种报刊上刊登中文目录广告,本目录中的所有专栏名称与部分文章篇名、作者人名即沿用广告中的名称,一部分文章篇名、作者人名采用通行的译名,一部分文章篇名由笔者意译,还有少部分文章篇名原文为法文、俄文,待进一步考证。本目录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编排,并提供详细文章页码,另外还标示出部分英文文章的中文译文的出处,以备研究者检索利用《天下月刊》文献资料。
    2 该专栏多刊载文化研究专论,笔者在此沿用其在中文杂志广告中的栏目名称“专著”。
    3 该文已由林显庭译成中文,载吴经熊:《内心快乐之源泉》,台湾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74页
    4 该文由薛载斌、谭户森译成中文《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收入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367页
    1 作者还将中文内容发表在1936年第2期《逸经》上。
    2 姚克笔名。
    1 该文已译成中文发表,由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37年出版。
    2 该文由南星译成中文,刊于1937年1月《新诗》第4期
    1 即为《边城》,辛墨雷系邵洵美笔名,译文前有项美丽写的前言。
    1 该文中文内容收入李定一、包遵彭、吴相湘编纂:《中国近代史论丛中西文化交流第1辑第2册》,正中书局,1959年,第157页
    1 中文译文见:许佩云译,《鲁迅:他的生平与作品》,《鲁迅研究资料》第10辑,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2年,第163页
    1 该文由罗筠筠、李小五译成中文《真小说中的真概念》,收入《金岳霖学术论文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99页
    1 该文由叶舟译成中文《丁玲:新中国的女战士》,由上海光明书局1938年出版
    1 该文由骆美玉译成中文,刊于1941年2月《西洋文学》第6期
    1 该系列文章由徐诚斌译成中文1940年在《宇宙风》上连载,1980年台北洪范书店出版单行本,2003年再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大陆版
    1 该文曾被译成中文刊于1940年9月《西洋文学》第1期
    1 本文由赵文洪译成中文收入《金岳霖学术论文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41页
    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1928-1946)
    T'ien Hsia Monthly(《天下月刊》)(1935-1941)
    China Forum(《中国论坛》)(1932-1934)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1951-1960)
    《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
    《大公报》
    《论语》
    《人间世》
    《宇宙风》
    《逸经》
    《中流》
    《西洋文学》
    蔡元培:《蔡元培书信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林语堂、黄嘉德译:《生活的艺术》,上海:上海西风社,1941年
    .林语堂:《爱与刺》,桂林:明日出版社,1942年
    林语堂:《语堂文集》,台湾开明书店,1978年
    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林语堂:《林语堂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林语堂:《林语堂评说中国文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吴经熊,徐诚斌译:《唐诗四季》,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上海:中华书局,200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梁实秋:《梁实秋文集》,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
    温源宁,南星译,陈子善编:《一知半解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温源宁著,江枫译:《不够知己》,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二、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003年
    邵洵美:《一个人的谈话》,上海:第一出版社,1935年
    邵洵美:《论幽默》,上海:上海时代书局,1949年
    邵洵美:陈子善编:《洵美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
    金岳霖著、杨书澜编:《金岳霖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金岳霖学术论文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陈世骧著,陈子善编选:《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埃德加·斯诺:《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汤晏:《一代才子钱锺书》,上海: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
    王兆胜:《两脚踏中西文化》,北京: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
    施建伟:《林语堂在海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
    林太乙:《林语堂传》,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
    吴经熊,周伟驰译,雷立柏注:《超越东西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年
    胡适:《胡适自述》,上海:上海书店,1959年
    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上海:中华书局,,2006年
    胡河清:《真精神旧途径:钱锺书的人文思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张弘,《吴宓:理想的使者》,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宋益乔:《梁实秋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林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
    邵绡红:《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刘培育:《金岳霖回忆与回忆金岳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年
    《吴经熊博士百周年冥诞纪念》,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2003年
    吕文浩:《潘光旦图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4年
    史和、姚福申、叶翠娣著:《中国近代报刊名录》,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边春光:《出版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
    《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乙、丙、丁编、补编,张静庐辑注:上海:中华书局,1952-1959年
    宋原放、孙顒主编:《上海出版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贾树枚主编:《上海新闻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4卷本),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本书编纂委员会编写:《上海百年文化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编辑部编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
    [美]杰罗姆B.格里德尔著、单正平译:《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罗兹·墨菲著,.章克生,徐肇庆,吴竟成等译:《上海,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86年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桂裕芳译:《自由交流》,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美]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
    [美]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英]艾勒克·博埃默著,盛宁、韩敏中译:《殖民与后殖民文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1917-1937》,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
    [美]帕特丽卡·劳伦斯著,万江波、韦晓保、陈荣枝译:《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捷]马立安·高利克著,伍晓明,张文定等译:《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美]斯诺(Snow, E.)著;文洁若译;陈琼芝辑录:《活的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美]Earl H.Leaf(里夫)著,叶舟译:《丁玲:新中国的女战士》,上海:光明书局,1938年
    鲁迅、茅盾选编辑录,蔡清富责任编辑:《草鞋脚》,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周宪主编:《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汪晖:《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丽霞:《中国基督教文学的历史存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许纪霖等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制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政制设计与参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安宇、周棉编:《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季进:《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
    冯羽:《林语堂与世界文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
    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
    王才勇:《中西语境中的文化述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刘登阁、周云芳:《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陈敬:《赛珍珠与中国 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熊月之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吴树德:《温良书生人中之龙——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董鼎山:《西边书窗》,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
    赵毅衡:《西出阳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段峰:《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郭著章主编:《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胡庚申编:《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瑞华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林语堂故居委员会编:《跨越与前进——从林语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相涵学术研
    讨会论文集》,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
    庞秀成:《翻译的文化视角与辨证思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杨柳:《林语堂翻译研究——审美现代性透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朱健平:《翻译:跨文化解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
    马祖毅,任荣珍著:《汉籍外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国外中国学文学研究组》编:《国外中国文学研究论丛》,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范伯群等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
    张柏然、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年
    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周海波:《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路英勇:《认同与互动——五四新文学出版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年
    赵敏恒:《外人在华之新闻事业》,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年
    段怀清、周俐玲:《<中国评论>与晚清中英文学交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刘增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上海:新华出版社,2005年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上海:新华出版社,2003年
    谢其章:《漫话老杂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年
    李仲民:《报刊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周葱秀、涂明:《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倪延年:《期刊学概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张觉明:《现代杂志编辑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7年
    应国靖:,《现代文学期刊漫话》,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
    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志强:《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宋应离主编:《中国期刊发展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卓南十:《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王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吕思勉:《三十五来之出版界(1894-1923)》,《吕思勉遗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上海:学林出版,1993年
    沈剑虹,《漫谈国人自办的英文报》,《传记文学》1985年第46卷第5期
    姚远等,《<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历史意义》,《编辑学报》,2006年第4期
    姚远等,《清华学报英文版的传播与首创》,《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周劭:《姚克和<天下>》,《读书》,1993年,第2期
    [美]姚湘著,王建国译:《两种文化一个世界——埃德加·斯诺与我父亲姚莘农的友谊》《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8期
    王雨霖:《评<不够知己>的编注》,《博览群书》,2005年第6期
    邓丽兰:《略论<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的文化价值取向——以胡适、
    赛珍珠、林语堂引发的文化论争为中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叶秀敏:《为中国辩护:<中国评论周报>初期对废除法外治权的关注》,《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高健:《近年来林语堂作品重刊本中的编选、文本及其它问题》,《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陈石孚:《林语堂先生与我》,台北《传记文学》1977年第31卷第6期
    李辉:《伊罗生:卷进中国革命漩涡的美国记者》,《百年潮》,1999年第12期
    陈国球:《“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与中国现代文学及政治》,《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3期
    温儒敏:《国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略》,《辽宁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王德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译丛”总序》,《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4期
    曹万生:《体系·观念·语言——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导论》,《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王晓文:《文化生态与文学史的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大文学史观的几点想法》,《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饶芃子:《“全球地域化”语境下中国文学影响研究》,《学术研究》,2006年第2期
    张文建:《学衡派与中西文化融合》,载《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
    陈思和:《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上海文化》创刊号,1993年
    陈思和:《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
    王建辉:《知识分子群体与近代报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王建辉:《上海何以成为近代中国出版的中心》,《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7日
    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读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年第2期
    刘军平:《翻译经典与文学翻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
    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
    王建辉:《“五四”和新出版》,《文史哲》,2000年第2期
    王建辉:《1935-1936年:中国近代出版的高峰年代》,《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吴永贵:《亚东图书馆与学者文人》,《新闻出版交流》,2000年第2、3期
    吴永贵:《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出版情怀》,《编辑学刊》,2001年第2期
    孟悦:《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与上海近代印刷文化的构成》,《学人》第九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朱晓进:《论三十年代文学杂志》,《南京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汤哲声:《论四十年代上海方型刊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刘增人:《四十年代文学期刊扫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巴彦:《三十年代的大型文学杂志—<现代>月刊>》,《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2期
    李延:《三十年代的<申报.自由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识“五四”文学传统》,《上海文学》,1993年第4期
    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和2003年第1期
    刘震:《新青年与“公共空间”——以<新青年>“通信”栏目为中心的考察》,《延边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刘增人:《现代文学期刊的景观与研究历史反顾》,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
    李宪瑜:《“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李欧梵:《探索“现代“——施蛰存及<现代>杂志的文学实践》,《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5期
    张志强:《20世纪上半叶的出版研究》,《编辑学刊》,2001年第3期
    任一鸣:《“流放”与“寻根”——英语后殖民文学创作语言》,《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2期
    田俊武、李雪:《从“国际题材”到“世界文学”——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现当代英语写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罗国华:《中国译者走向“汉译外”》,《嘉兴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李先玉:《从译者的身份看翻译文本的选择》,《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魏家海:《全球化与民族化:译者文化身份的定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
    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潘文国:《中籍外译,此其时也——关于中译外问题的宏观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第11期
    孟建煌:《从“后殖民主义”话语看林语堂的东西文化观》,《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第1期
    胡志挥:《谁来向国外译介中国作品——为我国对外英语编译水平一辩》,《中华读书报》,2003年1月29日
    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4期
    李红玲:《<天下>月刊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本)
    严慧:《1935-1941:<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
    易永谊:《世界主义与民族想象:<天下月刊>与中英文学交流(1935—1941)》,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本)
    赖勤芳:《中国经典的现代重构:林语堂“对外讲中”写作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未刊本)
    李春燕:《论30年代林语堂的文艺思想》,西北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未刊本)
    杨雪:《多元调和:张爱玲翻译作品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未刊本)
    陈敏杰:《转型时期的上海文学期刊——1927至1930年上海文学期刊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未刊本)
    Eugene Lubot:Liberalism in an illiberal age:new culture liberal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9-1937,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1982
    Shengshuang:Cosmopolitan publics:Anglophone print culture in semi-colonial shanghai,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08
    Qian Zhongshu:A Collection of Qian Zhongshu's English Essay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