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与中和之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卢纶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大历诗坛上还是有一定的地位。卢纶天赋很高,从小就显示出了写诗的天赋,且后世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卢纶的唱和诗有不仅具有认识价值,同时也具有审美价值。总体看来,大致可以分四部分来理解卢纶唱和诗的审美价值,从而揭示其独特的审美特点,展现诗人特有的理想人格形态。
     首先是唱和诗的渊源和流变,主要是从唱和诗的渊源到卢纶唱和诗范围的界定,指出了广义的唱和诗,包括所有的寄赠奉送作品,并分析卢纶唱和诗创作的特定历史条件。其次是卢纶唱和诗的审美形式,先从题目中的关键字及其类型对其唱和诗作进行了分类;然后从声律方面来说明诗歌的形式美,包括了流水对的运用、次韵的运用和字句的锤炼。再次是卢纶唱和诗的审美内容,主要从社会、生命、政治、宗教四个方面来分析,从而揭示卢纶唱和诗的丰富内涵,探寻其人生归宿。最后是卢纶唱和诗的审美艺术,卢纶诗歌作为从盛唐向中晚唐转变的过渡阶段,在艺术特征上重新光大了六朝的诗风,为中唐诗风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总之,文章从审美形式、审美内容、审美艺术三方面进行论述,体现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中,不断追求中庸的理想人格形态,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审美人生与现实伦理的完美结合。
Lu Lun,one of ten gifted scholars in the period of Dali,was in an importantposition in Dali Parnassus.He had showed his talent in writing poetry since hewas young.He was highly evaluated by later generations. LuLun's responsorypoetry not only has the cognition value, but also with aesthetic value. Overall,can be roughly four chapter to understand the aesthetic value of LuLun'sresponsory poetry.I will reveal the poet's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show his special ideal personality.
     First of all,In chapter one I will introduce the origin of responsory poetry andits change.I will define the range of Lu Lun's responsory poetry and thegeneralized of responsory poetry,including complimentary all works, andanalyzes the creation of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Lu Lun's responsorypoetry.Secondly,In chapter two is the aesthetic form of Lu Lun's responsorypoetry. I will expound the beauty of poetic form keywords and as the type ofthe poems are classified ; I will expound the beauty of poetic form phonetics ofancient Chinese poems, Include water use, to the use of replying words' ofand.Again,In chapter three is the aesthetic contents of Lu Lun's responsorypoetry.I will expound his poetry's rich connotation in society,life,politics andreligion aspects, And I will explores the end-results of life.The last is theaesthetic art of Lu Lun's responsory poetry.I will expound that Lu Lunpromoted the poetic style of Six Dynasties and laid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thepoetic style change of middle Tang Dynasty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Glorious age of Tang Dynasty to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TangDynasty.In brief,this paper will expound in aesthetic form, aesthetic contents,aesthetic art of three aspects.It is reflected its unique aesthetic value.In itsunique life experience, reached middle ideal personality form.In some degree,achieve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aesthetic life and practical ethics.
引文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88页。
    ②[后晋]刘昫著:《旧唐书·卢简辞传》:“至贞元末,钱、李诸公凋落,纶尝为《怀旧诗》五十韵,叙其事……”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88页。
    ④[唐]姚合编:《极玄集》,傅璇琮撰:《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1996年,第539页。(关于大历十才子的成员问题,历来有争议,这里不做讨论范围,我们仅把他当做一个历史概念,因为姚合距离十才子的时代很近,所以以《极玄集》所载为正)
    ⑤[宋]计有功撰:《唐诗纪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66页。
    ⑥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转引自[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91页。
    ⑦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七,转引自[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01页。
    ⑧胡震亨:《唐音癸籖》卷七,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3页。
    ⑨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57页。
    ⑩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254页。
    ②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编:《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29—130页。
    ③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编:《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29—130页。
    ②权德舆撰《唐故太常卿赠刑部尚书韦公墓志铭》转引自董浩:《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9页。
    ③卢纶撰《唐故魏郡临黄县尉范阳卢府君玄堂记》转引自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七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169页。
    ④[后晋]刘昫著:《旧唐书》第一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68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卷二零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85页。
    ⑥乔长阜:《卢纶事迹考辩》,唐代文学第四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67—176页。
    ①史广超、涂显镜:《卢纶家世生平补考》,贵阳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②赵林涛:《卢纶研究》,河北大学,2007年。
    ③卞孝萱乔长阜:《卢纶的生平与创作》,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④蒋寅:《论卢纶诗及其对中唐诗坛的影响》,文学遗产,1993年第6期。
    ⑤王述尧:《卢纶的行旅诗和边塞诗》,廊坊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⑥霍有明:《试论卢纶的边塞诗》,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⑦储仲君:《论卢纶的交游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晋阳学刊,1991年第1期。
    ①徐涛:《卢纶交游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
    ②陈宪良:《卢纶与佛教》,大众文艺,第110页。
    ③赵林涛:《卢纶研究》,河北大学,2007年。
    ④霍有明:《试论卢纶的边塞诗》,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
    ①萧涤非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3页。
    ①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0页。
    ②刘安著:《淮南鸿烈》解二卷十二,据汉魏丛书本影印初编各丛书,北京:中华书局,第421页。
    ③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5月版,第1135页。.
    ④李艳杰:《二苏唱和次韵诗研究》,郑州大学,2007年。
    ⑤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478页。
    ⑥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49页。
    ①赵以武:《唱和诗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
    ②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03页。
    ③萧统选、李善注:《文选》,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9年,第22页。
    ④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0页。
    ⑤赵以武:《唱和诗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6页。
    ①江雅玲:《文选赠答诗流变》,北京:文津出版社,1999年,第205—206页。
    ②《十三经注疏·礼记》(附校勘记下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第1534页。
    ③《十三经注疏·诗经》(附校勘记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42页。
    ④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15页。
    ⑤[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7页
    ⑥王力:《同源字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页。
    ①赵以武:《“合意不合韵”:试论中唐以来唱和诗的特点与体制》,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②颜之推著:《颜氏家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87页。
    ②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1页。
    ③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5页。
    ④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63页。
    ⑤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页。
    ⑥严羽:《沧浪诗话》,转引自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0页。
    ①蒋寅:《大历诗风》,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07页。
    ②蒋寅:《大历诗风》,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08页。
    ③胡震亨:《唐音癸籖》,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34页。
    ④[后晋]刘昫著:《旧唐书》第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第3419页。
    ①[后晋]刘昫著:《旧唐书》第一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第4268页。
    ②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唐人编选诗歌总集叙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03—215页。
    ③[清]王士祯著,张世林点校:《分甘余话》清代史料笔记丛刊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第58页。
    ④储仲君:《大历十才子的创作活动探索》,文学遗产,1983年第4期。
    ⑤胡震亨:《唐音癸籖》,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37—238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①《全唐诗》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2987页。
    ②《全唐诗》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3298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59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6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1页。
    ⑥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序》,《元稹集》卷五六,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51页。
    ①倪涛:《六艺之一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②[明]胡应麟:《诗薮》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92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3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0页。
    ③严羽:《沧浪诗话》,转引自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2页。
    ④王力:《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1977版,第47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7页。
    ⑥[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44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33页。
    ⑧[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2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7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7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59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5页。
    ⑥[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1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98页。
    ⑧[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页。
    ⑨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1页。
    ⑩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转引自蒋寅:《大历诗风》,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07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07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84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34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7页。
    ⑥[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6页。
    ⑦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转引自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北京:中华书局,第458页。
    ⑧[清]乔亿:《剑溪说诗》卷下,《续修四库全书》第1701册第229页。
    ⑨胡震亨:《唐音癸籖》卷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2页。
    ①《全唐诗》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3270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6页。
    ③《全唐诗》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3222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7页。
    ⑤严羽:《沧浪诗话》,转引自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北京:中华书局,第699页。
    ⑥胡震亨:《唐音癸籖》卷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2页。
    ①蒋寅:《大历诗风》,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0页。
    ③[唐]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238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81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3页。
    ⑥[唐]柳宗元著:《柳宗元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699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59页。
    ②[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四零七谏诤,北京:北京书局,1960年。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3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90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卷五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78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卷五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78页。
    ⑦蒋寅:《大历诗风》,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25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17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33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71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8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卷二零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85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38页。
    ⑧[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30页。
    ⑨白居易:《白居易集》卷四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65页。
    ⑩[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79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51页。
    ②[唐]王维撰:[清]赵点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8月版,第260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7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88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81页。
    ⑥[唐]高适著,孙钦善校注:《高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79页。
    ⑦严羽:《沧浪诗话》转引自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北京:中华书局,第699页。
    ⑧[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33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3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7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94页。
    ④[后晋]刘昫著:《旧唐书》第一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第4268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3页。
    ⑥《全唐诗》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3285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4页。
    ①[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转引自《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91页。
    ②《全唐诗》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3222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67页。
    ④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3页。
    ⑤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46页。
    ⑥[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7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8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33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90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51页。
    ④[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七七七,北京:北京书局,1960年。
    ⑤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1页。
    ⑥[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75页。
    ⑦王国维著、周振甫注:《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23页。
    ①[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十六册,北京:中华书局,第7344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87页。
    ③储仲君:《大历十才子的创作活动探索》,文学遗产,1983年第4期。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8页。
    ⑤[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十四册,北京:中华书局,第7194页。
    ⑥[后晋]刘昫著:《旧唐书》第一册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6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8页。
    ⑧[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33页。
    ⑨[宋]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卷二零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85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8页。
    ②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7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4页。
    ④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7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92页。
    ⑥[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09页。
    ⑦蒋寅:《大历诗风》,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⑧[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8页。
    ⑨[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33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27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23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21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75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25页。
    ⑥[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87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04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62页。
    ③远明编:《林语堂著译人生小品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52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39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4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0—151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90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1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0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0页。
    ⑥[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1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97页。
    ⑧[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2页。
    ⑨[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05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6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98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1页。
    ④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5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页。
    ⑥[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5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5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81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9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1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90页。
    ⑤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2页。
    ⑥[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5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页。
    ⑧[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6页。
    ⑨[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1页。
    ⑩[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90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41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53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88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00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页。
    ⑥[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9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97页。
    ⑧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3页
    ⑨蒋寅:《大历诗风》,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⑩[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88页。
    11[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88页。
    12[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4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86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53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17页。
    ⑤[唐]元结:《箧中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综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
    ⑥[明]陆时雍:《诗境综论》,四库全书总目。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3页。
    ②[后晋]刘昫著:《旧唐书》第一册卷一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64页。
    ③《全唐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第45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9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卷二百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785页。
    ⑥[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第十四册,北京:中华书局,第7267页。
    ⑦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47页。
    ①[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49页。
    ②[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1页。
    ③[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5页。
    ④[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4页。
    ⑤[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页。
    ⑥[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70页。
    ⑦[唐]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6页。
    ①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97页。
    ①张智华:《南宋诗歌选本叙录》,见《文献》2000年第1期
    ①艾克曼辑录、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9页。
    [1]《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下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2]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9年版。
    [3]刘昫著:《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4]欧阳修、宋祁著:《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5]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北京书局,1960年版。
    [6]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7]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9]辛文房:《唐才子传》,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元稹:《元稹集》卷五六,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1]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2]白居易:《白居易集》卷四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3]卢纶著,刘绍棠校注:《卢纶诗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4]胡震亨:《唐音癸籖》,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5]王士禛著,张世林点校:《分甘余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6]王国维著,周振甫注:《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袁牧:《随园诗话》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8]丁福保辑:《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9]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罗宗强:《隋唐五代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2]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3]陈尚君:《唐人编选诗歌总集叙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二、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6]蒋寅:《大历诗风》,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7]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赵以武:《唱和诗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10]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3]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卞孝萱、乔长阜:《卢纶的生平与创作》,《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2]戴伟华:《卢纶晚期在河中及卒年考辩》,《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3]储仲君:《论卢纶的交游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晋阳学刊》1991年第1期。
    [4]储仲君:《大历十才子的创作活动探索》,《文学遗产》1983年第4期。
    [5]王达津:《卢纶·戎昱生平系诗》,《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
    [6]蒋寅:《论卢纶诗及其对中唐诗歌的影响》,《文学遗产》1993年第6期。
    [7]蒋寅:《大历十才子之翘楚——卢纶》,《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2期。
    [8]蒋寅:《从<河岳英灵集>到<中兴间气集>》,《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9]王述尧:《卢纶的行旅诗和边塞诗》,《廊坊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10]陶敏:《中唐诗人事迹小考·卢纶任阌乡尉年》,《唐代诗人丛考》补正数则。
    [11]史广超、涂显镜:《卢纶家世生平补考》,《贵阳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2]彭洁莹:《卢纶诗歌审美特质与唐诗盛中之变》,《西北民族大学报》2008年第3期。
    [13]赖燕波:《论査慎行兄弟唱和诗》,《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4]赵以武:《“合意不合韵”:试论中唐以来唱和诗的特点与体制》,《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15]丁放:《试论“大历十才子”诗歌的思想倾向》,《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6]陈庆惠:《大历诗人司空曙的生平及其创作》,《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17]岳娟娟:《唐代唱和诗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8]赵林涛:《卢纶研究》,《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9]李艳杰:《二苏唱和次韵诗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0]熊焕艺:《卢纶诗歌的心态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21]徐涛:《卢纶交游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