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医师群体研究(1912~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以上海为主要考察地区,探寻民国时期医师群体的专业化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政府、医师群体、社会民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力求融合医学史与社会史的方法,展现出作为专业群体的医师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特有的发展轨迹以及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并借此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国时期医师群体的基本情况。在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以及西方文化持续涌入的过程中,包括中医与西医在内的医师群体迅速发展起来。但其成员构成则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原因而呈现出良莠杂陈、混乱失范的状态。作为“自由职业群体”,医师群体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执业方式,获得较富足的生活及一定的社会声望,成为都市中专业职群、中产阶层、智识阶层的一份子。
     第二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医师群体的专业化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专业团体与政府力量的互动。随着医师群体职业意识的日益萌发,各种专业团体纷纷出现,成为医界主动追求专业性的重要工具。医师群体通过不断完善专业团体的组织形式和治理机制,扩展组织功能,一直力图树立其行业权威,追求着对医师群体专业化发展的主导权,同时也一直力图向政府寻求支持和保障,以推动专业医师制度的建构。政府将医师职制的设计纳入到国家的制度规范中,与医师群体在专业化诉求上达成一致,但对医师群体的监管和控制与医师群体对独立专业权威的追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利益上的冲突。各级政府、各类团体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权衡和对话始终交织着,给民国时期医师群体的专业化过程打上了特有的时代烙印。
     第三章主要围绕在医师群体内部中西医师之间的纠葛,探讨中西医的并存对医师专业化本身及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并从中考察医师与政府、社会民众之间的微妙关系。中医和西医是民国时期医师群体的两大组成部分,他们既有着不同学术体系的医学背景,在职场上又是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虽然作为医生个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象世人所想的那样紧张,但两者的冲突和纷争却是无法忽略的事实。中西医双方从学术论争升级到政治冲突后,都力图充分利用自身的国家和社会资源以达到自身的目的。当西医界寄希望通过政府的强制力量取代中医的地位时,中医界也奋起反抗,利用其社会资源向政府施压,终于捍卫了生存的权力。而政府在仿照西方试图构建一个现代国家时,找不到将传统因素吸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经验,其应对措施也因此显得仓促而犹豫,反而加重了中西医之间的隔阂。终民国一世,中西医界始终在相互斗争中并存和发展。在医界的纷争中,中西医双方都有意无意受到了对方的影响,西医加速了本土化的进程,而中医也力图使自己适应现代社会的专业制度。医师群体正是在内部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中经历了一段特殊的专业化进程。
     第四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的医病关系,并以此视角进一步考察医师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氏国时期医师社会地位的转变、医疗空间的转换以及医疗模式的变化,使得传统以病家为主体的医病关系开始转变,医师在医病关系中的主体性开始凸现。但医师群体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却反衬出其社会形象的恶化。民众对医师的商业化的增强和责任感的缺乏感到普遍的失望,医师也对病家的就医观念和态度感到不满,医病关系日趋紧张。针对这一状况,医师们一方面加强现代职业道德的探讨和建设,另一方面更多地试图通过对病人的“教育”来构建现代的医病关系,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医病矛盾导致民国时期医讼的频繁发生。而在解决医疗官司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权威的鉴定机构,国家的介入也很难得到医师和民众双方的满意,三方博弈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医讼的结局。而紧张的医病关系也成为医师群体专业化进程中一直未能解决的难题。
     第五章主要考察医师群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上医医国”的传统和“医学救国”的思潮使得民国时期的医师群体中的精英分子并不满足于“治一病愈一人”,而是立志于振兴中华民族,摆脱“东亚病夫”的屈辱。作为专业知识分子,他们利用自身的医学背景,积极参与卫生行政,希望能推动和影响囊括医师、医疗、公共卫生在内的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医学知识,并通过改良旧俗等措施力图增强整个民族的体质,达到强种强国的目的。作为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在民族、政治和社会事务中都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源于这种公共性与专业性相交织的特性,民国时期的医师群体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独特而深远的影响。
     结语:医师群体在民国时期加快了其专业化进程,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专业化程度最高的职群之一;他作为知识阶层的一部分,所具备的横贯中西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给予了其推动了自身专业化的进程乃至影响社会的力量;他作为社会中产阶级的一份子,在政府和民众之间不断寻求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专业化的进程以及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们展示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层面。
This thesis mainly examines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 Shanghai and probes the process of their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interplay among the government, 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the public in 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m society. It employs approaches of the medical history and social history to unfolds the uniqu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as professionals, in Chinese modem society, and thereby its influence on the modem society so that we can have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during modern time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First, the thesis make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 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en the Chinese society experienced drastic changes and was flooded with western culture,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foreign doctors were developing rapidly. However, not all of them were qualified and licensed because of some speci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factors. As professionals, they had flexible ways of practicing medicine, got rich and social prestige, and became a part of professionals, the middle-class, and intelligentsia in the municipalities.
     Second,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process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the interplay between medical associ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With the arising of professional awareness among medical practitioners, all kinds of associations came into being and became significant channels to pursue professionalization. They continued to perfect their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s, expanded working functions to build up authoritative position in the field, so as to seize the leading of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s well as gained the support and safeguard from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fessional doctors system. The government put the medical register system in the system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nation to reach an agreement on the demand of professionalization. However, there were obvious conflicts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their pursuing of the authoritative position. The balancing and dialogues were tangling episodes among,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s, associations and social powers, which characterized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process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rd, the thesis revolves around the conflicts among native medical and western medical practitioners, discusses the co-existence of native medical and western 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ir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society, and examines the subtle relationship among medical practitioner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native medical practitioners and western medical practitioners were the two main parts of doctor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y had different medical background which fell into different academic systems. They were competing rivals in the medical field. Although their relationship was not so tense as expected, their conflicts and disputes couldn't be ignored. From academic arguments to political clashes, they attempte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ir nations and social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ir own goals. When western medical practitioners hoped to substitute native medical practitioners with the help of the govern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doctors rose and resisted, put pressure on the government and finally safeguarded their right of existence. While the government was imitating the western countries to establish a modern country, they couldn't find the ways to absorb the traditional factor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m society. It hesitated to take measures so that the situation was deteriorating, native medical and western medical practitioners coexisted and developed in their conflicting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is process, both parties were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by their rivals respectively. For one thing, Western medical practitioners were more and more localized. For another, native medical practitioners attempted to adapt to the professional system in the modern society. It was in the conflicting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at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s went through very special professionalization process.
     Fourth,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furthermore examines the rela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the society and the nation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social posi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improved, and the changes of iatrical space and modes of practicing medicine began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which patients were the main concern, and the Subjective role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was highlighted. However, the enhancing of their economic, and social positions made a sharp contrast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ir social images. People were widely disappointed at their commercialization and their lack of responsibility while medical practitioners were dissatisfied with patients' attitude and ideas of treatment and their relation became more and more tens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one hand, medical practitioners reinforced the discuss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m professional moral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ttempted to educate patients to establish the modem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but in vain. The conflicts which couldn't be effectively mitigated led to the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medical lawsui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ese cases,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couldn't satisfy both sides, and gambling of three sides directly determined the results of these medical case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uthoritative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tense relation was an issue which failed to be resolved i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Lastly, the thesis examin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s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on the Chinese society.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 of "an outstanding doctor be able to work with hope of doing for his country ", which became a trade in modern china, the elites of medical practitioners were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curing patients. They were ambitious to make our nation more prosperous and get rid of the insult of Sick Man of East Asia. As professional literates, they exploited their medical background and participated administration of sanitation actively in the hope to promote and influence the Chinese medical sanitary system which includes doctors, medical practice and public sani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y took measures such ad spread the medical knowledge, reformed old customs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nation to empower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 As the new middle-class, they had their voices in the national, political and social affairs.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 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rought about profound and unique influences on the Chinese modern society becau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publicity and speciality.
     Conclusion: In 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s accelerated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process and became one of the most professionalized lines of work. As a part of the literate class, thei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knowledge, in which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parts were perfectly integrated, made them the force to push forward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o have impact on the society. As the element in the middle-class, they looked for a larger place to develo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Their profession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can be a facet to exhibit the modern social transformation.
引文
[1]罗忠田:《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四川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
    [1]参见李经纬、张志斌;《中国医学史研究60年》,《中华医史杂志》 1996年3期。
    [2]张志斌:《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纪要》,《中华医史杂志》 2006年1期。
    [3]余新忠:《从社会到生命——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杨念群主编《空间 记忆 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版。
    [1]刘理想:《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的影响》,福建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
    [2]金仕起:《古代医者的角色——兼论其身份与地位》,《新史学》 1995年第1期。
    [3]张哲嘉:《The Therapeutic Tug of War:The Imperial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e Era of Empress Dowager Cixi(1874-1908)》,Ph.D.Dissertafio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8。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第14卷第1期。
    [4]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8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张斌:《民国时期医事纠纷的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年第6期。
    [1]张鸣:《旧医,还是中医》,《读书》2002年第6期。邓文初的《失语的中医》,《读书》2004年第3期。
    [2]左玉河:《学理讨论,还是生存抗争》,《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郝先中:《近代中医废存之争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路彩霞:《晚清京津庸医问题初探》,南开大学医疗史学术研讨会论文。
    [5]雷祥麟:《当中医遭遇现代国家》,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1999。魏嘉弘:《国医馆与中医国医化运动》,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
    [6]胡勇:《民国时期医生之甄训与评核》,“社会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疾病医疗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年。
    [1]郑洪:《郑观应的医事活动与医学思想》,《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4期.
    [2]唐小兵:《傅斯年与1934年的国医、西医之争》,《书屋》2005年第12期。
    [3]汪维真:《弃中择西:清人吴汝纶医学观的转变及原因分析》,《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
    [4]祖述宪:《胡适对中医究竟持什么态度》,《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1期。
    [5]J·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6]邓正来:《“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10页。
    [1]参见季家珍:《印刷与政治:<时报>与晚清文化变革》,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杨念群:《导论: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个“问题史”的追溯》,杨念群主编《空间 记忆 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
    [1]A.M.Carr-Saunders and P.A.Wilson:The Professions,Clarendon Press,1933,pp265-270.
    [2][日]石村善助.现代的职业.东京:至诚堂,1969,第25-26页。
    [1]汉语大语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标准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1276页。
    [2]尼科斯·特尔著,殷晓蓉译,《知识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259页。
    [1]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5期。
    [2]赵康认为专业化的进程实际上从职业的形成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了。参见赵康:《专业化运动理论——人类社会中专业性职业发展历程的理论假设》,《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3]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第201页。
    [1]立法院:《立法院公报》,立法院秘书处印行,1928—1929,第6期,第26页;第7期,第24页。
    [2]《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上册,国史馆编印,1998年版,第623页。
    [3]许晚成:《医师医婆本意考》,《申报》1930年4月30日第17版。
    [4]《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59页。
    [5]上海中医学院古文教研组编:《医古文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0年版,第1页。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59页。
    [1]《上海市年鉴(下)》,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8页。
    [2]据施翀鹏编:《民国三十五年度教育统计》,1947年版,第15页。
    [3]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第85—88页。由于上海人口这一时期一直处于迅速增长的状态,医师的人数实际上也保持着与人口同步的增长。
    [1]李经纬、程之范:《中国医学百科学全书·医学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页。
    [2]同上。
    [1][美]刘易斯 托马斯著.周惠民、石珍荣、周云译:《最年轻的科学——观察医学的札记》,青岛出版社1997年版,第259-261页。
    [2]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85页。
    [1]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69页。
    [2]王吉民、伍连德:《中国医史》,1936年,第316页。
    [3]朱潮主编:《中外医学教育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1]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2]甄志亚:《中国医学史(修订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四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21-1222页。
    [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五》,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94页。
    [1]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0页。
    [2][元]脱脱:《宋史·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0页。
    [1]统计资料来源于李经纬、林昭庚主编:《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周凤梧:《医学源流概要》,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2]李廷安:《中外医学史概论》,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影印,第49页。
    [1]秦伯未:《中医的程度》,《医界春秋》,第24期,1928年6月。
    [2]谢筠寿:《南京中医出身之形形色色》,《医药评论》,1929年1月创刊号。
    [1]王尔敏:《上海仁济医院志略》,《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994年3月,第33-34页。
    [2]《什么叫做医师》,《医药评论》,第23期,1929年。
    [3]《演说·良医》,《正宗爱国报》,1908年4月13日。
    [4]济计霖:《择医常识》,《申报》1933年7月10日第17版。
    [5]陈定泰:《医谈传真》卷三,光绪元年(1875年)绿云洞天藏版,第1页。
    [1]杨念群:《西医传教士的双重角色在中国本土的结构性紧张》,《杨念群自选集》,第46页。
    [2][英]麦高温著、朱涛、倪铮译:《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3][英]麦高温著、朱涛、倪铮译:《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4][英]麦高温著、朱涛、倪铮译:《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200页。
    [5]郑观应:《医道》,夏东儿编:《郑观应集》上页,第524页。
    [6]陆士愕:《中医教育之我见》,《金刚钻报》1937年7月15日第5版。
    [1]王吉民、伍连德:《中国医史》,1936年,第467页。
    [2]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2页。
    [3]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
    [3]China Missions Year Book.1916,附表.
    [4]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2年11月24日第15版。
    [5]朱席儒、赖斗岩:《吾国新医人才分布概观》,《中华医学杂志》,第2期,1935年。
    [1]史全生:《中华民国文化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418页。
    [2]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
    [3]China Missions Year Book,1910,pp211、227.
    [4]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201页。
    [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931页。
    [2]胡传揆:《北京协和医学校的创办概况》,《文史资料选集(第43卷)》,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
    [3]China Missions Year Book,1914,pp331.
    [4]王吉民、伍连德:《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附大事记,1936年。
    [5]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31页。
    [6]牛亚华:《清末留日医学生及其对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贡献》,《中国科技史料》,2003年第3期。
    [1]资料来源: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界指南(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1]江晦鸣:《一年来之中国医药卫生(一)》,《申报》1935年1月7日。
    [2]《我国医学院校最近概况》,《中华医学杂志》,第8期,1937年。
    [3]朱席儒、赖斗岩:《吾国新医人才分布概观》,《中华医学杂志》,1935年第2期。
    ##属性不符
    [1]根据上海特别市卫生局《第一次登记西医、助产、中医名录》统计,1928年。
    [2]石云子编著:《现代医师开业术》,新医书局,1949年,第17-18页。
    [3]朱席儒、赖斗岩:《吾国新医人才分布概观》,《中华医学杂志》,1935年第2期。
    [4]郭培青:《在华外籍医师之质的分析》,《申报》1934年4月9日。
    [1]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113页。
    [2]江晦鸣:《一年来之中国医药卫生(一)》,《申报》,1935年1月7日第15版。
    [3]李涛:《民国21年度的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杂志》,第5期,1933年9月。
    [4]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2年11月24日第15版。
    [5]沈松年:《中国医业之病态(上)》,《申报》1935年2月11日第15版。
    [1]庞京周:《上海市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1月23日第13版。
    [1]《中央医院孙厥谋医师启事》,《申报》1929年9月3日第3版。
    [2]如王天一广告,《申报》1929年1月12日5版:孙克锦广告,《申报》1929年1月22日5版。
    [3]《取缔庸医》,《申报》1935年5月6日,增刊第1版。
    [4]庞京周:《上海市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1933年2月27日第15版。
    [1]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2]庞京周:《上海市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1933年6月5日第13版。
    [1]《赵企华广告》,《申报》1929年9月13日第5版。
    [2]胡安邦:《国医开业术》,胡氏医室,1933年,第7页。
    [3]胡安邦:《国医开业术》,胡氏医室,1933年,第6页。
    [4]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5]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商务印书馆,1908年,第3卷第9页。
    [1]柳一萍:《上海行医的几种法门》,《光华医药杂志》,第1卷第1期,1933年。
    [2]曼倩:《蒋医生的艺术》,《申报》1932年7月3日增刊第1版。
    [3]宋国宾:《行道艺术》,《社会医药报》,第4卷8期,1937年。
    [4]石云子编著:《现代医师开业术》,新医书局发行,1949年,第21-25页。
    [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286页。
    [1]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2]庞京周《上海市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1933年4月3日第15版。
    [3]朱季青:《“社会化”的医学》,《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1]慧星:《医生广告里的谜》,《医学周刊集》,第3卷第3期,1928年。
    [2]彗星:《医生广告里的谜》,《医学周刊集》,第3卷第3期,1928年。
    [1]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2]过界指出诊要穿过上海的华界、英租界、法租界的交界,拔号指不按照挂号顺序优先看病,特号(或特诊)指在非医师营业时间求诊。
    [1]王一仁:《中国医药问题》,1927年,第55页。
    [2]柳一萍:《上海行医的几种法门》,《光华医药杂志》,第1卷第1期,1933年。
    [3]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4]庞京周:《上海市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1933年2月13日第15版
    [4]庞京周:《上海市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1933年3月27日第11版
    [5]“606”亦称“洒尔佛散”或“砷凡纳明”,是保罗·埃尔利希于1907年发明的第606号化合物,是对梅毒和其它螺旋体病有特效而比较安全的药物,为当时医学的一大成就。
    [1]《医生家被劫》,《申报》1934年4月10日第14版;《西医劳勃生在沪被绑案》,《申报》1934年2月24日第13版;庞京周:《上海市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1933年3月27日第11版。
    [2]Xu Xiao-qun:"Chinese Professionals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the Rise of Professinai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1912-1937",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p57.
    [3]上海社科经济研究所编:《上海近代西药行业史》,上海社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4]庞京周:《上海市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1933年4月17日第13版。
    [1]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版,第106页;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22页。
    [1]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2]《申报》上也经常刊有因事离沪,请他人代理诊务的广告。如《沈树宝启事》1929年7月12日第5版;《丁名全启事》1929年7月20日第3版。
    [3]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4]宋国宾:《组织上海医界联欢社之建议》,《医药评论》,第126期。
    [5]《儿童卫生运动》,《申报》1931年6月18日第15版。
    [1]《家庭医药顾问社春宴纪》,《申报》1931年1月23日第14版。
    [2]《求是斋药号宴请医师》,《申报》1929年6月12日第11版。
    [3]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55、175页。
    [4]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页。
    [5]曹伯言整理:《胡适全集·第32卷·日记(1931—1937)》,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第528页。
    [6]《大会会场消息拾零》,《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4期,1934年。
    [1]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7页。
    [2]《陈翥云启事》,《申报》1929年4月13日第5版。
    [3]孙伯亮:《记西医蔡禹门》,《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教科文卫》第1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55页。
    [1]《时务报》,第10册,光绪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1896年11月5日)。
    [2]吴熙敬主编:《中国近现代技术史(下卷)》,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472页。
    [1]刘永纯:《医师与社会》,《医药评论》,第24期,1929年。
    [2]姜振勋:《什么叫做医师》,《医药评论》,第23期,1929年。
    [3]《中医协会执监联会记》,《申报》1930年3月15日第20版;《国医公会开会记》,《申报》1933年2月22日第12版。
    [4]李振翩:《中国新医学的背境与前途》,《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5]姜振勋:《什么叫做医师》,《医药评论》,第23期,1929年。
    [1]《卫生署刘署长瑞恒演词(吾人之责任)》,《中华医学杂志》,第23卷,1937年。
    [2]丁福保:《论医师之资格》《中西医学报》,第2期,1910年5月。
    [3]姜振勋:《什么叫做医师》,《医药评论》,第23期,1929年。
    [4]史全生著:《中华民国文化史》上,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431页
    [5]《上海医师公会呈内政部文》,《新医与社会汇刊》第2集,1928年。
    [6]姜振勋:《什么叫做医师》,《医药评论》,第23期,1929年。
    [7]谷韫玉:《医人与医医》,《医学周刊集》,第3卷3期,1928年。
    [8]庄畏仲:《内地开业医师之使命》,《医药评论》,第88期,1932年。
    [9]知非:《新医学在社会上的信誉问题》,《医事公论》,第2卷18期,1934年。
    [1]菊人:《名医之判断生死》,《医药评论》,第111期,1934年。
    [2]《中国医学会章程》,《医学报》,第72期,1907年。
    [3]《中国医学研究会简章》,《中西医学报》,第1卷第1期,1910年2月。
    [1]Chinese Profession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The Rise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1912-1937,By Xiaoqun Xu,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232-233.
    [2]《会务》,《神州国医学报》,第1卷第1期,1932年。
    [3]王依仁:《医林话旧50年》,《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教科文卫》第1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59页。
    [1]据庞京周估计,在上海有400余名毕业于正规医校的执业医师,其中300余名加入上海医师公会。庞京周著《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1月11日第1版。
    [2]《全国医师联合会余闻》,《申报》1929年11月15日第14版。
    [1]参见《1886—1990年上海医药卫生团体一览表》,张明岛、邵浩奇主编:《上海市卫生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宋国宾:《理想中之中国医团》,《申报》1934年5月7日第15版。
    [1]《开会式中党政机关长官及代表所致训词及演词》,《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4期,1934年。
    [2]志芳:《卫生署与中华医学会硬要分家的质疑》,《医事公论》1934年2卷13期。
    [3]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史社会志(初稿)》,上册,周史馆编印,1998年。
    [4]《中华医学会大会演词》,《医药评论》,第95、96期,1932年。
    [1]《两医药团体准予另行设立》,《申报》1930年11月22日第14版。
    [2]《医师公会法亟宜颁布及关于该会法原则草案之意见》,《医事汇刊》,第24期,1935年7月。
    [3]严智钟系日本留学回国医学生,与以日系医学生为主的上海医师公会上层人员向有私交,这也是其向上海医师公会征求意见的原因之一。
    [4]宋国宾:《“医师会规则草案”评议》,《医药评论》,第19期,1929年。
    [1]宋国宾:《医事建设方略》,《申报》1934年8月20日第17版
    [2]宋国宾:《“医师会规则草案”评议》,《医药评论》,第19期,1929年。
    [3]刘瑞恒此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后代理卫生部部长。
    [4]《医师公会法亟宜颁布及关于该会法原则草案之意见》,《医事汇刊》,第24期,1935年7月。
    [5]《第一次会议纪录 附医师公会规则草案》,《医事汇刊》,第27期,1936年4月。
    [1]《全国医师联合会公布两条文》,《社会医药报》4卷5期,1937年。
    [2]甄志亚:《中国医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版,第512页。
    [3]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版,第121-122页。
    [1]《本社章程》,《中西医药》第1卷第1期,1935年。
    [2]《中西医药》社员录,第1卷第1期,1935年。
    [3]施思明:《1937年总干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第23卷第5期,1937年。
    [1]金宝善:《旧中国的西医派别与卫生事业的演变》,《文史资料选辑》第101辑,第130页。
    [2]雷样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新史学》,第14卷第1期,2003年3月。
    [1]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080版,第104页。
    [2]谢筠寿:《吾所希望于全国医师联合会者》,《申报》1934年1月1日第22版。
    [3]快庆:《对于本届医师大会之期望》,《社会医药报》1934年2卷1期。
    [4]宋国宾:《理想中之中国医团》,《申报》1934年5月7日第15版。
    [5]庞京周:《为宋国宾先生理想中的中国医团进一解》,《申报》1934年5月14日第17版。
    [1]庞京周:《学会有重大使命》,《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4期,1934年。
    [2]宋国宾:《关于“理想医团”答复庞陈二先生》,《申报》1934年5月21日第15版。
    [3]菊人:《谈医派》,《医药评论》,第99期,第1933年。
    [4]牛惠生:《中华医学会大会演词》,《医药评论》,第95、96期,1932年。
    [5]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6月26日第13版。
    [6]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2年12月26日第15版。
    [7]农汉才:《近代名医祝味菊史实访查记》,《中华医史杂志》2004年7月第3期。
    [1]《全国医药界留沪代会会议》,《申报》1929年12月9日第14版。
    [2]《上海中医学会重要启事》,《申报》1930年11月3日第3版;《市民训会常委之谈话》,《申报》1930年11月6日第14版。
    [3]《市中医协会前晚大会》,《申报》1930年11月3日第14版。
    [1]孙伯亮:《记西医蔡禹门》,《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教科文卫》第1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54页。
    [2]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6月26日第13版。
    [3]宋国宾:《勖全国医师联合会》,《申报》1934年1月1日第21版。
    [4]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7月3日第13版。
    [5]《上海支会执委第一次会》,《中华医学杂志》1933年19卷1期。
    [6]《上海医师公会会章》,《医事汇刊》1931年5月7期。
    [7]宋国宾:《理想中之中国医团》,《申报》1934年5月7日第15版。
    [1]《本会第四届大会朱会长恒璧演词》,中华医学杂志1937年23卷。
    [2]《市民训会常委之谈话》,《申报》1930年11月6日第14版。
    [3]《两医药团体准予另行设立》,《申报》,1930年11月2日第14版
    [4]《国医公会公告》,《申报》1930年12月18日第3版。
    [1]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2]《论中国前途与医学之关系》,《东方杂志》,第2卷第6期,1905年。
    [1]余新忠等著:《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中国书店2004年版,第275页。
    [2]《李文忠公·奏稿》,《近代中国史料从刊》,文海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第2261页。
    [3]《郑观应集》(上)卷十四,“医道”,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20-524页;梁启超:《医学善会叙》,《饮冰室全集》,文集之二,第69-72页。
    [4]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6月12日第13版。
    [5]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17-218页。
    [1]《取缔庸医》,《申报》1935年5月6日增刊第1版。
    [2]杭州医学公会编:《杭州医学公会会刊》,第11页。
    [3]《内务部卫生司暂行职掌规则》,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版,第5册,第165页;《管理医生暂行规则》,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版,第5册,第167-184页。
    [4]《国民政府卫生部组织法全文》,《申报》1928年11月16日第2版。
    [5]《广东省灵山县第五区公民黄佐民上卫生部书》,1927年,见《关于医师领照问题》,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藏2-1937。
    [6]《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有关医师登记工作的早期历史文件》,1902—1929,上海档案馆藏U1-16-878.
    [7]《省令调查领照医生》,《申报》1923年3月16日第15版。
    [1]胡定安:《胡定安医事言论集》,中国医事改进社,1935年,第236页。
    [2]蔡禹门:《论函授医学之亟宜严禁》,《新医与社会汇刊》第1集。
    [3]丁福保:《畴隐居士自传》,中华书局1948年,第32页。
    [4]《上海医师公会呈内政部文》,《新医与社会汇刊》第2集。
    [1]史全生著:《中华民国文化史》上,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第431页。
    [2]Chinese Profession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The Rise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1912-1937,By Xiaoqun Xu,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138
    [1]《管理医师哲行规则》、《管理医士暂行规则》,中国第二档案馆藏 1001-72。
    [2]《管理医士规则之实施》,《申报》1922年5月27日第四版:《反对部管医士条例之意见》,《申报》1922年6月14日第1版;
    [3]《上海中医学会宣言书》,《申报》1922年6月12日第3版;
    [4]《医界联席会议》,《申报》,1922年6月4日第15版;《反对部管医士条例之意见》,《申报》1922年6月14日第14版。
    [1]科学名词审查会是由国内各个学术社团发起组织的学术性团体,民国时期召开多次学术会议以确定统一和标准化科学名词。由于起源于医学名词审查活动,该会成员中西医学者颇多。
    [2]《医学代表致内教两部之代电》,《申报》1922年7月12日第15版。
    [3]《中医医士管理规则》第三条规定,凡年在30岁以上具有下列资格者得呈榆给医生执照:一、在各省市曾经立案之公私立中国医药学校或传习所毕业领有证书。或在内政部立案之医药会会员,有著作论文、经学会准许并有该学会之证明书者:二、曾在公私立各机关医员医官、公立医学校医科教员或官、公立医院医士三年以上确有成绩及证明文件并取具给照医士三人以上之保证者;三、有医术知识在本规则施行前行医三年以上有确实证明并取具给照医士五人以上之保证者。《中医医士管理规则》,中国第二档案馆藏1001-72。
    [1]《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档案馆藏1-1929。
    [2]《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档案馆藏1-1929。
    [3]教育部几乎同时也颁布了“中医校改称传习所,不在学制系统之内”的公告.说明其延续了北京政府的教育政策。《国内要电》,《申报》1929年4月19日第10版。
    [4]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126页。
    [1]余严:《急须设法增加全国医师人数以利卫生行政之进展案》,《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1929年,中国第二档案馆藏 1-1929。
    [2]《关于医师领照问题》,1927年,中国第二档案馆藏 2-1937。
    [3]《医师暂行条例》,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版,第40册,第253页。
    [1]陈方之:《医药教育大纲》,《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1929年,中国第二档案馆藏 1-1929。
    [2]《新医界反对医师登记暂行条例》,《申报》1929年8月20日第13版。
    [3]《全国医师联合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记录》,《医事汇刊》,第2期,1930年;《第一次执行委员会议》,《医事汇刊》,第3期,1930年。
    [4]《诸民谊致薛笃弼书为医师登记事》,《医药评论》,第16期,1929年。
    [1]《卫生部医师暂行条例之不当》,《中华医学杂志》,第15卷第5期,1929年。
    [2]宋国宾:《立法之四弊》,《医药评论》,第18期,1929年。
    [3]《诸民谊致薛笃弼书为医师登记事》,《医药评论》,第16期,1929年。
    [4]《牛徐余俞诸委员复卫生部医政司函为再请修正草案内各点由》,《医事汇刊》,第2期,1930年。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立法院会议录》(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352-365;第440-448页。
    [6]《第一次执监委员联席会议》,《医事汇刊》,第3期,1930年。
    [7]《诸民谊致刘瑞恒书》,《医药评论》,第21期,1929年。
    [8]《卫生部复代电》,《医事汇刊》,第3期,1930年。
    [1]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版,第40册,第257页:第67册第67页。
    [2]宋国宾:《最近立法院通过之医师暂行条例(即西医条例)》,《医事汇刊》,第3期,1930年。
    [3]《第五次执行委员会议》;《第三次常务委员会议》;《第七次执行委员会议》,《医事汇刊》,第3期,1930年。
    [4]《变通医师给证办法行政院及内政部往来文件》,《医事汇刊》,第12期,1932年。
    [5]《变通医师给证办法行政院及内政部往来文件》,《医事汇刊》,第12期,1932年。
    [1]《医师变通给证办法》,《中华医学杂志》,第18卷4期,1932年。
    [2]汪于冈:《内政部变通医师给证办法之效果》,《医药评论》,第87期,1932年。
    [3]济计霖:《值得注意的一封信》,《医药评论》,第98期,1933年。
    [4]上海市卫生局规定医师申请核发开业证明书时,须呈缴下列务件:甲、实习五年以上之医院证书:乙证明民国十八年以前开业的文件,包括:(一)民国十八年以前著名报馆报纸上之广告;(二)民国十八年以前所处药房,经药房配置,盖有药房配药图章、复查异者;(三)民国十八年以前电话薄上记载之诊所或医院,足以证明个人开业者;(四)领有民国十六年十七年本局所发医师执照之医师三人以上联名负责证明者,上列各项内,如一种证明文件,不足证明时,得令饬再补充数种证明件,丙履历书一纸,丁二寸半身相片两张。见《申报》1933年2月4日第16版。
    [5]《邓源和医师为变通给证医师发行医学补充讲义启事》,《社会医药报》,第2卷3期,1934年。
    [1]《全国医师联合会呈请甄拨实用医才》,《申报》1936年6月7日第12版。
    [2]《本会呈行政院暨卫生署请检定实用医才以利医政由》,《医事汇刊》,第28期,1936年。
    [3]《医界消息》,《医药评论》,第149期,1937年。
    [4]考试科目为解剖学(组织学在内)、生理学(医化学在内)、病理学(病理解剖学细菌学法医学在内)、外科学(耳鼻喉科学皮肤病学花柳病学在内)、眼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参见《卫生署举行医师甄别》,《社会医药报》,第4卷第4期,1937年;《医师甄别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审查会》,《中华医学杂志》,第23卷第4期,1937年。
    [5]《医界消息》,《医药评论》,第150期,1937年。
    [1]汪企张:《新医资格上的几个疑点》,《医事汇刊》,第13期,1932年。
    [2]《诸民谊致薛笃弼书为医师登记事》,《医药评论》,第16期,1929年。
    [3]《甄别医师考试之宽严问题》,《医药评论》,第135期,1935年。
    [4]《卫生署历年发给医事人员登记证统计》,1948年,中国第二档案馆藏 372-863。
    [1]陈存仁著:《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2页。
    [2]《沪卫生局颁布医师登记并开业试验章程》,《申报》1926年10月28日第14版。
    [3]《沪卫生局颁布医师登记并开业试验章程》,《申报》1926年10月28日第14版。
    [4]陈存仁著:《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2页。
    [1]上海特别市卫生局《第一次登记西医、助产、中医名录》,1928年,第1页,第43页。
    [2]《上海特别市卫生局办理中西医及助产女士登记经过之概况》,《申报》1928年2月16日市政周刊。
    [3]《上海特别市卫生局办理中西医及助产女士登记经过之概况》,《申报》1928年2月16日市政周刊。
    [4]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7月17日第15版。
    [5]《上海特别市卫生局办理中西医及助产女士登记经过之概况》,《申报》1928年2月16日市政周刊。
    [6]上海特别市卫生局《第一次登记西医、助产、中医名录》,1928年,第5-55页。西医师指免试登记者,而西医生则指通过考试合格后登记者。
    [7]《上海特别市卫生局办理中西医及助产女士登记经过之概况》,《申报》1928年2月16日市政周刊。
    [8]《上海特别市卫生局办理中西医及助产女士登记经过之概况》,《申报》1928年2月16日市政周刊。
    [1]《中医登记月底考试》,《申报》1931年6月5日第14版。
    [2]上海特别市卫生局:《第一次登记西医、助产、中医名录》,第5-55页,1928年。
    [3]《中医登记昨举行笔试》,《申报》1931年7月11日第15版。
    [4]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7月17日第15版。
    [5]《请速实行中医检定》,《申报》1934年5月9日第10版。
    [6]《卫生局函复国医会解释缴验执照疑问》,《申报》1936年1月27日第15版。
    [7]汪于冈:《幻术式的医师登记法:赈灾式的医生登记费》,《医药评论》,第14期,1929年。
    [8]汪于冈:《幻术式的医师登记法:赈灾式的医生登记费》,《医药评论》,第14期,1929年。
    [1]《医师及助产士领部证》,《申报》1929年5月25日增刊第1版;《办理二批医药师请领部证》,《申报》1929年6月15日增刊第1版。
    [2]《卫生局颁发医药师部证》,《申报》1929年9月25日第13版。
    [3]《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有关医师登记工作的早期历史文件》,1902-1929年,上海档案馆U1-16-878。
    [4]《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关于实施开业医师自愿注册(1929—1930)的历史概要等文件》,上海档案馆藏U1-16-879。
    [5]《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关于实施开业医师自愿注册(1929—1930)的历史概要等文件》,上海档案馆藏U1-16-879.
    [6]《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关于开业医师注册条例与各医学团体的组成情况文件》,1926—1931年,上海档案馆藏U1-16-880.
    [7]《医界消息》,《医药评论》,第136期,1936年。
    [1]《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关于医院、医师管理文件》,上海档案馆藏U1-16-2819。
    [2]《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强制医务人员登记注册事》,上海档案馆藏U1-4-605.
    [3]《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关于实施开业医师自愿注册(1929—1930)的历史概要等文件);《上海公共 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关于医院、医师管理文件》,上海档案馆藏U1-16-2819;U1-16-879。
    [4]《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关于医院、医师管理文件》,上海档案馆藏U1-16-2819。
    [5]《市国医公会联席会议》,《申报》1931年7月12日第14版。
    [6]《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医师注册登记》,上海档案馆藏U1-4-614。
    [7]《上海市医师公会二十年春季大会会务报告》,《医药评论》,第56期,1931年。
    [1]《三医团交涉法租界医生登记》,《申报》1931年3月9日第10版;《法租界医生登记解决》,《申报》1931年6月4日第14版;《法租界举办医生登记查罚延期》,《申报》1931年2月17日第10版。
    [1]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8月14日第16版。
    [1]《市中医协会前晚大会》,《申报》1930年11月3月第14版。
    [1]《中华医学会章程及细则》,《中华医学杂志》,第21卷,1935年。
    [2]《上海市医师公会会章(1935年修正稿)》,上海档案馆藏 Q6-18-298。
    [3]《中华西医公会章程》,上海档案馆藏 U1-4-605。
    [4]《市国医公会第五届执监委员就职》,《申报》1935年1月12日第13版。
    [1]《国医公会公告》,《申报》1930年12月18日第3版。
    [2]《市国医公会联席会议》,《申报》1931年7月27日第10版:《国医公会开会纪》,《申报》1933年2月22日第12版。
    [3]《市国医公会联席会议》,《申报》1931年7月27日第10版。
    [4]《本会之将来》,《中华医学杂志》,第15卷6期,1929年。
    [5]《上海市医师公会会章》,《医事汇刊》,第7期,1931年5月。
    [6]《中华西医公会章程》,上海档案馆藏 U1-4-605。
    [1]《上海市医师公会会章(1935年修正稿)》,上海档案馆藏 Q6-18-298。
    [2]《中华医学会章程及细则》,《中华医学杂志》,第21卷,1935年。
    [3]《本会之将来》,《中华医学杂志》,第15卷6期,1929年。
    [4]《上海市医师公会会章(1935年修正稿)》,上海档案馆藏 Q6-18-298。
    [1]《上海市医师公会会章(1935年修正稿)》,上海档案馆藏Q6-18-298:《中医协会会员大会纪》,《申报》1930年12月4日第10版;《国医公会改造揭晓》,《申报》1933年12月29日第10版;《市国医公会第五届执监委员就职》,《申报》1935年1月12日第13版。
    [2]《上海市医师公会执行委员会办事细则》,上海档案馆藏 Q6-18-298。
    [3]《中华医学会章程及细则》,《中华医学杂志》,第21卷第6期,1935年。
    [1]《中华医学会章程及细则》,《中华医学杂志》,第21卷第6期,1935年。
    [2]《上海市医师公会会章》,《医事汇刊》,第7期,1931年5月。
    [3]《中华西医公会章程》,上海档案馆藏 U1-4-605。
    [4]《国医公会公告》,《申报》1930年12月18日第3版。
    [5]陈存仁:《白银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2页。
    [6]陈存仁:《白银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2页。
    [7]《二十一年上海市医师公会年会报告》,《医药评论》,第93、94期,1932年。
    [1]《总干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第23卷,1937年。
    [2]《中医协会执监会议》,《申报》1930年6月14日第16版。
    [3]《上海医师公会消息》,《医药评论》,第47期,1930年。
    [4]《营业部启事》,《中华医学杂志》,第23卷第3期,1937年。
    [5]《总干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第23卷,1937年。
    [1]如上海医师公会这样的地区性的团体,规定每年召开春季、秋季两次大会,而如中华医学会这样的全国性的医团,因为召集不易,则定为两年一次。
    [2]《上海市医师公会常务委员会办事细则》,上海档案馆藏 Q6-18-298;《医药团体总联会执常两会纪》,《申报》1929年3月30日第14版。
    [3]《上海市医师公会会章》,上海档案馆藏 Q6-18-298。
    [4]《中华医学会章程及细则》,《中华医学杂志》,第21卷第6期,1935年。
    [1]《上海医师公会执委会记》,《申报》1927年8月23日15版。
    [2]《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年会昨开幕》,《申报》1931年4月4日第15版。
    [3]《上海市医师公会会章》,上海档案馆藏 Q6-18-298。
    [4]《国医学会昨开大会》,《申报》1933年11月12日第12版。
    [1]宋国宾:《“医师会规则草案”评议》.《医药评论》第19期,1929年;《大会祝词及会员题名》,中华医学杂志20卷4期,1934年。
    [2]沪西医药学会于1927年由王一仁、黄朴堂、张润生、薛亮臣等人设立,是后来国医公会的前身之一。
    [3]医团在医病纠纷中对医师权益的维护将在第四章内详述。
    [4]《全国医师联合会筹备会宣言》,《申报》1929年10月15日第16版。
    [5]《全国医师联合会所拟之医师暂行条例》,《中华医学杂志》16卷1期,1930年。
    [1]《请大会电请中央俯顾舆情收回医师暂行条例成命一面从速颁布医师法明文规定医师对于国家及社会应尽何种义务应享何种权利以资职业保障案》,《医事汇刊》,第2期,1930年2月。
    [2]《法租界当局处罚不登记中医》,《申报》1931年2月7日第14版。
    [3]《本社社长诸民谊致法领事函》,《医药评论》,第147期,1937年。
    [1]《对于上海卫生局规定诊金之感想》,《医药评论》,第17期,1929年。
    [2]《论本市卫生当局之限制医师诊金令》,《医药评论》,第18期,1929年。
    [3]《建议政府通令全国省市县政府不得规定医师诊金以重自由职业案》,《医事汇刊》18期,1934年。
    [4]《对于上海卫生局规定诊金之感想》,《医药评论》,第17期,1929年。
    [1]《论本市卫生当局之限制医师诊金令》,《医药评论》,第18期,1929年。
    [2]《对于上海卫生局规定诊金之感想》,《医药评论》,第17期,1929年。
    [3]《诊金规律》,《医药评论》,第17期,1929年:《读日本的医师暴利论更觉到规定诊金之不当》,《医药评论》,第39期,1930年。
    [4]《医师公会秋季大会记》,《申报》1929年9月24日第14版。
    [5]《全国医师联合会执委会记》,《申报》1929年11月20日第14版;《助产护士学校学生甄别考试办法》,《医药评论》,第148期,第1937年;参加医联会执委会讨论诊金议案的成员为蔡禹门、徐乃礼、庞京周、俞凤宾、牛惠生、夏慎初、姜振勋、汪企张,均为上海医师公会成员:2103《呈卫生部请通令全国地方卫生行政机关不得规定医师诊金由》,《医事汇刊》,第2期,1930年2月。
    [6]汤(?)舟:《诊金问题》,《医药评论》,第93、94期,1932年。
    [7]《南京市医师公会呈请制止南京市政府规定诊金标准文》,《医事汇刊》,第17期。1933年11月;《吴县医师公会函请转呈卫生署江苏省政府制止该县公安局规定医师诊金案》,《医事汇刊》,第28期,1936年7月。
    [8]《讨论制定本会诊金规律案——上海医师公会提案之一》,《医药评论》,第93、94期,1932年。
    [1]胡嘉言:《书“上海市医师公会诊金规定草案”后》(连载),《申报》,1934年3月19日第16版。
    [1]《法租界重行国医登记国医团体反对》,《申报》1936年7月24日第14版。
    [2]《呈财政部及卫生署请令各省财政厅免征医师营业税文》,《医事汇刊》,第7期,1931年5月。
    [3]《内政部准免征医师医院营业税批》,《医事汇刊》,第7期,1931年5月。
    [4]《上海市医师公会执委会记》,《申报》1934年2月11日第3版。
    [5]《全国医师联合会执委会》,《申报》1936年12月22日第10版:《上海医师公会二十六年春季大会会务 报告》,《医药评论》,第150期,1937年。
    [1]《鄞县医师公会致本会函(为当地税局征收医师招贴广告捐由)》,《医事汇刊》,第7期,1931年8月。
    [2]《国医公会公告》,《申报》1930年12月18日第3版。
    [1]《医师公会执委会记》,《申报》1930年2月18日第14版。
    [1]《上海医师公会秋季大会详志》,《医药评论》,第93、94期,1932年;《上海医师公会消息》,《医药评论》,第47期,1930年。
    [2]《医师公会秋季大会记》,《申报》1936年11月24日第11版。
    [3]《市卫生局举行中医补考》,《申报》1931年7月12日第14版。
    [4]《国医公会执监会》,《申报》1934年7月12日第12版:《国医公会开会记》,《申报》1935年4月27日第13版。
    [5]《市医师公会执委会记》,《申报》1934年4月18日第11版。
    [6]《上海医师公会消息》,《医药评论》,第47期,1932年。
    [7]《中医协会执监联会记》,《申报》1930年3月15日第20版;《国医公会开会纪》,《申报》1933年2月22日第12版。
    [8]《医师公会昨日年会纪》,《申报》1932年10月17日第11版。
    [9]《中华医学会第二次会务报告记略》,《医药评论》,第131期,1935年。
    [1]汤(?)舟:《医药与报纸》,《医药评论》,第133期,1936年。
    [2]范守渊:《新闻界应有之觉醒》,《医药评论》,第97期,1933年。
    [3]范守渊:《新闻界应有之觉醒》,《医药评论》,第97期,1933年。
    [4]范守渊:《新闻界应有之觉醒》,《医药评论》,第97期,1933年。
    [5]《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庸医与假药事》,1933年,上海档案馆藏U1-4-819。
    [1]汤(?)舟:《医药与报纸》,《医药评论》,第133期,1936年。
    [2]商海炘:《请卫生行政当局与报界广告经理注意》,《医学周刊集》,第3卷3期,1928年。
    [3]《市医师公会执委会记》,《申报》1935年4月17日第11版。
    [4]《市医师公会执委会记》,《申报》1934年6月19日第13版。
    [5]《上海医师公会消息》,《医药评论》,第47期,1930年。
    [6]《医师公会明开大会》,《申报》1935年11月9日第11版。
    [7]《上海公共租界卫部局卫生处有关对医师进行登记及管理等事宜的文件》,1935年,上海档案馆藏U1-16-876。
    [8]《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有关对医师进行登记及管理等事宜的文件》,1935年,上海档案馆藏 U1-16-876。
    [1]《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有关对医师进行登记及管理等事宜的文件》,1935年,上海档案馆藏U1-16-876。
    [2]《本会本年三月至六月之会务报告》,《中华医学杂志》,第22卷9期,1936年;《医师公会执委会记》,《申报》1936年5月18日第12版。
    [1]《沪市刊登医药广告须先经检查》,《中华医学杂志》,第23卷第7期,1937年。
    [2]《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庸医与假药事》,1933年,上海档案馆藏U1-4-819。
    [3]犹先:《对于新闻界之希望》,《医学周刊集》,第3卷3期,1928年。
    [4]《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庸医与假药事》,1933年,上海档案馆藏U1-4-819。
    [1]《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庸医与假药事》,1933年,上海档案馆藏 U1-4-819。
    [2]戚仑:《造成外籍医在华发展之素因》,《医事公论》,第23期,1934年。
    [3]《外籍医师领证办法》,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258页。
    [4]宋国宾:《舶来之江湖医药》,《申报》1934年3月21日第13版。
    [5]胡定安:《管理外籍开业医师刍议》,《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6]南:《读汪企张医师所著“外籍医师概论”感言》,《医事公论》2卷17期,1934年。
    [1]《请政府管理外籍开业医师案》,《医事汇刊》18期,1934年。
    [2]白丁:《误杀呢?误诊呢?》。《医学周刊集》,第4卷4期,1928年。
    [3]《外医招摇欺蒙》,《申报》1934年9月30日第14版。
    [4]《吴县医师公会函请取缔美医篮文》,《申报》1934年10月21日第13版。
    [5]《全国医师会执委会记》,《申报》1934年10月14日第12版。
    [1]《上海医师公会秋季大会详志》,《医药评论》,第93、94期,1932年。
    [2]《现代史料:自取灭亡的象贝潮》,《社会医药报》,第2卷3期,1934年。
    [3]《国医团体讨论象贝垄断问题》,《申报》1934年9月5日第16版。
    [4]《国医公会开会记》,《申报》1934年7月27日第13版。
    [1]《上海国医公会公告、国药公会通告(为象贝)》,《申报》1934年9月7日第7版。
    [2]《现代史料:自取灭亡的象贝潮(续)》,《社会医药报》,第2卷4期,1935年。
    [3]《国医公会诘范文虎并敬告全国同道》,《申报》1934年9月30日第6版;《国医团体讨论象贝垄斯问题》,《申报》1934年9月5日第16版。
    [4]《国医公会诘范文虎并敬告全国同道》,《申报》1934年9月30日第6版。
    [1]《现代史料:自取灭亡的象贝潮(续)》,《社会医药报》,第2卷4期,1935年;《甬同乡奉令调解象贝争执案》,《申报》1934年9月27日第11版;《象贝纠纷解决》,《申报》1934年10月28日第12版。
    [2]《上海市教育局关于中华国医学会呈请立案》,1934年,上海档案馆Q235-2-1760;虽然国医公会表示其后各方所议组织贝母运销机关,定名象贝推销所,股份有限公司、召集股教等项,均未与闻,但事实上该团体后来也为组织象贝推销所筹备委员会,商议组织办法。见《市国医公会开会记》,《申报》1935年2月27日第12版。
    ##属性不符
    [1]任火:《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嬗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117页。
    [2]徐洪兴:《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3]陈独秀:《敬告青年》,《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92页。
    [2]鲁迅:《鲁迅杂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225、128页。
    [3]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永日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4]胡适:“中译本序',[美]JSigerist HS著、顾谦吉译:《人与医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5]胡适:“中译奉序',[美]JSigerist HS著、顾谦吉译:《人与医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6]毛子水:《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见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147页。
    [7]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10页。
    [1]余云岫:《医学革命论初集》卷一,1928年,第7-8页。
    [2]余岩:《科学的国产药物研究之第一步》,《学艺》1920年8月第2卷第4号。
    [3]余岩:《科学的国产药物研究之第一步》,《学艺》1920年8月第2卷第4号。
    [1]詹世芳:《国人对于医药界应有之认识》,《医药评论》62期,1933年。
    [2]李振翩:《中国新医学的背境与前途》,《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3]杜亚泉:《中国医学的研究方法》,《学艺》,第2卷第8号,1920年12月。
    [4]恽铁樵:《群经见智录》,1922年铅印本。
    [1]赵洪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98页。
    [2]王一仁:《中国医药问题》,1927年,第24-26页。
    [3]胡适按语:《独立评论》1934年8月26日第115号。
    [4]杜亚泉:《中国医学的研究方法》,《学艺》第2卷第8号,1920年12月
    [5]邓文初:《“失语”的中医》,《读书》2004年3期。
    [1]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申报》1933年9月25日第14版。
    [2]陈平原选编:《点石斋画报选》,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241页。
    [1]陈平原选编:《点石斋画报选》,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227页。
    [2]庄畏仲:《内地开业医师之使命》,《 医药评论》,第88期,1932年。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286页。
    [1]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卜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1912—192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
    [2]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卜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1912—192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
    [3]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1912—192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
    [1]胡适:《丁在君这个人》,见《胡适传记作品全集·第三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第240页。
    [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92页。
    [3]傅斯年:《所谓“国医”》,《独立评论》,第115期第17-21页,1934年。
    [4]鲁迅:《鲁迅杂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页。
    [5]严复:《严复家书》,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6]庄畏仲:《请一般人认识新医》,《医药评论》,第66期,1932年。
    [7]金宝善:《旧中国的西医派别与卫生事业的演变》,《文史资料选辑》,第101辑,第127页。
    [1]陈志潜:《我们病了怎么办?》,《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2]陈方之:《诊余随笔》,《申报》1933年10月30日第15版。
    [3]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1月1日第1版。
    [4]蔡禹门:《述旧医的谬妄以勉我新医同志》,《医药评论》,第59期,1931年。
    [5]胡嘉言:《病家心理之我见》,《申报》1933年1月1日第3版
    [6]济计霖:《择医常识》,《申报》1933年7月10日第17版。
    [7]钱良:《漫话新医与旧医》,《医药评论》,第146期,1937年。
    [1]济计霖:《现社会医药状况的观察(上)》,《申报》1933年4月3日第15版。
    [2]上海医师公会:《对于卫委会议决案“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告国内人士》,《新医与社会汇刊》,第2集。
    [3]苗苍霖:《读汪院长在全国医师第三次茶会演说词感言》,《神州国医学报》第2卷第9期,1934年。
    [4]陆渊雷:《西医界之奴隶派》,《医界春秋》,第3期,1928年。
    [1]汪企张:《说新旧医药间的症结》,《新医与社会汇刊》,第2集。
    [2]王一仁:《中国医药问题》,1927年,第2页。
    [3]庄畏仲:《内地开业医师之使命》,《医药评论》,第88期,1932年。
    [4]曹伯言整理:《胡适全集·第32卷·日记(1931—193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93页。
    [5]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255页。
    [6]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255页。
    [1]王一仁:《中国医药问题》,1927年,第54页。
    [2]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3]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82、150页。
    [4]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7-79页。
    [1]薛福成:《使英法意比四国记》,钟叔河主编,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494页。
    [2]伍连德:《论中国当筹防病之方实行卫生之法》,《东方杂志》第12卷,第2号,1915年。
    [1]《保存旧医学纪事》,《光华医事卫生杂志》,第8期,1913年。
    [2]《神州医药总会请愿书》,《医学杂志》,第8期,1922年。
    [3]汪大燮,字伯塘,浙江钱塘人,1903年(光绪29年)曾任留日学生监督,民元前曾出使英国、日本,回国后担任教育总长(1913.4-1914.2)。
    [4]《神州医药总会请愿书》,《医学杂志》,第8期,1922年。
    [1]叶劲秋:《中医列入学制问题》,《医药评论》,第150期,1937年。
    [2]《紧要通告》,《神州医学报》,第3册,1914年3月。
    [3]陇西布衣:《上海七个中医校的教程及兴亡》,《医界春秋》第21期,1928年。
    [4]陇西布衣:《上海七个中医校的教程及兴亡》,《医界春秋》第21期,1928年。
    [5]陇西布衣:《上海七个中医校的教程及兴亡》,《医界春秋》,第21期,1928年。
    [1]《中医请求加入学校系统之文件》,《中华医学杂志》,第1期,1924年1月。
    [2]《请教育部明定中医课程并列入医学规程案》,《中华医学杂志》,第6期,1925年。
    [1]余云岫:《旧医学校系统案驳议》,《医界存秋》1926年5月26日创刊号。
    [2]《关于请求中医加入学校系统消息四则》,《中华医学杂志》,第1期,1926年。
    [3]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165页。
    [4]《本社呈国民政府文》,《医界春秋》,第11期,1927年。
    [5]汪企张:《唤起习旧医的青年子弟听此午夜警钟第一声》,原载《二十年来中国医事当议》,诊疗医报社1935年发行,第200页。
    [1]《教育部布告中医校改成传习所》,《申报》1929年4月29。另见《教育部关于中医不得称学校、医院之布告》,《医界春秋》,第35期,1929年。
    [2]《全国医药团体临时代表大会开幕宣言》,《医界春秋》,第42期,1929年。
    [3]张天侨:《为中医学校进一言》,《医事公论》,第4卷第11期,1936年。
    [4]《本社电呈三中全会请求将中医学校列入教育系统》,《医界春秋》,119期,1936年。
    [5]叶劲秋:《中医列入学制问题》,《医药评论》,第150期,1937年。
    [1]花新人:《写于“中医委员”就职后(读者意见)》,《医事公论》,第4卷14期,1937年。
    [2]张天侨:《为中医学校进一言》,《医事公论》,第4卷第11期,1936年。
    [3]张天侨:《为中医学校进一言》,《医事公论》,第4卷第11期,1936年。
    [1]余严:《急须设法增加全国医师人数以利卫生行政之进展案》,《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档案馆藏1-1929。
    [2]《沪卫生局长致淞沪居民解释中医试验登记理由》,《申报》1926年11月13日第15版。
    [1]分别为薛笃弼、胡宣明、胡鸿基、余云岫、俞凤宾、黄子方、林可胜、全绍清、何炽昌、牛惠生、伍连德、颜福庆、周君常、来梧生、杨懋、胡定安、刘瑞恒、诸民谊、方擎、胡毓威。见《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档案馆藏 1-1929。
    [1]《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中周第二档案馆藏1-1929。
    [2]《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档案馆藏1-1929。
    [3]《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档案馆藏1-1929。
    [4]《中央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汇编》,中国第二档案馆藏1-1929。
    [5]《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医界春秋》,第34期,1929年。
    [1]左玉河:《学理讨论,还是生存抗争——1929年中医存废之争评析》,《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1]沧波:《中医存废问题》,《时事新报》1929年3月14日。
    [2]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3]《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昨日闭幕》,《申报》1929年3月20日。
    [1]谭次仲:《附中医存废问题之商榷》,《社会医药报》,第3卷7期,1936年。
    [2]《对中卫会取缔案之通电》,《申报》1929年3月12日第5版。
    [3]《医药团体对中卫会取缔案之通电(续)》,《申报》1929年3月14日。
    [4]《药业团体联合会之宣传——上海特别市药业团体联合会之宣言》,《申报》1929年3月14日第14版。
    [5]《提倡中医中药运动特刊》,《新闻报》1929年3月17日。
    [6]薛笃弼:《不主张废中医,但希望科学化》,《大公报》1929年3月24日。
    [1]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2]《全国医药请愿团报告结束》,《申报》1929年3月26日第5版。
    [3]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4]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6-87页。
    [1]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2]《中医药代表团请愿》,《申报》,1929年3月24日第15版。
    [3]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4]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1]《汪精卫主张根本废除中医中药》,《国医杂志》1933年第15期。
    [1]《汪精卫致孙科书》,《医界春秋》1935年9月第9号。
    [2]宋爱人:《医难的一段因果》,《医界春秋》第9年第12号,1935年12月15日。
    [3]转引自魏嘉弘:《国医馆与中国国医化运动》,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
    [1]《专载》,《国医公报》第1卷第2期,1932年。
    [2]《国医馆组织章程》,《国医公报》,第1卷第2期,1932年。
    [3]《敬告全国医药界同人书》,《国医公报》,第1卷第3期,1932年。
    [4]徐相任:《中央国医馆宜整理事实之我见》,《国医公报》,第1卷3期,1932年。
    [5]徐相任:《整理国药之先决问题》,《国医公报》,第1卷第3期,1932年12月。
    [6]1931年3月,中央训练部认为全国医药团体联合总会组织空洞,内容复杂,于法理事实均属不合,呈请中央执行委员会予以撤销,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照议决通过,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被迫于国医馆成立之日解散。
    [1]《关于国医条例审议之经过》,《国医杂志》第15期,1933年。
    [2]邢涌华:《全国医药团体赴京请愿浙江代表回杭后赴澄庐向蒋委员长递请愿意见书》,《国医公报》1934年第2卷第1号。
    [3]余云岫:《读国医馆整理学术草案之我见》,《医药评论》第105期,1934年。
    [4]余云岫:《焦易堂为采行国医条例告国人书之商榷》,《医事汇刊》,16期,1933年。
    [1]余云岫:《读国医馆整理学术草案之我见》,《医药评论》第105期,1934年。
    [2]《命令》,《国医公报》第1卷第2期,1932年11月。
    [1]汪企张:《国医馆分组政权无异于别组政府》,《医药评论》第105期,1934年。
    [2]Croizier,Ralph Charles,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tellectual Revolution:The Tensions of Cultural Choice,ph.D.dis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pp135-137.
    [3]青白:《呜呼国医馆之内幕》,《医药评论》,第72期,1932年。
    [4]《焦易堂谈整顿上海国医馆》,《申报》1934年9月10日第16版。
    [5]青白:《呜呼国医馆之内幕》,《医药评论》,第72期,1932年。
    [6]这6人是张梅庵、谢利恒、葛养民、方公溥、严苍山、张赞臣。
    [7]陆仲安原为北京名医,后到上海执业,但与上海中医界仍有隔阂,向被人认为与北京政界有密切关系。
    [1]《上海市国医分馆通告2号》,《申报》1933年3月28日第5版。
    [2]《国医团体反对医方抽费》,《申报》1933年4月27日第9版;《国医代表昨至市府请愿》,《申报》1933年5月3日第13版。《国医团体招待新闻界报告反对抽方笺捐》,《申报》1933年5月8日第10版。
    [3]《国医团体反对医方抽费》,《申报》1933年4月27日第9版。
    [1]邹跃如:《谈谈国医馆》,《医药评论》,第56期,1931年。
    [2]李涛:《现在我国医界应有之觉悟》,《中华医学杂志》,第16卷第4期,1930年。
    [3]南屏:《西医采用中药与中医采用西药根本不同说》,《新医与社会汇刊》第2集。
    [4]龙之图:《时论选辑:中国的新医学》,《社会医药报》第2卷5期,1935年。
    [1]汧晦鸣:《存乎?废乎?》,《医药评论》,第131期,1935年。
    [1]宋国宾:《中国本位之医药建设》,《医药评论》,第134期,1936年。
    [2]汪企张:《对于国产药品仿造和冒牌的异同解》,《申报》1933年4月17日第13版。
    [3]保默:《二十五年医药界之展望》,《医药评论》,第133期,1936年。
    [4]志功辑:《最难解决的几个问题》,《社会医药报》,第2卷4期,1935年。
    [5]宋国宾:《中国本位之医药建设》,《医药评论》,第134期,1936年。
    [1]石解人:《我们医药界也要提倡到地方去》,《医药评论》,第59期,1931年。
    [2]坚垒:《医药通俗化的效力》,《医事公论》,第3卷第11期,1936年。
    [3]庄畏仲:《内地开业医师之使命》,《医药评论》,第88期,1932年。
    [1][清]王宏翰:《医学原始》卷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51-55页。
    [2]赵洪钧认为,李鸿章关于汇通中西医学的提法至少不晚于唐氏。参见赵洪钧:《中西医汇通思想初考》,《中华医史杂志》1986年第3期。
    [3][清]唐容川:《自序》,《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引自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年版,第162页。
    [1]唐容川:《本草答问》,转引自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77页。
    [2]《全国医药请愿团报告结束》,《申报》1929年3月26日第5版。
    [1]《薛部长对于中医药存废问题之谈话》,《申报》1929年3月22日。
    [2]《国医药界昨午招待费尔柏》,《申报》1930年10月26日第13版。
    [3]《国医药界昨午招待费尔柏》,《申报》1930年10月26日第13版。
    [1]谭次仲:《专载:痛陈国医不能科学化之六弊呈粤民厅书》,《社会医药报》,第3卷11期,1936年。
    [2]恽铁樵:《对于统一病名建议书之商榷》,《医界春秋》,第7卷第81号,1933年。
    [3]恽铁樵:《伤寒论研究》,转引自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203页。
    [4]《恽铁樵先生在上海海国医学院讲词》,《广东医药月报》,第6卷第8期,1929年。
    [5]参见祝味菊:《改进中医程序之商榷》,《神州医学报》,第2卷第4期,1924年。
    [1]参见马伯英等:《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中外医学跨文化传通》,文汇出版社1993年版,第570页。
    [2]《专载》,《国医公报》,1932年10月创刊号。
    [3]焦易堂:《告全国医药界同仁》,《国医公报》,第1卷第3期,1932年12月。
    [1]《医界眷秋》,第89期,1934年4月。
    [2]《医界眷秋》,第93期,1934年9月。
    [3]民国时期“中医科学化”的思路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改革中医的核心思想。1956年创建中医高等教育时,西医基础医学的全部课程以“医学科学”的名义被纳入了中医教育之中,但有人认为这就使学生从进入中医大门之时,便踏上了“西化”中医的误区。中医科研实际上是实行的“双重学术标准”:既承认中医是科学的,又将中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寄托在西医学术观念和方法上。而近50年来“发掘”、“提高”中医的主流,其实就是由“双重学术标准”所铸成的“中医西医化”。当今,医学界对目前中医学的发展是否合理仍存在着争议。
    [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
    [2]《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3]蒙志明:《开办中医学校之必要》,《医学报导》,中国医药改进会编辑发行,1946年,第29-30页。
    [4]如《申报》1930年7月1日;《申报》1930年7月3日。
    [5]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167页。
    [6]蒋文芳:《本院教育方针及今后之改进》,《国医文献》,1936年。
    [7]蒋文芳:《本院教育方针及今后之改进》,《国医文献》,1936年。
    [1]《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公告第七号》,《申报》1929年8月8日第2版。
    [2]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169页。
    [3]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4]参见《国医名录》,上海市国医学会1932年印行,第7-82页。
    [1]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1]孙宝志、刘国良主编:《临床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2][美]H·P·恰范特·蔡勇美、[中]刘宗秀、阮芳赋:《医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1][东汉]班固:《汉书》卷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80页。
    [2]俞鼎芬、倪法冲、刘德荣:《李镰医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页。
    [3][明]李挺:《医学入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4][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02页。
    [1]徐大椿:《医学源流论·自叙》,见徐大椿:《徐灵胎医学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2]刘辉:《儒医考》,《江苏中医杂志》,1985年第1期。
    [3][元]脱脱:《宋史·卷四百六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55页。
    [4]段逸山、孙文钟:《新编医古文》,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5][明]李念莪辑注:《内经知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序。
    [1][宋]司马光、[元]胡三省编著:《资治通鉴·十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5892页。
    [1]李鸿章著:《李文忠公全集·奏稿》,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2261页。
    [2]梁启超:《医学善会序》,《饮冰室文集之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页。
    [3]梁启超:《医学善会序》,《饮冰室文集之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页。
    [1]《富强始于卫生论》,《知新报》,1897年11月11日。
    [2]何炳元:《论中国急宜开医智》,《医学丛编》1909年初集。
    [3]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31页。
    [4]余新忠等著:《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中国书店2004年版,第275页。
    [1]朱季青:《医生与做官》.《医学周刊集》,第2卷2期,1928年。
    [2]朱季青:《医生与医学·病人及社会》,《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3]云:《要复兴民族必须提高医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医事公论》,第2期,1933年。
    [4]云:《要复兴民族必须提高医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医事公论》,第2期。1933年。
    [1]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6页。
    [1]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2]王尔敏:《上海仁济医院史略》,《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论文集),台北1994年,第413;21页。
    [3]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0页。
    [4]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1]胡定安:《论开业医师家庭与诊所相联传染危险之顾虑》,《医事公论》,第2卷19期,1934年。
    [2]《上海卫生志》,上海社会科学院,1998年,第84页。
    [3]陈志潜:《医院浅说》,《医学周刊集》,第2卷2期,1928年。
    [4]言者:《医院在社会上之地位及其与开业医师之关系》,《医学周刊集》,第4卷4期,1928年。
    [1]Harold Balme.China and Modern Medicine.London:1921,pp17-18.
    [1]姜霆:《探病的一个问题》,《医药评论》,第54期,1931年。
    [2]陈志潜:《医院浅说》,《医学周刊集》,第2卷2期,1928年。
    [3]言者:《医院在社会上之地位及其与开业医师之关系》,《医学周刊集》,第4卷4期,1928年。
    [4]言者:《医院在社会上之地位及其与开业医师之关系》,《医学周刊集》,第4卷4期,1928年。
    [5]《医室中的一幕》,《申报》1932年7月12日增刊第1版。
    [1]Humei.Doctors East,Doctors West:An American Physician's Life in China》NewYork:W.W.Norton&Company,Inc 1946,pp21-25;110-115.
    [2][唐]王焘撰、蔡铁如整理:《外台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版,第125页。
    [1]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第72页。
    [2]胡嘉言:《病家心理之我见》,《申报》1933年1月1日第3版。
    [3]陈方之:《诊余随笔》,《申报》1933年10月30日第15版。
    [4]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第67页。
    [5]昂:《关于中医》,《社会医药报》,第4卷5期,1937年。
    [6]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第70页。
    [1]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卷4,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第72页。
    [2]陈垣:《陈垣早年文集》,[台]中研院文哲所1992年,第161页。转引自魏嘉弘:《国民政府与中医国医化》,[台]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
    [3]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卷3,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第2页
    [4]毛景义:《中医医话》,茂记书局1922年版,第1卷,第23、24页。
    [5]壶隐:《病家不宜试医者而不告病情论》,《三三医报》1923年第5期,第3页。
    [1]胡安邦:《国医开业术》,上海,胡氏医室,1933年,第3页。
    [2]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1]猷先:《国人医学观念之分析》,《医学周刊集》,第4卷4期,1928年。
    [2]余贺:《对于病家积习之感言》,《医学周刊集》,第3卷3期,1928年。
    [3]沙古山:《有病不可乱投医》,《医事月刊》,第1期。
    [4]《付之一笑》,《申报》1930年9月18日第11版。
    [5]庄畏仲:《内地开业医师之使命》,《医药评论》,第88期,1932年。
    [6]胡安邦:《国医开业术》,胡氏医室1933年版,第81页。
    [1]胡嘉言:《病家心理之我见》《申报》1933年1月1日第3版;陈方之:《诊余随笔》,1933年10月30日第15版。
    [2]余贺:《对于病家积习之感言》,《医学周刊集》,第3卷3期,1928年。
    [3]胡嘉言:《病家心理之我见》《申报》1933年1月1日第3版。
    [4]参见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1]朱季青:《医生与医学、病人及社会》,《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2]《妓女律师医生》,《益世报》1933年6月15日。
    [3]魁:《关于“医师之妻”》,《医学周刊集》,第6卷1期,1928年。
    [4]朱季青:《“社会化”的医学》,《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5]一萍:《亭子楼里的悲剧》,《申报》1932年7月17日增刊第2版。
    [1]《还是现医自己的心肠》,《申报》1933年12月9日增刊第2版。
    [2]朱季青:《“社会化”的医学》,《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3]《妻的入院》,《申报》1934年9月29日第19版。
    [4]胡嘉言:《告患性病者(下),》《申报》1933年5月1日第17版。
    [5]念修:《噫如此医术》,《医药评论》,第95、96期,1932年。
    [1]《医生(自由淡)》,《申报》1933年5月12日第13版。
    [2]《孩子与药》,《申报》1935年11月1日增刊第1版。
    [3]海帆:《到医院》,《申报》1931年8月4日增刊第5版。
    [4]《病床七日》,《申报》1933年6月9日第13版;《小病》,《申报》1934年4月2日增刊第3版;《三等病房》,《申报》1933年4月8日增刊第2版。
    [5]海帆:《到医院》,《申报》1931年8月4日增刊第5版。
    [6]章诗宾:《这也算医德上的一个问题吗》,《医药评论》100期。
    [1]威廉·科克汉姆著:《医学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0年版,第187页。
    [2]石云子编著:《现代医师开业术》,新医书局1949年版,第1、6页。
    [1]石解人:《唉!作医者之难》,《医药评论》,第133期.1936年。
    [2]汤蠡舟:《诊金问题》,《医药评论》,第93、94期。1932年。
    [3]宋国宾:《最后病的诊金》,《申报》,1935年6月10日第13版。
    [4]宋国宾:《通信问病之利害》,《申报》,1933年3月13日第15版。
    [1]《还是现医自己的心肠》,《申报》1933年12月9日增刊第2版。
    [2]汤蠡舟:《诊金问题》,《医药评论》,第93、94期,1932年。
    [3]陈方之:《诊余随笔:求全之毁》,《申报》1933年9月4日第18版。
    [4]云:《要复兴民族必须提高医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医事公论》,第2期,1933年。
    [1]朱培章:《医生与道德》,《医药评论》,第1卷8期。
    [2]诸民谊:《论医德》,《医药评论》,第100期,1933年。
    [3]谷韫玉:《医人与医医》,《医学周刊集》,第3卷3期,1928年。
    [4]宋国宾:《医业伦理学》,《医药评论》社,1933年,第1-4页。
    [1]段逸山、孙文钟编著:《实用医古文》,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页。
    [2][明]江瑾:《名医类案·医戒》(影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版,第76页。
    [3][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医家十要》(影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版,239页。
    [4]李珑:《医学伦理学》,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5]胡定安:《医业伦理学·序三》,见宋国宾《医业伦理学》,《医药评论》社,1933年。
    [1]施锡恩:《“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医学周刊集》,第2卷2期,1928年;《巴黎医师公会信条》,《医药评论》,第98期,1933年。
    [2]《还是现医自己的心肠》,《申报》1933年12月9日增刊第2版。
    [3]朱季青:《“社会化”的医学》,《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4]宋国宾:《《职业医学》,《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5]宋国宾:《职业医学》,《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医业伦理学》,《医药评论》社,第114-115页,1933年。
    [6]宋国宾:《医德与医权》,《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1]谢筠寿:《谁来救济贫病》,《医事公论》,第4期,1933年。
    [2]汪企张:《论本市卫生当局之限制医师诊金令》,《医药评论》,第18期,1929年。
    [3]《论医生之义务与权利》,《杏林医学月报》第40期,1932年。
    [4]宋国宾:《医德与医权》,《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5]宋国宾:《医师之五权》,《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6]汪企张:《医权申义并补遗》,《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1]宋国宾:《医业伦理学》,《医药评论》社,1933年,第116页;《医师之五权》,《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2]龚振东:《行医道德之三要纲》,《中华医学杂志》,第18卷第1期,1932年。
    [3]宋国宾:《医权申义并补遗》,《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4]参见宋国宾:《医业伦理学》,《医药评论》社,1933年。
    [5]宋国宾:《医师之五权》医事汇刊19期,1934年4月;宋国宾:《医权申义并补遗》,《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职业医学》,《职业医学》,《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1]《本市国医公会昨开四届大会》,《申报》1933年12月25日10版;《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医师公会备案及中华美协申请经费补助的文件》,1936年,上海档案馆藏 Q6-18-298。
    [2]详见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3]朱培章:《医生与道德》,《医药评论》,第1卷8期,1929年。
    [4]宋国宾:《医德》,《医药评论》,第100期,1933年。
    [5]宋国宾:《医业伦理学》,《医药评论》社,第113页,1933年。
    [1]李珑:《医学伦理学》,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35-41页。
    [2]宋国宾:《医业伦理学·序》,《医药评论》社,1933年。
    [1]恪三:《良好之病人》,《医药评论》,第134期,1936年。
    [2]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第6期,1995年。
    [3]何兆雄主编:《中国医德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180页。
    [4]汪企张:《我辈心目中的良医和一班心目中的良医》,《申报》1932年12月19日14版。
    [1]菊:《外籍西医》,《医药评论》,第91、92期,19325年。
    [2]朱森基:《若要新医普及先要革除社会对于医药的心理》,《医药评论》,第8期,1929年。
    [3]恪三:《良好之病人》,《医药评论》,第134期,1936年。
    [4]余贺:《对于病家积习之感言》,《医学周刊集》,第3卷3期,1928年.
    [5]陈忠潜:《“我们病了怎么办?》,《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6]庞京周:《问病讨药之不当》,《申报》 1933年12月11日第13版。
    [7]石解人:《问病与给药》,《医药评论》,第98期,1933年。
    [1]余贺:《对于病家积习之感言》,《医学周刊集》,第3卷3期,1928年。
    [2]陈志潜:《“我们病了怎么办?”》,《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3]陈志潜:《呈请变通药师公会组织人数文》,《社会医药报》,第4卷5期,1937年。
    [4]不平:《忠告病者》,《医学周刊集》,第4卷4期,1928年。
    [1]杨济时:《病者和治病者》,《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2]陈志潜:《“我们病了怎么办?”》,《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3]胡嘉言:《告患性病者(下)》,《申报》 1933年5月1日第17版。
    [1]济计霖:《择医常识》,《申报》 1933年7月10日第17版。
    [2]济计霖:《择医常识》,《申报》 1933年7门10日第17版。
    [3]济计霖:《掸医常识》,《中报》 1933年7月10日第17版。
    [4]恪三:《良好之病人》,《医药评论》,第134期,1936年。
    [5]杨济时:《病者和治病者》,《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6]余云岫:《箴病人》,《医学革命论选》,1928年版,第137页。
    [7]恪三:《良好之病人》,《医药评论》,第134期,1936年。
    [1]恪三:《良好之病人》,《医药评论》,第134期,1936年。
    [2]余云岫:《箴病人》,《医学革命论选》,1928年版,第137页。
    [3]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1][汉]张仲景原著、文棣校注:《伤寒论》,中国书店 1993年版,第2页。
    [2][宋]罗大经:《从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 1936年版。
    [1][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3页。
    [2]曲峰:《中国古代医事法规研究》,《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12月2日。
    [3]曲峰:《中国古代医事法规研究》,《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12月2日。
    [1]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8年,第75,104页。
    [2]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8年,第59页。
    [3]《谤医记》,《申报》,1934年1月1日第23版。
    [4]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5]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第93-95,59-61页。
    [1]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第98-99页。
    [2]张斌:《民国时期医事纠纷的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年第6期。
    [3]谢筠寿:《医师的能力和满意的医术》,《申报》1933年2月4日第13版。
    [4]范守渊:《这也算一场医讼》,《医事汇刊》,第9卷第1期,1937年。
    [1]汪企张:《医家病家涉讼原因之研究》,《申报》1934年6月18日第15版。
    [2]李芬:《医师之过失杀人论》,《社会医药报》,第3卷1期,1935年;济计霖:《谈医》,《申报》1934年7月23日第16版。
    [3]邵象伊:《我也来谈谈对于病家控告医师的感想》,《医事公论》,第2卷13期,1934年。
    [1]宋国宾:《医讼案件汇抄》中华医学会1935年版,第261-265页。
    [2]范守渊:《范氏医论集》,九九医社1947年版,第406页。
    [3]《从疔疮诉讼说道在国内做医师的难处》,《医药评论》,第5期,1929年。
    [4]《西医陶铁孙误杀人命》,《申报》1931年2月13日第10版;《女医师林惠贞被控》,《申报》1934年7月13日第13版。
    [1]经方指按照历代中医典籀所述理论所开的药方,时方指在当时流行的药方。
    [2]本慈:《中医亟应革除劣根性》,《光华医药杂志》,第4卷第1期,1937年。
    [3]《国医蔡松青被控过失伤人讯结》,《申报》1935年4月2日第12版。
    [4]宋国宾:《医讼之面面观》,《医药评论》,第129期,1935年。
    [5]汪企张:《医家病家沙讼原因之研究》,《申报》1934年6月18日第15版。
    [6]如《律师医生互控案》,《申报》1932年9月12日第10版;《卫生局派员验查南汇时疫》,《申报》1929年3月16日第15版。
    [1]宋国宾:《医讼之面面观》,《医药评论》,第129期,1935年。
    [2]宋国宾:《医讼之面面观》,《医药评论》,第129期,1935年。
    [3]杨志豪:《医师业务上过失与病家妨害名誉之刑罪合论》,《光华医药杂志》第1卷第6期,1933年。
    [1]《女科郑养山诊断孕妇为月经不调》,《申报》1933年5月31日第9版。
    [2]《喉科儿科医生朱子云被控》,《申报》1934年10月20日第12版;《朱子云无罪》,《申报》1934年11月8日第12版;《朱子云被控案判决》,1935年6月11日第11版。
    [3]《法医杨士达鉴定书》,《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4]《尹乐仁医师讼案》,《医讼案件汇抄》,中华医学会,第21-47页。
    [1]《最高法院判决书》,《法医杨士达鉴定书》见《杭州裘伯埙医师被控案》,《医事汇刊》,第27期,1936年4月。
    [2]《两医生被控案讯结》,《申报》1934年6月15日第12版。
    [3]《尹乐仁医师讼案》,《医讼案件汇抄》,中华医学会,第21-47页。
    [1]宋国宾:《医业伦理学》,《医药评论》社,1933年,第112-113页。
    [2]猷先:《国人医学观念之分析》,《医学周刊集》,第4卷4期,1928年。
    [3]宋国宾:《法官处理医病讼案应有之态度》,《申报》1934年10月22日第15版。
    [1]《医师刘懋淳叶立勋被诬陷前后案卷汇录(一)》,《医事汇刊》,第23期,1935年4月。
    [2]《朱子云被控案判决》,《申报》1935年6月11日第11版。
    [3]《国医蔡松青被控过失伤人讯结》,《申报》1935年4月2日第12版。
    [4]《妇孺医院控案续讯》,《申报》1934年10月5日第10版。
    [1]《张湘纹葛成慧两医师讼案》,《医讼案件汇抄》,中华医学会,1935年,第72-75页。
    [2]《冼家齐医师被控案文件》,《医事汇刊》,第24期,1935年7月。
    [3]《江明医师被诬案节略(二)》,《医事汇刊》,第23期,1935年4月。
    [4]《杭州市医师药师协会为会员裘伯埙被诬为业务过失函诸本会公开评判函》,《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5]《对王锡飞病死案意见》,《医事公论》,第2卷14期,1934年;《本会对于王飞雪案之意见(附会员管仲榆来函)》,《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1]《医师刘懋淳叶立勋被诬陷前后案卷汇录(一)》,《医事汇刊》,第23期,1935年4月。
    [2]宋国宾:《医案陪审之建议》,《申报》1934年12月3日第17版。
    [1]见《医讼一览表》,《医讼案件汇抄》,中华医学会,1935年。
    [2]《中华医学会业务保障委员会开会记》,《医药评论》123期,1935年。
    [3]《本会对于王飞雪案之意见(附会员管仲榆来函)》,《医事汇刊》,第19期,1934年4月。
    [4]《中华医学会业务保障委员会开会记》,《医药评论》,第123期,1935年。
    [1]《汪元臣医师讼案》,《医讼案件汇抄》,中华医学会,1935年,第147-237页。
    [2]《谤医记》,《申报》1934年1月1日第23版。
    [3]《俞松筠医师被控案》,《医讼案件汇抄》,中华医学会,1935年,第243-261页。
    [1]范守渊:《这也算是一场诉讼》,《医事汇刊》第29期,1937年。
    [2]《西医陶铁孙议杀人命》,《申报》1931年2月13日第10版。
    [3]《大德医院院长启事(病人诬告)》,《申报》1934年7月6日第5版;《国医张润生为饯仲英案谨事实详告各界》,《申报》1935年1月28日第2版。
    [4]《对于医事诉讼之补救》,《医事公论》,第2卷7期,1934年。
    [1]宋国宾:《医讼之面面观》,《医药评论》,第129期,1935年。
    [1]朱培章:《医生与道德》,《医药评论》,第1卷8期,1929年。
    [2]宋国宾:《医德》,《医药评论》,第100期,1933年。
    [1]坚垒:《公共卫生与公共医权》,《医事公论》,第5期,1933年。
    [2]朱季青:《论中国急宜发展公共卫生》,《医学周刊集》,第2卷2期,1928年。
    [3]李廷安:《国民会议应注意卫生事业》,《医学周刊集》,第5卷5期,1928年。
    [1]袁贻瑾:《特别市卫生局设计概要》,《医学周刊集》,第2卷2期,1928年。
    [2]《全国内政会议通过之卫生议案》,《中华医学杂志》,第9卷1期,1933年。
    [3]《第三次全国医师代表大会医字议案第一号至六十号》,《医事汇刊》,第18期(三次大会特刊),1933年。
    [4]《上海卫生委员会组织大纲草案》,《申报》,1927年6月5日第14版。
    [1]《上海卫生委员会会议记》,《申报》1927年6月4日第14版。
    [1]《四年来公共卫生事业实况》,《申报》1936年6月23日第11版。
    [2]知死:《西药亡国预算表》,《医界春秋》1927年7月第13期。
    [3]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页。
    [1]沈松年:《医学趋势与国家之关系》,《申报》1935年2月18日第15版。
    [2]宋国宾:《医事建设方略》,《申报》1934年8月13日第17版。
    [1]《关于我国医学教育意见之汇录》,《医学周刊集》,第5卷5期,1928年。
    [2]《教部取缔法医专校》,《申报》1929年7月22日第12版。
    [3]《全国医师联合会对于医事教育宣言》,《医事汇刊》,第2期,1930年2月。
    [4]《中华医药会呈请中央议定医药教育制度》,《申报》1931年3月5日第8版。
    [5]《医校两级制之院令》,《申报》1931年6月5日第10版。
    [6]《中国的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杂志》,1933年19卷第2期,第197-215页。
    [1]《征集医学课程大纲意见续收到符会员团体函覆案》,《医事汇刊》,第24期,1935年7月。
    [2]李涛:《关于医学教科书》,《中华医学杂志》,1932年18卷,第995页。
    [3]宋国宾:《中国本位之医药建设》,《医药评论》,第134期,1936年。
    [4]陈邦贤:《中国医学史》,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14页。
    [5]《我国医学院校最近概况》,《中华医学杂志》,1937年23卷第8期。
    [1]我国教育界、卫生界和健康教育工作者一般都认为:卫生教育可视为早期的健康教育,近现代健康教育是在卫生教育基础上发展;健康教育比卫生教育有更深的内涵和外延,是一个新的学科概念。但在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卫生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概念交叉,重叠使用,并没有明显的区分。
    [2]沈松年:《医学趋势与国家之关系》 《申报》1935年2月18日第15版。
    [3]张苏萌、张丹红:《20世纪前叶我国卫生(健康)教育机构发展概况》,《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4期。
    [4]高梅芳:《中国卫生教育普及论》,《医事公论》,第3卷2期,1935年;《中国卫生教育普及论(续)》,《医事公论》,第3卷3期,1935年。
    [5]范守渊:《医师的社会任务(二)》,《申报》1933年2月20日第14版。
    [6]翁之龙:《谋民族健康的一条路线“卫生教育”》,《申报》1934年4月2日第15版。
    [1]《教育部学校卫生实施方案》,《教育公报》第1卷第6期,1929年。
    [2]《教育部卫生教育实施方案》,《教育公报》,第1卷第11期,1929年。
    [3]史志元:《幼幼舍从话(十九续)》,《医事公论》,第2卷17期,1935年。
    [1]《朱企洛医师在上海特别市第二次卫生运动大会之演说》,《医药评论》,第1期,1929年。
    [2]威仑:《机械式的卫生运动》,《医事公论》第2卷8期,1935年。
    [3]《上海市卫生局市教育局二十二年度健康教育实施办法》,《中华医学杂志》1934年第2期。
    [4]庞京周:《上海市近十年来医药鸟瞰(连载)》,《申报》1933年10月9日第13版。
    [1]《弟弟之死》,《申报》1931年2月25日第9版。
    [2]如《申报》1933年3月12日第15版:《申报》1929年4月4日增刊第1版。
    [3]如《申报》1929年5月21日第5版;《申报》1929年3月11日第14版。
    [4]高梅芳:《中国卫生教育普及论》,《医事公论》,第3卷2期,1935年。
    [1]夏苍霖:《提倡新生活和扑灭亡国病》,《医事公论》,第2卷16期,1934年。
    [2]参见王书奴著:《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1933年版,第330页。
    [3]参见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58页。
    [4]参见王书奴著:《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1933年版,第333页。
    [5]参见王书奴著:《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1933年版,第331页。
    [6]参见王书奴著:《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1933年版,第299页。
    [7]《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第6册,《民国从书》第1编第18册,上海书店,1984年,第90页。
    [1]赖斗岩:《娼妓与梅毒》,《中华医学杂志》,第18卷第4期,1932年。
    [2]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1933年,第349-350页。
    [3]赖斗岩:《娼妓与梅毒》,《中华医学杂志》,第18卷第4期,1932年。
    [4]杨洁曾等《上海妇妓改造史话》,上海三联书店 1988年版,第73页。
    [5]八家广告是:1、护江医院,白浊彻底疗法(诊例一元);2、江适存电疗医院,电浊:3、上海卫生局免试医师,花柳专科、青春医院门诊(一元二角);4、永安医院,花柳;5、淋浊医院,优待白浊医务二元;6、华侨医院,花柳科、电疗科;7、京都天德堂,专治花柳毒门;8、汪洋医院,花柳专科。
    [1]夏苍霖:《提倡新生活和扑灭亡国病》,《医事公论》,第2卷16期,1934年。
    [2]朱企洛:《扑灭花柳病与废娼关系》,《医药评论》,第49期,1930年。
    [3]汪企张:《最近本埠日报中医药副刊统计的观察》,《申报》1935年5月20日第15版。
    [4]《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第6册,《民国从书》第1编第18册,上海书店,1984年,第90、91页。
    [5]贾逵:《对于检验娼妓的评议》,《医学周刊集》,第1卷1期,1928年。
    [1]宋国宾:《禁娼问题》,《医药评论》,第4期,1929年。
    [2]李紫衡:《性病之预防与娼妓存废问题(续)》,《医事公论》,第2卷4期,1934年。
    [3]张超:《民国娼妓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99-100页。
    [1]张超:《民国娼妓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93页。
    [2]张超:《民国娼妓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74页。
    [3]朱企洛:《扑灭花柳病与废娼关系》,《医药评论》,第49期,1930年。
    [4]吴阶平、全如瑊:《现代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45页,第363页。
    [1]邓铁涛、程之范主编:《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第385页。
    [2]《防痨协会昨开年会》,《申报》1936年10月25日第12版。
    [3]《丁惠康博士谈我国防痨之实施方法》,《申报》1936年3月25日第12版。
    [4]《丁惠康博士谈我国防痨之实施方法》,《申报》1936年3月25日第12版。
    [1]《中国预防痨病协会成立》,《医药评论》,第107期,1934年。
    [2]《防痨协会悬奖征文》,《申报》1934年9月29日第15版。
    [3]《防痨协会悬奖征文》,《申报》1934年9月29日第15版:《防痨展览会昨日开幕》,《申报》1936年12月16日第15版。
    [1]江晦鸣:《一年来之中国医药卫生(四)》,《申报》1935年1月28日。
    [2]《中国防痨协会紧要通告》,《申报》1934年6月22日第6版;《中国防痨会设诊疗所两处》,《申报》1935年10月29日第9版;《中国防痨学会第三诊疗所昨开幕》,《申报》1936年1月14日第10版。
    [3]《中国防痨协会紧要通告》,《申报》1934年6月22日第6版。
    [4]《防痨协会昨开年会》,《申报》1936年10月25日第12版。
    [5]《学医政界纷纷加入中国防痨协会》,《申报》1936年6月3日第14版。
    [6]《中国防痨会设诊疗所两处》,《申报》1935年10月29日第9版。
    [1]《防痨集团检查的再进一步》,《申报》1936年8月19日增刊第1版。
    [2]《X光团体检查(防痨协会)》,《申报》1936年8月22日第13版。
    [3]《X光集团检查上月检查统计》,《申报》1936年9月7日第13版。
    [4]《防痨检查上月统计报告》,《申报》1936年10月22日第15版。
    [5]《(X光防痨检查)上月检查统计》,《申报》1936年12月12日第15版。
    [1]夏苍霖:《提倡新生活和扑灭亡国病》,《医事公论》,第2卷16期,1934年。
    [2]夏苍霖:《提倡新生活和扑灭亡国病》,《医事公论》,第2卷16期,1934年。
    [3]王福申:《限制麻醉性药品与禁烟的关系》,《医药评论》,第2期,1929年。
    [4]《专电“致国府禁烟委员会”》,《中华医学杂志》,第14卷4期,1928年。
    [5]恨毒:《阿片公卖》,《医药评论》,第80期,1932年。
    [1]《民族复兴声中之中国烟毒问题》,《医事公论》,第2卷24期,1935年。
    [2]宋国宾:《医家对于禁烟之协助》,《医药评论》,第128期,1935年。
    [3]蒋理正:《对于立法院禁烟法之我见》,《医药评论》,第17期。
    [4]朱启洛:《禁烟局急宜设立戒烟局》,《新医与社会汇刊》,第2集。
    [5]韩钟瀛:《从禁烟总检举感想到我国农民的健康问题——写在禁烟检举的声中》,《社会医药报》,第4卷7期,1937年。
    [1]《鸦片祸及其防卫》,《医事公论》,第2卷20期,1934年。
    [2]朱启洛:《用戒烟丸药戒烟之我见》,《新医与社会汇刊》,第2集。
    [3]朱启洛:《用戒烟丸药戒烟之我见》,《新医与社会汇刊》,第2集。
    [4]南屏:《戒烟期中新医应取之态度》,《新医与社会汇刊》,第2集。
    [1]王福申:《限制麻醉性药品与禁烟的关系》,《医药评论》,第2期,1929年。
    [2]蒋理正:《对于立法院禁烟法之我见》,《医药评论》,第17期,1929年。
    [3]《生生医院订立戒烟调验章程》,《申报》1935年12月2日第14版。
    [4]顾保罗:《禁烟声中之戒烟谈》,《社会医药报》,第3卷1期,1935年。
    [1]汪于冈:《学术派别与主义派别不可混同》,《医药评论》,第5期,1929年。
    [2]江晦鸣:《一年来之中国医药卫生(一)》,《申报》,1935年1月7日第15版。
    [3]参见朱席儒、赖斗岩:《吾国新医人才分布概观》,《中华医学杂志》,第21卷,1935年,第2期。
    [4]菊人:《外人眼光中之中国医界》,《申报》1934年11月5日第15版。
    [1]朱启洛:《国难紧急时医药界应负之责任》,《新医与社会汇刊》,第2集。
    [2]床次氏即日本政治家床次竹二郎,日本民政党成员。在原敬内阁和高桥足清内阁担任过内相,在犬养毅内阁担任的是铁道相,在冈田启介内阁担任邮政相。
    [3]汪于冈:《复日本床次后援会会长佐多博士书》,《医药评论》,第72期,1932年。
    [4]《暴日医药侵略我国之一班》,《医药评论》,第70期,1932年;《复小野得一郎诲李子舟兼论医药评论社》,《医药评论》,第77期,1932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讯日本同人会理事小野得一郎》,《医药评论》,第83期,1932年;《日本同仁理事小野得一郎来函(原文照译)》,《医药评论》,第83期,1932年。
    [1]《浙江省立医药转科学校抗日救国会电告医药同志》,《医药评论》,第66期,1932年。
    [2]《国医公会积极抗日》,《申报》1931年10月31日第14版。
    [3]《医师公会支委会纪》,《申报》1931年10月27日第16版。
    [4]《中华西医公会议案(各界抗日工作)》,《申报》1931年10月3日第14版。
    [5]《中国医学院学生留书投军》,《申报》1931年10月7日第13版。
    [6]《医生愿往前方》,《申报》1930年5月25日第13版。
    [7]《医师公会支委会纪》,《申报》1931年10月27日第16版。
    [1]庞京周:《救护抗日战士记》,《医药评论》,第77期,1932年。
    [2]《北平分会之救护工作》,《中华医学杂志》,第9卷1期,1933年:《上海支会之救护工作》,《中华医学杂志》,第9卷1期,1933年。
    [3]《海医师公会函件三份》,《医药评论》,第93、94期,1932年。
    [4]《医界捐款》,《申报》1936年11月23日第9版。
    [5]胡定安:《准备到前线去救护》,《医药评论》,第145期,1937年。
    [6]陈邦贤:《论国难期中防护事业之重要》,《医事公论》,第4卷6期,1936年。
    [7]《医师公会支委会纪》,《申报》1931年10月27日第16版。
    [8]《中华西医公会通告全国各地组织救护分队》,《申报》1936年3月5日第13版。
    [1]《(中医科学社)灌输救护智识》,《申报》1936年12月22日第12版。
    [2]《救护抗日战士记》,《医药评论》,第77期,1932年;《(庞京周电告)前方急需材料》,《申报》1936年12月10日第13版。
    [1]《全国医师联合会唤起同界对於国民大会代表人选之注意》,《医药评论》,第141期,1936年。
    [2]焦易堂:《敬告全国医药界同仁书》,《国医公报》第1卷第3期,1932年。
    [1]汪企张:《望同界对于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上的认识和注意》,《医事汇刊》,第28期,1936年7月。
    [2]徐乃礼:《国民大会中由医师职业团体所选出之代表对于国家人民及本自由职业团体之使命》,《医事汇刊》,第28期,1936年7月。
    [3]丁仲英《医界国选代表之立场预其所负之使命》,《光华医药杂志》,第4卷第8期,1936年。
    [4]徐乃礼:《国民大会中由医师职业团体所选出之代表对于国家人民及本自由职业团体之使命》,《医事汇刊》,第28期,1936年7月。
    [5]胡定安:《为参加国民大会竞选敬告全国医界同道》,《医药评论》,第141期,1936年。
    [1]丁仲英:《医界国选代表之立场预其所负之使命》,《光华医药杂志》,第4卷第8期,1936年。
    [2]《全国医师联合会唤起同界对於国民大会代表人选之注意》,《医药评论》,第141期,1936年。
    [3]《国大选举医师自应混合选举》,《申报》1936年8月13日第8版。
    [1]《全国医师联合会唤起同界对於国民大会代表人选之注意》,《医药评论》,第141期,1936年。
    [2]《上海市药师公会为请解释医药师混合选举事呈国选总事务所文》,《医药评论》,第141期,1936年。
    [3]《全国医师联合会唤起同界对於国民大会代表人选之注意》,《医药评论》,第141期,1936年。
    [4]《(公民宣誓登记)今日起各团体举行》,《申报》1936年8月16日第13版。
    [5]《全国医师联合会唤起同界对於国民大会代表人选之注意》,《医药评论》,第141期,1936年。
    [6]季鸣九:《医界国选代表果以何者为标准乎》,《光华医学杂志》,第4卷第8期,1936年。
    [1]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2]《四名医联合施诊》,《申报》1929年7月16日增刊第8版。
    [3]《伤科殷震贤迁移》,《申报》1929年6月30日增刊第2版。
    [4]《贫病注意施诊给药》,《申报》1934年9月7日第16版。
    [1]《中德产科医院院长俞松筠来函》,《医药评论》,第83期,1931年。
    [2]《上海联青社闸北儿童施诊所报告》,《医药评论》,第128期,1935年。
    [1]汪企张:《提议本会宜筹救恤事业以尽天职案——上海医师公会提案之一》,《医药评论》,第93、94期,1932年。
    [2]《上海市医师公会救恤贫病》,《医药评论》,第106期,1934年。
    [3]《巍巍华山,世纪传承》,《新民晚报》2007年5月20日第8版。
    [4]顾苏人:《筹设农民医药救济机关之建议》,《医事公论》,第2卷17期,1935年。
    [1]南:《筹设平民食堂之商榷》,《医事公论》,第24期,1934年。
    [2]上海档案馆编:《上海防疫史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3]俞凤宾:《霍乱丛谈》,上海图书馆藏1922年版,第27页。
    [4]龚惠年:《新医与社会》,《新医与社会汇刊》,第1集。
    [5]《时疫医院开设》,《申报》1920年8月9日第14版。
    [6]《中西医院普设各埠时疫保安团》,《申报》1920年8月2日第14版。
    [7]《中华医院免费注射霍乱防疫针》,《申报》1929年7月22日第2版。
    [8]《浦东中西医院定期开诊》,《申报》1920年7月20日第14版。
    [1]《吴淞续办临时防疫》,《申报》1920年8月25日第13版。
    [2]《陆伯鸿拟设时疫医院》,《申报》1920年7月28日第11版。
    [3]章念驰:《点校说明》,《章太炎全集(八)》,《医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4]《平民医院施诊给药》,《申报》1919年8月25日第14版。
    [5]《沪城红分会组设时疫医院》,《申报》1926年7月16日第5版。
    [6]《上海市医师公会三次经募赈款》,《申报》1931年12月4日第2版。
    [1]宋国宾:《医国医人喻》,《申报》1933年11月13日第15版。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汉]张仲景原著,文棣校注:《伤寒论》,中国书店1993年版。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医家十要》(影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版。
    [明]江瑾:《名医类案·医戒》(影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版。
    [明]李念莪辑注:《内经知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
    [明]李挺:《医学入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清]王宏翰:《医学原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清]徐大椿:《徐灵胎医学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版。
    [宋]罗大经:《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
    [唐]王焘:《外台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英]麦高温著、朱涛、倪铮译:《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版。
    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年版。
    陈光明:《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1912—1949.9)》,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果夫:《陈果夫先生全集》,正中书局1952年版。
    丁福保:《卫生学答问》,广业书局1902年版。
    段逸山、孙文钟编著:《实用医古文》,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范守渊:《范氏医论集》,九九医社1947年版。
    胡邦安:《国医开业术》,胡氏医室1933年版。
    胡定安:《胡定安医事言论集》,中国医事改进社1935年版。
    胡宣明:《中国公共卫生之建设》,亚东图书馆1928年版。
    黄劳逸:《医化学理论(科学化国医必读)》,1937年版。
    恽铁樵:《群经见智录》,1922年铅印本。
    李鸿章著:《李文忠公全集·奏稿》,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立神正丈:《医师开业术》,医学书局1915年版。
    毛景义:《中医医话》,茂记书局1922年版。
    内政部卫生署:《全国登记医师名录(1929—1932)》,1933年版。
    钱远铭:《经史百家医录》,广东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
    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会务汇编》,1931年版。
    儒林医隐:《卫生小说——医界镜》,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版。
    上海市国医公会秘书处:《上海市国医公会会员录》,1936年版。
    上海市国医学会秘书处:《上海市国医学会十周年纪念刊》,1932年版。
    上海市国医学会组织部:《国医名录》,1935年版。
    上海市卫生局:《第一次登记西医、助产、中医名录》,1928年版。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四年来卫生工作概要(1932—1935)》,1935年版。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卫生局十年来之公共卫生设施》,1937年版。
    施翀鹏编:《民国三十五年度教育统计》,1947年版。
    石云子编著:《现代医师开业术》,新医书局1949年版。
    宋国宾:《医讼案件汇抄》,中华医学会1935年版。
    汪企张:《二十年来中国医事刍议》,1935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叶天士:《未刻本叶氏医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版。
    逸山、孙文钟:《新编医古文》,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余云岫:《医学革命论初集》,1928年版。
    俞凤宾《霍乱丛谈》,1922年版。
    张明岛、邵浩奇主编:《上海市卫生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立法院会议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译:《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中华医学会:《医界指南》,1928年版。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界指南》,1932年版。
    中西医药研究社:《中医教育讨论集》,1939年版。
    中央国医馆秘书处:《中央国医馆一览》,1934年版。
    周一谋:《历代名医论医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
    朱殿:《建设三千个农村医院》农村医药改进社1933年版。
    《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民国丛传》第1编第18册,上海书店1984年版。
    G.H.Choa:"Heal the Sick" Was Their Motto:The Protestant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China,1990
    Harold Balme:China and Modern Medicine:A Study in Medical Missionary Development,Lindon:United Council for Missionary Education,1921
    Humei:Doctors East,Doctors West:An American Physician's Life in China,NewYork:W.W.Norton&Company,I nc 1946
     《申报》、《大公报》、《东方杂志》、《独立评论》、《国医公报》、《医界春秋》、《医学周刊集》、《神州国医学报》、《医事汇刊》、《中医新生命》、《社会医报》、《医事公论》、《医事月刊》、《国医正言》、《贡献》、《光华医药杂志》、《新医与社会汇刊》、《中华医学杂志》、《医药导报》、《中医世界》、《医药评论》、《医学与药学》、《卫生季刊》、《湖北省医师公会季刊》、《医药学》、《康健杂志》、《大众医刊》、《杭州医学公会会刊》、《余姚中医公会—周纪念刊》、《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特刊》、《卫生公报》、《外交公报》、《教育公报》、《知新报》、《三三医报》、《益世报》、《杏林医学月报》、《光华医药杂志》、《学艺》、《神州国医学报》、《时事新报》、《国医杂志》、《广东医药月报》、《医学报导》、《国医文献》、《中西医学报》、《医学报》、《中西医药》、《金刚钻报》
    上海档案馆:全宗Q1、Q2、Q4、Q6、Q9、S6、U1、U3、Y8
    苏州档案馆:全宗I14、I20、I33、I35
    中国第二档案馆:全宗2、全宗5、全宗237
    [德]伯恩特·卡尔格-德克尔著:《医药文化史》,三联书店2004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临床医学的诞生》,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2003年版。
    [美]顾德曼著:《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美]贺萧著:《危险的愉悦》,江苏人民出版杜2003年版。
    [美]尤金·N·安德森著:《中国食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H.P·恰范特,(中)刘宗秀、阮芳赋:《医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美]李浈等著:《来自西方的知识——卫生与医疗》,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7年版。
    [美]刘易斯·托马斯著,周惠民、石珍荣、周云译:《最年轻的科学——观察医学的札记》,青岛出版社1997年版。
    [日]石村善助:《现代的职业》,至诚堂1969年版。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法]安克强著:《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程之范主编:《中外医学史》,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杜1997版。
    邓铁涛,程之范编:《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版。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呼——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丁守和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何兆雄主编:《中国医德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李经纬,程之范:《中国医学百科学全书·医学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李经纬,鄢良,朱建平编著:《中国古代文化与医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李经纬,鄢良:《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医学思潮》,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李珑主编:《医学伦理学》,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李明伟著:《清末明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廷安:《中外医学史概论》,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梁元生著:《上海道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廖育群、傅芳、郑金生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刘振华主编:《医患纠纷预防处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柳经纬、李茂年若:《医患关系法论》,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陆拯主编:《近代中医珍术集·医经分册》,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马伯英:《中外医学交流史——中外医学跨文化传通》文汇出版社1993年版。
    马伯英著:《中外医学交流史》文汇出版社1993年版。
    尼科斯·特尔著,殷晓蓉译:《知识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庞树奇、范明林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第三版)》,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区结成著:《当中医遇上西医——历史与省思》,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上海档案馆编:《上海防疫史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年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著:《上海近代西药行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实藤惠秀著,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
    史全生著:《中华民国文化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孙宝志,刘国良主编:《临床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王吉民、伍连德: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1936年版。
    王书奴著:《中国娼妓史》,上海书店1933年版。
    威廉·科克汉姆著:《医学社会学(第七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吴阶平等著:《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吴熙敬主编:《中国近现代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0年。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徐洪兴:《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杨洁曾等编:《上海娼妓改造史话》,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杨念群:《杨念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念群著:《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易丹辉著:《北京市居民医疗消费行为及意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版。
    余新忠等著:《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研究》,中国书店2004年版。
    俞鼎芬,倪法冲,刘德荣:《李镰医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
    赵璞珊:《中国古代医学》,中华书局1983年版。
    甄志亚编:《中国医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版。
    朱潮主编:《中外医学教育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A.M.Carr-Saunders and P.A.Wilson:The Professions,Oxford:Clarendon Press,1933
    Harold Balme.China and Modern Medicine.London:1921
    Xiaoqun Xu:Chinese Profession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The Rise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1912-1937,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巴金:《巴金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陈平原选编:《点石斋画报选》,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杜亚泉著:《杜亚泉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黄家驷主编:《国现代医学家传(第一卷)》,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老舍著:《老舍小说全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李向明等编:《中国现代医学家传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鲁迅著:《鲁迅作品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1989年版。
    王咪咪,李林主编:《唐容川医学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版。
    王哲著:《国士无双伍连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吴间生编:《桐城吴先生(汝纶)尺簇》,冯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66册。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熊丸著:《我做蒋介石“御医”40年》,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严复:《严复家书》,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81年版。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郝先中:《近代中医废存之争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胡妮娜:《中国古代医患关系初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刘理想:《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的影响》,福建中医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
    慕景强:《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魏嘉弘:《国医馆与中医国医化运动》,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
    张超:《民国娼妓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蔡恩颐:《民元前后之中国医药期刊考》,《中华医史杂志》1953年3期。
    曹丽娟:《试论清末卫生行政机构》,《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2期。
    曹丽娟:《苏州国医医院探索之路研究》,《中华医史杂志》2005年1期。
    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2期。
    邓文初:《“失语”的中医》,《读书》2004年3期。
    董泽宏:《<国医求是>述评》,《北京中医》2004年第6期。
    高晞:《晚清政府对西医学的认知过程》,《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5期。
    龚纯:《我国近百年来的医学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82年4期。
    郝先中:《清代中医界对西洋医学的认知与回应》,《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郝先中;《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期.
    何小莲:《略论晚清西医的文化穿透力》,《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学术月刊》2003年第2期。
    何小莲:《西医东传晚清医疗制度变革的人文意义》,《史林》2002年第4期。
    何裕民:《中国医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重建》,《医学与哲学》1999年1期。
    胡传揆:《北京协和医学校的创办概况》,《文史资料选集》43卷,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
    黄克武:《从申报医药广告看民初上海的医疗文化与社会生活,1912-192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下)。
    黄维三:《1948年特考中医师考试之追忆》,《中华医史杂志》1998年4期。
    黄芝荣、候国洪:《文仕通医现象析因》,《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1期。
    金宝善:《旧中国的西医派别与卫生事业的演变》,文史资料选辑第101辑。
    金仕起:《古代医者的角色——兼论其身份与地位》,《新史学》1995年第1期。
    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新史学》1995年第6期。
    李传斌:《李鸿章与近代西医》,《安徽史学》2001年第3期。
    李传斌:《晚清政府对待教会医疗事业的态度和政策》,《史学月刊》2002年第10期。
    李经纬、张志斌:《中国医学史研究60年》,《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3期。
    李凌空:《试论清末民初留学运动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2期。
    李永谦:《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的影响》,《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3期。
    刘华杰:《面对国家利益与民众需求的科学传播》,《光明日报》2003年5月13日。
    刘辉:《儒医考》,《江苏中医杂志》1985年第1期。
    刘玉书:《谈谈我国历代医事考核》,《中华医史杂志》1982年4期。
    楼绍来:《近现代中医史上三位名人——王亦仁、王依仁、王一仁》,《医古文知识》2004年4期。
    罗志田:《新旧之间近代中国的多个世界及“失语”群体》,《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聂精葆:《科学主义笼罩下的20世纪中医——兼论中医是否是科学》,《医学与哲学》1995年2期。
    牛亚华:《清末留日医学生及其对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贡献》,《中国科技史料》2003年第3期。
    农汉才:《近代名医祝味菊史实访查记》,《中华医史杂志》2004年3期。
    曲峰:《中国古代医事法规研究》,《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12月2日。
    全汉升:《清末西洋医学传人中国时国人所持态度》,《食货半月刊》,1936年3期。
    任火:《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嬗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唐小兵:《傅斯年与1934年的国医、西医之争》,《书屋》2005年第12期。
    田若虹:《近代中西医学观的碰撞与交融——兼论陆士谔之医学观》,《中医药学刊》2002年6期。
    田涛:《清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医疗卫生事业及其专业化》,《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田晓旭:《民国时期执业医师许可制的健全过程》,《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2期。
    汪维真:《弃中择西:清人吴汝纶医学观的转变及原因分析》,《安徽史学》2006年第2期。
    王扬宗:《民国初年一次“破天荒”的公开尸体解剖》,《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第2 期。
    王佑军:《对清后期在华基督教医疗事业的几点思考——兼论其与中国本土医疗事业的比较》,《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王玉辛:《清末的中央卫生行政机构与京城官医院》,《中国科技史料》1994年第3期。
    王振瑞:《“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的本质区别》,《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2期。
    文库:《试从中西医论争看近代知识界的价值取向》,《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3期。
    奚霞:《上海民国时期的中西医论争》,《中医文献杂志》2005年第1期。
    薛益明:《中医发展百年史实回顾与思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5期。
    杨念群:《从“资治”到“反思”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转向》,《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4期。
    杨念群:《兰安生模式与民国初年北京生死控制空间的转换》,《社会学研究》1999年4期。
    叶世祥:《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西学背景》,《学术月刊》2002年10期。
    余新忠:《从社会到生命——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
    张斌:《民国时期医事纠纷的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年第6期。
    张斌:《中华医学会医业保障委员会的建立与影响》,《中华医史杂志》 2004年1期。
    张大庆:《“病有六不治”:中国最早的医学伦理准则》,《中华医史杂志》 1998年3期。
    张苏萌、张丹红:《20世纪前叶我国卫生(健康)教育机构发展概况》,《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4期。
    张苏萌、张丹红《近代以健康教育为书名的著作述评》,《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1期。
    张勇:《偏激与折衷——试析近代国人对待中医的态度》,《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2期。
    张玉琴:《中华医学会的公共卫生工作》,《中华医史杂志》 1986年3期。
    张志斌、杨金生:《近现代执业中医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对比研究》,《中医教育》2004年6期。
    张志斌:《40年代的中医师检核委员会概况》,《中华医史杂志》 2002年2期。
    张宗明:《近代中医发展缓慢的方法论原因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年3期。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社会学研究》 2000年第5期。
    赵康:‘专业化运动理论——人类社会中专业性职业发展历程的理论假设》,《社会学研究》 2001年5期。
    甄志亚:《试论中国近代医学的文化背景特点与趋势》,《中华医史杂志》 1995年第1 期。
    郑洪:《郑观应的医事活动与医学思想》,《中华医史杂志》 2003年4期。
    郑师渠:《梁启超的科学观》,《光明日报》 2002年11月27日。
    朱晓光:《国民党中央内部围绕“中医条例”的中医废存之争》,《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年6期。
    祖述宪:《关于丁文江之死》,《安徽史学》 1998年1期。
    祖述宪:《胡适对中医究竟持什么态度》,《中国科技史料》 2001年1期。
    左玉河:《从“经世之学”到“分科立学”——近代早期的学术分科观念及分科方案》,《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1年1期。
    左玉河:《学理讨论,还是生存抗争——1929年中医存废之争评析》,《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