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律令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律令学是秦汉时期形成的一门以法律为主要研习对象的学问。秦汉律令学在学术上推动了法治思想与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在人才培养方面为秦汉社会造就了一大批谙熟法律知识、法律技能、法律思想的人才。
     秦汉律令学的研究具有历史与现实双重目的。一方面,从历史角度分析,对律令学的源流加以考辨可以清晰地认识秦汉时期法律及其学说的发展趋势,更为深入地考察这一时期法律文本及内容的流传,与此同时可以以点带面地深化秦汉史研究。另一方面,随着秦汉法律资料的出土,如何解读这些法律资料以及如何探讨秦汉时期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以及实践都成为摆在学者面前的现实问题,而秦汉律令学的研究将有益于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的研究以史书记载与秦汉简牍为主要依据,结合先秦法家著作、秦汉诸子著作,汲取现代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力图构建一个律令学的研究体系。在研究中,本文本着唯物史观,采用二重证据法,同时将史学研究与现代政治学、法学理论相结合,扩展研究视角,以期对课题研究有所裨益。
     本文的研究主要把握两条线索,其一是律令学的源流,其二是秦汉律令学的传习内容、传承途径、明法选举以及“明习律令者”的家世、资历与政治形象等具体问题。本文共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导言。笔者分别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研究目的与方法进行了系统地阐述,着重对本课题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回顾,并且对文中主要的“律令学”概念进行了定义和说明。
     正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是秦汉律令学的渊源与形成。其一,笔者依据先秦史料,分别梳理了商鞅变法前法的内容、形式及其发展、流传,从而提出春秋时期晋国的成文法是商君之法的主要来源。其二,笔者论述了商鞅变法与秦国律令的关系,提出商鞅既是秦汉法律的始作俑者,又是律令学的开山鼻祖。
     第二章是秦汉律令学的演进与流变。本章以时间顺序纵向考察了秦汉律令学的演进历程与流变情况。根据不同时期律令学的具体情况,笔者分别论述了律令学发展的整体形势,分析了律令学演进的具体表现。以此为基础,笔者认为秦汉律令学历经秦汉时期的发展演进,不仅并未衰落,而且为魏晋以至唐宋律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是律令学传习的内容。本章对律令学所传习的刑名思想、法律文本与律说、法律技能、法律道德以及法史知识进行了梳理,并且举例说明了秦汉时期人们传习这些内容的具体事例。
     第四章是律令学的传习途径。笔者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将秦汉律令学的传习途径分为“以吏为师”、私学传习以及经、律兼修,并且分别进行了阐释。第五章是秦汉时期的明法选任制度。就秦代的通法选任制度而言,笔者分别从秦孝公颁布的“招贤令”、《商君书·定分》篇中的“法官法吏制”以及考课制度三个层面进行了考证,从而得出结论:秦的通法选任对明习律令者入仕为官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关于汉代的明法选任制度,笔者分别考述了汉初的贤良选举,“丞相四科”中的“明晓法令”科、“秀才三科”中的“明律令”科,“岁举治狱平”,“文吏能笺奏”,以及考课制度中关于“颇知律令”的考课等内容。由此提出汉代的明法选举和明法考课制度为明习律令者入仕和升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且随着法官设置的不断完善,明习律令者可以出任的官职也因此增多。
     第六章是“明习律令者”的家世、资历与政治形象。本章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其一,“明习律令者”的家世,上至君主帝王,下至吏民,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其二,在秦汉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律令之学对官吏的仕途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律令学并不能满足官吏仕宦的各种需求;其三,“明习律令者”以入仕为官者居多,尤以改革家、法学家、文吏、思想家为典型的政治形象。
     第七章是律令学的特点、影响与局限。其中,律令学以“务为治”、普及性和功利性为突出的特点,对秦汉时期的学术、政治、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律令学对政治的依赖性、对个人能力的提倡存在道德误区以及受文教政策的影响而导致地位变化,因此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出现了起伏和波动。
     结语对本文关于律令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别就选题的重要性、律令学与经学的关系以及律令学在中国古代法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阐发。
Lv-ling Xue w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legal knowledge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which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legal theory and legal system and trained a lot of officials who were good at the legal knowledge, skills and thought.
     This research on Lv-ling Xue has two significances. The historic one is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Lv-ling Xue,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ntemporary trends in law and legal doctrine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make an in-depth study on history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realistic one is that this research help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legal instruments which came out of the ground and the legal awareness and legal actions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unearthed relics, books of legalist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other documents in Han Dynasty,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by modern academic scholars. From thi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construct a study system of Lv-ling Xue. This dissertation sticks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dopts the method of duplicate historic proofs and at the meanwhile combines the historic research with modern political and legal theories,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Lv-ling Xue and goes into details about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electoral institution of Mingfa (which means showing good sense on the law), people’s family tree and official careers who studied laws and decrees, and so 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which are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interprets the importance, value, purpose and method of the research on Lv-ling Xue. It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Lv-ling Xue.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study of Lv-ling Xue’s origin and forma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pre-Qin days, the author organizes the content, forms, development and circulation of the laws before Reforms of Shang Yang, and concludes that the written or statute law in the state of Jin was the main origin of Lord Shang’s Law. Nex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orms of Shang Yang and the laws and decrees of Qin Kingdom. According to this, the author holds that Shang Yang was the founder of the legal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the builder of Lv-ling Xu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evolution and change of Lv-ling Xue, which is arranged in order of time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Lv-ling Xue. Next it concludes that Lv-ling Xue developed continuously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formed the foundation for Lv Xue from the Wei and Jin Dynasty to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third chapter is teaching materials of Lv-ling Xue, which researches on the knowledge of Lv-ling Xue such as legal ideology, legislat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technique of law, moral character and history of law. This part also gives the specific and historic examples of how people learned and inherited the legal knowledge.
     The fourth part is the imparting methods of Lv-ling Xue, which the author divides into three types, one was to study from the officials, one was to learn from private friends or teachers, and another was to study from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decrees. This part elaborates on these three ways.
     The fifth chapter is electoral institution of Mingfa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By researching on three aspects, which were the royal edict promulgated by Qin Xiao Gong, legal official system in Book of Lord Shang, and the checkup system, 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learning law was very beneficial to the career of people who studied laws and decrees. Next it discusses the electoral institution of Mingfa in Han Dynasty and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lectoral institution and checkup system people with legal education could get more opportunities in career than others.
     The sixth chapter is people’s family tree and official careers who studied laws and decrees. Through analyzing them, the author makes conclusions as follows: firstly, the people who studied laws and decrees had various backgrounds, including emperors, officials and common people. Secondly,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experience of learning laws and decrees should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official career. However, Lv-ling Xue could not always satisfy the various needs of political officials. Thirdly, the majority of people who studied laws and decrees were those who entered the officialdom to begin their official career. Among them, the typical political images were reformers, jurisprudents, literal clerks and ideologues.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and limits of Lv-ling Xue. Lv-ling Xue, with its outstanding features of practicability, popularization and utilitarianism, ha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academics, politics and the society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Meanwhile, due to its dependence on politics, its moral misunderstanding of advocating personal ability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by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olicy, the position of Lv-ling Xue changed as time went by. It fluctuated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The concluding part makes a summary to this dissertation. It explains respectively the importance to choose this subjec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v-ling Xue and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its position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of law.
引文
①[汉]班固:《汉书》卷 30《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701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57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88《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593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43《叔孙通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126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1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77 页。
     ①吕思勉:《秦汉法律之学》,《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 583-585 页。
    ①邢义田:《秦汉的律令学》,《秦汉史论稿》,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六年,第 252 页。
    ②程舜英编著:《两汉教育制度史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年,第 61 页。
    ③张晋藩总主编,本卷主编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 2 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第 230-238页。
    ④汤能松、张蕴华等:《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法律出版社,1995 年,第 14 页。
    ⑤汤能松、张蕴华等:《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法律出版社,1995 年,第 20 页。
    ⑥何勤华:《秦汉律学考》,《法学研究》,1999 年第 5 期。
     ①杨昂、马作武:《中国古代法律诠释传统形成的历史语境》,《法学评论》,2003 年第 3 期。
    ②沈天水:《中国古代法律教育初探》,《法学》,1984 年第 2 期。
    
    ①夏家骏:《古代法律学校简论》,《社会科学辑刊》,1988 年第 6 期。
    ②郑显文:《中国古代法学考试制度初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年第 6 期。
    ③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
    ④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 年。
    ⑤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年。
    ①黄留珠:《秦仕进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1982 年第 1 期。
    ②劳干:《汉代察举制度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本。
    ③方北辰:《两汉的“四行”与“四科”考》,《文史》第二十三辑。
    ④阎步克:《汉代选官之“四科”标准的性质》,《社会科学研究》,1990 年第 5 期。
    ⑤安作璋、陈乃华:《秦汉官吏法研究》,齐鲁书社,1993 年。
    ⑥刘海年:《秦代法吏体系考略》,《学习与探索》,1982 年第 2 期。
    ⑦黄留珠:《略谈秦的法官法吏制》,《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
    ⑧阎步克:《秦政、汉政与文吏、儒生》,《历史研究》,1986 年第 3 期。
    ⑨于振波:《秦汉时期的“文法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 年第 2 期。
    ⑩张金光:《论秦汉的学吏制度》,《文史哲》,1984 年第 1 期。 11王新邦:《论秦汉的吏役制》,《贵州大学学报》,1993 年第 2 期。 12张良才:《试论秦之“吏师”制度》,《齐鲁学刊》,1998 年第 1 期。
    ③《张家山汉墓竹简》,《奏谳书》,文物出版社,2001 年,第 224 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5 页。
    ②陈直:《史记新证》,中华书局,2006 年,第 23 页。
    ③邢义田:《秦汉律令学》,《秦汉史论稿》,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六年,第 248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志 27《百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614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68《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231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68《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236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50《汲黯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16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58《兒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29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60《杜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59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26《侯霸传》注引《东观记》,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01 页。
    ⑦[宋]洪适:《隶释·隶续》卷 7《车骑将军冯绲碑》,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 86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83《薛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97 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 83《薛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85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8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3 页。
    ②[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 48《孔稚珪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837 页。
    ③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357 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年,第 1 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 21《魏书·卫觊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611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179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182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182 页。
    ④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十五年,中华书局,2000 年,第 367 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184 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86 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 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0 页。
    ⑧[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88 页。
    ⑨[汉]司马迁:《史记》卷 15《六国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708 页。
    ⑩[汉]司马迁:《史记》卷 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1 页。 11[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89 页。
    ①[清]孙星衍辑,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 年,第 519-522 页
    ②[清]孙星衍辑,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 年,第 52-55 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275 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533 页。
    ⑤[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正名篇》,北京:中华书局 1988 年,第 411 页。
    ⑥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内储说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第 541 页。
    ⑦孙怡让著:《墨子间诂》,《非乐》,北京:中华书局,1956 年,第 234-235 页。
    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 年,第 634-635 页。
    ⑨[清]孙星衍辑,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 年,第 529,530,540,532 页。
    ⑩彭林先生指出:“其实无论是法家所说的法,还是诸子所说的法,抑或《周礼》所说的法,都不能简单地与法律划等号。他们所说的法,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礼法、法则、标准、方法、作法以及法律等等,根据上下文意,所指不一”。参见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09 页。
    11在《周礼》中,有些“法”反映礼的内容。如《小宰职》曰“以法掌祭祀、朝觐、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宰夫职》曰“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从大宰而视涤濯”以及“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 年,第 634-635 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181 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四年,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254-1255 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181-1182 页。
    ①《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仲几对宋元公曰:“夫宋国之法,死生之度,先君有命矣,群臣以死守之,弗敢失队。臣之失职,常刑不赦”。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467 页。
    ②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说难》曰:“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参见[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154 页。
    ③[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2 页。
    ④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五帝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65 页。
    ⑤[清]孙星衍辑,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虞夏书·尧典下》,中华书局,1986 年,第 64-67 页。
    ⑥[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考一·官制总序》,中华书局,1968 年,第 435 页。
    ⑦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367 页。
    ⑧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 年,945-946 页
    ⑨[汉]司马迁:《史记》卷 3《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108 页。
    ⑩[汉]司马迁:《史记》卷 4《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169 页。 11[汉]司马迁:《史记》卷 48《陈涉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1961 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第 21-22 页。
    ②杨伯峻译注:《春秋左传注》,昭公六年,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276 页。
    ③杨伯峻译注:《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九年,北京: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504 页。
    ④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离谓》,学林出版社,1984 年,第 1178 页。
    ⑤[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 3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922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68《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230 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45 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17 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80 页。
    ⑤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83 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85-189 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78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68《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231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68《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227-2232 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 68《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236 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68《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555 页。
    ①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定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第 907 页。
    ②《汉书·艺文志》:“《李克》七篇”,自注曰“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参见[汉]班固:《汉书》卷 30《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724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65《孙子吴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165 页。
    ④[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政理》,北京:中华书局,1987 年,第 165-166 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74《孟子荀卿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349 页。
    ⑥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年,第 182 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 74《孙子吴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168 页。
    ⑧[汉]司马迁:《史记》卷 63《老子韩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146 页。
    ⑨[汉]司马迁:《史记》卷 103《万石张叔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773 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78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63《老子韩非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146-2147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78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130《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289 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 130《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291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30《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735 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 63《老子韩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146 页。
    ⑦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定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第 906 页。
    ⑧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版,1986 年,第 288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30《艺文志》师古注“刘向《别录》云缭为商君学”,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742 页。
    
    ① 《商君书作者考》,参见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 年,第 10 页。
    ②参见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③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第 1067 页。
     ①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第 232-234 页注⑧。
    
    ①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文物》2003 年第 1 期。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内史杂》,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04 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尉杂》,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09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122《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131 页。
    ②王利器撰:《新语校注》,《无为》,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62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39《曹参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019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39《曹参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020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50《张释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07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50《张释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10 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 10《孝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418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5《景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48 页。
    ⑨[汉]司马迁:《史记》卷 53《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14 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6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096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2《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90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39《曹参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018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3《高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96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4《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118,125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5《景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45,149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22《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035 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 48《应奉列传》(附子劭),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12 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 88《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592 页。
    ⑩吕思勉:《秦汉法律之学》,《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 583 页。
    11[汉]司马迁:《史记》卷 58《梁孝王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90-2091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1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1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58《兒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29 页。
    ④[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 年,第 37-38 页。
    ⑤[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 年,68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714 页。
    ①《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2 年,第 747-748 页。
    ②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刑德》,中华书局,1996 年,第 567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51 页。
    ④徐世虹:《绪言》,《中国法制通史》第 2 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第 8-12 页。
    ⑤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算地》,中华书局,1974 年,第 69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34《梁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67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7《昭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3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75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60《杜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60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60《杜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65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89《循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29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75《夏侯胜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155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89《循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27,3628,3629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53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51《路温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68,2369,2371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76《张敞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222-3223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2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3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19 下《百官公卿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803-804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74《魏相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137-3138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81《孔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53 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 49《外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1981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13《公孙述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541 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 26《郭贺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08 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 10 下《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435 页。
    ⑩[宋]范晔:《后汉书》卷 26《樊宏列传》(附族曾孙准),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29 页。 11[宋]范晔:《后汉书》卷 77《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498 页。 12[宋]范晔:《后汉书》卷 54《杨震列传》(曾孙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786 页。 13[汉]班固:《汉书》卷 59《张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57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26《侯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02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34《梁统列传》(附子松),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70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61《黄琼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033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77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78《萧望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287-3288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77,299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10《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1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11《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3 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 86《师丹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503 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 11《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44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72《鲍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88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34《梁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66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3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84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85-286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6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11《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6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12《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48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12《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49-350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12《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51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12《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56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94 下《汉书·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800-3801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95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98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99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70《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17 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 1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3 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 97 下《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974 页。
    11[汉]班固:《汉书》卷 83《薛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93 页。
    12[汉]班固:《汉书》卷 97 下《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975,3976 页。
    13[汉]班固:《汉书》卷 60《杜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70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79《冯奉世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03-3304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11《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40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83《薛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93 页。
    ④沈元:《<急就篇>研究》,《历史研究》,1962 年第 3 期。
    ①[汉]班固:《汉书》卷 83《朱博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97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83《朱博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400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81《孔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53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77《郑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254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84《翟方进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421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70《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23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7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12《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55 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7-1548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17《冯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640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1 上《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5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1 下《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50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1 下《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76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1 下《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85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24《马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839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志 24《百官志一》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559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4《孝和孝殇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76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3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28 上《桓谭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58-959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1 上《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9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1 下《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69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34《梁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66-1169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27《杜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35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27《杜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37-938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76《循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457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2《显宗孝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24 页。
    ⑥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512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2《显宗孝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24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17《岑彭列传》注引《东观记》,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657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13《公孙述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541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3-1544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8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29《鲍永列传》(附子昱),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023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9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9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3《肃宗孝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38 页。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 1994 年,第 437-444 页。 张晋藩总主编,本卷主编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2 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第227-228 页。
    [汉]班固:《汉书》卷 48《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253,2257 页。
    [宋]范晔:《后汉书》卷 28《侯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02 页。
    [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9 页。
    [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9 页。
     ①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 583-584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3《肃宗孝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39,140,146,146-147,147-148,148,152-153,154,157,158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50-1551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4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4-1545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3《肃宗孝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9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4《和帝纪》注引《汉官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76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44《张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03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54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55-1556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48《应奉列传》(附子劭),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10 页。
    ②[清]孙星衍辑,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 年,第 532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14《诸侯王表》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96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4《和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84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51《庞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86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69《窦武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240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4《和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85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4《和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92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10《皇后纪》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423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15 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24 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10 页。
    ⑩[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18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25《鲁恭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879-882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32《樊宏列传》(附族曾孙准),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26-1127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29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39《刘般列传》(附子恺),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308-1309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08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27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26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39《刘般列传》(附子恺),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307 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13、214、218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36,237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5《孝安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43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10 上《皇后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430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15《来歙列传》(附曾孙历),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591 页。
    ⑤[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第 1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61《左雄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020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6《顺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61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61《黄琼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035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55-256 页。
    ①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程材》,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第 539,542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58,259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44《胡广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07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6《顺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63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6《质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78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6《质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80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56《张晧列传》(附子纲),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817 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 51《桥玄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96 页。
    ⑨张烈点校:《两汉纪》下《后汉纪》卷 6《孝顺皇帝纪》,中华书局,2005 年,第 353 页。
    ⑩[宋]范晔:《后汉书》卷 61《左雄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022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25《刘宽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887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58《虞诩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870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30 下《郎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065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31《苏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07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53《申屠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751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63《李固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073-2077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6《顺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64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7《孝桓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02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7《孝桓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03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8《孝灵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37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8《孝灵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47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8《孝灵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48 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 7《孝桓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19 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 8《孝灵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30-331,332,333,338 页。
    ⑩[宋]范晔:《后汉书》卷 8《孝灵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42 页。 11[宋]范晔:《后汉书》卷 6,《党锢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189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6《顺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70,271,273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7《孝桓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07,309,310,315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8《孝灵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42,351,355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附弟子镇),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6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附弟子镇),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5-1546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56《陈球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第 1831-1834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77《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498-2501 页。
    ⑧[宋]洪适:《隶释·隶续》卷 7《车骑将军冯绲碑》,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 86 页;何如月:《汉车骑将军冯绲碑志考释》,《考古与文物》2006 年第 1 期。
    ⑨《太平御览》卷 253 引《广州先贤传》,中华书局,1960 年影印版,第 1193 页。
    ⑩[宋]范晔:《后汉书》卷 54《杨震列传》(附曾孙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786 页。
    11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李膺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124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77《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501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66《陈蕃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171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9《孝献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74,376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48《应奉列传》(附子劭),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06-1608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6《顺帝纪》及注引《续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67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48《应奉列传》(附子劭)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07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48《应奉列传》(附子劭),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07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48《应奉列传》(附子劭),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1610-1611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48《应奉列传》(附子劭),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12-1613 页。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 3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921 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 3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923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48《应奉列传》(附子劭),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14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70《孔融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265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70《孔融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266-2267 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 1《魏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55 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卷 1《魏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44 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卷 22《魏书·陈群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634 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卷 13《魏书·钟繇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397-398 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卷 13《魏书·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407-408 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卷 13《魏书·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407 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卷 13《魏书·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408 页。
    ⑦[晋]陈寿:《三国志》卷 21《魏书·卫觊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611 页。
    ⑧[晋]陈寿:《三国志》卷 21《魏书·卫觊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618 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 3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923-926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121《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117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103《万石张叔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773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101《袁盎晁错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745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52《韩安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94 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121《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118 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卷 28《魏书·钟会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795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63《老子韩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146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3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30《艺文志》注引刘向《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742 页。
    ④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算地》,中华书局,1974 年,第 69 页。
    ⑤钟兆华:《尉缭子校注》,《战威》,河南:中州书画社,1982 年,第 17 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 130《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319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48《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252-2253 页。
    ②[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第 485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48《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222 页。
    ④关于贾谊为法家的论述,本文参考萧萐父:《秦汉之际学术思潮简论》,熊铁基:《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代序》,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10-11 页;王兴国:《贾谊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1-2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49《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277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49《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294-2295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49《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296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49《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299 页。
    ②以上关于晁错的论述,本文参考王兴国:《贾谊评传》副篇《陆贾晁错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365-378 页。
    ③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错法》,中华书局,1974 年,第 88 页。
    ④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下),《八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第 996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42《何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480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58《公孙弘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15-2617 页。
    ⑦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第 134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56《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525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58《公孙弘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18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58《兒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28-2630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30《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714 页。
    ⑤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精华》,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第 92-94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44《淮南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152-2153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64 下《终军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817-2818 页。
    ③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修权》,中华书局,1974 年,第 114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50《张释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10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60《杜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59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36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122《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146 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 122《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153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43《何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480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60《杜周传》(附子延年),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62-2663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90《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63 页。
    ③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说民》,中华书局,1974 年,第 55 页。
    ④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靳令》,中华书局,1974 年,第 108 页。
    ⑤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画策》,中华书局,1974 年,第 140 页。
    ⑥[清]孙星衍辑,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 年,第 536-540 页。
    ⑦《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81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84《翟方进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421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51《路温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67-2372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71《于定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41-3046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66《郑弘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902 页。
    ①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6 年,第 565-566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85-286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3 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 122《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131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26《赵憙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14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20《祭遵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738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26《蔡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07 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 26《侯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02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34《梁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65-1169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28 上《桓谭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56-959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4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附子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59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44《张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02-1503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44《张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04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83《薛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97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26《侯霸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01 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53《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14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2《惠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90 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卷 30《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922-923 页。
    ③程树德:《九朝律考》,《汉律考一·律名考》,中华书局,2003 年,第 13-14 页。
    ④参见李学勤:《论张家山 247 号墓汉律竹简》,《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 195 页;张建国:《叔孙通定<傍章>质疑》,《帝国时代的中国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第 49-70 页。
    ①吴树平:《从竹简本<秦律>看秦律律篇的历史源流》,《秦汉文献研究》,齐鲁书社,1988 年,第 58-74 页。
    ②杨振红:《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二年律令>二十七种律均属九章》,《中国史研究》,2005 年第 6 期。
    ③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历史研究,2005 年第 3 期。
    ④[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72 页。
    ⑤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历史研究,2005 年第 3 期。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6 页。
    ②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01-102 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7-28 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田律》,文物出版社,2001 年,第 165 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25-126 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效律》,文物出版社,2001 年,第 180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39 页。
    ④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71 页。
    ⑤《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津关令》,文物出版社,2001 年,第 205 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04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60《杜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59 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5-20 页。
     ①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文物》2003 年第 1 期。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奏谳书》,文物出版社,2001 年,第 224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81《孔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53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59《张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39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63《武五子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756 页。
    ③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奈锍霭嫔纾?987 年,第 16,310 页。
    ④参见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 2 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第 263-272 页;南玉泉:《论秦汉的律与令》,《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11-212 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52 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06-107 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41 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说明】,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49 页。
    ⑤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定分》,中华书局,1974 年,第 192 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50-242 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73-174 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74 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03 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34 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84 页。
    ⑦ 参考张文显著《法理学》第三十一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 331 页。
    ⑧《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说明】,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49-150 页。
    ⑨《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67 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68-169 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75 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76 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77 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79-180 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11-212 页。
    ⑦《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14 页。
    ⑧《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15 页。
    ⑨《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15 页。
    ⑩《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15 页。
    11《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29 页。
    12《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32 页。
    13《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33-134 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38 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38 页。
    ③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刑德》,中华书局出版,1996 年,第 565 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注,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51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54 页。
    ①参见[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附弟子镇),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3-1547 页;[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丹阳太守郭旻碑》,中华书局,1995 年,第 1006 页;[宋]洪适:《隶释·隶续》,《车骑将军冯绲碑》,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 86 页;[宋]洪适:《隶释·隶续》,《荆州从事苑镇碑》,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 138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注引《史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29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注引《史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55 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 124《游侠列传》注引《史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186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4《文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4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7《昭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0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14《诸侯王表》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96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662 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 29《沟洫志》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689 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 29《沟洫志》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690 页。
    11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定分》,中华书局,1974 年,第 185 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91 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具律》,文物出版社,2001 年,第 149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662 页。
    ④邢义田:《秦汉的律令学》,《秦汉史论稿》,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六年,第 298 页。
    ⑤参见[清]王仁俊:《说文解字引汉律令考》,光绪丁未二月籀無邑居士刊于法政社。
    ⑥[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786 页上。
    ⑦[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5 页上。
    ⑧[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43 页上。
    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43 页下。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66 页上。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111 页上。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162 页上。
    ④[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192 页下。
    ⑤[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282 页下。
    ⑥[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394 页下。
    ⑦[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403 页上。
    ⑧[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426 页下。
    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458 页上。
    ⑩[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555 页下。
    1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581 页下。
    1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615 页上。
    1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625 页下。
    1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626 页上。
    1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644 页下。
    1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648 页上。
    17[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648 页上。
    18[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649 页上。
    19[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695 页下。
    20[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77 页下。
    2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730 页上。
    
    ①[宋]王应麟辑:《玉海》,《急就篇》卷 1,上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5 页下。
    ②[宋]王应麟辑:《玉海》,《急就篇》卷 1,上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6 页上、下。
    ③[宋]王应麟辑:《玉海》,《急就篇》卷 4 注及补注,上海: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第 77 页上。
    
    ①[汉]班固:《汉书》卷 2《惠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88 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60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130《太史公自序》注引《史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320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1 下《高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81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42《张苍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094 页。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237 页下。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592 页下。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709 页上。
    ④[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709 页上。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102《张释之冯唐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760 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 1《五帝本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3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6《武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04 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 48《应奉列传》(附子劭),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12 页。
    ⑨《张家山汉墓竹简》,《奏谳书》,文物出版社,2001 年,第 229 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6 页。
    ①阎晓君:《两汉“故事”论考》,《中国史研究》2000 年第 1 期。
    ②吕丽:《汉魏晋“故事”辨析》,《法学研究》2002 年第 6 期。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28 上《桓谭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59 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 123《大宛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176 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53 页。
    ①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 2 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第 280-282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94 上《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773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19《百官公卿表》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732 页。
    ④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 2 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第 286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70《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23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88《蒙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565、2566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53《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13 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44 页。
    
    ①[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汉旧仪》,中华书局,1990 年,第 68-69 页。
    ②[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 年,第 68 页。
    ③[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汉官仪》,中华书局,1990 年版,第 125 页。
    ④于振波:《秦汉时期的“文法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 年第 2 期。
    ⑤[汉]班固:《汉书》卷 51《路温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69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57《绛侯周勃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73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90《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48 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5-20 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281-295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50《张释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10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72《王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66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71《隽不疑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35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46《张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204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66《郑弘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902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83《薛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90,3390,3392 页。
    ⑦[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纪校注》卷 4,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142 页。
    ⑧[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纪校注》卷 16,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685 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 82 上《方术列传》注引《谢承书》,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714 页。
    ⑩周天游辑注:《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李膺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124 页。 11[汉]班固:《汉书》卷 71《于定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41 页。 12[汉]班固:《汉书》卷 74《丙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148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36《郭躬列传》(附弟子镇),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3,1544,1546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36《郭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6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36《陈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8,1554,1555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90《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75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27《郑均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45-946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90《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52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89《循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27-3634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50《汲黯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19 页。
    ⑨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程材》,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第 543 页。
    ⑩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程材》,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第 535 页。 11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程材》,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第 535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79 上《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2556 页。
    ②参见武树臣:《儒家法律传统》,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年。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第 134 页。
    ④[清]孙星衍辑,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尧典》下,中华书局,1986 年,第 52-55,56-57,64-67 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十八年,中华书局,2000 年,第 641 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六年,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257 页。
    ③[清]孙星衍辑,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 年,第 536 页。
    ④谭戒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年,第 6-7 页。
    ⑤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 年,第 32 页。
    ⑥孙怡让著:《墨子间诂》,《非攻》,北京:中华书局,1956 年,第 118-119 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去私》,学林出版社,1984 年,第 55-56 页。
    ②王利器撰:《新语校注》,《道基》,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6 页。
    ③王利器撰:《新语校注》,《道基》,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29 页。
    ④王利器撰:《新语校注》,《辅政》,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51 页。
    ⑤王利器撰:《新语校注》,《无为》,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62 页。
    ⑥王利器撰:《新语校注》,《辨惑》,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77 页。
     ①[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第 586-590 页。
    
    ①[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32 页。
    ②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 年,第 185 页。
    ③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第 1067 页。
    
    ①参见黄留珠:《略谈秦的法官法吏制》,《秦汉历史文化论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第 33-34 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5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88《蒙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566 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 87《李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550 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87《李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558 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卷 88《蒙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565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87《李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558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51《路温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69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53《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13,2014 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06-107 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06 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07 页。
    ⑦《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记》,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6,7 页。
    ⑧《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31 页。
    ⑨《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30 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卷 68《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236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5《景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49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80 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史律》,文物出版社,2001 年,第 203-205 页。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758 页下-759 页上。
    ②[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786 页上。
    ③[汉]班固:《汉书》卷 90《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67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51《路温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67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097-1099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66-167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3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2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06 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 48《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221 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 51《路温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67 页。 11[汉]班固:《汉书》卷 76《尹翁归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206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89《循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25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77《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496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26《樊宏列传》(附族曾孙准),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26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90《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67 页。
    ⑤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年,290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93《佞幸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726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78《萧望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284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10《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8 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49《仲长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657 页。
    ②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 年,第 262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32《殷识列传》(附弟兴),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29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26《韦彪列传》(附子义),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18-919 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12《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1064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61《黄琼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033 页。
    ⑦在邢义田先生的《秦汉的律令学》一文中分别考察了汉代明文规定由明律令者出任的官职,包括:治书侍御史,廷尉正,廷尉监,廷尉平,尚符玺郎中,雒阳市市长长、丞。此外,邢先生还在文中列举了非精于律令者不足担当的部分职位,包括:廷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御史,丞相,尚书、中书。参见邢义田:《秦汉的律令学》,《秦汉史论稿》,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六年,第 281-284 页。
    ⑧[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汉旧仪》,中华书局,1990 年,第 72 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 25《续汉书·百官志二》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582 页。
    ⑩[汉]班固:《汉书》卷 58《兒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28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59《张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39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83《朱博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99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 56《张晧列传》(附子纲),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815 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卷 45《蜀书·张翼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1073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陈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6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26《续汉书·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559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26《续汉书·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594 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 26《续汉书·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599 页。
    ⑨[宋]范晔:《后汉书》卷 26《续汉书·百官志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599 页。
    ⑩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程材》,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第 542 页。
    11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程材》,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第 539-540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51《贾山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36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30《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741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30《艺文志》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742 页。
    ④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下),《五蠹》,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第 1066 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101《袁盎晁错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745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49《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276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55-156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26《侯霸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901 页。
    ③汉代碑文中多以某君称呼官吏,可以参见宋洪适《隶释·隶续》中的汉碑。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附弟子镇),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3 页。
    ⑤徐世虹认为“杜氏亦或杜林”,可备为一说。参见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 2 卷《战国秦汉》第十章,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第 231 页。
    ⑥参见洪适著《隶释·隶续》中“车骑将军冯绲碑”与“荆州从事苑镇碑”。[宋]洪适:《隶释·隶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86,138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62《钟皓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064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71《于定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42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59《张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37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60《杜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661-2662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20《王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734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附弟子镇),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3-1546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郭躬列传》(附弟子镇),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6 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 46《陈宠列传》(附子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547-1567 页。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 62《钟皓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064 页。
    ⑨[宋]洪适:《隶释·隶续》卷 7《车骑将军冯绲碑》,北京:中华书局,2003 年,第 86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67《胡建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910 页。
    ②[明]李贽:《藏书》,《晁错》,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254-255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80《宣元六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311 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 66《郑弘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902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 77《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2468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56《陈球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831 页。
    ⑦《太平御览》卷 253 引《广州先贤传》,中华书局,1960 年影印版,第 1193 页。
    ①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 2 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年,第 232 页。
    ②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程材》,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第 533 页。
     ①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78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2 页。
    ①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 年,第 44,45 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仓律》,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42 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27-128 页。
    ④关于“文无(毋)害”问题,黄留珠先生在《秦汉仕进制度》一书中对古今中外的几种主要观点进行了整理,我们赞同黄先生的看法,同样以陈直先生“精通律令文,而不深刻害人”说来认识和使用“文无害”一词。参见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55-56 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卷 53《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14 页。
    ⑥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259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4《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16 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 4《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27 页。
     ①[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 年,第 68-69 页。
    ②参见阎步克:《汉代选官之“四科”标准的性质》,《社会科学研究》1990 年第 5 期。
    
    ①[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 年,第 68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6《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97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12《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55 页。
    
    ①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程材》,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第 535 页。
    ②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奈锍霭嫔纾?987 年,13·7,第 21 页。
    ③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奈锍霭嫔纾?987 年,37·57,第 63 页。
    ①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奈锍霭嫔纾?987 年,49·9,第 84 页。
    ②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奈锍霭嫔纾?987 年,57·6,第 100 页。
    ③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奈锍霭嫔纾?987 年,89·24,第 157 页。
    ④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奈锍霭嫔纾?987 年,179·4,第 286 页。
    ⑤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奈锍霭嫔纾?987 年,212·7B,第 326 页。
    ⑥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罚奈锍霭嫔纾?987 年,562·2,第 658 页。
    ⑦《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 年,破城子探方三(E·P·T 3:3),第 6 页。
    ⑧《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 年,破城子探方四(E·P·T 4:87),第 13 页。
    ⑨《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 年,破城子探方五(E·P·T 5:192),第 29 页。
    ⑩《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 年,破城子探方五Ο(E·P·T 50:10),第 152 页。
    11《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 年,破城子探方五Ο(E·P·T 50:14),第 153 页。
    12 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 年,破城子探方五二(E·P·T 52:36),第 229 页。
    13参见陈蔚松:《汉代考选制度》,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 年,第 243 页。
    
    ①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程材》,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第 541-542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10《成帝纪》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08 页。
    ③[宋]范晔:《后汉书》志 26《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589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志 27《百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614 页。
    ⑤[宋]范晔:《后汉书》志 26《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3599 页。
     ①见附表。附表参考《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八家后汉书》、《太平御览》、《隶释?隶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居延新简》等史料。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 14《宗室四王三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556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2《显宗孝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24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93《佞幸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726 页。
    ④[汉]班固.汉书[M].卷 78《萧望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284。
    ⑤[汉]班固:《汉书》卷 93《佞幸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726 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 98《元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4014 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15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68《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236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51《贾山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36 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 24《马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839 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 98《元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4014 页。
    ⑥[宋]范晔:《后汉书》卷 17《岑彭列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657 页。
    ⑦[汉]班固:《汉书》卷 28 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1654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49《袁盎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302 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 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55-256 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 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50 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 96《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687 页。
    
    ①参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朱汉民:《从名士风流到圣贤气象》,《光明日报》,2007.12.20⑨。
    ②[汉]班固:《汉书》卷 89《循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623-3624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94《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3772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130《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3288-3289 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六年,中华书局,2000 年,第 1277 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 年,第 202 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 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02 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 7《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 年,第 296 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 40《周勃传》,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056 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 8《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256 页。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 32《樊宏列传》(附族孙准),北京:中华书局,2001 年,第 1126 页。
    [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6.
    [3]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 [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 [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0] [宋]熊方等.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1] [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纪校注[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12] 张烈点校.两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3]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4]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8.
    [15]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6] [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8.
    [17] [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8] [明]董说.七国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9] 缪文远.七国考订补[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 [清]孙楷.秦会要订补[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1] [清]杨晨.三国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2] [宋]徐天麟.西汉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3] [宋]徐天麟.东汉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4]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5] 战国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7]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8] [清]孙星衍辑,陈抗、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9]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0]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1]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2]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3]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4] 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57.
    [35] [清]孙怡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6] 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4.
    [37] 孙怡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8] 戴望.管子校正[M].《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影印版,1986.
    [39] 高亨.商君书注译[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40]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2] 杨伯峻.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43]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4] 谭戒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45] 尹文.尹文子[M].《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
    [46] 王恺銮.尹文子校正[M].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民国 24 年.
    [47] 钟兆华.尉缭子校注[M].河南:中州书画社,1982.
    [48]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学林出版社,1984.
    [49] 王利器.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0] [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1] 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2] 刘安著,高诱注.淮南子注[M].《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6.
    [53] 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4]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5] [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6] 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7] [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8] 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9] 刘向撰,赵仲邑注.新序[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0] [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1] [东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62] [唐]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3]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
    [64]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5.
    [65]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6]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67] [清]王仁俊.说文解字引汉律令考[M].光绪丁未二月籀無邑居士刊于法政社.
    [68] [宋]王应麟辑.玉海[M].上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
    [69] [宋]洪适.隶释·隶续[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0] 太平御览[M].中华书局,1960 年影印版.
    [71]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2]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3] [明]李贽.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4]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75] 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6]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77] 银雀山汉墓竹简[M].文物出版社,1985.
    [78] 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M].文物出版社,1985.
    [79]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80] 居延新简释粹[M].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81] 居延新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82] 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龙岗秦简[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83] 武威汉简[M].文物出版社,1964.
    [84] 林梅村,李均明.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M].文物出版社,1984.
    [85] 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86] 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7]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88] 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9] 程树德.九朝律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90]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1]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92] 邢义田.秦汉史论稿[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六年.
    [93] 杨承彬.秦汉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M].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六十七.
    [94] 程舜英.两汉教育制度史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95] 孙晓楼著,王健编校.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96] 汤能松,张蕴华.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97] 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98]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99] 何勤华.律学考[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0]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1987.
    [101] 林尹.中国学术思想大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2] 张立文主编,周桂钿,李祥俊著.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M].人民出版社,2004.
    [103] 王锦民.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新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104] 戴濬.管子学案[M].学林出版社,1994.
    [105] 梁启超. 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06]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107] 熊铁基.秦汉新道家略论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08] 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9] 王兴国.贾谊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10] 张鹤泉.汉明帝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111] 冯天瑜主编.中国学术流变——论著辑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2] 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113] 高正.诸子百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14]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5] 周桂钿.秦汉思想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16] 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117] 王清云.汉唐文官法律责任制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8] 栗劲.秦律通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
    [119] 徐世虹.中国法制通史第 2 卷《战国秦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20] 张建国.帝国时代的中国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21] 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122] 曹旅宁.秦律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3] 曹旅宁.张家山汉律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4] [日]大庭脩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25] [日]崛毅著.秦汉法制史论考[M].法律出版社,1988.
    [126] [日]中田薰.法制史论集[M].岩波书店,1964.
    [127] [日] 滋贺秀三.中国法制史论集[M].东京:创文社,2003.
    [128]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7.
    [129]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130] 安作璋、陈乃华.秦汉官吏法研究[M]. 济南:齐鲁书社,1993.
    [131]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32]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133]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4] 陈蔚松.汉代考选制度[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
    [135] 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M].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136] 俞鹿年.历代官制概略[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8.
    [137] 杨宽.西周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8]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39] 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40] 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41] 钱玄.三礼通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42] 马非百.秦集史[M].中华书局,1982.
    [143] 林剑鸣.秦史稿[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44] 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45] 钱穆.秦汉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4.
    [146] 钱穆.国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97.
    [147] 剑桥中国秦汉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48] 高敏.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C].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149] 高敏.秦汉史论集[M].河南: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
    [150] 高敏.秦汉史探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年.
    [151] 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2] 韩连琪.先秦两汉史论丛[M].济南:齐鲁书社,1986.
    [153] 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M].中华书局 1995.
    [154] 李衡眉.先秦史论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9.
    [155] 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
    [156]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157] 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158] 陈直.史记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59] 陈梦家.汉简缀述[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0] 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1] 陈直.居延汉简研究[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
    [162] 吴树平.秦汉文献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8.
    [163] 薛英群.居延汉简通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
    [164] 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65]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66] 武威县博物馆.汉简研究文集[C].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167] 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辑.简帛研究(第三辑)[C].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168] 李学勤,谢桂华主编.简帛研究[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9] 汉简译丛(一)[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70] 汉简译丛(二)[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71]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
    [172] 李均明.古代简牍[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73]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中华书局,2003 年.
    [174] 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75] 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76] 武树臣.儒家法律传统[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77] 王宏治,郭成伟.法学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78]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M].群众出版社,1995.
    [179] 张晋藩.中国法律史论[M].法律出版社,1982.
    [180] 肖永清主编.中国法制史简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181] 徐朝阳著,王云五主编.中国刑法溯源[M].商务印书馆
    [182] 杨鹤皋.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
    [183] 钱大群.中国法律史论考[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4] 胡留元,冯卓慧.西周法制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185] 韩国磐.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86] 王立民.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87]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 2 辑)[M].北京:中国政大学出版社,2004.
    [188] 张伯元.法律文献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89] 张伯元.出土法律文献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90] 郑显文.唐代律令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91] 刘海年. 战国秦代法制管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92] 蔡万进.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93] 法律史论丛(一)[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194] 法律史论丛(二)[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95] 法律史论丛(三)[C].法律出版社出版,1983.
    [196]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97] 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8] 杨思斌.功利主义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99]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200] 沈天水.中国古代法律教育初探[J].法学,1984,(2).
    [201] 夏家骏.古代法律学校简论[J].社会科学辑刊,1988,(6).
    [202] 师棠.律学衰因及其传统评价[J].法学,1990,(5).
    [203] 何勤华.秦汉律学考[J].法学研究,1999,(5).
    [204] 郑显文.中国古代法学考试制度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6).
    [205] 杨昂,马作武.中国古代法律诠释传统形成的历史语境[J].法学评论,2003,(3).
    [206] 郝建平.20 世纪以来汉代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6).
    [207] 罗新本.律学博士创置年代考[J].法学季刊,1987,(2).
    [208] 王立民.我国古代官吏知法论[J].政治与法律,1993,(4).
    [209] 陈启天.法家述要[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四十本下册).
    [210] 钱剑夫.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律家律学律治而无法家法学法治说[J].学术月刊,1979,(2).
    [211] 徐祥民.秦后法家及其发展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2,(6).
    [212] 沈元.《急就篇》研究[J].历史研究,1962,(3).
    [213] 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苍颉篇[J].文物,1983,(2).
    [214] 胡平生,韩自强.《苍颉篇》的初步研究[J].文物,1983,(2).
    [215] 孙福吾.应劭《汉官仪》源流考[J].文献,1995,(4).
    [216] 劳干.史记项羽本纪中学书和学剑的解释[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三十本下册).
    [217] 富谷至.史书考[J].西北大学学报,1983,(1).
    [218] 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的官制及其演变[C].先秦两汉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 1986.
    [219] 黄留珠.秦仕进制度考述[J].中国史研究,1982,(1).
    [220] 劳干.汉代察举制度考[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7).
    [221] 方北辰.两汉的“四行”与“四科”考[J].文史,(23).
    [222] 阎步克.汉代选官之“四科”标准的性质[J].社会科学研究,1990,(5).
    [223] 徐子宏.汉简烽燧系统的考核制度[J].贵州师大学报,1988,(4).
    [224] 陈晓枫.两汉劾制辨正[J].法学评论,1989,(3).
    [225] 蒋非非.汉代功次制度初探[J].中国史研究,1997,(1).
    [226] 张晋藩.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与行政法[J].中国社会科学,1985,(1).
    [227] 张桂萍.汉代的上计制度[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1).
    [228] 李铁.古代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及特点[J].政法论坛,1985,(1).
    [229] 刘海年.秦代法吏体系考略[J].学习与探索,1982,(2).
    [230] 阎步克.秦政、汉政与文吏、儒生[J].历史研究,1986,(3).
    [231] 于振波.秦汉时期的“文法吏” [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2).
    [232] 张金光.论秦汉的学吏制度[J].文史哲,1984,(1).
    [233] 王新邦.论秦汉的吏役制[J].贵州大学学报,1993,(2).
    [234] 张良才.试论秦之“吏师”制度[J].齐鲁学刊,1998,(1).
    [235] 朱汉民.从名士风流到圣贤气象[N].光明日报,2007-12-20(9).
    [236] 冉昭德.试论商鞅变法的性质[J].历史研究,1957,(6).
    [237] 张东刚.近年来商鞅变法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11).
    [238] 徐进.韩子亡秦论——商鞅、韩非法律思想之比较[J].法学研究,1994,(4).
    [239] 晁福林.商鞅史事考[J].中国史研究,1994,(3).
    [240] 徐进.商鞅法治理论的缺失——再论法家思想与秦亡的关系[J].法学研究,1997,(6).
    [241] 李存山.《商君书》与汉代尊儒——兼论商鞅及其学派与儒学的冲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生院学报,1998,(1).
    [242] 白芳.二十年来李斯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2).
    [243] 华友根.淮南子>法律思想刍议[J].学术月刊,1985,(3).
    [244] 华友根.张汤的法制活动及其影响[J].学术月刊,1992,(11).
    [245] 刘建清.崔寔政治法律思想探微[J].法学评论,1986,(6).
    [246] 孟祥才.论郑玄的“官”意识[J].山东大学学报,1999,(3).
    [247] 华友根.试论应劭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J].法学研究,1989,(5).
    [248] 蔚智前.《申鉴》中的法律思想述评[J].法学研究,1986,(4).
    [249] 笃才.论张斐的法律思想——兼及魏晋律学与玄学的关系[J].法学研究,1996,(6).
    [250] 何如月.汉车骑将军冯绲碑志考释[J].考古与文物,2006,(1).
    [251] 四川省博物馆,青川县文化馆.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
    [252] 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J].文物,1974,(7).
    [253]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释文[J].文物,1974,(10).
    [254] 唐兰.《黄帝四经》初探[J].文物,1974,(10).
    [255] 高亨,池曦朝.试探马王堆汉墓中的帛书《老子》[J].文物,1974,(11).
    [256]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释文[J].文物,1974,(第 11).
    [257] 凌襄.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J].文物,1974,(11).
    [258] 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J].文物,1978,(1).
    [259] 徐苹芳.居延考古发掘的新收获[J].文物,1978,(1).
    [260] 甘肃居延考古队简册整理小组. “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事”释文[J].文物,1978,(1).
    [261] 伍德煦.居延出土<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简牍考释[J].甘肃师大学报,1979,(4).
    [262] 初仕宾.居延简册<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考述[J].考古,1980,(2).
    [263] 王光永.宝鸡市汉墓发现光和与永元年间朱书陶器[J].文物,1981,(3).
    [264] 吴荣曾.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J].文物,1981,(3).
    [265]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铲车厂汉墓——兼谈 M1 出土的行楷体朱书陶瓶[J].文物,1981,(3).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2,(1).
    [266] 傅举有.关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墓主问题[J].考古,1983,(2).
    [267]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竹书《守法》、《守令》等十三篇[J].文物,1985,(4).
    [268] 连劭名.西域木简所见《汉律》中的“证不言请”律[J].文物,1986,(11).
    [269] 连劭名.西域木简所见汉律[C].文史,北京:中华书局,1988.(第 29 辑).
    [270] 田宜超,刘钊.秦田律考释[J].考古,1983,(6).
    [271] 罗开玉.青川秦牍《为田律》所规定的“为田”制[J].考古,1988,(8).
    [272] 肖亢达.甘谷汉简与东汉后期社会政治[J].考古与文物,1989,(1).
    [273]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J].文物,2003,(1).
    [274] 李宝金.论子产及其改革[J].兰州学刊,1984,(6).
    [275] 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齐国法律考析[J].史学集刊,1984,(4).
    [276] 庆明. “铸刑鼎”辨正[J].法学研究,1985,(3).
    [277] 俞荣根.晋刑鼎再议——兼向庆明同志请教[J].法学研究,1986,(3).
    [278] 蔡燕荞.古代法律的公布[J].文史知识,1987,(12).
    [279] 高潮,刘斌.铜器铭文中的法律史料——简论周代的财产所有权[J].中国法学,1988,(6).
    [280] 刘海年.战国齐国法律史料的重要发现——读银雀山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J].法学研究,1987,(2).
    [281] 李力.东周盟书与春秋战国法制的变化[J].法学研究,1995,(4).
    [282] 李力.《九刑》、“司寇”考辨[J].法学研究,1999,(2).
    [283] 韩玉德.简论齐法家与三晋法家改革理论的分歧[J].历史教学问题,1990,(6).
    [284] 董英哲.《经法》等佚书是田骈的遗著[J].人文杂志,1982,(1).
    [285] 张警.《七国考》《法经》引文真伪析疑[J].法学研究,1983,(6).
    [286] 蒲坚.《法经》辨伪[J].法学研究,1984,(4).
    [287] 陈炯.《法经》是著作不是法典[J].法学季刊,1985,(4).
    [288] 张传汉.《法经》非法典辨[J].法学研究, 1987,(3).
    [289] 李力.《法经》的篇目及其亡佚[C].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290] 荣根.从以礼率刑到改法为律——先秦的立法概况[J].法学杂志,1984,(2).
    [291] 韩连琪.论春秋时代法律制度的演变[C].先秦两汉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 1986.
    [292] 周苏平.春秋时期晋国法律制度初探[J].人文杂志,1988,(3).
    [293] 杨善群.春秋时代诸侯各国的法制建设[J].学术月刊,1988,(5).
    [294] 武树臣.名辩思潮与“成文法”的诞生[J].中外法学,1991,(4).
    [295] 黄展岳.云梦秦律简论[J].考古学报,1980,(1).
    [296] 刘海年.从云梦出土的竹简看秦代的法律制度[J].学习与探索,1980,(2).
    [297] 黄贤俊.对云梦秦简中诉讼制度的探索[J].法学研究,1981,(5).
    [298] 刘海年.云梦秦简的发现与秦律研究[J].法学研究,1982 年,(1).
    [299] 刘海年.云梦秦简《语书》探析——秦始皇时期颁行的一个地方性法规[J].学习与探索,1984,(6).
    [300] 程天权.论商鞅改法为律[J].复旦学报,1983,(1).
    [301] 江必新.商鞅“改法为律”质疑[J].法学杂志,1985,(5).
    [302] 祝总斌.关于我国古代的“改法为律”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92,(2).
    [303] 胡银康.萧何作律九章的质疑[J].学术月刊,1984,(7).
    [304] [日]大庭修,马小红译.律令法系的演变与秦汉法典[J].中外法学,1990,(1).
    [305] 张建国.试析汉初“约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谈“二年律令”与萧何的关系[J].法学研究,1996,(1).
    [306] 张继海.“约法三章”小考[J].中国史研究,2001,(2).
    [307] 李振宏.萧何“作律九章”说质疑[J].历史研究,2005,(3).
    [308] 叶峰.汉律在中国封建法制史上的地位[J].政治与法律,1986,(6).
    [309] 张建国.叔孙通定《傍章》质疑——兼析张家山汉简所载律篇名[J].北京大学学报,1997,(6).
    [310] 高恒.汉律篇目新笺[J].吉林大学学报,1980,(2).
    [311] 杨振红.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二年律令》二十七种律均属九章[J].中国史研究,2005,(6).
    [312] 杨振红.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汉代法典的编纂修订与律令关系[J].中国史研究,2005,(4).
    [313] 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J].历史研究,2005,(3).
    [314] 钱大群.律、令、格、式与唐律的性质[J].法学研究,1995,(5).
    [315] 高恒.汉简所见汉律论考[C].简帛研究(第 2 辑)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316] 高恒.汉简牍中所见令文辑考[C].简帛研究(第 3 辑)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17] 徐世虹.汉令甲、令乙、令丙辨正[C].简帛研究(第 3 辑)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18] 马小红.中国封建社会两类法律形式的消长及影响[J].法学研究,1993,(5).
    [319] 吴怀民.试论中国古代律令及其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4).
    [320] 李玉生.魏晋律令分野的几个问题[J].法学研究,2003,(5).
    [321] 南玉泉.论秦汉的律与令[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3).
    [322] 阎晓君.两汉“故事”论考[J].中国史研究,2000,(1).
    [323] 吕丽.汉魏晋“故事”辨析[J].法学研究,2002,(6).
    [324] 黄敏兰.论中国古代故事制度的不成文法特征和功能[J].人文杂志,1992,(3).
    [325] 马作武,蒋鸿雁.汉“科”为法律形事说质疑[J].法学评论,1990,(4).
    [326] 刘笃.汉科考略[J].法学研究,2003,(4).
    [327] 吕丽,王侃.汉魏晋“比”辨析[J].法学研究,2000,(4).
    [328] 江淳.汉代“春秋决狱”浅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1).
    [329] 陈晓枫.两汉“鞫狱”正释[J].法学评论,1987,(5).
    [330] 刘海年.秦汉诉讼中的“爰书” [J].法学研究,1980,(1).
    [331] 俞伟超.略释汉代狱辞文例——一份治狱材料初探[J].文物,1978,(1).
    [332] 于豪亮.西汉对法律的改革[J].中国史研究,1982,(2).
    [333] 孙家洲,李宜春.西汉矫制考论[J].中国史研究,1998,(1).
    [334] 张建国.夷三族解析[J].法学研究,1998,(6).
    [335] 柳正权.先秦盗罪考[J].法学评论,2002,(4).
    [336] 阎晓君.秦汉盗罪及其立法沿革[J].法学研究,2004,(6).
    [337]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汉律价值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2002,(3).
    [338] 陈伟.张家山汉简<津关令>涉马诸令研究[J].考古学报,2003,(1).
    [339] 张建国.张家山汉简<具律>121 简排序辨正——兼析相关各条律文[J].法律研究,2004,(6).
    [340] 杨鸿雁.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J].法学研究,2005,(1).
    [341] 栗劲.秦律和罪刑法定主义[J].法学研究,1984,(3).
    [342] 李程.我国封建社会实行过罪刑法定主义吗——兼与栗劲同志商榷[J].法学研究,1988,(3).
    [343]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学四十年[J].政法论坛,1989,(4),(5).
    [344] 张培田,晓川.建国以来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12).
    [345] 陈晓枫,柳正权.中国法制史研究世纪回眸[J].法学评论,2001,(2).
    [346] 周天游,孙福喜.二十世纪的中国秦汉史研究[J].历史研究,2003,(2).
    [347] 徐乐尧.汉简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1986,(6).
    [348] 陈公柔.居延出土汉律散简释义[J].燕京学报(新 9 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49] 祝总斌.“律”字新释[J].北京大学学报,1990,(2).
    [350] 张永和.“灋”义探源[J].法学研究,2005,(3).
    [351] 薛其晖.《尚书·尧典》法律思想辨析——试论中国法律的起源[J].学术月刊,1984,(8).
    [352] 方云宝,王小丹.《周易》之法律观探微[J].法学评论,1991,(6).
    [353] 崔永东.《王杖十简》与《王杖诏书令册》法律思想研究——兼及“不道”罪考辨[J].法学研究,1992,(2).
    [354] 李力.刑·法·律——先秦法观念探微[J].中外法学,1989,(5).
    [355] 田成有,张向前.原始法探析——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的运动[J].法学研究,1994,(6).
    [356] 谷方.论“法、术、势”的历史地位[J].求索,1982,(3).
    [357] 唐忠民.简论韩非的“专制”与“法治”思想[J].法学季刊,1986,(1).
    [358] 孙家洲.试论战国、秦汉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J].杭州师院学报,1986,(1).
    [359] 姚伟钧.论法家的形成与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6).
    [360] 张少瑜.先秦兵家法律思想概要[J].法学研究,2000,(5).
    [361] 崔永东.《郭店楚墓竹简》在先秦法律思想史研究上的价值[J].法学研究,2000,(2).
    [362] 杨俊光.《公孙龙子》研究回顾之随想[J].南京大学学报,1988,(4).
    [363] 刘玉俊.试评对先秦名家的批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3).
    [364] 陈孟麟.先秦名家之学并非名学[J].文史哲,1996,(3).
    [365] 胡须晟.先秦名家学派法律观阐释——以理论逻辑的分析为主体[J].法学研究,1996,(6).
    [366] 董英哲.名家学派与社会大变革[J].人文杂志,1999,(5).
    [367] 知水.论稷下黄老之学产生的历史条件[J].南京大学学报,1988,(2).
    [368] 栾保群.黄老之治与黄老之学——试论黄老学始于汉初[J].学习与思考,1981,(3).
    [369] 王利器.汉代的黄老思想[J].河北师院学报,1985,(4).
    [370] 张国华.从《天人三策》到《春秋繁露》——兼论董仲舒与“黄老之学” [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3).
    [371] 崔永东.帛书<黄帝四经>中的刑法思想[J].法学研究,1998,(3).
    [372] 李之喆.汉初政治非“黄老刑名之治”论[J].人文杂志,1998,(6).
    [373] 栗劲、王占通.略论奴隶社会的礼与法[J].中国社会科学,1985,(5).
    [374] 庞也风.论两汉综合学术[J].齐鲁学刊,1987,(6).
    [375] 葛志毅.百家之学与独尊儒术[J].史学集刊,1994,(3).
    [376] 华友根.西汉的礼法结合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J].复旦学报,1995,(6).
    [377] 金景芳.谈礼[J].历史研究,1996,(6).
    [378] 巴新生.试论先秦“德”的起源与流变[J].中国史研究,1997,(3).
    [379] 侯欣一.孝与汉代法制[J].法学研究,1998,(4).
    [380] 刘柱彬.仁政理想与礼法并施的冲突与融合——孟子与荀子刑法思想之比较[J].法学评论,2001,(3).
    [381] 陈新岗.汉代诸子论吏治与治吏[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4).
    [382] 段秋关.试论秦汉之际法律思想的变化[J].法学研究,1980,(5).
    [383] 萧伯符,汤建华.法家思想体系论略[J].法学评论,2003,(4).
    [384] 姚鑫贤.中国法律思想史分期问题商兑[J].法学研究,1999,(3).
    [385] 莫洪宪.先秦两汉犯罪学思想刍议[J].法学评论,1992,(3).
    [386] 崔永东.张家山汉简中的法律思想[J].法学研究,2003,(5).
    [387] 邓红蕾.对峙·对话·合流·和谐——中国法律思想史轨迹回顾及现代启示[J].法学评论,2003,(4).
    [388] 张飞舟.中国古代的乐与法[J].法律科学,200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