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体与辨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戏曲的文体学研究,近年来受到学界的日益关注,尤以郭英德教授《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为代表。本文试图在文体学的关照下,通过尊体与辨体的特殊视角,来重新审视和解读明清文人传奇戏曲的演变历程。本文不仅在于展现尊体与辨体命题的主旨特征,而且更重要在于揭示二者如何影响和推动明清文人传奇戏曲的发展,即重点在于过程的阐释而不是结局的纠缠。二者作为明清文人传奇发展史的内在因子,在各自演进的同时也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其平衡和交互与否影响明清传奇戏曲发展的轨迹,作为关键的作用力和推动力融会贯穿其间,成为明清传奇戏曲发展史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现象。
     针对明清文人传奇戏曲的文体学研究,本文大致分为以下几章:
     第一章为《中国文学的尊体现象》,尊体与辨体现象普遍存在于古代文体的演变进程,如词、戏曲、小说诸文体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一部尊体史。
     第二章为《元末至明中叶:文人传奇尊体的兴起》,高明《琵琶记》作为明清文人传奇之先声,是早期尊体与辨体的结晶体。《琵琶记》中推尊“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风教功能,得到明初统治阶级的肯定赞扬。同时在辨体方面体现出早期南戏文体意识的自觉,如在戏曲结构、宫调套数诸方面,为后世传奇作家沿袭模仿遂有“曲祖”之称,拉开明清文人传奇史的序幕。自邱濬、邵燦等以文人身份介入南戏传奇创作,便致力于提升其“下里巴人”的品位,主要在于着重强化风教功能的推尊,以及藻饰文辞以提升传奇文体的文学品位。同时,文人曲家辨体意识较为薄弱,虽有李开先、何良俊、王世贞等人的开拓和论析,但仍然居于早期文体自觉而非自律的状态,使得尊体命题的阐释显得矫枉过正,未能与辨体平衡合流,形成明前中期传奇发展的步履蹒跚。另外,徐渭、李贽等文人也纷纷提出振聋发聩的尊体主张,为戏曲文体的推尊呐喊助威。
     第三章为《明末清初:尊体与辨体的争胜交融》,“汤沈之争”揭开尊体与辨体命题成熟以及交互的洪流。尊体命题自此花开两瓣而各分一途:一途强调传奇有助风教的社会功能,从传奇外部因素入手来推尊地位,如沈璟、卜世臣、汪廷讷以及清初以李玉为首的苏州曲家群,都是“命意皆主风世”,肯定传奇戏曲社会意识层面的价值和地位;一途突出传奇体证文人自我的主体价值,肯定文人主体价值的同时也肯定传奇这一文体表现形式,这主要体现于三个层面:尊情颂歌、写心隐曲、评点叹赏。而以沈璟为首的晚明文人曲家,如吕天成、王骥德、李渔等又共同致力于辨体命题的展开,促成传奇戏曲文体的独立和辨析,着重于“奇”和“法”两大关键词予以进行,推动明清曲学规范的真正确立,促成传奇文体规范的成熟,成为文人传奇创作的遵体自律。与此同时,汤沈于尊体与辨体的分歧论争,也展开晚明曲家的反省思索,达成“法”与“意”的合美和两擅,实现尊体与辨体的交融,并且付诸传奇创作予以实践,如吴炳、孟称舜、阮大铖、冯梦龙、李玉、李渔等曲家,推动晚明清初文人传奇的繁荣局面,并最终形成“南洪北孔”的巅峰之作,尊体与辨体得以全面诠释和完美展现。
     第四章为《清中叶至晚清:文人传奇尊体的变奏》,“南洪北孔”后的清中叶曲坛,尊体与辨体再次分流错位。推尊教化的功能重新占据核心地位,并在夏纶、蒋士铨、董榕等曲家的推动下达到极致。而辨体命题或僵化成为局囿和束缚,或创作中破体现象层出,出现与史传、杂剧、八股、新乐府诸文体的交互,传奇文体自此逐渐消解没落。直至晚清时期梁启超等宣扬传奇戏曲的社会政治功能,传奇文体沦落为某种意义层面的工具载体,彻底促成尊体与辨体的全面失衡,成为明清文人传奇发展史的一抹斜阳。
     综观明清文人传奇戏曲发展史,尊体与辨体命题虽然形成各自的演进线路,但是二者也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成为推动和影响文人传奇戏曲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文体学视角的特殊关照,以期审视解读明清文人传奇戏曲发展的整体风貌。
The study on drama stylistic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draws a lot of attentionof scholars.Guo Yingde's A Study On Legendary Drama stylistics In Ming and QingDynasty is a representative one.This essay tries to research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the legendary dram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from the angle of Zun Style and BianStyle.This article not only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un Style and Bian Style,butalso analyses how these two style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endarydram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The two styles interwoven and interacted with eachother in their develop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also influenced thelegendary dram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becoming a vital motive force.
     On the study of stylistics of the legendary dram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thisessay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Zun Style in Chinese Literature.It is very common for ZunStyle and Bian Sty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styles,such as Ci,drama and novel etc.
     Chapter two is The Rising of Zun Style in Legend from the End of Yuan to theMiddle of Ming Dynasty.The first combination of Zun Style and Bian Style appearedin Gao Ming's The Story of the Lute which is a frontier of the legendary drama inMing and Qing Dynasty.The Story of the Lute emphasized the function of moralteaching of drama,and was welcomed and praised by the ruling class in early MingDynasty.At the same time,the Bian Style was coming into being in the SouthernDrama,for example,the dramatic structure and tunes which were imitated by latergenerations.The moral teaching function and literary grace have been highly thoughtsince Qiu Rui and Shao Can began to write the Southem Drama.Meanwhile the BianStyle was ignored by dramatists.Although Li Kaixian,He Liangjun and WangShizhen explored and discussed Bian Style,the Bian Style was still in a state ofunconsciousness which made Zun Style be overstated and brought an obstacle to thedevelopment of it.Moreover,these famous dramatists Zhu Youdun、Xu Wei、Li Zhi allclaimed the support of Zun Style,which also promoted the status of Zun Style.
     Chapter three is The Interaction of Zun Style and Bian Style in the End of Mingand the Beginning of Qing.“The Dispute between Shen and Tang”opened the doorfor the interaction and maturing of Zun Style and Bian Style.The two styles thusdeveloped in its own ways separately.Some dramatists stressed the moral teaching of the legend drama from the drama's outer factors,such as Shen Jing、Bu Shichen、Wang Tingne and the SuZhou dramatists represented by Li Yu.They all emphasized“the theme of the drama should teach the audience moral”.The others claimed the selfrepresentation of the dramatists,which embodied in three modes:feeling prioritymode,self expression mode and criticism mode.However,these dramatists such asShen Jing,Lv Tiancheng,Wang Jide and Li Yu etc.made effort on Bian Styleachiev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drama writing rules.At the same time,The disputebetween Shen and Tang also caused the reflection of the dramatists in late MingDynasty.Thus makes the interweaving of“Rule”and“Expression”,achieving theinteraction of Zun Style and Bian Style.The dramatists such as Wu Bing,MengChengShun,Ruan Dacheng,Feng Menglong,Li Yu and Li Yu etc.brought theprosperity of Legend Drama in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andforming the climax of“Southern Hong and Northern Kong”.Zun Style and Bian Styleboth developed perfectly.
     Chapter four is The Change of Zun Style from the Middle to Late Qing Dynasty.After the“Southern Hong and Northern Kong”,the Zun Style and Bian Styledisplaced again.The emphasize of moral teaching took a dominant status again andreached a summit under the promotion of Xia Guan、Jiang Shiquan、Dong Rong.Atthe same time,Bian Style became a bind or merged into other styles,which caused theLegend declining.In the late Qing Dynasty,Liang Qichao stressed the social andpolitical function of drama which caused Legend becoming a tool of some meaning.
     From the above history of legend drama,although Zun Style and Bian Styledeveloped separately,their interweaving and interaction became a vital motive for thedevelopment of legend drama.The study of this stylistics would be helpful to knowthe panorama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gend drama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引文
①王长华、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的价值序列》,《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②吴承学、何诗海:《论〈四库全书总目〉的文体学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③杨恩寿:《词馀丛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6页,下文所引自《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皆同此版本。
    ①徐复祚:《曲论·附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44页。
    ②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36页。
    ③况周颐:《蕙风词话附录》,唐圭璋:《词话丛编》五,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585-4600页。
    ④杨万里:《略论词学尊体史》,《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
    ①刘石:《试论尊词与轻词——兼评苏轼词学观》,《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②曹庆鸿:《论唐宋词及理论之演变与尊体》,《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
    ③皮述平:《晚清词学的思想与方法》,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④徐师曾:《文体明辩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80页。
    ①吴曾祺:《涵芬楼文谈》,杨承祖点校,[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2页。
    ②吴承学:《辨体与破体》,《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
    ③曹明升:《清代词学中的破体、辨体与推尊词体》,《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④蒋骏:《尊体与破体——略论韩愈的诗与文》,《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⑤邓新跃:《明代前中期诗学辨体理论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⑥王晓骊:《唐宋词与商业文化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①王常新:《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5页。
    ②谭帆、杨再红:《评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①杨万里:《略论词学尊体史》,《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
    ①李玉:《南音三籁》序言,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361页。下同。
    ①沈自晋:《重订〈南词全谱〉凡例》,《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34页。
    ②王骥德:《曲律》自序,陈多、叶长海注释:《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页。下同。
    ③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自序,《王骥德曲律》,第340页。
    ①李清照:《词论》,《李清照全集》,珠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①桓谭:《新论》《离事第十一》,《桓谭及其新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32页。
    ①陈继儒:《叙列国传》,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3页。下同。
    ②周晖:《金陵琐事》卷上“五大部文章”,《中国方志丛书》影印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41页。
    ③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二,《历代笔记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④《崇祯十五年四月十七日刑科给事中左懋第为陈情焚毁水浒传题本》,引自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1902年,第1期。
    ①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1898年,第1册。
    ①《论语·学而》,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页。
    ②《晋书·文苑传序》,四库全书本。
    ③《梁书·文学传序》,四库全书本。
    ④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记》附评语,《王骥德曲律》,第348页。
    ⑤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426页。
    ①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②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40页。
    ①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41页。
    ①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39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6页。
    ③《瑞安县志》,侯百朋编著:《〈琵琶记〉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5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0页。
    ⑤许之衡:《作曲法·论传奇之结构》,转引自许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版,第19页。
    ①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97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41页。
    ③毛声山:《毛声山评第七才子书琵琶记》,侯百朋编著:《〈琵琶记〉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39页。
    ①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39页。
    ②张琦:《衡曲塵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69页。
    ③姚华:《曲海一勺》,侯百朋编著:《〈琵琶记〉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8页。
    ②对于《五伦全备记》的作者如今仍存异议,韩国学者吴秀卿曾撰写《奎章阁藏本〈五伦全备记〉初探》一文,认为《五伦全备记》的作者并非指邱濬。另外《徐朔方说戏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P97-99页,有文《奎章阁藏本〈五伦全备记〉对中国戏曲史研究的启发》,发表于《韩国研究》1993年第10期。但是从《五伦全备记》剧本看来,作者即使并非邱濬,还是显然可见经过文人士大夫的加工和润色。
    ③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29页。下同。
    ④夏庭芝:《青楼集志》,《历代曲话汇编》,第466页。
    ①陈鼎:《东林列传》卷二
    ②朱棣御制:《五经大全·序》
    ③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8页。
    ④《董仲舒传》,《汉书》卷五六
    ⑤《本纪第二·太祖二》,《明史》卷二
    ①无名氏:《奇妙全相注释西厢记》刊印说明,明弘治间金台岳家刻本,《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0页。
    ②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后序,卜键笺校:《李开先全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8页。下同。
    ③杨悌:《洞天玄记》前序,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三五,《古本戏曲丛刊》四集。
    ①姚茂良:《双忠记》(第一折)
    ②张凤翼:《答管佥宪书》,《处实堂续集》卷八,续四库全书本。
    ①不管《五伦全备记》是否为邱濬所作,但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完全虚构的长篇戏曲作品”(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的说法可以成立,流露出浓厚的文人气息和色彩。
    ②李开先:《〈宝剑记〉后序》,《李开先全集》,第488页。
    ③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④张凤翼:《与徐侍读公望书》,《处实堂集》卷五,续四库全书本。
    ①张凤翼:《灌园记》第十六出[太师引]
    ②张凤翼:《浣纱记》第一出“家门”[红林擒近]
    ③李梦阳:《缶音序》,《空同先生集》卷五二,嘉靖九年刻本。
    ④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9页。
    ⑤廖可斌:《复古派与明代文学思潮》,[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386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22页。
    ②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4页。
    ①康海:《沜东乐府》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4页。
    ②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5页。
    ③陆采:《明珠记》第四十三出“荣封”[意不尽]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52页。
    ⑤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5页。
    ⑥李开先:《南北插科词序》,《李开先全集》,第466页。
    ⑦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11页。
    ②李开先:《塞上曲》后序,《李开先全集》,第468页。
    ③李开先:《词谑》,《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86页。
    ④李开先:《市井艳词》序,《李开先全集》,第469页。
    ⑤李开先:《宝剑记》第一出[鹧鸪天]
    ⑥雪蓑隐者:《宝剑记序》,《李开先全集》,第487页。
    ⑦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7页。
    ⑧李开先:《断发记》第三十九出[余文]
    ①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李开先全集》,第494-495页。
    ②李开先:《市井艳词》序,《李开先全集》,第469页。
    ①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李开先全集》,第494页。
    ②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李开先全集》,第494页。
    ③关于南北曲体差异论,可参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8-292页。
    ④魏良辅:《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第7页。
    ①李开先:《西野春游词》序,《李开先全集》,第494页。
    ②徐大军:《明人“传奇”称名的观念基础及其渊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后序,《李开先全集》,第462页。
    ①俞为民、孙蓉蓉:《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39页。
    ②雪蓑渔者:《宝剑记》序,《李开先全集》,第486-487页。
    ③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37页。
    ④郑若庸:《玉玦记》第三十六出“团圆”[余文]
    ⑤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32页。
    ⑥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37页。
    ①王九思:书《宝剑记》后,《李开先全集》,第1035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12页。
    ③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第234-235页。
    ④琐非复初:《中原音韵》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第179页。
    ⑤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32页。
    ⑥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11页。
    ①下文所引何良俊曲论皆出自其《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5-13页。
    ②严羽:《沧浪诗话·诗辩》,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0页。
    ①《李攀龙传》,《明史·列传》卷一七三,四库全书本。
    ②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四《诗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5页。
    ③这似乎也是嘉隆年间文人喜爱比拟的现象,如胡应麟亦云:“《西厢》主韵度风神,太白之诗也;《琵琶》主名理伦教,少陵之作也。”(胡应麟《庄岳委谈》,据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页。)
    ①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34页。
    ①梁廷枏:《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275页。
    ②谢谠:《四喜记》卷末收场诗
    ③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49页。
    ①王世贞:《曲藻》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78页。
    ①关于顾坚的生平,可参施一揆:《关于元末昆山腔起源的几个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78年,第2期。
    ②欧阳江琳、李尧臣:《北曲对魏良辅改良昆腔之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③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
    ④钱谦益:“陆秀才采”小传,《列朝诗集》丁集上
    ⑤潘之恒:《啸鸾小品·叙曲》,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①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第202页。
    ②祝允明:《怀星堂集》卷二四,四库全书本。
    ③祝允明:《猥谈》,陶珽《说郛续》卷四六,清顺治间宛委山堂刻本。
    ④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36页。
    ⑤徐树丕:《识小录》卷四“梁姬传”,手稿影印本收入《涵芬楼秘笈》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
    ①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
    ②雷琳:《渔矶漫钞》“昆曲”,道光年宝晋斋刻本。
    ③张大复:《昆腔》,《梅花草堂笔谈》卷一二。
    ④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30页。
    ⑤徐又陵:《蜗亭杂订》,焦循《剧说》卷二引。
    ⑥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1-71页。
    ①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50页。
    ②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39页。
    ③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32页。
    ④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37页。
    ①徐渭:《选古今南北剧》序,《徐渭集·补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96页。下同。
    ②徐渭:《选古今南北剧》序,《徐渭集·补编》,第1297页。
    ①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08页。
    ①徐渭:《昆仑奴题词》,《徐渭集·徐文长佚草》,第1093页。
    ①李贽:《孔北海》,《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4页。
    ②曹丕:《典论·论文》,《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58页。
    ③《后汉书·孔融传》,四库全书本。
    ④李贽:《童心说》,《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8页。
    ⑤左东岭:《李贽文学思想与心学关系及其影响研究综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①李贽:《童心说》,《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8页。
    ②周晖:《金陵琐事》卷上“五大部文章”,《中国方志丛书》影印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41页。
    ①沈鈇:《李卓吾传》,《李贽研究参考资料》(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页。
    ②吴虞:《明李卓吾别传》,《李贽研究参考资料》(一),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页。
    ③赵庆元、刘和文:《简论李贽对晚明皖南戏曲家的影响》,《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①李贽:《拜月亭》序,《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4页。
    ②李贽:《与焦弱侯》,《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页。
    ①起凤馆主人:《刻李王二先生批评北西厢序》,转引自陈旭耀:《现存明刊〈西厢记〉综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②汪本钶:《续刻李氏书序》,《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页。
    ③陈继儒:《国朝名公诗选》卷六“李贽”,四库全书本。
    ④关于“李卓吾批评”的曲本问题,可详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6-68页。
    ①李贽:《红拂》,《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5页。
    ②《论语·阳货》,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85页。
    ③李贽:《西厢》,《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6页。
    ①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3页。
    ②雷琳等辑:《渔矶漫钞》“昆曲”,道光年宝晋斋刻本。
    ③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08页。
    ④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四十九,四部丛刊本。
    ⑤《明史·王世贞传》,四库全书本。
    ⑥王世贞:《曲藻》,《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37页。
    ⑦钱南扬:《魏良辅南词引正校注》,《汉上宦文存》,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94页。
    ①高濂:《玉簪记》[结尾]下场诗
    ②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49-50页。
    ③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④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08-209页。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6页。
    ⑥徐麟:《长生殿传奇》序,徐朔方校注:《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39页。
    ②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10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70页。
    ④徐朔方认为受到汤显祖《紫箫记》的影响,《晚明曲家年谱》卷三《梅鼎祚年谱·引论》中第112-114页曾详细比勘二人情节、人物、曲词相似处。
    ①白居易:《长恨歌》,顾学颉校注:《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9页。
    ②吕天成撰,吴书荫校注:《曲品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9页。
    ③汤显祖:《紫钗记》题词,胡士莹校注:《紫钗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4页。
    ⑤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9页。
    ⑥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18页。
    ①冯梦龙:《风流梦》卷末收场诗
    ②冯梦龙:《风流梦小引》,高洪钧编著:《冯梦龙集笺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下同。
    ③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06页。
    ④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06页。
    ⑤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4页。
    ⑥张琦:《衡曲塵谈》,《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70页。
    ⑦汤显祖:《与宜伶罗章二》,徐朔方笺校:《汤显祖诗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62页。下同。
    ①汤显祖:《答凌初成》,《汤显祖诗文集》,第1344页。
    ②程芸:《沈改本与吕改本的关系》,《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9-122页。
    ③周育德:《也谈戏曲史上的“汤沈之争”,《学术研究》,1981年,第3期,第89-96页;叶长海:《沈璟曲学辨争录》,《文学遗产》,1981年,第3期,第102-117页。
    ④沈永隆:《南词新谱》后叙,《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37页。
    ⑤刘淑丽:《建国以来“汤沈之争”研究综述》,《戏曲艺术》,2008年,第3期。
    ①石韫玉:《吟香阁曲谱》序,毛效同编著:《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35页。
    ②汤显祖:《续棲贤莲花社求友文》,《汤显祖诗文集》,第1160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178页;王古鲁《蒋孝旧编南九宫谱与沈璟南九宫十三调曲谱》,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附录二,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613-708页;周维培:《沈璟曲谱及其裔派制作》,《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第86-90页。
    ②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2页。
    ③吕天成:《曲品》,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页。
    ④沈璟:[二郎神][金衣公子]
    ⑤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9页。
    ⑥虞集:《叶宋英自度曲谱》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9页。
    ⑦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3页。
    ①[日]弘法大师:《文镜秘府论校注》“论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22页。
    ②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3页。
    ③杨维祯:《东维子集》卷一一,《四部丛刊》鸣野山房钞本。
    ④汤显祖:《答吕姜山》,《汤显祖诗文集》,第1337页。
    ⑤汤显祖:《答吕姜山》,《汤显祖诗文集》,第1337页。
    ⑥汤显祖:《答孙俟居》,《汤显祖诗文集》,第1299页。
    ⑦汤显祖:《答凌初成》,《汤显祖诗文集》,第1344页。
    ①胡介祉:《格正还魂记词调》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28页。
    ②臧懋循:《元曲选》序,《元曲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③李清照:《词论》,《李清照全集》,珠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①彭乘:《墨客挥犀》卷四,车吉心主编:《中华野史·宋朝卷》,泰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1页。
    ②苏轼:《和致仕张郎中春昼》,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00页。
    ③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小序,唐玲玲注释:《增订注释苏轼词》,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④苏轼:《自评文》,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69页。
    ⑤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18页。
    ⑥[清]张宗橚辑:《词林纪事》引楼敬思语
    ⑦[清]沈辰垣等编:《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五引陆游语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12页。
    ②沈璟:[二郎神][金衣公子]
    ③沈璟:[二郎神][尾声]
    ④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40页。
    ①冯梦龙:《太霞新奏序》,《冯梦龙集笺注》,第177页。
    ②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4页。
    ③黄仕忠:《明代戏曲的发展与“汤沈之争”,《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
    ①孟称舜:《古今词统》序,朱颖辉辑校:《孟称舜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55页。
    ②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22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6页。
    ⑤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06页。
    ⑥[清]陈栋:《北泾草堂曲论》,转引自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
    ⑦黄周星:《制曲枝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20页。
    ⑧[明]董文友:《倚声集》,转引自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
    ①黄宗羲:《胡子藏院本》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334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2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57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59页。
    ①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序》,朱颖辉辑校:《孟称舜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56-557页。
    ②范文若:《梦花酣》序,明崇祯间博山堂刻本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二集。
    ①钟明奇:《“传奇”是唐以后古代小说戏曲之通称》,《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国文论的情与本》(第二十五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323页。
    ②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③唐人陈翰选编《异闻集》时辑入此篇,题为《传奇》。宋人赵令畤《侯鲭录》卷五[商调·蝶恋花]在述及此作时云:“夫《传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四“妇女曰娘”条云:“《传奇》,崔氏莺莺婢曰红娘。《霍小玉传》,长安中有媒氏鲍十一娘,……”《莺莺传》一名,始见于《太平广记》,但此名并不多见于其他类书或丛书,如宋人曾慥所编《类说》卷二十八,收有此作,仍题名《传奇》。
    ④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①朱朝鼎:《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跋,明万历间香雪居刻本,《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42页。
    ②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09页。
    ①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38页。
    ①孔尚任:《桃花扇》小引,王季思、苏寰中合注:《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②冯梦龙:《曲律》叙,《冯梦龙集笺注》,第193页。
    ③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序,《李开先全集》,第461页。
    ④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①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282-283页。
    ②倪倬:《二奇缘》小引,《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31页。
    ③冯梦龙:《曲律》叙,《冯梦龙集笺注》,第193页。
    ④张进德:《“传奇”辨》,《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1期。
    ⑤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脱窠臼》,《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5页。
    ⑥谭元春:批点《想当然》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62页。
    ①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②周书:《鱼水缘》自序,《鱼水缘》卷首,清乾隆博文堂刊本。
    ③逄明生:《灵宝刀》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11页。
    ④止园居士:题《天马媒》,《天马媒》卷首,暖红室刻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⑤无名氏:《鹦鹉洲》小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57页。
    ⑥孔尚任:《桃花扇》小识,《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①许善长:《茯苓仙》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597页。
    ②夏纶:《新曲六种》前五种自序,《无瑕璧》卷首,清乾隆世光堂刻本。
    ③俞彦:《南宫词纪》凡例,《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15页。
    ④丁耀亢:《啸台偶著词例》,《赤松游》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五集。
    ⑤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脱套第五》,《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08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67页。
    ②钟人杰:《四声猿》引,《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41页。
    ③季豹氏:《昆仑奴》杂剧题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84页。
    ④王骥德:《昆仑奴》题词,陈多、叶长海注释:《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51页。
    ⑤茅暎:题《牡丹亭记》,《汤显祖诗文集》,第1575页。
    ⑥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30页。
    ⑦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题词,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页。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30页。
    ②张岱:《琅嬛文集》卷三《答袁萚庵》,清康熙间刻本。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5页。
    ④汤显祖:《合奇序》,《汤显祖诗文集》,第1077页。
    ⑤陈继儒:《批点牡丹亭题词》,《汤显祖诗文集》,第1544页。
    ⑥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54页。
    ⑦相关传奇作品如:《鸳鸯棒》、《西楼记》、《花筵赚》、《望湖亭》、《燕子笺》、《春灯谜》、《情邮记》、《绿牡丹》、《画中人》、《金钿盒》等。
    ⑧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19页。
    ⑨柴绍然:《风流院》叙,《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87页。
    ⑩袁于令:《隋史遗文序》,《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956页。
    ①陈继儒:《题西楼记》,《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60页。
    ②张岱:《琅嬛文集》卷三《答袁萚庵》,清康熙间刻本。
    ③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戒荒唐》,《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9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脱窠臼》,《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5页。
    ⑤李渔:《窥词管见》,《李渔全集》卷二,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09页。下文所引版本皆同。
    ①李渔:《香草亭传奇序》,《李渔全集》卷一,第47页。
    ②樗道人:《巧团圆》序,《李渔全集》卷五,第317-318页。
    ③朴斋主人:《风筝误》总评,《李渔全集》卷四,第113页。
    ④李渔:《与陈学山少宰》,《李渔全集》卷一,第163页。
    ⑤西泠梅客:《凰求凤》评语,《李渔全集》卷四,第435页。
    ①止园居士:题《天马媒》,暖红室刊本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②刘方:《天马媒》作者自题,暖红室刊本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③丁耀亢:《赤松游题辞》,《赤松游》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五集。
    ④余治:《庶几堂今乐》自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586页。
    ⑤杨恩寿:《桂枝香》自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595页。
    ①夏纶:《新曲六种》前五种自序,《无瑕璧》卷首,清乾隆世光堂刻本。
    ②夏纶:《花萼吟》首出《大略》徐梦元眉批,清乾隆世光堂刻本。
    ③梁廷枏:《曲话》卷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267页。
    ①聂付生:《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夏咸淳:《情与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谭帆:《奇:传统的失落与世俗的皈依——中国古典剧论札记》,《戏剧艺术》,1991年,第3期。
    ③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231页。
    ④金人瑞:《三国志演义序》,《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897页。
    ⑤逄明生:《灵宝刀》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11页。
    ⑥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1页。
    ⑦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①何昌森:《水石缘》序,《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1295页。
    ②寄生氏:《争春园全传叙》,《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1595页。
    ③凌濛初:《拍案惊奇》序,丁放鸣标点:《二刻拍案惊奇》,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④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冯裳标校:《今古奇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⑤烟水散人:《赛花铃题辞》,《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第1271页。
    ①祁彪佳:《孟子塞五种曲序》,朱颖辉辑校:《孟称舜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21页。
    ②高明:《琵琶记》第一出“副末开场”
    ③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变调第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76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脱窠臼》,《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5页。
    ⑤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48页。
    ⑥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格局第六·大收煞》,《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69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脱套第五》,《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08页。
    ②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104页。
    ③高奕:《新传奇品》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69页。
    ①吕天成:《曲品》序,吴书荫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页。
    ②王鏊:《孙可之集序》,《震泽集》卷一二,四库全书本。
    ③李梦阳:《答周子书》,《空同集》卷六三,四库全书本。
    ④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何大复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76页。
    ⑤袁宏道:《叙竹林集》,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99页。
    ⑥赵山林:《诗词曲论稿》,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2页。
    ⑦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3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6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④王骥德:《古杂剧序》,《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7页。
    ⑤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10页。
    ⑥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43页。
    ①茅一相:《题词评〈曲藻〉后》,《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38页。
    ②吕士雄新编:《南词定律叙》,《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56页。
    ③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后序》,《李开先全集》,第462页。
    ④王骥德:《古杂剧序》,《王骥德曲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7页。
    ⑤臧懋循:《元曲选后集序》,《元曲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2-58页。
    ②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29页。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3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73页。
    ③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①臧懋循:《元曲选后集序》,《元曲选》,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页。
    ②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55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5页。
    ②王世贞:《五岳山房文稿序》,《弇州四部稿》卷六十七,四部丛刊本。
    ①张伯伟:《论唐代的规范诗学》,《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该文论述唐代的规范诗学,指出“唐代诗学的核心就是诗格,所谓‘诗格’,其范围包括以‘诗格’、‘诗式’、‘诗法’等命名的著作,……‘格’的意思是法式、标准,所以诗格的含义也就是指作诗的规范。唐代诗格的写作动机不外两方面:一是以便应举,二是训初学,总括起来,都是‘以教导人们应该如何写文学作品为目的’。”所以,唐代“‘规范诗学’的要义在‘怎么写’”,强调唐代诗学所规范的内涵及其目的。
    ②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0-81页。
    ③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2-71页。
    ①陶珽:《说郭续》卷四六,清顺治间宛委山堂刻本。
    ②徐树丕:《识小录》卷四“梁姬传”条,手稿影印本收入《涵芬楼秘笈》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
    ③徐大业:《书南词全谱后》,《乾隆吴江县志》卷57,转引自赵景深、张增元:《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5-96页。
    ④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40页。
    ①[元]琐非复初:《中原音韵》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第179页。
    ②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24页。
    ③王九思:书《宝剑记》后,《李开先全集》,第1035页。
    ④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12页。
    ⑤沈宠绥:《度曲须知·宗韵商疑》,《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第234-235页。
    ①同上
    ②沈璟:《南词韵选·范例》
    ③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08页。
    ④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4页。
    ⑤凌濛初:《南音三籁》叙,《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80页。
    ⑥凌濛初:《南韵三籁·凡例》,《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83页。
    ⑦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4页。
    ⑧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41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80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12页。
    ①冯梦龙:《太霞新奏·发凡》,《冯梦龙集笺注》,第179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音律第三·凛遵曲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38页。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11页。
    ②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06页。
    ③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5页。
    ④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33页。
    ⑤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43页。
    ⑥孙郁:《天宝曲史·凡例》,《天宝曲史》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⑦梁廷枏:《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278页。
    ①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109页。
    ②梁披云:《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③[唐]徐浩:《论书》,潘运告编著:《中晚唐五代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173页。
    ④周振甫:《文章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①郑由熙:《雁鸣霜》卷末,《暗香楼乐府》,光绪十六年刊本。
    ②周贻白:《曲海燃藜·范元亨〈空山梦〉》,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50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格局第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64页。
    ④臧懋循:《还魂记》批语,《玉茗堂四种传奇》,万历间吴兴臧氏原刊本。
    ⑤详参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所附图表。
    ⑥范希哲:《富贵仙自序》,《万全记》传奇卷首,康熙年间“绣刻传奇八种”本,《古本戏曲丛刊》五集。
    ①金兆燕:《旗亭记》凡例,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1891页。下同。
    ①林以宁:《还魂记》题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1239页。
    ②黄知琳:《芝龛记》序,清乾隆十七年原刻本卷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65页。
    ③梁廷枏:《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239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8页。
    ①《明史·选举二》,四库全书本。
    ②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36页。
    ③许自昌:《缀白裘》八集序,钱德苍编撰、汪协如点校:《缀白裘》,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①梁清远:《真定三子传》,《祓园集》卷三。
    ②石韫玉:《沈氏四种》序,《报恩猿》卷首,清道光古香林刻本。
    ③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④张志淳:《南园漫录》,四库全书本。
    ⑤陈继儒:批点《牡丹亭》题词,《汤显祖诗文集》,第1544页。
    ⑥陆梦龙:《蝴蝶梦》叙,《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83页。
    ⑦《明史·王世贞传》,四库全书本。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7页。
    ②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06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8页。
    ④王应奎:《柳南随笔》,续修四库全书本。
    ⑤潘之恒:《鸾啸小品》“初艳”,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下同。
    ⑥黄居中:《潘髯翁戊己新集叙》,《潘之恒曲话》,第329-330页。
    ⑦潘之恒:《鸾啸小品》“独音”,《潘之恒曲话》,第28页。
    ①徐扶明:《元明清戏曲探索》,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②清静道人:《临春阁》杂剧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323页。
    ③汪晓云:《中国戏曲的文人“游戏”心态》,《戏曲艺术》,2006年,第3期。
    ④朱有燉:《豹子和尚自还俗》传奇引,《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35页。
    ①孙柚:《琴心记》[卷末收场诗]
    ①李玉:《风云会》第27出《归山》[尾]
    ②张彝宣:《如是观》第30出[山花子]
    ①谭帆:《稗戏相异论——古典小说戏曲“叙事性”与“通俗性”辨析》,《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②徐渭:《选古今南北剧》序,《徐渭集·补编》,第1396页。
    ③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④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汤显祖诗文集》,第1127页。
    ⑤屠隆:《题红记》叙,《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04页。
    ⑥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59页。
    ⑦冯梦龙:《情史》叙,《冯梦龙集笺注》,第134页。
    ①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5页。
    ②韩愈:《送孟东野序》,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3页。
    ③吴伟业:《北词广正谱》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319-320页。
    ①季豹氏:《昆仑奴》杂剧题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84页。
    ②王克家:《醉乡记》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1337页。
    ③柴绍然:《风流院》叙,《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186页。
    ④黄宗羲:《外舅广西按察使六桐叶公该葬墓志铭》,《黄宗羲全集》第十册,《南雷诗文集》卷上。
    ①蒋瑞藻:《小说考证》卷五,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19页。
    ②尤侗:《梅村词序》,《西堂杂俎三集》卷三。
    ③尤侗:《钧天乐》刻本卷末阆峰氏跋语,清康熙聚秀堂刻本,《古本戏曲丛刊》五集。
    ④邹祇谟:《钧天乐》序,《钧天乐》刻本卷首,清康熙聚秀堂刻本,《古本戏曲丛刊》五集。
    ①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①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后候》总批之批语,《此宜阁增订金批西厢》本。
    ②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①钱谦益:《眉山秀》题词,《眉山秀》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②吴伟业:《北词广正谱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320页。
    ①同上。
    ②余仪曾:《往昔行序》,汪之珩《东皋诗存》卷四三,清乾隆文园刻本。
    ③张大复:《如是观》[结尾]
    ①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音律第三》,《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31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语求肖似》,《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53-54页
    ③杨恩寿:《续词徐丛话》卷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第303页。
    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语求肖似》,《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54页。
    ⑤李渔:《香草亭传奇序》,《李渔全集》卷一,第47页。
    ⑥李渔:《柬沧园主人》,《李渔全集》卷一,第181页。
    ⑦任二北:《曲海扬波》卷一,《新曲苑》,中华书局,1940年版。
    ①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变调第二·变旧成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81页。
    ②李渔:《复尤展成先后五札》之五,《李渔全集》卷一,第191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科诨第五·贵自然》,《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64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词别繁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55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忌填塞》,《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28页。
    ①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166页。
    ①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序,朱颖辉辑校:《孟称舜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58页。
    ②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159页。
    ③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108页。
    ④王骥德虽然主张“两擅其极”的观点,但是对于二者的倾向上还是肯定“法”的一方,如对汤显祖的评价,肯定成功的同时重点指出其“法”的不足,并且在融合二者的主张上提出“不废绳检,兼妙神情”的观点,《曲律》卷四杂论下中“若夫不废绳检,兼妙神情,甘苦匠心,丹镬应度,剂众长于一治,成五色之斐然,则李于麟有言:亦惟天实生才,不尽后之君子。”
    ⑤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163页。
    ①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13页。
    ②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9页。
    ③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213页。
    ④茅暎:《题牡丹亭记》,《汤显祖诗文集》,第1575页。
    ⑤臧懋循:《玉茗堂传奇引》,《负苞堂集》卷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2页。
    ①冯梦龙:《新灌园》叙,《冯梦龙集笺注》,第199页。
    ②吴梅:《顾曲塵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①凌濛初:《谭曲杂札》,《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55页。
    ②范文若:《梦花酣》序,明崇祯间博山堂刻本,《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54页。
    ③范文若:《花筵赚》凡例,《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1365页。
    ④吴梅:《情邮记》跋,王卫民:《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447页。下同。
    ⑤吴梅:《画中人》跋,《吴梅戏曲论文集》,第443页。
    ⑥叶堂:《纳书楹曲谱》续集卷三评《燕子笺》,乾隆六十年重刻本。
    ⑦阮大铖:《春灯谜记》自序,徐凌云、胡金望点校:《阮大铖戏曲四种》,黄山书社,1993年版,第6页。
    ⑧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页。
    ①文震亨:《牟尼合题词》,徐凌云、胡金望点校:《阮大铖戏曲四种》,黄山书社,1993年版,第313页。
    ②冯梦龙:《永团圆》叙,《冯梦龙集笺注》,第212页。
    ③钱谦益:《眉山秀题词》,《眉山秀》传奇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④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381页。
    ⑤杨恩寿:《词徐丛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第251页。
    ①洪昇:《长生殿》卷首自序,徐朔方校注:《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下同。
    ②孔尚任:《桃花扇本末》,王季思、苏寰中合注:《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下同。
    ①孔尚任:《桃花扇》小识,《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页。
    ②顾彩:《桃花扇》传奇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1608页。
    ③吴穆:《桃花扇》后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47页。
    ④吴舒凫:《长生殿序》,《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27-228页。
    ⑤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页。
    ⑥洪昇:《长生殿·例言》,《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页。
    ①徐麟:《长生殿序》,《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26页。
    ②吴梅:《长生殿跋》,《吴梅戏曲论文集》,第457页。
    ③叶堂:《纳书楹曲谱》正集卷四目录后批语,乾隆六十年重刻本。
    ④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66页。
    ⑤孔尚任:《桃花扇本末》,《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第5-6页。
    ①蒋瑞藻:《小说枝谈》引《脞语》,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42页。
    ②包世臣:书《桃花扇》传奇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52页。
    ③洪昇:《长生殿·例言》,《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页。
    ①吴舒凫:《长生殿序》,《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28页。
    ②朱彝尊:《长生殿》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397页。
    ③朱襄:《长生殿》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397页。
    ④洪昇:《长生殿》第三十八出《弹词》[转调货郎儿]
    ⑤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60-461页。
    ⑥徐旭旦:《桃花扇题辞》,《世经堂初集》卷一七,清康熙四十六年自刻本。
    ①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②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20页。
    ③孔尚任:《桃花扇凡例》,《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1页。
    ④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①孙郁:《天宝曲史·凡例》,《天宝曲史》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②松涛:《天宝曲史》序,《天宝曲史》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③沈珩:《天宝曲史》题词,《天宝曲史》卷首,《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④蒋士铨:《空谷香》传奇卷末收场诗
    ①《清圣祖实录》卷一三○,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①郭豫衡:《中国散文史》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
    ②方苞:《进四书文选表》,《方望溪全集》,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288页。
    ③蒋士铨:《上陈榕门太傅书》,李梦生、邵海青校注:《忠雅堂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310页。下同。
    ④蒋士铨:《倪文贞公全集》序,《忠雅堂集校笺》,第1996页。
    ⑤蒋士铨:《胡秀才简麓诗序》,《忠雅堂集校笺》,第2015页。
    ⑥蒋士铨:《铅山学创建试院序》,《忠雅堂集校笺》,第2040页。
    ①黄知琳:《芝龛记》序,清乾隆十七年原刻本卷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65页。
    ②张三礼:《空谷香》序,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33页。
    ③卢见曾:《旗亭记》凡例,《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536页。
    ①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2页。
    ②陈芳:《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①陈芳:《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②蒋士铨:《钟叔梧秀才诗序》,《忠雅堂集校笺》,第2013页。
    ③陈守诒:《香祖楼后序》,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44页。
    ①蒋士铨:《空谷香》传奇自序,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34页。
    ①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②夏纶:《花萼吟》首出《大略》徐梦元眉批,清乾隆世光堂刻本。
    ③梁廷枏:《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267页。
    ④夏纶:《无瑕璧》第三十二出《合璧》[尾声]
    ①夏纶:《杏花村》第三十二出《旌圆》[余文]
    ①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104页。
    ①黄图珌:《伶人请新制〈栖云石〉传奇行世·小引》,《看山阁全集·南曲》卷四。
    ②朱万曙:《〈雷峰塔〉的梨园本与方成培改本》,《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③陈芳:《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章《乾隆时期北京之剧作家及其剧作》,第四节《宫廷四大传奇之编撰特色》,第259-271页。
    ④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页。
    ⑤续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藏清乾隆三十七年水竹居刻本。
    ①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后序,《李开先全集》,第462页。
    ①梁章钜:《文武戏班》,《浪迹续谈》卷六,《浪迹丛谈续谈三谈》,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6页。
    ②李克明:《缀白裘》新集序,钱德苍编撰、汪协如点校:《缀白裘》,中华书局,2006年版。下同。
    ①程大衡:《缀白裘》合集序
    ②陆伯焜:《缀白裘》四集序
    ③叶宗宝:《缀白裘》六集序
    ④许永昌:《缀白裘》八集序
    ⑤时元亮:《缀白裘》九集序
    ⑥朱鸿钧:《缀白裘》十集序
    ⑦许道承:《缀白裘》十一集序
    ①清静道人:《临春阁》杂剧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323页。
    ②徐之存:《新曲六种》之前五种总序,《无瑕璧》卷首,清乾隆世光堂刻本。
    ③黄知琳:《芝龛记》序,清乾隆十七年原刻本卷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65页。
    ④梁廷枏:《曲话》卷四,《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278页。
    ⑤张三礼:《空谷香序》,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33页。
    ⑥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49页。
    ①王瑷玲:《以填词立传——清代史传性/传记性剧作之主体展现与叙事策略》,《明清文学与思想中之主体意识与社会》(文学篇下),(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出版,2005年版,第505-587页。
    ②《清史稿》卷一百六,志八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47页。
    ③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第236页。
    ④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第197页。
    ⑤唐彪:《读书作文谱》,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21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2页。
    ②康海:《沜东乐府》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4页。
    ③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第239-254页。
    ①祁彪佳:《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第17页。
    ②吴梅:《紫箫记跋》,《吴梅戏曲论文集》,第428页。
    ③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立主脑》,《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4页。
    ②倪士毅:《作文要诀》,《丛书集成初编》第2633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 5页。
    ③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密针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6页。
    ④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2页。
    ⑤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语求肖似》,《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54页。
    ⑥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词别繁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55页。
    ⑦阙名:《醉高歌》序,清乾隆灵雀轩刻本卷首。
    ⑧钱泳:《履园丛话》卷一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2页。
    ①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金圣叹全集》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②刘大櫆:《时文论》,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下册《刘海峰集》著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85页。
    ①胡适:《缀白裘》序,《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483页。
    ②张衢:《芙蓉楼传奇·偶言》,清乾隆间刻本卷首。
    ③阙名:《醉高歌》传奇序,清乾隆灵雀轩刻本卷首。
    ④焦循:《易余龠录》卷一七,光绪戊子夏德化李氏刊《木犀轩丛书》本。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61-562页。
    ①白居易:《新乐府序》,顾学颉校注:《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2页。
    ②卢见曾:《旗亭记》凡例,《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536页。
    ③蒋士铨:《钟叔梧秀才诗序》,《忠雅堂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3页。
    ④陈守治:《香祖楼后序》,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44页。
    ①白居易:《新乐府序》,顾学颉校注:《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2页。
    ②徐梦元眉批《花萼吟》首出《大略》,清乾隆世光堂刻本。
    ①刘熙载:《艺概·经义概》,王气中笺注:《艺概笺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4页。
    ②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立主脑》,《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第14页。
    ①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上),《叙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22页。
    ①左鹏军:《近代传奇杂剧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24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②夏庭芝:《青楼集》志,孙崇涛、徐宏图笺注:《青楼集笺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43-44页。
    ③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④杨维祯:《元宫词》,《铁崖先生古乐府》,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27页。
    ①仪凤司为元代主要掌管乐工、供奉、祭享事务的官署;教坊司则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
    ②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③虞集:《中原音韵》序,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28页。
    ④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7-499页。
    ⑤王恽:《屏杂说》,《秋涧集》卷四十五。
    ⑥王恽:《游金山寺》序[正宫·黑漆弩]
    ①郝经:《青楼集》序,孙崇涛、徐宏图笺注:《青楼集笺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②如:“我本待学儒人倒不如人”(高文秀《(?)范叔》);“我想着儒人颠倒不如人,早难道文章好立身”(石君宝《秋胡戏妻》);“秀才每儒人今日不如人”(孟德耀《举案齐眉》)。
    ①钟嗣成:《录鬼簿》自序,王钢校订:《校订录鬼簿三种》,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②《元史·顺帝本纪》,四库全书本。
    ①胡祗遹:《黄氏诗卷》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4页。
    ②胡祇遹:《赠宋氏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6页。
    ③张择:《青楼集》叙,孙崇涛、徐宏图笺注:《青楼集笺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34-35页。
    ①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②叶子奇:《草木子·谈获篇》,四库全书本。
    ①胡祇遹:《赠宋氏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6页。
    ②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③夏庭芝:《青楼集志》,孙崇涛、徐宏图笺注:《青楼集笺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44页。
    ①杨维祯:《优戏录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0页。
    ②杨维祯:《朱明优戏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2页。
    ③谭帆:《优伶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④杨维祯:《沈氏今乐府序》,《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第21页。
    ①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7页。 版,第155页。
    ①唐英:《天缘债》第一出《标目》
    ②唐英:《巧换缘》《寿圆》出[尾声]
    ③唐英:《双钉案》《双婚》出[尾声]
    ①倪蜕:《蜕翁文集·戏为举业文题词》,《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②[宋]陈杰:《和彭教谕论诗》
    ③李调元:《雨村曲话》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5页。
    ④李调元:《剧话》序,《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第35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52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8页。
    ③袁宏道:《叙小修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8页。
    ①昭梿:《啸亭续录》卷一《大戏节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7页。
    ②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艺能·演戏》,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2页。
    ①徐珂:《清稗类钞》第一册《巡幸类·高宗南巡供应之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1页。
    ②龚自珍:《书金伶》,《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1页。
    ③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庆典》,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10页。
    ①吴长元:《燕兰小谱》卷五,张次溪编纂:《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②戴璐:《藤阴杂记》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③铁桥山人、问津渔者、石坪居士:《消寒新咏》,转引自周育德:《〈消寒新咏〉札记》,《戏曲研究》第五辑。
    [明]毛晋:《六十种曲》,北京:中华书局,1992。
    [明]沈泰:《盛明杂剧》(初集、二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清]邹式金:《杂剧三集》(一名《杂剧新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郑振铎:《清人杂剧初集》,长乐郑氏影印本,1931。
    郑振铎:《清人杂剧二集》,长乐郑氏影印本,1934。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4。
    《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5。
    《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1957。
    《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8。
    《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6。
    《古本戏曲丛刊九集》,《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64。
    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王起主编:《中国戏曲选》(上、中、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清]玩花主人编选、钱德苍续选:《缀白裘全集》(初集至十二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
    王季思校注:《西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钱南扬校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79。
    钱南扬校注:《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周中明校注:《四声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吴书荫编集校点:《梁辰鱼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隋树森、秦学人、侯作卿校点:《张凤翼戏曲集》,北京:中华书局,1994。
    钱南扬校点:《汤显祖戏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徐凌云校点:《阮大铖戏曲四种》,合肥:黄山书社,1993。
    朱颖辉辑校:《孟称舜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
    张树英点校:《沈自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
    陈古虞、陈多、马圣贵点校:《李玉戏曲集》(上中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清]李渔:《李渔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徐朔方校注:《长生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王季思、苏寰中合注:《桃花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周育德点校:《古柏堂戏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981。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著:《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日]田仲一成著,云贵彬等译:《中国戏剧史》,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上海:中华书局,1953。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郭英德:《明清传奇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周妙中:《清代戏曲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卢前:《明清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徐子方:《明杂剧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
    李修生:《元杂剧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十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俞为民、孙蓉蓉主编:《历代曲话汇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
    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
    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
    王利器编:《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齐森华:《曲论探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谭帆:《雅俗文学思想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
    谭帆:《金圣叹与中国戏曲批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季国平:《元杂剧发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宁宗一等:《元杂剧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许金榜:《元杂剧概论》,济南:齐鲁书社,1986。
    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郭英德:《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郭英德:《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郭英德:《明清文学史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赵山林:《中国古典戏剧论稿》,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赵山林:《诗词曲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6。
    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傅晓航:《戏曲理论史述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俞为民:《曲体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
    俞为民:《李渔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俞为民:《宋元南戏考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
    俞为民:《宋元南戏考论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
    陈维昭:《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戏曲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黄仕忠:《中国戏曲史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宁宗一等:《明代戏剧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
    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康保成:《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许建中:《明清传奇结构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左鹏军:《近代传奇杂剧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程华平:《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程华平:《明清传奇编年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8。
    田根胜:《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
    么书仪:《晚清戏曲的变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蔡钟翔:《中国古典剧论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夏写时:《论中国戏剧批评》,济南:齐鲁书社,1988。
    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徐振贵:《中国古代戏曲统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郑宪春:《中国文化与中国戏剧》,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周贻白:《周贻白戏剧论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祝肇年:《古典戏曲编剧六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谢玉峰:《20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
    傅璇宗主编:《中国戏剧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胡明伟:《中国早期戏剧观念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孙书磊:《明末清初戏剧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王胜华:《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陈竹:《中国古代剧作学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
    薛瑞兆:《宋金戏剧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5。
    张新建:《徐渭论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周育德:《汤显祖论稿》,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谭坤:《晚明越中曲家群体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
    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北京:中华书局,2006。
    李玫:《明清之际苏州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胡金望:《人生喜剧与喜剧人生——阮大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胡元翎:《李渔小说戏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
    王政尧:《清代戏剧文化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谢柏梁:《中华戏曲文化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戴不凡:《戴不凡戏曲研究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江巨荣:《古代戏曲思想艺术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蒋星煜:《中国戏曲史钩沉》,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王季思:《玉轮轩曲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79。
    董每戡:《五大名剧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徐朔方:《论汤显祖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徐朔方:《徐朔方说戏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黄强:《李渔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俞为民:《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李玫:《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康保成:《苏州剧派研究》,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
    林叶青:《清中叶戏曲家散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王永健:《明清传奇研究》,南京:江苏高等教育出版,1989。
    张燕瑾:《中国戏曲史论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陈芳:《乾隆时期北京剧坛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周维培:《曲谱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董乃斌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学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7。
    来新夏:《清人笔记随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
    谢国祯:《明清笔记谈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王齐洲:《中国文学观念论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韩进廉:《无奈的追寻——清代文人心理透视》,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夏咸淳:《情与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2006。
    罗立刚:《史统、道统、文统——论唐宋时期文学观念的转变》,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郭英德、谢思炜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
    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赵敏俐:《文学研究方法讲义》,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美]韦勒克、[美]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刘文忠:《正变·通变·新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